美章网 精品范文 计算机导论课程论文范文

计算机导论课程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计算机导论课程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计算机导论课程论文

第1篇

(1)重读一遍四大名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专业基础知识的拓展:细读《信息技术与应用导论》、《c++精髓-软件工程方法》,做好笔记,需要时查阅相关的论文和书籍,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课程知识的学习:专心学好本学年的所有课程,做到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并完成相关的作业与练习。

(4)课外知识的学习:多去图书馆阅读近期各类杂志,例如《程序员》、《软件学报》等,重点关注信息技术领域的相关报道和有关新技术新方法等的文章。

通过实行上面的计划,我想应该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进入大二后,我觉得重点就应该放在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上了。因此,经过认真思考我制定了如下的计划:

(1)抽取时间阅读名家名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专业基础知识的拓展:细读《80x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c++语言实现》、《计算机组成原理》,掌握查阅相关的论文和书籍,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课程知识的学习:专心学好本学年的所有课程,加深对《离散数学》、《数字电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课程的理解,掌握好相应的各类实践技能。

(4)课外知识的学习:登陆图书馆数据库阅读相关论文,提高自己的论文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经过前两年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我想自己应该对计算机领域有了整体的了解,也初步掌握了计算机领域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并拥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大三的学习过程中,我参照系里安排的课程做了如下的计划:

(1)阅读一些管理沟通方面的书籍,提高自己的沟通和管理组织能力。

(2)专业知识的拓展:细读《数据库系统导论》、《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掌握查阅相关的论文和书籍,掌握有关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及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3)课外知识的学习:查阅信息技术论文(特别是多阅读英语论文),扩展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知识面,跟上当前最新的技术和应用。

第2篇

摘要:本文结合“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探讨了双语教学在计算机本科生教学中四年不断线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了对双语教学的效果怀疑的内在原因,提出了实施计算机双语教学不断线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双语教学;计算机科学导论;国际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近年来,双语教学在全国各高等院校开展得如火如荼,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展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甚至有些学校对双语教学的效果产生怀疑。本文结合“计算机科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双语教学的实践,探讨构建计算机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构建计算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设想。

2目前双语教学的三种模式

严武军将双语教学划分为简单渗透型、穿插型和全外语讲授型三种模式,但他并未研究教材和授课语言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实践证明,合适的教材是双语教学实现最佳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根据教材和授课语言,将目前高校中的双语教学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中文教材,英文课件,英文授课。这种模式类似于上述的简单渗透型。国内培养的教师容易采用这种双语教学模式,他们用英语和PowerPoint等软件做出课件,在讲课时注重概念的解释。但这种教学很难将目前国际上的学科进展和知识更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英文教材,英文课件,中英文混合授课。这种模式类似于上述的穿插型模式。在英语国家有一定工作和学习经历的教师往往采用这种形式,使学生一步进入英语和汉语混合的教学环境,也弥补了现实中全英语授课学生听不懂的缺陷。但这种双语教学不利于学生用英语理解专业知识能力的有效提高。

英文教材,英文课件,英文授课。这种模式类似于上述的全外语讲授型双语教学模式。在英语国家学习和工作多年然后回国的学者容易采用这种双语教学模式,他们甚至将自己在国外使用的英文教材和讲稿直接应用到国内的双语教学中。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一步到位进入英语的教学环境,但由于中文在大学校园里占统治地位,学生遇到一点学习困难,听不懂、学不会,便会开始抱怨。这可能也是双语教学在有些高校难以为继的一个原因。

应该指出,不管是严武军的双语教学模式还是我们提出的模式都忽略了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对双语教学的影响。实际上,在“导论”的双语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了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来制作英文课件,将国际上“导论”的有关最新进展有机地加入到课件和双语教学中,并深深体会到充分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将真正缩短我们在教学上与英语国家的差距。

3双语教学的若干问题及探讨

首先,学生听不懂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学生必须听下去。实际上,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不仅要求教师更多地投入,对学生也有同样的要求。这种投入首先要求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大一属于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阶段,一般所开课程相对较少,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宽裕;同时这一时期学生考级、考研、就业的压力较小,相对于高年级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可以投入到双语教学课程的学习之中。

另一突出的问题是双语教学因人而设,教学计划制定时并没有把双语教学纳入统一的系统发展中,虽然丁学钧等研究了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系统模式,并做了一定的实践。因此,在这种因人而设的双语教学中,学生不能系统地用双语学习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学科的相关知识,高校也不能真正有效地建立双语教学的教师队伍。正是如此,近两年双语教学正在我们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的申请中逐渐消失,这也可看作人们对双语教学效果怀疑的直接后果。同时,这也可看作是没有建立计算机双语教学体系的直接后果。

第三个突出的问题是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的关系。既然是双语,那么就应该合理地同时使用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使二者互为辅助和补充。例如,在“导论”的双语教学中,我们以中文教材的内容体系作为选择英文教材和通过互联网选取国际上最新的教学资源的基础,参考了10本原版或影印版英文教材和1本中文教材。实际上,目前我国双语教学教材的建设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部分课程的教材还处于探索阶段。实践证明,没有完整的计算机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的建立,我国双语教学教材的建设也就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4构建计算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计算机业得到了惊人的发展。但也不得不承认,计算机的技术和知识基本上来自以英文为载体的媒介(含书籍),我们的教材基本上是对这些媒介内容的加工和处理。同时,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在学学英语时,很少接触大量的专业词汇。例如,我们的一些一年级计算机专业学生不知道“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虽然他们已学了C++ 程序设计语言。而且,大部分编程软件都是用英语编写的,这给学生更好的利用软件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及时实施计算机双语教学,以便让学生直接学习当代以英文为载体的计算机技术和知识是必要的。

英语在计算机专业中的学习和应用是一个渐进过程,学生不可能通过一门课程的双语教学就能达到“能够阅读本课程所涉及的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英语文献资料,而且能够用英语口语和书面的形式,采用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处理和交流与本课程有关的专业事务和信息”。从这一点来看,有必要建立计算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将双语教学课程从一入学开始安排,然后每个学期逐渐展开,以形成一个初期打基础、间接动力推动到后期高层次、直接兴趣推动的连贯的、完善的双语教学体系。

张萍等老师对生物系和物理系实施的双语教学的调查表明,连续两个学期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学生的进步显著。赵艳红和邵定宏在探讨计算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时也注意到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应具有连贯性,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受教育过程,并建议“可以有计划有选择地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每学期开设一到两门采用双语教学的专业基础课程。低年级双语教学的重点放在英文教材的使用上,逐步实行课堂中英文讲授。专业课鼓励教师学生采用英文教材,双语教学课程中逐步增加全英文讲授比例”。他们也建议程序的开发环境应是英文的操作界面,尽可能不使用汉化后的开发工具。

5建设计算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想

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是成功实施双语教学和培养“面向世界”人才的根本保障,也是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必要条件,它还是建设双语教学教材完整体系的必要前提。因此,讨论如何科学合理的建设计算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对于发展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双语教学是很有意义的。

一般来讲,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必须考虑其与计算机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联性和衔接性,同时又要避免学科内容的无效重复,不能像计算机专业外语那样。具体来说,计算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首先应贯彻教育部2001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双语教学的精神。这一文件颁布已七年了,计算机双语教学的课程应达到所开课程的10%。这意味着计算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至少包含4门计算机课程的双语教学,如果在计算机本科生的四年的教学计划中,每年能够至少开设一门计算机课程的双语教学,就基本上实现了“双语教学不断线”的思想。

目前大多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组成。因此,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应涵盖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而且,双语教学课程应覆盖本科生大学四年的每个学年,我们的计算机双语课程教学体系至少应包括在一年级开设的“计算机科学导论”,在二年级开设的一门程序设计语言,例如“Java 程序设计”,在三年级开设的“软件工程”和在四年级开设的“人工智能”。其中两门是必修课,两门是选修课。

选择上述课程作为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不仅吸收了国内同行的双语教学经验,而且基于下列考虑:

(1) 凡是国内教材与国外英文原版教材具有较高内容一致性的课程;或者,课程所用的国内教材基本上是国外英文原版教材的子集,均可较容易地用于双语教学。“Java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和“人工智能”属于这种情况。

(2) “计算机科学导论”是计算机本科生一年级的入门性课程,计算机专业的双语教学应从这里开始。如果说计算机的学习应该“从娃娃开始”,那么计算机专业的双语教学应该从“导论”开始。

(3) 我们已成功地实施了“计算机科学导论”和“Java程序设计”的双语教学。本文的第一作者曾实施“人工智能”的双语教学。

我们还将实施“软件工程”的双语教学,因为“软件工程”双语教学的成功将有利于学生提高他们用双语直接了解掌握最新软件工程的原理、思想、技术和方法的能力,改善他们在软件开发中的合作和团队精神,促进我国软件工业的国际化。

同时,我们的计算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还包括“算法和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系统原理”两门课程,使之达到“用双语授课课程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 因此,我们的计算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就包括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15门核心课程中的6门课程。

最后,我们将在本科生的四年级开设三门双语教学选修课程“电子商务”、“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和“Web智能和工程”,学生可选修其中一门。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时必须阅读和引用1~2本英文著作,2~3篇英文期刊论文,3~5篇国际会议论文集论文。这可看作是为学生将来用英语发表研究成果所做的必要训练。

6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目前双语教学的三种模式,讨论与构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有关的若干问题,研究构建计算机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建设计算机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计算机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仍然是一个长期而困难的教育目标,也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教学系统工程,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还有无数的问题等待解决。我们应加大引进所需原版教材的种类,更需建立一支能够实施计算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7致谢

本文得到河北师范大学校第八批教学改革项目的部分支持。作者衷心感谢河北师范大学的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计算机科学导论”的双语教学就不能在河北师范大学顺利实施。本文中的某些思想、方法和策略就不可能浮现。

参考文献

[1] 胡立源,卜荣欣. 计算机基础双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J]. 计算机教育,2007,(23):73-74.

[2] 严武军. 师范院校计算机人工智能双语双语教学的方案设计[J]. 计算机教育,2007,(23):93-95.

[3] 何明霞. 高校双语教学“羊群行为”分析与发展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2007,(9):59-60.

[4] 张萍,陈继荭,何丽平. 以学生为本稳妥推进双语教学[J]. 中国大学教学,2007,(11):36-38.

[5] 赵艳红,邵定宏. 计算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探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7,(8):25-26.

[6] 滕小瑛. 双语教学的探索和体会[J]. 中国大学教学,2005,(7):31-32.

[7] 翟中. 计算机科学导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8] 王斌华. 中外比较:双语教育的界定、属性与目的[J]. 教育发展研究,2005,(11).

[9] 林永成. 高校双语教学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8).

[10] 江爱华. 高校双语教学的背景、表象与对策[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9(1).

[11] 陈肖慧等. 从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反馈看双语教学[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12] 董宇欣. 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13] 杨儒贵. 谈谈双语教学的课程和教材建设[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14] 刘坤起,赵致琢著. 计算科学导论教学辅导[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导论;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计算机导论是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入门课程,是对计算机专业完整知识体系的综述。通过教学,学生可以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知识结构有一个了解,明白自己的专业领域将要学习哪些内容,为深入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知识奠定基础。

1传统医学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近几年,大多数医学院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导论"这门课程,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①从教学内容上,?訩是专业核心课的大杂烩,将"数据结构"、组成原理、网络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核心课程进行简单的罗列,使教材的广度和深度难以把握。?訪直接讲授计算机文化基础,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同样的内容。这2种都达不到计算机导论学习的目的。②在重视程度上,老师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真的研究和分析,注重照本宣科,无法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很有必要进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既能让学生了解本学科专业体系,又能让学生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2教学改革

2.1教师选择 《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专业完整知识体系的综述,每一章的内容都是一个完整的学科,那么我们可以组织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讲授《计算机导论》课程,每一位老师讲授自己相关研究领域的内容,从而保证教学的高水平。各个教研室可以以本教研室的研究方向为题,为导论的某章涉及的学科开设小型的讲座或报告,从而使学生可以了解该学科的前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教材选择 选用优秀的教材,甚至是国外的优秀教材,并使用双语教学,促进教学内容的快速提升,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手段。

2.3教学内容改革 通过对传统教学内容的分析,在参考已有著作以及文献中关于"计算机导论"内容选取的基础上,"计算机导论"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2]:计算机发展简史、OFFICE及常用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知识、程序设计知识、软件开发知识、计算机系统安全知识。这样的一种内容选取模式,囊括了计算机知识体系的各个部分的内容,每部分内容都有其独特的作用,能够较好地适应"计算机导论"的课程定位。

计算机发展简史的介绍,可以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整个发展历程,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学习研究的的启示。OFFICE及常用软件的使用的学习,可以为以后的工作学习中相关软件的使用扫除障碍。计算机组成知识、操作系统与网络知识、程序设计知识、软件开发知识、计算机系统安全知识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内容,组成了计算机专业基本的框架,对这些知识的概括性学习,学生可以对计算机专业有一个大概性的了解,为将来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兴趣。

2.4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计算机导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单纯的理论性讲授是非常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也非常困难。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更好的理解理论讲授的内容[3]。"OFFICE及常用软件的使用"的实验,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软件的操作技能,为以后的日常工作、论文写作打好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的实验,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真正打开机箱观察计算机的各组成部件,对CPU、主板、显卡、风扇、数据线等有一个直观上的认识,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装和维护能力。"操作系统与网络知识"的实验,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操作系统的运行状态、网络连接、环境配置、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程序设计知识、软件开发知识"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参观我系自主开发的一些软件,了解他们的性能、开发的过程以及经验教训。"计算机系统安全知识"的实验,使学生了解计算机使用安全的重要性,学会计算机病毒的查杀等能力。实验课程的教学与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具体,复杂的知识变为简单,从而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学生初步掌握了常用软件的操作技能,了解了操作系统、网络的基本使用方法,具备了简单的计算机系统的组装与维护能力,从而加深对常用办公软件、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2.5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但是在不丢弃的前提下,应着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每一章的内容可以分组进行报告或者讨论。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轮流对某一章的内容,通过搜集资料作概述性的报告,或者教师参与学生小组讨论,并给予引导。

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引入现代教学手段,比如建立"计算机导论"课程网站,通过这个平台,老师可以和学生进行在线的交流。"计算机导论"课程网站可包括理论教学区、实验指导区、自测习题、学习讨论区等。理论教学区应包括"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课件以及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课程录像等指导性信息;实验指导区应包含每一章的实验指导、注意事项、实验内容;自测习题用于学生自测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习讨论区用于当前上课学生之间的学习探讨、教师学生间的交流,也包括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经验积累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流。

2.6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意见 特别是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学生对所讲课程的哪一块比较感兴趣,了解学生对所学课程的认识。

上述改革内容是我院在多年"计算机导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方面的改进,并已经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计算机导论"课程是计算机以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整个专业的教学体系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深度"和"广度"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方,王兵,李继民,等."计算机导论"的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24):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