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化产业调研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战略做好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邵阳××县组织开展了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调研表明:近几年来,××县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建设事业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文化产业总值偏低、结构不合理、规模程度不高、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总体上说离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相距甚远。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目前状况
1、文化产业的主要行业分类及布局
按照国家文化产业领域的分类分项要求划分,××县文化产业主要有文化演艺类、文化休闲娱乐业类、网络文化游戏服务业类、文化旅游业类、文化用品设备销售业类、印刷业类等六个大类。文化演艺类有国有剧团1个,即××剧团,但只保有牌子,人员老化,现已全部退休,由县财政全额供养;民间文艺演出团体42个,从业人员520人;专门表演场所2个,其中××剧院为国有单位,兼有大会堂功能,从业人员3人,××电影院改制后为个体所有制企业。文化休闲娱乐业有游戏厅22家、歌舞厅2家、文化休闲广场1处、个体书店12家。网络文化服务业主要有县电视台1家,有线电视台、广电网络公司1家(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网吧37家,其中县城内11家,各乡镇主要集镇中心26家。文化旅游业主要有白云岩和白水洞2个旅游景区、赛双清公园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2个公园、1家旅行社。文化用品设备销售业主要有8家音像制品销售店。印刷业有10家印刷包装厂,主要生产文化用品和商业包装用品。
2、文化产业行业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文化产业国有成份较少,以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生产经营以市场为主导,政府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调控。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①演艺类:年内创产值(收入)523万元,其中国有文化馆从事文艺辅导、艺术培训,年收入3万元,民间演艺团体年收入520万元。
②文化休闲娱乐业年收入136万元,其中游戏厅收入66万元,歌舞厅收入10万元,书店收入60万元。
③网络文化服务业年收入1684万元,其中××电视台广告收入95万元,广电网络公司收入1295万元,网吧收入294万元。
④文化旅游业创收入238万元。
⑤文化用品设备销售创产值28万元。
⑥印刷业总产值800万元。
综上,全县文化产业解决劳动力就业1600人,实现产值总计为3409万元,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0.071%。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问题:尚未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理性共识,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社会动力。
一是文化产业发展未能合理进入决策层面的议事空间。县级党委政府注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完全正确的。问题是,作为社会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产业发展,往往处于被忽略状态,无论地方发展方略,甚至连“十一五”规划等各类地方发展纲要或发展目标,较少见到“文化产业”字眼,县财政亦没有编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预算,难能形成以“抓工业的工作力度、抓农业的认识高度”促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府导向,以致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明显不同步。
二是相关管理部门未能给予文化产业发展以科学合理的工作定位。文化、广电行政管理部门往往侧重于文化、广电行政日常管理,更多关注纳入政府考核范围的文化、广电事业发展,对于主要依托市场运作的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足够合理的科学认识,较少关注,:请记住我站域名较少研究,没能理直气壮地、科学合理地向( )党委、政府提出可行性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未能进入地方发展规划笼子,未能引起决策层面的高度重视,与主管部门积极 宣传造势、主动争取支持作为力度不到位不无关系。
三是文化产业经营者大多无有做大做强行业的追求愿景。由于以自主经营、小本经营、就业型经营为主,文化产业经营者往往但求小利润、不求大效益,因而不能“放眼看世界”,紧跟时展脉络,不断吸收现代科学营养,做强经营行业;不能增大行业规模,实现强强联合,形成集约优势,做大文化产业。面对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湖湘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大好发展机遇,既缺乏趁势而上的动力感,也不具备必需的对接能力。
突出问题:尚未建成主导产业领军、结构布局科学的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规模张力。
一是没有一个能发挥主导领军作用的支柱文化产业。××县经济欠发达,除赛双清艺术节和全国诗词之乡以外,没有典型的特色文化现象,培育主导文化产业存在先天不足,只能任由市场调节。网吧业有利可图,大家争办网吧,民间乐队能谋生计,人人学吹小号。行业规模完全由民间组织或个人自发形成,自然不可能成规模、有水平、上档次。要培育拟或包装一个标志性支柱行业,发挥其主导领军文化产业的作用,短时期内恐难成军。
二是现有产业结构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县现有六大类文化产业,多为传统型消费类行业,结构单一,没有适应现展需要的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特别是文化科技新产品研发、应用与推广,文化市场创业信息服务、文化产业投资服务,动漫文化、文化会展、文化旅游业开发等尚未起步,仍是盲点和空白。
三是文化产业规模偏小偏散。全县文化产业除广电网络公司捆绑在省广电网络公司外,其余基本上是个体经营、无文化产业集团或产业公司。无论是单个企业,或者在某个行业系列,没有一家具有规模优势,文化部门曾在网吧业推行合并集约经营,但仍未产生理想的集群效应。目前为止,全县没有一家产值上千万元的文化产业或文化项目。
重要问题:尚未整体性树立适应时展要求的现代经营理念,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竞争活力
一是没有树立大市场集约化经营意识。文化业主囿于小资本、小行业、小范围“三小”经营,既小气无力,以致无序经营,又缺乏协作,难已形成气候。因而社会影响力小,市场竞争力弱,这种“弱小”型行业,实难赢得更多、更优的社会成果份额。
二是没有树立前瞻性市场评估意识。文化业主有的追求短期效应,热衷于投资成本低、收效快的行业(如网吧、民间乐队等),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和规避风险意识,导致争占坐位甚至相互撞车。有的选业不准(如印刷业),盲目上马,一遇行政管理吃紧,出现经营链条断裂,甚至直接导致破产倒闭。
三是没有树市场营销创新意识。文化业主习惯于传统化,一般性市场经济模式经营,不能“走出××”求发展,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规模效应好的经营项目,不断学习外地同行业先进的经营方式,积极引进先进经营经验和优秀经营人才,几年一贯制,甚至多年一个样,产业发展缺乏生机和活力。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合力营造文化产业发展氛围。要认真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战略,重点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进领导议程、进发展规划、进项目笼子“三进”工作,赢得话语权,争取发展空间。重点做好承接先进地区文化产业转移基础准备工作,提升承接能力。
二要培育壮大特色文化产业骨干项目。××县应重点培育赛双清艺术节、文化旅游、文化演艺和文化会展博览等品牌项目和骨干企业,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成立相当经营团队,引进战略投资者。赛双清艺术节是××县的品牌文化,每2年一届,在全市全省影响较大,过往九届均为政府举办,交由民营团队承办,可期做大规模,形成产业效应;依托白云岩、白水洞2个旅游景区和龙山森林公园、资江风光带,打造邵阳市后花园;组建一个县有演艺团体,规范指导民间演出活动;利用近城优势,建造会展博览中心,承接全市文化会展和博物展览。
市政协“发展现代服务业”第四调研组在倪建华副主席带领下,于今年五、六月份就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情况通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本地文化企业及赴芜湖市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初步了解了我市文化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产业规模初具
我市现拥有安美文化艺术中心、合肥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4个,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产业分布行业广泛,新闻传媒、出版物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和体育产业等初具规模,多种所有制文化产业竞相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显著增强,据统计,20xx年我市文化产业拥有固定资产92.5亿元,比上年净增10.1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9个和1.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郑州、南京0.1个和0.9个百分点,增速达29%,快于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1.5个百分点,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7%。20xx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5.2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34%。
2、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我市文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分量明显突出。据20xx年普查,合肥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60.5:9.0:30.5,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各行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9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为69.5%,比上年增长26%;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业(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增长明显较快,各行业实现增加值13.64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5%,比上年增长38%。合肥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文化产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领优势明显。
3、文化企业实力增强
国有文化企业发展迅速,广电系统近3年来经营创收平均增幅达15%以上,20xx年经营创收总额达2亿元,比20xx年净增4000万元,增幅达25%,在安徽省地市广电行业中稳居第一;文化系统截至20xx年底,国有资产达3亿元;合肥晚报20xx年经营总收入1.47亿元,广告收入9900万元,发行收入3440万元,总资产已达2.2亿元。
民营文化企业充满活力,新的文化业态不断出现,涌现出“琴港演艺”、“璀璨明珠”、“阿里巴巴”、“安美文博”、“杏花印务”、“中设会展”、“儒林书业”等一批龙头文化企业。截至20xx年12月,我市网吧、音像、歌舞娱乐等社会文化经营户近3000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印刷、打字复印、出版物批零等经营户1100多家,从业人员2.2万余人,年产值38.8亿元;各类体育经营场所70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固定资产投入8.5亿元。
4、文化事业持续发展
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初步完善。一批文化体育场馆和重点文化设施兴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20xx年~20xx年,合肥市市级财政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30亿元。文艺创作精品迭出,一批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文化活动惠泽民众,形成了“广玉兰”艺术节、文化新春庙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成功举办了第16届世界美术大会、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活动、“两博会”、“文博会”等文化会展、文化活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获得了20xx年全国体育大会举办权。
5、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近年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相继推出一系列举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现了政企、政事分开,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得到切实转变;二是完成了宣传文化系统5家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事转企”改革和四家电影放映单位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启动了文博图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专业艺术院团目前正按照“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思路积极推进改革。这些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 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阶段,相对于《合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xx—2015)》中提出的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8%以上的目标,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任重道远,一些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1、管理机构有待加强和理顺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目前我市尚未成立专门的、统抓统管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致使一些政策和项目的落实乏力推进。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20xx年市政府机构改革,经有关部门批准,市文化局作为全市文化块面的管理机关,单独设立了文化产业处,指导、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工作,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经费,20xx年文化和广电合并后,取消了独立的文化产业处及相应的编制和财政经费,相关工作纳入局科技处(文化产业处),在处室工作职能中,百分之九十是原广电局科技处工作职责,涉及到文化产业的职能大大削弱,和现在各级领导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及市场的迅猛发展势头极不相称。
2、文化产业总量和比重偏低
我市文化产业虽然门类较齐全,但主体“小、弱、散”,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比较薄弱。与长沙和昆明两城市相比,20xx年长沙、昆明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171.56亿元和84.4亿元,占gdp的比重分别是9.5%和6.1%。而我市实现增加值为44.6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明显低于长沙和昆明。因此,不论是从产业规模还是从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来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尚显滞后。
3、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不均衡
虽然我市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但是总体实力弱小。以公有资本为主体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等传统文化服务业增加值(核心层)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而在已经处于一般竞争性和完全竞争性、国家已经向非公有资本完全放开的文化创意、网络游戏、广告会展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文化旅游、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经纪等高成长性新兴文化服务业(外围层)方面,我市与文化产业发达城市长沙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增加值的比例看,20xx年我市为60.5:9.0:30.5,长沙为35.6:39.1:25.3,全国平均为42:18:40,合肥的三层次结构与长沙乃至全国有明显的差异。相比之下,以新兴文化服务业为代表的外围层,占有比重低于长沙30.1个百分点,增加值比长沙少63.04亿元,我市新兴文化产业仍处于弱小的产业发展阶段,透视出我市文化产业结构不均衡,新兴产业发展空间亟待开拓。
4、文化产业和产品存在特色危机
合肥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教人才资源丰富,三国名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已成为“合肥名片”。同时,作为省会城市,合肥还有着融汇安徽各地文化的优势地位。但是,合肥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开发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业态尚未形成。现有的文化产品多处于粗放型经营,缺乏文化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后续的配套经营。大多数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和创新,缺少能够体现合肥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文化精品。
5、配套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近年来,政府支持和鼓励文化产业的决策受到文化企业的普遍认同和欢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合发〔20xx〕22号)、市政府《关于印发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合政〔20xx〕89号),特别是《合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xx—2015)》等,对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出台具体的、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配套政策;文化产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没有建立,许多统计数字都是20xx年的普查数据;政府扶持、政策倾斜、税收及土地优惠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文化市场、行业规范和投融资等体系还不健全;在为文化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方面还没形成完整、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平台,特别是民营文化企业的待遇尚待提高。
6、文化产业精英人才缺乏
一是缺乏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是夺取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决胜因素。文化产业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既通晓文化产业内容、又具有自主创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产品研发又懂艺术创作的实用专业人才,以及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高层次文化领军人才,而现有的人才储备远远不够;二是缺乏文化经营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我市的文化经营人才屈指可数。?
三、发展我市文化产业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可以说,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就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促进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确立文化产业的支柱地位
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即进入到文化消费的快速启动阶段;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即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20xx年,合肥人均gdp达到3853美元;20xx年,合肥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这预示着合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已经到来,文化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期。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大的气魄,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战略性产业加以推动,确立文化产业在全市的支柱产业地位,力争到20xx年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增加值占全市gdp8%以上的支柱产业,成为经济结构优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设立专门机构,推动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现有的工作机构已经适应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协调不了各种关系,必须建立健全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议成立合肥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宣传、文广、财政、规划、国土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可参照芜湖的经验,定期召开协调会和企业家座谈会,协调重点项目的推进落实,听取意见,改善投资及政策环境。在政府职能部门设立文化产业办公室,具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专项经费,具体实施和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行使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日常协调推进和统一调控、监管职能。
3、修订完善规划,扎实有力推进
我市的文化产业规划目前还停留在行业规划和部门规划层面,缺乏权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建议在十二五规划制定中,将文化产业真正放到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作为全市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层次。同时,强化规划的贯彻力度,由市委、市政府来推动落实,用规委会、土委会的工作力度来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4、培育龙头骨干,做大做强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既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又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建议政府对我市各类文化企业有重点、有阶段、有针对的扶持。一是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文化企业如“樱艺缘”动漫、综艺、“音谷”(与中科院声学所合作)等科技含量高,有较长产业链,能够形成企业集群的好项目,通过出台土地、税收、规划、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将其打造为上市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及股份制方式运作,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企业;二是对一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体制不顺、竞争乏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经营体制改革。例如三个专业演出团体,如果还在“国字”号概念上兜圈是走不出困境的,必须转变思想和机制,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公司化运作等形式,挂大靠强,实施重组,实现新生,及至做活做强。
5、实施大项目战略,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强化项目带动,发挥大项目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一是借助外力,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特别要吸引具有雄厚资金、经营策略和营销人才优势的外来文化投资企业落户合肥,有重点地打造象芜湖方特这样的产业航空母舰;二是确定重大项目,实施定向招商。结合老城区改造,将桐城路打造成文化戏曲休闲一条街;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类似于“合钢”这样的老企业,其所闲置的部分厂房,可以作为合肥早期工业文明遗址保留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文化产业开发,改造成为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等等。可采取政府先投入,做大做强后,再退出方式,如无锡尚德公司那样,政府投入的资金可以逐步退出。这部分资金可以循环使用,支持新的企业发展。通过大项目的实施,既能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也能带动周边传统餐饮业、商业、旅游业的繁荣,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戏,各方共赢局面。我市应抓住20xx年举办全国体育大会的契机,有力带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6、设立专项基金,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公司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使其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骨干文化企业的组建和发展。尽快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像城建投资公司那样对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可多渠道筹措,一是帮助骨干企业尽快上市融资;二是大项目、大工程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三是可以广泛动员社会资本投资于文化产业;四是可以通过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奖励、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各类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成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以及风险担保公司,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导、资本运作、扶优扶强的模式,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投资结构,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
7、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体系
(一)基本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的新闻出版产业体系。2002~2006年,广西新闻出版业总销售收入263亿元,占同期广西gdp总量的1.52 %;上缴税费总额19.76亿元,约占同期广西财政收入的0.94 %。2007年广西新闻出版业总资产82亿元,净资产43亿元,行业总产值89亿元(占全区gdp的1.51%),销售收入6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9亿元。我区新闻出版业在全国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若干指标在全国位居前15位以内,在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位居前列,一些出版品牌在全国享有知名度。2007年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奖中,广西在所有6个奖项中均获奖,获奖总数10个,居全国前列。接力出版社的低幼类图书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学术人文类和珍稀文献类图书初具品牌效应。
(二)以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为主力军、民营社会资本共同投入文化产业的格局基本形成。据统计,目前自治区20多个国有文化产(事)业单位与社会投资有不同的合作,综合实力得到了增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桂林漓江刘三姐歌墟、XX市的八桂大歌等各市的一大批文化产业项目,都采取了共同投入的办法,使文化产业的主体不断地发展壮大,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吸引了著名导演张艺谋、张继刚等国内外最强大的创作队伍和著名专家来广西投资发展文化产业。同时,我区还出现了梅帅元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文化产业领军人物。
(三)发挥资源优势,打造了一批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2004年印象刘三姐 和愚自乐园入选文化部命名的首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6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八桂大歌分别进入了《中国文化产业典型案例选编》;2007年广西桂林五通三皮画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命名为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成功运作,已经成为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典范。该项目自2004年3月20日正式向国内外演出市场推出以来,经过3年多的运营,演出总场次已超过1400场,观众达260多万人,票房收入上亿元,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广播电视信息网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我区成功整合了自治区、市、县三级广电网络,2005年结合村村通工程,将网络整合延伸到乡(镇)、村,形成了网络营运新体制。2005年2006年顺利地完成了国家交给广西的有线数字电视整省(区)整体转换试点任务,广西成为全国第一家整省(区)完成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的省(区)。通过网络整合、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开发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2007年底全区有线电视传输干线网总长6万多公里,比2003年初增加近5万公里。目前,全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50多万户,成为中国最大的数字电视网。
二、广西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广西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山水文化资源和浓郁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十分优越,当前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正面临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中华文化的软实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理论支撑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成立了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推进了广西电影制片厂、接力出版社、广西新华书店的体制改革,为这些文化企业加快发展解除了体制的束缚;制定了《广西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整体规划,使产业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自治区政府设立的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了一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建设,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广西文化产业 走出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构筑了一个便捷的国际大通道。
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区文化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目前文化体制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今年上半年中央对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新的部署,制定了出版业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求三年内(即2010年底以前)基本完成出版业的体制改革,打破地域、行业限制,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大市场格局,建立起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完成重塑市场主体和培育战略投资者、实现科学发展的任务。我区产业发展面对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要完成中央的这一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时不我待。
现在全国已成立了出版集团25家、发行集团20余家、报业集团40多家,不少省(市)还成立了文化演艺集团。以出版集团而言,全国仅新疆、宁夏、内蒙、西藏、海南、福建和广西等少数几个省(区)未成立出版集团;全国有17家出版集团和所有发行集团已经完成了转企改制。大多数省市在改革过程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取得诸多突破。上海、北京、辽宁、广东、浙江、江苏、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山东等地的文化产业乘改革东风迅速崛起,势头强劲,逐渐成为这些地区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新闻出版总署最近对全国24家出版集团做了调查,其中17家完成转企改制的出版集团公司平均总资产增长66.2%,利润总额增长25.3%,最多的翻了三番;而7家未改制的出版集团,平均负增长43%。全国近40家报业集团完成了事企分开,发行业的股份制改革和跨地区经营形成了新的格局。9家改制到位的出版、报业、发行集团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初步确立了战略投资者的地位。
与此同时,文化产业的兼并、联合崭露头角。江苏新华兼并海南新华,江西出版集团兼并中国和平出版社,海天出版社并入深圳发行集团,拉开了国有文化企业兼并、联合的序幕。文化产业集团上市融资的政策壁垒已经打破,一批文化产业企业正排队进军资本市场。上海新华传媒、四川新华文轩、辽宁出版集团已在大陆和香港成功上市,重庆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江苏新华发行集团等也已获批准,即将上市。不久的将来,若干巨型文化产业航母将应运而生,跨地区兼并、联合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除出版业外,文化产业的其他领域也在酝酿改革,一些地区和一些单位正在试点改革。演艺业的改革在一些地区取得成功,北京儿艺、江苏演艺集团的改制,为演艺业找到了崭新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见,文化演艺业的改革将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当前广西文化产业正面临转折,产业的规模和实力与一些兄弟省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缺少上规模、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产业领域,创意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外围层和相关层水平不是很高、竞争力不强,产业在加快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体制、机制与产业发展要求不适应,改革步伐亟待进一步加快。广西是目前全国极少数几个未成立出版集团的省(区)之一。改革先行的省(市),资源得到了优化重组,产业正在向现代企业转轨。我区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接力出版社、广西新华书店集团、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广西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虽然进行了体制改革,但改革还不彻底。当前,我们有限的资源还处于分散状态,集中度不高,体制、经营管理机制改革没有到位,企业缺乏活力,已成为广西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文化产业经济总量偏小, 结构单一,核心竞争力较弱。目前,广西文化产业的大多数单位除传统主业之外几乎没有辅业,缺乏多元化发展战略。就主业来看,其结构也不够合理,比例失衡,适应性差,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较少,低水平重复的产品较多。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外围层和相关层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核心层,而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和利润大部分来自这些层面,这就导致我区文化产业整体发展速度较慢,增加值偏小。据测算,目前我区文化产业产值只占全区gdp的3%左右,而同期,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文化产业产值都占gdp的6%以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三)创新型人才匮乏,创新环境有待优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主导,其发展根本上取决于人才。广西是经济后发展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文化产业人才储备不足,尤其缺乏具有创新精神、战略眼光、学术魄力和文化品位的高层次管理人才,缺乏有特长、擅策划、洞悉市场、熟练掌握文化产品营销运作技巧的编导、经营人才。一方面,受体制、机制和地理、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广西文化产业领域对创新型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另一方面,现有的人才也面临流失。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广西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四)政策体系有待完善,扶持措施有待强化。广西的文化产业起步晚、起点低、底子薄,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扶持。与兄弟省(市)相比,我区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有限,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还不够完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促进广西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要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运行机制;要以打造品牌项目为重点,不断优化和整合文化资源配置;要以政策为保障,营造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努力把广西文化产业建成广西的支柱产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
(一)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的领导机制,实施部门联动发展战略
1. 建议加强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与政府相应行政决定程序的衔接。文化产业涉及新闻出版、文化、广电、信息产业、知识产权、海关、旅游、教育、发展改革、国土等诸多政府部门,但现在这些工作职能主要是由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来承担的,由于领导小组不具备行政职能,其决定往往落实不到位。因此,需要政府提高行政效率,加大协调落实力度。
2. 建议采取部门联动的方式打造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资源分散在各相关领域,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要做强做大这些产业,需要把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进行整体规划,并协调各组成单位共同组织实施。具体的协调机制,是由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还是政府办公会议来运行,需要进一步明确。
3. 建议完善新闻出版、文化、公安、海关、工商、信息产业、综合治理等部门的执法联动机制。实现文化市场群防群治,探索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管理模式,建立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
(二)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广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实施力度
2007年,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西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第五部分对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了部署。
1. 建议自治区政府专门制定一个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组织有关专家从广西文化产业的资源和特有优势出发,对产业的布局和发展目标进行研究论证,按文化产业的三个层次,对产业发展作一个系统全面的规划。在规划中应进一步明确广西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部门和类别,特别对创意产业、信息文化产业的发展作认真研究规划,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总量、增长速度提出指导性的要求。同时,对广XX区域文化产业进行规划,对不同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提出原则性要求,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文化产业的优势和特色,扩大文化产业的覆盖面,打造若干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群。规划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实验区,打造文化产业基地,作为广西文化产业的增长极和领头羊。
2.建议制定一个符合广西实际的、操作性强的文化产业发展指南,作为指引投资发展和宣传的实用手册,使规划能切实得到实施。
(三)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企业集团的组建
根据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结合我区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加快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当务之急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推进集团化建设,整合产业现有资源,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加大对文化体制改革有关部门的督促力度,尽快解决改革的难点问题,加快推进文化企业集团的组建工作。
1. 建议组建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加快推进广西出版总社本部及其直属各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以改制后的出版总社为母体,整合其所属的7家出版单位、3家印刷复制企业以及广西出版印刷物资公司,组建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并按《公司法》的规定建立现代出版企业制度。在组建集团的同时,着手进行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争取能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集团的组建挂牌工作,这样可以享受连续5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成立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利于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使国有资产发挥更大效益;有利于出版与发行的有效衔接,打造完整的出版产业链,共同开拓市场,合力推动我区出版业的整体发展;有利于增加出版经济总量,增长出版经济实力,推进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我区出版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建议完成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的组建工作。2004年,在原自治区新华书店、自治区外文书店、广西图书进出口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了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四年来,集团的股份制改造并未完成,与兄弟省市相比,已经明显落后。完成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的组建,可以提高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降低成本,避免重复计税;可以提高融资能力,发挥品牌优势,有利于优化结构,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3. 建议组建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广西日报社现在拥有七报三刊一网站,还有一个现代化印务中心,已具有集团架构,组建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的条件已经成熟。可按照一媒体一公司、两分开一本账 的模式,成立传媒集团。集团按照两分开的原则,实行事业体制、企业化管理,由自治区政府出资、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作为出资代表人。集团公司由自治区政府授权经营,负责传媒集团的资产管理和国有净资产保值增值,具体管理广告、印刷、发行、传输网络及非时政类报刊的经营性资产,并逐步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进行市场运作,为主业服务。集团组建后,将更好地整合我区的传媒资源,推进我区传媒业的深化改革,促进党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4. 建议组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该出版社已列入了全国高校出版社转企改制试点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集团将是全国第一个通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自我裂变而成长壮大起来的出版集团。组建此集团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投融资渠道,同时可以尽快享受到国家规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对该出版单位尽快做强做大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加强协调,落实文化体制改革的保障政策
1. 建议明确企业集团的出资人和资产监管人。最近中央文件对此已有明确规定,应尽快按中央规定规范已经改制和正在改制单位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和监管人,以利于企业进行工商登记和开展正常经营,为今后资本运作提供规范的制度和法律条件。
2. 建议落实好国家规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我区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后,政府应协调财政和税收部门,按照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政策规定,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出版物出口按照国家现行税法规定享受出口退(免)税优惠政策,免征企业所得税。建议协调自治区有关部门,落实我区印刷复制单位享受增值税等税种的优惠政策。
3. 建议鼓励和支持改制企业实行灵活的分配政策。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建立后,分配制度不应再按事业单位的规定来操作,政府应支持企业实行灵活的分配政策,企业主要领导待遇由企业监管部门确定,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由企业自主确定。
4. 建议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实施文化艺术、新闻出版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并将其纳入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建设范畴,依托重点项目、重点学科,聚集和培养小而精的高层次文化人才和新闻出版人才。通过人才小高地建设,加强文化艺术、新闻出版领域领军人物和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际文化发展运行规则、复合型的文化行政管理人才、文化产业经营人才和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名作家、名艺术家、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和高素质的出版家、理论研究专家。二是实施文化艺术优秀人才奖励制度,重奖突出贡献者,对在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优秀人才,由自治区政府授予荣誉称号。三是增加文化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并且监督好这项资金的使用。
(五)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的投入机制
1. 建议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财政资金支持。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需要政府的培育和投入,因此建议:第一,对转企改制新组建的国有文化产业集团,政府适当补充国有资本金,以消化企业集团的部分改制成本。对效益前景好的重点出版、影视制作、动漫制作、网站建设项目,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或贷款贴息。第二,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文化产业专项引导资金(可参照江苏省的做法,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市县财政也相应安排适当额度),并逐年按gdp增长比例增加额度,通过贷款贴息、补助、投资参股、有偿使用等形式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有投入产出效益的文化产业项目,注重择优扶强,支持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注重扶持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一批文化产业人才的团队,提供有利于文化人才培养成长的平台;注重从获奖扶持转向获利扶持,大胆尝试拨改投、拨改股等扶持资助方式,促进企业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自我造血功能。
2. 建议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自设立以来,扶持了一批重大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基础建设项目,涌现了一批社会效益显著的优秀文艺作品和出版物。今后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应按年做好使用计划,并及时安排到位;扶强不扶弱,不搞平均主义,要扶持真正值得扶持的企业和项目,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效益。
3. 建议指导和帮助企业开展融资与合作。文化产业企业要发展,需要加强与各方的合作,吸引多元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政府应支持、鼓励和帮助文化产业企业以联合、连锁、融资、兼并等多种形式进行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拓展企业的辐射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支持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境外企业合作,利用境外资源和资本为我们服务。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企业解决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难题。当前,我们应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契机,加大与东盟国家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合作。建议自治区政府将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列入中国东盟博览会招商项目。
(六)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产业企业
文化产业要做大,需要有民营资本加入。国内很多做得成功的文化产业项目有不少是民营企业创造的。目前,我区文化产业的民营企业仅有印象刘三姐等个别品牌,从整体上看,文化产业的民营企业规模小,资源分散,竞争力不强,缺乏规模大、在同行业中排名靠前的龙头企业来带动。发展我区的文化产业民营企业,需要进一步放开搞活,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瓶颈。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兴办文化产业企业。除国家明令不能进入的,其他所有文化投资领域均向民营资本开放,在准入条件、项目审批、资质认定、融资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鼓励支持民营文化产业企业从事文化产品出口和对外文化交流,参与政府文化项目采购和招投标。
【关键词】未央区;文化产业;调研
为推动西安市未央区文化产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未央区文体旅游局面向社会,邀请行业学者和专家,深入各党政机关,街道办,产业园区,企事业等有关单位进行走访座谈,实地调研,了解文化产业链条中各个产业环节和部门的建设运营情况,为该区今后的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实施提供一些借鉴。
一、主要成效
未央,是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新区,是正在全面建设和快速发展的西安行政中心区。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未央区文化建设也迈上了新台阶。文化事业迅速发展,文化投入逐步增加,文化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文化市场日趋繁荣,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较为活跃。未央正在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城市新生活示范区”阔步迈进。
(一)区位优势
未央区位于西安市总体规划“大九宫格局”的中心,是西安新的行政中心所在地,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把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上升为国家战略,未央已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西安“八水绕长安”盛景中,渭河、灞河、浐河等六条河流横贯未央区境40余公里,全境已形成万亩水面,是西安水资源最丰富的区域;林木覆盖率达到35%,被评为“陕西省平原绿化模范区”。
(二)产业基础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充分结合未央区产业结构、特色文化和群众文化需求等因素,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全区有文化企业228家,从业人员约1.2万人,2011年文化产业增值约3亿元,比2010年增长27.8%。初步形成了传统文化(文化遗址)、主题公园、专项旅游、数字音像、娱乐美食、健身休闲等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培育了中菲集团等文化龙头企业,文化产业已趋向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三)交通条件
未央距西安咸阳国际航空港8公里,地铁1号线、2号线穿境而过,区域内西安铁路北客站为亚洲最大的铁路客运站,随着全国高速铁路网的逐步形成,将实现由西安1小时到宝鸡、2小时到郑州、3小时到武汉、4小时抵北京、5小时到上海的发展目标。
(四)发展潜力
“三区一项目”的启动和开展,通过整合市场、资金、创意、技术、企业等要素,为未央区的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提供了智力和技术支持,以及高层次和高附加值的服务。根据西安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2010年,未央80%的区域将纳入主城区,为各种文化产业园、文化创新中心、博物馆等的进驻和增设,给予强大的物质保障和社会支持。此外,安定的政治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制环境、良好的治安环境为引入民间资本,深度挖潜和提炼传统文化和地域特提供了环境条件,有效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产业化发展。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未央区就文化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发展的任务仍较为艰巨,与省市范围内其他辖区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深度和广度相比较,仍有不小差距。文化产业当前的成就与西安行政中心和城市新区的地位不相称,主要表现在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优。从调研情况看,当前仍然存在着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四个方面:
(一)文化产业发展观念和认识有待加强
各级部门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仍有不足,对文化产业的划分、内涵和特性界定不够清晰,甚至有个别街道存在文化产业难界定、难管理、难协调等不正确的认识。由于观念和认识的滞后,区文化产业直至近两年才被提升到推动经济和城市转型升级的高度进行规划,产业发展速度和水平的提升不明显,目前整个产业发展滞后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经济总量较小,粗放式经营,发展滞后
作为新型产业,文化业在区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高,在总量、规模和技术上都停留在低层次的“初级文化产品与服务”层面,文化的产业化程度较低,发展不平衡,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不够等,没有形成核心的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比较滞后。部分文化企业由于资金短缺、总量规模小,质量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差,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混乱等原因,难以达到现行政府扶持企业的相关标准,享受不到政策倾斜和支持。
(三)体制不够完善,基层组织软散
由于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的引导,以及对文化企业的具体指导、服务工作,系统性和专业性较强,而区镇(街道)主管文化产业发展的职能部门人员不足、专业水平有限,且兼顾的业务繁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以及对文化企业的信息指导、法律援助、技术培训等服务难以到位。
(四)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总体滞后于整个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目前,未央区仍未真正建立起针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产权交易、人力资源、法律、信息化等服务平台,企业发展普遍存在资金不足、人才缺乏、技术落后等难题。全区文化企业规模参差,整个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和完善的产业链,文化产品附加值和文化服务水平不高。既有规模又具竞争力的企业屈指可数;规范的网吧、电影院、高规格的文艺演出等文化服务仍未能满足群众需求。
三、发展的目标和实施计划
综合考虑未来几年未央区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紧紧围绕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协调发展,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发展总体目标
全面提高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水平,努力增加文化产业就业岗位,将文化产业培育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努力壮大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扎实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促进未央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实施计划
第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动文化资源跨地区、跨行业整合。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产业特别是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开发为“龙头”,统筹建设文化产业综合示范点和文化创意产业先导区。
第三,重点发展出版印刷、报刊发行、广播影视、演艺娱乐、动漫游戏、文化旅游、会展、休闲健身、民间工艺等十大文化为主导产业。
第四,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推动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领域各行业相融合。
第五,活跃演艺市场,推动演出场所连锁经营,大力发展民营演出团体。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增强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
随着未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将迎来崭新的发展阶段。各级政府要因势利导,通过政策支持、生产扶持等,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
一、北湖区文化市场的基本状况
目前,我区文化市场格局分七大块:娱乐市场(包括歌舞厅、电子游戏室)、演出市场、音像市场、书报刊市场、电影录像市场、打字复印市场、网络文化市场。全区共有歌舞娱乐场所41家(含电子游戏室15家),演出经营单位5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68家,书店17家,打字复印单位40家,网吧152家。其中,演出市场、娱乐市场和网络文化市场发展最为迅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0**年行业从业人员达1760人,总产出7400万元,生产税净额270万元。
近年来,我区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严格各类文化经营项目的资质审查、营业规范和治安整顿,对一些投资过热、发展过急的经营项目采取政策调控措施,使我区的文化市场基本走上了规范管理的路子。
二、北湖区文化市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宏观管理和整体规划。政府对某一市场的管理应该在充分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目前,我区还没有对文化市场的发展走向、消费趋势,对各种文化产业发展应有的数量、比例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行业的发展仍处于自发的状态,导致市场竞争出现局部无序和混乱状态,文化产业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支柱企业。
(二)市场管理权责不明,多层执法、重复执法。长期以来,市、区两级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存在交叉扯皮现象。市、区两级文化部门都设立了文化稽查队,都有文化市场从业许可证的审批权和发放权,都可以在我区文化市场进行管理监督工作,从而导致不好管的都不管,有利可图的争着管。多个机构重复执法,势必导致部分文化市场管理出现空洞、疏漏,而另一方面,部分文化市场因为政出多门管理过滥而影响其发展。
(三)文化市场执法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我区社文管理站与文化稽查队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编制三名。人少事多,区文化稽查队实施执法工作需从区文化局下属单位抽调人员,造成执法队伍不稳定。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专业学习,势必影响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同时,执法手段落后,执法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完善,也是文化执法所必须改进的问题。
(四)部分文化市场管理缺位。目前,我区还有一部分文化市场未得到及时有效管理,如美术品市场、艺术培训市场、文化市场等。随着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文化需求的加大,这几类文化市场已经形成一个发展潜力巨大并具备一定规模。而国家当前对这几类市场的管理还缺乏可操作性的法规或政策。我区文化职能部门对这几块市场的管理目前还是一片空白。因此,把它们纳入市场监管领域并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管理办法和细则应该列入相关部门的议事日程。
综上所述,我区还没有形成对文化市场科学化、法制化、系统化的管理体制。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难免会存在一些不够成熟的地方;另一方面,文化产业还不是我区的主导产业,其形成发展的时间较短,有关管理制度和手段尚在摸索和完善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一些问题和矛盾不可避免。我们必须及时总结发展现状,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系统、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使我区文化市场走上快速有序的发展道路。
三、完善文化市场管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立文化市场科学的发展体系是培育经济多元化增长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涉及到科技、工业、服务、运输、教育等多个领域,它的发展影响到多个相关行业。同时它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近些年来为社会所奉献的利税收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带动其它产业连动发展等方面所表现的积极意义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因此,科学合理地发展文化产业,是促进地区各种经济要素共同繁荣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全面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十分巧妙地运用了经济学手段把时代的先进文化直接渗透到人民日常生活之中,它是宣传教育人民自觉知荣明耻、崇尚科学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科学规划文化市场,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维护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产业作为提供精神消费品来追求利润的行业,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给人们提供尽可能的精神满足,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和心理矛盾,从而有效地带动人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工作生活,从某种程序上说,兴旺发达的文化产业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四、对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的几点建议
只有客观正确认识我区文化市场的现状,深刻认识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的必要性,找准当前文化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求科学发展我区文化产业的方法和途径,才能有效推动今后的工作。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部门首先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彻底摆脱计划经济条件下以行政干预为主的管理模式,严格按市场规律办事,根据文化市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把主要精力用于文化市场的宏观管理,以法规制度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通过执法、监督、引导、服务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市场向规范有序的良性方向发展。
(二)扶持和培育文化市场。政府职能部门要结合文化产业结构和文化市场布局的特征,对各类文化经营企业有重点、有阶段、有针对地加以政策扶持和规范。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前景看好的骨干文化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帮助企业之间进行强强联合,充分挖掘市场资源,培植龙头文化企业向集团化经营方向迈进;对经营不力,扭亏无望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可帮助其转产、破产,或者挂大靠强实施企业重组;对于一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体制不顺、竞争乏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经营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政企不分、企事不分的落后体制,建立公司化经营管理体制,从而把这些企业做活做强。同时,还应该注重文化市场的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利用外来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充实地方文化产业。
(三)理顺市、区两级文化管理部门的关系,明确两者对我区文化市场的责权分工。自1995年地改市、市改区以来,市、区两级文化管理部门在对城区文化市场的管理,一直存在管理权限的争议,尤其表现在文化市场经营审批权和监督执法权两个方面。根据国务院新出台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原则和“高效快捷、分工配合”的监督管理要求,两者在城区文化市场的管理执法上,应该按以下方式明确分工:由区文化局及下属文化稽查大队承担属地内文化市场从业许可证的审批和发放,并对属地内的文化市场进行监督执法。而市文化执法主要内容应该调整为负责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监督,承担重大、敏感案件、跨区的综合执法和大案要案的查处,办理各门类的典型案件,指导基层的案件办理,培训稽查执法人员。
一、正视现实,目前我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所谓专项资金,就是指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为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拨给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专项用途,用于完成专项工作任务,为促进相关事业发展而设立的专项资金。也就是说,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等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近3年来,我区投入到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达到万元,每年以%的速度递增。
但是,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我区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没有完全发挥出资金的真正功效,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同时,管理考核上,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没有形成集束效应,专项资金安排比较分散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全区缺乏整体的规划,造成有关部门各唱各的调,各走各的台,大量低水平项目建设专项资金被分散使用,有限的财力资源被无形之中支解,“撒胡椒面”现象较为严重。
(二)没有考虑统筹兼顾,专项资金使用相对浪费
由于片面强调“专款专用”,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和管理部门在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上主动性不足,对专项资金的整合缺乏研究和实践,产生了许多规模小、效益低的工程,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时有发生。
近几年,我区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持续增长,但总量相对较少。据粗略统计,全区文化产业投入中民营企业占%以上,政府财税引导作用发挥不够明显。2012年我区设立的万元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至今尚未完全到位。
(三)没有体现科学考核,专项资金绩效考核难以实施
由于大多数专项资金被分散使用,有的只是短期行为,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因此考核目标难以确定,我区绩效考核工作难以开展。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容忽视,一定程度阻碍与影响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效能。
二、提高认识,充分理解整合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创新投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从规模上讲,能够促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专项资金项目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迫切要求我们对之进行整合。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区专项资金数额万元。到2012年专项资金数额达到万元。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总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发展经济、保障民生、文化强区等重大决策的实施,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增长势头更加明显,迫切要求我们探索全新的管理模式,对专项资金进行合理有效整合。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设立,可以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促进全区文化产业发展;
(二)从模式上讲,可以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大胆改革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模式,推行整合捆绑使用,更好地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多年来,专项资金多头管理,各自为战,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在统筹和整合上下功夫。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的整合工作。
(三)从管理上讲,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与管理层次
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专项资金分配管理机制,可以更好地显示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经过改革创新,通过全区范围内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考评试点,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项目组织管理、项目实施、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工作绩效等方面的指标的考评,以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与管理层次。以项目建设促进各地文化资源、人才资源、市场资源的高度聚集,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区,拉长产业链。
(四)从规范上讲,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工作
与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工作势在必行。在《南京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绩效考核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中,市里将对区县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实行绩效考核,将根据《区县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绩效考评体系》进行综合测评,并按得分高低进行排序。确定排序前2名的区县为优秀单位,排序3-6名的区县为先进单位。为了实现我区在全市“文化发展争第一”的目标,我区必须整合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创新投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奖优罚劣,争先创优,激励发展。
整合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创新投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就是为了进一步发挥专项资金的支撑、鼓励和促进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整合使用的思路和建议
(一)注重规划,增强资金整合的契合力
发挥“集束炸弹”功能,解决好安排分散、重点不突出问题。首先,我们要从规划抓起。规划是开展一切工作的指南,只有规划做好了,资金整合才有依据,具体工作才有方向,整合目标才能落实。当前,紧要的是围绕我区产业发展,要通过科学调研、专家讨论论证,进一步明确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投向、扶持方向为重点,制订有利于资金整合的产业发展规划。制订规划要统筹考虑各方面的资金资源,进一步明确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区域、重点问题,为专项资金集中投向,发挥聚合效应奠定基础。
(二)加强领导,增强组织保障的控制力
没有组织保障,整合资金就会变成一纸空话。整合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改革投入使用的方式方法,调整资金投入的方向和重点,涉及部门利益时,势必会遇到一定的阻力。因此,要加强区政府的统一领导,重点解决好工作协调问题,建立日常议事决策机制,及时根据政府的产业规划、工作规划,精心设计整合平台;围绕所规划的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建立相应的工作责任制,形成在同一项目区资金的统一协调和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口管理的工作沟通联系机制。
(三)搭建平台,增强资金整合的影响力
借鉴外地成功实践经验,着重在建平台上下功夫。搭建以重点产业为载体的整合平台,根据我区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制定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整合措施,把专项资金捆绑使用,使主导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做特做精。搭建以重点项目为载体的整合平台。要对重点项目比如等项目分类排队,本着先重点、后一般,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思路,每年确定一批扶持的重点项目,同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切实增强专项资金投入的针对性,做到目标同向,形成合力。着力引导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有效投入,集中财力解决突出问题。
(四)强化考核,增强资金整合的附着力
文化旅游业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其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面广,已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国内外发展经验证明,文化旅游业可以有效带动多种行业、产业的发展,既是转方式、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着力点,又能在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近些年来我县周边市县的旅游业也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相比之下,我县旅游业起步晚,进展慢,自身优势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一、我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县的文化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初见成效。近年来太谷县在旅游发展上走生态养生、乡村旅游之路,建起了乡村生态庄园,形成了多个较大规模的采摘园区,“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滑雪”的乡村旅游格局逐步形成。尤其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取得了一定成效,农家采摘成为了省城及周边颇具吸引力的短途游项目。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县对《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推动,实施力度小,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文化旅游基本上仍处于自然发展状态。县内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较散,旅游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尚未建立,旅游产品较少。游客多是周末游、散客游、一日游。客流量少、时令性强、知名度低,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气候。
二、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一)区位优势
太谷地处太岳山麓,晋中盆地东北部。省城太原正南30余公里处,东北与榆次畸邻,东南与榆社相连,西南与祁县交界,西北与清徐接壤。区位优势明显、农业发达,四通八达的公路已将太谷融入了太原半小时经济圈。
(二)资源优势
1、自然资源
太谷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9摄氏度,无霜期176天,降雨量462.9毫米,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9500立方米。农业基础条件好。
2、人文资源
(1)历史文化资源。我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是箕子的封地,孟母仉氏的故乡,太谷城距今已有1400年。明清时期更是以商业、金融业闻名全国,“商贾辐辏,甲于景阳”,“谈三晋富庶之区者,无不于谷首屈一指”。是晋商文明的发源地,素有“金太谷”“旱码头”“中国华尔街”之称。
(2)非物质文化资源。太谷是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乡、现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个,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个,分别为祁太秧歌(太谷秧歌)、龟龄集;省级保护项目4个,分别为定坤丹、太谷饼、形意拳和绞活龙。
(3)红色文化资源。我县近代对敌斗争历史内容丰富,光辉灿烂。抗战历史、革命遗址等一大批史料可作为开发红色旅游项目的重要内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与我县毗邻的祁县在旅游资源方面远不如我县,但起步早,发展快,收效颇丰。据报道,祁县今年1-7月份主要景区接待游客152.80万人次,实现收入9018.96万元。我县与相邻县在旅游方面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思想认识上的差距。近年来,我县虽然已制订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但推进实施动力不足,各级领导干部中缺乏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主导产业的共识,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文化旅游业的氛围尚未形成,大旅游、大格局的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二)宣传不够,影响有限
虽然我们在宣传促销方面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和打造旅游的力度相比依然不成正比,整体宣传为主、重点宣传不足,景点上的宣传还是以景点自发为主,可以说是零打碎敲、小打小闹的宣传促销,难以形成宣传促销———人气拉动———景点提升这样的良性循环格局。
(三)投资机制未建立
文化旅游业的大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源作保障。仅仅靠政府财政投入自主开发力量有限。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目前我县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尚不完备,财政投入较少,吸引社会资本和域外资本的力度较弱,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旅游发机制尚未形成。
(四)旅游产业要素配套不完善
我县的旅游餐饮颇具特色,但规模较小,宣传少,得不到广泛的推广。旅游住宿方面,高端的休闲度假目的地未形成规模,景区内商住饭店、宾馆设施陈旧,分布不均,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旅游交通条件较好,但景区之间连通性较弱,旅游交通设施有待完善。旅游景区景点无亮点,特色不明显。文化娱乐资源众多但缺乏整合和开发规模和品位都有待提高。县内旅行社数目少规模小接待能力弱缺乏特色旅游产品及线路。
(五)多而不精,缺乏龙头
乡村旅游星星点点不少,但大多处于起步规范阶段,真正像先进地区那样的龙头优势还没有形成。旅游行业是人气产业,有“名”才能做大做强,良性循环,我们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乡村游景点。
四、为加快我县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转变观念,加强领导
我县应增强文化自觉,把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从强化宣传教育入手,重点抓好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针对我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现实充分认识发展文化旅游、以一业带百业对于实现“强实力、上台阶、进前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确立“文化旅游兴县”的发展新理念,建立完善的文化旅游管理体制。建议由县政府牵头建立太谷县发展文化旅游业领导机构,由主要领导具体负责。
(二)多元投入,统筹开发
建议县政府制订促进文化旅游开发的优惠政策,完善多元投入机制,优化招商环境,鼓励和吸引域外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兴办文化旅游项目。注重引进大集团、大公司等旅游战略投资者,深化合作,整体推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开发工作格局。必须坚决按照规划指导开发建设,实行分步实施,有序开发高品位建设。严禁走入各自为战、低品位、滥开发的误区,坚决杜绝借文化旅游开发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或其他违规行为。
(三)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旅游的吸引力在于地区之间旅游体验的差异性。发展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必须突出太谷特色,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知名品牌。形成合理科学的旅游线路串珠成链整体推介,加强与各大旅行社对接协作,开展“谷色古香、美丽太谷”生态养生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对“品养生酒、打高尔夫、逛名品店、住生态园”的高端游和“游三多堂、尝太谷饼、登凤凰山、吃农家饭”的大众游两条线路进行包装、推介,整体提升“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滑雪”四季游档次。构建生态休闲、文化休闲为主体的产品体系。对现有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突出挖掘文化内涵彰显文化魅力,使我县人文资源丰富多彩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在文化旅游建设方面突出独特性、体现互补性、凸显前瞻性、与周边地区一体发展无缝对接,打造出“新、奇、特”的文化旅游新亮点。
(四)健全机制,强化保障
近几年来,____县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强力推进桑、畜、菜、渔、菌、烟、药等产业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多业”具有____山区县地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壮大产业化经营实力,逐步建立产、供、销和商、工、贸一体化发展格局,探索推行“农户+基地+公司”和“农户+公司”的产业经营模式,加快了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推动了农村工作健康发展。
1、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张。一是做优现代农业。坚持强村大户、龙头带动、集约经营的发展模式,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施蚕桑效益倍增工程,实行定单生产、保护价收购和风险金制度,全县年养蚕发种稳定在8万张以上,蚕农人均收入从2009年的1283元增长到现在的2480元,蚕桑产业综合产值从4.05亿元增加到9.67亿元。实施生猪“百千万”工程,万头猪场、千头猪场、百头大户分别达到10个、110个、1480个,饲养总量从46万头增加到60万头。坚持以县级示范为龙头,以村级示范为骨干,以示范大户为基础,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示范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了县有示范园、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的发展格局,池河镇明星“猪、沼、桑”循环生态示范园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二是做大新型工业。坚持园区承载、招商引资、产业联动的发展路径,先后引进秦巴水利水电设备制造、博硒食品深加工等28个重点项目落户____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绿色能源、丝绸服装、特色矿产、新型材料、医药化工、富硒食品六大支柱产业体系。累计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户,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8%,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县”。三是做强生态旅游。坚持把旅游作为县域发展的后续支柱产业来抓,生态旅游列入全省旅游开发重点和全市发展规划,燕翔洞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中坝大峡谷申报为国家4A级景区,云雾山、后柳水乡等一批景区景点加快建设。“秦巴水乡、____十美”绿色生态旅游已成为省内外游客的最佳旅游青睐之地,年接待游客从2009年的55万人次增长到192万人次,综合收入从1.66亿元增长到7.6亿元。旅游产业带动三产服务业迅猛发展,辐射培育商贸流通企业24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9年的4.9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6.8亿元。
2、产业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全面实施农民增收倍增计划,大力发展以蚕桑、生猪、特色、劳务等主导产业,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形成了农民增收多元化格局。201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73亿元 ,增长6.8%,实现增加值5.08亿元,增长6.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1元,净增1075元,增长26.7%。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2062元,增长33%,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4%。其中一产收入为1690元、增长24.6%,二产收入72.5元、增长75%,三产收入299元、增长96%。201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4亿元,增长6%,实现增加值5.61亿元,增长5.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48元,净增847元,增长16.6%。从农民收入结构上看,农民工资性收入2958元,增长10%;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2577元,增长25%,其中一产收入1932元、增长14.3%,二产收入37元、下降49%,三产收入608元、增长10.3%;农民财产性收入117元,增长1.1%;农民转移性收入295元,增长26.1%。通过对2011年和2012年两年的产业经营效益比较分析,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优化到13.4:63.8:22.8,农业产业结构性矛盾逐步得到调整,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引领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市并赶超全省水平。
3、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坚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入住园区作为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招商引资兴办缫丝、肉食品、蔬菜、仓储加工等为主加工企业,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格局,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一是企业规模迅速扩张。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10个,年总产值达7亿元,创造就业岗位3000多人,企业带动关联农户2万多户,为农民直接增加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年人均2000多元。二是企业实力发展壮大。天新、天成、永宏三大缫丝企业,云峰牧业丰标牛肉加工企业,嘉晟蔬菜冷藏加工等一批具有实力的企业,通过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建立销售市场,使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明显提高。三是龙头企业与产业紧密结合。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工厂化管理方式经营农业,推动企业带产业、产业促增收的双赢发展局面。
4、农村经济组织充满活力。一是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共41家,其中蚕桑专业合作社18个、畜牧业11个、种植业5个、其它7个,累计入社成员达2606户,注册资金7
23万元。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兴产业、创市场、打品牌,将生产产品与市场营销有效联接,提高了农产品经营效益,同时防止了因产品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市场风险,保证了农民经营收入稳定性。二是创办兴办经济实体。一批外出务工人员将在外务工积累的资金和掌握的技术带回家乡,创办兴办二、三产业,充分利用和开发了农业产业资源,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1、产业规模不够大。从产业布局、种植规模、生产标准等方面来看,在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化过程中,受土地流转、传统经营模式等因素制约,土地很难大规模集中,不能形成集约规模效益,绝大多数农户仍然是一家一户为生产经营单位,农村土地分散经营难以发挥规模效益,也不可能形成优势产业。
2、企业规模数量小。龙头企业多数是农产品加工型企业,而且这些加工型企业中又是以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企业少。农产品市场起伏不定,受市场和自然灾害影响,时常出现价格波动、市场不稳定、效益低下等现象,客观上造成伤农损农,挫伤了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直接影响产业发展。在市场效益好的情况下,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很高,加工企业更是乐此不彼,快速扩张生产规模,农户和企业都能从生产经营中得到较好的效益回报,蚕桑产业大起大落、起伏不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3、产业资金投入不足。从蚕桑、生猪、设施蔬菜等产业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每年上级项目资金和本级财政支农投入的大量资金用于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而直接用于产业生产、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投入的资金不足,产、供、销及商、工、贸一体化建设滞后,从产业发展的表象上看形势一片大好,但从质量效益分析比较,产业对农民增收份额不够大。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县上用于农业项目投入资金几个亿,而实际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一半来源种养产业,另一半来源二三产业,除农业比较效益低之外,传统生产经营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快速发展。
4、产业市场不健全。农村专业市场建设滞后、订单农业签约率低、经济组织发挥作用有限,是我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我县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较少、规模小、不规范、组织化程度低,在生产与市场对接中缺乏营销手段,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产业与市场、产业与企业缺乏有效地联接,相互依赖度不够强,不能形成共生、共存、共荣的发展局面。
1、着力打造产业基地。一是打造特色产业带。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多业”的产业升级转型,达到集中连片建设、板块规模发展。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新途径,加快集中连片土地流转,促进城市资本进入农村,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蚕、烟、茶、菌、药、菜高效种植业,猪、牛、羊、鸡家禽养殖业,渔、花卉、苗木休闲农业。二是建设标准化基地。坚定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扩大产业基地规模,鼓励加工企业直接从事产业基地开发,培育产业集群。加大产业政策扶持,鼓励有实力的业主进军农业领域,形成一批“家庭农场”、 “专业大户”等实体性的农业业主。三是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一批示范专业合作社,鼓励竞争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大的专业合作社跨村甚至跨镇进行专业合作。通过实行统一品种规格、统一技术质量、统一销售市场,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抱团”发展农村主导产业。
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一是做强龙头企业。重点扶持涉农企业,引导中小企业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组建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公司。二是加大招商力度。利用资源优势,集中规划、包装农产品深加工大项目,引进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不同层级的产业梯次开发。三是提升科技含量。采取政府扶持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引导企业提高科技竞争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关键词:文化创意;培养方案;调查研究;发展建议
1 调研的目的、思路、对象与方法
1.1 调研目的
为了面向昆山及周边地区的创意设计产业发展和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以服务当地产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宗旨,依托学院地理位置优势,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在高职教育中,作为创意产业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创意产业系是我们探索这片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经过多年的积累,文化创意产业系办学已经逐步成熟,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专业,每年的招生和就业呈现出了相对稳步的发展态势。
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为了进一步办出专业特色,进一步深化专业教育改革,增强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指导专业及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设专业和收缩专业。同时,进一步拓宽文化创意产业就业领域和毕业生就业渠道,开展此次调研活动。
1.2 调研的基本思路
从了解文化创意产业系各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入手,及时跟踪人才市场需求及岗位要求的变化,来研究分析高职院校文化创意产业系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能力与素质结构,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现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次参与调查的人员:文化创意产业系教学团队的全体教师、毕业班班主任分5组赴昆山、苏州及上海的20多家企业,通过问卷、座谈、电话访谈等方式开展了专业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
第一,区域行业产业(目前江苏和苏州的主要产业和“十三五”要重点发展的产业、行业,以便确立重点建设专业)对专业人才需求调查;第二,专业产业分布调查情况(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和新项目投资等情况,寻求校企间的深度合作);第三,人才需求情况企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对学生核心技能具体要求、所需的知识结构等(含数量、规格、职业能力等,进一步修订及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第四,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第五,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表(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第六,相关企业的生产过程(便于安排实习、工学结合等);第七,相关企业管理人及专业技术人员(完善兼职教师资源库);第八,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第九,与专业对应的规模企业、民营企业的情况分析。
1.3 调研的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对昆山及周边地区室内装饰设计公司、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平面及广告设计有限公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服装设计有限公司、影视动画设计有限公司的调研、行业协会的调研。
1.4 调研的方法
采用询问法、问卷调查、走访法进行调研数据的采集及分析。
2 调研结果
根据2015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概览――2015》数据显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一项的数据位居前三,特别是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达89.6亿元,表明赢利能力强,其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亮点。
根据江苏省2014统计年鉴数据,全江苏省的就业人数达到200多万,其中创意设计管理人员约占30%,总人数达到60多万;每年增长的与文化创意产业岗位有关的职位人数约占5%,即20万;在原来的队伍中,自然减员和企业岗位人员更新也达到5%,约20万。
2.1 就业岗位
从调查情况来看,文化创意产业类高职毕业生主要分布于室内装饰设计、展示设计、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服装设计及加工一线、服装销售、影视背景设计、影视修型、影视后期制作、影视上色合成、影视特效及渲染的环节等基层岗位,占调查总数的82%,而市场经理和区域经理由于层次比较高,只占其中的12%,还有其他岗位占6%。由此可知,基层的设计软件操作类岗位是我们培养的首选目标岗位,而设计经理岗位则是发展岗位。
2.2 学历要求
从实际调查来看,江苏省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人员的学历层次偏低,中专文化及中专文化程度以下占42.5%,大专生有48.3%,本科及以上的仅占9.2%。
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90%以上的企业管理层认为高职或专科以上的学历能胜任单位的基层管理工作。
2.3 知识要求
(1)企业对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学生基础知识要求。在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大专毕业生基础知识方面,受用人单位重视最高的知识的前六位的是计算机基础、英语、思想道德修养、设计构成、素描。由此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比较重视大专毕业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也重视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又由于目前办公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设计图纸现场沟通需求,计算机基础和设计表现能力也受到重视。
(2)企业对文化创意产业类人才专业知识的要求。用人单位最为重视的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大专毕业生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体现在设计创意、专业设计表达上,具体体现在与职业相关的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影视动画和平面设计。
(3)企业对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人才其他知识方面要求。根据调研情况显示,用人单位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毕业生所需要掌握的其他知识中,排在最前面的是个人与团队管理,电子商务和成功素质训练。
2.4 素质和能力要求
(1)素质要求。调查表明,企业最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类人才的素质包括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工作经验、身心健康。
(2)能力要求。日常工作基本能力:用人单位最重视的日常工作基本能力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等和网络搜索与传输能力、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使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的能力。其次,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行为能力、企业常用文书写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日常英语口语会话能力都有超过50%的用人单位选择。专业工作能力: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高职毕业生的专业工作基本能力当中最为重视的能力包括专业设计能力、专业设计图纸表达能力、与客户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企业最为重视的能力: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最为重视的能力包括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以及团结友爱,有团队合作精神这几方面的素质。其次,自学能力、领悟与反应能力与创新能力,道德品质高尚和独立工作能力都有超过40%的用人单位选择。
2.5 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
第一,希望学校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活动能力,加大就业推荐的力度。第二,希望学校加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多开设上机(软件课)、实训课程,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加实践。第三,努力与相关单位探索和构建订单式培养模式,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加大和相关企业的合作,争取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为毕业生提供真正的实习机会,了解社会、了解工作,提高就业技能。
3 调研结论
第一,在花桥、昆山及周边地区,甚至全省及上海市,从行业需求及企业发展上,都对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人才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第二,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的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亮点。第三,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技术、服装设计等专业人才需求相对更为迫切。第四,我院文化创意产业类学生的就业面非常宽,初期就业岗位大多为助理设计师(如绘图员)及较小项目的设计师。企业特别看重的是专业设计表达能力(如计算机设计表达能力、手绘表达能力),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以及团结友爱、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抗压能力等,因此我们应该在校内强化素质教育及专业技术水平。第五,可重点合作的企业及合作方式(如表1)。
4 文化创意产业系发展建议
4.1 调研分析
从调研情况看,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与企业行业用人存在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
第一,缺乏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第二,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第三,创意设计能力不足。第四,所学知识系统性、连贯性不强,学生的实际制作效率低。第五,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第六,承受压力能力不足。
根据相关专业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调研,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基本工作能力体现在沟通表达能力、设计管理能力、动手能力。基本工作能力的工作要求水平,文化创意产业的毕业生满意度为90%,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基本能力,具体表现:创意设计能力、设计表达能力、专业软件应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
4.2 建设建议
(1)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上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全力提高教育与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要关注企业需求变化,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性教育与培训方案。相关行业、企业要深入地参与职业学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要在确定市场需求、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2)在教学方法上推广体验式教学,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要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采用“模块加小项目”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4.3 发展建议
文化创意产业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更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设计流程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三方面入手:一方面在课程改革中,按照企业的岗位工作流程组织课程教学,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又自觉掌握了企业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中贯穿行业标准和设计规范,从一开始规范学生的设计行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中多让学生亲手测量、绘图、设计、交流,强化学生的执行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
4.4 专业建设规划
根据学院“立足昆山、立足花桥、立足台企”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系实际,经过充分调研,我们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对系部专业布局进行适当调整。
重点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特色发展服装设计和广告策划与制作专业,其他专业维持现状。
4.5 师资建设规划
一是引进(或柔性引进)一批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优先考虑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重点建设专业);二是通过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三是通过实施职称晋升和学历提升计划,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四是采取企业锻炼、职业资格考证等措施提升双师素质。
4.6 实训室建设规划
在争取企业支持的前提下,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的方式建设集上课、学生创业、对外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校内实践基地,以满足实践教学、学生创业、社会服务的需要。
5 主要困难
>> 山东省无棣县侯家村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研究 山东省兖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无棣县物流业现状与发展分析 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究 山东无棣县制定落实对残疾人的税费减免政策 无棣县现代农场设计 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山东省文化产业核心层发展趋势与比较 金融创新支持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构想 浅议无棣县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 浅析无棣县农田水利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山东省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研究 山东省齐河县休闲食品产业发展调查 加快江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究 借鉴日本经验探究山东省动漫产业发展策略 1971―2010年无棣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山东省发展绿色经济的路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参考文献
1.姜秉国,韩立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92-96.
2.梁晨.北海市海洋文化产业调研报告[C].中国文化的根基:特色文化产业研究(第二辑).齐勇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188-195.
>> 议豫剧文化对河南省非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以韩国文化产业的经验视角看文化产业的发展 河南省许昌市三国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河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河南省镇平县发展玉文化产业的背景及优势 河南省柘城县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研究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 基于产业关联视阈下对河南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思考 京沪深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经验对河南省的启示 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对我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实施的启示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发展文化产业的国际经验借鉴 论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回族文化产业发展初探 欧洲文化产业发展及其对河北省的借鉴作用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评析 三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借鉴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关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EB/OL].(2004-05-18)[2013-03-05].http://tjbz/hyflbz/xgw/t20040518_402154090.htm.
[4]曲展.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及对黑龙江省的启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20(3):74.
[5]向勇,权基永.国策方向与政策制定:韩国文化产业政策史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8):12.
[6]许建.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韩剧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因[EB/OL].(2015-10-09)[2013-03-05].http:///tvguide/tvcomment/wtjj/dsrshss/10532.shtml.
[7]陈实.浅析韩国文化政策以及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J].群文天地,2012,22(1):262.
[8]姜洪民.韩国文化产业的特色[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8(1):65.
[9]黄一璜.韩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评述[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3(1):80.
[10]张建民.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启示[J].东北亚论坛,2012,21(3):74.
[11]张隽.探析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及启示[J].汉代韩国,2009,17(2):45.
>>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推进策略 供给侧改革下的黑龙江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研究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研究 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 对发展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思考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金融支持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调查研究 “龙江文化”与黑龙江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的现状、挑战及路径 黑龙江省石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文化发展与教育发展研究 黑龙江省民族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黑龙江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黑龙江省乡村林业发展现状及模式研究 浅谈提升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09.01
[3]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R].2009
[4]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R].2008
[5]宋魁.建立黑龙江省旅游集散中心带动旅游发展[EB/OL].
[6]胡惠林.关于区域文化产业战略与空间布局[J].山东社会科学.2006(2)
关键词: 文化产业管理 瓶颈问题 对策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需要而成立,也因国家重视文化产业而受到关注。从2004年教育部第一次批准4所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至今十年时间内,已经有100多所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数量上发展迅速。但作为新专业,在内涵发展上还不容乐观。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面临三个瓶颈问题: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培养模式不科学和教材缺乏。
一、师资力量不足问题与对策
目前很多文章注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讨论,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师资问题。师资力量是专业发展的基础,没有专业过硬的老师,就无法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师资问题是基础问题,师资问题解决不好,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及培养出适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等问题都无从谈起。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点与对师资的要求
文化产业在我国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践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和成熟,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有十年发展历史,所以对这个新产业和新专业的特点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要有两个特点,即跨学科性和实践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第一个特点是跨多学科,跨文化、文学、艺术、管理、经济、法学等学科,融合很多学科,不是单一学科。需要有多学科的师资力量支撑,不仅需要文化艺术类师资,还需要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师资。而且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品牌运营、艺术市场营销、文化资源开发等课程,每门课程都跨学科,不仅要求任课教师有文化艺术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经济、投资、管理等专业知识和视野,任课教师必须具有综合的学科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点决定了对师资的要求,不仅需要来自文学、艺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师资承担专业基础课,而且需要融合上述多个学科的师资承担专业核心课程。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第二个特点是实践性和应用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同于其他以理论为主的传统基础学科,实践性很强,强调应用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目前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绝大多数是为了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需要,很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很关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要求师资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2.目前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目前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匆匆上马,师资条件并不具备,因此一旦批准专业设置后,只能有什么师资开什么课,因人设课现象严重。目前,全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五花八门,各不相同,这里面有各高校优势学科不同、区域性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侧重点不同等原因,但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师资,没能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因此培养目标设定的所谓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只能流于口号。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师资主要来自文史哲、艺术、管理、经济等专业,极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科班出身的。传统学科文史哲、艺术等知识背景的师资大多缺少产业经济与管理学的知识结构,也缺少文化产业的实践经验,尤其缺少经济头脑和商业市场眼光,因此很难把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讲好,而且不懂得实践的重要性,自然培养不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同时,经济学与管理学专业背景的师资由于缺乏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意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因此很难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如何解决专业师资短缺问题呢?指望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出目前急需的师资还有待时日,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最为现实的做法是必须意识到师资培养的重要性,大力培养现有师资力量。师资过硬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应根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点针对性地培养师资。第一,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这些师资大多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而且很多已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所以已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稍加系统培训就能产生效果。目前专业核心课程的师资主要是通过自学进行专业转型,但自学比较慢,学校应该对这些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一是让他们补充学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二是送他们去国内外文化企业单位进行调研和学习,深入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运营情况,实现产学研结合。弥补专业知识单一和实践性弱的不足,让师资在知识结构上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这样才能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任务。通过培训和实践调研与学习,帮助教师实现专业转型,增强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的能力和兴趣。第二,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业界精英来校任教,把专业核心课程分出一部分课时请业界人士来讲,或者开讲座,以此弥补师资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同时需要学校出面进行协调,打破院系隔阂,综合多学科师资力量通力合作,承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2013年教育部出台文件规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如果从艺术生招生,文化课成绩必须达到该校最低批次录取分数线,并在《201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级学科是管理学,挂在工商管理类,可以授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位。教育部文件出台之后,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停止招收艺术生,改成招收普通高考生,并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从艺术学院、文学院划归到管理学院,使管理学院错误地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质就是管理,所以很轻视甚至认为不太需要文化艺术类的师资就能办好这个专业。结果导致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放弃原有的办学基础和经验,在管理学院另起炉灶,造成时间和资源浪费,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因为,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是基石,创意是灵魂,没有文化和创意,只有管理理论的师资不能独当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的教学任务,同样,仅靠管理学院办不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与文化创意类专业一起成立文化创意学院,这样便于形成创意氛围和产业实践基础,对于文化产业管理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比较有利。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要新专业新对待,跨多学科专业,就要多学科教师去教。如管理学课程聘请管理学院专业老师教,经济学课程聘请经济学院的专业教师教,文化基础课由文学、艺术类专业老师教,专业核心的跨学科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文化项目策划、文化企业管理等由转型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授课。这样综合多方力量才能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和发展。
二、培养模式不科学问题与对策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点对培养模式的要求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跨学科与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建立多学科课程体系和大量有效实践教学环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良好的文化艺术涵养与鉴赏能力,同时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基本知识和敏锐的市场眼光与商业头脑,重点是具有较强的创意和策划的实践能力,懂得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等。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培养都有较综合和实践性的突出要求。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培养模式上具有如下要求:第一,多学科的课程设置,学生要有多学科基础知识。第二,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学生能力结构上,尤其注重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培养。第三,课程考核方式应多注重考核实践能力。
2.目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是培养目标不很明确,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的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培养。教学方式传统,以“满堂灌”式理论传授为主,未能有效开发学生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考核方式单一,仍以试卷考试为主,不能科学考核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真实水平,达不到检测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那么培养目标应该如何制定?到底是宽培养还是专培养?实践教学如何有效加强和落实?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如何改进?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一些对策:
第一,调研区域性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特点,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本校学科优势,制定明确的能满足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和本校优势特色的培养目标。
第二,在专业方向上是宽培养还是专培养,还存在一些争议。有专家认为必须专,理由是文化产业范围很宽,包括很多方面和具体行业,如果是宽培养,那么学生对文化产业只能是大体了解,并不能对文化产业内某个具体行业的经营与管理有深入了解和掌握。如某些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分为几个专业方向,并要求学生在大二时进入专业方向课程学习。笔者认为其实文化产业管理相对于旅游管理、会展管理、艺术管理等专业的优势就在于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面宽便于学生就业选择。对于本科生来说,就业压力是一座现实存在的高山。而且在本科阶段,不可能特别专,对于专业更深入了解应该是在工作中历练。因此,学生在大一、大二应该注重厚基础、宽口径,大三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方向,这样做到宽、专结合。如果过早选择专业方向反而限制学生以后的就业范围。本科生的可塑性很强,宽、厚的知识结构,容易就业,至于专业知识在从事某一专业后,会很快掌握。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体现宽度,在专业方向课程中可以多设方向课,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兴趣选择。
第三,在实践教学上,增加并有效实施实践教学课程和环节。比如:多建立实习基地,多带学生进行专业见习和实习。定期带学生去文化企业深入调研,了解最新行业信息,写出调研报告。定期举办实践教学活动如文化项目策划比赛、文化项目活动等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如南京艺术学院和安徽财经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每年举办大型画展与拍卖会活动,既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扩大专业知名度。还可邀请业界精英来校上课、举办系列讲座,并参与课程设置,更好地体现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
第四,在考核方式上,对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摒弃传统试卷考核方式,改用创意和策划类项目考核及采用调研报告等形式考核。同时以实践能力替代课程学分制度。如学生的艺术作品获得省级奖励,可以免修艺术类相关课程学分;学生的文化产业策划项目被某个公司采纳实施,就可以替代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课程学分,甚至可以免修这门课程;学生自己创立了文化公司并获得良好业绩,就可以免修相关的专业课程。学生的创意实践和策划实践如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就可以替代毕业论文,等等。通过上述方法有效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创意和策划等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意能力。
三、教材跟不上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教材比较缺乏,很多课程没有教材,权威的可读性的教材更是凤毛麟角。教材很重要,有好的教材,学生学习时才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所以教材建设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教材大多出自没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之手,理论较多,缺乏实践基础和实战经验,教材的实践性不强,看后有隔靴搔痒之感,比较空洞。甚至很多教材在很短的时间内草草编成,作为某些教师的学术成果,成为评职称的支撑,但教材质量很差,有的简直是浪费纸张,没有价值。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材必须重视实践案例的深入分析,在编写教材时要广泛邀请业界精英人士的参与,丰富实践内容。台湾文创产业实践比大陆早,很多文创产业的书籍出自业界精英人士之手,实践性较强,比较有价值。所以可以联合海峡两岸力量甚至吸纳国外力量一起来编撰教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之,要联合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等多方力量,打造出高质量的教材。
小结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有从源头上解决好师资问题,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教师,编撰出高质量的教材,采用科学的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这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顺利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秋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6).
[2]魏莉.新时期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商业时代,2013(1).
[3]张铮.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J].艺术学院学报,2014(4).
关键词 文化产业;女性;就业;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13)01-0102-03
一、文化产业及其就业者的特质
作为新的产业形态,文化产业不是简单的传统的文化产业。现代文化产业更不同于制造业,不是“汗水”产业,更不是劳动密集产业。现代文化产业是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二三产业的融合和发展,也是文化创意与科技的高度融合,是科技高端产业。现代文化产业借助文化创意和现代科技,推动着文化事业的产业化、数字化,改变传统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形成全新的文化产业,推动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现代文化产业与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现代文化产业链也很长。以文化产业为核心向上下游产业延伸,显现出完整的产业集群。
现代文化产业从业者的特质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归纳:
(一)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是知识型人才
知识型人才是高素质、创造型的人才,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文化产业依靠的不是体力劳动,而是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文化产业的产品不是全物质的,它不完全依靠体力产生,而是通过各种思维的碰撞,从而进发新的创意,推动优秀产品和服务的产生,推动产业的发展。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核心,需要的是创意,是与现代科技接轨的创意,是以先进文化为内涵的创意。
(二)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应该具有敏锐的视觉
文化产业的“创意”,表明了“创新”是文化产业的关键,是文化产业的生命。如果离开了“新”,那么文化产业也将不复存在。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必须时刻走在信息的前沿,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新的信息,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只有这样,才能察觉到新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敏锐的视觉,将给从业人员带来知识的更快更新,并且对于自己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开发提供一个较为精确的方向。假如缺乏敏锐的视觉,就不可能开发出反映新事物、新现象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必须是专业人才
假如只具备敏锐的视觉和广博的知识积累,不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也是无法把握所在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的,更无法知道文化产业中何为“新”。从业人员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只有具备深厚的基础,才能在第一时间提出新的创意理念和技术实现手段,而不是只重复同行做过的事情。因此,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还必须对专业问题有足够的理解,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并注重积累行业经验。
(四)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需要心灵手巧
文化产业的终端毕竟是新的产品,这就必须将创意付诸于实施,不能付诸实现的想法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纸上谈兵。如何应用于产业实践才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文化产业从业者要有较好的手脑协调能力。一个既能有创意,又能动手实现创意的从业者才是文化产业中最佳的从业者。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动手能力更为关键,因为具备良好的动手实现创意的能力,才能将大脑中的创意转化为现实,成为产品。创意只有成为现实,成为产品,才能服务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五)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需要有勇敢的创新精神
现代文化产业是在打破传统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出现的新兴产业。文化产品的核心价值在于创意,而创意的本质是创新。如果墨守成规、胆小怕事,又何来创意?从人看到鸟在飞,到人类发明飞机,这是一个天马行空、勇于幻想、打破常规的过程。有些事就算在当下可能不切实际,但是,也许有那么一天,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也可能变成现实,成为创新。不具有勇敢精神,墨守成规的人只会在原有的旧框框里兜圈子,没有勇气跨出固有的思维。只有勇敢的人,才能走在创新的前沿,才能去尝试,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六)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需要良好的学习精神
文化产品是为人类的精神服务的产品。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也在快速的发展变化,而文化产品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服务,就必须根据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发展变化不断更新换代。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学习精神,不断向社会和书本学习,不断生产新的创意,打造新的产品。
二、文化产业与女性的发展机遇
随着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女性学历等自身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了文化企事业单位,并成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的发展,全面拓宽了女性就业渠道,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也为女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6年文化产业人才调研报告》对文化产业中从业人员的状况进行了分析,男性占58.76%,女性占41.24%,从比例上看虽然男女构成比例差不多是“开”,但从总体上来说是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2006年文化产业人才调研报告》也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进行了分析,53.61%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认为创新精神是文化产业人员必备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文化产业的特征。然后依次是沟通能力、职业素养、责任心、学习能力、灵活性、开拓精神、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见下图)
著名心理学者布罗伊宁格曾开发出一套评价企业潜在接班人能力的测验。在1000多份测验中,好学、勇敢、勇于创新,重视合作和团队建设是女性接班人的最突出优点。女性的特点正是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女性比例较制造业等行业更高的原因。
新西兰著名女导演坎皮恩的《钢琴课》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搁奖和最佳女演员奖、奥斯卡最佳编剧奖和最佳女主/配角奖、恺撒奖最佳外语片奖、金球奖最佳女演员奖、独立精神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墨西哥著名的女导演诺瓦洛致力于将女性的日常生活编入电影中,体现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家庭和感情双重压力下的自我拯救。阿根廷女导演,玛丽亚·路易莎·班姆伯格在58岁时才开始自己的导演生涯。她的电影短片剧本《玩具》,指出父母为儿女买的玩具是造型男女不平等的罪魁祸首。德国女导演玛格丽特·冯·特洛塔,她的电影《克里斯蒂娜的第二次觉醒》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重视女性之间可能发展的关系,这部电影还被列为德国十部电影精品之一。荷兰最著名的电影导演之一玛琳·格里斯的《安东尼娅家系》荣获1995年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以上举例都足以说明女性在文化产业的重要部门之一的电影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与电影导演的角色一样,女性在一些文化产业部门出现伊始,或许真的不如男性。但是,随着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她们逐渐进入该行业,逐步显示职业性别优势,崭露头角,进而成为该行业的重要力量。
三、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对女性就业的建议
文化产业是后工业时代的产物,是知识经济的产物,也是全球化下的必然产物。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结构转型时代,各国都加强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经济、科技中注入文化,把文化产品商品化、科技化是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从美国到加拿大、欧洲、日本、韩国无不把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作为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城市经济而言,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还能给城市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和展示的平台。据联合国统计,文化产业已占全球GDP的7%,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全球GDP的增长速度。在一些发达国家,增长速度更快,美国达14%,英国达12%。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预计超过3.9万亿元,占GDP比重将首次超过3%。2009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12.6%,2010年上海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9.75%。在我国文化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多省市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文化产业要达到的目标。
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也大胆涉足文化产业。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吸引了大批企业的目光,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社会资本追逐的新热点。如,电子业的深圳华强集团,大规模投资文化产业,成为国内文化主题公园的新锐。化纤业的广西维尼纶集团参与投资《印象·刘三姐》,成为广西文化旅游的名片。地产业的大连万达集团,文化产业已上升为企业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旗下的电影院线公司拥有400块电影银幕,2009年电影院线票房收入居全国第一。索具业的河北巨力集团巨资投入影视产业,影视产业成为公司的3大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不仅服务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服务于工业发展的需求。各国都不遗余力地推动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将很快从新兴产业转化为支柱产业,这点可以从文化产业对于GDP的贡献和创造的就业岗位显而易见。未来将是一个充斥创意的时代,文化产业也将成为推动经济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时代,女性应该抓住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根据产业的特点和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能力,适应产业的发展和需要,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女性应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文化产业有很多部门,女性应该根据性别特点和自身的教育背景、特长、素质、能力等特点找准自己发展的产业部门。一般而言,影视业、广告业、演艺业、艺术品制作等文化产业部门女性显现的优势更大。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今天,女性应抓住自己在文化产业中确定的就业方向,加快知识的储备和转型,只有立足于知识的不断储备和更新,才能在现代文化产业中追求成功。
(二)女性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强化性格特点
男性与女性在文化产业中的就业比例,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然而男性与女性在文化产业质比较,女性处于相对优势。女性应该发挥自己的性别优势,主动适应文化产业的特点。女性管理者应该在文化企业管理上表现得更加人性化。特别是目前很多文化企业还处在创业初期,对于创业初期,资金相对短缺的中小型文化公司是难以以薪酬福利来吸引和激励员工的,运用女性以情感和沟通留人的方法就具有很大的亲和力,更能使创业获得成功。
文化产业专项课题研究项目申报指南(2021)
一、设定依据
(一)《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办法》(深府规〔2020〕2 号);
(二)《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计划操作规程》(深文规〔2020〕3号);
(三)《深圳市文化和体育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深文规〔2020〕2号)。
二、支持对象
本扶持计划资助对象是在中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从事文化产业开发、生产经营和中介、研究活动的单位,已在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网上申报系统注册提交企业基本信息,并经审核认定为文化产业经营单位。
三、申报条件
(一)申报单位具备《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第四条规定的基本条件(申报课题研究的单位不受深圳市内登记注册限制)。
(二)课题实施团队具有被调研项目必要的相关资质,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学习、从业或研究经历。
(三)课题负责人应具备五年以上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在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能亲自组织、指导和参与调研项目,开展实质性研究工作。课题其他研究人员应具备三年以上文化产业研究或工作经验,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与课题相匹配的研究能力。
(四)课题实施团队具有科学、完善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五)研究内容在如下研究方向中任选其一,题目自拟,要求立足深圳现状,对标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做法,做出深度的分析并提出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
1.深圳影视产业发展专题研究
2.深圳黄金珠宝业发展专题研究
3.深圳文化制造业发展专题研究
4.深圳文博会转型升级专题研究
5.深圳对外文化贸易专题研究
6深圳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专题研究
7.深圳文化消费促进专题研究
8.深圳动漫业发展专题研究
9.深圳中小文化企业孵化与培育专题研究
10 .深圳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专题研究
为保证研究质量,同个申报单位或同个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
(六)项目单位需保证全部研究成果不存在侵权行为,对于利用第三方工作成果的内容,需自行获得合法合规的使用授权,否则造成的一切后果由项目单位自行承担,且我局保留取消资助资格的权利。
(七)至本申报指南当天,申报单位已注册成立满1年。
(八)最终提交验收的课题调研报告原则上不少于2万字,要求立足于深圳、放眼全球/全国,就所选行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建议进行深度调查分析,论证清晰完整,对行业发展和政策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四、资助方式、数量及范围
(一)资助方式及数量:事前评审,事后资助。课题实施单位向我局提交申报材料,我局根据评审结果,每个课题至多择优资助1个课题团队开展研究工作。课题完成并通过我局验收后,我局一次性支付资助资金。
(二)资助标准:一般性课题不超过20万元,重大课题调研不超过50万元。
(三)资助范围:课题研究相关的图书资料费、专家评审费,调研费、研究人员劳务费、文件制作费以及与课题直接相关的其他管理费用。
五、申报材料
(一)项目申报书:登录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网上申报系统(网址:wczxzj.szwen.cn),点击“项目申报”,选择“网上申报”栏目中的“专项课题研究”,在线填报申报书,提供通过该系统打印的申报书纸质文件。(盖公章)
(二)法人代表身份证明复印件(盖公章)
(三)申报课题主要内容及实施方案等材料。
(四)与课题相关的证明文件复印件。
(五)课题主要研究人员介绍及资格证书。
(六)其他有助于进一步说明课题的相关补充材料(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如无可不提供)。
以上材料除法人代表身份证外均验原件存复印件,复印件按A4纸型制作,双面打印,编排目录页码并装订成册,一式两份,整本加盖公章(骑缝章)。
六、受理机关
(一)受理机关: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二)受理时间:
网上填报受理时间:2021年4月26日至2021年5月14日18:00。
初审结果时间:2021年6月4日前,由申报系统反馈审核结果信息。
(三)书面材料受理地点:通过初审的企业根据系统信息要求的时间和地点,按本指南第五项指引提交书面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四)咨询电话:88102735
七、决定机关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八、办理程序(流程图)
网上申报——网上初审——提交书面材料——专家评审——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委托财务审计——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会议审议——社会公示——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下达资金计划——拨付资助经费。
九、办理时限
此项目为2022年储备项目,2021年完成评审,预计2022年拨付资金。
十、其他相关事项
(一)我局没有和任何中介机构合作,也从未委托任何单位或个人资金申报事宜,请项目申报单位自主申报。我局将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程序受理和评审,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申报主体不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未被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无逾期未办理验收或验收未通过的项目。
(三)申报企业在专项资金的申报、使用、审核、管理等过程中存在以下情形的,将按专项资金管理相关规定予以处理,并视情节轻重列入专项资金失信名录或风险提示名单,向市相关财政资金管理部门予以通报:
1、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骗取专项资金的;
2、拒不执行信息报告制度的;
3、违反规定多头申报财政资金资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