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第二条:机械设备管理必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按照“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强制保养与修理并重”的原则。认真抓好机械设备管理、使用、保养、维修和配件管理五个环节,做到合理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强制保养,安全经济运行。
第三条:大型机械设备及专用机械设备相对集中,由市局根据需要平衡调度,采用租赁制。中小型通用机械和养护机械设备相对分散,由局属各单位实行核算制管理。
第二章机械设备的来源
第四条:购置机械设备的经费来源:主要由市局年度计划经费列支、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装备费、专项设备购置费以及现有机械设备逐年提取的折旧费购置。
第五条:公路养护计划的养护机械设备由市局按南昌市政府采购办法统一购置。
第六条:各单位自有资金购置的机械设备亦纳入机械设备的管理范围。
第三章机械设备的调配及经营
第七条:市局机务管理处负责统一调配局属机械设备;托管机械设备需对外出租实行报备制。
第八条:养护工程机械设备由市局按年度计划统一购置,按需配置给局属各单位。
第九条:购置机械设备的上报程序。每年11月份各分局根据养护工程需要上报所需的机械设备,统一由机务管理处申请计划安排。
第十条:机械设备的使用实行人机固定。对大中型专用机械设备要坚决做到定人、定机、定操作规程。
第十一条:机械手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所操作的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技术性能,严格按施工规范、工艺规程操作。
第十二条:大中型机械设备由经营公司托管,市局与经营公司签订托管协议。
第十三条:大中型机械设备经营管理原则:优先使用市局的自有设备;优先使用设备技术状况好的设备。
对市局内部的租赁原则上应低于市场价格;对外出租时其租赁价格不得低于使用成本价,出租与承租方均应签订租赁使用协议。
第十四条:为鼓励管好机械设备,提高机械使用效率,产权属市局的大中型机械设备,对于租赁设备的租金在试行期间暂按60%:40%分配。60%租金上缴市局为设备折旧费,40%用于机械维修、保养及托管公司的管理费,一年以后视经营情况另作调整。
第十五条:经营公司对外租赁大中型机械设备,需向市局机务处报备。
第四章机械设备的管理
第十六条:机务管理工作采用分级管理、统一调配原则。市局为一级管理部门,局属各分局及路桥工程处为二级管理单位。
第十七条:市局机务管理处负责管辖范围内的机械设备配置申请计划,并进行验收、分配调拨及调整等工作。
第十八条:市局机务管理处负责检查和考核各项技术经济定额执行情况,并监督检查专项设备购置费、机械设备折旧费的提取及使用情况。
第十九条: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市局机务管理处负责督促检查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质量,并组织领导技术鉴定小组,认真做好机械设备保修质量、责任事故以及机械设备报废的鉴定工作。
第二十条:市局机务管理处定期组织机务、机修检查评比,以总结推广筑养路机械设备在使用、维修保养及节能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第二十一条:局属各单位需建立和健全机械设备的技术档案,按规定认真及时做好记录,并实行动态微机化管理。及时填报机械设备的月、季、年报表,做到家底清楚,帐卡相符,帐物相符。
第五章机械设备的保养
第二十二条: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机械的保养等级:为例行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大修。国产机械一级保养间隔为200工作小时,二级保养间隔为600工作小时,三级保养为1800工作小时。进口及大型机械设备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机械的例行、一保作业可由操作或驾驶人员按规定进行。
第二十三条:施工机械退场后的管理。施工设备退出现场后,应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鉴定,并根据检查鉴定情况安排保养或进行重点维修,使设备恢复到良好的技术状态,以便随时准备投入使用。
第二十四条:各种机械设备均属国家的固定资产,不得擅自对外转让和交换,不得随意拆卸零部件和总成当配件使用,不得任意改变机械性能或随意拼装。
第二十五条:凡三个月以上不用的机械,应采取封存措施,妥善保管。
第六章机械设备的报废
关键词:水利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1工程概况
XX水电站主营水力发电,兼顾航运。该水电站装机4台,年利用时长4404h;水库面积23km2,库容总量1.17亿m3。据勘查资料显示,工程建址的年均气温17.6℃,极端最低、最高气温分别是-2.8℃和41.3℃。表1所示为该水电站主体工程量统计。在土石方开挖、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管理是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的关键。下面,笔者结合XX水电站在机械设备管理上的成功经验,归纳总结如下。
2机械设备的优化配置
XX水电站的建设工期是4年,任务重、时间紧迫且在雨季无法进行基坑施工。因此,施工项目部在综合考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现场条件及工期后,决定本着节约的原则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优化配置。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机械设备包括挖掘、钻孔、装载、运输及吊运等。因为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决定其应用效果,则建议按表2所示进行选择。为了满足施工任务及施工进度的要求,还建有一座90型的混凝土搅拌站,并按需租用25t、70t的汽车吊。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出勤率与完好率,建议从正规的厂家租赁或采购,并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检测机械设备的性能,同时考察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建议按施工进度分批次、分时段组织不同机械设备进场,同时为了保证机械设备在托运、卸车及转移过程的安全,建议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及协调沟通。
3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是机械设备创造效益的过程,因此对机械设备使用的管理不容小觑。为此,XX水电站施工项目部组建专门的机械设备使用管理机构,具体以项目部经理为总负责人,以机物部为主管单位,以施工班组长为实施单位,并建立定人、定机、定岗位的责任制。同时,施工项目部还制定了以下规定:一是在施工前对到场的全部机械设备开展一次性启动检查,并组织开展例行保养,具体包括检查三滤、紧固螺栓、加注脂及检查油品污染程度,注意编制合理的计划检修存在不足的机械设备;二是按机械设备的性能、技术条件,安排相应的生产任务,以满足施工需求及避免机械闲置,同时在施工条件的约束下,降低机械设备动力、燃料等的消耗,以提高其生产效率,注意正确使用液压油、油;三是机械设备联合作业时,做到组合合理,注意组合的机种尽量少、作业能力相互适应及简化机型,以提高每一台机械设备的作业效率。
4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
鉴于XX水电站施工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则机械设备突发故障会危及整项工程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因此务必重视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
4.1机械设备的保养
针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建议实行“十字”作业法,即清洁、调整、紧固、和防腐,并由施工班组实施保养任务,期间施工队长实施监督及机物部随查。其中,对于土石方设备,在每一班组工作结束后,由当班操作人员保养,而下一班操作人员在交接时需进行检查,期间由现场值班队长进行监督,并做好交接班记录及填写机械设备运行日报表,注意交接双方都需在日报表上签字;对于运输设备,要求当日操作人员在开工前提前到岗保养,期间由现场值班队长进行监督,并在工作结束后做好交接班记录及填写机械设备运行日报表,同样也要求交接双方签字。无论何种机械设备,都要求修理班在每月底组织一次安全性能检查及强制性保养,并由机长、修理班长、施工队长签字并进行评分,用以作为年底人员与设备评优的依据。
4.2机械设备的维修
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修,可在施工项目部开设运输汽修班、开挖机修班,具体负责机械设备的定点维修工作,其中以施工队长为负责人,而维修所需的技术与配件由机物部提供。针对土方机械与运输设备,建立完善的预防修理制度,即先由机长和操作人员指出具体的故障部位,再组织修理技师进行检查,以判定故障设备继续使用的时长,最后再从客观实际出发提前安排修理工作,以防影响到施工进度、安全目标的实现。实践表明,机械设备的预防修理对缩短其故障的停滞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高度重视。
4.3机械设备的停放保管
在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阶段,积极开展停放保管工作尤其重要,具体做法包括:一是按要求进行清洁、保养及维修;二是放置在设有围栏且由专人看管的仓库、工厂等空闲场地,并覆盖上塑料彩条布,注意停放位置避开滑坡、斜坡及积水等危险地段;三是在停放保管期间,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运转检查,以防锈损。
4.4完善保养和维修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机械设备保养、维护的管理水平,从制度上进行约束非常必要,具体涉及以下方面:一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做到“三懂”“四会”,其中“三懂”是指懂机械设备的构造、原理及性能,而“四会”是指会使用、保养、检查机械设备及排除其故障,从而防止机械设备因人为因素而受损;二是建立专人专机管理制度,在多班作业的情况下,实行交接班制度;三是建立技术档案,其中包含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换件记录及日常使用、工作量记录等,以便及时查明机械故障的原因并及时排除故障。
5结束语
2、实行设备登记制度:对每台进场设备均登记并做好台账。调配设备做好折旧记录,租赁设备做好租金支付记录。
3、实行操作人员岗前培训制度:设备进场对其操作人员进行设备安全施工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安全操作,机械保养、故障识别、施工现场的互相协调、统一指挥、高压线路周边的机械操作等,培训后颁发培训合格上岗证,不合格的操作人员坚决给予清退。
4、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如起重设备、锅炉等,须经过常州、无锡两地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安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5、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完全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每台设备均在明显位置设立此设备的操作规程,挖机、铲车等可挂在驾驶室内,便于司机学习掌握。并定期对操作人员检查对不熟悉操作规程的操作人员培训。
6、实行执证上岗制度:所有大型设备的操作人员均执证上岗,上岗证必须是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在有效期内的证件,同时操作证上的机械和实际的操作的机械应相符。
7、实行维修保养制度:每一台设备的操作人员详细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和《司机交接班记录》将设备的管理责任到人,增强设备管理的可追溯性,避免了由于相互推委造成的安全事故。
8、实行机械设备施工前安全检查制度:根据机械设备隐含或表现出的异常磨损、裂痕、变形、断裂等情况,联系机械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判断出设备的安全隐患,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处理,使其更趋合理有效并可安全施工。
10、既有线施工设备移位实施方式:当设备移动时松开固定在地锚上的缆风绳,松开缆风绳一米后固定,设备可移动一米,如此类推(此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但不可无缆风绳固定而移动设备)。设备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在重新进行加固缆风绳。设备移位应有工区副职以上领导在场,并做好记录。
11、每台大型机械设备工区必须和操作人员签订“设备包保责任状”。对设备维修保养、安全使用等落实到个人。
12、每台大型机械设备均喷涂“中国铁建”字样及标识,并做好设备编号,便于管理。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二)
为充分发挥机械设备在施工生产中的作用,切实做到科学管理、合理使用,贯彻管理为使用服务,使用要加强管理的原则,从根本上克服只顾使用忽视管理的倾向,特制定如下制度。
1、机械设备应按照有关技术资料和出厂说明的规定进行安装。安装前应向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由安装队长、技术员、安全员在现场指挥安装。
2、凡经过大修改造重新组装的机械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技术试验和安全装置检验,虽经试验未取得合格签证前不准投放使用。
3、大型吊装设备试验前应做一般技术检验、空载试验、额定荷载及超载试验,在试验前先对整机的外观进行全面检查,看油是否充足,机件的装配是否牢固,工作装置与试验项目是否符合要求。
4、设备试验与负荷试验,主要试验机械设备的起动性能、动力性能、经济性能、操作性能等,对试验中所发生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与处理,以便作出是否合格,能否使用的决定,试验合格后应按照技术试验记录本逐项填写,由参加人员共同签字任何。
5、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做到精心保养,正确操作,合理使用,并做到“四懂、三会、二精”,即:懂原理、懂构造、懂性能、懂用途;会操作、会维修、会排除故障;精心保养,精心操作。
6、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端正服务态度,保证作业质量。并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如发现有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以确保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三)
1、交接班制度是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2、接班人员应提前十五分钟进入施工现场,了解工作内容及工作环境,并对设备进行检查,认真查阅运行日志,询问当班人员设备的运行情况。
3、交班者应主动向接班者介绍设备运行情况,必须实事求是,不得隐瞒,否则发生事故由交班者承担。
4、接班者在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由交班者处理,如接班者愿意接受处理,可由接班者接班后继续处理,一时处理不好的应在交接班记录本上作详细说明并报告上级相关领导。
5、接班者不得扳弄不属于检查范围内的设备。
6、在开、停机和处理事故以及倒闸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接班者应主动离开现场,如交班者邀请接班人员帮助处理事故和操作,在接班者愿意下可以协助交班者处理。
7、交班者在交班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运行日志、工具等物品摆放整齐以便接班人员的查验。
前言:
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是精细化工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机械设备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精细化工中机械设备使用质量,进而影响精细化工整体水平。随着精细化工设备与机械设备生产和应用现代化、企业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细化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和使用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理清设备使用、维护、保存工作之间的矛盾与联系,推动工程更高质、更顺利地开展,精细化工企业正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设备管理工作的作用,着重探讨了提高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几项措施。
一、设备管理的重要作用
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精细化工规模与建设技术的不断提升,机械设备在精细化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精细化工设备与机械设备管理在整个精细化工管理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精细化工设备与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水平并未紧跟精细化工发展步伐,面临机械设备技术水平与质量不足难以满足精细化工实际需求、人员技术水平与先进的机械设备水平不符、机械设备与工程实际机械化需求不符、管理维护体制与机械设备实况不配套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精细化工进度与建设效益。
新时期的精细化工企业需要高效的设备管理工作辅助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标准化、科学化的设备管理首先能够更加合理地进行设备采购,保障设备技术水平符合精细化工实际标准,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推动企业技术水平、精细化工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显著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二、完善企业设备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对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中没有充分认识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设备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管理体制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合理、维修养护不全面等问题,可见,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关键是充分认识设备管理工作重要性、端正的设备管理工作心态,才能真正提升企业设备管理水平。
企业应积极吸纳专业机械设备管理人才,定期安排专业管理人才进行设备管理知识普及与工作流程讲座,让全体设备管理人员意识到企业机械设备技术水平与质量对整个精细化工工作效益与效率的重要性,通过直观地展示和讲解设备采购、维护、使用过程投入费用占精细化工和企业运行总成本比例状况,让设备管理部门领导与管理人员认识到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对于合理进行设备采购,保障设备技术水平符合精细化工实际标准,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推动企业技术水平、精细化工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显著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作用。企业全体人员高度重视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和配合后续设备管理工作安排调度。
(二)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1、设备管理制度的初步建立与完善
切实根据企业运行特点与精细化工状况建立并完善日常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工作应由企业设备管理部门领导亲自带头,在深入分析企业运行过程中设备应用与管理特点的基础上,充分总结以往机械设备管理经验、积极借鉴国内外精细化工企业及相关企业运行中成功的设备管理案例,对不同类型、不同用途、不同技术层次的机械设备进行合理划分,并切实根据行业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及精细化工特点制定和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努力保障机械设备专业技术管理与人员管理高度结合、层次分明、权责分明,实现信息化管理与人员管理的有机结合。
2、设备管理制度后续完善工作
初步建设并完善企业设备管理制度之后,要高度重视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的后续调整与完善工作,确保企业设备管理制度时刻紧跟企业运行特点及精细化工状况。设备管理制度的后续完善与调整工作主要穿插于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实际实施过程中,设备管理部门安排专人负责设备管理制度的日常实施工作,有效结合企业内部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人员配比制度,尽量做到专人、专机、专岗管理, 相关管理人员应在设备管理制度的实施与贯策过程中做好工作记录与问题登记,及时向部门领导反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人员配置、岗位设置、制度细节之间存在的矛盾,根据以往经验、借鉴成功设备管理案例、邀请专家进行实况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全面展开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后续改进与完善工作,确保企业设备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科学开展,推动企业精细化工效率和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重点做好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1、设备使用规范化与标准化
在设备采购和使用初期,设备管理部门应尽快熟悉设备使用方法,严格按照产品说明和设备使用规范使用,注重使用每一个细节的规范化,避免不必要的运行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设备维护规范化与标准化
企业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包括保养与维修两大方面:
机械设备保养工作规范化与标准化。即定期或不定期对所有设备进行保养,根据不同机械设备技术类型、用途和使用频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保养,是确保企业机械设备良性运转和高效应用的基础所在。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应随时关注不同设备使用过程中损耗、老化、锈蚀状况,并定期做好检查、保养、维修记录,着重进行处理,既要选择耐磨、设计合理、工艺精湛的机械零部件,还要做好这些组成部件和零件的后期保养工作,即有效确保对机械设备的定期、合理。
设备维修工作规范化与标准化。不同技术种类、不同用途的机械设备使用频率与使用强度均有不同,设备管理人员应对不同技术种类、不同用途的机械设备使用频率与使用强度及设备使用过程中损耗、老化、锈蚀状况做好记录工作,避免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转,根据实际检查状况及记录结果进行设备故障预测及故障分析,及时对出现运行故障的设备进行维修处理,同时注意预防性的维修工作,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升设备使用质量。
(四)做到企业设备全过程管理
企业设备全程管理,即设备采购、配置、使用、维护全过程的全面、宏观把控,唯有对企业设备购置到维护整个过程的全面管理,才能真正保障设备使用质量和使用效率。设备购置阶段,应坚持以施工生产的需要为目的,杜绝盲目购置的现象,并对每一个上场的项目工程,规定机械设备总投入占建筑安装总投资的最大比例,鼓励项目工程尽量利用原有机械设备,由于施工需要购置的,五万元以上的大型机械设备由设备部门统一选购;五万元以下的中小型机械设备根据情况一部分由项目经理部自购,列入项目经理部固定资产管理,实行快速折旧;设备配置阶段,要坚持统一调配,配套齐全,相对稳定的原则;设备使用阶段,设备部门设台账,保管单位设卡片,三者相对控制,相互制约,定期进行核对,保证账物卡相符,防止机械设备的流失,并造就一支素质较高、技术较精的队伍;设备维护阶段,随时关注不同设备使用过程中损耗、老化、锈蚀状况,并定期做好检查、保养、维修记录,做好部件和零件的后期保养工作,及时对出现运行故障的设备进行维修处理,同时注意预防性的维修工作,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升设备使用质量。
(五)建立设备管理资产经营意识
坚持以施工生产的需要为目的,杜绝盲目购置的现象,并对每一个上场的项目工程,规定机械设备总投入占建筑安装总投资的最大比例,鼓励项目工程尽量利用原有机械设备,由于施工需要购置的,五万元以上的大型机械设备由设备部门统一选购;五万元以下的中小型机械设备根据情况一部分由项目经理部自购,列入项目经理部固定资产管理,实行快速折旧;规范设备养护成本控制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对设备零部件的市场调查,将零部件配置成本降到最低,严格控制设备维护工作投资,合理选择维护技术的同时,积极采用新工艺与新材料,维护企业资产合理性与稳定性。
关键词:机械设备;措施;管理;
1.前言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机械设备的构造日趋复杂,应用也趋于多样化。机械设备管理的问题也渐渐凸显出来,比如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够规范、设备使用率不够高等机械管理缺陷正在逐步被企业认识。因此,现代生产企业重视的是怎样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完善设备保养、降低设备投资、减少生产成本等问题。根据成本学,企业只有增强机械设备管理,经过有效方法和制度来提高机械的使用率,减少成本使用和设备投资,尽量延长设备的可使用寿命,才有可能为企业产品的市场稳定占有率打下良好基础。因此,生产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解决机械设备管理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企业成本支出、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
2.机械设备管理常见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
实际情况表明,大部分企业在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即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大部分企业将管理重心放到对原材料的采购及使用上,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把设备管理优先考虑。所以,不健全、不规范的设备管理的体制,严重的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没有将设备管理制度化,条例化,管理仅仅依靠经验和感觉,使得管理不够科学,不够规范;
(2)企业针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不足,仅停留在经验层面上,或者是呆板的按照说明书进行维护,缺少专业化、系统化的保养模式;
(3)管理人员不足,且经验或者学历不能适应机械设备的新型管理要求。大部分企业将工作重点放在生产线上,不重视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设备操作人员多,维修和管理人员少,这直接导致了低效的设备管理。一旦设备出了问题,则生产线陷入瘫痪,维修人员则手忙脚乱。
2.2 机械设备不当配置
合理的分配生产机械不但可以协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支出,而且还能使企业以最低的消耗来获得最高额的利润。但是在实际上,很多企业由于不舍得投入成本,再或者是由于管理者认识不够全面,导致老化设备不能够及时更换。这些貌似省钱的手段实际上不但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安全,而且浪费了资源,最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因此,企业要通过恰当的配置来使机械设备的生产、保养、维修状态都达到最佳。同时,企业在设备的更换中要特别注意新旧机械的合理搭配,要做到既没有闲置机器,也能够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
2.3 机械管理机构不完善
大部分企业都是采用“直线管理”经营方式,管理者即决策者,企业出现的大大小小问题最后都由CEO出面解决,造成了问题延误处理。此外,企业各部门之间不配合,各部门都只管理自己部门负责的设备,或者是自己部门负责设备的某一部分,当设备的其他部分出现问题时,往往采取不关注态度,甚至不上报,一旦另一部门没有及时处理,则将酿成很严重的后果。
2.4 机械设备的维护不到位
对机械设备的适当保养是为了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机械设备的高效率运行。如果机械长期工作饱和,缺少必要的保养维护措施,设备就极易出现老化现象,并且可能小毛病层出不穷,这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调查表明,大约59%的生产企业对设备的保养措施和维修时间没有明确规定,大部分都是出了状况才进行维修、保养,这不仅严重损耗了机械设备,而且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设备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企业成本控制源头即机械设备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高效化。对设备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要做到以下两条: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一套有效的,对企业具有实践意义的规章制度是企业运作的科学指南,也是在企业中实现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的保证[1]。因此,各企业要依据自身的状况、经济实力,建立健全属于自己企业的规章制度,并设立监督小组,以保证规章制度能够严格执行,来实现机械设备管理科学化及企业经济壮大化的双重目标;
(2)完善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档案。完善的企业机械设备管理档案对于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及设备的有效化管理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3.2 进行管理体制全面化
管理制度是影响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因素。完善的管理制度应对不同类人员进行不同的任务制度化,如管理人员,则是能够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定期开发使用新技术,提升设备完好率,做好设备管理;操作人员则应该通过培训,熟练地掌握操作流程,达到“懂原理、懂构造、懂作用、懂性能”和“能操作、能保养、能排除故障”;维修人员则要做到“事前预防机械设备可能会出现的故障,事中依照计划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事后维修机械设备的。同时,管理者应该注意,对于那些成本较高和技术复杂的机械一般可以由专门的维修人员进行处理,而对那些对企业的生产影响不大又有备机的设备,进行单位自检自修是一种比较经济合理的方式[2]。
3.3 合理选择且有效利用机械设备
合理选择且有效利用机械设备可以解决企业生产中机械设备使用率过低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有效地解决企业机械设备资源配置不当的现象。有效使用机械设备,强调提高设备利用率,尽量减少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闲置,通过合理选择并使用设备,实现由管理机械设备到有效管理成本的转变,实现了以最低成本获取高额利润的目标。
3.4 机械设备适时保养
保养机械设备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养修并重”的原则,做好每日例行保养和每周例行保养,重视设备的事前、事中及事后各项指标的状况。从操作传动系统到电气系统,再到数控系统,都要认真的做好记录,同时还要检查各部位的技术状况,紧固松动部位,调整配合间隙;检查互锁、保险装置;保证机器运转正常,没有磨损状况出现[3]。
4.结语
安全高效生产是企业永远的追求,那么设备优质高效的管理则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及避免各种事故发生的基石。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应以效益为核心,依靠科技发展推进生产经营模式发展。作为一名机械设备管理者,要提高管理水平,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预防与养护工作,以此保障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同时,要提倡全体员工参与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只有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才能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对于提升企业内部竞争力和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航.浅析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大众科技,2007(4)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 存在问题 处理措施 机械维护
一、机械设备管理常见问题
现代机械数量的不断增加、类型的不断丰富以及应用的广泛性不断增加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械设备管理已经不再简单的局限于设备的维修,还包含机械的合理使用、科学使用、设备故障的科学处理等。当前,机械设备管理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的管理制度缺失。一个企业的机械设备是其重要的资产,对设备的管理不应只停留在简单的日用维护上,而是应结合机械设备使用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的、科学的管理制度。然而,现在很多企业对设备的管理都缺乏规范性,不但没有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与机械操作相关的技术资料缺少,无机械设备的调用记录,新设备的入库时间与记录没有及时的登记,管理工作无序开展,管理工作开展的被动、脱节。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不仅会造成机械设备的无序使用,设备在发生损坏时找不到第一责任人,无法约束机械设备使用人员的行为,严重的甚至会发生机械设备的丢失。
2.机械设备的选型不配套。对什么样的工程进行施工,进行什么样类型的施工,选择什么型号的机械设备。对于工程建设而言,工程会选定合适的机械的型号。机械型号的确定需要对工程进行实地考查,或是在依据与工程有关的重要资料。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实施过程中,并非如此,很多工程选购机械设备时,并没有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即使是考虑到实际情况,也会由于工程之间的冲突,或是企业自身设备的缺少,不能将为工程提供配套的机械设备。机械设备造型的不配套,不但会对机械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坏,还会影响施工效率,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3.机械设备的使用不合理。现代机械设备的使用技术复杂,因此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尤其是一些危险性较高,技术性要求较高的设备更是如此。然而,很多机械设备使用人员不具有操作技能能力,“赶鸭上架”,边学习边使用的情况很普遍。除此之外,很多工程施工人员为了赶工期、抢进度,会使机械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转,不但没有必要的保养,甚至出现了损坏也不及时的进行维修,违章操作、违规操作比比皆是。机械设备在这种不规范的使用情况下,发生损坏是必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安全问题,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4.机械设备的维修不及时。机械设备的合理管理应是定期保养,在保养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及时的进行维修,将维修进行在事前。然而,工程上很多机械使用人员的机械保养意识淡薄,没有事前预防的使用习惯,设备的故障及磨损现象出现较大的状况才会被发现,才会进行维修,没有履行及时发现、重点预防、及时修理的维修过程,使人力、物力、财力都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除此之外,机械设备的维修还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一些机械部件维修后还可以使用,但一些工人为了维扑的方便会直接的换新构件,随意报废、随意丢弃的现象严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机械设备管理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作为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设备管理应引起企业及相关人员的重视,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不但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可以节约企业的设备资源。机械设备的管理方面的提高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处理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规范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制度先行。对于数量较大,机械设备调动频繁的没有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很难实现机械设备的高水平有序管理的。机械管理制度应包括机械入库与出库登记、机械检修与维修记录、机械使用时间记录、机械负责人记录等。同时要将机械的使用与使用人员相联系,建立严格的机械负责制,用来约束机械操作者的行为,提醒使用者对机械进行保护与正确的使用。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所有的机械进行统一管理,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确定机械的种类、数量及型号等。对于特种专用设备而言,更是要合格的组织机械的进场、对机械技术性能及状态进行记录与深入了解,保证不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
2.提高机械使用人员的素质。人是使用机械的主体,工作人员使用机械设备的方法,对机械设备性能与使用功能的了解,可以有效的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可以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机械使用人员首先要具备一种责任心,刍せ械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注意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其次,应具备专业的操作技能。机械使用人员应必备机械设备使用资质,持证上岗;最后,提高机械使用人员专业素养。在机械人员原有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让其对机械的构造、原理、性能更加了解,会使用、检查、保养及排除故障。
3.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定期进行保养。机械设备的保养主要有机械零件的、磨损零件的修复、机械表面的防腐蚀、构件的及时更换等。其中机械零件的不及时是影响机械设备及其构件使用寿命的最重要因素,剂的合理使用,可以降低构件的磨损伤害,还可以有效的减少故障的发生。同时机械设备的保养也应建立严格的规定,由专业人员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
4.注重机械设备的维修。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对其进行正确、合理的维修,就可以降低设备的故障发生率。机械设备的维修应对定期检查为基础,以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为根本,以合理的维修管理为保障。作为设备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是不容忽视的。
三、结语
机械设备管理不但关系企业的切身利益,还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与进度。机械设备是工程建设中的最主要工具,设置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机械使用人员的技能能力与素质、重视机械的保养与维修是其使用过程中各种问题的根据途径。机械设备管理的关键还在于管理意识上的重视,相关部门与领导应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才能有效的推动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魏杏林. 机械设备管理及维修的措施探讨. 科技致富向导.2013(17).
先进的设备能够克服人工难以应对的施工难题,促进企业生产收益的提高,有效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我国经济的崛起,工程技术的不断改进革新,带动了工程机械设备在我国各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同时,施工企业也迎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加强对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施工工作能否稳定有效的开展,同时对企业经济也存在巨大影响。因此,近年来各企业正逐渐加大力度,加强对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
2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企业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实力,争相购进先进的工程机械设备,以促进企业工程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随之而来的,工程机械设备的大量应用也为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企业对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管理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能够有效地延长设备使用周期,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施工人员安全。还可以提升设备使用效率,从而促进工作进度的加快,工程质量的提升。另外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还可以节省企业施工成本,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能够顺应时代趋势,持续稳定的发展[1]。
3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现状
由于部分企业仍未认识到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所以缺乏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也没有成立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更没有专业的设备管理人才。又或者部分企业确实组建了专门的设备管理机构,但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等原因没有贯彻落实设备管理工作,所以造成了工程机械设备处置混乱的局面。施工人员也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对设备的数量、质量、使用状态以及故障原因等情况都没有详细的记录和管理,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的施工进度,还会为企业带来没有必要的经济损失[2]。除此之外,在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环节,部门企业也没有完善相应的管理条例,维保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机械设备老化,使用周期缩短,设备功能难以有效实现,增加企业运行成本,更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当中造成人员伤亡。还有的企业内部,缺乏专业的设备维修人才,当机械设备出现问题,维修人员往往因为技术水平有限或维修经验不足等原因,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设备问题,频繁更换设备元器件,不仅加大维修成本,机械设备也没能得到根本性修复。还有大部分企业不肯在设备管理工作中投入大量资金,无法引进优秀的设备管理人才,不愿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换代升级,一味墨守成规,导致企业发展难以跟随时展步伐[3]。
4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对策
4.1完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体系
科学合理地对企业施工项目中应用的工程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其根本工作就在于要让企业意识到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工程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可以促进工程进度的加快、工程质量的提升以及企业经济收益的增加。然后企业要围绕于这些管理目标,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定科学、合理、实用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然后选拔专业的设备管理人才,组建专门的设备管理机构专职负责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在管理机构内部,应明确划分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做到各司其职。然后要建立设备档案,将企业的工程机械设备进行细致、严谨的资料统计,包括设备的生产年限、设备编号与规格、设备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等,还要记录设备每日的使用情况、故障原因、检修结果等,以便出现问题时可以有据可查,贯彻落实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此外,企业还要定期对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邀请设备管理专家向设备管理人员指导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设备维护常识,让管理成果出色的员工向大家分享管理与维护经验,进一步促进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质量的提升[4]。
4.2加强工程机械设备检修工作
对工程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可以及时排查设备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周期,提高设备工作效率,减少工程运行成本。因此,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部门要了解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特点,针对不同设备的不同特性规划针对性的检修方案,定期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和使用性能,进行维护保养工作。如果在检修工程当中,发现设备安全隐患,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赶到现场,在维修过程当中,要细心观察设备状态与现象,在维修工作结束后,详细记录维修流程,不仅可以对设备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还有助于日后相似设备问题的解决。在不断的发现设备管理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不断总结反思,然后对管理方法加以改进创新,完善设备管理制度,贯彻落实企业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5]。
4.3优化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模式
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工程机械设备的经济价值,将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效结合到一起,尽大限度地利用工程机械设备,创造企业经济利润。企业应对设备经费进行合理规划,在工程项目当中,分析研究不同设备所具备的不同性能特点,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确保工程进度的如期进行。结合企业发展情况,及时将淘汰掉的旧设备转让或出卖,转而购买先进的工程机械设备,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备能够顺应时展,与时俱进的竞争实力。在此过程中,设备管理部门要根据企业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和改进设备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
5结语
各企业应重视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针对现有问题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成立专职设备管理机构,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机械设备的利用价值。科学有效地管理工程机械设备,能够确保企业的工程质量,提升工程效率,维护企业经济利益,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王斌鹏 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李文博.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3(03):131.
[2]秦希宏.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居业,2015,08(08):140~141.
[3]刘英莉.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8(06):215~216.
关键词:新建集装箱码头;设备管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U69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集装箱运输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运输方式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集装箱吞吐量迅速攀升,各地新建集装箱码头方兴未艾。集装箱装卸机械表现水平决定了集装箱码头的管理水平,为集装箱码头主营业务的正常开展发挥关键作用。新建集装箱码头设备管理必须从源头抓起,以实现机械设备寿命周期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1.集装箱码头机械设备管理的目标
集装箱码头机械设备具有投资价值高,技术含量高的特点,是集装箱码头最重要的固定资产与战略资源,做好集装箱码头机械设备的管理目标之一是保持设备技术状态完好。作为码头经营者与设备使用者来讲,机械设备的完好率越高越好,最好不发生故障,然而维持机械设备高完好率需要人、财、物高度保障,对企业经营又会造成较大的经济压力,所以集装箱码头机械设备管理目标之二还要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经济性。简而言之,即以合理可接受的成本维持尽可能高的完好状态。
2.新建集装箱码头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码头已经建设完成,各类机械设备已逐步添置到位的情况下,技术管理工作重点将转移到如何将机械设备管好用好。要做好新建集装箱码头机械设备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2.1树立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做为指导思想
管理理念将指导工作方法与工作行为,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将提高设备管理工作效率。设备管理理念在不断丰富发展。应选择适合国情及港口企业实际情况并适度超前的管理理念来指导设备管理工作。坚持我国设备管理的3个基本方针: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以预防为主。贯彻设备管理5项结合的基本原则: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明确企业设备管理的4项任务:保持设备完好、改善和提高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和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新建集装箱码头应建立以定期检修与状态监测为手段、以可靠性为中心的预防维修体制。
2.2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规范工作行为
新建集装箱码头需建立的设备管理制度主要有机械设备操作规程与运行管理制度、机械设备检查保养与维护制度、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机械设备备件管理制度等。尤其对集装箱设备特点制订相应专用管理制度,如集装箱吊具强制更换与保养制度、集装箱吊具旋锁定期检测与更换制度等。
2.3组建相互搭配的员工队伍执行设备管理与维护
人的因素具有主观能动性,一个运行良好的组织不需要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但需要能够配合良好、和谐共处的各岗位人员,因此有国外学者提出“一流的主管与二流的员工”的概念。集装箱码头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既需要具有一定实践经理与丰富理论水平的经理与主管,也需要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积极配合管理者执行力强的普通员工,即使同一班组也需要相互搭档配合良好的各层次员工。
2.4逐步建立适当规模的备件材料库存
随着科技的进步,集装箱码头机械设备在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已采用大量的新材料、新工艺,并已从使用经验中对机械结构与控制原理做了大量的改进,使得机械设备完好率有较好的保障。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仍然有一些机械电气零部件可靠性较低而属于易损件,加上机械设备不当使用及维护不当等原因造成设备损坏,所以必须建立一定的备件库存以保证损坏得到及时修复。
备件库存应根据公司要求的机械设备保障水平结合设备使用阶段,以日常维修所需备件为基础并预测将来一段时期内维修计划所需,适当提前储备一定数量水平的备件材料,找到占用资金与备件保障水平的平衡点。
3.新建集装箱码头机械设备管理的关键点
3.1重视设备资料交接与管理
根据合同条款要求供应商提供各类操作与维修说明书、结构图与原理图、零部件清单、检验检测清单与合格证书,集装箱起重机械供应商一般还应提供使用当地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检验合格证。以上各类资料除提供书面资料之外,条件允许还应提供电子版资料,以方便使用。在与供应商交接资料时应特别注意资料与机械设备实际是否全部对应,是否为最终竣工版本,如有差异尽早提出修订,以便为日后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提供准确技术资料支持。
与供应商资料交接完成后,设备管理部门应按照资料档案管理要求对各类资料进行分类,分别存档,并管理及技术人员领用资料应建立领用或借用手续,以便责任到人,防止遗失。
3.2仔细比对合同条款与技术规格书
集装箱码头建设单位多为投资公司或集团公司建港指挥部,机械设备前期筹备小组多为从各使用单位抽调专业人员组成,码头建成及机械设备添置到位后移交给运营单位。所以新建集装箱码头公司在接收机械设备初期应仔细比对合同条款、技术规格书、合同补遗以及各类会议纪要等附件,着重理清机械与电气配置品牌与规格、随机备件、合同条款与技术规格书中提到的任何配置、可以提供的培训、售后服务与现场服务人员与期限等。有必要的话还应尽量与原参与合同谈判人员沟通确认所有细节问题。
3.3员工培训制度化、常态化
员工培训无疑对新建集装箱码头机械设备管理尽快走上正轨起到重要的作用,培训的内容包括供应商提供的交机培训,更多的培训应是内部组织的互帮互教培训,以及必要的外部专业培训。关于培训重要的是应建立制度,使培训常态化,员工得到充分的培训将在工作中更加高效,并能确保安全。
3.4适当维修外包,以节省人力成本
新建集装箱码头在运营初期,因售后服务期厂家提供维修服务以及出于初期锻炼员工技能等原因,可以尝试以自己员工为主,在厂家售后服务人员指导下完成绝大部分维修工作。随着售后服务期的结束以及维修工作量的大量增加,可以将部分专业化、工作量较大、风险较大的维修项目外包,这样可以大量节约人力成本,如流动机械总成大修、起重机械更换钢丝绳等项目。
3.5注重团队建设,形成团队精神
【关键词】铁路 工程机械设备 管理
1 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体系不完善
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体系是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效执行的前提条件,在当前的实际管理工作中部分工程企业依然存在着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相应管理部门与人员配置问题。部分铁路工程企业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未能针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设置专业的部门与人员,而是采用由工程材料员兼任管理的方法。在此过程中,由于材料员对于相应机械设备性能与特征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往往依照普通工程材料管理办法进行机械设备管理,使得设备难以获得有效的管护,使用过程中问题频发。同时,由于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难以获得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一致支持,不同分部工程施工时出现设备冲突时难以协调,往往会导致内部矛盾或窝工等问题。
1.2 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
科学合理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指导各项管理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能明确划分各项设备管理权责,保证整体一致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在当前的管理工作中,部分施工企业未能严格依据管理规范与行业准则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在部分机械设备管理环节存在制度缺失,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与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使得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处于无序状态。未能全面实施岗位责任制的施工企业,在出现机械设备问题后往往难以追责,相关责任人之间推诿搪塞,导致了管理不力的问题。与此同时,不健全的管理制度使得当前施工行业强调的精细化管理难以实现,不能通过科学的制度实现标准化、动态化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管理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1.3 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全面
信息化技术的引入是实现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流程整合与效率提升的重要基础,在当前各领域都在强调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部分铁路工程施工企业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机械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过程中过分依赖人工管理,在工程整体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众多设备调用与管理信息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设备使用维护不能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精准的计划与安排。同时,在当前的铁路工程施工行业,各部门都在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信息化不足极大的制约了相关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工程设备机械管理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存在滞后环节,不能实现企业内部一体化的信息化建设。
1.4 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培训未落实
人员综合素质是当前铁路工程行业强调的重点要素之一,机械工程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处于长久发展考虑,施工企业应结合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实际需求实施体系化的培训工作,以此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理论与应用能力。但部分铁路工程施工企业认为设备管理工作并不重要,内部指派一些责任心强的员工负责便可收到良好效果。实际上,大量的铁路工程机械设备较为精密,其性能管护工作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单纯强调责任心往往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同时,培训工作并非单纯的技能培养,更大的作用在与员工岗位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与行业认知水平的提升,缺少了培训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往往是一盘散沙。
1.5 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监督执行不到位
监督管理工作是保证机械设备管理落实到位,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的重要机制。部分铁路工程企业由于人员与资金投入的限制,未能结合设涔芾硇枨笈浔缸门的监督管理人员,难以针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系统性的机械设备管理。另外,部分引入外部监督机构的企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为了追求工期或成本控制,会认为的降低监督标准,外部监督单纯的走过场,难以起到实际的监督效果。另外,监督反馈机制运行效率低也是机械设备管理不力的影响因素,部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设备问题反馈到管理人员后执行时,往往经历的多层命令的下达,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
2 提升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方法与对策分析
2.1 构建完善的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体系
针对当前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施工企业应首先提升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在企业内部强化认知,树立良好的设备管理观念。在部门设置上,应将工程机械设备管理部门与其他管理工作独立出来,减少其他管理工作对于设备使用管护的影响。在人员指派上,应优先选择具备良好机械设备知识与使用经验的人员担任,实现更为贴近施工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同时,应在企业内部实现更为统一的设备管理沟通,围绕机械设备管理目标调度各方要素,使各部门形成合力,共同促进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保证设备的高效合理利用。
2.2 制定健全的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针对当前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应首先围绕施工流程与工程目标制定相应的机械设备管理责任制,将各项管理责任细分到人,通过详细具体的管理细则规范管理工作。在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应强调标准化管理方法,将整个施工流程中各环节的机械设备使用细化,通过管理目标的细分与集中达成整体管理目标。同时,应重视动态化全过程管理理念的体现,在制度制定环节应将单项管理工作与整体施工紧密结合,实现各工序机械设备施工的有效对接,从而真正实现机械设备的合理调用与优化配置。
2.3 提升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
针对当前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应从软件与硬件两个层面加以解决。信息化建设的软件指的是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应通过理论与实践是管理人员更多的参与信息化机械设备管理,使管理人员能够准确把握信息化管理流程的要点,结合既往管理经验实现创新与突破,从而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应有效力。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指的是相应机械设备管理系统或平台的构建,企业应结合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定制相应的管理系统或平台,保证各功能模块能够全面满足实际管理需求,业务逻辑友好便捷,易于操作。同时,硬件系统或平台的构建应具有一定的拓展性,能够有效应对未来一定时间内变化的管理要求。
2.4 强化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岗位培训
针对当前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岗位培训缺失的问题,应从培训体系构建、培训方法选择以及培训工作执行三个方面着手。首先,企业应围绕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岗位工作要求制定周期性的培训方案,安排管理人员定期接受岗位培训,将培训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实现双向的促进作用。其次,企业应科学合理的选择培训方法,改变以往会议式的单向培训工作,提供更多的观摩实践环节,让员工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从而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最后,企业应提升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重视培训考核,将员工绩效与培训考核紧密挂钩,提升员工的培训重视程度与投入度,保证培训的实际效果。
2.5 落实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监督工作
针对当前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应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责任意识,让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认识到自身的管理责任,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监督管理工作。应建立多向的交流沟通机制,减少信息传递层级,保证监督中发现的机械设备管理问题能够得到的及时的反馈。在监督工作执行过程中,应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全过程监督为基本依据,对各类型施工机械设备展开动态化的管理,为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的监督,各监督环节相互补充,确保不存在管理遗漏。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铁路工程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工程机械设备的种类不断增多,相应管理办法的执行对于铁路工程的顺利施工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就当前的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现状而言,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化建设不全面、人员培训未落实以及监督执行不到位等系列问题,需要行业工作者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与相应施工机械的使用办法,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当前的问题,从而保证各类工程机械设备能够始终处于理想的工况条件,施工环节能够优化合理利用设备资源,全面提升铁路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于友.浅谈铁路工程机械施工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4:224.
1.1重视使用轻管理在当前公路施工管理中,主要存在着重设备使用轻设备管理的问题。随着现代公路工程建设行业的迅猛发展,公路施工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有的施工企业为了抢抓施工进度,而忽略了日常的维护保养,让施工机械设备长时间连续不断地高负荷运转,非常容易影响设备的使用性能,甚至产生严重的机械故障或安全事故。有的施工企业缺乏科学有效地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没有形成长效机制,没有安排专人管理,或是担心设备维护成本而不注重设备管理。
1.2忽视设备维护在公路工程中,有的施工企业只是注重设备使用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对于设备维护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考虑得不到位。在加强公路施工机械管理的高强度压力下,担心施工机械设备维修会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会耽搁时间,因此,对设备维护不够重视。正因为不重视对设备的日常维修,就增加了公路机械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在对设备维护过程中,有的维护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在设备维护方面的技术水平不够,难以有效地消除设备隐患,从而导致设备故障频发,甚至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1.3利用率比较低从机械设备管理来看,其机构设置比较单一,尚未形成健全的管理体系。因此,在施工设备使用安排上,缺乏科学全面的规划和行之有效地措施,就导致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不够高。如容易因为安排不当而出现机械设备闲置或窝工的现象,影响了施工设备的使用率。特别是因为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导致设备大修率增高,影响了施工设备高效地运行。
2加强公路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2.1积极改进机械设备管理办法作为公路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切实转变观念,不断健全管理制度,采取强有力管理措施,切实增强施工设备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要实行全程维护管理制度。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结合起来,实行全程动态化检测维护管理模式,将定期检测维护与不定期检测维护结合起来。可以抓早抓小,尽快尽早地发现机械设备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地减少施工机械设备的隐患。二是要实行全员维护管理制度。要针对公路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按照精细化管理模式,将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分类分段管理,以便科学合理地安排机械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时间。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对公路机械设备进行科学合理地调配,将设备维修责任细化,并分解到相关部门和每个施工人员的身上,实行施工绩效奖励出发制度。对于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保养措施得当、绩效突出的人员,必须予以奖励。对于不遵守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规定的,要及时提醒。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予以处罚,不断增强施工人员的设备维护意识。
2.2加强公路机械设备维护一是在完成离开施工现场时进行维护。当完成某一段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后,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全面地维护检修。作为机械、机电等维修人员,必须加强合作交流,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切实做好维修和调整,以确保施工设备恢复到最佳的性能。二是在闲置阶段进行维修保养。要充分利用施工机械设备闲置的空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检查,在了解问题的基础上,再安排修整,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使施工机械设备得到有效的修复。在对机械设备进行修理和更换零件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所使用零件的质量达标,绝不可使用质量不合格的零部件。不同的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零部件质量不同,规格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购置零部件时,要确保其质量和规格双达标。
2.3提高公路机械设备使用效率在进行施工管理中,必须做好施工设备的选择,并优化施工机械设备组合,切实提升施工设备的使用率,要避免因为施工设备的闲置而导致资源浪费。在施工之前,要根据公路工程需要,科学有效地选择施工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设备配置达到最优化的程度。在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设备使用规范要求,确保施工设备科学合理地使用,避免因为违规使用而导致施工设备受到损坏。还可以利用闲置时段,将施工设备外租,以此增强其使用价值所创造的经济效益。
2.4积极加强施工设备信息化管理现在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给施工设备管理带来了新的春天。作为施工企业,要从信息化、智能化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强大优势,将施工设备的相关情况录入到智能化管理辅助系统。通过对日常维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能够找到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从而为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可以通过计算机管理辅助系统,增强检测诊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5加强专业机械管理队伍的建设机械管理队伍建设直接影响着机械管理工作的开展,是确保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顺利进行的关键。一是要拓宽人才选用渠道。可以通过从高校、企业、社会招聘的方式,广泛招纳贤才,不断壮大施工机械管理队伍,从而为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和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人才保障。二是要切实提高专业水平。要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将长期培训与临时性培训相互结合,将闲置休息与业务培训相结合,将施工生产与技术培训相互结合。三是加强培训后勤保障。要从人员、经费、场地、时间上予以保障,确保机械管理能够到位。不断完善机械管理制度,减少制度漏洞,确保施工机械设备维修能够长期正常地运行,以夯实工程质量。
3结束语
关键词:大型机械设备;管理;现状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235
0 引言
对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提高,就要从多方面考虑。在传统的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就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整体应用水平提高。通过从理论上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研究,对实际的管理就能提供理论支持。
1 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重要性及管理问题分析
1.1 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重要性分析
工程企业在工程施工前,以及施工中和施工后,都要注重对机械设备的科学化管理,保障机械设备的良好运用。机械设备作为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力量,在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方面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工程企业在发展中,会运用到一批机械设备,而在大型的工程企业就必然会运用到大型机械设备,通过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就能有助于提高施工的整体效率[1]。对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就要注重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遵循这些制度,这样才能提高管理的质量,以及促进机械设备的作用充分发挥。
1.2 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分析
工程企业在对大型机械设备的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就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没有完善化,在进行管理考核的方法上没有科学化呈现。有的工程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管理中,缺乏完善制度,在具体的管理工作实施中就存在着无章可循的问题,管理的秩序也不能顺利进行[2]。还有的工程企业在制定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时,没有和实际的管理需求相结合,从而就造成了一些管理制度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受到影响,不能有效发挥制度的作用。
再者,大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实施中,没有注重设备的维修保养,在方法应用上不恰当。当前工程施工中,一些施工企业只注重追求经济效益,在基础的管理工作方面,没有加强重视。对大型机械设备管理不注重保养以及维修,这就造成了机械设备的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
另外,工程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人才比较缺乏。要想保障机械设备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就要从多方面加强重视,注重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但是在当前的工程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过程中,一些施工企业对专业化的机械设备管理人才培养上没有充分重视,这就造成了管理工作的混乱化[3]。一些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比较低,没有达到实际的应用需求,在整体的专业知识上比较薄弱,这些都会影响机械管理的质量。
2 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措施探究
加强对大型机械设备的优化管理,就需要充分注重方法的科学应用。笔者结合实际对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加强大型机械设备管理,要注重管理制度的完善制定。在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中,要注重制度管人以及流程管事的思路运用,将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化,结合具体的管理需求针对性制定管理规范制度。工程企业可将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以及特种设备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的规范作为主要依据,然后对这些管理规范内容加强学习,并结合实际的管理需求来进行制定适用性强的管理规范制度加以应用[4]。对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措施制定中要注意梳理工作,对管理的流程以及责任等要明确化。
第二,构建不同层级的管理维修链。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要注意层次性,也就是对不同的机械设备以及故障的严重程度等进行分层管理。在大型机械设备出现了故障的时候,就必然会影响实际工程的整体施工进程,所以在管理中就要充分重视管理的分层落实。构建三个层次的管理维修链条。对于第一层次的管理维修就比较适用于偶发性的故障,这就需要管理维修人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达到实际要求,保障机械管理的质量水平提高。在第二层次的管理维修就是针对有规律性的故障,需要在设备零件的准备工作上要完善。第三层次就是对高层次的维修比较适用,这一层级的维修管理主要是降低前面两层次的故障为基础进行的管理维修。
第三,加强大型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维修管理工作实施。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维修由于对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有着保障作用,所以这就需要在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工作方面要加强实施,对设备的运用要能合理化,这是减少机械设备磨损的重要保障措施,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提高有着积极促进作用[5]。再有就是对机械设备的管理要实现全过程化,在机械设备的管理信息化程度上能不断加强,注重构建机械设备资产经营的意识,只有在这些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才能有助于实际机械管理的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就要充分重视方法的科学应用,在方法技巧上灵活运用,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加强,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管理的质量水平。希望能通过此次对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和管理措施的研究分析,对实际管理操作能起到借鉴作用,进一步提高工程企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增强.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浅谈[J].科技信息,2014(07).
[2]邢永东.谈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和使用[J].公路与汽运,2014(02).
[3]张锡锋.浅议我国公路工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2).
1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呈现出的各种问题
1.1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在制度方面不完善。现今,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正处于改革期、快速发展期,有些企业便取消了应有的、专门开展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机构,这使得机械设备管理的各项职责非常不明确,最终导致无法对建筑机械设备开展高效的管理。除此之外,我国现在也没有专业性较强的管理制度,有些企业虽制定了管理制度,但也不尽科学、合理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发挥很大的效果,再加之对管理工作的不重视,最终便会使建筑机械设备的质量及工作性能都无法得到保障,影响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1.2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在综合素质方面参差不齐。现今,从事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工作责任感都比较差。一般体现在:管理者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技术能力低,甚至还有部分的管理者未经专业的岗前培训便开始工作的现象。此外,机械现场施工工作时,还可能产生施工者随意变更操作机械设备的现象。可是操作人员可能也没有掌握较专业的技能,这便使得操作过程与规定不符,无法真正发挥设备的技术优势,甚至使设备出现严重的故障无法正常进行工作,这无疑又使得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难度加大了。
1.3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在使用方面还存在问题。建筑机械设备一般都是在室外进行工作的,所以要受到施工环境、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较大影响。此外,机械设备在工作时需多次开展组装、拆卸工作,所以也会呈现较大的磨损。为了尽可能的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一定要在平时做好机械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防患于未然。万一机械设备在工作开始前没有实行认真的检查,则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甚至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不但制约了整体施工进度,还可能影响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及社会效益的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也会受到恶劣影响。
2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出现问题的处理措施
2.1不断完善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相关管理制度。必须不断完善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各种制度,这样才能使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有据可依。管理制度的设立,不仅能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还可以提高工作的严谨性及可行性。设立制度时要本着公平公开、定机定人的原则,并指派专业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开展管理工作。另外,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者还要经常性的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定其工作效率,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避免建筑机械设备发生损坏等现象,使建筑工程能够准时完工。
2.2提升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安全工作意识。施工现场中发生的安全事故部分是因为操作不标准产生的,比如管理者未完全依照机械设备的操作要求开展工作,这可能会使整个工程进度都受到影响,并使企业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使企业的社会效益大大降低。所以,施工现场的建筑机械设备管理者本身必须有很高的安全意识,并在工作中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按照规范作业。还要对施工现场的建筑机械设备定期进行养护工作,结合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换机油或者使用液压油,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在完成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后,要将建筑机械设备搬运至平坦的空地,并做好防火、防风、防潮等工作。此外,企业还应根据设备在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状态,认真检查其各项配件,一旦发现问题就进行维修,使设备能够一直拥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2.3对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实施优化配置。进行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的调配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来进行,并结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实施科学合理的配置,这样才能使施工现场的建筑机械设备和施工工作更加协调,在保证整体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将工程的施工耗时缩减到最短,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可是,各个类型的建筑机械设备本身的性能及结构都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的,万一某个工作步骤出现失误则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在使用建筑机械设备时,一定要根据设备的操作规定来进行,这样不仅能尽可能的避免对建筑机械设备的磨损,还能使其使用寿命有所增加。另外,进行建筑机械设备的调配工作时,专业的技术工作者及施工者一定要以实际的工程状况为依据,对工程现场的各种信息都有严格整体的了解并深入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机械设备实际工作情况记录的准确性,并防止施工现场因此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等。
结语
关键词:企业;机械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 U67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行业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企业的设备改造、更新换代与装备水平升级的速度也日益加快。机械设备是企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机械设备的结构及应用日趋复杂,其管理也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企业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面对严酷的市场竞争,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完善机械设备的保养、减少设备投资、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现代生产企业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在公司机械设备管理中的情况,对企业机械设备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1 加强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企业现代化生产水平的提高,现代化设备在不断发展、完善和被普遍采用,设备所占的资金在企业固定资产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一般达50%~60%左右,因此加强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加强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一是提高机械的利用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设备投资,提高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把管理深入到机械设备的生产与采购中,减少机械维修费用、动力、燃料和材料耗费等方面的开支,有效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省大量的维修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可以促进生产安全和环保,加强企业机械设备管理,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安全生产,减少人员伤亡,预防因设备事故而造成的生产安全问题;同时加强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也能够有效地控制因设备的管理不善造成的环境污染;三是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通过加强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可以使机械设备经常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保持正常的生产秩序,确保生产达到预定的产量和质量指标。
2 我国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机械设备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力量薄弱
健全设备管理机构是搞好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前提。大部分企业都设有设备处或设备科,从机构职能上来讲,应该属于设备管理机构,统管全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但许多企业在生产进展过程中,项目往往存在点多、线长,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协作不力等问题;特别到了分厂或车间会出现各部门分工不明,职责不够明确的情况。有些企业的车间里,无设备管理机构,对设备管理缺乏专职管理人员,一旦发生问题容易造成推诿扯皮的现象,这些问题会导致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落空。不少企业管理者认为,机械设备管理属于生产现场的职责范围,以至于企业盲目地精简机构和管理人员。有些企业为节约成本,没有设置机械管理机构,聘用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不足,导致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力量薄弱。
2.2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是加强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关键。一些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完整,缺乏完善的机械设备台账和技术资料档案,有时购买新设备也不及时入账,导致管理工作被动。在平时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主观性较大,只是凭经验、凭感觉来管理;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极大地影响了生产效率。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对机械设备管理普遍缺乏激励机制,设备操作人员一心只想完成工作任务,对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意识淡薄,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就请维修人员来维修,而对设备是什么原因出现问题、是谁的责任,也不加过问。出现事故时,也容易造成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相互指责和推脱。最终对设备用好用坏一个样,企业无惩治措施,无激励机制,没有从根本上鼓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挫伤了员工加强设备管理的自主性。
2.3 机械设备采购与使用分离,设置配置不当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企业机械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机械设备采购中引进了国内外比较先进的机械设备;这就要求在设备采购过程中,加强采购部门和使用部门的协作协调。一些企业设备的采购与使用分离管理,使设备管理部门对设备不能进行全程管理,有些企业的设备采购人员并不具备专业技术,对机械设备的功能不能全面了解,影响了正确采购,造成机械设置配置不当。还有部分企业在没有制定科学的机械设备发展规划和购置计划的前提下,盲目引进一些与生产项目需要脱节的机械设备,而不对机械设备引进做市场前景的科学调研与预测,结果新设备不可避免地处于闲置状态。这些现象让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上的损失,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2.4 机械设备使用与保养脱节,造成维修滞后
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保养和维修滞后现象,一旦设备出现问题,有时也会产生责任不清现象。目前,我国部分中小型企业在机械设备使用与保养方面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这种只包用不包修的操作管理制度必然导致维修人员的敷衍应付,一旦出现机械设备故障,维修人员与操作人员彼此互相指责、彼此推诿搪塞,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没有有效衔接。由于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足,对设备的故障未能早期预防、早期发觉、及时修理,导致人力、物力、财力产生极大的浪费。
3 加强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措施
3.1 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体制
在加强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中,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体制非常重要。一般大中型企业都建立了设备管理机构,在设备处下都设立了设备管理科,企业领导层也有专人分管,在企业中层和生产车间都责任到人,但是也有部分中小型企业设备管理体制不完善。各类各级企业要尽快建立完善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相关机构,对机械设备进行统一规划,责任到人,全面实行综合性管理,做到权限与职责明确,努力实现专管与群管的有机结合,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责职。
3.2 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企业要对机械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必须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做到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制定好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规章制度,对每台机械设备都要确保有专人负责,对保管、操作、检修、维修维护都要责任到人。同时,企业要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档案。只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实现规范化管理机械设备,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及时发现机械设备的问题并进行维护,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潜能,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3.3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能力培养
在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全过程中,还要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和维修人才的培养。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有设备管理意识,在企业生产中设备管理这根弦不能松。其次,员工不能认为反正设备也不是自己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野蛮操作、不保养、多浪费等行为,这些都是职业道德缺乏所造成的。这就要求企业应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养成爱惜机械设备的良好风气和习惯。企业还要加强维修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机械设备维修队伍。随着科学的发展,企业的现代化水平设备在不断增加,传统的维修方法凭感官的检查手段己不适应现代设备保养维修工作的需要,因此要采取各种培训方式,培养一批掌握现代设备维修的高素质人才。
3.4 加强机械设备的前期采购工作
机械设备的前期采购工作一定要做好设备的选型工作,在确定机械设备的采购计划后,要广泛地收集机械设备使用的技术鉴定参数及国内外设备市场信息,从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及时向决策层反馈正确的信息,减少投资的盲目性;同时对内部现有设备进行实地考察,考虑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能调剂的坚决不做新的投资,以免造成浪费。公司明确规定新设备采购前,一定要先充分发挥利用现有设备的作用。由于一些大型机械设备少则数十万元,多则数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要严格按照国家采购招标投标规定,公开招标信息,按照开标、评标、定标、合同签订要求,给每个厂家或经销商做到公平合理地竞争,在满足招标要求的前提下争取企业利益最大化。
3.5 做好机械设备的正常保养维修
机械设备管理的保养维修必须贯穿设备使用的全过程。一是新购的机械设备要做好安装调试,安装调试应该由对方负责,虽然是免费的,但也要做好监督和验收工作,要求对方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二是做好周期性维修,这是一种预防维修方式,周期性的维修是一种计划性的、被动的维修方式,这种维修方式必须掌握结合设备运行实际和生产实际,要针对设备工作环境和保养要求,适时开展这样工作。
4.结语
任何设备投入使用后都会不可避免出现故障,但在工作中,只要设备管理,合理科学使用、及时到位保养、适时准确维修,就能抓住设备寿命期内各种故障发生规律,有效降低故障发生,提高有效利用率,保持设备良好技术状态,最大限度发挥设备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艳芬,黄蓉,张艳芳.企业机械设备管理探析[J].湖南有色金属,2011,(1):74-76.
[2] 胡玉荣.关于机械设备管理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132.
[3] 吉小库.现代机械设备管理的几点看法[J].企业技术开发,2011,(14):77.
关键词:机械设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措施建议。
一、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1.1、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缺乏专业人员管理
施工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常见的分类可分为:常规设备、专用设备、特种设备、小型设备等等。对这些不同种类的机械设备管理,需要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现在很多施工单位随着施工规模的扩张,施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和培养工作相对滞后,加之很多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管理不重视,导致很多施工项目的机械设备专业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致使设备管理,乃至设备安全管理严重缺失。
1.2、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不到位。
由于施工过程中,各施工项目的分布没有规律性,加之很多项目工期较短,企业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没有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配,没有制定合理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计划。经常出现一个项目完工后未认真实施维修保养就将机械设备调到其他项目上的情况。一些施工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缩短机械维修保养投入,刻意追求施工进度,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的认识不足。导致实际施工中经常出现设备带病作业的现象,从而给机械设备运转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1.3、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未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和培训考核
一些特种设备、专用设备以及通用设备中的行走机械,国家法规均要求持证上岗,其他常规设备、小型设备的使用对操作者也要求先培训考核合格后,取得操作证方准许上岗操作。而目前一些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并没有严格执行的培训考核工作,没有按要求取得操作证,经常出现无证上岗或先上岗后补证的现象。机械设备管理从源头违规,是导致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二、为杜绝和避免机械设备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施工单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管理工作:
2.1、配齐相应人员。大多施工企业在系统管理上都有专职的设备管理部门,但在施工项目上,有所忽略。施工项目作为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管理、保养、维修的一线,更应该提高对设备管理的重视,设立设备管理部门,按项目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规模配齐相应的设备管理、操作、维护保养人员。对特种设备、行走机械等,配置的指挥、操作人员应取得国家规定的相应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2.2、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尤其是涉及安全的管理制度。新上项目伊始,施工项目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企业管理要求、结合项目实际,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可涵盖或单独建立相应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非标设备管理制度》、《小型设备管理制度》、《租赁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的进场验收、使用、保管、保养维修等进行明确要求。对特种设备、专用设备还应建立应急预案。每种机械设备根据使用说明书和现场实际情况单独制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或《**机械安全使用技术交底》
2.3、严格过程管理,加强过程检查。
施工机械设备必须遵循企业、项目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管理,按要求做好设备的进场验收、登记,落实好“二定三包责任制”(定人、定机、包保管、包使用、包保养),落实好交接班制度,大中型设备做好运转记录,使用过程中执行好“三检制”(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的检查),尤其是对电气连接绝缘是否完好,运转部分的防护装置是否完好,行走机械的灯光、制动、转向、喇叭是否完好,起重设备的限位装置,提升装置是否完好等等应作为重点检查的项目来实施。坚决杜绝机械设备带病运转。
2.4、做好培训考核工作。为保证机械设备使用安全,必须重视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应从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入手,加强对持证上岗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培训考核工作分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岗前主要培训设备结构原理、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培训结束后并应经过考试,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对于使用的新设备、专用设备等,有必要应请专业厂家人员对操作和维护保养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日常培训,可固定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召开班组或分队的安全学习例会,主要结合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苗头,结合其他单位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对设备使用、检查、保养维护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只有确保操作和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才能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特种设备因事故频繁、和后果严重性,其安全管理是设备安全管理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单独列章节进行阐述。国家对特种设备的制造、改造(维修)、安装、检测实行许可制度。尤其是今年新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实行),更是体现了国家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视。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特种设备的本质安全性;第二,特种设备周期检验的重要性;第三,特种设备的使用、维护保持经常性第四,特种设备的电器、安全附件的可靠性;第五,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从业资格考核及培训教育的实效性;第六,特种设备应急演练及突发事件处理的熟练性;第七,特种设备的管理系统性和专业性。针对施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必须遵循以下规定:
1、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过检验合格的设备,应当在使用前或使用后30日内,向当地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登记标志应当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岗位责任、隐患治理、应急救援、日常检查、维修保养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并过程中严格执行以上制度以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一下内容:(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和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2)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3)特种设备日常使用状况记录;(4)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5)特种设备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指挥操作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应工作。
结束语: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为了避免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举措。设备安全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严格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使用以及维修保养工作。通过合理配置管理使用人员,完善相应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落实,认真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做好持证上岗,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定期保养,及时维修,杜绝设备带病工作、 ,严格落实特种设备管理要求等方面的有效实施,方能保障施工机械设备安全优质高效地为施工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代寒松;朱永新.浅谈筑路机械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4)
[2]虞志霞;陆惠民.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建议[J].江苏建筑.2007(05)
关键词:建筑工程;弊端;措施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稳步前进,施工设备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建筑设备的完善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是否能顺利完成工期。就目前来看,管理人员在机械设备管理、新旧机械的使用和检修、故障排查等日常业务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工程的质量进程、劳动者的生命安危,甚至国家的财产安全,因此,如何加强对建筑施工中设备的管理,如何合理配置设备资源,是各个建筑工程企业最关心和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中有关设备管理存在的弊端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不断运用,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少新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建筑施工中时常出现工期延迟等不良后果,以下是对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弊端的总结。
一方面是对设备管理问题。首先,设备管理制度弱化。现有很多施工企业实行粗放式管理,缺乏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管理机构形同虚设。其次,设备的配套性较差。工程项目的施工具有一次性的特征,在施工初期,工程单位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只调用一些长期使用的老设备,对于一些特殊使用的机械设备却没有给予相应的配套设施。再者,为了抢工期,赶进度,施工单位日夜轮番使用机械设备,忽视了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缩短了机械使用的寿命。最后,一些施工单位轻视对机械设备的技术和安全管理问题,对设备的使用和备案工作尚不完善,技术设备缺少相应的安全装置,对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另一方面是人员管理的缺陷。首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在施工的各个关节中,管理人员缺乏设备管理该有的管理知识,系统管理能力不强,不能最大限度使用机械设备,对机械的保养检测欠缺。另外,管理员工的专业技能不高。由于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对于没用经过培训和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来说,设备在操作过程中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二、建筑工程中有关设备管理的相应措施
针对在建筑施工中设备管理所出现的问题,本文总结出相对应的措施来优化设备管理。
第一,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构。设备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完善相应的设备管理机构及其制度迫在眉睫。在制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台账和技术档案资料,完善设备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落实机械设备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事故和安全隐患。还有,设备管理始终处于管理工作的第二层面,无法摆脱其他部门管理的被动局面,因此,建筑单位的设备管理部门应实现“部门管理”向“法人管理”的转变,树立“全员设备管理”的管理理念。
第二,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在施工过程中,90%的工程事故来自于人为原因,针对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知识不足的问题,应该加强管理知识的学习,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人才对机械设备的管理能力和检测维修能力,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作。此外,还要加强对工程管理安全教育,增加对安全管理责任的考核,坚持以“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观念,让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实施员工奖惩制度,杜绝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三,完善和保养机械设备工作。首先,完善机械设备。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抢工期,过度使用机械设备,造成很多机械设备超过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主要结构性能损坏而无法正常使用等问题。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及时引进先进专业的检测设备,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源,并对老旧设备及时淘汰,加强技术维新。对于受损机械设备,不同维修部分,采用不同维修方式,准备判断及排除技术故障,保证机械设备在良好的状态下工作。其次,合理使用机械配套设施。建筑工程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不同的机械设备无论在性能还是结构特性上都有所不同,根据设备使用的不同需求,机械设备需要调配正确型号,以便机械设备磨损程度最小化,机械效率达到最大化。最后,保养机械设备。设备的保养是为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水文、天气和工期要求都作为设备保养的必要条件存在,尽量避免在冬季施工,减低机械设备的磨损。另外,设备的使用必须要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统一协调管理。
结语
机械设备管理的完善是企业完成工程施工各项任务的重要手段。一个施工单位有良好的机械设备和设备管理机制,不仅能提高工程质量和进度,而且促使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趋向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柴彦昌.浅谈建筑工程设备现场管理[J].河南科技,2010(8)
[2]冯胜梅.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J].山西建筑,2007(33)
[3]纪士斌.建筑机械基础(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