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范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第1篇

教学内容:d、t、n、|

教学目标:学会d、t、n、|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教学重难点:声母d、t、n、|发音。

教学准备: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读儿歌导入新课。

教师带领着学生读儿歌:悟空本领特别大,天兵天将全不怕,打败哪吒三太子,乐得悟空笑哈哈。教师故意把“特、大、打、哪、太、乐”这几个字音加重,让学生感知d、t、n、|四个字母。再指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引出要学习的声母d、t、n、|。

二、看图识记d、t、n、|音和形。

(一)学习d的音

1、图上画着什么。

2、用鼓锤敲鼓会发出什么声音?

(会发出de、de、de、的声音)

3、教师示范发音,边读边讲解d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4、观察图画学习d的形。

1、字母d与图中的什么很相象?教儿歌;队鼓鼓锤

(ddd)

2、与b进行区别。

5、指导书写d。

(二)以同样方法学习t、n、|。

三、巩固练习,用实物摆一摆字母。

1、读字母。

2、让学生准备一个半圆形和一支铅笔,摆一摆字母,探究d、b、p的字形区别,再通过细心观察反复比较n、m、t、f的字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d、t、n、|

教学目标:学会d、t、n、|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

教学重难点:声母d、t、n、|与韵母拼读音节。

教学准备:字母卡片。

一、学习声母和韵母。

用卡片复习学过的声母和韵母,主要复习带调单韵母要直呼卡片。

二、练习拼音。

1、复习拼音的读法。

2、以d–ede为例,边示范拼读边讲解拼读方法。

3、学习反复练习拼音。

4、出示音节,让学生分组练读。

三、看图读拼音认字。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

2、游戏“组词大王”。用“大、土、地、马”口头组词,看谁组的词最多。

3、创设情境进行表演。

1、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同桌两人相互说一说。也可以扮演马和兔,想象它们的对话并进行表演。

2、指名表演。

四、指导读儿歌。

1、出示红色音节,指名读de、tù、|e、nǐ。

2、自由读儿歌。

第2篇

1、认读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

2、能比较形近的声韵母,并抄写。

3、看图拼读音节,会把音节和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

4、认读巩固学过的字。

二、教学重难点

1、区分比较形近声韵母的音和形。

2、巩固学过的生字。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字母。

1、学生自由读字母,要读准每个字母的音。

2、同桌互读,如果读对了,奖他一颗五角星。

3、小组开"火车"比赛认读。

比一比哪组读得又准又快。

二、比较并抄写形近的声韵母。

1、集体认读,注意读准音。

2、四人小组,选择一组字母,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发现多。

(1)b___d

相同点:由半圆和竖组成,都占上格和中格。

不同点:前者右下半圆,先写竖,再写半圆。

后者左下半圆,先写半圆,再写竖。

儿歌巩固: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ddd。

(2)f___t

相同点:横写在二线下方。

不同点:f,右弯竖。

t,竖右弯。

儿歌巩固:一根拐棍fff,一个伞把ttt。

(3)n___m

不同点:m比n多个左弯竖。

儿歌巩固: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

(4)u___ü

不同点:ü比u多两点。

儿歌巩固:u上两点ü。

3、游戏"变变变"。

老师说前半句,学生猜字母,猜对者学生击掌表扬。

4、对比书写,边抄边小声读字母。

第二课时

一、看看读读。

1、看看图,你知道图上都画了什么吗?

2、自由拼读音节。

3、指名读。

二、认认连连。

1、看看图上画了哪六种动物?你认识吗?

2、现在它们迷路了,想请同学们替它们找到回家的路,同学们能帮忙吗?

小动物的家上都有名字,只要你把动物和相应的音节连起来,它们就能到家了,

3、学生自由拼读音节,连线,教师巡视,找出一份全对的连线。

4、集体订正。

四、巩固生字。

1、小动物为了感谢咱们,送咱们一篮水果,只要你读出水果上的字,这又香又甜的果子就归你了。指名读。

第3篇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让学生感知空间中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

2.

初步理解上与下、左与右是相对的概念。

能力目标:

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本领带小动物们安家,并相互说一说它们住在哪里,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情感目标:

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课程的人文价值。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空间中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上与下、左与右是相对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海的变化真大啊!很多小朋友都搬了新家。我们的好朋友小丁丁、小胖、小亚和小巧也搬家了,住在一栋新房子里。他们邀请欢欢和乐乐去做客,我们去瞧一瞧!

二、共同探讨,获取新知。

师:这栋房子里住了哪些人?

对!他们都住在一栋房子里。欢欢和乐乐先要到小巧家去做客。听!欢欢正在问乐乐:“你知道小巧住在哪里吗?”

乐乐怎么回答呢?我们听仔细了:“太简单了!小巧住在上面一层左面的房间里。”

[板书]

乐乐把这一层叫做……(上面一层)这一层是……(中间一层)那么这一层就是……(下面一层)。

乐乐把这里叫做……(左面的房间)这里是……(中间的房间)那么这里就是……(右面的房间)。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本领“上、中、下,左、中、右”[揭示课题]

所以他说小巧住在……(上面一层左面的房间里)我们要像乐乐一样把话说完整,先说哪一层再说哪一面的房间,一起说一遍“小巧住在……”。

老师请两个小朋友把刚才欢欢和乐乐的对话再说一遍。

师:会吗?乐乐要考考我们,听好了:“小朋友,你们会不会用上中下、左中右来说一说其他人住在哪里呢?”

这幅图在我们书上,请你们看着书小组内两人一组,一个演欢欢提问,另一个演乐乐回答。

师:现在老师请每组派两个小朋友来演欢欢和乐乐。注意别的小朋友提过的问题就不要再提了。

三、针对练习,巩固新知。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师:乐乐说小朋友们真棒!这回轮到欢欢要考考大家了。请你圈一圈,谁住在紫颜色的房间中?

(讲评第一题)

师:会吗?请做书上第2大题。

2.

师:刚才是告诉我们房间,让我们圈出谁住在里面。这回反一反,告诉你一个人,请你把他的房间涂上颜色。有问题吗?请做第3大题。

3.

师:欢欢说小朋友们真厉害,他和乐乐又想了许多问题要难倒你们,怕不怕?这些问题是第4大题,请你们小组内轻轻地说一遍。

师:我们来开小火车。

4.

师:最后我们来做抢答题。第一个举手的小朋友才能回答问题,答对者拿一颗五角星,答错者扣一颗五角星。预备开始!

(1)谁住在小丁丁的左面,小巧的的右面?

(小淘气)

(2)谁住在小胖的右面,小亚的上面?

(亮亮)

(3)谁住在小丁丁的下面,康康的上面?

(外婆)

(4)谁住在亮亮的左面,小巧的下面?

(小胖)

(5)谁住在小胖右面的、下面的房间里?

(康康)

(6)谁住在康康上面的、左面的房间里?

(小胖)

(7)谁住在外婆下面的、右面的房间里?

(小亚)

(8)谁住在亮亮左面的、上面的房间里?

(小淘气)

(9)谁住在外婆下面的、旁边的房间里?

(小玲和小亚)

(10)谁住在外婆上面的、旁边的房间里?

(小巧和小丁丁)

四、公开练习,联系实际。

第4篇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Part

A

同步测试(一)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

一、单选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

book

A

.

photo

B

.

bottle

C

.

pencil

2.

(2分)

A

.

sweet

B

.

sheep

3.

(2分)

(2016一下·深圳期中)

A

.

boy

B

.

ball

4.

(2分)

Close

your            .

A

.

book

B

.

crayon

C

.

eraser

二、写单词补充句子。

(共4题;共12分)

5.

(2分)

选出类别不同的一项。

________     A.

red      B.

yellow     C.

bag      D.

blue

________     A.

shirt    B.

blouse     C.

shorts    D.

need

6.

(4分)

描一描,再写出中文意思。

①China

________      ②USA

________     .③Canada

________     ④Australian

________

7.

(5分)

单词分类。

食物:________

动词:________

水果:________

三餐:________

通讯:________

8.

(1分)

一What

time

is

it?

一________(7

o'clock,time,breakfast)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共4题;共8分)

1-1、

2-1、

3-1、

4-1、

二、写单词补充句子。

(共4题;共12分)

5-1、

6-1、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学文;课文插图;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91-01

小学语文课本里的“看图学文”,图文相映,内容生动,是一种适合儿童特点,深受小学生欢迎的好教材。它富有情趣,易教易学,有利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训练朗读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好“看图学文”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好途径。就教学中的具体做法,谈几点浅见。

一、借助插图,进行词句教学

借助插图进行字、词、句的教学,是“看图学文”的特点。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从指导看图入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提问和提示,让学生口述全图大意,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如教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小山羊》一文时,请学生仔细看图。回答下面问题:①图上画了哪些动物?它们长得怎样?②小鸡在吃什么?③小鸡对小山羊说什么?小山羊怎么回答?让学生在这样的提问下,展开积极思维,寻找答案,明白图意,进而让学生口述全图大意,这样段落中的文字自然而然在学生脑子里形成。接着,再让学生朗读课文,一句一句地读,在句中理解词语,在段中理解句子。通过“请”字可以看出小鸡和小山羊很友好,“谢谢你”一词可以看出小山羊很有礼貌。然后让学生用这两个词各说一句话或几句话。这样学生既看懂了图意,理解了课文,又学会了字词,也发展了语言。

二、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看图学文”是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如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秋天来了》,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哪些地方可看出秋天的季节?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认识到:天空是那么蓝,那么;一群大雁往南飞;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这一秋天景象。这些都是秋天的特点。那么,课文又是怎样写好这些景色呢?请同学们分段朗读,逐句理解,弄清为什么树叶黄了会从树上落下来,显示了秋天的特点。天空的特点是那么,那么蓝,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一个“一”字,这是大雁飞行时的样儿让学生知道秋天到了,所以情不自禁地说:“啊!”这里表示“知道了”,“看出来了”。除了这些以外,秋天还有哪些特点呢?通过想象,学生纷纷发言:燕子飞到南方过冬;稻子成熟了;开了;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用彩笔画出简笔画来。这样学生既看懂了图意,理解了课文,同时在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理解插图,渗透思想教育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思想交流工具和思维工具,在小学进行语言文字教学训练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甚为重要。

1、以图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义务教育新教材插图新颖,符合儿童年龄的特点,富有儿童情趣,对儿童有吸引力。根据这一特点,充分利用课文插图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得到思想教育。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秋天到了》一文时,让学生了解图意后可提问“秋天到了,大地有什么变化?”“天空又有什么变化?”“这样的景色美不美?”让学生讨论,使学生知道一年四季,不但春天很美,而且秋天也不逊色。从而激发小学生对秋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2、抓住重点句启发思考,教育学生做事不能纯模仿。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小猫种鱼》是讲小猫看到农民把玉米、花生的种子播到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的玉米、花生,它也把小鱼种到田里,想到了秋天,也能收到很多小鱼的故事。教学时要紧扣重点句子设问,让学生思考,理解句子的含义。如教到最后一自然段时,可提问:①小猫看到农民把玉米和花生播到田里,它也把小鱼种到田里,说明了什么?(小猫有向别人学习的思想)②它的想法能实现吗?(不能)③为什么不能实现?(玉米和花生跟鱼的生长条件不同,玉米和花生是植物,在泥土里生长;鱼是动物,在水里才能养活)从而让学生明白:向别人学习时要动脑筋,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

3.扣紧重点词语,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人讲文明礼貌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促进人们的互相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语文教学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应选好“训练”与“教育”的结合点,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课文中有些词语蕴含着很多的教育意义,讲读时,既要引导学生掌握本义,要重视理解这些词在表达思想方面的作用。如《小山羊》一文中做“请”“谢谢”这两个词,是极为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貌用语。

总之,要充分利用“看图说文”的教材特点,对儿童进行两个素质的培养,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为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精品论文doc[OL].互联网-其它论文-道客巴巴.

2 三年级语文]公开课课件《月球之谜》[OL].互联网-豆丁网.

3《燕子》说课稿 PDF[OL].互联网-技术总结-道客巴巴.

4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OL].互联网-百度文库.

5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山羊》[OL].互联网-[斐斐课件园].

6教学反思[OL].互联网-百度文库.

第6篇

[活动内容]小学一年级教材《和朋友相处》

[活动目标]

1.知识和能力。懂得怎样和朋友友好相处;了解哪些行为会破坏友谊;知道怎样做才会受别人欢迎。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和朋友相处要真诚、礼貌、友好、关心、体谅。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

3.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听故事、小组讨论等方法了解和朋友文明相处的重要性。

[活动重点难点]懂得和朋友友好相处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朋友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践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在课间休息时,老师看到小朋友和自己的小伙伴玩得可开心啦,有的在一起捉迷藏,有的在一起跳绳。是呀,我们生活需要朋友,有了朋友,就会有更多的快乐。但是,在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对,有时就会和朋友闹矛盾,甚至失去好朋友。那么,怎样才能和朋友友好相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怎样和朋友相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回忆在课间和朋友的快乐玩耍,知道生活中朋友的重要性。)

二、故事启发

1.教师讲《孤独的熊猫》的故事。 (故事略)

师:听了这个故事,我想问小朋友几个问题。

2.投影出示问题。

(1)为什么熊猫会很孤独?

(2)为什么熊猫交不到朋友呢?他做错了什么?

让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

3.给找坏习惯。

师:大家一起来找一找,下面哪几个圆圈装着熊猫的坏习惯呢?说说为什么要选它。 (略)

教师小结: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不能像这样乱发脾气,没有礼貌。否则到时候我们就一个朋友都没有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情节中去体验坏习惯给自己交友带来的困惑。通过引导学生找寻熊猫的错误,也借此提醒他们自己所存在的问题。)

三、交友游戏

师:老师要送给你们一首儿歌,叫做《找朋友》。你们愿意跟老师一起学吗?接下来我们来做找朋友的游戏,老师先请几位小朋友跟我一起示范一下,没有请到的小朋友先跟着音乐拍手唱歌,好吗?

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你们想和他们交朋友吗?用刚才老师的方式和这些老师交个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和别人交朋友时要有礼貌,并能主动大方地和别人交朋友。)

四、问题讨论

1.课件呈现问题。

(1)同学不小心踩到自己的脚。

(2)组长发新书时,把一本脏的书发给了同学。

(3)做作业时同学忘记带笔,在那没有事情做。

2.4~6人为一组讨论,如果是自己碰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办?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让学生按讨论的结果表演。

(设计意图:创设三个情境让学生换位思考,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团结、友爱、互助的情感,学会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

五、自我反省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为什么把他们当作你的朋友呢?

2.你还想和谁交朋友呢?你为什么想和他交朋友?他们有哪些优点?

3.你觉得别人愿意和你交往吗?他们喜欢你吗?怎么做才能让他们喜欢你呢?

教师强调:通过学习,有的小朋友知道了怎样和朋友友好相处;有的小朋友认识了自己的缺点,知道别人为什么不和自己做朋友。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就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小结:要想交到更多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来听听小博士给我们的意见吧!

课件呈现:1.真诚微笑2.热情大方3.关心体谅4.礼貌友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努力完善自己,让同学们喜欢自己。)

六、舞蹈

师:因为有许多朋友让我们感觉很幸福,老师今天也交了很多朋友,哪些是我的好朋友,请站起来跟老师一起表演。

放《幸福拍手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拥有朋友的幸福快乐。)

[点评]

朱燕老师执教的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册《和朋友相处》一课教案设计较好。首先,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过程与方法这些教学目标符合教材规定的内容,更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形势;其次,作者使用导入新课、故事启发、交友游戏、问题讨论、自我反省、舞蹈结束这六个环节进行教学,符合一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规律,学生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陌生感,就是在交友的美好时光中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第三,教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核心地位,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最后,教师以舞蹈和音乐结束,显得十分轻松,学生还留恋在愉快的交友活动中,有难分难舍的感觉。

一位乡村小学教师,能备出和上好这种目前大多数教师不愿意接受的非考试科目的教学内容,实属难能可贵,愿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我们期待的目标健康发展。

点评人:冯耀,贵州省赤水市教研室

第7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 还原 生命力

Cleverly use Chinese revivification method to make the vital force of the class coruscate

Huang Bixi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Chinese course standard has been actualized, the urgent affairs of the elementary class are to make the vital force of the class coruscate and to give prominence to students’ main-body quality. But to achieve this teaching goal, I think that we should use Chinese revivification method cleverly, which is to revivify the teaching situation into the life situation, to revivify the teaching course into the living course and to revivify the teaching activity into the life activity.

【Keywords】Chinese classroom Revivification Vital force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质量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曾经焕发出无穷的魅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病也日益暴露出来。那就是:教师按预编的教案教,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课堂上,“水波不兴”,“波澜不惊”,毫无生机。

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焕发课堂的生命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首要任务。在平时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巧用“还原法”(即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活动还原为生命活动),让语文课堂贴近学生生活,从而不折不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焕发课堂的生命力。

1.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以此教学建议为圭臬,在教小学一年级新生学语文时,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起主导作用这一特点,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巧妙地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以下是我任教小学一年级时的教学案例:

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先出示一个鸟巢或是鸟巢图片,接着提问学生:图片上画的是什么。

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很快就异口同声地回答:那是乌鸦筑的窝。教师抓住这一契机,板书u字,然后顺势引导学生学习u字。

同样,出示一张椅子,认识h字;出示一根水草,两只蝌蚪,学习k字;把一盘蛋糕对半切,引导观察并学习x字。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就这样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整个课堂呈现出一派“千树万树梨花开”美好的景象。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的“源头活水”就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师须发挥自己的实践智慧,把“源头活水”引到课堂学习这一片亟待浇灌的土壤里,从而使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在具体的教学操作过程中,光靠学生观察,远远不够。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动用其全身的各个器官,让他们把眼、耳、鼻、手,脑等都派上用场。如教师还可以因势利导地利用小学生爱玩游戏的心理,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在学拼音时,大胆把橡皮泥拿出来玩。学生可以用橡皮泥捏成各个拼音,各个拼音可以捏成各种颜色。学生也可以在小组内举行捏拼音比赛,让学生在玩中学。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被有效地调动起来了。

在识字教学中,抽象的文字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全然陌生的,教师如果一直硬性地让学生读写,死记硬背,慢慢地学生就会对这识字产生厌烦,甚至厌学。那么,教学时,应利用汉字的结构规律,并且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如象形字“田”,只要让学生看一下田的挂图,回想一下自己到过乡下看到的种菜的田,一下就明白了。再如会意字“休”,问学生一个人靠在一棵树,他在干什么呀?(休息)很容易就会被学生理解记忆。

在词语教学中,当出现一些抽象的词语时,多媒体课件中一些源自于生活的图片和录相就起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灰蒙蒙”、“”、“犁”等难以用语言解释清楚,出示有关图片,学生就恍然大悟了。学习动词时,如“握”、“抱”、“蹲”、“抛”等,可引导学生直接做相关动作,或进行情境再现生活中做过的事,既加深学生的印象,又能记得牢。

2.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仅靠教师讲解是行不通的,因为成人的体验跟孩子的体验是有距离的。究其原因,无非是不能与文本产生共鸣,无法投入文中的角色,似乎那些句子跟自己毫无关系。语文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自身的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让他们回到自己特有的体验里,再从那里出发,去体验,去感悟。以下是我教学案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长城》一文主要是赞美长城的气魄雄伟及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难点是激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要突破这个难点,就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描写劳动人民建长城不容易中去领悟。学生在抓关键词朗读后,能感受到建长城的不易时,引导学生们想象一块石头的两三千斤相当于全班同学加起来的体重,接着让学生现场表演,几人合抬一块石头。此时,加进文章中留白部分的语言渲染:在炎炎的烈日之下,在寒风刺骨、天寒地冻之中,多少老人累死了,儿子又顶上了;多少儿子累倒了,孙子又顶上了。就这样一年年一代代,用多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成这前不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有位学生停止了表演,质疑到:“既然要付出这么多的牺牲,干脆不要建长城了!”台下因此也形成了两派人马,有叫要建的,有叫不该建的。我作了个手势,结束课文剧表演,让双方进行辩论。各不相服时,我在黑板上写下“国家”二字。学生安静了下来,语文科代表站了起来发言:“没有国哪有家,只有舍小家才能顾大家,只有牺牲了那些修长城的劳动人民,才能保卫祖国的安全和人民的安全。”这回学生终于发出了感叹:“这些牺牲了的人民真伟大!”此时让学生再读课文,语句中感动之情更亲切了。

在人教版三年级课文《画杨桃》以课堂上师生的对话为主要内容,是篇适合分角色朗读的文章,但学生却把握不住人物的语气。此时,模仿着文中的“课堂”创设一样的情境就会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角色说话时心理活动及语气。上课时,我把刚从街上买来的杨桃直接放在讲台上,让学生像文中的“我”一样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再说说自己亲眼所见的样子。教师在此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达成了教师“不言”而学生“喻”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去朗读,对文本所表达的意境就有了更好的把握。

3.把教学活动还原为生命活动。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曾经说过一句经典名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幻想是小学生的天性,是小学生最重要的生命活动。四年级以上的学生随着生活和知识经验的不断增加,想象力也不断地丰富。写作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半壁江山。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把教学活动还原为生命活动。下面是我教学的两个片断:

片断一:树立学生想象的信心

伴随着上课的铃声,平时不戴眼镜的我今天戴上的一个夸张的黑框大眼镜,盯着捧在手里的对折成书本状的一张白纸,边做出各种不同的夸张表情边走进教室。

几个学生惊叫:快看,老师今天很奇怪!

教师:谁?谁是你们的老师?我可是多拉星球来的幻幻想,没空理你们。

学生大笑起来,我又接着看起手中的“大书”,一会儿捂着肚子笑,一会儿伤心得擦眼泪。

学生齐声呐喊:幻幻想,你在看什么?我们也想看,借给我们吧!

教师:那好吧,如果你们能猜得出我看的是内容的书,我就借给你们。

学生1:我想应该是你们星球跟别的星球的星际大战赢了吧!所以你才笑得那么开心。

学生2:你那么伤心,一定是看一个故事,故事有个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可怜的孩子吧!

学生3:不,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寻找宝藏的故事,要历经重重迷宫,一会儿迷路了,一会找到出口了,因此才会一会儿惊喜,一会儿难过的。

学生开始你争我抢着说自己的想法了。

教师:现在我们要揭开谜底了,大家倒计时三秒,三、二、一。

教师把一张空白的纸在学生面前展示出来。学生惊讶地叫了起来。

教师:看来你们地球人的想象力还真丰富啊,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在此教学案例中,教师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学生的生命活动,学生的想象能力被有效地激发出来。

片断二:激活学生的想象潜能

出示一个有各类形状图案袋子,里面装着“礼物”。

教师:我从多拉星球来,带来了好多礼物。不过,这些礼物只能是给聪明的孩子,否则送给你了,你也不会用。谁有信心来挑礼物。挑礼物时,要闭上眼,小心地把手伸进袋口,把摸到的礼物拿出来,再睁开眼。

学生4摸到了一把钥匙

学生4:这是一把钥匙。

教师:小看我们星球的礼物了吧!这可是无所不能的钥匙,快想想这钥匙有什么奇特的功能吧!谁说得好,礼物就归谁了。

学生5:我想这钥匙应该能开所有的门,是把万能钥匙。

学生1:我想它会像哈里波特的那把扫帚一样,能载着我们穿越时空,比如去月球,或是带着幻幻想回多拉星球。

学生6:或许它还能根据我们的心情播放音乐和电影,能当笔用。

学生7:我想把它带在身上,它还能识别我们是否生病,里面的芯片会及时发射光波为我们治病。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我把钥匙奖给一位学生。接着让其他学生再摸礼物(有瓶盖、空盒子、笔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学生们对每样东西的功能特性都赋予了无穷的想象,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利用还原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可以使教学“适应自然”,让小学生头、心、手得到和谐发展。语文课堂成了开心课堂,教与学达成和谐的气氛。学生在语文课堂里活动起来,发挥其学习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语文课堂因此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叶存铃编著.《小学语文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8篇

下面结合两个教案设计的三个点(课型和选材、目标、重难点和方法)对教学流程的流畅性、合理性进行对比评析:

一、关于课型和选材

教材是教学的材料,教师可以因教取材,根据不同课型中教学需要,对教材提供的材料进行重组。如雷燕老师的综合课选取了听赏《口哨与小狗》和演唱《拉钩钩》两个作品,这样的材料组合对刚入学的新生来说是丰富而富有变化的,同样也是对音乐课的一次全面接触和整体感知;田雨老师的唱歌课选取的是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和《拉钩钩》两首儿歌,这种单纯的课型便于教师给学生传递明确的教学要求,在充裕的时间内扎实有效地完成一课时的教学任务。

二、关于目标

如何确定目标,理清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这始终是教师们备课时纠结的难题。我以为,教学目标的确定源于对教材的分析,通俗地来讲,就是明确这节课你要用什么办法教会学生什么东西。不要太多、太虚,否则不好操作也完成不了。这样的目标里就包含了通过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掌握知识和技能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倒推就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通过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方能获得,而面向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我们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我们来看看田雨老师的目标定位很明确:

1.能够较为准确地演唱歌曲《拉钩钩》。

2.在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拍的韵律感。

3.在不同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编创能力。

我们可以清楚地得知,这节课老师要在不同的音乐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唱准音高、节奏,区分拍子和编创音乐。

再看看雷燕老师的目标定位:

1.在邀请舞游戏中学唱歌曲《拉钩钩》,培养内心节拍感;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友谊;初步感受两首歌曲的不同节拍特点。

2.聆听、感受和体会《口哨与小狗》中“口哨”与“小狗叫声”的独特音色和乐曲活泼有趣的欢快情绪;用模仿动作有节奏地表现音乐的不同段落;初步培养用心聆听的良好听赏习惯。

不难看出,这节课的目标是通过游戏、聆听、感受等方法训练内心节拍感、唱好歌曲、体会乐曲情绪,进而增进友谊、培养良好音乐习惯。

相比较而言,田雨老师的目标清晰有层次,但集中指向技能练习;雷燕老师的目标表述稍显繁赘,但终极目标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

其实《拉钩钩》是一首很好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歌曲,但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更是拒绝苍白说教的如水般浸润心灵的教育途径,怎样实现教育的无痕、长效,是我们音乐教师的职责。这里我不想就音乐课程标准中为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做解读,我只想说,如果我们音乐课能实现丰富人的情感,哪怕只是一点点,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温暖而不是冷漠了。

三、关于重难点和方法

我一直认为方法是为解决重难点而生的,重点和难点又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重点是对老师教学而言,需要占用更多的时间和环节,可能会由多个难点组成;难点则是对应学生学习时所面临的困难,分预设和生成两种。田雨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重点:准确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拍律动的感受与体验

根据他的教学过程,可以肯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十分准确,为了解决准确演唱歌曲这个教学重点,老师精心铺垫了前面三个环节,且尊重了音乐学习的规律、扎实有效,才会有第四环节的“水到渠成”。其中的难点是拍律动的感受与体验,为了解决这个难点,老师采取了给每个学生发皱纹纸条,随音乐左右摆动的方法。另外,老师还关注了课间的生成问题,如在第一环节音准训练中的第三小点就有说明,也有方法对应,此处略去。可惜的是,环节五中的第一步骤没有体现难度的递增。表情是有感而发,在训练声音的同时就要渗透情感,声情并茂地歌唱;第二步骤加入动作可以理解为增加音乐表现力,因为我们要让学生安静地聆听和轻声地歌唱,就必须培养学生专注的习惯,边唱边动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很难做到协调统一。

这是雷燕老师的重难点设计:

教学重点:

1.感受拍、拍的不同节拍特点。

2.培养良好的听赏习惯。

教学难点:

在游戏与表演教学中,做到“活而有序”、“动而不乱”。

她的重点设计是感受拍、拍的不同节拍特点,为了解决感受这个重点,老师用了两个教学环节八个教学步骤完成了三拍子的感受,时间和分量都很合理。但我有一点不同的想法仅供参考:要想让学生感受三拍子和二拍子的不同,最好是让学生感受弱拍数的不同。与其让学生关注手心朝上还是朝下,不如让学生知道三拍子是两个弱拍、二拍子是一个弱拍来得明了。另外建议在“对比感受”环节中,一定要有相同的游戏规则,才便于学生找到不同之处。如《拉钩钩》和《你的名字叫什么》都使用与舞伴拍手的游戏,规则是强拍拍手,弱拍找朋友拍手,那么学生很快就能发现《拉钩钩》要和朋友拍两次手,而《你的名字叫什么》只需要拍一次就够了。再就是重点二“培养良好的听赏习惯”在环节设计中没有一以贯之,教学难点的定位也略显不妥。

第9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兴趣

G623.5

一、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

1.学生本身兴趣不高

随着科技发展,在方便我们的同时也带来开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手机和电脑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原因。现在学生遇到问题首先不是自己思考而是直接去网上搜索。久而久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会越来越差。其次,学生的作业量大也是学生学习兴趣低的主要原因。小学生处于学习初级阶段,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能力还需要培养。而数学这门学科又比较抽象,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吃力。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需要掌握,所以需要加强课后训练来巩固知识。作业的完成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反复的练习,从而达到掌握的目的。但是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大量的作业占据,大多数学生会反感,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

2.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以及学校管理的落后

新型的教育模式是教师应当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但是现在教师教学方式相对比较传统、单一。有的教师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教案都是一样的,这样不能根据现在的教学需求去发展提升终究是不行的。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量大是特点。而且学生接触网络比较频繁,获得知识的途径也不仅仅止于学校。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要与时俱进,引进新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设备,再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形成新的教学体系。否则,单调的教学是无法提起学生兴趣的。

3.社会的关注过于片面

在应试教学的大背景下,分数无疑是学生、家长、学校最关心的。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盲目追求分数,而把思想、能力的提升抛之脑后。在分数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的目的过于“功利化”,往往达不到真正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同样,这也使教师和家长过度关注,而忽视了教学的真正目的是素质教育,是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二、在教学中如何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1.改善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创新,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方法、数学竞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方法等相关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师就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字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观察物体》时,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行政是不一样的,并使学生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的位置,从而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这时,教可以采用形象直观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做游戏。然后,在游戏中为学生展示真实的物体,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比较。其次,教师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主分析物体的特征,并找出物体不同之处,这样教师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关心与爱护,这样学生就会将自身的内心想法告诉教师,从而使教师能够合理的因材施教。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进行对话教学,首先,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家中是否都有一个钟啊?”这时学生都会说有,然后教师为学生展示自己带来时钟,让学生观察教师带来时钟的特征,并让学生思考家中的时钟与课堂中的时钟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当学生发现时钟的分针、秒针、时针相同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认识钟表。

3.合理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把学生的思维渐渐带入我们所设定的情境中来,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含义,并积极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小学生喜欢的游戏情境、动画情境、故事情境等,将抽象的数字和公式与这些有趣的情境相结合,达到看似娱乐实则学习的目的。例如,在给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十位数内的加法或减法”时,可以将数字的相加与小学生最喜欢听的故事相结合,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传授知识:“森林里最近发生了盗窃案,因此黑猫警长开着飞艇去抓小偷,发现一共有6只小偷老鼠,于是他拿出手枪当场击毙了4只小偷老鼠,剩余的小偷老鼠听见枪声偷偷地逃跑了。同学们,你知道有几只小偷老鼠逃跑了吗?”设计这样简短、有趣的故事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学习的状态。学生纷纷跃跃欲试,积极思考,将本来就枯燥无味的数学计算变成了一道美味的数学大餐,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巧妙利用道具,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数字的组合,而且有图形的分类与归纳。因此,在学习“抽象”的概念时,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例如,圆的定义是:当一条线段绕着它的一个端点在平面内旋转一周时,它的另一个端点的轨迹叫做圆,然而文字的描述不能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圆,讲解圆的特性更是无从下手,所以教师可以自己做一个漂亮的圆形卡片在课堂上讲解,这样既利于学生理解圆的定义,又能够根据图形猜想出其具有的特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恰当的道具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易懂。

三、结束语

教育在不断改革,思想也在发生变化。一个好的教学体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仅仅靠一个人,一个班,一个学校的努力就能实现的。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习,鼓励他们去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