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化建设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我认为,创建“文化宿舍”,重点是要落实宿舍内的文化性。纵向来看,学生宿舍就像学生的第二个家一样,一方面应保持它该有的干净、整齐,另一方面也要体现温馨的氛围;横向上来看,宿舍里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达到优质的教育效果,这需要班主任从物化环境的精心装点、文化内涵的深入人心和经营策略的贯彻落实等方面努力开展活动,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从“文化宿舍”的创建能够透视班主任的专业化素养,这两者是互辅互成,互相促进的。
一、“文化宿舍”物化环境的精心装点体现班主任专业的道德品质
文明只是一个公民最起码的行为准则,而文化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理念,一种集体所凸现出的共同的人文气息。把文化引入宿舍,实质就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宿舍和谐融洽的氛围。一个宿舍整洁、优雅,人的心情就会愉悦;一个宿舍关系融洽,成员之间坦诚相待,长久生活达成默契,就会给每个人一个家的归属感,不仅会利于成员的进步,而且会增强同学们的自身修养。
1、门文化
简简单单一扇门,却能蕴涵宿舍建设的深度文化。给宿舍起一个名字,用硬纸或泡沫制作成一个牌子挂在宿舍门上,什么“听雨轩”、“足球俱乐部”、“love club”等等,学生开动脑筋,创意无限;也可将班级的“全家福”进行张贴……总之,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创意金点子都可以在班门牌上下功夫。
2、窗文化
透透亮亮一扇窗,却能展示宿舍建设的主题文化。08奥运,师生携手在窗户上张贴福娃;汶川地震,学生们将自己的祝福剪成窗花;圣诞节, “merry christmas”悠闲地光顾在窗玻璃上;情人节,火红玫瑰花成了窗户上的一道靓丽风景。意义深刻的主题教育启发的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丰富了宿舍文化和校园文化。
3、墙文化
清清爽爽一堵墙,却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时代变迁,墙上贴的图画也发生了改变。从的画像到助人为乐的雷锋、铁人王长喜的画像,再到娱乐明星,直到现在的个性化设计,无一不是学生的内心展示。
4、阳台文化
宿舍外,有一小片阳台。各个宿舍的阳台都可以进行个性化设计:放上一些盆景、组装一台鞋架、放点简易运动器材、搁一大镜子……阳台虽小,用处不小,休闲、娱乐、运动、学习皆可。
5、宿舍文化
每周的星期五,学校都会举行“文化宿舍”的评比活动。学校共组织了三项室内环境布置评比:动画城、七彩虹、特色栏。在师生们的精心装扮下,他们在动画城里搞设计,五彩鸽中订规范,特色栏中讲风格。
健康积极地宿舍氛围要宿舍群体一起创造的,它为教育对象提供了一个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基础和参考框架。正如一位同学所说的:“优美整洁的宿舍环境靠大家用双手去打扮和维护,团结友爱的宿舍人际关系靠大家用心去付出和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靠大家用美德和智慧去营造。”在“文化宿舍”物化环境的精心装点过程中,能充分显示班主任专业的道德品质,如勤俭朴素,在宿舍装点中要求学生进行废物利用;宿舍设计让学生积极向上,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宽广的知识面让学生们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国外的时事等。
二、从“文化宿舍”内涵的深入人心展示班主任专业的教育智慧
“文化宿舍”这一内涵的深入人心是宿舍建设与管理的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需要先进的教育观念的“先导”作用和班主任人格力量的支撑,而且更需要班主任专业的教育智慧。
1、制定宿舍目标
一个宿舍的凝聚力来自于宿舍成员的“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也即有一致的奋斗目标。因此,创建“文化宿舍”的第一步要把宿舍还给学生,让宿舍充满民主气息。根据学生宿舍的特点,宿舍目标可分为六个项目,即:思想状况、学风状况、纪律状况、美观状况、协作状况、卫生状况。在六个目标项目中,根据它们在整体目标中的重要程度,分别配以不同的权数。即:20、20、20、20、10、10。通过不同权数,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各项目标在总体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设置宿舍规范
宿舍目标是每一成员共同的努力方向。宿舍规范化能够更好的约束“不同心不同力”现象的发生和督促成员们自觉形成主人翁意识,爱护自己的宿舍,团结互助,为集体的目标履行个人的责任。
3、落实宿舍责任
宿舍是我家,人人都要热爱它。在这个家里,班主任做好导航作用,用赞许的言行激励学生 做好宿舍小主人。宿舍内的每一项工作都要落实到人,责任到人。每一个学生各尽其责、形成合力,这样的集体才会更团结、更具荣辱感和凝聚力。
4、开展宿舍活动
宿舍活动可以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比如组织“宿舍杯”篮球赛、足球赛;有条件的可郊游和聚餐;或者将“宿舍演唱会”进行到底;在生活学习上,共同宣扬“携手共进”的集体精神。宿舍活动可以根据每月节日确定主题,也可以根据社会重大事件确定相应主题。这样的活动结合学生实际、学校实际。还联合了社会发展进程,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由此可见,文化宿舍的深入人心需要班主任专业的教育智慧。宿舍由来自各地区各家庭的“松散群体”朝着宿舍是我家的“团结集体”发展,班主任必须要处理好班主任“导航作用”与学生“主人翁”的关系,“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关系,对“文化宿舍”的创建点点渗透,只有这样,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班集体发展水平才能得到迅速提升。
三、从“文化宿舍”经营策略的实践证明透视班主任专业的管理能力
一个宿舍就是一个家,家是需要用心经营的,所以宿舍也需要用心经营。常言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人长期生活在一起,行为相互影响,经历一段时间,会形成特色。经观察,有的宿舍是学习型的,有的宿舍是下棋型的,有的宿舍是打闹型的等等,不同的宿舍会造就不同的人才。分析来看,这里的“型”就是宿舍文化氛围。
那么,如何树“型”?
策略一、 实与虚
实——立足现实,努力搞好实际工作
宿舍内有矛盾,班主任要调查了解,公平处理;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班主任要率先垂范;学生生病住院,班主任要照前料后;混合宿舍班主任还要互相协商,不能搞独立,更不能对立。班主任的工作是如此具体而细微。只有具有务实精神,班主任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宿舍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虚——着眼长远,加强学习、研究与探索
文化宿舍的创建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班主任要善于从繁杂、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树立宿舍管理的整体观、发展观、理论指导观。班主任自身也需要加强学习,参与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班主任务虚的更高要求在于班主任要有开阔的眼界广泛关注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大胆创新,用自身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只务虚不务实的班主任,工作难见实效;只务实不务虚的班主任,很难成为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策略二、 管与放
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许多班主任满腔热情,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无所不管,甚至充当着“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这种管理的有其利,但弊大于利。管得过多过死,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强,创造性、独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疲惫不堪,不利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 也就是说,学生能干的,班主任坚决不要干。不仅如此,班主任还要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派下去,如宿舍公物维修、活动组织、宿舍规范规制定等等。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分工授权,引导学生参与管理,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策略三、 严与宽
工作实践中,严和宽是对立统一的。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在文化宿舍创建过程中,班主任更多的喜欢选择“严”。但“严”不是严厉、严酷。管理过严,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自卑感重、自制力差、胆小怕事,甚至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创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策略四、 堵与导
一句话能说得人笑,也可以说得人跳。方式有别,其效果截然不同。班级工作中,"堵"与"导"都只是手段,我们要以"导"为主,辅之以"堵",追求最佳的教育效果。
做好“导”的工作,需要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采取"堵"的方式,减小学生犯各种错误的可能性,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小气侯”,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因此,“堵”“导”必须结合起来,以“导”为主,以“堵”为辅。通过引导,要让学生增强明辨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也使班主任专业素质得到提升。
实践证明,有效策略的选择和实施所取得的教育效果是显著的:孩子们变得彬彬有礼了,曾经自卑的学生变得开朗了,整个宿舍甚至班级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踏实努力的学习态度……宿舍成为了学校里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班华教授多次指出:“如果班主任自身不具备一定的道德品质,不关怀学生的精神发展,就失去了班主任专业的特点和专业劳动的能力”。精神是一个集体的支柱。如果一个集体没有了精神,也就如一团散沙,一滩烂泥;或好比小鸟没有翅膀,不再有飞的力量与前进的方向。因此,班主任要用专业精神紧紧抓住“宿舍精神”这根支柱,文化宿舍的大厦才有可能稳固的擎于大地。。
论文摘要:监狱的发展必须以监狱文化建设为依托。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社会变革期。昭通监狱要确保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首先要解决的是制约和束缚监狱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监狱文化建设。如何从加强监狱文化建设入手,改善和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发展速度、改变监狱面貌是监狱文化建设必须为之服务的势在必行的根本责任。
监狱文化建设对监狱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加强监狱文化建设是实现监狱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当前监狱管理工作中突出矛盾的现实需要。随着全省监狱布局调整工作的全面推进,昭通监狱改扩建工程的竣工,监狱的监管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新监狱的建成对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引入先进的管理机制、推进监狱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管理罪犯的手段从“人防”提高到“物防”、“技防”的平台上。如何推动监狱文化建设的发展,在实践中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警察队伍、并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以促进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达到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目的,较好地完成监狱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这一重大举措是监狱发展面临的根本任务。
近年来,在监狱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及监狱管理局党委的大力关怀下,昭通监狱围绕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建设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建设工作,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监狱面貌发生了可喜转变,但与全省监狱系统整体发展情况相比,其管理水平仍然处于相对滞后态势,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待挖掘。
一、监狱文化建设的内涵
监狱文化是通过监狱人民警察在执法实践活动中长期积淀形成的、对全体警察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最大限度地统一全体警察的思想意志、规范警察行为、凝聚警察力量、对罪犯发挥改造功能作用的、具有较强时代性的行刑理念、思想观念、行为模式、行为规范、物质环境与精神文化环境的总和,是监狱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为监狱的总目标服务。
根据文化建设的存在形态对监狱文化进行分类,可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一﹚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监狱的场所设施、组织机构、管理人员等外在的硬件条件,即监狱文化有形的外在表现。是为了满足监狱各项工作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是监狱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方面。
﹙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监狱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特有的思想、道德、精神和信仰,是全体监狱警察的共同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反映了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共同追求。精神文化是全体警察团队精神、价值观念、工作作风等意识形态的总和。
﹙三﹚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监狱内部依据国家法律制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监狱警察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罪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两个部份,对监狱工作目标的实现起到保障作用。
制度文化是精神与物质的中介,既是适应物质文化的固定形式,又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既是精神文化的产物,又是物质文化的工具。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一方面物质文化的发展推动着制度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制度文化对物质文化又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它可以推动、也可以阻碍物质文化的发展。它用于协调警察个人与监狱、监狱与社会、罪犯与监狱的关系,是保障社会凝聚力的底线,只有当制度文化被全体成员广泛接受时,制度文化才会被转化为精神文化。
二、当前监狱文化建设发展中的存在问题
随着监狱布局调整工程的结束,大举措的建设活动改变了落后的监狱面貌,监狱的物质文化建设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近几年,结合监狱工作实际,按照中央的统一布署,监狱系统开展了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监狱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及基础工作建设年等文化建设活动,监狱的文化建设整体上有了较好的发展、警察的履职能力、执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功能相对完善的现代化监狱设施及全省监狱整体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滞后于监狱物质文化建设,陈旧的思维模式、落后的管理方式制约着监狱的发展进程这一现实情况就更显突出,成为监狱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监狱的整体情况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警察整体素质较老一代监狱警察有较大的提升,但警察队伍的整体工作效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管理模式陈旧、管理水平不高、警察的工作积极性没得到充分调动,且警察队伍中多数人安于现状,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对管理中的存在问题缺少深入仔细的分析研究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缺乏先进的科学决策意识。以上这些现象存在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存在问题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监狱物质文化建设中,硬件设施不足,监管改造质量的提高受到制约。
1、监狱硬件设施不完善,信息化建设水平低,监管工作重心停留在“人防”、“物防”层面。昭通监狱在完成监狱改扩建工程后,从20__年开始进行监狱信息化建设,到目前为止,信息化建设第一期工程基本结束,还待后期工程的完工信息化设施才能真正为监管改造工作服务,这也是监管安全工作能否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物防”手段对罪犯进行管理的关键所在。
2、监狱警力不足,警察工作责任重,思想压力大。目前,昭通监狱有押犯2305人,警察311人,警囚比为13.49%,与标准的18%警囚比存在一定差距。加之在监狱35岁以上的警察中,女警察所占比例较大,特别是管理罪犯实行“双警制”后警力就更为紧张。警察在监管工作中,“技防”设施跟不上,仅靠“人防”、“物防”对罪犯实施管理,长期超时、超体力工作,使警察更显身心疲惫,影响警察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监狱精神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1、监狱尚未树立有特色的监狱文化。近年来,监狱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精神文化建设活动,但在监狱广大警察心目中仍然缺少对监狱未来发展方向及奋斗目标的认知、认同。监狱尚未真正树立能反映监狱特色、彰显监狱个性、代表监狱发展方向的文化建设宗旨及文化口号。警察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老一辈监狱警察具有的团结拼搏、吃苦耐劳的思想品格和对监狱工作积极参与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在新一代警察中有所减弱。
2、健康文明向上的文体活动内容没根植于警察的日常生活中。由于监狱办公地点远离警察职工生活区,警察生活内容限于家庭、监狱两点一线之间,业余文化生活枯燥单调,特别是刚进入工作岗位的青年警察对精神文化建设的需求就更显迫切,急需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树立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培养和建立丰富多彩的业余爱好,养成有益身心健康成长的生活作风。
3、部份警察拒腐防变能力减弱。受社会大
环境的影响,部份警察对物质享受的企求欲望膨胀,价值观发生变化,个别警察拜金主义思潮泛滥,思想防线不牢,拒腐防变、严格自律的能力减弱。特别在面临少数别有用心的罪犯及家属为达到个人目的,以物质、金钱等多种手段进行长期不断的侵蚀中,丧失了清醒的政治头脑、丢掉作为一个国家执法者最后的道德底线,不惜以身试法,与罪犯及亲属发生权钱交易行为,犯下、徇私枉法的错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严重损害了监狱警察队伍的形象,降低国家机关的公信度。
﹙三﹚监狱制度文化建设中,管理制度缺乏更新,管理水平难于提高。
1、昭通监狱对警察的管理考核办法缺乏更新,考核流于形式。目前实行的监督考核机制和考评方式并不能真实反映警察的履职情况和工作实绩,考核制度不能起到调动广大警察工作积极性的作用。管理制度丧失了对警察的激励功能,导致部份警察工作作风漂浮,日常工作中“庸、懒、散”现象较为普遍。
2、监狱对警察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学习内容针对性弱。监狱基层警察长期缺少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缺乏对先进管理经验的学习培训。对罪犯的日常管理沿习旧的管理模式,管理工作中闭关守旧现象严重,管理手段简单,管理方法缺乏革新,管理水平较低,缺少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率的思想观念。罪犯在改造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改造状态,改造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
从今年以来,监狱党委分期分批选派了部份警察到管理工作做得较好的单位进行跟班学习,目的就是开拓警察视野,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先进的管理制度的推行,完成警察职工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此项工作的开展已起到积极的反响,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和推动。
三、对监狱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1、完善监狱科技防范功能,提高“技防”水平。为使广大警察有充沛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对狱犯情的掌握和罪犯的教育改造上,以加强对罪犯的日常管理,增强教育改造功能,提高改造质量,监狱应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工程建设、确保信息化工程的顺利竣工及早日投入使用,以利于及时处置罪犯中的突发事件,真正实现“人防”、“物防”、“技防”三连动,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和处置好突发事件,确保监管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2、进一步完善监狱硬件设施。结合监狱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警察办公区、备勤房、健身房、罪犯监管区的使用功能,美化监狱室内外环境,为警察日常工作及罪犯的服刑改造提供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罪犯改造场所,为监管改造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为提高警察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罪犯的教育转化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1、培养监狱精神文化,为实现监狱发展目标服务。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人的管理,优秀的监狱文化能使警察队伍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警察的内在潜力为监狱中心工作服务,这也是警察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的现实需要。优秀的监狱精神文化为监狱的发展起到坚强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警察的工作热情。近年来,监狱党委多次强调警察对工作任务要“立即执行、马上行动”,就是要在警察的日常工作中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为监狱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也是对警察优秀品质的培养和追求。在实践中,重视提炼和培养具有昭通监狱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监狱精神,以最大化地激发全体警察的内在潜力将对监狱各项工作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监狱警察队伍是监狱警察队伍建设的工作目标,也是监狱精神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监狱精神文化建设应通过加强警察政治思想学习、专业技能培训、业务知识竞赛、文体活动等方式对警察综合素质进行不断强化提高,使广大警察对监狱精神文化产生认同感并加以践行来实现。只有通过长期不断的努力,才能挖掘和提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监狱精神文化,为制度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加强警察执法意识教育,提高执法公信力。监狱警察面对的是罪犯这一特殊的群体。为使警察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正确履行执法权,必须加强警察拒腐防变的思想警惕和自我约束能力。在警察队伍中大力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及党风廉政建设等多种形式的廉政教育活动,目的就是要增强广大警察忠于党和人民,忠于国家,忠于法律,公正执法、执政为民的执法理念,使其在执法活动中依法办事,廉洁从政,严守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厉查处警察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是警察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警察正确行使公权利、保持警察队伍的廉洁性、维护国家机关公信力的重要手段。
3、培养和建立多种警察业余文体活动团体,让健康向上的业余生活植根于警察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是健康身心、愉悦心情、释放疲劳、减轻压力的最佳方式,也是监狱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凝聚人心、和谐氛围的重要途径。在警察工作和生活之余开展健康向上、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警察业余文化活动不仅能活跃警察的业余生活,满足精神需求,还可能使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积极性转化为强劲的精神动力,使广大警察更加爱岗敬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倡议和组织广大警察积极参与丰富的业余文体活动,是构建监狱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监狱凝聚力的有效手段。有目的地建立和培养丰富多彩的警察业余文体活动团体,充分发挥文体活动的文化传导功能,把开展文体活动与增强警察主人翁意识、增强监狱对警察的凝聚力、号召力,鼓励警察结合自身优势和业余爱好投身于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中,能进一步拓宽警察生活视野,提升警察文化品味,丰富警察精神生活,从而达到发展精神文化建设,提升监狱整体形象的积极效果。
﹙三﹚制度文化建设方面
1、加大警察培训力度,提高警察履职能力。提高管理水平,缩短管理差距最好的方法是加强有针对性的学习。结合监狱工作实际,可针对警察工作岗位利用狱内资源开设狱政管理、狱内侦察、罪犯心理咨询及心理矫治等内容的培训班对警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同时,监狱可与国内大专院校联系,选送警察到大专院校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或是请专家教授到监狱举办专业知识讲座等方式,在短期内为警察补充大量的专业知识,拓宽警察知识面、学习和掌握所在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更好地为监管改造工作服务。再次,监狱应进一步加大警察到管理水平较高的单位进行学习交流的力度,学习系统内外先进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大胆革新,把先进的管理制度引入管理实践中,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逐步修订完善,有效提高管理水平。
2、完善警察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警察的工作积极性。监狱警察中长期中存在“庸、懒、散”作风及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根源在于缺乏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及有效的管理手段,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实挫伤了警察的工作积极性,让消极度日的不良习气有了滋生的空间。为彻底削除这些不良现象,在制度文化建设中,应具体根据警察工作岗位设置情况,建立一套能如实体现警察岗位性质、工作完成效果的真实、全面、公平、公正、有较强激励功能、目标管理明确的考核制度,用良好的制度管理人,以此引导和激励广大警察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认真履行职责的良好从业精神,彻底消除警察队伍中消极拖混、纪律松懈等不良现象,培养和造就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工作高效、能打硬仗的监狱警察队伍。
3、罪犯的考核和奖励制度应以调动罪犯改造积极性、提高改造质量为 目的。我国的监狱工作方针是“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从中深刻反映出罪犯的服刑改造过程实质是身体和心理接受惩罚、通过思想和劳动改造完成思想转变的过程,罪犯进入监狱服刑的最初心理状态是以被动和消极的精神状态接受改造的。人的心理决定自身的行为,警察作为刑罚执行者和罪犯的管理者,在对罪犯实行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的活动中,应转变思想观念,从调动罪犯的主观能动性出发,探讨和制定出一套激励罪犯由被动接受改造转变为主动接受改造、由消极改造变为积极改造的考核激励机制,使罪犯在改造过程中有明确的改造目标,充分发挥改造积极性,加快改造步伐,提高改造质量。
监狱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监狱文化建设,监狱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人。加强监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以增强警察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不断提高警察队伍素质、提高执法水平、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监狱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基础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编辑词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内容
【关键词】酒店文化建设核心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
一、酒店文化中的人本内涵
酒店文化,是中外宾客在酒店中感受到的文化的总和,是企业文化在酒店行业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以饭店经营理念和饭店精神为核心,以特色经营为基础,以标记性文化载体和超前产品为形式,在对员工、客人及社区公众的人文关怀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思维模式的总和”,是酒店在为社会提供各种产品与服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统一体。
酒店文化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其结构层次的划分,学者们有的将其分为物质、行为(制度)、精神三个层次,也有的将其分为四个层次,即表层物质文化、浅层行为文化、中层制度文化、核心层精神文化,其中“表层物质文化,包括饭店员工的风貌、酒店景观、饭店用品和产品文化,它是饭店文化的外资表现;浅层行为文化,主要包括员工礼仪、饭店的经营活动、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中层制度文化,主要包括规章制度、企业制度、领导制度和组织机构;核心层精神文化,包括员工文化素质、核心理念、管理思想、思想模式”等。
文化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管是三层,还是四层的结构体系,其实都是相对而言的。笔者认为四个层次的划分相对有序而细致地区分了酒店文化由表及里的内涵,在酒店文化概念的这四个层面中,以员工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人本内涵,贯穿着酒店文化的表象及内核,成为最为核心的内涵。酒店员工是酒店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饭店的主体服务力量,他们既是酒店文化建设的客体对象,同时也是酒店文化建设的主体实施者,是酒店形象与价值的体现,是酒店文化的灵魂。
二、以人为本的酒店企业文化特质
1.酒店管理者强烈的人本思想
“员工第一”的思想理念是成功酒店的企业文化中最显著的一个特质。对于酒店管理者而言,在思想意识里明白:我们不能单单要求我们的员工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要想顾客满意,只有酒店内部的员工满意了,他们才会竭诚为顾客提供“五星级服务”。
2.人才是酒店最宝贵的资源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酒店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酒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源。酒店管理者要爱才、识才、容才,知人善任,人尽其才。酒店有了一流的人才,才能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以人为本的酒店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是成功酒店管理者的共识。
3.人性化的酒店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理论,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企业的运行,把企业管理和文化之间的联系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把企业管理从技术、经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人性化的文化管理被视为酒店管理的最高境界。
酒店人性化的文化管理,在酒店形成一种有利于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挖掘员工潜力的民主、自由的气氛,让员工生活在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员工更容易表现出难以置信的良好精神状态,赢得顾客的高度满意。
三、建设“以人为本”酒店文化的措施
1.积极合作,培养员工团队精神
酒店文化是一种文化氛围、道德氛围和工作氛围,对于员工而言就如同作物良好的土壤,它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加强员工的合作精神,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增强酒店的凝聚力。每一位员工进入这个氛围里很自然地会受到熏陶和教化,产生一种从善如流的心态,发自内心遵从它﹑喜欢它,并以它为楷模和标准来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给人一种潜在的动力,催人奋进。大家团结协作,并自觉通过努力向顾客提供最佳服务。
2.尊重员工,营造快乐工作氛围
尊重是沟通的主题,而关注则是尊重的体现,快乐的工作氛围不仅能够使员工的服务态度更加热情,也能够使他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北京香格里拉饭店非常重视员工感受,认为“一切从人做起”是提供良好服务的保障。香格里拉有非常的漂亮员工区,餐厅豪华、时尚,而且带有文化气息,还取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香格人家”。这看上去不像是员工餐厅,很像是待客区的艺术餐厅。总经理认为:优雅舒适的环境,可以使北京香格里拉饭店的员工每天都能在一个极其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开始一天的工作。这一点正是他和饭店管理层的追求所在。
3.信任员工,给予员工充分授权
古语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员工授权,让他们放开手脚自主地完成工作任务,尽情地把工作才能发挥好,这是对酒店员工信任的最好诠释。如果员工在服务中需要层层汇报才能解决问题,一会影响工作效率,二会影响员工的情绪,抑制员工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里兹•卡尔顿的首席执行官霍斯特•舒尔茨先生坚信员工的重要性,他表示应把更多的权利下放给员工。饭店规定所有员工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都可以使用高达2000美元的金额来处理顾客投诉和纠正错误。这一权利下放的做法是对员工充分的信任,给予了员工极大的工作积极性。
4.多元培训,提供员工发展空间
培训员工是建设以人为本的酒店文化的关键环节。多元化地培训员工,可以增强酒店员工服务过程中的信心,使员工面对任何情形都能得心应手。理性的员工总会挑选那些能资助自己终身学习、给予各种培训,从而促使自己事业发展的工作氛围的企业。对一线员工认真选拔和良好培训,给予他们解决顾客问题的自由,奖励他们良好的表现,甚至是给予确保完成任务的责任,都能使他们产生高度的自信和满意度。
通过多元的培训,员工可以掌握较强的工作能力,而且随着他们的能力提高,管理者就可以把一些责任和做决定的权力下放给一线员工,使他们感受到自身的发展和提高,进而感受到他们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参考文献:
[1]赵志磊李华.饭店文化[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4.
[2]吴萍,苏勤.饭店文化的构成特征及其管理功效[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