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范文

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语文课外活动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语文课外活动计划

第1篇

 

从各国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情况看,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丰富学生的个性,是当今国际范围内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取向。

 

从西方到东方,语文课外活动正蓬勃兴起,方兴未艾,不少国家已将语文课外活动课程化。

 

顺应国际语文教学改革的形势,响应我国新课程标准的呼唤,遵循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青少年认知学习的规律,大力提倡并推进课外语文活动,是激活死寂的母语教学的重要途径。

 

夸美纽斯说:“语文的研究,尤其是在青年时代,是应当和事物的研究联系在一起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离不开实践,离不开生活,离不开语文活动。

 

1.课外语文活动的意义

 

开展课外语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增强语文的知识与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

 

有些国家认为,课外活动具有独立的作用,其主要功能在于教育、活动和娱乐。

 

前苏联语文教学法专家提出:语文课外活动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在实践中运用他们在课堂上通过某种措施已经获得的那些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超过大纲所规定的新材料的途径来加深学生的知识,扩大其视野。”(选自朱绍禹、庄文中主编《本国语文》)

 

一些国家则更为强调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展的作用,如新加坡。新加坡的《中学华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外阅读除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外,也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选自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

 

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的最大特征是活动化。语文课外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得到运用。

 

语文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中,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深入社会,在对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的体验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感,提升生活的质量。

 

2.语文课外活动的类型

 

语文课外活动可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语文学科直接关联的语文课外活动,如“课外阅读” “课外写作”“课外说话”等。将其细化为易操作的活动则有:“‘我与语文’演讲比赛” “课外阅读征文比赛”“作文比赛”“编辑出版校刊”“趣味语文知识比赛”“书法比赛”“辩论赛”“经典诗文朗诵比赛”等等。一类是相对脱离语文学科的观摩、采风活动。如“红色旅游”“祭扫烈士墓”“游览地方名胜” “瞻仰名人故居”“参观文物古迹”“采访革命前辈”“义务服务敬老院”等等。

 

3.语文课外活动开展的原则和方法

 

(1)校本化 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重要特色,同样,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也要校本化,它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社区及本地的文化教育资源。既方便活动的开展,又实现了了解家乡,热爱故土的教育。

 

(2)实效性 讲究实效是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竞争社会的基本要求,是语文教学改革成功的前提。无论是举办与语文学科直接相关的比赛,还是开展语文学科介入的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的参观采风活动,都要切合学生实际,使学生有充分受益——或使学生身心得以净化熏陶,或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书法、写作、朗诵、阅读、演讲、辩论)产生兴趣,或使学生获得知识。

 

(3)计划性 没有计划的活动是盲目的凌乱的活动,其结果自然是非预期的,微不足道的,甚至是远离目标的。课外语文活动应有长期和阶段性计划。

 

一个课题组或一校的语文组应作出高中(初中)三年的总体计划和每个学期的阶段性计划,列出广大学生参与的常规性赛事,重要而固定的参观采风活动。譬如,每学期都要举行全校学生参与的常规性的书法竞赛,作文竞赛。评出硬笔书法、软笔书法能手若干名,校园小作者若干名,并认真总结,大力渲染,掀起比书法、比写作的热潮。

 

课题组或语文组还要作出每个学生中学三年必须实现的听说读写目标。譬如,“课外阅读”——三年课外阅读的数量,读书笔记的要求,读后感的篇数;“说话训练”——三年中在校级或班级演讲(或朗诵诗文)的次数及质量要求。各项指标都应纳入计划,组织评比,讲究实效。

 

(4)持久性 许多工作都忌虎头蛇尾,一曝十寒。要使课外语文活动对语文教学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并以此激活死寂的母语教学,活动开展必须持之以恒。一个语文课题组或语文组若能长期地有计划地深入地开展语文课外活动,那么这个组一定是一个有特色的组,这个学校一定是一个有特色的学校。

 

综上所述,开展课外语文活动符合国内外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合乎语文学习的规律,回到了语文学习的源头。科学有计划地、深入持久地开展课外语文活动,一定能打破母语教学死气沉沉的局面,使我们的母语教学焕发生机,使广大学生和语文教师学得快乐教得轻松。

第2篇

情商理论的产生源自对当代教育反思传统教育,尤其是应试教育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现状。而我们中国当前教育的现状还是应试教育大行其道,为了抵制这种应试教育之风,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意义重大。

在当前语文教学中,许多不顾学生身心特点、违背教学规律的教学活动仍大量存在,不关注学生的情商发展,只关注考试的成绩。在语文教学中,还存在满堂灌和题海战术的现象。长此以往,抑制了学生情商的发展,最终也阻碍了他们语文学习的进步。本文从语文课外活动的角度来谈谈如何促进学生情商的发展的问题。

一.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情商发展的影响

课堂语文教学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因而语文课堂是促进学生情商发展的主阵地。但语文教学不仅仅就是指课堂语文教学,而且还包括语文课外活动。实践证明,单有课堂语文教学而忽视语文课外活动,语文教学质量是不高的。语文课外活动不仅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而且影响学生的精神生活,特别对学生的情商发展有重要影响,这与语文课外活动是以活动的形式出现有直接关系。活动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课堂时空的限制,通过学生独立自主亲身实践来掌握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因而语文课外活动在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比较中,我们可以认识其基本特点: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

1.语文课外活动的自主性对学生情商发展的影响

语文课外活动的自主性指学生自愿选择参加活动,并在辅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

语文课堂教学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原则进行的,学生们按照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相对固定的班级,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语文课外活动则不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活动。学生的兴趣所指向的对象是各不相同的,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有的学生喜欢社会调查,有的喜欢去图书馆阅读艺术作品,有的喜欢辩论、朗诵、演讲,有的喜欢写诗歌散文,等等。

在语文课外活动过程中,教师起指导作用,学生是活动的真正主体。学生自己去商量规划,自己去组织实施,自己去动脑筋动手独立完成任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发现自己在组织活动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从而管理好自己;在独立探索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自我激励,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动力;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又锻炼了学生了解他人的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2.语文课外活动的开放性对学生情商发展的影响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放性指语文课外活动突破语文课堂时空甚至学校时空的限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不再受到语文课堂教学种种规矩的束缚。陶行知先生曾高度肯定了这种“解放”教育的价值:“解放严谨,敲碎有色眼镜,教大家看事实。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使大家想得通。解放双手,摔掉无形手套,动手向前开辟。解放嘴,使大家可以享受言论自由,摆龙门阵,谈天,谈心,谈出真理来。解放空间,把人民与小孩从文化鸟笼里解放出来,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解放时间,把人民与小孩从劳碌中解放出来,使大家有点空闲,想想问题,谈谈国事,看看书,干点与老百姓有益的事,还要有空玩玩,才算是有点做人的味道。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在这种开放的语文课外活动中,学生由于没有受到更多的约束,因而有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肯定,更能发现自身的价值,增强了自信心。

3.语文课外活动的实践性对学生情商发展的影响

语文课外活动的实践性是学生参加语文课外活动,主要是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语文知识、技能和培养语文能力。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更易于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进而学会扬长避短。在实践活动中更易于了解其他同学,进而加强与其他同学的联系,从而更顺利地完成任务。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但通过自己或与其他同伴的合作,又克服了那些困难,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又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能够自我激励。

二.语文课外活动促进学生情商发展的策略

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情商发展的促进作用取决于对它的科学组织和管理。任何“放羊式”的语文课外活动只能滋长学生无所事事的惰性和无事生非的恶习。对于语文教师,组织好语文课外活动,有时比组织课堂教学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1.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目标是语文课外活动构成的基本要素,预示着学生在一定阶段的活动中必须达到的发展水平。为了使语文课外活动能促进学生情商的发展,因此在组织活动之前的目标设置环节里要突出情商目标的设置。如通过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学会了解自己;通过活动让学生学生管理自己;通过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学会自我激励;通过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学会了解他人,关心他人;通过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等等。

语文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学校、语文教研组、语文教师都应将其纳入教学的计划。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是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保证。全校性的活动,尤其是大型活动,如全校性的比赛、会演等,应列入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在具体开展活动时,也应有周密的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和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使学生情商的发展落到实处。

2.坚持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增强语文课外活动的吸引力

为了保证语文课外活动的有效性和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语文课外活动应坚持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做到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其中,科学性要求活动在内容、形式等方面是科学正确的,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性要求将知识教育寓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有所收获;趣味性是吸引学生参加活动的手段,要求活动有兴趣,富于变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其情商水平。因此,在组织语文课外活动时,要认真考虑选择生活化的具体感性的材料,以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提高活动的效果。

3.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相结合

语文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主性,学生自愿参加,学生自主活动。为了突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师在组织语文课外活动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活动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勇于克服困难,并能与他人相互合作,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同时,应重视发挥语文教师的指导作用,两者不可偏废。诸多教育实践证明,那种教师不管不问的“放羊式”语文课外活动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只有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活动取得应有的效果。教师在发挥指导作用时,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放手不管。语文教师在学生参加语文课外活动之前要向学生指明活动方向和指点活动方法。当学生参加语文课外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行动状况,当发现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为学生创造解决困难的条件。当学生参加完语文课外活动之后,教师要及时予以评价,肯定成绩,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这可以巩固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成果。

4.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

语文课外活动的实施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只有坚持因地、因时、因校、因班制宜的原则才能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例如,城市学校可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设施,如展览馆、博物馆、少年宫、图书馆、影剧院、名胜古迹等条件。农村学校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田园风光、农业生产、风土人情等。每所学校也有自己的优势资源,有的学校图书资源丰富,有的学校会演条件不错,有的学校校刊办得好,有的学校与校外机构联系比较紧密,这些都为学生的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各个班级也应从本班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等实际情况出发,积极组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第3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外活动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1 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特点

1.1容易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特点

中学语文课外活动无论其内容或形式,都与社会生活的需求直接联系,是语文知识相能力综合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不是为考试,而是因为它有很广泛的社会应用价值。语文知识是进行社会活动的必备知识,语文能力是进行社会活动的一种重要能力。一个人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直接影响着他的社会活动的范围、内容和质量。这种广泛的社会应用性还决定了口头语言活动与书面语言活动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同样重要。

1.2容易与学校各项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互相配合的特点

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语文活动和非语文活动没有明显的界限。凡有语言活动的地方,包括学校、家庭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包含有语文活动的因素。学校里的书法小组、文学社团、黑板报、壁报、手抄报活动,已带有语文课外活动的性质。即使是科技活动(如科技报告、写作科技论文等)及其它课程的课外书籍的阅说也带有语文课外活动的性质。

1.3学生参与的自由度大,少受时间、空间与群体活动限制的特点

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不受课堂教学的约束和限制,都由学生独立选择、独立吸收、独立运用。这种自主性带来了强烈的涩味性。例如学生在自办刊物和向外投稿中,他们的习作不是作为错误的东西来批判,而是在适应某种需要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起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可想而知的。但这种自主性也能带来随意性,在跟着流行走和追逐新潮流中有时不辨真伪和美丑,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使他们及早把课外语文活动纳入自己成才的轨道,并具有鉴别真伪美丑的能力。这种自主性在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后将更增强其地位和作用,进入社会后将发展成为独立性。

2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

2.1以指导阅读为主的课外活动

配合讲读教学的课外阅读;配合社会教育的课外阅读;利用学校阅读园地的课外阅读;发展学生个人兴趣爱好、才能的课外阅读。

2.2以指导写作为主的课外活动

指导学生写日记、札记、摘录;指导学生课外写文章,发表见解主张,抒发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积极为报刊投稿;指导学生编写墙报、手抄报等。

2.3以指导听说为主的课外活动

指导学生课外进行采访活动、整理会议记录等,指导学生课外朗诵活动;组织指导演讲会、报告会,组织指导讨论会、辩论会,组织指导故事会、戏剧表演等。

2.4其他方面的语文课外活动

如语文知识竞赛、语文能力竞赛、语文游艺活动、展览会、灯谜晚会等。

3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管理与指导

3.1语文课外活动的管理工作的关键

其一是制订周祥而切实的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计划应包括活动项目名称、目的要求、活动内容、实施步骤和方法、活动时间地点和规模、主要负责人等。其二是培养骨干、健全组织。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一定的活动制度。

3.2语文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

3.2.1内容健康丰富与形式生动活泼相结合的原则

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可根据社会和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语文课的教学任务来确定。要注意内容的实际性、针对性、时间性和地方性。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许多与最新信息有关。特别是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中获得的信息,基本上都是关于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艺术、军事等方面的最新动态。许多语文活动也都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3.2.2寓教于乐,尊重自愿与积极指导、热情扶持相结合的原则

语文课外活动更要寓教于乐,要尊重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体现自愿的原则,在愉快的活动中受益。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的作用方式,往往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这一点来说,母语教学的非课堂教学作用,远远超过其它各门学科,因为它有最广泛的学习环境和最广阔的学习途径。

3.2.3发现人才,发挥特长,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应鼓励并指导学生发展专长,指导学生及早把语文课外活动纳入自己成才的轨道。

3.2.4立足课内,利用课外,课内课外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立足课内指导课外,利用课外促进课内。语文课外活动既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又是课堂教学的开拓。首先,任何一个人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活动,都不是从学校教育才开始的。儿童在入学之前,就已经进行了长期的语言实践活动。语文教学一开始,就是在课外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次,学校教育时期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活动,远远不限于课内,还广泛地存在于课外、家庭和社会中。而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语文活动的范围和水平要不断地扩大和提高,对课堂教学也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上学到的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要在课外活动中应用、检验和强化,并得到扩展和延伸。所以任何一个阶段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学都是在课外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或者说,课外活动永远是课堂教学的背景。最后,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学校教育的结束都不意味着语文学习和语文活动的结束,而是进入了到更广阔的领域里完全独立地进行语文学习和语文活动的时期,它是课堂教学的广泛运用,是课外活动的直接继续。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中年级;语文;课外活动;辅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除按照课程计划安排上课外,还有一部分时间由学生自由分配。小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感兴趣。但是想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这是因为传统课堂教学有局限性。因此,为了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我们应提倡开展积极的课外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城市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前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就能知道、学会的东西和掌握的本领,因为远离农村,缺失玩伴,家长的呵护,造成儿童通过自己的体验而学习的机会急剧减少,从而剥夺了城市孩子享受大自然的权利。对儿童来说,大自然越来越成为一个建立在电视媒体上的概念而非亲身体验的实体。人是大自然之子,是大自然中孕育诞生的,人与大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大自然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环境,也是丰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可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拓宽孩子的眼界,让他们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获得一双发现美、创造美的眼睛,引导他们感受大自然的顽强生存、博襟等生命现象。

善于捕捉语文教材中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契合点

中年级语文课外活动中,活动内容和形式如果能很好的捕捉语文教材中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契合点,则能更好的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及记忆。针对这一点,可以采用如下活动形式:

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积累材料、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要确定观察的观点,全面了解事物在不同领域中变化发展的情况,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观察,做到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逐步养成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的良好习惯。

指导学生课外练笔

实践证明,课外练笔是补充课内作文模式僵硬,容易脱离学生实际的有效途径。课外练笔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小学生思维幼稚,尚未成熟,认识生活欠全面。在鼓励学生大胆放笔同时,应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社会实践与作文

社会实践活动是作文的基础,写作的源泉,对成年人和孩子们都是如此。对小学生尤其要培养他们从生活中,从社会实践中汲取写作营养的好习惯。因此,语文课外活动中的作文,一定要先有社会实践。校园里的集体活动,走出校园的郊游、劳动、参观、访问,孩子们平时的特殊经历,都是社会实践,也都是他们作文的源泉。

从人的思维训练看写作活动,目前我国的中小学作文教学普遍缺少一个环节,即先把要写的东西说出来以后再完善构思的环节。把自己要写的事情先说出来,最好在不同的场合多讲几遍,才能够使内容更完整,更严密,更有条理,如果有听众的意见反馈甚至讨论,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效果好,效率也高。成年人和儿童都是这样。对于小学生,这种训练则更为重要。语文课外活动是实现“先说再写”方式的条件。无论是看过一个电影,还是度过了一个假期,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先组织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再分头去写,就充分发挥出了课外活动小组的作用。

善于采用体现教材特点与生活实际需要的多种形式

中年级语文课外活动过程中,也应当体现出形式的多样化,目的在于善于采用体现教材特点与生活实际的需要,针对这个要求,可以采用这样几种活动形式:

经常组织语文竞赛活动

在班上经常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智力,培养特长都有积极作用。语文竞赛以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主。单项比赛,如普通话比赛、查字典比赛、讲故事比赛、看图说话比赛、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等。综合性比赛,如听说读写综合竞赛、辩论赛等。学生在比赛中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团结合作的意识。由于我们的课外辅导开展得扎实有效,学生更喜欢语文了,读写听说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看电视与电影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孩子们从小就用很多的时间看电视,也经常看电影。小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过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语文课外活动还要不要组织学生看电视和电影?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随着小学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学校具备了在校内组织学生集体看电视,看电影的条件,从而为开展这方面的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小学生有组织地多看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电视节目和电影片,再经过老师的讲解和互相讨论,能够从多角度扩大知识面,培养起对现代文化的兴趣和求知欲。

说话、讨论、朗诵、演讲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一定要给孩子们提供说话和讨论的机会。口头表达对于儿童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小学普遍班容量过大,语文课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言机会少的不足。在课外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更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讲故事和讲身边的事情为主;中年级学生可以多引导他们讨论问题;高年级的小学生则可以向主题讲演方向发展。

国外教育从小学起,就注意培养学生写报告、做报告,外出旅行回来要报告,参观了以后要报告,参加了一次社区节日活动还要报告。这是一种将观察、写作、说话和讲演结合起来的好形式。

朗诵和讲演是两种不同的口头表达形式。应该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区别开朗诵和讲演。朗诵是进入角色的表演,讲演是展现自己思想的讲话。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模仿、指导以及实践,先学会大声朗读和朗诵,再学会讲演。

总结:针对中年级学生语文课外活动,应该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不能像课堂教学一样由老师当主演,否则就不是课外活动了。课外活动应当尽量保证与课内知识的联系,使其真正成为学生拓展视野的舞台和主阵地,如果学生失去兴趣,就应当及时调整,课外活动应当结合年级教学内容和特点形成系列,甚至可以固定下来,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活动方式,提高活动效果,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课外活动;信息;自主;创新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种手段,什么是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就是小学语文课堂以外的教学活动,它对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对于课堂和课外教学,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外活动,因为这类活动真正是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特点,学生学的不仅是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大千世界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于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生当然会学得更好,记得更牢,并会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中,可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新科技、新发明、新创造、新成就,通过各种信息传递的手段,广泛地影响着、教育着每一个学生。而且,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信息传播方式也变得多样化,有报刊、电脑、电视、电影、课外书等,小学生可运用这些传播工具汲取知识,还开阔了视野,学生不仅要从课堂上接受信息,还要获得课外的最新信息,这样才让学生了解国家乃至世界的最新动态,

才能让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并且还培养主动学习能力。

三、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其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是根据学生本人的兴趣和特征,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这样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课外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做活动的主人。其间,学生得以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把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学会自己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自由创造。在独立操作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水平会得到迅速的发展,学生的各种素质就会得到显著提高。

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性决定了它可以使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长、发展其个性。从而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要的既全面发展又具有特殊才能的复合型人才。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会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把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学会自己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在独立操作过程中创造性思维水平会得到迅速发展,学生的各种素质也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明确指导思想

1.自主性

语文课外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改变以往少数学生参与现状。活动由教师主导,学生自己主持,亲身参与,互相协调,共同配合完成。通过眼看,耳听,心想,口说,手做,笔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

2.广泛性

语文是和生活、社会联系最紧密的学科,语文的外延是和生活外延相等的,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把语文活动放在社会的背景之上,放到现实社会大语文环境中。做到五个结合,即与学科课程集合,与课外阅读结合,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与学生的思想教育结合,与社会实践结合。这样,多方面全方位开展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展开特长与个性的能力。

3.全程性

在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时,要注重活动过程。我认为活动应该由激趣导入引导实践活动训练交流检查总结评价组成,学生全程参与,是学生的表达由不熟到熟练,技能由不会到会,学生的情感也在活动中发展变化,寓教于活动中。

二、制定计划和操作程序

1.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课外活动的要求,我据此制定了可行计划:

(1)活动的目的和要求。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各异,当然课外活动对其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求就不同。掌握学生读写能力的一般情况,只有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外活动。

(2)活动的组织形式。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的规模、时间等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实际需要以及指导力量和具体条件确定,低年级以开展群众性的饶有趣味的活动为主,高年级可以专门组织小组。

(3)课外活动的考核形式。成绩考核科用来竞赛、展览、汇演、报告会、经验交流、墙报、手抄报等形式。

2.制定操作程序

(1)制定语文课外活动的分级目标和内容。一二年级,从听说有趣童话入手,初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以自觉性的读书习惯;让学生认识身边的人和事,收集积累语言材料,初步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三四年级,从读有趣的自然书籍入手,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继续强化说读训练,认识身边的大自然,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勤动笔的创作能力。高年级,从读名篇入手,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不光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还要培养学生的独特的语言感受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个性写作能力。

(2)认识结构框架

活动目标: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培养创新,提高审美。

活动途径:与教材结合,与课外阅读结合,与社会实践集合,与思想教育结合,与其他学科结合。

活动双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教育阶段:一二年级吸收模仿二三年级消化巩固高年级结晶创造。这种整体结构模式,使教师能从整体设计组织活动。克服活动目标不明确,活动内容散乱等现象,使活动课外活动的开展更系统更全面。

3.确定基本程序

很多教育学者吧教学过程高度概括为导入展开终结。结合语文课外活动以活动为主,活动中学习的特点。我初步认为语文课外活动的基本程序应该是:激趣导入引导实践活动训练交流检查总结评价。

(1)激趣导入。在学生做好知识,技能。心理等准备之后,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活动要求。

(2)引导实践。通过传授方法,情景再现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主动参与实践。

(3)活动训练。学生主动参与,认真实践。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

(4)交流检查。学生实践之后,通过讨论、表演、展评、结集等方式交流活动成果,既是主动参与又是特长展示。

(5)总结评价。小结收获,激励发展,考查评价,自我反馈。

4.课内外紧密结合,有序实施计划,我以课内带课外用课堂学到的读书方法指导课外阅读,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促进课堂学习效率。

首先,我指导学生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标记符号,阅读全书后再条理理清,思考不懂得问题掌握中心。对于课外读物中的优秀作品,在学生共同阅读后,我总要布置思考题。如书中有哪些人物?写了什么事情?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你最喜欢其中哪个人物?为什么?你觉得文章语言有何特色等。读后让学生围绕思想教育和写作方法等方面有所收益。

其次,做到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我在指导高年级学生阅读时,培养他们随度随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最后,我经常集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向学生推荐优秀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开阔其视野,增长其知识,陶冶其情操。大量的阅读,学生会在一个更宽广的思维空间纵横驰骋。我向学生推荐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文学名著。

5.定期检查阅读效果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促进其认真地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我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检查方式很多。如每月填写一次登记表(包括姓名、阅读篇目、做笔记篇叙)。展出好词佳句摘抄本,查阅读笔记,召开新的交流会等,为学生创设畅所欲言的机会。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1.课外阅读活动

一二年级主要读有趣的故事、连环画、等,指导培养正确读书方法。三四年级主要读优秀作文、科普书籍、报纸、杂志。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摘抄习惯等。高年级主要读国内外名篇,培养写读后感。

2.语文兴趣活动

一二年级朗读比赛,三四年级可组织查字典比赛、读故事比赛等。高年级百科知识竞赛、现场作文比赛、动手做读书笔记展。

3.社会活动

第7篇

一、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语文能力的基本因素是听说读写,人们交流思想都离不开它们,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应着重从听说读写诸方面加强指导,指导它们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指导写作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包括写观察日记,课外练笔,写作竞赛等形式.二是以听说为主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包括朗诵会,演说会, 故事会等二、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指导的原则和方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开展这一活动,要做许多细致的工作。这里提出一般的原则和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二、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指导的原则

首先是寓教于乐原则,语文课外活动要做到动中有乐,乐中受教,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活动内容要体现思想性和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语文课外活动要贯彻寓教于乐的原则,既要是受教育的过程,又是充满乐趣的活动。

其次是学生活动与教师辅导相结合原则,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己组织、开展活动并及时总结评比。教师不要事事包办代替,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和创作能力。但是,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自始至终给予关心、辅导,主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当好参谋和顾问。

三、联系作文教学,组织实践活动

小学生很多都是从三年级开始才接触作文的,对作文有一种害怕的心理,作文教学效果不是很好。这主要是因为,不仅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较为陈旧,更关键的是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体验,在写作素材方面严重不足。一些学生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在写作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进行生搬硬套,虚设事件与情节,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的作文,毫无真情实感可言。鉴于这个问题,我通过种种机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时间以及机会,让其能够有进入社会的可能性,通过参与实践,来不断累积写作需要的素材,使作文富有真情实感。我往往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主题活动,例如鼓励学生积极加入由学校记者站和小记者报社共同组织“感动中国—你身边的感人故事”这一采访实践活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对那些典型人物实施采访。一些学生将采访对象定位为老以及党员等,听他们讲述旧时代的故事,进行了一次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一些学生将采访对象定位为社区内的老同志,聆听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风云变幻,使学生更加深入了了解了改革开放,进而感到自豪;一些学生将采访对象定位为医护人员以及清洁工等具有典型敬业精神的人,以此来学习优异的品质以及高尚的精神。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作文变得内容形象丰富,更重要的是感情真实。我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由团队组织以及上级教育主管机构共同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掌握社会,积累生活经验,给作文写作积累深厚底蕴。

四、开展小学课外活动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训练语文基本功的主要阵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基本功,要达到牢固掌握,得靠较长时间的实践。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比较多的从事实践的机会,诸如尽量多读一些适合儿童少年阅读的书报,联系实际经常学习观察生活,适当搞一些练习说话和作文的活动,这无疑对巩固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加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有益的。

其次,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有限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难以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补充,它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多渠道地、较快地接受各种新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这些在课堂外获得的有关自然、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既有助于增长学生的见识,又为语言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第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个性特长。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到自己喜爱的活动小组里参加活动。比如有的爱好演讲,有的喜欢作文,有的擅长书法等等,他们可以分别参加相关小组的活动,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自觉能动性,发挥各自潜能,发展个性特长。这对人才的成长大有好处。

第四,开展小学语文活动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崇高理想等方面都会产生促进作用。课外活动还能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刻苦向上的拼搏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锻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

第五,课外活动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有利于发现人才,使学生的特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智力主要表现在手指上”。由此,就可以看出学生自我动手的重要性,小学生依赖性强,尤其是对家长和老师。为此,我们教师就要更新观念,充分解放思想,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调查、撰稿、办报(黑板报、手抄报)锻炼能力。

第8篇

一、课内外语文学习相辅相成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它的优点在于:按照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有统一的内容和评估标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为扎实;教学的组织性、计划性强,还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主要缺点是:不能充分因材施教,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不利于拓展学习空间等。而课外学习就能够创造自由、生动、活泼的环境和气氛,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便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实践、乐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内容又可以打破课堂单调、内容固定的局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因而只有把语文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才能使语文教学收到更大的成效。

二、用语文课堂教学指导语文课外学习

正确处理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的关系。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学生进行课外语文学习离不开教师的课内指导。课内给学生以严格的规范,奠定语文知识的坚实基础,授以科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课外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延伸补充课堂所学知识,予以扎实的训练。课内“举一”课外“反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对课外学习的指导作用,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语文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协同运作,“课内开花,课外结果”;摄取于课外,营养于课内,忽视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都会成为一种孤立的封闭的存在状态。有人曾打过一个比方:语文学习就像一只鸟儿,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就像它的两个翅膀,一个翅膀折断了,飞不起来的将是整个鸟儿,而不仅仅是另一个翅膀,这就形象地告诉我们,如果孤立狭隘地只把语文教学局限于课内,只仅仅研究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而置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于不顾,语文教学质量无论如何也是不会提高的。课外活动的主要功能大致分以下几类:

1.以丰富知识为主

语文课外活动,大都可以不同程度地丰富学生的知识,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1)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道德情操、巩固课内教学效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外阅读又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配合课内教学的课外阅读。②配合社会教育的课外阅读。③拓展知识的课外阅读。④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开阔学生的视野,及时、大量的获取多方面信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与创造精神。但要注意一点,不应放任学生的课外阅读。(2)收听收视。听广播,看电视,电脑上网等也是丰富知识,扩大视野的一种重要手段。今年来,现代化的信息传递媒体迅速普及和发展,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及时、快捷、内容丰富、广泛,学生可从中获得最新的、最重要的知识。但是,这类媒体传播的信息良莠混杂,必须选择试听内容,特别是电脑上网,一定要排除那些不良内容的诱惑。(3)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开设各种专题讲座。如诗歌创作讲座、文艺欣赏讲座等等。讲座的知识比较集中,能在短时间内学到相对完整、系统的知识。专题讲座可以由教师讲,也可以请专家讲,还可以由在某些方面有专长的学生讲。

2.以训练技能为主

语文是一种特殊的技能,要靠反复历练才能形成。语文课外活动包括了与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有关的一切活动,为训练学生的语文技能开拓了广阔的天地。语文课外活动的语文技能训练,一是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应需性训练;同时,也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利于学生语文训练的活动。

3.以开展智力为主的

中学语文课外活动在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还应注意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联想和想象力,特别是发展他们的创造智力。

4.以综合实践为主

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关系密切,万花筒般的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也是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如进行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参观访问、游览观光,到社会上作宣传、搞演出、推广普通话、消灭错别字、举办夏令营等,都是社会实践内容。这类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活化书本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语文能力,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未来主人翁意识。

学生在课外语文活动中,不仅可以学习语文知识,而且可以学到更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知识,受到更多的文化精神的感染和陶冶;可以了解更多的民族英雄,重节气尚操守的贤士,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还可以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许多革命先烈和先进模范人物的美好心灵和感人事迹,感受时代气息。这些,对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都起着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重要作用。

第9篇

语文课学科具有最广泛的学习环境和学习途径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课外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对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做一些认真地思考和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语文课外活动包括哪些内容和形式呢?笔者总结了一下几个方面。

一、课外阅读

这是语文界多年来一直探索的课题,而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大量事实证明,阅读是一个人成才的必经之路。要提高语文水平,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光靠教材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外阅读方面,各校的大致做法是自由阅读和定向阅读相结合。自由阅读,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的选择阅读材料,教师一般不加限制,但要讲清目的意义,发动学生订阅各种有益的报刊杂志。定向阅读,即根据教学大纲规定和语文教学要求,确定阅读的篇目。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的阅读有布置、有检查,及时了解学生和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还应当要求学生每个学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要求学生在广泛阅读中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摘抄妙文佳句,多做一些笔记和卡片,这样做,对增强学生的记忆,激发思维,丰富语言都是大有好处的。

二、课外练笔

系统作文和不受任何限制的作文的结合,这是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除了强化计划作文外,还必须重视抓好学生的课外练笔,提倡写随意文,其形式包括日记、周记、影视剧评论等。这是写作上学生自由耕耘的一块园地,他们写自己的话,写实在的话,见什么写什么,干什么写什么,读什么写什么,想什么写什么。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每人每周写作的最低量度。有了量度要求,便于教师全面总结,可起到督促检查作用。

三、办报

包括学生的手抄报,学校或班级办的油印小报、黑板报、壁报等。学生自办手抄报,这是多年来在语文教改园地里的一朵奇葩。她在诸多的语文课外活动中开展较为普遍,活动较为持久,效果较为显著。这项活动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文及其他学科基础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编辑、排版、写作、绘画、书法等做种技能。学生自小办报,教师要从内容到形式的诸方面给与具体指导。要注意循序渐进,力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低要求到高要求。

四、参观、访问、调查、游览

语文课外活动的天地是极其广阔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把社会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把自己与当今的世界,自己生活的社会,人民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些先进单位、个人、专业户,一些名胜古迹,教师都应有计划的带领学生出去,指导学生观察。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有全校性的,有班级的,有小组的,也可以有个人的。目的是让学生开阔眼界,接触社会,熟悉生活,了解自然,认识新事情新现象。通过接触实践,提高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激情和热爱祖国的责任感。

五、班会

叶圣陶先生认为“说话训练”是激励学生“产生与发表的总枢纽”,教师之友抓住这个“总枢纽”才能有效地带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除了要重视课堂上学生说的能力以外,还要利用课外有计划的开展一些说话训练。例如,组织召开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难题讨论会、散文诗歌朗诵会等等。课前的三五分钟演讲,是近年来各地开展较为广泛的一项有益活动,应该大力提倡。课前演讲可以让学生自己定讲题写讲稿,篇幅一般不要太长。

六、听报告、举办讲座,收看有意义的节目或查阅健康网页

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有计划地经常性地组织一些专题性的讲座,内容可以结合年级和课文,做必要的拓展加深,还可以请英雄或者模范讲事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开学典礼”和“放假会”,语文老师也要当做一项语文课外活动来抓,明确要求。家庭电视和网络的普及,也为学生接受外界信息提供了方便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选择的观看有意的影视节目和网页,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不断地掌握国情国策。

七、竞赛

小学生往往争强好胜,不甘心落后。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里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实验证明,竞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之一,同时个人之间竞赛优于团体之间的竞赛。语文竞赛内容,包括书法比赛、查字典比赛、作文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汉语拼音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等。这些活动,教师应该有计划地定期开展,一般说来一个学期一二次为宜。要动员全体学生参加,不要搞成少数人的活动。比赛后进行总结评论,以精神鼓励为主,辅以适当的物质奖励。

第10篇

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课堂教学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基础。课外活动应有计划地进行,要根据具体情况制订,要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参加活动的学生都能充分地发挥其学习潜力。学生课外活动要求自觉自愿,不可强求,因而活动内容必须有吸引力,同时还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启发。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以学生为主要责任,每项活动应有明确的目的,活动以后应有检查,教师起指导、启发和帮助作用,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意识。以下谈谈我在课文课外活动中所采取的几种形式。

一、开展生动活泼的各项竞赛活动。

竞赛活动多种多样,让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对抗,从而使学生获取有益的知识。

1.开展基础知识竞赛。

此项活动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更广泛地阅读,学习课外读物,有意识地积累自己的词汇。比赛时以个人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能写出最多的词语和成语,再由组织活动的学生评出其中的优秀学生,以学校名义开校会给予这些学生奖励,以此来鼓励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

2.开展丰富多样的诗歌、散文朗颂比赛。

此项活动先由学生收集一些诗、词和散文,再让他们从中选出优秀名篇,指导他们颂读,引导他们如何有感情地朗读,着重在读准字音、融入情感方面加以启发,让学生多听一些名篇朗读的磁带,然后举行比赛,赛后自评、互评、师评。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开展猜谜语活动。

猜谜语的游戏,多种多样,如猜字谜,说歇后语和生活中的一些谚语。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对文字、语言的理解能力、联想力和推理判断能力。让一部分学生出题,另一部分学生猜,然后再倒回来进行,活动结束后由评委评出优胜者,并颁发奖状,以此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4.利用名胜古迹,诗、词、对联的知识竞赛,提高学生人文修养,陶治学生的情操。

开展这项活动前,先让学生搜集有关诗、词、对联。然后组织学生以手抄报的方式作书面交流,这样可以丰富大家搜集的内容。最后由我出题进行这方面的知识竞赛。学生准备―交流―竞赛,经过这一系列的过程,学生不仅丰富了知识,还提高了文化品味。

二、组织学生开展墙报比赛活动。

这项比赛前,先由各班学生自愿写文章、并收集一些名言,然后由班委筛选出优秀篇目参比。对于参加比赛的班级、教师要指导他们如何设计版面,合理编排墙报的内容。评选要求要从各班墙报的内容、版面设计等方面进行评比,评出优秀的班级,以学校的名义给予奖励,以此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第11篇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课外活动 培养 写作能力

课外活动是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接触大自然,运用课内学到的观察本领去广泛地观察大自然,从而丰富感性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把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从而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这样,可以开拓知识领域,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激发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强化阅读,激发思维

阅读是增长知识的有效办法之一。要提高语文水平,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只靠教材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外阅读方法上,可以采取自由阅读和定向阅读相结合的方法。自由阅读,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阅读作品,教师一般不加限制,但要讲清目的和要求,一个课时能认识一个事物便达到了目的。定向阅读,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以及某一写作单元的目的和要求,确定阅读作品目录。如课标规定初中每个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三五本书,教师针对记叙文的特点,有要求地布置任务,通过检查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掌握或没有掌握的问题,以便在往后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教师还应要求学生每个学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摘抄妙文佳句,多做一些笔记和卡片,这对增强学生的词汇量,激发思维,丰富语言,大有好处。

开展课外阅读,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读书活动。(2)让学生学会选择读本,做到内容适宜,口味相符,有益身心。(3)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如做好笔记等,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4)不断激励,持之以恒,养成自觉读书的良好习惯。

二、坚持练笔,写出自我

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只学理论不实践,无法达到提高的目的。定性作文与不受任何限制的作文相结合,这是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强化课堂计划内定性作文(教学计划内规定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外,还必须抓好学生的课外练笔,提倡写随意文,其形式包括日记、周记、评论、读书笔记及信函等。这是学生写作上自由耕耘的一块园地,让他们写自己的话,写实在的话。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每人每周写作的最低量度。有了量度要求,便于教师全面总结,可起到督促检查作用。

三、自办小报,发挥想象

包括学生的手抄报,学校和班级办的油印小报、黑板报、墙报等。这项活动的作用为: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及其它学科基础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的编辑、排版、写作、绘画、书法等多种技能。学生自办小报,应注意几个问题:(1)主题选择要恰当精心。一是学生喜闻乐见,二是资料来源要广,便于学生采集信息。(2)合理安排办报次数。(3)体现兴趣性。注意循序渐进,力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低要求到高要求。(4)注意点评激励,使他们越办越爱,越办越好。

四、听报告、讲座等,发表见解

学校、年级、班级应根据实际有计划地、经常性地组织一些专题性的讲座,内容可以结合年级的课文作必要的拓宽和加深。还可以请英雄或者模范讲事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红旗下的讲话”、“开学典礼”和“休学仪式”,语文教师也要当作语文课外活动来抓,提出明确要求。现在家庭电视机很普及,为学生接受外界信息提供了方便的条件,教师应积极引导,有选择地要求学生观看一些有益的影视节目,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让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掌握国情国策,课堂内开展评论,发表看法。

五、开展竞赛,激发欲望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方法很多。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之一。实验证明,开展多种竞赛活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和表现欲。学生在争相表现和争获荣誉的过程中,能充分表现出创优的热情,创造的欲望也自然激发升腾。因此,教师可在语文课外活动中适当组织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语文的竞赛内容,包括书法比赛、查字典比赛、汉语拼音比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语文基础知识比赛、诗歌散文比赛等。作文竞赛活动多种多样,如口头表达比赛、书面表达竞赛、写作技巧比赛等。活动中,如果引导适当,指导得法,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些活动应有计划地开展。赛后要总结评比,以精神鼓励为主,辅以适当的物质奖励。

六、进行社会调查,丰富写作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可以开拓他们的社会生活视野。社会调查可以采取观察、访问、实践等形式。

观察中应首先引导学生定向观察,即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准备地组织学生观察,教给方法,开拓思路,如参观某建筑设施、观察某人言行等;其次应作机遇观察,即没有预定范围和目标,偶尔引起注意使进行观察,如放学路上发现的有意义的事等。

访问,有个别采访,也有现场采访。但都要明确目的,注意不同的对象,采取相应的交谈方式;对要获取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整理,这样才能为写作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材料。

第12篇

关键词:课外活动 演讲 摘抄 竞赛

语文教学大纲和新教材指出,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语文教学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光靠课堂的学习显然是不够的。课本的知识或教师传授的东西,只不过是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大量的知识和各种能力需要学生在课堂之外去学习和培养,特别是在强调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课外活动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这一点和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或许和英语教学有点类似。

然而,现实的语文课外活动还处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语文教学被窄化为课本教学。原因多多:首先,学校内部意见不统一,特别是作为领导者的反作用更大,大多数学校都认为课堂教学是第一要务,因此,语文课外活动备受歧视的状况在各个中学比比皆是。其次,社会舆论普遍认为上课是“正餐”,课外活动是“零食”,因而家长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业,大多不支持子女参与语文课外活动。再次,语文课外活动的收获不是显性的,不可能在学生的语文学科考试成绩上“立竿见影”,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另外,语文教学观念缺乏创新,课外活动组织的呆板陈旧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都不是课堂!我觉着根据我县、我校的实际,不妨开展如下活动:

一.组织学生进行课前3分钟演讲

现在很多学生大多胆小害羞,尤其是村小升入初中的学生,其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如不能在初中得到应有的锻炼,无论其今后升学还是就业都难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大学生不会推销自己,就很难找到工作,如北大学生卖猪肉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语文教师应该从学生进入初中开始就统筹安排。根据班级实际制订出三年的演讲计划。对演讲的内容,每生演讲的日期,作出安排,让学生心中有数,提前做好准备。

一般应安排如下内容:向您介绍我,名人名言,《论语》讲析等。该活动应三年一贯之,不能因各种原因停顿,事实证明,三年之后学生当众演讲的素养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指导学生摘抄、剪报、做卡片,积累资料

知识是点滴之功,重在积累。语文更是如此。古人尚“读书破万卷”、“熟读唐诗三百首”,这既是讲阅读也是讲积累。

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积累资料的习惯。我们的图书拥有量少,报刊资料比较贫乏。教师应充分利用部分学校报刊、自定报刊,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教会学生阅读文摘报刊的方法,教会学生摘抄做卡片的方法,组织学生收杂志,学习剪报的方法,教育他们养成习惯。

每月组织学生班内交流,每期组织学生评比竞赛。坚持不懈,学生会从各类报刊中收集到有价值的名人趣事、名言警句和优秀的文章,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特别强调一点,这些资料是应该经常翻看的,烂熟于胸最好,老师们是知道的,材料只有乱熟才能在写作中得以运用,如果到写作时“再想想”,那是不可能用好各种材料的。

三.设立班级图书角

设立图书角的根本目的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阅读是和作文密切相关的,古人是这样论述读书与作文的关系的:“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韄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也。”很多学生怕作文,其实质是没有阅读或阅读太少所致。

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所言,把阅读提高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读书是打开人生的第二个窗口。“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不知是哪位哲人说的,我很是赞同。支持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核心概念就是阅读,他说:“我坚定的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你要强迫自己每天读书,不要把这件事拖到明天,今天丧失的东西,明天是再也无法弥补的”,“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在他看来一个中学生的阅读总量应该是2000小时以上,可遗憾的是我们很多的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有时是没有形成读书习惯的条件——没书可读,有的时候不读好书(例如:言情小说、低俗小说),例:前两天我看到的一本书,选一小部分给大家念念。这种垃圾文化对一个中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害的事情,也是很遗憾的事情,我们学校、老师有义务给他们提供帮助,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最好的做法是设立班级图书角。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定要在每个班级里单独建设一个‘书籍之角’,在这里陈列一些内容较好的并且使儿童感兴趣的书籍。”

具体的做法是:做个好的书橱,一定是带有玻璃的那种,便于学生观察,便于借阅;学校负责印刷书卡、借书卡;语文老师负责列出书目,推荐书籍;图书由学生提供,老师把关,定期借阅,毕业时返还。

由于学校条件所限,学校图书室很难对学生开放,很多学生想读书而无书可读,图书角就可解决这个问题。图书角最大的好处是资源共享,假如每人带五本书,全班便有三百多本,假如初中三年读完这些书,那该是多大的收获?

四.组织学生收看优秀的电影、电视,编排课本剧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与电影、电视有关,如《从宜宾到重庆》是电视剧《话说长江》解说词,《白毛女》(节选)歌剧、话剧、电影均有,故事片《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本身就有故事片。这些电影或电视大多比较尊重原著,艺术性也比较强,带领学生看这些作品比课内的烦琐讲授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使他们了解全貌。

教师还可组织学生编演课本剧,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篇目情节集中,场景变换化不大,适宜演出,如《变色龙》、《孔乙己》。教师可在学完课文之后,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自编自排自演课本剧。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教师应不放过这一语文素质教育的极好手段。

五.学校定期开展各种语文竞赛活动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需要生长的土壤和催长剂。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观念更新是其生长的土壤(更新教学观念、改革评估措施、注重远期效应),各种语文活动竞赛的开展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参与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外活动能长期顺利开展的催长剂。

学校应将各种语文知识竞赛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每期开展语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等,对成绩优秀者实行奖励,以推动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

这些活动是我们所承担的课题“校园文学与语文教学”重要部分,我们应该组织好。

六.学校组织成立校园文学社

文学社最大的好处就是培养写作尖子。文学社将有写作才华的学生组织起来,同时为他们提供一个发挥的平台,组织好了,这些学生的前途不可限量。三中曾经的文学社副社长阎慧英在国务院公务员考试中考出了全国第一的成绩,就是最好的例证。

从另一个角度讲,人均有七情六欲,学生亦是如此。他们有成长中的烦恼需要诉说,有生活学习中的委屈需要倾诉,有成功的喜悦需要人分享,有青春萌动的情思需要表达,有失败的痛苦需要排解,更有应用语文知识表达生活而获得成功的需要。校园中流行“课桌文学”、“围墙文学”甚至“厕所文学”,这是学生需要得不到正常满足而无端发泄的自发方式。学校应根据这些学生需要,成立文学团体,创办文学刊物。通过讲座、讨论、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活动,提高其写作能力,再将其文章在刊物上发表。写得特别好的可推荐给正规刊物。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在校刊上发表,尤其是在正规刊物上发表,那成功的喜悦自不必说,这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写作热情。

七.创编学校的校本教材

这是一个更庞大的工程。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在学生中倡导背诵经典的活动。为了更好地实施,为学生编纂一本校本教材,让学生从初一开始一直背诵到初三。方法是从中国古代典籍中选录,如《论语》《诗经》《三字经》《千字文》等,将里面对我们学生有益、有用的文段选录出来,集合成一本书,作为学生的诵读教材。这项工作如能落实到位,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可以这样讲,语文课外活动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其作用、其效果已是远远地超出课内,何乐而不为呢?

第13篇

一、乐于奉献,更新观念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学好语文必须在听、说、读、写上下工夫,光凭在语文课本上下工夫是不够的。目前在农村初中,为了应付考试和升学的压力,许多语文老师都把语文课外活动课变为语文辅导课,进行补缺补差了,有的干脆当作课内课进行正常的语文教学。虽然老师也强调学生在课外要多读多写,但因缺少必要的评价和检查而形同虚设。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分数虽然上去了(中考时与城里相比差别不大),但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没跟上。另外,家长只看分数,不看能力,当发现自己的孩子在看课外书时,不但不鼓励,反而加以指责,打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这些都是导致学生进入高中后语文成绩下滑的原因。要改变这一现象,首先语文教师要有奉献精神,不能让名利左右自己,不能违背语文的教学规律,要知道,语文学习是一项长期积累和实践的过程,不可一日而就,不能只依靠老师的强行灌输和大量做题来完成。如果这样就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表现,最终害的是学生。因而教师应先更新自己观念: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只是提高学生的语文分数。其次是要改变家长只要分数而不要素养的观念,这就要求学校和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懂得语文学习的规律,明白听、说、读、写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还应让他们知道,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光靠课堂,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要让他们积极配合学校,鼓励、培养自己的孩子课外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因为即使课外活动课上得很好,对提高语文分数也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观念更新了,老师才愿意上语文课外活动课,否则,会落个吃力不讨好的下场。

二、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就必须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的做法就是带领学生“玩”。通过玩,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学语文。语文课外活动课是学生“玩”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因势利导,让语文学习潜移默化地融入“玩”的过程中,通过“玩”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的“玩”法如下:

1.放下课本,走上操场

青少年的天性就爱玩,老师可利用语文课外活动课,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有计划地把学语文这一任务巧妙地融入其中。如:老师让学生走到操场上,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做游戏,先让一个学生随便说一个字,如“好”,再按一定顺序,让下一位同学接这个字,在规定时间内,用普通话大声说一个词或一句话,如“好人”或“好人一生平安”,再让下一位同学接“人”或“安”说一个词或一句话或几句话,以此类推。当有的同学在规定时间内没能接上,就要被罚,让他(她)走到圆圈中唱歌、跳舞、说笑话、讲故事等。通过这一活动,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大众场合下用普通话大声说话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克服胆怯的心理。此游戏可由易到难,逐步加大语文学习成分。如开始时,接的字可用同音字替代,可以说一个词,也可以说一句或几句话,随后加大难度,不准用同音字替代,并且必须说一句或几句话,以此不断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举行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讲相声、表演小品等活动,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游戏结束后,可以请大家谈对此次活动的看法和感受,最后再要求全体同学回去后把此活动的主要过程写下来,在下次活动课时读一读,比一比,看谁写得详细、生动,同时布置下次活动的任务。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玩得开心,同时听、说、读、写都得到了训练,可谓一举多得。

2.走村串户寻传说

除了爱玩游戏之外,大多数同学都喜欢听故事,我们这里流传着许多民间故事,如牛郎织女、二郎神下凡、朱元璋的传说等等。另外,我们这许多地名的来历也都带有传奇色彩,如滁城的鲜鱼巷、沙河镇的白米山、九面塘等,再加上当地现代新闻人物的传奇故事,如大王镇的王伍舍身救母的故事等可谓资源丰富。我就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让他们走村串户,请年长者给他们讲故事,再让他们把听到的故事进行整理,写成栩栩如生的小故事,利用语文课外活动课,让他们把收集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同学们听,最后老师再把同学们收集到的故事编印成册,注明作者,发给大家,让他们去阅读,读完之后再讲给家人或朋友听。这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还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有着很大的帮助。

3.走进名著,走近作者

第14篇

关键词:教学方式;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方法策略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一方面在拓展学生语文视野的同时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度过生动有趣的课后生活,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如何才能高效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成为了每一个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话题,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活动组织形式,让课外活动变的有趣而且有意义,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对提升小学生语文整体能力大有帮助。

一、开展课外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大有帮助。高效开展有意义的课外知识竞赛,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可以扩展学生们的语文视野。怎样才能高效开展有趣的课外知识竞赛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让学生在知识竞赛中真正感觉到语文知识的魅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好良好的基础。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举办成语接龙大赛,先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教师先出一个成语,从第一组的学生开始进行成语接龙。获胜的一组可以获得一些小奖品。通过这种简单的知识竞赛可以巩固学生的成语知识,另外还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对学生以后的成长道路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抢答活动,比如两个学生为一个小组进行比赛,由老师提问一些语文方面的知识题,两个学生如果谁知道答案就可以进行抢答,如果答对的话就加一分,如果回答错误的话就扣一分,谁的积分先达到七分就可以获得胜利,顺利进入下一轮的比赛。古诗词背诵大赛也是一个很好的趣味比赛形式,教师先找一个学生们没有学过的古诗,让学生们在半分钟的时间内记忆,最后谁背诵的又快又好就可以获得胜利。通过这种简单的比赛形式可以让学习变的更加有意思,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起来也更加有动力,学习效率也会很高。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高效开展对小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大有帮助。

二、开展实践活动,增加学习趣味性

受传统的教学理念的长久影响,学生的课外生活一直都是枯燥无趣。再加上现在学习压力比较大,学生如果不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放松自己,对自己的日后的学习非常不利,甚至如果学生长时间在高压力下学习,不仅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效率,还会对学生身体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会教给学生许多道理,也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有意义的经历。开展实践活动,还可以带领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知识,在生活当中发现知识的细节,对学生语言的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大有帮助。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烈士陵园,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感悟当时革命历程的艰辛。同时学生也会通过这次实践活动积累许多写作的素材,避免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生搬硬套,这种机械式的写作方法只会让作文变的生硬。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公园春游活动,让学生细心观察春天的各种景象,为自己的作文写作积累素材。教师在组织完社会实践之后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实践心得,写出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想,为自己的作文写作积累素材。通过这种实践活动的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多的贴近生活,积累一些作文素材,可以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三、开展特色主题班会,丰富课后生活

高效率开展特色主题班会,不仅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友谊,还可以起到很好的丰富学生课后生活的作用。教师还可以通过特色班会掌握学生近期的学习状况,然后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友谊之后,教师才能更好的与学生沟通,有利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高效开展。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语文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原创作品进行演讲,演讲比较好的学生会得到一些小礼品。另外教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书法比赛,在学生当中找出几个小评委,保障比赛的公平性。不定期的这些特色班会活动,可以使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学生慢慢放松下来,更好的投入到下一步的学习当中。另外小学生对这种活动方式很感兴趣,因此参与性与积极性也就更高。最重要是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学到一定的知识,通过比赛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斗志,对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教师在新时代的要求下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多样化的活动组织形式,将学生从紧张的学习当中释放出来。同时学生也会在活动中学到许多新的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提升语文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对小学语文课程的高效开展起着很大的作用。扩展小学课外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成长。

参考文献:

第15篇

论文摘要: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国际思潮已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在此背景下,课外教育越来越成为各国建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开展课外语文教育,可以使学生通过独立的活动,广泛地、综合地、跨学科地运用知识,可以把知和行结合起来,形成知、情、意、行辨证统一的过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师应确立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自主地位,通过各种形式发展语文课外教育。

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学校教育中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小学教育是一个由多学科组成的教学体系,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其他学科也同样存在,可是为什么州门把眼光总是投向语文教学呢?因为语文是“百科之母”这决定了语文不仅仅是一个知识性、工具性和能力性的学科,还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文化色彩,关系着学生心灵塑造的教育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它肩负着传递民族文化传统,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要想学好语文,光靠语文教材和教师课堂上的讲授是不够的,必须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

而长期以来,新兴的素质教育仍然没得到重视,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学校办得好坏的最重要尺度还是每年的“中考”、“高考”,大多数学生语文试卷能考八九十分,而在社会生活中却缺乏交际能力,不善于和陌生人打交道,在生人面前往往脸红口呐,手足无措。这和我们提倡的所谓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刘国正指出的:“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现在有一种现象,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孰不知,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本只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如是说。这也告诉我们,不要唯课本论,不要把课本当作教材的全部,如果老师只是把“例子”, (课本)讲解分析得再明晰透彻,却不让学生去接触生活实际,不善于运用所学书本知识去指导实践,从实际生活中采掘大量鲜货的知识,不去做适量的“习题”,那么学生也不可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堂教学侧重知识的传授,如果忽略了向学生提供得到生动的直观机会的特定作业方法,教师尽是以语言的抽象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就会枯燥而令人生厌。在这种情形下,记忆力代替了思维力,而这种记忆力是通过机械地带强制性地背诵教科书的词句,人为的培养起来的。学生受到的教育只停留于观察事实,他要在发展自己思考力上不断得到锻炼。

所谓课外语文教育,也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外,由教师或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各类语文学习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获取教科书以外的知识,发挥特长,增长才能。语文课外活动不仅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无法为课堂教学所替代的独立的教育活动。一般来说,语文课外活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课外语文学习活动,具有目的性,在时间上表现为某个特定的具体的课程;另一种是课外其他语文活动,指日常性的,社会性的语言文字运用活动。

素质教育体现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既是对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都得到良好的培养。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外语文教育呢? 我认为要给学生以实践活动的机会。在语文活动过程中,应确立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自主地位,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商量规划,自己去组织实施,自己动脑筋动手独立完成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能力,增强学生自我发展意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把脱了在课堂教学中很容易滋长的依赖心理,自己独立阅读书刊,查阅资料,编写出版刊物,排练,演出课本剧,访问各行各业先进人物,深人社会实践调查,填写调查报告。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在这种实践中,会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教师如过多的具体要求,过多的检查督促,管得过细过死,都不利于课外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