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食堂食品安全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学校食堂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情况
检查中发现,学校食堂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106家,约占76%,无《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过期的34家,约占24%,另外,学校食堂还存在对外承包情况,承包或变相承包的78家,约占56%。
1.2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情况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绝大部分是临时工,工资待遇较低,流动性较大。经调查发现,食堂从业人员初中毕业居多,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甚少,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培训的仅占40%。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状况不明,约67%的从业人员没有健康体检证明。个别从业人员不注重个人卫生,卫生习惯较差,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不穿戴工作衣帽、留长发、留长指甲等现象,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度和责任心不强。
1.3学校食堂设施设备情况
调研中发现,各县市对学校食堂设施设备配备情况参差不齐,部分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而有些乡村学校食堂基础设施设备十分落后陈旧,有的操作间墙壁、天花板已经霉变脱落,卫生环境达不到要求。有些学校食堂还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规划布局不合理,餐厨面积狭小,有的仅有两间房屋,几十平方米。冰箱、冰柜等冷藏设备不全,且利用率不高。配备消毒设备的学校食堂较少,仅占37%,即使个别食堂有一些消毒设备,也只作摆设。
1.4学校食堂卫生管理情况
经调查,约5%学校厨房环境卫生条件极差,污水横流、墙壁上油污多,食品安全隐患极大。32%学校食堂防蝇、防虫、防鼠等“三防”设施不全,个别单位纱窗破裂,餐厅内无灭蝇灯,苍蝇密度大。消毒、保洁设施不全,餐具消毒不到位,消毒记录不完整。就餐桌椅油渍现象严重。
1.5学校食堂原材料采购情况
调查中发现有67%学校食堂对原材料采购把关不严,没有向卖家索证索票,采购验货制度形同虚设。学校食堂还存在使用无任何标识、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单位的“三无”产品,导致食品存在安全隐患。约有34%学校食堂采购没有检验检疫的肉类产品,采购记录不完整、不及时,对供货商资质审查不严格,没有留存供货商的相关资质。
1.6学校食堂食品贮存加工制作情况
经调查,约有29%学校食堂贮存食品原料的场所不韩秀婷:聊城市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市场调研符合规定要求,场所存在不通风、潮湿、杂乱的情况,没有定期清理库存产品,部分产品已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有的食品加工区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还有的食堂原料清洗不彻底,生熟不分开,存在交叉污染情况。
2对策及建议
2.1把好学校食堂食品采购关,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隐患
学校食堂采购查验食品时应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应向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宜采取集中采购、定采购的方式确定供货商。严禁采购、贮存来路不明和质量低劣的食品和原料。对进货食品要做详细的记录,包括时间、产品名称、出厂日期等,并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
2.2加强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一是加强从业人员食品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学习。着重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二是结合学校食堂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从业人员普及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宣传食品安全对人的重要性,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三是要建立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健康档案。从业人员要定期体检并提交体检报告,对于患有疾病或者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从业人员要及时清退。
2.3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应急机制,强化制度保障
食品安全应急机制是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出问题时的一种应急反应机制,它能有效地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首先,建立食品安全保障部。成立由学校主管领导、后勤管理相关人员、校医院、餐厅从业人员以及部分学生代表组成的保障小组。明确职责,及时收集食品安全方面的有效信息,有食品安全隐患情况,做好记录和汇报工作,避免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预警机制。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时,各环节之间做好相互配合,发挥应急处理的作用,及时处理突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最后,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成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明确岗位职责,严格做到责任到人,对于因工作疏忽,导致学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相关人员,要严惩不贷,一追到底。
2.4部门联合监管,加强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针对目前餐饮业食品监管“碎片化”的状态,建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商局、教育局、农业局以及学校“五位一体”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一是各部门之间做好协调,各负其责,不推诿扯皮,不定期对学校食堂进行检查,保证监督频次,使监管常态化,并督促学校经常开展自查。二是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信息档案,对纳入食品安全不良信用记录名单的,在依法查处的同时,要进行重点监管。三是每年任意抽取一定比例的学校食堂,并对其食品进行抽检,抽检结果不合格的食品给予严惩并通报。
3结论
遵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规范》,我们采取卫生许可和每季度一个轮回的卫生监督方式对管内站区分散的食堂分别进行量化分级管理,采用《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等级核定评分表》进行调查、评分,将铁路站区食堂食堂分为A、B、C不同高低等级。调查内容包括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状况及体检情况、餐饮具及消毒的卫生状况、原料采购和储存的卫生状况、加工过程的卫生状况及环境卫生状况等。
2结果
2.1食堂量化分级管理评分总体情况
管内站区57个食堂,仅有1.8%的食堂(为城市内大型食堂1个)信誉度和风险分级综合评为A级,30.7%的铁路站区食堂食堂评为B级,67.5%的食堂评为C级。
2.2大型、中型、小型食堂量化分级管理情况
管内站区57个食堂,仅1个大型食堂评为A级,有5个大型食堂和12个中型评为B级,39个食堂评为C级。
3讨论
关键词:重要性;管理目标;管理方法
一、食堂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小学食堂的安全管理关乎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的管理秩序,需要引起学校的充分重视。由于小学阶段的作息时间大体为“早八晚五”的时间段,所以住处距离学校稍远的学生在学校吃中午饭的情况是最多的,早饭和晚饭则较少一些。对于一些提供住宿的学校中的住宿生来说,则几乎一天三顿饭都是在学校食堂解决。对于广大教师而言,中午饭也多在学校食堂解决,偶尔会在学校吃晚饭。通过以上基本情况的分析,可见部分学生和教师的三餐中至少有一餐是在学校食堂吃。而由于学校食堂也会开设一些特色档口,会吸引部分学生留在学校吃午饭。总体而言,在中午这个时间段食堂的人流量非常大,其他时间也会出现人流高峰。人多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安全隐患。所以小学食堂的安全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要保证学生和教师能够安全地在学校度过午餐时间。此外,诸如食品安全问题,更需要引起学校的充分关注。这直接关系着师生的身体健康,不容存在侥幸心理。科学对学校食堂进行安全管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取信于学生,同样也可以保证师生的饮食安全,以维持学校管理秩序,维护学校名声等。
二、小学食堂安全管理的目标
小学食堂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对于小学阶段的食堂安全管理,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考虑。第一,秩序井然,文明礼貌。小学食堂作为人流量大的地方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单靠管理无论如何都不能避免问题的产生,只有靠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首先从自身做起,在高峰时间点一定要遵守秩序,礼让他人。所以食堂安全管理首先需要进行安全教育,教育老师和学生守规则,懂礼让,逐渐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这也是食堂安全管理的应有之义。所以,良好秩序是小学安全管理的首要目标,也是保证安全的前提条件。第二,保证食品安全。这同样是小学食堂安全管理需要达成的重要目标。只有保证食品安全才能够从某种程度上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而学生和老师的自身利益是学校的最高利益。此外,安全、干净、卫生的食品也是提升食堂形象的重要内容。总之,小学食堂安全管理应该达成的目标还有很多,也包括很多细则性内容,本文在此只列出最重要的两项,以引起充分注意。
三、小学食堂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
小学食堂安全管理的具体办法应该从主管单位和学校这两个层面进行考虑。第一,定期检查,做到未雨绸缪。对于学校食堂主管部门,应该定期对学校食堂的用餐秩序进行维护和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开会讨论,并出台可行的办法。还要对食堂的各种设备定期进行检查,以防产生重大安全隐患。对于年久失修的陈旧设备一定要及时申请更新。第二,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总结,及时发现是在哪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并且要追究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这样才可以使管理人员时刻保持警惕而不松懈,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好食堂安全管理。第三,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充分地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公共场合还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所以在学校层面上,应该时常对学生开展食堂安全教育,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学生自己注意到之后,才能更有力地保护好自己。具体的形式可以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活动,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绘制班级板报等。班主任教师在教育W生的过程中应该发挥积极作用。
总之,小学食堂安全管理的方法应该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要弄明白学校食堂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学校领导、主管部门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对学校师生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二,应该制定食堂安全管理的目标,一方面要构建井然的秩序,另一方面要保证食堂卫生和食品安全。第三,管理的具体方法应该从学校和主管部门两方面入手来考虑,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度,还要进行安全教育等。
参考文献:
[1]孙德君.浅谈小学食堂卫生管理[J].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2016(3).
[2]郭玉生.基于食品安全的乡(镇)中心小学食堂管理要点:以吉林省永吉县双河镇中心小学为例[J].第二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文集,2015(7).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