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数学单元总结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问题系统;高中数学;实验
1.实验介绍
中学数学《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实验》是一项关于教育思想、教材、教法及课堂结构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实验,其基本理论是全面落实数学问题系统、目标与检测、自学、情感等四个因素,以扩展数学习题的功能,充分发挥教与学的内在功能,其指导思想是把统编教材转化为一个科学的、生动的、富有启发性和导向性的问题系统组成的、符合该年龄段中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水平、直接为教与学服务的实验教材,并由此去转变规范教与学的方法,优化数学教学的基本因素,把数学教学变成数学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活动结果(知识)的教学,实现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负担轻,速度快,容量大,效果好”的教学目标。
2.教案本与问题系统引导教学
现行高考的知识点取于教材,但题型及解题方法在教材中是难见的,就是说对教材全部熟练,高考不一定得到好的成绩,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就是针对这个脱节而进行的。实验所编教案本的使用离不开教材,因为教材的解题方法和定义是绝对权威的,以学生为主体,个个问题让学生动笔动脑,教师只对学生作引导,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且对学生的负担和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减轻和减少。如:, 这课前问题是以填空题出现最好;大题和难题要加一些解答过程;选题量可多而易;在教材编写中,第五章――不等式就当今数学热点问题加入了不等式证明的放缩法和换元法,还加入了柯西不等式的应用,并列举了一些应用题。在数列这章教材中,相应侧重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混合求和运算,增加了简单的递推数列。在极限这一教学单元中,强调了极限的四则运算,对形如:
limn∞
apnp+ap-1np-1+…+a1n+a0bqnq+bq-1nq-1+…+b1n+b0
(ap、bq不为零,p、 q为整数)
Lim an - bn n∞ an + bn (a、b为正数,且不为1)
这两种极限的运算和讨论作了详细的介绍并补充了习题训练。对数学归纳法的证明以填空形式为主,训练当n=k+1(k∈N)的题型, 并又增加了归纳猜想和证明。在第八章中对复数与《解析几何》的联系作重点详编,复数的模的运算公式。
3.实验操作情况:
高中数学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的实验主要是如何用好教案本,它不同于复习资料,也不同于教材(课本),我们是这样使用它的:
3.1 课前把它当预习本,要求每个学生阅读教材后, 能正确填写教案本中的复习和概念的填空,并适当抽查学生的进度,如遇难题可暂停等到上课时再做。有了课前预习, 课堂教学就非常顺利且效果良好,并使课堂气氛活跃。
3.2 课堂中把它当作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课堂练习, 教师课前熟悉这节课所要讲解的教学内容,并要有节制地穿插一些相关内容,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其味无穷;但又不超过教案本的内容,否则会造成误为数学深奥无比。以问题系统引导为主,围绕教育实验目的,使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3.3 课后把它当作练习本,因为课堂中不一定把每节课处理完, 有些题型在进行系统训练时,插入的各种题型可能较多,也可能是本节课内容多,总之,教案本后有一些习题是留给学生课后去作的;所以,它是课后的练习本。
4.实验总结
实验进行过程中,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效果,这当然也取夺于我校学生有良好的素质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效果在以下两方面:
4.1 减轻了教师的负担。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的实验, 主要引导了学生的自觉学习习惯,因为每节课都要学生预习,学生只有预先阅读教材后,才能正确填写教案本,填写完教案本后,等于做完课本中的容易练习,这样,一节课后,有许多练习可以不必作了,对教材中的习题让学生自己去做,如果学生已经会了,就可以不必去做了,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就必须多加强教材习题训练,否则,他的考试成绩就差。这样,有了教案本,我的备课工作量减少了,作业批改量也减少了许多。
4.2 成绩提高幅度大。
在单元测验中,竞有许多人次能得高分,这是我这几年教学中,少有遇见。
5.实验的发展
有人说,高三年级是关键的一年,弄不好会搞砸的,别前功尽弃了;现在已进入高三年级,高三年级虽不同高一、高二年级有那么多新课程,但我们已作好了继续实验的准备,相应编好了高三教学用的数学专题讲座。只要实验对我们有利,对教学有利,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我们就把它坚持下去,说过: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对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实验,我校领导和教师大力支持,只要我们有恒心,有信心,我们的实验就会成功的。
收稿日期:2011-07-12
体式分层; 备点;备线;
备面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1―0040―01
“立体式分层”备课模式是针对教师从 “被备课”(抄写、复制教案)状态逐步过渡到“仿备课”(有思考的抄写、复制或摹仿)状态,再到“自备课”(真正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特点及所教内容的特点来备课)状态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个相对有效的备课模式。把以往教学过程中“备点――课时备”模式逐渐向“线和面”(备线――单元备,备面――主题备) 模式过渡。在提高教师基本素质的同时,极大地加深了教师对教材及课程本身系统的认识和梳理,使“课程全局观”得以体现。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提高专业素养、挖掘课程资源、整合信息技术等更高的视角来“备课”,进而实现高效课堂。下面,笔者就“立体式分层”备课模式,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备点,即课时备
在起始阶段按课时备课,这是最常见也是目前绝大多数教师使用的备课方式。对于备课技能的提升来说,这一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好比初学阶段。按课时备课就是按照课时教学内容,完成每一个课时(节或点)的备课,尤其要注意“点”的落实。如,课时教学的基本知识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关键点或突破点。这一阶段可以参考其他优秀教案,但要注意的是不能机械地抄写。随着个人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备课就可以从直接参考逐渐到思考后再借鉴,最后到有自己见解、自己风格的改动或完全根据教学的实际设计教案。
这一阶段要注意,备课工作不仅是课前备,还要依赖于教师课堂应变能力、发现能力和调控能力的课中备,更重要的是依赖于教师反思能力、总结能力的课后备。对这节课的得与失,存在的问题及课堂“闪光点”的十分钟回顾及记录,就是一个优秀教师的起步点。
二、备线,即单元备
在按课时备课掌握较熟练的基础上(一般应有3-5年教学经验以上),可以尝试“单元备”。即把每学期的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知识点、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措施、教学建议、教学思想,甚至是教学课时划分等,作为一个完整的备课内容。重点细读教学参考书上的相关内容,理清并理顺这一单元全部的课时内容之间的联系和相关递进关系,做好计划课时与实际课时的对照表,梳理本单元的所有基本知识点,分清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掌握的不同内容;其次还要关注教参后面的“参考资料”(这一处是许多教师的备课盲点),读懂并弄明白这些资料是为教师本身“一桶水”增加容量,为讲出精彩的那“一滴水”作储备。单元备课做得好,课时“全局观”就会得到相应体现,教学思路和方向就不会发生大的偏差,对编者意图和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点就会逐渐厘清。
三、备面,即主题备
把小学数学全部教学内容分成几个相应的主题,如数的认识、数的计算、几何内容、代数知识、统计学习、数学广角等。选择一个主题,从各册教材中提出对应单元的相关内容,形成小学阶段完整的教学内容,通过整理、对比、思考和分析,重点整体观察这一主题下的内容是如何逐层呈现的:每个学段或学年呈现的内容是什么,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什么,要求学生应学会的“度”是如何体现的,整个小学阶段这一主题的实际教学中,哪部分是关键点、重点难点及易忽视的教学点……
教案检查:
1、优点:绝大多数老师的教案都书写认真、工整,备课详细,教学目标制定清楚,教学环节齐全,教学过程比较详实,能提前备课,大多数有教学反思。
许多教师的备课都有各自的特点:年轻教师手写教案非常工整,令人赏心悦目,教学设计十分详细。
2、存在问题:部分老师电子教案二次备课只写教学反思,教学环节没有进行二次备课(东方、祥成)。有的教学反思流于形式,或短短一句话,或轻描淡写一行字,反思太简单,缺乏针对性,只写优点,没有写不足,没有作深入的剖析和透视。
作业检查:
1、优点:本次检查发现大部分教师作业设置适量、适度,均能及时批改作业,做到了课课批改;有等级有激励的语言;学生作业中的错题能及时更改;多数学生书写比较认真,格式比较规范。练习册基本做到了全批全改,练习册和单元作文基本上都有签名。
2、存在问题:
签名
练习册和单元作文部分未签名的:
完全未签:
美术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