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绘本阅读教案范文

绘本阅读教案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绘本阅读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绘本阅读教案

第1篇

安全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发展时期,关于幼儿安全教育是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通过幼儿绘本阅读来渗透安全教育,不仅能够拓展幼儿安全教育的路径,而且在提升幼儿安全教育效果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幼儿绘本阅读中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幼儿安全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安全教育 幼儿绘本 绘本阅读 教育渗透

将幼儿的安全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是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要求,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就对安全教育的地位进行了强调。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必须将安全教育在首要位置。通过绘本阅读的方式开展幼儿安全教育,能够取得较好的安全教育效果,在提升幼儿安全健康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简述

幼儿安全教育是关系到幼儿一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关键基础,是幼儿教育中必须着重关注的部分。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幼儿安全教育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交通安全、用药安全、饮食安全、游戏安全等等都是幼儿安全教育涵盖的重要层面。通过现代媒体技术手段我们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幼儿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这更进一步强化了家长、社会对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全面深化的渗透安全教育就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的、首要的任务。目前在幼儿安全教育方面,主要有两个路径,一个是专门的安全教育,包括与家长一起学习的幼儿用药安全、饮食安全管理等等专题的安全教育,另一个是安全教育的渗透,主要是指在幼儿教育的各个层面以及幼儿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渗透。本文提到的幼儿绘本阅读安全教育渗透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幼儿绘本的相关内容简述

绘本是幼儿了解和学习知识、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儿童图书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幼儿绘本与过去相比也同样的发生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从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幼儿绘本类型来看,以科学知识和经典故事为核心内容的绘本是最受欢迎的,例如目前流行的《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以及《地下水手》等等,但是以安全知识为内容的绘本是很少的,或者可以说不受家长和幼儿的重视。但是我们同样也应当看到,在很多的幼儿绘本中也或多或少的渗透着一些安全教育的素材和思想,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和家长要积极的转变思想,充分地挖掘出这些流行绘本中的安全教育素材,对幼儿进行相关的幼儿安全教育渗透,从而切实的保障幼儿的安全,让伤害远离幼儿。

三、幼儿绘本阅读渗透安全教育的途径和建议分析

根据上文我们提到的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教育路径,从目前幼儿绘本的实际出发,结合相关具体的幼儿绘本,建议和提出的幼儿绘本阅读渗透安全教育的路径如下。

(一)积极引导幼儿阅读安全主题的绘本

虽然市面上关于幼儿绘本最受欢迎的是科学知识类和经典故事类的绘本,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也已经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以幼儿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绘本,例如我国国内出版的《幼儿安全百科绘本故事丛书》以及韩国相关儿童安全教育培训机构所使用的《妈妈请不要为我担心》等,家长和教师都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对这些安全主题的绘本进行阅读,从而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指导。例如《妈妈请不要为我担心》这个绘本中将安全教育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展示出来,对幼儿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事件进行了模拟,并且在处理危险事件的方面采用了“家长提问、孩子回答”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这不仅能够将危险事件处理的直接答案展示在幼儿面前,而且通过家长和幼儿的角色扮演进行绘本阅读还能够增加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家长进行更多的安全教育提供了可能。同时这本绘本中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增加设计了“爸爸妈妈一起练”的板块,通过这个板块的教学应用能够开展相关的安全模拟教育,更好地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注重其他主题绘本的安全教育渗透

很多幼儿阅读的兴趣并不在安全主题的绘本方面,同时幼儿阅读绘本的量也是很大的,这些优秀的幼儿绘本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安全教育的素材和内容,教师和家长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在指导幼儿开展绘本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指导、提问、题外话等方式对幼儿开展安全教育渗透。以经典的《我的爸爸叫焦尼》这个绘本中,这个绘本的本意是讲述的一个单亲爸爸从远方回来和自己儿子的一次父子亲情的会面。画面很温馨,不过孩子一般看不到这一层,他们的关注点是,那一天的见面,爸爸领着儿子做的事情就是:吃,吃,吃以及看电影,去图书馆。画面太细致了,孩子会陶醉在里面的每一次吃和玩中。在孩子陶醉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充分认知到这个绘本中所蕴含的饮食安全素材、交通安全素材等,例如爸爸在领着孩子吃东西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就可以适时的对幼儿进行饮食安全教育,达到有效安全教育的目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

幼儿绘本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转化为实在的教学指导实践,例如让幼儿模仿绘本中的某个桥段,或者是开展角色扮演等等,这种方式让绘本阅读更加灵活起来,将绘本阅读转变为幼儿的亲身活动体验,从而有利于安全教育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幼儿安全教育的效果。例如在上文分析中提到的《幼儿安全百科绘本故事丛书》这个绘本的阅读过程中,这个绘本对相关的安全知识进行更加细致、实用的划分,包括常见的游戏安全和户外安全等等,那么教师就可以将这些内容转化为实践活动,例如在组织郊游的时候指导幼儿对户外活动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进行预测,并且提出相关的预防和解决方案等等。在组织游戏的时候,指定一个幼儿或者是几个孩子作椤鞍踩指导员”,让幼儿根据绘本阅读中学习到的安全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告诉小朋友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发生危险的时候应当做什么等等,从而切实提高幼儿安全教育的效果。

(四)其他相关事项

在幼儿绘本阅读中渗透幼儿安全教育,对家长和教师的能力和相关意识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或者可以这样说,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因此安全教育的主导者应当是家长和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的时候,家长和教师应当有意识的选择安全教育主题绘本,或者是做好绘本安全教育的素材渗透。同时,建议教师和家长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互联网大量的信息素材中组织针对幼儿实际的绘本,不断提高幼儿安全教育的效能。

【结 语】

幼儿安全教育是现代幼儿教育提倡的关键点,在开展幼儿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做好安全教育的渗透,从指导幼儿有意识的阅读专门的安全绘本、在热门幼儿绘本中注重安全教育渗透以及将安全教育转化为实践等方式路径出发,不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渗透,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减少幼儿意外伤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肖婷.在幼儿绘本阅读中渗透安全教育【J】.才智,2013(26)

第2篇

关键词:绘本阅读;大班幼儿;兴趣

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在学习和实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过程及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中,我们不难发现早期阅读、早期阅读能力、早期阅读教育正在被提倡和重视。绘本已经被公认为最适合学龄前儿童阅读的读物。一般的经典绘本都具有培养孩子想象力、观察力和思考能力的突出功能,并且有多层次的内涵,有的甚至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来阅读。

作为幼儿园的一线教师,我们进行了许多的尝试,力求挖掘出绘本中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情感体验最具有价值和意义的那一部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可以操作的教案,探索针对不同的绘本、不同年龄段幼儿具体的教学策略。但是,从我们选择绘本伊始,直到设计好教案,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时会忽略幼儿的阅读需要,把教放在了第一位,从而影响着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对文学作品本身核心价值的挖掘利用。在设计和执教大班绘本阅读教学《避开恶猫的办法》的过程中,通过集体教研,使得自己对绘本教学的绘本选择、目标制定、提问方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选择有趣的作品,找到作品核心价值和幼儿经验之间的契合点,施以合适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幼儿在快乐的阅读中获得有益的发展。

一、尊重阅读需求,选择“趣”读之作

作为幼儿教师,必须要学会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绘本,作为教师要在充分观察绘本画面,多角度、多层次理解绘本内涵的基础上着手进行绘本阅读的教学设计。而《避开恶猫的办法》充满着“想象”这一绘本的特质,情节有趣、画面生动、意趣盎然,能极大地满足孩子们爱幻想的心理,符合他们的阅读需要,是一本充满趣味的“趣”读佳作。

《避开恶猫的办法》是从韩国引进,由长春出版社出版的数学绘本――“分类与顺序”中的一本绘本。这套数学绘本是墨西哥政府制定的小学数学辅助教材,荣获2009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优秀儿童奖。整套数学绘本分为六册,每册书的图、文、作者各不相同。故事贴近生活,画面风格各异。每册书在讲完故事之后,会用一页“数学概念理解”来梳理概念,用数学游戏、数学课题来进行“数学概念扩展”。

在寻找绘本的过程中,一开始,就是被“数学绘本”和“获2009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优秀儿童奖”这两个标题所吸引的。但是这是一套小学数学辅助教材,而且是从国外引进的,在年龄上和文化背景上是否与我们大班孩子存在差异。“分类与顺序”这一蕴含在绘本中的数学知识,是否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在大班的数学领域的目标中,并没有把图表的学习列入其中,而且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幼儿,在对抽象的数学符号和图表的认识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选择这样的一本绘本来设计教案,不符合大班幼儿的发展水平。

但是当我们坐下来仔细地研读绘本的时候,我们发现,《避开恶猫的办法》讲述了一群老鼠想办法躲开一只恶猫的事。在老鼠们选择什么东西挂在老鼠脖子上的过程中,作者描绘了老鼠们讨论的过程、不同的表决方式,在画面上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来知晓老鼠们每次表决的方式和结果,图表的知识就蕴含其中。老鼠们新奇的表决方式是绘本的有趣之处。老鼠们每一次的选择、表决都蕴含着解决问题的智慧。老鼠们通过排队、放大栗子、画圈、插蜡烛、串水果串的方式进行表决,充满悬念和揭开结果时的期待,抽象的图表被隐藏在有趣的画面中。

对于大班的幼儿,这一阶段的孩子虽然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但是有一定的逻辑概括能力。同时,由于大班幼儿的观察能力有限,因此,角色太多、背景较复杂的绘本都不太适合他们阅读。《避开恶猫的办法》画面比较清晰,背景不多,但是有一些小细节需要幼儿去观察。需要幼儿比较结果数值的大小,有一定的排序能力,在此基础上理解画面的内容,得出老鼠表决的结果,对大班的孩子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还属于“跳一跳,够得着”的范围。同时,我们翻阅了现在大班使用的教材,发现,在大班上学期的科学领域的课程设置中,在一部分数学活动中要求幼儿用符号和数字记录下观察和讨论的结果,如调查我是怎样来幼儿园的,我的生日等,并且在科学活动中有大量需要幼儿用学习表格记录的学习内容,如天气记录、种子生长记录等。其中要求幼儿具备初步的调查统计能力。

集体研讨后,我们认为,虽然这是一套小学数学辅助教材,但是,蕴含在其中的数学内容,以大班幼儿喜欢的色彩,鲜明而不紊乱地展示出来,大班的孩子可以在观察画面后得出老鼠表决的结果,使阅读可以不断地进行下去。在阅读的过程中,幼儿首先感知的并不是什么图表,而是老鼠们各色的表决方式,感受到的应该是老鼠们不断地用表决来排除不合理的方法,最后得出一个避开恶猫的最佳方案的过程。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们应该抓住绘本中能给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东西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好地引导幼儿去观察、去猜想。

二、慎订教学目标,攫取“悦”读之本

在制订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从一开始的“深挖”绘本的“数学”价值,到最后的“明晰”绘本的“悦读”价值,经历着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导来设计目标,到以幼儿的学习特点为宗旨来设定目标的过程,一步步走出“重技能轻创造”的绘本阅读误区,将“悦”读还给孩子。

当确定了绘本以后,我们认为既然是数学绘本,在第一次设计教案时,我将目标定为:(1)通过阅读,初步掌握表格记录,会看柱形图。(2)通过游戏,进一步理解柱形图的使用方法。(3)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将教学重点放在掌握表格记录上。但是,通过试教,我们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幼儿的阅读兴趣:在活动一开始,教师以生动的语言来演读绘本的开头,幼儿的注意力集中,阅读兴趣较高。在接下来阅读的过程中,由于三次记录的插入,幼儿的阅读兴趣每每被打断,读到后面,很多幼儿都没了兴趣。失去了阅读兴趣,绘本阅读活动的质量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幼儿的记录:幼儿要比较成功地理解绘本的主题,其在分类、比较数值大小、排序等方面都要具备一定的能力。由于幼儿的数学能力本身就存在比较大的个体差异,加之刚升入大班,幼儿自主记录的能力还较弱,有一部分幼儿在三次记录的过程中不能掌握。在第一次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的过程中,只有极少数的幼儿会用标记与数字相结合的方法来记录老鼠们选择的结果,一部分幼儿只是用数字或是一些符号把每种选择的老鼠的数量给记录下来,还有一部分幼儿直接把画面给画了下来,占用了很多的时间。在第二次用表格记录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幼儿在模仿教师的示范,一部分幼儿虽然还在沿用自己的一些记录方法,但是记录的结果清晰起来,还有一些幼儿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在抄袭教师的示范。最后一次的记录,因为有了两次的集体讨论和纠错,大部分幼儿学会了用标记和数字来记录观察到的结果,但还是不能将结果正确地排列到表格中。在幼儿学习表格记录的方法上,笔者没有从幼儿已有的水平出发去搭建一个支架来帮助幼儿学习,而是想当然地用了自己设计好的方法,应该参考现有的教材对表格记录的学习方式做好修改。

在与同事的集体分析和自己查阅文献之后,发现自己对绘本阅读的理解存在偏差,使教案的设计出现了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在目标的设定上。在目标上,笔者过于注重绘本的教育功能性价值,把表格记录的学习排在了第一位,在活动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牺牲了绘本带给幼儿快乐的阅读体验。笔者虽然意识到引导幼儿猜想老鼠们各种选择的理由对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但是为了学习记录,在时间上限制了幼儿的发挥。笔者把绘本当成了幼儿获得知识、学习技能的载体,忽视了绘本本身所隐藏的核心价值:小老鼠先是通过集体讨论,想出各种办法,然后将方法分类,接着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层层递进,最后将问题解决。在每一次表决前,是引导幼儿进行合理猜想、激发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好的时机,但是笔者恰恰由于局限于教育的功能性目标,而忽略了绘本本身的价值。绘本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一次审美的体验,更应该是孩子与社会接触的一扇大门,幼儿是社会的人,虽然他们的思维较少地受到传统习俗的制约,他们从绘本中所得出的结论往往接近于客观事实,但作为教师不但要善于激发它、尊重它,而且要归纳和提升它,从而发挥它们的价值。

日本“现代图画书之父”把图画书比作“幸福的种子”。他认为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如果一直从知识或批判角度去阅读,就可能产生不当的理解,或心不甘情不愿,失去应有的乐趣。

研讨后,笔者对目标作了以下调整:(1)通过阅读,分析文中各种选择的合理性,判断老鼠每次选择的方法和结果。(2)通过阅读,初步掌握表格记录,会看柱形图。(3)初步意识到“少数服从多数”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目标的调整,笔者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引导幼儿猜想老鼠们各种选择的合理性和观察画面上。大多数幼儿都能够饶有兴趣地观察画面,看出老鼠们选择的结果,获得很大的满足感,但是到了记录上,由于记录的时间大大缩短,采用了两次请个别幼儿记录,一次集体记录的方式,但是幼儿在数学方面发展的个体差异程度是比较大的,而且学龄前的幼儿,还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操作对于他们的学习,特别是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是不可缺

少的。

虽然将学习表格记录放在目标的第二条,但是从活动实施的效果看,幼儿的兴趣点依然是猜想和解释老鼠们想出的方法,如果要加入记录的内容,将对绘本的理解、有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和观察图片的结果与记录的学习放在一个活动内进行,学习的量太大了些,使得幼儿阅读的效果和学习记录的效果都打了折扣,活动进行的时间过长。绘本的阅读不是一次活动就能完成的,而是一系列的活动,不能因为这是一个数学绘本,就在第一次活动中放进过多的内容,而有损于绘本阅读的初衷和降低数学学习的

效率。

所以,我们又对目标进行了再次调整:(1)通过阅读,分析文中各种选择的合理性,判断老鼠每次选择的方法和结果。(2)初步意识到“少数服从多数”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掉了学习记录的目标,而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合理猜想和观察老鼠各种表决的方法和结果上,在观察中,其实已经渗透了幼儿有关的数学能力的掌握,所以把学习记录的目标放到下一个活动中。

通过这样的调整,笔者走出“重技能轻创造”的误区,尝试从绘本中抽取真正对幼儿有意义的,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并且提炼出“少数服从多数”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最后的环节引导幼儿运用到生活中,发挥绘本教学应有的价值。

三、精心设计提问,紧抓“猜”读之法

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会设定很多的问题,以幼儿的回答来推进教学,在回应幼儿回答的过程中,往往会肯定、否定、解释、补充幼儿的答案,以求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是,如果仅仅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以教师的设想去设定问题,往往会使自己教学的节奏过短或冗长,不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思考。其中,对“提问的开放性、提问的准确性”的把握就成了“猜”读能否顺利进行的保证。

1.提问的开放性

阅读中的第一个提问:“哎呀,这可怎么办呢?老鼠们着急得不得了,得想个办法在猫下次来的时候好马上躲起来。如果是你,你会想什么办法?”幼儿想的办法是五花八门,有很多的幼儿一开始想到了可以躲到很多东西的后面和里面,有的孩子还想到了“用鞭炮把猫炸死、设一个陷阱让猫摔下去”等。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的提问要讲究开放性,但是开放性的提问,要看具体情况,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思考,而幼儿有时的回答会缺少合理性,特别是像本次活动的第一个问题。笔者这样的提问方式缺少引导幼儿思考的指向性。笔者按照绘本的意图,应该是引导幼儿猜想通过什么办法可以在猫还没有靠近老鼠之前,老鼠就知道是猫来了,只有先知道猫来了,才可以躲起来,而当猫已经走到老鼠跟前再去躲或是为了避开猫的突然出现而一直躲在某处都不是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虽然笔者在幼儿回答偏离方向时,引导幼儿往正确的方向去想,但是很多幼儿容易受最初的一个回答的影响,从而出现群体式的偏题。

所以,我们将第一个提问做了调整,改为:“如果是你,想个什么办法在猫还没靠近老鼠前,就能感觉到猫来了,好马上躲起来?”这样一来,既能保证问题的开放性,又能保证问题的指向性。

2.提问的准确性

阅读中最重要的提问部分就是在“分页观看课件,引导幼儿猜想老鼠们各种选择的合理性”这一环节中。在老鼠们第一次选择的画面上是用“锁和羽毛”来代表轻的东西和重的东西;第二次选择的画面上是用“袜子、手电筒、哨子”来代表有气味的、会发光的、会发出声音的东西。笔者一开始试教的时候,容易在提问和反馈幼儿回答的过程中,将选择轻的说成选择羽毛,选择会发出声音的说成选择哨子,而且解释起来一不注意,就会将这两种说法混着用,以至于幼儿都被自己带糊涂了。在大家的提醒下,意识到轻、重、有气味、会发光、会发出声音指的是物体的种类,不能用某一种物体来代替这一类物体,这样会给幼儿的思考带来障碍。在“判断什么时间送铃铛”这一环节上,有三个时间段,晚上、清晨、中午。在一开始设计时,笔者的提问比较随意和笼统:你觉得哪个时间比较好,为什么?结果通过试教发现,“晚上”这一时间段,不是好不好的问题,有些幼儿说晚上好,因为人少,老鼠在送的时候不容易被发现。但是晚上猫是醒着的,是最不能选择的时间,也就是要让幼儿明白这是常识问题,不容许随便猜想。所以最后,把问题具体化为:你觉得晚上送行不行?清早送牛奶的叔叔来的时候送好不好?中午邮差大叔送信时送你觉得怎么样?晚上只有“行与不行”,而后面两个时间点留给幼儿猜想的空间就比较大。

四、体现数学特质,不放“特”读之能

《避开恶猫的办法》是一本专门的数学绘本,绘本本身蕴藏着数学领域的特质。在运用这样的数学绘本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体现出绘本作为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更应该抓住绘本中的“数学”元素这一特质,开展绘本阅读,尊重幼儿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放“特”读之能。

通过这次的绘本教学活动,我们认为,在进行数学绘本教学前,对绘本的选择一定要从幼儿的年龄出发,从幼儿原有经验出发去选择适合某一年龄段幼儿的数学绘本。所选的数学绘本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必须是正确的,情节与数学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为了数学而拼凑的一些情节。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下的“数学认知”的目标中明确指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优秀的数学绘本其内容应该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与幼儿的经验相联系,这是数学绘本阅读的特质之一。数学绘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让孩子在体会文学作品美好的同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故事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来自我们的生活。

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顺应幼儿的阅读天性,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觉得阅读是快乐的,所以教师在设定数学绘本阅读教学的目标时,要把绘本中最具价值的东西与幼儿的认知特点与情感特点相结合,要发挥数学绘本的“特”读之能,同时切不可为了“数学认知”的习得而放弃绘本中蕴含的对幼儿整体发展的价值,这是数学绘本阅读特质之二。这也是在利用数学绘本开展集体教学时,作为一线老师所要把握的关键点。在学习减法时,不要忘了猫头鹰爷爷对动物宝宝的舐犊之情(数学绘本《都到我这里来》);在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时,不要忘了奶奶为孩子们的成长所付出的艰辛(数学绘本《奶奶的红裙子》);在学习多种方法数数的时候,不要忘了自我悦纳是多么的重要(数学绘本《世界上最帅的猪》)。

在数学绘本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绘本来组织阅读。绘本阅读一般分为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导读、阅读讨论、幼儿的表演与创造四个步骤。在多次的试教中我发现,不同班级的幼儿,在数学能力上还是存在群体性的差异,在设计教案时要考虑到本班大多数幼儿的情况,设定适宜的难度。在不改变绘本原文的情况下,教师要在阅读时,把握好阅读重难点,这是数学绘本阅读中的特质之三。

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喜欢上数学是一件头疼的事,让孩子不由自主地喜欢上阅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孩子喜欢的故事,用孩子喜欢的语言,引他们入境。把孩子发展的需要放在本位,把阅读的快乐、数学学习的快乐还给孩子。

参考文献:

[1]金波.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J].基础教育课程,2012(Z1).

第3篇

(一)教师对绘本认知存在问题

从绘本的选材入手,通过对本园教师进行谈话了解到:教师所选择的绘本是以网络推荐的为主,多选择国外优秀经典绘本作为绘本教学素材。进一步访谈中,教师透露出之所以选择国外经典绘本是因为网上有相应的教案可以作为参考。部分教师会考虑到与现有主题活动相符的绘本作为素材,但是所设计的教案比较局限,多设计成语言活动。教师在绘本的选材存在着拿来即用的思想。

从教师对绘本的解读入手,通过访谈、实践教学以及听课评课的方式了解到,教师能做到理解绘本的整体画面和故事情节。即使我园将绘本作为园本课题进行研究,要求教师将绘本教学活动作为常规的教学活动,但是对绘本中所存在的教育价值进行深挖掘缺乏经验。加上幼儿园缺少绘本教学的专门培训,教师在以绘本为素材进行设计教案时,非常迷茫,总是在绘本活动和看图讲述活动中徘徊,界定不清。绘本的教案来源多数是参考网络信息,再来就是对已有优质绘本教学视频进行磨课,还有就是通过年段教研时集体研讨出来的,但是单纯从年段教研所设计出来的教案多数是差强人意的。就是因为教师对绘本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甚至有的老师是将绘本教学做为一种教学任务而已。

(二)教师在绘本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分不清绘本教学与看图讲述活动的区别

以我园绘本公开观摩活动为例。例如绘本教学活动《鼠小弟的小背心》,教师运用多媒体制作PPT,通过一张一张的绘本PPT进行分段讲述,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画面、模仿各种动物穿“小背心”的神态,以及对整个绘本故事情节进行表演。这一系列的教学手段让听课的老师有种分不清这是不是绘本教学活动,研讨时大家都提出这样的困惑:感觉这和语言活动中看图讲述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到底什么样的活动才能称之为绘本教学呢?由于教师花了大部分的时间让幼儿观察画面、描述画面,模仿画面,所以教师往往忽略了绘本中原有的语言文字描述,总是重图轻文。其实一本绘本的完美呈现一定是图画与文字的结合,因为文字表达了这本绘本中的隐形节奏,传递这本绘本中的情绪变化。

2.教师停留在绘本教学的形式上

几乎全园所有的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活动时都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整个活动所准备的教具往往是PPT,从谈话导入、从创设情境导入,从问题导入等导入方式之后就开始从头到尾都是PPT,利用PPT让幼儿观察图画,理解故事情节,有时候再加上动作模仿,语言模仿来达到深入理解,最后的活动延伸环节不是美术就是表演游戏。直到整个活动完整结束之后,绘本的实体都为出现过,有的老师说PPT是为了方便所有的幼儿观察绘本画面,或者是说开展活动之前幼儿已自行先阅读过改绘本了。但是即使是这样的理由都不能忽略教师过于注重形式的行为,并忽视了绘本的最根本的教育价值和绘本作为园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目的是为了在绘本教学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教师的提问技巧和应答水平偏低

以大班绘本教学活动《狼大叔的红焖鸡》和《第五个》为例。教师在活动开展前已设计好教案,预设了各种问题以及孩子们回答内容。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多为:“是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是怎么想的?”听课老师把自己当做孩子的角色投入这个活动,会发现上课老师提出了很多的为什么,我们都无法回答得出来。这样的问题预设和这样的提问方式让听课老师都感觉到特别的疲惫,更何况是孩子呢,这样单向性的提问容易使人用脑过度,而且面向的只是个别能力强的孩子,而不是全体幼儿。但是往往老师就是只要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就可以顺畅地衔接上已预设的下一个环节。又例如在《狼大叔的红焖鸡》这个活动中,当母鸡打开门时看到大灰狼说道:“亲爱的狼大叔……”,而后老师提出问题“你们猜大灰狼会怎么做?大灰狼为什么会害羞?”孩子们的回答都是“大灰狼不会吃母鸡!”回答原因时,教师请了一个回答,孩子说道:“因为母鸡很有礼貌,它们有很好地沟通!”老师只是点了点头敷衍地“嗯!”的一?,因为这孩子给的答案不是她想要的。但是这个孩子的答案正好表达了这本绘本所要传递的“遇到危险应该通过良好的沟通而化解危险”。所以在绘本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和应答策略欠缺,不能随机应变。

二、优化幼儿园绘本教学策略

(一)选择适宜的绘本

中班年段分别开展的是“有趣的昆虫”和“蔬菜一族”两个主题,在原有主题活动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充分挖掘绘本资源,发挥本园特色,探索设计适合本园特色的绘本主题活动。首先以“昆虫”和“蔬菜”主题相关的绘本入手,经过教师自主阅读和学习之后,再进行年段教研分析,从中选出《蚂蚁和西瓜》、《瓢虫娜娜》、《昆虫运动会》、《昆虫躲猫猫》、《一园子青菜成了精》、《南瓜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最后在随着实际主题活动的开展再进行分析和抉择,选出孩子们感兴趣,与当下分主题相融合,能与孩子的已有经验进行对话的绘本。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绘本教学能力

根据本园教师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形式多样的绘本教研活动。例如“请进来”和“走出去”。“请进来”就是引进专家来园讲座和指导。“走出去”是多鼓励教师外出观摩优质绘本教学活动,参与优质绘本教学活动研讨。结合本园实际或者本年段幼儿实际情况,将优质的绘本教学活动引进并进行磨课,同时在年段开展同课异构、同书异构、一课多研的形式,让每一本的教育价值被深挖局,让绘本教学内化于心。

(三)以一本绘本的构成为素材,展开系列活动。

在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以一本绘本作为中心点,通过阅读该绘本,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从幼儿兴趣点为基准,挖掘出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区域游戏。选择同一本绘本紧紧围绕同一个主题,除了利用绘本开展语言领域活动外,还可以结合主题开展进度开展其他领域活动。例如中一班利用绘本《蚂蚁和西瓜》引起幼儿对蚂蚁的好奇,从而开展了一系列认识蚂蚁的特性、蚂蚁的家、饲养蚂蚁等自然角观察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蚂蚁的形象拟人化,夸张的手法和简单的线条从而挖掘撕贴、添画蚂蚁动态的美术活动,同时体会蚂蚁勤劳能干、乐天不惧困难、聪明灵活又富有合作的精神。又如围绕《一园子青菜成了精》开展的主题活动,除了绘本有趣的故事情节为基础开展的语言活动外,中二班和中三班教师与孩子一起在班级自然角和种植区种植各种蔬菜,在照顾和观察蔬菜生长的过程中渗透绘本中蔬菜不断变化的过程,又开展了泥塑蔬菜、印画蔬菜等美术活动。

(四)优化绘本教学活动设计。

在整个活动的设计前教师应该反复阅读绘本,细致地观察绘本中每个图画,反复推敲绘本中的文字,理解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和绘本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在设计绘本教学活动时要懂得取舍,有目的性地选择典型性的画面来设计活动。在绘本教学活动中营造一个温馨愉悦的氛围,从有趣的导入活动开始,可以是游戏,可以是情景表演,可以是实物引入等,先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最后要有情感的迁移,也就是要回归绘本。

图画和文字的结合才是有生命的绘本。绘本教学活动有有别于看图讲述活动,在引导幼儿关注绘本中静美的图画的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把握绘本故事的节奏,用生动的表情和夸张的语气自然地讲述绘本中原有的绘本文字。适合中班幼儿阅读的绘本多是文字简练,反复出现,朗朗上口,能激发幼儿阅读和模仿的兴趣。例如绘本《这是我的》,反复出现“这是我!”最后出现“这是我们的!”教师示范,引导幼儿用朗诵的形式学习和掌握绘本。

第4篇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新入职教师 预成性教学 专业成长

当下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集体性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三种类型:预成性教学活动、综合性教学活动、生成性教学活动。其中,预成性教学活动指在教学活动之初,精心预设对象、目标、过程及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预设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尽管预成性教学缺少生成性教学的灵动性、智慧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但有效组织预成性教学活动,不仅是新入职青年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还是其逐步走向综合性教学、生成性教学,促进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试图以小班绘本教学《好喝的汤》活动为例,简要阐述新入职教师有效组织实施预成性教学的策略。

一、重学习、善积淀,用理论滋养教学素养

青年教师是幼儿园的主力军,是园所扩大再发展的中坚力量。有效组织预成性教学活动,青年教师要加强专业素养和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特别关注心理学、教育学、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个人教学素养。只有通过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的学习,教师才能较好地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接受理解能力,才能制订出合理的预成性教学方案。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教学要求融会贯通,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予以落实。如健康的目标是让幼儿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保持安定、愉快的情绪,有着健康的生活习惯,并且学会保护自己。比如指导幼儿《好喝的汤》时,除了对课程内容进行预设,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外,还要将爱干净、讲卫生等知识融入教学活动中。某个小动物将食材投入锅中,要清洗食材,保证食材的干净卫生,并引导小朋友在生活中注意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还要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此为指导,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制订科学合理的预成性活动方案,让幼儿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二、重分析、善借鉴,用案例引发教学研讨

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好喝的汤》课例,并围绕课例展开对教学环境、教具、教育目标的讨论,讨论如何修改教案内容,才能将礼貌用语、德育教育、个性化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融入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原教学有三个基本环节,即一是教师出示封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小猫、小兔等小动物的叫声和喝汤的方式,了解小动物共同煮汤的过程;二是指导幼儿自由阅读绘本内容,了解每个小动物将何种食物放入汤锅中,并引出不同小动物最喜爱的食物;三是师生共同完成绘本阅读,巩固绘本内容。针对教学三个活动环节,组织教师进行讨论,由小组组长进行总结,指出原教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修改,并指出对原有教案内容进行修改的具体原因:第一,PPT中绘本封面的修改,在原有封面上只有五只小动物,但从绘本内容来看,整个故事是围绕六只动物展开的。将六只小动物全部放在PPT中,修改后幼儿对故事的小动物一目了然,加深认识和理解。第二,加入和小动物打招呼的导入环节。利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小动物,渗透礼貌教育,教师引导学生说“你好!小猪”,“你好,小鸡”等,在礼貌教育的带动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第三,在小猪将萝卜放入锅中煮汤的过程中,教师播放了《拔萝卜》的歌曲,通过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将幼儿带入音乐的世界,幼儿跟着音乐的旋律做出拔萝卜的动作,在歌曲结束之后,幼儿帮助小猪将齐心协力所拔的萝卜放入锅中。通过《拔萝卜》歌曲的引入,将幼儿带入角色,将音乐教育渗透到绘本教学内容中。第四,鼓励幼儿迁移相关经验,玩“煮汤”的游戏,从小动物互相帮助煮出一锅美味的汤,引申到现实生活中小朋友要互相帮助。在课程结尾部分加入游戏,让幼儿自主选择扮演绘本中的角色,围成一圈扮演“锅”或者戴上头饰即将下锅的“菜”,第二次扮演时交换角色,以满足全体幼儿的心理需要。通过学习和研讨教学案例,青年教师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修改之后,由我园优秀教师执教,向全体青年教师开示范课。多次实施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参与研讨,毫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相互启发,不断反思,认识逐渐深入,最终呈现出精彩的课堂。从刚开始的模仿其“形”,演变为领会其“神”,上课不再是一种机械的表达行为,而是根据课堂状况与幼儿需要的一种对话式、互动式行为。整个活动过程中,自然体现出与故事、音乐的和谐,与他人的和谐,以及多种思路视点的和谐。孩子们很自然地被吸引,并主动探索,给了观课者不同以往的新鲜感。

三、重反思、善总结,用规程引领教学行为

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预成性教案,需要不断反思教学得失。在预成性教学活动中通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教师全面理解教案,但生成缺乏个性。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虽然全面理解教案内容,但不注重知识的生成性,不能灵活应对幼儿提出的问题[1]。幼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经常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突发奇想,提出多种多样甚至不着边际的问题,或者依据教学内容,幼儿从自身角度出发,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话题。此时,教师依然按照预设教案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活动,没有关注到幼儿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做出解答,灵活应对各种生成性问题。幼儿的行为和提出的问题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幼儿会对教学内容失去兴趣。在《好喝的汤》教学活动中,某个幼儿对动物的叫声比较感兴趣,而此时教师的预设内容是不同小动物将食品放在锅中,共同熬出美味的汤,并没有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导致幼儿对课堂活动失去兴趣。在幼儿提出动物叫声问题之后,教师可以改变预成性教案中的内容,当不同动物添置不同材料时,教师可以模仿动物的叫声,然后引出放入锅中的物品。此种教学方式更加生动具体,幼儿对教师发出不同动物的声音充满兴趣,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二是教师基本能理解教学方案,教学执行时对教案理解不透彻,有生搬硬套的现象。我园要求青年教师采用预成性教案教学模式,教师使用现成的《好喝的汤》教学方案,但不能对课堂内容出现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预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照本宣科,机械地将课程内容灌输给幼儿,导致幼儿并没有在教学活动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和内容。为此,我们提出了相关教学规程,比如对现成预成性教学设计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备课,备课时尽量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重新设计,要预留一定的时空,以保证教学实施时的教学生成。

四、重钻研、善实践,用行动证明专业成长

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青年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重视教学钻研,善于教学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语言表达能力、肢体的协调程度、对音乐、美术等艺术的认知程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充分挖掘幼儿的兴趣爱好点[2]。同时,教师要从不同角度着手,促进幼儿情感、态度、技能等方面发展。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幼儿的饮食习惯、运动量、兴趣爱好等内容,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发展的特点,明确知晓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接受理解能力、兴趣爱好及问问题的方式上存在较大的不同[3]。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明确该年龄段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才能制订既让幼儿感兴趣,积极参与的预成性活动方案,同时又在活动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青年教师每人选择一个预成性方案,实施预成性教学活动。有的教师侧重让全体幼儿参与到熬汤过程中,不同幼儿往虚拟的锅中放入不同的食材,体验共同劳动制作一锅鲜美可口汤汁的过程,并从游戏中体验到集体力量的强大性和分享带来的欢乐。有的教师则从小动物着手,讲述小猪、小猫、小兔子等小动物的叫声和喜欢的食物,并通过ppt设备展示不同动物的叫声,让幼儿分辨。活动结束之后,幼儿不仅学到不同动物的叫声具有的特点,还了解小动物喜欢的事物,培养幼儿的爱心。通过一对一的结对培训,青年教师接受有经验教师的指导,并倾听组长的点评,找出个人预成性教案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用教学行动证明自身的专业成长。

在预成性教学活动研讨过程中,通过对绘本教学《好喝的汤》的实践活动的案例研究,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徐东,姜永燕.幼教名师学习共同体助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原则、困境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15(5).

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52-01

美国研究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说过: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英国科学家培根说: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可见阅读在我们生命中是多么的重要。上次在苍溪县进修校进行绘本阅读培训,让我学到许多新的东西。借此机会我在本校语文教研活动中,为语文组的老师们提供了一堂公开课-《"爱"群文阅读绘本课》上完后,轻松了一大截,接着各种奇特想法、各种心情排山倒海、万马奔腾,迎面扑来。虽然,从《爱心树》、《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这三个绘本故事综合在一起的群文阅读呈现情况来看,仍有许多可改进的地方,但我对这堂课从设计到汇报的过程还是比较满意的。就如这堂课,我要带给学生的其中一个目标:要懂得爱、学会爱,懂得感恩、学会感恩。从学生们课上的回答及课后反馈过来的写话卡都可以看出这一目标的达成度挺高的。

这是我的第一次绘本课,蹒跚学步,也没什么特别明确的目标,只想让孩子们喜欢绘本进而喜欢阅读,培养他们成为一名真正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东溪书香童。仔细想想,这次的绘本群文阅读教学,起初我还是有点贪心的,我想给孩子的太多了,比如句式练习,培养想象、审美、情感、表达能力;把握三本绘本的主要内容,理解人物内心及感情变化;学习转换心情,增进自我了解,看重、珍惜自己的身边拥有的一切,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后来,在三、一班的试上中,针对出现的一些情况,我又对教案进行修修补补,因为脚踏实地之后,似乎也更有闲暇观看路两旁的风景了。也就是说,在绘本教学这条路,我才刚学会怎么走路,现在才是出发的时机。虽有许多不足,但借着这次尝试,也有了一些不同的想法。接下来,在绘本群文教学中,希望能与语文组的老师们再有些许收获。

总之,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倾向于告诉学生固定的答案,而是组织学生一起围绕着文本进行建构。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堂",在群文阅读的课堂中,把阅读的自还给学生,教师仅仅是学生的引导者、陪伴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受快乐地阅读、快乐地交流、快乐地分享。给老师一个"学习的课堂",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读"一群"文章或者"一群"书,就意味着教师要去读更多的文章、更多的书,因为只有精神丰盈的教师,才能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为此,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阅读积累,不断地加强自我学习,从而提高教师个人休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个普通教师能走多远?请相信:心有多远,路就有多远。让我们大胆尝试"群文阅读"教学,尝试绘本"群文阅读"教学,给语文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更自主、更愉悦地阅读、理解、质疑、发现,从而达到提升其阅读、写作、交际能力,让我们一起享受阅读创造的幸福人生!

最后,借用冰心奶奶的话共勉――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努力的血雨,总能开出明艳的花朵。

第6篇

关键词:绘本教学;社会领域;艺术领域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029-02 收稿日期:2016-10-14

作者简介:孟 昱(1986―),女,甘肃天水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幼儿园课程。

通过绘本教学可以增加幼儿对图片、符号的敏感性;培养早期阅读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理解能力发展、感知故事中人物的情绪及其变化,等等。若将具体的绘本作为教学素材应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又可在五大领域教育目标的指引下与幼儿园的总体性教育目标进行紧密融合。

一、《小蓝和小黄》总述

抽象派代表人物李欧・李奥尼的《小蓝和小黄》是很多幼儿园教师都很熟悉和喜爱的作品。它讲述了小蓝和小黄融合变成绿色后不被爸爸妈妈所接受,后来哭成眼泪碎片后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并且与其他的颜色伙伴互相拉手拥抱的温馨小故事。全书用看似很随意的几个色块,讲述了一个有趣又能引起成人和幼儿自由联想的故事。一百个幼儿教师拿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绘本可以设计出一百种特色的教案。笔者希望通过对这样一部优秀的绘本作品价值的深入挖掘,对幼儿园教师设计和开展绘本教学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价值分析

以《小蓝和小黄》这个绘本为中心,其教育价值的触角可以延伸至语言、社会、艺术、科学等四个领域中。笔者在艺术领域中做了实践尝试,仅供参考借鉴。

1.社会领域

长期以来,幼儿园社会教育所独有的渗透性和潜移默化性使得幼儿园教师在实施社会领域教育时一直很难有一个有形的抓手。因此,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往往被架空,其在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中的地位有点像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被强调的很多,但实施的却不多。

其实很多绘本都可以拿来为幼儿的社会性教育所用,尤其是这本《小蓝和小黄》单从社会领域教育的角度看就蕴含了多方面的教育价值;从故事内容看,涉及了小蓝和小黄的融合和分离,以及伴随此过程的情绪体验和变化;在故事结尾处所体现的更大范围的接纳与认同,仔细分析,似乎还能够挖掘出与幼儿自我意识、自我认同相联系的社会领域教育价值。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若想要将落脚点放在社会领域,则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教学设计重点:

(1)幼儿自我意识教育。

幼儿的自我意识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活动,增进幼儿对自己的了解与认识,促使其形成较为客观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发展积极的自我体验,培养其自信心、自尊心,以及形成初步的自我调控能力的过程。具体而言,自我意识教育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自我认识”上利用绘本本身的故事情节来做足文章,在绘本的第16页,也就是只有一块不规则的绿色,写着“They are green”的那,这一块绿色不单纯只是一块绿色,而是代表了小蓝和小黄的结合。这时去问中班的幼儿:“小蓝和小黄怎么都不见了,他们去哪了?”幼儿们会回答说:“他们在这个绿色里面呢!”可见他们能够理解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知道外表颜色的更改并不意味着出现了除小蓝和小黄以外的第三个人物。等到小蓝和小黄的家长们都不认识自己的孩子时,对如何证明“我就是我”及在什么情况下“我还是我”等一系列问题的追问,就可以帮助幼儿澄清“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从而看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存在。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抓住故事中小蓝与小黄“情绪”发展的主线,着重引导幼儿识别和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情绪,与儿童常见的七大情绪:思念、生气、害怕、难过、嫉妒、自信和同理心相对应,在挖掘每张画面蕴涵的情绪中展开讨论和教学,并最终形成一次以情绪体验和感知为重点的教学活动。

(2)人际交往。

教师还可以运用这个绘本故事,向人际交往的方向来引导。人际交往是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了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幼儿与家庭成员及其他人之间的交往,是幼儿今后健康成长、与他人建立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技能。

2.艺术领域

对幼儿来说,好的绘本本身就会带给他们视觉上的享受和刺激,与此同时,优美连贯的线条、明快跳跃的色彩、富有节奏感和张力的构图等都能够增强他们的艺术感受力,教师也能够很方便地运用绘本来发展和促进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说,绘本和幼儿的美术教育具有天然的联系,绘本在幼儿美术、绘画方面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小蓝和小黄》故事的演绎本来就是基于两个不同颜色叠加后产生一种新颜色的原理,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延伸到让幼儿自由探索颜色叠加的活动上来,最后和幼儿们一起总结规律,帮助幼儿在今后的绘画过程中更好地运用色彩。

但幼儿园艺术领域的教育包含了美术和音乐两部分,绘本教学延伸至美术领域,如何与音乐产生自然的联系似乎就没那么顺畅了。在这方面,笔者在《小蓝和小黄》的绘本教学中尝试加入了音乐的元素,探索了绘本教学的新形式(教案见下)。活动对象是北京市某幼儿园的中班幼儿,分别在三个班各实施了一次,这三个班的幼儿在活动前均未接触过这个绘本内容。因此活动目标仍是以理解绘本的故事内容为主,但其中又贯穿了主人公情绪变化这条主线。音乐在整个活动中的定位是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情绪,完整串联整篇作品的辅手段,因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次音乐活动。从实施效果上来看,在绘本教学中加入音乐,确实更能够调动起幼儿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在以往传统的教学中,关于“情绪”的教育内容教师通常会想到采用表演、讨论、图示等形式来开展,调动幼儿用肢体动作、表情来模拟再现各类情绪,并讨论在各种情绪主导下的行为表现。笔者通过截取两段情感反差较大的音乐片段,分别代表小蓝和小黄开始时愉快玩耍及最后的大团圆和中间爸爸妈妈不认得他们无家可归时的情绪。在这种经过精心挑选的音乐的衬托下,人物隐藏起来的内心活动通过音乐的方式展现在幼儿的面前,幼儿在音乐的辅助下更加直接感受到了两个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变化。

《小蓝和小黄》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的故事内容,感性地了解故事中主人公情绪的变化。

(2)听音乐,能在音乐中回忆故事情节,能把绘本中的不同画面与不同情感的音乐旋律相对应。

(3)在音乐游戏中体验同伴之间一起游戏、拥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绘本《小蓝和小黄》PPT,音乐《欢乐的牧童》《瑶族舞曲》片段1、2。

(2)绘本PPT中第7、8、19、21、29页,第23、24、25页图卡,磁扣,白板笔。

【活动过程】

1.导入

幼儿坐好后唱《彩色世界真奇妙》。

2.基本环节

(1)播放绘本PPT,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初次感知绘本中的故事情节。

(2)回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出示代表性的图卡为幼儿回忆故事做提示,以高兴和难过两种不同情绪为线索,按故事顺序理解图卡的画面内容。

教师提问:

“它们是怎么发现能变色的秘密的?”

“在发现秘密之前它们和别的颜色的小朋友拉着手玩过吗?”

“老师在刚才给小朋友们讲故事时,有没有人注意到有音乐响起?这几段音乐是很不同的,分别是配合它们高兴的玩和爸爸妈妈不认识它们,它们回不了家时播的,小朋友们能听出来吗?”

分别播放瑶族舞曲1和2,小朋友们自己想出能代表这两段音乐的符号,分别对应标记在每张图片的下方,借助音乐加深幼儿对绘本中小蓝和小黄情绪的理解。

请个别幼儿上来在音乐的伴奏中发挥想象做动作,表演故事的主要情节。

(3)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

“现在老师想让所有的小朋友都来一起把故事完整表演一遍,可是有一点难,老师这里正好有一首歌,和这个故事的情节特别像,大家就可以听着音乐做表演了,我们先来一起听一听,看看表演的时候能不能用。”

对应白板上的图卡及记号,对《欢乐的牧童》做标记(贴图和手画),一边请配课教师一起用语言和动作演示。

全体幼儿分为男孩和女孩两组,一组扮演小蓝,一组扮演小黄,在教师的提示下跟着音乐进行绘本故事表演。

3.延伸环节

小朋友们可以在回家以后或者区域活动时间在美工区试试别的颜色好朋友,看看它们拥抱后会变成什么。

这次尝试为笔者及其观摩的老师们打开了思路,将绘本教学与幼儿园音乐教育融合起来还有很多多样的形式。比如可以用一小段旋律经过“变奏”手法处理后,分别代表小蓝和小黄,经过“变奏”处理的音乐最好兼顾到黄蓝两色本身散发的明快和沉稳忧郁的气息。教师可以考虑通过高低音区的音色对比,或者通过伴奏及和声的不同来达到这样的效果。再如还可以在幼儿已经熟悉了绘本故事内容的情况下,考虑加入一些打击乐器,在图谱上为小蓝和小黄设计两种不同的节奏型,在乐曲的最后形成二声部合奏,用以表示颜色家族的成员在最后都开心地互相拥抱。将音乐通过多种形式融入和渗透进绘本后,不仅使音乐的形象变得不再是抽象和难以捉摸,而且还能给幼儿多方位的感官刺激。

3.语言领域

绘本的文学性特质规定了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故事为依托的,绘本教学也自然是以对绘本故事内容的讲述和理解为出发点的。教师要在如何引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如何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如何尽力自主理解故事内容等方面想出策略办法。教师可以采取表演、提问、假设、讨论,或借助多媒体手段等多种形式,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尽情表达。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防止把绘本教学简单地等同于讲故事的倾向。

4.科W领域

“颜色变变变”这样的科学活动早已是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一内容似乎被程式化、简单化了,教师很难教出新意来。如果将绘本《小蓝和小黄》的故事在一次科学主题的活动中讲给幼儿听,势必会引起幼儿们极大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第7篇

摘要:绘本阅读主要是利用图画和故事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写话的能力,主要用于小学低年段学生的阅读教学,用以画传情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的行为和习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绘本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克服其中的误区,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思考,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小学生写话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小学学生写话课程教学现状,探讨绘本阅读中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措施,旨在为小学写话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绘本阅读;小学生;写话能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29-02

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推助作用,教师应该积极抓住绘本阅读的优点,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让学生逐渐学会表达自己最真实、独特的想法。但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因为知识认知和文字应用能力还处在初级的阶段,不能正确的把握阅读思维,教师应该选取插画精美、色彩丰富、故事精炼的绘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循序渐进的展开写话练习,提高小学生的写话能力,文章就小学写话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展开分析,对如何在绘本阅读中提高学生写话能力进行讨论和研究。

一、小学写话教学的现状

小学生喜欢根据自己的直观印象选择喜欢的图画书,所以色彩丰富,颜色鲜亮的图画书更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从书籍的封面到书籍的内容,丰富多彩的绘画内容是小学生选择阅读最为直接的原因。例如,《爱丽丝奇境历险记》就是极富感染力的图画书籍,图书中将爱丽丝渡渡鸟、蜥蜴比尔、柴郡猫、疯帽匠、三月野兔、睡鼠、素甲鱼、鹰头狮等,以图画的形式穿插在简单的文字中,直接对小学生产生视觉刺激,是其最为喜欢的阅读读物类型。但是因为小学生学生认知能力不强、意识不强、自控能力不强,难以跟上教师的写话教学步伐,并且教师刻板式的教学方式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需要教师利用绘本阅读,结合科学的教学手段,切实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二、在绘本阅读中提高学生写话能力措施

(一)通过绘本提高学生联想能力

在写话教学中教师应该借用图画丰富的绘本阅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针对绘本内容支持学生提出的各种猜想和疑问。鼓励学生读绘本的内容进行联想和猜想,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例如,,绘本阅读插图中有一幅图,呈现出蓝天、白云,并且云朵的形状各式各样。教师指定其中的一个云朵形状,让学生回答在自己眼里这个云朵的形状像什么。有的学生说像老虎,有的学生说像狮子,也有学生说像小猫。教师对每一位积极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更多的学生来对云朵的形状进行联想,提高学生联想能力,激发学生进行绘本阅读的积极性,从而为学生写话训练提供丰富的素材。

(二)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写话教学观念

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育,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现有的存在和价值,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防止用自己的思维和方法遏制小学生的童真思维,兴趣是学生做好的老,教师在绘本阅读内容选择的时候要迎合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多种类的学习素材。多元素的图画书,扩大幼儿知识面,让学生保持一颗好奇心去探究世界。其次,教师要抓住绘本阅读内容的人物、结构和情节,利用书籍中的图画为学生创造体会阅读的情境,积极诱导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丁丁历险记》描述丁丁记者和米卢小狗躲过了坏蛋的袭击,与阿道克船长一起去了全世界。教师应该抓住故事中的主要任务和故事情节,结合书籍中丰富多彩的插图,让学生体会主人公丁丁勇于和坏人搏斗的精神,以及怀着一颗善良、纯朴的心。

(三)教师积极的与学生展开交流互动

学生会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阅读的榜样,感染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行为。与学生一起阅读一本图画书,一起交流图画书中的主要内容,讨论故事的情节,加深学生对绘本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感受和体验,为学生的写话能力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例如,小学三年级绘本教案中《大卫,不可以》,主要教学目的是训练学生大胆表达,提高表达能力。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然后问:“大卫在做些什么事情?他妈妈为什么总是说‘不可以’?”并且最后让学生根据绘本阅读,把自己阅读后的感受说出了或者写出来,有位学生这样说:“尽管大卫妈妈总是说“不可以”,但她这是“爱子心切”。在多数情况下,父母不让你做一些事情是为了你好,而不是不爱你。”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有效的进行写话练习,逐步提升自身写作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因为知识认知和文字应用能力还处在初级的阶段,不能正确的把握阅读思维,教师应该选取插画精美、色彩丰富、故事精炼的绘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写话教学观念,通过绘本提高学生联想能力,针对绘本阅读内容积极的与学生展开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循序渐进的展开写话练习,使学生有效的进行写话练习,逐步提升自身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汪喜红,汪喜燕.挖掘阅读资源提高写话能力――浅谈小学语文低段"绘本写话"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02).

第8篇

关键词:幼儿;绘本;阅读兴趣;误区

一、绘本的概念

绘本就是指图画书,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文字的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绘画来讲故事。

绘本的作者和画者,相当于电影导演,他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讲得既好看,又清晰。一本优秀的图画书,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的意思。此外,绘本都比较唯美,版式精到独特,以封面、扉页、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整体。

二、绘本教学与看图讲述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

绘本教学不是看图讲述。看图讲述发展的是幼儿的独白语言,要求幼儿将图片的内容完整连贯地表述出来。而绘本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让幼儿理解图书,理解各画面之间、画面与整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因此,绘本教学应是先理解后讲述,绘本教学中包含讲述的内容,但又不等同于讲述活动。教师只有正确认识绘本教学,才有可能避免教学活动走入误区。

三、幼儿园开展绘本教学的策略

(一)教师要走进绘本,挖掘绘本的内涵

在绘本活动中,因为它的点面涵盖得过于多,往往在一个活动中,我们究竟怎样去开展,非常需要教师对绘本了解透彻,自己真正地走进去,对绘本有了很多自己的感触,这样才能把自己认为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那部分带给幼儿一起分享。

每一个看过《大卫上学去》的孩子都非常喜欢他,这个天真无邪、把学校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后来,老师罚他留下来搞卫生,大卫非常难过,到了最后两页,老师摸摸大卫的头并奖给他一朵小红花说“做得很好,大卫,现在你可以回家了”,这一笔太温情了,整个故事跟着急转直下,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

(二)教师要注重教育机智,开展有效的提问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所以教师的提问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绘本故事《掉进酒桶的老鼠》,在讲到谁会来救老鼠时,让幼儿大胆猜测谁会来(孩子们猜测的结果有很多),这就充分发挥了幼儿思维想象的空间。当看见来的是它的死对头小花猫时,再让幼儿大胆猜测,小老鼠会怎么做才能让小猫答应救他,上岸了之后又怎样脱离危险等?让孩子猜想后再进行故事讲述。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已经给予了幼儿想象的空间,引发了孩子们无限的思考和遐想,同时也增加了神秘的色彩。

(三)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教师如何培养幼儿自主阅读呢?幼儿作为阅读的主人,应让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在互动与引领中,让幼儿渐渐地去感悟绘本。由于孩子的天性,当他们看见画面时,往往会有一些表达。这时他们就会用语言表达出来,其实这时正好是教师发现孩子们理解程度的最佳时机。我们不能以固定的教案去束缚孩子们,要让他们学会自主阅读,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如绘本《大卫上学去》,首先是因为故事内容很贴近幼儿的生活,大卫他叛逆、调皮,有着孩子的天真。这样的角色可以引起孩子的共鸣,继而就产生想说的欲望。教学中教师经常把一个个问题提出来,让孩子猜测,孩子乐在其中,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四、绘本教学误区

在实践中,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偏差,绘本阅读却往往没有发挥其优势,绘本阅读容易陷入种种误区。

误区一:识字朗读型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一些老师便利用绘本精简的语言,让识字不多的低年级孩子在绘本阅读中进行专项识字训练和专门的朗读训练。在识字、朗读的要求和压力下,让绘本失去原有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孩子对绘本望而却步。

误区二:精读分析型

阅读教学我们往往以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在班级中开展。一些老师把班级读书会当成平时的语文课堂,将绘本当成一般的语文教材来教学,引导孩子研读绘本,字词句段,这各项训练便拉开了孩子与绘本的距离。

误区三:讲读提问型

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有着经久不衰的永恒的主题和深刻的内涵。一些老师在教学中,急功近利,在一连串的“你知道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的追问下,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被蒸发。

误区四:无指导型

一些老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纯粹以朗读者的身份出现,读完故事就完事,不启发、不质疑、不点拨、不指导,使班级读书会意义缺失,效率低下。

在绘本教学中,在与幼儿分享绘本的过程中,我相信,我们能给予孩子的其实是更多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本着让幼儿成为阅读主人的态度去开展。让幼儿真正地走进绘本,真正地感悟绘本,并在绘本中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第9篇

课堂教学在幼儿园又称为集体教学活动,是对幼儿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农村幼儿教师由于受自身基础薄弱,缺乏名师引领,外出学习机会较少等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存在较多问题:

1 教师教育理念不到位

目前农村幼儿教师一般教学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不重视能力的培养,简单的重复是基本的教学方式。如幼儿学习歌曲时,教师一句一句教,幼儿反反复复一句一句学,而没有让幼儿整体感受音乐的优美。

2 教师教育驾驭能力有限

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一般采用接受式学习,即教师讲幼儿听。语言不够精彩,对于幼儿回答不能较好的回应,课堂上幼儿常常处于被动状态。也存在不能把握教学目标和重点,对课堂上出现幼儿过于兴奋或是教师意料之外的问题时,教师缺乏教育机智,要么忽略问题,要么以教师的权威简单粗暴加以制止。

3 教师缺乏思考和学习能力

农村幼儿园教后反思执行不到位,即便是有要求,也质量不高,笼统话、套话多,较为简单。

为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实践我们觉得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探索。

3.1 引领教师向书本学习,丰富教师的思想力。

读书使人进步。李季媚教授说,幼儿教师要想博得职业尊严,只有设法成为有思想的人。而有思想来自实践和反思,来自读书学习。为此,我们开展了全园共读、小组漂流和自主阅读等相结合的读书活动。开学初,园里针对本园教师的发展需要确定共读书目,然后制定出全园共读计划。每周教研活动时间,我们也安排幼教杂志上的文章选读,并开展读后感讨论。读书漂流是就一本专业书,每周漂到一位教师处,教师阅读理解后向年级组教师进行介绍。读书培训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性。

3.2 引领教师观摩优质课碟片,领略名师的教学风采。

在名师的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课上得非常有趣。幼儿带着一种高涨和激动的情绪参与到学习中,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农村幼儿教师受区域偏远和经济发展滞后因素的制约很难接触到名师,名师课堂碟片观摩就是一个很好的替代方式,教师一边观摩一边记录,然后分成小组评课议课。评议课堂的形式促使教师必须仔细听,认真记,先反思,再交流。教师的评课不是对教学活动简单称好,要能从执教者的教学策略、幼儿的表现、师幼间的互动等方面说出自己的思考。"观摩名师"能让教师学到很多课堂教学的技巧和先进的理念,名师课堂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拓展了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的思路,也能出高徒。

3.3 引领教师同伴互助,汲取同伴的智慧。

3.3.1 随堂听课。

随堂听课,是讲课者和听课者共同成长的大舞台。具体执行量化,新手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25节,观摩两次半日活动。其他教师每学期随堂听课不少于15节。在听课和观摩中认真听、认真记,向教师学习、向幼儿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3.3.2 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师徒结对是同伴互助的另一种形式,我们从园内挑选出一批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聘请她们为师傅,进行结对。在师徒结对计划中开展互相听课、评课、设计课等活动,师傅尽职尽责指导,徒弟谦虚谨慎学习,共同成长。

4 引领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从这点上讲,教研活动就是教师课堂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4.1 教学案例剖析研讨活动。我们精心选择优秀的教学活动案例,组织教师学习并进行研讨活动。有时对一节课进行评析,有时只对一个环节进行讨论。如:在应彩云老师的"捕小鱼"教学活动中,有一个幼儿硬是躺在地上不肯起来,还说自己是死鱼。在这一环节我们让老师在不知答案的情况下讨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老师们感到为难,有人说:就告诉他不能躺在这儿。这么说合理吗?这时我们再来看看应老师是怎么处理的,应老师说:哎呀,这儿有一条死鱼,我得把它舀到池塘外边。游戏化的语言让游戏还在继续,"死鱼"也配合的被舀出去了,有效地化解了因使用权威语言带来的尴尬,课堂的精彩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语言语言驾驭能力和技巧。

4.2 让每位教师都上教研课。对于教师而言,上教研课是挑战自我、展示自我和提高自我的好机会。每学期开学我们都会制定教研课计划,确定本学期上哪一个领域的教研课,给每一位老师提供上课的机会,列成教研课菜单。上教研课的老师都能认识到教研课是为大家提供一个教研现场,虽然感到有压力,但都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从教学方案设计、教玩具提供、课堂提问到回应幼儿等等,都一一做好准备才进行开课。在这个过程中,上课教师诚恳的接受其他教师意见和建议,克服自身不足,通过一次次的教学真正得到提高。我园的一课三研较具特色。一课三研是选用相同的教材,让不同教师进行三次上课,同组教师全员参与听课评课的活动。其主要操作流程为:组内教师集体备课――第一次课堂教学展示――全园教师听课评课研讨――第二次教师行为改进课堂教学展示――全园教师听课评课研讨――第三次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听课评课研讨,总结,最后形成最优化的教案。一课三研活动为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方,优化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增强了教师的反思意识。

第10篇

关键词:绘本阅读  选好书    用好书     读好书

一、 绘本阅读活动的误区

绘本是一种人物简单、主题鲜明、画面清晰、语言优美的阅读材料。里面隐藏着是一个个融情、趣、美为一体的好作品,非常适合幼儿阅读。它对于低幼儿童的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绘本也因为它的绘制精致、语言考究、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受到幼儿、家长和老师的欢迎。当今,早期阅读活动轰轰烈烈,绘本也五花八门,给阅读活动带来冲击,如何选择绘本,如何利用绘本,对老师来说非常重要。

在实践中,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偏差,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在绘本的选择和使用中存在“拿来主义”,即教师拿来绘本就用,不去分析年龄特点是否适合,不去理解绘本的语言内涵。还有教师本身对绘本的不熟悉导致孩子阅读绘本时的盲目性,即幼儿把一本书打开,忽地翻到中间、又忽地翻回前面,不仅对绘本损坏率高。这样不仅使绘本阅读没有发挥其优势,也使绘本阅读教学陷入了种种误区。

误区一:识字朗读型

绘本有着主题鲜明、画面清晰、语言优美的特点。所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便利用绘本精简的语言,让识字不多的孩子在绘本阅读中进行指认朗读。在识字、朗读的要求的压力下,绘本失去原有的趣味和生动,时间长了,孩子对绘本望而却步。

误区二:故事讲述型

绘本里藏着一个个优美动听的故事,娓娓道来,含义深刻。一些教师把绘本教学变成了讲故事,翻开每一页,加上自己的情境描述,夸张的语言让孩子的自主阅读变成了老师的单口相声,也拉开了孩子与绘本的距离。

误区三:提问解答型

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有着跌宕回转,情节复杂,并且有经久不衰的永恒的主题和深刻的内涵。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急功近利,为了让孩子在绘本阅读中受到教育,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就以提问贯穿绘本阅读始终。在一连串的”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觉得这样做对不对?”“你知道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的追问下,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被蒸发。

误区四:无指导阅读型

在绘本阅读教学的实践中,一些教师本着”让孩子自主阅读”的理念,在绘本阅读教学中,纯粹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让孩子自主,不启发、不质疑、不点拨、不指导,使孩子徘徊在迷茫中,没有获得阅读的技巧,效率低下。

分析以上出现的误区,究其原因是教师对绘本的魅力认识不够、对怎样和孩子一起阅读

绘本缺乏经验。为此我们展开了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有关绘本阅读的实践研究。

二、绘本选择和利用的实践研究

(一)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选好书,发挥绘本自身魅力。

一个好的绘本不仅符合孩子思维特点,更能激发孩子阅读兴趣;一个好的绘本不仅绘本

画面精美,而且富有内涵。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选书举足轻重,为此我们确立了自己的选书标准是:

1、 主题鲜明,利于理解接受

任何文学作品中都包含一个主题,这些主题大都非常适合引导孩子建立生活的能力和健

康的心态,这是作者希望与读者分享的经验。绘本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友情、亲情、勇气、挑战,生命、尊严……绘本透过故事中的主角和丰富的情节来吸引幼儿兴趣,让幼儿乐此不疲。

就一个作品而言,其主题又是十分鲜明而集中,人物简单、情节生动,反应的是儿童生活的题材,显得自然、朴素、贴切,孩子们在阅读时犹如在童话世界里遨游,接受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这就是绘本赋予阅读的新生命。

2、 教育内隐,利于深化教育

绘本里藏着故事,故事里有形形的主人公,优美的图画和简练的文字描述着他们的

友谊、爱、欢乐和忧伤,里面总是隐藏着巨大的教育意义,读完后也总是发人深思,让人回味无穷。虽说没有大量说教,可孩子从中得到启示,引发思考、辨别是非,进而学习效仿。

     3、文字优美,利于模仿吟颂

儿童文学作家深谙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他们使用优美的词汇、有韵律感的简单的句

式结构汇聚成一个个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故事。在阅读中、在模仿吟颂中,孩子们不仅产生对视图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寻找那些朗朗上口的语言,体会语言的韵律美、形象美,而且丰富语汇,积累了语言文字的经验,运用于语言表达之中。

4、悬念叠出,利于思维操练

在绘本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有许多起、承、转、合的变化,合理的利用故事情节中的转折、悬念,感受绘本设计中的奇妙,有趣,还可以调动幼儿的经验进行想像,拓展思维。

5、 画面精湛,利于感染美学

绘本中的图画,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作品,他们运用各种材质,运用各种手法,营造

故事情节,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享受文学,也感染到美学。

    以上是我们选择绘本的标准,当然,当我们把绘本推荐给孩子时,还会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现状和兴趣爱好。比如:大班的孩子关注友情,喜欢并能感受优美的语言,我们就选择了《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让孩子阅读。

   (二)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用好书,揭开绘本隐藏的秘密

选书是基础,用书是关键。绘本是一张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因为无论是扉页、封面还是封底,都是绘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些地方作者都为读者献上了很多精美的图画。只有指导孩子从头到尾阅读图画,才能发现很多常常被读者忽视的小细节。读懂了这些细节,才会对文本的理解有进一步的理解。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我们提倡带着孩子从头到尾读绘本。

1、观察封面,猜测故事

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小黄鸡和小黑鸡》这本书的封面上画着一只小黄鸡和小黑鸡在捉迷藏,和孩子阅读时就可以引导孩子看图,观察他们的所处的位置和人物形象,猜猜他们对话的内容 ,从而引出故事的题目——《小黄鸡和小黑鸡》。

2、利用扉页,开展想象

扉页就是封面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书名和作者的名字。扉页不仅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不仅仅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时还会讲故事。

3、阅读正文,思考理解

正文绘本最主要的部分,也是孩子应该精读的部分。正文里隐藏着一个个的故事,蕴涵着一个一个的道理,通过图和文,让孩子思考理解其中的奥秘。

4、浏览封底,回味无穷

故事讲完了,合上了绘本,难道就这么结束了吗?其实不尽然,告诉你还有封底呢?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阅读绘本所给予的不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细节的领悟和心灵的体会……用好书,帮助幼儿揭开绘本隐含的秘密,是阅读的关键,它有利于幼儿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幼儿必定会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

(三)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读好书,把握适合的教学策略

幼儿园的孩子身心发展不完善,自然社会经验不多,阅读认知水平低,在阅读活动中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我们把握适合的教学策略,在读好书上下功夫。

1、整合分享阅读,培养自主阅读

分享阅读是让孩子感受爱和分享爱的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老师和幼儿共同阅读一本书,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习惯,发展幼儿基本的阅读能力。在活动中,教师逐步提高儿童对阅读活动的参与水平,使其在整个阅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最终过渡儿童自己独立阅读。

2、点拨阅读疑惑,指导阅读方法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千万不要急着翻页,让孩子仔仔细细地去看那些图画,引导孩子在看图中读懂故事、发现细节、感悟内涵。在经过“进入——理解——分析——提升——应用”的各个环节,让阅读更有效。

3、捕捉语言信息,品味感受学习

绘本的语言具有形象性、重复性及简洁性。绘本阅读过程中的语言学习有多种方式:听教师大声读、反复朗读、讨论、看图讲述、故事接龙等。在多种形式的学习中,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中,孩子们感受其语言的魅力。其中“听教师大声读”是绘本阅读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除了读中积累,有的语言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表达,让孩子领悟绘本语言表达的形式与精髓。

4、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绘本内涵

图文并茂的绘本吸引着孩子。绘本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在绘本阅读中“让孩子像个孩子”。通过阅读绘本,儿童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凭借着阅读,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在孩子的世界里,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埋下影响终生的良好的情感。

5、插上想象翅膀,开展丰富的联想

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是在帮助孩子提升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简明的文字与细腻浪漫的图画能让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所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读图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可以选择最富想象、最动人的图画引导学生细细地观赏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意蕴,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世界。

    三、绘本阅读活动的效果呈现:

让我打开你,让我阅读你,让我喜爱你……打开孩子的阅读之门,通过几个学期的深入研究,教师在选书、用书、读书方面都积累了丰厚的经验。

(一) 有效的阅读活动指导提高了一大批幼儿的阅读能力。

阅读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通过阅读,孩子们阅读兴趣浓郁了、读书细致了、探究深入了、语言发展了。在有效的阅读活动指导下,幼儿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幼儿自身发展的潜力得到了开发。

(二)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磨练了一大批教师的专业素养

阅读不仅给孩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给教师也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几年来,大家感到:不仅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了,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理念也转变了。

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要让孩子爱阅读,自己得有文学修养。“攒点书卷气。”

是我们对自己的迫切要求。“每月至少读一本好书,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读书会。”在轰轰烈烈的读书“运动”中,教师的阅读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得到发展。

(三) 阅读教学实践研究促进园本课程的建设。

在早期阅读活动实施中,幼儿园坚持先实验、后总结、再推广的原则,坚持以科研来为

抓手来带动课题的建设,促进阅读活动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做到计划落实、组织落实、措施落实,确保了阅读经验的积累和推广,促进了园本课程的建设。几年来,幼儿园呈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教案,如:《小老鼠分果果》、《大西瓜》等。这些活动在每次评比、每次分享活动中都得到同行和家长的肯定,同时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园本课程。

    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我们努力着、奋斗着!

【参考文献】

《幼儿早期阅读研究和实践》         林剑平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1篇

一、“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

在第一研中年级组全体教师一起研读教材、共同设计活动、制作教具。通过集体研读大家了解到:早期阅读《快腿儿的早餐》是大班《幸福的种子》丛书中的一个故事,它不仅有流畅、幽默、舒紧有致的绘本,也有色彩鲜艳、过目不忘的画面。蜥蜴能迅速奔跑,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体色,有些蜥蜴还有断尾自救的本领。小小的蜥蜴有这么多有趣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孩子们对动物的探究欲望,再加上剪纸风格的画面和主题活动《神秘洞》相符合。但是通过年级组全体人员一起研读,发现故事篇幅较长,有场景变化、情节发展,涉及蜥蜴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特点,更有中国味浓郁的剪纸画插图,幽默的语言风格……这个故事其中包含的信息之多,如何在一次集体活动的时间内指导幼儿进行有效的阅读,成为大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本活动目标定位于语言能力的发展,阅读习惯的养成,蜥蜴生活习性的认知或客观的生活态度的情感探讨、剪纸审美价值的挖掘……这更让大家举棋不定。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全体成员再一次反复阅读分析绘本,查找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再三商量决定修改故事内容。大家仔细斟酌每一个相对应的图文,然后删掉部分内容,修改个别词语和句子,并以快腿儿断尾自救的过程为故事的和重点。

成文后,发现这样虽然解决了故事篇幅长、教学目标难以把握等问题,但语言文字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和张力,特别是幽默感,更因故事的改编,组织幼儿自主阅读失去了凭借的唯一载体——绘本。

经过一番的热烈讨论后,把以前构思,重新以完整的故事为设计蓝本,“蜥蜴断尾自救”还是教学重点,具体的设计方案终于呈现在大家面前。同时还邀请家长积极配合丰富幼儿关于蜥蜴的知识储备,帮助孩子认知变色龙是蜥蜴大家族中的一部分。通过“研”教材和集体的智慧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所感悟:集体备课是“磨”课的第一步,大家在“磨”中领悟,在“磨”中成长。

二、教学实践,“研”教学细节

在年级组长的引领下大家精心设计了活动,为了便于幼儿集体阅读和讲述还制作了PPT课件,活动在大一班、大二班展开了,两位老师执教后,大家利用对比的方法对活动中的一些教学细节进行了“第二研”:

首先是活动的导入:A教师通过认读封面直接导入,让幼儿认识故事的主人公“快腿儿”,知道故事名称《快腿儿的早餐》,并且了解“快腿儿”的外形特征。B教师以剪纸蜥蜴导入。让幼儿认识蜥蜴的同时,引发幼儿兴趣,又可以介绍剪纸风格的特点,从而引出本次绘本。这样整个导入更加自然,富于趣味性,激发幼儿阅读绘本的浓厚兴趣。B教师的导入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其次在活动过程中的第二个环节,A老师让幼儿带着问题自由阅读,然后解决问题,交流讨论,蜥蜴用什么方法摆脱大野猫的追捕。幼儿能说出快快逃跑和断尾。为了让幼儿更清楚的了解掌握。B教师增加了剪纸演示这一环节,用事先准备好的剪纸蜥蜴和大野猫演示了蜥蜴与大野猫一个追一个逃,以及在危急关头蜥蜴一扭身体断尾逃跑的过程。这样更加形象逼真地表现蜥蜴断尾自救的本领,更加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最后在活动拓展知识部分,A老师总结提问:什么动物也有断尾自救的本领。这个问题局限性较大,幼儿只知道壁虎有这一本领,知识拓展不够。B教师在A老师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在与幼儿续读完故事结尾部分后,引导幼儿说说其他动物遇到危险后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巧妙地从蜥蜴断尾自救保护自己引申到其他动物的自救方法,如:变色龙通过变色保护自己,电鱼通过电晕敌人保护自己,刺猬通过变成刺球保护自己……。幼儿与同伴一起交流,达到了拓展知识的效果。

通过对教学环节的细节研讨,为后面老师组织活动提供了有效教与学的方法,最终形成了最佳教学方案。

三、听课、评课,全员参与“研”反思

反思一:选材契合幼儿的兴趣点和年龄特征。活动从神秘的蜥蜴入手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有效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好奇心和求知欲。

反思二: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整合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同时更有多种阅读习惯的培养。

反思三:早期阅读总而言之是幼儿从载体获取信息的一种手段,载体可以是故事书,也可以是广告、动画片等,而且任何载体其中包含的信息量都很大,幼儿基本上不可能在一次阅读中就能完全获取里面的信息。

反思四:这次“一课多研”每个老师经过反复的设计、推敲、提练,展示出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活动,活动中老师们都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深入挖掘绘本所富有的教育价值,自然地渗透着教育元素,让幼儿了解晰蜴的生活习惯。

反思五:活动中几位老师自身的语言也极具魅力,首先,老师的语言具有生动性,能随故事情节的变化营造出不同的氛围,这样更加能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其次,老师的语言具有激励性。被表扬的幼儿就很自信,其他没被表扬的幼儿也会听的很认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反思六:一个成功的绘本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的认真解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灵活组织过程。

四、展示“一课多研”的教研过程,分享园本教研经验

以年级组为单位的“一课多研”活动仅限于本年级组内开展,如何让其他年级组了解“一课多研”的教研过程,共同分享有效教研的经验呢?于是我们进行了“第四研”——园本教研展示活动,以此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展示活动中年级组全体教师在主持人的引领下向大家介绍了活动的全过程:研教材、研活动设计、研教具制作、研活动细节、研活动反思……“一课多研”的展示让全体教师都得到了锻炼和学习。

第12篇

关键词 小组实践 教研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1选材范围更集中了

以往上教研课老师们比较头大的是选材的问题。因为一节好的活动离不开适合的题材,而到底怎样的题材才是适合中班幼儿开展集体活动的呢?因为绘本比较多,可选用的教材也很多,因此教师往往在选择合适的绘本上也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今年在阅读组组长陈惠以及各年龄段核心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讨论下,为我们每个年龄段选出了3-5本较为适合的绘本供大家参考,这样一来,就节省了我们很多原本用于挑选绘本所用掉的时间。而中班组最后定了三本适合的绘本,分别是:《小船悠悠》、《蜗牛和苹果》、《三个机器兵》。

2朋友多了,思路宽了

三本绘本都不错,但当开展教研活动的时候,正值刚刚进入秋天,笔者觉得《蜗牛与苹果》这本绘本更适合这次的集体活动。

2.1活动后的小组研讨

(1)第二环节在集体阅读绘本时,笔者的提问“小蜗牛现在的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而孩子就是单纯地根据画面上小蜗牛的动作(和苹果手拉手)以及表情(笑嘻嘻)两点进行讲述。活动中的孩子情绪并没有高涨,虽然回答了正确答案,但似乎还缺些什么。

(2)“苹果生病了,小蜗牛会怎么做?仅仅是立足在绘本上,这样让幼儿讲述似乎离幼儿的生活比较远,很难让孩子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并解决,提问题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这样更容易引发孩子的共鸣。也就是说要让孩子感受到蜗牛生病就好像是自己的朋友生病一样,这样才能调动出孩子的已有生活经验,无论是情感上或是方式方法上让孩子有话可说。

2.2活动后的小组建议

(1)在“小蜗牛现在的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个问题之后可以再增加一个问题:“你们遇到自己的好朋友,会怎么做?”一方面让孩子通过说说、做做来体会有朋友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可以把这个小环节变成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游戏环节,让孩子动一动,这也更加符合中班第一学期孩子的年龄特点,避免了整个活动幼儿都坐着不动容易走神的弊端。

(2)“苹果生病了,小蜗牛会怎么做?”改成“朋友生病了,你会怎么做呢?”这样从绘本联系到自身,更容易诱发孩子的已有经验,使得孩子变得有话可说。

针对第一次的研讨后,笔者又快速地做了调整,并进行了第二次的试教。

第二次试教后,同事们都觉得这样的提问和师幼间的互动更适合中班第一学期的孩子,因为他们可以从游戏中直接感受、体会有朋友的快乐。情绪也被老师的问题以及大家的肢体语言充分地调动了出来,大家都玩的很开心。比如:你们遇到自己的好朋友会怎么表示?有的孩子说“抱一抱”、有的孩子说“亲一亲、有的孩子说“握握手”、还有的说“请她吃好吃的食物”等等。活动中,通过师幼互动以及生生互动一方面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情绪上变得更开心了,另一方面也是为活动后半部分,苹果生病了,蜗牛那种难过的心情做铺垫。只有活动前半部分充分感受到有朋友的开心心情,才能更加真实地体会到将要失去朋友的那种痛苦心情,如果前面的部分没有做足、做透,那么后半部分心情的转变也就没有可比性了。

两次的试教,虽然忙碌但却使笔者获得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一方面伙伴们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帮忙听课、磨课,使活动线索更清晰了;另一方面两次的试教也使活动的内容包括活动前的思考更全面更透彻了。

第13篇

情景阅读

这是一个充满爱的故事,字里行间弥漫着浓浓的亲情。描述的是在柔和、静谧的月光下,小兔子和妈妈一段关于爱的对话,以及用身体动作表现的至真至纯的爱的表白,让孩子因爱而已感动,为爱而行动。在“爱”的叙述中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

中国人表达爱的方式比较含蓄,虽然父母与孩子间充满着温暖的亲情,心里有着绵绵不断的爱,可是我们却羞于表达或者是不知道如何说出口。希望通过本次的阅读让孩子知道爱需要表达,表达爱会让亲人之间的感情更加稳固,家人会感到更快乐和幸福。

我选择了《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绘本。这本书的画面温馨、自然,讲述了亲子间浓浓的爱,这是一种无法衡量的爱。在设计一研教学活动时,我把重点放在小兔子要和大兔子比较谁的爱多这个方面,引导幼儿去感受爱,让孩子了解妈妈的爱很多很多,是不能相比较的。一研的教学活动在本班进行,其余的老师来听课,课后进行了评课。各位老师就现场听课的感受给予了我一些好的建议:教学活动中,幼儿说的比较少、我说的比较多,可以多让幼儿来说说自己观察到画面,例如书的封面,其实他们观察得很细致,教师不要一笔带过。此外,在目标定位方面,也需要更改一下。小班幼儿的理解能力是浅层的、表面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宜灌输过多的内容,正如这个绘本,它的画面是如此温馨,不必太刻意去寻求深层的内涵与道理。

通过老师们的集体备课,我对这个绘本有了新的理解,在设计二研教案时,增加了一些互动的环节,在小兔做出动作时,适当地引导幼儿跟着学一学、动一动,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气氛。

故事引导孩子们细细的去品味大兔子和小兔子之间的浓浓的亲情,不管小兔子的爱有多多,大兔子的爱总会超过他,超过一切。希望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知道在我们生活中都被很多种爱包围着,享受着这些爱,同时也爱着别人,这种爱是无限的,是不容易衡量的,让他们去感受爱与被爱,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于是增加了情感迁移,感受母爱,并表达对妈妈的爱这个环节.请小朋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迁移到妈妈平时对孩子的爱..请小朋友说说妈妈平时是怎样爱你们的?请小朋友大胆讲述。(做饭,买衣服,生病了喂药。。。。)你们的妈妈真爱你!让我们唱首歌给妈妈听吧!(播放音乐《我爱妈咪》)再看自己与妈妈的照片,请对妈妈说一句感激的话。请一到两名小朋友说给大家听听。

第14篇

一、以学定教,形成清晰而有效的课程建设组织

为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体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提高实效性,幼儿园建立了课程管理的三级研究组织。

1.课程规划组――园级层面。负责规划幼儿园的整体课程框架,根据幼儿园课程发展远景与课程目标以及各年龄阶段学期目标确立课程框架与组织形式。以“主题活动”统领,教学活动支撑,体育活动保证,区域活动拓展,自主游戏丰富,环境资源渗透,保育工作兼顾,家长工作配合的课程框架与组织形式,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作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

2.课程研讨组――年级层面。根据幼儿园总的课程规划,结合大、中、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组内教师特长,以年级组为单位,具体研讨课程中的主题实施,并组织实践观摩和问题研讨等,着重解决课程落实过程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达到对课程动态管理的目的。

3.课程实施组――班级层面。班级教师结合班内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融入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教学风格,进一步拓展课程的内容,创新课程的开展形式,将课程计划分解在班务计划和月、周、日计划中,从而保证幼儿一日活动的有效性。

二、资源整合,构建丰富而完善的课程结构体系

我园课程“园本化”的宗旨:课程结构变中求稳,课程实施稳中求新。以《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和《纲要》为基础和指导,结合本园绘本阅读特色,从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出发,做到“全面优化基础性课程,规范丰富特色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从三个方面体现课程的内涵,推进课程管理。

(一)基础课程――融合性管理

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以主题为单元,将环境创设、家园共育、活动区域活动和日常活动都视为课程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幼儿园教育的特点:一日活动皆教育,教育活动生活化。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科学领域数学的设置缺少系统性、连贯性,艺术领域音乐律动的活动安排太少,课程的适用性、实用性也有所争议。我园经过多次的讨论、商议,从培养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角度,从课程本身的角度,从本地本园的角度出发,决定在《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融入《幼儿园课程指导》的部分内容,凸显本地本园的特色,有效利用并完善课程资源。

在课程实施中,我园秉承“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注重学习、游戏、生活的融合,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

(二)特色课程――多元化管理

近年来,我园确立了“依托经典绘本,彰显园本特色,促进幼儿发展”的课程指导思想。特色课程的开展,养成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了幼儿想象、创造、审美和语言表达等多元能力的发展;还汇编了绘本阅读教案集,有效构建了典型的绘本阅读课型模式。根据“幼儿的一日皆课程”的观点,我们采用了特色课程的二条教育途径:

1.单列式绘本阅读

半日阅读:每周安排一个半日作为正式的绘本教学活动时间,固定班中的一位教师实施绘本阅读教学。教学方式有三:一是人手一册绘本,把膝盖当成桌子;二是将阅读内容制作成课件;三是将绘本放在投影仪下观看。

群体阅读:作为集体阅读活动的辅助形式,群体阅读活动由多名幼儿组成,旨在给更多幼儿交流、发言的机会,促进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提高阅读分享的乐趣。

亲子共读:我园把每周三下午定为“亲子阅读日”,让家长利用接孩子的时间,带着孩子去“温馨书吧”进行亲子阅读。家长的参与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得到更多具体化和个别化的指导,从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2.渗透式绘本阅读

品书坊中渗透:每个班级都创设独立的“品书坊”,一处温馨的小角落,一排满是绘本的“书袋”,让幼儿在早晨来园、区域活动、餐后或离园活动时自由进入其中,完全能按自己的喜好选择爱看的绘本。

语言区中渗透:放置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内容丰富的图片、木偶、头饰等物品,让幼儿自编自导进行表演,不仅激发幼儿无穷的想象力,也使幼儿的语言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

美工区中渗透:准备装订好的空白小册子,提供画报、旧图书、胶水、剪刀、彩笔,孩子们可以通过剪贴来制作属于自己的小图书,把它讲给小伙伴听,并放在语言区里供其它孩子阅读。

(三)选择性课程――个性化管理

选择性课程是体现尊重幼儿个性化发展的课程,它着眼于幼儿经验的扩展、提升,在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中寻找闪光点,满足幼儿的兴趣与特殊需要,发挥每一个孩子的优势。为了使我园的选择性课程更有效、更符合幼儿需求,我们的具体做法为:

第一步,前期调查。无论是课程的构建还是质量的判断,都要永远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把孩子的发展放在第一位。选择性课程的确定以幼儿为主体,由幼儿推荐课程项目,每个年级选出六种幼儿欢迎度最高的课程,作为本年级的选择性课程。

第二步,双向选择。坚持人人参与、双向选择的原则,我园主张每位幼儿都参与选择性课程。每班先将年级组内选择性课程的内容告知幼儿,让幼儿自由选择,教师根据幼儿的个性特长略有调整。

第三步,课程实施。选择性课程每周下午开展一次活动,时间为50分钟。活动中幼儿园配备行政和保育员在每个楼道口进行执勤和巡视,确保每一位孩子安全抵达教室。学期结束前,召开反思会议,将活动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深入剖析,使今后活动更好、更顺利地开展。

选择性课程的开展,给予了孩子一个展示特长、挖掘潜能的舞台,培养了自信、大气、乐观的新时代小公民,同时使班级与班级之间加强了横向联系,促进了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三、立体推进,注重规范而有序的课程过程管理

(一)加强园本研训,在交流中“重塑观念”

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有赖于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我们让教师树立两种课程观:一是树立大课程观。作为教师,要使幼儿真正地学好,就要使教学不但通过教材来体现,更要通过广泛的资源、一日的活动、教师的人格魅力来体现。二是树立整合的课程观。要求教师有敢于突破“教材本位”和“教师本位”的课程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树立整合的课程观。

(二)加强课程审议,在研讨中“提升质量”

幼儿园课程审议就是对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及相关情境进行深入考察、讨论和分析,以便对相关的内容、策略等作出选择。

首先,优化活动前的课程审议。在每个主题活动开展前,以年级组为单位,集体对教材进行审议。结合本园实际以及本土文化,删减极少数不适合我园实际的内容,补充适合的教学内容并调整主题目标,使主题目标落到我园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内,然后设计主题活动环境创设方案,讨论家庭、社区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要点,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课程的实施深入提供保障。年级组内教师设计好主题中的每个活动,大家明确分工、优化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做到资源共享,优化课程实施过程。

其次,完善活动后的课程评议。课程实施后,对值得分享和困惑的教学活动进行再次审议,交流主题活动方案实施进展及效果,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调整活动方案,明确下阶段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使得课程实施质量的提高成为教师们的自觉意识。在一学期主题活动全部结束后,将所有资料按规定的要求整理成主题课程文本资料,供其他年级组参考和选择性使用。

(三)加强自我反思,在实践中“改进教学”

教育教学反思是幼儿园课程管理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为了促使教师注重教育教学反思,我们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一是幼儿观察记录。从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和案例反思四块内容进行撰写,通过观察、分析,对幼儿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二是主题实施情况记录表。每个主题撰写,记录环境创设、区域角创设、幼儿活动及家长和社区的参与情况等,整个主题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活动进行评价。三是周保教分析。每周撰写一次,分析课程的目标能否与幼儿的发展相对应,课程实施后幼儿的发展状况,幼儿参加活动后获得了哪些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加等。

(四)加强课程检查,在评价中“强化行为”

“重过程,抓落实”。结合《实幼教育教学常规考核细则》,以保教常规活动为载体,以过程评价为手段,对教师、班级工作进行质量评估监控。

1.一日活动计划制定。我园要求教师将周计划提前一周放入幼儿园的共享文档中,由业务园长负责督察、指导,且在制定周计划时要遵循六大原则:五大领域平衡整合原则、预成内容与生成内容灵活结合原则、环境创设随主题变化原则、区域游戏与主题教学内容相结合原则、动静交替室内室外结合原则、家园合作相互沟通原则。

2.教学规范化管理。行政人员深入教学第一线,重在“二看二听”。一看: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是否写好个人特色分析,对活动是否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二看:教具准备是否合理,能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资源;一听:对活动的理解和分析以及这样处理的依据;二听:能否能背出诗歌、弹唱歌曲、讲出故事大意,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3.班级常规化管理。对每个班级常规管理常抓不懈,对班级的早操、用餐、午睡、户外活动等一日环节进行检查。

(五)加强科学管理,在推进中”大胆放权”

1.教研管理权。我园创新小组教研活动,给予教研组自主管理权,倡导以“小专题研究”为抓手,围绕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依托班级课程管理寻找到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教学。

2.教学自。作为管理者,要把决定权交给教师,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教学自。课程的实施就是在静态的计划中进行动态调整的过程。

3.课程弹性权。每个老师可根据各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周活动预设安排表。这些活动计划和主题活动计划都是弹性的,各班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可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调整活动进程,还给幼儿生成活动权,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调整。

第15篇

“先学后导,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自主发现、自主质疑、自主思辨、自主归纳总结,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发展能力。那么作为课堂学习组织者的教师要如何做呢?以下,笔者将对该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在备课方面

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初环节。在每学期初,教师就要有系统地研究和总体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合理确定本学期所要达到的教学总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做到三次备课,切实提高备课质量。三次备课即:第一次备课――借助参考书与文献,按照个人见解准备教案;第二次备课――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集备组备课,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确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及方法;第三次备课――课后备课,反思课堂教学中的长处与短处,修改教案。通过三次备课,课堂教学的每一节课都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开展。

此外,教师在备课中应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学习状况,认真分析学生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运用符合学情的教学策略,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合理安排各阶段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二、在学生自学和教师引导方面

“先学后导,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学生自主学习。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实施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学生很少有机会自主学习。只有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完成“先学后导,当堂训练”的操作,就要让学生自主阅读。在学期初,教师就应该先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比如,教会学生现代文阅读的整体感知方法,它能引导学生直接感受、整体把握阅读的内容。学生根据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进行自主阅读,通过阅读能初步感知教材,整体把握内容,从而对全文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总体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理解阅读材料打下基础。下面就自己在《春》的教学中实施“先学后导,当堂训练”举一个例子。

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首先出示学习目标:一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清文章的思路;二是学会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通过目标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什么,达到什么目的。

第一个教学目标的“先学”:一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学生通过课前查字典,课堂上默读、朗读及时正音。这样,既完成字词教学的任务,又培养学生独立动手的能力。这个环节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自学或互助完成。二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要求学生边读书边划分层次,写出大意,几分钟之后交流。如课文层次有几种分法,请学生各抒己见,说出理由,并请学生评价他人段意概括得是否准确、简洁。通过分析全文段与段之间的联系,理清写作思路。第一个教学目标的“后导”:学生一般能通过自学或互助了解作者在“绘春”那一部分是通过对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来展现春天的美丽。但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是写春天,那么描绘春天美景就可以了,为什么在这五幅图外还要写其他的内容?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体会“绘春图”前后的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随后学生即可从再读课文中体会到“盼望”、“赞美”的情感,由此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是“盼春”、“绘春”、“赞春”。本环节学习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通过教师的引导,教会学生分析归纳的方法,并举一反三,让学生说说在阅读和写作时该如何应用。

第二个学习目标的“先学”:在分析景物描写的方法时,请学生分析这篇写春天的散文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生动优美。学生一般能体会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起到的作用,对这些句子的理解赏析也颇为到位。但对于综合多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来写景这种方法,只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中能品味出它的佳处,大部分同学没有看到这一点,这时可以通过小组交流互助,让他们分享阅读体会。第二个学习目标的“后导”:在学生完成自学并交流后,教师可通过评判、点拨、补充、更正、归纳,使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条理化,最终使学生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课文,检测学生有否读懂,通常要求学生用扼要的语言将阅读领悟的内容表述出来,分析的过程就是文章的思路、结构、内容要点的梳理过程,也是将整体分为局部,对比较含蓄或抽象的内容进行具体阐释的过程。在梳理内容的同时,要求学生有独到的理解。这就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其表现方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可以是续写、改写、仿写,也可以是小品设计、内涵分析、绘制图表等,教师要善于精心选择适宜于学生的、能激发学生创造热情的内容。如学了《春》后,要求学生模仿本文景物描写方法来写街头一景;学了《紫藤萝瀑布》后,可以要求学生模仿这种在景物描写中寄寓作者某种人生体会的写法。

三、在当堂训练方面

当堂训练的目标是努力化知识为能力。当堂训练旨在让学生通过紧张的口头或书面练习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要根据当堂课的要求,精心设计一定量的训练题,布置学生当堂完成,以此来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