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民办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民办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民办教育调查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民办教育调查报告

第1篇

阜南县教育与我所熟知地区教育不同的是当地民办教育发展方兴未艾,然而却又百病缠身。当地民办学校数量众多,这为当地减轻学生数量多的负担以及减轻政府教育负担的确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民办学校与政府的利益博弈中,民办学校却成了体胖身虚的亚健康。政府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曾经一度将教育负担转嫁给社会,然而民办教育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而出现违规办学的现象,截止到2009年,阜南县共清查出非法办学机构72个,在校生近1万人。这些非法学校的开办者以盈利为目的,法律意识淡薄,教育理念滞后,办学场所简陋,在校舍,消防,卫生等方面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危害亲少年的身心健康。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甚为简陋,我们所考察的一所民办小学教室里的桌椅还是木质的,上面的油漆已经剥落,更不要奢谈什么根据人体力学进行桌椅设计了。那处于偏僻农村地区的民办学校没有广阔的操场,没有齐全的体育设备,没有明亮而舒适的教室我们眼中的理所当然,那儿都没有。政府在民办教育办学中是否应当多伸出援手,除了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外,是否也应当增加对民办学校的扶助与支持。当地暑假有两期教室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很荣幸我们能够参与到第一期的教学过程中,然而我们遗憾地发现一方面当地教师信息素养亟待提高,另一方面民办教师无法享受同等培训机会。

当地的调查印象深刻的还有对小学生率先减负的调查报告,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在减负上公办学校由于受到政府的监督与管制力度较大,因此工作做得较好。然而民办学校由于是以营利为目的,在减负上很难落到实处。民办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民办小学补课及留校完成作业现象都还是很严重的。民办学校校长坦言民办小学要想生存那么必须要吸引生源。家长在选择学校时往往是两个标准:一是收费,二是升学率,升学率更是家长关心的。民办学校经费主要是自己承担,自然在收费上很难产生相对优势,因此在以学生成绩为评价标准的体制下,自然以升学率为重。民办小学减负之路步履维艰。而在访谈中我们又意外发现,实际上课业负担真正沉重的是初中。我想国家虽然大谈减负,但是屡次增负,实际上要分析什么养的负担是要减的,什么负担是对学生成长有益的,而且各地区、各学校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减负计划。如果只是遵守文件,机械地减少上学时间,减少书面作业,实际上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在进行教育改革时很教条,根据文件做而不考虑民意,不思考根据当地特殊情况应当如何改革,还有就是现在学生的学习评价制度也制约了减负的实施。课业负担不是兀自而出现的,课业负担过重还有与之联系的各种事物,课业负担过重这一现象背后有其病根所在,如果不全方位改革,不去追寻病根,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实际上起不到多好效果的。

自己原先与同学负责的是学生管理,实际上这相对于其他主题算是比较微观的了。再加上不是什么热点问题,调查起来实际上还是有难度的。在这个主题里,发现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个是留守生的管理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的大潮似乎已经被关注进城务工子女的大潮淹没了。但这并不代表留守儿童就不值得关注了。阜南县一些民办小学的留守儿童达80%以上,然而这些民办小学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也受质疑,教师又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因此对于留守儿童的管理往往感到有心无力。而另一个问题就是素质教育难以实现。这是个老难题了,素质教育提出已经很有一段岁月了,但是时光虽然无声无息地流淌,大部分地区素质教育依然无法实现。缺少条件,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缺少相应的评价机制、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合作、缺少相对应的一系列资金、安全等保障。

校安工程如今在各地有序进行,阜南目前也完成了约60%,不过在校安工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质疑处,比如校安工程质量问题以及效率问题。在这次调查中还有诸如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仍有待我们去探索。

这就是我这次调查工作的调查报告,并没有让我解决许多问题,反而是看到许多问题。就好像看到满天星辰的夜空,那些星球有的已经被人踏过,有的还有待开发。所以这些有待开发的就等着我们去解决吧!

第2篇

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高考生源减少,广州市民办高校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生源萎缩。本文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广州市民办高校将面临的生源危机所导致的财务风险,探讨了积极应对生源危机和财务风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生源;财务风险;对策

近年来,先后有北京京桥大学、上海东方文化学院等一批民办高校破产或被公办学校兼并。原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对所有民办高校提出警告,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随着出生人口基数的下降,高考生源开始减少,某些高校,特别是某些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离破产可能不遥远了。”人民日报也在2011年8月的报道中用《三本高校频遭“零投档”民办高校将现破产潮》的标题对民办高校提出预警。广州市现有民办高校三十余所,是名符其实的民办高等教育强市。正视广州市民办高校所面临的生源萎缩的事实,研究生源萎缩及其可能引发的财务风险是迫在眉睫的重要命题。

一、广州市民办高校发展现状

广州市民办高校共有广东培正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等34所,在校生人数50余万人。广州市民办高校按办学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民办的民办高校,如广东培正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另一类是民间办学力量与公办高校合作办学所创立的独立学院,如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等。广州市民办高校主要有以下特点:

1.起步早广州市的纯民办高校大多建立于1990年左右,如广东白云学院成立于1989年,广东培正学院成立于1993年,而民办独立学院大多成立于2000年左右,如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成立于1999年,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成立于2003年,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成立于2003年。考虑到民办高校最早的指导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12月才颁布实施,广州市民办高校在成立时间上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2.发展快广州市民办高校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里,从无到有,数量上已经达到34所,在校生规模已达近50万人,各民办高校都已建立起基本完备的教学软硬件设置,拥有相当规模的土地、房产和教学办公设备。如广东培正学院拥有土地170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达7.2亿元。广州市的民办高校在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中迅速发展,不断积累,无论从办学规模、在校生人数,还是从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数量来说,都明显高于全国民办高校的平均水平。

3.学科门类齐全,以文科为主广州市各民办高校所设置的学科门类齐全,涵盖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和工学、理学多学科,但从整体来看,学科设置以文科为主。如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2015年共开设新闻学、管理学等52个专业,仅有土木工程、给排水和机电械设计等12个专业只招收理科学生,其余40个专业都是文理科兼收的文科专业。广州市民办高校多设立文科专业主要是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考虑。文科专业与理科专业相比,不需建立昂贵的实验室,无需产生持续的耗材费用,师资相对充足,而收益即学费收入却相差不大,对于仅靠学费生存、没有政府投入的民办高校来说,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4.在校生规模大,社会影响大广州市民办高校在校生规模普遍较大,几乎都是万人学校。如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广东省华立技师学院在校生达三万三千多人,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及广州松田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共一万五千多人,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民办高校在校学生总人数超过五十万人,教师及工作人员超过三万余人。如此庞大的规模,再加上高校教育所具有的社会聚焦效应,使得广州市民办高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二、广州市民办高校财务风险来源及影响

(一)学费收入是广州市民办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

2002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2004年3月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这两部中国民办教育的最根本法律的以上规定,实际上揭示了中国民办教育,包括民办高校的成立及运转的经费来源:国家不予拨款,自筹资金。一份调查报告指出:“我国民办高校经费来源可以概括为‘两个80%’现象,即尽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仍然有80%以上的民办高校80%以上的办学经费靠学费收入,其余不足部分则依赖银行和企业债务”①。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其报告《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中也指出“:民办高校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费积累,基本没有国家财政的支持和社会捐助”。这表明,我国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学费支撑办学。具体到广州市民办高校,30余所学校无一例外地以学费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捐赠收入和政府投入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收入来源异常单一、高度依赖学费收入的情况下,学费充盈,则民办高校生;学费枯竭,则民办高校困,甚至死。而学费收入与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高度相关,呈成正比关系。在校生多,则学费收入多,在校生少,则学费收入就少。在此意义上,与其说学费决定着民办高校的生死,不如说生源才是广州市民办高校乃至所有民办高校的生命线。

(二)从全国来看,高校生源减少、录取率提升是基本趋势

1.高校生源持续减少根据教育部数据,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后,快速下降,2009年和2010年部分省市曾出现20%的大幅度下降。近年下降幅度趋缓,但2013年仍比2012年下降3万人。教育部预计,2008-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将从1.25亿降至0.87亿,减少3800万人,2018年,大学适龄青年仅为2008年的58%。③

2.高校录取率总体呈大幅提升态势伴随着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的不断下降,录取规模继续增长,高考录取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3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为76%,创历史新高。④(如图2所示)

3.全国各地生源危机持续发酵中国的高考报名人数自2008年达到顶峰后,呈快速下滑态势。与此同时,高校录取率却大幅提升,甚至达到了75%的高录取率。再加上各地高考生源分布不平衡,部分省区市,特别是大城市出现了生源危机。“根据从各地公布的高招数据来看,很多省市招生计划均没有完成,生源危机已经蔓延至全国。”④

(三)广东省虽高考报名人数连年增加,但已多年未完成招生计划

1.广东省高考报名人数连年增加2014年广东普通高考报名人数再增2.6万人,达75.6万人,增幅为3.6%,创历史新高。作为人口流入地,同时,在外来人口上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落户政策,广东省高考人数几乎保持了连续14年的增加。

2.多年未完成招生计划《2014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显示广东省已经多年没有完成高招计划。2012年,广东三B批次第二次征集志愿投档时,很多院校缺档严重。2013年,广东二B批次本科院校最后一次征集志愿后,有60余所参加征集志愿的院校遭遇零投档。如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计划征集20人,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计划征集39人,最终投档均为0人。三B批次第一阶段录取和第一次征集志愿期间,有1.1万计划未能完成,其中文科6000多名,理科4000多名,体育、艺术1000多名。

(四)广州市民办高校将面临生源危机

由于国家持续的计划生育政策减少了人口增长,再加上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抚育成本提升,中国高考报名人数总体上来说是下降的。另外由于生源减少及高等教育财政困难,许多公办学校在积极扩招全日制学生的同时,也在积极发展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抢占市场,加之中外合作办学、网络高等教育等新型办学形式也在积极抢夺高等教育的生源,使得高等教育中生源竞争日趋激烈。虽然广州市作为经济发达的广东省省会,对于外来人口有很强的吸引力,并且随着高考改革进程的加快,未来将接纳外来人口的适龄子女在广州参加高考以增加广州市民办高校的生源,但生源减少、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趋势无法改变,广州市民办高校也将面临生源危机。广州市民办高校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未来生源下降所引发的财务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三、广州市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一)落实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政策

广东省是人口净流入中心城市,只要允许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广东省本地高考,就可以极大地增加广东省的高考生源。而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省会和拥有最多民办高校的中心城市,就可以为广州市民办高校提供稳定的生源,这是解决广州市民办高校生源危机和未来可能财务危机的最根本政策保障。可喜的是,广东省在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本省参加高考的政策制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12年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打破异地高考壁垒,同年12月2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就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详细规定了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的的条件、流程及保障机制。其中针对生源最多的随迁子女就读普通高中参加高考的有如下规定“:经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我省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在我省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中考并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的,自2016年起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与我省户籍考生同等录取。”2016年正是专家预测的广州市民办高校生源由充足转向萎缩的转折点。广东省关于随迁子女可以在当地参加高考的政策对广州市可以说非常及时,对广州市民办高校来说,无疑是及时雨和救命雨。为了使异地高考政策得以落实,广州市有关教育部门应尽快出台配套措施,明确相关学校、公安、户籍、社保等单位的职责,在居住证办理、高级中学接收随迁子女、社保年限认定及教育部门学籍管理等领域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便利,同时在办理相关手续时,鼓励广州市民办高校驻场开展宣传活动,鼓励潜在生源报考广州市民办高校,从根本上保证广州市民办高校的生源不萎缩或减缓萎缩的速度。

(二)市属民办高校尽快提升品牌效应,提高生源吸引力

1.提高教学质量

广州市民办高校要尽快提升办学质量、提升层次,利用相对于公办学校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吸引高质量教学团队,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生源吸引力。因为生源萎缩实际上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广州市的民办高校其吸引力暂时无法与公办学校相比,但是如果能发展出特色专业、明星专业、提升自身层次,就可以在争抢生源的过程中取得好成绩,为下一步的生存和发展赢得时间。

2.提升办学层次

如果能尽快提升广州市民办高校自身的办学层次,在普遍开展本专科教育的同时,尽快开展研究生教育,将极大提升民办高校的吸引力,创造新的更高层次的教学平台。现在广州市各民办高校还没有开展研究生教育,但是广东省教育厅已在政策层面做好了相关准备,只要民办高校通过相应评估,就可以赋予其相应办学资格。现在民办高校硬件条件方面已经达到相当层次,软肋在师资条件不足上。广州市民办高校绝大部分都是公办学校的独立学院。如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华南理工广州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等。如果这些独立学院能够充分依靠母体学校的强大师资力量,采取灵活的帮扶政策,如对高职称师资力量采用公办编制、民校使用、绩效奖励等政策,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提升广州市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通过教育厅评估,开展研究生教育。

3.建立和完善预决算制度

广州市民办高校应建立和完善经费使用预决算制度。(1)严格预算制度,严格控制支出预算可以在全盘考虑收支总额的前提下提前控制支出,是民办高校控制开支总额,集中力量完成基建、重要教学设备引进、积淀办学资金的重要手段,也是以民办高校为主体进行稳健投资的前提条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没有预算制度,必然会导致支出失控、管理不善,影响办学资金的积累,继而打乱民办高校的既定发展计划,影响重大。民办高校因为资金来源单一,在编制预算时应更多的着眼点应该放在控制支出,而不是鼓励预算单位花完预算上。所以应更多的采取严格标准审核预算,在实际预算使用中,可以强化审批流程,实行主管领导和财务部门领导的双审核,甚至可以在预算编制完成之后,不下达金额指标,只下达预算项目,以此达到避免预算单位尽量花完预算的弊端。(2)确立决算制度,提升预算执行力在每个预算执行年度末期,财务部门应编制决算执行情况报告,说明上一预算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考查已编列的预算项目执行情况,对于已编列预算但未执行或大部分未执行的项目和部门,要进行约谈,对涉及到不作为或懒政导致预算无法执行的,提交董事会做惩戒处理,并削减下一预算年度相应项目的预算额度。以提高相关部门的行政决策和预算申报水平,从财务的角度提升学院层级的管理水平,杜绝对于预算项目和金额的随意占用,为民办高校进行稳健投资和办学资金积淀提供支持。

4.优化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优秀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既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杜绝,又能以财务管理活动和资金运转促进民办学校的管理水平的提升。广州市民办高校的财务部门不可以避免地受到各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如家族式管理思维的影响、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不高、账务处理能力较弱,对于新会计知识不了解、学习热情不高等。广州市民办高校要充分认识到高校财务与企业财务的不同,遵循高校财务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积极聘请有资质的高质量会计人员,合理进行岗位设置,在日常工作中,使财务部门既关注日常经费的使用和审核,又能放眼未来,着眼大局,及时分析学院收入的变化原因,确立收入风险预警制度,提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能力,切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高质量的会计工作团队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稳健投资,夯实办学的财力基础,为未来的生源萎缩提供财力支持。

注释

①陶西平,王佐书.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2003-2009)[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24.

②2014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M].

③王一涛,董圣足.民办高校倒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5):9.

④2014年教育部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M].

参考文献

[1]2014年教育部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M].

[2]曾小军.民办高等教育政府干预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鲍威.高等教育系统分化中的民办高等教育[M].中国海洋出版社,2009.

[4]陈晓春.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5][日]西井泰彦.日本私立高等教育财政补助制度与私立高校财务管理[J].教育发展研究,2008(10).

第3篇

关键词:生源;财务风险;对策

近年来,先后有北京京桥大学、上海东方文化学院等一批民办高校破产或被公办学校兼并。原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对所有民办高校提出警告,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随着出生人口基数的下降,高考生源开始减少,某些高校,特别是某些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离破产可能不遥远了。”人民日报也在2011年8月的报道中用《三本高校频遭“零投档”民办高校将现破产潮》的标题对民办高校提出预警。广州市现有民办高校三十余所,是名符其实的民办高等教育强市。正视广州市民办高校所面临的生源萎缩的事实,研究生源萎缩及其可能引发的财务风险是迫在眉睫的重要命题。

一、广州市民办高校发展现状

广州市民办高校共有广东培正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等34所,在校生人数50余万人。广州市民办高校按办学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民办的民办高校,如广东培正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另一类是民间办学力量与公办高校合作办学所创立的独立学院,如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等。广州市民办高校主要有以下特点:

1.起步早

广州市的纯民办高校大多建立于1990年左右,如广东白云学院成立于1989年,广东培正学院成立于1993年,而民办独立学院大多成立于2000年左右,如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成立于1999年,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成立于2003年,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成立于2003年。考虑到民办高校最早的指导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12月才颁布实施,广州市民办高校在成立时间上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2.发展快

广州市民办高校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里,从无到有,数量上已经达到34所,在校生规模已达近50万人,各民办高校都已建立起基本完备的教学软硬件设置,拥有相当规模的土地、房产和教学办公设备。如广东培正学院拥有土地170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达7.2亿元。广州市的民办高校在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中迅速发展,不断积累,无论从办学规模、在校生人数,还是从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数量来说,都明显高于全国民办高校的平均水平。

3.学科门类齐全,以文科为主

广州市各民办高校所设置的学科门类齐全,涵盖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和工学、理学多学科,但从整体来看,学科设置以文科为主。如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2015年共开设新闻学、管理学等52个专业,仅有土木工程、给排水和机电械设计等12个专业只招收理科学生,其余40个专业都是文理科兼收的文科专业。广州市民办高校多设立文科专业主要是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考虑。文科专业与理科专业相比,不需建立昂贵的实验室,无需产生持续的耗材费用,师资相对充足,而收益即学费收入却相差不大,对于仅靠学费生存、没有政府投入的民办高校来说,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4.在校生规模大,社会影响大

广州市民办高校在校生规模普遍较大,几乎都是万人学校。如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广东省华立技师学院在校生达三万三千多人,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及广州松田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共一万五千多人,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民办高校在校学生总人数超过五十万人,教师及工作人员超过三万余人。如此庞大的规模,再加上高校教育所具有的社会聚焦效应,使得广州市民办高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二、广州市民办高校财务风险来源及影响

(一)学费收入是广州市民办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

2002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2004年3月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这两部中国民办教育的最根本法律的以上规定,实际上揭示了中国民办教育,包括民办高校的成立及运转的经费来源:国家不予拨款,自筹资金。一份调查报告指出:“我国民办高校经费来源可以概括为‘两个80%’现象,即尽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仍然有80%以上的民办高校80%以上的办学经费靠学费收入,其余不足部分则依赖银行和企业债务”①。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其报告《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中也指出:“民办高校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费积累,基本没有国家财政的支持和社会捐助”。这表明,我国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学费支撑办学。具体到广州市民办高校,30余所学校无一例外地以学费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捐赠收入和政府投入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收入来源异常单一、高度依赖学费收入的情况下,学费充盈,则民办高校生;学费枯竭,则民办高校困,甚至死。而学费收入与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高度相关,呈成正比关系。在校生多,则学费收入多,在校生少,则学费收入就少。在此意义上,与其说学费决定着民办高校的生死,不如说生源才是广州市民办高校乃至所有民办高校的生命线。

(二)从全国来看,高校生源减少、录取率提升是基本趋势

1.高校生源持续减少根据教育部数据,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后,快速下降,2009年和2010年部分省市曾出现20%的大幅度下降。近年下降幅度趋缓,但2013年仍比2012年下降3万人。教育部预计,2008-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将从1.25亿降至0.87亿,减少3800万人,2018年,大学适龄青年仅为2008年的58%。③2.高校录取率总体呈大幅提升态势伴随着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的不断下降,录取规模继续增长,高考录取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3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为76%,创历史新高。④(如图2所示)3.全国各地生源危机持续发酵中国的高考报名人数自2008年达到顶峰后,呈快速下滑态势。与此同时,高校录取率却大幅提升,甚至达到了75%的高录取率。再加上各地高考生源分布不平衡,部分省区市,特别是大城市出现了生源危机。“根据从各地公布的高招数据来看,很多省市招生计划均没有完成,生源危机已经蔓延至全国。”④

(三)广东省虽高考报名人数连年增加,但已多年未完成招生计划

1.广东省高考报名人数连年增加2014年广东普通高考报名人数再增2.6万人,达75.6万人,增幅为3.6%,创历史新高。作为人口流入地,同时,在外来人口上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落户政策,广东省高考人数几乎保持了连续14年的增加。2.多年未完成招生计划《2014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显示广东省已经多年没有完成高招计划。2012年,广东三B批次第二次征集志愿投档时,很多院校缺档严重。2013年,广东二B批次本科院校最后一次征集志愿后,有60余所参加征集志愿的院校遭遇零投档。如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计划征集20人,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计划征集39人,最终投档均为0人。三B批次第一阶段录取和第一次征集志愿期间,有1.1万计划未能完成,其中文科6000多名,理科4000多名,体育、艺术1000多名。

(四)广州市民办高校将面临生源危机

由于国家持续的计划生育政策减少了人口增长,再加上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抚育成本提升,中国高考报名人数总体上来说是下降的。另外由于生源减少及高等教育财政困难,许多公办学校在积极扩招全日制学生的同时,也在积极发展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抢占市场,加之中外合作办学、网络高等教育等新型办学形式也在积极抢夺高等教育的生源,使得高等教育中生源竞争日趋激烈。虽然广州市作为经济发达的广东省省会,对于外来人口有很强的吸引力,并且随着高考改革进程的加快,未来将接纳外来人口的适龄子女在广州参加高考以增加广州市民办高校的生源,但生源减少、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趋势无法改变,广州市民办高校也将面临生源危机。广州市民办高校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未来生源下降所引发的财务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三、广州市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一)落实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政策

广东省是人口净流入中心城市,只要允许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广东省本地高考,就可以极大地增加广东省的高考生源。而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省会和拥有最多民办高校的中心城市,就可以为广州市民办高校提供稳定的生源,这是解决广州市民办高校生源危机和未来可能财务危机的最根本政策保障。可喜的是,广东省在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本省参加高考的政策制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12年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打破异地高考壁垒,同年12月2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就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详细规定了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的的条件、流程及保障机制。其中针对生源最多的随迁子女就读普通高中参加高考的有如下规定:“经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我省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在我省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中考并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的,自2016年起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与我省户籍考生同等录取。”2016年正是专家预测的广州市民办高校生源由充足转向萎缩的转折点。广东省关于随迁子女可以在当地参加高考的政策对广州市可以说非常及时,对广州市民办高校来说,无疑是及时雨和救命雨。为了使异地高考政策得以落实,广州市有关教育部门应尽快出台配套措施,明确相关学校、公安、户籍、社保等单位的职责,在居住证办理、高级中学接收随迁子女、社保年限认定及教育部门学籍管理等领域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便利,同时在办理相关手续时,鼓励广州市民办高校驻场开展宣传活动,鼓励潜在生源报考广州市民办高校,从根本上保证广州市民办高校的生源不萎缩或减缓萎缩的速度。

(二)市属民办高校尽快提升品牌效应,提高生源吸引力

1.提高教学质量

广州市民办高校要尽快提升办学质量、提升层次,利用相对于公办学校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吸引高质量教学团队,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生源吸引力。因为生源萎缩实际上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广州市的民办高校其吸引力暂时无法与公办学校相比,但是如果能发展出特色专业、明星专业、提升自身层次,就可以在争抢生源的过程中取得好成绩,为下一步的生存和发展赢得时间。

2.提升办学层次

如果能尽快提升广州市民办高校自身的办学层次,在普遍开展本专科教育的同时,尽快开展研究生教育,将极大提升民办高校的吸引力,创造新的更高层次的教学平台。现在广州市各民办高校还没有开展研究生教育,但是广东省教育厅已在政策层面做好了相关准备,只要民办高校通过相应评估,就可以赋予其相应办学资格。现在民办高校硬件条件方面已经达到相当层次,软肋在师资条件不足上。广州市民办高校绝大部分都是公办学校的独立学院。如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华南理工广州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等。如果这些独立学院能够充分依靠母体学校的强大师资力量,采取灵活的帮扶政策,如对高职称师资力量采用公办编制、民校使用、绩效奖励等政策,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提升广州市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通过教育厅评估,开展研究生教育。

3.建立和完善预决算制度

广州市民办高校应建立和完善经费使用预决算制度。

(1)严格预算制度,严格控制支出

预算可以在全盘考虑收支总额的前提下提前控制支出,是民办高校控制开支总额,集中力量完成基建、重要教学设备引进、积淀办学资金的重要手段,也是以民办高校为主体进行稳健投资的前提条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没有预算制度,必然会导致支出失控、管理不善,影响办学资金的积累,继而打乱民办高校的既定发展计划,影响重大。民办高校因为资金来源单一,在编制预算时应更多的着眼点应该放在控制支出,而不是鼓励预算单位花完预算上。所以应更多的采取严格标准审核预算,在实际预算使用中,可以强化审批流程,实行主管领导和财务部门领导的双审核,甚至可以在预算编制完成之后,不下达金额指标,只下达预算项目,以此达到避免预算单位尽量花完预算的弊端。

(2)确立决算制度,提升预算执行力

在每个预算执行年度末期,财务部门应编制决算执行情况报告,说明上一预算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考查已编列的预算项目执行情况,对于已编列预算但未执行或大部分未执行的项目和部门,要进行约谈,对涉及到不作为或懒政导致预算无法执行的,提交董事会做惩戒处理,并削减下一预算年度相应项目的预算额度。以提高相关部门的行政决策和预算申报水平,从财务的角度提升学院层级的管理水平,杜绝对于预算项目和金额的随意占用,为民办高校进行稳健投资和办学资金积淀提供支持。

4.优化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优秀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既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杜绝,又能以财务管理活动和资金运转促进民办学校的管理水平的提升。广州市民办高校的财务部门不可以避免地受到各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如家族式管理思维的影响、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不高、账务处理能力较弱,对于新会计知识不了解、学习热情不高等。广州市民办高校要充分认识到高校财务与企业财务的不同,遵循高校财务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积极聘请有资质的高质量会计人员,合理进行岗位设置,在日常工作中,使财务部门既关注日常经费的使用和审核,又能放眼未来,着眼大局,及时分析学院收入的变化原因,确立收入风险预警制度,提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能力,切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高质量的会计工作团队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稳健投资,夯实办学的财力基础,为未来的生源萎缩提供财力支持。

注释

①陶西平,王佐书.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2003-2009)[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24.

②2014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M].

③王一涛,董圣足.民办高校倒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5):9.

④2014年教育部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M].

参考文献

[1]2014年教育部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M].

[2]曾小军.民办高等教育政府干预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鲍威.高等教育系统分化中的民办高等教育[M].中国海洋出版社,2009.

[4]陈晓春.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5][日]西井泰彦.日本私立高等教育财政补助制度与私立高校财务管理[J].教育发展研究,2008(10).

第4篇

1.1培养目标脱离实际

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基本上都是借鉴了其他公办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培养目标、培养方向、课程设置与公办院校几乎相同,体现不出民办教育特色。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关键,是制定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市场营销课程体系的指南。如果定位不够准确,不够鲜明,教学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等都会迷失方向。目前很多民办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模糊,专业特色不鲜明。

1.2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

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设置的课程通常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几大类,前两年主要学习公共必修课模块,专业课主要集中在大三和大四第一学期,到了大三,很多学生都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这时候他们会根据需要开始选择考公务员、研究生、驾照、报关员、会计证、教师资格证等各类考试,来上课的学生减少,即使在教室里,很多学生也是做着跟听课无关的事情,导致部分学生实际根本没有上过专业课程,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研究——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例唐秀媛(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院,湖南长沙410205)实践工作中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的听课情况也会影响教师的上课状态,教师上课无激情,来听课的学生更加兴趣缺乏,形成恶性循环;二是课程内容庞杂,缺乏特色。没有考虑自身优势和区域经济的特点,对课程取舍不当,要么开课太泛,什么课程都学,但是都只是一点皮毛,要么专业课程重复,专业课看起来开了很多,从课程名称上看好像课程之间区别很大,但教学内容上多有交叉重复的部分,导致同一内容重复讲授,花费了大量的课时和教学资源,也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

1.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还是主要集中在理论教学层面,教师满堂灌输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比较少,即使有,也只是分组安排简单的市场调研,让每个组制作调查问卷,案后提交一份调研报告;有的只是安排在实验室里利用软件做些简单的模拟练习,没有校外的实训基地;有的甚至没有任何形式的市场营销实践教育。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营销专业实践能力的缺失将严重阻碍学生营销专业技能的施展与发挥,不利于应用型市场营销本科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需要开设市场营销实践教育,并且开设的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2.民办高校市场营销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

2.1科学规划培养目标,突出办学特色

民办高校在制定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必须依托自身的教育资源,培养有独特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营销人才。人才培养既要注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注重培养服务意识、专业技能、职业发展等能力。通过教学,学生应掌握市场营销基本理论、营销专业知识;通过实践,学生应具备较强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及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市场营销等能力。如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就定位为:立足湖南,面向全国,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培养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基础理论与营销实务操作技能,能够从事市场营销策划、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战略制定与战术实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定位可以看出培养人才的方向。

2.2优化课程体系

市场营销课程体系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调整课程内容,确定开设学科数目,并且明确区分每门学科的授课内容,防止内容重复教学。商务策划和营销策划两门课程内容上就有很大重复,我们选择的时候就可以整合成一门课程,适当增加教学课时。(2)注意开设课程的前后衔接。比如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大一的时候就开设了市场营销学这门专业基础课,大二开设了市场调研、现代推销学、广告学、营销策划等一系列的专业必修课,大三开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房地产营销、汽车营销、金融产品营销等专业选修课。(3)整合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应用性。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改革和建设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优化基础、适度口径、强化技能、注重实践”。根据这一基本思路,通过对市场营销岗位群所需知识技能进行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精心构建了以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体,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业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市场营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全新整合课程体系。

2.3突出实践性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更应该注重实践教学。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模拟实验室,通过角色扮演仿真模拟市场营销各个阶段,同时也可以和企业建立合作模式,通过真实实训,掌握营销专业技能,提高市场营销人才综合素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环节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类。校内建设了4个设施较为完善的模拟实验室,精心搭建了校内的课堂训练平台、实验室仿真模拟平台、网络营销实训平台与社会实践实习平台四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了包括课堂技能实训、实验室电子仿真模拟、网店销售、专业调查报告、专业见习与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开展了包括案例剖析、专题研讨、市场调查、商业可行性分析、商务中英文谈判、模拟推销、营销策划等项目的专业能力培训与演练。校外建立实习基地十多个,为学生实习提供“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商务谈判、推销技巧、客户关系管理”全过程的实习环节安排。

3.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家庭教育投入;结构失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家庭教育投入比重也日益增大。基础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出现了投入结构失衡和扩展性投入结构异化的问题,导致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受教育的程度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阶段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家庭教育投入、投入结构的内涵及结构分类

(一)家庭教育投入及投入结构

家庭教育投入,是指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成本投入,包括资金成本投入和时间成本投入。家庭教育中的资金成本投入,是指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时,家庭对其在校学习的基本投入和在校外报辅导培训班的资金投入。家庭教育投入结构,是指家庭对孩子在教育上的资金投入的分配比例,投入结构的维度和投入的类别。

(二)家庭教育投入结构分类

目前,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总体呈快速上涨的趋势,而且在投入结构上正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化,这表明家庭可选择的教育投入模式越来越多元化。当前许多学者从不同维度对家庭教育投入结构进行分类。魏新和邱黎强将家庭教育支出分为基本教育支出、扩展教育支出、选择性教育支出三类。[1]陈辉根据消费的必要性将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投入结构分为必需投入、扩展性投入和选择性投入。北京大学课题组在《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分析调查报告》中把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分为选择性教育支出和非选择性教育支出。[2]楚红丽把家庭教育支出分为教育类消费支出、生活类支出和机会成本类支出。[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调查”课题组根据经费投入领域的不同,将家庭教育投入分为校内支出和校外支出。本文主要从消费的必要性这个维度来探讨家庭教育投入结构。根据家庭消费的必要性,家庭教育投入结构分为必需投入、扩展性投入和选择性投入。首先,必需投入是指家庭在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为其支付的最低成本,主要包含孩子上学期间所必须投入的经费,如学费、书本资料费、伙食费、住宿费、校服费以及交通费等。其次,扩展性投入是指家庭除了支付必须投入的经费以外,为了能够让孩子获取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而额外支付的费用,主要包含课外辅导费、课外书本费。最后,选择性投入则指家庭为使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承担的择校费,以及临校租住陪读或者购买学区房等产生的间接投入经费。

二、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投入结构失衡的倾向

(一)家庭教育投入结构失衡,扩展性投入出现异化倾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总量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再满足于学校内的教育,还追求校外教育。除了家庭必需投入外,更多的家庭选择增加扩展性投入和选择性投入来投资人力资本,导致家庭的教育投入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家庭在教育上的投入占家庭总消费性投入比例增大,导致家庭经济压力增大。家庭在教育投入结构上的分配比例失衡,主要指家庭在孩子教育扩展性投入上所占的比重远远超过必需投入的比重,其中用于教育培训的投入比重最大,其投入经费也呈逐年攀升的态势。中国教育在线于2015年的《2015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对家长每年对孩子教育培训的投入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调查显示,每年对孩子教育培训的投入超过5000元的家庭占50%,其中超过1万元以上的家庭占25%。[4]家长对家庭教育投入观念认识不同,其对孩子教育投入结构也不同。在很多家庭的教育投入结构中,扩展性投入是其家庭教育总投入的主体,并且呈现出异化的趋势。

1.课外辅导费是家庭教育扩展性投入的主体

新浪教育的《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的调查显示:第一,中国家庭非常愿意在教育上花钱,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支出的50%以上;第二,K12阶段的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26.39%;第三,81.26%的中小学生上过辅导班,占三成的中小学生每年在辅导班上花费5001~10000元。这说明,辅导班是教育支出的重头戏,43.06%的受访家庭中,辅导班在教育消费的占比最大。[5]

2.艺术兴趣类培训费是家庭教育扩展性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过分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花在兴趣班上的教育经费远远超过了家庭教育的必需投入。《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调查数据显示,89.92%的学龄前孩子上过艺术培训辅导班。

3.家长混淆“优质教育”与“优质教育资源”,过分追求“重点”学校

为了让孩子进入“重点”学校,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交高昂的择校费,经济条件富裕的家庭不惜花重金购买学区房。《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的调查数据显示,在K12阶段,55%的孩子交过择校费,大部分在5001~10000元。这些现象都表明家庭教育投入结构严重失衡,扩展性投入和选择性投入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必需投入的比重,导致家庭教育扩展投入出现异化的问题。

(二)不同地区和不同阶层家庭之间,家庭教育投入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第一,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家庭教育投入差异明显。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大部分家庭,能够提供几十万元的教育资金为孩子选择优质的教育资源;而西藏、云南等地区内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部分家庭连供孩子完成基础教育都有困难,即便这些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也会面临辍学的危险。虽然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的政策已经普惠到我国大部分地区,但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依旧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二,每个家庭的经济收入情况以及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每个家庭在教育投入方面存在差异。2015年,家长帮联合好未来教育研究院、艾瑞咨询,面向全国家长进行调查的《2015年中国家庭教育消费者图谱》正式对外公布。调查数据显示:第一,在“60后”“70后”“80后”的家长中,近五成家长每年教育支出超过6000元,29.1%的家长教育投入过万元;第二,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家庭,近五成每月支出教育费用不超过300元;第三,月收入15000元以上的家庭,平均每月家庭教育支出超过1000元,教育支出显著增长;第四,月收入超过30000元的家庭对教育更为重视,38%的家庭每月投入超过2000元。[6]综上,高收入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比重远远超过低收入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比重。家庭教育投入在地区和家庭之间的这种分布,必然会造成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的不平衡、地区再生或后续劳动力综合素质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会拉大国民家庭在收入、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也会加剧两极分化和教育不公的现象。

三、合理规划家庭教育投入结构的对策

(一)通过促进制度创新和优化选拔机制来抑制家庭教育投入的异化

在传统教育的选拔机制下,家长过分看重孩子文化课成绩。对给孩子报各种课外补习班这种做法,很多家长趋之若鹜,这增加了家庭教育的扩展性投入。教育部门要进一步推进体制创新,明确人才推广渠道,优化人才选拔机制,抑制教育本身的异化,更好地引导家庭合理分配在教育上的投入。

1.促进制度创新的重点是抑制教育自身的异化

“如果一个人受到的是异化的教育,它将会片面性地发展经济性和政治性等某一方面的才能,从而导致他丧失全面性和健全性的发展机会。这恰好符合教育异化的本质特征———对教育培养完整、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本质的偏离和背弃。”[7]家庭教育投入的异化倾向与教育自身的异化是相互影响的,教育异化会导致家庭教育投入异化,家庭教育投入异化也会导致教育异化。因此,促进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是抑制教育异化的先决条件。

2.改革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优化选拔机制的重要途径

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教育应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标准。这对于教育结果具有导向作用,对于教育过程也有指引作用,使教师不再仅仅为考而教、学生不再仅仅为考而学,而且家长不再为分而投。[8]家庭教育投入,特别是扩展性投入也要以孩子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真正为孩子幸福生活而投资,而不是将孩子培养成学习的机器。因此,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至关重要,只有改革评价制度,才能优化人才选拔机制。政府要引导有关教育部门贯彻落实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鼓励学校采用“创新学分”和“学分银行”来优化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抑制教育自身的异化。

(二)鼓励社会资源的投入,规范管理民办教育机构组织

教育资源的差异影响了家庭教育投入的方向和对资源的选择,也影响了家庭教育投入对教育改革和教育有效发展的支持。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很大差异。例如,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资源利用率不均衡。这些问题导致家庭教育投入差异的增大。同一地区内,家庭收入差距也是导致家庭教育投入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收入家庭在家庭教育的扩展性投入和选择性投入上都远远超出低收入家庭,这进一步加剧了家庭教育投入结构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为了实现教育的公平,政府应当鼓励社会资源的投入,规范管理教育机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1.倡导社会“帮扶机制”

鼓励高收入家庭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倡导社会各界人士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捐助教育基金,以减轻贫困家庭的教育投入负担。

2.鼓励社区开展公益性辅导班

以社区为单位成立公益辅导班,聘请专业教师辅导孩子的课后功课,并且成立各种兴趣活动班,比如棋类班、球类班、艺术班等,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社区开展辅导班所需的经费可以由社区和家庭共同承担,这样既可规范管理孩子,又可降低家庭的教育投入成本。

3.规范管理民办教育机构

虽然民办教育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庭教育投入的负担,如收费高攀不下的中小学辅导机构。因此,规范管理民间教育机构的行动迫在眉睫。教育部应通过税收杠杆、再分配资源来管理民办教育机构,通过增加民办教育机构的税收来统一规范收费标准,从而抑制家庭教育扩展性投入异化的现象。

(三)增强家庭教育投入意识,合理规划家庭教育投入结构

1.家长要正确认识家庭教育投入的重要性

在教育投入的形式上,家庭教育投入不仅包括教育经费投入,更包括时间上的投入、精神上的投入和情感上的投入。教育经费投入只是家庭教育投入的一种外显形式,而时间投入、精神投入和情感上的投入是家庭教育投入的内隐形式。因此,家长要正确认识家庭教育投入的重要性,在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同时,多花时间、精力和孩子进行精神上和情感上的交流。家长要想培养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就要更加注重孩子身、心两方面的健康成长。在教育投入方面,家长应把教育性作为第一原则。在选择教育投入总量和结构决策方面,家长首先要将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

2.家长要合理规划家庭教育投入结构,选择合理的教育投入方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使得大多数家长不惜一切代价“重视”孩子的教育。大多数家长在孩子教育投入上存在攀比与盲从的心理,并且缺乏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对自身教育情况的理性思考。因此,家长应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合适的教育模式。家长在家庭教育时一定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要建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合理规划家庭教育投资结构,营造“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保障孩子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继而达到使孩子幸福生活的终极目标。家庭教育投入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总量的增加,教育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基础教育阶段家庭的教育投入发生了很大的偏差。不同家庭收入的差异以及其在教育投入的不平衡,导致教育投入结构的异化、对优质教育资源过度投资等问题,这影响了基础教育阶段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家长要增强家庭教育投入意识,优化家庭教育投入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促进轨制创新和优化选拔机制,从源头上抑制教育异化的发生。此外,政府还要鼓励社会资源的投入,规范管理民办教育机构组织,从而积极引导家庭教育投入向良性轨道发展,以推动基础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新,邱黎强.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及教育支出负担率研究[J].教育与经济,1998(4):1-10.

[2]蒋珍妮.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投入的成本收益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3]楚红丽.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消费支出内容与结构的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2007(2):1-4.

  [4]中国教育在线.每年家长对子女教育培训投入调查问卷[EB/OL].[2018-03-02].

[5]新浪教育.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EB/OL].[2018-03-02].

[6]2015年中国家庭教育消费者图谱[EB/OL].[2018-03-02].

[7]万作芳.教育异化:概念及表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15-121.

第6篇

关键词: 《普洛登报告》 欠发达地区 学前教育

二战后英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重视和支持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1966年,英国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儿童及初等学校》,亦称《普洛登报告》,对初等教育提出了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为离校青少年开办)享有同等的地位,学前教育得到重视。其中有三项提议值得关注:其一,要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大量增加保育设施的数量。尤其要在教育不发达的地区尽快设立“教育优先地区”。其二,在公立保育机构得到扩充之前,地方教育当局有义务对非盈利私立保育团体进行援助,以资鼓励。[1]第三,地方教育当局应该资助新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幼儿教育机构应建立在高等院校附近,以便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得到帮助。[2]

在《普洛登报告》的影响下,英国政府的注意力转向了社会文化背景处境不利的学前儿童。为避免物质或经济贫乏地区儿童在起跑线上处于劣势,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情况,在政策层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连续几年拨款为“教育优先地区”建造校舍,通过倾斜政策和特殊扶持,使不发达地区的儿童与其他地区的儿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一做法对于经济或文化不发达地区的儿童有实质的帮助,尤其在增进教育机会均等方面,更是一种相当具体的措施。报告还建议幼儿教育机构应建立在高等院校附近,以便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得到帮助,显现出了关注高等院校与幼儿教育机构的合作,以此来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普洛登报告》对英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给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立“学前教育优先发展区”,加强软件投入

《普洛登报告》将教育优先限定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学前教育阶段,由此我国实行教育优先区政策也可以把学前教育作为教育资源分配优先投入的重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教育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从入园率来看,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学前三年入园率已达95%以上,中西部农村地区学前三年入园率还不到35%。[3]到2008年,全国农村地区70%以上的适龄儿童还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此外,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激增,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问题正日益突出。[4]为了推进我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应逐年加大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建立“学前教育优先发展区”。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大物质资金投入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软件补助。如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或发达地区的优秀教师到欠发达地区任教,并对他们进行物质补助。但此类补助不同于硬件建设,长期持续才能见效,有鉴于此,教育优先区补助应长期持续,并着重于软件补助。

二、多渠道发展学前教育,规范民办学前教育

鼓励社会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学前教育。积极探索非正规教育形式,满足欠发达地区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要。民办学前教育事业是中国学前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公立幼儿园暂时无法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要的情况下,民办学前教育可以极大满足那些无法进入公立幼儿园的一部分幼儿的需求。我国民办学前教育尽管存在的时间较长,但不够规范,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保教质量参差不齐,安全事故频发;收费标准有很大差异;产权不清,园内管理体制不健全;教师生存状况不佳,职业倦怠明显;缺乏强有力的外部支持与管理机制。针对民办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国家应该加强对民办学前教育的宏观管理,加强民办幼儿教师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适当资助和奖励民办园。由此规范民办教育,推动其健康发展。[5]

三、加强幼儿园与高等院校间的双边合作关系,重视专业引领

加强幼儿园与高等院校间的双边合作关系,尤其是加强欠发达地区幼儿园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拓展合作的途径,促进双方共同发展,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高校方面除了为幼儿园提供图书馆或周边可利用的社会环境等,更应该重视专业引领对于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在当前专业引领形式众多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双方的互动,共同研究探讨,相互反馈信息,促进双向的发展。要根据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幼儿教师的需要为其提供专业帮助,避免高校专家的单方指导而使幼儿教师被动接受。这些地区的幼儿园为高校提供便利,可作为高校见习或科研的基地,而高校的研究成果又反过来为幼儿园发展服务,从而促进幼儿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采,杨汉麟.外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单中惠,刘传德.上海教育出版社[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第7篇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02-03

作为一个高等教育存量极大的地区,武汉地区高等教育结构从2000年实施实质性资源重组以来,在学科、层次、布局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但目前仍存在如专业结构不合理、形式结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等问题。而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程度将直接关系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水平,本文主要对武汉地区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率提出结构调整的改进性建议。

一、高等教育结构的分类

关于高等教育结构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们的思想基本一致,认为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分布结构和管理体制结构。微观结构主要是指高校内部的组成结构、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等等针对高校个体围绕内部教学所形成的自身的联系方式与构成状态。本文研究中主要采用高等教育结构中的形式结构和专业结构。

二、武汉地区高校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现状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减弱,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表1数据反映,2006年与2007年就业水平基本持平,但2008年的就业状况却不容乐观。按照劳动经济学的就业率定义,已就业人数不包括国内外读研与出国留学人数。2010年的非失业率为89.1%,而2010年的考研率为17.99%,可以推算2010年武汉地区高校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71%左右,2011年的就业率也可由此推算出,与2010的就业率基本持平。由此可以看出,武汉地区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一直在推进,但是在促进本专科学生的就业水平方面的收效并不明显。下文将会分析武汉地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现状及问题。

备注: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首次《2011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该报告首次采用“非失业率”指标评估大学生就业状况,“非失业率”涵盖“就业率+升学考研率+出国留学率”,即从2010届毕业生开始采用“非失业率”指标评估就业状况。

数据来源:根据《2007年度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指数报告》、《2008年度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指数报告》、《2011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2012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整理得出。

三、武汉地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现状及问题

(一)武汉地区高等教育形式结构调整的现状及问题

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主要是指不同办学形式、学校类型的构成状态,普通高等教育、民办教育、高职教育是三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形式。近年来武汉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较迅速,2011年武汉地区普通院校招生规模已经扩充至278,678人,与5年前招生人数相比,增长幅度达到23.2%,民办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学校数量与在校生数量均逐年增加,但调整过程中所呈现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1.非普通高等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尽管近年来武汉地区的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均较为迅速,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都逐年增加,但普通高等院校的院校数量和学生数量的增加幅度之大、发展速度之快,都是民办教育和高职教育所远不及的。

2.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模糊,错位竞争缺失。目前,武汉地区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很大一部分没有找准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无办学特色,各种形式的教育之间存在无序竞争。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例,高职教育的办学主体在思想上仍然处于和普通高等教育争地位的状态,对自己缺乏科学的定位。

3.对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有待加强。各种办学力量的争先涌现,给当地政府的宏观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被割裂开来,大量专业重复建设,导致毕业生无法在人才市场形成错位竞争;二是高等职业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办学定位模糊,没有依托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优势资源,以此作为他们提高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①

(二)武汉地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问题

近几年来,武汉地区的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也一直在推进中,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根据《2008年度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指数报告》、《2011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2012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提供的就业水平信息,再结合具体实际可以归纳出专业结构调整中尚存的几个问题:

1.专业之间就业率不均衡。根据《2011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2012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整理得出,2010届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前十名专业分别为:交通运输、材料、土建、海洋工程、能源动力、机械、公安、电子信息、地矿、仪器仪表,其就业率范围为74.6%~62.5%,而2010届专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前十名专业分别为:能源动力、公共事业、交通运输、环保、土建、测绘、水利、机械学、材料、电子信息,其就业率范围为98.5%~89.1%。2011届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前十名专业分别为: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安、海洋工程、能源动力、机械、电子信息、地矿、交通运输、仪器仪表,其就业率范围为90.94%~74.77%,而2011届专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前十名专业分别为:能源动力、公共事业、交通运输、测绘、水利、机械、资源开发与测绘、环保、气象与安全、公安学、新闻传播学,其就业率范围为98.95%~91.74%。以上数据可以明显体现出,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普遍高于本科毕业生,且理工科类专业的就业率普遍高于人文社科类专业。

2.本科专业平均就业率不容乐观。根据《2008年度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指数报告》整理得出,2007届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前十名专业分别为:外语、管理、新闻、机械、经济、中文、电气信息、材料、法学、农业,其就业率分别为:77.44%、76.42%、73.12%、72.81%、71.36%、66.72%、65.91%、61.42%、60.50%、59.79%,2008届本科就业率前十名专业分别为:外语、管理、新闻、机械、经济、中文、电气信息、法学、材料、医学,其就业分别为:81.3%、80.9%、78.6%、77%、76.9%、76.7%、72.5%、71.4%、66.5%、65.7%。除了排名前十的专业以外,2007届本科专业就业率均低于59.79%,2008届本科专业就业率均低于65.7%,2010届本科专业就业率均低于62.5%,2011届本科专业就业率均低于74.77%,就业水平不容乐观。虽然武汉地区高等教育结构一直处在良性调整中,但是对于持续几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并没有采取较为明显的减招、停招措施,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程度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3.高等教育趋向综合性,专业特色不突出。从过去的高等教育资源缺乏到高等教育均衡甚至是部分地区过剩,能促进武汉地区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但从整体看,武汉地区高等教育在逐步走向综合性,不乏这样的例子:理科类大学办艺术学院,工科类大学办财经学院,专业特色不突出。

四、提高武汉地区大学生就业率的途径分析

就业率不仅是反映一个高校或一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更是检验一个高校或一个专业符合市场需求程度的重要标准。基于以上武汉地区高等教育形式结构和专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问题及其对就业率的影响,笔者对武汉地区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途径进行分析。

1.多力量办学应突出专业特色,错位竞争。目前民办高等教育、高职高等教育普遍盲目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甚至是教学方法上面都强调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相似性,缺乏专业特色。各种办学力量应花大力气凝练专业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专业,与同类高校在人才市场上形成错位竞争。德国制造业走在全球前列,其决定性因素是其拥有数量庞大的高水平技术操作人才。德国的高等教育分综合大学、应用科学大学、艺术院校三大类,其中应用科学大学数量占全部高校的50%以上,应用科学大学一般规模不大,一般只设有几个专业,但特色极为突出,如工程、技术、农林、经济、金融、工商管理、设计、护理等,其课程设置除必要的基础理论外,多偏重于应用,专业分类较细,教学安排紧凑,培养的是即用型人才,企业“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②。现在,武汉地区乃至中国的企业均迫切需要这样的高水平技术操作人才,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各种办学力量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适应市场需求。

2.高等教育需要具备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时代思维。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一方面必须加强对毕业生择业观的指导,另一个方面要把培养创业型人才纳入教育教学的正轨。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等院校做出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是创业意识的培养,必须让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时从心底里形成强烈的创业欲望,让创业成为学生意识领域的追求;第二方面是创业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首先需要创业氛围的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可以增强学生意识领域对创业的渴望,创业氛围可以通过媒体宣传、举行讲座、举办创业论坛、介绍创业明星案例等方式形成,能力培养其次有赖于学校办学思维的解放,学校应该把自己看成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如可以在学校成立学生用品旧货交易市场、鼓励学生自己开网店交易、举办创业竞赛、依托全国各种大赛如电子商务挑战赛、物流设计大赛、营销大赛等鼓励学生将大赛成果实业化等。

3.专业设置必须“以需定教”,服务市场经济。在前文提供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其就业率是较乐观的,例如能源动力、交通运输、机械等等专业,在近五年的武汉地区前十排名榜中年年榜上有名。从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专业设置是重中之重,合理科学的专业设置能够带动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教育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拓宽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所以高等教培育应该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及区域经济的发展输送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是多变的,独立学院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高校,应对地方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有一个准确的预测,使学院的专业设置跟随市场发展的节奏,制定明确的知识能力培养目标,实行“订单式”培养,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做到真正的“以需定教”。

继2010年5月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后,湖北省劳动保障信息中心于2010年6月19日至30日,对武汉市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这次调查按照武汉市2010届应届大学生人数(约25万人)约1%抽样,选取的样本院校中部属重点大学5所,省属普通院校5所,高职高专5所,共发放调查问卷2800份。调查报告显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呈现“两高一低”的现象,即重点大学和高职高专就业率较高,普通院校就业率比较低。如:5所部属重点大学毕业生和5所高职高专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分别达88.2%和86.2%,均高出5所普通院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近30%。这反映出重点高校知名度高,高职高专学校专业位置与市场对接较好,其毕业生较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报告也从侧面体现出了一个问题:普通院校如果不能在知名度上与重点高校相媲美,那么其专业设置就一定要像高职高专学校一样适应市场需求,与市场进行良好对接。

参考文献:

[1]武汉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办公室.2007年度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指数报告[Z].

[2]武汉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办公室.2008年度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指数报告[Z].

[3]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武汉市人民政府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办公室.2011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Z].

[4]武汉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办公室.2012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Z].

[5]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武汉市统计年鉴[Z].2012.

[6]王彬斐.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浅议[J].价值工程,2012,(25).

[7]司马一民.高等教育的结构是不是该调整[BD/OL].(2012-7-9).

http://.cn/05edu/system/2012/07/09/018640844.shtml.

注:

①王彬斐.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浅议[J].价值工程,2012,(25).

②高等教育的结构是不是该调整[BD/OL].(2012-7-9).

第8篇

关键词:新形势下 民办高校 改革

一、引言

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起步较晚,创业较艰辛,却担负着重大的社会教育责任,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中国教育部提供的数据,2012年中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391.32万人,民办高校在校生533.18万人,民办高校在校生约占全部在校生的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提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当前形势下,包括高考人数逐年下降、普通高校扩招、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等不利因素对高校招生产生了严重影响。根据中国教育在线《2013年高招调查报告》,在本科高校普遍出现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的情况下,专科招生更成为全国性难题,高校倒闭或将不可避免。不同于公办院校有政府财政补贴,民办高校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杂费来维持高校的正常运营,招生人数的下降将对民办高校产生直接影响。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应高瞻远瞩,借助改革创新调整思路和目标,才能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民办高校改革创新路径分析

1.运用办学自,创建适应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民办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可以按照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自行设置专业、开设课程,自主选用教材。”这赋予了民办高校办学机制的灵活性和充分的自。民办高校办学优势在于市场化、社会化,从市场需求中敏锐地获得信息,及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自己的办学结构,这一点是普通高校所不具备的。民办高校应借助这个优势从市场机制出发,建立适应市场的新办学模式,提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创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建设布局及结构更新。要重点培养适合于企业需求的专门人才,市场所需求的毕业生可拉动就业率上升,高就业率反过来会吸引优秀的高考生报名,产生良性循环。

2.拓宽办学经费来源渠道

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2)》,2012年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11193198千元,社会捐赠1233652千元,学杂费收入126851564千元,其他收入4879275千元,学杂费收入约占全部收入的90%,其他各项收入比例较小。可见一旦生源出现问题,高校收入将受到直接影响,甚至会影响到高校的发展和生存。民办高校应开拓思路,以冠名、合作开发、定向培养等方法,主动争取社会、企业的捐助。要积极争取与各个方面的合作,尤其是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办学。 这样的办学模式一方面可以给民办高校多争取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与工作机会,从而为学校和企业获得双赢的机会与可能。

3.发展校办企业

由于国家拨给普通高校的事业经费不能用于校办企业的投资,民办高校可以抓住机遇,根据自身特点发展企业或公司。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创建和经营校办产业筹措办学经费,走以企养学、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校办产业的收入可作为资金继续投入到高校的发展建设,同时学生可以获得宝贵的实习机会,把课堂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

4.特色办学

特色办学是高校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所形成的独特的办学特点或教育风格。特色不仅可以理解为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特色,也可以解释为科研特色、校园文化特色。具体来说,特色办学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模式、制度、结构等制度的文化特色;二是思想层次、道德层次方面的精神文化特色;三是学习、生活环境等的物质文化特色。特色办学不能从其他院校简单照搬过来,必须坚持根据地域特点和高校的实际情况,以教育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创新高等教育,发展特色民办高等教育。要精心挑选、培育、发展优势学科,形成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努力创建对应的精品课和精品教材。这些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将成为推动高校发展的主导学科。在管理体系方面也应体现出特色,要形成科学制定规范,实现目标管理的机制,同时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形成规范管理。校园物质文化是一种不同于课本的隐形课程,应积极营造健康、高雅、能体现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5.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

民办高校由于办学历史短,基础薄弱,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以教学质量问题最为普遍。一些民办高校过于重视经济利益,把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投入到招生宣传中,忽视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水平;盲目扩大招生,疏于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忽视教学质量的结果导致学生宽进宽出,不能真正从高校学到知识,不能适应毕业后的工作。民办高校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上,对于教师的师德和能力严格要求。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有崇高的师德,师德是立足之本,要有教书育人的思想,要有强大的责任心、使命感;其次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水平,并不断提高能力水平,学生才能从教师那里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教师才能得到尊重,高校才能获得良好的口碑。

6.努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当前,大多数人都以一种轻视的眼光看待民办高校,很多学生也因为上不了理想大学转而选择分数较低的民办高校。因此即便是本学校的学生也会对学校产生轻视的态度,如果长时间抱有这种心理,可导致学生心理失衡。民办高校在不断发展学校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应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及时进行纠正。可通过设立奖学金、择优推荐等举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扩招方式降低入学门槛,将导致学生整体素质的降低,影响将来的就业率,这样做如同饮鸩止渴,不利于高校今后的发展。因此民办高校应把目光放长远,在招生上应严格控制学生数量质量,做到宁缺毋滥。

三、结语

民办高校经过三十余年的艰苦奋斗,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招生人数逐年下降等不利因素的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必须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进行改革创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创建市场经济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办学经费来源渠道,拓宽办学理念,创办特色高校,在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才能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3,08,16。

[2]王永凯 陆克斌 基于生态管理的民办应用型高校办学机制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3)。

第9篇

1998年全国高校共录取108万人,录取率为34%;2012年全国高校共录取685万人,录取比例75%。全国高校大学生,无论从录取总数上,还是从录取比率上,都呈现出一种高速上升的趋势。中国教育已经逐渐从精英式教育大步迈进了大众式教育阶段,加之社会上存在的对于民办高校的偏见和不正确认识,更加剧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环境的恶化。因此,正确帮助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当代民办高校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社会的就业形势,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找准职业目标,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教育,探索多种培养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途径。

大学生就业危机教育研究综述

“危机(如社会危机、家庭危机、疾病危机和成熟危机等)是突然出现的威胁和中断个体生活进程的事件。危机是造成人类社会和个体发展非连续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危机教育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元,如大学生诚信危机教育;大学生心理危机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危机等。然而通过在中国知网上对“就业危机”及“教育”两个关键词的检索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就业危机教育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可以得到以下两个结论:

1.中国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教育研究欠缺

当前中国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将大学生就业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但学界对大学生就业危机的研究则更多从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学生管理等角度出发。真正对于大学生就业危机教育,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培育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在大学生危机教育中,对于就业危机意识培育的研究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及理论引领下的多视角的实践探索更为薄弱。

2.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教育研究更为薄弱

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相比,无论是在经济投入、师资队伍、基础设施还是在学生素质上,都有着相当程度上的差距。其生存状况、社会地位以及发展轨迹更不能与公办高校相比。而民办高校大学生在专业知识结构、综合心理素质、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也有很大区别。加之社会上对于民办高校的偏见,更凸显出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培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的现状

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成产大省,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和挑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4月24日,全国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 138所,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03所,河南省共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26所,当前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1.毕业生基数大

根据教育部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我国201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历史的最高值,而河南省201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也将突破50万。而从黄河科技学院的毕业生总数上看,学校从2009年至2012年毕业生总数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2009年全校毕业生总数为5 930人,2012年毕业生总数为8 583人,增幅近44.74%。庞大的毕业生总数,进一步加剧了河南省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现状,同时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形势也愈演愈烈。

2.职业适应力低

和大多数公办院校相比,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多是三本和专二阶段录取的学生。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特别是职业适应力上看,民办高校大学生大多存在底子薄、学习动力不足、有自卑情绪、等弱势。从黄河科技学院2012年针对往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报告上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校毕业生在对专业问题的阐释和知识面上较为欠缺,分别占据调研用人单位总数的32.99%;对学校外语水平非常满意比例最低所占的比例为仅为7.73%。

3.社会偏见依然存在

社会上对于民办教育的认识在短期内还不能达到相当程度的正确认知,民办高校的发展机制不健全,也让不少人对民办高校存在或多或少的认识偏见。如: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水平、思想素质及综合素质较差、很多就业岗位仅限公办高校、少数企业不接受毕业生民办教育学历等。社会上广泛存在的这种偏见,更加剧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困难。

4.毕业生就业观的偏差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主要体现在就业困难上,而这种就业困难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很多毕业生不能清楚的认识当前国家的就业形势,特别是对于就业地区的环境、经济水平、工作条件等的差异认识不完整。对于自身职业目标的定位不准确,自我期望值过高都导致了大学生,特别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途径

培育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特别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是引导大学生顺利、充分就业的前提。从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培育的任务上来看,既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保持健康的心理,积极关注于那些潜在的威胁和隐患;又要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组织活动,强化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调适技能、就业竞争力、职业适应力等。因此,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具体途径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1.利用好新媒体,加强政策信息服务

造成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一部分源自于大学生对于各类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的掌握不及时和理解偏差,因此培养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就是要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帮助大学生及时掌握并理解各类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在传统宣传途径如校报、就业信息网、校内电子屏、就业宣传栏、宣传条幅的基础之上,更要辅之以院系及学校两级咨询室、校内各团体组织官方微博、微信等现代科技信息手段。确保大学生了解、熟悉各类就业政策并能及时掌握各类就业信息,拓展工作方式和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找。

2.深化职业生涯教育,正确认识就业形势

当前国内就业形势复杂多变,培养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首先要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出发点,引导大学生自省式的对自我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知,了解自己是谁,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重要的是通过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对于眼前的机遇和制约点有清醒而又充分的认识,设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目标。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通过自我探索环节中的兴趣、性格、技能和价值观的学习全面了解自我,在职业探索的环节中进一步了解当前社会主流工作,如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地点、薪资福利、晋升空间等信息,帮助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认清国内就业环境的大趋势和最新动态。

3.丰富团学活动,提高就业指导针对性

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有效载体。通过举办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组织活动,不仅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调整就业心态,增强职业适应力,更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举措。如开展简历制作大赛,求职体验征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我的青春故事”优秀毕业生访谈等活动,将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学”有效结合起来,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形式,吸引广大在校大学生积极投入其中,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让大学生在“做”中,“实践”中学,潜移默化的培养其就业危机意识。

4.加强创业教育,完善创业服务体系

第10篇

【关键词】民办高职 一体化课程

开发 师资 共享 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074-03

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这表明,教育部对职业教育方向要求发生了变化,即从“十一五”期间的“以就业为导向”变为“十二五”期间的“强化职业性”。那么,对此如何理解?笔者认为,“十二五”期间的职业教育应注重全面性,既包括就业教育,还包括职业发展教育和创业教育, 需要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全面培养,也就是要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创业能力(以下简称“三方面职业能力”)一体化培养,与此对应的职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师要求也应与时俱进。

200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充分说明了国家对民办教育的充分重视和肯定,给民办高职院校予以合法性,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鉴于此,课题组就“基于职业人才培养目标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研究”课题和“职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使用共享”课题,对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和邕江大学进行长期观察与研究分析,询问桂林山水职业学院等多所广西区内外民办职业院校的部分教师或在民办高职院校兼职的来自各企事业单位的教师。根据这些调研情况,本文探讨民办高职院校为适应当代职业教育要求,在一体化课程开发建设和教师资源共享与培养中遇到的困惑与应对策略。

一、开发建设一体化课程是民办高职院校适应当代职业教育要求的举措

通常把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操作技能训练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称为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方案称为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已成为当今国际国内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此,职业人才培养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已成为如今各级政府部门与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探索的热门课题,多数民办高职院校也顺应时代朝流,着手开发与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

(一)当代职业人才培养一体化课程的内涵。当代职业教育是集就业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和创业教育于一体的教育。《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鉴于此,本文认为当代职业人才培养的一体化课程,也称一体化课程体系,是有效全面一体化培养学生“三方面职业能力”的职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谋划与安排的计划体系,如某专业的专业教学计划或某学科的授课计划。它使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等要素相互对接而整合成一个体系,使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有专家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体化课程有项目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亦称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等。

(二)开发建设一体化课程是民办高职院校职业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保障。一体化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工学结合的课程理念,实现了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的融合与统一、行动与认知和情感的统一、个体人格发展与职业发展的统一,实现了科学世界向工作世界的回归。从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一体化课程更加符合建构主义和行动导向的理念,遵循人的职业生涯成长规律。因此,一体化课程是当代职业教育培养学生“三方面职业能力”的合适方案,是当前和未来职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方向,尤其是培养生产、服务、建设和管理第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方向。

显而易见,开发建设一体化课程是职业院校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

职业人才培养质量水平是职业院校的命脉,是民办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决定于有适合当代职业教育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民办高职院校要在众多职业院校的夹缝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从开发建设一体化课体系着手,制定和实施一体化的职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保证职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

二、师资是民办高职院校开发建设一体化课程的瓶颈

民办高职院校要保障职业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没有教师,不能成为学校;没有合适的教师,不能开发建设合适的一体化课程。

(一)开发建设一体化课程需要校本专职教师多年持续的努力。开发建设一体化课的教师,需要了解专业的实际业务工作流程,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以及岗位核心能力的教学,能胜任专业理论与技术知识、实际岗位操作和管理等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系统化工作。

为了做好这些工作,要求教师具备四种能力:一是设计能力,即设计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能力,包括对一体化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方案等的设计。二是实施能力,即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能力,也就是实施一体化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做―用”一体化教学的能力。三是管理能力,即管理一体化教学过程的能力。四是整合能力,即将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工作任务等要素整合为“教―学―做―用”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能力。一体化课程体系是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和管理一体化教学过程的依据,因此,具备设计和整合能力尤其重要。

由此可见,开发建设一个一体化课程需要校本专职教师多年持续的努力和较高的业务素质与能力。一般要求他们在本专业方面有比较高的建树和对本行业有比较好的了解,以及在自己工作的领域有比较高的造诣。

(二)民办高职紧缺能胜开发建设一体化课程的教师。教师资源情况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职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据调查报告显示,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大体由本校在职教师、离退休教师和兼职教师三部分构成,主要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显示,目前很多民办高职教师的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状态,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所聘请的55岁以上的退休(离职)老教师是主要的专职教师,共占教师总数的近90%。一般而言,大多数青年教师业务能力较差,流动性大,不安心工作;多数老教师职务较高,一般聘为专职教师或督导,通常力不从心,开拓精神不足;30~50岁的中青年教师中,有部分教师可能业务能力强,但大多数是其他高校或企事业在职人员来兼职的,因此不确定因素多,一般以原单位工作为重,不能全力投入在民办兼职的教学工作中。因此,目前很多民办高职院校比较难找适合的教师,来胜任一体化课程开发建设工作。

三、共享与培养一体化教师资源是民办高职院校解决开发建设一体化课程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

开发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需要教师具备很强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的能力,特别是对在开发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过程中涉及的各要素的整合能力。这是一种特殊能力,与技术职称高低、“双师”素质与否和职业资格高低不成对应关系。本文把具备开发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特殊能力的教师称为一体化教师。

一体化教师是一种稀有而又不可或缺的职教资源,尤其在民办高职院校更为突出。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寻找合适途径,采取有力措施获得足够数量的一体化教师,满足开发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需要,以保障职业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笔者认为,培养与共享一体化教师资源是民办高职院校解决开发建设一体化课程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挖掘重用校外高职院校的专职一体化教师,将会有效解决一体化教师缺失问题。在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一直很大。聘用兼职教师,一方面能无形借鉴办学思想和经验,另一方面能得到教师和管理干部的有形援助。这无疑是充分使用与共享社会资源来提高办学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说,聘用兼职教师是民办高校的优势所在。

解决开发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师资缺失问题,应首选共享校外高职院校的专职一体化教师。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每位校外高职院校教师都是一体化教师;校外高职院校的一体化教师中,有一部分是兼任本校行政职务的,通常忙于本校事务,有精力和时间研究、开发建设民办高职院校的一体化课程。因此,应尽量不用这类型教师。有一部分是无本校行政职务的专职一体化教师,通常不用在本校坐班,自由时间较多,如果民办高职院校挖掘重用这类型的专职一体化教师,开发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将会有效解决一体化教师的急需问题。

(二)培养校本一体化师资,是保持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建设连续性的保障。毋庸置疑,民办高职院校共享校外高职院校的专职一体化教师,成本低,见效快,但不确定性因素多,难以保证长期随时为已所用和保持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建设的连续性。因此,必须培养校本一体化教师资源。然而,政府有关部门至今没有培养一体化教师的专门计划;在数千所高等学校中,能够培养一体化教师的学校也寥寥无几。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只能自己想办法培养校本一体化教师,满足开发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的长期需求。

1.培养校本一体化教师团队。一体化教师团队是指由若干教师组成一个队伍,共同完成开发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项目。也就是,项目负责人分解开发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系列工作,落实到各队员,指导并监督各队员认真完成各自的任务。对于民办高职院校而言,培养一体化教师团队可以减少由于个别教师离职所造成对开发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的不利影响。

校本在职教师是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的主力军和办学的主要依靠力量,所以他们应该是校本一体化教师团队的主要来源。再根据具体情况,聘用校外高职院校的专职一体化教师做主要参与人,或做指导,或做项目负责人,以便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2.培养校本一体化教师。一般而言,一个高效的一体化教师团队的负责人应该由一体化教师担任。校本一体化教师是保持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建设连续性的根本保障。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应重视培养校本一体化教师。

校本一体化教师的培养对象应该是校本在职教师,应着重培养年轻教师。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流动性大,不安心工作,所以从找准可留用的年轻教师着手。显然,如何留住可用的年轻教师是这里的工作重点。笔者建议,找准可留用的年轻教师,了解这些教师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1)基于20/80法则找准有潜力的并可留用的20%。20/80法则认为: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着无法解释的不对称,通常80%的产出,来自20%的投入。民办高职院校在教育资源普遍有限的情况下,运用20/80法则所蕴涵的理念和规律选择可留用的年轻教师,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根据学校专业发展需要,按照德、能、勤等指标,在年轻教师中选择有潜力的少数部分作为培养对象。

(2)了解培养对象的需求。在确定培养对象之后,应着手了解培养对象的想法,在福利待遇、工作岗位与工作条件、进修培训等方面的要求,以及他们的后顾之忧。

据调查,造成民办高职院校年轻教师高离职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观念。由于目前民办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较低,教学科研条件也差一些,因此,在观念上,人们认为在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前途小,社会地位低,在民办学校工作的不比在公办学校工作“体面”等。二是福利待遇没有达到个人要求。

(3)制定、落实切实可行的校本一体化教师的培养方案。民办高职院校在调查了解基础上,根据自身能力和发展需要,针对培养对象的想法、要求和顾虑,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一体化教师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内容应包含有五方面:一是针对培养对象想法和顾虑的沟通计划;二是针对培养对象在薪酬、工作岗位与工作条件、进修培训等需求的方案,如实行高额年薪、给予出国考察、参加国内国际会议等待遇;三是针对培训对象顾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保险或高住房补贴等福利待遇制度,使教师安居乐业;四是制定业绩津贴等激励制度,如课时科研津贴等,以鼓励教师为学校多作贡献多出成果;五是制定相应的约束制度。在实施培养方案过程中,要随时跟踪调查,了解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保持培养方案有效可行。

总之,民办高职院校必须依靠一体化教师,开发建设当代职业人才培养一体化课程,保证职业人才培养质量水平,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雄.对“一体化教学”实现途径的实践与思考[N].中国教育报,2011-11-14

[2]赵志群,杨琳,辜东莲.浅论职业教育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35)

[3]罗玉龙,胡江霞.从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现状看存在的问题[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7)

[4]明天.建设一体化教师队伍是职教改革的核心课题[J].中国培训,2010(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1C0210);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重点资助项目(2010JGZ081)

第11篇

关键词:英国高等教育法规;演变;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156-02

在任何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立法都是其高等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英国高等教育是世界上发展最早的高等教育,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发展经验。总结和研究20世纪英国高等教育法规的演变,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前提下,积极吸收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20世纪英国高等教育法规发展综述

20世纪初,英国高等教育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历程。1944年的《教育法》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1963年《大不列颠全日制高等教育形式报告》(简称《罗宾斯报告》),标志着英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转折点,给英国的高等教育带来蓬勃生机;1967年英国政府制定了师范教育法规;1966年教育大臣提交了一份《关于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的计划》的白皮书;1972年政府发表了教育白皮书;1977年泰勒委员会公布了题为《我们学校的新伙伴关系》的《泰勒报告》,于1980年成为教育法。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对高等教育予以特别关注,重要的研究报告和政府文件有《雷弗休姆报告》(1984)、《英国高等教育的需求》(1984)、《大学的未来》(1986)、《结构的变化与全国高等教育规划》(1987)、《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1987)、《科罗汉报告》(1987)、《大学拨款委员会的回顾》(1987)、《教育改革法》(1988)等。总之,二十世纪英国强化了通过法律对高等教育的干预,确立了国家干预高等教育的合法渠道。

考察英国高等教育法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英国的教育法规体系包括如下几个层次的内容。其一,法或法令。这是由英国上下议会分别通过、由英王批准颁布的法律文件,带有强制实行的意义。如1944年《教育法》和1988年《教育改革法》,就是英国具有根本意义的教育大法,或者说是教育方面最为权威的法律。其二,法规,也称“规程”和“命令”。法规具体确切地阐述教育法的要求,是教育法的细则化和操作性文本。与教育法一样,规程同样具有法律效果。教育法规是由教育和科学大臣制定的。其三,通告。这是教育和科学大臣在一些文件中发表的有关高等教育的政策和主张。这些文件也称通告,它不带有强制性,只是提供咨询和引导。其四,报告,是各有关职能部门通过各个专门调查委员会的专题研究,写出的代表本部门或国家在某一方面的政策报告。在英国教育史上,有《罗宾斯报告》、《迪尔英报告》等一些涉及高等教育的重要文件。其五,白皮书,是政府对某个方面进行认真研究,向议会提交准备通过的文件。其六,绿皮书,是政府部门就某个问题或某个方面政策征求各界、各部门意见的咨询书。法或法令是由国家立法部门制定的,而通告、报告、白皮书和绿皮书是政府、行政部门的政策性、规范性的文件,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英国国家干预高等教育的法规体系。

二、20世纪英国四部重要高等教育法规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

1944年《教育法》、1963年《罗宾斯报告》、1988年《教育改革法》和1997年《迪尔英报告》,是英国重要的教育法规和纲领性文件。只有在分析这几个重要法规和文件已经、正在或将要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才能全面把握英国高等教育制度从宏观制度设计到微观课程改革的系统变迁与发展趋势。

1.1944年《教育法》

20世纪,在两次世界大战和国内经济危机的双重打击下,英国经济日趋衰落。尽管英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战争使其遭受的创伤仍然是严重的。二战使英国慑服于德国的教育成果,促进了对现代教育得失的反思。1944年英国的《教育法》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

1944年《教育法》将教育署(Board of Education)改设为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并使教育部对于地方教育行政的指导权获得合法基础,教育由地方自治改为中央与地方合作管理。该法还决定设立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作为教育部长的咨询机构。但是从行政与财政角度而言,教育部与大学的关系并不密切。大学的设置是依照皇家的敕令(Royal Chats)而定的。补助金是由财政部长任命的大学拨款委员会决定的,教育部对大学的职责极其有限。

2.1963年《罗宾斯报告》

1963年的《罗宾斯报告》标志着英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转折,开始了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大发展时期。虽然《罗宾斯报告》只是一项专门委员会的调查报告,但是,它被政府采纳接受,并作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教育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措施,因此,被广泛地认为是英国政府干预高等教育的一项具有“法”的效力的文件。

经济、社会、人口、教育观念、历史传统以及教育系统自身内部诸因素的发展变化,构成了《罗宾斯报告》发表的背景。该报告系统阐述了关于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原则、1962年英国高等教育现状、英国高等教育和其他国家相比较的情况、对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预测与设想、经费问题、管理机制和各部门的职责等一系列英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其后英国高等教育制度从办学方针、制度设计,到经费投入机制、大学的设置、规模、监控、评价等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3.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

英国国会1988年通过《教育改革法案》。这一法案是1944年《教育法》以来,对英国教育最激烈的变革法案。该法对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加强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完善高等教育经费的分配办法,鼓励多种渠道的资金来源;增加学校董事会以及学校作为法人团体的权限等。

这次立法对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影响有:第一,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强化了高等教育为经济服务的功能。英国政府通过经费手段不仅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控制,而且得以大力推行“效率”与“竞争”的高等教育政策。第二,扩大了高等教育入学途径,增加高等学校学生人数。通过放宽入学条件,采用多样化的测量和评估手段,扩大了招生对象范围,使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逐步扩大。第三,通过改革,促进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社会化与实用化,鼓励教师、学生不断参与生产实践。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社会化与实用化,已成为高校的主要任务。

4.1997年《迪尔英报告》

为了检讨和评估《罗宾斯报告》以来的教育政策和发展状况,制定面向2l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框架与发展战略,英

国政府于1997年发表了题为《学习社会中的高等教育》的咨询报告(又称《迪尔英报告》)。报告就英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模式、结构、规模、拨款、面临的教育危机以及未来20年的发展作出了详尽的说明、规划和预测,并提出了建立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新机制、强化高等教育保证署功能、加强高等教育在地方和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等多项关于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建议。《迪尔英报告》发表后,引起了英国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被普遍认为是自20世纪60年代之后第一个全面回顾与反思英国高等教育并对未来发展作出战略构思的纲领性文件。该报告提出了多项关于英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建议,深刻影响着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进程。

三、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20世纪英国高等教育法规的演变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主要启示如下。

1.转变我国的高等教育观念

英国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是不断更新的,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步伐,高等教育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进行改革,充分发挥了理念的重要作用。我国高等教育也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树立与国情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高校向社会提供复合型人才的观念以及开放性、竞争性、平等性的观念。在正确的高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使高等教育的发展适应当今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在社会上广泛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环境,使社会公民真正认识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意义,即它不仅是个人学习的途径,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之一,反映一个国家的总体发展状况。要把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紧密联系起来,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我国高等教育,重视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

2.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体制

我国应该学习吸收英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优点,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体制:第一,建立多渠道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提高国家财政在高等教育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利用市场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合理地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第二,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的不同发展程度,在不同地区适度地增加个人和社会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比例。第三,科学地制定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利用市场机制适当地调节不同专业的高教成本,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第四,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高等教育成本。第五,进一步改善高校学生的资助制度,确保不同经济状况的学生能够接受同等的高等教育。

3.建立和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体系

首先,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和健全高等教育评估的法律和规范体系。第二,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指标体系和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第三,建立多元化社会评估机制。鼓励社会团体、中介机构参与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加大社会评估机构的评估力度。第四,建立评估后的责任追究落实机制。公开表扬评估结果良好的学校,公开其优良成果,吸引其他高校借鉴学习。

4.支持民办高等教育

首先,政府要制定一系列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这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治保证。制定民办高教的市场准入政策。第二,对民办高校进行经济支持。政府对民办高校提供一定的补贴,将适当的教育经费投入到民办教育中,鼓励民办高校通过股份制与企业合作、与国外联合办学等方式引进资金和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增强其实力。第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充分尊重和保护民办高校的办学自,真正给予私立高等教育同等的发展地位与发展条件,通过政策、法规来保障民办高校的自。第四,鼓励与引导民办高校准确定位,向社会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办出民办高校的特色。

第12篇

(四川工商学院,四川成都611830)

[摘要]本文通过对四川省的五个城市的民办高校进行调查,其中涉及10所高等院校和9所中学。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四川省民办高校在品牌塑造方面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品牌塑造的重要性,但真正付出行动的较少。另外,通过调查笔者还发现四川省内民办高校在学生群体中认可度较低。针对调查结果,本文对民办高校的品牌建设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民办高校;品牌建设;四川省;民办教育;调查报告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125

1调查背景和基本情况

本调查历时一年,我们的团队走访了四川省的成都、德阳、绵阳、南充、达州五个城市,包括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成都文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等10所高校。同时也走访了如德阳第一中学、绵阳梓潼中学等9所中学。

本调查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74份,其中有效问卷727份,有效回收率为93.93%,有效问卷中男性受访者352人,占48.42%,女性受访者375人,占51.58%。

本调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个人情况调查,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个人背景资料了解。第二部分为被调查者对四川省民办高校的了解程度,好感度和期望值的调查。

本调查的调查对象包括三个群体,一是大学生群体,二是高中学生群体,三是学生家长群体。在有效回收的问卷中,对大学生群体发放的问卷450份,有效回收411份;对高中生群体发放的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78份;对学生家长发放的问卷150份,有效回收138份。

本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以访谈法为辅,访谈对象分别为民办大学在校学生,高中三年级在校学生,学生家长,民办大学招生办相关负责人。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民办大学对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大学生对自己学校品牌的忠诚度,高中学生对民办学校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吸引力和联想力调查。

2调查结果分析

2.1关于民办高校的宣传方式调查

对于民办高校宣传方式这一问题,我们在问卷当中涉及了,同时在访谈中也做了开放式的访问。在问卷调查中我们的问题是:你是否看到过民办高校的宣传广告?请列举出高校名字。在这个问题中81%的受访者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对受访者在回答列出看到过宣传的民办高校名字时,被受访者列出次数最多的是:五月花计算机专修学校、东软学院等技术型民办专科学校。

关于民办高校宣传方式选项中32.59%的被调查者注意到的是民办高校的硬性广告,36.41%的被调查者注意到的是软文广告,31%的被调查者注意到的是高校的公关活动。

2.2关于宣传媒介的调查

有关民办高校宣传途径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49.32%的被调查者是通过网络了解高校品牌,32%的被调查者是通过看电视了解高校品牌,11.06%的被调查者是通过广播了解高校品牌,只有7.08%的被调查者是通过看报纸知晓高校品牌。

在通过网络了解高校品牌的49.32%的被调查者中,23.12%的被调查者认识高校品牌是通过微博,11%的被调查者是通过学校网站,5.6%是通过微信朋友圈,3%是通过博客,6.6%是通过论坛。

在传播内容方面,在回收的727份问卷中,23%的被调查者喜欢视频广告宣传,34%的被调查者喜欢图片广告,11.6%的被调查者喜欢阅读文字软文,31.4%的被调查者喜欢视频+图片+文字的宣传方式。

2.3学生择校受广告的影响程度

在关于择校因素方面,学校声望排名第一,师资排名第二,学校办学历史排名第三。在访谈中,学校食堂、宿舍、学姐是否漂亮、老师是否靓丽等都成为学生择校的参考因素。

在对学生择校时是否受广告影响的调查问题上,32%的学生表示,选择公立院校不受广告影响,选择民办院校时,学校广告是一个了解学校的重要渠道,在对138份学生家长的有效问卷统计中,我们发现,学生家长对民办院校的广告认可度较高,46.7%的家长认为民办学校的品牌广告在学生择校时起到导向的作用。

2.4公众对民办高校品牌的认可度

在我们对高三学生的调查中发现87.2%的学生认为在同样的条件下,同时收到公立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和民办院校的录取通知书,他们会选择公立院校,而选择民办院校的为12.8%。同时有54%的学生认为如果只收到民办院校的录取通知书,他们选择复读的可能性更大。由此可见,民办院校在四川公众中的认可度还是比较低的。

在我们的访谈中涉及有关民办高校的文凭发放问题时,学生家长群体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有关文凭的认可度,如民办高校的文凭国家相关机构是否承认、社会会不会认可。同时在访谈中,也有学生将民办高校和电大、函授、自考等教育形式混淆。

另外,在涉及民办高校的学费问题上,78%的受调查者认为民办高校的学费很贵,只有6%的受调查者认为可以接受,有16%的受调查者认为只要学校教学质量,师资力量过硬,可以接受相对较高的费用。

2.5民办高校有待改进的要素

有关民办高校的缺乏要素中,被调查者被问到,你觉得民办高校不足的地方在哪里时,45%的被调查者认为民办高校的文凭社会认可度低,30%的被调查者认为民办高校教育质量欠佳,24%的被调查者认为民办高校就业率不理想。

在我们后期对在读大学生的访谈中,被问到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一所民办高校,你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被访谈者的回答除了师资、教学质量等要素以外,还多次提到学校的老师漂亮与否、学校环境优美与否、学校宿舍条件、学校的交通问题等。在我们的访谈中,在读大学生多次提到成都文理学院(原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的美女英语老师,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的美女日语老师。

在对在读高三学生的访谈中,被问到如果要选择一所民办高校就读,考虑的因素有哪些时,有近7成的高三学生提到学姐学长得好看与否的问题。

2.6有关民办高校知名度的调查

在有关知名度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请写出你听说过的四川省内民办高校。在这个开放式的问题回答中,被列举次数最多的民办院校依次排名是: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传媒学院、成都文理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五月花专修学院、东软学院。

同时在被调查者的回答中,也有将民办高校与公立院校混淆的情况,在被调查者列举出的高校名单中,有的公立专科学校被误认为是民办院校,在我们的访谈中,也有被调查者认为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传媒学院是公立院校。

2.7有关民办高校美誉度调查

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编制完成的《2015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公布了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和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行榜等榜单。在四川地区,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排行第5,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排行第15,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排行第16。在该排行榜中,四川地区排行前100的还有: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在2015四川省最佳民办大学排行榜中,四川传媒学院位居首位,全国排名第33,堪称2015四川省最佳民办大学;成都文理学院名列第2,全国排名第56;成都东软学院位居第3,全国排名第77;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名列第4,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位居第5。

这是艾瑞深中国校友会2015年的官方数据,我们在调查中也尝试让被调查者对四川地区的民办高校排名,调查结果和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的结果出入不大,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排名第1,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排名第2,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排名第3,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排名第4,四川传媒学院排名第5。在我们的调查中,排名前10的依次是: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成都文理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2.8有关民办高校忠诚度的调查

高校品牌的忠诚度和一般商业品牌的忠诚度不一样,原因是高校不存在二次消费,但是不能因此而忽略了高校的品牌忠诚度建设。高校品牌虽然不存在二次消费,但是高校品牌的口碑效应非常值得关注。

在我们的调查中,通过网络了解高校品牌的49.32%的被调查者中,23.12%的被调查者认识高校品牌是通过微博,11%的被调查者是通过学校网站,5.6%是通过微信朋友圈,3%是通过博客,6.6%是通过论坛了解高校品牌。

在我们的访谈中,有近8成的被调查者表示最先知晓高校品牌是通过朋友或是民办高校的在读学生。对民办高校品牌情况做进一步了解则是通过网络渠道。

在对在读大学生的调查中,从我们发放的问卷情况了解到,如果让被调查者再重新选择一所民办高校就读,是否愿意选择目前就读的高校,有86.23%的被调查者选择否。可见,民办高校品牌忠诚度非常低。

3结论

3.1公众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低

在对四川省民办高校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调查中,从我们得出的调查数据可以发现,首先,四川省的民办高校在全国范围内排名靠后,缺乏品牌名校。其次,四川公众普遍认为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无法跟公立院校相比。公众对民办院校所颁发的文凭认可度持怀疑态度。在民办大学的在读学生对所读大学的认可度差、品牌忠诚度差。

3.2民办高校对品牌的重视程度不够

就我们对民办高校管理层的访谈中了解到,民办高校每年花在宣传上的费用很少,相比较一般的商业产品品牌塑造费用,民办高校所用的费用最多也只是一般商品品牌运作的1/10不到。大部分院校还停留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品牌阶段。

另外,在宣传上,许多高校对商业品牌的宣传模式不屑一顾,他们更在意的是学校的内部宣传,如学校的公告栏、学校校报、学校校园广播等途径。对于外部宣传,大部分民办高校表示媒介宣传费用太过昂贵,学校无法承担高昂的广告宣传费用。

3.3民办高校的宣传策略有待改进

从我们统计的数据看出,四川省的大部分民办高校在宣传策略上倾向于硬性广告和在读学生口碑传播。在媒介运用上,电视媒体和纸质媒体常常被列为首选。同时,四川省的大部分高校也较注重官方网站的建设。

在问到是否利用自媒体进行品牌塑造时,大部分高校管理层普遍认为自媒体缺乏可信度,高校在宣传中用得非常少。

在对四川省的民办高校自媒体运用方面,我们发现大部分民办高校对自媒体运用频率较低,自媒体平台内容更新缓慢。就微博和官方网站而言,四川省民办高校对官方微博重视程度不够,内容还只是停留在学校新闻等方面,缺乏对学校品牌附加值的开发。

再者,四川省民办高校很重视每年招生季的宣传,许多高校管理层表示,每年学校的宣传费用几乎无一例外都用在了招生季。这种粗狂式的宣传模式就好像一般商业产品的促销广告一样,对销量有用,但对品牌塑造意义却不大。

4建议

4.1通过特色专业打造品牌

办学自主,机制灵活是民办高校办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是民办高校打造品牌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没有特色,提供不了有特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条件,民办高校的品牌就会减弱。可以说办学特色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如一些世界一流的大学都各具特色,比如麻省理工以培养工程师闻名,剑桥大学以物理学闻名,哈佛大学以培养政治家闻名。斯坦福大学以“学术顶尖,科研开发”成为“硅谷”的强大后盾。普林斯顿大学培养出3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享誉世界。由此可见,对于任何一所民办大学,要想长远发展,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

4.2准确的品牌定位

民办高校的品牌定位说直白一点就是品牌经营者(民办高校管理层)根据教育消费者(学生和学生家长)对教育产品(学校)的认知程度,给本院校确定一个市场位置,使其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对教育消费者进行营销。通过营销以便和其他相同层次院校进行竞争。简单地说学校品牌定位就是告诉目标消费人群(学生和学生家长)该校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学校,和其他院校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和选择这所学校而不选择其他学校的理由。高校品牌定位就是用以区别竞争对手的重要武器。

4.3努力提高生源质量

民办高校提高生源质量就是首先要把好学生入学关口。如斯坦福大学的入学条件不但要看学生的中学成绩,还要看教师的评语,报名者与录取者的比例为10∶1;再例如哈佛大学的获准入学者只占10%~20%。在国内,一些民办大学由于起步晚和各种硬件设施的限制,在学生入学关口不严格,很多民办高校存在报名即可入学的状态,这种现象使得民办高校沦为了高考学生落榜的避难所,对民办高校的品牌建设非常不利。

4.4认真建设教师队伍

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民办高校提升竞争力的核心问题。目前,民办高校在教师队伍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兼职教师和年轻教师居多,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等。教师队伍是民办高校的品牌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一支优秀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对于民办高校的品牌建设非常重要,民办高校应本着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的原则,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再者,运用公关策划,打造品牌教师,魅力教师也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徐高明.高校品牌理论的内涵及其内在规定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2]刁俊.试论民办高职院校教育品牌的构建[D].上海:复旦大学,2010.

第13篇

―――――――――――――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是当前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严峻挑战。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事物以及选择追求目标的准则,是决定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个人的价值观形成了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式,而社会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就形成了一个社会普遍的行为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促进了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价值主体、价值标准、价值取向等越来越多元化,自然就会出现多元价值观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冲击,在社会转型时期,“核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这种张力关系将长期存在。

目前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应当引起我们对价值观教育目标的达成度的反思。一个省会城市进行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其主要结果是:乐于助人、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仍为未成年人广泛推崇,但同时显现出中小学生在金钱观念、职业向往和学习目的等方面的很强的功利性。有18.9%的未成年人认为金钱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31.6%的人不愿当普通劳动者。脑力劳动、收入高的职业是中小学生职业向往的热点,普通劳动者的选择比例则非常低。只有23.8%的中小学生选择了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将来为祖国多作贡献”,而近60%的中小学生把“未来有个好职业、高收入、过舒适生活”作为自己的学习目的。”因此,该市相关部门认为,现代教育中“轻道德重智力”问题日趋明显。

西方国家在价值观教育方面的教训值得我们借鉴。新西兰在2006年提出重塑价值观教育,这应当给我们许多启示。新西兰以前也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主张价值相对主义,认为个人是道德价值标准的创造者和评判者,不存在凌驾于个体之上的价值标准。对于学校而言,没有责任和必要对个体施加价值观影响,学校对价值观教育应该保持中立的立场。但是,价值相对主义给新西兰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机: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虽然新西兰GDP增长了一倍,政府在教育和卫生方面的投入也有了显著的增长,但与此同时,新西兰的犯罪率增加了4倍,青少年自杀率增加了4倍,30%的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2006年新西兰教育部颁布了2007年课程草案,就一改以往的主张,特别强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必须将基础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校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并且明确提出新西兰的学校应教育学生具有以下八种价值观:追求卓越、创新与好奇、多样化、尊重他人、公正、团结合作、关心环境、诚实正直。从2004年到2008年澳大利亚也进行了类似的为期四年的价值观教育计划。

教育是价值引导和价值创造的过程,因此学校应当坚持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与现代进步价值观的融合,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核心价值观导向,并将这种导向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教育的重要任务就在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活动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现在,在教学活动中能否旗帜鲜明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问题,依然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但一位年轻的作家说过一句引起我们对教学活动深思的话,他说:人生的第一次说谎常常是从写作文开始的。其实,几乎所有地区关于社会道德问题的调查报告都说,社会存在的第一位的道德问题是诚信问题。但很少关注教育过程中的诚信教育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偏颇。当前我们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这些无疑都是培养优秀人才之必需。但决不能把智慧、兴趣的培养与良好道德的形成对立起来。正如一位美国朋友对我说的那样:道德比智慧更重要,如果说智慧应当更多一点,那就是要懂得道德比智慧重要。

当然,我们要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价值导向与学生多样化价值观之间的差异与矛盾,应当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学生受多样化价值观的影响加以引导和调节。既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又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正如美国学者拉思在《价值与教学》一书中指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按他个人的价值观行事,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抓住价值观,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判断和选择能力。要让学生在内部的道德冲突中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反对公式化的说教和死板的灌输。”

第14篇

【关键词】社会排斥;社会融入;农民工子女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65-1.5

一、“社会排斥”的基本理解

“社会排斥”本意是大民族完全或部分排斥少数民族的种族歧视和偏见,这种偏见和歧视是“主导群体已经握有社会权力,不愿意别人分享之”(戴维·波普诺,1999)。现在社会排斥一词的含义已经被泛化,意指主导群体在社会意识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上对边缘化的贫弱群体的社会排斥。由于制度建构、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民工子女在社会融入的过程中,缺乏进人主流社会生活空间和获得相应的社会权利的能力,呈现着边缘化状态,与此同时,他们的社会融入过程也很有特点。本文认为,在制度排斥、经济排斥和文化排斥的背景下,我国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现状,若不予以重视将给政府公信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不良的后果。

二、农民工子女社会排斥原因分析

农民工子女作为流动劳动力的派生部分,长期的户籍制度衍生出来的城乡人口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自我定位上的差别,使得他们很难顺利地、没有痛苦地融人城市。自卑、差别、迷茫根植在农民工子女的心里。他们中有不少孩子基本上在城市度过他们的童年时代,尽管他们没有城市户口,有的认为自己是城里人,而有的甚至已经说不清自己是哪里人。他们是文化上的混血儿,他们寄托在两个不同的群体之中,但又不完全属于任何一方,他们处于一种被抛弃、被隔离和被边缘化的情感状态中,其自我概念是矛盾的、不协调的,在他们的心中痛苦和憧憬并存、自卑和自强同在。

(一)制度排斥。随着人口流动中家庭迁移比重的增大,大批学龄儿童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由于城乡户籍壁垒的存在以及农村农民工恶劣的经济状况,导致了他们的子女在城市中无法得到与城市学生同样的受教育权利,这些流动儿童的基础教育面临着边缘化的问题。

首先,是户籍制度导致的对农民工子女的排斥,这种排斥突出体现为曾经的公立学校对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那一大笔“借读费”上。由于没有当地的户口,农民工子女进人公立学校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等,大部分农民工家庭都无力支付这笔额外费用。其次,是制度“缺席”导致的对农民工子女的排斥,这种排斥即体现在民工子弟小学的非法地位上。由于没有合法的地位,民工子弟学校不时受到当地主管部门的种种“整顿”,随时面临关停的厄运。

(二)经济排斥。经济排斥主要是指城市的繁华生活与农民工拮据的经济条件之间的差距,从而导致农民工子女无法融人城市生活的状态,以及由经济条件差异带来的城市儿童对农民工子女有意无意的疏远。从农村走进城市,孩子们面临着城市的繁华与自身处境的巨大落差。面对艰苦的生活,农民工子女渴望改变,他们向往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们希望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平等的教育,希望自己将来能接受高等教育,希望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

(三)文化排斥。城市接纳农民工子女不只是个户口问题,文化心理上的因素更为复杂。社区归属是指社会成员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况,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会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对该地域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感彩(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2001)。农民工子女的归属感主要是在其就读学校与同辈群体交往、学校集体活动以及对城市的感受中形成和发展的,他们与同辈群体的交往程度、参与集体活动的程度以及对社会关系、环境的感受都影响到其归属感的强弱。

三、改善农民工子女社会排斥状况的对策

(一)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多年来,与计划经济高度相关的户籍制度,在限制人口流动和制造城乡分割的同时,严重地加剧了城乡差别,导致了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两重天的不和谐局面。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在于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务必实现两个基本的目标:一是逐步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二元结构,建立对农民工的动态管理制度;二是消除户口的社会附加功能,切断户籍身份与利益之间的关联,改变户口与就业、医疗、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公民利益挂钩的不合理现象,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

(二)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政策应该以公平为首要的价值目标,消除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要全方位地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使其完全融入社会主流学校的教育秩序内。解决的渠道应该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教育为辅,同时适当调整现有教育资源的分布,合理配置现有的公共教育资源,实现现有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这样,有助于实现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康和稳定发展。

(三)政府加强管理引导,努力消除身份歧视。为消除歧视农民身份的传统思想,减轻对农民工子女各方面的负面影响,政府部门应当加强管理引导。打破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面,使农民工不仅能够流入城镇,还能够在劳动力市场获得较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政府禁止城镇针对农民制定各种不平等的政策或设定不平等的用工条件,尽可能为农民提供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使他们有机会获得较好的工种和工资待遇。社会各级青少年维权服务网络应把农民工子女纳入自己的视野,及时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工,体味着种种社会排斥,这些对成人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忍耐和拼搏,对他们的子女来说就意味着要摆脱被歧视和冷落。由于这一群体的独特属性,他们在生活上和思想上都无法安于现存的城乡体制,并有着强烈的改变自己命运的憧憬与冲动。对于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这个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旧有城乡壁垒的拆除,有赖于现有义务教育格局的调整和政府强有力的管理引导。只有人们从根本上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权利与成长环境,让他们拥有免于恐惧和歧视的自由,我们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我们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我们才能保障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雅儒等.北京市农民工及其子女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1).

第15篇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区中小学校布局亟需调整。

一、学校布局的现状*区目前共有普通中小学校32所,在校学生*人。其中,普通高中5所,在校学生*人;初中10所,在校学生*人;小学17所,在校学生*人。随着旧城改造的加速、*容量的扩大,*区学校的布局已与城市的发展不相适应。29所公办普通中小学校,主要分布在老*人民路、建设路沿线。以洞庭大道为界,大道以南有小学13所,在校学生*人,校均规模*人;大道以北只有小学3所,在校学生*人,校均规模*人。洞庭大道以南有初中学校6所,在校学生*人,校均规模*人;大道以北只有2所,在校学生*人,校均规模*人。城市的扩大、学校布局的过于集中,给部分学生的就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据了解,火车站附近的学生,不少要到育英、常蒿路、紫桥等学校上学,路程最远的约有5公里。

二、调整学校布局面临的问题1、市*学校建设规划未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这对今后学校的新建、扩建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会造成学校建设成本增大,甚至无地可扩、可建。现在正在开发的水榭花城、九重天小区,其周边难以找到一块可以新建学校的地方。市一中、四中、北正街小学等中小学,今后如需在原址扩建,成本会很高。2、在房产开发中新建学校的政策没有兑现。《*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各城市新建4000居民以上的住宅区,必须配置小学,8000居民以上的住宅区,还必须配置初中,其基建经费应纳入该区的开发计划。新建扩建4000居民以下的零星住宅区,必须缴纳教育设施配套费。”但是,这一政策一直没有落实。目前,老*房产开发非常火爆,一些新建小区住宅套数多的达到几千,也没有按规定配套学校。如滨湖公园周边开发的水榭花城,三期规划建设住宅400*多套,入住人口*万多人,规划时没有规划建设学校。其附近的北正街小学,现在已经爆满,班额严重超标,且学校已没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因此,今后该小区学生上学问题,将会变得十分突出。3、学生就学压力越来越大。*区16所公办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分别有学生*人、*人、*人、*人、*人、*人;10所初中一至三年级,分别有学生*人、*人、*人;5所普通高中学校一至三年级分别有学生*人、*人、*人。据分析,今后几年,生源将呈现如下变化趋势:小学生源近两年相对稳定,今后缓慢上升;初中生源近几年缓慢下降,从长远看初中有资源紧缺问题;高中生源从今年起,今后几年快速增长。当前,*区学校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小学班额过大。现在小学平均班额为*人,普遍超额。尤其是一些办学条件较好、质量较高的学校,班额严重超标。比如常师附小平均班额*人,东升、育才、常蒿路、育英、北正街平均班额都在*人以上。二是初中学生分布不平衡。有的学校学生爆满,有的学校资源富余。市六中、五中、四中在校初中学生人数分别为*人、*人、*人,平均班额均在*人以上,长怡实验中学有学生*人,平均班额达到*人。而市十一中、十三中只有*人、*人,平均班额*人、*人。这两所学校经过近几年的改造,基本办学条件已有较大改善,但由于招生难,生源不足,师资、教室等资源都有较大浪费。武陵区东郊中学,房地产已经开发到附近,全校只有学生*人,而且去年因生源不足,已经停招了初中一年级。这与该校的办学条件和质量有关,大部分学生都拥向了临近的市六中、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