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师网络学习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摘要: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学校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网络教育资源日益丰富;基于internet的教学方式已经深入人心,推动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学习观念。个性化网络教学系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强调学生自主个性学习,并采用ajax、struts、spring、hibernate等框架技术,使得项目开发过程简捷、结构清晰,并且系统具备很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提高了软件系统项目的可重用性。
一、网络教学的现状
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普及, 计算机网络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热点。在网络教学环境下, 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 实现传统教育无法做到的“个性化教育”。但在目前的网络教学中,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质上并没有改变。对网络教学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改变上,同时系统开发一般采用web技术,不能适应网络发展与内容更新带来的变化。为此我们采用assh框架技术研究并设计扩展性良好的网络教学系统,让学生根据自我水平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调用各种学习资源,自我设计学习进度直至达到学习目的。
二、系统框架技术
在程序开发时,我们选择已有的优秀架构可以集中精力处理业务逻辑。在开发网络教学系统时,我们选择了当前流行的j2ee web 应用框架。它整合了ajax、struts、spring、hibernate4四个架构(简称assh 框架)。
ajax全称为“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在浏览器与 web 服务器之间使用异步数据传输,这样就可使网页从服务器请求少量的信息,而不是整个页面。ajax 可使因特网应用程序更小、更快、更友好。[1]
struts中模型是一个action类,开发者通过其实现商业逻辑。视图是由与servlet配合工作的一整套jsp定制标签构成,利用它们可以快速建立应用系统的界面。控制器actionservlet是模型与视图的联系纽带。[2]
spring提供了轻量级管理业务组件的ioc容器。spring通过依赖注入机制,可以在运行期间为组件配置所需要的资源,而无需在编写组件代码时指定,从而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组件之间的耦合,实现组件的即插即用。[3]
hibernate实现对关系数据库的对象化。hibernate不仅能够管理javabean(或者称之为pojo)到rdbms 表的映射,还能够供应用查询和获取数据库中的数据。hibernate事实上是标准的o/r 映射技术。[4]
三、系统分析与设计
系统基本形式为一个交互式动态网站。用户必须登录后才能访问系统,并且不同身份登录后,所拥有的权限是不同的。用户身份有:教师、管理员和已注册过的学生等。每个身份可以注册多个用户,用户可以操作自己权限内的模块。整个系统划分为网络教学模块、智能推荐模块、网上交流模块、答疑模块、网络测评模块、后台管理模块等。
1.网络教学模块
该模块主要有“课程选择”、“课件阅览”、“视频点播”等部分, 提供相关课程的在线教学内容, 如html 网页、ppt电子教案、doc 教学文档、rm、asf教学录像等,这部分是网络教学系统的主要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
2.智能推荐模块
学习内容的选择上,系统根据学习历史记录和能力估计,选择学生没有掌握或是没有学习过的教学内容,这些学习内容是与当前学生能力最接近的。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系统将根据对学生估测的能力和学生的认知风格,选择最适合学习者的内容呈现方式。
3.网上交流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通过“网络论坛”来实现,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在线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充分发挥自主权和发言权,对课程的某些主题可以在网上展开讨论,发表各自见解,探讨学习心得、交流学习经验等。对疑难问题将设立专门的网页,分专题进行深入、系统、理性的探讨,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同时该模块接受来自各方面对教学的反馈信息,如教学问卷、学习要求及期望等。
4.答疑模块
该模块分为自动答疑和人工答疑两种方式。系统自动答疑是指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通过网络远程提交问题的描述,系统将根据学生提交的问题描述,对问题库和领域知识库进行智能搜索,将对该问题的解答呈现给学生。当没有检索到对该问题的解答时,自动将问题发送到学科教师的留言信箱中,当教师对该问题进行回答后,系统通过发送留言通知该学生。之后,系统将对该问题的解答归纳到领域知识库中,以便其他学生遇到类似问题时,能给予自动应答。人工答疑则是学生将问题直接针对某个老师发送,老师一旦上线给出解答后即反馈给学生。
5.网络测评模块
该模块支持网上自测和正式考试两种类型。学生可以登录后进行网络自测,选择课程及内容进行测试, 可以自己设定章节、题型和难度系数等因素, 然后由系统随机生成测验卷, 自测完成后, 自动阅卷并给出正确答案; 教师以合法身份登录后可以对试题库中试题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同时通过人工或智能组卷方式, 生成试卷对学生进行在线考试。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并考试试卷, 并且能够对考试结果进行批改、统计和分析。
6.后台管理模块
该模块是网络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人员管理、课程管理、试题管理、论坛管理、成绩管理等。
四、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
1.页面设计
主要采用jsp和部分servlet定制的标签来表现。为了加强用户体验与交互能力,在网页设计大量采用ajax技术来实现,如自动完成、在线提示等功能。
2.课程信息录入流程实现
本系统采用assh框架进行开发实现,下面以课程信息录入为例阐述系统的实现。在响应新增课程数据页面请求时,通过导入课程管理模块的配置文件struts-course-config.xml来完成业务流程的部署。当点击course_add.jsp上的保存按钮时,将输入数据用set方法存入到courseform中,然后根据struts-course-config.xml调用coursesave.do进行业务处理。在coursesave.do 中页面数据将从courseform中读取。coursesave.do执行成功后将显示页面(course_save_success.jsp)。coursesave.do对应的coursesaveaction在导入课程管理模块的spring配置文件中指定,也要定义名字为”/coursesave”的受管bean。同时,coursesaveaction 使用到courseservice。要使用courseservice,需要在coursesaveaction 中生成csservice 的get、set方法,并且coursecontext.xml中对“/coursesave”进行courseservice 的依赖注入。
spring和hibernate 从dbcontext.xml 中读取和数据库有关的信息。数据库信息包括数据库连接、与数据库结构相对应的映射文件,把它封装在datasource中。然后将datasource注入到sessionfactory中,sessionfactory同时还对课程信息表courseinfo,所对应的映射文件courseinfo.hbm.xml以及hibernate相关操作然后将sessionfactory注入到数据访问类courseinfodao中。courseinfodao中是对courseinfo 表进行保存\查询\删除等基本数据操作,在coursecontext.xml中需要courseservice进行courseinfodao及其的依赖注入。这样做,使得当courseinfodao变化时,只需修改coursecontext.xml 给courseservice 实现新的注入就可以了,由此解除了数据访问层和业务层的紧密耦合。
3.事务控制
为了对系统中的事务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采用了spring的声明式事务管理机制。声明式事务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需要通过编程的方式管理事务,只需在配置文件中做相关的事务规则声明(或通过等价的基于标注的方式),便可以将事务规则应用到业务逻辑中。因为事务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横切逻辑,这正是 aop 的用武之地。
五、结束语
成功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界面, 让学习者乐于学习,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自我发现、自主选择的智能型个性化学习环境,同时创设一个多人在线、互相帮助、协作式学习环境。本文采用框架技术设计的个性化网络教学系统旨在构建一个性能优良、适合网络发展的智能型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1641.htm.[eb/ol].
[2]孙卫琴.精通struts:基于mvc 的javaweb 设计与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83-403.
[3]罗时飞.精通spring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29-48,191-224,303-309.
【关键词】高中化学;多媒体技术;应用;探讨
在化学世界中,许多化学反应瞬间便可完成,即使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也很难逐步观察实验现象、推断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而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既可以模拟整个实验进程,动态地、对比地演示一些化学现象,又可以通过暂停键,随时控制反应变化的速度,调节反应变化的快慢,达到能随意调整教学进度,更便于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效果。本文就多媒体教学在化学课中应用的优势进行阐述。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演示实验,给化学实验带来的优势。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既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又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一些学校要么苦于资金匮乏没有标准的实验室,要么人数太多,很多演示实验,一般老师只能在讲台上演示。这样,只有讲台前面几排的学生才看得清楚实验现象,后面很多学生都看不清楚。也有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实验,或一些无法实际操作的实验,在课堂上都不能很好地演示。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如模拟错误实验造成的后果:在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加热后生成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启谱发生器被堵塞引起的爆炸;氢气点燃爆炸等等。通过演示模拟实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需要注意的是模拟实验是绝对不能代替实验操作的,还是应该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多媒体技术给化学教学带来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使化学教学的抽象内容更加具体。传统的化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借助于语言、模型等以分解的形式来描述某一事物的内部结构或其变化过程,学生在接受中处于被动地位,并且对于那些复杂事物的分子、原子、离子的运动过程更难以理解。而计算机多媒体本身则具有整合功能,把各种媒体信息进行整合,反映到教学中使其具有直观形象、化繁为简的功能。它逼真的画面、动态的过程,配以声音、颜色等,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观察、分析、理解、想象,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便于强化刺激,提高学生记忆。记忆是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拓展知识的基础。正是因为记忆,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不断的积累。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有助于提高识记的效率。就视听而言,视觉识记优于听觉识记,视听识记优于单纯的视觉识记或听觉识记。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随着优美的音乐、抑扬顿挫的声音,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它恰恰是强化了这种视听刺激,以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表现的方式,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多重刺激同时发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
多媒体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化学的新课,不容置疑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许多化学现象、化学概念、化学反应、化学规律都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有一个正确的第一印象,这样可以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造成认识理解上的模糊或错误。在讲授新课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来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化学反应及规律。同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加大传输的信息量和信息传输的质量,实现课堂的优化组合。实践证明,正确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形象,学生普遍感兴趣,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接受得快,课堂效益好。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多媒体教学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可将教师从烦琐的教案中解放出来,用于扩充自身的知识,充分适应新时代的挑战,对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间接推动作用。
三、模拟化学微观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无机化学;网络;辅助教学
当今,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的现代化。现代化网络技术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知识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发生重大变化。而且在改善学习途径、更新知识结构、促进师生交流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1] 无机化学是药学各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对该课程的实施通常都是以大班授课方式进行。大班授课制的主要缺点是在课堂上教学双方缺乏沟通、缺乏个性化交流、缺乏情感交流、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探讨、缺乏因材施教的机会等。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新的教学策略。为此,我们在发扬优秀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网络辅助教学模式,借此来提高教学效率。
一、网络辅助教学模式的建立
为了能够将课堂教学有效延伸,我们参考相关文献[2],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QQ网络工具设置与教学有关的专题区域进行网络辅助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大区域:
(一)理论课学习指导区
该区包括理论课的课时计划,每一课时的重点内容,预习目标,课程难点,课后复习重点及应该延伸学习的内容等。
另外,上传一些课堂上使用的多媒体课件。由于课堂讲授速度相对较快,有一些很难理解的微观立体结构内容,学生可能会在短时间理解不了,所以就将这些课件传到空间上让学生复习。比如离子结构理论中晶胞的立体空间结构,分子结构理论中杂化轨道的三维空间立体构型及分子模型等。将这些难于理解的课件上传到QQ空间里,学生在课下有机会在家里、宿舍或电子阅览室里随时上网或下载播放观看,使得在课堂上没弄清楚的问题得以解决。
(二)实验课学习指导区
包括每次实验课的预习内容,实验原理,操作技能要点,相关专业内容,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书写注意事项,开放性实验的方法及技术指导等。
对有些涉及贵重仪器的实验我们已经利用3D-MAX软件制作成虚拟实验,将这些虚拟实验上传到QQ空间里,供学生预习操作训练。如开放性实验“松花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学生会用到紫外——可见光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等贵重仪器,为防止因操作不当将仪器损坏的可能,学生可以在网上虚拟实验室里先进行多次操作,正确和熟练掌握操作要点后,再进行实际实验操作。
(三)作业及自测系统区
传统的作业和测试方包括人工出题、学生在纸介上测试、人工评阅、成绩分析。整个过程会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率却不高。而且,因为学生数量多,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或作业水平进行统计是一种繁琐且易出错的事情。所以说传统的测试或作业方式不能适应现代化特点。因此,我们将许多代表性的无机化学习题上传到QQ空间里形成网络作业和测试题。随时随地的对学生进行测试,不受时空限制,大大地简化了过程。学生们自觉在网上定期测验能够帮助他们在整个学期中更好地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
(四)前沿知识延伸阅读区
老师在QQ博客上传一些在期刊网或互联网上找到的中英文资料,内容以无机化学为主,又与专业知识紧密相关。如与人类某些疑难病症的药物学与药理学有密切关系的生物无机化学前沿知识中抗癌金属配合物是现代前沿领域,我们在讲到配合物一章时,就上传这些相关资料供学生课下阅读。即扩大学生知识面,又让学生充分将基础课内容与将来要学的专业课知识融合。
(五)主题探讨区
在每一章内容教学过程中,精选一些能够联系实际生活及后期课程内容,且值得探索的问题在QQ群里供学生思考和探讨。这还会激发一些感兴趣的同学进一步进行实验操作探索。如2009年,学到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时,老师设计一个题目为“如何设计测定美白化妆品中重金属的存在与含量”的课题。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设计一些理论上可行的实验方法进行探讨。最后有好多同学用自己使用的化妆品作为实验原材料,进入实验室检测,发现有些化妆品能够检测到重金属,感觉有很大的危险性,于是在我们的QQ群里倡议同学们谨慎使用美白化妆品,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当然在这个区域里,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得到预期的结论,但这个过程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方法。
(六)提问、留言区
这一区域即包括化学知识的提问,也包括其他问题的提问,如学生所关心的国事、校事及个人事。进行提问和留言,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一些想法中洞察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间接指导教学。比如2008级有学生留言说“老师讲课层次清晰,环环相扣,而且一丝不苟,但是缺乏幽默感,希望老师改进”。这对我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所以在以后教学中尽量以幽默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听课效果明显提高。学生也有很多拿不定主意的问题,会通过QQ流言希望老师帮助解决,比如2010级有一学生留言问“老师,都说入党好,我也想入党,入党的话平时对班级各种事物都得积极参与,可是我又想考研,想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课程学习上,所以很矛盾,我该怎么办?”于是我以我自己的看法分析了各方面利弊,帮助学生做出最后选择。
二、应用QQ网络辅助教学的收效
几年来借助QQ通讯工具进行无机化学网络辅助教学,受益匪浅。目前,QQ网络通讯工具已经成为我们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网络助手,具体体现如下:
(一)突破时空界限,增加师生交流频率
弥补了大班课堂上由于学生人数多,师生之间很难面对面交流探讨问题的缺陷。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利用身边已上网的计算机,可以随时向老师、同学请教,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等等。另外,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不再那么清晰明确,彼此相互学习请教,创造出一个平等、自由的交流空间。学生敢于在这个平台上给老师提一些教学上的建议或意见。同时教师可以更快的获得各种教学反馈信息,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进行及时地审视。而且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将有意义的作品和资料传到QQ空间上,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师生的信息来源。
(二)突破心理顾及,增强了交流真实性
利用QQ上的留言功能,学生可以不必使用真名,通过书面语言的交流,反映出他们的真实想法,解决了面对面交流时不好意思直白的意见或建议。通过QQ问问题的时候他们都变得直率,避免了因问问题的不确切而产生的害羞,促进了学习。另外,也避免了面对面交流时某些学生常问及一些高难或钻牛角尖的问题,老师短时间做不出全面的回答所产生的尴尬局面,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三)加深师生感情交流,增强师生间的理解与信任,拉近师生心灵距离
大学里,很多任课教师到上课时就讲课,下课就离开。师生之间有一种陌生感,学生即使有疑问也不愿意问老师,久而久之,问题积累多了,兴趣也无存了。所以大学里许多学生因为缺乏与老师沟通而导致对该课程的厌学。
我们借助QQ交谈,学生觉得老师像朋友,愿意跟老师交流,不仅学习上敢于提问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也愿意与老师交谈。融洽的交流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师生关系和谐了,增强了了解和信任,一切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学生常表现出“爱屋及乌”的情感,亲其师而重其课,使教与学易走进一个良性循环。
(四)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
在面授和自主学习中,由于课程进度快,学生人数多,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各有差异,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每个学生不可能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并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我们利用QQ博客一些需要学生经过思考进行解答的研究性问题,然后通过不断的交流来解决。这种交流形式调动了不同性格、能力和自信心的学习者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认真思考,表达个人看法和感想,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知识向应用的转化。
(五)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教学的目标。QQ应用于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便利的网上资源,为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品格的形成、视野的拓展有极大的影响。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主动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是传统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比如在我们的主题探讨区里,当学生看到别人对某个主题发表的见解时,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批判性思考,激发自己的灵感,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锐,创新能力有所增强。
三、使用QQ进行网络辅助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QQ通讯工具应用于教学是随着教育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应用的好可以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便利,使我们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反之会影响教学。我们必须明确,它仅是缓解“教”与“学”矛盾的工具,最根本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鼓励学生积极与教师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直接获取。在使用QQ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师生都要明确这是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切勿当成聊天平台而弱化辅助教学的功能。
第二,师生应约定一些固定的时间上线答疑交流,无法通过QQ说明的问题再预约时间和地点,面对面的交流。不要长时间挂线,上网需要有节制,勿成瘾。
第三,教师对于学生的留言要及时回复,且不应遗漏,否则会打消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第四,应注意QQ上的文章要及时更新整理,否则这个教学平台会逐渐陈旧而失去吸引力。
总之,网络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使教学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化,使教师从灌输型向指导型转化,使学生从应试型向素质型转化。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彩,拓展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习分析;个性化;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3/15-0081-03
一、背景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教学的发展,为有效利用资源和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了便利。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制定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目标,实施适应学生不同需求的教学策略是网络教育的一个难点。《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中提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方法之一是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学习分析就是促进这种“深度融合”的有效抓手[1]。学习分析技术是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从学习终端和学习管理平台收集数据并分析学习行为,为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方便。
二、相关研究的进展
1.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个性化教学的发展有很长的一段历史,古有春秋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要求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兴趣和不同资质实施教学;现有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法”,他强调小步调原则和自定步调原则,主要是指教师把学习内容分成细小的、利于学生掌握的学习单元,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自定学习步调;凯勒提出个人化教学系统(SPI),主要是把学习内容分成若干不同难度的学习单元,并提示学习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行选择,该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海量的学习资源中挑选适合自己的资源[4]。这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从理论上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2.网络教学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教育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社交软件、网络管理平台传递学习资源、进行教学管理、实施教学评价等。网络教学主要强调互动和个性化,互动包括人机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等。人机互动主要通过网络传递教学资源、实施网络学习等,师生互动包括教学管理和辅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是协作学习和交流。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与技术的融合,通过技术辅助达到学习目标。
3.学习分析
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就是学习分析。学习分析是指应用现代化分析工具收集和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数据,从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采取预防机制和改进策略等。学习分析通过现代化分析软件工具,对网络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并给出可视化的分析结果,为教师调整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学习分析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学习分析工具的开发、介绍和使用,对于学习分析在具体指导教学实践的研究较少。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性化教学和网络教学都融合了网络技术元素,传统个性化教学在理论上可行,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量化数据的支撑,而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和对学生的学习动态的了解比较缺乏,通常学生很难从海量的学习资源中提取出真正适合自己的资源,这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建构产生了不利影响。学习分析可以分析出学生的学习动态,为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教师布置教学任务、实施教学策略提供了参考。总之,学习分析的发展和应用为个性化网络教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三、学习分析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网络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以教师在教学中是否直接介入教学内容,可分为直接教学模式和间接教学模式[5],而网络教学倾向于间接教学,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动机,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助。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进行知识建构,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资源使用情况,并进行个性化调整:学习资源的筛选和上传、学习任务的布置和教学策略的调整。学习评价作为学习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网络数据动态观察学习效果,是对在线教育最客观的分析[6]。学习分析是教学评价的技术支撑,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依据,个性化教学是网络教学质量的保障,而网络教学会产生大量的网络学习数据。
通过分析学习分析、网络教学和个性化的关系(如图1),笔者提出了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个性化网络教学模式(如图2)。
图1 学习分析、网络教学和个性化关系图
图2 基于学习分析的个性化网络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学习分析技术对学生的网络学习数据进行分析,教师根据分析结果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调整,其中,主要是对学习数据的分析。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块分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和教学任务、学生登录系统学习、教师利用学习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开展个性化指导。教师主要是发放学习资源和布置学习任务、收集学习数据和分析、调整教学策略,而学生主要通过登陆学习管理平台,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
1.教学资源和教学任务
网络教学环境主要集中在LMS教学管理平台上(如Moodle等),教师负责在平台上建立学习模块、上传学习资源和布置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的上传和学习任务的布置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上传的学习资源分为难易等级不同的小单元,而教学任务也要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并提供学习指导和学习方法,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登陆系统学习
学生通过身份认证,登陆学习管理系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的提示来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系统会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如:登陆信息、在线时长、学习交互、完成任务等信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是学习分析的数据来源,是学生真实学习状况的记录。
3.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SNAPP、Gephi等数据收集软件可与学习管理系统无缝结合,实时收集学生在线学习的数据信息。教师采用这些软件自动收集数据,节省了数据收集时间,为及时调整策略提供了保障。数据被自动收集后,以特定格式保存,再利用UCINET、Gephi软件进一步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包括学习交互社群、小团体、交互人次(主动交互和被动交互)、有意义的学习单元的分析等。而IMMEX学习管理平台自带学习分析功能,能分析学生在每个学习内容的停留时间、学习步长、学习思维等,并将学习分析结果以图表形式呈现出来。
4.结果分析和策略调整
学习分析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了参考,教师根据学习分析的结果调整教学目标、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教师根据实时学习交互社群图可以分析学生在线的活跃程度,具体分析学生的不同交互程度(如:交互次数、学习内容的使用状况等),进而分析出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对学生的学习信息、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进而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如:小组协作、自主探究等);对有意义的学习单元的分析显示了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利用状况和任务完成情况,教师从中可以分析出学习内容的推送是否合理,学习任务的布置是否得当,并对应资源和任务将教学目标进行层级分类[7];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分析,显示了学生的隐性思维,将学生的默会知识学习思维显性化,教师根据思维分析判断哪些学生学习比较顺利,哪些学生存在学习困难,进而开展个别化指导。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结果反馈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调整学习进度、学习策略等,更好地进行自我调整。
四、结束语
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以学习分析技术为支撑,以学生学习数据为基础,以个性化的教学为具体策略,以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网络教学过程中记录了真实的学习痕迹,学习分析技术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动态和隐性的学习思维,为教师分析学生的内在学习机制和后续的个别化辅导提供了准确、可行的依据。学生的学习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教师的策略调整是一个有机可循环的整体,这共同保障了个性化网络教学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10 年)[Z].2012-03-13.
[2] 吴凤霞.论差异化教学在高中语文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 2014,(07):141.
[3][4] 学习分析网[EB/OL]. http:///news.aspx?sortid=248.
[5] 郭勇.直接教学模式和间接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新课程研 究.2013,(03):103-105.
关键词:网络实验;虚拟实验;实验教学;教学质量
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又是其他相关专业如电子信息、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基础学科。计算机网络实验作为培养学生网络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1]。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在培养多个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1)实验内容设计不合理,实验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没有必然联系,因此实验教学不能起到帮助理解理论知识的目的;同时还存在不同的网络课程的实验内容重复;实验内容固定不变,没有随着网络设备的更新而更新实验内容[2];实验项目没有整体性,实验受实验设备和实验成本的制约,开设的实验有限、学生重复练习的机会少。(2)实验内容与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缺乏关联;缺乏大项目小任务序列实验项目;课程都没有网络实验指导书,学生做实验没有依据;实验报告内容格式由任课老师自行设计;同时缺少学生课后练习的平台;(3)开出的实验项目存在着实验项目设置、复杂度设置由任课教师个人确定,通常存在合理性不强,实用性、创新性不够,基础型、应用型和综合型实验间层次不连贯,对实验所需硬件设备的要求投入大,不能体现先进性,教学质量监控不到位,实验开放性不大等问题。
在继续深入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打破专业、课程界限,构建模块化递进式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优化整合实验项目,更新实验内容,加大教学资源建设,革新教学手段,健全考核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其紧迫性。
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模块化递进式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络实验教学为例,对该实验教学体系进行研究与探索。从初步的实践情况来看,该教学体系的实施改善了本校的网络实验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完善了实验室管理制度,创新了实验模式和考核评价方式,使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形成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网络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编排层次递进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模块
1.打破课程界限进行实验项目的重组与整合
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课程的培养目标,专业教师与业界专家共同探讨梳理了网络技术实验项目。将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实验项目按照实验技能进行分类,建立递进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由基本技能训练项目到综合实验项目,再延伸到结合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网络技术发展前沿的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组成序列,实施循序递进训练项目。将计算机网络各门课程,按“计算机网络基础”、“交换机路由器配置”、“计算机网络安全”、“实用组网技术”等课程的实验项目进一步优化整合。以项目式课程三个项目模块“组建宿舍网络”、“组建小型企业网络”、“中型校园网络”为依托,按网络基本实验、网络互联实验、服务器配置实验、网络安全实验、综合实验编排成五个模块;设计覆盖一门或多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做实验项目。
2.打破专业界限设计网络实验项目
打破专业界限,兼顾不同专业教学要求。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以及物联网技术等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知识技能有要求。因此实验项目的设计涵盖多个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安全基础、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实用组网技术等多门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解决了因不同专业教学要求不同、开设实验不同所带来的差异以及对实验环境的要求不同所带来的问题。
3.结合模拟软件和虚拟机的创新网络实验项目
创新实验项目,充分挖掘现代技术为教学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工艺、虚拟实验[3]。利用虚拟机和模拟器开设网络互联实验、服务器配置实验及网络安全实验等实验项目。如在一台真实的物理主机上运行多个虚拟主机,在不需要其他联网设备的情况下,虚拟主机之间的连网实现在同一台物理主机中虚拟主机和真机间组建网络、安装防火墙、实现远程访问等网络实验。利用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为学习者提供了直观的实验环境[4],对学生理解网络OSI七层模型概念提供便利的实验环境。它不但可以模拟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无线设备、主机等设备,而且使用这些设备可以完成网络的设计、建立、配置、排故等网络模拟实验,并通过分析数据包在网络层间的传输情况模拟过程,进行网络原理实验教学。在模拟软件和虚拟机技术,为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大部分网络实验变得简单易行,学生重复强化训练变为可能。
二、实施递进开放式网络实验教学模式
针对模块化的实验项目,设计网络实验的教学模式。(1)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递进训练法。由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指导教师示范演示,指导学生动手训练操作,按指导书进行实验训练,根据模拟软件和虚拟机特点完成设计创新实验;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根据实验教学大纲开发示范演示实验、模拟实验多媒体教学软件。在课内基本技能训练熟练程度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强化训练;学有余力、愿意进行新的实验搭建和探究试验的学生申请在开放实验室完成。全面引进模拟软件和虚拟机技术,广泛使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教学。(2)在课后采用开放式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学生除在实验室完成课内实验教学外,利用装有模拟器的个人电脑进一步作基本技能训练和创新性实验。在使用模拟软件完成的实验中,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再移植到学校所提供的开放实验室进行真实环境的实验学习,大大提高了实验室设备的使用率。
三、建立模块化递进式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目标,依据模块化递进式教学模式,设计实验项目;确定实验模式,采取实验手段,利用合适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的实验评价,对照实验项目的要求,综合评价实验教学效果。
1.实验项目、任务的设计和选择原则
在实验项目、任务的设计和选择上,在坚持以实际网络工程项目和体现职业岗位能力为原则的大前提下,注意以下几点:(1)实验内容出现的先后与组网课程教学项目基本保持一致,兼顾知识的系统性,技能训练的实效性,以保证整个实验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实验的方式和环境要求,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和条件的不同,采用真实环境和模拟环境,物理设备和虚拟设备兼用。(3)充分发挥模拟软件的实时、模拟功能设计知识理解和技能训练实验内容。(4)实验项目设计考虑可扩展性,使学生有探究的空间[5]。
2.模拟化递进式计算机网络实验的教学内容
模拟化递进式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采取了“宽基础、活模块”的设计思路,“宽基础”为毕业生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模块式的课程结构强化了专项技能,项目课程可使学生在与工作任务的联系中学习知识,掌握完整的工作过程[6],如图1所示。
3.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从多方面入手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由多名一线骨干教师共同编写实验大纲及实验指导教材,根据硬件设备及最新模拟软件进行设计实验项目;保证实验设备完好,保证模拟软件及虚拟机运行顺畅;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及模拟实验课件的建设,利用教学平台实现学生随时随地可进行模拟实验;培养一支具有实践经验的实验教师队伍。狠抓实验教学规范,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定期对照课程教学计划、实验课计划安排表、实验教学记录、实验教学进度、学生实验报告、阶段综合实验情况等进行检查,及时总结、反馈。实验教学考核采用过程考核,根据学生实验操作规范性、成功率、完成时间、实验的理解及实验报告等进行综合打分。为实现全面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的目的,制定过程考核方案。基本评价指标有两项: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评价体系包括组内成员互评、小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7]。
四、结 语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应该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跟踪网络技术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前沿。以构建学生的必备基本技能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线,构建层次递进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过程中实施递进训练,建立与新的教学体系相适应的灵活、开放、创新教学模式,广泛使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教学,推进虚拟、仿真实验与场景实验的结合,建立基于网络平台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方式,可提高教师的实验指导能力,全面提高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阳,尚鹏.关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质量保证的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9(2):115-116.
[2] 李丽.网络课程群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8):170.
[3] 徐挺,裴亚萍.以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10,(6):11.
[4] 谭方勇,张燕,李金祥.基于虚拟仿真软件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J].计算机时代,2011,(11):51-53.
[5] 李娜,傅骞.利用模拟软件改进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内容的初步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07,(7):103-105.
关键词:教学网站 Wordpress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2-0117-0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应用对传统的教育、教学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网络化教育成为信息化教育的主要趋势,而教学网站、学科网站成为网络化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建设教学网站,不仅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与应用,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还能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高效性。
《计算机二维动画制作》是高职院校多媒体技术、动漫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种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之一,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Flash软件的各项功能和Flas设计创意的思维及技巧,最终实现学生自主设计具有创意的Flas,并为以后学习其他动画制作软件奠定良好的基础。Flas制作虽然入门简单,但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多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此,在学习《计算机二维动画制作》这门课程时,效果不是特别好。开发一个《计算机二维动画制作》的公共教学网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该网站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的交互性,为师生提供了交流的新平台,不仅适合动画制作的初学者或很少有设计经验的学生,也为那些经验丰富的动画制好者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1 课题内容
建设一个基于校园网的《计算机二维动画制作》教学网站,服务于教师和学生。在方便《计算机二维动画制作》专业课教师教学的前提下,对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同时方便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实现学生对课程的不定时,不固定地点学习。还能实现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与交流,促进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效性。
在帮助需要学习《计算机二维动画制作》专业课程的专业学生之外,该网站还能满足其他专业对喜欢动画制作学生的需要。能让专业课学生与这些非专业课学生的进行交流,从而实现相互的促进与成长。
教师在这个网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对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维护。同时也要与同学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理解和学习程度,要兼顾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总结教学经验。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同时要听取学生建议,寻找和运用一种较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
2 教学网站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
2.1 网站需求分析
《计算机二维动画制作》教学网站需要实现其它教学网站的所具有的基本功能,用户进入系统必须先注册,然后输入相应的密码登陆,网站的功能有用户登录区、网站日历区、搜索区、通知区、竞赛活动专区、优秀作品欣赏区、师生互动交流区、教学资源共享区和学生作业区。
2.2 网站功能需求
用户登录区。在这个区域主要实现网站用户的注册与登录的功能。
网站日历区。主要实现日历的显示以及网站文章在日历上的标识。
搜索区。实现网站文章的搜索功能。
通知区。在这个区域中可以向学生一些重要的校园信息、教学动态、紧急通知等,学生通过通知区文章的阅读可以尽快的了解这些信息。
竞赛活动专区。在这个区域主要展示与计算机二维动画制作这门课程相关的活动、比赛的一些通知,以及我校学生参加各种动画制作比赛的信息报道。
优秀作品欣赏区。在这个区域主要要实现利用Flash制作的各种优秀动画的展示,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网上优秀作品的在线欣赏,另一部分是学生优秀作品的展示。
师生互动交流区。实现该课程的答疑功能。学生提问,老师或者其他学生答复。
教学资源共享区。这部分学生可以浏览关于本门课程的一些学习教程,以及浏览用户上传的对本门课程学习有用的资料,可以是文档,也可以是附件。管理员可以上传课件、教程,学生上传内容需管理员审核后在网页显示,该模块是提供了用户对资源的分享功能。
学生作业区。这个区域分为两部分,一是学生作业的上传,学生可以将每个实验需要交给老师的文档作为附件上传到学生作业的目录,以供教师下载批改,教师批改完可以把批改意见写到学生作业的评论栏中以供学生查看;二是教师将每一个实验的实验要求以及实验需要的源文件作为附件放到实验要求的目录,以供学生查阅和下载。
2.3 系统实现过程分析
首先,搭建开发平台:选择一台电脑作为服务器,安装linux,在linux上安装apache/PHP/MySQL,下载Wordpress并安装。接下来,利用Wordpress作为网站开发的平台,开始搭建网站的整体框架。接着,根据网站所需完成的功能,逐一完成各个模块的设计。最后,进行网站功能的测试。
2.4 系统概要设计
通过对网站功能的需求分析,设计得出以下九个关键模块,并得到如图1所示的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
3 教学网站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3.1 网站服务器的安装
(1)首先 登录linux
(2)在线安装wordpress-3.3.1:apt-get install wordpress
(3)安装mysql-server:apt-get install mysql-server
(4)在mysql中创建数据库:mysqladmin -p create wordpress
(5)进入mysql,使用数据库wordpress: mysql –p , use wordpress;
(6)创建数据库用户wordpress:
CREATE USER 'wordpress'@'localhost' IDENTIFIED BY 'wordpress';
(7)添加所有权限给用户wordpress: GRANT ALL ON *.* TO 'wordpress'@'localhost';
(8)将文件config-172.18.11.12.php指向wp-config.php
ln -s /etc/wordpress/wp-config.php /etc/wordpress/config-172.18.11.12.php
(9)编辑配置文件config-172.18.11.12.php
edit config-172.18.11.12.php
(10)将文件/var/www/wp指向/usr/share/wordpress
ln -s /usr/share/wordpress /var/www/wp
(11)重启:/etc/init.d/apache2 restart
(12)完成wordpress网站的配置
在浏览器输入http://172.18.11.12/wp/wp-admin/install.php,点击安装WordPress,完成安装。
3.2 网站主题的安装
登录网站http://172.18.11.12/wp/wp-login.php,进入到控制板,选择外观->主题,选择安装一个适合内容的主题并进行网站的一些常规设置。至此 网站的基本框架已经完成。
3.3 网站各功能模块的实现
(1)网站登录模块的实现。用户的登录、登出,用户的注册,实现方法如下:进入控制板,进入外观,选择子菜单小工具,在可用小工具里表中选择“功能”,并点击右边的“添加”,进入编辑窗口,加上标题“系统登录”,然后在下面的单选项中选择该工具在网页上的位置,我们是把他放在边栏“Primary Widget Area”的第二个位置。
(2)首页重要通知模块。可以在文本区简短的文字通知,也可以写入HTML代码,实现方法如下:进入控制板,进入外观,选择子菜单小工具,在可用小工具里表中选择“文本”,并点击右边的“添加”,进入编辑窗口,加上标题“重要通知”,然后在文本区写入简要的通知内容,最后在下面的单选项中选择该工具在网页上的位置,我们是把他放在边栏“Primary Widget Area”的第一个位置。
(3)网站搜索模块。实现网站内所有文章的搜索功能,实现方法如下:进入控制板,进入外观,选择子菜单小工具,在可用小工具里表中选择“搜索”,并点击右边的“添加”,进入编辑窗口,在标题下面的文本框可以加上标题,然后在下面的单选项中选择该工具在网页上的位置,我们是把它放在边栏“Primary Widget Area”的第三个位置。
(4)网站日历。站点的文章日程表,实现方法如下:进入控制板,进入外观,选择子菜单小工具,在可用小工具里表中选择“日历”,并点击右边的“添加”,进入编辑窗口,在标题下面的文本框可以加上标题,然后在下面的单选项中选择该工具在网页上的位置,我们是把它放在边栏“Primary Widget Area”的第四个位置。
(5)通知模块。实现与课程相关的信息、公告的,实现方法如下:在控制板中选择“外观”->“菜单”,新建菜单“通知区”,并把分类目录中的目录“通知”加入到该菜单,选择“外观”->“小工具”,添加“自定义菜单”,在弹出的页面中填写标题“通知区”,然后在选择菜单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我们刚才新建的菜单“通知区”,最后把自定义菜单放在Secondary Widget Area的第一个位置。
(6)竞赛专区。于该课程相关的所有活动、竞赛的信息,包括校级竞赛、省级技能竞赛以及国家级竞赛的通知,实现方法如下:在控制板中选择“外观”->“菜单”,新建菜单“动画制作比赛活动专区”,并把几个与竞赛相关的文章用自定义链接的方法加入到该菜单。选择“外观”->“小工具”,添加“自定义菜单”,在弹出的页面中填写标题“竞赛专区”,然后在选择菜单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我们刚才新建的菜单“动画制作比赛活动专区”,最后把自定义菜单放在Secondary Widget Area的第2个位置。
(7)优秀作品欣赏。提供优秀的flas片以及学生优秀作品的在线欣赏,实现方法如下:在控制板中选择“外观”->“菜单”,新建菜单“优秀作品欣赏”,并把分类目录中的“网上作品欣赏”、“学生优秀作品”加入到该菜单。选择“外观”->“小工具”,添加“自定义菜单”,在弹出的页面中填写标题“优秀作品欣赏”,然后在选择菜单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我们刚才新建的菜单“优秀作品欣赏”,最后把自定义菜单放在Secondary Widget Area的第3个位置。
(8)学生作业上传区。实现学生作业和实验要求两类文件的上传与下载,实现方法如下:在控制板中选择“外观”->“菜单”,新建菜单“学生实验区”,并把分类目录中的“学生作业”、“实验要求”加入到该菜单。接着,选择“外观”->“小工具”,添加“自定义菜单”,在弹出的页面中填写标题“学生实验区”,然后在选择菜单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我们刚才新建的菜单“学生实验区”,最后把自定义菜单放在Secondary Widget Area的第4个位置。
(9)教学资料上传区。实现与该课程相关文件共享,包括课件区、教学资源区2个部分,实现方法如下:在控制板中选择“外观”->“菜单”,新建菜单“教学资源区”,并把分类目录中的“课件”、“教学资源文件”加入到该菜单。接着,选择“外观”->“小工具”,添加“自定义菜单”,在弹出的页面中填写标题“教学资源下载区”,然后在选择菜单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我们刚才新建的菜单“教学资源区”,最后把自定义菜单放在Secondary Widget Area的第5个位置。
(10)师生交流区。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可以是学生之间对于各种问题的讨论,最主要是实现提问与答复的功能,实现方法如下:在控制板中选择“外观”->“菜单”,新建菜单“答疑区”,并把分类目录中的“答疑”加入到该菜单。选择“外观”->“小工具”,添加“自定义菜单”,在弹出的页面中填写标题“师生交流区”,然后在选择菜单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我们刚才新建的菜单“答疑区”,最后把自定义菜单放在Secondary Widget Area的第6个位置。
4 教学网站维护
《计算机二维动画制作》教学网站的建立,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的平台,网站的设计与建设是重要的,但网站的维护与更新更加重要。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其功能,网站架构和技术支持也要不断进行发展和改进。因此网站后期的维护及扩展性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周鹏,李芳.利用教学网站提高专业教学质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2):103-105.
[2]陆鑫,罗克露.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系统建设与教学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探索[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增刊:57-59.
[3]郭伟,骆 红.课程教学网站设计研究[J].软件导刊,2007,(7):40-41.
[4] 薛炎.Web开发入门经典——使用PHP6、Apache和MySQL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实践教学;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2-0000-02
Analysis of Network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in the Practice of Computer Teaching
Xu Jianglan
(Gu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Training Center,Guiyang550023,China)
Abstract:The practice of computer science teaching reform is to explore a wide range of vocational teachers has long been a hot issue,how to be able to take the case means for students and schools with the resources and training that can meet the social needs of students,
curriculum reform is the ultimate purposes.Use of network management reform of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system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o promote student development.
Keywords:Computer;Network management;Practice teaching;Teaching content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高科技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而计算机专业院校若想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推广网络化管理的手段是不可或缺的。
一、网络化管理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网络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优点开始显现,并且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自己的优势。当前国外的计算机实践教学进程中,已基本实现了对计算机的网络化管理。而依照我国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发展模式,想要做到对计算机实行全面系统的网络化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才能建立一套完备的网上教学管理系统,使计算机教学的管理过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是我国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
面对以知识经济逐步代替传统经济的新型经济模式,我国的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无论是理论体系还是实践过程,都面临着极大的冲击,亟需进行改革,引入新鲜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思想,这样才能保持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始终与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相适应。而计算机的网络化管理正顺应了这一形式,其灵活多变的形式很好的满足了高等教育对管理模式新的需求,保证学生在新的教育管理措施下学习更加轻松便捷。教师也可以利用更加多元的手段进行教学,将课堂知识点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直观的向学生进行展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速度,同时,计算机管理的网络化也方便了教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使教师能够及时掌握行业的最新资讯和学生的最新动态。
高等教育需要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需要加大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视力度,令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把握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动手能力。计算机的网络化管理可以凭借其特有的优势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更加娴熟的专业技能。
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特点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的开展学习,这对课堂中心由教师向学生的转换有着强烈的推进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深入指导,按照教学要求将教学的内容有针对性的传递给每个学生,并通过网络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从而适时地调整教学的进度,改进教学的方法。
(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对于计算机实践教学辅助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他科目。由于计算机实践教学主要针对的人群是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让他们提早接触到计算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可以令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重视程度。同时,网络化管理也加大了学生在学习中与相关专业知识的联系程度,帮助学生更熟练的掌握操作计算机的技术。并且,在计算机的实践教学中,常常要涉及到对各种软件的具体操作,单纯依靠书本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对操作过程建立一个明确的概念,而网络化管理不仅给了教师一个具体展示软件操作过程的平台,也给了学生自行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直观的了解了知识的应用方法后,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其在日后的工作中顺利的解决相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应用方便了教师在设计可能是加入一定的实际应用问题,给学生创造了实际操作的机会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条件。且通过网络便捷的管理,能够将学生快速的分成不同的小组,以便于在小组活动进行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为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教师也可通过网络对学生小组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行实施的监督,方便了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是教师能够掌握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对其加以指导,做到了因材施教,也节省了教育资源。
(四)计算机的网络化管理还给教师对学生资料的统计和整理带来了方便。在高校的教育管理系统中,全面的实行计算机管理的网络化,不仅可以方便教师的教学,其方便的信息存储功能、资料便捷的管理和传递模式,同样也能给学校的其他日常活动带来方便。将计算机网络化应用到行政管理体系、教学研究的领域、网络资料查询系统、网上心理咨询、学生资料的网络管理、和教职员工的网络管理中去,可以大大加快学校的办事速度,提高教职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将更多的时间用到提高教学的水平中去。
三、当前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网络化管理的应用现状
计算机实践教育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计算机技能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为国家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如果计算机实践教学的管理模式过于陈旧,就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环境的需要,
(一)计算机服务范围单一。目前计算机时间教学的管理模式较为单一,虽然计算机已经普遍应用于高校的各个职能部门当中,但是却缺乏系统高效的管理手段,使得不同院系、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够通畅,计算机只是单一的被用来进行数据统计和教学示范,难以发挥出计算机网络管理应有的优势。
(二)计算机教学的结构安排不合理。当前的高校在进行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传授的重视程度要远远大于对实际操作的重视程度,浪费了计算机网络资源,结果导致了学生的理论掌握充分而实际动手操作的经验不足,理论知识与技术应用发生脱节。同时由于对专业知识的过度强调,使得系统的课程安排被分散到不同的年级和专业,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只精通于自身专业,知识面过窄,在面对实际应用中复杂的计算机操作问题时,缺乏相应的知识及技术作为指导,难以成为优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三)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水平落后。计算机管理模式的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对计算机网络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阻碍了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之间的交流,不仅难以满足学生对系统化教学的要求,也阻碍了高校之间的学术沟通。另外,管理模式的落后也是导致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目前大多数教学用计算机依然采用普通的联网方式,只是单纯的对设备进行维护,而未能将教师、学生以及课程内容和科研项目纳入到管理范围之内,限制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后优势的发挥,难以适应当代计算机实验教学的需求,因此计算机的网络化管理要从旧有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以适应科技的发展速度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四、网络化管理的改进方向
尽管高等院校近年来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建设上获得了不少成绩,收获了不少经验,但计算机的网络化依旧处于探索的阶段,老式的思想和管理模式对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影响依旧存在,因而迫切需要从已收获的经验中寻找新的思路,开拓新的模式,在新的时期新的环境下,应进一步加强网络化管理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提升计算机网络户管理对高校教学及管理的促进作用。
想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把握好网络化管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力度,实现其对教学促进作用的最大化。这个过程并非要依靠多么先进的设备,而是要依靠先进的管理理念,将新的教学手段与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积累出的先进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而非盲目的求新求变,忽略了教学最基础的而核心理念。一个管理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不在于它有多么贴近时代,而在于它是否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够扩展课程的知识容量,是否能够令教学收到理想的成果。
同时也要不断完善网络化管理的运行机制,确保人才的培养向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根据我国教育的特点建立与高校需求相适应的网络管理制度。
五、总结
对计算机实践教学进行网络化管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我国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发展,为向社会提供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亨友.计算机实践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时代,2009,1
关键词: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3-0032-04
美国教育部2009年的研究报告《Evaluation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in Online Learning》分析发现:在线学习比面对面教学更有效。但一直以来,基于网络教学系统的在线学习普遍存在重课程内容建设和课程设计而忽视网络学习活动组织和评价反馈的问题。调查表明:46.2%的人认为影响网络学习质量最主要的因素是“学习监控机制”(曹梅,2002年)。网络学习推崇自主学习与自我监控,而“缺乏自主性、独立性,缺乏自我控制的学习能力”的中国学生网络学习行为整体特征的表现折射出了开展网络学习行为监控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网络学习行为及分类
与传统学习相比,网络学习行为由于学习环境、学习对象的表现形式、学习者的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而呈现出新的特征,如行为环境的开放性与全球性、行为情境的虚拟化与多样化,行为控制的自主化与个性化等,彭文辉(2006年)、刘中宇(2008年)、邵艳丽(2008年)等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网络学习行为的表现特征。总体而言,网络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行为,包括多种发生于网络的学习活动 。
针对网络学习行为的界定问题,多位研究者构建了网络学习行为模型,如彭文辉等人提出的多维度网络学习行为模型,把网络学习行为分为信息检索学习行为、信息加工学习行为、信息学习行为、人际沟通和交流的行为和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行为。从微观角度讲,学习行为应该具有层次深度的考量,根据对学习效果的贡献程度,把学习行为分成低级、中级和高级等不同层次,这也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有针对性评价。
低级层次的学习行为是指简单的操作行为,包括登录系统、浏览内容、浏览资源、点击栏目、查看个人空间等;中级层次的学习行为是指网络交互行为,主要包括:答疑、作业、论坛、测试等交互行为;高级层次的学习行为是指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协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行为,随着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高级层次的学习行为一般会超越单一的网络学习系统而发生。本研究将主要针对基于网络学习系统的中低层次的网络学习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
(1)答疑:学生在开展网络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利用“在线答疑”功能提出问题,寻求教师或同学的实时帮助,也可以解答他人提出的问题;
(2)作业: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类型的作业题目,教师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论坛:学生在论坛上针对某主题或案例发帖、跟帖、讨论交流,建构知识;
(4)考试:分为水平考试和总结考试,可以针对某模块的内容进行学习效果测试,也可以对学生某门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
(5)评论:学生在学习课程资源时,对课程资源的价值进行评论;
(6)投票:教师在课程建设时,创建问卷或投票题目,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或投票,便于老师获取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7)班级发言:网络学习系统可以创建班级学习空间,学生在班级空间中个人所学与心得,共享集体智慧;
(8)第三方评价:主要是老师学生行为的实时评价,如当学生的作业被评为优秀作业时、当学生提出的问题被教师列入常见问题库时、当学生的答案被评为优秀答案时,学生的学习行为将获得额外奖励;
(9)消极操作行为:当学生删除提问问题、评论、作业等操作时,可视为学生实施了消极操作,这种行为将被额外处罚。
二、网络学习行为监控
由于学生的自我监控力度不够,网络学习行为一般是教师监督和激励下发生的,网络学习监控也作为一项重要功能融入到网络教学系统中,通过学习监控,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并将监控结果反馈给学生,以实施有效学习。笔者借鉴李克东教授对学习监控的定义界定,把网络学习监控解释为:为了保证网络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达到学习目的,对学生的网络学习活动组织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一系列过程。
网络学习行为监控侧重于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针对所有的网络学习行为的实时评价监控,总体来讲,监控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1.学习时间的监控
主要监控学生登录网络学习系统的总次数、访问系统资源及栏目的总次数及日平均访问次数,浏览资源的总停留时间等,了解学生实施网络学习的态度及投入情况。
2.学习内容及进度的监控
学生需要根据老师制定的授课计划完成学习任务,网络教学系统要实时监控学生内容完成情况,记录学习进度,便于学生作出预警干预。学生的任务执行过程包括选择学习任务、在线学习、自主协作、提交成果、评价考核等。
3.学习交互的监控
学习交互包括学生与网络教学系统的交互、学生间交互以及师生间交互。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教学系统提供的交互工具获取帮助,也可以为他人提供帮助。交互行为以点数的形式设定转化规则,然后以网络学习行为成绩的形式呈现学习交互监控结果,主要包括班级发言、评论发言、参与投票、在线提问、论坛发(回)帖、提交作业与考试等。
4.学习效果的监控
根据教学安排,提交课程作业和水平测试,进行形成性评价,考核学生理论学习及技能掌握情况。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监控,实现四个功能:第一,实时定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状态,并作出预警干预,引导学生按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第二,评价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有助于记忆和理解;第三,监控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将有助于学生调整个人学习计划;第四,为老师提供决策依据,及时调控网络学习干预。
三、网络教学系统学习监控的可视化实现
网络学习系统中的学习行为记录以数据信息的形式存在,如何快速、准确地通过这些数据监控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如果把这些行为数据以人们习惯接受的图形、图像等形式呈现,使教师和系统管理员以易识别、易理解的方式获得监控信息,所以,引入可视化技术将是一个有效的策略,网络学习系统在数据分析基础上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可视化呈现,通过统计图形图像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学习档案。
1.网络学习行为转化
监控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并以图形图像等形式呈现行为趋势,需要采取一种方法把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量化转变处理。本研究将采用点数转化的方式来实现,在点数转化基础上,实施图形图像可视化的转化。依据学习行为对学习结果的贡献程度,把网络学习行为的点数转化设计如表1所示。
2.网络学习监控数据可视化的技术支持
(1)数据库技术
网络学习系统的运行通常是以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数据管理提供了安全、可靠和高效的运行环境,它记录了学生进入系统的时间、次数以及所有的交互行为。
(2)数据挖掘技术
网络学习系统通过多种途径采集多方面的数据来反映学生的学习行为,这些大量的数据如何分析才能得出针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导向性结论,给出科学性的评价?这就需要对海量知识进行行为数据建模,实施Web数据挖掘。每位学生都以学号登录,系统记录该学号的登录时间、IP地址、交互行为,并存入相应数据库,经过数据预处理过程,形成网络学习行为信息矩阵,再利用统计分析、路径分析、关联规则挖掘以及时序模式发现等算法,提取学生的行为导向,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技术是一套在线分析处理技术,利用OWC(Office Web Component)组件绘制图表,可以把网络中大量的交互信息转化成电子表格和图表等形式,使隐性信息显性化,并以表格或GIF图形的形式在Web上呈现。另外,使用OWC组件可以任意设置颜色、图例、标题等布局参数,使网络学习监控系统的界面更加直观与清晰。
四、网络学习监控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笔者基于学习网络教学系统实施网络教学与学习,针对上文提出的学习监控内容探究可视化的应用,数据可视化呈现方式基本有三种:二维表格、综合统计图和单项统计图。网络学习系统的可视化监控分两个方面:网络学习系统基础运行数据监控和网络学习行为的实时监控。
1.网络学习系统基础运行数据监控
了解网络学习系统各教学机构、课程及教师等方面的整体数据情况,有助于宏观监控网络学习系统应用情况,有助于决策制定。
(1)课程信息可视化
课程信息统计是针对网络教学系统中每门课程的基本信息进行数据呈现,掌握每门课程的建设情况,包括知识点数、栏目数、课程资源数、作业个数、试卷个数、论坛数量、论坛主题数量、论坛发帖数量、课程问卷数量、课程通知数量、常见问题数量、在线答疑数量及课程总访问量等。其统计内容如图1、图2所示。
(2)教师信息可视化
网络学习监控系统还可以对任课老师的信息进行统计,整体掌握老师的课程建设与应用情况,主要参数有:批改作业数量、批改试卷数量、带班数量、带班学生数量、答疑数量、发帖数量、回帖数量等。
2.网络学习行为数据监控
(1)学习时间与操作有效性的可视化
网络学习系统以二维表格的形式实时记录并直观反映某时间段内学生的登录时间、总停留时间和已学习时长,并详细记录学生的所有操作行为,对学习有效性进行监控。其记录截图如图3所示。
(2)学习内容与进度可视化
学生登录网络学习系统后,在个人学习空间中呈现在学课程的状态,包括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考试完成情况等,基于这些反馈信息,学生进行自我监控与调整。学生学习进度二维数据一览表截图如图4所示。
(3)学习论坛数据可视化
论坛是网络学习交互行为的主要内容之一,论坛的活跃程度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和兴趣点,所以对论坛的数据处理有助于老师尽快抓住教学内容的兴趣点。其可视化效果如图5所示。
(4)作业考试提交数据可视化
作业与考试能有效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学生提交作业与考试情况的直观显示有助于教师尽快了解学生的作业与考试进度,进而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实施反馈与有效干预。其二维数据截图如图6所示。
信息时代的生存技能更加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网络学习将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主要手段之一,如何在自由的网络学习环境中,快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固然重要,但教师的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同样不可缺少,可视化视角是网络学习行为监控的重要视角,提高了网络学习行为监控的客观性,对教师的网络学习干预提供准确及时的反馈依据,提高网络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东.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检测学生网上学习行为的研究与实践[D].重庆:重庆大学,2006.
[2]郭魏.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3]杨金来,张翼翔,丁荣涛.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行为监控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8(11):65-68.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育 网络化教学 网站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08-02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当前,在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汹涌而至的新形式下,“形势与政策”教育如何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对高校思政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而研究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网络化教学新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化教学的内涵及可行性
1.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化教学的内涵
从字面意思说,网络化教学首先是一种教学活动,同时,这种教学活动与网络这一因素相关。笔者通过收集资料发现网络化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只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均可称为“网络化教学”,如通过网页教学内容,通过电子邮件、QQ、飞信等与学生交流,通过网络传递视频信息、视频会议,多媒体教学、BBS论坛交流教学信息等都属于“网络化教学”;狭义上说,“网络化教学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坏境的有机因素,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活动”。[1]本文侧重从狭义的概念引用网络化教学。从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化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不同不仅仅在于技术上的网络化的引进,最重要的则是“教”、“学”方法的根本转变。
基于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化教学内涵的界定,本文认为在外延上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化教学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以多媒体教学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教学以及前两者的实践延伸——实践教学。三个环节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统计整体。本文侧重介绍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教学。
2.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化教学的必然性及可行性
(1)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开展网络化教学提供了条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化,互联网已遍布了世界的每个角落,成为现代人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在普及率达到约四成的同时,中国网民增长速度延续了自2011年以来放缓的趋势,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50万,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3]在网民大军中绝大多数是大学生,肯定的讲,大学生网民绝对是我国所有网民中最集中的群体,也是受网络影响最大的人群,而且特征鲜明。网络上的信息传递快捷、信息量大,文字信息、图片信息、视频信息都能够及时、快捷、全面地做出报道。在此大环境下,网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提供了获取信息最快捷准确的平台。因此,这就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化教学模式提供了客观性条件以及主体性条件。
(2)“形势与政策”课本身特点是开展网络化教学的内在要求。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了解我国政府制订的方针政策、认识国际形势的平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时效性最强的一门课程。最突出的特点即时效性强,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需要授课教师不断丰富和调整授课内容,形势的变化也要求教育内容的更新及教育主题的迁移。当前各高校普遍使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写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材,这保证了教材的政治性、严肃性,但时效性却不强。而利用网络化教学则可以补充形势与政策课滞后性的缺陷,通过方便快捷的网络,广大学生能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及时在网络上发表看法、讨论问题、交流思想。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了解到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与学生及时交流信息。
(3)现时高校课程设置状况是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化教学的现实需要。学生进入高校后,分专业学习,方向明确,公共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教学学习占据了学生的绝大多数时间,各高校最后不得不缩减“形势与政策”课的课时,同时把上课时间放在晚上。如安徽一高校每学期安排学生三个专题,每个专题3个学时一个晚上。这与变动着的形势以及党和国家的许多政策的讲解所实际需要的时间还是有矛盾的,很多时候,授课教师不得不忍痛割爱,舍弃大量教学内容,而学生则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知识的机会。要很好的解决这个矛盾,就需要借助于网络化教学。网络化教学延伸了教育内容,突破了教学时间的限制,可以将教师在课堂上来不及讲解的内容带到课外,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在线学习,同时可以提供给学生丰富多彩的资料和更加充裕的学习时间。
二、高校“形式与政策”课网络化教学机制的构成
关键词 泛在网络化学习 信息技术教师岗 岗位考核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032-05
1 引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变革,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衍生出泛在网络的概念,已经到了无处不在的网络时代[1],即任何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这也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重大变化,使得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学生以及授课教师,而是包括学生、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授课教师、新型信息技术教师、学习平台、教学资源等,这显然与传统的教学、学习方式具有很大的不同,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泛在网络时代的新型学习方式并不是对传统课堂式教学的否定,而是在传统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做了补充,这可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环境都能学习。但目前对泛在学习环境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技能在学校的实践模式以及岗位技能需求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拟从信息技术教师的实践模式以及岗位技能需求的角度进行研究,从理论上提出新型信息技术教师岗在中学的实践模式、职业技能需求以及考核标准,希望可以为各级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教师提供参考建议。
2 泛在网络化学习方式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岗研究现状
目前,专门研究泛在网络化学习方式下的信息技术教师岗的相关文献比较少,现存的文献主要是从学校校长以及普通授课教师的角度提出不同岗位教师需要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虽然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还没有成体系,难以在教学实际中应用。例如:张家年提出信息化主管在学校的实践模式以及职业技能构成要素[2];美国和中国分别提出针对普通授课教师的NETS・T以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新型学习方式下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IT从业者,具有双重属性。目前在工程领域,大连市出台了《IT职业技能标准》,该标准比较完整而具体,但适用对象是单纯的信息技术工程人员,难以体现教育的职业特性。
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师岗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现存的文献虽然提出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教师岗的职业能力需求,但并不全面,难以成体系,很难为各级用人单位提出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3 泛在网络化学习方式下的信息技术教师岗实践模式
泛在网络化学习是一个庞大的学习系统,需要具有不同信息技术基础和教育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师维持系统的运行,从而为学生随时随地获取个性化学习服务提供支撑。因此,可以将新型学习方式下的信息技术教师进一步细分为“信息化主管”“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辅助教师”三种岗位,再结合张家年提出的信息化主管实践模式,提出泛在网络化学习方式下的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的实践模式,如图2所示。
图2表示的是泛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的实践模式,实线表示的是教学或管理上的联系,虚线表示的是业务上的联系,处于同一水平线表示职位级别相同,不同层级表示级上的上下级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信息化主管处于学校的领导层,主要是从全局的角度统筹学校信息化的发展;教学辅助教师与授课教师、普通信息技术教师处于同一级别,主要是协助普通授课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信息技术教师主要是在网络化学习环境下为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普及以及创新提供指导,开展兴趣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创造力。
4 泛在网络化学习方式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岗职业技能分级
每一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都不相同,对各岗位教师的职业能力需求也不一样,因此,根据泛在网络化学习方式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岗的实践模式以及结合教育系统教师级别的分级理念,将信息技术教师按岗位的不同分为三类、四级。由于信息化主管是属于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管理层,因此将信息化主管分为2、3、4级,分别对应为中级、高级、特级;信息技术教师以及教学辅助教师分为1、2、3级,分别对应为初级、中级、高级。
张家年已经对校园信息化主管职业能力需求做了说明,因此本文不再重复。
目前全国各级中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大部分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所采用的教材以及教育思想都比较落后,再加上学校管理层不重视,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因此,需要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岗进行重新定义,信息技术教师应基于专业知识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一切以学生的基础以及兴趣点为中心,开展兴趣化、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造力[3]。
教育是关于人成长的一项伟大的事业,工业社会的教育是让人成长为适应工厂机器化集体生产的操作者。现在已经全面进入信息社会,人的个性化需求日趋扩大,不再是传统的规格一致的“标准件”。近年来随着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辅助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记录学生的每一条学习记录。巴拉巴西也认为:人类行为的93%是可以预测的。因此,教学辅助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在学习系统上留下的学习记录,对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做出系统性的评估,联合授课教师为学生制订具有差异化特性的培养方案,同时可以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等提出参考意见。另外,伴随着MOOC等大规模在线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辅助教师可以从海量学习资源中挖掘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信息作为对课堂学习的补充,推送给学生,从而可以通过大数据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减负”的教育理念,真正读懂学生。
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列出新型信息技术教师岗岗位说明表,其中信息化主管可以归一到张家年提出的学校信息化主管的素质结构以及实践模式。笔者主要关注信息技术教师以及教学辅助教师的岗位分类以及职业技能需求,其中岗位分类如表1所示。新型信息技术教师岗位能力需求如下。
1)岗位资格1级(初级):应具有一般的应用能力,并能熟练运用相关岗位所需的岗位技能知识,具有独立工作能力。
2)岗位资格2级(中级):熟练运用相关岗位所需的岗位技能知识,具有独立工作能力;能独立完成所承担的工作;已具备指导他人工作的能力。
3)岗位资格3级(高级):具有创新性的应用能力,教育系统内部的能力认可,基于丰富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在专业领域提供专业指导。
4)岗位资格4级(特级):具有创新性的应用能力,专业领域的创新性能力认可,基于相当丰富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在专业领域具有开创性,有一定的影响力。
5 泛在网络化学习方式下的信息技术教师岗位职业技能体系
网络化学习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信息化主管作为学校信息化的领导者,必然要在宏观层面对学校整体信息化方案以及发展愿景进行规划、实施、监督、指导和管理,同时还要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辅助教师提供培训以及指导。要完成这一目标,必然需要有一定的业务能力以及技术能力。孙祯祥提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工作构成[4],可以看成是信息主管的业务能力需求,结合大连出台的《IT职业技能标准》,进一步提出信息化主管的技术能力需求,也就是说信息化主管不仅要掌握泛在学习相关的基础理论以及知识,还需要一些扩展的技术能力,如表2所示。
信息技术教师是学生信息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者以及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协助者,在学校信息化主管以及教务处的领导下,信息技术教师一方面要根据校内外环境制定和落实学校计算机教育的目标与规定,另一方面要将教育学、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并基于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获取并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来培养及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同时辅助学校信息化主管推动提升学校整体以及教师员工的信息素养、信息化能力和水平,推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交流,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辅助教师是智能教育的实施者、学校信息化的协助者。在大数据的环境下,由于学生的学习记录可以被完全充分地记录下来,因此,教学辅助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获取并分析学生需求,制订相对完善的、合理的学生课后学习方案,从海量学习资源中挖掘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信息作为对课堂学习的补充,推送给相关授课教师以及学生。信息技术教师与教学辅助教师能力的构成模块以及相对应的技术能力如表3所示。
6 泛在网络化学习方式的信息技术教师岗评估标准
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IT职业技能规范》以及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教师等级评估制方案[5],制定泛在网络学习方式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岗的职业技能评估标准,如表4所示。
7 结束语
泛在网络化学习方式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学习平台,传统的教师职业类别、级别评判方案难以适应新型信息技术教师。因此,本文结合实际,从理论的角度提出泛在网络化学习方式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实践模式、职业技能需求以及考核标准,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工作,可以为各级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教师提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梵文静.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行为分析[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8):12.
[2]张家年.学校信息化主管的素质结构和实践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6):18-23.
[3]汪雨春.个性化教学策略方向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5):5-6.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库;中学化学教学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逐渐被应用于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技、工业、农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对我国中学现有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学者们逐渐意识到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参与到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中来,以较高的热情开发出了大量的文本素材、图片(图像)素材、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素材、网络精品课程等,建成了各式各样的素材库、课件库、教案库、试题库、案例库、文献资料库、网络课程库。这些电子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网络信息教学资源匮乏的局面,但是笔者在参加化学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发现,这些资源大多是素材、教案、试题、课堂录像等的简单堆积,是课本知识的搬家,它们大多重数量轻质量,重建构轻应用,较少从受教者和施教者使用的角度考虑资源的结构编排,缺乏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教学性设计,特别是了湮没了化学学科知识的逻辑性与成果的实用性特点,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并且这些资源库经常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资源分类标准和建库规范,使得建成的资源库之间兼容、交流性差,从而造成了各种资源库鱼龙混杂的场面。所以,基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构建具备科学性、结构性、动态性、标准性、共享性的网络信息资源库势在必行。
(一)基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构建网络信息资源库是时代的需要
把丰富的网络资源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是科技发展和现阶段教学要求的必然结果。随着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全国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划》的颁布,各个学校都在积极进行教育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教育资源建设已成为实施现代化教学的热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而中学化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有着其独特的地位。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而中学化学教育是是现代技术和生活的基石,所以在中学化学的基础教育中引入新概念、科学化的网络信息资源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使用现代化信息工具的技能,还能有助于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培养。可见,基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构建网络信息资源库符合时代的潮流
(二)基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构建网络信息资源库符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趋势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化学教育应该以培养人为主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运用教学工具和方法上要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基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的网络信息资源库可以扩大化学教育的涵盖内容,加强化学教育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主的多种学习方法。而且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使用基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的网络信息资源库亦方便了在课程中实施STS教育,是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趋势。
(三)基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构建网络信息资源库符合“资源性学习”的理念
最早由美国学者萨其曼提出“资源型学习”的概念。资源型教学要求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不再是单一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而是通过协作、会话和情景来主动获取知识。如果能将中学化学教学的研究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应用相结合,基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构建网络信息资源库并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就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效果,使所有的学生学会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库为学习服务,促进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四)基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构建网络信息资源库有有据可依
2005年“国家级教育资源库建设标准与应用研讨会”在烟台举行,会议围绕着“国家级教育资源库建设标准与应用”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这标志着我国教育界开始对网络信息资源库建设工作的重视。由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编著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为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库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参考标准。通过统一各学校开发资源的行为、对资源属性标注标准,资源库技术的功能要求、资源质量的评价体系、资源制作的技术要求的规定,很大程度上扭转当前中学化学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混乱局面,为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提供一致的标准,从而实现了资源库的兼容性和共享性。
由以上分析可见,基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构建网络信息资源库具有深远意义,是可行且必要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网络课件 混合式学习模式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88-01
1 混合式学习模式概述
1.1 概念界定
关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概念界定,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但很多学者从自身研究的领域出发给出了一些界定参考。例如,最早提出混合式学习概念的美国学者Purnima Valiathan指出:采用不同学习形式,如知识管理、网络学习等,构建的一种综合性学习体系。我国教育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克东教授则认为:新形势下的混合式学习,既是将网络学习和面对面授课进行有机整合,创设的一种学习形式。而本文所探究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主要偏向于后者。
1.2 学习流程
以网络课件为基础构建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其学习流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环节:(1)课前情境引导。选择网络课件平台资源为情境创设的基础,构建一个视听一体的学习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课件平台中的多元资源,引导学生慢慢进入学习的状态。(2)课中混合教学。以网络课件平台资源和线下课件资源为教学媒介,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等学习形式混合起来,构建一种多元化综合性的教学形态。(3)课后分享评价。采用“线下+线上”混合分享评价模式,线下注重当堂考核,线上注重分享反馈。
2 海百合网络课件平台与混合式教学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2.1 海百合网络课件平台
海百合网络课件平台是一款集成了丰富课件资源库的在线教学库,由南宁市平方软件公司研发,是国家“863计划”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平台具有交互向导、化学资源模板、化学公式编辑、化学素材课件、在线课件等多种功能。在利用该平台进行化学课程教学时,教师可直接导入库中的化学素材课件,亦可自己制作课件至平台,组织线上或线下的教学。而具体的调用、编辑和课件操作十分便捷,只需对教师进行简单的培训,便能使他们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
2.2 教学结合可行性分析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达的今天,如何创设一种基于网络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是很多教育界专家思考的问题。其中,应用比较多的微课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都需要教师自己制作教学课件或视频等资源上传至网络平台,再与学生进行教学探究,整个过程费时费力且十分繁琐。而基于海百合网络课件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则不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在教学素材制作上,只需要直接调用平台上的课件资源,或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简单编辑,即可直接用于教学,如此一来,教师的教学准备时间缩短,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上,效率大大提升。
3 《氨气》教学案例
3.1 前期情境导入
《氨气》是化学课程中重要的知识内容,在利用海百合网络课件平台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平台上丰富的课件素材为学生创设视听一体的导入情境。首先课程开始时,教师直接导入平台上一则视频课件,内容为“2015年6月,浙江省某地区一化工企业发生了严重的氨气泄露事故,周边居民有睁不开眼睛,鼻子发酸等感受......”其次,教师以课件视频资源为基础,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引导他们围绕视频探究对氨气化学性质的初步认识,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教师进行妥善引导,最后,教师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收集起来,作为后期教学素材。
3.2 中期混合学习
有了前期的情境激发,接下来的教学则顺理成章。笔者为各小组分派了具体的学习任务,例如,小组1的任务为“探究氨气的物理性质”,小组2的任务为“实践氨气的喷泉实验”,小组3的任务为“实践氨气与盐酸的反应实验”……为使各小组的探究能够有的放矢,笔者从海百合网络课件平台上下载了相对应的演示课件,例如,“氨气与盐酸反应实验”中,演示课件以动态仿真图的形式,从试剂准备、过程操作、数据记录、注意事项等方面,演示了一个完完整整的实验过程,小组3的同学完全可以根据课件提示,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整个实验操作。当各小组的任务基本完成后,笔者则重新利用课件平台下载了相对应的练习,并到各小组的学生机上,各小组根据所学进行实时作答,并将结果反馈至课件平台上。
3.3 后期评价分享
当基本的教学流程完成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各小组上传至课件平台上的练习答案,进行课堂答疑分析。通过由课件平台创设的教学情境,各小组学生不仅掌握了扎实的化学实践技能,还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课堂练习的答案,教与学,学与评之间实现了无缝化。在课后环节中,教则要求各小组根据《氨气》教学的课堂学习过程,将实践动手和理论练习的学习心得整理成学习报告,上传至课件平台上,通过课件平台,学生可以围绕课堂学习的内容撰写心得,亦或是与教师展开在线的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而教师则根据学生上传的报告以及交流的结论,给予每一名学生课后学习成果评价,如此一来实现了“线上+线下”双向评价。
4 结语
利用网络课件平台设计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网络课件作为媒介,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课内教学、课外评价等为一体的多元式学习形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亦能够诠释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新形态。本文以理论结合案例的方式,详细阐述了一种基于海百合网络课件平台的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策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化学教学工作者对混合式学习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王元彬.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网络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322.82【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6-0101-01
目前在Intemet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把在教育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化学科学的特点以及传统教学模式三者融合起来,建构一种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需求的教学模式,是新世纪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一、化学网络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景一提出课题一自主探索一网上协作一课题小结一网上测试一课题延伸”7个环节。从学生和教师各自作用的角度分析,“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
1、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1)有利于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吸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在教学活动进程中,通过实验研究,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而进行的“人一机”交互或“人一人”交互,让学生自主探索、体验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水平不同程度地“创造”出知识和能力,使教学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有能在自己天赋所及的范围内得到最优化的发展。(2)有利于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网络协作过程中,在交流与反馈栏目里学生对在自主学习中发现或“创造”的知识进行讨论。这样,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和及时反馈,有利于学生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的培养。(3)有利于学生总结、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课题小结中,不再是传统的老师单一的总结,而是学生总结,老师适当补充,再与网络小结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通过此环节,学生的总结能力、表达能力无疑会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2、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及时进行信息的反馈与交流,包括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学习效果的检测等:在教学中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探索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通过在讨论式学习中信息,在程序式和发现式学习中引导讨论的中心,协助学生发现“新想法”,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及时的评价,还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协助个别学生进行具体学习。教师是整个群体学习过程中的设计者、协作者。“以学生为中心的化学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它能突破学习信息表现单一化的局限,使学习信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这使得过去呆板和僵化的教材表现形式得到极大的改善,教材表现力将使学习更加有趣味、更加简便,也更为有效。整个网络模式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作用,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网络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和思考
1、教师教育观念的开放性。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所以化学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课件制作,同时教师对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要有一定的预见性,也必须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精心设计、策划,这对教师也是巨大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要有“开放的教育观念”,否则无法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教学。
2、教学时间的开放性。
网上提供的资源异常丰富,学生容易忽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从而使网络课堂教学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松散性和不确定性。现行课堂教学只有45min,虽然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对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时间有一定的预见性,但是由于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有不确定性因素,要使学生在一堂课内完成整个模式流程,是非常紧迫的,网络教学的开放性和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必然产生了矛盾。
3、网络资源库的建设。
现行网络教学,就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网络资源库,即一套完整的软件系统。软件的核心是校园网上的网络资源库,资源库内有:虚拟实验室、背景资源库、网络课件库、习题试题库、拓展库等,为了使内容更为丰富,更与时俱进,库中资源必需要不断补充、更新。从当前的软件市场上看,专门适用于课堂教学的现成网络软件很少,而且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因而需要在一线课堂教学的化学教师参与网络资源库的建设,但这些工作对教学一线教师来说,不论在时间或技术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4、虚拟实验室弱化了部分实验功效。
>> 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计算机网络工程信息化的研究与探讨 基于CDIO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究 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网络》模块化教学设计探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下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应用研究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计算机网络与医院信息化管理 计算机网络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 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与实践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 关于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探讨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物流信息化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温涛. 透视网络大赛,探索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与改革[EB/OL]. [2010-10-12]. /jzw/download/ 01-wentao.pdf.
[3] 李清平,谢鹏. 基于仿真平台的高职网络专业项目化教学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0(20):111-114.
[4] 张纯容,施晓秋,吕乐. 面向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2-65.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Practice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Courses Based on Information Business
CHEN Daomin, YAN Zhijia, XU Qiufe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Zhejiangyuy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 310018, China)
关键词:P2P;网络化视频;流媒体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0-6896-03
现代网络教育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可以对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传任何知识。目前,作为一种新兴起的教学模式,网络化教学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流媒体技术,是目前实现网络教学的一种主要的途径。P2P 流媒体技术的主要应用于远程教学、视频点播、网络直播和视频会议等方面。其中基于 P2P 流媒体技术的网络化视频教学系统是目前网络化教学研究与应用中的一大热点。
1 网络化教学及流媒体技术现状
20年前,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了网络化教学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各类教育、教学模式中。美国已有超过 200 所大学开始提供网络课程。早在1995 年,日本就启动了对全国100所中、小学进行联网教学的实验研究;韩国的网络教学的研究与实验开始于1997年;马来西亚已经拥有者真正意义上的虚拟大学。在国内,教育部于1998 年了《关于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这标志着我国的网络化教育进入了一个规范化的发展阶段。目前,国内的远程教育试点院校已有 68 所,招生规模达到了上千万。
目前的流媒体技术还不能提供很高的可扩展能力和实用。常用的解决方案一般都要有专门的硬件支持。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Network CDN)采用的是部署多个 CDN 服务器,服务器间协同工作,将多媒体数据进行分发; IP 多播(IP Multicast)是修改Internet 的路由机制,部署支持广播功能的路由器来实现所需功能。这些方法花销很大,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 P2P 流媒体技术优点
P2P 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应用模式,被使用在在很多领域。最常见的有:内容共享、分布式计算、通信与协作及P2P搜索引擎等几类应用[11]。P2P流媒体技术在实现资源和服务共享方面,是通过系统节点间的直接交互来实现的,具有“对等”的特点,节点即是服务器,又是客户端,可扩展性强;另外,采用P2P 流媒体技术的系统采用的是“自组织”的工作方式,没有中心服务器,结点可随时加入或退出,非常灵活,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另外,容错性强、数据可用性高和抵抗攻击能力强,响应速度快、播放质量高,这都是P2P系统所具有的优势。
3 基于 P2P流媒体技术的网络化视频教学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P2P流媒体技术的网络化视频教学系统主要包括卫星接收系统、多媒体制作系统及服务管理系统这几大部分组成。
其中卫星接收系统部分的功能是负责接收、播放、采集、保存全部卫星节目;多媒体制作系统部分的的功能则可以将各种类型的媒体转换成数字化的流媒体,以流媒体的格式存放到服务器中。服务管理系统主要由系统管理服务器和P2P流媒体服务器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系统管理服务器可实现用户管理、资源管理、用户的分级注册等功能,而P2P 网络建立、数据维护、分发与调度等工作都是由P2P 流媒体服务器来实现的。这种基于 P2P流媒体技术的网络化系统整体结构如图 1 所示。
4 流媒体处理的部分关键技术
4.1采集和播放
本系统中是利用DirectShow 开发包进行流媒体数据的采集和播放的。它的开发环境具有开放性,利用它可以方便地捕获数据,进行相应的后期处理后,直到存储到文件中。它能支持多种媒体格式,例如 MPEG、AVI、DV、ASF、MP3和WAVE 等,在回放媒体数据时方便快捷。DirectShow开发包直接支持 DVD 的播放,可对视频进行非线性编辑,与数字摄像机的数据交换也能很容易的完成。
4.2系统编码方式
4.3系统解码方式
4.4节点激励机制实现方法
5 结束语
本文研究分析了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及P2P 流媒体的相关技术,讨论了 P2P 流媒体技术的优点,设计了一个网络化的流媒体视频教学系统。目前,本系统只能基于校园网的,今后还要进一步地进行深入研究,使其可以面向整个 Internet,应用于更广泛的网络教学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