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内容摘要】随着金融业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社会对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保证学院培养人才质量的前提。为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专业人才,本文拟结合无锡太湖学院教学宗旨,围绕无锡太湖学院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案、课程体系创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对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人才;人才培养
一、背景分析
(一)金融学科的发展。起初货币是金融学科研究的核心,由于银行业的迅猛发展,与之相关的信用及银行成为新的研究重心。而当前伴随互联网金融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壮大完善,风险度量、风险规避、衍生品金融产品定价、金融监管等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1.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呈现新的特点。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的发展阶段,加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研究是历史所趋。其中,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便是为了适应该需求而产生出来的教育类型,这与大多数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应用型人才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擅长解决实际问题,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
2.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金融学科下的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素质、敏捷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快速融入金融工作环境当中,成为拥有金融业务和企业一线管理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前面临的问题与不足。
1.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工作方针。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必需之举。课程设置是否符合行业发展与之紧密相联。分析发现,部分高校金融学科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滞后,传统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金融业的高速发展相背离,不能紧跟发展走向造成学生就业形势恶化,学生对金融业的认知和匹配度逐渐弱化。
2.僵化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使得教学内容脱节。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估体制一般都沿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教学日志”四项一致的评估方法,由于课程设置的需要,大纲、计划和日志都是提前确定的,但是行业发展千变万化,尤其是金融行业日新月异,不能及时结合当前热点作出更新,造成教学内容脱节,加上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进一步束缚了教师不断创新进取的热情和积极性,落后的教学模式和过时的教学内容达不到课堂教学预期效果。
3.金融学科人才培养供需失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缺失。为了适应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都开设了金融专业。可是伴随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与金融衍生品相关的新兴行业不断崛起,金融专业的人才仍然无法满足其需求,尤其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方面更是存在一大漏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所致。即使未来人才培养供需达到均衡,不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仍会造成学生由于达不到金融机构招聘要求而就业困难。
4.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滞后。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讲求方法,照本宣科,按照教材的编排平铺,生硬死板,纯理论讲解,甚至大段念诵教材,不能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学习热情低下,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即使在具备多媒体或实验室的良好硬件设施条件下,仍然无法物尽其用。
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适应金融业发展
(一)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实行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目标统领全局,对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评估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在知识经济和就业环境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满足对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及时更新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唯一出路。
(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学生获得知识最主要的渠道是课堂教学,而课程和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理,恰恰关系到学生知识的储备和未来的就业,正是由于其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如今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点和难点。由金融工作性质和特征影响,金融性人才一般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健康的体魄,爱岗敬业精神,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以及创新进取的精神。因此,课程体系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各门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比重,重点突出金融专业必修课的地位,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充分利用实验实训课程,强化学生的模拟操作分析能力。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和应用性,紧跟社会所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提升培养人才的教育质量。
(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几乎不言而喻。传统模式下的“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已经成为过去式。尤其是科技进步提供了现代化、信息化、立体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既能针对全班学生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又能区别学生个性给予特殊指导,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与潜力。为了实现这样的要求,就要在教学方法上废止“注入式”,实施“启发式”。一是问题导入法:教师提出问题和相关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由学生得出结论,教师再加以总结并给出准确表述的答案。二是重点讲解法:教师只详细讲解重要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从各方面阐述其内容与意义,引导学生独立推演和理解其他次要问题。三是发现式教学:教师提出一些情景、现象和问题,然后由学生逐一追索并得出结论,使学生感觉是自己发现了真理,学习兴趣和信心大增。如何适当启发学生思维,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为主动,决定于课程的性质与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程度、课堂的规模和教师的讲授艺术,是非常灵活、多样的,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此外,教学方法改革还涉及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和革新。包括课堂讲授与讨论、习题、实验、实习和课题研究等教学方式相结合,穿行;个体学习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等。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金融专业同其他专业一样,需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创新性和综合性。教学环节是体现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关键,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还是在于实践教学是否完善合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决定了民办高校需要突出学生就业服务对象、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企业欢迎的一线管理人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前提是将其目标与理论教学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进而建立校内教学实践基地群平台和校企联合校外实践平台。校内平台包括实验室、计算机室、校内实践基地等。校外包括与相关金融机构签订的实习实践集教学实习基地。针对基础课程设置的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如购买模拟操作软件系统,让学生通过虚拟参与股票、基金、外汇、期货等实验,锻炼学生的金融专业技能。同时突出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通过自身探索与思考进一步提升各方面能力。学校也可以聘请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和业务人员作为学院的校外指导教师。
(五)优化师资队伍。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之一。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师资队伍建设,影响到专任教师队伍的水平和学校的办学质量。民办高校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金融专业师资不足,“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民办高校可通过社会招聘或校企合作,引进专任、兼职教师,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优化金融师资队伍结构。另一方面,加强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课程进修、鼓励学术交流或培训等途径,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力。
三、结语
金融学科日新月异,这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尤其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外金融学科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加快我国金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当务之急。同时,社会对金融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复合型人才是历史所趋。民办高校必须加强教学方案改革与创新,培养优秀的应用型金融人才,从而为社会输送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周德俭,莫勤德.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1,3
[2]邓志辉,赵居礼,王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构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10,4
[3]刘标胜,吴宗金.互联网金融下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探讨[J].职业教育,2014,11
[4]沙园松.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为例[J].经济视野,2016,26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人才;人才培养
一、背景分析
(一)金融学科的发展。起初货币是金融学科研究的核心,由于银行业的迅猛发展,与之相关的信用及银行成为新的研究重心。而当前伴随互联网金融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壮大完善,风险度量、风险规避、衍生品金融产品定价、金融监管等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1.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呈现新的特点。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的发展阶段,加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研究是历史所趋。其中,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便是为了适应该需求而产生出来的教育类型,这与大多数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应用型人才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擅长解决实际问题,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
2.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金融学科下的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素质、敏捷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快速融入金融工作环境当中,成为拥有金融业务和企业一线管理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前面临的问题与不足。
1.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工作方针。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必需之举。课程设置是否符合行业发展与之紧密相联。分析发现,部分高校金融学科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滞后,传统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金融业的高速发展相背离,不能紧跟发展走向造成学生就业形势恶化,学生对金融业的认知和匹配度逐渐弱化。
2.僵化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使得教学内容脱节。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估体制一般都沿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教学日志”四项一致的评估方法,由于课程设置的需要,大纲、计划和日志都是提前确定的,但是行业发展千变万化,尤其是金融行业日新月异,不能及时结合当前热点作出更新,造成教学内容脱节,加上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进一步束缚了教师不断创新进取的热情和积极性,落后的教学模式和过时的教学内容达不到课堂教学预期效果。
3.金融学科人才培养供需失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缺失。为了适应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都开设了金融专业。可是伴随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与金融衍生品相关的新兴行业不断崛起,金融专业的人才仍然无法满足其需求,尤其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方面更是存在一大漏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所致。即使未来人才培养供需达到均衡,不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仍会造成学生由于达不到金融机构招聘要求而就业困难。
4.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滞后。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讲求方法,照本宣科,按照教材的编排平铺,生硬死板,纯理论讲解,甚至大段念诵教材,不能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学习热情低下,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即使在具备多媒体或实验室的良好硬件设施条件下,仍然无法物尽其用。
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适应金融业发展
(一)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实行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目标统领全局,对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评估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在知识经济和就业环境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满足对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及时更新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唯一出路。
(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学生获得知识最主要的渠道是课堂教学,而课程和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理,恰恰关系到学生知识的储备和未来的就业,正是由于其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如今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点和难点。由金融工作性质和特征影响,金融性人才一般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健康的体魄,爱岗敬业精神,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以及创新进取的精神。因此,课程体系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各门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比重,重点突出金融专业必修课的地位,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充分利用实验实训课程,强化学生的模拟操作分析能力。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和应用性,紧跟社会所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提升培养人才的教育质量。
(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几乎不言而喻。传统模式下的“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已经成为过去式。尤其是科技进步提供了现代化、信息化、立体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既能针对全班学生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又能区别学生个性给予特殊指导,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与潜力。为了实现这样的要求,就要在教学方法上废止“注入式”,实施“启发式”。一是问题导入法:教师提出问题和相关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由学生得出结论,教师再加以总结并给出准确表述的答案。二是重点讲解法:教师只详细讲解重要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从各方面阐述其内容与意义,引导学生独立推演和理解其他次要问题。三是发现式教学:教师提出一些情景、现象和问题,然后由学生逐一追索并得出结论,使学生感觉是自己发现了真理,学习兴趣和信心大增。如何适当启发学生思维,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为主动,决定于课程的性质与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程度、课堂的规模和教师的讲授艺术,是非常灵活、多样的,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此外,教学方法改革还涉及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和革新。包括课堂讲授与讨论、习题、实验、实习和课题研究等教学方式相结合,穿行;个体学习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等。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金融专业同其他专业一样,需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创新性和综合性。教学环节是体现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关键,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还是在于实践教学是否完善合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决定了民办高校需要突出学生就业服务对象、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企业欢迎的一线管理人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前提是将其目标与理论教学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进而建立校内教学实践基地群平台和校企联合校外实践平台。校内平台包括实验室、计算机室、校内实践基地等。校外包括与相关金融机构签订的实习实践集教学实习基地。针对基础课程设置的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如购买模拟操作软件系统,让学生通过虚拟参与股票、基金、外汇、期货等实验,锻炼学生的金融专业技能。同时突出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通过自身探索与思考进一步提升各方面能力。学校也可以聘请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和业务人员作为学院的校外指导教师。
(五)优化师资队伍。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之一。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师资队伍建设,影响到专任教师队伍的水平和学校的办学质量。民办高校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金融专业师资不足,“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民办高校可通过社会招聘或校企合作,引进专任、兼职教师,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优化金融师资队伍结构。另一方面,加强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课程进修、鼓励学术交流或培训等途径,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力。
三、结语
金融学科日新月异,这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尤其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外金融学科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加快我国金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当务之急。同时,社会对金融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复合型人才是历史所趋。民办高校必须加强教学方案改革与创新,培养优秀的应用型金融人才,从而为社会输送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周德俭,莫勤德.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1,3
[2]邓志辉,赵居礼,王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构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10,4
[3]刘标胜,吴宗金.互联网金融下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探讨[J].职业教育,2014,11
[4]沙园松.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为例[J].经济视野,2016,26
关键词:高校;物联网;培养方案;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4)10-00-02
0 引 言
物联网被称为第三次信息技术浪潮。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迅速推进,各部委针对物联网领域的支持政策纷纷出台,各省市积极推出了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各地方物联网产业联盟纷纷成立。相关企业和投资机构积极介入,尝试推出物联网各类行业解决方案,涌现了不少优秀应用案例与示范项目,推动了物联网广泛应用。
在国内物联网产业与应用积极推进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地看到中国物联网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核心技术有待攻克,商业模式和完整的产业链还未形成,上规模的行业应用还未实现,行业技术和应用标准还未统一。
在此背景下,2013年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物联网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如期举行。本文将从专业和科学的角度出发,直面物联网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分析物联网的现状和机会,帮助引导我国高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推进中国高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
1 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截至2012年6月,国内已经开设近150个物联网工程专业,但是各自制定自己的培养目标,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个人认为,首先应该培养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这人才培养的根本。其次,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和项目研发,培养出可以在工业和信息产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中从事各类物联网系统研究、教学、设计、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这是人才培养的重点。最后,由于物联网应用涉及的领域较多,所以还应当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及在物联网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2 物联网专业的课程设置
从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来看,个人认为物联网导论、嵌入式系统、传感器原理RFID(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网络、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和物联网中间件技术等课程作为本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因为这几门课程贯穿了传感技术、网络传输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学习物联网知识和应用的基础。
本专业的其它课程,例如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可以参照相关专业,比如通信技术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中的课程设置来制定。
整个专业课程设置可以分为基本认知、基本技术和综合实践三个环节,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物联网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以上三个环节,物联网专业核心课程的具体设置如表1所示。
3 物联网专业的实验室建设
与其配套的物联网专业实验室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物联网的专业实验室种类繁多,是衡量专业建设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成本的耗费也是最高的一项。
根据国内外物联网实验室建设的情况,个人觉得,可以先按照“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实验室的建设,合并已有相关专业的实验室,逐步细化实验室功能”的原则,来进行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因此,可以先建立传感器原理实验室、无线传感网络实验室、RFID原理与应用实验室和物联网通信技术与信息安全实验室,其嵌入式系统实验室一般高校放在计算机专业中,可以合并使用。
4 结 语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其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就业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产品及系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技术管理与设备维护等。
参考文献
[1]柯强.物联网专业课程建设探讨[J].物联网技术,2012,2(1):20-21.
[2]杜祥岭,刘加宁.构建高校物联网专业与实训中心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4):35-36.
[3]彭亚雄.高职院校开设物联网专业的几点思考[J].E-Business Journal,2012(1):10-11.
关键词: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路径选择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地方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从以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主转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对地方高校来说是一项新任务,亦是一种新挑战。理念层面已基本形成共识,实践层面则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之际,能否突破体制和机制制约,直接关系到发展理念与办学定位能否落到实处并产生实效。广州大学自2000年合并组建以来,明确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以创建广东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院校为契机,学校2010年制订并颁布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从宏观层面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建设思路、保障措施和实施步骤等进行顶层设计;结合2012年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从微观层面对人才培养的规格与定位、培养路径和实现机制进行了深化和细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日臻完善。
一、做好顶层设计,实施“学段学期制”
近年来,地方高校的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稳步提高,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仍相对迟缓并且内驱力不足,总学时偏高、课堂讲授时数过多,师生互动不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受限等问题屡受诟病,成为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瓶颈。为此,在新一轮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我校融合常规“两学期制”和“三学期制”的各自优势,实施“学段学期制”管理模式改革。通过优化学期设置,调整学时学分安排,严格控制总学时总学分,从制度层面对教师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形成倒逼机制。
1.学期设置方面。启动“学段学期制”管理模式改革,每学期设置20周,分为长短两个学段。其中,“长学段”设17周,前16周集中安排理论教学和常规实验教学,第17周统一组织课程考试;“短学段”设3周,主要安排实习实训、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大学生学科竞赛的集中培训、部分通识教育课程、第二专业课程、探究性与开放性实验、课程设计(论文)、综合设计(学年论文)等教学活动。时间有拓展需求的,可向寒暑假延伸。“学段学期制”管理模式改革,优化了学期设置模式,一是有利于解决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环节穿行所引起的交叉重复现象,从而保证学生理论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时间;二是实践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开设,有利于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连续性和集中度,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三是有利于解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够等问题,为学生参与实习、实训、实践及科研训练,开展探究性与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等自主学习活动创造条件。
2.学时学分安排方面。配合学期设置模式的改革,课内教学由原来的18学时/学分压缩为16学时/学分,实验类课程由36学时/学分压缩为32学时/学分,严格控制课堂教学的学时数,从根本上改变课内学时过多、课程安排过满的状况。从制度层面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精选理论教学内容,对“繁、难、偏、旧”的内容及时进行删减,努力实现理论课程的小型化、精品化与模块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保障。
二、深入调查与论证,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过程与质量。受制于资源禀赋的不足,尤其是优质师资的结构性短缺,地方高校的课程设置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因人设课”及“因无人而不设课”现象,影响了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与严谨性。为杜绝上述现象的发生,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从细化课程的形成机制及决策流程入手,确保每一门课程设置理据充分,教学目标及任务明确。为此,在确定课程设置方案前,学校组织各专业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开展专题调研,学习、借鉴相关院校同类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先进理念与最新改革成果,广泛征求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对本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期望与诉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校办学定位、本学科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凝练本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建立理论课程及实践环节与人才培养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逐层映射关系,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个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层层分解,逐级转化与整合。第一步是调研论证,将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要求转化为具体教学内容,如知识点或知识单元、知识领域、知识体系等;第二步是提炼升华,将具体教学内容转化为支撑培养目标的各教学模块及教学要求;第三步是分类整合,将内容相关的系列教学模块整合成课程,构建课程体系,从制度层面使每门课程都承载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具体要求,每项核心知识、专业能力及素质要求都能具体落实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或课外培养等环节,每个教学环节都能体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等三重教学目标。
三、“通”、“专”结合,优化“平台+模块”课程结构
近年来,通识教育在地方院校已基本实现普及,但深化发展仍面临教育理念模糊、课程体系庞杂、师资短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滞后等问题的制约。为实现通识教育从“普及”到“深化”,我校提出“大通识”教育理念,对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及第二课堂活动及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提升,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1.平台课程建设方面。以“前期趋同、后期分化”为原则,优化“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全校统一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相关专业打通培养,同一级学科或学院(部、系)设置院级平台课程。同一专业各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课程统一设置,不单独制订各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作为专业选修课程开设。相近学科和专业之间搭建2年左右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夯实学科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在此基础上同时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形成若干能够体现学科优势或地域特色的柔性课程模块,兼顾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创造条件。
2.模块课程建设方面。拓展通识教育平台,将思想政治理论等公共必修课和第二课堂纳入通识教育。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必须在课内取得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规定学分外,还须至少累计获得4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把第二课堂活动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使通识教育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培养体系。与此同时,整合各专业原“新生入学教育”、“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科研分析工具”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规范“专业导论”和“学科研究方法论”课程开设。其中,“专业导论”课程统一在第一学年开设。课程内容要求涵盖学科发展概要和实践(实验)方法概要两部分:前部分要求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领衔讲授,内容涵盖专业概况、学科(专业)领域、学科背景及发展趋势、学科基本内容、学科研究方法等内容,使新生在入校之初就能与名师零距离接触,高起点领悟科学与人生的真谛;后部分要求各专业结合本专业实践(实验)要求,筛选若干典型的科研项目、成果或产品,以直观的形式和通俗的语言向学生全方位展现项目构思、设计、实施及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使新生能尽早地接触科研和生产实际,增强专业认同感,有效解决部分学生入学之初由于专业认识不足,导致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学科研究方法论”课程统一在第三学年开设,结合专业特点讲授文献检索与信息分析的基本技能、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基本方法,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使毕业生掌握基本科研能力,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质量。
四、因材施教,公共必修课实施分级分层分项教学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在校生数量显著增加,个体间的兴趣、爱好、文化基础及技能水平差异较大,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为此,学校对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大学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程分别实施分级、分层、分项教学,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可选择性。
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置A、B两种修读起点。学生入学后根据高考英语成绩先进行分级,逐一确定修读起点。A级从“大学英语Ⅱ”开始修读,B级从“大学英语Ⅰ”开始修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免修后续大学英语课程,直接获得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大学英语课程学分,腾出的时间自主选修高级英语课程,实现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行分层教学。第一层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和自主性,采取“集中导学+个性化辅导+自主学习+通过性考试”的模式运作,课程学时由原来的54个课内学时压缩为20个课内学时+40学时的自由上机机时,学生通过广东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即视为达到课程修读要求,直接获得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分。第二层次的计算机类课程设置七类课程模块,强调教学的差异性和应用性,不同学科专业根据自身的个性化需求自主选择修读课程与教学内容。
大学体育课程实行分项教学。开设篮球、排球、武术等项目,学生自主选择项目,突破以往按年级和课程授课的单一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及运动特长的引导与培育。
五、点面结合,搭建“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与未来岗位需求相适应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虽已成为各高校的共识,但相当一部分地方院校的实践教学尚存在体系不完善、管理方式粗放及学时学分权重分配不足等问题。学校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通过深化实践教学的体系建设和制度保障,有针对地进行巩固与创新。
1.体系建设方面。构建“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线,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三层次能力,搭建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课内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五个模块。实施核心实验项目确认工作,将基础实验课程平台和相关学科专业实验课程中居于核心位置、具有特色或引导作用的实验项目确认为核心实验项目,通过实验项目及内容的整合重组、融合与创新,减少实验项目及内容的交叉与重复,落实每个实验项目的教学目标、核心知识点、实验方法及仪器设备配置,使实验教学的管理重心由课程层面下沉到项目层面,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及实效性。
2.制度建设方面。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比例实行量化控制,大幅压缩演示性、验证性的基础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要求各专业综合性、设计性、探究性实验的课程需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达80%及以上。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比例要求大于25%,理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比例要求大于30%。工科类专业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时间不少于一个学期。教师教育类专业统一安排不少于16周的集中性教育实习(顶岗实习支教)。依托建筑工程、传媒、化工、计算机、工业设计等几大行业背景,实施校企共建共享“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实践教育”产学研用平台,实施以企业实际生产项目为载体的项目教学,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与地方政府共建“大学生创业研究院”,支持本科生尽早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及科技开发,专项经费资助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创业训练、创业孵化及创业实践项目,多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德俭,莫勤德. 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注意的问题[J]. 现代教育管理,2011(3).
[2] 许春英,高志强. 基于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11).
关键词: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71-02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1],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各类理工科高等院校大都有计算机或软件专业,每年都有大量软件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然而这些毕业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无法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产生了企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及软件人才,而大量的计算机及软件专业毕业生却难于找到合适工作的局面,计算机软件人才紧缺已经成为抑制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2],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体设计师、软件市场开拓人员、软件质量评测人员,而且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工作、承担标准化程序编写和软件测试的人员[3]。我们培养的学生90%以上是面对企业的软件从业人员,因此我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非常重视社会需求,并且将社会需求反映到我们的教学改革规划和措施中来。
高等教育面临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形势,培养大量的软件适用型人才是发展IT事业的首要任务[4]。尤其对于地方性普通高等院校来说,没有重点高校的生源,又不能等同于职业培训,如何培养能够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整体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在国家积极倡导提高教学质量之际,我们总结全国首批软件学院十二年办学经验,提出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旨在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软件人才。
一、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定位模糊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很多是利用原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资源建立起来的,其人才培养方案多数是对原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修改,并没有真正地从工程角度和社会需求对软件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培养计划的偏差最终将导致人才培养无法实现专业细化,达不到企业对软件工程人才的要求。
(二)教学资源陈旧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师资基本是以原有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师为主,很少有具备大型软件开发经验的教师,教师的知识结构陈旧,缺乏实际软件的开发经验,导致课堂教学经常是纸上谈兵,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胜任软件的开发工作。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并没有按照软件开发流程进行实践教学安排,更谈不上如何根据软件工程自身的生命周期和软件工程管理的需要进行实践教学的安排。因为缺乏真正的实践,学生很难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很多学生须经过企业培训方能适应岗位需要。
二、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计算机软件行业一直是最具潜力的行业,合理的软件人才层次应该是高级(科学型)、中级(工程型)、初级(应用型)的“金字塔”型,但实际上我国的软件人才呈橄榄形分布,缺少基础程序员,因此必须从应用型培养做起,这样才能形成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只有更多的软件程序员产生,由其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高级管理人员才能逐渐成长。
大庆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专业成立之后我们感到专业的发展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即有明确的目标定位。2011年,大庆师范学院已经将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我们先后到许多软件企业和同类高校走访调研,根据目前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和生源层次特点,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大批初级应用型和部分中级工程型软件人才上,即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油田发展建设需要,具有扎实的软件工程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参与软件工程项目开发的实践能力,能够在软件企业以及信息产业相关领域从事软件开发、维护、管理和软件测试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变革
明确了培养目标,接下来就要考虑“怎样培养人”。为此我们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及大庆师范学院的生源特点,对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了全面调整,按照新的培养目标,以软件开发及生命周期为线索对核心课程和模块课程重新布局,课程设置整体向实践应用方向倾斜,本科四年级不再设置课堂教学,而是用于实践或实训,理论教学总体课时删减,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的实践学时大幅增加,加强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便于学生毕业即能上岗。
(一)“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满足软件行业的社会需求,面向应用、面向工程培养从事软件应用和开发的中、低级软件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系统分析人员、软件项目策划和管理人员、系统架构师等是靠工作经验积累才能逐步达到的。因此围绕着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将素质与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以培养学生专业理论、技术、技能以及工程经验为教学主体,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面向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与软件产业实际需要相适应的课程,增加与工程实践和前沿技术紧密结合的模块课程,以保证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我们采用“2+1+1”模式(即两年基础课、一年专业拓展课、一年企业实践课),课程体系为“平台+模块”(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模块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素质拓展环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课程包括软件工程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核心课程在原来程序设计语言类、软件开发工具课程基础上增加了软件工程化开发模块课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建模技术、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等),选修课不仅增加了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还设置了方向提高课程,目的是进一步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此外通过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实训、毕业设计)和素质拓展训练(人文、艺术等通识选修课、社会实践、创新实践活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安全级心理健康教育等)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经过三个阶段的培养(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阶段、专业技能训练和素质拓展教育阶段、企业实训阶段),可以直接面向就业企业。
(二)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加强实训
实践教学是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5]。改革后的教学方案中,课程设计、专业技能训练、创新训练与竞赛、专业实训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的学分已占总学分的32%。学生大三时所学课程,是根据社会需求由企业和专业针对学生特点共同制定的,融入了软件开发全过程所涉及的工具和方法,为学生实训做好了铺垫,这期间通过课程设计和实际项目驱动教学,甚至直接聘请企业工程师前来授课,把丰富的工作经验融入教学,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大庆师范学院积极与地方企业联合,以社会需求目标导向为基准,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努力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作为实训基地的企业每学年都来校对学生进行企业需求和新技术发展等介绍;大学四年级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实训基地,参与一个完整的项目开发训练,90%以上的学生经过3―5个月的实训直接应聘上岗,毕业就能进入工作状态。同时也派专业教师前往企业跟班实训,一方面指导学生,另一方面锻炼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大部分教师没有参加大型软件开发的经验,因此每个假期都选派年轻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已经有七位教师取得了全国计算机专业教师软件工程设计开发“双师型”教师证书,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大幅提升。
经过两年的践行,大庆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根据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多样性需求,探索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规律,确定了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专业方向分类加主流软件技术分类》的多元化培养方案,即根据社会需求及自身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人才培养方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工程素质教育融入课程体系,通过创新计划和学科竞赛等实践锻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训帮助学生快速达到企业的工作要求,学生的就业质量明显提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将原来仅以主流软件划分的学习方向细分为专业方向,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软件开发与管理、移动网络编程、嵌入式软件开发、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等专业方向,学习更精细的专业课程,做到厚基础、宽口径,更好地为地方培养大批应用型高素质软件人才。
参考文献:
[1][3]韩中元,雷国华,李军.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人才培
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0).
[2][4]王晓银.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陕西
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
高校开展音乐教学就是为了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而优秀的音乐人才必须具备对于音乐的热爱、一定的审美素质、丰富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能够在实际活动中应用音乐技能和基础的音乐知识。可以说,专业的音乐技能不仅是成为一名优秀音乐人才的必要素质,还是增强音乐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元素。而钢琴课程专业的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高校就必须配备完善的教学体系,提高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使学生的能力发展更加全面。
一、河北省普通高校钢琴人才培养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无论是什么高校,培养钢琴人才的目的都有着很强的职业性和多元化,因此大部分钢琴专业学生在毕业后普遍从事钢琴演奏或教学等相关工作,高校一定程度上能够把握这个培养方向。然而钢琴人才的层次不同,最后所从事职业的层次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如有些人毕业后是专业的钢琴演奏家,而有一些则只是从事了和钢琴有关的职业;有些人毕业后在学校担任音乐教师,而有些人在钢琴特长班担任专业的音乐教师,高校在培养钢琴人才层次方面还有着一定的缺陷,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不明确,这也让学生对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清晰,无法在学习期间中制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
(二)人才培养方式较单一
目前,河北省的诸多普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仿照专业艺术院校的钢琴课程,因此课程内容更加注重于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这就造成大量学生在毕业后虽然具备良好的技能知识,却无法适应企业岗位的发展和实际应用的需要,缺乏了高校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加上河北省的高校钢琴教材都是基于专业艺术学院所改编的,有些甚至直接选用了专业艺术院校的教材,不仅缺乏针对性,也不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学生如果无法及时获取信息和动态,就会使自身的素质、技能和思想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三)人才培养关系不协调
在钢琴课程设置中,我国的普通高校普遍采用一对一的指导方式,但有时也会因为学生多而采取大班教学,再加上有些学生课后并不会主动找教师解决,造成部分学生无法跟上课程的整体进度。即使每个学生学习的内容都一样,因为自身具有的能力不同,使得学生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经常落后于别人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在现在的高校中,学生基本上只在课堂上和教师有交流,这就使学生有问题时无法及时寻找教师来解决,而师生间缺乏交流又是造成学生问题增多的重要因素,这就产生恶性循环的现象。
二、河北省普通高校钢琴人才培养方案
(一)明确教师职责
在培养钢琴人才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具有长远发展的目光,而不是局限于短期教学效果的任务追求。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钢琴教师,首先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需要完成的不仅仅是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和专业技能的教学,更是要重视对学生的性格、审美、态度和价值观等品质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负起责任。在钢琴教学中,不能为了让学生进步而一味增加学习难度,这样只会让教学误入歧途,让学生对自身的定位更加模糊,从而影响钢琴演奏的质量。这样的演奏是不正规的,不具任何音乐的魅力。钢琴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制定每个阶段的学习计划,预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脱节。
(二)拓宽学生知识面
只有兼具扎实专业技能和全面文化知识、素养的人,才是一名高素质的音乐人才。然而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在钢琴课程设置方面并不完善,只开设了钢琴技能和伴奏等相关的课程,却没有针对钢琴的系统学习课程,这就造成部分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情况良好,因为不重视钢琴课程而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死板练习。因此,普通高校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全面构建,不仅注重提高学生钢琴体系内的技能,还应注重相关艺术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教学,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培养出高素质的钢琴人才。
(三)发挥学生主动性
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常常能发现,适当的启发能够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全面而深刻。这种方式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力,还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而就钢琴教学来说,教师也可以使用这种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如在教授学生乐理、和声及曲式等综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先学生了解作曲家的背景和曲谱的结构、特点等元素,让学生学会即使没有教师的教导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并正确弹奏的能力,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曲谱和原有的曲谱展开对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
三、结论
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钢琴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它逐渐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和欢迎。然而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明确,加上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使得高校必须采用更加有效的措施来确保钢琴教学中的学生地位,如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体系和优化教学模式等,从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钢琴人才。
关键词:地方师范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3-0153-02
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与特点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根据该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所指定的人才培养总体实施方案,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学院和教师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1]。人才培养方案的规范性和适应性程度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所培养人才的竞争力。《洛阳师范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9版(简称2009版培养方案)是根据学院培养服务于地方社会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而制定的。该方案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公共部门从事行政事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与2005版、2007版培养方案相比,该方案具有鲜明的特点:(1)重视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政府和公共部门面向,培养定位清晰。该版本的培养方向就是要为地方政府和地方公共部门输送具有“能说,能写、能做”的行政人才。(2)突出专业教育的层次性,课程安排由基础向专业,由宏观向中观、微观推进;在课程设置上,初入学阶段的学生要学习政治、法律、经济和社会类的基本课程,在高年级阶段,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专业认识的深入,再继续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3)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的比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与前两版培养方案相比,该版本培养方案将实践教学的学分增加到50个;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占总学时数提高到35%。(4)分方向教育。在坚持统一性的基础上,划分专业培养的方向,注重多样性的培养。在综合教师的实力和当今社会公共部门对人才需求的状况,开设了城市管理和政府公共关系两个方向,学生掌握了行政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后,在大三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选择不同的方向。
二、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人才培养面向过窄
行政管理专业2009版培养方案在制定初期是将培养方案的培养面向定位于各级政府和事业部门。笔者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05级至2008级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学生就业部门的排序是企业第一、政府第二、事业单位第三。随机抽样的学生的就业状况显示公务员的比例占到20.8%,到企业部门从事行政事务的工作的学生比例占到40%(见下表)。这与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政府、公共部门定位存在偏差。
当前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考试,据有关统计显示,河南省在2011年的考录比例为48∶1,2012年的考录比例为37.83∶1。按照学历统计,2012年的报考者中,有博士研究生106人、硕士研究生12 235人、本科生126 675人、专科生39 810人。报考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为37.83∶1,平均38人竞争一个职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已经形成。政府部门招录公务员的专业要求是多元化的,行政管理专业并不占绝对优势。这对于河南省师范类本科院校中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考公务员形成强大的压力。在人才招聘网中,我们也发现有许多企业招录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企业的行政助理岗位的人才缺口较大,而且在随机抽样的调查中发现,到企业就业的学生中从事行政助理工作的比重也占到80%。培养方案中政府与企业的教育权重与学生就业的权重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这说明培养方案的安排并没有很好地反映社会需求的状况。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面向由于忽视了企业部门,所培养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与企业之间并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严重影响了我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
2.专业技能课程的安排缺乏序化
专业技能培训平台的课程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行政工作的基本技能。学生技能的培育必须和行政工作的流程相结合,循序渐进逐步推进。2009版培养方案在专业技能平台的课程安排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对行政工作实践的深入调查和研究。技能课程的学期安排错乱,与行政工作基本流程的结合度不够,不符合学生行政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3.培养方法欠丰富
培养途径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其中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与途径。2009版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时数为1045,占总学时数的35%,课内实践为485学时,课外实践为560学时。从形式上看,2009版培养方案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应该起到积极的作用。形式上的优势要转换为学生能力上的优势关键在于方案的有效执行。
课内实践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这一安排的初衷在于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快速转化为能力,如果课内实践形式丰富、组织周密、管理严格,确实能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和锻炼学生能力上的潜力。案例分析作为课内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功能上相对有限。课外实践的560个学时并不计入学生学分、课程考核,所以多数课程的课外实践教学基本上都处于荒废状态。课内、课外实践教学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以至于教师和学生组织课外实践教学的动力不足。课内实践教学的弱化与课外实践教学的虚化,使人才培养方案对实践教学“质与量”的要求无法得到实现。实践教学的弱化、虚化导致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脱节,达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这严重影响学生在未来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三、优化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建议
1.拓宽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向
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重心在于培养符合社会行政职业要求的优秀人才,而非确定针对某一类部门。除政府外,企业和事业单位都需要优秀的行政人员。2009版培养方案重点针对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轻视了企业。因此我们需要纠正这种偏差,拓宽培养面向,将培养方案设计成能为政府、企业和事业单位输送优秀的从事行政事务的毕业生的计划。
2.加强社会对行政职业素养要求研究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必须以地方社会对行政管理人才需求为导向。研究社会对行政人才的基本规格要求,是优化专业培养方案的前提条件。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主体与地方社会的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联合调研,了解这些部门对行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要求。
3.运用工学系统化的模式优化课程体系
工学系统化的模式就是要根据工作过程的系统化的原则确立课程结构,根据工作的完整的程序设置课程的结构,根据工作的具体任务设置课程门类,同时要根据职业成长的逻辑顺序排列课程序列,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知识和技能准备。运用工学系统化的模式改进培养方案,就是要理论传授与技能培训和职业的发展规律相匹配,提高学生学习、实践的目的性。
4.丰富实践教学途径,优化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重点,因此要重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完善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以机制促行动。构建符合专业需求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以评估指标为指挥棒激励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形式,同时在综合考评的基础上,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带动教师努力探索实践教学形式,同时还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其次,构建实践教学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认为,组织的本质在于诱因与贡献的平衡。组织成员的贡献的大小与组织的诱因(激励因素)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要完善激励机制、增加诱因,才能提高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加强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监管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计划,计划目标的落实关键在于执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体现权威性和严肃性,教学单位必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每一门课程的教师、大纲、教材,安排好各教学环节,并以此规范教学管理。应该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审核机制,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的有效监督。构建培养方案实施的反馈机制,以有效的反馈监督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社会需求的方方面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把握人才需求的风向标,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立足自身实际,大胆改革和创新,为向地方社会输送更多更高质量、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西部地方高校 土木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1.西部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
1.1土木工程专业起步较晚。
西部地区地方高校虽然较多,但土木工程专业起步较晚。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①历史原因导致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办学理念没有随着时展即时转变过来,仍旧沉迷于自己相对成熟的文理科专业办学模式,延误了土木工程专业开设;②土木工程专业的办学要求较高,讲求的是工程实际,其师资水平、实践条件等,制约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开办。
1.2土木工程专业办学特色不明显。
少数西部地方高校或是由于观念问题,或是由于财力问题,或是由于经验问题,虽然开设了土木工程专业,但要么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仓促上马,要么照搬重点院校的办学模式,大都没能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不适应西部经济大发展的需要。如湖南省西部地区地方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大多属于此类状况。
1.3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工程实际能力较弱。
社会实际需要的是具备扎实工程实际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即用人单位不需要岗前培训就能单当一面地胜任工程各项任务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受传统文理教学模式的影响,西部地区许多地方高校,没有找到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相匹配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既不像重点院校的精英人才,又不能很快适应工程实际需要,客观上导致了学生就业困难。
2.西部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足
2.1办学理念滞后延误了土木工程专业开设。
西部地区许多地方高校是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建立并成长起来的,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更是如此。由于西部地区长期的经济不发达,信息较落后,思想较保守,人才较缺乏等原因,西部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也以稳扎稳打见长。当经济发达地区都在大力培养工科专业人才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时,西部地方高校仍然坚守着传统的文理阵地。办学理念的滞后使土木工程专业的开设延误。国家现在已经意识到并重视这一问题,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帮助西部地方高校,如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已成为吉首大学的对口扶持单位。
2.2财力薄弱导致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备。
土木工程专业是为解决工程实际而开设的,其有别于其他专业的最大之处在于,该专业必须有完备的实践教学条件供学生训练,包括实验室、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等方面。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撑。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西部高校的财力显得更弱,尤其是在高校经费自筹的当下。这种短期内需要大量经费投入的专业,使得不少西部地方高校心有余而力不足,反映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中便是用理科实验替代工科实践或干脆减少实践环节,其后果是工科专业成为理科专业,受害的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以及大量需要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西部地区。
2.3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土木工程专业发展。
西部地区的诸多区域劣势,如科技水平偏低、经济久发达等,使得西部地区难以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也难以稳定已有的专业队伍。这种现象在西部地方高校更是普遍存在。面对如此两难局面,西部地方高校大多从原有的师资队伍中选拔与土木工程专业相近的老师,采用进修等方式培养成自己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这种模式培养出的教师,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理论教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毕业论文等却难以胜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没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西部地方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其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瓶颈。
2.4客观因素使得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偏低。
西部经济久发达的地域、西部地方高校办学艰难、土木工程专业办学积淀不深、师资队伍结构失衡等客观因素,导致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厚基础,宽口径”,但难以“强能力”。这种培养模式下毕业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其属性介于理科与工科之间,毕业后不能立即独当一面,大都需要一年以上的转型期,增加了学生就业压力,也增加了企业的培养成本,延缓了学生迅速发展的进程。此种培养模式唯一的优点就是,造就了一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考研高手。因为相对就业而言,研究生录取在实际操作方面要求较低。
3.西部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3.1以土木工程等工科专业办学,提高西部地方高校的核心力。
高等教育改革以来,办学观念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国家经济飞速发展,需要大量工程技术人员,重点院校已率先大力发展工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便是其中优先发展的专业之一,这从各高等院校热门专业目录中可以看出。西部地方高校作为西部最直接的人才培养基地,也应及时跟上时代步伐,转变办学观念,着手发展工科专业。在如此大环境下,一些西部地方高校也相继行动起来,如吉首大学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工科专业,适度申报文理专业”,而土木工程专业便位列其中。
3.2以实践基地建设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办学的保证。
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应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此,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1]。重点有:①加强校内土木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材料力学实验室、建筑测量实验室、建筑材料试验室、土工实验室、建筑施工模拟实验室等是土木工程专业不可或缺的。校内实验设施可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方便、及时地互相结合和交融,在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②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如吉首大学已有十多家建筑企业、公司成为该校长期稳定的实验、实习基地。学生除在这些土木工程类的企业、公司进行真刀真枪演练之外,还可以进行“顶岗”实践,真正达到增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③开展网络虚拟岛计划。学生在计算机上创立自己的虚拟岛,二年级学生在岛上进行规划,如布置建筑物、道路、桥梁、地下设施等,三、四年级学生对它们进行设计或虚拟施工[2]。学生在实施虚拟岛计划过程,对木工程领域有了全面的认识,规划、设计、施工、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弥补了实践条件的不足,既经济又环保,体现了绿色工程的思想。
3.3以“双师”型队伍充实土木工程专业教学阵地。
培养土木工程专业类的应用型人才,师资队伍是关键性因素。没有工程经验、工程素质的教师队伍,在讲授工程技术知识时,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素质结构的调整,构建具有工程特色的教师队伍,即工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以满足培养工程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3]。
西部地方高校大部分从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教师没有工程实际经验,容易造成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的脱节。在高学历高职称土木工程专业人才难以引进的前提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可采取以下途径:①鼓励教师考取注册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建造师等注册资格证书。高校教师要考取注册资格证书要求有两年以上的工程实践经历,学校应为其创造条件。②从当地建设、规划等相关部门引进具有注册资格证及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员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老师。高校对人才引进大多设有硕士、博士等学历门槛,为满足教学需求,应适当降低这部分人员引进的门槛。③与重点院校及当地建设、规划等相关部门合作办学。利用他们的资源弥补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不足,带动自身发展。如吉首大学与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签约了对口支援协议,与张家界国土、设计、规划、环境等六部门签约了联合办学协议。
3.4以工程实战训练培养学生工程实际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核心包括基本技能(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专业技能(从事具体职业岗位的专业工作中所具备的能力)、综合技能(基于专业和职业岗位的综合应用实践能力)及职业技能(从事某一工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四大模块[4]。搭建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实战平台是提高学生工程实际能力的必备措施,具体有:①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理论课学时适当缩短,实践课程学时尽量延长,以保证学生实战训练时间;②实验课程以综合应用型为主,基础型为辅,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实践课程到工程现场进行,让学生参与工程的设计、规划、施工、管理等全过程,并运用专业知识协同工程管理人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④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并鼓励学生在大二时独自进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循序渐进地锻炼学生的科研水平及独自开展工作的能力;⑤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要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以当地工程实际的效果作为成绩的最终评判标准。
4.结语
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在办学观念、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学生工程实际能力偏低,但只要改变办学观念,大力发展社会实际需要的土木工程等工科专业,就一定会为广大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培养出合格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文仲,李广军,孙佳明.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世纪桥,2007,(146):99-101.
[2]吴瑾,程吉昕.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及其特点[J].2004,13,(4):87-89.
[3]郭建博.地方师范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27,(1):111-114.
关键词:高校;考试模式;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5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216-02
考试是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实际水平的重要环节。考试的目的是评估、检验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指导和督促学生系统地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检验其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考试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标准,是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各类高校都在结合自身的特色围绕如何培养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符合社会各类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进行着不断的改革与探索,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正是由此而生。但是,考试作为检验教与学的效果和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却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仍旧套用传统的模式,无法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甚至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桎梏。由此可见,必须改革高校现行的考试模式。
一、高校现行考试模式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高校现行的考试模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颇深,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等弊端。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试目标定位不正确
简单地说,就是注重成绩评定,轻视信息反馈,重知识的掌握,轻能力的培养。高校考试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更在于发挥其反馈功能,既包括对教师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反馈,又包括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对自己学习情况加以了解的反馈。虽然大部分高校都要求教师进行卷面分析,但多停留在形式上,还未能把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真正反馈给学生。而片面地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必然影响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和创新能力培养。
(二)考试形式不合理
考试形式单一,方式固定。高校的课程考试多是安排在每个学期末,期末的一次性考试决定学生成绩的优劣。一张试卷、110分钟、不区分课程性质的“统考”难以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更无法实现“因材施考”,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三)考试内容固定,考试题型固化
考试内容多是侧重教材和课堂笔记,只考学生的记忆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造成学生考前突击,死记硬背,“背多分”是大学生对现行考试的评价。考试的题型基本上多是使用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计算等客观性试题,论述、分析、实验操作等主观性试题所占比重较低。考试题型的限定无疑也限制了教师对学生考核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关于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
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应注重学生的思想启发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摒弃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做法,把考试真正当作是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避免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
(二)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和形式,注重能力测试,覆盖全面
国外大学的考试形式很多,如课程论文或设计、答辩、口头演示、阶段考试、开卷考试、闭卷考试、作业、个人研究项目、小组研究项目、口试、实习笔记、资料分析、专题讨论、实地考察、实际应用、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等。通过考试方式向多样化转变、考试内容向注重能力考核转变,推行开卷、闭卷、开闭卷结合、答辩、实践技能操作,撰写论文及多种方式结合等多种形式的考试制度改革,增加作业、课堂表现、论文、技能实训情况等成绩在学业成绩考试中的比重,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广泛性掌握方面情况的同时重点考核学生知识的专、深和能力运用。
(三)强化过程性考核,让考核贯穿全程
传统的考试基本上是终结性的评价,反馈功能发挥不出来。重视包括平时测试、作业测试、课外阅读、社会实践、即时考试、期中考试在内的多个阶段考试,发挥考试诊断性评价的作用,指出学生考试的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并且根据学生的不足给以个别辅导。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根据实际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过程中来,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四)实行结构化成绩
对学生一个学期的课程考核不应仅仅是主考教师一人评定,应该采取主考教师评定、考评组评定、学生参与评定、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等多种成绩评定方式。同时,应该强化实验、实践、实习、实训、参考书等课外学习效果的考试,并以结构化成绩形式纳入该门课程的学业成绩。不应一刀切地按平时10%、期中考试20%、期末70%,全部以书面形式体现。课堂讲授内容可以书面考试为主,讲练结合的内容应以过程考试为主,而实习、实践、实训类应以综合设计应用考试为主。课程考试成绩比例一般按课程内容的特点进行相应设置。要明确命题要求、考试范围、考试方式与方法、成绩评定形式、各类形式考试所占比例等。
三、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下考试模式改革
(一)模块化教学方案设计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结构化、集约化、生成化、整合化的教学操作,是一种知识大容量、学生高投入的教学方式,它的最大好处就是能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学生形成高结构和灵活化的知识、系统化的操作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模块化教学的理论流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北美实行的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模式,即“能力模块”,注重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第二种是国际劳工组织(TLO)研发的(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MES模式,即“任务模块”,注重完成任务要求。
以《电声技术》课程为例,在课程教学方案改革和探讨的过程中,我们同时借鉴了两种模块化教学方式。
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CBE模式,按照专业培养要求中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来进行课程教学模块的设计。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多级化模块的划分,首先是整体内容的划分,根据知识的相关性等特点划分出课程的一级模块。在一级模块的基础上,规划二级模块,继续划分下一级模块直至细划到知识点。
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MES模式,以项目教学为导向,依据电声系统构建等任务要求进行实践项目的设计。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理论知识,可以作为实践的基础。在实践中学生可以依据掌握的知识,结合教师提出的设计要求进行电声器件的选择、匹配及线路连接,实现符合要求的电声系统的构建,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模块化教学下考试模式改革
模块化教学下考试模式的改革重点是变传统考核方式为对学生创新精神、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检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归宿,以《电声技术》课程课为例:
第一,明确考试目的。电声技术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声学相关知识,理解、掌握电声系统各类器件的性能、特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电声系统构建及应用的方法,以期在实践中能针对不同环境、不同条件合理设计电声系统,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本门课程的考核必须以学生综合能力检验为出发点,同时又要以学生真正掌握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归宿点。
第二,增加课程设计内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注重应用能力考核、培养。比如说,可以让学生结合学校体育馆、音乐厅、演播室等场所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进行电声系统的设计(适应MES培养模式)。课程设计的成绩占总成绩的15%,课程设计不集中时间进行,具体的工作均放在学生的业余时间。
第三,加大平时考核力度,提高阶段性考核比重,增强考试反馈作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全程监控。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学实际设计两次小考,每次成绩占总成绩的10%,平时作业成绩比重提升到15%,推行考、练结合,及时把考试结果反馈给学生,这样可以对教师的教起到反馈调节作用,以利于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对学生具有预警、督促和激励作用。小考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等内容,也可以是实践中的某个项目,比如说小型数字音频工作站的构建、实验室中小型电声系统的构建等。
第四,拓展考试形式。以平时小考为例,可以结合实际采用开卷、闭卷、开闭卷结合、答辩、操作、调查报告或多种方式结合等多种形式,同时突出课程重点、难点以及发展趋势。
第五,引入学生自评、互评机制。这种机制的引入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促进学习者之间地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兴趣。
第六,变换期末书面考试题型。在体现全面、基础性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死记硬背类记忆性内容,加重分析、表述、操作技巧类的考核。同时安排两道综合设计性题,一道是必做,另一道属开放式附加题,以此引导学习理解、批判地学习,使各层次的学生在考试时都有题做,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机会,尤其要充分发挥想像力,因为“想像比知识更重要”,从而激发学生客观展示自己的特长以及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使考试成为不再只是知识的再现和机械记忆的过程。
考试模式的改革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成败,应充分发挥考试的检验、督促、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将高等教育引向培养会学习、能思考、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轨道,真正达到教、学、考三者的和谐统一,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诚彦.CAD/CAM技术在数控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7,(31):369.
[2] 李海涛.模块化教学条件下课程体系的构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82-83.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就业;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4-3481-02
Research Under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Specification of Local colleges 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 Major
NIE Shi-jun,YUE Zhou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417001, China)
Abs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machinery and automation applied undergraduate program of personnel training are explored, from a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personnel training, quality, ability to start the request, press the “wide caliber, solid foundation, strong ability, high-quality, Individuality” the principle of employment-oriented, built of local universities and automation machinery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specialty training model.
Key words: 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 major; employment; innovation; training mode
一般高等院校工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规范研究是高等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切实落实教育部“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举措[1]。人才培养的规范是高等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专业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相应的参考指标进行整体设计,并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育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条件、质量标准等给出定性描述和量化规定。人才培养的规范是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容的总体规范,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院2006年开始筹建,并于2010年正式开始招生。作为本院的新增专业,对其人才培养方案的规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培养具备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综合我院专业建设的需要以及教育部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规范研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具有实际性的、可操作性的指导意义。
1 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思路
1.1 服务面向定位
面向基层,面向企业及研究所、面向军工、面向地方经济,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往”的应用型人才。
1.2 培养规格定位
培养具有本专业较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设计、制造、自动化、工程管理、销售”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3 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确立地方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
1)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上贯穿“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实现该模式的具体思路是“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
2)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构建上,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课时的合理分配,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强化工程实践教学环节[2],根据学生发展所需设置不同的系列选修课群,从而达到夯实理论基础,锻炼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目的。
3)在教学实践上立足于地方院校的实际,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延长学生实习时间、丰富教学实践内容。
4)以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总目标,在保持传统理论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重视对学生社会责任能力的培养,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实验区建设成为能培养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能为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服务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 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
教育部质量工程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要密切与产业和行业的联系,加紧紧缺人才培养”,机械类专业建设应当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优化人才培养环节,密切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培养满足经济社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3]。
我校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以“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凝练主干、灵活方向、体现特色、重视能力”为指导思想,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以机械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机电控制技术为主体构建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兼顾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自动化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具备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设备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通过改革培养模式:拓宽专业口径、更新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能力培养,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较宽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研和经营、销售等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 以就业为导向创新机械专业人才培养
如何缓解机械专业学生“难进易出”矛盾,核心的因素是要使培养出的人才满足社会和现代制造工业与技术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各种要求,即要以培养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创新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4]。
1)机械专业要想吸引学生,首先应该改革培养模式,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创新人才,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的特色办出专业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应尝试新的课程体系,机械专业应与计算机、信息等课程紧密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把过去学生毕业前才进行毕业设计,变为以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等大学生科技活动为平台,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与其他各年级同学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在四年中完成一个产品的创意、设计、制图、分析、生产流程以及市场销售计划等所有环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创业、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目的。
3)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对机械行业的老看法,因为融入了计算机、信息等技术,机械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已经大大提高,工作环境已经大大改善。同时,机械是传统、基础学科,所有生产行业都离不开他。
4)从机械行业发展来看,印刷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重头产品前景仍看好。除了这些传统工业领域,该行业将进一步向机电一体化发展,经过国有企业的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力资源的配置优化,一旦跟上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步伐,定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经济效益也会回升。
4 结束语
总之,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既是一般工科院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又是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应不断探索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并付之于实践。因此对本校新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规范研究能对提高学生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尤其对我们地方高校而言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符合我校及同类高校人才培养需要。
参考文献:
[1] 肖龙阶.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教高职研究,2007(10).
[2] 贺振旗.培养创新人才若干问题的探讨[J].高层次人才培养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3).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83-02
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点所在,人才方案的构建和实施也一直是高校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对于高校房地产经营和估价专业教育而言,人才培育方案对该专业的教育也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的房地产经营与估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和实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将基于当前的成果探索高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和实施。
一、当前高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教育方案
当前,我国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按照“岗位―技能―课程”的顺序构成课程体系。一般来说,高校在制订房地产经营与评估专业人才教育方案前,首先会考虑到房地产行业的岗位需求,在确定房地产行业的岗位需求的前提下,帮助明确房地产经营与评估专业人才的培训方向,从而能够在重点方向上培养人才技能,从大方向上着手制定培训课程。
在遵循这样的课程体系的前提条件下,高校管理者再对课程技能进行专业整合,提取出房地产行业的岗位核心技能,对其加以组合,进而转化为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如分析出房地产估价岗位核心技术是房地产估价技术,相关技能为识图能力、工程量计量计价技能等,知道了这些,高校管理者就可以通过这些岗位和技能,在培养人才时进行有效的课程分配,对课程内容和课程内容的安排顺序进行调节和整合。在调整过程中,如果觉得一步到位过于复杂,可以稍作改变,采用分段形式进行。在设立课程时,将岗位核心技能设为核心课程,与之相关的技能可以归为主干课程,最后再辅之以相关的实训课程,加强理解、巩固知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
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明确人才培养模式。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这个“琢”是需要时间的,培养人才也是如此,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通过企业工作与人才培养联系起来的模式,培养出高度适合的专业型人才。通过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更加妥善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使方案内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授课顺序等得以落实。目前各大高校对于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大都是采用“企业冠名”订单培养人才模式。“企业冠名”订单培养人才模式即学校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此基础上,学校充分了解企业的特点以及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并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协议指出:学校要在第三学期成立企业冠名班,并且按照一定的要求培养学生,企业不仅会为校方定期提供优秀骨干进行授课活动,还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优秀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参加工作。这种培养模式不仅使人才培养变得有的放矢,还能够保证人才就业率,帮助学生减轻就业负担,因此明确人才培养模式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条件。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高校制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有目标地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能够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从而开放创新潜能。高校可以通过制定创新创业学分鼓励学生获得行业证书,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够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不断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除了学历证书和专业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来获得相应的学分和证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三)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从就业岗位出发。高校制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追根究底,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因此,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之前,应该从房地产行业需要的人才出发,也就是从就业岗位出发,制订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提供专业性的人才。总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根据岗位技能要求制订,且要对方案的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进行跟踪,并进行及时更改和完善,按照实验要求来培养人才,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过程。
三、高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
(一)多元合作。多元合作主要是针对办学方法提出来的,是指学校通过和社会各界如企业、行业机构、其他院校、科研院所等展开合作,在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多元合作最主要的还是与企业的合作,企业与高校之间通过签订相关的合作协议书的方式进行。通过相关的协议,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例如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进行某些课程的文件资料的开发工作。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让企业在校园设立适当的分支机构,开展一定的对外业务,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多元合作的办学中,还需要注重与相关的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高校学生毕业之后必定需要走向工作岗位,高校教育和职业需求之间能否较好地对接,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所在。通过和有资质的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能够更好地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需求之间的对接,并且通过实际的职业需求情况调整专业课程的内容。
(二)项目承载。教学活动的进行需要有适当的载体,在当前高校教育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主要以项目作为教学的载体和对象,并且围绕项目来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从而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现。在当前的高校教育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项目可以算得上是沟通教学内容和职业活动的桥梁,对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创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项目,一直是困扰各高校的问题。从当前各个高校的情况来看,在创建项目时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整体的教学项目的构建上要按照专业来进行,也就说在几个大型的需要在教学中完成的项目之下,应该包括专业的全部内容和职业活动的完整过程。其次,要将课程开发、课程体系构建和项目构建三者进行有机地融合。项目的构建不能脱离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而要通过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尽可能使得专业的主要课程能够成为整个项目的子项目。再次,任务体系是体现项目关键所在,但是在具体的任务安排特别是子项目中的任务安排时,要注意任务的灵活性,让任务在具体的完成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且不会影响整个项目任务的实现。最后,在整个项目中,教学任务的安排应该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这符合学生正常的认知规律,有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学练交融。及时进行实践练习是巩固已学到的知识的最佳的方法之一,因此在职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练交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更加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想要把学练交融落到实处,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即时小练。即时小练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在教授了某一任务中的某个环节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该环节难易程度等特征安排学生进行即时的小练习,从而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只有掌握好每个环节、每个细小的知识点,才能够有坚实的基础,扎实的基础是完成整个项目任务的必要保证。
2.适时中练。适时中练是指根据教学进度,每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任务时对学生进行一个阶段的较为完整的训练。具体的训练频率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来确定,例如教学任务比较简单易掌握时,就可以将几个完整的教学任务合并起来进行训练。
3.集中大练。与适时中练相比,集中大练指的是在整个课程任务完成之后,对整个课程的内容进行集中的、完整的训练。通过前面阶段性的即时小练和适时中练,实际上已经为集中大练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集中大练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对整个课程学习的理解和掌握。
收稿日期:2012-12-21
作者简介:刘伟(1972-),女,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研究,(E-mail)。
摘要:文章以建筑行业人才需求为研究背景,从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现状出发,通过对相关行业、企业及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对比分析目前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匹配状况,并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为例,探讨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改进方法及解决途径,力求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和行业人才缺失之间的矛盾,实现人才培养、人才输出、人才需求的有效链接,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分析和研究结论。
关键词: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建筑行业;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23-04 建筑领域,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热门领域,涵盖建筑业、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事业和勘察设计咨询业等各大行业。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依托行业的现代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人才和企业实力的竞争,而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特别是高级专业人才的竞争。一方面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人才的层次需求更加多样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加严格;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人才市场需求的深层次变化,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择业难、就业难等问题客观存在。因此,与行业需求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也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一、建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及特点
近年来,中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生产一线以及相关的业务管理领域对建筑类人才需求很大。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趋势来看,整个就业市场对建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尤其是随着铁路建设、南水北调为代表的超大型市政、能源、交通工程的深入实施,中小城市房地产项目的第二轮发展,以及国家正在进行的城镇化推进策略,使建筑类人才的就业指数持续高涨,大多数建筑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社会供需比都在1:1.5以上,部分专业的供需比甚至超过了1:3。但是,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建筑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行业人才需求量在近几年呈现适度收缩趋势,与此相反,开设建筑相关专业的高校数量迅速增多,从更为长远的时间来看,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就业中的“困难群体”将有可能逐渐凸显[1]。因此,从人才培养对接的角度分析建筑行业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一)对知识、能力和技能的要求
一切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具有相应的知识、能力和技能,与专业相结合,每一领域均具有一般性和专业性特征。一般性的知识指个体在日常生活或一般活动中所需要的普通常识,这也是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条件,专业知识指从事某种专门职业或进行某种特殊活动所具备的知识。一般性能力涵盖了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等方面,而专业性的特殊能力,则因专业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与大学生的学业息息相关。因此,要求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科技活动或科研活动,结合专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真进行专业实习,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和论文等,为专业能力的获得做好学业上的积累。学生除了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多参加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能力和技能,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对专业和人才培养层次的要求
目前各大城市都在改造新城、重新规划城市布局,建筑相关专业人才仍是许多城市的紧缺人才。据预测,作为连续三年的热门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学、电气工程技术、给水排水工程仍将排名前四,随后是供暖通风与空调、工程造价管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工程管理专业。历年大中专毕业生需求总量的80%都集中于这十大热门专业,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如此。对于人才培养的层次需求,从整个行业看,对大中专毕业生的需求占需求总量的40%左右。另据统计,在建筑企业用人单位的职位需求中,需要研究生学历的占9.3%,本科学历占40.5%,大专及以下学历占50.1%,同时招聘单位对企业管理、管理工程、财会、外语等人才的学历要求提高,职位也大多面向高学历人才。
(三)对职业素质的要求
依据近年对企业人力资源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归纳总结企业员工的职业标准和培训标准,其中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开拓创新能力、责任心、诚信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表明,学生就业后感觉工作别需要的能力排名前四位分别是:综合素质、实习实践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由此可见,无论是从企业用人角度还是学生就业角度,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专业能力,同时,类似“责任心”、“诚信”这样的软要求也是企业选择人才十分看重的一点。除此之外,对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认同感、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专业延展性等都是行业对人才职业素质的要求。
(四)对执业资格的要求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高新建筑施工技术,能管理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专业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建设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建设部已逐步推广和建立覆盖施工一线操作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资格证书制度和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注册制度三大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其中,执业资格注册制度面向的主要是大学以上学历的工作者。因此,对有志从事建筑行业的大学生来说,在读期间有意识地参与各类社会实践,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实践是十分重要的,高校的教学设计也要为学生相关执业资格的获得创造有利条件。
二、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现状分析
作为建筑类高等工科院校,面向建筑行业培养能适应现代企业需求,具有开拓性、创造性,能参与各类竞争所需要的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的根本出发点。为此,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在近几年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市场对人才培养数量、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分别在2004版、200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现行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教育体系设计
从行业需求来看,在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压力下,专业对口及专业技能已成为对应届毕业生的基本要求,而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对英语、计算机以及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明显,甚至于上升到人文素质、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等要求。对学生自身而言,他们在刚刚步入社会后感到不适之处主要在人际关系处理、专业知识不够、常识性知识太少、组织能力欠缺等方面。为此,学校在2009版培养方案制定中提出了基于人文工程素质能力培养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体系的设计主要有两条主线:一条主线直接体现在培养计划内的通识教育与基础课群中,通过全校性必修或限制性选修,涵盖了政治、法律、英语、计算机、军事、体育及相关专业的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类基础课程,约占课时总量的50%左右;另一条主线是体现在培养计划外的全校性素质教育选修课,通过公共选修的学分要求,涵盖了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心理教育类、语言类、艺术类以及实践技能类课程模块,并且明确提出对社会科学、环境科学、心理教育、职业规划、科技创新、实践技能等不同相应模块的选修学分要求,这部分学分约占总学分要求的10%左右,学生通过选修这部分课程,获得培养方案设计以外的人文及工程素质能力培养。同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一定的课外能力素质学分,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及各类社团活动、科技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增长知识,锻炼才干,培养能力,全面发展。
(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教育体系设计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工程素质”和“强实践能力”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的区域、层次定位决定了专业教育的目标要求、课程设置、运行模式必须符合自己的特色。在多年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传承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根据每个专业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和相关专业规范,结合本校专业特点和为首都城市建设服务需求,做好培养方案顶层设计。结合企业需求,通过组织开展用人单位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及从业岗位能力的具体要求,再指导培养方案的具体设计。与2004版培养方案相比,2009版培养方案的设计特点是:压缩课内总学时,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动手能力。为此,2009版培养方案压缩课内理论总学时10%,大幅度提高了实践环节学时比例。按各学院学科专业的相关性设置学科和专业基础课群平台,按专业新技术、新领域发展方向和交叉学科方向灵活设置了专业方向,专业教育体系中分方向、分课群比例明显提高,28个本科专业中有25个专业设计了专业选修方向,并支持学生跨方向选课,进一步突出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三)人才分层培养、分流发展的设计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和完善分层培养、分流发展培养机制。按高考招生批次不同、就业与深造目标不同,自二年级开始,设计不同层次的课程体系及考核标准,通过多学时与少学时、研究性与实践性、必修与选修、考研与注册师等职业技术系列课程的不同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所需。通过分层分流教学,实现不同人才规格的培养,对基础理论要求高的部分学生(比例10%~20%)开设分层提高类课程,强化基础,提升后续发展动力;对实操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岗位能力实训或执业资格培训课程,直接和就业需求对接,实现学生毕业时的分流发展。
为实现上述特色,单独设计了分层分流教学选修学分,并在全校低年级的必修或限选课程中设计了基础理论类的分层分流教学内容,如工程数学提高、大学英语强化等基础类提高课程。在高年级专业选修模块中设计了实践类分层分流课程,如创新实验设计、学科竞赛实训、取证考前培训等,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示范中心、实践基地资源,为多数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或参与项目的机会,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应的策略
学校在2009版培养方案设计别提出行业背景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校企结合指导人才培养的思路。通过相关性对比分析,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目标和内涵基本能够满足当前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但是随着新版培养方案各项教学环节的深入实施,以及工程教育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设计理念上的不足和实施中面临的困难已逐渐凸显。
(一)校企合作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尚需完善
在新版培养方案设计中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专业课程还增加了实践学时,而学生的实际技能仍没有得到有效提高。主要原因是实践教学环节并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求职热情,缺少直接与企业交流的机会。从前两届的毕业生反馈信息来看,不少学生初到企业感觉无所适从,学生根本不熟悉企业,尽管网络信息发达,但学生不会主动搜索企业信息或不知道在求职前如何了解企业,因此对企业的实际问题缺少洞察力和解决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另一方面,已有实践环节太注重课程配套,没有站在学生就业技能训练层面上进行宏观把握,即实践环节都是跟着课程走,没有成为与理论知识体系相配套的实践体系,这样纵然有了更多的实习基地,学生的精力依然会被每门课程牵制,不能构建完整的实践技能体系,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2011年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有幸成为首批实施该项教育计划的试点高校。 “卓越计划”的实施就是要进一步完善现行教育体制,形成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这是“卓越计划” 最根本的目的和意义,也标志着全面工程教育理念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贯彻和实施。实施全面工程教育,通过行业参与管理、企业参与培养两个方面,将更加强调面向工程实践和技术前沿,让大学生在实践技能和社会活动能力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在高校工程教育资源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与企业联合,启动合作教育项目是加深学生对工程技术的理解和提高他们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2]。为此,一方面政府要制定政策措施鼓励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卓越计划”,鼓励企业“先期介入”,加强企业参与度;另一方面,学校要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配置、学生实习、毕业设计等方面与企业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互动。这必将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提出更大的挑战,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设计空间。
(二)与行业需求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尚需改进
无论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如果没有广大教师自觉、主动地投身参与,都是难以持久和深入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调整办学理念、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更加需要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科研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不同层次的高校,因其自身定位与人才培养使命的相关性,对高校师资队伍提出了不同的要求[3]。
以行业需求为依托,培养为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第一线应用型人才,是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但是目前的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还不能与这样的办学特色相适应。一方面,相当一部分的高校教师参与教学的深度不够,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薄弱,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难以理顺;另一方面,高校对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价值导向不够合理,高校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培训和发展工作仍待完善和提高。
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精干高效、适应高校事业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是贯彻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办学实力的根本保证。笔者认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师资队伍要求教师能够为人师表、师德高尚,能够组织教学、驾驭课堂,不仅具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而且还应具备专业的拓展能力、行业联系能力等。因此,尤其要强化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师资培养工作,着力点应放在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上。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应该从师德与教风建设入手,以教师的教学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教师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制度建设和创新为保证,使教师队伍建设和优秀教师培养机制不断适应高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行业需求相关性分析,从不同层面可以看出,在近几年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以通识教育课程为载体,在比较宽泛的学科平台上构建跨学科、跨文化,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进行职业训练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判断力、想象力以及兴趣爱好等人性化因素,形成“以人为本”的工程应用型教育特色。这种架构的设计符合时代要求,符合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符合为北京市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客观需要。随着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建筑类高校未来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延展性和开放性,以适应基于行业需求和校企合作形势下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建设类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EDWARD F GRAWLEY,査建中, JOHAN MALMQVIST, DORIS R BRODEUR.工程教育的环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4):13-21.
[3] 郑文堂,赵金瑞.北京市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M].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12:167-170.
Architectural college student’s training plan design and related industry demand analysis
LIU Wei
(Dean’s Offic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P. R. China)
1.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1会计专业热门形势及高职院校重视程度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会计等应用型专业受到人们的追捧,高职院校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快速发展,各高校在应用型专业方面给予重视,热门的会计专业更是如此。以上大学网2013年的高职院校招生数据分析,全国共1226所高校,2013年经教育部共备案的
高职招生专业共1008个,在编制成的《上大学网中国高职院校最爱的专业排行榜》上,会计专业在布点上排名前10名,共706所高职院校有布置会计专业。会计专业在高职院校如此吃香,一方面体现了会计专业的优势和地位,而在反方面在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有很多弊病,如:招生规模过度膨胀,就业质量尚不足,硬件设备不完善等各个问题,其会计专业的教育体系还需完善。
2.我国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
2.1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清,定位不准确
培养目标是整个培养实践的方向、引导、中心导向,目标定位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现期,我国高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并没有找到准确的定位,通常都是在综合素质下下大工夫,忽视了专业技能、专业素质的培养。高校应重视培养目标的确定,在会计专业培养上注重专业教育,这样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上的竞争力才会提高。
2.2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仍不完善,还不成熟
所谓寒窗苦读十年,中国高中生们终上大学,在高中的应试教育下,中国孩子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中国现行的高校会计专业教材在很大程度上都并不适应现在的经济与社会情况,教材与社会有些偏离;其次,大部分高职院校现仍使用板书式教育,在安排实践环节的时间远远不能达到要求;再次,现代高职院校教育课程偏于理论化,忽视了实践性,不利于学生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最后,院校太过重视于同学们在会计资格证等证书的考试上,不仅使教育僵化,也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对于会计基础知识的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急需重视与加强。
2.3缺乏会计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
行动是需要理论的指导,虽说教育实践环节尤为重要,但教育方案的科学化,具体化也不可或缺!现期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不尽相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并没有与高校相结合,与高校的教学结合度低。在对方案的科学性等作出论证时,也缺乏对其深入实践,缺乏实践性、前瞻性可先进性。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需与实际相结合,而大多数高校并没有与实际有效结合,甚至脱节,这样的专业培养方案将要会产生问题,如:专业课程零散,教学不科学,与社会需要不符合等等。
2.4高校教学过程实施不完善,未能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实施性不强,这正如人的习惯一样需要长期的进行完善改变,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这是向同学们传授知识的一步,完善教学体系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现代高职的教学体系还有待完善。
2.5高职院校缺乏完善的会计人才培养考核机制
目前,在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中还未形成一个培养标准,也还未形成系统的培养考核机制,在高职院校中如此风行的考证潮流,并不能更加全面的对学生专业知识及素养进行考核,单一的教育方式,并不能使会计人才得以突显,从而达到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目的,由此看来,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考核机制的形成还得加强关注。
3.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3.1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方向
在培养的实施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该培养怎么样的会计人才。会计专业面对的是经济市场,应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会计人才,而并不是技能型会计人才。现存的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问题上存在着忽视技术、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在会计人才培养中,不仅要重视实践的要求,也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在科学的会计人才培养中,正确的选择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需达到够用的层次,也注意实践的作用如此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专业会计基础理论知识,还能满足社会经济形势与企业等对专业会计人才的要求。
3.2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内容
首先,在就业的学习目的方面上,会计人才应具备基本知识、交流能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等等…基本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获得能力是学生一生的财富,具有持久性、固定性、实用性。其次,知识与能力是会计人才从事工作事务的前提,但具备个人品质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个人品质包括许多方面:责任感、自信感、自律、诚实、有爱心等等基本的道德素质素养。个人品质的培养培养的是一个人的情商,这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工作生活中必备的关键点。最后,在市场经济的灵活性现状下,有了基本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求,还应具备会计的高端能力,如:会计核算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审计监督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些高技术含量的能力才能满足社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 学生辅导员 学生社团 人才培养
目前,用工单位对毕业生的考察内容已经从专业课成绩、英语能力、计算机水平等常规指标向多方位、多层面发展。目前的高校人才培养往往局限在学生专业领域拓展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这种定性的培养方案不仅无法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会埋没一些学生的才能和潜能。可通过建立一个以学生辅导员为核心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弥补现存培养方案的缺陷。该培养方案与以往方案不同,更加贴近学生。以辅导员和学生社团相配合,通过个性化档案建设和针对性培养计划,达到最佳的培养效果。
一、辅导员在培养方案中的作用
随着大学体制改革的逐步完善和深化,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目前,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辅导和高校学生活动的制定与督促。因此,与授课老师相比,辅导员更加贴近学生群体并在学生中具有一定威信。基于以上原因,将学生辅导员引入培养方案能提高方案的适用性和普及性。培养方案的实施中,辅导员须在综合测评组织的帮助下进行以下工作。
1.信息采集和资料库建立
本培养方案是基于建立一个完善的学生信息库作为个性化培养趋向的依据。学生辅导员作为该信息库的维护者,需要不断更新学生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学生的自然信息和参加各种类型比赛的获奖情况等,并对学生进行交叉分类。辅导员可以通过信息库的检索功能方便的整理出具有某一方面特长的学生。
2.人才推荐和人才培养
培养方案中,学生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因材施教将具有特长和爱好的同学推荐到适合的组织进行技能培训。同时,学生工作辅导员还需配合相应组织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考核,以实质性的提升学生技能。对于多次尝试同一领域技能却无显著提升的同学,在征求本人意见后推荐其加入其他组织。另外、辅导员需在个性化培养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对素质培养导致成绩下降的学生进行督促与预警。
3.提升必备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等“软实力”在日常工作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也使得辅导员的工作向更加深入、更加重要的方面发展。所以,培养方案将这些能力的提升作为必选内容,由学校有关部门进行统一培训和辅导。
心理素质的提升包括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培养、受挫耐压能力的锻炼、心理调节能力的提升等。应变能力等职业素质的提升主要是配合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进行深化学习。
二、学生社团的职能
1.学生社团定位
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并且普遍存在监管松散、活动模式化等缺点。因此,目前的学生社团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本培养方案将学生社团从普通的学生组织上升成为辅助学生辅导员提升学生素质、培养个性化人才的教学机构。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资源提升素质。
2.学生社团工作方式
为确保学生社团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需进行下列工作:
首先,应完善学生社团机构设置,建立一个社团监管部门。通过该部门进行社团资料采集、社团培养方向确定、社团活动审批、社团活动完成度测评、社团会员技能提升情况考察等。通过进行上述工作,对培养方向相近的社团进行整合。同时,通过技能考察结果进行社团等级评定,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拔以保持社团在良性竞争下逐步进步趋于完善。
其次,定期组织个性化技能培训或兴趣提升。根据类型不同开展相应的培训和素质拓展活动。在活动进行的同时,记录学生参与情况和能力提升情况。最后,定期向学生辅导员进行人才跟踪汇报;对信息库中学生参与活动及活动中的提升情况进行汇报,并通过信息库对比功能对未获得提升或进步不大的学生进行筛选。根据个体情况,对其进行动员或建议其更改素质培养趋向。
3.学生社团职能示意图
三、培养方案实施方法
1.培养方案实施条件
为使本培养方案顺利实施,学校可根据需要在管理制度做出相应调整:
首先,高等院校体制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辅导员的地位,但其在高校中仍属于不被重视的群体之一。故其在对学生素质培养工作中的作用受到较大限制。所以实施院校应通过相应规章制度提升学生辅导员的职能和工作权限,以保证辅导员的工作有章可依、有法可执。
其次,高校须将信息库的建设作为办公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库中应详尽包括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学习情况、参赛获奖情况、兴趣爱好、参加个性化培养的提升情况等。同时,授权辅导员对其进行维护和更新。并定期检查辅导员的完成情况和完成效果,作为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测评方式之一。
最后,实施院校需定期举办或承办各种方面领域的比赛。通过这种方式,检测与鼓励学生投入到个性化培养方案中,使其在比赛中获得提升得到锻炼。同时,实施院校可创办个性化奖学金以奖励在培养方案中获得较大提升的学生。
2.培养方案整体示意图
四、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以学生辅导员为核心的高校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原理、功能以及使用说明,总地来说,此培养方案有以下几方面优点:(1)方案针对性强、学生认可度高;(2)个性化培养可提升学生的职场竞争力;(3)培养方案工作原理简单、信息库软件实用性强,便于高校推广;(4)资料库亦可作为辅导员举办及参与活动的人才备选库。
参考文献:
[1]邢博闻.基于讲座类学生社团的高校辅修系统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2).
[2]孙菊如.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3]王章豹.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8.
关键词:金融工程;人才;职业导向;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182-03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机构种类和数量的迅速增加,金融市场对金融工程人才的需求也快速上升,金融工程专业已渐渐成为高校开设的热门专业。高校要培养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却应考虑如何培养中国金融市场真正需要的金融工程人才。金融工程是一门新兴综合学科,它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运用各种工程技术设计、开发和实施新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1]。自2002年以来,中国有几十所高校开设了金融工程专业,这其中金融工程专业,有的归于金融学院,有的归于管理学院,有的归于数学学院等等,专业课程设置不同,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迥然不同。究其原因就在于金融工程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学科,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因此不同的学校根据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去把握方向,从而学校之间在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作为高等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构建发挥自身特色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一、金融工程专业的特点和中国高校金融工程本科专业课程的设置
(一)金融工程专业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末期,金融工程思想传入中国,为中国还处于初级发展状态的金融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一般而言,金融工程包括新型金融工具和方法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难题的方法(Finnerty,1988)。金融工程融入了经济学、工程学、金融学、数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最新理论,并结合了现实经济运行体制中的会计、税收、法律体系[2]。金融工程专业偏重于实际运用,属于职业导向型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要求较低。高校定位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并不要求学生掌握数学或统计学的高深知识,但他们有丰富的案例教学和实训经验,毕业后可以较好的适应金融机构的相关工作。
(二)中国高等院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特色与目标
1.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特色。中国高等院校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强调职业导向型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应用能力。从金融工程专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支持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首先是金融理论,再依托一门外语、现代经济学理论、数学理论、统计学理论、会计学理论、法学理论和税收理论等。因此金融经济学是金融工程的核心,高等院校打造自己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具有较强的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和管理学理论功底的投资策划型高素质复合人才,把握现有金融工具的定价和运用,甚至拥有金融工具的开发能力,为客户提供风险管理服务。
2.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金融工程专业打造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但结合中国等高等院校的现实情况,培养目标应该有明确的定位。对于金融工程人才,首先应该是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基本基础,具有一定的数理知识背景,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构建模型的技术人才。这个目标包括两重含义。首先,我们培养的是金融人才,主要把握金融工程中经常运用的数学方法,强调数理方法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其次,我们培养的是金融技术人才,金融工程专业拥有较高技术含金量,学生应该学习和领会建模技巧及金融数据分析能力。
二、中国高等院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一)设置复合型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体现。高等院校金融工程课程体系设置要反映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突出特色,围绕投资理财和风险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等院校金融工程专业的建设应该以金融经济学为基础,信息技术、数学、统计为支持手段,为资本市场、金融中介和公司财务的发展提供创新服务。课程设置要体现高等院校的长处,既要开设金融经济学、国际金融、货币经济学等偏宏观的课程,更要重视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商业银行管理、投资学等课程的学习。同时由于金融工程专业的难度很大,很少有人同时成为多个领域的资深专家,应该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大量的相关选修课程,学生应该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兴趣选择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高等院校可以在金融工程专业上聚集力量,在某一个领域做精做专,创建高等院校的自主品牌。
(二)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