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健康社区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工作目标
㈠爱国卫生工作
1、巩固发展卫生创建工作,市一级卫生镇及各类基础性卫生创建工作有新发展。
2、积极开展有害生物防制,虫害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
3、持续巩固血防工作成果,确保不发生内源性血吸虫病病例。
1、全面推进实施第二轮建设健康社区行动计划,认真落实并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2、广泛开展健康单位、健康村庄、健康家庭建设活动,不断扩大健康场所覆盖面。
3、有效开展“融入闵行,传播健康”等定向建设项目,取得基本经验和成效。
二、主要任务与措施
㈠继续巩固发展卫生创建工作,夯实健康环境基础
积极组织开展巩固市一级卫生镇工作,根据《上海市一级卫生镇标准》和市、区爱卫办的有关工作要求,加强重点地段的整治,消除卫生薄弱点,继续开展各类基础性卫生创建和巩固工作,进一步提高区域整体卫生创建水平。
1、加强宣传动员,提高公众参与度。各村、单位要以创建市级文明镇和市容达标区域为契机,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咨询活动以及组织专项整治活动等形式,在全镇掀起新一轮全民参与巩固卫生镇创建成果的工作。
2、加强协调指导,提高总体卫生质量和管理水平。结合实际情况,主动寻找大卫生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解决居民群众投诉的热点问题,加强镇村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的整治。加大投入,做到队伍落实,督查和执法经常,环卫设施设置合理,道路保洁到位,乱设摊等六乱现象基本消除。“三小行业”规范管理,行业卫生水平不断提高。每季度进行自查自纠,落实职责与整改措施,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工作到位。
3、加强对农村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继续抓好农村旱厕改造工作,按照“规划先导,合理布局,以人为本,方便群众,注重管理”的要求,在集镇区周边村及流动人口集聚的村民小组建造公厕,消灭小粪缸,减少蚊蝇孳生地,改善农村用厕环境。抓好卫生保洁、除害、河道保洁等队伍建设,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清除乱招贴、乱涂写,管好垃圾箱房,保持主干道及村宅道路整洁干净,提高农村整体环境卫生水平。
4、深入开展基础性卫生创建。以文明创建为载体,继续开展市级卫生村、市容环境整洁村、文明小区卫生达标、卫生单位、卫生先进路段等基础性创建和巩固工作,坚持季度检查,强化过程管理,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全面提高卫生水平。
㈡加强有害生物防制规范管理,不断提高防制工作质量
加强有害生物防制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环境整治和突击性、经常性的除害活动,强化孳生地控制,逐步探索、扩大有害生物防制服务进社区、进家庭试点工作。
1、加强有害生物控制督查力度。强化日常防制为主的管理措施,开展重点行业除四害法规的宣传培训,提高单位控制有害生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降低重点行业虫害密度。加强对有害生物控制工作的指导与检查,切实推进有害生物控制的长效管理,提高防制工作质量。
2、开展“易得工程”试点工作。以有害生物控制示范小区为试点,设置灭蟑药品供应点,免费提供灭蟑药物、开展除害知识宣传,使市民能及时、便捷地获得灭蟑药品及其相关知识,主动、有效地进行家庭灭蟑等除害活动,为市民参与“让虫害远离生活”活动提供方便。
3、加强专业队伍规范管理。进一步明确除害服务站、社区公益卫生保洁服务社两支专业队伍的工作范围及作业人员岗位职责,落实作业质量检查考评等管理制度;适时组织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切实提高有害生物控制工作质量。
㈢开展血防等卫生防病工作,促进人群健康
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加强和规范对流动人员的血吸虫病检测工作。继续组织开展对辖区内三分之一地区的查螺监测,组织对来自疫区和外出疫区回沪人员等重点人群的血吸虫病查病工作,力争受检率达80%。
做好公共卫生防病工作。根据卫生防病形势和总体要求,积极组织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除害活动。开展对农村土井的消毒测氯工作,确保有氯率达85%以上。加强对农村家庭办酒户、学校、建筑工地等单位食品卫生宣传的指导工作,严防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开展卫生防病宣传。联合计生、人口办、综治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警署等部门,针对社区内的发廊、足浴店、KTV、舞厅等娱乐场所和外来务工人员集居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以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为重点内容的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工作,要基本做到各类重点场所的知识宣传全覆盖,逐步提高从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知晓率。按照季节气候特点,结合防病工作要求,开展环境卫生和防病知识宣传,提高市民卫生防病知识和技能水平。
㈣深入推进健康社区工作,促进社会健康
在全面启动、实施《镇建设健康社区三年行动计划(—年)》过程中,要突出重点,组织开展务实、有效的重点活动和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作,拓展健康社区行动内涵,推进建设健康社区行动计划各项任务指标的全面完成。
1、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宣传活动
组织开展建设健康社区的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结合爱国卫生月、世界水日、科普进社区、“三下乡”等活动,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健康社区宣传,提高宣传的针对性、有效性,让广大市民了解健康社区的理念,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形成政府、社会、市民互动的良好局面。
2、全面开展健康社区重点推进活动
要聚焦完善健康服务、维护健康食品、营造健康环境、提倡健康行为等任务重点,广泛动员市民积极参与,使市民真正成为建设健康社区的主体,共同营造建设健康社区的良好社会氛围,确保各项指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各职能部门要根据部门工作计划安排,坚持条块结合,制定并落实具体方案,组织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清洁家园”、“人人运动”、“万河整治”等16项重点推进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3、积极推进“五个人人”健康市民行动
继续组织开展“五个人人”健康市民行动,即人人知道自己血压、人人参加健身活动、人人掌握救护技能、人人了解食品安全、人人养成健康行为。牵头部门要加强组织指导,条块联动,使活动在深度、广度、特色、规范化管理上有突破,市民的参与率、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等有进一步提升。
4、积极组织开展区域特色工作
“融入闵行,传播健康”活动要以增强来沪人员健康意识,提高来沪人员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规范自身健康行为,提高来沪人员健康素质为重点,积极构建和营造来沪人员参与健康知识学习和享有健康服务平台,特别加强对来沪人员结核病、艾滋病防制知识的宣传和行为干预,使结核病、艾滋病社区综合防制工作有新的突破。
5、深入开展健康场所建设
要广泛动员单位和市民积极参与以健康单位、健康村庄、健康家庭为重点的健康场所建设工作,提高建设健康社区工作覆盖面,整体推进建设健康社区工作。年内累计至少有20个单位参与建设健康单位活动,建设健康家庭的参与率累计达到20%。
㈤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健康社区工作
依照健康教学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学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继续做好针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项目传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学,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健康教学网络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学网络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学网络是开展健康教学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年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学志愿者队伍,加强健康教学志愿者培训;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学工作者自身健康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学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学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经费投入
计划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学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三)、计划开展的健康教学活动
1、举办健康教学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学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学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学光盘
在输液室设电视及dvd,每周定期播放健康教学光盘,光盘内容以居民的需要为原则,做好播放记录、播放小结等。
4、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
计划上半年、下半年各开展一次居民喜欢的健康知识竞赛,专干提前认真组织,设计试题、配备奖品,让居民在娱乐的同时学习到日常所需的健康知识。
5、办好健康教学宣传栏
按季度定期对中心的3个健康教学宣传栏更换内容。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
6、发挥取阅架的作用
中心大厅设健康教学取阅架,每月定期整理,将居民需要的健康教学材料摆放其中,供居民免费索取。
(四)、健康教学效果评估
对辖区1%的人口科学规范的进行一次健康知识知晓、技能掌握、行为形成情况和健康需求等内容的健康教学效果评估。健康教学专干主要负责设计调查方案、调查问卷、评估总结等工作。
根据市政府工作精神,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下,在区有关部门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结合社区实际,广泛开展建设健康小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以迎接国家卫生区复查为契机,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侬靠地区各种资源,在社区各单位、各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下,努力完成各项任务,为社区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而积极努力。
一、总体目标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推进环境建设,结合老城区改造,加快旧房改造和公共绿地建设,实现天蓝、地绿、水清、居佳的治理目标,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
实施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推进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整合社区资源。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完成健康社区建设各项任务,为地区居民提供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生活环境。
二、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大力宣传,提高共识
1、工作目标
强化宣传,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让广大市民了解健康城区的理念,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形成政府、社会、市民互动的良好局面。
2、主要措施
(1)开展建设健康城区一系主题宣传活动。结合爱国卫生月、世界卫生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活动,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健康城区宣传。
(2)开展一系列健康知识与技能竞赛。组织开展健康相关知识竞赛、市民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竞赛,不断提高市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
(3)年底组织群众看、评健康城区建设成果的活动。
(二)倡导健康行为活动
1、工作目标
大力提倡和引导广大市民树立公共责任意识,形成公共健康行为。年内继续组织开展五个“人人”行动,即人人参加一项健身运动、人人掌握一项救护技能、人人测量一次血压、人人承诺一次自愿无偿献血、人人规范一类公共健康行为。
2、主要措施
(1)全面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组织各种项目的体育锻炼活动,吸引和鼓励更多的居民参加一项固定的体育运动,使居民的健身活动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2)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卫生意识,自觉规范公共健康行为。组织市民参加培训,使市民了解和掌握一项救护技能,
(3)继续做好血压测量活动的组织发动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专业技术、设施资源和人才资源上的优势,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点、红十字站、及小区的活动室等场所,定期设置血压测量点,倡导社区内35岁以上的居民能够参加社区组织的免费血压测量活动,35岁以居民对自身血压的知晓率≥50%。
(三)积极开展建设卫生小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健康城市志愿者市级先进系列活动
1、工作目标:
今年拟创建鹤庆苑小区、鹤北新苑小区为市级卫生小区;二水厂、三菱公司、交大、电机厂拟创建市级健康先进单位;争创市级健康先进家庭100户;争创市级健康城市志愿者先进个人10名。
2、主要措施:
(1)4月份街道召开社区卫生工作动员大会,有居委主任、单位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参加,传达上级创建工作精神,布置街道创建工作任务,发放有关资料。
(2)街道组织人员对各小区和单位进行定期检查项检查,抓进度、抓质量,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四)继续组织开展16项重点推进活动
1、工作目标
组织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清洁家园”等16项重点推进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在去年工作基础上取得新的发展。
2、主要措施
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责,统一部署组织参与16项重点推进活动,并借此载体,加强部门间、部门与单位间的协作联动。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社区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各类志愿者队伍等各方力量,积极营造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以重点推进活动推动建设项目的全面完成。
(五)加强环境建设,营造健康环境
1、工作目标:
创建市容环境规范区域,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项目的综合整治,中心城区河道基本消除黑臭,实现“面清、岸洁、水净、有绿”,截污纳管达92%以上;城区生活垃圾收集率达70%,无害化处理率达95%;全社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3%,人均公共绿地达全区中等以上水平;城区主要道路专业保洁率达100%,主要道路清洗率达45%。烟尘控制覆盖率达100%,大气质量达2—l级;巩固市政大气污染物排放达标街道,全面提高环境总体水平。
2、主要措施:
(1)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环保监察工作力度,取缔生活用燃煤炉,改造2只生活煤用炉,严格控制居住区餐饮业数量:加强对区域内废水、废气、污水的排放治理,严格控制污染源。巩固东新河、东二河等四条河道整治成果,基本消除黑臭。继续治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测定标准。环保管理同国际接轨,建成一批环保合格单位,巩固安静小区。
(2)搞好绿化环境创建。年内新创园林小区1只,新创区级花园式单位1只,搞好绿化科普进社区大型宣传活动。
(3)加强市容环境建设。完成鹤庆路改造工程,巩固提高1个优美景点广场,巩固5条景观道路,新建3个绿色小区。
(六)整合社区资源,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1、工作目标:
整合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会公益服务事业,完成居家养老360个,完成1所托老所改建,改建1所0—3岁早教中心,改建1所1.5万平方米面积的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每个小区配置室外健身点1个,社区体育指导下人数达千分之1.5,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70%,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良好生活环境。
2、主要措施:
(1)结合地区内文化、体育单位属地管理的深化和现有资源条件,从规划、人口布局、社区发展等方面,对资源进行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的最佳社会效益。
(2)加强小区文化阵地建设,今年创标准化老年活动室2只,每个小区室外体锻活动场所达300平方米。
(3)加强对学校体育活动场地的开发利用,协调2所学校场地向社会开放。
(4)加强特色文化小区培育和建设,巩固和提高特色文化小区质量,推进群众文化的普及提高。
(5)通过举办家庭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四大文化节、科技节和体育节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体育、科技活动,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营造社区文化氛围。
(七)开展健康促进,建设健康单位
1、工作目标:
(1)开展市民健康促进活动,市民对合理营养知晓率重点人群达85%,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达60%,生殖健康、艾滋病预防、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5%。
(2)围绕健康社区建设目标,开展健康单位建设,新建3个健康市场,90%的市场达到健康市场目标;抓好社区健康学校工作,全地区100%学校实现健康学校目标。
2、主要措施;
(1)今年集中安排2~3次大型培训活动,以生活小区为重点,通过宣传画廊、会议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提高人群听讲率。
(2)把重点行业、单位列入地区建设重要目标组织实施,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建立定期督查评估考核机制。
(八)加强有害生物防制规范管理,巩固达标成果
1、工作目标
加大有害生物防制工作力度,根据今年计划,搞好有害生物防制示范路段和示范小区建设活动,强化孳生地控制,进一步降低有害生物密度。
2、主要措施:
(1)加强有害生物控制日常督查。强化日常防制为主的管理措施,以明查暗访相结合,加强对有害生物控制工作的指导与检查,切实推进有害生物控制的长效管理,提高防制工作质量。
(2)加强专业队伍规范管理。进一步明确除害服务站、社区公益卫生保洁服务社两支专业队伍的工作范围及作业人员岗位职责,落实作业质量检查考评等管理制度,适时组织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切实提高有害生物控制工作质量。
(九)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健康保障水平
1、工作目标:
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功能,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及时率100%,有效控制率100%,把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全区平均水平以下,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及时率达到规定标准;开展艾滋病性病的社区综合防治,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管理率达到规定标准,性病的年发病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内;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5/10万和6‰以下;精神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的管理率、控制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2、主要措施:
(1)转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职能,改进服务机制,调整服务方式,强化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宣传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功能,面向社区,提高卫生防病保障服务水平。
(2)完成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建立慢性病、高血压患者自管卡监管制度。
(3)加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为居民提供就近、方便、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4)加强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监察,完善食品卫生监管和社会监督机制,坚决取缔不洁流动摊点,打击食品假冒伪劣和地下加工非法行为。
三、主要做法: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巩固国家卫生社区称号,建设一项全区性的系统工程,今年又是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二年,街道要把巩固工作和建设健康城区行动计划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列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思路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确保人财、物的投入。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抓,对建设健康城区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予以高度重视。
2、各负其责,团结协作
社区各职能部门,在巩固国家卫生区工作中,尤其是在建设健康城区行动中,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组织好各项任务的实施,从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予以保证和支持。相关职能部门要从全局出发,对这一行动予以积极支持配合。各部门、各行业要抓紧各个环节的工作启动,并随着工作的深入,拓宽视野,拓展思路,总结经验,提高国家卫生区和建设健康城区的实效。
3、广泛宣传,提高共识
要紧紧围绕当前上海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结合年世博会主题,加大宣传发动力度,总结经验,发掘先进,树立典范,弘扬新风,批评监督各种影响人民健康的现象。充分发挥媒体作用,配合健康城区建设每一阶段的工作,进一步确立各个时间段的不同宣传定位,在开展各项公益宣传、知识普及、新闻报道和专题讨论的过程中,突出重点,细化方案,优化选题,强化效果。通过开展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建设健康城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个人在建设健康城区中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对建设健康城区发展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