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童装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童装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童装市场调查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童装市场调查报告

第1篇

1999年末移动通信市场现状

手机普及状况。调查显示,北京市18—50岁的人群中,有略超过半数(52.2%)的被访者使用手机,可见至1999年底,北京市场手机的发展水平是比较高的,占经济活动型人口的一半左右。不同年龄消费者手机的拥有率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调查显示,18—29岁,30—39岁,40—49岁手机拥有率分别为43.4%、68.2%和43.2%,假定50—54岁年龄组与40—49岁相同,以北京市三年龄段人口年龄结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则大致可推算1999年底北京市城八区手机普及率约为30%,即每10个人约拥有3部手机。以北京城八区拥有650万人口计,城区手机用户达195万。

消费者特性。就消费者而言,除年龄外,不同性别、学历、职业和以往的人群手机的拥有情况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调查显示,就性别而言,男性拥有率要明显高于女性,近六成(59.7%)男性被访者拥有手机,女性被访者则为四成强(43.2%);就年龄而言,30—39岁的中青年消费者拥有率最高,超过2/3,18—29岁,40—49岁组拥有率要低得多;就学历而言,随学历升高,拥有率显著升高,特别是以高中与大专学历为分界点,差异明显,即手机拥有者主要集中在大专以上学历人群,高中以下学历较少;从收入水平看,随收入升高,手机拥有率明显升高,以月收入3000元及1500元为分界点,月收入3000元以上者拥有率高达90%左右,1500元以下者为12—30%,低于平均拥有率,1500—3000元者为65%左右,亦高于平均拥有率。从职业类型看,手机拥有以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为最(80%左右),其次是个体业主、自由职业者和公务员(60—70%),再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职员(50—60%),工人和服务人员拥有率最低,仅为5%左右。可见,手机用户群主要集中于30—39岁,大专以上学历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尤其是3000元以上的消费群体,值得注意的是月收入达到1500元的中等收入人群正日益成为手机大众化趋势的主要目标消费。

对于北京市场的两大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原中国电信,下同)和中国联通,二者的消费群体在年龄上存在某种细微差别,比较而言,中国联通更受18—29岁的青年人群的青睐,而中国移动通信更受30岁以上中青年和中年人群的青睐。

手机品牌。调查显示,1999年底,北京手机市场的品牌分布状况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改观。传统三强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仍然占据市场的领先者地位,三者总和市场占有率超过80%,其它品牌均难以望其项背。其次是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第二集团品牌,市场占有率10%左右,其它品牌还有松下、阿尔卡特、高通等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均很低。在电信长城cdma手机中,除摩托罗拉外,主要有三星、高通等品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1999年是众多国产手机厂商发动大规模广告宣传攻势的一年,但北京的市场现状仍然未能给国产手机留下太多的市场空间,国产手机市场业绩不佳,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其技术、宣传和服务策略等方面的原因,如何做好国产手机这篇大文章,在手机市场上分一杯羹,其路还正长。

1999移动通信发展状况

移动通信发展态势。调查显示,所有拥有手机的被访者中34.4%在1998年前购买手机,40.9%在1998年内购买手机,24.7%在1999年内购买。可以看出,近几年中,1998年是手机增长最快的一年,虽然调查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仍足以表明1998年内北京手机的增长率近乎翻了一番。事实上,全国手机用户在1998年内亦从1000万增至XX万。进入1999年,虽然手机市场仍处在高速增长之中,但增长速度已显著放慢,从调查看,1999年北京市场增长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速度均较1998年有所放慢。在北京这样经济较发达的特大城市,手机普及率几近30%,虽然年内手机入网资费持续下调,但其它资费如通话单价和月租费等仍保持不变,手机增长放慢是不难理解的,但以此推论全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则失之偏颇。因此,在北京这样手机普及率较高的大城市,为促进手机的持续发展,进一步降低手机的使用成本包括通话单价、裸机价格、入网费和月租费等长期成本,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手机消费群体特性及其趋势。就1999年购买手机的消费者自身特性而言,从性别看男性仍高于女性,分别占55%和45%左右;从年龄看,以18—29岁和30—39岁的青年人和中青年人为主,分别占43%左右;从学历看,以大专以上学历特别是大学以上学历为主;从收入看,则以月收入1500—3000元者为最多,其次是月收入3000—5000元者和800—1500元者。与1998年购机者相比,1999年购机者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趋势。(1)虽然女性购机者仍处于少数,但女性购机者越来越多,从36.5%增至45.1%。(2)购机者年龄分布趋向于分散,从集中于30—39岁的中青年人群逐步分散至18—29岁青年人和40岁以上的中年人。(3)购机人群继续集中于高学历人群,但趋势已不很明显,这可能与北京消费者普遍具有较高学历有关。(4)由于手机各种价格的持续下调,手机消费日益大众化,使手机能够为更多的中低收入者购买,表现为1999年购机者进一步趋向中、低收入者,且分散至各个收入阶层,而高收入者由于普及率高,购机比重反而下降。

消费者运营商及手机品牌选择。调查显示,与1998年相似,1999年购机者的运营商选择基本状况仍是移动通信公司多于中国联通。电信长城cdma选择比重仍很低,但与1998年相比,1999年消费者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选择略有下降(约2个百分点)。中国联通则略有上升(约3个百分点),电信长城cdma稳中略降。中国联通的缓慢上升,显露出移动通信市场正缓慢发生着有利于消费者的市场竞争态势。从消费者的手机选择看,除传统三强仍居主导地位,且摩托罗拉有进一步加强之势外,手机选择进一步多元化,处于第二集团的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品牌有所上升,升幅为1—4个百分点不等,而国产品牌则仍是雷声大,雨点小,消费者选择很少。

消费者购买行为。中国移动通信业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早期的手机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需要更换手机(保留原号)或者新购手机重新入网,淘汰原有手机。1999年新购手机中,这两种情形比较明显。调查表明,1999年内平均每售出6部手机,就有一部是新购手机入网,淘汰原有手机(包括原号),一部是新购手机,替换原有手机,其余4部是首次购买手机入网。其中,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用户而言,淘汰原有手机而入网和替换手机的比例分别为9.1%和18.2%,首次入网者占72.7%,中国联通用户首次入网占58.8%,淘汰和替换原有手机分别占23.5%和17.7%。均为新入网或淘汰原有手机入网,而无替换手机的情形。

购买价格。调查显示,1999年手机市场裸机价格在进一步下降的同时,价格差别很大,有的高达6000元以上,有的则低至1000元左右,这与手机市场进一步细分化,产品/服务功能逐渐拉开档次密切相关。裸机平均价格则降至XX元左右,这也是手机购买者逐渐向中低收入阶层过滤的主要原因。至于入网费,1999年内两次下调,其中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分别下调至1000元和700元左右,平均为920;中国联通则分别下调至780元和300-500元左右,平均为580元左右。总体而言,调查表明最低为300元(电信长城cdma手机除外),最高亦不过1250元,平均水平约为780元。

1999移动通信市场主要事件消费者认知

1999年移动通信市场热点不断,内容涉及资费政策、运营商服务、手机终端以及中美wto电信协议等诸多方面。调查显示,被访者认知最高的事件是手机资费(入网费)下调(83.4%),其次是中美wto有关电信协议的基本内容(74.2%),再次是双频手机进入市场(64.7%)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从中国电信剥离(51.9%)。被访者认知较高的还有上网手机(41.7%)和联通手机直拨ip电话(38.3%)。电信长城cdma手机话费降价一半(34.9%),预付费sim卡手机的推出(32.2%),网上拍卖手机(31.9%),手机点播信息增值服务(26.4%)和联通手机免费邮寄话费清单(26.1%)等认知度都不高,位居最后。纵观以上热点问题,可以看出,被访者认知度最高的是有关移动通信的产业政策问题,特别是资费政策,显示消费者对手机资费政策的关注。电信长城cdma手机由于用户规模小,其热点政策影响小,故认知度不高。其次是对各类手机产品的关注,特别是去年年初就已成为热点的双频手机的推出,年内大肆广告宣传的国产手机的推出等。对于运营商推出的一些服务项目如预付费sim卡手机,手机点播信息增值服务及交费服务等认知不是很高,一方面显示消费者对这些问题不是很关注,同时亦显示运营商推出的服务宣传不够或目标受众有限。至于被访者对上述热点事件印象最深的三件事,结果表明,印象最深事件的排序与被访者的认知基本一致,印象度最高的是手机资费(入网费)下调(70.8%)和中美wto电信协议的基本内容(39.2%),其次是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从中国电信剥离(34.7%),双频手机进入市场(22.3%)和国产手机进入市场(22.0%)等,蓁各项排序基本与认知度排序基本一致。

1999影响手机购买的原因及消费者对市场现状的评价

调查表明,1999年,影响被访者购买手机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双向收费不合理(63.6%),其次是有替代品(54.5%)、本人用不上(39.2%)和通话单价偏高(34.3%)、再次是裸机价格偏高(26.6%)、入网费偏高(15.4%)和月租费偏高,其它原因如服务、话音质量等不是很重要。综合起来看,除去有替代品和本人用不上等无需求原因外,影响潜在消费者购机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价格,特别是通话单价,而双向收费归根结底还是手机的通话单价问题,这已成为购买使用手机的最主要障碍。对于话音质量、运营商服务质量等,由于潜在用户未使用手机,则仅是购买使用手机后才会考虑的问题。

第2篇

关键词:集中空调;公共场所;卫生调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酒店、商场等大型公共场所越来越多,由于城市建筑愈来愈多的采用了全封闭式集中空调系统,为节约能源,密闭性增强,新风量不足,使室内与室外空气交换量减少,室内空气更加有别于室外空气,室内空气质量更大程度地依赖集中空调系统的送风质量,鉴于空调系统运行的特殊性,集中空调在提供给人们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潜在的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扩散媒介。为了解我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情况,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我中心开展了对长沙市大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抽检,以期为加强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长沙市内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公共场所10家,其中酒店6家,商场4家。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调查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询问记录10家公共场所的工程部工作人员本单位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基本情况、投入使用时间和清洗情况

1.2.2 采样和检测方法 对10家公共场所均各自抽取1套集中空调系统中的3个风管内表面及冷却水(和冷凝水)进行检测,采样及检测方法按照WS 394-2012的方法进行。

1.2.3 检测项目 风管内表面检测积尘量、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冷却水(和冷凝水)检测嗜肺军团菌。

1.2.4 评价方法及标准 风管内表面及冷却水(和冷凝水)的抽检结果按照WS 394-2012中的对集中空调风管内表面卫生指标的要求进行评价。卫生指标:积尘量≤20g/m2;细菌总数≤100 CFU/cm2;真菌总数≤100 CFU/cm2 ;冷却水/冷凝水中不得检出嗜肺军团菌。判定标准:风管内表面各采样点积尘量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不符合卫生指标或者风管内表面积尘中细菌总数或真菌总数检测结果不符合卫生指标或者冷却水/冷凝水中检出嗜肺军团菌,均判定为该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不合格。

1.3 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 SPSS 19 将收集到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归纳和统计分析,应用 SPSS 19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10家公共场所都已取得卫生许可证,均为水冷式集中空调,由工程专业人员对本单位集中空调进行维护,均未对集中空调风管进行过清洗,其中有清洗意向的公共场所有2家。10家公共场所每年均定期对本单位的冷却塔进行了清洗和消毒。

2.2 检测结果 对10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抽检,按照判定标准抽检集中空调系统合格的公共场所为7家,合格率为70%,不合格指标分别为积尘量和细菌总数及真菌总数。冷却水/冷凝水抽检样品均合格。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

表1 长沙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风管内表面抽检结果

表2 长沙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水、冷凝水抽检结果

检测项目

3、讨论

自1976年美国费城暴发军团菌肺炎[4] 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也间接影响着公共场所的经济效益[2]。因此 ,进一步完善卫生管理制度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是预防传染病, 保障公众安全的有效途径。从本次检查看,我省大部分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对传染病报告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引起普遍注意。尤其是 2003年全球性SARS 的流行 ,再一次引起对集中空调系统污染与疾病传播的关注![3] 。

空气中的尘埃颗粒是病毒和细菌进入人体的载体 ,空调从外界环境吸进去的空气(无论新风与回风), 都带有一定量的尘埃 。管道积尘量一般随着空调通风系统使用时间的长短而变化 ,使用时间越长,管道积尘量越多 ,造成空调系统通风管道积尘严重、微生物繁殖生长, 影响空调系统空气质量。集中空调系统管道内温湿度、积尘等因素都较适宜致病微生物的生长,因此,在进风口或风管安装空调净化消毒设备,以减少积尘含量 ,是杀灭集中空调系统管道内微生物[4]的有效措施。

长沙有些公共场所在集中空调设计安装上不规范,没有考虑到投入使用后集中空调的维护、清洗和消毒等需要而采取相应的预留措施、检测口等,既不利于本身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也不利于卫生检测;有些单位未能对本单位的集中空调进行定期清洗消毒,造成集中空调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持续的受到污染。

本次调查中集中空调系统不合格的3家公共场所中,除积尘量超标的为1家新建酒店外,微生物超标的1家酒店和1家商场均已建成投入使用超过10年,并且未进行过空调系统的清洗和消毒,提示应加强对各公共场所尤其是已建成投入使用较长时间公共场所的集中空调系统的督导,督促其开展空调系统的清洗和消毒,以消除卫生隐患。

4、对策及建议

①卫生行政部门要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渠道大力宣传《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条例》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的卫生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卫生要求,通过加强对公共场所经营者及相关管理人员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经营者树立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防病意识。

②督促使用集中空调的公共场所建立健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并切实落实各项卫生措施,定期开展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维护、清洗、消毒工作,做好经常性的卫生检查,加大新风量,消除卫生隐患。

③加强对各公共场所使用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进行监测,加强对新建、新装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监督、监测和预评价,对不符合规范的设计提出修改意见,要求新建、新装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预留检修口、便于定期清洗和检测,对于使用中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要加强定期监测,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公共场所经营者,对受到污染的集中空调使用者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出整改措施或者临时关闭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直至检测合格方可继续使用等措施,以保障各公共场所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金银龙,卫生部卫生监督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集中空调污染与健康危害控制[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4-5.

[2] 徐 瑛.军团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0, 16(4)∶29.

[3]郭书义, 董青.2004 年济南市部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管道卫生状况调查[J] .预防医学论坛, 2006, 3(16)∶276.

第3篇

1999年末移动通信市场现状

手机普及状况。调查显示,北京市18—50岁的人群中,有略超过半数(52.2%)的被访者使用手机,可见至1999年底,北京市场手机的发展水平是比较高的,占经济活动型人口的一半左右。不同年龄消费者手机的拥有率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调查显示,18—29岁,30—39岁,40—49岁手机拥有率分别为43.4%、68.2%和43.2%,假定50—54岁年龄组与40—49岁相同,以北京市三年龄段人口年龄结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则大致可推算1999年底北京市城八区手机普及率约为30%,即每10个人约拥有3部手机。以北京城八区拥有650万人口计,城区手机用户达195万。

消费者特性。就消费者而言,除年龄外,不同性别、学历、职业和以往的人群手机的拥有情况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调查显示,就性别而言,男性拥有率要明显高于女性,近六成(59.7%)男性被访者拥有手机,女性被访者则为四成强(43.2%);就年龄而言,30—39岁的中青年消费者拥有率最高,超过2/3,18—29岁,40—49岁组拥有率要低得多;就学历而言,随学历升高,拥有率显著升高,特别是以高中与大专学历为分界点,差异明显,即手机拥有者主要集中在大专以上学历人群,高中以下学历较少;从收入水平看,随收入升高,手机拥有率明显升高,以月收入3000元及1500元为分界点,月收入3000元以上者拥有率高达90%左右,1500元以下者为12—30%,低于平均拥有率,1500—3000元者为65%左右,亦高于平均拥有率。从职业类型看,手机拥有以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为最(80%左右),其次是个体业主、自由职业者和公务员(60—70%),再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职员(50—60%),工人和服务人员拥有率最低,仅为5%左右。可见,手机用户群主要集中于30—39岁,大专以上学历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尤其是3000元以上的消费群体,值得注意的是月收入达到1500元的中等收入人群正日益成为手机大众化趋势的主要目标消费。

对于北京市场的两大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原中国电信,下同)和中国联通,二者的消费群体在年龄上存在某种细微差别,比较而言,中国联通更受18—29岁的青年人群的青睐,而中国移动通信更受30岁以上中青年和中年人群的青睐。

手机品牌。调查显示,1999年底,北京手机市场的品牌分布状况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改观。传统三强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仍然占据市场的领先者地位,三者总和市场占有率超过80%,其它品牌均难以望其项背。其次是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第二集团品牌,市场占有率10%左右,其它品牌还有松下、阿尔卡特、高通等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均很低。在电信长城CDMA手机中,除摩托罗拉外,主要有三星、高通等品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1999年是众多国产手机厂商发动大规模广告宣传攻势的一年,但北京的市场现状仍然未能给国产手机留下太多的市场空间,国产手机市场业绩不佳,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其技术、宣传和服务策略等方面的原因,如何做好国产手机这篇大文章,在手机市场上分一杯羹,其路还正长。

1999移动通信发展状况

移动通信发展态势。调查显示,所有拥有手机的被访者中34.4%在1998年前购买手机,40.9%在1998年内购买手机,24.7%在1999年内购买。可以看出,近几年中,1998年是手机增长最快的一年,虽然调查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仍足以表明1998年内北京手机的增长率近乎翻了一番。事实上,全国手机用户在1998年内亦从1000万增至2000万。进入1999年,虽然手机市场仍处在高速增长之中,但增长速度已显著放慢,从调查看,1999年北京市场增长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速度均较1998年有所放慢。在北京这样经济较发达的特大城市,手机普及率几近30%,虽然年内手机入网资费持续下调,但其它资费如通话单价和月租费等仍保持不变,手机增长放慢是不难理解的,但以此推论全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则失之偏颇。因此,在北京这样手机普及率较高的大城市,为促进手机的持续发展,进一步降低手机的使用成本包括通话单价、裸机价格、入网费和月租费等长期成本,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手机消费群体特性及其趋势。就1999年购买手机的消费者自身特性而言,从性别看男性仍高于女性,分别占55%和45%左右;从年龄看,以18—29岁和30—39岁的青年人和中青年人为主,分别占43%左右;从学历看,以大专以上学历特别是大学以上学历为主;从收入看,则以月收入1500—3000元者为最多,其次是月收入3000—5000元者和800—1500元者。与1998年购机者相比,1999年购机者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趋势。(1)虽然女性购机者仍处于少数,但女性购机者越来越多,从36.5%增至45.1%。(2)购机者年龄分布趋向于分散,从集中于30—39岁的中青年人群逐步分散至18—29岁青年人和40岁以上的中年人。(3)购机人群继续集中于高学历人群,但趋势已不很明显,这可能与北京消费者普遍具有较高学历有关。(4)由于手机各种价格的持续下调,手机消费日益大众化,使手机能够为更多的中低收入者购买,表现为1999年购机者进一步趋向中、低收入者,且分散至各个收入阶层,而高收入者由于普及率高,购机比重反而下降。

消费者运营商及手机品牌选择。调查显示,与1998年相似,1999年购机者的运营商选择基本状况仍是移动通信公司多于中国联通。电信长城CDMA选择比重仍很低,但与1998年相比,1999年消费者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选择略有下降(约2个百分点)。中国联通则略有上升(约3个百分点),电信长城CDMA稳中略降。中国联通的缓慢上升,显露出移动通信市场正缓慢发生着有利于消费者的市场竞争态势。从消费者的手机选择看,除传统三强仍居主导地位,且摩托罗拉有进一步加强之势外,手机选择进一步多元化,处于第二集团的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品牌有所上升,升幅为1—4个百分点不等,而国产品牌则仍是雷声大,雨点小,消费者选择很少。

消费者购买行为。中国移动通信业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早期的手机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需要更换手机(保留原号)或者新购手机重新入网,淘汰原有手机。1999年新购手机中,这两种情形比较明显。调查表明,1999年内平均每售出6部手机,就有一部是新购手机入网,淘汰原有手机(包括原号),一部是新购手机,替换原有手机,其余4部是首次购买手机入网。其中,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用户而言,淘汰原有手机而入网和替换手机的比例分别为9.1%和18.2%,首次入网者占72.7%,中国联通用户首次入网占58.8%,淘汰和替换原有手机分别占23.5%和17.7%。均为新入网或淘汰原有手机入网,而无替换手机的情形。

购买价格。调查显示,1999年手机市场裸机价格在进一步下降的同时,价格差别很大,有的高达6000元以上,有的则低至1000元左右,这与手机市场进一步细分化,产品/服务功能逐渐拉开档次密切相关。裸机平均价格则降至2000元左右,这也是手机购买者逐渐向中低收入阶层过滤的主要原因。至于入网费,1999年内两次下调,其中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分别下调至1000元和700元左右,平均为920;中国联通则分别下调至780元和300-500元左右,平均为580元左右。总体而言,调查表明最低为300元(电信长城CDMA手机除外),最高亦不过1250元,平均水平约为780元。

1999移动通信市场主要事件消费者认知

1999年移动通信市场热点不断,内容涉及资费政策、运营商服务、手机终端以及中美WTO电信协议等诸多方面。调查显示,被访者认知最高的事件是手机资费(入网费)下调(83.4%),其次是中美WTO有关电信协议的基本内容(74.2%),再次是双频手机进入市场(64.7%)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从中国电信剥离(51.9%)。被访者认知较高的还有上网手机(41.7%)和联通手机直拨IP电话(38.3%)。电信长城CDMA手机话费降价一半(34.9%),预付费SIM卡手机的推出(32.2%),网上拍卖手机(31.9%),手机点播信息增值服务(26.4%)和联通手机免费邮寄话费清单(26.1%)等认知度都不高,位居最后。纵观以上热点问题,可以看出,被访者认知度最高的是有关移动通信的产业政策问题,特别是资费政策,显示消费者对手机资费政策的关注。电信长城CDMA手机由于用户规模小,其热点政策影响小,故认知度不高。其次是对各类手机产品的关注,特别是去年年初就已成为热点的双频手机的推出,年内大肆广告宣传的国产手机的推出等。对于运营商推出的一些服务项目如预付费SIM卡手机,手机点播信息增值服务及交费服务等认知不是很高,一方面显示消费者对这些问题不是很关注,同时亦显示运营商推出的服务宣传不够或目标受众有限。至于被访者对上述热点事件印象最深的三件事,结果表明,印象最深事件的排序与被访者的认知基本一致,印象度最高的是手机资费(入网费)下调(70.8%)和中美WTO电信协议的基本内容(39.2%),其次是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从中国电信剥离(34.7%),双频手机进入市场(22.3%)和国产手机进入市场(22.0%)等,蓁各项排序基本与认知度排序基本一致。

1999影响手机购买的原因及消费者对市场现状的评价

调查表明,1999年,影响被访者购买手机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双向收费不合理(63.6%),其次是有替代品(54.5%)、本人用不上(39.2%)和通话单价偏高(34.3%)、再次是裸机价格偏高(26.6%)、入网费偏高(15.4%)和月租费偏高,其它原因如服务、话音质量等不是很重要。综合起来看,除去有替代品和本人用不上等无需求原因外,影响潜在消费者购机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价格,特别是通话单价,而双向收费归根结底还是手机的通话单价问题,这已成为购买使用手机的最主要障碍。对于话音质量、运营商服务质量等,由于潜在用户未使用手机,则仅是购买使用手机后才会考虑的问题。

第4篇

玛丽·尼纳创建了Nina Ricci的品牌。她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巴黎最杰出的服装设计师之一,因独创了将布缠在模特身上直接剪裁的立体裁剪方法而名声大躁。她的时装屋是当时巴黎五大Haute Couture“高级订制服装”品牌之一。Nina Ricci L’Air du Temps“永恒”香水——经典的蛋型瓶身和两只比翼飞翔的鸽子,雍容华贵,是法国最著名、也是世界上最叫卖的香水之一。

她于一八八三年出生在意大利西北部的都灵。七岁时随全家搬到蒙地卡罗。由于父亲去世,十二岁时她开始做针线活。作为一个富有天赋的学徒,她决定投入设计并且采用她儿时的昵称Nina。1905年她嫁给了意大利珠宝商的儿子路易·里奇并育有一子名叫罗伯特。

一九零八年,她到当时一家有名的服饰公司当裁缝,但同时她也用Nina Ricci品牌在自己的作坊里生产服装。凭着天衣无缝的制作工艺及优雅可人的淑女风格,树立了独特的形象。天才那一抹光芒,遮挡不住,四处溢出。她的店铺成为了名店,从四处闻声而来的贵客涌进她的店里,请她为自己设计。

大多数品牌起家的通路——由一家开始,越做越好,发展壮大,渐渐地,有了连锁店,然后连锁店不仅限于本地,走地域扩展路线,接着再扩展业务,如此,到最后成为国际品牌。Nina Ricci的品牌如是。

她的儿子Robert Ricci看见母亲生意红火得忙不过来,一九三二年,自己成立了一家公司,并劝说母亲和他一起经营时装业务。他们自己设计时装,同时找来以前手下出色的裁缝师进行制作。当年七月,Nina Ricci冬装成功推出,并在法国时装界一炮而红。

三四十年代的时装界流行女装男性化,但玛丽的设计却强调表现时代女性的个性美。她首创的立体裁剪(将布料缠在模特身上直接裁剪)保证了服装在穿着过程中的流线性,其相当特殊而雅致的细部表现,使服装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轻便,当穿着者在行走或跳舞时,衣服不会妨碍人的行动。而一些相当女性化的褶皱、缝裥、悬垂、露肩和贴身等设计,尤得女性顾客青睐。

Nina Ricci服饰的用料考究,手工极为精巧,服装线条柔美精炼,引人注目而不矫揉造作,代表着永恒的时尚与纯粹的柔美。她的作品风格是典雅高贵,运用新古典和巴洛克主义,成功塑造出女性妩媚卓越的形象。她的时装屋是当时巴黎五大Haute Couture高级定做时装屋之一,也是当时巴黎最优雅的去处之一。

她的作品近似雕刻,被誉为“裙装的建筑师”。她的设计宗旨是“因人而易、因时而易、因地而易”,“套装以简约为妙,注重制作精致,近观不失其华贵,远观又不失其年轻”。她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她设计的服装在欧洲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在剪裁、轮廓以至用色上,她真正做得到承先启后的伟大使命,他创造了许多高级时装的奇迹。

一九四六年,Nina Ricci首次推出一款香水“喜悦之心”,独特的心形瓶设计表达一种对胜利的喜悦和对自由的追求。两年后世纪名作“永恒”香水问世,其经典的蛋型瓶身和两只比翼飞翔的鸽子,成为至死不渝爱情的象征。“永恒”香水雍容华贵,是法国最著名、也是世界上最叫卖的香水之一。

一九五二年,又推出“禁果”,一个光滑似缎的水晶苹果瓶身盛载着充满诱惑的香氛。Nina Ricci共有十余种男、女用香水。因为每一瓶香水都有近100种成分组合,瓶身也渗透名师共同合作的心血结晶,因此在70年代甚至有一项市场调查报告指出,平均每一秒钟就有一瓶Nina Ricci香水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售出。

一九五九年Robert的女儿嫁给后来成为Nina Ricci公司总裁的吉勒·菲什。菲什大力推动Nina Ricci公司的国际化和多元化,除了时装和香水以外,还将公司的生产线拓展到皮件、配饰、太阳镜、手表、珠宝首饰、化妆品、男装、童装等领域,并使Nina Ricci产品成功行销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九七零年,玛丽过世,Nina Ricci的品牌品牌的顶梁柱倒塌。然而儿子Robert并不因此垮掉,他精心呵护着母亲的心血。一九七九年,Nina Ricci搬迁到巴黎的时装中心蒙代涅大道,并且开始从贵族走向大众化,开拓其高级成衣,男装和配饰方面的设计。一九八六年第一家男装店建成,被称作Ricci Club。Nina Ricci的男装以高质量著称,无论是西服套装还是衬衣T恤,都是用最高级的面料,加上最精湛的剪裁,力求表现出传统和时尚的完美融合。一九八八年,Robert Ricci过世。随着时间的流逝,Nina Ricci的设计师虽已几经更迭,但仍保持了品牌原有的韵致,并将其发扬光大了。

随着服装及饰物的全球性成功,Nina Ricci将腕表产品业务订为主要发展策略,并于一九八八年十一月特别委托位于钟表王国瑞士Neuchatel的资深腕表制造商Time Avenue为人。

自一九九八年起,Nina Ricci成为PUIG集团成员。它是西班牙著名的香水业巨子,惯以一些拥有极高声誉的名牌为目标,通过收购或注资方式,积极拓展高档消费品市场。Nina Ricci成为集团的一部份后,集团决意深化其发展策略,藉以增强其市场占有率及国际声望,将该品牌成功建立的尊贵浪漫形象,推至更高层面。

第5篇

看起来把握趋势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任务,然而并非如此,如果真正了解了商业发展的规律,把握趋势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分化,最伟大的商业力量

在自然界中,是什么力量使物种变得丰富多彩?是分化,也叫做变异。分化是物种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分化曾经长期被人们忽视,就连达尔文最初写《物种起源》的时候也没有注重分化,这成了达尔文后来饱受神创论者攻击的主要方面。惊人的巧合是:分化也是推动商业发展的力量,而且同样被企业长期忽视,在商业界中,分化的力量使得新品类不断涌现从而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在自然界,环境的变化创造了促使物种分化的条件。在商业界,技术、文化和传播环境的变迁创造了促使品类分化的条件。市场越成熟,竞争越激烈,分化的程度就越高。回溯商业史,产品由多样变为极少数的品种,融合在一起。顺看商业历史,分化成为必然趋势。

以计算机行业为例,最初是巨型计算机,巨型计算机诞生的时候,按照预测,其销售量至今不会超过2000台。但是人们忽视了分化的力量。计算机行业迅速分化,分化出个人电脑、台式机、笔记本、掌上电脑、软件、显示器、存储器等上百个相关品类,计算机行业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行业,诞生了数十个知名品牌以及上万亿美元的市场。

遗憾的是,现实当中,融合一直是企业挥之不去的概念。中国传说中的龙和麒麟,就是由鹿角、蛇身、鸡爪等概念融合而成,今天漫画书中的蝙蝠侠和蜘蛛人也是证明融合概念流行的例子。主要原因是因为融合容易抓住人类的想象力,融合容易被企业当作大创意,尽管无论是龙还是蜘蛛侠都只能是神话和科幻中的产物。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使融合概念受到企业的青睐:表面上看,融合确实蕴涵着诱人的商业价值。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尝试融合的创意。人们一直在尝试发明可以飞行的轿车,以合并航空和汽车业;尝试发明可以飞的船,以合并航运和飞行业。虽然,这些创意没有一个真正成为现实。

早在20年前,比尔·盖茨就提出了3C融合的设想,但是他花了漫长的时间以及数十亿美元的代价,至今也没有看到3C融合的曙光。最近他改去做慈善了。

中国的TCL也是一个典型的例。为了推广3C概念和信息家电,TCL甚至专门高薪从微软挖来了有打工女皇之称的吴士宏出任新公司总裁,但最终3C家电没有什么大的进展,吴士宏辞职。

并不是比尔·盖茨或者TCL缺少足够的投入,根本的原因是融合的概念逆分化的趋势而行。在自然界中,我们看到粗壮的枝条不断的发出新枝,却极少看到几根粗壮的枝条合并在一起。融合正是试图让几根粗壮的树枝最终长到一起。在商业界,融合的概念或许会触动华尔街资本市场的兴奋点,但打动不了市场的兴奋点和消费者的认知。

分化催生品牌创建机会

与融合相反的是,分化这种看似简单并且十分明显的商业力量在商业界发挥出巨大的威力,能够认识并利用这种力量的企业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最近中国的首富是谁?国美电器的董事长黄光裕,是什么成就了黄光裕?分化的力量。在百货商场中,国美分化并且聚焦于家电卖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样,家具卖场、玩具卖场、皮鞋卖场、眼镜卖场、服装卖场、甚至男装卖场、童装卖场也有机会建立品牌。

中国酒店业的分化刚刚开始。“如家” 首先把握住了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分枝,在短短4年之内,发展到110多家店,并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达到8亿美元。是什么让这个目前净收益2700万元人民币的企业产生如此高的溢价?答案是经济型酒店这个分枝(品类)的前景。

今天如家的创始人再次把握分化的力量推出了“汉庭”连锁酒店。

把握分化的趋势,经济型酒店可以成功,超高端的酒店也可以成功。新家坡的悦榕就是超高端酒店的代表。这家酒店主要设在旅游度假区,建筑风格靠拢当地的文化特征,标价每天500美元。

今天美国的酒店业已经分化出来一系列品牌:常规酒店(希尔顿)、套房酒店(Embassy Suites)、汽车旅馆(假日酒店)和公寓酒店(Estended Stay America)。此外,还有高档酒店(四季酒店)、中等价位酒店(Marriott)或平价酒店(Hampton Inns)。

在高端创建品牌往往比在低端容易,高端品牌会自然吸引公关。但是,大众市场通常能赚更多钱,沃尔玛是最好的例子。

橙汁、牛奶也在高度分化。在中国,橙汁已经分化出浓缩橙汁(汇源)、低浓度橙汁(鲜橙多)、加钙低浓度橙汁(酷儿)、果肉橙汁(美汁源)……牛奶不断分化出酸奶、纯牛奶、早餐奶、鲜奶、酸酸乳、高端牛奶、高端酸奶……在美国,橙汁几乎有牛奶一样多的种类。普通、浓缩、无果肉、多果肉、加钙、加倍维他命C、低酸、低糖,甚至还有去掉胆固醇的橙汁(Minute Maid Heart Wise)。Tropicana创建了一个新品类叫“非浓缩橙汁”。

口香糖曾经就是口香糖。现在分化为泡泡糖(大大)、薄荷味口香糖(绿箭)、无糖口香糖(Trident)、洁白牙齿口香糖(Trident White)、尼古丁口香糖(Nicocrette)、益齿口香糖(Freedent)、果味口香糖(Juicy Fruit)、口味持久口香糖(Extra益达),以及清新口气口香糖(Dentyne)和木糖淳(乐天)。箭牌(Wrigley’s)仍然主导了口香糖品类,占到了全球市场的一半以上,因为他们不断推出新品牌去占据分化品类。

瓶装水市场也在不断分化中。在中国,瓶装水分化为:纯净水(娃哈哈)、矿泉水(农夫山泉)、矿物质水(天与地)、维生素水(脉动)、高档矿泉水瓶装水(崂山)……在美国,分化更为激烈,有常规水(Aquafina),高档水(依云),加钙水(AquaCal),尼古丁水(Nico),咖啡因水(Water Joe)以及氟化婴儿水(Nursery)……。

互联网同样在分化。谷歌(Google)是世界第一大搜索引擎,百度(baidu)推出了中文搜索,从原有的搜索品类中分化出一个叫做“中文搜索”的新品类。搜房网、携程网、盛大网,都因分化一个品类而最终成为该品类中的领导者。

连感冒药这个品类也在分化:感冒药(感康)、长效感冒药(康泰克)、日夜分服感冒药(白加黑)、中西药结合感冒药(三九感冒灵)、低价感冒药(一元感冒药)、小儿感冒药(护彤)。

分化在卡车行业同样发生作用。东风和解放主导的卡车品类发生了分化,原本生产农用车的福田把握住了分化的机会,以独立品牌“时代”推出经济型轻卡。分化产生了威力,“时代”迅速击败了解放、东风等品牌,成为该领域的第一。中国重汽推出了第一个独立高端重卡品牌“豪沃”,很快成为这个品类的领导者。接下来机会将在中型卡车分枝、微卡分枝、超高端重卡分枝、平价重卡分枝之中产生。

怎样按照蓝海战略中“增加、减少、创新、剔除”的步骤建立企业的独特竞争力?有效的商业规律没有那么复杂,只要把握分化的趋势,你就会发现一大批打造全新品牌的机会。

美国是一个啤酒重度消费市场,啤酒的分化程度非常高,分化诞生了大量的啤酒品牌,如常规啤酒(Budwiser)、淡啤(Lite)、低热量啤酒(Ultra)、黑啤酒(Newcastle)、扎啤(MGD)、冰啤(Icehouse)、高档进口啤酒(喜力)、高档国产啤酒(米克劳)、便宜啤酒(Busch)、微酿啤酒(Samuel Adams)、蒸汽啤酒(Anchor)、小麦啤酒(Hefeweizen)、无酒精啤酒(Clausthaler)和很多其它品种。甚至还有超高端啤酒,这种啤酒酒精含量25%,每瓶售价高达100美元(Samuel Adams Utopias)。

第6篇

创始人:玛丽・尼纳(Maria Adelaida Nielli)。

设计师:玛丽・尼纳(Maria Adelaida Nielli)。

品类:高级女装、精品时装、男装系列、香水系列、保养彩妆用品、皮件等。

品牌识别:

简单的NINA RICCI大写,是最常见的logo。

品牌简述:

NINA RICCI服饰用料考究,手工极为精巧,服装线条柔美精练,引人注目而不矫揉造作,代表着永恒的时尚与纯粹的柔美。她的作品风格是典雅高贵,运用新古典和巴洛克主义,成功塑造出女性妩媚卓越的形象。她的时装屋是当时巴黎五大Haute Couture高级定做时装屋之一,也是当时巴黎最优雅的去处之一。

NINA RICCI一直以高贵经典的风格称雄法国时装界。在当时正在流行狂野女孩、无拘无束的时尚风格的社会里,Ricci女士凭着她丰富的高级时装经验,以出色的材料和剪裁,逆流而行,打造出了极其女性化的套装,并取得成功。

NINA RICCI所创造出的女性特质,充满了一种优雅而贵气的感受,然而又带有一点低调的chic look,显得非常与众不同。它曾经是最让巴黎人迷恋的女性形象表征。 莲娜丽姿的服装以别致的外观、古典且极度女性化的风格深受优雅富有的淑女所青睐。直至今天,经历了60多年风雨的莲娜丽姿品牌依然是时装领域中最响亮的名字之一。

品牌故事:

NINA RICCI的创始人玛丽・尼纳(Maria Adelaida Nielli)于1883年出生在意大利西北部的都灵。7岁时随全家搬到蒙地卡罗。由于父亲去世,12岁时她开始做针线活。作为一个富有天赋的学徒,她决定投入设计并且采用她儿时的昵称Nina。1905年她嫁给了意大利珠宝商的儿子路易・里奇(Luigi Ricci)并育有一子名叫罗伯特(Robert Ricci)。

1908年,她到当时一家有名的服饰公司当裁缝,但同时她也用NINA RICCI品牌在自己的作坊里生产服装。凭着天衣无缝的制作工艺及优雅可人的淑女风格,树立了独特的形象。1932年,Maria的儿子Robert Ricci成立了一家公司,并劝说母亲和他一起经营时装业务。他们自己设计时装,同时找来以前手下出色的裁缝师进行制作。当年7月,NINA RICCI冬装成功推出,并在法国时装界一炮而红。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装界流行女装男性化,但Maria的设计却强调表现时代女性的个性美。她首创的立体裁剪(将布料缠在模特身上直接裁剪)保证了服装在穿着过程中的流线性,其相当特殊而雅致的细部表现,使服装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轻便,当穿着者在行走或跳舞时,衣服不会妨碍人的行动。而一些相当女性化的褶皱、缝裥、悬垂、露肩和贴身等设计,尤得女性顾客青睐。她的作品近似雕刻,被誉为“裙装的建筑师”。她的设计宗旨是“因人而易、因时而易、因地而易”,“套装以简约为妙,注重制作精致,近观不失其华贵,远观又不失其年轻”。

鉴于NINA RICCI服饰“为营造法国人特有的气质作出了杰出贡献”,Maria曾荣获法国骑士荣誉勋章。

1946年,NINA RICCI首次推出一款香水――“喜悦之心”,独特的心形瓶设计表达一种对胜利的喜悦和对自由的追求。两年后世纪名作“永恒”香水(又名“比翼双飞”)问世,其经典的蛋形瓶身和两只比翼飞翔的鸽子,成为至死不渝爱情的象征。“永恒”香水雍容华贵,是法国最著名、也是世界上最叫卖的香水之一。1952年,又推出“禁果”,一个光滑似缎的水晶苹果瓶身盛载着充满诱惑的香氛。NINA RICCI共有10余种男、女用香水。因为每一瓶香水都有近100种成分组合,瓶身也渗透名师共同合作的心血结晶,因此在70年代甚至有一项市场调查报告指出,平均每一秒钟就有一瓶NINA RICCI香水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售出。

1959年Robert的女儿嫁给后来成为NINA RICCI公司总裁的吉勒・菲什。菲什大力推动NINA RICCI公司的国际化和多元化,除了时装和香水以外,还将公司的生产线拓展到皮件、配饰、太阳镜、手表、珠宝首饰、化妆品、男装、童装等领域,并使NINA RICCI产品成功行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70年,Maria过世,Robert精心呵护着母亲的心血。1979年,NINA RICCI搬迁到巴黎的时装中心Avenue Montaigne (蒙代涅大道),并且开始从贵族走向大众化,开拓其高级成衣、男装和配饰方面的设计。1986年第一家男装店建成,被称作Ricci Club (丽姿俱乐部)。NINA RICCI的男装以高质量著称,无论是西服套装还是衬衣T恤,都是用最高级的面料,加上最精湛的剪裁,力求表现出传统和时尚的完美融合。

1988年,Robert Ricci过世。随着时间的流逝,NINA RICCI的设计师虽已几经更迭,但仍保持了品牌原有的韵致,并将其发扬光大了。

随着服装及饰物的全球性成功,NINA RICCI将腕表产品业务定为主要发展策略,并于1988年11月特别委托位于钟表王国瑞士Neuchatel的资深腕表制造商Time Avenue为人。

自1998年起,NINA RICCI成为PUIG集团成员。该集团于1914年在西班牙创立,是西班牙著名的香水业巨子,一贯以一些拥有极高声誉的名牌为目标,通过收购或注资方式,积极拓展高档消费品市场。NINA RICCI成为集团的一部分后,集团决意深化其发展策略,借以增强其市场占有率及国际声望,将该品牌成功建立的尊贵浪漫形象,推至更高层面。

2009年,Peter Copping始任NINA RICCI创意总监。在巴黎时尚界具备15年丰富经验的他希望捕捉女性魅力的本质,经由巧妙裁剪,以俏皮与性感诠释出年轻优雅的风格,追求与品牌创始之初的同一目标。

“一直以来,NINA RICCI作为不可思议的女性品牌,兼有轻松舒适。”他说,“我感到非常幸运,因为NINA RICCI所传承的是一种精神理念,而并非教条强加于人。我试图捕捉现代衣橱非常女性的一面,以延续这个传统。”追求卓越的过程中,Peter Copping引进了一系列的粉状色彩,缔造肌肤感官体验,唤醒美好梦想,并折射出Ricci女性的倩影――自然且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