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第1篇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大学生;提高途径

自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我国大学生数量持续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就业等各种压力逐渐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和趋势。通过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找到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有效途径,可以培养他们树立理性的人生观,用正确的方式追求科学的幸福目标。

为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状况,我们以烟台职业学院为例,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烟台职业学院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特点、相关因素以及他们处理困难问题的方法等。调查结果表明:我院2%的学生感觉很痛苦,8%的学生感觉较痛苦,49%的学生感觉处于中间水平,38%的学生感觉较幸福,3%的学生感觉很幸福,幸福感位于中上水平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90%左右,这说明当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较好,感觉很痛苦或较痛苦的学生只占10%左右,在分析影响幸福感的原因时,我们发现价值能力、压力状况和人际关系状况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对调查报告进行全面分析以后,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条途径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一、营造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民主氛围

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其主观幸福感及各方面满意度所得分数均高于在其它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大学生,而且他们往往采取积极成熟的方式处理问题,这表明民主氛围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的成长,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因而,我们应当创造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民主氛围,引导其采取积极成熟的应对困难和问题的方式,从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一)倡导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应尽其所能开展多样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健身和娱乐、求知、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和社会交往的机会,例如组织一些高水平的讲座,安排一些高格调的课程,举办一些高品位的活动等;校园文化标志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校园建筑、校训和校园环境等校园文化标志建设上下功夫,在潜移默化中做好校园文化的建设。此外,搞好大学生社团,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

(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是学生体验幸福感的必要保证,也是社会支持影响主观幸福感的良好诠释。大学生在加强以班级、寝室为单位的交往之外,也应重视与老师的交往。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工作部门应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协会等,以促进不同性格、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拉近彼此的距离,增强彼此的熟悉感,引导他们形成健康、良好的人际吸引,促进人际交往形成一种积极的状态。更为重要的是老师与学生交流时,应保持价值中立,使学生畅所欲言,创造和谐的交流氛围。

(三)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增加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和谐的交流氛围,可以使大学生会感到温暖、安全,心理不会受到压抑,还会使大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根据新的认知来调整自己心态,适应社会。

(四)充分相信大学生有自我实现的能力。不论是家庭方面还是学校方面,都应充分相信大学生有自我学习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家长和老师应给予大学生充分的自和决策权,相信他们的选择和判断力,鼓励大学生果敢自信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家长和教师应当担任引导者,而不是决策者。

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价值观对主体的行为有着深层的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有利于他们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使大学生能够理性的认识幸福与金钱的关系。

(一)教育学生淡化物质目标。使大学生在清贫的学习生活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而不被单纯的物质世界所累,需要教育大学生理性的看待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教他们如何在平淡的生活中生存并发现快乐和幸福;使他们认识到在现实生活生存,的确需要一定的物质做基础,但拥有大量金钱财富并不是人生的唯一追求,更不是幸福的唯一标准。

(二)树立教育工作者的榜样作用。大学生不同于高中生,除了已经设立的高校德育教育外,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同大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老师应当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淡化物质目标,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大学生,润物细无声地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和思维模式。

(三)加强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幸福在于身心健康,富有活力;在于精神高尚,内心和谐;在于独自体会,与人共享;在于不懈奋斗,勇于创造。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在价值观的判断和选择方面,大学生应当更加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是金钱等物质财富的多寡与得失。

三、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

为大学生提供有效、可利用的社会支持资源,对于提升其应对困难的能力,提高其自我成就感,增强其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有必要、有义务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客观和主观支持,指导学生学会主动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的帮助。具体方法主要有:

(一)营造关爱氛围。大学生的需要是双重的,在需要客观物质帮助的同时如何给予他们精神依靠是提升其安全感,增加积极情感的大问题。广大师生要有良好的品德,多互相关心帮助,创造友善温暖的集体大家庭。学校、教师和同学之间应密切关注,给与无私的关爱和帮助,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老师和同学无私的爱,体会到社会的优越性,从而树立信心,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二)关注特殊群体。每个学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需要给予不同的支持。比如为经济困难的学生制定助学贷款制度、学费缓缴制度以及入学绿色通道;对人际交往不适的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技巧的指导,开展团体辅导和讲座等。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大学生是社会团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社会未来发展中的主力军。研究和分析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这对社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在主观幸福感概念的研究方面,受到国内外大部分学者和专家认可的是Diener的研究。他认为,主观幸福感是评价者根据某种标准,对其生活质量做出的整体评估。这是从心理方面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1.客观因素

人口统计学变量是指大学生的性别、年龄、民族、家庭所在地等情况。通过分析相关的研究结果,本文认为仅仅使用人口统计学变量来反映主观幸福感是不完全、不科学的。采集的样本数据不同,所显示的调查结果也不同,有些结果甚至是相反的。

家庭经济收入情况与主观幸福感存在一定的关系。家庭经济收入比较高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也相对较高,二者呈现出正相关的特征。但是,有些调研的情况却与这个结果相反。有些经济收入相对较低家庭的大学生也同样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二者呈现较少的相关性。分析其内在的原因,这些经济收入较低家庭的大学生相比收入较高家庭的大学生,更容易满足目前的生活,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标准相对较低,同等消费水平下更容易感觉到幸福。

社会支持是指各种社会因素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方面起到的影响。这种社会支持可能作用于客观因素。比如,当人口统计学变量受到社会其他因素影响的时候,往往会对原有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产生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增强的,也可能是减弱的。上述社会支持也可能作用在主观因素上。比如,某种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自尊心、人格特质等产生影响的时候,就会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同样,这种影响的方向也是不确定的。

2.主观因素

人格特质是主观因素之一,它的分类是以艾森克的理论为基础,从神经质、精神质和内外倾三个维度来影响主观幸福感。学者陈灿锐在其《主观幸福感与三大人格特征相关研究的元分析》中,基于理论和数据两个层面详细论述了主观幸福感与三大人格相互关系。他认为:主观幸福感与三大人格有相关性,主观幸福感与神经质高度负相关,与精神质呈现较小负相关,而与内外倾之中的外倾性呈现中度正相关。

自尊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主观因素之一,也是预测主观幸福感程度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可以直接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造成影响,还可以用自尊来测量和预测主观幸福感的程度。有研究数据表明,正能量情绪指标与自尊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消极的情绪与自尊呈现负相关。自尊可以缓解大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压力,可以避免焦躁和多虑,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控制情感。

归因方式是当个体行为产生后果的时候归纳原因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认为个体行为产生的后果是个体行为本身所决定的,而外控型认为个体行为产生的后果是个体行为以外的某种外在因素决定的。相关调研表明,内控型与主观幸福感呈现正相关性,因为这部分大学生会认为他们的成功是因为其自身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他们将更多地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也更容易感到幸福。但是,外控型认为个体行为结果是由外在因素决定的。这部分大学生会认为无论自身的成功或者失败,都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这种结果的取得对于其个体本身的影响程度非常低,但还是影响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三、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对策和建议

1.社会方面

社会要努力提高支持的力度和强度,为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努力降低因为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因素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的影响。

2.高校方面

高校应在大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增加校内休闲活动,扩展大学生的休闲空间,加大对大学生休闲活动的投入力度,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休闲观念,鼓励他们采用健康的休闲方式放松自己。另外,高校还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尽量减少大学生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出现。

3.家长方面

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和互动,及时掌握和了解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并对孩子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在与孩子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要多鼓励,少批评,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自尊,树立自信,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

4.大学生方面

大学生应想方设法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渠道。当遇到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处于情绪低谷的时候,要能够灵活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情感,及时适应新的环境。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一、选题意义

幸福感指标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是社会心理的综合指标,是反映社会心理状况的“晴雨表”。它是对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正面评价,对心理健康研究来说有更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面对这一阶段特有的多重矛盾,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疏通,就会引发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是心理疾病。因此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培养途径,对指导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冲突和矛盾,塑造健康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分析是提升幸福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大力开展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和深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大学生的自我保健,从而改善大学生生活质量。基于此,本研究以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为切入点,调查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从主观幸福感的七个维度:自我满足、家庭满意、消极情绪、积极情绪、生活满意、社会、人际关系对不同的组分别进行调查,使用SPSS16.0分析调查结果,得出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以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导。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以江苏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94份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5%。根据大学生性别不同分男性、女性进行调查,其中男性有150人,女性有244人;根据大学生年级不同分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进行调查,其中大一学生126人,大二学生90人,大三学生120人,大四学生58人;同时根据大学生学科性质不同分文科、理科、工科和其他学科进行调查,在最终的样本中文科有117人,理科有69人,工科有182人,其他学科有26人。

2.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有两个,一是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该问卷采用5分量表制,其中“1”代表从来没有体验到幸福,“2”代表偶尔能够感受到幸福,“3”代表有时能够感受到幸福,“4”代表经常能够感受到幸福,“5”代表总能感受到幸福;二是对大学生幸福感的总体调查。以一道题目“总的来说,您觉得您幸福吗?”来代表采用5级评分。1―5的数字意义与问卷相同。

3.调查方法

对调查主体中互不相同的各类分别采用等比例抽样方法,但由于当时在校的大四学生较少,因而最终样本中所调查到的大四学生也较少。通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江苏大学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

4.调查内容

以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为切入点,调查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从主观幸福感的七个维度:人际关系、社会(恋爱)、家庭满意、生活满意、自我满足、消极情绪、积极情绪,通过发放、填写问卷方式对不同的组分别进行调查。

5.问卷的编制

本次调查问卷按调查内容针对主观幸福感的七个维度分别设计有关问题,最后的主观幸福感是这八个方面的综合。在参考了国内外的有关问卷的基础上,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相关问题及江苏大学在校本科生的实际情况编制了一份含有25道题目的问卷。问卷由一系列陈述语句组成,要求被试读懂题目后,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地做出最符合自己切身状况的选择。

6.数据处理

得到可靠的样本数据后,根据研究目的,使用方差分析方法,从主观幸福感的七个维度对江苏大学在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使用了SPSS 16.0软件。

三、研究结果

表.不同类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1.性别与主观幸福感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在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差异不明显。但从不同影响维度上看,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不同性别的学生表现有显著的差异,其他方面没有显著的区别。

在人际关系方面,男生得分低于女生。因为在与异往方面,女生具有先天的优势。女生会给人以更为平易近人的感觉,所以女生在与异往方面的满意度会高于男生。在与同往方面,一般认为男生比较豁达,女生更爱斤斤计较,这样说来,男生之间比女生之间更容易相处。但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综合得分低于女生,这表明在人际交往方面,女生的满意度高于男生。这可能与男女生在抱负水平、评价标准和情感体验上有较大差异有关,相对而言,男生对自己的要求和抱负较女生要高一些,体验的幸福感与满意感相对要少一些。

2.年级与主观幸福感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有一定的差异,但不显著。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在对不同影响维度的看法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对人际关系、社会、自我满足三个方面有较为显著的不同。

(1)在人际关系方面,一年级学生与四年级学生得分相差不大,他们的得分高于二、三年级学生得分,二年级学生与三年级学生得分相差不大。一年级学生进入了大学的同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集体,每个人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对集体的融合充满兴趣,这也是人际关系拓展最快的阶段;四年级学生开始与社会接触,对人际关系的认识更加全面也更加深刻,所以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分较高;相比而言,二年级学生和三年级学生的人际圈子相对固定,通过人际交往所获得的满意度也就不会很高。

(2)在社会方面,在此,我们专指的是恋爱,二年级学生与四年级学生得分相对较高,三年级学生得分次之,一年级学生得分最低。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新鲜感仍很强,而且大多学生都是刚认识,对彼此之间了解不深,所以在恋爱方面得分就较低;与一年级学生相比,二年级学生的交际圈子相对固定,对周围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之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也相对较低,他们更拥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感情,因此得分也就较高;三年级学生站在了人生的又一十字路口,他们面临着就业、考研和出国的多重选择,再加上学习压力的增大,要考虑事情的增多,而且有很多情侣由于志向各异而分手,因此三年级学生在恋爱方面得分也相对较低;四年级学生尤其是下学期所要做的事情相对较少,而且大家的方向都基本确定,他们有相对三年级学生更多的时间,因此在社会方面得分就会较高。

(3)在自我满足方面,四年级学生得分最高,一年级学生与二年级学生得分相差不大,三年级学生得分最低。经过四年的学习与成长,四年级的学生变得成熟起来,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虽然面对着很大的就业压力,但仍然对自己充满信心;一年级的学生刚由高中进入大学校园成为天之骄子,对一切都感到很新鲜,大学里较为宽松的管理让他们可以尽情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并且学习压力较小,因此他们的自我满意度也较高;二年级学生已经没有了对大学的新鲜感,而且学习的压力开始增大,加之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他们开始关注各种现实的问题,此时他们的自我满意度就不会很高;三年级学生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高年级学生,他们正处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关键阶段,同时也面临着是否准备考研的选择,有部分的同学仍然处在迷茫的阶段,因此对自己的评价较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专业与主观幸福感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有一定的差异,但不显著。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在对不同影响维度的看法上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对自我满足方面有较为显著的不同。

在自我满足方面,文科学生得分最高,工科学生得分次之,理科学生得分最低。文科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轻,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也相对较多,再加上多数文科学生较理科学生更为感性,感情更丰富,更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所以他们在自我满足方面得分较高;虽然工科学生较文科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但由于他们的专业就业方向相对稳定,因此对未来担忧较少,在自我满足方面得分也较高。理工科的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加上理科所固有的性质,大多数学生思考问题都很理性,所以他们在自我满足方面得分就很低。

四、总结

大学生智力水平较高,情感丰富,情绪易波动,价值观日趋成熟,作为青年的特殊群体,其思想观念代表着青年的主流和方向。幸福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因为它能使大家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研究各种社会问题。幸福感强弱直接影响着每一位在校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培养强的主观幸福感。

分析结果显示江苏大学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在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因此大学生应从自身方面培养主观幸福感,如在完善自我意识、善于调节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应对挫折四方面着重努力。另外,学校还要注意对相应年级自我满足方面的正确引导,特别关注主观幸福感水平比较低的大学生,在思想上多给予帮助,改变其错误认知,防止心理失衡、幸福感滑坡,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几年后将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一群体的幸福感将会影响几年后社会主流工作者的幸福感,虽然幸福感会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但还是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正确培养应引起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王军,张兴权,钱进.安徽省在校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报告[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4):106-110.

[2]王芳,陈福国.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6):5752576.

[3]张雯,郑日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61262.

第4篇

1.财富

金钱可以买到一定程度的幸福,可一旦你的钱负担吃穿行住用绰绰有余时,金钱对你的意义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在任何时代任何地点,科学家们发现,拥有一定数量的金钱是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而不是次要条件,金钱与幸福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

“金钱能买到房子,但买不到家。”这句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的谚语间接地阐明了一个道理:有时有钱人反倒不如穷人快乐。说白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更乐意想办法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并很容易满足,否则,他们的生存就将没有任何价值。

2.欲望

拥有多少才会让你感到满足芽本世纪初,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阿列克斯·麦考斯向来自39个国家的18000名大学生递交了一份问卷。大学生们被要求按照重要程度列出使自己感到幸福的东西。科学家最后看到了孩子们的心声———得到幸福的媒介不仅仅是金钱,还有朋友、家庭、事业、健康……在生活中,那些列出的条件越多的人离幸福就越远。

那些不容易快乐的人想要的是更多的东西,而不是愿望的满足。

在近期的一份投票问卷调查中,富裕的美国人列出了很多他们认为对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重要的物质财富,而较贫困的亚非国家居民的要求就相对少很多。

3.智商(社会性智力)

只有少数人认为聪明人是幸福的:因为聪明人常常可以赚到很多钱,而钱可以让人感到幸福。

科学家的结论则是这样的:智商的高低和获得幸福的能力没有直接的关系。他们推测,聪明人总是会产生更高的期望,因此,除了更高的成就感,他们不会轻易满足于任何事。“高智商只表明你拥有大量的知识和反应力,还有让每件事情都在脑海中得到游刃有余的处理的能力。却无法代表你有能力和周围的人相处融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如是说。他强调,打开幸福之门的真正钥匙是“社会性智力”,而非高智商。

4.遗传

遗传基因是一个人幸福与否的决定因素之一。“遇到令人不太愉快的事件时,我们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有时候取决于遗传基因。”戴维在研究了大量人群后得出了结论,获得快乐的能力50%由基因决定的。遇到磕磕绊绊时,是想办法优雅地跳过去还是难过地坐在那儿哭或是直接转过身绕开,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体内的基因。

研究人员发现,乐观主义者大都性格外向,内向甚至自闭的人获得快乐的机会相对少很多。

除了基因,环境也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路易斯威尔大学的研究心理学教授迈克尔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去看喜剧,一组去看悲剧,结果是从喜剧剧场回来的人明显要比另一组开心,并且健谈。

5.容貌

首先,这对许多人来说是个坏消息:相貌出众的人的确会比样子一般的人幸福些。但是当研究人员向人们提问“你认为容貌与幸福密切相关吗”时,超过半数的人的回答是“个人的魅力的确与幸福的感觉紧密相关。”

心理学家对此的解释是,迷人的脸庞大都是对称的、标准的。而这种对称标准来自于良好的基因及良好的免疫系统。

因此可以说,美丽的人更幸福是因为首先他们是健康的。

相貌不完美的人也不要灰心。如果你对自己的容貌有十足的自信,即使长相平平,你也仍会获得幸福的感觉。不幸的是,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女人更注意的是自己是否太胖了,而男人呢,则老是担心他们自己的身材不够健壮。

6.友谊

很难想象有什么能比流浪在加尔各答的大街上,或生活在贫民窟中,或沦为妓更让人感到揪心了。

然而,你可能无法理解,尽管生活是如此贫困与悲惨,这些人却挺快乐。

研究人员曾将中产阶级中的大学生与城市中的下层人做了对比,发现后者的快乐远远大于前者。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科学家得出结论,“与相对孤傲的大学生相比,城市中的贫民得到的关爱与帮助让他们真切体会到了温暖,从而觉得幸福。”

7.婚姻

美国的研究人员在分析了来自于42个国家的调查报告后得出结论:已婚者的幸福感强于单身的人。“是婚姻让人感到幸福,还是幸福的人都尽可能地选择家庭生活呢芽”

在一次对3万德国人进行调查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幸福的人的确相对而言倾向于家庭生活,他们会尽可能地结婚,然后悠然地享受婚姻生活。

每个人都期待通过结婚改善自己的心理状况。

而事实上,婚姻也的确能够提升人的精神状态,其良性作用一般是从结婚那天开始,持续至少一年。

此后,大多数人的满足感将回落至底线,但一个令人欣慰的事实是,良好的婚姻可以延续这种良性的影响。

调查结果还显示,同居并不能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婚姻相比,同居关系带给你的不安全感远远多于幸福感。事实上是,不安全感是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8.信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宗教信仰与幸福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当人们衰老的时候,你会清楚地感觉到流逝的时间带给人的压力。此时,宗教信仰是顶住压力的最有力武器。”哥伦比亚大学心理研究中心的哈里德教授如是说。

物质上的追求与欲望相对来说是无止境的。人若没有一定的精神力量做支撑,没有信仰与执着的心灵追求,生活就失去了动力和前进的力量。

9.慈善心

研究证明,幸福与心地善良与否紧密相关。多数人都能从最大限度地帮助别人上得到快乐。

洛杉矶玛丽蒙特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康诺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找来一群即将毕业的学生,给三分之一的人发了10美元,三分之一的人发了5美元,剩下的分文没给。然后,他要求钱多的人把手里的钱平均分给那些没有钱或是钱少的人,一直分到所有人的钱数相等。康诺发现,那些愿意把钱分给别人的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快乐的心态。而另一些人更关心的则是自己手里的增长速度,时时刻刻都很谨慎,根本无暇也不可能感受快乐。

10.年龄

有的人认为,消逝的青春将带走一个人所有的快乐。研究成果却证实,事实正好相反,较年轻人而言,年纪大一些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幸福。

在一次调查中,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斯藤森将一份问卷交给年龄处于18岁至94岁之间的184人,让他们回答有关情绪的一组问题。结果是,年纪大一些的人的答案中的消极观念远远小于年轻人。

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师;师德;职业幸福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0;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1-0025-01

高职教师作为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不仅仅关乎自己,更关乎学生的幸福和学校未来健康的发展,关乎社会发展的步伐迈进。文章研究提升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

一、从高职教师自身角度提升自我职业幸福感

(1)树立客观正确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心理学研究认为,当你在从事某项工作任务或进行学习时,如果自身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则能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发掘出巨大的自身潜力,从而积极、主动、非常出色努力地完成这项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对高职教师来说也是一样,只有他们自己热爱自己所从事并可能一直从事的教师事业,把高职教育当作自身的远大理想、人生兴趣、发展平台,他们才能够拥有并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为学生、为学校、为社会奉献的高尚情操。

(2)着力提升高职教师自身综合水平。对于高职教师而言,要提升自身在职业上的幸福感,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提高,如自身师德、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等。一位拥有美德和真理的高职教师可以带领大学生走向健康的求学之道,让其学术能为社会所用,而不是于社会无益,甚至危害社会。所以,高职教师应从自身师德出发,树立健康向上的思想,为学生奉献、为学院奉献、为社会奉献的良好品德。只有拥有健康向上的从业思想,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获得较高的职业幸福感。

二、从学校角度提升高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1)建立完善合理的薪酬体系,提高高职教师职业收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当一个行业的从业者不再为解决基本生活问题而奔波时,这个行业的功能才能实现从养家糊口转移到实现职业理想的高度。这有力地说明个人收入情况对职业理想实现的重要性。作为高校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理应享受合理的待遇,体现其待遇的对外公平性;高校内教师岗位与行政岗位应该在收入上减小差距、不同教师岗位的收入也应该缩短差距,体现教师收入的对内公平性。而要提高高职教师职业收入,则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教师薪酬体系。

(2)确立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高职教师作为学校传道授业的执行者,也是一个学校综合教学水平高低的体现者。社会上对一所高等院校的评价,一般偏重于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拥有多少在国内各研究领域出名的教授、拥有多少在国内各领域比较显著的研究成果,而非学校的硬件设施有多好、学校面积有多大这些硬件因素。所以,高校管理者要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实力,关键还要从教师管理方面下功夫。而对于教师的管理,学校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3)提升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高职教师在专业上的发展,是提高其职业幸福感的重要途径。高职教师的专业水平越高,其在教学中体现的自信感和成就感就越高,其面对专业、面对职业的愉悦感也就越高,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的范围就更广,对学校教师的尊重感就更强,教师从中体验到授人以知识的成就感就越高。高职院校要从学校角度,从制度、管理等方面入手,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大平台。高职教师也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通过继续教育比如在职教育、学术研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学识水平和教育水平,努力成为专业学科的带头人,以自己的真才实学成为学校发展的支柱力量和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从社会角度提升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

高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与社会上其他职业、岗位的幸福感相比较的,它不仅需要高职教师自身调节与努力,也需要学校关心和支持,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理解。

(1)正视高职教师的职业性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都是社会对于教师的崇高赞扬。教师职业被社会圣人化,在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要求下,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允许教师犯任何的错误。而社会过高的要求与自身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正一步步侵蚀高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让越来越多的高职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所以,要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社会就必须正视高职教师的职业性质,更新教师职业要求,对教师职业要有一个合理切合实际的期望。

(2)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高职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责任,他们自身是高级知识分子,承担的也是为莘莘学子传授学识的重任,他们更希望自己的职业得到社会的尊重。在现今社会,尊师重教不能只停留在口号的宣传上,要切实为提高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而努力。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真正改善高职教师的生活,要引导公众改变以学生考试成绩论优劣的教师评价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高职教师的职责已不限于传授学生书本知识,更重大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良好道德和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木生,余小春,邓香兰,李扬.关于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报告[J].职教论坛,2010(09).

第6篇

幸福指数:中国人幸福吗

梁捷,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オオ

近些年来,人们对幸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追求“幸福感觉”转向追求“幸福指数”,希望能够准确地衡量自己对幸福的把握,从而能更好、更有效、更“幸福”地追求“幸福”。

我们在评价和计算“幸福指数”之前,有必要先反问自己,幸福是什么?幸福能否被指数化地衡量?

一、幸福都是相似的?

┝愕愕鞑樵做过一份名为《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这份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和睦、身体健康、经济无忧是城乡居民幸福生活的三大源泉。这份报告有简化幸福的嫌疑,却也得出了重要的结果,传递出很多中国居民对于幸福的认识。从家庭和睦、身体健康、经济无忧这三项指标来看,中国居民们更看重长久影响幸福的一些因素。

幸福是一种瞬时感受还是一种持续的经验,学者们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人强调瞬时的幸福感,更多的出于生理层面的考虑。但设想一下,一个人面对突发事件,可能感觉到强烈幸福,但回去冷静下来,仔细盘算,发觉收益并没有那么大,甚至还出现了误算,那么幸福程度自然就会有所折扣。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即这人回去以后反复体会这次带来幸福刺激的事件,越想越觉得开心,幸福的刺激一次又一次被强化,持续很长时间。所以,瞬时的幸福和持续的经过反思的幸福是不同的。

经济学家黄有光提出这样一个思想实验。假设有两种人生选择:第一种,一个人一辈子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了大量的工作却从未被承认,也没有获得多少金钱。在他临终时,突然知道自己获得一项极高的荣誉,一辈子的工作也完全被承认了,他感觉无比幸福;第二种,一个人一辈子都很成功,风光无限,也享受到很多东西。可是他在临终时,突然知道自己破产了,或者名誉扫地了,一辈子的成就被否定了,他感觉很痛苦。如果你可以选择,你会选择哪一种人生,你觉得哪一种人生更幸福?

经济学的主流观点认为,恐怕还是第二种更为可取,因为从总量和平均水平来看,第二种选择要明显高于第一种。痛苦总是短暂的,它的边际影响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少。幸福指数的调查,还是应该考虑总体的、长时段的、经过反思的幸福体验。

上述研究报告正基于口头及书面的实际调查,故而反映了一种经过时间沉淀以后,反思、想象和体验到的幸福感。这类幸福比较深沉,比较悠长,沉积在我们内心的深处,确实是较高层次的幸福感。虽然它没有刚刚接受到刺激时那么强烈,但经过反思,却是比较准确和有效的真实幸福体验。

中国民众所看重的三种幸福源泉,并非偶然,自我保全和自我复制是生物的两种本能。不难发现,调查结果的幸福三大源泉“家庭和睦、身体健康、经济无忧”形象地表达出这种生物学思想。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得负面的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三大源泉中任意一种破坏了,甚至只是破坏与幸福源泉有关的资源,就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幸。

二、钱越多越幸福?

依据常识可以知道,幸福与经济收入多半相关。经济学家伊斯特林(Easterlin)于20世纪70年代在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时,已经着手研究人们的快乐水平。他通过对20多个国家的统计、抽样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了著名的“伊斯特林悖论”(Easterlin Paradox):通常在一个国家内,富人报告的平均幸福和快乐水平要高于穷人。但如果进行跨国比较,结果尚难预测,穷国的幸福水平经常与富国几乎一样高。比如美国居第一,古巴竟接近美国居第二。

在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时候,收入水平增长与幸福程度的提高基本同步。然而一旦越过一个阈值(往往是年人均GDP一万至一万五千美元),收入水平与幸福水平就失去了关联。有可能钱越多越快乐,也可能钱越多越痛苦。

伊斯特林对其发现的分析和解释颇具说服力:尽管文化传统的差异会使某些国家人民的快乐感超过其他国家,但不同社会生活水平存在着差异的现实是超越国界的。问题的关键是,越富有的国家,人们期望的就越多,从而降低了“财富振奋精神”(wealth lifts spirits)的机会。所以决定人们快乐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是人们对幸福和快乐的“渴望”(aspirations)。这种渴望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当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收入水平开始影响人们的幸福水平。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或期望值,对人们的快乐和幸福程度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足者常乐就是这么个道理。

所以伊斯特林最终得出研究结论是,金钱与幸福的关系,从统计结论来看,有可能是正相关,但也可能负相关,总体来看,两者不相关。

中国是不是也存在“伊斯特林悖论”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一项研究指出,在中国,家庭月收入12001―15000元是一个“阈值”。当月收入超过15000元时,幸福感与收入不再有关联,有可能钱越多越痛苦。

另一份报告则试图解答这个问题。报告指出,62.3%的中国城乡居民“有时”甚至“经常”、“整天”地感到焦虑不安,但进一步的交叉分析显示,“个人年收入”与生活满意度和心情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回答“哪些事情经常令您感到愉快?”的问题时,排在前四名的依次是:家庭生活和谐、身体健康、帮助了别人、工作得到了别人的认可,而“薪酬或收入提高”只是排在第五名。

钱也不是万能的。目前中国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高于农村居民的收入,而幸福度却比农村居民普遍要差。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农村居民2003―2005年家庭人均收入是2622元、2936元和3255元,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依次达到了8472元、9422元和10493元,几乎要相差3倍,而后者的幸福度却反不如前者。显然中国的城市居民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压力大到无法让人快乐起来。

三、中国正变得越来越幸福?

前几年,有一份关于“幸福指数”的调查报告,将浙江杭州列为中国最幸福的城市,丽江、青岛、大连、苏州等城市的排名都很靠前。其中理由很简单,“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虽然杭州的人均GDP未必有上海高,但西湖为全体杭州市民们带来的快乐,是上海等城市根本无法想象的。

可是去年另一份报告的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省市幸福指数最低,而江苏、四川、福建、重庆四地幸福指数排名居前,幸福水平低的原因,主要由高悬的房价和地价所引致。

自然环境、生活氛围对于中国人的幸福水平至关重要。可是随着城市房价的猛涨、日用品的通货膨胀、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微弱的幸福水平提升,被高房价轻易地打压下去。西湖再好,终不能弥补无法买房(甚至无望买房)所导致的绝望。

有些实证研究表明,所有人群中,由单位建房的群体由于在住房上支出较少,幸福感最高。买房族其次,他们虽要归还巨额房贷,但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而主流的租房族倒似乎是最不幸福的,甚至比单位集体宿舍居住者的幸福感还要低。

有趣的是,有学者的调查表明,有房贷的中国人更幸福。他们解释说,房奴多为70、80后,这些群体本身的幸福感就高于其他代际,因为他们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有目标、对未来充满憧憬。但是这种逻辑很荒谬。有房有贷的中国人,很可能是比无房无贷的中国人更幸福,因为他们毕竟还能买得起房,说明有一定的收入基础。但没有证据表明,他们比有房无贷的人更幸福。扭曲房价对大城市居民造成的痛苦,实在与“有收入、有目标、对未来充满憧憬”无关。

又有一份报告,主要调查不同职业工作人员的幸福水平。他们的结论是,从不同职业的幸福排名来看,公务员最幸福。公务员的职业优势给他们的家庭、婚姻生活带来诸多好处,公务员在家庭、婚姻方面的幸福感体验尤其显著。排在第二位的则是中国房地产从业人员。

这份报告与我们的直觉相符。近年来,中央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各级公务员的待遇有了极大提高,一般也不需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所以公务员岗位竞争的激烈程度,远在其他岗位之上。很多学者都认为,目前中国公务员的收入水平与他们实际应得的收入水平不符。单纯从幸福指数的角度来看,固然是公务员的幸福指数最高。但从社会公平角度来看,他们快速提高的幸福水平,往往损害其他就业者的利益,影响社会公平,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

四、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我们这一代人很少谈论什么幸福,倒是更多地谈那些影响幸福的事。有一份公布的报告说,现代人的幸福主要包括住房保证、收入稳定、孩子争气和身体健康这四个方面。实践告诉我们,即使这几个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也不能保证我们幸福,最多只是让我们少一点担忧和害怕。

我们很难界定和研究幸福,只能做减法,看看哪些因素使得当下中国人最不幸福。那么将这份报告反过来,住房担忧、失业担忧、教育担忧、医疗担忧和养老担忧是就中国人的五大心病,这十余年来的改革,始终未能除去这些心头大患。

先来看工作中的忧虑,这里有一系列的数字非常说明问题。大约有四分之一被调查者的工作与生活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工作量不合理;40%的被调查者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不满意;将近50%的被调查者对自身的发展前途缺乏信心;近四成的被调查者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

“工作的人是幸福的”,这句话恐怕应该打上问号。至少那么多的调查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人觉得工作不怎么幸福,大约有三成的人认为工作是非常不幸福的,而真正能体会并享受工作快乐的人,只占所有工作人群的不到一成。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人对工作衍生出来的人际关系、薪酬问题、生活问题等存在不满。工作占据了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一块时间,却给我们带来大量的不幸,这似乎就是残酷的工作现实。

再来看“孩子争气”这点上引发出来的焦虑。一项调查显示:上海竟然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另外一项调查发现将近1/3的在校大学生曾有过自杀念头。北京大学生自杀率在9―24人/10万人之间,自杀死亡已占至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61.38%。

心理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孩子内心都有不同程度的创伤,有些随着时间的逝去而好转,还有些则沉淀下来,潜在地影响个人的性格。我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5个孩子中会有一个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表现。可见中国的孩子们多半都不怎么幸福,默默承受着压力。

接下来是“身体健康”问题。虽然大家表示看重身体健康,但是真正时刻关注健康,健康意识较强的人只占总人口的17%。最近十年来,50岁左右的中年人死亡率上升最快,因为他们无暇顾及自己的健康;而社会上70―8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真正健康的人不到10%。以健康意识为例,在我国,每100万元医疗费中,有99%的费用用于治疗,只有1%用于预防;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应该是7比3。这项数字表明国人健康意识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50岁左右的中年男性,由于事业和家庭等的拖累,健康意识最为淡漠。

一旦生病以后,问题就变得很严重。38.0%的受访者认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形势严峻。持这种观点的受访者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比例依次是33.0%、40.2%和41.0%。34.3%的受访者认为该问题非常严峻。

这些数字是冷冰冰的,但背后折射出的问题是触目惊心的。病人无论在知识上还是身体上,都处在弱者的地位。疾病给他们带来痛苦,对他们而言,克服疾病是追求幸福的最直接手段。可是,看病难、看病贵、假药泛滥,给他们造成最大的威胁,有可能使他们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影响幸福四大因素中的“住房保证”。十年之前,这个问题真还值得讨论。可是到了今天,随着房价不断攀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里,绝大多数青年人都买不起房子,甚至完全放弃了买房的想法。而与住房密切联系的婚姻、恋爱问题却不能这样被放弃。住房问题成为了年轻一代人心理上的重大创伤,不仅改变了幸福指数,很可能还改变了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

第7篇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幸福感影响因素 社会保障

我们首先就课题本身研究了它的背景与意义。一方面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们了解到两方面的背景内容。(1)新生代农民工地位与客观现状是他们虽已成为社会主体,但身份仍然尴尬。之所以说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主体是因为新生代农民工总人数为8487万,占全部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已经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68.6%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自中西部,72.3%的新生代农民工在东部地区务工。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广东地区农民工。虽然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整体较高;大多数人不再“亦工亦农”,而是纯粹从事二三产业;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工作勤奋,仍是吃苦耐劳的一代。并且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在城市定居的打算,但是收入太低和住房问题成为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定居最主要的困难和障碍。(2)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现状不容乐观,略低于传统农民工。他们的幸福感显著低于本地城镇居民,而且女性幸福感高于男性。另一方面,我们从各种媒体新闻杂志了解到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意义。农民工幸福感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晴雨表”,是幸福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在吸纳农民工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的同时,要考虑如何为农民工们提供服务,使他们能够更幸福地工作和生活,更好地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这既是构建和谐社会、幸福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和谐社会、幸福社会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从另一个方面讲,随着利益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和社会阶层关系的复杂化,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相互交错,日益复杂微妙。各阶层或利益群体的幸福感,都从某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某些矛盾的存在和本阶层的利益诉求。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和矛盾,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就要受到威胁,和谐社会、幸福社会建设就要受到影响。

接着我们就这个课题提出了课题研究计划。我们确定了课题的重点难点并明确了我们的创新之处。我们认为这个课题的重点难点在于心理健康问题、家庭状况及成员分布、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问题以及农民工的收入支出状况对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力。同时,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课题上有创新,因而我们会从正面与侧面同时进行分析,并且会通过走访、网上问卷及实际调查问卷多种方式力图得出覆盖较为全面的结论。

然后我们便开始了实践调查。我们的实践调查历时四个月,共分为四期。

第一期调研的形式采取上门走访的形式,通过走访广东汕头非城区一带的新生农民工的留守家庭成员,从侧面了解探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来源因素。这也是我们本次调研的主要特点,即我们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新生代农民工,而不拘泥于只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探究问题的答案。而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家庭成员的走访,我们发现以家庭成员的角度,他们认为收入、职业性质、未来前景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最重要的三个因素。

第二期的调研采用采访的形式,通过采访了广州天河区龙洞当地一些环卫工人、校内保洁员、校内纺织女工等一些农民工群体,从正面直击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来源因素。我们发现收入、社保、子女教育是他们最重视的评定幸福感的三个因素,同时我们也察觉这一部分群体的心理健康状态较为令人担忧,存在不少过度自卑及过度忧虑的心理问题。这点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第三期的调研我们采用网上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目标是社会中各群体对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看法。我们一共在网上收集了八十份问卷,从而从侧面了解社会上对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看法。网上统计数据显示近95%的人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没有得到全面充分的社会保障。而对于当今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地位的问题,30%的人认为农民工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对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33%的人认为无所谓什么地位,众生都是为了生存各谋出路,而37%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处于社会较底层只能从事高强度低技术工作出卖劳动力。

第四期的调研我们采用实地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广州黄浦区及珠江新城一共发放了一百二十份调查问卷,询问新生代农民工各种关于他们幸福感的问题。问卷中我们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各方面的因素都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基本情况如下:(一)文化程度方面接近80%的人有中学及大专文凭;(二)户籍方面超过90%非本地;(三)社保方面在我们调查范围内居然有1/8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任何社保,而余下80%中78%的人五保也不齐全;(四)月收入方面除了极少数少于1000元,大部分收入在1000~4000元每月,并且超过50%的人认为物价及房租可以勉强承受,大部分人的收入都是用在当前消费;(五)政策方面多数人都选择毫不关心的选项;(六)交往圈方面数据分布均匀,没有特定对象;(七)职业方面数据分布也较为均匀,但转工频率也较高,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与没有的各占一半,多数人表示在工作中遭受过性质较轻的不公平待遇;(八)生活压力方面大多数人生活压力较大但表示可以忍受;(九)未来前景方面75%的人觉得担忧但少数有明确规划。(十)总体的幸福感自我评分中32%的人是5~6分,45%的人是7~8分,20%的人自评满分。

综合以上四期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及走访采访等深入了解,我们小组得出的结论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中,收入、社保、工作状况排在前三位。我们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生活各方面问题时,若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也应当从这三方面入手。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小组的成员感受到,庞大民工群体一直都是中国社会所关注的弱势群体,高强度的工作,微薄的收入,高频率的工作转换,不公平的工作待遇,给了这个群体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又由于他们学历低,技术水平有限,所以一些民工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表示基本满意。但大多民工明确表示在大城市生活缺乏安全感,甚至有的已经对社会失去了信心,认为做什么努力都是徒劳的。所以庞大的民工群体潜藏着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社会治安问题。由于低收入又保障不足,背井离乡,必然存在心理失衡,接而各种极端行为的出现挑战着整个社会的治安。

第8篇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近几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对全国各大高校近一万名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抽样调查结果来看,有18.5%的学生存在中等的心理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其中达到严重程度的比例为3%―5%。而江苏大学每年新生入学都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测试发现,平均有近2%的学生存在心理异常,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抑郁、敌对等心理障碍,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生活而休学、退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卫生部2003年调查统计显示,我国大学生中,16%―25.4%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

1.1 新生对独立生活和自主学习的不适应

现在校园里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许多学生从小在家被长辈娇生惯养,生活条件优越,这就从客观上造成了这一代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差,环境适应能力下降。此外,由于大学学习方法与中学有很大不同,自由支配时间比较多,许多学生一下从紧张的高中应试教育下“解放”出来,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小说。不少学生陷入网瘾,失去自控能力,轻者通宵熬夜,生活无规律,影响健康。重者导致学业荒废,精神恍惚,不能自拔。

1.2 人际关系处理不佳造成的孤独、焦虑甚至仇恨感

据最近的一项关于大学生宿舍关系的调查报告显示,近六成的大学生与舍友存在因生活习惯、家庭条件、性格脾气不同而带来的各式各样的矛盾。当代大学生由于受独生子女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少在性格上以自我为中心,自信偏执,易于冲动,随心所欲。少数学生因个性、价值观的差异等因素迟迟不能很好地融入新群体而产生孤独感,而在与同学、老师的相处中,由于人际交往能力差、处理问题的不成熟而导致人际关系敏感,其内心的自卑失落,嫉妒仇恨感极易诱发心理问题和极端行为。

1.3 恋爱问题处理不当

现在大学里谈恋爱现象比较普遍,然而大学生因异地等问题造成恋爱成功率比较低,失恋问题突出。失恋对自己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往往很大,不良情绪酿成的事件比较多。失恋造成学生心理失衡,引发各种的心理问题。同时,在有些院校中,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婚前性行为引发的身心伤害也成为较为突出的问题。

1.4 经济条件的差异引发失衡感

现代社会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社会贫富存在一定差距,来自贫困家庭与富裕家庭的学生,彼此的认同度有较大差距,容易导致情绪波动、价值观的动摇改变,并加剧同学间的矛盾。家庭条件好的同学重视物质享受,他们的出手阔绰对贫困生很可能是一个刺激,这种悬殊容易引发贫困生心中的不平衡感甚至自卑感,并由此引绪反应或者人际矛盾。

1.5 毕业生就业压力大

随着大学扩招,大学文凭的不断贬值,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不少毕业班学生有“就业综合症” ,主要表现在求职过程中的焦虑、急躁、心神不宁,以及达不到期望后的意志消沉和情绪低落。大学生一般就职期望值偏高,同学间也必然会作收入、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比较加之,而存在在社会的一些不正之风使学生看到录用人才的不公正,也会使他们产生愤怒、不安、无奈、孤独等负面情绪。

2 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及对策

2.1 不断加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成立专门的机构展开有针对性的工作

首先,各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既要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又要开展针对个体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在重视课堂教学、课外渗透和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这些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途径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大学生心理社团,以及自我、家庭和同学“朋辈”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2 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建设专业化的队伍

增加经费投入,营造积极的氛围,使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充分发挥作用。通过个体与团体咨询的方式,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进行危机干预,预防和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出现。心理健康教育想要取得成绩,必须下大力气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必须配备一定数量优秀的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针对当前专业人员缺乏经验的现状,必须加强培训,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相关规定和要求,逐步使得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达到相关要求。同时,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自尊;人际关系;相关关系

[DOI]10.13939/ki.zgsc.2016.01.172

1 大学生的自尊及影响因素分析

自尊作为自我系统的核心成分,目前对于自尊的概念,心理学界仍未形成一个完全统一的看法。文章中引用林崇德[1]提出的自尊的定义,“自尊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成分,是与自尊需要相联系的、对自我的态度体验,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大学生的自尊研究现状及特点上可以总结为几个方面:一是整体上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普遍偏高,国内学者李虹[2]等人的研究认为:大学生中高自尊学生占总数的大多数,而低自尊学生只占总数的小部分。二是大学生的自尊在不同年级存在差异,国内学者黄希庭[3]的研究认为,大学生自我价值感水平从大二快速上升,到大三升至顶点,而后在大四有所回落。三是大学生的自尊存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万正维[4]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学生的自尊水平最高,农村学生次之,乡镇学生最低。四是大学生的自尊存在性别差异,学者M.Bolognini[5]的研究表明,女青少年倾向于有着比男性青少年低的自尊。五是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在不同院校间存在差异,张小安、谢朝晖的研究表明,来自重点大学热门专业的大学生的学业成就自尊明显高于来自普通大学冷门专业的大学生。[6]

影响大学生自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我意识、家庭、学校、社会文化以及支持程度,大学生本人的人格特征,大学生的年龄等都在自尊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张文新等在研究中提出:父母的教养方式与自尊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此外,大学生的自尊与抑郁、焦虑、内外向、应对方式、神经质呈显著相关。可见,个人的人格特质是影响自尊水平的一项重要因素。

2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众多学者都对人际交往下过定义,本文引用学者李宏翰和赵崇莲的观点,认为大学生人际关系概念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和周围与之有关的个体或群体的相处及交往的关系,而后者在国内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被广泛使用。[7]

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研究现状及特点上可以总结为几个方面:①整体上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惑增长,目前国内学者骆佳梅[8]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所受到的困惑日益增长;②不同专业人际关系存在差异,王燕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研究得出结论,理工科的学生人际关系好于文科生;[9]③经济状况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联系,国内学者田代亮[10]认为生活于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困扰明显于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④是否独生子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国内学者张灵等人研究表明,在人际关系方面独生子女的均分高于非独生子女;[11]⑤性别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国内学者的研究显示,在人际关系方面男大学生明显好于女大学生;[11]⑥家庭来源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国内学者王燕[9]等认为城市生源大学生人际关系好于农村生源大学生;⑦不同年级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刘天月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变化在不同年级存在差异,趋势表现为大一学生最高,大二学生最低。[12]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既受家庭环境影响,也涉及学校教育以及学生的自身认识能力和行为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如果有因素出现了偏差,就有可能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

国内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受阻,主要是由于个体主观方面的表现如自卑、自负、猜疑、胆小、害羞、嫉妒等原因造成的。

3 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作为心理学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国内外学者也将关注点放在了自尊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关系上,但是研究结果并未达到一致,国内学者张玲[13]研究表明个体自尊、集体自尊和人际关系困扰均达到显著负相关,并且个体自尊与集体自尊的交互作用对人际关系困扰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人际关系困扰对个人自尊、集体自尊及其交互作用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国外研究学者Baumeister,Campbell,Krueger[14]对此的研究发现,高自尊的人的社会生活比低自尊的人要丰富,并且十分满意。Vohs和Heatherton[15] 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高自尊个体,认为不需要其他人,那么人际关系则越差,低自尊个体,人际关系越好。

综合本文以上分析,国外学者对于自尊与人际关系相关的研究开展较早,研究成果丰富。目前较突出之处在于,后人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研究结果,使研究的学术逻辑更严谨,但是不同时期的学者通过不同实验方法所得出的结论都有不一致之处。而这一点国内在学者的研究成果中也是普遍存在。许多笔者分析了其中原因,在已发表的论文中可以看出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自尊与人际关系及其他变量之间的综合研究上,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展。笔者认为,现有国内对于二者之间的研究比较分散,理论和应用方面需系统化的研究,鉴于国内对于该问题的研究结果仍存在不同之处,应将对自尊与人际关系相关研究的探讨居于重要位置,增强对该课题的关注。应结合国外研究的实验范式进行改进,以得到外部效度更有保证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刘爱敏,唐元华,刘铮,等.地方院校大学生自尊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调查报告[J].卫生研究,2011(5).

[3]蔡溢等.大学生自尊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学,2006(5).

[4]万正维,秦琴,陈义章,等.大学生自尊、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2).

[5]Bolognini M.Self-esteem and mental health in early adolescence:Development and gender differences[J].Journal of Adolescence,1996,19(3).

[6]张小安,谢朝晖.重庆市大学生自尊心理状况调查[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4).

[7]李宏翰,赵崇莲.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8(8).

[8]戈鹏,张茂林.聋人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及其与社会支持、自尊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3).

[9]王燕,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优化研究[D].杭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

[10]王宏维.加强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人际和谐关系[J].广东社会科学,2003(6).

[11]张灵,郑雪,严标兵,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

[12]周鹏生.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相关心理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2).

[13]张玲.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第10篇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学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是贯彻这种教育目标的一种重要方式。上个世纪以来,许多学校都对此作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在新课改的教材中,各科也安排了有关探究性学习的课程。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软硬件都相对落后,学生基本都来自于农村,他们不如城里的同龄人见多识广,独生子女或者留守少年的家庭教育环境,使他们缺乏自信,也缺乏对周围人事的关心。我校实行双休日,对距家较远而不能回去的寄宿生而言,往往有大量时间可以支配,作为班主任正好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性活动。

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我校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在阅读了大量研究性学习案例后,结合我校实际和学生实际,我将课题定为“校园·生活”。营造一个文明安全的校园,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才能使学生关爱自己的校园,了解自己的生活,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校园主人翁的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校园文明,远离危险,参与营造“平安校园”,同时,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道德素质。

二、课题目标与方案设计

(一)课题目标

1.认识到维护和创造校园文明、安全需要大家共同参与。

2.让学生学会设计、收集和处理信息,学会合作、讨论以及与他人的沟通,学会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爱他人。

(二)方案设计

1.子课题的确立

“校园·生活”涉及面很广,学生也各有所长,各人兴趣爱好也不一样,又要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我和学生共同设计了以下七个课题:

“校园·生活”

纪律现状与问题

卫生现状与问题

校园安全现状与问题

校园水电节约情况调查

教学情况调查

校园饮食情况调查

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调查

2.具体方案设计

课题组成员为高一(7)班

66名同学。在公布七个子课题后,由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编成七个小组。每小组任命一名组长,再由组长组织成员共同讨论本小组研究方案,然后进行分工实施。

三、活动实施过程

1.学习培训:对学生进行社会学研究方法(问卷法、访谈法、信息分析、撰写报告等)指导。

2.分组讨论,制定调查问卷并各复印30份。讨论确定本组研究方案并进行调查。

3.各小组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讨论,并撰写 四、学生的研究成果

(一)纪律现状与问题 (七)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调查(张晟、刘超2人)

从调查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懂得劳逸结合。调查结果还显示,对于学生课余活动,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导致很多学生对这段时间的安排处于茫无头绪的状态。

希望各班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宣传,学校和班主任要对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进行科学引导。

五、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感受

1.许x:我们从事任何事情,都要有团队精神,相互合作,听从队长的指挥与安排,切不可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只样只会拖累集体。

2.尹星:在这次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它让我了解了怎样开展一项研究性活动,让我知道了怎样制作一份调查问卷,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使我学会了大胆与别人交流。

3.小蕾:平时在报刊上看到调查报告总是不以为然,只是随意看上一眼,有时还会说:“什么嘛!不感兴趣!”然后将它丢在一边,却没有发现在这简单的调查报告背后凝聚着多少人的汗水!今天才体会到一份调查报告的诞生是多么的不容易!

4.陈xx: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合作是成功的

前提,安全是生命的基础。

5.杨x:我们每进一个班级首先找班长,解释此次活动的原因、目的,并自我介绍,他们都很乐意帮我们。

6.吴x:当我们进行走访这一步骤时,成效不怎么明显。有些被调查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或名誉,不愿意据实相告,答案与事实背道而驰,所以,这次调查结果不怎么准确。

7.文x:在此次活动中,我们每去一个班级,都会引来众人的好奇。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引出了许多笑话。

8.陆x:我们第一次搞活动,都不怎么敢敲门,敲了一个班,叫出班长,他们居然哄堂大笑,真搞不懂有什么好笑的。……虽然这次活动碰到了许多困难,但同学们都很开心,也为我们今后行为处事提供了宝贵经验。

9.桂x:在这次活动中,许多同学积极的表现,让我自叹不如,但以后在其它方面,我会努力追求进步,不做落后分子。

10.光x:大家各显神通才能使团队更好更快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11.纪xx:有些现象在学校中存在,且十分严重,而在调查问卷中并没有充分体现。

12.王xx:被调查者几乎都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填。

13.张x: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一些磨擦,但最终大家求大同存小异。通过这次调查,也使自己有了一点成就感。

14.刘x:通过这次活动,了解了与别人交往的一些知识,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

15.方x:增进了我与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提升自己的胆量和信心,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16.高x: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17.江x:我感到学校存在的不良现象的确很多,对于一些可以避免的现象,大家都是各行其是。

18.王x:每个人在团队中都发挥了自己的力量。

19.查x:与陌生人交往其实也没有想像的那么可怕,只要你对别人礼貌,别人也会以礼相待。

20.陈x:从来不敢轻易与陌生面孔说话的我,这次却能够主动与人沟通,并且沟通得很融洽,这是我感到无比自豪的。

21.许x:一向不喜欢说话的我,在这次活动中也参与讨论,我显得异常兴奋,这是我的小收获。

22.桂x:勇于探索是我们高中生必备的精神。

23.桂x:通过队友们说的一些问题,让我也了解到了学校其它方面的问题。

24.汪x:经过这次活动,我变得有些胆大了。虽然过程中有些挫折,但并没有打击我澎湃的心情。

25.陈x:我勉为其难地参加了这次活动,却让我性格改变了很多。

26.汪x:不仅锻炼了我的胆量,也让我更加自信,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感情。

27.吴x:此活动有利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28.陈x:活动过程中,有太多的忐忑,……活动结束后,我们一身轻松,喜悦之情在我们心中飘荡。

29.桂xx:了解到了本校部分学生对节约水电资源的看法,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简简单单,单纯的幸福感。

30.纪x:活动过程中,我们有尴尬,但收获更多的却是成功的喜悦。这次活动不仅很有意义,而且也很成功。是它给了我同陌生的面孔对话的勇气,是它让我发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更是它让我相信团队精神的强大力量!

31.刘x:这次经验将会一次次鼓舞我去参与社会生活。

32.包x:这次活动让我切身体验到环境卫生对我们的影响很大,需要加强环保意识。

33.章x:在此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与分歧,但通过交流化解了这些障碍。

34.苏x:原来我以为发放调查问卷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由我去做时,感觉这件事并不是想像那样简单。

35.王x:不良的卫生习惯不仅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到我们的心情。

36.陈x:在小组活动中要人尽其才,这样才会使研讨结果更具有科学性。

37.谢x:我负责调查高二(6)班,开始不知所措,在他们班级门口站了片刻,才走了进去。

38.汪x:探究性学习并不是高校学生的专利,我们高中生同样可以做到。

39.纪x:每个人都在忙活着,以极大的热情去做这件事,但也有人在胡任务。

40.钱x:这次活动增强了我与同学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1.朱x:经过这次活动能够清晰地反映学校中的卫生状况以及同学们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

42.金x:这次活动增长了自己的的实践能力,有利于我今后的发展,使自己能够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

43.吴x:它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

44.张志x:使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人不愿意帮助,不肯回答我们的问题,可见有些人的素质很低。

45.张健x:少数同学的团结意识差,没有很好地融入集体,甚至帮倒忙,这是我们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

46.章x:无论做什么事,都得慢条斯理,井井有条,这样,才能将事情做得完美。

47.大x:开展一个活动要有纪律,要服从组织安排,不能无目的地乱跑。

48.李x:学生每天打扫的卫生区也只是走马观花而已,在卫生区内仍有较大的垃圾。

49.沈x:卫生还是不够好,经常敷衍了事,应对突击检查,做做样子。

50.章x:我对有些同学有了更深的了解,有些同学的思维异常活跃,面部表情异常丰富。……高三学哥学姐们对问卷中的一些问题设计提出意见,这让我反思,以后做任何事都一定要认真,有错就改,不断提高自己。

51.曹x:不敢敲门找人填写,手伸了又缩,缩了又伸,不知怎么办才好……上楼下楼跑了几次,终于收齐了问卷……这次活动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累,第二个感受是开心。

52.纪x:调查高三同学的时候,他们互相推让,最后送我一句:“对不起”,将我晾在一边,幸亏有队友的帮助,使我完成了任务,给予我更大的信心。

53.戴x:在同学们的鼓励下终于勇敢地与其它同学进行交流。只有学会沟通,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54.袁x:人际交往就是语言交际。

55.陈x:不管认识与否,只要能够交流,就会有很多话题。我们需要大胆与他人交流。……从讨论到走访,再到分析和撰写报告,每个步骤我都认真思考,

一步步做下来。……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仅仅夸夸其谈,更要去实践。

56.汪x:这类活动不但可以训练我们的胆量,还可以使我们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57.纪x:让我了解了学生身上存在的种种问题。

58.王x:完成任务之后,心里充满喜悦和成就感。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参加的。

59.周x: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让我们事前知道,作好准备。

六、对本次探究活动的反思

对于研究性学习,在我校尚属首次,无经验可循,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由于学生缺乏探究学习的经验,事前准备并不充分,他们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都显得有些措手不及。而且整个活动时间安排也比较仓促,准备工作还有很大欠缺。

对于如何开展社会学研究调查,虽然事前对学生作了培训,但时间短,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一些问题。制作问卷时,细节部分还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设计的问题既不全面,也不能反映问题的本质。在小组分组讨论和设计活动方案时,组长和成员之间配合还不够协调,导致时间浪废。尊重他人和谦让精神还待于进一步提高。在访谈过程中,方法不当,使被访者存在疑虑,不敢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甚至是直接地被拒绝,从而降低了效率,影响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实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进一步开拓,比如,对于卫生问题的调查,并不一定要用一种固定的方法去达到目的,可以采用实地查看作为主要方法。还可以去团委调查学校卫生记录,或者走访学校总务处和分管卫生的校长来了解学校措施和动向,从而达到更好的结果。

从七个小组反馈的调查报告来看,学生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对调查报告的撰写,也需要指导和进一步锻炼。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也有比较成功的几点:

1.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并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问题的设计、信息的搜集以及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等)使同学之间增进了了解和友谊。

2.实践证明,我校学生有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与示范高中学生相比,毫不逊色。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这样的学习活动也可以开展起来。 3.学生初步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流程,并积累了经验,为以后的研究性学习打下了基础。

4.提高了同学对校园生活的认识,有利于学生自律性的培养。

第11篇

1 概述

在课题研究展开之前,我们先探讨本课题相关关键词的内涵。

(1)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一般认为,心理危机是指心理产生激烈矛盾并不能得到解决,从而导致当事人精神失常甚至崩溃。而心理危机干预,就是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以帮助平衡其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其冲突性的行为,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则是对心理危机干预活动进行有计划的管理,使其运作符合客观规律,从而使心理危机干预活动切实取得成效并提高效能。

(2)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不同学科、领域中有不同的解释与界定。在社会学中,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在心理学中,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而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人际关系,可以解释为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将采用日常的逻辑来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即把它看作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因此,人际关系贯穿于我们整个日常生活之中,对我们影响巨大:自从人类产生文明以来,我们的每个个体就从属于社会之中,没有能脱离个体的集体,也没有人能脱离集体单独生存。所以,人际关系问题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对我们人生的发展也尤其重要。

2 在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以及与心理状况的关系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来看,大学的管理模式与中学的管理模式存在巨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在大学校园里,学生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的自由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张。这种转变也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更大的考验,心理素质亦是。

大学生杂志社、中国大学生网根据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对涉及大学生心理困扰产生的原因、现状及对策等10个方面的问题所做的网络调查出炉的《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当被问及心理健康的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时,处事乐观、热情诚恳排第一位(83%),其它依次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56%),心平气和、与世无争(51%),吃的下、睡的香(38%)。而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依次是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67%)、就业压力(55%)、自我管理能力不强(51%)、情感问题(48%)、人生发展与职业选择上有困难(48%)、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45%)、学习压力(44%)、经济困难(26%)、不适应大学生活(16%)。①显而易见,人际关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着密切联系,本文下面将详细探讨两者的关系。

与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的主要诱因是学习问题不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不再由学习引起,其心理问题的发生几率要远远大于中学生。浙江省某校曾做过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中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初中生占13.6%,高中生占18.7%,而大学生则高达25.9%。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不是渐渐得到解决,而是越发严重。一方面,这确实是因为从中学到大学,学生越来越需要独立面对问题,压力越发增大,挑战和挫折也日益增多。但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初高中教育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空白,使得中学生在学习中只为大学做好了知识的储备,缺乏独立人格的培养,使之不能马上适应大学生活,特别是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而产生障碍,遭遇挫折。又因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够成熟,往往难以解决这方面的矛盾,久而久之,则产生了心理问题。所以,人际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诱因,主要原因就是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能力上的欠缺。这种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缺乏自我表达能力,不善交流。中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即为学习,较少涉及人际交往,甚至排斥人际交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不仅没有得到适当培养,反而不断退步。我们经常看到初中也许十分开朗的学生到了高中却变得十分孤僻。而初高中是自我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即使学生进入大学,获得了较为宽松的环境,也常常难以转变角色。而且自我表达能力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起来的,缺乏先天积累的大学生想要增强自我表达能力需要耗费大量精力。而缺乏自我表达能力的学生常常会在人际交往中受挫,容易出现逃避,排斥的心理。

(2)自卑。没有什么时候比青年时期更渴望被人承认了。大学生便正处于这一时期,时刻都渴望被人承认。特别是一些原先在中学成绩较好的同学,成为大学生之后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沦为平庸。一时得不到认可,便产生了自卑心理。这种不成为焦点就否认自己的逻辑本身就是一种心理问题,并且它还是产生人际关系障碍的一种诱因。自卑的人不敢表现自己,介绍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显得十分怯弱,无法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而且,自卑的人往往多疑,总是怀疑被人负面评价,或是怀疑别人言不由衷,对人际交往有一种恐惧。

(3)不能适应大学的人际网络。大学里班级氛围没有中学浓厚,交往单位往往是以寝室为主。所以经常出现同寝的人关系很好,与其他同学关系十分生疏的现象,寝室界限便成了一种隔阂。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性,不善于主动推销自己,结交新朋友。

(4)缺乏宽容。现在大多数大学生属于独生子女,缺乏谦让、包容意识。而且大学生大多来自天南地北,习俗和思维方式千差万别,容易发生分歧是很正常的现象。但若缺乏宽容,往往小矛盾无法解决,还经常积累成为大问题,最后难以解决,留下心病。某些极端案例更是引发流血事件。

由上不难发现的是,人际关系和大学生心理状况存在着互相影响的趋势。人际关系虽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诱因,但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常常也影响着他们的人际交往。心理危机和人际交往障碍可以互为原因和结果。其中一环出现问题,往往产生恶性循环。从另一方面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健康心理状况的一种保障。调查显示,人际关系良好的大学生幸福感普遍高于人际交往出现障碍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与人交谈”和“异性朋友”对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表现为:“与人交谈”、“异性朋友”困扰越小的同学幸福感越高。②所以,不管从正向还是反向来说,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而且,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心理状况存在着双向影响的趋势,互为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3 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现状

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据了解,现今全日制高等院校已普遍形成了较为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早在2004年学校即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小组领导相关工作,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每个班级都有选举产生的心理委员,年级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学院也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已经形成初步规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国内其他高校对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也有自己的方式。总体来说,近年来我国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在宏观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细节上考虑,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很多相关工作仍然流于形式,没有成效。相关工作功利性较强,很多高校只顾回应上级要求,对大学生心理工作缺乏其重要性的认识。相关投入少,甚至只是个空架子,起不到任何作用。

再者,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我国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都比较落后。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素质偏低,数量上也与在校人员不成比例。有的学校竟达到了1:10000。可想而知,在实际工作中,其效能是多么低下。据笔者了解,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力量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心理学专业工作者,二是医务人员,三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也就是辅导员。第一、二类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但与学生接触较少,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心理动态。而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多,但相关知识掌握较少。在相关人员结构上也存在一定问题。

最后,我国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在工作方式和理念上也比较落后。首先在发现问题的方式上,主要通过同学的反映,信息来源单一。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也基本属于事后干预,缺乏预防措施。而心理问题的解决,重在预防。所以,我国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距离完善仍然有较大差距。

4 结论及建议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的精神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我国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存在着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际关系的压力。

第12篇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4]。另外,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个标准:有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生活目标,理想的确定要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发展个性;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度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部分国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认为心理健康应该包含以下几点:

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恰当的接纳自我;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培养健全人格;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正确认识环境,并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

有研究表明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与众多因素相关的。如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就大学生而言,其主要诱因有以下几点:

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大部分大学生都曾感到学习的压力,但长期处于高度学习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目前,我校在校生中约15%是贫困生,其中4%—6%是特困生。调查表明,45%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造成较大的心理困扰,而且不懂得如何缓解。

情感困惑和危机。情感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众多个案表明,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人因此走向极端。

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长期以来对他们教育不当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又一诱因。专家指出,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大学生诱发心理疾病,甚至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该情况频频出现在大一新生中,这种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

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吱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宿舍里面不吭气,互联网上诉衷肠。”这些顺口溜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懂如何与人沟通,缺乏交往的技巧。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随波逐流。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比如不当的教育方式、单亲家庭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

教育部调查显示,因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已经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50%左右,我校也存在此种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但与大学生自身缺乏心理健康常识有关,也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急速转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新生最易受“心理断乳期”困扰。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位心理学家近期在上海、北京、广州完成的大规模心理症状自评查测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全国成人正常水平,着重体现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焦虑、恐惧等症状。研究人员还发现,来自外地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比内地生差。调查报告认为,大学新生离开自己所在地区或学校,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求学,地域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使他们极易处于心理应急状态,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相对较多,反应出来的心理和情绪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3.1自我意识的模糊与困惑。我校在新生心理状况调查中发现,23%的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有一部分进入大学后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认识自己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我。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指出,在大学阶段,新生的个体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调查还发现45%的新生特别关注周围人给予的评价,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3.2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障碍。调查中有42%的学生反映,由于环境的改变,自己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中学教师总是把大学描绘成一个“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但跨入大学校园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一部分学生还发觉身处高手如云的新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失落感由然而生;另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困惑。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更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有些学生感觉突然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松绑”,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学习,以致心中忧郁、焦虑;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小家庭过渡到相对自立的大学集体生活,心理上产生一种孤独、空洞感。

3.3人际交往困难。调查中35%的学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敏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引起孤独感、压抑和焦虑;有些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譬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所以害怕与人沟通,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这些学生经常处于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还有些学生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在新同学中不被理解而遭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4.大学生心理教育对策

4.1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关怀和教育。学校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为新生营造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尊重、友善、宽容、朝气蓬勃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这对于一个新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帮助。新生入学后,可以通过报告、座谈会等活动,向学生讲述大学与中学的不同之处,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心理预测力。带领学生尽快熟悉校园生活,组织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思想出现波动的同学,对症下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给予集体的温暖。

4.2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做好心理咨询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学生掌握咨询的途径和方式。如果新生了解了心理咨询的作用,他们可以主动去心理咨询,在辅导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可以较快地缓解心理压力。建立新生心理档案,进行跟踪调查,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并开设心理选修课,举办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出版心理健康读物等。

4.3拓宽思路、发挥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

过去的教育渠道主要是由学校到学院再到班级。由于学分制的推广和公寓制的实行以及不及格率的产生,大学生的班集体观念淡化,责任心不强,只关心自己的事情。加强新生的心理,必须拓宽思路,开辟新的渠道,充分发挥中立渠道、平行渠道、科研渠道等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使新生能够多参与有益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中,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学习,让新生了解大学集体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引导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换,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4.4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

第13篇

关键词 大学新生 适应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4.090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ollege Freshmen Adaptability

――Take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s,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Grade 2014 freshmen as an example

LIU Yanwu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205)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Grade 2014 freshmen as an example to investigate college freshmen adaptation ability. Methods: From academic (professional), individual personality, interpersonal,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attitude and behavior produced five dimensions questionnaire survey analysis. The survey found that overall hospital neonatal adaptive capacity is low.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this paper recommends that similar studies proposed training freshmen adaptability.

Key words college freshmen; adaptability; train

适应是指个体与环境的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适应是指一个人通过不断调整自身,使其个人需要能够在环境中得到满足的过程,适应也是自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大学新生适应界定为:个体在生活、学习环境发生变化时,通过主动顺应,调控和改变环境,最终达到认知和情感上的平衡,产生符合外部环境要求的行为。大学新生适应能力是指个体所处环境变化时的应对能力。大学是青少年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能使大学生更好地规划大学生生活,进行正确地自我定位,顺利地度过转折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然而,随着生活、学习和人际环境的变化,许多学生容易产生心理不适感,甚至出现适应障碍。

为了了解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具体情况,培养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特展开相关调研。本研究选取湖南省长沙市X大学二级学院新生为例进行调查研究。

1 调查报告

1.1 调查对象及主要结果

本研究对442名新生进行调查,发放442份问卷,回收442份。调查对象男女比例为1:4,包括三个专业,共十个行政班级,其中6个行政班级为该校的初中起点六年一贯制本科专业,年龄比高招本科学生普遍小1岁。据调查,在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你是否有信心适应的问题上,54.10%的同学选择了“不是很有信心,需要一些帮助”的选项。在“进入大学后,哪些事情令自己感到苦恼”问题上,选择相关选项的比例为:①感到孤独寂寞,远离父母难以独立面对生活(19%);②学习没有方向,没有动力,不适应教学方法(30.14%);③同学关系、恋爱相处、集体融入适应困难(31.14%);④其他方面(时间利用、竞争压力等)(23.46%)。这与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及相关存在方面的预设较吻合。本问卷从学业(专业)、个体性格、人际关系、心理体验、态度及行为五个维度共14个问题进行设计。

1.2 主要调研结果及分析

(1)关于专业的选择与学习信心的建立(表1、表2)。

表1 专业选择

表2 专业学习信心

在学生专业的选取上,对专业学习有初始动力的同学学习心态积极。而外在压力的过多介入,让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被抑制。

(2)性格取向的自我评价(表3、表4)。

表3 性格表现积极取向

表4 性格表现消极取向

学生在性格自我评价时,积极取向多于消极取向,但二者又十分接近。学生现正处于青春期,性格尚未定型,很大程度上都带有双重性。

(3)人际关系自我评价。

表5 人际关系自我满意度评价

表6 与室友相处的适应评价

从以上调研结果(表5、表6)可以看出,学生对自身人际关系评价满意感较低,但是在与室友(同学)相处时,大部分同学持积极的态度。这反映学生有积极适应新环境的努力倾向。

(4)心理体验。

表7 大学生活与心理预期

表8 压力对学习影响的自我评价

从以上数据(表7、表8)可以看出,在大学生活与心理预期是否平衡方面,大部分学生入学报到后有明显的落差感。在面对压力对学习的影响时,大部分同学表示,压力阻碍了学习的效果,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采取逃避学习的态度。只有少部分同学能体验到压力的正面影响。适当的压力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但需要主体积极应对压力,化压力为行为动力。

(5)态度及行为(表9、表10)。

表9 面对压力的排遣方式

表10 是否有专业学习及能力提升的计划和行动

在维度细分的有关学习及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同一调查结果表明,在学习方式适应上,约52%的同学能积极调整状态,主动寻求帮助。但也有约10%的同学,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或逃避,或放弃。在人际沟通方面,约52%的同学能持主动态度和行为,积极与人沟通,28%的同学表示茫然,接近20%的同学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应对是人们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情绪困扰而采取的方法、手段或策略,其本质上就是一种适应过程,它是认知和行为的综合体。积极应对有助于个体适应环境。 改变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能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①

1.3 相关访谈的了解

(1)该学院新生中,有6个行政班级的学生是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学制的学生,学生经过转籍考试(相当于高考)入大学时普遍年龄偏低。新生入学时平均年龄不足18岁。由于没有经历三年高中的强化学习与历练,学生的心理年龄偏低,耐挫折能力,适应能力相对较低。这部分学生性格尚未定型,大部分同学表现出明显的双重性格。

(2)原有的学习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在入大学前,大部分同学的学习都是被动的,或被安排的,学生本人只要配合努力就能有不错的成绩。但是入大学后,优秀的学生很多。原有的优势消减。学习上需要学生本人自主,并改变原有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很多同学表示难以调整状态,难以做好学习上的自我管理。且由于大学的知识更深奥宽泛,大部分同学表示专业学习的难度大。生活上,学生在入大学前一般有父母亲照顾,之前自理能力培养欠缺,入大学后,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感。

(3)青春期人格尚未定型。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从关注他人转向关注自我,开始张扬自我的个性。同时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风俗习惯的地区、不同背景的家庭,学生之间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差别。较之于原来小范围的人际圈,学生感觉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生活在同寝室的同学,空间的缩小,交往距离的拉近,更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微妙。

2 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除生理上的发育成熟与文化知识技能的积累和提高外,还需要完成的是个人角色的确立以及独立性的形成。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表明,大学生入学适应不良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对大学生活的认知失调,入大学前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学生过度美化了大学生活;第二、自我评价偏差:第一种表现是现实本我与理想我的差距; 第二种表现是自我意识不恰当,容易出现偏高与偏低两极分化的现象;第三、心理的成熟与不成熟并存。②大学新生适应与心理应激、人格的关系研究表明,新生适应、心理应激和人格三者之间两两存在显著相关,人格的中介效应显著。在个人的人格特征方面,活跃、坚韧、利他、随和维度均与适应各维度有显著的正相关。个体人格特征不同引起了个体对不同压力的感受力,进而影响他的应对方式。所以可以推断人格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个体的适应。③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与家庭关系的和谐呈正相关,与EPQ的内外倾向也呈正相关,良好的个性的大学生更有利于获得良好的适应能力。④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大学新生(17~22岁)正处于自我同一期的发展阶段,个体发展的主要危机是如何处理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矛盾。在这个阶段,个体意识分化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要达到统一,这种统一就是自我同一性。如果对自己的本质、价值观没有形成稳定的、前后一致的认识,任何环境的改变都会引起个体对自我的重新认识与评价。所以,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在本质上是大学生在从高中到大学的环境变化下,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结果。如何将自我与环境整合起来,达到和谐状态,是新生人格发展的必然任务,心理适应问题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内容。⑤大学新生适应问题是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如何帮助大学生迈好这一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成败。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重视学校优质文化的营造。在精神文化上,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精神面貌,让学生体验学校优良的文化精髓,增强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在制度层面上,有科学合理,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模式,让学生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遇到困难及诉求时有顺畅的求助渠道及有效的帮助。在物质文化层面,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特别是宿舍、食堂、图书馆、机房等公共场所的优质服务能增强学生对大学满意度,进而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2)重视学生的入学教育。加强学生的入学教育,通过讲座、座谈及班级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会适应环境、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在学生的认知上,需要纠正学生对大学及大学生活等问题认识的片面性。在学生的行为激励上,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压力,面对挫折。在学生的人格培养上,通过榜样示范、活动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坚毅、乐观及健全完善的人格。

(3)重视心理疏导及辅导工作。重视学生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及辅导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让辅导员从沉重而又繁杂的事物中解脱出来。让学生班级事物从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分离出去,还学生辅导工作应有的阵地,让辅导员回归本有的角色定位。学生遇到心理上的困扰,如不能及时得到帮助及指导将使学生对环境、对自我的认同度降低,进而产生挫败感。这为学生的发展埋下隐患,也为学生工作带来危机。在工作机制上,重视二级学院学生成长辅导室的建设,加大专业教师培养,人员配备和经费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学生成长辅导室的功能,而不是让学生成长辅导室停留“突发事件出现时应对危机”“平时无关重要”的位置上,要使学生成长辅导室的工作常态化,常规化。现代社会个体适应的特点之一是相对平衡期缩短,动态调整期变长。只有充分的了解学生思想及心理发展的动态并不断跟进,及时化解学生成长中的心理不协调的困惑,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

3 本研究的不足

调研的对象不宽泛,对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变量缺乏分析。对问题细分的维度没有建立相关性分析。

注释

① 王恺迪.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14.7.

② 刘淑俊.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心理学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③ 李晓.大学新生适应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1).

第14篇

关键词 幸福感 显性因子 隐性因子 幸福悖论

一、 引言

经济学在对生产、消费等实体经济的研究中产生了对效用满足等主观感受的分析,效用理论的出现是经济理论史上的一个重大创新,为研究经济行为对人类福利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效用理论过于严格和理性的假设(如完备性、传递性等),使效用概念在分析经济行为上出现了与人类真实福祉(即幸福)相背离的现象。现代行为经济学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表明,现实中人类的行为选择并非都具有一贯的理性,记忆偏差、适应水平、参照点依赖等非理性心理机制的大量存在,极易导致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使人类的行为选择偏离其根本福祉。这些导致偏好变化的心理机制的现实证据的大量发现,引发了效用理论的幸福意义上的革命。现在,幸福研究已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幸福是比效用更复杂更深层次的人类心理体验,效用反映的只是人们行为选择上的显示性偏好,两者在研究层次、研究目的上都有很大的差别。现代经济学把研究重点放在效用上,以效用替代幸福,不仅会造成经济学研究与人类根本福祉目标的偏离,而且会导致人们对幸福规律的认识偏差。比如,经济学通常假设效用是随着消费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消费水平又通常与收入、财富正相关,因此把效用等同于幸福,就会得出财富或收入越多就会越幸福的结论,实现人类幸福的手段就变成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了。这在理论上妨碍了经济学对幸福问题的深入研究,在实践中则导致人类对物质财富、感官享受的过度追求。

*谢识予,复旦大学博弈论与数量经济中心,Email: syxie@fudan.省略,通讯地址:上海市国权路600号,邮政编码:200433;娄伶俐,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Email: 061015047@fudan.省略;朱弘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Email: zhuhongxin@fudan.省略;本文得到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编号:B101。本文的电话调查得到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的协助,44位经过培训的复旦大学学生担任本调查的电话访问员,在此表示感谢;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宝贵修改意见,文责自负。

大量调查显示,现代社会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比过去有了大幅提高,但人们的幸福感不仅没有明显提高,反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这使得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只重视经济发展并不能带来幸福感的必然提升。特别是收入和幸福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相关性的“收入幸福悖论”(后面简称“幸福悖论”)的发现(Easterlin,1974),更激发了经济学家研究幸福问题的兴趣,此后开始了对收入和幸福关系的一系列研究和对幸福悖论的理论解释。

关于收入和幸福关系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幸福悖论主要是在高收入国家的时间纵向比较研究中明显存在,在低收入国家中则较少存在,而在国家之间或一国内部的横向比较研究中则呈现出较为复杂的表现形式。比如,时间纵向比较研究发现,在过去50年中,美国人和日本人的幸福感并没有随财富的成倍增长而增长,欧洲自1973年以来,也没有增加,幸福感状况表现为一条几乎没有变化的水平线(Mayers,1996;Veenhoven,1984;Frey and Stutzer, 2002)。而在人均收入较低的印度、墨西哥和菲律宾,收入和幸福之间则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Diener and Oishi,2000)。跨国研究发现了1.5万美元的幸福临界点,在人均收入低于1.5万美元的国家组别中,收入对幸福的贡献较为明显;在人均收入超过1.5万美元的国家组别中,收入对幸福的影响较弱(Inglehart and Klingemann,2000; Layard,2005)。对收入与幸福的横截面数据的进一步研究则发现了收入对幸福的边际影响呈现递减的对数曲线规律,即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幸福报酬递减(Diener et al.,1993;Veenhoven,1991)。这些实证研究结果对于更好地认识收入和幸福之间的关系,理解幸福悖论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幸福悖论的成因,伊斯特林自己用经济学的“相对收入假说”、心理学的“定值理论”或 “享乐适应”理论进行解释(Easterlin,1974,2001,2002),西拖夫斯基则认为是富裕社会的过度舒适妨碍了人们感受幸福的能力(Scitovsky,1976)。后来学者以心理学的“享乐水车”理论为基础,划分出更为细致的水车效应,如“满意水车”(Kahneman et al.,1999)和“社会水车”(Bruni and Porta,2005)等理论,强调相对消费和地位(positional)竞争等社会性攀比行为在幸福悖论中的作用。

经济学家对人们在收入、消费、地位等方面的攀比行为已经有过广泛的研究。比如,凡勃仑(Veblen,1899)发明了“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一词来描述消费行为的社会性;西拖夫斯基最早研究了消费和地位之间的联系(Scitovsky,1976);荷诗(Hirsch,1976)创造了“地位性商品”(positional good)的概念以强调相对社会地位的角色。在吸收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弗兰克(Frank,1985a,1985b,1999)进一步根据受他人行为影响的敏感程度,将人类的消费分为“显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和“隐性消费”(inconspicuous consumption)两大类,通过人们在这两类消费领域的不同行为特征的分析来对幸福悖论进行解释。这一理论思想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幸福悖论产生的微观机理有着重要的启发。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均有了很大的提高,攀比性和炫耀性消费也日益突出。这些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对我国居民的幸福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幸福悖论在我国现阶段是否同样存在?这些问题都非常值得研究。但目前对我国居民幸福感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非常少。理论研究方面,田国强、杨立岩(2006)将心理学和经济学中的攀比理论和“忽视变量”(omitted variables)理论统一起来,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下研究人们的幸福问题,探讨了幸福悖论问题。但他们的研究并没有涉及中国人的幸福状况。实证研究方面,大部分学者的研究是针对特定人群幸福程度的测量和分析的,包括中国化的幸福量表的心理测量学属性的检验分析(邢占军,2005),对中国大陆部分城市居民的幸福感调查(奚恺元,2006;邢占军等,2008),对大学生的幸福状况的调查(严标宾等,2003),对老年人的幸福感调查(赵立军和刘旭华,2002)等等,只有少数学者用相对收入、预期(欲望)等比较行为对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因素(Knight et al.,2007)、城乡居民幸福感差异的原因(罗楚亮,2006)进行了探讨,但国内根据经济学理论探讨收入幸福规律和幸福悖论在我国存在性的研究还是较为少见的。

本文将在以往学者提出的显性消费和隐性消费、社会攀比等概念和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幸福与效用的区别和联系,对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和生成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居民幸福感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对幸福悖论在我国是否成立等理论命题进行检验。这对于把握我国居民幸福感的生成规律,科学评价我国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等都有重要意义。

二、 显性因子和幸福悖论:理论分析

人的幸福感是由外在事物刺激而引起的内在主观体验[ZW(]有关幸福的详细定义参考Veenhoven(1984),pp.2228。。外在刺激既可以包括商品消费、收入增加等可以用货币计价衡量的经济因素,又可以包括亲情交流、健康休闲等无法用货币计价衡量的非经济因素。前者容易被人的认知思维所明确感知,后者多为人的情感体验而难以被人的认知思维所把握。例如,商品消费在带给人情感享受的同时会掺杂较多的认知评判体验,而亲情交流则可能没有严格的认知比较思维的参与。二者带给人的幸福体验截然不同。因此我们根据认知敏感程度的大小,将影响人类幸福的经济因素称为显性因子,非经济因素称为隐性因子,同时将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对应的“消费”体验分别称为显性消费和隐性消费。

本文认为,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可以用货币计价、衡量,人的认知比较容易产生,人们对其进行消费时会获得情感享受上的体验,但这种体验极大地受到社会标准的导向和影响,在人际之间会产生明显的炫耀性和攀比,使商品消费带给人的幸福感由于社会比较的参与而发生变异和扭曲。如一个人实现了对某种商品的拥有,他会把这种实现的结果与自己拥有的、自己最想实现的、别人拥有的进行比较,这种相对地位的高低最终会影响到该人的幸福感大小。

人类认知偏差的普遍存在是现实中幸福与效用发生分离的主要原因之一。认知攀比会使人们在对显性因子的追求过程中偏离幸福的轨道,得到的只是效用或功用上的满足,而不是真正的幸福。在显性经济领域,外在刺激通过人的神经心理机制所产生的幸福是经过效用中介折射后的幸福。内在的幸福感受带有明显的效用或功用的痕迹。比如人们更换更快更奢侈的车子或越来越大的房子追求的是其炫耀性功用,首先产生的是效用上的满足,而非直接的幸福。所以,在研究幸福时,我们可以把效用作为显性消费和幸福之间的价值中介,通过幸福和效用的关系,效用和商品数量的关系,来间接把握幸福和商品消费之间的关系。

因为显性消费的效用中介有边际报酬递减的性质,这种性质传导到幸福的形成过程中就会导致显性消费的边际幸福递减。而且受人的生理阈值的明显约束,效用并不一定能全部转化成幸福。许多人在获得消费效用的同时不仅没有感受到幸福,而且会感受到痛苦。因此商品消费带来的幸福感的边际递减可能更快。另外,显性消费所具有的社会攀比效应还会产生资源浪费、恶性竞争等负外部性,造成较大的社会福祉损失(Ng,2003;Frank,1999),因此显性因子对幸福的边际贡献会进一步受到影响,边际递减更快。

与显性消费相反,亲情交流、婚姻生活等隐性消费和幸福之间则具有直接的联系,其消费享受多为纯粹的情感体验,较少掺杂社会比较的因素,无需效用中介的作用,对幸福的生成有更直接显著的影响,因此不会受到边际效用递减性质的影响。此外,隐性消费带给人的精神享乐的无限性,对社会生活也会产生积极的反馈效应,通常有正的外部性,因此隐性消费往往具有边际幸福递增的性质,对幸福的作用远远大于显性因子。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到的一个理论命题是:

[HTH][STHZ]命题1:[ST]显性因子具有边际幸福递减倾向,隐性因子存在对幸福的边际递增作用。隐性因子在幸福生成中的作用远远大于显性因子。

可是,现实中人们往往相对看重显性消费,特别是地位性商品、奢侈炫耀性商品的消费,而忽视家庭生活和健康锻炼等隐性消费(Frank,1999,2005)。现在根据命题1中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所具有的不同性质,就可以在理论上解释现代社会中人们在享受了经济财富巨大增长的实惠后,幸福水平却没有相应增长的“悖论”了。因此证明命题1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幸福悖论做出理论解释。

收入,作为“显性因子”的典型代表,最容易在人际之间产生攀比和竞争的负外部性,相互之间的人际竞争,使绝对收入水平对幸福的影响较小,决定幸福的收入变量主要表现为相对收入水平。相对收入越高的人越幸福,越低的人越不幸福。所以在某一固定时点,收入与幸福之间会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又由于收入的边际幸福递减趋势不可避免,所以在收入与幸福的横截面数据的研究中会发现正向递减的对数曲线规律。而在时间纵向比较研究中,由于社会攀比所造成的个体幸福感在社会比较线上下的提高和降低会一一相抵,这就使时间序列的社会平均幸福感水平呈现总体不变的长期趋势,出现明显的幸福悖论。因此,我们可以将收入与幸福的悖论关系进行如下更为具体的命题总结。

[HTH][STHZ]命题2:[ST]在时间纵向比较中幸福未必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在横截面比较中幸福是收入的增函数,收入与幸福存在对数曲线关系。

由于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对幸福的影响机制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在注重显性因子尤其是收入对幸福的影响之外,也把研究视角拓展到家庭、婚姻等隐性生活领域,以探讨幸福形成的一般机制。

由于幸福的产生与一国的体制、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在幸福形成的一般机制的探讨中不能忽视这些因素的影响。但制度性因素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这里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既定的环境变量进行处理。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把幸福函数写为:

其中,E是文化、政体、地域等环境因子,E ―表示其对幸福的“定值”属性。C是显性因子,包括收入、物质条件、工作成就、物价、经济发展等。U(C)是显性消费的效用函数,表示显性消费通过效用中介产生幸福的机制。I是隐性因子,包括年龄、性别、个性、婚姻、家庭、健康、生态环境、人际关系等。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对幸福的影响一般具有如下性质:H/C0,以上性质基本上刻画了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对幸福的两种不同作用规律。

在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显然也存在比较普遍的攀比行为,背后主要是“面子”问题。这会产生很强的显性消费负外部性,从而导致显性因子的边际幸福递减倾向。但我国传统上又是重视家庭生活和亲情关系的国家,因此隐性因子对幸福的正面作用也比较强。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我国居民的幸福感可能有其特殊的规律和特点。我们将在实证部分对这种规律进行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呈现不均衡增长的态势,收入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绝大多数人的绝对收入虽然在不断增长,但相对收入并没有提高。因此在认知攀比的作用下,我国居民的幸福感不一定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由于我们的调查只能得到截面数据,实证研究也只能对命题2中横向比较的结论进行检验。

三、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一) 数据调查[KH*2]

为了实证研究我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检验理论分析结论,我们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上海居民幸福感的相关数据[ZW(]问卷调查对象是居住在上海地区的年满18岁的中国公民,共调查2381名被试,获得有效样本808份。。对一个地区居民的幸福感进行单独调查,可以排除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差异等定值因素E的影响,揭示个体特征、生活状态、社会经济因素等对人们幸福感的影响,对深入研究我国居民幸福感的内在规律有重要意义。

该调查包括有关个人特征、生活状态、社会经济环境满意度、物价房价变化的影响和对一些社会经济问题的看法五方面内容,涉及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经济发展、股市、房价、物价、利率政策、政治活动、环境治理、医疗社保、人际关系、健康等25个问题。其中股市、房价、物价、家庭月收入等是影响幸福的显性因子,人际关系、婚姻、健康、环保等是隐性因子。调查方法是李克特式的量表调查方法,如让居民用0分(表示“一点也不幸福”)到10分(表示“非常幸福”)的11级打分法对自己的幸福程度打分,通过对定性结果的有序赋值得到相关数据。在具体统计中,我们对调查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了方便分析的归并处理,对性别、婚姻、年龄、职业、、子女状况等定性变量进行了哑变量设置。

调查获得的808份有效样本的幸福程度自我打分分布情况如表1。实际打分居民的幸福感中位数是8分,众数也是8分,平均幸福程度为7.15分,标准差是1.756。其中大多数居民的幸福水平在5分(代表既不幸福也不痛苦的中性状态)以上,66.5%的居民的幸福感介于6和8之间。这与文献中国外居民幸福感状况的调查结论很接近(Argle,1999,2001;Veenhoven,1993;Diener and Diener,1996;Rojas,2005)。

(二) 收入与幸福关系的检验

首先用调查获得的808份有效数据对我国居民收入与幸福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对命题2的横截面结论进行实证检验。文献中收入与幸福关系的研究通常以没有控制其他人口统计学变量情况下的幸福和收入的两变量简单回归为基础(Easterlin,2005;Frey and Stutzer,2002;Diener et al.,1993;Veenhoven,1991)。为了使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本部分也将采用相同的研究方法。这里采用的幸福数据是居民对自己幸福感的主观打分,收入取的是把家庭月收入的区间平均值。采用的回归模型为:

其中,H是幸福感量值,Y是家庭月均收入,μ是随机误差项。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收入与幸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但对数收入的回归参数仅为0.38,R2=0.027685,说明收入尽管呈现与幸福感的显著正相关性,但却只能解释幸福感差异的极小部分。表2的回归结果与横截面数据研究文献得到的普遍结论相吻合。根据回归结果得到的收入幸福曲线如图1所示。

图1意味着收入的边际幸福递减规律的成立,验证了命题2的收入幸福对数曲线关系,证明“幸福悖论”在我国是存在的。图1显示,大约在家庭月收入5000元人民币[HJ*4/9]左右存在一个临界点,在5000元以下收入对幸福的边际报酬递减趋势明显,在5000元以上边际报酬逐渐趋近于0,收入增加对幸福的影响越来越微弱。

(三) 影响幸福的因子分析

本部分用808份样本数据对隐性因子和显性因子对幸福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对命题1进行检验。因为幸福数据是排序等级数据,而且需要考虑的解释变量较多,因此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具体采用的计量模型如下:

其中,i是自变量向量的行数或分层组数,j为被解释变量H的分类,j=1,2,…,10。αj为常数项,Age、Gen、Mar、Rel、Edu、Occ、Chi、Jus、Med分别代表年龄层次、性别、婚姻状况、、教育层次、职业、子女状况、公平与效率选择、媒体选择等有关被试的个人信息的人口统计学变量。Pri、Ach、Hea、Hom、Com、Mec、Env、Eco、Sal、New、Sto、Hou、Rat和Soc分别代表物价上涨影响、理想实现程度、健康水平、对同性恋的包容度、人际关系、医疗和社会保障状况、环境治理、经济发展状况、家庭月工资、新闻关注范围,以及股市、房价、利率政策和社会活动的影响程度。这些变量放在u(•)函数中是因为调查得到的是这些变量的主观感受程度,而非这些变量本身。,β,τ,ρ,ι,θ,[AKw-D],λ,ο,χ,δ,γ,ξ,[XCa19.tif],ω,ζ,ε,,σ,φ,μ,κ,ψ分别为解释变量对应的系数。

1. 回归结果

808份调查数据的有序logistic回归的主要结果如表3所示。表3列出了10个幸福等级所对应的常数项和主要解释变量的参数估计情况,删除了“媒体选择”分类变量的参数估计情况。

注:这里采用的是Logit连接函数,下同。

a这里参数设为0,哑变量设置以该变量为参照,下同。

表4输出了模型的拟合检验结果,模型总体检验的似然比统计量(-2 Log Likelihood)的显著性水平P值为0.0000.05,表明模型拟合数据。比例优势假定的P值为1.000>0.001,表明采用logit连接函数的模型拟合较为理想。

模型拟合优度评价的另一个指标是伪决定系数(PseudoRSquare),与一般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不同,它们在取值和意义解释上与真正的决定系数均存在较多差异,只能作为模型拟合优度的参考。表5给出了logistic回归的三个伪决定系数:Cox and Snell、Nagelkerke和McFadden,其值分别为0.287、0.294和0.091,只能解释应变量变异的一部分。由于它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决定系数,并不能以此来断定模型的拟合情况,关键还要看模型的经济学幸福逻辑意义如何。

2. 回归结果分析

本部分就logistic回归中发现的相关规律进行解释。logistic回归是通过回归系数来解释优势比(Odds Ratio,OR)。回归系数表示的是对数优势logit(p ∧)的平均改变量。优势比是被用来作为自变量对应变量作用效应大小的指标。二者的关系为:OR=exp(bj),其中,bj为回归系数。

从表3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对幸福负面影响最大的是物价上涨,其回归系数为-0.376,优势比为exp(-0.376)=0.69,表明受物价上涨影响程度大的居民的幸福感低于受物价上涨影响程度小的居民,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受物价上涨程度的影响每增加1单位,幸福感位于有序分类高端的优势将改变0.69倍,受物价上涨影响程度大的居民的幸福感优势是影响小者的0.69倍,且该变量通过了Wald统计量的显著性检验(P=0.000

其次对幸福存在负面效应的因素还有对同性恋的认同度(优势比为0.77)、股市的影响(优势比为0.94)、利率提高的影响(优势比为0.98)和政治活动的影响(优势比为0.95)。除了对同性恋的认同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他3个变量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且利率提高和政治活动的影响的优势比几乎接近1,表明受利率提高和政治活动影响程度大的居民的幸福感优势与影响程度小的居民的幸福感优势没有太大差别。相比于物价因素,这些政治经济因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关联影响较远或难以觉察,人们在评价幸福感时常常会忽视这些因素。对这些因素,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可以考虑删除。

对幸福正面影响最大的是人际关系满意度,其回归系数为0.437,优势比为1.55, P=0.000,说明对人际关系满意度高的居民的幸福感显著高于意度低的居民,人际关系满意度对幸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他对幸福有正向影响的自变量还有理想的实现程度(优势比为1.18,P=0.020)、健康状况(优势比为1.34,P=0.000)、医疗社保(优势比为1.22,P=0.001)、环境治理(优势比为1.27,P=0.000)、经济发展(优势比为1.17,P=0.088)、家庭月收入(优势比为1.04,P=0.320)、新闻关注范围(优势比为1.04,P=0.020)。其中,理想的实现程度、健康状况、医疗社保、环境治理和新闻关注范围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新闻关注范围(优势比为1.04)对幸福几乎没有影响,说明该变量与幸福关系较弱,在以后的分析中可以不予考虑。而经济发展、家庭月收入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对幸福的影响均较弱,尤其家庭月收入优势比仅为1.04,说明家庭月收入高者的幸福感优势仅是低者的1.04倍,验证了收入与幸福之间不存在显著正相关的悖论现象。

在无序分类自变量中,男性比女性的幸福感明显低(回归系数=-0.426),其优势比为0.65,且通过显著性检验(P=0.003),说明性别在幸福决定中存在不容忽视的影响。上海男性幸福感优势只为女性的0.65倍,这与文献中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相吻合(Brody and Hall,1993;Cheung and leung,2004)。这可能与性别的社会角色认同的差异有关,相比男性,女性的社会责任感较少,生活压力较少,对生活更容易满足。

相对于学生,农民(优势比0.35,P=0.043)和企业主(优势比0.44,P=0.043)的幸福感显著较低。在所有职业分类中,农民是最不幸福的人,其次是企业主、单位员工,而学生的幸福感是最高的,这说明中国社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对底层农民和创业企业主的生存压力的关注是不够的。

在婚姻状况中,未婚者、离异者均比已婚者的幸福感低。未婚者的幸福感优势是已婚者的0.51倍(优势比为0.51,P=0.064)。离异者的幸福感优势显著低于已婚者(P=0.000),其优势比为0.06,即离异或其他婚姻变故者的幸福感优势只有已婚者的0.06倍,而已婚者的幸福感优势是离异者的16.67倍(1/0.06),二者的差距非常明显。这一发现也与文献中的研究相吻合(Inglehart,1990;Russell et al.,1994),表明婚姻生活能够提供亲情网络的情感支持,提高个体的积极情感水平,对人的幸福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是幸福感中最强的预测指标之一。此外,子女状况、受教育程度、年龄、对幸福均没有显著影响,可以在进一步的分析中予以删除。

综合以上分析,物价、理想实现程度、健康、对同性恋的认同度、人际关系、医疗社保、环境治理、新闻关注范围、婚姻、性别10个变量不仅与幸福优势的相关程度较大,而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

(四) 显性因子与隐性因子的特性检验

进一步地,以优势比作为衡量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对幸福的边际贡献大小的近似指标,以优势比是否大于1作为边际贡献递增或递减的分界线,对命题1的隐性因子的边际幸福贡献递增的性质和显性因子的边际幸福贡献递减的性质进行验证。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物价(优势比为0.69

在隐性因子中,理想的实现程度(优势比为1.18>1)、健康状况(优势比为1.34>1)、人际关系(优势比为1.55>1)、医疗社保(优势比为1.22>1)、环境治理(优势比为1.27>1)等隐性因子的边际幸福报酬均存在明显的递增趋势,其中健康状况和人际关系的边际递增趋势明显。以健康状况为例,健康状况的满意程度每提高1个等级,幸福优势将改变1.34倍,幸福感出现明显递增。而且,以上对幸福的边际增进作用明显的隐性因子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对命题1提供了有力支持。唯一一个出现边际幸福递减倾向的隐性因子是政治活动的影响(优势比为0.95

这些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隐性因子对人们的幸福感的作用远远大于显性因子,幸福不是来源于人们投入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的收入变量,而是来源于需要经营的人际关系、婚姻、健康等隐性因子。这是一个与人们直觉反差很大的“悖论”结论。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显性因子过度追求的做法带来的只是炫耀性效用的满足,而不是幸福感的提升。所以在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上,如果在经济因素上做文章的话,不是直接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而是抑制通货膨胀和改善就业。这对目前普遍存在的盲目收入攀比敲响了警钟,因为这不仅无益于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回归结果中家庭月收入的优势比仅为1.04,几乎对幸福感没有影响),而且由于收入攀比能够挤压人们用于隐性消费的时间,反而起到了消减幸福感的反作用。实证验证结果对命题1和命题2均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也对本文的理论结论进行了充分验证。

根据表3的参数估计值,参照计量方程(3)可以写出累加概率有序logit模型:

其中,Pri代表物价上涨的影响,Ach代表理想的实现程度,Hea代表健康水平,Hom代表对同性恋的包容度,Com代表人际关系,Mec代表医疗和社会保障状况,Env代表环境治理,Gen代表性别, Occ代表不同职业,Jus代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选择,Mar代表婚姻状况。

可见,从方程(4)到方程(6)各累加概率logit模型除了常数项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外,各自变量对应的回归参数都是相同的,表明各幸福等级的影响因素的内在作用规律是一致的,随着幸福等级的提高累加概率是不断增加的。

四、 结论与政策启示

通过以上2个命题的实证检验,本文理论部分的主要结论均获得了较好的验证。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中国(上海)居民的幸福感并没有同幅度的增长,家庭月收入对幸福的影响存在边际递减的双曲线规律,而在控制其他变量之后,收入对幸福几乎没有影响。“幸福悖论”现象在中国明显存在。在幸福影响因子的检验分析中,人际关系、婚姻、性别、健康、医保、环境等隐性因子对上海居民幸福感的贡献要远远大于物价、股市、利率、收入、经济发展等显性因子。隐性因子存在较为普遍的边际幸福报酬递增规律,而显性因子则存在较为普遍的边际幸福报酬递减的规律。

上述研究表明,影响居民幸福的主要因素不是显性经济因素而是隐性非经济因素。经济的高速发展并不是增进人民幸福的有效手段。如何更好地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有效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可以为此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启示。

第一,普遍提高收入水平不是提高居民幸福感的正确途径。

中国居民收入对幸福的边际递减规律的发现,意味着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在增加幸福感上,比提高同等幅度高收入人群的收入要显著地多,这表明经济发展中过度重视人们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对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有一定的偏差。国家在收入分配政策上,需要防止一刀切,要把收入提高的重点放在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上,这对于提高整个国民的幸福水平和改善幸福分布状况均有显著的效果。

第二,提高国人幸福感需要在隐性因子上做文章。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收入、物价、房价、股价等显性因素并不是增进居民幸福的主要因子。相反,一些隐性因子,如婚姻、性别、职业、医保、人际关系等却是影响人们幸福的主要因素,政府应该在减少离婚率,提高男性幸福感,减少农民、企业主的生存压力,改善医疗和环境质量、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多做文章,这才是提高全民幸福水平的有效途径。

第三,经济发展应坚持有利于福祉的正确方向。

幸福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不应以越来越高的收入或越来越奢侈的消费为目的,发展成果不应浪费在社会攀比性强的炫耀性效用的满足上,而应该重视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等隐性保障或隐的加强,切实落实到提高居民幸福感上,这才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公共物品的支出占GDP的比重偏低,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印尼、菲律宾等落后国家持平,在提高国民福祉、建设福利经济社会上尚存在较大的操作空间。在全球经济处于不景气的“谷底”阶段,我国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刚好比在全国上下都忙着赚钱的“峰顶”时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发展和加强影响幸福的隐性因素上,搞好医疗、教育、交通、环境,让人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关注自己的健康,去享受亲情,去更好地休闲和享受生活,让人们从赚钱的繁忙之中走出来,真正地体会幸福生活,这样可以在金融危机期间,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幸福水平,营建一个国民幸福指数最大化的和谐社会。

总之,经济发展应该是一条“幸福最大”的“中庸之道”,而不是螺旋上升的“GDP增长”之路。在这条“中庸之道”中,一边是不与金钱挂钩的工作制度,一边是要与亲情挂钩的休闲享乐。

参考文献

Argyle , 1999, “Causes and Correlates of Happiness,” in Foundations of Hedonic Psychology: Scientific Perspectives on Enjoyment and Suffering, Eds. by Kahneman D. E. Diener and N. Schwartz,353373.

Argyle M., 2001,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Published by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Group.

Brody L. R. and J. Hall, 1993, “Gender and Emotion,” in Handbook of Emotion, Eds. by Lewis M. and J. Haviland,447460.

Bruni L. and P. L. Porta, 2005, Economics and Happiness: Framing the Analysis,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eung C. K. and K. K. Leung, 2004, “Forming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dur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5,2356.

Diener E. and C. Diener, 1996, “Most People are Happy,”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7(3),181185.

Diener E. and S. Oishi, 2000, “Money and Happiness: Incom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cross Nations,” in Cultu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Eds. by Diener E. and E. M. Suh,185218.

DienerE. E. Sandvik, L. Seidlitz and M. Diener, 199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Relative or Absolute?”,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8,195223.

Easterlin R. A. 2005,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of Income? Caveat Emptor,”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70,243255.

Easterlin R. A. 1974, “Does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the Human Lot?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in Nations and Households in Economic Growth: Essays in Honor of Moses Abramowitz, Eds. by David P. A. and M.W. Reder,89125.

Easterlin R. A. 2002, Happiness in Economics, Published by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Easterlin R. A. 2001, “Income and Happiness: Towards a Unified Theory,” The Economic Journal, 111(473),465484.

Frank R. H. 1985a, “The Demand for Unobservable and Other Nonpositional Good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5,101116.

Frank R. H. 1985b, Choosing the Right Pond,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ank R. H. 2005, “Does Absolute Income Matter? ”, In Economics and Happiness: Framing the Analysis, Eds. by Bruni L. and P. L. Porta,6590.

Frank R. H. 1999, Luxury Fever: Why Money Fails to Satisfy in an Era of Excess, Published by New York: Free Press.

Frey B. S. and A. Stutzer, 2002, Happiness and Economics: How the Economy and Institutions Affect WellBeing? Publish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irsch F. 1976, The Social Limits to Growth, Publish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nglehart R. 1990, Culture Shift in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Publish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Inglehart R. F. and HD. Klingemann, 2000, “Genes, Culture, Democracy and Happiness,” In Cultu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Eds. by Diener E. and E. M. Suh,165183.

Kahneman D. E. Diener and N. Schwartz,1999, WellBeing: The Foundations of Hedonic Psychology, Published by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Knight J. L. Song and R. Gunatilaka, 2007,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its Determinants in Rural China,”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Oxford,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No.334.

Layard R. 2005, “Rethinking Public Economics: The Implications of Rivalry and Habit,” in Economics and Happiness: Framing the Analysis, Eds. by Bruni L. and P. L. Porta, 147169.

Mayers D. G. 1996, Social Psychology, Published by New York: McGrawHill.

Ng YK. 2003, “From Preference to Happiness: Towards a More Complete Welfare Economics,” 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 20,307350.

Rojas M. 2005, “A conceptual referent theory of happiness: Heterogeneity and its consequence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74,261294.

Scitovsky T. 1976, The Joyless Economy: An Inquiry into Human 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eblen T.1899, The Theory of Leisure Class, Published by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Veenhoven R. 1984, Conditions of Happiness, Published by Dordrecht.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Veenhoven R. 1993, Happiness in Nations: Subjective Appreciation of Life in 56 Nations 19461992, Published by Rotterdam. The Netherlands: Erasmus University.

Veenhoven R. 1991, “Is Happiness Relative?”,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4,134.

罗楚亮,2006,《城乡分割、就业状况与主观幸福感差异》,《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3期,817―840页。

田国强和杨立岩,2006,《对“幸福―收入之谜”的一个解答》,《经济研究》第11期,4―15页。

奚恺元,2006,《2005年中国城市及生活幸福度调查报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刑占军,2005,《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邢占军、刘相等,《城市幸福感――来自六个省会城市的幸福指数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

第15篇

调查称毕业生最满意专业是哲学

理学最不受待见

“学什么轻松点?”“哪个学科好就业?”相信这是每一个高中生在填报志愿时,都要头疼的问题。近日,苏州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对该校各专业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颇令人意外。在专业满意度问题上,向来给人以“抽象高深”印象的哲学,逆袭成为毕业生满意度最高的学科,67.5%的哲学专业毕业生对自己的专业很满意,更有47.5%的学生对专业“非常满意”。工学、经济学分别以52%、50%的满意度位列二、三名。理学、体育类、历史学专业则“不幸”成为不满意度最高的三类专业。

——《现代快报》

娱乐王室的消费效应

当年查尔斯王子结婚时,英国的直播吸引了全球7亿观众,给当时处于经济衰退最严重阶段的英国打了一针强心剂。威廉王子和凯特的婚礼给英国增加了至少20亿英镑的效益。据美国时代杂志估算,英国小王子的诞生将给英国带来4亿美元的收益。

时尚界早已熟知皇室成员的明星效应,“凯特效应”早已是时尚界的宠儿。不过,小王子应会快速取代母亲成为新宠。这对目前尚未恢复元气的英国经济来说,绝对算得上“重大利好消息”。在经济阴霾之中,无意间产生的幸福感也许会给平凡的生活增加些激情。

——《人民日报》海外版

高考状元为何一路向西

日前,中国校友会网的最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称,高考状元在国内完成本科学业后,选择在国内直接就业或创业的比较少,大多数高考状元选择继续出国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保守估计全国“状元”中出国留学比例高达60%。

高分考生出国深造,一些学生放弃中国高考出国留学,越来越高涨的留学热已成为近些年来普遍也值得深思的现象。这需要我们的高校深刻反思:如果不从整体实力上努力提升,不从教学理念、育人手段上真正加以完善,不逐渐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必将会有更多的青年学子“用脚投票”。

——《人民日报》

明星为什么拿“生命”炒作

现在各路女星为了搏版面真是拼了,就算对明星炒作已经见怪不怪,网友还是忍不住调侃“向用生命在宣传的星星们致敬”。以前,明星焦虑的是如何保护隐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为如何让隐私换取最大化利益绞尽脑汁。微博、微信时代,话题和热点不停更迭中,明星缺乏安全感和失去分寸的慌张内心已经掩饰不住了。

娱乐产能过剩的时代,一部作品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捧红、供养一个明星了,没有话题,最好的结果也是戏红人不红。更为残酷的是,微博时代,话题又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和消亡,在有限的亮相时间段里,不拼命的注定是炮灰。

——《北京青年报》

把高校“点招”当做腐败来打

2013年,教育部严令禁止高校“点招”,但禁令之下,“点招”不但没有禁行,反而潜行得更加隐蔽,收费标准也随之“水涨船高”。某高校的“点招”收费高达100万元,已经成为教师福利和学校经费的重要来源,而自主招生则成为高校“点招”的新通道。

所谓“点招”,是指高校对一些分数达到最低控制线但又达不到学校投档线的考生点名录取。高招本该“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点招”却是裸的“拼爹”和“拼钱”游戏:一些有权者打一个电话、递一张条子就能让高校点名录取某个考生,一些有钱人花几十万、上百万元就能让孩子“考”上心仪的大学。很显然,“点招”是对高考公平的羞辱,是对世道人心的伤害。

——《新京报》

观察

大学毕业可不可以去养猪卖肉

一边是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一边是追逐成功的财富梦想,在两难之中,许多大学毕业生,一出校门即加入了创业者的行列。

几年前,北大中文系毕业生陆步轩卖猪肉一事曾引起社会关注,现在,又有北京大学毕业生创办的“壹号土猪”品牌,吸纳了500多名大学毕业生。而纵观近几年来的大学生创业,很多项目的“层次”都不高,除了卖肉养猪,还有当农民的、摆摊的、送外卖的等等。

有人认为这是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有人认为这宣告了应试教育的破产——高分数、高学历,并非指向让人羡慕的就业岗位。大学毕业生如此就业,是高等教育的悲哀,还是开辟了更多发展路径?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还是浪费青春?

今年作为“最难就业年”,大学生该如何就业的话题,成为舆论焦点。

一位网民认为,应试教育的核心是唯分数论,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功利化倾向,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个性特长和自立意识被忽略:“没有一技之长和专业领域内的不可替代性,大学生在就业压力较大的社会背景下,只好与普通百姓‘抢饭碗’。”

毕业于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壹号土猪”员工徐标献说:“对于大学刚毕业的我们来说,总想走一条不一样的路,却发现自己的能力颇为匮乏。不知道想要什么,不知道过去的坚持有多大价值,迷茫或许是我们的集体代名词。”

专家指出,将学生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成才理念,一味地希望做“人上人”,将过高的目标悬在空中,往往会陷入焦虑和迷惘。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熊庆年认为,一些人出于应试教育逻辑和功利主义需求,认为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卖猪肉,其实没有什么不可以,教育是培养人的,应当允许人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国外名校出来的人也有卖报纸、送牛奶的,不是说高分进名校就一定要高精尖就业。”

同时,专家也指出,大学毕业生卖猪肉说明,大学时代所学专业与就业需求并不一致。如何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竞争力,怎样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拥有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这值得高等教育认真反思和研究。

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判断能力。上海交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钱静峰说:“应用型学科可以强调学以致用,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一类的学科,应该注重广阔视野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学生对自我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把握。”

——(摘编自《新华视点》)

鲜语录

“比赛终于结束了。最开心的不是得到了什么牌子什么名次。而是和你并肩站在了最后的领奖台上,—起接受了来自不同国家孩子们的祝福”。

——一对高中“学霸情侣”,双双获得今年在俄罗斯举行的第45届国际化学奥赛金奖,分别保送至清华北大。“学霸情侣”女主角雅礼中学的孙维维在自己的人人网主页上写下这句话。

“或许以后的某一天我会想起这140多天的农民工生活。但我记起的一定不是那4万元工钱。而是那甩掉的24斤肥肉。”

——白领涂建放弃年薪15万的工作,去工地当农民工,希望能通过工地这种苦行僧式的生活找到自我。体验结束后,他说这段经历代表着告别过去那个颓废、浮躁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