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文

留守儿童工作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留守儿童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关爱留守儿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实际工作需求,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1.关爱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感受到学校就是家,老师就是朋友。

2.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其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4、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5、关爱留守儿童,实行结对帮扶活动。

三、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主要队伍成员:XXX

四、主要措施

(一)做好基础工程

一部温情电话、建立一个活动场所、指导留守儿童写一封家书、督促留守儿童读一本好书、发动室生给留守儿童送一次爱心温暖。

(二)发挥班级主阵地作用

1、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关爱主题

(1)学习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留意多问,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与进步。

(三)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帮扶制度

1、学校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级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四)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1、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

2、开展体验活动课。留守儿童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附:

(五)工作安排:

2月份:

1、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档案.

2、讨论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成立关爱小组队伍.

3、留守儿童基本信息摸底更新.

3月份:

1、留守儿童之家建设.

2、开通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对留守儿童进行各项相关安全教育.

4、参加全县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

4月份;

1、对留守儿童进行健康、安全、学习、德育等教育.

2、组织留守儿童参加艺术体操展演活动.

3、组织学生、教师帮扶留守儿童活动.

4、开展对留守儿童学困生、特困生帮扶活动.

5月份:

1、召开留守儿童主题班会.

2、组织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周”.

3、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4、开展留守儿童文体活动.

6月份:

1、继续开展关爱活动.

2、迎接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中期督查考核.

7月份:

1、开展我与父母有话说视频活动.

2、开展素质测试活动.

8月份:

1、暑期大家访活动,开展“读好书”活动.

2、关爱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继续开展健康安全教育活动.

3、组织留守儿童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九月份:

1、新学期欢迎留守儿童“回家”活动.

2.成立留守儿童兴趣小组.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完善留守儿童基本资料.

4、召开“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

5、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十月份:

1、组织留守儿童参与“给国旗敬礼”活动.

2、逐步充实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

3、组织留守儿童观看感恩电影.

4、开展环保社会实践活动.

十一月份:

1.开展师生结对和班级结对活动.

2、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3、开展学校留守儿童自理生活能力比赛.

4、督促留守儿童读一本好书.

5、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和学生谈心活动.

十二月份:

1、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代表座谈会.

2.开展师生给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

3、组织留守儿童向父母写信,汇报本学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元月份:

1.开展留守儿童“元旦”联欢会.

第2篇

工作计划是包罗万象的,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门、不同的职别,他的着眼点和出发点会不尽相同,那么所作的工作计划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勤学考试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幼儿园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仅供参考!

幼儿园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一

为更好地发挥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我校实际,结合我镇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关工委、政教处、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是我们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在中心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领导小组领导之下开展工作。以少先队组织为主采取游戏、活动、体验、实践等多种方法,以及活动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面向全体留守儿童,普及学会学习、人际交往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常识;以预防为主,帮忙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自我完善和健康发展。

二、工作定位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是我镇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在中心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领导小组领导之下开展工作。依托关工委、政教处、少先队组织采取游戏、活动、体验、实践等多种方法,以及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面向全体留守儿童,普及学会学习、人际交往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常识;以预防为主,帮忙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建立必要时求助的意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自我完善和健康发展。

三、工作目标

1、提高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健康心理品质、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增强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适当求助、健康成长的本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物质、环境、师资等相关方面构成长期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机制。

3、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关工委、政教处、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工作力度,为提高留守儿童综合素质做出应有贡献。

四、工作原则

1、全体性与主体性原则。面向全体留守儿童开展活动,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尊重留守儿童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助、自立、自强。

2、实践性与实效性原则。以留守儿童亲身实践、参与活动、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经过队日活动及开设活动课、实践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工作。活动要具趣味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科学性与系统性原则。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学、教育学、辅导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开展系统性教育活动。

4、整合与互补原则。将少先队组织长期开展实践教育、体验教育活动的工作经验、理念和优势与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整合起来,开展工作。要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与学校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少先队其它工作,与校内外、课堂内外其它健康教育活动相互补充,共同完善,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教育整体氛围的构成。

五、工作资料

(一)总资料: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根据不一样年龄阶段留守儿童心理成长任务、特点、规律及问题,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帮忙他们构成正确的观念;体验心理健康常识——帮忙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体验学习、交往、生活的健康心态与思维方法,并养成良好习惯;注重心理保健——帮忙他们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培养对自身心理健康成长的关注与求助意识。

(二)分阶段资料:按照不一样年龄、不一样年级留守儿童成长规律及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加强分类指导,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人际交往等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小学低年级(1—3年级)的留守儿童:适应新环境;养成学习好习惯;初步培养生活自理本事;热爱团体,乐于与教师、同学交往。

——小学高年级(4—6年级)的留守儿童:掌握有效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生活自理本事,关爱家人;树立同学间合作意识,锻炼抗挫本事;初步了解情绪调节方法。学会沟通,与教师、同学、家长和睦相处;了解自我本事、特点,初步学会接纳自我、他人。

(三)进取开通学生、家长、教师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要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同时要尽可能地吸纳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营造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六、方式及途经

1、按照“体验教育”的理念,把不一样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资料经过情景设计、主角扮演、问题辩析、游戏辅导、娱乐活动等方式传递给留守儿童,帮忙他们在参与式、互动式活动中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

2、开设专家心理知识讲座、心理热线辅导,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忙他们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展心理项目素质拓展训练,采用素质拓展训练项目进学校与专业基地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一样年级留守儿童的本事及特点开展心理项目素质拓展。

4、在全校范围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借助各种媒体开展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七、组织实施

1、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实施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各班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充分认识到实践、活动、体验教育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学校进取支持少先队组织开展工作,帮忙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2、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的评估力度,确定评估指标。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有领导分管落实,有年度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开展工作,有专门的时间保障。要有年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报告。

3、加强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学分体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少先队辅导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培训须纳入继续教育学分体系加以认定。少先队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应保证他们的精力和时间,并计算相应的工作量,给予相应报酬。

幼儿园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为了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我校将把帮扶活动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架设起爱的桥梁。

二、情况分析

水湖镇是一个劳务输出大镇,很多青壮年劳力举村外出,留下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隔代抚养现象十分突出;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明显偏低。

老人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不作要求,导致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各学科基础薄弱,在摸底考试中成绩很差。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特制定教师帮扶计划,并引导进行一对一互助。

三、具体措施

1、摸底造册,建立留守儿童特别档案。学校德育组成员和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情况深入了解,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动态。

2、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3、在班级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留守儿童与班级同学成为“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怀与温暖。组成帮扶小组。

4、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成果。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5、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幼儿园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确保留守儿童在我校健康快乐的成长,使留守儿童家长放心,为社会的进步与稳定发挥应有的作用。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将目标落到实处。

三、主要措施

1、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①学校成立由校长、主任和班主任组成的“54321关爱留守儿童行动”领导小组。(见另一表格)

②分工负责,确保措施落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方案实施

①制定关爱行动实施方案各班主任,领导成员人手一份,确保按方案逐步实施。

②定期召开会议,每月讨论一次有关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③将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纳入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在《班队工作手册》中,每周要有工作安排,有关爱行动的记录。

④将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绩效与班主任考核挂钩,在关爱行动中做出优秀成绩的,年终给予优秀班主任的优先评选。

⑤年底各班都要认真总结经验,写一份关爱行动的小结。

3、加强关爱行动的计划性,使关爱行动扎实有效开展。

①明确关爱对象:父母双方在外连续打工3个月以上的农村儿童。

②明确工作内容:实施“54321”关爱行动:五即要做到“五个清楚”:基本信息、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父母及监护人联系方式清楚。四即“四个优先”:安全上优先教育和监护,学习上优先帮助和辅导,生活上有限关心和照顾,活动上优先参与和指导。三即“三沟通”与留守儿童本人,与在外打工的父母,与在家照看儿童的第二监护人保持沟通。二即双管理:实行班主任与第二监护人协同管理。建立一即“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努力营造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优越环境,为在外打工的父母解决后顾之忧。

③明确关爱行动的具体目标: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班级为关爱载体,以同学、教师、党员为关爱的主体,以弥补留守儿童的感强缺失,提高道德修养和文化成为主要内容。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开展帮扶活动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助机制,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一位老师和一名优秀的学生来共同帮助;积极开展“留守儿童手牵手”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班主任每期开学的时候制定出本班“留守儿童”的帮扶计划,平时作好记录、期末写好总结,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他们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定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亲情交流。

5、建立谈心制度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积极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3篇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也是应用写作的一个重头戏。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用到“工作计划”这种公文。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从计划的具体分类来讲,比较长远、宏大的为“规划”,比较切近、具体的为“安排”,比较繁杂、全面的为“方案”,比较简明、概括的为“要点”,比较深入、细致的为“计划”,比较粗略、雏形的为“设想”,无论如何都是计划文种的范畴。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将目标落到实处。

1、分班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千方百计使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3、真情关爱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

二、主要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由校长、主任和班主任组成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档案

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有专人负责管理。

3、确保“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开展帮扶活动

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助机制,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一位老师和一名优秀的学生来共同帮助;积极开展“留守儿童手牵手”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班主任每期开学的时候制定出本班“留守儿童”的帮扶计划,平时作好记录、期末写好总结,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他们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定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亲情交流。

5、建立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积极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6、注重心理辅导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主任和课任老师要与学生多谈心,着重进行心理辅导,开展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规范校内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建设和管理,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皖发〔XX〕32号)、《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办法》(民生办〔XX〕1号)和《安徽省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皖教基〔XX〕6号),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考核工作在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的领导下,由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协调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条 考核的原则是:注重实施效果,力求客观公正;简化考核方式,量化考核指标;实地抽样验证,统一规范操作;公开考核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条 考核以日常常规工作考核和年终阶段目标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四条 考核工作实行百分制,对照考核指标逐项进行测评打分,扣分以事实和实证材料为依据。

第五条 考核指标主要分领导机制及制度建设情况、政策性保障措施出台和落实情况、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及其完成情况、软硬件建设情况、日常管理和活动开展情况等五个方面。

(一)领导机制及制度建设情况

成立留守儿童协调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相应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和执行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并实行了有效的分级督查、考核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建立了信息系统;按要求及时准确报送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有关信息。

(二)政策性保障性措施出台和落实情况

结合实际制定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办法;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考核办法。

(三)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及其完成情况

制定留守儿童之家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严格执行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四)软硬件建设情况

留守儿童之家内部建设情况符合省定标准,具体参见《安徽省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皖教基〔XX〕6号)。

(五)日常管理和活动开展情况

1.日常管理到位:明确专门人员;健全工作制度;落实管理职责。

第4篇

关键词:关爱 留守儿童 健康成长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200

留守儿童是近年来农村地区特有的群体,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就会造成阻碍。我们常说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同样,我们也可以说发展经济不能以毁了下一代为代价。破坏了环境是毁了我们的家园――地球,毁了下一代是毁了整个民族。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是传递爱心的关键,我们每个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者将义不容辞,铁肩勇担道义,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党的重托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将认真履行留守儿童工作职责,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作用,以“将爱心传递下去,把责任肩负起来”为已任,把工作做细、做实,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

一、留守儿童形成的因素

由于地处郊区,本地许多家长就近到酒钢厂区、嘉北工业园区务工,往往是早晨孩子睡得正香出门、夜里孩子入睡回家,难得对孩子实施教育,形成了“准留守儿童”的特殊群体。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本村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地――河南、河北、青海、陕西、重庆、宁夏以及本省其他地市的都有,他们的子女就自然形成了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在教育方面急需各方面支持。

二、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

为了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学校指定专人负责,对所有留守儿童进行了摸底调查,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给他们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册。每学期利用学生报名的机会,我们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在园在校留守流动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做到清楚留守流动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明确,并及时分析留守流动儿童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对策,切实解决留守流动儿童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困难。通过留守儿童联系册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三、完善制度措施,保障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学校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的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安排了留守儿童的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学知识、学文化、学做人的理想场所,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2.制订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根据留守儿童不同的年龄特点,学校安排教师与有个性的留守儿童一对一活动,通过教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起做游戏、一起看书等活动,及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

3.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学校建立留守儿童的检查考核制度,是为了加强教师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以使他们重视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学校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进行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督促教师更加关心留守儿童,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了留守儿童的工作考评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使每一位留守儿童均得到了长辈们的关心和爱护,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和鼓励。

四、关爱留守儿童,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学校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发动村委会领导、热心的村民以及退休的教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使留守儿童得到了更多的关爱,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伸出了援助之手。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为了使留守流动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教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场地组织、安排丰富的活动。晚饭后增加了课外阅读时间,指导他们学习玩军旗、跳棋、象棋等,丰富他们的业务生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得到了家长认可。在满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同时,教师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在知识技能、道德情感、文明卫生、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学习生活得到了充实。

五、积极改善留守儿童的育人环境

1.给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积极开展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及时召开关爱留守儿童的经验交流会,不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的家长研讨会、座谈会,对他们进行深入的了解,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需要什么帮助等,共同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水平。

2.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留守儿童之家的硬件条件。学校重视留守儿童之家的场馆建设,开辟了新的留守儿童之家活动阵地,设立了留守儿童专用图书室阅览室,加大文体活动的投入,使得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有了质的提升。以为留守儿童提供食宿为契机,安排教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进行全方位指导,使他们向着“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自立、学会创造”的目标迈进。

第5篇

最近,我们这里就出现了很多的留守儿童。随之而来的就是留守儿童的管护教育等问题也就凸显出来。孩子们能否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是很多家庭特别是幼儿园面临的很严峻的问题。

一个孩子是否有健全的、健康的品格就在于幼儿园是否给予了这个孩子正确的教育。如此说来,幼儿园所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它关乎一个孩子是否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当前,我们通化县第一幼儿园留守儿童的人数已经占了学生人数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而他们又是最难管理和教育的。但他们毕竟是学生,幼儿园就有责任关心和教育好他们。

那么,幼儿园怎样才能管护和教育好这些留守儿童呢?根据幼儿园这几年的做法,这里简单谈谈我们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幼儿园要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纳入幼儿园整体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端正办园思想,明确认识到幼儿园的一切工作是为了每一个孩子,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幼儿园要经常地教育老师树立无私奉献的良好职业道德,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把管护和教育好每个孩子当做自己最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不仅要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来自幼儿园和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幼儿园要把教育留守儿童的工作纳入对教师的工作业绩的考核当中去。幼儿园还要引导老师把关心和教育留守儿童工作上升到构建新型和谐社会的高度去认识。教育好留守儿童不仅仅是挽救几个孩子,更主要的是为将来的社会排除不安定的隐患。教师要把教育好每一个留守儿童当做义不容辞的责任。幼儿园在制订工作计划时,要多考虑留守儿童,尽量多安排一些生动活泼的有意义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感受幼儿园生活的乐趣,充分享受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督促检查和约束教师对留守儿童的管护教育。一旦发现教师对留守儿童的管护教育存在问题,要及时批评指正,立即改正,确保每个留守孩子都能真正享受到公平的管护教育。对于那些责任心不强,歧视留守儿童的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教师要调离教育教学第一线。幼儿园的管理者要恪守原则,尽职尽责,敢于担责,发现问题,绝不手软。在上述一系列的工作过程中,我们都请家长代表来参与其中,家长代表可以开诚布公地说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只要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是正确的、适用的,我们幼儿园都积极采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6篇

地处皖南山区,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县,全县共11个乡镇,275个行政村13个社区,总人口36万人,其中儿童6万多人。调查显示:全县2011年底年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户20178户、58154人,低保户8302户、16702人,贫困儿童有2180人,其中孤儿17人,因病、因残、单亲家庭或其他原因导致贫困的儿童共计2000余人;全县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5700余人。这些困境儿童存在以下问题。

一、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1、家庭生活困难。困境儿童的家庭生活普遍都比较困难,他们主要靠政府救济,大多收入微薄,有的由有关部门救济,有的由亲戚朋友接济,他们缺乏正常固定的收入,生活都是粗茶淡饭,只能满足一日三餐的温饱问题。没有多余的钱来改善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瘠,生存质量相对较低。

2、居住环境较差。困境儿童居住环境差、生活质量低。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困境儿童,他们大多数都居住在陈旧、低矮的老房子里,房屋面积小,常常与父母睡在同一个房间,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家中的日常用品、学习场所简陋,基本上没有其他的室内陈设。

3、文化教育缺失。多数儿童承担了家里很多家务和农活,不能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有的家庭由于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只满足孩子的温饱和物质渴求,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或缺失,导致孩子厌学心理。再加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的家长认为考不上一流的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读完初中能算帐识字就可以了,早找工作早挣钱,因此只读到初中,甚至初中还未毕业就辍学打工了。

4、亲情关爱缺失。困境儿童不仅物质生活匮乏,同时也存在心理状态的偏差失衡,大部分困境儿童缺乏父母的关慰,缺乏与家人的沟通交流,特别是在押服刑人员家庭的儿童,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大多数靠祖父母辈管教,祖父母文化低,只重视吃饱穿暖,往往忽视对孩子精神上思想品德上的教育,使孩子产生孤独的心理,容易产生封闭、孤僻、自卑不合群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等不良思想和行为。

二、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儿童是最脆弱的群体,处于困境中的儿童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帮助和保护。近年来,妇联牢牢把握作为全国实施儿童发展纲要示范县的契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急党政所急、想儿童所想、尽妇联所能,把关爱儿童和儿童救助工作做为一项品牌工作来抓,大胆创新,不断拓宽关爱救助渠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赢得了社会普遍赞誉。妇儿工委、妇联多次获省政府、省妇儿工委表彰的“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示范县”,获省妇联、省教育厅表彰的“全省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县”等荣誉称号,涌现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典型人物——全国道德模范王直老人。

1、积极争取,营造关爱儿童的社会大格局

一是健全完善各类关爱组织。及时调整县乡妇儿工委、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110家暴报警中心”和各级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建设,完善维权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少年法庭和人民陪审员工作,发挥各类志愿者、“爱心妈妈”、关工小组的作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关爱组织网络。二是县委县政府“五个纳入”,重视儿童工作。将《儿纲》纳入全县国民经济规划、纳入县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文明创建规划、纳入家庭教育规划、儿童教育卫生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三是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形成关爱儿童的大格局。县委县政府经常听取儿童工作汇报,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儿纲》实施中的重难点问题,更是积极努力给予解决。县人大、政协加强对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实施《儿童纲要》工作的监督,定期进行视察、检查。县教育、卫生、公安、法院、司法、民政、残联等部门把儿童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计划,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全县上下形成了“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做表率、为儿童办实事”的良好社会氛围。

2、立足民生,推进救助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资金救助。通过开展“春蕾计划”、“希望工程”、“栋梁工程”、“两免一补”、残疾救助、大病救助、低保救助、科级干部结对帮扶、双女户独女户结对帮扶等形式,对生活贫困的家庭和儿童直接给予资金救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和解决必要的生活物品,使贫困的儿童得以完成学业。二是技能培训。通过“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工程开展对贫困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家庭成员的就业技能,达到脱贫致富,减少贫困儿童数量;通过实施连环脱贫、整村推进等项目,发展地方经济,带动群众致富,从而提高儿童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三是亲情关爱。对心理缺失的儿童的关爱工作,一直是我县儿童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劳务输出大县,“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的近10%,解决“留守儿童”的亲情、家教缺失问题,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我县儿童工作的一大品牌。自2006年县妇联实施“关爱留守儿童”项目以来,通过调研走访,分析“留守儿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关爱活动,全县上下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呵护、学校监管、亲属监护“五大关系”网络,留守儿童学业上有人辅导、生活中有人指导、心理上有人疏导。我县稼祥中学的“留守儿童”托教中心和王直老人创办“留守儿童助教中心”获得国家、省、市领导的赞扬肯定和媒体的高度评价。

3、着力难点,不断改善儿童生存发展环境

近年来,我县通过调研,积极争取上级部门重视关心,先后被联合国儿基会确定为NPA、CRC社会动员项目县,是全国“母亲安全”活动项目县、“降消”项目县、儿纲后续培训项目县,在全省带头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项目、“婚前医学免费检查”项目、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干预项目、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干预项目,创办“希望小学”、“春蕾小学”和“春蕾女童班”,关爱关注了数万名儿童,对于帮助困境中的儿童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极大的改善了儿童生存和发展环境。

三、几点思考

困境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困境儿童的生存、保护与发展不仅要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也要聚集社会各方面力量给予特别的关爱。作为妇联组织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履职尽责,不断创新载体、提升品牌,使关爱困境儿童工作成为落实《儿童发展纲要》的基础;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有效载体;成为弘扬文明新风、建设和谐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公益平台。

1、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和谐理念

强化宣传,引导人们由传统扶贫观念向现代帮扶观念转变。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人权的角度做好救助弱势群体工作,注重培养挖掘热心公益的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精心设计富有时代特色和实际效益的“亮点”活动,大力弘扬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积极倡导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和谐理念,不断扩大妇联救助工作的影响面和美誉度。

2、积极参与协同,促进成果共享

积极发挥妇联联系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好的促使决策层更加关注困境儿童的社会救助、家庭保护和素质教育,结合劳动、农业、扶贫和群团等部门实施的各类培训、救助等活动,积极发挥公检法司的维权作用,保障和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更好的帮助弱势妇女儿童摆脱贫穷,多角度、全方位的优化妇女儿童的生存发展环境。

3、创新活动载体,转变救助重点

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的实施和对贫困生各类助学政策的实行,要将资助重点,由过去的农村贫困儿童调整向城乡特困家庭儿童,特别是孤、残、大病儿童拓展,同时向高中、大学教育阶段延伸,引导和鼓励困境儿童提升受教育层次,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组织开展大龄儿童实用技术、职能技术、家政知识培训,帮助困境儿童实现就业创业,增强脱贫能力和造血功能。

第7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沟通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缺失了父母的监管与照顾,使成长出现了一些偏失。其中,沟通问题与其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关联,如果我们能够从沟通角度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能够及时、全面地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与需求,且能够促进他们交往能力的健康发展。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沟通问题

1.留守儿童的沟通缺失现象

人的本质特性在于社会性,沟通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前提。当前,农村留守儿童一般由祖父母、亲友及学校监护,无论是哪种类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沟通问题。农村孩子的祖父母、亲友与孩子沟通较少,重视生活关注、不重视心理感受,教师精力上投入不足,缺乏针对性、个别化关注,导致很多孩子出现沟通障碍,甚至和师长形成隔阂,心理逐步出现偏差。笔者对几个班级的留守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都存在软弱无助感强、郁郁寡欢的现象,部分儿童形成强烈的自卑、攀比心理,有的儿童出现对老师逆反、对家长怨恨的不健康心理。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将非常严重,这种沟通不到位现象必然导致儿童寻求其他的沟通渠道,如上网、游戏、结交社会不良青年等,给自己带来伤害。

2.留守儿童沟通缺失的原因

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沟通缺失问题,笔者认为家庭、学校都存在责任。(1)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差异就是缺乏父母的关注与呵护,缺少成长中极其关键的一环。父母的关注与监管、惩罚与鼓励,哪怕是无声语言等,都是儿童成长中的关键要素。而隔代监护与亲友监护是无法弥补父母亲的关爱的,其社会角色的定位就注定其存在缺陷。(2)学校的教育角色没有到位,学校虽然无法彻底取代父母亲的角色,但是针对性关注与辅导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社会沟通问题导致的不足。目前,学校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应试教育上,用考试成绩评价教师与学生、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思想品德,教师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成为学校教育可有可无的东西,必然导致对留守儿童沟通问题的漠视。

二、搭起沟通桥梁的方法

1.对留守儿童多关注、多接触

留守儿童接触的对象中,除亲友外,最重要的就是老师与同学,这几乎构成他们沟通交往的全部。尤其是住校的学生,对象几乎就是老师与同学,如果这部分沟通工作做不好,学生的沟通交往必然问题严重。所以,我们要从老师自身与同学交往上多做文章。

任课老师及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是最多的,所以关键要加强他们与学生的交往时间与频率,改良他们与儿童交往的方式和方法。首先,老师要多与学生接触,多走到学生当中去,多找学生谈话,多发现存在问题与需求,从情感上关爱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打开学生沟通的通道,弥补他们情感与交往上的缺失。同时,老师的课堂教学要尽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多开展一些师生、生生互动活动等,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制造交往的平台或机会。另外,教师要注意与留守儿童沟通的技巧,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注意针对留守儿童脆弱的心理特点,语言温柔、注重关心,方式上要民主平等、鼓励为主。尤其注意的是:部分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的沟通障碍,存在逆反心理,话不容易听得进去,对教师不信任,教师唯有通过真诚关爱这个入口,才能够打开其沟通窗口。

2.营造温馨的团队协作氛围

同学是留守儿童成长的最重要群体。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机会促进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群体沟通环境,弥补他们沟通与情感上的缺失,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例如:通过班级队会、留守儿童组织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给他们提供一个沟通交往的平台,对增加他们之间的沟通交往非常有利。

教师可以通过班队会等,为学生提供沟通交往的平台。例如,设计班会——“我们同在蓝天下”,让留守儿童诉说自己心中的各种愿望、情感上的感受与需求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引导留守儿童说出需求、宣泄情感、减轻心理压力等。同时,这样的沟通活动能够给他们一个交朋友的平台,寻找到志趣相同的朋友,进而为课后的沟通交往打下基础。而且,通过这样群体的引导,能够填充儿童交往上的空白,防止不良的社会因素污染这些孩子纯洁的心灵。另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形成一种健康的群体文化氛围与价值观,培养他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学会感恩、懂得感恩,知道如何做阳光少年等等。

3.扮演留守儿童父母的角色

留守儿童最缺少的就是与父母的交流,那么我们有两条途径可以利用。一条是我们去有限度地扮演父母的角色,弥补社会关系的缺失;另一条就是为他们提供与父母接触的平台或机会。

留守儿童由于缺失父母的关怀,情感沟通上得不到支持,出现偏差得不到纠正,久而久之形成心理、行为上的问题。虽然让我们教师完全充当父母的角色是不可能的,部分充当也难度较大,但是我们为儿童设身处地,为他们从父母的角度想问题将会极大改善我们的工作观念与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俗话说“心里想的,一定会流露出来。”我们从父母角度对待儿童,我们的眼神、动作、话语、对他们的态度等,都是一种沟通,这种父母般的感觉会感动儿童,更好弥补情感上的缺失。例如:儿童生病,可以带她到医院看医生,打针害怕时抱住她;成绩考得好了,鼓励他,奖励他,为他高兴;天冷了问问衣服穿够了没,下雨时带伞了没有。这些,留守儿童不仅能够感受到,而且非常敏感。

4.对学校留守儿童专项管理

做好留守学生的沟通工作是不容易的,教师要付出很多精力与情感。所以,要保证学校以及教师对留守学生的关注,学校应该建立比较完备的留守学生管理制度与档案制度,才能够有效掌握好每一个留守学生的情况并有效地开展好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

(1)应该有制度与计划。要把留守学生的管理指标化,形成学校评价与学生评价相互结合的立体评价制度,纳入到学校绩效评估与评优中,并将此作为评价合格班主任的一个重要条件。(2)应该有学生档案。要建立留守学生的个人档案,学校有学校档案,班级有班级档案,及时将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个人发展情况、存在主要问题记录在案,经常对留守学生进行成长分析,对症下药。(3)应该有工作计划。学校与班级应该有留守儿童的活动方案,与留守儿童家长联系计划等,按照方案落实下去,才能够保证留守儿童工作有序进行,不会半途而废。

5.构建家校沟通网络

留守儿童沟通障碍的根源在家庭,学校做好家校之间的联系是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最重要工作。为此,教师要经常在家长与儿童之间做一个搭桥人,让孩子与父母千里之外也能够“欢聚一堂”。为此,教师要经常及时与家长联系,可以通过家长会、校信通、学生情况通报、书信、家访、与父母进行电话联系等形式,做到家校管理双管齐下,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主动沟通,经常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让留守儿童经常与父母接触。

总之,留守儿童的工作已经越来越重要,我们应该抓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强化沟通交往入手,多角度为儿童搭建沟通桥梁,这必定能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张鹤龙.远离父母,他们失去了什么?留守儿童问题调查[J].半月谈,2004(10).

第8篇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健康成长 乐园

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迅速增加。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管理,对于整体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深入调查,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状况

2008以来,我们先后在永登县西槽、红玉、宗家梁、赖家坡、何家梁、元山、兔墩等几个重点村通过问卷、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20次,调查走访了100多个家庭。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急剧增加。中川镇每年外出务工人员1500人,12岁以下留守儿童已达800人。近几年,我校留守儿童每学期80名左右,占学校人数的8.51%(全校总人数681人)。目前,我校留守儿童达到24%。这些孩子中,父亲单独外出的占61%,母亲单独外出的占15%,还有24%的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孩子大多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少量的由相关亲友照管,还有5%的孩子单独生活。

调查还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在身体发育、智力水平、学习成绩、思想品行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儿童。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亲情的缺失,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情感缺乏是留守儿童成长中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多数农民工每年回家一次,有的几年不回家(如10岁的四年级学生邓玉婷,父母双双离家打工已5年之久)。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少联系,使孩子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缺乏父母双亲的呵护和相伴,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性格极易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情感相对冷漠,人际交往能力差。

2.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造成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留守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形成一些亟待关注的问题。如不少孩子缺乏进取、孤僻任性、胆小自卑。部分孩子还存在着学业失控、心理失衡、生病得不到很好照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由于长期在放任自流的环境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纪律散漫,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等行为,有的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沾染上不良习气,出现违法犯罪行为。有的留守孩子受父母在外打工的影响,把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也定位为打工挣钱,因此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老师们反映,班上的“双差生”多数是留守儿童。

3.监护权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由于父母疏于照顾,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多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的监护权,特别是老人防范防护能力弱,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孩子的生存状况存在诸多隐忧。

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带有普遍性、事关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社会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将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二、积极行动,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设健康温馨的乐园

1.建立机制,完善制度。为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班主任、少先大队辅导员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保证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到位。每学期,领导小组都要制订具体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落实“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工作座谈会、经验交流会。

2.真情关爱,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在省、市、县妇联的亲切关怀下,我校成立了校园“留守儿童之家”,开设了留守儿童活动室,打造“留守儿童之家”品牌。抓实内部资料、器材的规范管理,各种制度职责规范上墙,认真清查统计了学校本学期留守儿童之家的详细情况。让留守儿童和家长、代管教师有一个自我放松的好去处,让留守儿童在课堂上互帮互助,课外快乐幸福,真正使他们学的安心,活的开心,达到“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效果。

3.办好家长学校,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经调查发现,本学期我校的45名留守儿童中,多半由于教育能力较低的爷爷、奶奶监管,他们多数人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溺爱,往往无法对孩子的学习及心理等问题给予更多的有效关心。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孩子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困惑和问题往往在家庭里得不到解决。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开展了“留守儿童家长会”,对监护人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知识的辅导。让监护人明白那种物质溺爱教育是不正确的,使孩子身心都能健康发展的教育才是科学的,进一步加强与家长及监护人的联系与沟通。

4.组建爱心家庭,做好家长。为了让留守儿童能经常体会到家庭中的温暖,以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我校建立了党员、教师与留守儿童“一帮一”结对联系制度,开展手牵手结对活动。让所有党员和班主任教师在不移交监护权的情况下成为“家长”,教师们通过书信、电话、座谈、共度周末等形式,从思想上、情感上、物质上、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状况,定期到留守儿童家庭中走访,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交流反馈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思想、生活情况,与监护人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与辅导。大力开展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手拉手”的活动。学校以班队会、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形式广泛进行学习宣传,倡导、组织本校少年儿童奉献自己的爱心,伸出温暖的手,寻找身边的留守小伙伴,主动与他们拉起手来,结成学习、生活的帮扶对子。家长、留守儿童“手拉手”,小伙伴共同组成了一个“爱心家庭”。

5.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从学习方面对留守生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身上。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成果。每个留守生由牵头教师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生做到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生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其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了独立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第9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总书记对**提出的“314”总体部署为导向,以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以突破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以下简称发展纲要)实施的重难点指标,解决妇女儿童生存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努力提高妇女素质,加强儿童教育,努力开创我县妇女儿童工作的新局面。

二、主要任务

(一)切实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继续加大女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力度。各街镇乡(办事处)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继续抓好培养选拔女干部特别是女领导干部工作,努力为优秀女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在配备干部时要继续坚持男女干部条件相同时,优先选用女干部;干部职数缺额时,优先考虑女干部;调整、组建新班子时,优先配备女干部;进一步加强女后备干部的队伍建设,加大正职、经济主战场女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后备女干部不低于后备干部比例的20%;要加大基层女干部的培养力度,提高村委会中女性干部比例。

预防和控制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进一步加强婚前医学检查的宣传和回访力度,加大三级网络联动,开展婚前保健宣传教育、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产前筛查和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力争做到人人都在监测中,确保出生缺陷全覆盖监测。有效提高妇女儿童医疗卫生条件,在妇女儿童中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坚决有效遏制艾滋病的蔓延势头,减轻艾滋病对妇女儿童的危害。

改善农村妇幼卫生工作。借助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个平台,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妇幼卫生工作,切实增强农村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改善农村妇幼保健条件;继续开展妇科病普查、筛查工作,争取两年开展一次对退休、困难老年妇女妇科病的免费普查;有效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继续将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加大贫困救助力度和救助范围,确保年内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87%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50/100000以内;切实做好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工作,将流动妇女儿童卫生保健纳入本地妇幼保健管理系统,争取年内农村儿童保健覆盖率达到85%,城市儿童保健覆盖率达93%,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控制在1%以内,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达到93%以上,切实保障全县妇女儿童身心健康。

努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各街镇乡要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今年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内容,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形成政府统筹、有关单位联动、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工作机制,通过开办寄宿制学校、加强学校管理、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教育培训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等各种方式,切实解决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和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利和人身安全。

进一步解决女性就业问题。妇儿工委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探索就业途径,提供就业渠道,帮助更多的妇女充分就业。县妇联要加强就业工作的协调管理,将相关成员单位就业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底妇儿工委工作目标考核。以家政服务为重点,依托县三级职业介绍服务平台,引导和帮助妇女实现就业;立足家庭创业,有针对性地寻求适合妇女创业的项目;继续搞好妇女再就业培训工作,立足观念引导,帮助广大妇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旧城改造和征地拆迁中,要组织街道、职介中心和用人单位为搬迁改造户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岗位,帮助被征地拆迁妇女实现就业。

依法维护妇女儿童的权益。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完善三级维权网络,切实发挥法律援助中心妇联工作站的作用,及时有效地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促进妇女平等就业,进一步加强就业培训和服务,提高妇女自身素质,拓展就业领域,增加就业机会,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各项任务和社会保障待遇,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做好孤、残儿童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开展医疗、住房、教育、司法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一系列专项救助,完善临时救助、社会互助等措施,加强县人力资源市场及其周边地区综合整治工作力度,研究制订防拐打拐行动计划,依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违法犯罪行为。

努力改善妇女儿童生存环境。认真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继续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加大对环境的治理力度。结合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一池三改”工程(即修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严格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确保空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继续实施饮用水工程,解决2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缓解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

(二)进一步推进发展纲要的实施

各街镇乡、各部门要认真做好2007年度发展纲要的监测统计工作。在收集、审核有关监测统计数据及材料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做好2007年度新指标体系各项指标的统计工作,力争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县妇女儿童发展情况,为县委、县政府全面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顺利开展**年中期评估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认真开展发展纲要的中期评估工作。县妇儿工委要认真研究、印发监测评估工作方案,部署县级成员单位启动中期评估工作。各街镇乡、各部门结合本部门2007年的监测评估情况,及早做好准备,在发掘本部门妇女儿童工作亮点的同时,要特别关注自身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指标(即到“十一五”期末还有可能实现不了的指标),要以县级检查评估为契机加以推动解决。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府行为,完善工作机制

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整体推进。县妇儿工委要加强对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制,将两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成员单位,加强工作统筹,组织召开全县妇女儿童工作会,定期督查指导,加强沟通协调。各妇工委成员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意见,及时研究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做好事。各街镇乡、有关部门要对发展纲要指标进行具体梳理,把实施发展纲要责任指标列入本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切实抓好工作安排,集中力量开展一至两件有特色的工作。

(二)加大调研,制定干预措施

目前,发展纲要实施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各街镇乡和有关部门要根据监测评估结果,结合本地区、本系统实际,开展对发展纲要实施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部分重点、难点指标的专项调研工作,提出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策略措施,进一步促进这些指标的突破。

(三)加大投入,拓展资金来源

为确保发展纲要未达标指标的如期实现,各街镇乡、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发展纲要实施的资金投入,要将妇女儿童工作经费纳入预算,特别是要加大对实施发展纲要中重点、难点指标的资金投入,在资金的调度、项目的安排等方面,优先考虑妇女儿童的发展和权益保障;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倡导社会支持,整合社会各方面资金,保障妇女儿童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通过新闻舆论、大众传媒,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大足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0年)》及涉及妇女儿童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举办“五五”普法、送法进社区、送法进家庭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利用“三八”维权周、“妇女维权岗”、“平安家庭”创建等,加强《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普法宣传的力度,结合两纲中期评估后续工作的开展,积极宣传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努力优化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环境,推动全社会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意识的提高。

(五)加强监测评估,保证妇女儿童工作质量

把妇女儿童发展状况纳入常规统计,形成制度。开展培训,提高成员单位业务人员的性别统计意识,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督查指导,提高监测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认真研究监测评估数据和报告,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定量定性分析,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定期评定、研讨,形成有效的维护机制。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两纲实施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加快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步伐。对在中期评估中已提前达到纲要(规划)终期目标的静态性指标进行修改和调整;对已达终期目标的动态性指标采取巩固措施,防止反弹。按时完成**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监测统计工作,并及时更新妇女儿童发展“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实现进度表,根据进度表的数据提出整改措施,确保两纲终期目标的完成。

第10篇

一、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和家长制度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放学后,生活上无人照顾,学习上无人辅导等问题,该镇成人教育中心经过认真调查,做了两手努力:一是积极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利用节假日、放学后等空余时间,动员现有教师资源,以及聘请社会一些志愿者,开设了乒乓球、象棋、绘画等各种无偿辅导班。一方面让学生假期有了好去处,让成人教育中心填补学校、家庭的空缺,成为留守儿童的另一个家;另一方面也能让资源、设备不再闲置,发挥应有作用。

当然最为根本的还是建立家长制度。成人教育中心积极利用身边资源,发动有名望的社会五老做家长与留守儿童牵手。与此同时,成人教育中心与这些志愿者一一签订了协议,规定必须做到五个一:每周与留守儿童联系交流、辅导作业一次 ;每月与留守儿童父母、任课教师、托管人联系一次 ;每两个月到留守儿童家走访一次 ;每学期初制定一份帮扶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书 ;每学期末撰写一份帮扶工作情况总结或留守儿童教育经验文章。家长制度实施几年来,针对留守儿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前经常在外游荡,夜不归宿,逃学的孩子成了乖宝宝,重新回到了课堂。

二、留守妇女、无业人员联系单位,建立职业培训制度

很多时候,留守妇女、无业人员无事可做,表面上看是由于自身原因,更多的却是受限于知识水平层次,缺乏技能,导致无事可做。要脱贫,真正帮助他们,首先必须加强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方面积极对农村弱势群体无业人员、留守妇女登记造册,积极动员做思想工作,安排一些知识学习 ;另一方面,也积极联系企业,有针对性开展各种技能培训,积极为留守妇女在家就业,无业人员重新就业创造条件。一年多来,丰利镇成人教育中心共组织几十轮次技能培训以及再就业职业培训,有效帮助上百位无业人员、留守妇女等在家门口找到了岗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帮扶了弱势群体。

三、空巢老人开展娱乐活动,增加亲情交流

针对空巢老人精神空虚等问题,成人教育中心制定了对策。一方面对这些空巢老人进行信息采集,与其子女详细交流,另外,还利用春节期间,组织他们培训 ;平时积极与他们电话、QQ 联系,鼓励他们积极与老人沟通,要求他们路远的每个季度回来一次,路近的每周回来一次,让老人心里有盼头,有希望,不感到空虚与寂寞。去年重阳节,成人教育中心积极牵头,组织一些空巢老人赴子女那里过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残疾人加大社会照顾力度,协助做好服务工作

相对而言,残疾人由于身体等原因,成为农村弱势群体最底层,也是生活最困难的弱势群体。针对他们,成人教育中心重点是做好帮扶,解决生活困难等。一方面联系社区医院,定期给残疾人检查身体,对特殊困难,行走不便的残疾人,中心专门安排人接送,以便把温暖送给他们。另一方面针对他们实际情况,积极联系残联和社保部门,给他们残疾定级,给他们争取社保,以便解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困难。

五、社会矫正人员以心换心,真诚相待

社会矫正人员有心理障碍。一方面社会对矫正人员有看法,有偏见,总带着一种歧视、提防的眼光去看待;另一方面社会矫正人员相对冷漠,对一切都表示无所谓。对此,成人教育中心采取各种措施。一方面多搞活动,让社会矫正人员参与其中,同时开展一些心理健康讲座,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 ;另一方面背后多做工作,让周边居民改变观念,争取早日把社会矫正人员改造过来,只有早日让他们融入社会,社会才会早日多一分安全。

第11篇

1、组织召开市女能手协会理事会议,协会全体理事、各县(市)区妇联分管主席参加了会议。会议商议了协会*年全年工作计划,并对今后一段时期协会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讨。

2、筹备市妇联半年度工作会议、母亲素养工程第一期骨干培训班、宁波市第二届巾帼人才招聘会、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协调小组扩大会议、第五期“巾帼文明岗”负责人培训班。

3、开展市优秀来料加工经纪人推荐工作。

4、与市卫生系统和贸易系统妇委会联合对两个系统“巾帼文明岗”创建工作进行抽查和指导。

5、启动《巾帼文明岗创建指南》(第二辑)一书的采编工作。

6、市人大、市妇联协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地方立法工作。近期市妇联、市人大内司委完成修改《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修改稿第二稿。

7、6月1日,由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丁祖年带队的《浙江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立法调研组在甬调研,调研重点为《浙江省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草案征求意见工作,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陈美云一同参加调研。在甬调研期间,调研组召开了宁波市妇女权益保障市级相关部门和宁波市妇联系统代表两个层面的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及《浙江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草案修改意见建议的汇报。调研组还考察了宁波市天波港联电子有限公司和宁波欧琳厨具有限公司,听取了两个公司在女职工劳动保护方面的工作情况汇报,并就企业女职工婚育情况、女职工孕产期保护情况及女职工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等问题进行详细情况了解和意见听取。

8、组织市妇联离退休老干部活动,由市妇联权益部向老干部汇报维权工作。

9、对《宁波市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考规则》草案、《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草案)》、《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草案)》、《关于深化农村平安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暂行)》提修改意见,并报相关部门。

10、参与6·26国际禁毒日活动——组织妇女维权志愿者进戒毒所开展帮教活动。在市禁毒委今年开展的第二轮创建“无毒社区”活动评选表彰活动中,宁波市妇联被评为第二轮创建“无毒社区”活动先进单位。鄞州区妇联获全国爱滋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

11、根据省妇联要求,在全市开展平安家庭创建宣传月活动,并完成总结材料上报。

12、5月27日,市妇联、市教育局联合在儿童乐园举行宁波市“与爱同行快乐成长”城乡儿童手拉手游园活动。来自奉化、鄞州、北仑、江北等地的留守儿童和结对“爱心妈妈”及其孩子,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的学生,还有市区的小朋友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活动;市委副书记郭正伟同志亲临现场并致辞,市委宣传部、市妇联、市教育局等有关领导也参加了本次活动,还分别向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代表赠送了节日礼物。

13、5月27日,在华茂外国语学校举行“七彩童年”宝宝秀大赛决赛。从1000余名参与初赛的学龄前儿童筛选出的180名儿童参加了决赛,最后产生54名活力宝宝。还通过专家评选结合网络点击率,评出了10名可爱宝宝。

14、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有奖征文圆满结束。共收到征文1000余篇,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30名;并选取了部分优秀征文在宁波日报《城事周刊》上刊登。

15、5月26日,宁波电视台、市教育局、市妇联、团市委、慈善总会在万达广场联合举办“请让我来帮助你”手拉手活动。

16、5月26至27日,组织3对妈妈与留守儿童参加全省留守儿童代表“杭州一日游”活动。

17、5月30—31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分头带领市政府妇儿工委成员单位领导慰问了海曙、江北、江东、镇海、北仑、余姚等地的部分小学和幼儿园,与小朋友们一起共庆节日,并向全市110多万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广大辛勤工作的少年儿童工作者、辅导员和幼儿工作者表示慰问和感谢。市、县两级党政领导共慰问2363所学校、幼儿园、福利院等,赠送慰问金、物品等价值751.5万元,赠送各类书籍306052册。

18、做好“六一”宣传工作。据统计,今年“六一”期间,我市各级各类媒体刊播稿件数1299件,各级妇儿工委办发放宣传资料362574份。

19、6月,全市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次数1513次,共有544429人次接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全市帮困、助学结对总数5791,其中留守儿童结对数1937对。

20、和团市委、文明办、教育局、体育局联合下发《关于举办“联通杯”宁波市第一届家庭乒乓球大奖赛的通知》。

21、6月11日至12日,省妇联召开家庭教育工作会议,市妇联作了题为《拓展阵地创新载体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全面发展》的经验交流发言。

22、完成市级和谐文明家庭、先进协调组织、绿色家庭评选工作;绿色家庭示范点认定工作;全国家庭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先进县(市)区、优秀家长学校推荐申报工作。

23、市妇女研究会上报的“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和谐家庭建设”研讨会被市社科院列为宁波市社会科学学术团体资助项目。

24、落实全国妇联全民健身“城市之间”趣味运动会宁波赛区6个社区的相关工作。

25、下发妇联系统第二期心理咨询师培训通知,启动舟山心理咨询师培训项目。

26、继续指导下属单位人员进编工作。对下属单位班子进行年度考核。完成公务员招录工作。

27、开展“三八红旗手”情况调研,将《宁波市“三八”红旗手有关情况》的汇报材料上报市委督查室。对特困全国“三八红旗手”情况进行公示,对部分全国“三八红旗手”进行慰问,对60周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特困全国“三八红旗手”进行补贴,并做好相关宣传工作。

28、组织机关全体人员接受局域网操作相关知识培训。

29、继续做好妇女儿童文物征集相关工作。

30、本月完成的文字材料:完成市委市府办公厅*年重点督查工作材料《市妇联参与法治宁波建设情况总结》、《关于要求核拨母亲素养工程*—2008年所需经费的请示》、《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儿童工作情况汇报材料》、《关注留守儿童共建和谐社会》、《*年上半年市妇联参与平安建设工作总结》、宁波市妇联申报全国家庭教育先进集体材料、宁波市网络家长学校申报全国家庭教育优秀家长学校材料、《宁波市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履行妇联职责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等。

31、6月15日,组织机关党总支“七一”活动:参观东部新城和科技园区创业中心等;组织参加市第十五届运动会的健美操比赛并获第三名。

32、6月19—30日,组织各县(市)区妇联主席、园区妇工委主任、机关妇委会主任到北欧、英国考察。

33、组织女科技工作者协会活动,上报市科协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志相关材料。

34、上报作风建设年活动有关报表。上报组织部对目标管理体系设置的意见。

35、建立处级干部和下属单位负责人廉政档案。

36、组织机关干部体检。

37、接待湖州市妇联、青岛市妇女再就业信息指导中心等单位来我市考察。

38、本月36件、来访21件、来信5件、来电10件。

七月份工作计划

1、召开市妇联半年度工作会议、市文明家庭协调小组扩大会议、召开全市平安家庭表彰会暨现场推进会、全市家庭教育工作会议暨家长学校现场经验交流会。

2、举办母亲素养工程高层次讲座暨第一期骨干培训班、市第二届巾帼人才招聘会、市第五期“巾帼文明岗”负责人培训班、中英爱滋病防治培训项目培训班举办、团体会员负责人联谊活动。

3、对市“巾帼文明岗”义务监督员组成人员进行调整。

4、聘请市女能手协会法律顾问,为女能手经营管理提供法律帮助。

5、进一步征集“百千万活动”参观点,并编制宣传册。

6、赴余姚开展“巾帼致富科技下乡”活动,活动将与协会行业小组活动相结合,本期的内容暂定为兔业养殖知识培训。

7、启动第二届“十佳创业女性”评选工作。

8、汇总梳理意见,制定市妇联作风建设年活动整改措施。

9、各党小组为单位,组织一次民主生活会。

10、继续开展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调研,出台有关妇联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文件。

11、完成反家暴立法第三稿并组织在甬高校法律老师进行讨论。

13、筹备女村支书培训班、第二轮巾帼维权志愿者招募工作。

14、贯彻落实《浙江省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并根据宁波实际情况,会同市卫生局等部门制订加强妇女病普查力度、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的具体方案措施。

15、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好学生*年暑期活动。

16、开展省级绿色家庭评选工作。

17、做好第五轮文明机关申报工作。

第12篇

全县421个行政村,据最新数据统计,留守儿童16153人,流动儿童521人。

近年来,农村成年男女异地转移就业,而多数人没有能力携带子女一同前往,致使许多农村儿童远离双亲或单亲,成为农村家庭的留守儿童,他们多数依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外地务工人员携带子女,致使流动儿童人数不断上升,由于义务教育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负担,流动人口的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其结果是:在现行的城乡政策框架下,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也被排斥于乡村正式的教育体系之外,成了被“边缘化”的一个庞大群体。据县妇联、县关工委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全县已有20多万农民外出务工,有16674名农村孩子成为留守流动儿童,其中学前留守流动儿童占2.06%,小学阶段留守流动儿童占22.85%,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占71.97%。

根据调查情况显示,我县流动儿童具有以下主要特点:流动儿童大多随着父母流动,与父母居住在一起。一是父母的学历低,教育子女方法简单。二是家庭收入较低,流动儿童生活学习环境不尽人意。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是在家里,没有参加各类兴趣培训班,也缺少课外书籍。三是由于与城市孩子的生活差距和不平等,使他们始终处于城市边缘。不少孩子自卑心理较重,自我保护、封闭意识过强,行为拘谨,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

我县留守儿童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他们的监护情况主要以隔代监护为主,容易产生“代沟”问题,还容易产生老人溺爱、娇惯孩子的现象。二是安全隐患。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监护人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问题的出现。三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由于留守儿童和祖辈生活在一起,这些老人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

留守流动儿童极易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出现的严重断层或缺位。由于父母的疏于照顾,使孩子失去应有的安全保障;留守流动儿童被拐卖、受到意外伤害、失学辍学等现象时有发生,他们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的成长发育中也比较容易偏离正常轨道,留守流动儿童的生活、学习成了一个大难题,其中比较明显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是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和完善。留守流动儿童的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少、交流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无法关心到子女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从调研结果看出,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隔代监护,这些长辈平时对孩子物质上给予的多,精神上关注的少,难以与孩子进行沟通,“代沟”问题更加明显。而流动儿童虽然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但父母往往忙于生计,也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真正能够和子女进行谈心交流的父母较少,因而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

二是心理问题突出。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的断裂或缺失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的问题突出。与普通儿童相比,留守流动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在性格上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甚至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对不良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缺乏认知能力,受外来不良社会因素影响成为了“问题孩子”,有的甚至走上的违法犯罪道路。

三是意外伤害问题严重。留守流动儿童因为父母不在家或忙于生计,缺乏家庭管护,他们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家里往往只有老人和孩子,老人防范、防护能力弱,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受到意外伤害的几率远远比普通家庭儿童大。

四是留守流动儿童学习情况堪忧。一方面,由于留守流动儿童的父母把有限的收入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使得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期望过高。另一方面,受文化水平和家教知识的制约,使得他们缺乏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教育引导往往不得法,特别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重养轻教,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也无法给予有效的帮助,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学习成绩不好,厌学、逃学、辍学的倾向比较明显。

我县《“__”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经2011年县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1年__月正式颁布实施。新规划更加关注妇女儿童民生问题,新增了儿童与福利领域。增加“逐步完善救助制度,为贫困和大病儿童提供医疗救助”、“发展面向留守流动儿童的公益服务设施,满足孤儿、单亲困难家庭儿童的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促进其健康成长”系列目标。“完善以社区为依托,面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服务网络,健全服务机制,加强服务指导,提高家长的监护意识和责任,改善服务流动和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条件”为主要措施。在县教育局、团县委、妇联等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全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县教育系统积极牵头实施“农村关爱工程”,成立了由教育、团委、关工委、工会、妇联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关爱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加大了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指导和协调力度。各学校对施教区的留守儿童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统计、登记造册,全面掌握了留守儿童学生的资料。据统计,目前我县共有留守儿童16153人。各校均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并利用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及时做好学生的发展情况记录,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改进工作方法。团委、妇联积极招募爱心志愿者,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蒲公英行动”,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前夕,县妇联与县邮政局一起,为金山镇中心小学、厉庄镇中心小学和黑林镇中心小学送去共__0份“四季平安礼盒”,并送去节日的祝福。团县委联系市义工协会、市爱心车友会等50余名社会爱心志愿者,带着书包、文具、食品和衣服等走访慰问城头小学30名贫困学生,现场结成18对“爱心1+1”帮扶对子。全面开展“七彩课堂”志愿服务活动,积极组织爱心单位与贫困地区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学校结成帮扶对子,在前期结对的基础上,有重点的选择帮扶项目,有针对性的制定课程安排表,组织志愿者开展课外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活动,坚持倾注一片真情、奉献一份真心,将关爱活动做出实效。对适龄流动儿童,教育局按照“流入地政府负责,公办学校吸纳为主”的原则,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子女义务教育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确保进城务工子女平等接受免费义务教育,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县妇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健康保健、心理辅导、经济扶助等方面的帮助,让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在全社会的关爱下茁壮成长。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安全、健康、品德、学习和心理等问题,加强“留守儿童”监护人教育,通过组织培训班、个别走访等形式,向留守家长和隔代家长推广家庭教育成功经验,宣传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逐步提高监护人的科学家教水平。同时,鼓励有一定技术、经验、资金的“留守儿童”父母回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妇联干部帮扶贫困户、爱心捐款、组织“春蕾行动”等多种途径对贫困儿童尤其是贫困留守儿童进行帮扶和资助。通过家长学校、妇女儿童之家、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阵地,面向广大家长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巾帼志愿者和社会力量为留守流动儿童安全提供“一对一”的帮助。 上级妇联开发“关爱留守流动儿童‘蒲公英行动’网上信息管理系统”,在中国__网、__妇女网、__省儿童少年福利基金会、__省网上家长学校等以专题网页形式推出。通过覆盖面广、方便快捷、公开透明的网络平台,关注留守流动儿童的社会爱心人士可登陆注册,报名加入到结对帮扶留守流动儿童的队伍中来,各尽所能,奉献爱心。动员广大妇女和家庭注册成为“社会妈妈”和小小志愿者,与单个或多个留守流动儿童结对,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开展帮扶活动。目前__县已报名社会妈妈100多名,帮扶流动留守儿童160多人次。

以维护留守流动儿童安全、守护身心健康为重点,强化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的责任,完善委托监护制度,倡导0-6岁儿童至少随父母一方共同生活等。围绕人身安全、心理健康、预防网瘾等内容,面向留守流动儿童开展安全自护教育,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宣传教育机制。

积极配合爱德基金会,每学期发放孤儿款小学初中为每人670元,高中或职高每人1340元;配合省慈善总会,为县30名特困孤儿款每人每年1000元。积极申报“职教春蕾班”和“增爱春蕾班”,目前县职教中心已申报2个“职教春蕾班”(2011级和20__级),和1个“增爱春蕾班”(2011级), 每班50人,已发放春蕾资助款每人1000元,共计15万元。目前正在上报金山小学和黑林小学2个“音乐种子”春蕾班,金山小学30名孩子已被爱心人士认领资助,正在收集相关资料。

留守流动儿童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应只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流动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空间。

一要加强政府主导作用。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之中,尽快制定降低农民工和家属进入城市和在城市居住、就学等经济成本。发展本地经济,扶持本地创业。大力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开展家教咨询、指导活动,减轻留守流动儿童难题。

二要加强对农民工以及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培训。应通过对农民进行教育,提高他们对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他们妥善处理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与子女教育之间轻重缓急的利弊关系,树立家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利用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或夏秋两季农忙季节,许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时机,在农村中积极开展对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树立家庭教育的正确观念,促使他们了解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与子女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关心孩子的全面成长。

三要积极整合社会力量,加大帮助留守儿童的工作力度。政府部门应充分引导和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加强协作,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可以把共青团、妇联、村委会、学校等部门单位组织起来,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监督、管理、保护体系,也可以聘请离退休老教师

第13篇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1、确立以德治校观念。通过政治学习,体会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广大教职工提高认识,明确自己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

2、抓好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认真落实每周一班主任例会,布置工作,交流经验和体会,解决班级管理和留守儿童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班主任这支德育骨干队伍的作用。

二、举行德育教育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 爱国主义教育  

本学期继续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学期初制定主体,提前准备,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实际出发讲起,用学生教育学生,发扬榜样带头作用,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文明礼貌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安全法制教育  

加强安全、卫生知识的宣讲教育。期中学校举行了交通安全讲座,结合我乡实际对学生进行卫生讲座。

3、继续做好行为规范的日查和周评工作。成立由学生干部组成的行为规范和卫生评比小组,每天检查班级、卫生区卫生和学生行为规范方面,及时记录,两周汇总一次,并全校公布,对做得好的班级颁发奖状,营造全校创建文明班级的氛围。

4、组织并配合县、校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①组织全校师生到里塘水库开展春游活动,欣赏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师生课余生活,陶冶情操。

②根据县局通知安排,组织全校“安全、环保、法律、心理健康”征文评比,上交征文3篇,评比结果暂未揭晓;组织开展“建设幸福中国”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征文评比,共7篇征文获得校级奖励,上交3篇参加县级评选。

③配合学校各部门开展校园歌手大奖赛和全校体育活动评比,取得良好成绩。

④开展全校2011—2012学年校园之星评比,借体育活动评比契机,我们开展了全校体育之星评选,共评选出男、女共14名体育之星,全校公开表彰。

5、认真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1)落实好主题教育。各班均从学生中突出问题出发,选择1~2个主题开展了主题班会,通过充分讨论和发言,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提高了自身素养。

(2)开展“星星”评选。结合所开展的主题教育,全校共评选出28名“诚信之星”、“文明之星”等优秀学生,并在学校橱窗公示表彰,以榜样力量带动了全校学生,促进人人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开展手抄报评比。在大力宣传教育同时,组织四~六年级学生开展了手抄报评比,并将优秀作品通过橱窗展示,以活泼形象方式加深了教育效果。

6、“九·九”重阳节敬老爱老和献爱心活动。

(1)一、二年级由教师介绍重阳节来历,回家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做一件小事,交流体会;三~四年级学生组织阅读敬老爱老书籍,召开主题班会,交流收获,五~六年级学生自发组织“献爱心”活动,为敬老院打扫卫生,赢得老人们和社会各界人士一致称赞。

(2)开展向受灾户学生詹杰送温暖活动。组织全校师生向因火灾而经济困顿的六年级詹杰捐款,并将钱款亲自送到其父母手中,表达了全校师生的一片爱心。

三、加强家校共管建设,密切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与配合,营造学生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建立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家校互访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家教质量为真正提高家校联系质量。

四、今后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1、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耐心辅导,防止因心理障碍造成损害。

2、进一步规范学校的管理行为,克服重智轻德,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

第14篇

按照县关工委年初的工作部署,我们还对全乡15个村(居委会)、学校的基层关工委的班子成员和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调整、加强和充实。首先各村(居委会)都有一支5—7人组成的工作队伍,做到机构健全,人员落实。其次是抓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年初我们制定了全年的工作计划,提出具体的工作内容、目标、任务和措施,并纳入目标考核内容,奖惩兑现。

__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目标是: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青少年走上学习、成才、就业的人才战略市场,为推动我乡域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贡献力量。

1、与日常工作结合。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关工委的工作,建立了常抓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各村、企事业单位把关工委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年终纳入目标考核。把关工委的工作与日常工作同思考、共谋化,寻求关工委工作与日常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促进关工委工作与日常工作的互动,并融入日常工作中。

2、与经济工作结合。乡关工委同乡团委、为了引导青少年增知识、长才干、发展经济,开展了培训班教育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同时还利用各村远程教育站点的便利条件,学习、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用科学技术指导生产实践,走科技致富之路,促进我乡经济发展。

3、与老龄工作结合。年初,乡上召开了两次党委会,专题研究和部署关工委和老龄工作,把关工委工作与老龄工作结合起来,工作同计划、同落实、同检查、同总结,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优势(政治过硬、威望较高、经验丰富、时间充裕),做到老有所为,少有所教,积极为青少年学习、成才、致富、就业等做好指导、引导工作,为农村青少年的成长和致富出点子、谋路子,为农村青少年开展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提供物质、精神基础。

1、对青少年开展道德教育活动。乡关工委继续在青少年中开展了以“公民道德建设”为中心内容的教育活动,深入村、社区和场乡,帮助青少年树立良好的个人品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2、对失足青少年的帮扶。乡党委、政府历年来把失足少年的帮扶工作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作为乡上的重点工作来抓。乡关工委定期对这部分青少年进行走访、看望和慰问,同时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化解心结,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村(居委会)成立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实行“一帮一”、“二帮一”或“多帮一”措施,经常到户走访,了解情况,及时处理他们遇到的困难,对他们的生活条件提供帮助,指导他们的家庭生产。同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帮扶对象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得到保障。乡关工委协同乡司法所和村(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积极引导、纠正具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而努力。

3、在农村青年中开展科技培训活动。我乡关工委狠抓青年农民培训工作。以蔬菜种植基地、花卉产业基地等为载体,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门路和收入。为增强农民科技意识,提高青年农民文化素养和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切实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我乡关工委多次会同有关部门对农村青年进行新知识培训。

4、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开展活动。充分利用“元旦”,“五四”,“六一”,“七一”等重大节日开展活动,宣讲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史、乡史和村史,在青少年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一系列讲话为指导,努力展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就,增民心,扬国威。把重阳节“尊老

敬老”活动深入有效开展,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5、关心关爱残疾儿童的身心健康。我乡关工委积极主动配合上级关工委,继续做好爱心家庭牵手我乡儿童的关家活动,广泛动员爱心人士积极响应参加。继续关心、关爱残疾儿童的身心健康。切实保障残疾儿童的合法权益,为他们的入学、就业提供便利的条件。积极探索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新思路,我乡关工委、妇联、学校及村关工组认真摸底排查,分析不同情况,落实专人负责,同时对关爱人员加强培训提高思想认识、提高“隔代家长”素质、把天伦本能、爱幼情深、经验丰富、时间充裕的优势发挥出来。培养隔代人的情感、关爱不溺爱、细致不啰嗦、把老经验和新理念有机结合起来,为留守对象服好,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实到实处。

第15篇

一、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和“”家长制度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放学后,生活上无人照顾,学习上无人辅导等问题,该镇成人教育中心经过认真调查,做了两手努力:一是积极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利用节假日、放学后等空余时间,动员现有教师资源,以及聘请社会一些志愿者,开设了乒乓球、象棋、绘画等各种无偿辅导班。一方面让学生假期有了好去处,让成人教育中心填补学校、家庭的空缺,成为留守儿童的另一个“家”;另一方面也能让资源、设备不再闲置,发挥应有作用。

当然最为根本的还是建立“”家长制度。成人教育中心积极利用身边资源,发动有名望的社会“五老”做“”家长与留守儿童牵手。与此同时,成人教育中心与这些志愿者一一签订了协议,规定必须做到“五个一”:每周与留守儿童联系交流、辅导作业一次;每月与留守儿童父母、任课教师、托管人联系一次;每两个月到留守儿童家走访一次;每学期初制定一份帮扶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书;每学期末撰写一份帮扶工作情况总结或留守儿童教育经验文章。“”家长制度实施几年来,针对留守儿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前经常在外游荡,夜不归宿,逃学的孩子成了“乖”宝宝,重新回到了课堂。

二、留守妇女、无业人员――联系单位,建立职业培训制度

很多时候,留守妇女、无业人员无事可做,表面上看是由于自身原因,更多的却是受限于知识水平层次,缺乏技能,导致无事可做。要脱贫,真正帮助他们,首先必须加强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方面积极对农村弱势群体无业人员、留守妇女登记造册,积极动员做思想工作,安排一些知识学习;另一方面,也积极联系企业,有针对性开展各种技能培训,积极为留守妇女在家就业,无业人员重新就业创造条件。一年多来,丰利镇成人教育中心共组织几十轮次技能培训以及再就业职业培训,有效帮助上百位无业人员、留守妇女等在家门口找到了岗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帮扶了弱势群体。

记得曾有一个无业人员,以前也曾做过很多工作,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下来,不是嫌苦,就是嫌累,后来索性窝在家里,甘心做啃老族。后来结了婚,他有了孩子,感觉压力越来越大,只好重新出去找工作,但苦于没有一技之长,一连碰了很多钉子,自己就感到自卑心灰意冷了。我们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主动联系他了解其面临的困难以及心理需求,与各大帮扶共建单位多方联系,安排他进入一个短期数控车床培训班,培训结束后,他很快就找到了工作,从此,生活的热情又高涨起来。近来,他每次回来,都要到我们这里转转,感谢让他重新找到了人生目标。

三、“空巢”老人――开展娱乐活动,增加亲情交流

针对“空巢”老人精神空虚等问题,成人教育中心制定了对策。一方面对这些“空巢”老人进行信息采集,与其子女详细交流,另外,还利用春节期间,组织他们培训;平时积极与他们电话、QQ联系,鼓励他们积极与老人沟通,要求他们路远的每个季度回来一次,路近的每周回来一次,让老人心里有盼头,有希望,不感到空虚与寂寞。去年重阳节,成人教育中心积极牵头,组织一些“空巢”老人赴子女那里过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是其一。

其二,为了让“空巢”老人有事做,不寂寞,成人教育中心开设老人辅导班,开设书法、绘画、太极、种花养鸟等课程,让“空巢”老人有事做,有精神寄托,平时也有奔头。与此同时,成人教育中心积极组织这些“空巢”老人组建社会志愿服务队,成立扭秧歌、剑舞、扇舞等各种小组,平时没事他们集合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锻炼身体;一旦有了事,也可以组织他们出去进行义演,亮亮相。这样的活动,我们使之常态化,每月都会组织几次,老人们都很高兴,感觉自己没有被社会遗忘。很多老头子、老太太在活动中重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找回了年轻时的活力。

四、残疾人――加大社会照顾力度,协助做好服务工作

相对而言,残疾人由于身体等原因,成为农村弱势群体最底层,也是生活最困难的弱势群体。针对他们,成人教育中心重点是做好帮扶,解决生活困难等。一方面联系社区医院,定期给残疾人检查身体,对特殊困难,行走不便的残疾人,中心专门安排人接送,以便把温暖送给他们。另一方面针对他们实际情况,积极联系残联和社保部门,给他们残疾定级,给他们争取社保,以便解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困难。

针对一些劳动无大碍的残疾人,成人教育中心进行技术帮扶。一方面,建立技术骨干培训力量,把他们纳入无业人员培训班,对他们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另一方面根据他们家庭状况,联系周边企业,积极安排他们就近工作。比如我区的帮扶对象严某出了车祸,右腿走路有点不便,他当时曾心灰意冷,后来成人教育中心上门做思想工作,积极动员他利用地利在家开了一个便民小店。这期间,成人教育中心忙前忙后,帮他办理手续,直到进货开张,时刻关注其营业情况,做到帮扶帮到底。严某事后感激道:“成人教育中心的老师真是好人!”

五、社会矫正人员――以心换心,真诚相待

社会矫正人员有心理障碍。一方面社会对矫正人员有看法,有偏见,总带着一种歧视、提防的眼光去看待;另一方面社会矫正人员相对冷漠,对一切都表示无所谓。对此,成人教育中心采取各种措施。一方面多搞活动,让社会矫正人员参与其中,同时开展一些心理健康讲座,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另一方面背后多做工作,让周边居民改变观念,争取早日把社会矫正人员改造过来,只有早日让他们融入社会,社会才会早日多一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