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银行纪检监督工作计划范文

银行纪检监督工作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银行纪检监督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银行纪检监督工作计划

第1篇

一、基层央行内审工作面临的困难

(一)人员配置偏少,业务开展受阻。

随着人民银行职能的调整,内审工作的逐步完善,内审部门在人民银行整体工作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审计的工作面越来越宽,审计内容涵盖基层人行各业务部门,因此,大量的基础审计业务工作都必须在基层人行开展。但是自1998年内审制度建立以来,对基层央行内审人员配备一直较少,目前县、市支行配备内审人员1名,不能组成审计组,每个审计项目的开展内审人员都必须请领导抽其它部门人员配合,开展内审工作时在很大程度上要看领导的态度,内审人员很难独立行使内审职权。配合人员认为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难免有走过场的现象。另外,由于县(市)支行人员较少,不可避免出现相互兼岗现象,据了解,80%的县(市)支行内审人员都是兼岗。这样以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审工作的开展。

(二)内部监督部门缺乏合力,内审监督职能作用发挥不好。

目前基层人行内部监督部门有纪检监察部门、人事部门、内审部门等,通过工作实践证明,部门之间各自为战,内审部门与各监督部门之间相互脱节,缺乏合力。内审部门作为掌握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比较详细资料的部门,不参与对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目标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考核等工作,不利于对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再监督。

(三)同级监督工作开展难。

在基层央行的实际工作中,各职能部门、业务科室,都是按照自己的工作计划、工作制度去开展工作,不向内审部门报送任何工作计划和有关的制度、材料,只向各自分管领导负责,内审工作大多是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审计者与被审计者在一个单位,每天都在一起,相处关系较好,真正开展内审工作时有打不开情面的现象,势必会对开展工作形成制约。业务部门对内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认为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不积极配合,有的甚至有抵触情绪,在同级审计过程中难免有走过场的现象,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四)内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众所周知,由于多年来县市基层人行极少进入新人,人员编制较紧张,有很大一部分内审人员都是兼职,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和培训,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工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的甚至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很难完成上级行和本行领导交给的各项审计任务。

(五)内审信息有待进一步加强。内审信息能够及时反映基层央行内审工作情况,对促进内审工作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内审信息没有引起各科室和各业务部门的重视,信息数量较少、质量不高。同时内审信息分散,同级基层央行之间内审信息和内审数据不能共享,不利于内审业务工作质量的提高。

二、基层人行提高内审工作效果的几点建议

(一)增加人员编制,加快体制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我国央行体制的改革发展,内部审计的范围越来越宽,业务量将会成倍的增长,况且有很大一部分业务量都在基层人行,仅凭基层行一名兼职内审人员,根本无法适应工作需要。因此,加快基层内审体制改革,形成单独行使职权、自成体系的内审部门已势在必行。

(二)领导重视是做好内审工作的关键。人们常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任何工作的好坏都与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分不开,内审工作亦是如此。县(市)支行是央行最基层单位,内审人员在开展工作、履行内审职责时,所面临的内审对象不是自己上级的上级,就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或同事。另外,县(市)支行内审人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兼职,既没职又没权,在内审工作还没有完全走入正规化的当今,要想独立开展工作、行使职责,没有领导的重视、关心、支持和帮助,很难达到审计目的。

(三)交叉审计是做好内审工作的有效方法。交叉审计可有效的避免打不开情面的现象,能够充分发挥内审人员的作用,达到内部监督的目的。

(四)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保守秘密、廉洁奉公原则是做好内审工作的核心。作为一名基层央行内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特别是在开展领导履行职责工作审计中,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要保守秘密、廉洁奉公,要过好人情关,要坚持真理、敢于负责,发现问题要一针见血的指出,只有这样做,才是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同志负责、对朋友负责。另外,还应做到公道正派,不能掺杂个人的任何恩怨和私情,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所作所为去感动人、征服人。

(五)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是做好内审工作的前提。《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内审工作制度》明确提出:中国人民银行对内审工作人员实行岗位资格和后续教育制度,内审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与其所从事的内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内审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基层人行一般工作操作技能,还必须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内外内部审计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具备了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过硬的业务素质,才能在工作中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才能使被审计对象心服口服,自觉自愿接受审计、配合工作,也才能较好完成各项审计任务。要做到这些,上级有关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对基层央行内审人员进行培训,从而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

(六)加强内审工作信息报告制度是做好审计工作的有效途经。县(市)支行内审人员应定期向上级行内审部门报送本单位内审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注意研究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上级内审部门应注意推广在内审工作中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做到上下沟通,环环相扣,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形成全市人行系统内审工作一盘棋。

第2篇

一、基层行会计财务风险点与分析

(一)规章制度不健全风险

一是现行的部分制度需要修订。如目前基层人民银行仍遵循的是2000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期间经历了全账户管理的废止、部门预算的实施、财务综合系统的上线等一系列重大变革。人民银行的财务管理和服务职能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均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现行的人民银行财务制度已存在严重滞后性,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当前财务工作需要。二是前瞻性的制度较少。财务制度是一个体系,包含了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内控制度作为规章制度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作用关键在于对风险的把控,通过检查或者实际业务综合分析当前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各类问题,明确相关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处置制度。而在现实工作中,随着新业务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经济新常态下,会计财务工作在慢慢转型,强化了监督职能、业务要求从单一向综合转变的形势,这一类预见性的内控制度是较缺乏的,现行的内控制度多是事后补救,少有事前预防。

(二)部门预算不科学风险

一是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性。人民银行预算编制时间为每年的7、8月份,而年度工作计划则为每年的年初,时间的差异影响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除养老保险统筹、住房补贴、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等项目有具体的测算标准外,其他各项业务支出均没有定额的标准或指标参数。同时基层行在编制预算时主要采取基数增长的编制方式,变化因素考虑不全面,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性,影响了预算的质量。二是预算难以全部执行到位。部门预算相对于过去执行的全科目、全账户预算模式,有一定优越性,如基本支出项目中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各账户不再受小指标限制,各账户据实列支,增加了费用核算的真实性。但在现实工作中,当突发性、临时性业务集聚出现时,往往需要进行账务调整才能达到费用科目的指标相一致。

(三)岗位设置不合理风险

会计财务部门作为基层人行重要的业务部门之一,其对内部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会计财务工作岗位具有特殊性,部分岗位之间需要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但是目前基层人民银行财务部门人员结构老化,一人多岗、兼岗现象普遍,强制轮岗制度可谓形同虚设。

(四)核算不规范风险

核算是人民银行整个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环节,由业务性的会计核算和内部财务核算工作组成。在基层行的会计内控管理工作中,对业务性的会计核算工作的管理一般较为重视,既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完善的业务操作规程又在岗位人员配备、重要物品的使用保管、账务组织体系的管理方面也有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而对内部财务核算工作的管理显得相对薄弱,缺少健全的制度及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例如:备用现金限量、盘点管理不严;账务核算与对账时间跨度较大、科目运用及核算不准确等等,形成了财务核算上的风险。

(五)监督工作不到位风险

一是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督。目前基层行单位内部监督除了会计财务部门自我监督外,只有内审部门每年一次的内部审计和,现行的监督模式也较为单一,对相关风险的提示性不强。常呈现出重事后轻事前,重检查轻监督的状态。二是监督不够专业。内审和纪检监察部门除了对内控制度熟悉之外,还需对被监督部门的日常工作有一定深度的了解,然而部分监督者对会计财务业务不熟悉,仅以制度对照监督,未能在监督过程中予以有效的业务指导,事前风险预警,事中风险防控等方面均未能得到良好落实。

二、强化基层人民银行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

一是根据业务发展要求,建立健全会计财务制度。基层央行应高度重视会计财务风险,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如尽快修订完善《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并针对新业务出台相关制度规范,使会计财务人员在工作时能够有章可循、有规可守、有制可遵。二是狠抓制度落实。制度是基础,落实才是关键,会计财务人员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认识,由“要我执行制度”转变为“我要执行制度”。同时要强化会计财务人员的责任感,认真学习相关制度规范,在业务处理环节上做到按规矩来,照制度走,培养端正踏实的工作作风。

(二)完善财务预算编制方式,保障预算编制质量

一是细化预算编制程序。组织单位各职能部门参与预算编制工作,将每年的预算按照项目属性划分相关职能部门编制,各职能部门依据上年经费开支情况和本年度工作安排提出预算草案,并由会计财务部门审核。二是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在目前预算编制测算标准不够完备的情况下,宜根据不同预算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分别采取不同的编制方法。如公用经费,可采取以保障单位正常运转和目标费用控制相结合的方式编制;人员经费,可采取固定工资加相关计提项目加绩效考核的方式编制。三是做好预算编制的分析调整工作。会计财务部门对上级行的审批数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查找预算编制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逐步缩小预算编制与现实的偏差,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四是加强部门预算绩效考评。通过拟定考评工作方案,开展现场和非现场考评,撰写和提交考评报告的程序开展绩效考评,帮助基层行及时调整和优化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完善岗位责任制,提升会计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一是明确岗位职责。基层人行要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有侧重的选择年轻人或者合适的人员进行分层次、逐步推进的轮岗模式,培养综合性业务人员,缓解人少岗多的现实困难。二是强化学习力度。会计财务人员应自觉学习与会计有关的业务理论、政策法规和计算机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技能,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主管部门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业务培训,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会计人员参加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的学习,确保会计财务人员尽快适应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通过举办业务技术竞赛、开展业务检查、加强人员内外部交流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四)加强账户和账务管理,确保财务核算安全

一是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开设银行账户,及时对账,,确保现金和银行账相符,每年要定期进行银账户年检。二是加强对账务核算的管理。正确设置会计科目,严格按照科目性质进行账务核算,不得变通或超范围扩大开支;重视现金流量的管理,坚持现金盘点,做到日清月结,确保现金管理的安全。三是开展对经费的监测。根据每月的报账情况,及时编制全辖经费进度情况统计表,对照上级行核批的指标数,同时根据每月财务支出情况,对增减幅度异常的财务指标,运用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根据具体原因预测下月主要财务指标使用情况,以便统筹安排支出,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加大监管力度,防止风险滋生

第3篇

一、基层行会计财务风险点与分析

(一)规章制度不健全风险一是现行的部分制度需要修订。如目前基层人民银行仍遵循的是2000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期间经历了全账户管理的废止、部门预算的实施、财务综合系统的上线等一系列重大变革。人民银行的财务管理和服务职能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均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现行的人民银行财务制度已存在严重滞后性,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当前财务工作需要。二是前瞻性的制度较少。财务制度是一个体系,包含了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内控制度作为规章制度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作用关键在于对风险的把控,通过检查或者实际业务综合分析当前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各类问题,明确相关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处置制度。而在现实工作中,随着新业务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经济新常态下,会计财务工作在慢慢转型,强化了监督职能、业务要求从单一向综合转变的形势,这一类预见性的内控制度是较缺乏的,现行的内控制度多是事后补救,少有事前预防。

(二)部门预算不科学风险一是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性。人民银行预算编制时间为每年的7、8月份,而年度工作计划则为每年的年初,时间的差异影响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除养老保险统筹、住房补贴、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等项目有具体的测算标准外,其他各项业务支出均没有定额的标准或指标参数。同时基层行在编制预算时主要采取基数增长的编制方式,变化因素考虑不全面,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性,影响了预算的质量。二是预算难以全部执行到位。部门预算相对于过去执行的全科目、全账户预算模式,有一定优越性,如基本支出项目中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各账户不再受小指标限制,各账户据实列支,增加了费用核算的真实性。但在现实工作中,当突发性、临时性业务集聚出现时,往往需要进行账务调整才能达到费用科目的指标相一致。

(三)岗位设置不合理风险会计财务部门作为基层人行重要的业务部门之一,其对内部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会计财务工作岗位具有特殊性,部分岗位之间需要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但是目前基层人民银行财务部门人员结构老化,一人多岗、兼岗现象普遍,强制轮岗制度可谓形同虚设。

(四)核算不规范风险核算是人民银行整个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环节,由业务性的会计核算和内部财务核算工作组成。在基层行的会计内控管理工作中,对业务性的会计核算工作的管理一般较为重视,既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完善的业务操作规程又在岗位人员配备、重要物品的使用保管、账务组织体系的管理方面也有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而对内部财务核算工作的管理显得相对薄弱,缺少健全的制度及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例如:备用现金限量、盘点管理不严;账务核算与对账时间跨度较大、科目运用及核算不准确等等,形成了财务核算上的风险。

(五)监督工作不到位风险一是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督。目前基层行单位内部监督除了会计财务部门自我监督外,只有内审部门每年一次的内部审计和,现行的监督模式也较为单一,对相关风险的提示性不强。常呈现出重事后轻事前,重检查轻监督的状态。二是监督不够专业。内审和纪检监察部门除了对内控制度熟悉之外,还需对被监督部门的日常工作有一定深度的了解,然而部分监督者对会计财务业务不熟悉,仅以制度对照监督,未能在监督过程中予以有效的业务指导,事前风险预警,事中风险防控等方面均未能得到良好落实。

二、强化基层人民银行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一是根据业务发展要求,建立健全会计财务制度。基层央行应高度重视会计财务风险,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如尽快修订完善《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并针对新业务出台相关制度规范,使会计财务人员在工作时能够有章可循、有规可守、有制可遵。二是狠抓制度落实。制度是基础,落实才是关键,会计财务人员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认识,由“要我执行制度”转变为“我要执行制度”。同时要强化会计财务人员的责任感,认真学习相关制度规范,在业务处理环节上做到按规矩来,照制度走,培养端正踏实的工作作风。

(二)完善财务预算编制方式,保障预算编制质量一是细化预算编制程序。组织单位各职能部门参与预算编制工作,将每年的预算按照项目属性划分相关职能部门编制,各职能部门依据上年经费开支情况和本年度工作安排提出预算草案,并由会计财务部门审核。二是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在目前预算编制测算标准不够完备的情况下,宜根据不同预算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分别采取不同的编制方法。如公用经费,可采取以保障单位正常运转和目标费用控制相结合的方式编制;人员经费,可采取固定工资加相关计提项目加绩效考核的方式编制。三是做好预算编制的分析调整工作。会计财务部门对上级行的审批数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查找预算编制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逐步缩小预算编制与现实的偏差,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四是加强部门预算绩效考评。通过拟定考评工作方案,开展现场和非现场考评,撰写和提交考评报告的程序开展绩效考评,帮助基层行及时调整和优化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完善岗位责任制,提升会计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一是明确岗位职责。基层人行要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有侧重的选择年轻人或者合适的人员进行分层次、逐步推进的轮岗模式,培养综合性业务人员,缓解人少岗多的现实困难。二是强化学习力度。会计财务人员应自觉学习与会计有关的业务理论、政策法规和计算机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技能,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主管部门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业务培训,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会计人员参加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的学习,确保会计财务人员尽快适应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通过举办业务技术竞赛、开展业务检查、加强人员内外部交流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四)加强账户和账务管理,确保财务核算安全一是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开设银行账户,及时对账,,确保现金和银行账相符,每年要定期进行银账户年检。二是加强对账务核算的管理。正确设置会计科目,严格按照科目性质进行账务核算,不得变通或超范围扩大开支;重视现金流量的管理,坚持现金盘点,做到日清月结,确保现金管理的安全。三是开展对经费的监测。根据每月的报账情况,及时编制全辖经费进度情况统计表,对照上级行核批的指标数,同时根据每月财务支出情况,对增减幅度异常的财务指标,运用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根据具体原因预测下月主要财务指标使用情况,以便统筹安排支出,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