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融资工作报告范文

融资工作报告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融资工作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融资工作报告

第1篇

根据州人大常委会20__年监督工作计划安排,州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州人民政府《关于全州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情况的报告》,为了审议好这个报告,州人大常委会组织以副主任侯强为组长,部分州人大常委会委员、州人大代表和州“三权三证”办相关领导为成员的调查组,于8月上旬对__、__两县进行了调查,调查组采取随机抽查、实地查看、走访座谈,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先后深入到__县__乡、__乡,__县__镇、__镇、__乡5个乡(镇)5个村民委、9个村小组、5个专业合作社、1个专业合作社联社、县、乡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县信用联社进行调查,在县、乡(镇)、村、县信用联社召开座谈会5次,走访了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户以及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广泛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20__年以来,两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措施积极推进。__县已在全县12个乡(镇)61个村民委员会712个村小组开展农村房屋所有权和101个村民委员会1268个村民小组开展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目前分别累计完成30100户、33901户,发证到户率分别是41%、35%。新一轮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已在2个乡(镇)5个村民委员会86个村民小组开展,已测绘12.4万亩,完成确权登记5474户。林权确权颁证到户率100%;__县已在6个乡(镇)71个村民委员会907个村民小组开展农村房屋所有权和在全县18个乡(镇)77个村民委911个村小组开展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目前分别累计完成53844户、74561户,发证到户率分别是33%、47%。新一轮土地承包经营权在10个乡(镇)5个村民委员会69个村民小组开展工作,完成82__户的测绘登记。林权确权颁证已完成99%。

20__年以来,__县“三权三证”抵押贷款余额为9526.5万元,其中:林权抵押贷款余额3079万元,农村房屋和宅基地抵押贷款余额为6373万元,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余额为74.5万元。20__年州下达“三权三证”抵押贷款任务4.1亿元,截至6月30日完成 1809万元,占任务的 4%;__县“三权三证”抵押贷款余额为9773万元,其中:林权抵押贷款余额为4516万元,农村房屋和宅基地抵押贷款余额为4957万元。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余额为300万元。20__年州下达“三权三证”抵押贷款任务6.5亿,截至6月30日完成2172万元,占任务数的3%。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成功办理3笔林权交易,流转林地面积__272.2亩,转让金额1__.2万元。

两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推进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机构,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县、乡两级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从相关部门和乡(镇)站(所)抽调专人集中办公,负责计划的制定、落实、监督、考核、业务指导、信息收集等各项工作,为以“三权三证”为主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两县政府把“三权三证”确权颁证工作作为解决农村融资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关于“三权三证”确权颁证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结合实际,分別制定“三权三证”确权颁证登记工作方案,工作中按照突出重点,摸清底数,先易后难,分类确权,联动推进的要求,把重点放在有条件、有基础、有产业、有信贷需求的村寨和农户,优先对合法合规的产权进行确权颁证,对违法违规的产权进行清理备案。在确权颁证过程中,统一委托中介机构,组织人员进村入户,进行调查、测绘、登记、建档、确权;加大农村产权纠纷调处力度,有效化解权属争议,推进了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

为了解决“三农”资金短缺,两县政府采取措施,创新服务方式,多渠道解决“三农”融资难问题。一是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为产权流转和抵押融资牵线搭桥,畅通融资路径。两县相继成立了县级服务中心,并积极筹建乡(镇)服务中心,其中__县成立了18个乡(镇)服务中心,__县成立了1个乡级服务中心,其它乡(镇)服务中心正在筹建中。二是创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农村信用体系。__县充分利用“三农”大规划到户信息采集成果,建立农村信用体系信息网络系统,已完成农户信用体系信息采集__.6万户,并制定了《__县农村农户信息系统数据管理使用办法》。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农户授信评级工作,严格考核兑现奖惩,20__年兑现授信评级奖补金额达110.08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三是创新金融服务便民方式。__县建立“三权三证”抵押融资贷款“直通车”服务平台,全县18个乡(镇)需要贷款的农户,直接到所在村民委员会申请,经村民委员会审核出具意见后,转乡(镇)政府审核后将符合贷款条件的申请资料通过系统传送到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进行贷前考察并将符合贷款条件的转到各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调查核实后,出具他项权利证书,转各乡(镇)政府通知贷款申请人到贷款银行办理贷款手续。截止7月31日,全县通过直通车申请贷款4258笔24893万元,成功放贷3738笔16165万元。四是建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机制。__县出台了《“三权三证”抵押融资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损失代偿管理办法》和《担保管理办法》。今年5月由县财政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金,专项用于发放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发生不良贷款时,由金融机构和县财政按30%和70%的比例共同承担贷款本息损失。风

险金发生代偿后,不足1000万元部分于次年元月份补足,确保每年有1000万元风险补偿金,降低了金融机构对贷款风险的顾虑,增强了金融机构参与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的信心。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的担保方式,“三权三证”抵押贷款可以单独设定抵押担保,也可以作为其他担保方式的有效补充,还可以通过“三权”打包,统一评估贷款。如__县组建的__泛爱农业开发农民合作社联社,实行捆绑打包,抱团经营。目前已有8家专业合作社、2个自然人加社,有58个专业合作社意向性加社,部分专业合作社社员将“三权三证”抵押贷款作为股金入股联社,目前联社入股资金达266万元,不仅壮大了联社实力,而且解决了一家一户发展产业散、小、弱的状况。为了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两县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将“三权三证”确权颁证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积极筹措风险抵押担保资金,为推进农村产权抵押工作提供经费保障。__县筹资1000万元作为抵押担保风险金,今年安排农村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经费预算2948万元,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两县政府采取动员会、培训会、广播电视、宣传标语、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广泛宣传“三权三证”抵押融资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统一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的积极性,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创造了良好氛围。

主要表现在:一是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存在着非法买卖、违规、违法建房、一户多宅等现象,尤其是城镇周边、公路主干道沿线、风景旅游区尤为突出,难以进行登记确权。二是新一轮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省级未出台指导性意见,到目前为止全省新一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还无统一的样本模式,且由谁印制也未明确,给确权颁证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三是林权确权颁证仍然存在着少数林地面积与现实面积不相符的现象,难以确权颁证。四是确权测绘投资大、经费困难。如__县要完成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和新一轮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预计总需经费9924.5万元。五是产权信息资料收集困难,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难以现场指界,所提供的信息资料不全,信息资料录入系统工作进度缓慢。六是确权过程中的产权矛盾纠纷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确权颁证进度。

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虽已挂牌成立,开展服务,但由于人员少,功能和各项管理制度不完善,还不适应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的需要。__县18个乡(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虽已全部挂牌成立,但大多数都还未正常运行。

(一)要加快确权颁证进度。一是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健全机构,充实力量,强化部门联动协调配合机制,加强工作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督促落实力度,加快确权颁证步伐。二是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把确权颁证重点放在经济发展、有产业、有项目、有条件的县、乡集镇和公路沿线周边地区村寨。三是要加大矛盾排查调查纠纷力度,对违规违法乱占乱建房屋的要研究处理办法和措施,逐步依法依规处理,妥善解决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四是要积极筹措资金,为确权颁证工作提供经费保障。五是要积极反映存在的困难问题,如新一轮土地承包证书的样本、印制等要积极反映,争取上级有明确的意见。六是要加大力度,督促各中标单位按技术要求,加快测绘进度,力求测绘面积、登记信息全面、准确、真实。规范完善登记资料和相关文件档案,建立健全电子信息系统,以便档案的更新和利用。

(二)要积极探索建立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服务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县、乡两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突出农村产权抵押登记、交易流转、价值评估、交易签证、产权处置五大功能,切实解决县、乡服务中心人员、经费、业务能力等问题,确保正常运转。积极研究农村产权价值低、变现难问题,整合盘活农村资产,引导农村资产包团经营。同时要加大培育产业力度,逐步解决农村贷款难、无产业、无项目发展的问题,确保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和流转有序、持续推进。二是积极探索创新投资抵押担保机制。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不断完善贷款风险抵押担保补偿机制;引进社会资本建立投资担保公司;引导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联社组建担保机构;积极争取商业保险,加大对农业产业、农村产权的保险力度,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机制,调动金融机构参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积极性,提高农户获取信贷资金的能力。三是扎实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农村信息共享平台。

(三)要进一步加强银政合作,调动金融机构参与的积极性。政府要不断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引导支持金融机构积极争取信贷规模,创新信贷产品,扩大涉农贷款规模,支持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顺利推进,为突破“三农”发展融资难瓶颈,促进我州“三农”发展作贡献。

(四)要规范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贷款统计口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贷款与涉农贷款要单独分开统计,以便总结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研究存在的困难问题,科学研究布置下步工作,有力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

第2篇

一、融资现状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资金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我县融资方面有两个显着特点:

一是资金需求量大。据县政府办在XX年2月的初步统计,我县工业和服务业对资金的需求量达20.36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对资金的需求量达12.6亿元。

二是融资总量有增长。金融资本投放方面:至XX年3月底,全县文秘杂烩网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85.3184亿元,比年初增加11.7038亿元,增长15.89%,同比多增5.102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30.8513亿元,较年初增加3.0324亿元,增幅为10.90%,同比多增1.8981亿元。这些,促进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金融支持地方发展的力度不断得到加大,但与我县经济发展对资金的要求仍不相适应,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金融机构方面。一是金融机构流动性过剩问题。至三月末,全县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85.318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30.8513亿元,全县存贷差54.4671亿元,存贷比为36.16%,按剔除7.5%的缴存款准备金和预留5%的备付金计算,尚有43.80亿元资金富余因多方对接不好而存放上级行。二是基层行热情高,上级行求大求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虽然对县支行下放了一定的贷款权限,但对大额贷款仍然审批严格。三是基层行信贷考核压力大,影响基层积极性问题。如农行对惠农卡发放的要求是三保一挂钩(即:保发放、保管理、保收回、和薪酬挂钩)。四是基层行信贷人员普遍偏少,如农行13个基层办事处的信贷人员要面对辖内21个乡镇成千上万的农户,缺乏时间和精力。

2、民间融资方面。据人行对3户中小企业、3户城镇居民、3户农户在XX年至XX年的民间借贷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估算上述企业XX年有民间借贷90万元左右,累计发生额120万元左右,全县中小企业510户,全年估算我县中小企业民间借贷15000万元左右,累计发生额XX0万元左右;XX年有民间借贷150万元左右,累计发生额300万元左右,全县中小企业550户,全年估算我县中小企业民间借贷27000万元左右,累计发生额50000万元左右。从民间借贷情况来看,我县企业和农户对贷款需求是非常旺盛的。

3、担保公司方面。由于中小企业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有担保能力的企业一般不愿意替其出具担保,而担保公司担保品种单一,即使承诺担保,中小企业也必须提供抵押物给担保机构,或者需要提供反担保,致使中小企业寻找担保困难,影响了中小企业在银行正常的信贷业务。

第3篇

一、我县小微企业融资现况

今年以来,在人行、银监部门指导推动下,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了信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截至6月份,全县各项存款余额是36.8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是32.49亿元,放贷比去年同期减少0.96亿元,从数据看出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较快,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总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有赖于资金流的支持和资本市场的活跃。要通过建立银企对接长效机制,不断加大金融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基本满足小微企业资金的需求,县域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二、制约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

(一)融资门槛高。从风险与效益角度考量,银行更愿意与国有企业及大型企业开展合作。银行放贷需按其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操作,而我县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不仅经营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管理上还是典型的家族模式,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账目不清,信息缺失严重,难以进入银行信用贷款门槛。

(二)对应服务少。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千差万别,融资需求呈现多样化。而银行贷款一般以不动产抵押为主,以担保机构的担保为辅,过分强调风险与盈利,缺乏既能控制风险又能较好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个性化信贷产品。我县大部分小微企业没有土地、厂房,小微企业的设备等固定资产又被排除在抵押物之外。没有抵押物,银行不贷款,小额贷款公司也不敢贸然放贷,民营担保公司更是不敢担保,以致不少小微企业难以获得贷款。

(三)审批时间长。银行贷款审批程序多、时间长,最少在一个月以上,无法满足企业及时融资需求,尤其难以满足价格波动频繁的加工企业融资需求。

三、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和考核奖励引导力度。建议人行、银监部门在年底前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等文件精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其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实行合理利率、简化贷款手续、缩短贷款办理时间等方面政策的落实情况。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成绩突出的县级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财政资金存款倾斜,对新增注册资本金和业务增长较快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给予适当奖励,对金融机构不仅要考核其信贷投放量的多少,还要考核放贷利率的高低。

(二)做大金融资产、完善金融体系。一是加大金融招商力度,争取尽快引进1—2家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二是在计划控制、加强监管和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发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已开业小额贷款公司增资扩股,做大做强,充分激发金融市场的竞争力,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积极性。

(三)完善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支持民营担保公司规范经营,做大做强,全力争取上级的补助资金,及时兑现符合条件的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等优惠政策,加快建立担保行业风险分担和激励机制。大力开展针对农村地区(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居民拥有的土地、房产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激活农村地区存量资产,做大可抵押优质资产,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贷款抵押不足问题。

第4篇

今年经济工作的主线是“供给侧结构改革”,重点在于“三去一降一补”。这“三去一降一补”,基本就是针对实业。比如“去杠杆”,过去大量言论是针对“金融杠杆”,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高,这与储蓄率高、以信贷为主的融资结构有关。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

在谈到“去杠杆”具体措施的时候,总理开出的药方是:促进企业盘活存量Y产,推进资产证券化,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强化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财务杠杆约束,逐步将企业负债降到合理水平。

这样的措施,在我看来就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工作报告在给定今年货币政策目标时特别指出:要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在谈到“抓好金融体制改革”时更是开宗明义: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止脱实向虚。为什么要说“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这说明过去一段时期,可能金融资源并未更多流向实体经济,所以未来的金融改革必须“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防止脱实向虚”。

而“以钱炒钱”的主体已经变成了要高度警惕的“风险积累”者,变成了要被“有序化解处置”的突出风险点,变成了“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的主要对象。同时,中央政府强调“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而且要“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中国金融杠杆之所以过高,基于两大因素:其一,金融脱实向虚,以钱炒钱的规模过大,占用了大量金融资源,以致支撑实体经济的金融资源捉襟见肘,不得不通过加大杠杆去适应市场的畸形发育;其二,实体经济成本高、收益低,迫使金融资源远离实业,而更多向金融套利方向聚集,过多的资金追逐微薄的利润,为放大收益而使用杠杆。

所以,金融杠杆与企业杠杆相辅相成,但核心是实体经济与金融之间的恶性循环,不能有效去除实体经济杠杆,降低实体经济财务、制度等成本,企业利润过低,全社会创造的财富过少,可供金融分配的利益越微薄,金融杠杆率越高;同时,金融杠杆越高,支撑实体经济造血的资本越少,实体经济金融成本越高、企业利润越薄。这样的恶性循环必须尽快结束,这就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第5篇

然而抱着寻亮点心态看报告听报告,往往会在通读全篇后,不免油然而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尽管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周到,提纲挈领,对过去的五年做了很好的总结,对未来的五年做了周密的预期和计划,但具体到特定的领域,就显得有些过于主干化:多原则性、提纲性的指导意见,少具体、翔实的措施和方法;多宏观、少微观;多骨架,少血肉。虽然通过报告,可以对政府既往工作的成绩、问题有一个全面性、提纲性的了解,可以对政府今后一段时期的目标和工作重心有基本的认识,但终不免有一丝“还未挠到最痒处”的感觉。

然而应该认识到,人大全体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固然是本届政府对人大代表、对全体国民所做的工作汇报、总结和展望,理由给予高度重视和关切,但人大全会一年一度,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是对一年情况的概述,本届全会是换届的会议,其政府工作报告更须回顾5年的工作,展望5年的前景,在短短几个小时时间和有限篇幅里,所能采取的,势必只能是“纲举目张”的提要性发言;所能涉及的,也势必只能是总揽性、原则性、方法性的东西。

政府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关注政府的所作所为,是每个公民的权力和义务。但应关注的,不仅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亮点,更应是政府日常的方针政策、行政作为;不仅是一年一度人大全会上说了什么、说了多少,更应是一年365天每时每刻的行为和表现。

显然,在短短几小时内,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谈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但如何举措,如何落实,如何监督,却只能通过政府日常工作来体现;可以谈到“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但具体的方法、政策,和实施力度、广度和深度,却只能在政府日常工作中体现;可以提到切实控制物价、财政盈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等行政理念和思路,如何控制、怎样分配,却只能在平常的点滴工作中具体落实,物价控制得如何,财政盈余是否真的回馈全社会,更须通过日常的观察和监督,才能有具体、直观的体会和认识。

第6篇

一、集中学习,统一认识

月日利用班后时间,我部门召开全体员工会议,会议主要围绕总的工作报告进行了细致解读:总的工作报告回顾了我公司年的工作情况;对公司去年的主要工作进行了总结;详细剖析公司目前的发展形式和面临的机遇,明确今后的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重点对年工作做出部署。会上,计财部的员工们对年工作会议的相关文件精神进行了学习。会议期间,员工们细心聆听、用心体会、深入讨论,对总的讲话反映强烈,一致认为:总的讲话总揽全局、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大家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讲话精神上来,主动地把学讲话精神同做好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大家一致表示,要努力学习好、领会好年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构建企业的要求转化为促进公司全面发展的实际行动上来。

二、进一步围绕总的工作报告进行讨论,深入领会总讲话的主要精神和意义。

总的工作报告是站在公司新的发展时期作出的,为公司新一轮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从中领会到了以下工作要点:

1、报告明确了年的工作指导思想和经营目标。

今年是组建集团公司的起步之年,我行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总通过对现今社会形式和竞争环境的分析,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出了年的工作思路是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公司“两会”精神和各项工作部署,围绕“”工作主线,深化“”工作思路,继续实施“”发展战略,推进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努力打造高科技三大业务板块,实现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学习,大家对总提出的工作思路和经营目标充满了信心,精神振奋。

2、明确今年的工作重点是:全力加快可产业化步伐;增强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和集团化运作水平,产业要形成规模效益;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加强研发和营销,加速推进高科技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深化大局观和服务观,产业要在提升管理和服务上下功夫;以效益为中心,以创新为手段,全面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和谐企业。

三、根据年度工作会议精神,以总工作报告为指导思想,年计财部各项工作方向如下:

1、紧密围绕公司发展目标,按照“”要求,以总的工作报告为行动指南,梳理优化业务流程,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合理安排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建立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强化政策的研究和落实;实现财务与计划工作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2、加强力量,投入充足的精力,对事关公司发展的政策,对高科技企业等方面财税等政策研究透和跟踪紧。

3、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结合公司特点,建设公司总部与两级数据中心,逐步推进财务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功能建设、决策支持建设,推进财务与业务的应用集成。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统一,信息高度集成和实时共享;全面提升财务管理的分析手段和能力,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实现主动控制型和管理决策型的财务管理,为企业管理提供财务决策支持。

第7篇

第一条主线是金融业必须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位。按照三次产业划分,金融业只是第三产业服务业中的一类,但是由于金融在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又让人不得不将金融业从普通服务行业中单挑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配对的一个术语,虽然其定义和范围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但虚拟经济与金融业基本对等的这个结论还是能够被普遍认同的。虚拟经济这个词汇的出现,一方面突出了金融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却将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界限划得更清了,使人们越来越容易将金融与实体经济对立起来,忘记了金融本应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职能。金融的“完全虚化”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到金融安全和稳定,事实上对整个宏观经济体系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例如,近年来较快的货币扩张政策并未给实体经济带来多少裨益,全国范围内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面临缺贷、愁贷甚至求贷的境况,人们不禁要问:“钱都去哪了。”金融业越来越喜欢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自娱自乐的王国,希望资金在这个闭环里“空转”,造成新增信贷因“挤出效应”而并未落实到产业升级、企业更新换代等关键领域。同时,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并没有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各项“扶小扶弱”政策的出台而降低。与“高大上”的金融机构相比,实业的利润率少得可怜。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愿意做实业?每个企业家都想摇身一变,变成银行家。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迟早有一天是要出事的。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虚拟经济,只能是“空中楼阁”,只能是“无源之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金融改革段落中,第一句就直接点出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告诉大家金融改革和发展要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首要目的推进。同时,在段落的最后,又提出了构建普惠型金融体系,“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再一次回答了金融业应该为谁服务的问题。普惠金融,也称包容性金融,起源于“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生来就应该被赋予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力”的观念。受制于信息不对称、规模经济受限等客观因素,很多人群和地区常常被排除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难以获得基本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就是让金融机构能够有效、全方位和可持续地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不同于金融扶贫,不是简单的救助,更不是施舍,而是强调运用金融手段、发挥金融机制,通过服务下沉来实现双方的共赢。对一部分金融机构而言,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普惠金融可能是其重要的转型方向和抓手。而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小微企业而言,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将为其营造一个全方位的支持体系。

第二条主线是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方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核心理念,是指导经济体制改革所必须遵循的准则,这就要求金融改革也必须沿着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前行。与其他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一样,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也是要理顺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让合理的市场机制成为金融业发展的引擎,而政府只是剂和填充液。在建立市场化机制方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三项具体内容,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以及存款保险制度。利率是资金要素的价格,是金融体系正常运转和金融机制发挥能效的基础。近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逐渐扩大,目前只剩下存款利率还未完全放开。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带来中国银行业的一场大变革,失去利率“剪刀差”的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有竞争就会分胜负,当出现失败者的时候,谁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最后买单人不再是政府,而是应该建立市场化的制度安排,存款保险制度就是其中的一种。随着央行逐步淡出外汇市场干预,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浮动的态势基本形成,外汇市场的自我平衡机制和修复能力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在市场机制下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政府,而是要政府发挥应有的作用。该管的不仅要管,更要管好,不该管的就要坚决让位,逐步还给市场。“发挥好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在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是指政府通过补贴等优惠政策,运用金融机制实现其政策意图,履行政府应有的职能。新型城镇化、“一路一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一些关乎民生的中央重大战略部署,都需要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和中长期性的资金支持,而在其中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是先导性力量。同时,在一些能够放开的领域,政府必须坚决地退出,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简政放权。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监管者的职能应该逐步从审核领域脱离出来,将主要精力放在政策制定、法规建设、日常监管等营造行业健康发展环境的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就是把股票发行的权利交还给市场,监管机构不再对股票的投资价值做实质性判断,让投资者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决定股票的发行及其价格。注册制改革使市场参与主体各自的责任归位,倒逼自我约束的加强,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融资便利性,有利于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

第8篇

防止出现轮番涨价,力保“米袋子”、“菜篮子”。物价问题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稳定市场物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现在,国家粮食库存充裕,主要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只要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上下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保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今年百姓都很关注物价问题。报告没有回避问题,多处讲到了对物价的影响因素、我们面临的新形势和下一步的举措,对问题分析得很透彻,具体措施很科学,政府的态度很坚决很诚恳,令人信服。

三个“明显高于”惠农民

“三农”支出再创新高,9亿农民有更多实惠。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调整耕地占用税使用方向,改革城市建设维护税使用办法,增加农村建设投入。

这些举措都说明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贯彻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9亿农民将得到更多的实惠。

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支出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不仅总量创下新高,增幅历史罕见。同时,今年还将在全国农村全面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用两年时间将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100元。

7700多项标准抬门槛

要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食品安全,用药安全,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也是民生幸福的基本问题。就食品、药品安全来说,标准是个关键,标准混乱不仅会让公众无所适从,也会引发责任不清、监管不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完成7700多项食品、药品和其他消费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健全食品、药品和其他消费品安全标准体系,标准的建立要“就高不就低”。报告明确提出食品、消费品安全性能要求及其检测方法标准,都要采用国际标准。同时,食品、药品的另一个关键词就是“高门槛”,报告提出要提高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产品的生产许可条件和市场准入门槛。

城乡义务教育全免费

教育投入将增加到1562亿元。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另一大亮点,是今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将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试点基础上,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这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没有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便没有国家现代化的未来。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第9篇

2011年,全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左右。力争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9%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在“十一五”基础上进一步下降,为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继续做出积极贡献。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集中度、工业增加值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等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强。信息化总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智慧北京”建设稳步推进。

为实现这些目标,2011年,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要着力六大方面。

促进工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平稳较快发展

上作报告提出三项具体工作。一是增强消费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各项措施,继续实施家电、建材、节能产品惠民政策。支持汽车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拓展海外市场。大力拓展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新型消费形态。

二是调整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核准和备案工作,做好重大工业项目落地协调工作。加大重点工业项目的资金统筹支持,创新工业发展资金的使用方式,发挥技术改造对工业投资结构的优化作用,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等。

三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协调。要完善经济运行监测平台,切实做好工业领域运行要素保障协调等项工作。

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产业创新能力、狠抓重大高端项目建设、扎实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在提高产业创新引领能力方面。工作报告提出要全力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进行筛选、支持服务和监管,在工业和软件服务业领域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建设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支撑体系,组织引导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为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专业服务。创新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方式式,完善评价指标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优势企业以产业链为基础,组建产业技术联盟。

在狠抓重大高端项目建设方面。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落实好市政府与央企合作框架协议,服务央企和跨国公司总部在京发展。继续推进六大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方案,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抓好数字电视、移动硅谷等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中芯国际扩产、观代三工厂等一批大项目开工,达产。继续推进燕房合作。大力支持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发展新兴工业示范区。完善产业用地管理机制。

扎实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制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大力开展应用示范工程。着力推动中芯国际45纳米等关键技术或产品开发及应用。大力支持LED,汽车电子等产业做大规模。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推动物联网、云计算产业发展,重点培育新一代网络运营和高端软件两个新增长点。扩大电动汽车示范运行规模,带动电动汽车研发产业化和产业链培育。促进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及其关键部件在京产业化。大力支持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培育风电、太阳能、核能等产业发展。在制剂技术、中药现代化等生物医药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推进石化新材料,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鼓励资源再生利用项目发展。积极培育航空航天产业,重点发展卫星应用、北斗导航及通用航空等产业领域。稳步推进生产业,引导工业企业向研发、设计、营销等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发展。支持设计产业专业化发展,探索建立工业设计产业园。

以“内涵促降”推进节能工作

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转变工业节能工作思路和方法,加强现有在线监测平台升级改造,力争对年综合能耗5000吨以上标准煤的企业实现全能源在线监测。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加快节能改造项目的对接。加强行业准入指标的指导作用。对新上项目的能耗、水耗指标严格把关,加强能评管理,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水耗、低污染”的“三低”项目。继续推进清洁生产。完善“三高”企业退出奖励政策,进一步调整优化水泥,电镀、化工等产业结构。鼓励关停退出一批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等的小企业。坚持推广节能环保新产品、新技术,抓住一批重点项目、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加快推广应用。

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北京市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立法工作,争取尽快颁布实施。发挥市政府联席会议作用,积极做好政府部门之间服务中小企业的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市和区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构建市区两级协同、区域和行业全覆盖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创业带动就业。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有条件的区县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采取多种_方式组建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提高融资性担保公司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建立投融资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集合信托等融资方式。加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监管。搭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国有企业市场合作平台。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挖掘中小企业承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能力。切实抓好重点小城镇的产业布局,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镇村产业基地水平,积极推动镇村产业结构升级,深化镇村企业素质培训,增强重点小城镇的产业活力。

扎实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工作报告提出,贯彻落实《推进两化融合促进首都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338战略”,即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三大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自主创新、转型发展、资源配置三大能力,开展制造业“强化”工程。服务业“提升”工程、农业“优化”工程、大型企业“跨越”工程等工程,推动形成企业、行业、区域等全方位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促进电子商务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狠抓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在支付,物流、投诉处理、网络信任体系建设等方面形成北京优势。

推进“智慧北京”建设,研究制定智慧北京建设行动纲要。加快无线物联数据专网和无线宽带专网等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感知北京示范工程项目,建设物联网特色产业园区。积极推进物联网在公共服务、交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试点。大力推进绿色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加强网格化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加快移动政务试点,延伸政府公共服务。继续推进首都之窗云服务平台建设,推广行政办公云服务试点,促进物联网在各部门的应用。深入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信息资源资产化管理和社会化开发,加强数据采集管理,支持指导建设数据中心。以基于智能电网的智能家庭及社会综合信息服务等物联网重点项目推进为重点,开展社区信息化应用试点示范,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在九家医院启动电子病历试点。支持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及信息共享。继续开展“信用北京行”活动,积极建设首都社会信用体系国家示范区。

同时,北京要加快建设一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信息网络安全保障水平。

第10篇

改革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这已为几十来改革开放的历史所证明。今年温总理在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用很长的篇幅讲了改革问题。他说: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胆探索,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改革的方向决不会动摇。改革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的职责所系、任务所在。

改革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种种问题的必由之路,过去3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改革的原动力。我们的发展必须依靠改革,而改革必须依靠人民群众。

继续进行改革,重点理顺五大关系:今后一段时期,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重点理顺五大关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理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

这五大关系,涉及政府职能转变、财税体制改革、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管理等几个层面,基本涵盖了当前我国发展中遇到的焦点、难点,也是改革的突破点。

调整我国已有的发展战略,其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政府职能的重点应从以提供基础设施等有形公共产品为主,转向以提供制度、规则和政策等无形公共产品为主,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竞争和创新,降低风险与不确定性为主。

今年改革的六项重点: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价格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加快推进政府改革。今年改革“攻坚”的特点十分鲜明。

现在社会矛盾复杂,改革的难度也较之以往更大、更难,要想有所突破必须要有更大的决心和勇气。

财税金融体制领域改革,规范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健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体制机制。

金融体系要和实体经济相适应。小微企业这类‘草根’经济体融资难的症结是我国金融体系结构失衡。部分商业银行贷款时眼睛向上,对小微企业设置了苛刻的条件,现在是该大力发展草根经济与草根金融的时候了。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金融等多个领域。

民营企业对这些政策非常在乎、非常振奋,因为关系到未来发展前景。民企最感兴趣的领域是基础设施和金融。

民营企业对这些政策非常在乎、非常振奋,因为关系到未来发展前景。民企最感兴趣的领域是基础设施和金融。

第11篇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作为这一概念的直接解读者,先后于2月17日和3月7日在央行网站上发表《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及实践意义》《社会融资规模是符合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方向的中间目标》两篇文章。

争议随之而来,焦点集中在社会融资规模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与货币政策目标的相关性、可控性,以及行政规模调控等问题上。

这一新统计概念背后蕴含着怎样的货币政策新思维?4月1日,盛松成在央行办公室接受了《财经》记者的专访。

他认为,不能用旧的思维模式去理解新的概念。“当一个新的概念出现时,人们往往会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它、阐述它,由此对新概念产生误解。”

面对各界对行政调控的担忧,盛松成多次强调,“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是今年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绝不意味着把社会融资规模分解为信贷、债券、股票等具体调控指标,而是通过数量与价格调控手段相结合,保持今年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和结构合理。

理论和实践创新

《财经》: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提出,对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怎样的意义?

盛松成:迄今为止,社会融资规模概念有三种提法,即社会融资总量、社会融资规模和社会融资总规模。它们是同一概念的三种不同的提法。

社会融资规模的提出是我国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将对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一是促进直接融资发展,改善企业融资结构。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政府工作报告》)。

二是使金融宏观调控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监测和分析整体社会融资状况,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即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绕开贷款规模。

三是促进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市场化改革。社会融资规模将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结合起来,将进一步促进金融宏观调控向市场化方向转变,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财经》: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有无类似的国际经验?

盛松成: 首先,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提出受到货币供给理论中的“新观点”的启示。

这些理论认为:对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的,不仅仅是狭义的货币,而且是包括狭义货币在内的所有短期流动性资产;决定货币供给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行为,而且是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整个金融系统的活动和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货币当局不仅应该控制商业银行及其负债,而且应该控制其他金融机构及其负债;货币供给并不是取决于货币当局的外生变量,而是取决于经济过程本身的内生变量。

同时,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提出也是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入思考的产物。

在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联系密切,贷款的提供者扩大到整个金融体系;信用过程不仅发生在银行体系之内,而且发生在银行体系之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已不能完全反映货币信贷创造过程;资产负债期限转化职能不仅局限于传统商业银行,而且发生在“影子银行”的其他多种形式中;宏观审慎管理范围过于狭窄,大量具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市场和产品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成为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

随着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和金融创新的发展,传统的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不能满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和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中央银行需要监测更广义的信贷。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出的广义信用的概念囊括了实体经济部门债务资金的所有来源。

详解中间变量

《财经》: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新概念,蕴含着怎样的货币政策调控思路?

盛松成:当一个新的概念出现时,人们往往会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它、阐述它,由此对新概念产生误解。社会融资规模作为一个新概念,其创新不仅体现在其内涵上,而且体现在它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监测指标和中间变量的市场化方向上。

从历史上看,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曾有一个发展过程。1994年10月起,央行开始正式按季度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分层次监测指标。1995年央行尝试将货币供应量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体系。1996年起,货币供应量正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由此可见,社会融资规模的积极作用和重大意义也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拟从2011年一季度起试公布季度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未来条件成熟,可按月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及各组成部分。

《财经》:央行一直在强调价格和数量工具的综合运用,社会融资规模的提出将带来哪些新的转变?

盛松成:近年来,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地位逐步确立,Shibor在金融产品定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影响社会流动性水平和市场利率水平,会对包括股票、债券在内的资产价格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影响股票和债券价格及其融资规模。

《财经》:社会融资规模在实际操作中,将如何发挥其作为中间变量的作用?目前社会舆论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理解存在一些分歧。有的学者认为,社会融资规模在实际操作中会被分解为信贷、债券、信托等具体规模调控指标。

盛松成:社会融资规模符合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方向。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是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这绝不意味着把社会融资规模分解为信贷、债券、股票等具体调控指标,而是要“综合运用价格和数量工具,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政府工作报告》)。

我们采用基于2002年至2010年的月度和季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新增人民币贷款相比,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与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CPI的关系更紧密,相关性显著优于新增人民币贷款。

尤其要指出的是,社会融资规模与物价关系较为紧密,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意义重大。

同时,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与基础货币、利率关系更紧密,相关性显著优于新增人民币贷款。基础货币与社会融资规模的正相关系数为0.15,高于与人民币新增贷款的正相关系数(0.06)。利率与社会融资规模的负相关系数为0.57,高于与人民币新增贷款的负相关系数(0.53)。

探路逆周期监管

《财经》:今年1月的国务院工作会议和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出现了“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的表述,如何理解“合理”的含义?

盛松成:应从总量和结构上来理解“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首先,社会融资规模应在总量上保持合理。一是社会融资规模应与宏观调控目标相一致。可以根据GDP和CPI等指标测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相应社会融资规模。二是社会融资规模应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吻合,与宏观调控导向相吻合。三是社会融资规模应有助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

其次,社会融资规模应在结构上保持合理。一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结构要合理。二是要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三是要重视对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

社会融资规模涉及金融市场等诸多方面,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需要各相关部门更紧密的沟通和合作。

《财经》:社会融资总量的提出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行三会”的协调问题,目前有什么新进展?

盛松成:我行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已达成共识,在原有数据共享基础上加强协作,保证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财经》:“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社会融资规模在其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盛松成: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的总体要求是:操作上,逆周期调控社会总体流动性水平;目标上,加强金融体系稳健性分析监测和评估,避免出现金融系统性风险;监管上,要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市场和工具的监管制度。

第12篇

1、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履行以下基本职责:

(1)对本公司各内部机构、控股子公司以及具有重大影响的参股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估;

(2)对本公司各内部机构、控股子公司以及具有重大影响的参股公司的会计资料及其他有关经济资料,以及所反映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计,包括但不限于财务报告、业绩快报、自愿披露的预测性财务信息等;

(3)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合理关注和检查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

(4)至少每季度向审计委员会报告一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内部审计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2、其他职责:

(1)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前两个月内向审计委员会提交次一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并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两个月内向审计委员会提交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报告;

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将审计重要的对外投资、购买和出售资产、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募集资金使用及信息披露事务等事项作为年度工作计划的必备内容。

(2)内部审计部门应当以业务环节为基础开展审计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与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事务相关的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和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3)内部审计通常应当涵盖公司经营活动中与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事务相关的所有业务环节,包括但不限于:销货及收款、采购及付款、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资金管理、投资与融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披露事务管理等;

(4)内部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应当具备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将获取审计证据的名称、来源、内容、时间等信息清晰、完整地记录在工作底稿中;

(5)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编制与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并在审计项目完成后,及时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并归档;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建立工作底稿保密制度,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内部审计工作报告、工作底稿及相关资料的保存时间;

(6)协调和配合政府审计、社会审计、财税部门的审计检查工作;

(7)协助监事会检查相关事项,为监事会提供相关材料;

第13篇

财政部预算草案报告显示,2016年计划全国财政赤字2.18万亿元,赤字率3%,比2015年1.62万亿元赤字和赤字率2.3%有所提高。其中,2016年国债增量为1.4万亿元,比2015年提高2800亿元。一般和专项地方政府债合计增加了5800亿元。

总体来看,此前市场对赤字率超过3%的预期已经落空。2015年名义财政赤字16200亿元,实际财政赤字2.36亿元,名义赤字率2.3%,实际赤字率达到3.5%。如果将2016年名义赤字率3%和2015年的实际相比,财政力度是有所减弱的。

2015年实际财政赤字升高是在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环境中,政府盘活了部分存量资金,体现为财政存款和机关团体存款增速大幅放缓。2016年是否还能这么大力度盘活存量有待观察。

由于名义赤字增加,对应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发行合计会比2015年多8600亿元,但供给压力并没有超出市场预期。

国债2800亿元的增量在对机构发行的记账式国债和对居民发行的储蓄国债当中摊分,其中记账式国债的增量可能比2015年多1000亿至2000亿元,净增在1万亿至1.2万亿元附近,增量不算大。对应到其年内发行量来看,2016年不含贴现国债的记账式国债到期约1.3万亿元,故发行量约2.3万亿至2.4万亿元。

供给压力相对较大的仍是地方政府债。赤字类一般地方债净增7800亿元,专项地方政府债增量为4000亿元,叠加置换类地方债,2016年地方债发行量估计超过6万亿元。这部分则仍需要各方配合来消化,如银行、央行等。

尽管名义赤字率没有超预期,市场还会关注其他刺激措施下的隐性赤字,比如专项金融债。2015年下半年开始启动专项金融债项目稳增长,共发行7000亿至8000亿元。2016年可能每个季度发行4000亿元,使总量达到1.6万亿元,虽然比2015年多,但从季度的发行力度来看也没有增加。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对2016年经济的各项目标普遍有所下调。经济增长目标为6.5%-7%,增长目标采取更加灵活的区间形式,低于2015年的7%;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增长11%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0.5%左右,也低于2015年13%和15%的目标。

从具体的投资计划来看,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公路投资1.65万亿元。铁路总公司数据显示,2015年铁路投资8238亿元,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15年前11个月公路建设投资1.5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长6.5%左右,估计2015年公路投资1.65万亿元左右。这意味着铁路和公路投资目标基本与2015年持平,并没有多少增长空间。此前,国家电网公布2016年电网建设计划投资为4390亿元,2015年电网建设实际投资4202亿元,电网投资计划增长也只有4.5%。

第14篇

考查《十二五规划纲要》,其中已描绘了金融创新的远景蓝图。不过,对于2011年的金融创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达显得含蓄与笼统,这决定了未来将是一个谨慎与渐进的过程,诸多金融创新的推出需要相时而动。2011年,证券市场将在已有创新基础上进一步扩容与深化,并且会集中在融资融券等方面,具体包括增加标的证券范围、放松投资者准入、推出第四批试点券商并将业务常规化,以及新三板扩容等。远处着眼近处着手

数据显示,证券行业2010年净利润776亿元,同比下降17%;经纪佣金、承销、资管和自营同比分别增长-24%、80%、37%和-11%;佣金率0.098%,同比降低22%。可见,国内证券公司业绩波动依然明显,原因在于券商盈利仍主要靠传统的经纪与投行业务,而佣金率大降则反映了这种同质化竞争的激烈程度。

2010年证券行业承销收入的高增长与创业板推出密切相关,但2010年上半年推出的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却对券商业绩贡献不多。其中原因在于金融创新具有复杂性,并且囿于证券公司曾经遭遇的综合治理以及权证上的惨痛教训,无论是已推出的创新试点业务,还是未来将推出的其他证券创新业务,都将有一个谨慎与渐进的过程。

《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部分指出,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继续鼓励金融创新,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不过,《政府工作报告》的2011年工作计划并未明确诸如新三板、国际板等被资本市场所热议的事项,这说明需要对创新的准备工作与时机进行权衡。

证券创新三种路径

综合各方面动态及目前资本市场情况,我们认为未来证券创新将沿着三条主线进行。

1 已有创新扩容与深化。包括2010年推出的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业务,会在市场准入、品种范围等方面不断深化拓展,以及新三板扩容及放宽投资者准入。

2 不同市场趋同与融合。其中包括内地交易所与港交所的合作与互通,以及未来与台湾证券市场的更紧密结合等,趋同与融合的层面包括市场规则、投资品种及证券计价货币等。

3 根据需求相时推新制。包括统一场外市场、推出国际板、重启权证创设、存量发行等。

应该强调的是证券创新中的第二个层次,即不同市场的趋同与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与不同地区资本、外汇管制等方面密切相关,但已经成为一个大的趋势。这种趋同与融合包括由浅入深的三个层面:一是交易所自身经营的整合,比如并购后管理上的协同效益,再如建立在松散型合作基础上的技术手段方面相互学习与支持,以及交易数据共享等;二是吸引来自双方地区的公司上市与不同偏好投资者交易,亦即互为提供投资与融资渠道,因为不同交易所的上市标准、行业定位及交易规则等方面不同,从而适应不同的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三是推出联接两个市场的衍生品,比如离岸股指期货、备兑权证以及各种期权交易等。

包括证券创新在内的金融创新不仅应需求而生,亦在一定程度上被外在压力迫使,并且这种内在需求与外在压力往往交织在一起。日前外汇期权的推出,便是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为外向型企业提供的防范汇率风险工具。而2010年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其中既是在机构投资者兴起与财富管理升级大环境下,应投资者套保等需求而生,亦是为规避类似2007年与2008年证券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

这种情况下,在证券创新推出时间表方面,并非“炒得热”的先推出,其中蕴含内在逻辑。我们认为,未来证券创新的推出时间顺序将体现先基本后衍生、先国内后国际的原则,即先满足证券市场的基本需求后再考虑诸多衍生品发展,先解决并完善国内各项制度再逐渐国际化。根据这种逻辑,与小企业融资需求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密切相关的新三板扩容与交易机制改革首当其冲,在2010年殷指期货与融资融券试点平稳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亦将紧随其后。

具体而言,在证券创新的时间上,我们认为2011年将在已有创新基础上进一步扩容与深化,并且会集中在融资融券业务等方面,具体包括增加标的证券范围、放松投资者准入、推出第四批试点券商并将业务常规化,以及新三板扩容等。

股指期货方面,由于目前沪深300指数存在权重、行业代表性等方面的失衡,未来需要推出新品种,深交所负责人也在有关场合谈及推出新的对冲工具,但由于试点近一年内期指交易略显过热,新品的推出不及融资融券扩容更显得迫切。

第15篇

那么,如何在调整压力下达成今年7%的增长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大的亮点是,明确了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目标不会改变。具体而言,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通过进一步改革发展新消费、新投资与新的外贸模式,形成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

首先,提升消费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一项首要内容。近年来消费整体对经济的贡献率逐步回升,而且消费的结构也出现变化。在反腐的背景下,以三公消费为代表的政府消费受到抑制,大众消费稳定增长。政府工作报告中列举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消费、养老家政健康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绿色消费、教育文化体育消费等新的消费领域。

提升新的消费需求,政策保障来自于提高居民收入、减少收入分配差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之相联系的,公共政策更多地关注民生、环保等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今年要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加强社会保障和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深化医疗改革。环保与节能减排较往年提得更多,包括治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以及发展新能源。

其次,投资仍然是中短期稳增长的关键因素。2014年经济下行主要来自于传统投资领域的减速,尤其是制造业投资与房地产投资领域。政府工作报告在这方面给出的药方是增加有效投资,意味着在产能过剩领域的调整仍将持续,同时寻求新的投资点。

2015年,铁路投资规模为8000亿元,保障房新开工740万套,与去年相当。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过8000亿元,较往年有很大提高。除此之外,发改委七大工程包还涉及了信息、电力、油气、网络、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与之相对应的,在产业结构方面坚持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

第三,在外贸方面,政府旨在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新的战略重点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一带一路),推动双边与多边自由贸易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非全新的政策思路,在过去几年已经屡屡被强调。一些关键的提法,如提高有效投资,基本上是老生常谈。实际的问题是,很多目前被认为无效或过剩的投资,在当初发生的时候都是被认为是合理和有效的。那么,如何避免新一轮的重复?

笔者认为,要真正以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供给端的改革至关重要。具体而言,2015年在以下领域能否取得突破是关键。

第一,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和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给予市场更大的空间。值得称赞的是,在简政放权方面,尤其在取消各类行政和非行政审批事项方面,本届政府在过去两年取得了很大进展。而推动和加快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管理,是下一步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政府的职能将更多关注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政府对教育、卫生、环保等方面的投入。

第二,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市场和企业,仅仅强调放松行政管制恐怕是不够的。我们一再看到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教训,说明了一个混乱的市场环境不可能对社会资源进行最优分配。因此,投融资体系改革也至关重要。这包括投资主体的改革,如国企改革是否真正可以打破行业的行政垄断、开放公平竞争,使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商业竞争;如财政预算制度改革是否可以建立地方政府的预算硬约束。另外,这也涉及投融资渠道的改革,如进一步推动银行改革,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放松金融管制,发展资本市场,鼓励以投入与产出风险收益为基础的各类融资模式。

第三,在政府的配套政策方面,一方面要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另一方面尽快推进价格改革,包括金融产品价格改革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