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提问艺术论文范文

提问艺术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提问艺术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提问艺术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英语课堂提问提问艺术艺术探讨

很早以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采用了提问教学法。自那时起,教育学者在教学中使用并倡导提问。提问是指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复习巩固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的一种教学行为。课堂提问是师生在课堂里互相交流的一种形式。对于学生来说,提问是一种学习策略;对教师来说,提问是一种教学技能。良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兴趣与好奇,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帮助教师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理解的程度,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观点和态度;同时,也是语言教师评估学生对语言掌握程度的一种手段;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之一。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把它当作一门教学艺术。

一、在备课时,设计课堂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的科学性

问题既要具体,又要清楚简洁。一个好问题是《大纲》的具体化,又是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问题的内容要把发展学生智力和掌握本课重点结合起来,词汇量要控制在学生已掌握的范围之内,不要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教师的语言要符合英语语言习惯,具有严密的逻辑,发音要准确,口语流利。问的目的是为了对已有知识的抽查、训练和巩固,是教师能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地稳步教学的前提。

2.问题的有序性

问题的有序性指的是问题反映教材内容的一般规律,即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从分到总、层层深入、步步达标;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适时的提问有它的意义所在:回忆性提问,让学生回忆所学习过的基本知识,巩固上节内容,点明已有知识重点,提醒学生加强理解和记忆;认定目标时理解性提问,设置悬念,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导学目标时分析问题提问,进一步突破教学目标,环环相扣;达标检测时综合性提问、评价性提问,可点主题,强调重点,对所达目标进一步阐明,同时,升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整个教学步骤有序而又有目的。

3.提问的艺术性、针对性

巧妙的提问可起到承前启后,引人入胜的效果。问题的针对性,其一指紧扣大纲,联系教材,针对教学内容;问题能切入正题可顺畅导入新课。问题的高度概括可深化主题;同时,问题要“温故而知新”,也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其二指提问对象的针对性。提问力争使每个学生都紧跟教师的思路,设计问题从全体学生出发,设计出层次不同的问题,以便因材施教。

好的问题设计等于课堂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在于教师课堂的驾驭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提问的方法。

二、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全体学生获得知识和学习方法,这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

提问时做到先提问后叫人,这样使每一个问题都产生群体效应。切忌先叫人后提问,这样会使未叫到名字的同学放松注意力。提问时眼看全班,不要盯住将要或可能叫的学生。那样,问题便起不到让全体学生思考和准备回答的作用。眼光要均衡地从扫瞄到另一边。就是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时,也要在看着他的同时注意全班。在一个班里,学生的智力水平、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学生对问题的反应速度就不一样。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范围内,对层次不同的学生提出层次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问题可答。例如,对学困生可提问一般疑问句,对中等生可提特殊疑问句,对优等生可提综合性的问题。老师不能为了赶速度,只提问举手的学生或者优等生。对于不举手的学生和学困生,老师要根据他的具体情况和所处的层次,在适当的时候提问他们。总之,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对于不举手的学生不提问,表面上看起来课堂上有问有答,轰轰烈烈,而实际上存在着死角,不能完全达到提问的目的。

三、提问中注意教育的机智

提问后要注意停顿,这样学生有思考、讨论的时间。但一些教师对课堂上的沉默,即使是短暂的沉默都会感到紧张或不适应,催促学生或自己回答,这不利于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必要的沉默是应该的,万一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可以用不同形式重述问题或将问题简单化、具体化,给予提示,有步骤地引导,启发学生,而不是一味的遵照预先设计的提问。若如此,课堂就会失去活力,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为了快速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在提问时总希望学生一次回答正确。但实际情况并不全是这样。即使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有出现错误的时候。这时,教师不能急,要有耐心。对学困生或其他学生一时因没有注意听讲而回答不对时,老师要和蔼地对待他们。老师对学生提问时,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故意出学生的丑,让学生感到尴尬。有些学生的自尊心一旦受到损害,就会产生对立情绪,甚至自暴自弃。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五、要做出及时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

对学生的回答要作出及时的评价,要善于发现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其中正确的部分。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特别是要发现学困生的进步,给予肯定,让他感到自己有进步,从而提高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英语课堂提问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使求知欲强的学生实现说的欲望。同时,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可掌握学生的发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完整、通顺,是否符合英语习惯,语法是否正确,答案是否为所问;同时,教师又能及时矫正其语音、语调、语法上出现的错误。课堂提问尽可能使课堂英语化,营造愉快的外语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教学内容。课堂提问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并予以补救,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做为一名教师,我们要认真对待研究课堂提问的艺术。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4

第2篇

如教《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战士蹲防空洞吃雪一段时,若教师随便发问:这体现了什么精神?那是非常空洞、呆板、令学生乏味的。如果教师能抓住三笑”做文章,让学生思考:“笑了笑”、“笑起来”、“笑着”三者可以调换吗?各表达了什么感情?这就具体多了,细微且有趣味,学生的思维会一下子活跃起来:“笑了笑”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态度谦逊和蔼、胸怀宽广美丽和“苦了我一个,幸福千万人”的思想;“笑起来”表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思念是刻骨铭心的;“笑着”表现了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且,学生还可从“三笑”不可调换的语言事实中认识到何谓用词准确的道理。

二、巧设“障碍”,制造“冲突”,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三、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切忌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分层设问,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教者要站在高处,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也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五、巧妙设问,变“死”为“活”。

第3篇

教学活动中存在两种类型的课堂.一种是教师很少提问,从头到尾平铺直叙.这样的课堂无论讲的多精彩,都会让人感到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为什么呢?因为学生的思维没有问题来激发,不需要动脑筋,当然听不进去了;还有一种类型是喋喋不休地提问,仔细一听,都是“对不对啊?”“是不是啊?”这类问题.学生的思维层次很浅,学习效果很差.在多数教师看来,课堂提问要把握好提问的数量.问题是,这是提问数量的问题吗?笔者认为,这两个特例应该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即什么时候才应该提问?

1.1引入新课时在引入新课环节,会通过故事和实验之类创设一定的物理情境.往往是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实验结束之后,情绪高涨的学生会突然松懈下来,让你感觉他们是来看热闹的.或者是当你已经开始下一环节了,还看到一些学生在窃窃私语,“沉迷”于刚才的感官刺激中.如何将学生顺利带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且保持合适的思维兴奋度呢?笔者认为,恰当而及时的问题跟进是一个好方法.一个紧扣背景的问题提出来,可以迅速地使学生从“陶醉”状态清醒过来,转而开始思考“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比如,在“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在两个玻璃杯中倒满雪碧,然后把一个青葡萄投入一杯雪碧中,大家都看到葡萄是沉底的.这个现象很平常,生活中会沉底的物体太多了.这时候,教师又出示一个青葡萄,说这个葡萄是有灵性的,能听我指挥.然后把它投入另一杯雪碧中,结果发生了令人感到惊奇的现象,葡萄在教师的口令下一会儿上浮,一会儿下沉,学生们都快看傻眼了.稍作停顿,教师发话了:“这颗神奇的葡萄真能听懂我的话吗?它的上浮下沉肯定另有原因,到底为什么呢?大家想不想一探究竟?”学生在这样的问题引领下,一定会积极思考,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后续问题的探索中.如果没有这几个问题的提出,结果会怎样?我们也不妨来预想一下,实验做完了,学生也看呆了.这时教师发话了:“好神奇的现象,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物体的浮沉.”接下来他的课堂会呈现什么样的景象,我们应该能想象得出,有的继续盯着葡萄欣赏,还有的在想我回家也做做看,太好玩了.总之,学生的思维没有被真正调动起来,这样的引入可以说是功败垂成.当然,在引入环节设置问题也要注意方式.提问的目的是统一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所以不要单独提问某个学生,也不要急于找出答案,问题要点到但不要点透.

1.2进行探究时提问这时的学生已经冷静下来了,问题摆在面前,要做的就是动脑筋分析背后的原因,寻找理论支撑.这时就涉及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问题.比如,猜想和实验的设计,选择什么样的器材,要采集什么数据等等.如果教师不提供任何帮助,想让学生自主完成探究是不现实的.为什么呢?初中学生的心智水平决定了他们很难独立完成科学探究.那么学生能不能求助于课本呢?现行教材中的探究实验其实是一种模拟的探究过程,整个过程甚至结果在教材中都有安排或提示.学生如果提前预习,那么课堂上的探究就会失去价值,但不预习,学生往往又会束手无策.怎么办?他们必须要得到教师的帮助.这时的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而这种引导主要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你的意见是什么?你能想到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怎么证明这个想法?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什么样的器材能给你提供帮助?你想看到什么现象?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认为这意味着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比如,在“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的教学中,通过生活实例和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已经发现了压力大小和受压面积会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但具体怎么影响,怎么研究这个问题才是学生认知的重点.而此时,大多数学生感到谜底已经解开了.教师这时候就要及时地抛出一个问题:你认为哪个因素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更大呢?你为什么这么讲呢?这显然会引发争论或疑惑.而接下来就是在你的“煽动”和一个个问题启发下,学生开始了各显身手的探究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包办什么,也没有插手学生的探究,要做的就是“场外指导”,一个类似于“先知”的角色.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思维的过度发散,也避免了学生活动的盲目性.同时也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1.3得出结论时提问任何探究都应该有结论,可以是定性的描绘,也可以是定量的数据.学生在得到结果以后就会认为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其实,这正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绝佳时机.一组数据能说明什么?你的结论有没有片面性?多做几次会怎么样?比如,在“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将圆柱状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悬吊着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学生观察到随着金属块浸入水中的深度的增加(未完全浸没),弹簧测力计示数不断减小.学生由此分析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这是一种常见的错误,实验设计没有问题,数据也没有问题,你怎么否定它?有的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这是错的,其实在刚才的过程中V排也在变化,是V排的变化导致了浮力的变化.这样的处理方法怎么样?这简直就是否定学生的努力,学生的探究实验.还有的教师会灵活一些,告诉学生刚才的实验金属块都有一部分露出水面,再试试看,完全浸没会怎样?这样的启发很明确,学生按图索骥找到答案是很容易的.但这样的处理还是浪费了一个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机会.那怎么处理才够精彩呢?有经验的教师会先肯定学生的发现,然后提出自己的疑问:深度越深浮力越大,如果是这样的话,把金属块放到很深的水里会怎样?会不会浮力大到足以和重力相等?这样的话会出现什么结果?可能会有重大发现的心理驱动足以让学生开始新的尝试———金属块慢慢浸没到水下.学生会有什么发现?他们的思维会产生怎样强烈的波动?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2把握提问的策略

2.1问题与学生的匹配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提问时对照名单挨个来,师生交流就会显得磕磕碰碰.因为问题没有找到适合的学生来回答.有经验的教师会将问题分成几类,将学生也分成几类.像基础知识的提问以及引发兴趣的问题要找一些学困生来回答.比如,在“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拔河比赛: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用两根手指捏紧一把钢尺的两端,用力向后拔,通常男同学获胜.在经过必要的“煽动”后,两人都拚尽全力向后拔.结果男同学反而输掉了比赛,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回答,因为没用标准答案,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学困生也能说出一两条(实际原因是男同学那端被涂了一层油).这样不但提高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平台,让他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对他们后续知识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而中等难度、需要进行概括或引申的或灵活性较高的问题,就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的学生来回答.比如,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开关闭合后小灯泡不亮,这是什么原因?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对电路知识有足够的理解和把握,而且题目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能力要求较高.需要一些成绩优秀头脑灵活的学生来回答,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到教学进度.还有些问题根本无需学生立刻作出回答,提出这些问题的目的是要引发学生的思考.有时几个问题连珠炮式的提出,层层深入,足以让学生陷入沉思.就如同福尔摩斯探案一样,一个又一个问题在头脑中萦绕.能让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2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空间有的教师为了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每一句话后面都跟着“对不对?”还有的教师会把每一个教学动作都用语言描绘一遍,然后问学生:你们看到了吗?这种没有思维空间的问题学生懒得回答.久而久之,思维惰性出现了.那我们应该怎么设计问题,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呢?笔者认为除了常规的知识性的问题以外,带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调光灯电路设计”这个教学内容,要求灯泡分压范围在0~3V之间变化(电源电压为3V).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指引,学生不太可能自主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调光灯电路.但怎么引导?点不到位的话学生莫名其妙,点透了就没有什么思考价值了.有位教师是这么设计问题的:“将一个滑动变阻器和灯泡串联能不能解决问题?会不会是滑动变阻器规格不对?凭什么认定串联电路解决不了问题?并联就更不对了,为什么?大家想想看,对于滑动变阻器来讲,当滑片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滑动变阻器的分压会怎么变化?我们可以怎么利用这一点?”这样的几个研讨式的问题问完,学生的思路被统一了,既没有过分发散,也没有被习惯思维约束,解决问题显得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