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对话教学论文范文

对话教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对话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对话教学论文

第1篇

(一)课堂上实现师生对话,提升学习效果

教师与学生围绕课程内容进行对话,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引导,达到增加语文课堂的乐趣、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听课效果的目的。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对话、提问等方式让学生介绍或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打开学生思路,提升学习效果。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的课文《美丽的武夷山》为例,在课堂上,一位同学发言表达了对山的喜爱,教师顺势问道:“其他同学有喜欢山的吗?”这样一来,学生便集中精力开始说山、读山;学生意犹未尽时,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在武夷山有很多山峰都还没起名字,你能为它们取个名字吗?”学生通过观察回答:“三十六峰有的像……有的像……”通过师生对话,不仅巧妙地把练习题“给山起名字”融进课文,还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课文上,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课堂上促进学生交流,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根据课程的需要设置不同的议题、围绕议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对话,这种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探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八单元的课文《天鹅、大虾和梭鱼》为例,文中的三只动物合伙也拉不动车,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怎样能让大车动起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集体交流中,学生进行互问互答:“它们当中有谁偷懒,没有使劲吗?”“不是,他们都使劲了!”“它们应该都往前方使劲拉,这样才能拉动大车!”由此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再让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事情需要我们合作?”最后学生得出的答案有拔河、接力赛跑、大扫除等。有针对性地设置议题,让学生自行交流,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品味和体验。

(三)提出与课本对话,促进对文章的思考

新课标中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接受高尚情操的熏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语文教师除帮助学生锻炼识字、写字的能力外,还需带领学生与课文进行对话,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在课堂总结中,教师可以针对课文中含义深刻之处发起开放式讨论,不设置答案,要求学生在讨论中将自己带入文章,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第二单元的课文《理想的翅膀》为例,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文中的风筝分别代表怎样的理想?”借此引导学生思考“风筝”的引申意义;接着教师发起进一步的讨论:“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你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以此发起学生关于自己理想的讨论;学生在交流之后得出了自己的答案:“我想……因为我的理想是……”、“我还没有想到自己的理想,但我也可以放飞风筝,慢慢寻找……”通过讨论,学生联系自己的理想,对“风筝”得出了超出字面意思的理解,把“风筝”与“理想的翅膀”联系起来。

二、结束语

第2篇

1.1成人学习特点

通过调查,成人学员学习英语的动机各异,有的学生是为了修满学分获取文凭以谋取职业,有的学生是为了在单位凭取职称,也有想进一步学习出国深造的,所以大部分学员的学习动机都不是为了个人兴趣而学习英语,这就使得他们缺乏学好英语的强烈动机。另外,成教学员往往来自不同的年龄段、社会阶层和家庭环境,学习时间不稳定,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且相对薄弱,缺少整体的英语学习气氛,久而久之,会导致学员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和低效性

当前成教英语课堂的授课模式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学生只能被动的去听取,很难做到双向的交流和因材施教。教学内容的脱离实际,不仅给学员带来认知能力上的困难,也使得他们在缺乏学习动机的基础上,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加低落,进而出现上课打瞌睡、厌学、逃课等现象。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成教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成教学员多元化的学习要求,所以,成教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对话式”教学模式在成教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1对话式教学的涵义和特点

把对话和教育相结合的重要人物是当代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他认为:“对话作为一种教育原则,从简单意义上讲,强调的是师生的平等交流与知识共建;对话式教学是指体现对话精神,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在这种真正的对话教学情景中,师生双方都以整体、独特的形式而存在,基于相互尊重,信仰和平等的立场,共同探究问题,在各自做出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理解后,通过对话、沟通和交流最终达成的默契。进一步讲,对话式教学就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的教学”。它有以下三个特点。

2.1.1对话式教学重在强调一种沟通交流的互动性

对话式教学在英语教学形式上重在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状态,只有相互间有了沟通与合作,才能形成这种对话行为,才能更好的进一步开展教学,以生动、具有创造性的方式传递教学内容,往往是超越一般的教学目的,构建出一种全新的交流功能。

2.1.2对话式教学重在强调教学过程的创造性

对话式教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重在对语言的创造性。教师从简单的传授知识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从师生间简单的语言沟通到精神和情感上的交流,形成师生间的对话平等,精神平等,彼此信任接纳对方的一种状态。

2.1.3对话式教学重在形成一种双赢的学习状态

在英语教学中,对话式教学模式强调通过师生交流沟通,互相发现对方或自己的思想、问题和错误,达到师生共同受益的效果。对话过程中,没有完全的对与错,也没有谁说服谁,没有强求,自由发表观点,重在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双赢效果。

2.2成教英语中对话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2.2.1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话热情

基于大部分成人学员的社会性这一特点,如何让他们在教室里尽可能的多吸取有用的知识呢,这就要求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紧紧结合社会实际,专研教材,为学员营造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使教学内容和学员的真实情感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激发学员积极的参与到对话中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重点,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选用源自生活的材料,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对话情景,像面试、广告、购物、旅游等,越是接近生活,学生对话的热情就会越高涨。师生间的对话方式可以采用模拟对话,课堂提问等方式,要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调整对话方式。

2.2.2授课形式多变,启发学员大胆对话

大部分的成教学员英语基础薄弱,根本不肯开口说英语,如何让他们敢于大声用英语交流呢,这就需要教师们善于变换使用多种教学形式,联系实际,捕捉话题,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事先给学员设计任务,分工明确,让学员有充分的准备。也可根据不同的话题,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常用的有两人小组,多人小组,讨论等,平等的互动可以使学员间更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来共同解决问题。

2.2.3变换角色,快速反馈

在整个对话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时刻在变化的。首先,教师是对话活动的组织者,组织和调动整个教学过程,在适当时候给予帮助,使得对话活动顺利进行。再者,教师是对话活动的监督者,根据学员对话情况,对出现错误进行记录。最后,教师是对话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可不时参与学员间的讨论,强调师生间的平等交流。学员展示成果时,可以采用对话、讨论、汇报和竞赛等方式,教师应快速给予反馈,适当归纳总结,纠正典型错误,适当鼓励,不要具体点名,以免打击学生自信心。

3结语

第3篇

(一)学生个体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

由于学生在心理年龄、知识水平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和心理安全感。这样的心理安全感可以促使学生在群体交流时细心的倾听和自由的交流,并且敢于表达自我的观点和自我能力的展现。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通过相互的交流和切磋,不同的人进行思维的碰撞,就很容易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升素养和知识灵感。同时,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现他人的长处并进行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分享学习的成果和与他人进行合作。

(二)激励学生敢于进行自我对话

进行自我对话是人性的一种需求和欲望,由于人类的存在就是对自我的存在进行不断地认识和进行自我的探究。进行自我对话是对话教学的深化和升华,只有当对话具有反思性时,这样的对话才真正的具有了意义,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的反思从而最大程度的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帮助学生在比较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数学符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倾听,这样才能吸收别人的思维方式,并且可以整合到自己的认知当中,从而提高自己思考能力,从而进一步改进的学习能力。

二、在进行对话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对话并不仅仅是老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

在数学的课堂上的教学对话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解答,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是真正的教学对话。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其主要的目的是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并且师生之间眼完全展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进行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升华。在进行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在提问和回答中体现地位的平等,还要在就留和欣赏等方面体现出平等的交流。

(二)对话并不是越多越好

对话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学生的学习进行服务,所以进行教学对话的出发点还是应该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那些简单明了、一看就懂的知识可以不使用对话教学的方法,从而避免对话教学的滥用。

(三)对话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达成师生的共识

第4篇

【关键词】影像;文学理论;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的崛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而影像与视觉文化密切相关。这样的趋势,促使我们对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进行变革与探索,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影像在文学概论教学中的可行性

文学理论在学科上归属于文艺学,关于文艺学的理解实际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研究文学、艺术及其规律的科学,从定义看,它包括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分支学科在内,故统称文艺学。从狭义上,是指研究文学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文艺学本来叫文学,但这三个字在中文里很拗口,所以从苏联翻译过来时,就干脆叫文艺学。叫文艺学有它的好处:这为我们跨越学科边界涉及绘画、电影等领域提供了合法性。

与视觉文化关系密切的影像文化的崛起,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大事件。丹尼尔·贝尔在论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为代表的“视觉文化”时曾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让·鲍德里亚也说道:“摄影是现代的驱妖术。原始社会有面具,资产阶级社会有镜子,而我们有影像。”影像世界“通过技术向我们强调它的存在。这个主客关系的反转发挥着惊人的、不可轻视的作用”。

影像是以图像和声音为媒介的,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传达信息,创造形象,它“克服了文学的有意而无色、无画的缺陷,克服了绘画的有形而无声的缺陷,克服了音乐的有声而无形的缺陷,克服了舞蹈的舞台单一的缺陷,把图像、颜色、声音、文字等因素迭加起来创造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把文学的意义丰富性、绘画的图像直观性、音乐的曲调含蓄性、舞蹈的动作传神性等特点合成一体,创造出了以往任何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效果”。这种视听结合、时空并存的特点使它能够更精确、更逼真、更生动地表现各种复杂的内容和精彩的故事,同时也能够全方位地刺激观众的审美感官,使其产生多方面的美感享受。

发挥影像的独特优势,进行视觉教学的探索之路,势在必行。伴随视觉文化教育思潮的滥觞,利用电影、电视等媒介开展教学,是当前高校教学中一项颇有现实意义的尝试。

二、影像与教学对象接受心理的契合

目前高校教学的对象,几乎都是上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孩子,他们在影像文化熏陶下成长,热衷于看电影、看电视、看动漫、看广告、看绘本……他们对“视觉性”的敏感是以往时代的人无法比拟的,“看”成为他们阅读与吸纳知识的重要方式。

针对教学对象的接受心理,利用影像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贴近学生的接受心理与认知规律,利用视觉影像,更好地呈现文字无法传达的内容。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策略,利用生动立体的教学方式,为抽象的理论讲述寻找到生动的形象载体,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也会乐意接受。

三、影像有助于培养教学对象的审美能力

文学概论是研究文学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文学属于艺术领域,因此,培养审美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也是文学理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过去的应试教育大多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美育的渗透;注重教学成绩,忽略育人的目的,使得学生越来越成为“单向度的人”,对属于文学语言的魅力越来越淡漠,对艺术形式感觉越来越丧失,对审美感知、直觉和情感体验的培养,往往流于形式。

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学者贺拉斯就说过:“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她喜爱,才能符合众望。”五四时期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先生强调:“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学生既要接受知识,有不能忽视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影像的教学方式,诉诸人的视听觉,图像与声音的空间感,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理解的角度,不必冗长表述,一组有感染力的镜头,不经意间就能触动他们的情感。假如我们选择好的影像作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赏,必然会在感性的、直观的、非功利的教学过程中,对他们有所启迪,去领悟影像中包含的哲理意蕴和人文关怀的意味。

影像的直观逼真,让学生感受色彩、光影和声音立体效果,体会人类情感的细微表达,洞烛人物幽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比如由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雷特》改变的电影《王子复仇记》,王子留学海外,父亲却遭暗杀,王位被夺,母亲别恋……一切都来得太突然,权力与亲情、光明与黑暗、磊落与奸诈、爱情与寡义等等,进行复杂的移形换位。王子、皇后、父亲、叔父、朋友、大臣和心爱的姑娘,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以及凝练优美的台词,强烈的抒彩,以艺术的方式,使得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然后在讨论和讲授中,将感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对人生、人性的各个层面进行历史内涵和哲学意蕴层面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教育的本义是要在精神愉悦,受教育者深刻领略,经久不忘。施教者应该深谙美的魅力和感染力,有效地作用于受教育者,以达到“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的效果,起到亚里斯多德所说的“卡塔西斯”(净化)作用。

藉由影像符号进行文学理论教学,于娱乐和放松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分享丰富多样的生命体验,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开发独立思考的创意思维,引发学生对文学名著的兴趣,抵御潜阅读,最终走回重归哈罗德·布鲁姆所推崇的“正典”或“经典”(Canon)文学阅读之路。

参考文献:

[1]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156

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对话;平等;多元理解

在我国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讲课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学生不能自由的表达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被剥夺,虽然现在一直倡导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但试问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真的是民主与平等的吗?学生由“客体”变成“主体”,不过是在身份上认同、人格上内化了处于控制地位的教师角色而已。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对话教学提供了迫切性与必要性,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又为对话教学提供了可能性。对话教学把教师与学生都看作是有着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有自由意志和特殊需要的人,把文本也看作是有着丰富情感的召唤主体,从而突破了主客体单一的主体认识论模式,走向“教师主体――文本主体――学生主体”相互作用的交往实践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对话教学理论走进了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不同于传统的语文教学,语文对话教学它强调教师、学生、文本都是独立的主体,认为语文学习的实质就是学生通过与文本、与他人及自己的对话式沟通,完成自我主体的建构和生命的成长过程。所以说,语文对话教学它不是机械重复活动,而是新的知识与理念不断生成的过程,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创新性。同时,对话意味着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间人格上的平等,意味着多元理解的共存。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对话教学实践呢?

一、从“主导――主体”教学实践走向“消解中心”的关系性实践

对话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主体间的互动与交流的特点,突破了“主体――客体”单一的主体论模式,走向“教师主体――文本主体――学生主体”相互作用的交往实践模式。把教师与学生都看作是有着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有自由意志和独特需要的人,把文本也看作是有着丰富情感的召唤主体。读者与文本,互为因果,互相发现,互相制约,意义有一个生成过程,是不确定的、相对的、因人而异的。 它要求我们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以为只要在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提要求学生讨论,就是实施对话。

二、对语文教材内容的积极“重构”,促进有效对话的生成

要进行对话,就必须围绕一定的话题,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问题。而问题的形成以及问题的有效性主要决定于教师对语文教材的积极“重构”。确立问题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对话活动能否广泛而深入性开展。那么如何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巧设话题,激发对话呢?

1.营造学生文化氛围,激起学生的对话欲望

我们教育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教育所展现的世界是成人的世界,在这种世界中,学生是从属于成人的,而学生只有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才能敞开心扉,真诚地交流、积极地应对。语文的特点要求语文教学要有一个人文的环境,营造一种符合学生自身的文化氛围。

2.淡化教师的角色意识,共同参与学习活动

在和谐的对话环境里,教师应当是对话的激发者和参与者,不能凌驾于教学过程之上。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要放下架子,将自己的经验、思考、体验与学生分享。

三、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对话情境

有效生动的对话情境涉及到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在宏观层面上,主要是要消除权威,如教师权威和书本权威,归还教师和学生的话语权;在微观层面上,对话主体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能力,也就是说平等的观念、安全的场地、丰富的学习资源是构成有效对话的最基本的条件。它首先要求教师教学意识的转变,教师是最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学情境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种潜在的课程。人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反应。在专制压抑的情境中,人往往会形成一种抵触的情绪;而在民主和谐的情境中,人更容易敞开自己的心扉,表现得开朗和谐,自信乐于交流。

四、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回应与机智协调,将对话教学推向深入

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回应也称为教师的情境教学智慧。一个教师能否具备这样的能力与智慧,主要取决于其自身各方面的修养,首先教师必须具备民主平等的思想,“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其次,教师必须要有宽厚的语文素养和知识面。倘若一个教师具备了以上两个方面素质,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有效的运用对话教学并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回应呢?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选择对话教学的时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选择适合的文章进行对话教学,一般要选择教学内容丰富,有争议、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指导学生注意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来展开对话;注意捕捉学生心灵变化,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对话能动性。

其次,教师要有很好的教学机智。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但不能无原则的迁就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同时又要有较强的思维灵敏度。对于学生在对话中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尽可能想法当场作答,尽量将问题放在课堂内解决。

最后,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必须给予有说服力的解释。这样才能消除他们的疑虑及逆反心理,正确对待现实的价值观。切勿压制学生提问题,或对其问题无动于衷。

参考文献:

[1]张华.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8(6).

[2]冒惠娴.语文对话教学如何开展[J].论文选登.

[3](日)佐藤学著.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王史维.教育交往理论的拓展及实践意义[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6).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08-01

由对话逐渐衍生的对话教学成了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广为热衷的教学模式。在对话教学的指引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学生能够在温馨和睦的大环境下找到自信的自己。下面就以具体的教学案例为出发点,简单的指出了几个重要的问题。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对话教学中过度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在教学案例《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师生之间发生了下面一段对话。老师:同学们能否用两个字准确的总结出肖邦离开故乡时的心情吗?有的学生想到了“难过”,老师摇了摇头;有的学生认为是“伤心”,老师又摇了摇头;有的学生认为是“悲伤”,老师还是遗憾的摇摇头,最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悲痛”两个字。教师的这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实在是不可取,教师不能因为学生表达的不准确就给予全盘的否定,这样不但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也加大了学生思考的惰性。

2、在对话教学中产生了不必要的无效对话。在教学案例《海伦・凯勒》一文的教学中,教师为了给学生制造一系列的对话教学,制造所谓的对话氛围,提出了下面几个问题。“海伦・凯勒是哪国人?”、“海伦・凯勒的老师叫什么名字?”、“海伦・凯勒做出了哪些贡献?”等等,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问题应该是在课前预习就有所了解的,因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对于教学来说以上几个问题没有任何的意义,它既不会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也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对话教学只体现了对话两个字,却无法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课堂讨论成了学生“开小差”的环节。在教学案例《负荆请罪》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完课之后给学生布置了表演的任务,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中学习讨论教材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并把教材中的内容排编成话剧。学生在接到教师布置的任务后,看似进入了激烈的讨论中,但是仔细一听,很多小组讨论的话题却与本堂课学习的内容无关,他们更多讨论的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对话教学俨然成了学生“开小差”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如何正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对话教学

1、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不能过度看重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因而小学生才是教学的重点;教师也不能轻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我们的眼中,小学生往往是除了玩就是玩,他们根本不会在学习中拥有自己的想法。事实上却不是这样,小学生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只要教师学会耐心的倾听,就会发现原来小学生的世界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教师唯一要做的就是尊重学生的想法。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在《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肖邦离开故乡时的心情,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不能除了摇头就是叹气,只要学生的答案没有出现原则性的错误,教师都要给予适当的肯定,“伤心”、“难过”、“悲伤”这些词语都含有“悲痛”的意思,只是在情感色彩上有一些轻重的区别而已,学生没有回答出“悲痛”,并不表明学生在理解上就发生的错误。另外,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正是进一步拓宽了答案的范围,让学生意识到:原来也可以这样表述啊!

2、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为了避免在对话教学的无效性,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提问技术,尽量不在教学中提出一些毫无技术含量、毫无启发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只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比如在学习《海伦・凯勒》时,教师就可以再课前准备好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在读完了《海伦・凯勒》之后,同学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海伦・凯勒,你会想到什么词呢? ”、“海伦・凯勒为什么会写出那么多感动世界的文章呢?”、“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想起自己第一次碰到水流的感觉呢?为什么第一次碰到水流会给海伦・凯勒带来如此之大的冲击呢?”等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灵感,才能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

3、关注生生讨论的环节。学生之间不但可以放下身份的差距,还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想法和观点。但是在生生对话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讨论话题,尽量不要让学生的讨论离开既定的范围。比如在学习《负荆请罪》时,教师既然给了学生讨论的机会,就要让学生讨论出一个结论,很多教师会将讨论的环节延伸到下课,这样对于学生来说讨论结束就意味着下课。教师可以把讨论的环节放到课中阶段,在学生讨论完之后还有一段时间来向老师汇报讨论结果。如教师让学生进行话剧表演,就要在讨论后及时的进行,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压力的作用下提高对生生对话的重视程度。

总而言之,既然我们在对话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那么就有必要找到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对话教学巧妙的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对话教学的本质涵义,从而进一步达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叶 霞.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要素及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0.13期.

第7篇

关键词:对话理论 语文教学 教育改革

“对话”这一概念最早由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他说:“一切莫不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从而可见,“对话”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粗浅层面上的“话语交流”,而是深入到人的主体内在,是人的发展与生存所需面对的精神碰撞。而“对话”这一概念被引入到教育教学中,无疑是教育改革上的一次突破和创新,语文学科的灵活性、开放性、人文性和工具性等特点,更为对话理论的实践创建了可能和发展的空间。

一、“对话式”教学的特点和方式

刘永平先生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一书中提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课堂具备科学、民主、积极、开放、适性和高效溜达要素。”然而这六要素仅仅将“对话式”教学的特点和意义停留在知识的学习上,并没有强调这一方式对学生自我认知的价值。高效和谐固然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它能够促进教学过程的推进,对于学生成绩提高有重要意义。但是,教育教学的目的不应仅仅看重效率,否则,教育改革最终只会成为形式上的变更,因为其评价依然是以“分数”作为标准,而缺乏了人文性的关怀。在此,我将“对话式”教学的特点概括为民主与权威的统一性、情感与体验的领悟性、沟通与内省的互动性。

民主与权威的统一性指师生的人格和话语权是平等的,在知识的学习上是平等和民主的,但是,由于教师较之于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深刻、生活的阅历更为丰富、内心更为成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决定了教师的权威性。“对话”的民主性,是对话式教学得以实现的前提。学生在“对话式”教学这一模式下,自我的思考空间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在平等民主的“对话”中,学生对于知识有了主动的认知,同时,教师也在这一过程中重新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缺失。当然,决不能一味的强调民主,教师依然具有课堂把握的权威性,这一权威性并不是武断的,而是在与学生的“对话”中,由自身经验以及对学生认知程度的分析而做出的全面的、理性的主导。民主与权威的统一使得“对话式”教学避免了由于过分强调平等而矫枉过正的误区。

情感与体验的领悟性是“对话式”教学在实行的过程里潜移默化形成的一种内心感知,根据个体素质的不同,这种领悟性也是有差异的,但是这种领悟性的存在是必然的,因为其必然性,所以更突出了“对话式”教学的意义。而情感和体验的离不开沟通,这也就是我所提出的第三个特点,既沟通与内省的互动性。

对话模式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个体通过经验的参与、知识的传递,从而获得了情感与体验的领悟。这种教师与教师间的对话,不再仅仅集中于过去的教学意义上,而增添了彼此思想、认识、价值观等方面的沟通,教师通过沟通,再经过自己原有经验的加工,便完成的自我的第一次提升。这种提升转入到课堂中时,经过与学生的沟通,达到了二次提升。而学生在与教师的对话以及生生对话中,通过质疑和解疑,得到了心智上的提升。这种内省的过程使得沟通达到了预定的目的。“对话式”教学的这三个突出特点,使对话不再是传统教学的辅助工具,而是一个全新的模式,与传统的方式是平等的,相辅相成的。

二、“对话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

基于“对话式”教学的特点和方式,语文教学更为适应这种模式。首先,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本身的开放性很强,它与人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知联系的最为紧密,因而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上需要话语权,需要与教师有平等的对话,倘使如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一味灌输为手段,会形成消极的情感体验,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当然,由于语文的人文性很强,它尊重学生的心灵感知的同时,也需要教师一定程度上的正面指导,从而在情感观念的碰撞中完成学生自己的内心成长。这种内心的成长和完善,在众多的学科中,只有语文学科能够做到,也只有通过对话手段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对话”的应用在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是平等的,我所强调的平等是指内在素养上的平等。教师与教师的对话完善了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使教师能够重新的审视自我对文本的解读。同时,教师与教师的对话也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准备。对话本身便是人与人的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交汇,但是由于每个个体具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沟通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对话不能够尽善尽美,不一定适应每一个学生个体。但是,通过教师与教师的对话,完善了教师的自身人格和职业素养,使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得到更好的保证。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能够激发同龄人的思维互动,使学生主动的提升自我的整体水平,在这种对话中,能够挖掘出更新颖的内涵,并丰富了他们的创造性。在学生的沟通中,完成了学生对于文本的认识,这种认识不再是消极的接受,而是积极的发现,将自己的独特体验注入到对文本的创造性阐释和解构中去。

“对话式”教学在语文教育改革中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这无疑是教育改革的一种全新的尝试。但是,这种尝试也必然会遇到来自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抵制,而在改革的道路上,坚持与革新是冲破樊篱的保证。“对话式”教学为语文教学在现代与传统的交会上、在争议声中前行的课程改革中打开了一扇门,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的空气,而语文的学习也需要重新为自己开拓一种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彭小明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2

第8篇

【关键词】对话;对话教学;主体间性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人们不断接受大量丰富的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培养能力,不断开拓创新,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社会对于教育则提出了更高更科学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打破那种死板、僵化、机械的单一知识灌输教育模式,倡导平等、民主、自由的教育模式。新课堂要从“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走向“师声对话论”。强调平等、相互独立的、主体间性的对话活动。

一、对话的本质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对话”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对话作为一种最重要的活动形式,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即苏格拉底的对话,被他的学生柏拉图记载下来,至今对人有深厚的影响。对它的理解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

1.生活的本质就是对话。即对话从宏观上讲是普遍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论你是“聊”“辩”还是“商”都是处于“谈”的状态,这些是一种最基本,最平常和最简单意义的对话。巴赫金就曾说“生活就其本质来说是对话的,提问、聆听、应答、赞同等等,人是整个地以其全部生活参与到这一对话之中的。他以整个身心,投入话语之中,这个话语则进到人类生活的对话网络里,参与到国际的研讨中”[1]这是最基本的人的生存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人只要活着,在生活中,就在对话中。正如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讲“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2]这又何尝仅是两个人呢?只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都有独立的价值,有了这个前提才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

2.思维的本质是对话。这就是强调对话的旨归在于理解与融合,意义的生成与建构。巴赫金也认为思想不是一种主观的个人心理的产物,不是生活在孤立的个人意识之中的,思想的真正生存领域是在同别的思想对话关系之中,人的想法要想成为真正的思想必须是在同他人另一种思想的积极交往当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他们的年龄、生理、心理极为相似。彼此尊重和平等,形成充分的友谊感和信任,彻底表达彼此间最真实的想法和看法,让观点碰撞,激荡,交融,从而新的思想意义就脱颖而出,所以,人与人之间在对话中,就启发了思维,达到思想的交融,意义的建构。

3.对话是主体间性活动。即对话发生在平等的,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间,是主体间的互动交流而不是单向独白。这个关系不是传统的认识即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一个主体之外有多个主体,他们发生着关系,发生关系的双方或多方都是主体,且相互作用,都是作用者,同时又是被作用者。这种在主体间不断的相互作用生发出来的东西,只存在主体间的对话中,主体的潜质才能激活,主体才能成长和发展。人也可以与自己对话,对自己进行理智的思考与情感的调节,这实质上也是一个主体间性的活动。

4.阅读活动和教学活动就是一种对话活动。阅读就是与文本对话,与文本的作者交流沟通,从而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心声。教学对话则更是明显的对话过程,在课堂上师生间的问答交流,生生间的讨论,以及如从大语文教育观看,还包括与生活与环境的对话。两者在交往过程中合作,在合作中沟通。从而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和生命成长。

二、对对话教学的理解

对话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社会生活在彼此理解与交流中达到意义建构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是一种与他人,与文本,与自己,与生活的对话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一种对话能力。

1.对话教学是主体间性教学。对话教学摒弃过去教师以自己为权威以自己为中心的知识灌输模式。突破“主体-客体”模式,走向“教师主体-文本主体-学生主体”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语文教学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师生、生生、文本、生活的多向的积极的生命交互过程。教师开始发挥作为对话参与者、启发者、引导者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感悟文本内涵,使学生体现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自我超越性,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

2.对话教学的关键是理解,即对话意味着动态的意义生成。理解是受教育者形成关于自身知识和生活智慧的基础,也是教育者不断审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条件。首先承认各自的主体性,其次包容主体的差异性,最后达到交融,形成共识,既激活了人的聪明智慧,又陶冶人的精神情操。理解的主要方式是阅读和感悟,途径就是通过“会面”和交流。

3.对话教学是合作、实践、多元开放性的教学。对话讲究平等主体间的共同理解和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合作探究。师生合作,教师有较高的发展水平,知识水平,能力经验,而学生有自己的特有性,在教师给学生的指导与交流中相互鉴赏,相互启发。生生合作,学生间有着年龄、生理、心理特征的相似性,更容易形成默契而相互探索,达到视界的交融。

转贴于 三、对话教学的现实意义

1.对话教学促使教育观念的更新。对话教学是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敞开的基础上双向互动交流,是双方视界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与合作,共同创造的精神和意识。这表现了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存在的完整性”和“生成的完整性”的一个整体的人。对话教学使教学方式开始转移到不仅加强学生发展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对过程和方法的关注。也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与健全人格的形成。

2.对话教学促使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不再限于传授早已定下的结论,只关注教案的机械化实施,而在与学生、文本的对话交流中,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以及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也由封闭的接受性学习,转为开放的、自由的、探究性学习。注重个性化的体验与理解,形成自我观点和自我意识。

3.对话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发生转变。首先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唯一演员”,学生也不是“唯一观众”。教师应该关注学生主体,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专业的研究者,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其次对话教学有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由压抑、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积极学习,从而引发审美经验,进行审美教育。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总之,我们对“对话”的本质和对话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理解后,在具体应用到语文学科,乃至教学方式。在深刻的理解、体会的基础上,认真实践,则一定会取得“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的效果。

【注释】

[1]钱中文:《巴赫金全集》卷5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87页。

[2]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出版社1988年版,第344页。

参考文献

[3] 曹明海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4] 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9篇

一、充分认识在实验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意义

1、开发学生智力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我们教育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智育即包括化学实验知识技能的传授,又包括开发学生的智力。有人认为智育就是传授知识,这显然是把“智”当作“知”来理解了,这是不全面的。人无知识不行,但光有知识没有智慧更不行,有了知识不会用,知识就是僵死的东西。有了知识又有了智慧,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把实验知识、技能转化为实践工作的创造性能力,因此,实验教学中须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

2、开发学生的智力,是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科技人才的基本措施

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反映科技成果的科学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由于新的知识层出不穷,学生毕业后必然会遇到他们所不熟悉的新科学应用技术、新的发现、新的成果,那时,他们必须发挥自己的智慧去弄懂、掌握、应用它们。因此,只有认真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才能使学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化学实验教学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其独特的优势

化学实验这门课程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进行论证,使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并在感性认识过程中,通过实验技能知识的积累和独立思考,不断丰富观察力、想象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智力得到开发。例如,在乙醇制备乙醚的实验中,学生已知副产物有乙烯生成,但副产物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发现得知:反应首先是乙醇与浓硫酸作用,生成硫酸二乙酯,反应伴有放热。然后乙醇进一步与硫酸二乙酯在加热条件下作用生成乙醚,但如果反应时温度过高,则硫酸二乙酯分解生成乙烯,同时伴有碳化副反应现象发生。

这是学生在掌握乙醇加热生成乙醚的基础上,在实验中通过观察得出新的理性认识,使其智力得到锻炼。

二、在实验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的方法

1、要加强“双基”教学,为开发学生的智力奠定基础

智力和知识、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如果一个人对客观事物一无所知,就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缺乏一定的知识,就会阻碍学生智力的开发,因此,要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师就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从化学实验这门学科而言,就必须通过课堂理论课的教学,把反映客观物质本质性的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的理性知识,在实验中加以检验,并对实验中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达到智力开发的目的。要完成这个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讲练结合。所谓“精讲”就是画龙点睛地把实验的重点、难点和实验成败的关键讲清楚。“练”就是根据教学目的,精心安排设计各种实验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坚持启发式教学方法,为开发学生智力创造条件

智力的开发与学习知识虽有密切的联系,但智力的开发又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对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灵活运用,使理论知识渗透于实验操作之中,实验的事实结果又能升华为理论。如果教师是注入式灌输的,学生就只会死记硬背、照方抓药、机械的模仿操作,智力就难以开发。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常会得出一些反常的实验现象,有的甚至实验失败。对此,学生往往会向教师提出许多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这些提问,教师应该与学生一道共同分析实验操作中每一个环节,引导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并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这样才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验,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观察、思维和想象等方面的能力。

第10篇

关键词: 对外汉语 审美文化 教育

近年来,汉语学习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带着各种目的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但常听到人们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在对汉语教学中也常常可以听到留学生抱怨汉语难学,如:声调复杂,汉字难记难写,语法规则多变,短语俗语丰富难以理解,等等。因此,如何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效率就成为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我认为,加强汉语语言的审美教育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汉语言的理解与应用,更有助于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授课效率,因此,增强对外汉语审美文化教育非常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审美文化教育是中国学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内容,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审美文化教育却是一项常常容易被人忽略的教学内容,这是因为多数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都会认识到,语言是一个交际工具,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汉语,因此教学重点应在汉语语法规则的学习及使用技巧的训练上,而汉语审美文化的修养培养在教学中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当然,在许多学校,为了应对学生的深层次文化需求,特别开设了中国文化课、书法课、武术课等,以满足学生对中国进一步的了解,但仅靠艺术课程技巧性的训练来完成审美文化的培养显得力不从心。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应该看到,语言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在人与人的交流中,语言传递着一个民族的心理文化,作为一个好的学习者,必须懂得欣赏这种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特殊的审美特点,才能激发起学习者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加强语言课程教学中审美文化修养的培养势在必行。

一、对外汉语教学审美文化教育的特点

首先,从教育对象上来看,成人的审美教育建立在更深层次的心理基础上,产生的能动性更强。这是因为,成人学习汉语与幼儿学习汉语有着很大的区别,幼儿更注重对语言结构的模仿,在自然的社交环境中赋予语言结构意义,在循环往复的操练中深化对意义的理解,而成人学习语言,更注重自觉能动性,一般都要求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学习掌握语言材料,成人的学习往往带有较强的功利性,对外汉语教学者应当重视并尊重成人的认知规律,审美教育将会强化这种自主学习动机,帮助学习者更快地掌握语言规律。

其次,从教学过程来看,对外汉语教学就是跨文化交际的教育过程,语言文化多层次的审美教育更强调教师的教学艺术而不仅仅是教学技术,强化审美教学将会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更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在丰富的语言材料中,教师带领学生感受语言美,感受语言背后的思想的独特之处,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再次,从教学内容上看,审美文化教学更注重语言规律、内涵的发掘,以及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可通过审美教育,促进学生以中国人的视角观察思考问题,从而产生审美情趣、审美意识。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增强文化领悟力,把握中国人观察问题独特的视角,促进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感,从而克服学习中国文化差异带来的厌学心理。

最后,从教学目标上来看,语言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也不仅仅是一种交流沟通工具,作为以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作为情感交流的媒介,汉语教师应从深层次的心理感应、文化感受出发,寻找学生的认同之处,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文化感受能力,在推广汉语言文化的同时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感。

二、对外汉语教育审美文化教育的内容

1.语言逻辑审美

传统的中国哲学认为天地合一,自然界和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自然界和人类都服从同一规律,这种哲学思想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形成整体性思维方式;而西方哲学则强调人的个体意识,人依附于自然却独立于自然,因而西方人崇尚个体思维。这种哲学思想体现在语言表达上,就表现为,汉语的语言交际更重视自我行为对他人对集体产生的影响,更注重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程度,在文章语言的运用上如同中国的园林建筑,更注重布局的和谐统一、文风和文字的协调一致。因此,在逻辑表达上,可以说汉语是重视格调的语言,在写作与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逻辑表达的特点去快速地领略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意图。

2.语言文字审美

作为文化的载体,汉字具有其他民族没有的独特的审美内涵,汉字以其独特的造型功能和长期积淀的审美意趣扮演着文字交流的实用工具和文人审美的表情手段。汉字教学应从这两方面出发,即从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出发帮助学生理解识记汉字,从汉字书法作品的欣赏来领略深层次的人文精神,这种审美教学与语言教学必须紧密结合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树立一个整体的中国语言文化观。

3.语音语调审美

汉语的语音系统很缜密,有“五调”,而且五个声调还有辨义的作用,这是很多语言系统所没有的特点。作为一种很有节律性的语言,汉语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因此,我国的文学传统很讲究文气畅通和声音的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讲求声律的协调和谐。郭绍虞先生(1979)指出,汉语的“语句组织中自然包含了声律的要求。结构严谨、音韵和谐的句子组织,既是语法问题,又是修辞问题”,在汉语的篇章教学中,教师应关注这一特点,加强朗读审美教学,让学生在音韵的审美中,爱上听汉语、说汉语。

4.礼仪文化审美

礼仪文化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一套交往原则。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的传统以儒家文化作为底蕴,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到礼仪并非只是一种技术上的操作,它更是一种文化风格、道德标准,除了课堂知识中对具体语言运用所产生的话语氛围进行的品位鉴赏之外,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意自己的教学形象带给学生的直观印象。作为中华民族礼仪美的发现者与传承者,对外汉语教师更应体现出这种人格魅力、形象魅力,作为文化传承的使者引导学生从心理上走进中国,走进汉语。

5.情感心理审美

与欧美国家的直白袒露不同,中国的文化审美更欣赏含蓄婉约的美,反映在情感表达上,汉语的表达更注重运用双关、暗示等表达手段和婉拒、回避等交际手段。在文章的谋篇布局上,汉语的文章逻辑结构常见螺旋式的表达法,对情感心理逻辑的把握,会提高留学生跨文化交际时的领悟能力。

综上所述,与中国本国学生重视德育教化养成的汉语审美教育不同,留学生汉语课的审美教学重点在于加强学生的文化领悟能力,从心理基础上帮助学生克服交际困难,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树立综合的审美教育观念非常重要,课程的设计不仅应从汉语本身的特点出发,而且应从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动能出发,帮助学生建立汉文化体系的综合语言文化观,这种宏观的整合型的审美教学将能够改善我们的教学效果,在语言技巧的训练上,进一步增强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张丽丽.郭梦秋英汉语篇深层逻辑语义对比分析[M].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李芳兰.浅谈留学生汉语节律感的培养[M].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第11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英语教学现状;文化;培养策略

1.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及现状

跨文化交际活动自古有之,比如我国唐朝的鉴真东渡、明朝的郑和下西洋等都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长期以来,人们都仅仅视其为一种日常现象,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刻的理论研究与考察。真正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是在美国兴起的。20世纪中叶,随着世界形势的急剧变化,美国人在本土或在国外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愈加频繁。但是由于缺乏对文化差异的全面认识,交际失误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使得美国国内及国外的发展严重受挫。美国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为了让美国的多元化社会和谐地发展,必须有意识地对跨文化交际活动进行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引进外资,这使得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迅速站到了世界舞台的前列,参与跨文化交流的人也越来越多。为了适应形势,减少语用失误,促进我国的发展,大批跨文化交际研究者开始涌现,胡文仲、贾玉新、高一虹等都对跨文化交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可见,我国对跨文化交际研究愈加重视。

2.英语教学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已有700多年的外语教育的历史。有证可查,1289年元朝设立的“回回国子学”是中国最早的外国语学校。之后,明朝有“四夷馆”,清朝有“俄罗斯文馆”。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我国就重视外语的学习。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列于学校必修课程在全国盛行起来是在1903年。

在近代中国教育上,一直有一个不能忽视的现象,那就是持续的“外语热”。英语学习受到国家、国家教育工作者、学习者的高度重视。这体现了我国空前的开放意识以及想与世界接轨的迫切心态。过去,我国英语教学的重点是语音语法,哪个学生准确掌握单词的发音、拼写、语法,那么他就是成功的英语学习者。英语教师也以这个标准教授学生、评价学生。然而事实上这仅仅是英语学习非常浅薄的层面。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可能自如地运用英语,交流起来必定困难重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不同文化的人们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教学模式,在语音语法的基础上植入文化教学,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减少文化隔阂,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际失误。

3.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以往,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作为“桥梁”“纽带”并从事“沟通”“传达”等工作。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学习语言,初衷是为了和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也就是说,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书面的或者口头的交流。交流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而我们的教育并不注重在英语课堂上植入文化教育。胡文仲 (1995) 教授指出:“只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了外壳而不领悟其精神。实际上,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因此,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必须了解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外语的语法、词汇、语音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正确使用语音进行交流的能力。所以,高度重视文化交际必将成为今后英语教育的重要方向。

4.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激发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当今时代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同样的,这也要求英语教师改变教学方法,把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的场合使用合适的语言,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总的来说,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应该注意以下策略:

(1)教师应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一直都是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在一定程度上,教师掌握着学生的学习方向,所以必须提高对英语教师素质的要求。我们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各个国家生活在“地球村”中进行频繁的交流,外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所以想要培养出合格的、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外语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

另外,要改变学生不会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这一现状,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外语教学理论,更重要的是也应具备较强的外语实际运用意识和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要传授英语语音知识,还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背景知识,比如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以使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初就能意识到学习英美文化是英语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样,在未来的英语学习中,学生才能主动地学习文化,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并使语言和文化互为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2)学生应该主动学习西方文化。

中国有句古话:“老师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也就说虽然老师的引导很重要,但是取得成就的大小最终还要取决于个人是否努力。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完全不同于西方。因此为了减少交际失误,学生们应该主动地了解西方文化。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在选择练习听力、口语的题材上有所侧重。在练习听力时,不妨侧重一些具有英语国家背景的听力材料。这样不仅能够渐渐提高我们的听力能力,培养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使我们了解西方思维。当我们不再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期望判断听力内容,而是在听英语材料时能快速转换思维时,就标志着我们在慢慢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另外,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口语无疑是很重要的。在和外国人交流时我们同样要注意双方文化差异,以免造成交际失误。比如我们应该认识到,外国人打招呼只用简单的一句“How are you?”,所以在和他们打招呼时切忌用汉式的“你去哪”“吃过了吗”之类的。不论是听力也好,口语也好,我们都应该注意观察和学习双方的文化差异,要用正确的语言,在适合的场合,说适合的话。

5.结语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势在必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同等重要。只学习语言不学习文化,必定使学生成为“哑巴英语”,造成交际失误。因此在学习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应更加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植入文化教育,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学生也应该主动地通过书籍、电影或者出国留学等方式学习英美文化,把语言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受得住挑战,把交际失误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1]Guo-Ming Chen, William J. Starosta.跨文化交际学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陈俊森,樊葳葳,钟华编著.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第12篇

1.循序渐进原则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与汉语语言教学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让留学生在汉语初级阶段就学习儒家文化。语言教学一般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文化教学也应有个过程。朱熹曾把循序渐进的原则视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他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后传以远者大者。”文化导入与语言教学一样是有层次性的。从教学对象的要求来讲,学生的汉语知识也是分阶段分层次增长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且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汉语教学,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教学的重点、方式、分量都会体现出一定的层级性,需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课型的教学要求合理安排导入的文化内容应接近学生的语言水平,应适合学生的认知和交际需要。

2.实用性原则

学生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自如地运用语言,那么文化内容的选择首要的是实用性。也就是说要选择那些学了以后能用得上的文化内容,而且是中国人常用的、最普通的,同时要告诉学生如何使用才是正确的、恰当的,反之就犯了中国人的大忌。比如中国送礼不能送钟,人死了不说死,说“去世了”、“走了”、“归西了”等。中国喜欢数字“8”、“6”不喜欢“4”,在喜庆场合不说不吉利的话,如“死”“鬼”。吃饭时不把筷子直立插于碗中等。只有这样留学生才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而不致犯错误。

3.适度性原则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应以为语言学习这一目的服务。即所选择材料的适合程度和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适合程度。教师导入的文化应该是那些代表主流文化的内容,还应该兼顾趣味性,多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同时,汉语教学不是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课,文化导入的目的是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过犹不及,切忌为了文化导入而进行文化导入。首先要适应教学的需要,一般来说,初级水平的学生,希望学好汉语并尽早熟悉运用,在汉语交际中减少差错和障碍,所以教学中应以传授交际文化为主,介绍的内容应是比较浅显并易于接受的,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汉语水平,导入一些没有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能力。但若不考虑学生的交际需要,或接受能力,过多地导入文化非但不能促进语言教学,反而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和阻力,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畏难情绪。

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水平的高低、

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在文化教学中,只有教师首先确立发展的文化观,才能引导学生全面地、客观地认识中国文化,不仅要在教学中介绍现在中国的新文化,还要注意与世界文化接轨,不局限于课本上所列举的文化因素,因地制宜地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2.文化教学的内容应当与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

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都载有大量的文化信息,尤其是词汇带有的文化信息最多。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往往注重语言知识本身的传授,对文化解释很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要把语音、词汇、语法等放在具体文化背景中进行讲解。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让学生在正确的语言背景下准确地使用汉语。

3.根据文化的特性可以知道,文化在课本中的体现不能涵盖全部

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也会随时存在着非语言文化。课堂教学中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文化讲解多半是讲授法。我们有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把教学内容转换成图像、声音,展现生动真实的文化语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还可定期举办相关的文化交流活动,比如韩国文化周、俄罗斯文化节,让学生亲身体会去学习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汉语及其文化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特点,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4.要真正理解中国文化,必须掌握作为该文化载体的汉语

第13篇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对话;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2-0091-02

近几年,对话教学作为新课改理念倡导的一种新颖的语文活动形式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当中,但是往往收效甚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部分就是:没有弄清“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内涵;在如何进行对话教学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等等。本文拟就“语文阅读对话教学”之内涵、当前教学活动中所出现的种种误区以及以后应采取的措施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内涵

要弄清楚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内涵,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对话和对话教学的区别。

通常所指的“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谈方式,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谈话。但作为教育学、教学论重要范畴的“对话”,则不仅仅是指谈话和书面交流,而且还指心灵的沟通。

“对话教学”在很早之前就出现在教学中,比如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素有“拉丁美洲杜威”之称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而对话是有创造性的。教学中真正的对话应该发生在对话双方自由探究或自发讨论中,发生在对话双方精神上真正的相互回应与相互碰撞中,发生在对话双方认知世界的真正融合中。由此可见,对话教学是一种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处于平等地位的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以平等、互助、合作的发方式来探讨自己对文本的体验。

归纳前人的研究,我们感到:对话与对话教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对话是一种交流方式,不仅包括书面语,口语交际,眼神、手势等体态语之间的交流也是对话;而对话教学,则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一种媒介或方式。作为一种方式,对话教学与语感教学、审美教学是并列的。基于上述讨论,我们认为:语文阅读对话教学,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本着平等、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以对话教学为手段,使教师、学生、教科书编撰者、文本之间发生多重对话,从而实现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二、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误区

虽然对话教学给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语文阅读对话教学涵义的误解,忽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的进一步交流,导致教学效果收效甚微,甚至走向死胡同。归纳起来,我们感到,目前所进行的“语文阅读对话教学”存在着以下的误区:

第一,“对话”就是满堂问。近几年,许多中学语文教师都把新课标所提倡的“对话教学”错误地理解为“一问一答”。课前准备一大堆的问题,课堂上连续发问,也不管是难是易,能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对话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就是文本的无限拓展。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共同组成的活动。有的教师对新课标关于对话教学的要求理解过于片面,结果是对话严重地脱离文本,思想缺乏相互碰撞,演变成学生自说自话。

第三,创设对话情景就是少数同学的表演。语文课堂中的对话往往需要创设一定的情景,这方面许多教师都努力了,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也有不尽人意的,使对对话情景的创设变成让少数学生的课堂表演。表演确实精彩,绝不亚于影视作品,但是教师把原文完全抛开,只取其中的几个情节让学生去表演,耗时耗力,让人啼笑皆非。

第四,教学过程中出现太多“伪对话”。为了使课堂教学顺利地进行,很多教师采用显性或隐形的话语来控制整个课堂。教师所用的“温和暴力”纯属虚假对话,严重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使对话教学流于形式。

三、进行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策略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当中,为扭转语文阅读对话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此,笔者认为,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对话教学顺利开展所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教师作为引导者,不仅是教育实践活动中教的主体,推动教育活动的原动力,而且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教育影响源,他在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那么作为一名新型的语文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呢?

第一,师生真正地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和教育目标完成的基本保证,教师在师生关系建立与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教师的工作,主要的不是向学生提供一个让人模范的典型,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成为学生心中的对话人之一。”教师要想真正成为学生心中的对话人,必须摈弃传统的问答式和不经过师生心灵交流的对话方式,要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强调学习主体自身认知结构的主动构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对文本进行理解和交流,从而沟通心灵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对每一位学生都要一视同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对话交流中去,而不是使一小部分成绩好的学生成为对话的“主角”,绝大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听众”,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保留他对文本的“另类见解”,及时地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在对话教学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当然对学生的误解进行适当的引导也是很必要的。张志公曾说:“教学应当是两方面的事―教者和学者,“赏析”只说到一方面―“析者”,而“导读”涉及两方面―“导者”和“读者。”所以师生的这种平等并不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是等量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中的主体,两者缺一不可,要想使语文阅读对话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二者必须保持人格上的平等,进行灵魂与思想的交流。

第二,进行有效对话。在语文阅读对话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善于找到对话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进行有效对话。何谓有效对话?有效对话就是不能脱离教学目标的对话,师生进行友好互动的对话。例如鼓励学生叫自己的名字,消除了学生对老师的敬畏之感,营造了一种友好的对话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对话,使对话教学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进行。

第三,教师要善于创造阅读对话教学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更应该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要教得轻松,学生要学得愉快,营造的是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在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媒介(诗歌、戏曲、电影、电视等等)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要采取一切措施把枯燥的文字生动化、形象化,静止的画面动态化,把所教的知识活灵活现地展现给学生,变枯燥为有趣,实现形象与思维的融合,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激起对话的兴趣。

第四,教师要掌握高超的教学艺术,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教学艺术是衡量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尺度,因此语文阅读对话教学开展得是否精彩,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教师要想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组织课堂教学的艺术水平,只有使课堂教学的组织因素以最佳的方式组合,才能发挥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的境界。

课堂教学应该是对话的,只有通过对话才能使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在民主与平等,沟通与合作的对话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引者,也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逐步改善教学策略,使语文阅读对话教学摆脱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

[2]腾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3]【巴】弗莱雷,顾建新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14篇

论文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构成了对话的关系。师生关系应更为注重教 学相长。对话型教材的编写,要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教师在与文本对话时, 应注意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把握文本的言语形式。当前的对话教学实践出现了一定 的偏差,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来搭建对话的平台,实现有效对话。

课堂教学由传授型向对话型转变。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考察当前语文新课程对话教学的状况,语文对话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般人认为近代教育中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最早提出对话理论,其实不然。巴赫金所提出的对话,是指读者与文本之间发生的内心交流:“对话关系不是存在于具体 对话的话语之间,而是存在于各种声音之间、完整的形象之间、小说的完整层面之间, 而同时在每一句话、每一个手语、每一次感受中,都有对话的回响。是属于接受美学 的范畴,后被借用到语文教学领域。“对话”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语文 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构成了对话关系。

一、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之间的的对话关系

(一)老师与学生

“对话式”语文教学首先表现为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传统的语文课堂几乎是教师 一个人独白,有时甚至取代了学生的思考权和话语权,这时的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性和 自主性。他们习惯于被动地聆听、接受。然而随着时代、社会、教材的变革,教师与 学生之间应颠覆传统的灌输与被灌输的主客体关系,代之以“主人”与“主人”的平 等关系。师生不再是教育被教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主体,民主对话的双方,在对话 中分享理解对课文的感悟。初高中年龄阶段的学生往往较有发言欲、表现欲,一堂灌 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磨灭发言欲,到了初二初三就没有同学愿意发表意 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效果会有意想不到的提高。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如果有的学生去过百草园、三味书屋,他们非常愿 意将他们所见所闻与大家一同分享。把话语权给他们,他们会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结合文中鲁迅的介绍,学生以自身的眼光、童心去注视那个儿时的乐园——百草园。 不仅课文更宜于理解,学生还会自主地用探寻的目光去寻找生活中属于自己的乐园。 通过对话,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不再仅仅被教,也通过对 话在教,他们将经历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

(二)对话型教材

教材是最基本的文本资源。对话型语文教学的真正实现,需要让教材成为与教师、 学生平等的特殊对话者。所谓平等,指这三者处于同一个层面上。特殊,指“对话关 系无疑绝不等同于实际对话之间的关系,它要更为广泛、更为多样、更为复杂。两个 表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能相距很远,互不知道,但只要从涵义上加以对比,便会显 示对话关系,条件是它们之间只须存在着某种涵义上的相通之处(哪怕主题、视点等部分地相通)”。[1]从这个层面上看,作者写作文本、读者解读文本,其根本目的都是对人类精神、价值的探寻、解读和超越,都在追求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启示意义。 对话型教材该怎么编写?关键是要实现教材编写理念的一大转变,即从“教本”转向“学本”。教本的着眼点是学生是一个接受语言材料的容器。学本则重在学生的 自我探索、自主思考、自主学习。

第一,教材编制要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能引起学生与教材主动对话的兴趣 和意愿。广义的对话,可以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亦即人与各种 文本之间。编者要考虑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具有怎样的结构和机能,其形成、发展的规 律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和发展阶段,选择恰当的文本素材,进行合理加工编 排,以利于学生的智能发展。

第二,教材设计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应引导学生 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问题与讨论”中关于“狼”的专题共有四篇写狼的文 章:毕淑敏描写了“聪明”“神勇”的狼;蒲松龄描绘了“狡猾”“凶残”的狼;《中 国大百科全书》介绍了充满兽性的狼;《狼和鹿》叙述了由打狼引起的生态失衡的事 实。教材还通过“对中外成语、谚语、故事中狼的形象,应该用哪些词语来刻画?…… 从成语、谚语、故事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狼的态度,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等语句 引导学生自主质疑与思考,不是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和道理,而是给学生提供自由 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

第三,注意通过创设各种有意义的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体验,加强与生活的联 系和沟通。“所有这些素材(指课程素材)的教育意义是潜在的,只有通过学生个人 的经验才能够被激活而得以彰显。……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学习’活动中处于边缘位 置的情感、体验也将获得与理智同等的地位。”[2]例如,人教版的《皇帝的新装》, 设计了“你如在场,会如何表现”的练习题;苏教版的《诺曼底号遇难记》,设计了 一个类似诺曼底号遇险的情景,请学生提出处理办法等。文本成了学生阅读的一部分, 成了生命活动、精神活动的一部分,学生无法只是作为文本的旁观者,而是成长为文 本积极的对话者,在精神上他和小乌龟一起生活,走进它的命运,思考它的生活,批 判质疑它的生存状态。

参考文献:

[1]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白春仁,晓河,等,译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

[3]王玮.实现“对话教学”的四种形式[J].

[4]刘徽,李冲锋.警惕语文教学中的“假对话”[J]

第15篇

    论文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构成了对话的关系。师生关系应更为注重教 学相长。对话型教材的编写,要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教师在与文本对话时, 应注意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把握文本的言语形式。当前的对话教学实践出现了一定 的偏差,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来搭建对话的平台,实现有效对话。

    课堂教学由传授型向对话型转变。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考察当前语文新课程对话教学的状况,语文对话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般人认为近代教育中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最早提出对话理论,其实不然。巴赫金所提出的对话,是指读者与文本之间发生的内心交流:“对话关系不是存在于具体 对话的话语之间,而是存在于各种声音之间、完整的形象之间、小说的完整层面之间, 而同时在每一句话、每一个手语、每一次感受中,都有对话的回响。是属于接受美学 的范畴,后被借用到语文教学领域。“对话”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语文 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构成了对话关系。

    一、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之间的的对话关系

    (一)老师与学生

    “对话式”语文教学首先表现为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传统的语文课堂几乎是教师 一个人独白,有时甚至取代了学生的思考权和话语权,这时的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性和 自主性。他们习惯于被动地聆听、接受。然而随着时代、社会、教材的变革,教师与 学生之间应颠覆传统的灌输与被灌输的主客体关系,代之以“主人”与“主人”的平 等关系。师生不再是教育被教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主体,民主对话的双方,在对话 中分享理解对课文的感悟。初高中年龄阶段的学生往往较有发言欲、表现欲,一堂灌 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磨灭发言欲,到了初二初三就没有同学愿意发表意 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效果会有意想不到的提高。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如果有的学生去过百草园、三味书屋,他们非常愿 意将他们所见所闻与大家一同分享。把话语权给他们,他们会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结合文中鲁迅的介绍,学生以自身的眼光、童心去注视那个儿时的乐园——百草园。 不仅课文更宜于理解,学生还会自主地用探寻的目光去寻找生活中属于自己的乐园。 通过对话,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不再仅仅被教,也通过对 话在教,他们将经历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

    (二)对话型教材

    教材是最基本的文本资源。对话型语文教学的真正实现,需要让教材成为与教师、 学生平等的特殊对话者。所谓平等,指这三者处于同一个层面上。特殊,指“对话关 系无疑绝不等同于实际对话之间的关系,它要更为广泛、更为多样、更为复杂。两个 表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能相距很远,互不知道,但只要从涵义上加以对比,便会显 示对话关系,条件是它们之间只须存在着某种涵义上的相通之处(哪怕主题、视点等部分地相通)”。[1]从这个层面上看,作者写作文本、读者解读文本,其根本目的都是对人类精神、价值的探寻、解读和超越,都在追求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启示意义。 对话型教材该怎么编写?关键是要实现教材编写理念的一大转变,即从“教本”转向“学本”。教本的着眼点是学生是一个接受语言材料的容器。学本则重在学生的 自我探索、自主思考、自主学习。

    第一,教材编制要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能引起学生与教材主动对话的兴趣 和意愿。广义的对话,可以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亦即人与各种 文本之间。编者要考虑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具有怎样的结构和机能,其形成、发展的规 律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和发展阶段,选择恰当的文本素材,进行合理加工编 排,以利于学生的智能发展。

    第二,教材设计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应引导学生 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问题与讨论”中关于“狼”的专题共有四篇写狼的文 章:毕淑敏描写了“聪明”“神勇”的狼;蒲松龄描绘了“狡猾”“凶残”的狼;《中 国大百科全书》介绍了充满兽性的狼;《狼和鹿》叙述了由打狼引起的生态失衡的事 实。教材还通过“对中外成语、谚语、故事中狼的形象,应该用哪些词语来刻画?…… 从成语、谚语、故事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狼的态度,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等语句 引导学生自主质疑与思考,不是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和道理,而是给学生提供自由 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

    第三,注意通过创设各种有意义的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体验,加强与生活的联 系和沟通。“所有这些素材(指课程素材)的教育意义是潜在的,只有通过学生个人 的经验才能够被激活而得以彰显。……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学习’活动中处于边缘位 置的情感、体验也将获得与理智同等的地位。”[2]例如,人教版的《皇帝的新装》, 设计了“你如在场,会如何表现”的练习题;苏教版的《诺曼底号遇难记》,设计了 一个类似诺曼底号遇险的情景,请学生提出处理办法等。文本成了学生阅读的一部分, 成了生命活动、精神活动的一部分,学生无法只是作为文本的旁观者,而是成长为文 本积极的对话者,在精神上他和小乌龟一起生活,走进它的命运,思考它的生活,批 判质疑它的生存状态。

    参考文献:

    [1]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白春仁,晓河,等,译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

    [3]王玮.实现“对话教学”的四种形式[J].

    [4]刘徽,李冲锋.警惕语文教学中的“假对话”[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