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课间活动方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为推动我校崇健尚雅的办学理念,强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积极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保证孩子每天锻炼一小时,广泛开展校园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全校师生的健身意识,切实有效地提高课间操质量,高标准规范课间操流程,经学校研究决定,于3月6日进行健雅课间跑步比赛。
一、实施流程:
1.分散集中:以班级为单位在出教室时自流成两路纵队。
2.统一进场:按规定的班级顺序进场,不得超前或推后。
3.有序退场:退场时必须走在指定线路上,中途不得解散。
二、音乐设计:
1.进场音乐《阳光体育之歌》 特点:朝气蓬勃、有力量。
2.经典跑步音乐 特点:节奏清晰、明快。
三、进场线路:
从教室门口出发——经过楼梯——按指定路线呈两路纵队进场,按指定位置站好。
四、进场顺序:
南楼东楼梯: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沿主席台水泥地向北走,向左拐两个直角后由北向南齐步走到指定位置。(1.9走前门厅,从楼前绕至东侧入场,直接向北走到指定点向后转即可)。
南楼中间楼梯:
3.4 3.3 3.2 3.1 4.5 4.1 4.2 从中间楼梯下楼走后门直接入场,到达位置向后转即可。
南楼西楼梯:
3.8 3.7 3.6 3.5 4.3 1.10 4.4 4.6(4.6入场时直接向北走到指定点向后转即可) 沿厕所外水泥地向北走,向右拐两个直角后由北向南齐步走到指定位置。
北楼:
4.7 4.8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下楼后直接带入指定位置。
五、进场要求:
1.各班出楼梯口,所有同学听音乐进场,两路纵队按高抬腿,大摆臂的动作进场,精神饱满、队伍整齐、不脱节。
2.每名同学迅速找到指定的点站好,保持良好站姿。
3.人数齐全,无迟到,无无故缺席。
六、跑步要求:
1.动作整齐划一,规范有力度。
2、跑步时,要与相邻班级排头必须保持行进速度一致。
3.学生精神饱满、呼号响亮、要有气势。
4.无讲话与打闹者。
七、退场要求:
1、体育委员指挥,听哨音有节奏的走回教室或指定地点。
2.口号响亮、动作整齐。
3.退场时按入场路线返回,队伍不脱节、不抄近路、不讲小话、坚持最好的状态走完,中途不得解散。
二、领导机构
(一)教育局领导机构
为加强对“快乐大课间活动”的管理,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科长为成员的诸城市学校“快乐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建立管理制度,组织全市的活动研究,并将加大对学校开展活动情况的评价。
(二)学校领导机构
“快乐大课间活动”管理与组织是一项涉及到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政教处、班主任、体育教师、艺术教师的一项系统工作。因此,各学校要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分管校级领导、政教处、教务处、体育教研组、艺术教研组参与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快乐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日常管理。
三、活动方案
(一)参与对象
乡镇(街道、开发区)驻地小学、初中和市直各学校。
(二)保证时间
各学校每天进行大课间活动的时间为,上午第二节课后25分钟(包括课间操时间)或者下午两节课后25分钟(包括课间操时间),活动时间全部列入学校课程表,从而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
(三)拓展空间
1、创建快乐体育园地
各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边角空地,因地制宜少花钱或不花钱建设多种多样体育器材,使学生的活动空间得到扩展,活动设施器材得到补充、丰富。
2、创编室内健身操与室内健身游戏,弥补室外活动空间的不足,同时可消除不良天气带来的影响,达到既扩充空间又保证活
动时间的效果。
(四)丰富活动内容
1、丰富大课间的活动内容,中小学大课间的内容可分为六个大类别:
(1)体操类:在教育部统编广播操的基础上,各学校可自编校操、武术操、球操、健美操及队列队形练习等。
(2)舞蹈类:如韵律舞蹈、形体练习、舞蹈动作组合、集体舞、民族舞等。
(3)身体素质练习类:分为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协调等,具体的如纵跳、原地高抬腿跑、俯卧撑、蛙跳、韧带拉伸、12分钟耐力跑等有氧耐力性活动。
(4)趣味游戏:如看谁反应快(推手、打手等)、角力、轻物掷远、跳方格及乡土民间小游戏等。
(5)特色活动项目:如跳绳、踢毽、跳皮筋、滚铁环、掷沙包、放风筝等。
(6)新颖有趣的快乐体育园地的内容,如竹杆舞、同舟共济(板鞋)、多向角力等项目,学生有新奇感且参与性较强。
这六大类项目,各学校按照自己的场地、器材的情况,根据不同季节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自主统筹安排。要求强调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仅关注活动的形式,更要注重健身的实效性;要因地制宜,突出自己特色。同时在大课间活动中有配合活动内容的伴奏音乐,使艺体相辅相成。
2、在体育教学中重视选项教学与运动处方教学相结合。通过选项教学,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提高运动鉴赏与参与的能力,使学生更乐于参加体育运动。针对学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出运动处方,促使学生科学的锻炼与提高。
3、改革运动会与体育节,增添趣味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如同舟共济、花毽掷准、软式排球等,扩大运动会的参与面。开展“集体竞赛项目”的实验与研究,举行示范性比赛,通过竞赛更好的促进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五)培养健身观念
1、通过丰富多彩的大课间和快乐体育园地活动把学生吸引到各种体育活动中,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在乐中练,在练中乐。
动课中加以强化、提高,变成学生本身的需求,成为终生参与的项目。
3、加大体育健身的宣传工作,张贴、悬挂健身格言如“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我运动、我快乐”,举行健身讲座,组织演讲比赛等,使学生在感受到锻炼带来得益处的同时,从理论层次上也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从而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
四、活动管理
“快乐大课间活动”的管理是从管理者入手,进行正确分工,其日常管理是关键,根据相关经验,提出实施管理的“五落实、六到位”与“人员负责制”,各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有所调整与侧重。
(一)“五落实、六到位”即每班活动器材落实,活动场所落实,活动时间落实,值班领导落实,带班教师落实;领导督促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各方协调到位,体育教师指导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学生参与人人到位。
(二)“人员负责制”
1、领导负责制:大课间活动要建立校长责任制、校长挂帅,学校主要领导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校师生对课间操的重视程度。
2、班主任负责制:要想提高大课间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因为班主任是班级凝聚力的核心,有极强的感召力和约束力,而这些都是由班主任的特殊身份所决定。因此班主任此时的责任是:①认真组织本班学生按时出操。②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并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参与大课间)来影响、教育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这是一***种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③指导学生大课间活动。摸清本班学生的体育兴趣、特长及基础,协助体育教师一起制定大课间活动内容,并对出操不认真、违纪的学生及时给予批评教育,不能敷衍了事走过场,对于不积极参与活动,不愿携带活动器材的学生应加强教育、引导和激励。
3、体育教师负责制:①负责大课间内容的安排、乐曲的选择。内容安排必须符合季节特点,乐曲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和内容的特点,用音乐来控制学生在三十分钟内的一切活动。负责班
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入退场方法要切合实际、形式多样,队列动作整齐规范。②负责组织课间操的全过程,指挥得当,仪表大方,带操动作规范,并协助班主任组织好所带年级的大课间活动。③组织学生会的学生检查评比大课间。
五、注意事项
学校的组织管理,应注意以下八个方面:
(一)活动的开展要具有科学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变化规律。
(二)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实效性,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能否满足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能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是开展活动的关键。活动的开展搞的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也不是看谁搞的多么热闹,而是要把体育活动与健身寓于快乐之中,要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要把休闲与锻炼结合起来,要把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起来,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满足感,逐步培养其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同时促使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所以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求形,更是要讲究实效,最后的评价应放在学生素质的提高上。
(三)活动的开展要符合季节、气候的变化。
一年有春夏秋冬的自然交替,活动的编排也要符合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如果常年活动一套内容,学生不仅会厌烦,也会失去兴趣,其锻炼价值也会降低,所以,只有不断地翻新,不断地发展,活动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得到社会和家长的支持。
(四)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创新性,要因地制宜,形成学校特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只有不断地创新,活动才会有生命力。因此,各个学校
在开展活动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编出符合自己学校特点的活动来。对于活动中的一些选择项目,如:游戏、舞蹈、自编操、健美操、球类项目、武术等,可以班、组、个人为单位,在规定音乐旋律中,留给学生空间,让学生们去创新,要使学生在创造***性的活动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实践证明:在活动中突出创新,不仅增强了少年儿童的求知欲,而且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五)活动的开展要体现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
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是增强活动教育功能的重要举措,学生们在欢快优美的乐曲声中,自由地、有节奏地进行身心活动,更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所以在活动中要重视音乐的作用,要把握好活动的节奏,要把音乐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要选择学生喜爱的歌曲或名曲,用音乐来调整和指挥队伍,让学生们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踏着轻松自然的节拍,进行身体锻炼。活动中也要使学生学会创造美、欣赏美,要以艺术教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孩子的心灵,从而达到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
(六)活动的开展要具有渗透性,要使活动成为一个育人的综合实体。
教师在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把德育、智育、美育、心理教育等活动融合进行,要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其在活动中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达到以体辅德(思想品德)、以体激智(智力水平)、以体促美(创造美、欣赏美)、以体益心(成功后的快乐和胜利后的喜悦)的目的,使大课间活动成为一个育人的综合实体。
(七)活动的开展要具有群体性,要关注群体的共性与个体的差异性。
活动的设想与实践要充分体现群体性,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最好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活动),要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要使每一个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显示其自身的价值。
二、领导机构
(一)教育局领导机构
为加强对“快乐大课间活动”的管理,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科长为成员的诸城市学校“快乐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建立管理制度,组织全市的活动研究,并将加大对学校开展活动情况的评价。
(二)学校领导机构
“快乐大课间活动”管理与组织是一项涉及到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政教处、班主任、体育教师、艺术教师的一项系统工作。因此,各学校要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分管校级领导、政教处、教务处、体育教研组、艺术教研组参与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快乐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日常管理。
三、活动方案
(一)参与对象
乡镇(街道、开发区)驻地小学、初中和市直各学校。
(二)保证时间
各学校每天进行大课间活动的时间为,上午第二节课后25分钟(包括课间操时间)或者下午两节课后25分钟(包括课间操时间),活动时间全部列入学校课程表,从而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
(三)拓展空间
1、创建快乐体育园地
各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边角空地,因地制宜少花钱或不花钱建设多种多样体育器材,使学生的活动空间得到扩展,活动设施器材得到补充、丰富。
2、创编室内健身操与室内健身游戏,弥补室外活动空间的不足,同时可消除不良天气带来的影响,达到既扩充空间又保证活
动时间的效果。
(四)丰富活动内容
1、丰富大课间的活动内容,中小学大课间的内容可分为六个大类别:
(1)体操类:在教育部统编广播操的基础上,各学校可自编校操、武术操、球操、健美操及队列队形练习等。
(2)舞蹈类:如韵律舞蹈、形体练习、舞蹈动作组合、集体舞、民族舞等。
(3)身体素质练习类:分为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协调等,具体的如纵跳、原地高抬腿跑、俯卧撑、蛙跳、韧带拉伸、12分钟耐力跑等有氧耐力性活动。
(4)趣味游戏:如看谁反应快(推手、打手等)、角力、轻物掷远、跳方格及乡土民间小游戏等。
(5)特色活动项目:如跳绳、踢毽、跳皮筋、滚铁环、掷沙包、放风筝等。
(6)新颖有趣的快乐体育园地的内容,如竹杆舞、同舟共济(板鞋)、多向角力等项目,学生有新奇感且参与性较强。
这六大类项目,各学校按照自己的场地、器材的情况,根据不同季节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自主统筹安排。要求强调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仅关注活动的形式,更要注重健身的实效性;要因地制宜,突出自己特色。同时在大课间活动中有配合活动内容的伴奏音乐,使艺体相辅相成。
2、在体育教学中重视选项教学与运动处方教学相结合。通过选项教学,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提高运动鉴赏与参与的能力,使学生更乐于参加体育运动。针对学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出运动处方,促使学生科学的锻炼与提高。
3、改革运动会与体育节,增添趣味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如同舟共济、花毽掷准、软式排球等,扩大运动会的参与面。开展“集体竞赛项目”的实验与研究,举行示范性比赛,通过竞赛更好的促进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五)培养健身观念
1、通过丰富多彩的大课间和快乐体育园地活动把学生吸引到各种体育活动中,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在乐中练,在练中乐。
动课中加以强化、提高,变成学生本身的需求,成为终生参与的项目。
3、加大体育健身的宣传工作,张贴、悬挂健身格言如“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我运动、我快乐”,举行健身讲座,组织演讲比赛等,使学生在感受到锻炼带来得益处的同时,从理论层次上也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从而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
四、活动管理
“快乐大课间活动”的管理是从管理者入手,进行正确分工,其日常管理是关键,根据相关经验,提出实施管理的“五落实、六到位”与“人员负责制”,各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有所调整与侧重。
(一)“五落实、六到位”即每班活动器材落实,活动场所落实,活动时间落实,值班领导落实,带班教师落实;领导督促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各方协调到位,体育教师指导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学生参与人人到位。
(二)“人员负责制”
1、领导负责制:大课间活动要建立校长责任制、校长挂帅,学校主要领导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校师生对课间操的重视程度。
2、班主任负责制:要想提高大课间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因为班主任是班级凝聚力的核心,有极强的感召力和约束力,而这些都是由班主任的特殊身份所决定。因此班主任此时的责任是:①认真组织本班学生按时出操。②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并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参与大课间)来影响、教育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这是一***种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③指导学生大课间活动。摸清本班学生的体育兴趣、特长及基础,协助体育教师一起制定大课间活动内容,并对出操不认真、违纪的学生及时给予批评教育,不能敷衍了事走过场,对于不积极参与活动,不愿携带活动器材的学生应加强教育、引导和激励。
3、体育教师负责制:①负责大课间内容的安排、乐曲的选择。内容安排必须符合季节特点,乐曲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和内容的特点,用音乐来控制学生在三十分钟内的一切活动。负责班
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入退场方法要切合实际、形式多样,队列动作整齐规范。②负责组织课间操的全过程,指挥得当,仪表大方,带操动作规范,并协助班主任组织好所带年级的大课间活动。③组织学生会的学生检查评比大课间。
五、注意事项
学校的组织管理,应注意以下八个方面:
(一)活动的开展要具有科学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变化规律。
(二)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实效性,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能否满足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能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是开展活动的关键。活动的开展搞的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也不是看谁搞的多么热闹,而是要把体育活动与健身寓于快乐之中,要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要把休闲与锻炼结合起来,要把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起来,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满足感,逐步培养其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同时促使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所以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求形,更是要讲究实效,最后的评价应放在学生素质的提高上。
(三)活动的开展要符合季节、气候的变化。
一年有春夏秋冬的自然交替,活动的编排也要符合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如果常年活动一套内容,学生不仅会厌烦,也会失去兴趣,其锻炼价值也会降低,所以,只有不断地翻新,不断地发展,活动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得到社会和家长的支持。
(四)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创新性,要因地制宜,形成学校特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只有不断地创新,活动才会有生命力。因此,各个学校
在开展活动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编出符合自己学校特点的活动来。对于活动中的一些选择项目,如:游戏、舞蹈、自编操、健美操、球类项目、武术等,可以班、组、个人为单位,在规定音乐旋律中,留给学生空间,让学生们去创新,要使学生在创造***性的活动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实践证明:在活动中突出创新,不仅增强了少年儿童的求知欲,而且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五)活动的开展要体现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
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是增强活动教育功能的重要举措,学生们在欢快优美的乐曲声中,自由地、有节奏地进行身心活动,更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所以在活动中要重视音乐的作用,要把握好活动的节奏,要把音乐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要选择学生喜爱的歌曲或名曲,用音乐来调整和指挥队伍,让学生们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踏着轻松自然的节拍,进行身体锻炼。活动中也要使学生学会创造美、欣赏美,要以艺术教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孩子的心灵,从而达到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
(六)活动的开展要具有渗透性,要使活动成为一个育人的综合实体。
教师在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把德育、智育、美育、心理教育等活动融合进行,要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其在活动中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达到以体辅德(思想品德)、以体激智(智力水平)、以体促美(创造美、欣赏美)、以体益心(成功后的快乐和胜利后的喜悦)的目的,使大课间活动成为一个育人的综合实体。
(七)活动的开展要具有群体性,要关注群体的共性与个体的差异性。
活动的设想与实践要充分体现群体性,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最好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活动),要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要使每一个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显示其自身的价值。
摘 要 我校于2007年开始实施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制定了相关制度,提高活动管理水平;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不断更新活动内容;增强活动实效,提高活动质量。通过对大课间活动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大课间活动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体育教研组长具体实施、班主任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和“操作性强,活动场地安排布局合理、活动项目设计科学、实用、活动器材管理规范、使用方便”的活动特点。
关键词 小学 大课间 体育活动 探究
我校于2007年开始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以全校统一做操与分年级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地震期间学校操场安装了板房教室,为保证学生体质健康少受影响,我们利用板房间歇,进行一些简便易行的体育项目,如:331体育活动(收腹跳、高抬腿、立卧撑)。2010年全面恢复大课间活动,并在原有大课间活动基础上,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从组织管理、活动内容、活动形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活动管理水平,增强活动实效,提高活动质量。
一、制定相关制度,提高活动管理水平
我校在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区教体局关于《关于开展大课间活动实施意见》后,研究并完善了我校原有的《子云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体育教研组长为副组长,班主任、体育教师为成员的“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活动方案明确了相关人员的管理职责和活动奖惩办法,严禁任何教师以任何理由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并要求校长、行政人员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体育老师全面负责大课间活动的日常开展和技术指导;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按时、有序开展活动;副班主任配合班主任工作,重点负责活动安全。
通过学习与实践,全体教职工达成共识,明确了职责,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体育教研组长具体实施、班主任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为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提高了活动管理水平。
二、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不断更新活动内容
(一)管理到位
1.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活动方案。学校把活动方案公布在QQ群共享,供大家学习。2.按班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区域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学生乱跑的混乱情况。所有场地均由正副班主任进行现场组织、指导活动,并督促学生注意安全。3.各班班主任把好学生体质关,安排体弱病学生见习或担任裁判工作。4.要求学生衣着整洁,便于运动。教育学生不得随身携带坚硬物品到运动场参与活动。5.行政值周负责活动的安全巡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二)内容具体
在大课间活动内容的设计上,设立了全校统一性项目和班级活动项目等两大块。全校性的活动内容主要有广播操、跳绳、踢毽子、呼啦圈、冬季长跑等。班级活动项目中,安排了体育游戏、球类、技巧、攀爬、跑、跳、投及班级自创游戏等内容。每次安排2-3个活动项目供班级选择,每周进行活动项目的轮换。制作了活动项目轮换表公示牌,固定放置在学校公示栏处,供师生查阅了解本班当周活动项目。活动项目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调整。项目简便、新颖,涉及面广、趣味性浓、活动量适中,深受学生喜爱。我们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情况,每个班配发体育器材包,由各班自行保管使用,确保各班活动有器材。
(三)过程落实
为了扎实推进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把过程落到实处,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坐到了“五落实”,即:人员落实(学生、教师、领操员、音响广播人员、安全巡视人员到位情况落实);场地器材落实(各班在规定区域活动,每班配备体育器材包;检查评比落实(会同学校大队部制定了《大课间活动检查评分细则》,把具体要求在全校进行公布,让全校师生清楚明确活动过程。根据《细则》对大课间活动进行检查评比,每天一小结,每周一次全面总结。对做得好的班级及时表扬,对发现问题的班级及时帮助整改);过程监督落实(把活动过程进行录像,并播放给全校师生观看,通过录像对照检查各班存在的问题,再精心修改完善。通过对大课间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逐一落实,做到了科学、实效、规范,并逐步形成了本校的活动特色);奖惩落实(对相关人员每月考核,月底奖惩兑现)。
(四)细节规范
在活动实践中提出活动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和程序,开展每周养成一个好习惯活动。比如:学生到场后成体操队形散开,随音乐节奏原地踏步;做操r保持安静;分班活动时列队有序到练习场地;活动过程中认真组织;活动结束后集合放松;小结当天的活动情况;然后列队依次回教室。哪一个环节没做好现场重做。并请做得好的班级做示范表演,供全校观摩学习。对大课间活动的每一个细节进行规范,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活动习惯。
三、增强活动实效,提高活动质量
由于我校长期坚持开展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活动已成为师生校园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自觉的行动习惯。每当课间活动的音乐响起,各班非常有序地来到操场原地踏步、做操、列队到分班活动场地进行练习,活动结束各班分别小结当天的活动情况。然后在轻松优雅的音乐陪伴下放松、依次回教室。整个过程无需专人指挥,各环节都是在不同的音乐中变换。
大课间活动,孩子兴趣浓厚,劲头十足,热情高涨,欢心愉悦,真正感受到了快乐与健康。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逐年提高,精神面貌得到改善,学生的运动参与性、运动技能、身心健康,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均有所加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不断增强。活动让师生走得更近。教师们的积极参与,也感觉到精神状态有良好的改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多年的坚持,我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情况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表彰,同时也受到兄弟学校的关注,并吸引力了部分学校领导带领班主任、体育老师来我校观摩、交流、访问。参加区级年度大课间体育活动(录像)评比获一等奖、“优秀组织奖”;参加市级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录像)评比获“二等奖”;市级大课间体育活动优秀案例设计评比“一等奖”。
我们将在今后的大课间实践活动中,努力做到科学、适用、规范,把活动做实、做精、做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增强体质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课间;阳光体育;制订方案;强化管理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新型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目的就是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快乐地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锻炼效果。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完善机构,健全组织
学校设立大课间体育活动领导小组,形成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体育教师组织协调,班主任管理,副班主任辅助的组织网络,齐抓共管,层层落实。
二、规范制度,强化管理
学校要求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大课间活动,学生活动情况计入校“阳光少年”评选活动,建立“行政值日制、班主任管理制、体育教师帮辅制”等,以使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1.值日行政人员负责主持大课间操体育工作、检查体育教师、班主任履行职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解决问题。
2.体育教师职责及安排:
(1)职责:主持出操教师要求声音洪亮,干脆利落,口令到位,不要拖泥带水,每次做完早操、课间操进行小结。(2)安排:按要求到指定地点指挥学生。
3.班主任职责: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学生对大课间操的认识,协助学校把课间操纪律搞好。(2)督促学生积极参加大课间操各项活动,尽量与学生一起参与锻炼。(3)做课间操时,班主任必须在本班队伍的前面观察本班做操情况,协助体育教师管理本班大课间操活动。(4)退场时,班主任必须和本班队伍同时离场。
三、制订方案,周密有序
活动方案: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为40分钟。分两个时段,前10分钟先集中做操,再进行自编的校园集体舞,后30分钟各班按规定路线到指定的区域进行活动。下雨天则在教室里做各班自编的室内操,开展棋类活动以及一些室内游戏。
随着季节的变换,师生活动的内容不定期更改。冬季长跑是我校固定的内容之一。还有多项的小型竞赛,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质。每个班级也可根据本班实际与学校进行协调,给班主任和学生一定的选择余地,也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合理规划场地、器材
为了使活动更富成效,我们尽可能合理划分活动区域。根据学校实际,我们把整个校园分成24个活动区,实行分区活动、区域管理。我们精心制订活动轮流表,以一星期为一个周期,让不同年级学生选择不同的活动项目进行。当然,练习场地和器材也相应进行轮换,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运动技能,为实现自主锻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安全防范,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保障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全校师生每天在同一时间开展的大型集体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所以要特别重视安全管理,更应重视安全教育。各班要加强大课间活动的宣传,使全体师生能高度重视,认真按此方案落实大课间活动,保证师生共同参与,保证活动时间、保证活动质量。各班的班主任及体育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身体状况,确保大课间活动能顺利、安全、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拟定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
因为我校活动地方少,如何开展呢?确实有点头痛!为此也有个别老师持反对意见。然而这些因素并没有动摇我们的决心。为了大课间活动能在我校顺利的开展,面且能够在开展这一活动中,师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提高,又深得师生长期真心喜欢、自觉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我们觉得这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科研小课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校领导几次召集全校教师召开研讨会,然后集中教师们好的想法好的提议。最后再集中体育科组和艺术科组的教师开会整合出具体的活动方案。
活动的时间和内容:
活动方案定出了活动的时间为下午第三节课后的30分钟。学校将这一活动课写入学校时间表。活动的模式是:集中--分散--集中。全程在音乐的伴随下进行。
1.1 集中活动
当运动员进行曲一响,各班以班为单位在课室门口马上集队,由第三节上课的老师和体育委员带领全班学生到操场指定的位置集中。运动员进行曲结束以后,大约10分钟做广播操和学校自编的师生集体舞,这集中活动的时间大概10分钟,这一时间段学生在固定的位置完成,容易解决地方小的困难。然后到分散活动。
1.2 分散活动
分散活动是最头痛的,因为地方太少,学校只有两个篮球场,100多米长的环形塑胶跑道,还有一个礼堂和小娱乐场。活动面积大概3000平方米,而我校学生有1500多人。这一数据很容易计算出人均占地面积,真是人多地少啊!如果没有精心安排,活动场面肯定是拥挤和凌乱,更是危险。于是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充分利用学校的所有空间,划分了几个区域,规定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的同学到学校礼堂,踢毽球的同学就在各班站的位置原地散开。跳大绳和呼拉圈的同学在学校娱乐场旁的水泥校道。打篮球的在蓝球场。每个学生参加活动的项目、器材要先向班主任登记好,然后学校再统筹安排。这样每个区域活动的人数心中有数,合理调配。并且安排老师一齐参与和指导。这样开展起来秩序井然。这有效的解决了人多地少的问题。而至于器材,我们采取了学校提供,学生自购和师生自制相结会的方法,确保人手有一体育活动器材,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这个自由活动环节大约15分钟。
1.3 集中活动
分散活动音乐一结束,马上有40秒钟的运动员进行曲,学生们在短短的40秒钟内,收拾好活动的器材。快静齐地回到自已班所站的位置集好队。紧接着是放松音乐,同学们跟着轻松的音乐,师生齐做学校自编的整理放松舞蹈。这个放松舞蹈的环节大约1分钟。
2.实施大课间的活动方案
好的方案固然重要,而方案的实施我觉得更为重要,为了让师生们热情的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我们动了很多脑筋,精心构想,想出了一套严格健全的实施方案:
2.1 领导机制
建立了学校大课间活动领导组。校长为大课间活动领导组的组长,中层领导为副组长。组员有音乐专职教师,体育教师和级组长。校长领导统帅,中层领导轮流值日。他们检查、督导艺术、体育、具有特长的教师分管的项目,是否人人参与,参与的热情怎样,都有一个量化评比的标准。对活动的情况检查做好记录,记录好定期进行评比表彰,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参与指导组织管理的主动性。真正形成人人参与,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良好管理机制。
2.2 激励机制
把学生每次活动的出勤、参与活动的效果,所起的作用等。值日的中层领导都会如实准确的记录好,通过领导组的定期综合评定,评为优、良、有待提高这三个等次,进行量化评分。然后将评分交给学校少先队大队部,作为学校文明标兵班的重要评比依据。每月评比奖励一次,并有文明标兵班的流动红旗挂在课室门前。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很强的,他们为了班级的获奖,都会自觉主动的参与到这一活动中。这样又确实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还培养了学生的特长。
一、呈现三个“全”
1.全面落实文件精神
坚持“整体规划、分层推进、分步发展”的组织方针,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运动,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每天坚持锻炼的习惯;在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让每一个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技能,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形成积极锻炼、健康向上的良好风尚,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2.全方位设计训练方案
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增强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学校还努力拓宽研究渠道,以体能拉力操为突破口,把体能课课练与“大课间活动”项目加以合理地融合,把提高学生体能素质的研究点发散到大课间活动的研究中,做到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器材五落实。
3.全员参与体育活动
为使体能“课课练”向体能“天天练”转型并逐步发展成体育特色项目,学校鼓励全体教师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教师与学生一起用器材、练器材,在力量、速度、灵敏、协调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做到五个结合
1.拉力健身操与课间操相结合
学校创编了适合小学生、动作优美、能够全面锻炼学生的柔韧性和力量的拉力操,将其融入到每天的课间操中进行普及。
为了与课间操有机结合,2011年2月我校成立“体能拉力健身操”社团。经过四个阶段的有序实施,目前已全面铺开,做到了人手一个拉力器,人人会跳拉力健身操。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学生在柔韧性和力量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2.“课课练”器材与体育课相结合
从教学整体需求的角度融合“课课练”和运动技能,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而不是简单地划分“课课练”部分和教学主体部分,充分考虑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计划,制定一整套“课课练”实施方案,系统、科学地安排“课课练”。
训练时间为8—10分钟,既不能过于短暂,使得身体锻炼流于形式;也不能时间过长,以致影响运动技能的教学进程。在10分钟内,尽量使学生的运动达到较大的强度和负荷,取得较好的锻炼效果。
从训练内容的安排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所表现出的不足,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器材和锻炼内容。自从开展了“课课练”,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了,锻炼兴趣浓厚了,学生在老师教的方法之外,还创编了许多新的练习方法,完全投入到锻炼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3.训练器材与大课间活动相结合
为了真正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促使学生乐于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我校决定开展“以发展体能为主体,突出趣味竞技性”的大课间活动。
4.体能训练与“小胖墩”训练队相结合
经调查,学生肥胖和超重的人数每年都有增加,肥胖率居高不下。在《朝阳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的实施方案》中,加强对学生肥胖等健康问题进行防治和干预,被列为主要任务之一,要通过4—5年的努力使全区学生力量、耐力等体能指标明显提高,还要使近视肥胖率明显下降,到2015年肥胖检出率小于10%。但从学校整体情况看,每个班都有肥胖生、超重生,形成体能素质困难生群体,而在体能测量检出中的速度能力、耐力恢复能力等影响了学校整体水平。为了提高学生体能,学校引入体能素质“天天练”的思想,成立了“小胖墩”训练队,由卫生、体育部门配合负责。他们训练的项目有跑步、拍球、跳绳、踢毽等,尤其是学校配备的课课练体育器材,更是激发了孩子们的训练兴趣。
5.体能训练工作与班级管理相结合
【关键词】大课间;课课练;对体质健康的促进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049-01
学生身体素质包括力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对体育“课课练”的界定大致形成了以下三个共同点:一是“课课练”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二是“课课练”的主要内容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身体练习;三是“课课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同时,“课课练”是针对学生学习现状,结合体育单元、课时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生理、身体特点,科学、合理安排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内容和方式,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将“课课练”这种有效的形式,转借到大课间中来,不失为促进全体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手段。
一、大课间中推行“课课练”的必要性
《全国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中指出,“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13年江苏省中小学体质健康测试蓝皮书的发表,中小学生主要身体素质指标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在学生身体素质指标连续下降趋势得到遏制的同时,耐力、肥胖和近视率等指标有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因此,加强学校大课间中身体素质的训练,可以从学校层面有效地干预当前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提高“课课练”的实效性,进一步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方案和形式,关注农村小学大课间中学生身体机能的协调发展,为增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案例。
二、大课间中“课课练”活动案例
学校的大课间设计,首先在于构建良好的模块,为有效开展并能常年坚持,案例中尝试:按照“弟子规操”――“校园集体舞”――“身体素质天天练”――“班级自主活动”――“放松操”五个模块进行的组建,这五个模块的内容,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调整锻炼的项目,在“身体素质天天练”环节上,尝试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专门的身体素质练习,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晴天大课间“课课练”活动案例
1、晴天大课间“课课练”的内容安排
(1)万马奔腾;(2)比谁跳得高;(3)高人矮人;(4)快马扬鞭;
(5)挖萝卜;(6)比谁站得稳;(7)拍手歌;(8)对脚;(9)“斗鸡”;(10)“炒蚕豆”。
2、晴天大课间“课课练”的练习要求
(1)各班必须严格按照“课课练”方案开展活动;
(2)体育教师分年级组负责对室内各种活动进行指导;
(3)加强安全防范管理。班主任必须加强随机指导,确保本班学生能够按老师要求进行集中练习。
3、晴天大课间“课课练”活动场地的安排
站在做操位置上,随教师口令集中练习。
(二)雨天大课间“课课练”活动案例
1、雨天大课间“课课练”内容安排
(1)《身体素质天天练》游戏。如:拍手歌(两人对面拍手),1′;对脚(两人对面脚互靠练习),1′;高人矮人(下蹲起立,30″);扶墙高姿俯卧撑1′等;
(2)有利于发展力量素质的练习:掰手腕;站在前后课桌的当中用手扶在桌上进行俯卧撑练习;下蹲起立;举重物(用书包代替);提踵练习;
(3)有利于发展速度素质的练习:原地前后摆臂;原地支撑小步跑;
(4)有利于发展灵敏、协调素质的练习:摸耳摸鼻练习;末四位练习(1指两手扶在头后2指两臂肩侧曲3指两臂屈肘,前臂交叉置于胸前4指两手叉腰);手心手背;手脚画圆(注意手脚画圆方向相反);抓纸团;找朋友(输方5-10个下蹲起立);侦察兵(猜猜谁的手中有物品);
(5)各种小球的练习:原地托乒乓球;原地对墙打乒乓球;定点拍球、左手运动会;击鼓传球等。
2、雨天大课间“课课练”的活动要求
(1)各班必须严格按照活动方案开展活动,分班活动时各班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些学生喜欢的、有趣的活动内容;
(2)体育教师分年级组负责对室内各种活动进行指导;
(3)加强安全防范管理。班主任必须结合室内活动特点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地参加活动。
三、大课间中“课课练”的组织尝试及成效
在积极推进大课间活动案例中,在认真开展“课课练”的一年多时间里,课题组针对一至六年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寻找不同年龄段学生都能接受的动作及形式,结合学校整体的发展要求,在组织尝试中,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是巧用击掌。将击掌与健身动作进行组合,可以集中学生练习的注意力和练习兴趣。如弓步压腿练习时,前四拍练习弓步压腿,后四拍在压腿的同时,在弓步下击掌。
二是巧用“应答”。在练习过程中,边练习,师生边上下半句进行应答。如踏步练习中,师:“1-2-1”,抬头挺胸,生:“1-2-1”;师:“1-2-1”,大腿高抬,生:“1-2-1”;师:“1-2-1”,两臂伸直,生:“1-2-1”等。
三是勤于变化。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要提高学生练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可以对练习的方向和动作进行一些变化,如在练习游戏《高人矮人》时,可以进行相反口令练习,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在练习弓步击掌时,每一个八拍换一个方向进行练习,先顺时针练习,在逆时针练习,变化增加了学生练习的兴趣。
此案例推行一年多来,取得了一些成效,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有了明显提升,说明在大课间中推行“课课练”是可行的,且富有成效。2013年,大课间活动方案被江苏省体质健康测试中心面向全省推广,并获得全国优秀案例评选二等奖,在2013年江苏省体育学科指导委员会上受到与会专家和领导的好评。
参考文献
学校大课间活动不是体育组几个老师的工作,它应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新学期,学校将《旭日东升》武术健身操推广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由德育处统一安排,制定详细活动方案(表1)。体育组承担培训任务,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具体方案的布置实施,为全校武术健身操的组织学习提供了有力的行政保障。
根据学校活动安排表,体育组制定详细的课时计划,并利用每天25分钟的大课间时间认真实施完成(表2)。
二、培训教师团队,扩大指导队伍
为准确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利用周一下午教研活动时间,集中学习《旭日东升》基本动作,通过观看视频,集中模仿练习,体育组和年轻老师掌握了健身操基本动作。教师先行,为全校开展武术健身操指导工作提供了保障。
三、培养体育骨干,树立榜样力量
利用兴趣活动时间,组织各班级的体育骨干优先学习。体育武术骨干的培养,在全校树立了榜样,成了老师的小助手和小帮手,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四、合理安排,落实方案,三个单位时间快速高效完成
一粗——大课间掌握框架
根据课时安排计划,充分利用25分钟大课间时间,组织全校学习健身操。体育组老师通过学校广播进行每一节动作的讲解,年轻教师在相应的班级前面示范,班主任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动作。教师之间默契配合,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动作雏形,建立了动作的整体框架。为了让学生快速记住每一节操的动作,教师将每一名操的名称用武术规范的名称来命名。如第一节起势命名为抱拳按掌;第二节伸拉运动命名为拳、掌、勾手型变化;第三节开合运动为冲拳亮掌等。以规范的武术动作名称来命名,提高了学生对基本动作的印象,更方便学生将形象的名称与具体的动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快速掌握动作的效率。
二细——体育课精雕细琢
利用体育课15分钟复习巩固所学动作,纠正易犯错误(表3)。复习所学的基本动作,先进行整体动作的强调,再进行每一节操动作的细化要求。先集中后分散,先整体后局部。集中练习教师指出易犯错误动作,进行统一纠正。例如伸拉运动中强调拳、掌、勾的变化以及头部的快速转头配合;踢腿运动学生容易出现蹬腿和抱拳方向错误,则通过先分解上下肢动作,反复练习,然后再进行手脚配合;侧展运动中,学生的出脚和震脚动作的混乱,则通过下肢动作的分解,提示学生腿部动作为“左右左”(出左脚,跺右脚、侧左脚)。分散分组练习,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榜样作用,协助老师进行正确动作的示范展示,组织小组同学进行准确动作的演练,提高动作的正确率。
三精彩——活动课展示精彩
校长指挥,德育处统筹安排,班主任齐抓共管,构建了科学、完善的体育组织管理系统,把开展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了学校教师工作目标考核的范畴。活动有目标、有组织、有责任人,形成了校长带头,德育处、团委、学生会全员参与的组织体系,使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扎实而有成效。
二、合理安排,组织到位
实施策略具体为:教工活动时间为周一、周三、周五下午,内容为舞蹈、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项目。学生实施“四位一体”活动方案,即操化系列、花样跑操、选项活动、个人专长四个活动项目。操化系列和花样跑操是学生大课间规定活动内容,每天上午、下午共两次;选项活动和个人专长为下午的课外活动自选内容,单周为选项活动项目;双周为个人专长项目,当天有体育课的班级限制课外活动,活动时间为下午30分钟。师生活动时有值班领导、老师负责,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巡回指导监管,切实做到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三、完善保障措施
(1)营造舆论氛围。利用学校的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开展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各年级的班主任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引导全社会理解、支持学校开展的体育工作。
(2)加强专业队伍培训。体育教师对班主任和相关教师进行体育方面的必要专业培训,使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有科学的指导,发挥群体作用,使体育活动落到实处。
(3)落实计划与检测。各年级结合本方案里每阶段活动主题,制订相应的文体活动计划和分阶段活动实施方案,上报学校,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狠抓落实。同时要求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特点,量身自定体育锻炼计划和分阶段目标,并自查完成情况。
(4)制定学生身体素质月月评方案。为提高学生体质,落实“学生不怕测”。抓好学生身体素质课课练,特制定学生体能月月评方案。以年级为单位,班与班评比,统计各班单项平均成绩,纳入班级考核,表彰年级前10名(男、女生各5名)。大课间活动内容详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中职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的可行性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数理统计法
2.2.3逻辑分析法
2.2.4走访观察法
3结果与分析
3.1影响中职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的因素
3.1.1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既是学校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也是影响体育大课间开展最重要的因素。影响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兴趣爱好、运动能力、个人体育行为习惯、认知能力等。不同的性别对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不尽相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选择体育运动项目时绝大多数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体育行为习惯和认知能力也对體育项目的选择和参与情况具有重要的影响。再加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好动难管的特点,从而影响到大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开展。
3.1.2社会环境因素
学校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它时时刻刻受到外在社会环境的不断影响,它不仅能够影响学校的校园文化和生活,而且对我们体育大课间的开展也有深远的影响。如佛山市顺德区陈登职业技术学校是顺德区乐从镇的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乐从镇其他中小学的体育大课间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反馈效果,在这种形势下,陈登职中开展体育大课间也就是势在必行的了。再加上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乐从镇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这些都在不断的影响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项目。
3.1.3体育教师因素
体育教师是一所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也是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客体。在组织和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好坏。同时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工作量较大,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会明显增多。开展活动中的各种困难都影响着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3.1.4班级建设团队因素
随着学校班级管理的不断发展和深化,现在很多学校班级的管理不再仅仅局限于班主任一个人的职责,很多学校都形成了班主任、副班主任、下班老师、下班行政的班级管理队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过程的管理难度较大,因此班级建设团队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也是影响体育大课间开展的重要因素。
3.1.5场地器材及资金因素
场地器材是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必备的基础条件,场地器材的匮乏自然成为制约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直接因素。目前很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和资金都是困扰其开展体育大课间的严重问题,许多学校在体育方面投入不足,经费严重紧张,人均场地器材有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大课间的开展。如在国家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陈登职业技术学校,校内只有一个两百米的塑胶跑道、五个两球场,器材也是严重不足,这就导致了开展体育大课间有一定的难度。
3.1.6学校行政领导因素
现行的学校都是实行党总支领导下的校长负责管理体制,学校各行政领导的决策和对体育大课间的态度关系着体育大课间的开展情况。
3.2中职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的干预对策
3.2.1提高学生对体育大课间的认识与再认识,不断提高活动质量,积极培养体育各个项目的运动骨干,建立以骨干为中心的小集体模式
学校应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观看录像视频,实际演练等方法提升学生的认识和再认识,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训练队骨干和各种体育方面的人才,在开展体育大课间的活动中应该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的培养各种体育人才,这样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这些骨干的积极带动作用,使他们周围的一个小集体都喜欢并爱上这项体育运动。这种学生间以点带面,以面扩大的方法肯定能够将学校的体育运动项目不断的开展起来。
3.2.2借助外来力量并积极利用各种有利的社会环境
体育大课间的开展是统筹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力量综合起来的,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候我们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帮助自己。如在编排全校性的动作时,依靠这方面的专家来帮助解决,在音乐的选择和运用上也可以借助于其他的力量。同时有的地区在中小学都广泛的开展了大课间,但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还没有开展,这时可以充分利用其它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的一些经验为自身服务。
3.2.3组织观摩,加强学习,重视科研;合理利用体育教师资源同时制定和完善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
中职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也应该组织相应的领导和老师走进其他大课间开展情况较好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去仔细观
摩,同时,请相关的专家学家进行知识讲座,帮助自己学校较好的开展体育大课间。科学研究可以看到本学科,本专业最前沿的动态,在开展体育大课间的过程中也应该不断的加强科研,并且能够在科研的引领下进行体育大课间的开展,这样应该能够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一个学校的体育教师是有限的,而班级却远远大于体育教师的数目,体育大课间开展过程中体育教师的资源如何合理的运用到所有的班级中去,这需要统筹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班级的各种资源,合理利用。任何一项活动都是在活动方案的引领下完成的,体育大课间的活动应该明确具体,不能泛泛而谈,应该切中要害,符合实际。
3.2.4充分利用班级建设团队,加强班级建设团队对班级大课间开展的重视和管理
班级建设团队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特色的班级管理制度,它是集中了班主任、副班主任、下班老师、下班行政的力量来进行班级管理和建设的。在学校体育大课间的开展过程中应该强调班级建设团队的积极参与,不断完善体育大课间的制度,同时应该积极的展开各项体育活动,重视体育大课间的开展,同时,制定相关的班级管理和考核制度对体育大课间进行评价和管理,最后使每一个班级都能融入到学校体育大课间的活动中来。
3.2.5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设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每一个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都有自己的限制条件,那么如何使自己学校的场地设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呢?这是需要按照各个班级所处教学楼的不同,同时结合消防安全演练的要求,综合各方面因素反复斟酌后制定《学生体育大课间活动场地示意图》。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应争取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进行资金投入,不断优化运动场地设施和建设和管理,提高其使用率;通过购置不同的器材来满足学校大课间开展的需要;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制作适合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器材和工具。
3.2.6提升领导认识,加大重视力度;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任何学校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在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是如此,体育大课间是一项全校性了集体活动,各个不同的重点职业技术学校领导都应该积极重视,把体育大课间活动提升到学校重大的议程,积极推进体育大课间的开展。学生是学生所有活动的主体,在活动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到首要的地位,因此在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不断的强调安全,经常强调反复说,同时也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方案》和《大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办法》。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体育大課间活动目前在中小学得到很好的开展,通过综合不同方面的因素和要求,只要我们积极的统筹各个方面的有利条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必然有一片广阔的空间,同时这是也是时代赋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项重要的使命,它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4.2建议
4.2.1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
学生是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主体,在体育大课间开展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不断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4.2.2教师跟踪,多元评价
教师应该在整个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观察和指导,积极的参与到体育大课间的活动中来,同时学校和教师应该制定不同的评价体系,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参与体育大课间的活动进行评价。
4.2.3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开发校本体育活动项目
大课间体育活动需要长期持续开展,这就需从活动的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丰富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是大课间的生存之本。同时应该依据各个学校的特色、传统和实际情况开发和发展校本体育活动项目。
4.2.4建立班级活动日或活动周
班级是学校体制中最小的单元,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团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开展班级活动日或活动月不仅能使班级学生开发出适合班级活动的项目,同时又能够发挥班级小集体、班级团队的积极作用,便于组织和管理,提升班级凝聚力。
关键字:大课间活动 小场地
正文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小学体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小学体育目的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小学生学习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大课间体育活动在他们生活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运动能力得到锻炼,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磨练,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为此,我们应精心创设适宜的校园体育活动氛围,开展符合本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为学生生命的灵动而贡献其应有的价值。基于以上认识,以确立以研究小场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为契机和突破口,开创小场地多班级学校大课间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学校各层的定位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共同合作,才会行之有效。在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管理教师等几个层面就要提倡分工合作。作为学校领导层面主要是把握教育方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活动计划的制订和督促实施,落实活动时间,落实管理人员,明确工作量与工作职责,保障开展活动所需的经费。作为体育教师层面主要是根据学校活动计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案应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体育传统、特色等具体情况来制定,并能组织、指导和评价大课间活动。方案要有活动内容、进退场设计、场地安排、器材分配、管理人员分工、评价办法、信息反馈等。教师是具体操作层面,是大课间活动的主要管理者,一般由班主任负责。主要按学校活动方案要求组织和指导学生有秩序的活动,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三个层面中教师是关键,只有管理到位才会保证活动质量,才不会使大课间活动制度落空。
二、优化师资培训
要把大课间活动指导教师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多渠道的宣传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大课间活动要尽量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员健身的目的。要对教师开展大课间活动指导的评比,将工作纳入业绩考核。要利用各种机会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促进“大课间活动”辅导技能的提高。
三、时间、场地分配
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上午第二节课之后,每次时间为40分钟。我们根据班级、学生年龄大小、身心特点合理分配空间:给每个班都规定了入退场路线,避免不同年级出现路线重复拥挤现象;低年级学生运用就近原则,在教学楼前活动,既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又可避免出入教学楼、上下台阶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四、内容设计
1、广播体操以及自编操内容的安排
广播体操的突出特点是以身体各部位活动为主,身体活动的幅度比较大。注重对学生良好身体姿态以及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培养,注重体现广播小学生在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健康成长,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时代风貌。
自编操的编排主要针对的是四到六年级的小学生,音乐选择了节奏感较强的《向前冲》,并在音乐上做了适当的删剪,以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吸收舞蹈、艺术体操、健美体操中节律性较强的动作,把运动与健美有机融合,。同时该操的合作部分又加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提高了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协调配合意识与能力,增强了情感的体验与表达。
2、自主活动内容的安排
采用指导性项目与自选项目相结合的方法。指导性项目的选择以安全和充分利用场地为原则,主要指导项目有球类、田径与体操项目,旨在发展学生柔韧性、协调性、力量性等。而自选项目主要包括学生比较喜欢的跳绳、沙包、跳皮筋、游戏、踢毽子等,这些项目投资少、占地小、安全性高。游戏项目主要推荐一些徒手、集体游戏项目,如老鹰捉小鸡、回头一笑、抢位子等,鼓励学生自编、创新游戏,以开拓学生思维,要求在游戏创编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性、趣味性、娱乐性和健身性。
五、学生安全的保障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由于我们的场地小,特别在分班活动中,学生的分布较为密集又都涉及学生自由活动,其组织管理要求较高,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和班主任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活动安全教育,并做到有效的管理。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切忌开展放羊式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生命是教育之本,健康是教育基础,体育是生命质量的体现。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保证,也是学生将来“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重要基础,必须从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对国家、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来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一种认识,有着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体育工作者应该克服小场地多班级的困难,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把“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落在了实处。
参考文献:
[1] 黄福娇,闵贤舞.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 2008,(36).
[2] 刘博.阳光体育背景下大课间体育课程模式的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1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有效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广大学生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努力使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达到中上水平。
二、活动主题:阳光体育 快乐运动 健康成长!
三、具体组织实施
(一)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体育教师及各班教成员
组长是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活动落实的统一领导、协调、保障;
副组长是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责任人,负责活动的组织、监督、落实;
组员负责活动的统一协调,师生的督促;活动内容、场地器材的安排;活动器材设施的添置和维修管理等保障工作;医务监督。
(二)活动对象:全体师生
(三)时间安排:
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时间构成为:每天大课间(25分钟);每周体育课(1~2年级4节,3~6年级3节);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组织1节课外活动课(40分钟)。
(四)具体安排如下:
1、大课间:(25分钟)
(1)9、10、5、6月:进场(2’)—跑(5’)—广播操(5’)—集体素质练习(1’)—各班按指定区域进行练习(10’)—退场(2’)。
(2)11、12、1、2、3、4月:进场(2’)—跳步(10’)—集体素质练习(1’)—按指定区域进行练习(10’)—退场(2’)。
2、体育课:按照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3、活动课:(40分钟)按活动课表进行活动。
4、雨天活动内容:在室内进行棋类活动、踢毽子、垫上、小游戏等活动。
四、组织实施:
1、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开展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其目的是要在全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体育风气,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水平。全体师生要高度重视,精心策划,确保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在全校全面展开。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利用班队会、广播、橱窗、黑板报、校园网络等阵地,大力宣传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形成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宣传声势,营造全面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氛围。
3、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明确落实责任人,建立健全多部门负责的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工作责任制和保障机制,确保活动时间保证、组织人明确、活动内容有安排,场地器材有保障,确保我校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不折不扣的施行。
4、加强管理,检查落实。在组织大课间、活动课时,强化管理,认真组织人员进行巡视、督促、检查,并及时做好记录。做到有要求、有组织、有督促、有检查、有记录。
5、加强教育,注意安全。在开展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活动时,要切实加强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和管理,班教老师、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做到有纪律、有秩序、服从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确保活动安全顺利。
五、活动竞赛项目:
1、大课间活动方案及活动课安排表
2、冬季长跑方案
3、体育节(广播操、冬锻三项)比赛方案
关键词:素质 阳光体育 制度 角色 大课间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来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活动形式。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更长,活动内容更多,组织形式更灵活,练习强度适宜。教育部体卫艺司杨贵仁司长明确提出“只有把大课间推广起来了,才能真正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可如何能将大课间搞得红火,搞得热烈呢?
一、明确大课间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1.指导思想
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为此,必须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之一,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以大课间为辐射点,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民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2.目标和原则
(1)目标
①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地锻炼。
②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地发展。
③全面提高学校师生员工的综合素质。
(2)原则
①方向性原则:贯彻“课标”的精神,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方向。
②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③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合理地安排大课问的内容。
④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⑤可行性原则: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研究,提供一种简便易行,学生喜欢,学校、家长各方基本满意,能长期操作、切实可行的“大课间活动”方案,编写大课间可操作的教材内容。
⑥效益性原则: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人力和财力的情况下,扩展体育的功能,使学生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取得最佳的研究和运用效益。
二、建立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
1.大课间体育活动必须确保活动内容
(1)“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中小学校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安排时间,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学校实际以及季节、气候的情况确定。
(2)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性,结合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把耐力、力量、柔韧素质的发展作为重要的、突出的内容,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3)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除组织学生认真做好教育局指定部分外,应结合季节特点、学校特色和场地情况,适当增加简便宜行、面向全体、实效性强、较为安全的集体活动内容。
(4)学校要适当安排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时间。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形式可以采取组织晨练,或在下午安排课外体育活动课。或建立和开展学生体育俱乐部等。
2.加强监督检查制度
(1)实行班级管理考核挂钩制。学校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定期评比,把大课间开展情况作为文明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这样既可以树立学生的集体活动意识、集体荣誉感,又可以促进大课间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2)制度保障。为使大课间活动有章可循,杜绝活动开展随意性,要制订大课间活动班主任、体育教师的职责,建立领导督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艺体教师指导制、活动评比制。
三、体育大课间的合理组织与安排
1.对活动场地的合理划分及使用
由于学生人数较多,为了使学生的各项活动更加井然有序地进行,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学校的边角空地,学校把活动区域划分为班级活动区域和公共活动区域两部分。班级活动区域的划分,通常是按照就近原则进行划分,即活动区域一般是离各班级各自教室较近的地方。公共活动区域则大都是球类活动场所,如乒乓球场地、篮球场地、羽毛球场地等。公共活动区域的每块场地,应要求各年级学生轮流使用。
2.器材的大量补充及合理使用
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学校器材仍然相对有限,因此现有体育器材必须得到合理的分配与使用。在组织过程中,学校对于数量较少的器材,按照年级进行发放。每经过1周,学校就对各年级用的器材进行一次轮换。这样既能保持学生的活动兴趣,同时又能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四、体育教师在大课间的角色
1.大课间活动中体育教师是组织者、检查一者的角色
每周每个班级活动什么内容,体育教师必须事先宏观调控,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及时做好场地的分配和器材的供应。
2.大课间活动中体育教师是指导者
经过体育教师的恰当指导、点拨,学生的运动更正规,方向更明确,运动水平提高的更快,运动热情也会更高。
3.大课间活动中体育教师是服务者的角色
体育教师事先规范好每个班活动区域。班级活动需要什么器材,体育教师事先给准备好、准备足。
4.体育教师也是辅导员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开展大课间活动,体育教师在学期初召集班主任、班级体委及运动骨干集中辅导几次,进行运动技能技巧、游戏方法、裁判规则、安全常识等学习教育。
5.大课间活动的实施需要体育教师与班主任的良好沟通和相互配合
大课间活动的实施,不是单靠体育教师能完成的,也并不是只通过班主任能完成得了的。不可否认,大课间活动会占用一些学生学习时间,很多班主任对此并不理解,甚至可能会埋怨体育老师。也恰恰是由于有这种不理解的存在。导致一些班主任对大课间活动持消极意见,这对于开展大课间活动是―个障碍。对于这种情况,体育教师一定要与班主任进行交流探讨,关键是使他们明白以下两个问题:
(1)大课间活动是国家针对20年来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这一现象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2)通过大课间的体育锻炼能改变学生精神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大课间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一个方面,也是学生课间生活的一个快乐驿站,它不仅要起到课间调节作用,还要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健康。愿每一位体育教育者都能深入地研究,不断探索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不断探寻科学的大课间活动组织策略,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创设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邹秋芳,《大课问,学校素质教育的基点》.
[2]付体帅,《大课间活动方案》.
[3]汤文江,《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与全民健身结合的研究》.
“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是在发挥体育课开展和落实阳光体育活动这一主渠道、主阵地的基础上,进而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重要途经来落实和保障在校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任务。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全员参与的特点,吸引广大师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不仅对师生紧张的工作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还能有效提高师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师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使其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为此提出了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结合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子女多、学校体育器材不很充裕的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教师群策群力,学生献计献策,制定出我校大课间活动方案。随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不断实践和蓬勃开展,我校大课间越来越受师生的喜爱,真正体现“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现将我校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调查研究,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长期以来,学校的课间体育活动仅限于做操、自由活动。其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早已厌倦,锻炼效益低下。随着电视、广播、媒体对要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的宣传、报道,学生终于盼来了我校阳光大课间活动的实施,它就像春雨一样浇灌在孩子们渴望活动、天性好玩的心田。根据素质教育和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教育指导思想的要求,为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保证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根据我校的场地设施、师资情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特点,向师生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本着小型多样、快乐健康、寓教于乐、强身健体、促德辅智、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合理地设置每天1小时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将大课间体育活动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健康体育”即广播操、集体舞、自编操为主,体现活动的整体化、规范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第二部分“快乐体育”即开展各种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踢毽子、丢沙包、呼啦圈、跳皮筋、跳方格、协力走、滚球、铁环、游戏等。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将“游戏”作为本校特色。
第三部分“竞技体育”即运动会、以年级为单位的单项体育竞赛活动,这是我校多年体育活动的传统,很受师生们的欢迎,即丰富课余生活,又锻炼身体、愉悦身心,还培养同学团结协作、集体主义思想、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以及健康向上的竞技思想。
二、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大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
为将大课间活动落到实处,不走形式,不虚设,不搞一阵风,为此:
(1)加强了对“大课间”活动的组织领导,建立了“学校统一领导、班主任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具体实施,学生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层层落实,齐抓共管。并且统一调整作息时间,把课间活动时间由原来的二十分钟增加到六十分钟,有力地保证了“每天锻炼1小时”活动的顺利开展。
(2)规范并完善了“大课间”活动的制度,强化管理。为使大课间活动高质量地进行,学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要求活动做到“五落实”即器材、场地、项目、时间、人员五落实。“五到位”即领导监督、班主任组织、体育教师指导、安全检查、学生人人参与五到位。任课老师要组织本班学生及时、有序参加活动,严格安全管理;体育教师全面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指导。
三、将“大课间”活动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使大课间焕发生命活力
首先大课间活动与德育相结合。在大课间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竞争意识。如在练习接力跑中,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规定失败一组的同学做仰卧起坐,启发同学们认识到每个同学的速度、技能、以及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是小组取胜的保障,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竞争能力和团队精神。
其次大课间活动与音乐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选择适合青少年特点的音乐,努力实现艺术与大课间活动有机结合。如教师根据歌曲《喜洋洋与灰太狼》编成一套完整的自编操,让学生一边轻声唱歌,一边轻松舞动,训练了协调能力,表达了愉快的校园课间生活。
四、根据实际,逐步完善大课间活动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