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心理调适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其跨出校门融入社会的标志,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在就业过程中,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个体的发展历程中,处于较低水平,属于心理疾病高发群体。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自负、自卑两极心理

大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能力的不完善和缺乏自我评价的客观反馈 ,导致自我评价不准确。就业取向脱离现实。

(二)焦虑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

(三)沮丧失望心理

大学生容易出现沮丧、失望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毕业生面对就业时,不少毕业生对于能够接收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满意,认为环境差、待遇低,产生沮丧失望的情绪,导致就业不积极,甚至消极等待。

(四)嫉妒心理

现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往往都存在很强的竞争意识,但同时由于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五)依赖心理

在面对就业问题上,不能主动争取就业机会,依赖学校、依赖家庭的心理突出。

(六) 功利心理重

急功近利,渴望高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在就业时往往希望自己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不现实地期望自己获得此类工作。

(七) 就业期望与失落心理

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将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

二、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 大学生整体就业压力的增大是直接原因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方向普及,大规模的扩招,从高等教育毕业生的数量上导致了向供给过剩的方向发展。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不高是重要原因

从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一方面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层次较低,缺乏有针对性地专业心理健康辅导,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应用还处在很低的水平。

(三) 大学生自身的问题是内在原因

大学生处在心理成熟的过渡阶段,家庭和社会对这一群体的期望值较高,导致大学生自我定位容易出现偏差,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

(四) 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是外在原因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是停留在“产品推销”阶段,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还是比较薄弱,专业心理辅导能力不足,长期的就业指导能力不足,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能力不足。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正视就业现状,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国家发改委官方网曾经消息说,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0万。因此,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就业市场上的用人单位找不到人、大量的毕业生无处去的“错位”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要顺利就业就必须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要求绝对安稳的观念。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

(二)充分认识职业价值,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要改变错误、狭窄、扭曲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培养,以平常心面对就业形势,以保持冷静的思维来进行生活中重大的抉择;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观念,建立新型的就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三)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冷静和坦然的对待挫折,客观地分析失败原因。首先,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其次,自己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

(四)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大学生要有自主创业的打算,不应单纯等待安排就业被动地寻求就业岗位,还要立志创业,主动走向社会,去开辟新领域、拓展新市场、创造新岗位。

通过以上综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新的经济刺激方案的出台和实施,社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必将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虽然短期内无法根本消除,但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科学而富有成效的就业教育,而逐步得到改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心理困惑,也将随着日益市场化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转变,而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只要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好环境,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心态,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就业本领,大学生就业就困难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方成智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J]. 心理教育研究,2006(3),85-86;

2、杨小琼 《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研究》 广西大学硕士生论文 2007;

3、张尚兵 《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及调适策略的研究》河海大学硕士生论文 2007;

4、杨英法 康建林 领导决策失误的自我预防略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5,45-47;

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常见心理现象的描述,分析这些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且从学校、社会、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

一、大学生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

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择业和今后的发展。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一)焦虑、虚幻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人们生活中预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造成危险的、或者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的事物将要来临,而又感到自己对此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表现出的忧虑和不安,担心和恐慌。择业焦虑的表现为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发挥特长、利于自身成长的单位和工作环境,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等。大学生择业中焦虑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就是急躁。急躁往往使他们烦躁不安,无所适从。焦虑在心理上会产生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许多大学生在焦虑之下产生虚幻心理,这是由心理冲突或害怕挫折引起的。他们或幻想不参与竞争,就能找到理想工作单位,或幻想用人单位能主动找上门来。持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容易脱离现实,幻想代替现实,整日处于幻想状态中,使自己的择业目标与现实产生很大的反差,很难找到理想职业。

(二)自卑、胆怯

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原因(生理或心理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表现为对自己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怀疑自己,看不起自己,担心自己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在择业前,往往踌躇满志,很想一显身手。而一旦受到挫折后,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减弱,自尊心受损,从而对自己全盘否定。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会伴有胆怯心理,不敢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这在毕业生面试中表现尤为明显。

(三)盲目、攀比、从众

青年大学生血气方刚、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容易引发攀比心理。从众心理表现为受大多数人的影响,思想、行为等出现的趋同。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十分盲目、缺乏理性思考。盲目、攀比、从众表现在择业过程中就是忽视自身特点,对自我缺乏客观正确的分析,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自己。

(四)害怕挫折、依赖他人

挫折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阻碍时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在择业时,心理期望值过高,一旦受挫就容易怨天尤人,自惭形秽,丧失自信。由于大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竞争意识,信心、勇气不足,所以将找工作寄希望于学校、家长、亲戚、熟人等,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置身于就业市场中。

二、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对就业形势了解不清,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遇到困难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受到打击后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由于心理上的不完全成熟,自我同一性混乱,这种混乱表现在大学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特长以及适合职业的判断上紊乱不清、自主性弱化、自我目标的追求受他人和同伴群体的影响。由于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在就业中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盲目从众和攀比。他们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为子女操办一切,学生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容易依赖他人。

三、应对措施

(一)学校加强教育,完善体系

加强全面认识就业形势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加强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勇于面对竞争、不怕挫折,自主择业、克服依赖心理,先就业后择业,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在专业设置上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使学生尽早树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将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纳入到日常教育课程中,同时加强对负责就业辅导员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建立健全就业心理干预机制,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了解掌握择业阶段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和疾患,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途径,如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利用校友的力量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等。

(二)社会给予大力支持

政府应在就业政策上应给予倾斜,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平台;对于到基层、艰苦地区、西部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大力支持、鼓励、资金奖励;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积极扶持,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取消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户籍、性别、身高、相貌等方面的限制条件;采取法制的手段管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塑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法律环境,使他们的就业权益得到保护,使就业市场更加规范。

(三)学生调整心态,做好就业准备

在心理方面,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一个面临求职择业的人,只有对自己理想追求、道德品质、个性、才能和特长、兴趣爱好、生理特征及弱点都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正确认识和估价之后,才可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从而克服盲目、攀比和从众心理。其次大学生应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和依赖心理,同时树立竞争意识,增强竞争实力,勇敢面对挫折。再次,及时排解心理障碍,调控情绪,及时求助于心理机构。

在专业知识方面,大学生应该扎实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努力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在择业技巧方面,大学毕业生应全面掌握择业技巧,因为心理问题形成,部分原因是由于不了解或没掌握就业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就要求做到:第一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扩大就业视野,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减少盲目性;第二是学会自我推荐,掌握自我推荐的策略,写好求职自荐信;第三掌握面试面谈技巧,注意形象设计的训练和应对技巧。

参考文献

[1]黄静宜,大学生就业心理一瞥,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第12卷第3期

[2]孔波,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第2期

[3]王贤来,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合肥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9卷第2期

[4]许拥旺,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对策研究,科教文汇,2007年6月

[5]王季桃,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探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14卷第4期

第3篇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大学生数量激增,紧跟而来的是就业问题。尤其近些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大学生理想抱负的实现,同时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社会资本理论,为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最早由奥地利学者庞巴维克于十九世纪末提出。20世纪70年代后期社会学家开始广泛关注这一概念,并逐渐发展成为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并列的理论概念。自20世纪90年以来,社会资本理论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前沿问题。我国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该理论迅速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焦点,运用该理论来研究中国当前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成为新的认识视角。本论文运用社会资本的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并通过在对J大学毕业生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所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一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二、社会资本理论

关于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学者们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不同学者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对其有不同的界定。最早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到社会学的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就是个人所拥有的,表现在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许多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各种结构之中,并且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当前国内学者对社会资本主要有三种界定:一是认为社会关系网就是社会资本,将二者完全等同起来;二是认为社会资本就是社会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三是认为社会资本就是存在于每个人周围的社会、社区和家庭等环境因素。

本文中“社会资本”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某些行动者的利益部分或全部处于其他行动者的控制之下,行动者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相互进行各种交换,甚至单方转让对资源的控制,结果就形成了持续的社会关系,这种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资本。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两种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

笔者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了解当前学术界所运用社会资本理论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取有用信息,结合实地调查得,这即为本文的出发点。

(二)实地调查

笔者在实地调查中,主要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100位即将毕业和已经毕业近一年的大学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10个典型个案进行深度访谈。

表一 样本构成表

人数

(人) 所占比例(百分比)

即将毕业的大四本科生 10 10%

已毕业近一年的本科生 90 10%

已找到工作 87 87%

未找到工作 13 13%

家庭因素(父母、亲戚、父辈关系等) 37 37%

社会因素(家教、兼职等所积累的社会关系) 16 16%

学校因素(老师、同学、社团组织等) 11 11%

专业因素 14 14%

其它原因 9 9%

笔者在调查中将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三大因素作为大学生在求职就业中自身所拥有的社会资本。通过调查发现这100位受访者已经找到工作的87位同学中有64位是通过这三大社会资本因素来获得工作的,约占工作人数的74%,可见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四、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获取就业信息

在大学生求职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就业信息的获得,但如今在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加上出于节约人力、物力的考虑,其招聘信息往往在小范围流通,从而使只能有一部分人获知招聘信息,这时社会资本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调查,10%的被调查中因为其兼职过程中所建立的关系网络获知招聘信息后,转告他们并直接帮助其获得就业岗位。因此,大学生的社会资本会减弱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就用人单位来说,他们往往对求职者的素质、能力等个人信息以及真实求职期望等方面并不了解;而对求职者来说,他们又对用人单位的真实情况、可信程度等方面并不熟悉,而这时,介于二者之间的第三方便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帮助其获取就业信息,而这个信息对于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两方面来说都是有用信息。

(二)有助于降低就业成本

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需花费大量求职成本,包括在就业信息的获取和求职中花费的时间、金钱和精力等。而拥有社会资本的大学生就可以直接获取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减少了信息传播的环节,降低了求职成本的投入。此外,由于大学生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本,他在就业中的精神压力就会减小,获得求职信息会较早,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且对工作获取的自信心也会坚定,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意外事情的发生。可见社会资本在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有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供给及其他创业支持

在当前我国就业的大学生存在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自主创业者。这在已就业的大学生中占比例很小,本此调查100位受访者中只有2位是自主创业者,依靠亲戚朋友为他们的自主创业提供启动资金和其他必要的社会支持,就是凭着丰富的社会资本来支撑他们创业。可见正是拥有了丰富的社会资本才使得他们的自主创业成为了可能。

五、对大学生通过社会资本促进就业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利用家庭因素

调查中发现,在就业的87位大学生中有37人是通过家庭因素来帮助就业的,占到就业者比例的43%,是大学生就业的最重要的因素。大学生成长环境单纯,自己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数量少,交往范围小,因此,充分利用家庭因素来帮助就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主要方面。在利用家庭因素促进就业的方面,不能只注重与父母关系密切的强关系,还要注重联系不太密切的弱关系,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格拉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中讲到,“弱关系是传播信息的有效桥梁”、“在个人寻找工作时,对他找到新工作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往往不是通过他的关系密切的亲戚朋友(强关系)而获得,而是通过他的一般亲戚朋友(弱关系)而获得的。由于家庭因素建立起的社会关系稳定性比较高,容易交流,且有比较强的意愿性,它是大学生各种社会关系中比较容易开发的部分。

(二)广泛参与学校的各种团体、组织

笔者在调查中所列的社会资本的第三大要素是学校因素,学校里各种团体、组织包括各级学生会、学术团体、社团等,还有很多非正式组织,如俱乐部、同乡会等在大学生就业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多参加这些学校里的团体活动,不仅可以积累大量的人力资本,还可以在参加这些团体组织的过程中建立起他们的关系网络,它可以突破班级、宿舍甚至学院的空间限制,这些团体和组织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因此,大学生应该在学校期间多参加各种团体和组织,建立广阔的朋友交际圈,积累大学生的社会资本。

(三)积极开发利用校友资源

校友资源也是大学生重要的潜在社会资本。大学校友之间所建立起来的同学关系网络,为毕业生在就业和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调查中,有几位受访者正是通过毕业于本校前几届的学长的帮助获得了工作。因此校友资源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资源,假如大学生能够充分的利用好这一巨大的社会资本,将会对自己的就业提供非常重要的帮助。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心理调适;人格

Abstract:Universitystudentsassumehighexpectationsofthesocietyandtheirparentsandtheythemselvesareeagertobesuccessfulaswell.Meanwhile,thesocietyproposesstrictrequirementsforthem.Allthesefactorsmakeuniversitystudentsconfrontedwithmuchpsychologicalpressure,andasaresultharbormuchpsychologicalconfusion.Thispaper,afteranalyzingthepsychologicalproblemsofuniversitystudentsinemployment,putsforwardapproachestoadjustingthepsychologicalobstaclesinemployment,whichisofgreatsignificanceintheoveralldevelopmentofthepersonalitiesofuniversitystudentsandtheiremployment.

Keywords:universitystudent;employment;psychologicalobstacle;psychologicaladjustment;personality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45万,而2008年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已达600多万。这些数字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使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压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阻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心理问题。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如何引导大学生排除不良心理干扰,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表现

目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实践证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拓宽了职业选择面,使大学生求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然而,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阴影和“投资教育”这一新型家庭教育观,深刻地影响着当今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择业取向,很多毕业生在传统择业观和现代就业形势面前无所适从,呈现出各种心理表现,产生了许多就业心理问题。

(一)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心理表现

1.功利心理

择业功利心理,是指从择业的趋利避害出发,片面扩大自我利益的追求而缺乏对就业环境的客观评价。2007年,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对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个人功利取向方面。其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从调查答案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们求职择业时的功利心理。

2.求“稳”心理

择业求“稳”心理,是指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追求工作职位的安稳、清闲、福利待遇好等等,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因而,毕业生对全额财政保障的事业单位趋之若鹜,公务员考试热度始终不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愈演愈烈,即使选择企业也首先以企业的归属和大小而论,似乎不太在意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的分析,甚至全然不顾“人职匹配”的客观合理性。求“稳”心理主要由于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造成的,受家庭传统文化影响,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尤甚。

3.从众心理

择业从众心理,是指在求职择业时因为“跟着感觉走”而盲目从众。形成择业“从众”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择业主动性,缺乏对现实就业市场和政策的充分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随大流而造成的。

4.依赖心理

择业依赖心理,是指在择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形成择业依赖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而造成的。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消极逃避就业市场,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试图通过关系就业;依赖老师、学校送工作上门,总念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天上也会掉馅饼,试图坐等就业;即便有就业岗位选择的机会,也要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决策帮助、对职业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以致贻误择业时机。

(二)大学生常见的择业心理障碍

1.焦虑与恐惧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分析焦虑心理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产生了步入社会前的心理恐惧;第二,缺乏充分的就业准备,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的选择把持不定,产生顾此失彼的彷徨心理;第三,缺失择业方向和择业方法,始终不能顺利就业,因择业挫折产生就业恐慌;第四,恋爱分合,职业取舍,由于“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而产生离别伤感,进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恐惧。过度的焦虑会对大学生择业就业会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抑制大学生的正常思维,而且使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挫折与失败心理

挫折心理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当一个人产生心理挫折后,就有可能陷入苦闷、失望悔恨愤怒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体验之中。[1]大学生往往都有“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时”的自我满足心理,因此择业的期望值也相当高。在就业地域的趋向,就业单位的选择和就业岗位的意向等方面有许多不切实际的自我设计。而这些就业目标的选择,往往都是出于功利心理、求“稳”心理和从众心理等需要,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条件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违背了职业生涯规划中关于“人职匹配”的理论基础,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必然是事与愿违,最终不能顺利就业。现代大学毕业生多囿于校园,生活经历较简单,未曾经历过多少波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2]一次次就业失败的心理暗示必然会导致就业挫折心理的产生,进而使大学生择业行为发生偏差。

3.自卑与自大心理

自卑与自大是大学生较为常见的人格缺陷,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在就业中的表现是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就业中自卑与自大常存在相互交织的现象,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丧失就业机会。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比较顺利时则容易自大,认为自己已经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任何工作都会得心应手,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一旦出现求职失败则容易陷入自卑、自责、一蹶不振。也有的大学生自认为自己是名牌大学学生,或者所学的是紧俏专业,“皇帝女儿不愁嫁”,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结果同样是不能顺利就业,陷入自卑的泥淖。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客观认识自己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日益显现,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无所适从。孙子兵法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不仅仅是古代的战术,更是现代大学生求职择业之道。第一,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毕业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特征和地域范围。第二,深刻反思自己所接受的学校和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基础教育的目标往往锁定在升学率。为了高升学率,一些学校甚至削弱关系学生身心健康的素质拓展课程,普遍忽视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高等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而对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就业心理的辅导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我国家庭不当教育是引发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普遍的独生子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基本对象,然而,我国家庭传统教育思想是对孩子统包统管、封闭保护,宠爱有加,对困难、挫折教育引导不够。使很多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依赖感,失去独立性。择业时往往依赖于学校和家庭,着眼于轻松高薪的工作环境和虚荣心的满足,一旦不能如愿便怨天尤人,畏惧不前。因此,客观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接受教育的局限性,是进行就业心理自我调适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主动适应社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就业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主体性、社会化等特征。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人难,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有业不就,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产生,源于毕业生的主体选择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冲突。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过程就是毕业生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化过程,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观念就是就业力,态度决定结果,性格决定命运。因此,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能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主动作出适应性调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自觉遵循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首先要明确现实岗位的重要性和工作的目的意义;其次在选择职业岗位时要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专长与社会实际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寻求到社会需要与个人追求的交汇点。[3]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正确的择业观指导下实现职业理想。

(三)增强就业能力

1.增强就业心理能力

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在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中尤其应注意以下人格特征的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意志坚强、谦虚礼貌、自立自强、耐挫性高、自控力强、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4]

大学生作为各种就业压力的实际承受者,谁也无法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败,但是能够选择对待就业失败的态度。就业成功是蕴藏于每一位毕业生心底的一份强烈渴望,然而,家境的贫寒、教育的缺失、时运的不济等往往会使他们置身于失败的困境。但是,在现实世界里心灰意冷,举步维艰时,却常常忘了还有另一条可经由“想象”而抵达的成功之路。当一个人一无所有却胆敢“想象成功”时,他就拥有了一份严谨而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能使心智不断提高,而积极的心理状态,更能给人生带来快乐的心理体验,并不断催人奋进,这就是自信给人带来的力量。由此可见,乐观自信是促使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心理动力之一。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意志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心理条件,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决策的果断性,避免在关键时优柔寡断、丧失良机。性格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性格对于正确思维、理性处事有巨大作用。所以,大学生要善于听取意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实践中防止和克服怯懦、自卑、孤僻、狭隘、忧郁、狂躁等心理。

2.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要树立终生择业的观点,切不可为了求得职业的稳定而放弃就业的机会。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

3.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也是求职择业的基本保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同时还应该掌握用于创造更多、更新知识的本领,掌握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技能有机结合的方法,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发展自己,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使自己能够顺应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择业的需要,努力提高就业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必将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虽然短期内无法根本消除,但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科学而富有成效的就业教育,而逐步得到改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心理困惑,也将随着日益市场化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转变,而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只要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好环境,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心态,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就业本领,大学生就业就不再困难。

参考文献:

[1]方成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J].心理教育研究,2006(3):85-86.

[2]康文.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的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33-535.

第5篇

摘要: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农村女大学生是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其中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来自外界的因素。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发展,还将造成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等消极的社会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和学生自身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就业体制的转换本毕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女生的数量逐年增长,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而这其中还存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农村籍女大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共占90.80%,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不乐观。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排名依次是专业、性别、外貌、家庭出身及国家政策,家庭出身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第四大因素。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父母、亲属等社会关系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男大学生。据统计,在已签约的女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认为自己能找到工作与父母亲朋的帮助分不开,而在没有签约的女大学生中,农村籍女大学生比城市籍女大学生要多。相对于男大学生和城市籍女大学生。由于性别和户籍差异等因素,农村籍的女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几乎成为一个被边缘化的就业群体。

一、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原因具有普遍性,如劳动力总量供给相对过剩;高校扩招;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劳动力买方市场下女性就业时面临的性别歧视;等等。本文着重分析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特有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1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等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信息来源少。农村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是弱势家庭出身和经济背景带来的负面效应。受到家庭和传统教育经历的影响,许多农村女大学生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大学期间往往将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当中,用于社交的时间比城市的女生少。加上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交往的主动性不够,她们的交往大多仅限于同班同学、老乡等比较狭小的圈子,相比之下,来自农村的男大学生可能会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交往圈。择业过程中信息渠道相当重要,交往能力强的人占有明显优势。狭小的交际圈使得她们在找工作时的信息渠道较之男生和城市女大学生要少得多。

2缺乏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选择过于单一。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关系可资利用。有一调查表明,缺少社会关系网已超越工作经验、能力、应聘方法、技巧等因素跻身成为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农村女大学生的因素。高达62.12%的受调查者承认缺乏社会关系网是农村女大学生的一大劣势。

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城市籍女生在毕业时有多种选择,就业可求助父母、亲友,还可选择继续深造,或者出国、自主创业等途径。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背景,也没有财力出国,即使是创业,也面临资金来源的困难,她们的选择或是考研继续深造(特别贫困的学生实际上连继续深造都不可能),或是毕业后单枪匹马到人才市场去应聘。由于经济条件差,她们在求职时不能过多投入,很多人甚至无力承受就业带来的各种消费。不得不承认,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是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大劣势。

3外语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偏低。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和所享有的教育资源远比不上来自城市的女生,农村女大学生的外语,尤其是口语能力较弱。我国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而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由于其生理、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经济背景,使得她们在实践能力方面又欠缺很多。

另外,受传统思想影响,部分女大学生缺乏进取竞争意识,认同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一部分农村女生在都市化的过程中,将课余时间用在服饰、化妆、美容上,注重穿着打扮等。她们较少读报,不关心时事政治,对参加校园活动和担任学生干部不太热衷,忽略了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在部分城市女大学生中也同样存在。综合能力偏低导致农村女大学生自信心不足而在应聘中容易处于被动。

4部分农村女生期望值过高,高不成低不就。农村女大学生一般都是同伴中的佼佼者,父母眼中的“凤凰”,这使得她们潜意识中有一种自负的心理。父辈的期望使得她们更偏好“体面”的工作,愿意选择稳定、舒适、待遇好的单位,不愿到条件较差的基层锻炼。据有关调查表明,78%的贫困女大学生倾向于条件优越的沿海地区和大都市,都市情结、白领情结成为不少贫困女大学生的思维定势。另一方面,由于她们的适应能力较弱,闯劲不足,不愿意或不敢独自打拼,很多人宁可选择一份低收入的稳定工作也不愿去冒险,没有勇气和信心到高收入、高风险的行业中去工作。

(二)外部原因

1现有的户籍制度及其相关的歧视性政策加大了地区和城乡差别,加剧了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我国的人才流动往往是单向流动,即由大城市往小城市、农村流动容易,反之极为艰难,生源地成为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调查,将近七成(69%)的大学生认为本地生源很重要。外地生源的大学生,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就业会受到种种限制,这对于农村女大学生来说,就业空间由于户籍的原因被限制。加之某些省市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如有的地区公务员考试对于本科生只限本地生源报考,无形中减少了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再如“本地优先于外地,男生优先于女生”的不成文规定更是对农村女生明显的排斥。

2用人单位的排斥。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对农村籍女生存在不公正心理,在面对同等水平的两名应聘者时,他们一般会更倾向于城市籍的毕业生,认为他们适应能力更强,社会关系多,对企业潜在的贡献会更大。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就业难使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不利于女性的独立、自强

在屡次面试求职失败后,农村女大学生自信心以及就业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她们会更多的内归因,过分地寻找自身的缺点,加剧了就业自卑和消极心理。在就业无望的情况下。农村女大学生转而寻求其他的途径,一部分人考研,继续深造,这也是高校女硕士、女博士比例越来越高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能解决她们的根本问题,反而使她们的就业门槛越来越高。

另一部分人可能会放弃原来的追求。转而依靠男性。近年来“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在高校抬头。毕业生中还出现了“急嫁族”。不少女大学生开始相亲、征婚,甚至走进了婚姻介绍所。据武昌某婚介所人员介绍,前往婚介所征婚的女大学生中,经济条件多半不很好。如一名师范院校的农村籍女生,由于家庭贫困,大学读了几年还一直欠学校的学杂费。

她对另一半的年龄没有作特别限制,但要求“条件好,愿意出手帮助”。她认为即使找到了工作,薪水也不会太高,完全靠自己打拼去还债、买房实在太难。就业压力使得女大学生择偶观逐渐功利化,“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心态既有违道德准则,又背离爱情的本质,不利于女性的独立、自强,是一种历史的倒退,长此以往女性的整体素质必然会下降。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将造成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加剧了城乡差别

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影响了个人的生活和发展,在更深的层面上,将挫败农民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导致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对于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说,供养子女上大学相当不容易。农民之所以不惜血本投资教育,是希望获得回报。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变家庭命运。因此,高学历的农村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将直接影响周围其他农民投入教育的积极性,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下,农村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只有让农民看到高等教育给个人和家庭生活带来的种种改变,才会有更多的农村家庭为女孩进行教育投资。如果她们在花费这么高的成本读完大学之后还是不能顺利就业,就是对农村地区教育投资的一种极大的浪费。她们的家庭就会对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价值产生怀疑,对教育失去信心。从而减少对教育的投资,这会使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农村女性处境更为不利,极有可能造成更多的农村女童失学,导致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教育无法实现事实上的公平,进而加剧了城乡差别。

三、解决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是在女性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消除性别歧视不仅需要转变观念,还需要深层次的制度变革。如改革原有的生育保障制度,将妇女的生育价值补偿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由社会承担并补偿;用人单位完善劳动力素质测评手段,改革户籍制度;等等。制度的变革涉及到各方的利益,难以一蹴而就。就高校和大学生来说,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目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加强自我认知。明确自我定位

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农村女大学生要自立自强,认清自身的优势,确立自信,针对劣势,提高综合素质。其实农村女大学生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踏实认真,学习成绩好、不好高骛远、抗挫折能力强等,尤其是工作后经过一段适应期,她们的优势就会得到明显发挥。

农村女生不要过于强调自己来自农村,而产生自卑心理。其实,除了家庭背景,其他能力方面的差异完全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弥补。农村女生可针对自己的弱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和人交流的能力,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注重理论课的学习,还要多关注时事,开阔视野,尤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实践证明,尽管有性别歧视,自身实力强(如心态好、开朗、善于利用外界信息、善于沟通)的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仍然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二)高校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是改变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重要途径

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应针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进行技巧、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已经有学校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启动的“提高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素质培训项目”,通过大范围的讲座唤起女大学生们的注意,及早着手准备;通过小规模的培训改变她们的自卑和消极心理,明确她们的自我认知和就业方向,提升她们的就业能力。

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应从“大一”就开始,为农村女大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指导她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请一些成功就业的农村大学生传授经验,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在求职前对女大学生在形象礼仪、个人简历设计、面试技巧等方面进行专门的指导和培训。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笔者系省某人才中心的人事部的主管,对此深有感触,现借此文谈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一、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应从毕业生、学校、用人单位三个方面查找。

(一)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1.  综合素质不高,个人修养偏低是面试成功的绊脚石。近几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三大产业的布局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多样化,不同的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有不同侧重。由于目前的教育体制比较重视教学的质量,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培养,进入就业市场后显得茫然和无所适从。在双向选择和接受面试时,或缺乏自信,发挥失常;或过于傲慢,言过其实;或不修边幅着装随便,缺乏职业形象气质,与企业氛围不协调等。因此,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把已经用简历打开的企业大门,却因为个人修养偏低难以通过面试而关闭。

2.  择业观念陈旧,与当前就业机制的转变不相适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初步完成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人数猛增,大学生已不再是稀有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已从人才金字塔的顶端逐步下移。同时,我国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目前,市场机制已逐步在配置高校毕业生资源方面起到基础性作用,初步实现了由“政府调控导向、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就业机制的转变必然要求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现状。

3.  团队合作适应性差 ,不适应当前企业的要求。如今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几个长辈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况十分普遍。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部分都以自我为中心,考虑事情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去想。好与坏、是与非也往往以自己为标准。有的人表现得自私、自我,甚至是自我封闭,在集体中也不能很好的与大家合作。而绝大部分企业都特别注重团队精神,并作为是否录用员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不能适应团队生活的人也不会受到企业的青睐。

        4.  独立能力不够,难以在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家长带着子女参加招聘会,这种现象直接反映出目前有许多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独立生存能力和独立决策能力。二十多岁仍然离不开父母,特别是一些大学生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离开父母寸步难行。尤其是让家长陪着参加招聘会的大学生,这样的表现,这样的能力,一个需要人才的招聘单位怎么会录用他(她)呢?

(二)学校的原因

1.  专业设置不合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部分高校一味地增开新专业并不考虑自身开设此专业的条件是否已具备,某些热门专业一哄而上,从而造成了新的专业结构不合理,供需失衡,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2.  培养模式单一。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上过于注重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对大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失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状。

3.  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就业指导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形式单一,就业指导的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就业指导时间过短。

(三)用人单位的原因

1.  盲目要求高文凭。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使得高学历的持有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也相应水涨船高,大学毕业生的学历优势正逐渐减弱。用人单位认为,学历越高越好。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可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的。

2.  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3.  “重男轻女” 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4.  还有就生源地域歧视问题。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还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的,一般企业在选用人才时,则会优先考虑本地人才,所以对异域的大学生造成有一定的影响。

二、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毕业生方面

1.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灵活的思维方式。

其次,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再次,加强社会实践。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生社团的活动,扩大交往的范围,注重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实践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完善并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充分的准备。

2.树立科学就业观

第一,正确定位就业。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二,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倡导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第7篇

【论文摘要】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也影响了就业质量和就业率。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常见心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各高校也把学生就业视为关系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被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提升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涉及复杂的主客观因素,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高校大学生分配制度改革和招生制度改革,自2000年始,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2005年350万人、2006年410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500多万人,2009年毕业生达600多万人。据官方统计数字表明,每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约为70-75%,虽然国家以及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但仍有约30%的大学生不能如愿找到相应的工作。目前世界出现了金融危机,世界各地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大学生们普遍感受到了来自于就业的心理压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大学生能否正确对待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调整好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是至关重要的[1]。很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突现出许多不良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分析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心态,抓住就业机遇,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是十分必要的。 

 

1.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不良心理及对就业的影响 

 

1.1 自我同一性混乱,缺乏自我主见 

自我同一性混乱在就业中明显表现出盲目从众与依赖托靠,于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有许多同学在毕业择业时,往往是低迷茫然、反复无常、见异攀比、躁动不安,缺乏主见,没有独立意识,没有独立决策能力,信心和勇气不足。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依靠自身的努力去赢得竞争、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希望于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或是依赖父母、老师、亲戚、同学和朋友,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最终形成就业不理想。 

1.2 就业心理期望与现实落差明显 

许多大学生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的中小城市或城镇、尚待发展的中小企业。过分地考虑择业的地域、单位的大小和经济效益,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有些学生坦言非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不去;非党政机关、非公务员不去。这些思想表明大学毕业生自我定位能力有缺陷,表现为自我定位不准,理想和现实脱节。他们往往自恃过高、眼高手低,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同时,反映在求职过程中就是不能适时地进行自我调整,重新定位,造成不能及时就业。表现为“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共存的矛盾,“挤占效应”突出,就业成本增加等。 

1.3 自我认知偏差,存在自卑或自大心理 

自卑与自负是择业的双敌,首先是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一些大学生自我评价过低,过低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表现在就业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过于拘谨,缩手缩脚,优柔寡断,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容易自我贬低,在消沉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和机遇,从而错失良机。有的因为学历、成绩、能力、性格方面的某些缺陷和不足而丧失勇气,悲观失望,不思进取,自我封闭,不敢参与就业市场竞争。这是大学生就业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其次是自负心理,这在部分名牌大学的学生身上表现得比较集中和突出,自觉高人一等,认为自己满腹经纶,自命不凡,四处吹嘘,自我感觉良好,使他们在择业时常常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期望值很高,在择业中挑剔、攀比,提过分要求。一旦产生自负心理,很容易脱离实际,使自己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反差,如果未能如愿,他们的情绪会一落千丈,容易陷入自卑、自责、一蹶不振,从而产生孤独、烦躁的心理现象[2]。会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失去优势,反而失去就业机会。 

1.4 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 

一部分毕业生在求职中不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特点、专业等,盲目听从或跟随别人的意见,盲目寻求热门职业,如将自己的就业区域定位于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将自己的就业单位定位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企业,将自己的起点固着于高薪高职,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等等。持有这种心理的毕业生往往脱离了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现状,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二是攀比心理,这山望着那山高,盲目向别人对比看齐。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都源于不能积极地对自己进行正确、客观、公正的分析,特别是忽略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表现一种盲从的状态。其结果不是难以找到自己适宜的单位,任适合自己的单位悄然流失。 

1.5 偏执和挫折心理 

大学生追求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和风气感到气愤,这是正常的,但有一些大学生表现为对公平的过分偏执,将自己求职中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就业市场不公平,以致给自己的整个求职过程都笼罩上了心理阴影。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过分追求专业对口,不顾社会需要,无视专业的伸缩性、适应性,偏执地坚持自己原来的择业标准,只要是与专业有一定出入的工作就不问津,甚至宁愿不就业也不改变。当代大学生由于生活经历比较简单,未曾经历过波折,没有经受过挫折的考验,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对待挫折的准备。在就业工作中,他们往往希望一蹴而就,能够顺利就业,害怕失败。一旦受到挫折,往往产生挫折心理,感到失落、悲观失望、自惭形秽,对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或不思进取、消极等待,最终丧失就业机会。 

2.1 建立自信,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 

敢于竞争,首先要有竞争意识。当今的世界已成为竞争的时代,大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小到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可以说,竞争已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伴随着人的一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适应就业制度的改革,必须强化大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时刻准备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竞技状态。要让大学生明白,不能被动地等待就业岗位,要学会抓住机遇,主动出击,要有敢闯敢试的精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就明确指出:“培养大学生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大学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要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勇于走创业之路[3]。敢于竞争,就要从实际出发,敢于竞争,要靠真才实学,敢于竞争,就要准备经受挫折。要知难而上,知难而进,要敢想、敢说、敢干,要相信自己。只要在实践中大胆去干,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就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2.2 坚定信心,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大学生要想在择业中顺利应聘进而成功就业,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注重培养自己的特长,让自己成为“博而有所专长”的复合型人才。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鼓励自己、相信自己,既不依赖,又不盲从,帮助自己提高认知。敢于面向社会,勇于实践,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使自己的经验更丰富。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公关协调能力等。其次,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和职业目标,更有利于自己选择工作、适应新环境,从而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开阔的知识面和超强的适应能力争取求职的成功。 

2.3 面对现实,树立正确择业观 

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因为职业的选择不仅是谋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是体现其社会价值的手段[4]。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是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中重要的课题,只有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积极开拓自己的事业,为国家做出贡献,最终真正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同时,要引导大学生做好角色转变,树立全新的职业发展观念。大学生应具有发展的眼光和对未来的预见性,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既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也要对社会有长远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全面的准备,积极增进职业适应,形成开放的大职业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推进,结构的调整,人才市场出现了不平衡的状况,大城市、大机关、事业单位招聘岗位有限,而私企、边远山区、广大农村人才奇缺。面对有限的岗位,大学生应勇敢面对现实,主动适应社会,不能把就业期望值定得太高,要不断调整自我的期望值,把眼光放远些,不要只盯着国家机关、高薪企业不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转变就业思路,处理好理想与实际的关系。基层单位或偏远地区尽管苦一些、累一些、条件差一些,但能为大学生成才和创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与充分的机会,艰苦的环境锻炼人,催人奋进,促人成才。所以,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和岗位上去,谁最先觉悟到这一点,最先迈出关键性的第一步,自觉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创业,谁就能更早更快地成长起来。 

2.4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必须首先解决“人为什么活着”、“怎样度过一生才有意义”的问题。目前,年轻人的价值呈现多元化趋势,大学生应该注意对自己的价值取向进行评价,有意识地开展自我教育,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把社会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主观需要,把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前途与个人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大学生在服务社会、奉献祖国的过程中,要看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生活意义,进而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建构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5]。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创新精神、敢做敢为的一代青年,要有开拓自己事业的信心与勇气、吃苦耐劳精神、自奋自强毅力和开拓提高人生价值的坚强决心。应该看到,我们的国家并不富裕,还需要几代人的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因此,大学生树立为祖国发展贡献智慧和青春的观点,明确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不在于向社会索取,而在于对人民奉献的伟大真理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杨小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10):76. 

[2]龚文霞.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与对策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3):151. 

[3]覃伟丽.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工作[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08. 

第8篇

[关键词]择业 交往伦理 教育

[作者简介]李艳芬(1969- ),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德育理论与实践。(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社科联课题“大学生择业交往伦理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SK-13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101-01

大学生择业交往是指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为求取职业、选择人才进行的社会交往活动以及所产生的相互关系。从现实看,大学生是择业的主体,有择业的自由,但由于就业难、择业更难以及受到社会择业、就业机会不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择业交往中的伦理问题日渐凸显。我们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对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机电学院、内蒙古化工学院及包头轻工职业学院5所普通高校应届、往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400份,回收2008份,有效问卷1995份,有效率99.35%,这是本研究数据的主要来源。

一、现时期大学生择业交往的伦理问题

大学生择业交往伦理是指大学生为处理择业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所遵循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从调节范围看,择业交往伦理主要是调节大学生择业中形成的大学生之间、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大学生与输送单位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在内涵方面,择业交往伦理鲜明地表现为大学生在择业活动过程中的道德义务、道德责任。

(一)择业中私人交往(或熟人交往)意识重于公共交往

大学生择业是一种社会交往,应是公共交往多于私人交往或熟人交往。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交往空间不断扩大,公共交往愈来愈成为大学生社会化的展示场景,成为大学生交往商谈、理性化的伦理生活广场。从现实看,随着大学生择业交往活动日益加深,大学生对择业交往的重视期待与以知识、智慧和法律为支点的道德训练缺乏的矛盾凸显。在我们的调查中,大学生不屑于参与择业中的公共交往空间,仍倾向于自己与理想的用人单位直接联系占被调查者的41.5%;利用亲友的关系网所提供的信息占39.7%;而选择人才交流会和职业介绍所的仅占被访者的21.3%。部分学生认为,人才市场提供的公共信息基本没有好单位,所以各省市自治区、各高校相继建立的就业指导中心等这类服务机构,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前提下,还没有起到主导作用。

(二)择业中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为择业指针,专业伦理意识缺失

所谓专业伦理,是指职业者对所从事的某种专业的社会价值的总体性认识和评价,可以从专业价值观、专业精神以及对专业与事业、专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中体现出来。大学生在择业中追求“高薪”,而不顾自身专业、兴趣和能力的实例不胜枚举。在我们的调查中,高达59.5%的学生会选择高收入的工作而抛弃专业。在近期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求职节目中,学习化学分析专业的学生求职意向为市场运营,东南卫视的“步步为赢”学生会主席专场求职节目中,学习法律专业的女大学生放弃律师事务所的诚邀,求职意向为公关部专员。这些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专业与事业、专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显然没有认真思考和认识。有部分大学生,只考虑个人兴趣,忽视专业和能力,改变传统“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 而是根据自己的发展,“爱一行,干一行”,更谈不上专业精神,可谓专业伦理淡漠。

(三)诚信择业不足,合同意识淡漠

诚信是大学生择业的社会通信证,然而实际上,有些学生造虚假材料,博得用人单位青睐,把其他求职者排挤掉,换取用人单位录用。调查中,有高约73%的毕业生在找到更理想的用人单位时,会通过多种方式和前一家单位毁约。择业交往不仅是一种社会市场行为,更是一种法律行为。大学生享有自主择业的权利,更应该根据合同的约定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

(四)择业交往中自爱的道德觉解不足

自爱是人的自有情性,与生俱来,但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会随着自尊、节制和知耻等德性道德觉解,得到不断提高。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在择业中由于伦理缺失、精神信念不足,产生自卑与自负、盲从与攀比、焦虑与依赖等不良心理。更可怕的是这些大学生没有自我的认识和道德觉解,勇于面对挑战的自尊与自爱的善良德性没被觉察和激发,因而择业倾向上突出表现为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脱节,表现为求稳和求变的各种矛盾激烈碰撞、困惑前行,甚至有的学生在择业交往中自暴自弃。

二、大学生择业交往伦理问题的教育思考

新时期大学生择业交往出现的伦理问题既有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变革引起的社会伦理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有社会就业制度不完善的潜在原因和大学生自身、家庭生活观念、学校教育滞后的内在原因,如何改变这一伦理问题现状,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把大学生职业伦理与专业伦理教育贯穿于德育和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的始终

职业伦理是指从业人员在其从事的工作领域内关于职业价值追求的总体观念。现时期的大学生是在困惑、迷惘、学习、求索、交往的生活情境中形成道德认知并促进新的伦理规范和道德价值的发展,在伦理发展上始终受传统文化和社会转型环境的影响。学校要通过德育和专业人才培养,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伦理与专业伦理教育,促使大学生社会化,融入社会主流,追求和谐的择业交往伦理关系。一方面,引导大学生自信择业。学校要引导学生辩证分析人才供求关系,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以及就业中的不公平现象,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使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社会需求相吻合,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择业中充满自信,从容面对择业中的挑战。另一方面,加强职业责任的培养。职业责任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是职业活动的中心。在大学生择业前,学校必须加强职业伦理教育,教育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责任和义务,养成事事负责的心理定式和伦理品格,这对于大学生在以后的职业活动中形成高度的职业责任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完善大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机制

在“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原则下,完善大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机制是解决大学生择业交往伦理问题的物质基础。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学生到社会急需的冷门行业工作;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系统导向机制,以促进供求关系逐步趋向合理,并根据特定情势的需要配置相关紧急措施,完善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完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的激励机制,要重视他们当前的待遇和以后的出路,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择业就业问题。

(三)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和交往能力,完善大学生伦理人格

道德修养在大学生择业交往中得到充分体现,影响着大学生的交往能力。一方面,大学生提升“私德” 修养的同时,必须重视公德的提升。在生活中,私德指向人的修养、德性,关涉人的道德理想与道德价值;公德指向人的行为、交往,关涉人的道德义务。虽然私德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但与公德有着深沉的一致性,一个私德恶劣的人不可能在交往中自觉遵守公德规范。所以大学生提升“私德” 修养时,必须重视公德的提升。另一方面,立足社会需求,确立合适的职业目标。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改变“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择业意向,首先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结合社会需要,客观认识自己和专业,作出恰当地分析与判断,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大学生选择了能发挥自身特长的职业,其潜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只有教育大学生重视并改变择业交往中的伦理问题,建立和谐的择业伦理关系,才能最终真正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健.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与教育引导[J].高教论坛,2008(2).

[2]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第9篇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均衡;“马太效应”

一、“马太效应”新解

追溯“马太效应”,其引申于《圣经》中“马太福音”之词,意即“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并将此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其实,“马太效应”一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颇多,如收入分配的“马太效应”、股市中再融资的“马太效应”等,对于人才流动和大学生就业市场仍然适用,无不体现一个核心意思:即越是资源多的地方,越容易吸引资源,发展越快;越是资源少的地方,发展越慢,越不易吸引资源、留住资源。这个“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等。对于“马太效应”的新解,主要在于其本身存在两个方面的衍生:聚集效应和溢出效应。

1 聚集效应。在特定的条件下,对于任何资源来说,若为人所用且使用妥当,则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使用价值。同时,由于其本身具有一种“聚集效应”,就像磁石一样,对周围产生一种辐射作用,建立起一种社会价值网,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网,这只网散得越开,其所网络的资源越多,可用的资源也越多,创造的使用空间越大,机会越多,选择的余地也大,资源之间的相互组合结构越来越层次化、系统化、规范化,其发挥的价值也就越大。这就是资源“聚集效应”的优越之处。

2 溢出效应。同时,在另一个方面,“马太效应”也存在着与其对应的资源“溢出”效应。即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任何同类资源或者替代资源过多,在一定规模的限制下,在同等条件下,部分资源的选用率降低,闲置机率增大,或者是被粗放型使用。虽然其总的资源效益发挥得淋漓尽致,但规模效益递减规律提出,随着规模的逐步扩大,单位的规模效益随之逐步降低,则使得部分资源予以闲置或者低效益的消耗浪费,表现为资源的“溢出”(非自愿溢出)。且只有这种资源的“溢出”并被及时转移和使用方能得到优化配置,从而达到资源整体效益最优化。

当然,资源的聚集效应与溢出效应是相对的,同时也是相辅相成的,聚集效应向溢出效应转变后,又会形成一种新的聚集效应。

二、大学生就业的“马太效应”产生的影响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成为国家和社会各界较为关注的焦点。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国家和地区出台了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就业。同时,大学生就业率也成为反映现代高校教学质量水平和专业设置的指标之一,也是高校竞争的关键内容。从大学生就业流向来看,其“马太效应”主要体现如下:

1 聚集效应的形成。地方性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和闵维方等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显示,大学生在就业单位性质、就业地区、职业种类、期望月薪、就业单位工作质量重视程度、就业心理状况等就业意向上都存在共同之处,即在就业单位上主要面向机关、事业单位、三资企业;在就业地区上主要是沿海城市;在职业种类上选择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工程师;在就业单位工作质量上选择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工作环境舒适、专业对口、能施展自己才能、适合自己性格能力、利于发挥创造性、工资福利待遇较高的单位。《2006年全国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毕业生愿意投身的行业依次为通讯电信、金融证券、计算机、互联网和贸易,工作岗位主要分布在技术研发、市场广告、人力资源管理、贸易采购和行政后勤,而上海、北京和广东成为2006年应届毕业生最愿意工作的地区,其次为江苏和浙江。正是基于此,大学生就业会不约而同地在不同的行业、地区、职业等方面都会形成一种“聚集效应”,这与就业观念密切相关,具有传递性和推广性,受制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个人人生观,而且这种聚集效应的影响力大于其他资源,也是较为深远的,这种效应的消退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2 溢出效应的产生。大学生就业的聚集效应所产生的聚集效益是有限的,必然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潜力、当地就业水平、人口容量相关、竞争格局所影响。当达到一定规模时,资源的竞争会导致闲置和浪费。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溢出效应”所体现的突出问题就是理论界研究颇多的人才“高消费”问题和人才的闲置。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对于同一个地区或者是行业、单位来说,其职位总是有限的,一个萝卜一个坑,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的人事制度下,其变动和选择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多出的大学生则或被挤出或被“高消费”,较高的人力资本投入将无法补偿,人才的价值也难以得到体现,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开始被质疑,这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人才“高消费”集中体现在选用单位和部门对人才的定位,他们不是根据用工需要,而是相互攀比,竞相以高文凭、高学历为条件,常常是将人才招聘进去,然后束之高阁,出现了大材小用、高能低用的怪现象。

三、如何实现“马太效应”功能的逆用

综上所述,“马太效应”的“聚集效应”与“溢出效应”之间矛盾对立,即聚集导致人才的高消费与人才的饥饿症的矛盾对立,但又彼此相辅相成,“溢出效应”不断地输出、挖潜和激活沉积的人才,为溢出人才开辟出更广阔的空间,进而又为“聚集效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马太效应”的功能逆用正基于此。

1 建立和健全溢出人才安排机制。“溢出效应”是一种压迫性的溢出,非自愿性。对于溢出的大学生来说,必然在心理上有所影响。因此,如何吸引被溢出的大学生,则需要一个弥补的机制和政策来引导。根据对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需求的满足应该是择业的基本出发点。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充分发挥自己能力,实现自身价值是大学生择业的最高选择,而切实解决和满足自身实际需求是实现其最高选择的基础,如人事、社会保障、子女读书等。因此,在溢出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关键在于政策环境的创造。以人为本,从制度上保障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条件。进一步推动相关人事、劳动用工、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解决大学毕业生最关心的最担忧的人事关系、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子女读书、社会保障等问题。如四川省出台了《关于当前搞活人才工作的14条措施》,在西部地区产生了强烈反响。这14条措施突破了不少传统人事政策,如打破身份界限、所有制界限、地域界限、岗位界限、离退休人员界限等一系列限制;取消职称指标控制,推行评聘分开等。为人才开发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

第10篇

一、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

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同学更好地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大学生就业时一般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一)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

目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各年级程度不同,对压力的反应也不同。

(二)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

大多数学生对就业的期望相当高。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可是现实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三)就业观念不合理

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光短浅,看不到发展。一些大学生只关注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

2.功利化,带有色眼镜。一些毕业生同学过分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甚至还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等级,而不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

3.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力求安稳。忽视发展空间。很多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

4.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在求职时,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这样做只能是人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5.对职业意义认识不当。许多大学生从观念上来说,还是仅仅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四)就业人格缺陷

1.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具体来说,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地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醒、全面的评价。两个突出表现就是盲目从众与依赖。

2.对就业挫折承受力差这种承受能力与心理素质有关,也与大学生活和学习的积累有关,如果从大一就开始对就业有个全面的认识,有所准备的话,就不会害怕突然的竞争环境。另外也需要在毕业前进行实践锻炼。不少学生在求职时只心想成功,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失望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

3.自卑与自大一些毕业生在求职中常会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评价偏低,他们总是以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差,单位要求很高自己肯定达不到,自己能力不行等等。自卑的反面是自大,而且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一些专业较好、就业资本较雄厚的大学生容易从自信变为自负。

4.偏执与人际交往障碍有些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有的在求职过程中过于怯懦、紧张,不敢在用人单位面前表现自己,甚至连面试也不敢去,还有的在求职中不会察言观色,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不懂人际交往的礼貌礼仪。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就业本身就是我们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经过几次挫折才最后成功是正常的;在就业中遇到许多心理冲突、困惑,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遇到就业问题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如果遇到了就业心理困扰,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节。

(一)要客观看待自己的个性

学会评价自我、合理定位,正确对待自己的个性,塑造良好个性,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有重要意义。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的自我评价越接近实际,自我产生的心理障碍就越少,适应社会的能力就越强。反之,过分地高估或低估自我就会在实践中出现焦虑、紧张不安以及狂妄自大等不良心理状态。因此,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心理调适就必须帮助大学生学会合理地评价自我、认识自我。

面对择业,大学生除了要客观地分析就业环境外,最主要的是认识自己已经具备的内在素质和能力,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测试自己的性格和气质,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这样才可以保证在择业过程中赢得主动。大学生要充分地认识到,求职的过程实质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毕业生固然被用人单位挑选,但同时,用人单位也在被求职者挑选,不能先入为主地把自己定位于弱势地位。大学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主见,不要一味迎合用人单位,不要人云亦云。对自己的能力要有自信心,过分的谦虚不再受人推崇,只能埋没自己。另外也应该从“天之骄子”的虚幻身份中摆脱出来,准确定位自我,要调整好心态,放下架子,面对现实,寻求合理的起点才是明智之举。 [1]

(二)接受客观实际,调整就业期望值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难问题。从发展趋势上看,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将越来越困难。正确认识我国大学生就业发展趋势,可使大学生意识到将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做好参与激烈竞争的心里准备,并且在不同的就业形势下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但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在就业市场上的用人单位找不到人、大量的毕业生无处去的错位现象普遍存在,这主要是由于大学毕业生自身处于矛盾期,且受到“精英型高等教育”时代传统就业观、现代教育投资过高产生的补偿心理和一些媒体不良炒作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应该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

(三)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面对市场竞争、就业压力,大学生的求职总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甚至是委屈,如一些专业“热门”,有些则“冷门”,又如女大学生找工作容易受到歧视等。面对这些问题仅抱怨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调整自我心态,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实,就业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

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时,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首先,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不能期望自己每次求职都能成功。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应把就业看作一个很好的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生活、适应社会的机会,应通过求职活动来发展自己、促进自我成熟,因此“不以成败论英雄”。其次,自己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总之,要正确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

(四)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

在求职时,自己或身边的同学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态是正常的,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害怕自己有心理障碍。当然对于这些不良心态也要学会主动调适,必要时还可以寻求有关心理专家的帮助。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鼓励自己、相信自己,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其次,可以向朋友、老师倾诉,寻求他们的安慰与支持。最后,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郊游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排解心中的烦闷,放松自己的心情。

通过对自己在就业时出现的种种不良心态的分析,可以发现自己平时不容易察觉的一些人格缺陷。应该说这些人格缺陷是产生这种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现在没有很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那么这些问题还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继续带来困扰。因此,有关问题其实是暴露得越早越好,同时也不必为自己所存在的人格缺陷而懊恼,因为很少有人是绝对的人格健全的,关键是要在发现自己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改变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使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更顺利。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调试策略

对高校毕业生来说,就业是人生的一大转折。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就业的难度明显增大,许多高校毕业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有效的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今的主要任务。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问题

1.缺乏社会认知。目前,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竞争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职业常识和社会的发展方向,不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的去寻找就业机会。在就业方向上,抱着求稳的传统思想,只有真正的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和工作经验,才会产生稳定感。许多大学生在寻找就业岗位的时候,总是寻找与自己专业一致的工作,反而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

应该抓住各种就业机会,不断累计工作和社会经验,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灵活的调整专业方向,使就业范围扩大。

2.大学生就业自卑和自傲心理。在选择就业岗位时,许多大学生对自己能力缺乏了解,出现好高骛远的现象。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信心,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无法接受现实,一旦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挫折,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出现犹豫、退缩等心理问题,不愿意参加到岗位竞争中去,不敢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从而放弃很多就业机会。特别是有些大学生对高职、高薪职位的向往,这就会让他们失去竞争的心理意识,抱着竞争的人数太多,自己是无法脱颖而出的心理,逐渐害怕参加单位岗位的录用竞争。

3.产生焦虑和恐慌心理。在大学生就业中,大多数学生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焦虑心理,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担心自己所期望的不能实现。在许多毕业生走出校门时,仍然存在一部分学生没有找到工作,这属于正常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毕业

生和市场的需求没有得到有效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机遇。但有些大学生在看着别人找到合适的工作以后,会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无法和别的同学一样寻找到好的工作,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慌和焦虑的心理。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学校因素。学校对于毕业生在就业指导上的力度还不大,没有做到思想教育与政策教育相结合。学校缺乏对毕业生的求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指导还不足,许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心,没有求职的实际经验,不会展示自己的优点,无法让招聘单位看到他们的可用之处。由于自卑不敢轻易尝试各单位开展的竞争机制,当遇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时,却因为有些条件不好,无法做出正确的抉择。

2.社会因素。有些大学生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投机取巧的念头,靠父母拉关系,走后门选择自己的工作岗位,出现优生无法进入好的单位,而差生却能凭借关系找到好的单位的现象。这种现实因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产生心态失衡、焦躁、偏执和抑郁等现象的发生。有些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传统因素的影响,在选择工作岗位时,大多都只看眼前的利益,忽视对职业的发展前途做长远的打算。有些单位由于他们在招聘过程中,要求毕业生的专业必须与他们所招聘的岗位专业对口,这就造成一些冷门专业学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进而产生自卑感,失去自信心。

3.家庭因素。对许多毕业生来说,父母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只要自己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各种情况,父母都会挺身而出,为他们解决一切困难。所以在他们多次寻求就业单位无果的情况下,大多都会对父母产生依赖思想,希望父母为他们安排好一切,自己只需按照父母的安排去单位上班即可,这种现象不但使毕业生无法体现自我的价值,而且不利于以后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发展。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策略

1.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学生应制定一套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议程中。建立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基地,为毕业生实习提供保障,让学生进入具有专业教学能力的实习和就业基地进行锻炼,培养他们的危机意识,为今后的就业提供有利的保障。

2.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要解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就必须先让他们了解自己,正确的评价自己,给自己制定一个准确的目标。毕业生只有冷静、理智的分析自我,才能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使他们在选择工作岗位时处于主动地位。大学生还应积极听取辅导员和同学善意的批评和建议,通过他人的评价来真正认识自己,避免孤立的认识和评价自己。还可通过参加社会活动,由专业人员对其性格、兴趣进行分析,明确自己的个性特点,更有助于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有效的调节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使他们顺利就业是当务之急。因此,这就要求对大学生心理进行有效的调试,解决他们的自卑、焦虑和抑郁的心理,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迟灵.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其自我调适[M].社会·就业,2009(3):200.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078-02

【Abstract】With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brutal competition increased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e paper is designed to study the major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by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us finding feasible solutions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s、communities and school authorities involved and achieved full employment.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ReasonsCountermeasures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教育已逐渐普及为“大众教育”。但由于起步晚、各个方面基础薄弱,在人才层次普遍高移的就业市场中,由于不懂得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严重的影响了高职学生就业。因此全面开展高职大学生的心理调适势在必行。通过科学的心理调适引导他们走出择业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对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确保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推动和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为了了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笔者对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08~2010届毕业生择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1882份,有效问卷1663份。问卷从职业认知、就业准备、就业趋向、择业心态和途径等四个方面共40个问题了解高职大学生就业思想动态。调查显示高职大学生主要有急功近利、自卑与自负、焦虑与急躁、消极等待与依赖、从众等心理问题。

1.急功近利心理

调查显示:有78%的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地理位置、经济收入及单位性质。其中47.8%的大学生选择在珠三角城市就业、36.6%的大学生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广州、深圳工作,而“暂时不考虑和不会考虑到基层就业”的学生达91%;46.7%的大学生月薪期望值在1500元以上,39.2%的大学生在1000元以上;择业时期望的单位性质依次为三资企业61.8%、事业单位13.7%、国有企业13.6%、其他10.9%。由此可见高职大学生把“工作条件好、经济收入高、单位效益好”作为择业目标,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2.自卑与自负心理

调查显示有62.8%的大学生对就业缺乏信心、20.5%有信心、16.7%充满信心。这说明高职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自卑心理占主流。这类学生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估计不足,认为自己不是毕业于重点院校,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不主动参与就业竞争而错失就业机会。

自卑的反面是自负,这类毕业生多数是学生干部或自身能力强或家庭条件优越者。他们社会活动多,见多识广,无形之中产生了自负清高的浮躁心理。择业期望值过高,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出现自愿失业的状况。

3.焦虑与急躁心理

调查显示47.7%的大学生有过就业焦虑,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发挥自己特长利于个人成长的单位、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等。一般来说,适度的焦虑会使人产生压力,消除自身惰性,积极行动。但过度的焦虑就会影响心理健康,特别是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时,会心慌意乱,影响个人潜能的发挥,是成功就业的大敌。

4.消极等待与依赖心理

调查显示:主动了解就业信息、进入市场和到单位实地考察的毕业生仅占13.4%,在获取就业途径上,靠家人、朋友的占30.9%、靠学校、老师的介绍占55.7%。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是“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者占41.5%;62.3%的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服务工作表示“不太满意或不了解”。这说明,部分毕业生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竞争意识不强,对学校、家庭、亲朋好友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不愿主动出击,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被动。

5.从众心理

调查中发现,高职毕业生对目前的就业环境和政策“不太了解”的为63.2%;对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不太了解”的为42.1%;在职业规划上,有“清晰规划”占13.9%,“有较模糊规划”为55.6%和“走一步,算一步”和“没有规划”分别是22.4%和8.1%。这种心理主要表现为: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过度在意周围人群的求职过程,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由此陷入严重的从众心理。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措施

根据上述对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问卷调查分析,正确、及时地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心理问题十分必要。主要可通过学校、学生、社会三方面进行努力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1.高职院校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措施

高职院校应从全局出发,以学生为本,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包括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职业指导机构、加强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等,逐步形成高效的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

(1)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大学生就业工作要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①建立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由学校领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院系层层落实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②加强就业指导。把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从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通过开展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测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③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主动为用人单位提供毕业生的资源信息,并为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提供时间、场地等各种方便。高职院校应了解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按照社会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办学条件,调整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2)加强职业指导。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指导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人生目标,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①加强就业信息指导。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就业服务质量,通过提供有关信息,使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和人才需求状况,协助毕业生对相关问题作合适的决定。②加强就业能力的心理指导。比如对存在自卑心理和消极等待心理的学生,其心理是自我评价过低,且缺乏职业能力的培养,因而可从能力层面对其进行锻炼和提高,这有助其树立自信,选择正确的职业生涯。③加强职业发展的心理指导。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能力、需求、愿望等条件要尽量相符,不会因估计过高而盲目自信,也不会因估计过低而自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④加强择业技巧指导。帮助毕业生掌握资料准备、推销自己、文明礼貌、语言交谈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择业能力。

(3)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建立健全的职业指导机构。职业指导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就业工作人员及任课教师必须熟悉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并且应该掌握一定的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法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任课教师和各院系主管就业工作的领导应该参加相应的职业教育培训,如职业规划师、职业咨询师等的系统培训,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

2.高职大学生要合理定位,理性择业。

面对市场竞争、就业压力,大学生的求职总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甚至委屈。面对这些问题仅抱怨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调整自我心态,积极主动面对就业。

(1)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只有正确地评价自己,提出合理的就业期望值才可避免择业受挫。毕业生应全面的评价自我,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冷静分析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找出自己的差距,适时合理地调整就业期望值。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应立足社会需求,切忌功利主义。

(2)积极提升心理防御能力。大学生走出校门初次就业难免遇到一些挫折,心理上产生困惑,大学生应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正确的做法是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鼓励自己,提升信心;向家长、老师、同学、朋友倾诉,寻求安慰和支持;通过旅游、健身、听音乐等有益的活动放松心情。通过各种方法调节自己,提高在择业过程中的挫折承受能力。

(3)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择业竞争力。大学生活一开始,就要规化职业生涯,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有关知识,培养能力,决定与自己兴趣、爱好相一致的就业目标,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社会接触,锻炼自己逐步适应社会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加择业竞争筹码。

(4)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将会被淘汰。因此,大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掌握驾驭知识的能力,增强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把个人潜能、职业理想、职业岗位有机结合,并不断付出努力,才可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牢固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调整好心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寻找机会,从被动的求职者向主动的职业创造者跨越。

3.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高职大学生就业。

(1)政府部门应完善和落实大学生就业规范和制度。政府应该切实落实已经出台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深化人事、户籍、工资等制度的改革,清理影响就业的制度和限制,提高大学生择业上地域的“自由度”,破除束缚人才流动的层层壁垒。同时,政府应当强化职能,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

(2)建立和完善社会职业服务体系。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开展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活动,多方面拓宽毕业生的选择面,建立社会性的职业咨询和指导机构,运用大众传媒来传播职业信息以引导大学生择业。

本文从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学生问卷调查入手,归纳出高职大学生主要有急功近利、自卑与自负、焦虑与急躁、消极等待与依赖、从众等心理问题。就高职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相信在社会、高校、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高职学生会顺利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更好地实现就业,向着“人职匹配”的职业方向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1):101~102

2 张敏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13~117

3 杨国欣.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其解决对策[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5~67

4 冯 进.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国情观察,2009(7):27~28

第13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 性别歧视 对策

前言:

新华网北京5月25号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5日发表的《2011年美国的人权纪录》指出,美国妇女在就业、升职和工作等方面普遍收到歧视。人权记录说,美国妇女频遭歧视、暴力和犯。少数族裔妇女怀孕期间遭歧视。

而2011年引发全美关注的性别歧视案重新将性别歧视回归到人们的视野。关于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歧视一直都存在,只不过往往由于人们对歧视的理解不同,不知维权而无法吸引媒体的关注,从而远离了公众的视野。沃尔玛性别歧视遭百万员工集体诉讼因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而备受瞩目。在我国,对于女性的就业歧视由来已久,表现在各个方面,如同工不同酬,女性三期得不到保护,女性晋升,性骚扰等。

一、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分析

现在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尤其严重,目前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性别歧视

因为现在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狭小,除了这些明目张胆的显性“性别歧视”外,还有许多用人单位则采取了阳奉阴违的办法,表面上一视同仁,但在面试通知时却是有男无女。其次,女大学生找工作时,没有拥有与男生相同或相等的就业机会。也就是说,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要大于男同学。

2.外貌歧视

很多用人单位从不正确的审美角度出发,不注重女大学生的内在素质,而是更多地强调女大学生的自然条件,年龄、身高、相貌这些的先天条件应聘中“有力的核心竞争资本”,而能力、学历却成了这些条件的附加脚注。对于男生来说,女生耗时长、成本高,有的女生求职消费已达千元工作仍无找落。

3.工资歧视

现在女大学生都只能就低上岗,找到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或与能力不一致的低层次工作,或同样岗位却报酬偏低的工作,使得很多女大学生不能得到与自己能力相符的岗位和工资报酬,有的女博士只能与男硕士同等录用,女硕士只能与男本科同等录用,因而在待遇上与男性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而产生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首先是传统的性别文化观念的影响:因为在传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重男轻女”的性别观念左右着劳动力市场,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偏见与歧视严重作祟,为女大学生求职就业投下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深重阴影;其次是用人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现在市场用人单位把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并会进行成本与效益的比较,全面衡量男女大学生毕业生的“性价比”,结果是:女大学生的“性价比”低于男大学生。主要是因为女大学生的声誉及相关成本还有预期劳动生产率和提前退休福利成本;最后一点是因为女大学生就业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在高校毕业就业的法律法规建设上,对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和义务规范不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法规的内容计划体制色彩浓厚,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等等,堵塞了就业渠道,影响了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

二、消除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对策

1.要加快经济发展

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经济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极为有利于妇女就业难题的解决。所以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创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从而可有效消除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现象。

2.政府方面:完善就业市场,健全法规和制度

要消除就业的性别歧视,最强有力的武器还是政府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平等的就业制度,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女大学生就业的各种权利,法规的出台能对招聘单位性别就业比例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能有效保障女大学生的就业平等权,有助于促进政府的行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3.社会要加大宣传性别文化的观念

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差异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要消除就业领域的性别歧视,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性别差异观念。全社会要致力于消除文化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要改变社会对男女价值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优势。

4.要提高自身素质

自己找不到工作除了现在存在的就业歧视问题之外,自身的就业素质也很重要,为了能够在将来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需要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加强学习能力,要大量阅读课外书籍,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自己的社会经验,培养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这样方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业歧视问题实际存在现实生活中使许多高校女大学生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方面,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所以,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为女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使学有所成的女大学生有机会回馈社会,报效国家。女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主动适应市场就业竞争,为自己的未来争取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廖克玲.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机械职业教育. 2005(10)

第14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就业 政治稳定 对策

大学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重要来源,其发展状况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乃至稳定都具有潜在的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在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与政治稳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2009年,我国共有大学毕业生611万,较去年增加了52万,再创历史新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经济增速下滑,许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破产,导致劳动力需求不足问题非常突出。随着西方国家经济步入衰退,就业形势也在不断恶化。去年全国GDP增速下滑了4个百分点。大学生成为就业市场上最直接的受害者,与去年同期相比,一些高校的到校登记举办宣讲会企业明显减少,有的甚至减少了三分之一。据调查,减少的职位主要为一些出口贸易、生产制造型企业,以及银行、证券公司、房地产等公司的职位,一些相关企业甚至取消了招聘会。即使在已经举办过的校园招聘会上,来招聘的单位明显没有往年多,需要的名额也十分有限;且实质性的招聘比以往减少,更多的只是为了宣传企业,提高企业知名度而已。再者,劳动力市场管制增加了劳动力成本,短期内会减少劳动力需求。自2008年起。我国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劳动法律法规相继实施,为劳动就业权利保护提供了更好的法律环境。与此同时,作为劳动力市场管制措施的就业保护法规的集中出台,必然会导致劳动力成本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其结果势必会带来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大学生就业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致使失业,必然会对社会稳定、政治稳定产生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失业时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劳动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凡是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获得工作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也是公民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因此,对劳动者而言,失业是极其可怕的。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家庭的太阳,他们的就业问题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他们经历了数年的寒窗苦读,正处在人生的关键节点,若不能顺利就业就会挫伤他们的信心,影响个人事业的发展,甚至会改变他们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容易产生的情绪和倾向,甚至有人铤而走险,走上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道路,引发大量的社会问题,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响。

大学生失业间接影响到基层政权建设。大学生的失业问题不仅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而且对基层政权建设也带来了间接的负面影响。对家庭来说,尤其是农村家庭和下岗职工家庭,为了使自己的孩子完成学业,他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学生身上寄托着亲人的期待,只有解决好他们的就业问题,才能使父母安心、家庭幸福如果不能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这些家庭会对政府的政策有怨言,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影响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大学生失业加重了社会负担。对社会来说,一方面,毕业生是一个数量很大、流动性很强、社会影响很特殊的群体,今年我国大事喜事多、敏感时段多,若解决不好他们的就业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会想出各类措施解决这类问题,如增加社会福利支出等,从而造成财政困难,加重社会负担。

太学生失业影响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和持续健康发展。由于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关注度高,如果让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就会产生“大学生连工作都找不到,经济什么时候才能复苏”的疑问,减弱社会各界应对危机的信心,直接影响经济的复苏一而且很容易形成新的“读书无用论”,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和持续健康发展。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主观层面。首先。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形势。目前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好时机,无论是国家,还是各级政府、组织、学校都越来越关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同时国家为了拉动内需,投资4万亿元用于基础性建设等,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其次,大学生要完善自我,塑造自身生存本能。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要勇敢地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就是选择终生职业”和“一锤定终生”的择业观、就业观。

再次,大学生要为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所学知识以及感兴趣的方向,找准适合自己的工作或发展方向。要明白你适合做什么,你能为社会奉献什么。以平和的心态合理定位,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就可以减少或避免就业路上的曲折,多些顺畅。

最后,期望值要适度。在正确认识社会需求与自身竞争条件的基础上,以社会的需求作为自己求职的第一选择,适当降低期望值,先求职,有了立身之地后,再寻求发展。

学校层面。首先,加强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应提高对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统筹考虑和安排,建立和完善由学校党政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院(系)具体组织实施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和促进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

其次,合理设置学科专业结构。学校的职责就在于根据社会需要培养能够极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在这方面加大培养力度。同时,学校在发展上要有危机意识,坚持改革,实施人才战略,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机构,以学科建设、科研建设为突破口,在保持特色。立足行业的同时还要努力开拓更大的办学空间。

再次,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力度。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做实做细,要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要求,不断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为学生提供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逐步建立以就业指导为载体、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辅之以专家讲座、心理辅导、企业实习等多形式、多途径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要采取多种形式,在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观念教育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

政府层面。首先,政府应消除对高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政策抑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以及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打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

其次,出台大学生创业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形成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为了扶持中小企业,政府在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为企业解决资金困难,恢复和发展生产经营活动创造了条件。同样,政府可以通过大学生创业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如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帮助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个体经营收费减免等相关扶持政策,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资金困难,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完善大学生创业培训体系和创业的服务体系,在大学生创业中提供相应的政府服务意识。

第15篇

关键词:创业教育 问题 改革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1]。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业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业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开拓精神,使大学生能学会主动获取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现实,实现知识的最大效用,使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一、创业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开展创业教育课程认识不足

一方面,很多高校对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现实意义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创业教育是处于“正规教育”之外的可有可无的“业余教育”。另一方面,很多高校所开展的创业教育课程没有形成体系,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更深层的原因是,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环节不能靠开设几门课来解决问题,它涉及教学的系统改革,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都需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缺乏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创业管理教育对教师综合教学水平要求相对较高,不但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理论知识,还要求其有一定的实际的企业运营经验。但在实际教学中,高校兼具这两种素质的老师非常少[2]。由于高校内部人才来源和培养大部分来自教育系统之内,绝大多数教师没有企业(产业)运营的实践经验,这就导致了教师在创业学实际教学中只能注重理论教学。同时,由于大多数讲授创业管理的教师自身缺乏创业实践背景,不能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些都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我国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未形成

与一般基础学科知识传授不同,我国大多数高校所进行的创业教育是针对所有学科、专业的学生的,成为素质拓展的一部分。学校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多采取开选修课的方式,没有设置独立的“创业专业”,且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单一。创业教育在许多高校仅限于开设相应的创业课程,如《创业学》《创业教育》等选修课。各高校大多没有科学统一的教材,多由代课教师自行指定。一些学校只有一门类似《创业管理》的课程,课程内容多为创业基本原理的综述,这可能导致大学生只学习到与创业有关的一些零碎的经验和片段的知识。同时因为很多教学资料、案例是从外国拷贝过来的,引入国内后,很多教师不了解真实创业者的环境和规律,导致水土不服。

(四)创业管理实践教育方法简单

体现大学创业管理教育实践的教学方式包括:学生通过调查编写创业案例、教师讲解和分析案例、创业小组编写创业计划书、学校组织创业大赛等。由于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师资缺乏,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实践基地、实践研究室少甚至没有,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与运营的认识仅停留在创业管理教育的书本和案例分析上。大多数校方没有固定合作的实习和实践单位,实习单位实际能接纳的人数也有限,且创业教育实习的内容较为简单、单一,这些条件限制和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管理教育实践环节的效果。

二、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

(一)重视培训和不断提升教师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创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高校应加强创业教育师资的建设,鼓励专业、专职教师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提高教师创业教育的能力[3]。高校应该一方面有计划地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创业实践,同时选派教师到外校进行研修交流,并就各高校创业教育经验进行交流分享,以期开拓工作视野、提高工作水平、带动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创业者、风险投资家、相关法律人士等各类专家担任创业管理教学的兼职导师,打造一批“双师型”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二)构建以创业管理为价值导向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设计是人才培养、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高校的创业教育不同于社会上以解决生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因此,在创业教育目标设计上应该着眼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在创业管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创业综合知识的传授,为具有创业兴趣和潜质的学生提供全面和综合的课程学习,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形成创业思维[4]。大专院校教学与素质培养部门要不断地进行创业管理教育改革,构建适合大学生创业教育规律的课程体系,以创业意识类课程、创业能力类课程、创业相关知识类课程、创业体验类课程为四大模块,挑选4门到5门精品核心课程起步,整个课程以创业计划书为主线展开。

(三)尝试创业教育课程动态教学模式

结合案例,学生可以对该学科有更为感性的认识。为了提高创业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增加基本教材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本土创业案例,分析其中的成功和失败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矫正创业计划中的出现的错误、调整创业的战略思想。教师还可将学生分成创业小组,对现有企业进行调研,编写调研报告,然后通过小组交流、教师指导和点评,对创业项目调研报告进行分析,编写创业管理案例,提高大学生对创业管理的本质认识。

教师还应在教学中增加创业情景模拟和实践锻炼。创业教育情景模拟可以通过电脑模拟设计、角色扮演等手段使学生对模拟企业有清晰的认识[5]。实践教学,即指教师密切关注行业的动态,关注新兴的创业模式,并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到实体企业中见习,使学生通过亲身的经历去理解和感悟,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目的。

学校应经常开办“创业论坛”“创业者系列讲座”,或邀请杰出创业者、优秀企业家来学校现身说法,用他们自身的亲身经验来阐述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使理论丰富化、鲜活化。这样可以让学生与创业者对话,激发学生的创业信心。

(四)扩充各种社会资源,加强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

单一的校园环境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创业能手。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积极争取社会资源,跟当地工厂、商场、酒店、公司等挂钩, 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定期组织学生到那里见习、劳动, 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让学生从中了解、学习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社会知识, 获取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的宝贵经验, 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投身创业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进取心。

参考文献:

[1]戴育滨,蔡茂华,张木明.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教学改革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9).

[2]徐庆军.论高校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7).

[3]欧阳琰,观石.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初探.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5).

[4]程琪.中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比较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7).

[5]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