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学校岗位设置方案范文

学校岗位设置方案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校岗位设置方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学校岗位设置方案

第1篇

学校现有正式在册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均适用本实施方案。(不含试用期教师)

二、岗位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事业单位推行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设岗、宏观调控的原则;坚持优化结构,精简效能的原则;坚持按需设岗、合同管理的原则;坚持平稳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三、岗位设置与结构比例

(一)岗位总量

学校现有编制105人,实有人员103人,设岗总数105个。

(二)岗位类别及比例

1、学校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三)岗位等级及结构比例

1、管理岗位

管理岗位3人,分为2个等级,兼专业技术课程,具有小中高专业技术职称。

2、专业技术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和卫生岗位,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岗位的主体。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9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其中副高级岗位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十一级至十三级,十三级是员级岗位。教师岗位名称:小中高教师岗位等级名称为小中高教师五级岗位、六级岗位、七级岗位;小高教师岗位等级名称为小学高级教师八级岗位、九级岗位、十级岗位;小学一级教师岗位等级名称为小学一级教师十一级岗位、十二级岗位,小学二级教师岗位等级名称为小学二级教师十三级岗位。3、工勤技能岗位

本单位设置工勤技能岗位2个,岗位等级为四级。

四、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1、三类岗位基本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2)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思想端正,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学习,敬业爱岗,团结协作,严于律己。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管理岗位任职条件以德才兼备和业绩能力为导向。

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及泉委办[2011]73号有关规定执行。

2、管理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详见各级岗位说明书)。

管理岗位任职条件以德才兼备和业绩能力为导向。

3、专业技术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详见各级岗位说明书)。

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条件综合考虑学术资历、对学校贡献和学术影响等因素,体现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第2篇

【关键词】人事制度改革;定编定岗;共生关系

一、岗位设置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

事业单位改革是我国所面临的最复杂、最艰难的改革之一。人事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和关键所在,也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人事制度改革中岗位设置管理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2006年7月人事部颁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和《实施意见》以及11个分行业的指导意见,首次对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进行了基础性规范。明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原则是按需设岗、科学高效、动态调整、依法管理。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其中管理岗位分10个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分13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中技术工岗位分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开展,走出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的重要一步,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展开,人事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为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岗位评价衡量出不同部门和岗位在单位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克服职责交叉、相互推诿弊端。为确定岗位工资提供基础。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为绩效工资改革、人员聘用制度改革、岗位考核、岗位培训等工作打下了基础,通过竞争上岗,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尽其才。

按照上级主管机关的部署,我校于2011年实施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这是对学校现行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涉及到全校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如何做到既圆满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又要让教职员工满意,确实是困难重重。面对着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难题多的复杂局面,我们通过认真学习,掌握政策,精心研究,反复测算,广泛宣传,统一思想,终于较好地破解了难题,顺利完成学校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二、我校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情况概述

(一)学校人员结构现状分析

我校创办于1978年,原来是以机械制造为主要专业。从1996年开始,学校大规模地调整专业布局,突出了以外语+专业技能的办学特色,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英语、德语、法语、日语、韩语、俄语、西班牙语等七个语种和数控加工、信息技术等多种专业,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目前正在进行创建国际化特色示范学校的申报工作。由于专业的调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引进了大量的年轻教师,随着新教师的成长,他们对发展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因原有体制关系,制约了部分优秀人才的发展空间,造成部分优秀人才流失。而另有一部分人员则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行政管理人员队伍逐渐庞大,教职工的创新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截至2010年底的统计,全校人员中管理人员占总数27.5%,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62.4%,工勤人员占总数10.1%,管理人员与工勤人员合计占岗位总数37.6%,在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比例也不尽合理(16.7:58.1:25.1)。

(二)突破常规思维模式,合理制定定编定岗方案

1、解放思想,大胆改革

假如按照过去的常规思维模式,即使剔除非行政管理部门的教学部门作为内设机构,削减部分管理岗位后,管理人员与工勤人员所占岗位总数合计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无法解决三类岗位结构上的矛盾。为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经过反复研究分析,认为不能局限于目前的现状,而应该着眼于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来设计方案,这样才能有利于学校岗位设置的科学化、合理化以及教职员工发展空间的利益最大化。这种设计是对传统人事管理模式的改革,突破了许多人的思维定势,可能会遇到较大的阻力甚至带来一定的风险。

2、认真学习,合理决策

通过认真学习《上海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沪委办发[2009]34号)、《上海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沪人社专发(2010)34号)、《上海市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修院校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办法》(沪教委人[2010]72号)以及《上海市人事局关于印发的通知》(沪人[2004]128号)等有关文件精神,针对我校人员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弊端进行研判,以学校发展和个人发展成效最大化为目标,在上级文件规定的范围内反复进行比较和测算,最终确定按照(沪教委人[2010]72号)文件规定制定我校的岗位设置方案。提出将管理岗位控制在10%以内,专业技术岗位达到88%左右,工勤岗位控制在2%以内的指标。此方案突破了以往常常以学校现有人员数量和现有岗位类别为依据来制定岗位设置方案的老框框,优化了我校岗位结构,拓展了优秀人才成长发展空间。

(三)创新学校岗位设置的几项具体措施

1、尽量提高专业技术岗位的数量。

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空间。专业技术岗位基数越大,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职数就越多,给教师从专业技术职务方向提供的发展空间也越大。使他们有更多机会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身价值,有利于调动他们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方面的积极性。对学校品牌效应的提升和学校的和谐发展提供正能量。

2、精简行政管理岗位。

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对学校现有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一次梳理。合并简化了部分职能机构,减少行政管理岗位,以完善的制度建设来保证执行力,通过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弥补岗位数量减少的影响。

3、提供教职工多种岗位发展机会。

由于大幅度减少管理岗位,部分岗位可能会出现缺少人员,影响行政工作正常运转,拟安排课时量少且能胜任行政工作能力的教师来兼职部分行政工作,既解决他们因为课时量不足影响收入带来的问题,又能通过他们在行政岗位兼职过程中,体验行政管理工作的特点。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有利于沟通行政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联系,使双方增进相互理解和了解,密切教职员工的相互合作关系,促进学校教职员工的团队精神。

4、鼓励工勤人员提高层次。

按照新的岗位设置方案,工勤人员岗位职数大幅减少。由此产生的人员安排问题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学校对此作了专题研究,决定通过鼓励、支持他们参加培训学习提高学历层次,使其中一部分人员可以转岗到管理岗位。对于在五年过渡期间将到龄退休的老职工,给予适当的安排。今后学校不再招收新的工勤人员,从而达到自然减员的目的。

5、购买社会服务提升后勤保障能力。

对于学校确实需要的工勤岗位工作业务,例如宿舍管理,食堂、绿化等后勤工作,采取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保证后勤工作正常运作。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既可以减少学校在人员费用方面的支出,又能减少管理层次,更重要的是学校能够获得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使学校领导和师生员工集中精力于教学教育工作方面,为创建国际化特色优质示范学校提供可靠的保障。

6、为引进人才预留岗位空间。

通过相互兼职,减少实有人数,可以预留部分编制名额,为学校今后适应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开设新的专业而需要引进新的人才提供方便的条件。

三、以定编定岗为契机,建立单位和个人和谐发展的共生关系

通过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促进学校的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破除了许多原来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在新的层面上建立起单位和个人和谐发展的共生关系。

1、优化学校岗位结构。

经过反复的讨论与修改,最终确定的岗位设置方案为:管理岗位9.9%,专业技术岗位88.5%,工勤岗位1.6%;在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中级职称可分别增加24和31个职数,比改革前的人员岗位结构得到了极大的优化。

2、提升学校品牌效应。

在教育系统及其他各项评估项目中,都会出现关于学校高级职称人数比例要求的指标,这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客观指标。学校高级职称的职数比例提高一些,有利于提升学校的人才实力,有利于学校达到高水平评估的指标要求,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3、提高教师经济收入。

在学校的岗位总量中提高了专业技术岗位职数比例以后,为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拓展了专业技术职务方面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将可以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岗位设置导向作用,积极鼓励教师从专业技术方向发展,提高专业学术水平,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学术氛围,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5、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使全校教职员工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职责和自己的奋斗目标,激发教职员工钻研业务、提高工作能力的热情,促进形成好学向上的积极风气,有利于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6、推动学校管理现代化。

新的岗位设置方案精简了管理岗位的数量,必然要求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由此推动学校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的进程。学校管理现代化又能够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

第3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

一、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清晰的定位

中职学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忽视高等院校与中职院校学生培养定位的差别,一味照搬其他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系,就是对中职学校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清晰定位的结果。

(二)师资业务素质差异较大

不少中职学校的领导均懂得中职学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轻学历而重技能,在招聘专业教师时有意向引进熟悉企业物流管理岗位设置、相关岗位工作特点和工作要求的人才,应聘者基本上是有着实际物流行业相关工作经验的人,但是却普遍缺乏教学工作经验。而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又欠缺实际的企业工作经验,对物流行业岗位设置及岗位能力要求欠缺了解或了解片面,在编制专业教学计划时往往根据自己的初步了解或借鉴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造成专业课程设置较片面,与市场实际脱节。

(三)对校企合作中教师进企业实训欠缺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使人才培养更好地贴近企业的实际需要,许多中职院校有意识地进行了校企合作。包括聘请企业工作人员进校授课、派教师进入企业实际岗位工作学习相关技能等。其中,教师进入企业实际岗位工作,了解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后,再返校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上和教学内容上的改革,是一项使专业课程设置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有效方法。但是,这一举措在实际操作中却困难重重,原因出在学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上。许多教师在进企业工作学习的这段时间,由于没授课,对学校没有“显性”的贡献,得到的薪资会很少,而对企业而言,这批员工是来学习而不是来创造效益的,因此即使是在岗工作,这批“员工”也无法从企业拿到报酬。因此,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多数教师不愿进企业工作学习。此外,某些学校即使能够解决进企业实习教师薪酬待遇的问题,也会因为教师学习的成果很难进行量化考核衡量的原因而不愿“浪费精力和钱财”。教师、学校、企业三方面的因素使得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真正市场需求存在距离。

二、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以物流行业市场调查为基础,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实施整合的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和课程整合方法

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整合方法,按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能力、知识与技能分析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国家能力标准,分析和归纳各能力单元所对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然后对知识技能进行归属性分析。

(2)课程内容整合

根据能力——课程对应图,整合专业课程内容,得到新的课程清单,以及课程包含的知识点技能点、课程考核要点与要求。

(3)专业培养方案制订

依据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以及专业选修课,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最后根据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编写专业教学计划。

(4)课程标准制定

针对专业培养方案中各门课程的特点,编制课程标准。

2.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的设置首先要明确改革思路,同时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

(1)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新生进校,见习物流沙盘模拟(出于实训室建设成本的考虑,可选择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参观见习),可增加对物流流程和相应业务处理的感性认识;接着开设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课程,在做业务处理中讲授业务处理需要的知识,这样既掌握岗位技能又掌握岗位知识;最后以顶岗实习、综合实训的方式全面掌握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

(2)重构课程体系的特点

重构的课程体系应具有工学结合性、灵活性等特点。一是工学结合性。专业课程的“修学地点”表明该门课程是在学校完成学习,还是在企业完成或者在学校和企业相结合完成等多种形式,同时“修学地点”也决定了课程考核形式和地点,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已做出明确规定。二是灵活性。课程的设置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非过程,因此可以通过学前考核、工作现场考核其能力,对已经达到的可以减免课程。

3.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岗位多样,针对不同的就业岗位类别,可在课程体系中设置相应的核心课程,使学生根据自身的潜质有方向性、有目的性的发展。核心课程的建设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核心课程内容改革。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要跳出传统课程的学科设计理念,依据物流业职业能力标准,围绕岗位技能和知识培养,按照“业务——业务处理——业务理论”三段式结构以业务流程主线以业务处理为中心,把岗位工作任务纳入到教学中,整合课程内容。

(2)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主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修学地点,制定详细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联合物流相关企业,聘请物流企业骨干兼职教师和学校专任教师进行授课。学生考核方式也可以由企业、学校以及学校和企业结合多主体联合进行。

(二)以具体业务处理为核心,建设综合实训课程

1.建设内容

从岗位群的设计来看,要建设“企业物流综合实训”、“仓储与配送综合实训”和“生产物流管理综合实训”三个模块,分别从综合业务实训模式、综合业务实训课程典型方案、综合业务实训教材、综合业务实训模拟软件等方面进行建设。

实训内容的安排突出系统、全面、实用、规范、连续、灵活应变型的训练。通过专业综合业务实训教学活动,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的整合,将零散的知识转变为相互贯通的有机的知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将各种技能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与素质,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建设方法

基于实训课程对就业岗位的针对性,学校应与意向就业的物流企业联合开发物流业务实训课程。例如,请企业的工作人员参与实训方案的制定与修改;派专职教师下企业去调研、收集企业实际的业务流程、业务资料、案例和数据;请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教学指导等等,这方面的前提是企业与学校要有良好的薪酬考核评价体系。

第4篇

方案的特点

1.方案正确处理了直接就业与继续学习的关系

2012年7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强调“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这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多年来,人们为了凸显职业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竭力强调其“职业性”及“能力本位性”,这一做法有一定的片面性,中等职业教育固然要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但更应重视学生继续学习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本方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就业为导向,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推进中高职课程衔接。统筹安排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合理安排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参照“基础平台+专业方向”课程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科学开发课程内容、编排专业课程顺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方案正确处理了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本方案在实行中等职业教育“2.5+0.5”学制安排、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总学时比为46以及国家和省有关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等统一要求基础上,同时在方案中为职业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二次开发留出一定空间,例如,实训周的安排,任意选修课的安排等方面都让学校有一定自。

3.方案正确处理了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关系

本方案遵循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新理念,努力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例如,“中餐烹调师(面点师、营养配餐员)中级工训练与考级”课程的设置。同时,兼顾职业学校的客观条件和实际需求,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要求等方面,保证方案在职业学校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本方案和以前的

人才培养方案的区别

1.本方案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性

以前的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注重“职业性”和“能力本位性”,将中职教育仅仅当成谋职的手段或“敲门砖”,而忽视了学生职业发展后劲的打造。学校提出的培养口号是“够用的文化知识”和“夯实的专业技能”,此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只能实现中低层次的就业,发展缺乏后劲。本方案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性,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进行了科学合理配置,并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延长半年,这些都为学生今后职业可持续发展、跨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本方案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区别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它的复合性,它是一种跨界的教育,“跨越了职业与教育、行业与学校、职业岗位与学习课程的界域”,因此,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复合型”技能人才。

方案更加注重“授人与渔”的培养模式,开设课程的数量、种类均较以前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例如,专业技能课程增设了“中餐烹调师(面点师、营养配餐员)中级工训练与考级”课程,为学生今后多岗位就业、跨行业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施本方案的难点突破

1.适当增加教师数量

方案实施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增加了1/6,因此,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适当增加学校教师编制,另一方面学校要挖掘现有教师潜力,让教师满工作量,以确保本方案在学校能不折不扣的实行。

2.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创新教学模式

本方案在教学进程安排中,1-4学期大多安排的是公共基础课及基础平台课程,而技能方向课程基本上安排在第五学期,如果学校仍按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学,必然会出现一些矛盾,即学生在第五学期学习技能课程时,就会感到门数多,专业基本功不扎实,学习有一定困难,学校教学安排也会出现专业技能课教师不够用,实训室不够用等问题。要解决这些矛盾,学校首先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能承当2-3门专业课的教学。

其次,学校要对基础平台课程的一些章节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这样做有两方面好处:首先,师生可在实践中化解理论知识教学难点;其次学生可在实践中夯实专业基本功,为将来学习专业技能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学校要充分利用实训周、专业任选课程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以弥补1-4学期专业实训课程的不足。

3.开设情境教学课,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第5篇

随着近年来人事制度改革速度的加快,高校编制管理如何适应现有人事制度的变化,科学合理核定编制,构建有效的人力资源控制体系,是目前高校编制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高校编制管理内涵和政策现状

广义的编制是指一定的政治、经济形态下的关于权力划分、组织形式、机构设置、层次规格、职责任务、体制结构、职位职务、人员配备、装备标准、经费额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模式设计的一门管理科学。狭义的编制是指人员的数额。编制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对人力资源及其成本实施控制,从而实现在经济层面和行政管理层面的宏观指导。高校编制管理,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基础,结合空间布局对有关高校的建立撤并、学科专业分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提出意见并加以实施。

1985年《普通高等学校人员编制的试行办法》、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编制管理规程》(草案)的成为高校编制管理的依据,其主导是以不同招生规模、同学科类别的不同生师比或生员比确定各高校编制数量和规模。

高校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编制核定依据政策滞后。1985年《普通高等学校人员编制的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对机构中科级及以上管理岗位数量的限制主要采取赋值的办法,而对校本部编制的控制是采取对不同类别高校内按招生规模的不同赋予不同的生师比。1999年政策中的算法是以标准生数(学生数与不同折算系数的乘积)为基础,进行相应的换算得到各类编制的数量。这两种算法主要是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出发,重点寻求招生规模与编制之间的关系,从而对编制进行控制。高校的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单纯从招生规模的角度进行控制不能涵盖其他职能和工作任务,会导致“重教学轻科研”。

2.核定方法不统一。高校编制的核定除上述两个文件中在不同时期对于高校各类编制的不同核定办法外,各高校还存在由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历史变化情况进行简单核定下发的编制数量问题,这几种编制核定出来的结果是不一致的。由于编制是校内岗位设置的重要基础依据,在进行校内岗位设置和岗位规划时,存在依据不统一的问题,因此,高校在设置时会依据其中最大的编制进行设置,这样就造成了岗位虚设的现象;而核定的编制总量比现有岗位数量少的高校则在发展上存在制约。

3.编制与岗位分类方式不统一。因编制与岗位相互之间存在交叉现象,给岗位设置工作带来困难。从编制管理文件的变化来看,《试行办法》对编制的分类主要分为两个层次(见图1)。《普通高等学校编制管理规程》(草案)中对编制的分类进行了调整,分为三个层次(见图2)。从各类编制的定义来看,将“专职科研编制”纳入“学校本部编制”,“将实验实习工厂编制”与“直属单位编制”合并为“附属单位编制”,将“政治工作人员编制”纳入“教师编制”,将“工勤人员编制”中按从事工作和服务的不同分别纳入相应的编制类别。从调整的情况来看,根据当时的政策导向,重点减少了基本类别,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使整体编制分类变得进一步简化。但是,整体调整带来的变化较大,使得编制管理工作为了适应新的变化而不得不进行调整。2006年~2008年,人事部、教育部下发了涉及岗位设置以及工资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对高校的岗位进行了分类,共分为两个层次(见图3)。依据各类岗位的定义以及各类编制的定义,经过对比发现“教学辅助人员编制”涉及“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两类岗位;“附属单位编制”涉及“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两类岗位。因此在编制核定和岗位设置时就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给编制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图1:普通高等学校人员编制的试行办法中编制的分类情况

图2:普通高等学校编制管理规程中编制的分类情况

图3:高等学校岗位设置分类情况

4.高校内部编制核定方案依据不足。高校的内部编制核定是体现高校对不同学科、学院、专业等进行人力资源方面宏观调控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学校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核心,对内部机构的发展起导向作用。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工作的任务和职责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依据,而高校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教学和培养工作。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和培养的工作量和工作职责的细节不断变化,如教学大纲、培养方案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有教学和辅助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如网络教学技术、多媒体教学技术、图书馆网络资源的应用技术等,通过这些现代化工具,使原先需要人力完成的工作,可以通过计算机等设备去完成。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网络高等教育就是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网络共享的师资资源降低教育成本。这些变化就给内部编制核定工作带来了困难。从编制测算的数据时间点来看,能够得到的确切的数据都是已发生的数据,包括教育教学工作量、科研成果等,但是利用这些数据所测算出的方案的适应性和前瞻性较差,很难与发展相适应,也就丧失了编制核定本来的目的。

高校编制测算方案设计

编制核定是编制管理基础工作之一,而编制核定中的编制测算又是最重要的环节,测算工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直接影响到编制管理方案的成功与否。高校的编制测算分为两部分,即编制总量的测算和校内各部门编制的拆分。由于上级政策文件中对于编制总量提出相对明确的限定办法和指标,因此这两部分可以采取不同的测算方法。

1.高校编制总量的测算。编制总量的测算主要按照上级文件中的算法和指标体系进行测算,但是,由于编制测算政策的滞后,一些算法已经不能满足现有高校工作的要求。因此,将在规定算法的基础上进行局部调整,以适应现在高校办学的特点。根据编制的管理办法以及学校实际情况,总编制分为基本教育规模编制、专职科研编制、附属单位编制、附加编制和流动编制。其中,基本教育规模编制又分为教师编制、教学辅助编制和管理编制。基本教育规模编制是指高校履行高等教育基本职能,完成国家人才培养任务所必须配备的人员编制;教师编制是指为完成高校教育任务而配备的从事教学工作、学术研究工作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编制;教学辅助人员编制是指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而配备的从事实验技术、情报图书资料和电化教育等工作的人员编制;管理编制是指学校中专职从事党务、行政管理、行政事务工作的人员编制。专职科研编制是由国家批准设立独立运行的专门科研机构配备的人员编制。附属编制是指学校中实行经济核算管理,逐步社会化或部分社会化的生活后勤服务单位,如教工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绿化卫生等单位的人员编制。附加编制是指配合教学培养工作,承担学生实习指导以及技术服务性工作的人员编制。流动编制是指人事关系在学校的全脱产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和学校发展急需人员。

根据上述各类编制的分类及定义,学校总编制的测算公式如下:

ST=SE + SR + SS+ SA + SF

式中ST表示总编制,SE表示基本教育规模编制,SR表示专职科研编制,SS表示附属单位编制,SA表示附加编制,SF表示流动编制,其中:

SE=STE + SAR + SMS

式中STE表示教师编制,SAR表示教学辅助编制,SMS表示管理编制。依据上级文件规定和高校工作特点,可以得到上述各类编制的测算公式:

SE=

其中CTS表示上级规定的生员比,而

∑N=NU × au + NM× aM+ ND× aD+ NEX× aEX+… 其中NU、NM、ND、NEX等表示学校承担教育培养任务的各类学生数量,au、aM、aD、aEX等表示折算系数(可以根据上级政策规定的折算系数取值,但由于现有培养工作量比例变化较大,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取值)。

基本教育规模编制主要体现上级部门对高校的宏观调控,包括经费的划拨以及其他指标评估等。专职科研编制根据编制管理规程的规定,将根据上级部门正式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重点科研机构中根据下拨编制进行核定;附属单位编制可以根据学校实有教职工以及学生数量赋予一定的核定系数确定;附加编制主要核定给具有全校性大规模实习单位,主要依据学生数量以及设备所需配备的人员数量进行核定,根据编制管理规程中的规定,一般不得超过总编制的1%;流动编制则根据具体博士后流动站所需承担科研任务的数量进行核定,急需人员的数量由学校自行设定,总量不易过大。

2.高校内部编制的测算。高校内部编制的测算最重要的是根据承担的各类任务确定不同类别的编制,而由于各职能部门和附属单位的任务量很难量化,在此主要针对承担教育教学培养以及科研任务的单位提出测算方法。根据承担任务的不同,内部编制包括教师编制、教学辅助编制以及管理编制,其中教师编制又分为基本教师编制、公共课基础课教师编制和附加教师编制;教学辅助编制分为基本教学辅助编制、公共课教学辅助编制和科研实验编制;管理编制分为学生工作管理编制、基本管理编制和其他管理编制。

教师编制主要是为了教学任务所配备的编制。其中,基本教师编制是指完成本单位教学任务所应配备的编制,这些编制的人员主要从事本单位、学科、专业等类型的教学任务,这部分任务与其他单位无关。这部分算法主要与培养的本单位学生数量和工作量中本单位任务的比重有关,具体测算办法如下:

STEb1=∑N1×β1

其中β1表示本单位教学培养比例,此比例包括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由于各单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工作量算法存在加大差异,因此具体算法可依据各单位具体情况确定。公共课基础课教师编制是指从事为外单位完成的教学和培养任务所配备的人员编制,这部分编制不包含为本单位承担的教学培养任务,而且应该为两个(含)以上单位完成的教学培养任务,具体测算办法如下:

STEp1=A1 / γ1

其中A1表示公共课基础课教学工作量,γ1表示人均工作量标准。附加教师编制(STEa1)是指为教学团队建设的需要所配备的人员编制,这部分人员编制主要根据实际承担的特殊教学任务和工作量确定。

根据上述算法,教师编制的测算办法如下:

STE1=STEb1+STEP1+STEa1

基本教学辅助编制是指完成本单位教学辅助任务所应配备的编制,具体测算办法如下:

SASb1=A2 / γ2

其中A2表示本单位教学辅助工作量,γ2表示人均工作量标准。公共课教学辅助编制是指从事为外单位完成的教学辅助任务所配备的人员编制,测算办法如下:

SASb1=A3 / γ3

其中A3表示公共课教学辅助工作量,γ3表示人均工作量标准。科研实验编制(SASt1)是指为完成科研任务所需配备的人员编制,这部分人员编制根据具体科研任务量进行配备。

根据上述算法,教学辅助编制的测算办法如下:

SAS1=SASb1+SASP1+SASt1

管理编制的测算主要考虑基本管理职能、与上级机构的相互对应以及上级政策中所规定的学生辅导员编制算法进行确定。其中基本管理编制(SMAb1)依据具体职能和单位规模进行确定;其他管理编制(SMAa1)主要考虑一些特殊管理问题以及基本管理编制所无法覆盖的任务进行编制确定;学生工作管理编制(SMAS1)按照上级规定的每200个在校学生配备1名管理人员进行确定。管理编制的测算办法如下:

SMA1=SMAb1+SMAa1+SMAS1

根据上述内部编制的测算办法得到具体某单位编制的总量测算办法为:

SE1=STE1+SAS1+SMA1

3.内部编制与学校编制总量的关系。按照内部编制的测算办法,全校各单位编制总量为:

而由于学校为了发展还应预留一部分编制用于人才的引进,因此,

SE ≥

在编制的总量测算中,主要在教师编制中进行预留,而其他部分的编制不作预留,因此全校编制总量的测算结果应大于或等于各内部单位编制之和。

高校编制管理的思路

1.提高编制管理方案设计的稳定性和前瞻性。编制管理方案的制定是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从方案的整体原则来看“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是保证人力资源重点合理配置的重要原则。因此,能够为重点发展单位提供人力资源保证是高校发展的客观基础。同时,如何进行编制的内部分配是方案中的重要部分。分配的原则和方法将直接影响到各内部单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了争取更多的人力资源,各单位将会根据测算方案中的算法进行不断努力,以提高本单位在人才竞争中的优势。这就要求方案设计不能只着眼于眼前,要依据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各单位、各学科的规划进行前瞻性设计,从而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要求。

2.促进高校编制管理的有效性。为了提高编制管理的有效性,应加强绩效考核方案、薪酬分配方案等工作的系统建设。绩效考核方案中具体的人均工作量指标是编制管理中重要的计算依据。薪酬分配方案中对于内部单位的分配与核定办法将对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起到激励作用,也会影响到编制测算的有效性。因此,只有加强系统建设,才能更好地实施编制管理,而编制管理也同样是人事系统建设中的重要工作。

3.建立适应高校动态发展的编制管理模式。编制管理应适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在设计测算方案时,应对所设置的变量进行动态评估和预测,在高校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具体参数,提高编制管理方案的适应性。

4.加强编制管理的规范化。规范化是管理工作的手段之一,可以利用规范化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力成本。规范化的编制管理也需要利用这一工具进行不断梳理,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管理效果。高校编制管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化的优势,加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并将这些技术引入到编制管理中来,使高校编制管理工作更加有效。

第6篇

二、组织领导

学校专门成立学校教师竞聘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组长: xx,成员:xx。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方案、组织实施、过程监督、结果审定、选拔教师代表参与工作小组的工作。

三、岗位设置四、竞聘对象

学校全体教职工(每位教职工可选以上其中三个岗位报名应聘(分第一岗位要求、第二岗位要求、第三岗位要求)。

五、竞聘顺序:

第一轮后勤人员竟聘 → 第一轮村校班主任竟聘

→ 专职教师竟聘 → 中心校幼儿园班主任竟聘

→中心校幼儿园副班主任竟聘→第二轮后勤人员竟聘

→第二轮村校班主任竟聘

竞聘程序

(一) 召开全体教师大会,进行竞聘工作总动员,组织学习《xx县xxx小学教师竞聘上岗方案》、《xx县xxx小学班主任竞聘上岗办法》;选拔教师代表参与教师竞聘工作。

(二)竞聘上岗领导小组公示固定岗位和竟聘岗位。固定岗位是由教育局任命或报教育局备案有职务人员的岗位,不在竟聘范围之内。竟聘岗位是本次全体教职工竟聘的岗位:

1、固定岗位如下:

竟聘岗位如下

(三) 教职工根据自己的情况向学校递交岗位竟聘申请表;

(四)竞聘上岗领导小组根据老师的岗位竟聘申请表,审查参加竞聘的教师的资格,确定候选人。

(五)全体教职工和学校行政领导依次(按岗位设置顺序)对每个岗位竞聘人员进行民主测评。

(六)竞聘上岗领导小组根据《竞争上岗量化打分细则》给竟聘的老师打分。

(七)竞聘上岗领导小组依据<<竞争班主任量化细则>>打的分和学校的实际需要来综合考虑,依次确定六到一年级、幼儿园、村校的班主任。

(八) 如有班主任岗位没有聘满,则由竟聘上岗领导小组决定是否在落聘人员中进行第二轮竟聘。

第7篇

Abstract: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for its ow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main method and way for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of local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basing on local, docking industry, faculty training, formulating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textbook building ,etc..

关键词: 学校特色;立足地方;对接产业;师资队伍;培养方案;教材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based on local characteristics;docking industry;faculty;training plan;teaching material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6-0210-01

0引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到来,一方面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得到了极大的调整,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根据我国人口自然增长规律,今后三到五年时间内,高中阶段毕业生将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职业院校办学竞争将日趋激烈,那么,地方职业院校如何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壮大,笔者认为,形成学校自身特色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院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即学校特色,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普遍要求。什么是“学校特色”呢?学校特色是专指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及社会需求,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经长期努力所取得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办学风格、办学机制等,它是学校独特性、杰出性的表现,是凝聚在学校每一个成员身上的一种精神品质。它具有特色的全部特征。“学校特色”的形成,是学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中间点,它将引发学校整体质的变化;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学校今后发展的生长点。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形成学校特色,发挥特色优势,将会带动整个学校的蓬勃发展。那么,地方职业院校怎样才能形成学校特色呢?

1立足“地方”,办出地方特色

地方职业院校就是要立足“地方”,办出具有地方特征、地方风格、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学校。要瞄准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借鉴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紧密结合地方职业教育实际,按照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办事。要把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育改革放在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背景下去谋划,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的总体布局对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有良好的硬、软条件作保障,而且需要有一支素质好、技能硬的实用性、高技能的人才队伍来支撑,更需要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来推动。地方高职院校聚集了众多的技术专家、教授,有相对雄厚的科研、技术力量,专家、教授可以为地方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大显身手,弥补地方企业科研力量溥弱,技术力量落后的不足。

2对接地方产业,建设专业特色

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主要为当地经济服务,其专业设置既要考虑地方经济布局,又要考虑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势,还要考虑行业工种职业技能的变化,顺应地方经济的发展,才能形成竞争力。同样层次、相同专业的高职院校很多,全国共有一千多所,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专业设置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怎样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呢?就是要根据所在地的支柱产业来开设专业,要根据行业、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集合来开设课程,要依据不同岗位的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单元,依据行业企业的工种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培养人才,即“对接产业设专业、对接岗位设课程、对接工作过程设教学单元、对接工种设教学目标、对接社会培养人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只有紧贴地方经济才能办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

3建设一支有特色的师资队伍

任何一个学校要形成特色,都必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校长。二是要有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办学特色,实际是校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表现,是校长独特的办学思想渗透到学校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的结果。校长只有确立适合本校特点的、符合时代要求的鲜明的办学理念,并广泛宣传发动,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学校才有自我超越、追求特色、创造特色的可能。当然学校特色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任又一任校长长期的一以贯之的努力和奋斗逐步形成。教师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

4制定具有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确立培养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的总体设计方案;是学校教学工作最重要的一份指令性文件。它对体现办学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具体设计与开发,对引导和组织教学按照既定的方向进行,对规范和约束各种教学行为、教学活动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形成学校特色,必须把制订特色人才培养方案放在重要位置。

怎样才能制定具有特色的人才教养方案呢?一是要以广泛、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先导,以人才能力需求为依据,冲破现有的学科框框,科学合理地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二是要改变“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的套路,按实际工作流程和职业岗位需求,以整体优化为目标去构建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切实使培养目标通过课程落到实处。三是充分考虑知识更新速度、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变化等各种变数的影响,用富有一定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来应对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变化。

5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

开发与学校特色建设相一致的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是学校课程开发的策略,是高职学院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校本教材是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基于工作流程的职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充分尊重和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及学校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形成课程体系。它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因此,它是学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高职院校学校特色的定位、建设与形成,应来源于对学校历史、现状、未来的深刻了解、全面分析和整体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职业教育工作者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第8篇

1.1没有及时地转变传统的观念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一些旧有的管理观念仍然存在,例如“身份制”或者是“终身制”等。一些职工对于岗位设置以及聘用管理制度改革还没有充分地加以了解,普遍存在着不适应的现象。还有一些高校内部的教职工没有及时地转变传统的观念,这就为岗位设置以及聘用管理制度的改革带来了一定的制约和阻力,使这项改革难以将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1.2定编政策不完善当前高校现行的定编政策普遍都是多年以前制定出来的,这些政策同高校岗位设置以及聘用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就需要高校相关的改革人员注重对于定编政策的完善,使得定编政策能够同制度的改革相适应,提升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1.3个别岗位的种类很难进行区分高校内部个别的岗位种类很难进行区分,例如:计财处的工作人员或者是档案管理处的管理人员等。此外高校内部有哪些岗位属于工勤岗位也没有进行相对比较明确的区分和界定。

2优化高校岗位设置以及聘用管理制度改革的建议

2.1制定出岗位设置的具体方案高校的制度改革人员要想优化岗位设置以及聘用管理制度的改革,首先,就需要制定出进行岗位设置的具体方案。要在学校内部成立聘用的相关组织,让组织内的成员定期地学习相关的文件,从而明确岗位设置的概念以及设置时应该遵循的工作原则,明确设置的程序等,从而为岗位设置工作的正常开展打下基础。然后,再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相关的数据,开展一系列的调研,制定出具体的方案。最后,开展聘用管理工作,同职工签订聘用的合同,并且还要将聘用的结果上报至教育部进行备案。

2.2加强宣传高校要加强对于岗位设置以及聘用管理制度改革的宣传,掌握这项工作的规律,树立起教师为本的改革意识,总结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营造出良好的改革氛围,丰富宣传的途径和形式,从而促进高校内部广大教职工责任意识以及竞争意识的全面提升。

2.3对机关岗位进行科学的确定在进行高校岗位设置以及聘用管理改革工作时,党政机关内的岗位基本上要确定成管理的岗位,但是对于那些要求相关专业经验的岗位,例如:会计、卫生等岗位,可以自愿地选择聘任管理岗位或者是聘任专业岗位。

2.4做好工资的过渡工作除了上述的方式之外,高校的改革人员还要做好工资的过渡工作,采取教育职员制,完善有关聘用条件,考核制度以及薪酬条件等方面的制定工作,适当地对重要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待遇加以提高,对收入分配关系进行妥善的处理,加强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对于每一个管理系列中人员的关系进行统筹,确保其平衡发展,为管理人员同技术岗位人员的交流提供必要的交流渠道。

3结语

第9篇

论文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改革

语文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大多数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至今仍沿袭着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教材内容及形式与基础教育教材相差无几,缺少职业教育特色,加上教学方式的陈旧单一,造成了学生不同程度上的厌学,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及综合文化素质极为不利。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

1.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客观上决定了职业学校在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应遵循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强化服务专业课程功能的原则

“职业”是职业教育这一概念的核心,是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本质所在。多年来,我国职教工作者在借鉴国外职教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同时,一直积极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围绕着课程设置、结构、内容、形式及开发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并就“职业教育是为生产一线培养实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达成共识。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不仅要满足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技能的需要,同时也要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提高整体素质的需要。课程设置以市场为参照,突职业特色;课程结构以学生素质为本位,构建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横向综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实现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与就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课程形式以探究和实践为主体,以适应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心理特点及接受能力。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文化基础课也必须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整合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开发与职业岗位需求同步的校本教材。

2.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史以及我校实施的“项目配课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验表明:我校语文课程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

随着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认识的不断提升,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开发的研究也经历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反复的历史变革。2005年12月全国职业技术课程研讨会议强调指出:“以就业为导向,把职教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结合起来,探索建立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相沟通的职教课程体系。”

在此背景下,我校于2006年9月在机电类专业实施了《项目配课式人才培养方案》。《方案》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工种为核心,根据实施项目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并对文化基础课教学提出了“全方位跟进”的要求。我校语文学科课程改革方案相应出台。

二、我校语文课程改革方案的基本构想

1.方案概述及内涵

遵循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服务性、社会性原则,我校语文课程改革方案的基本内涵可概述为: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多元发展为目标,以就业岗位对语文学科知识需求为核心,以突出文化基础课的服务功能为前提,以语文应用技能项目模块为基础,重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专业知识,构建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语文教学课程体系。

这里,“以技能项目模块为基础,重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专业知识”是指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在校不同时期应知应会的项目要求,结合专业课内容,选定相应的语文知识点,再按语文课程性质、目标及教学规律,对语文知识结构进行重新整合,满足不同专业、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

本方案将学生就业岗位对语文能力的需求与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相结合,把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解析为3个层面l0个项目,分别是:

(1)就业岗位需求层面。以就业岗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需求为导向,确定这一层面应达到的目标是:现代企业技能型劳动者应具备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和现代文阅读能力。应知应会的项目有:①口语表达、交际的基本方法和技巧;②常用应用文体写作;③快速阅读方法。

(2)终身学习能力需求层面。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本位,确定这一层面应达到的目标是: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所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及语文应用能力。应知应会的项目有:①发言、演讲、辩论等形式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形成;②常用文体写作技巧;③略读、精读、比较、研究等阅读方法;④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阅读与写作及文言文知识。

(3)个性发展需求层面。以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及个性发展为参照,确定这一层面应达到的目标是:具备现代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需要及个性发展需要。参考的项目有:①文学作品赏析;②美学基础;③文学创作。

2.方案特点

此方案的突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根据就业岗位能力及专业课程需要,选设语文课程内容,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实用性强。

二是打破学科体系,加强了专业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的沟通与联系,课程结构趋于科学合理。

第10篇

临漳县张村集乡黄开河小学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临漳县教育局有关中小学教职工县管校聘》的文件精神,根据《张村学区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于2020年9月1日顺利完成了我校“县管校聘”工作。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聘任范围及方式

县管校聘人员范围为黄开河小学在编在岗教职工及代课教师。县管校聘交流轮岗方式主要包括校内直聘、校内聘用、校内竞聘等,聘任采取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

二、聘任要求

竞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校内直聘,第二阶段为校内竞聘。

(一)校内直聘

学校在编在岗教职工符合上级文件要求的参加第一阶段的校内直聘。

(二)校内竞聘

学校在编教师及代课教师除直聘外的均参加校内竞聘。

三、实施办法和程序

(一)按需设岗。学校要充分考虑学校机构变革、分层教学、课程开发、特色创建等教改因素,结合省定中小学教师标准课时量,充实一线教学力量,配齐配强教研组长、班主任等关键岗位。严格控制管理人员比例。学校设岗情况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建议,经民主程序确认后组织实施。

(二)制定方案

学校制定切合实际的岗位设置方案,同时报张村学区备案。

(三) 组织实施竞聘

我校在放暑假前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讲解“县管校聘”工作的意义,学校成立以校长申风江为组长的“县管校聘”领导小组。通过教师推选和本人能力及意愿:张凤梅同志任学校副校长,贺艳艳同志任学校幼儿园园长,成为“县管校聘”成员。

7月15日,我校对中层领导进行聘任:王璐为学校教导主任,吕静静为学校文卫、思政主任,冯志立为电教信息主任,申宇为幼儿园教导主任。上报学区备案聘任。

7月20日我校再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宣读《临漳县张村集乡黄开河小学县管校聘方案》,广泛征集全体教师意见并且决定7月28日对学校班主任进行聘任。然后让全体教师根据学校岗位设置,班级情况和自己教学状况进行选择自己的教学岗位。

8月9日,学校对所有教学岗位进行了岗位聘任对接,让所有教师都选择自己合适的岗位,有个别教师担心自己能力怕耽误学生经过校领导谈心做工作,我校全体教师都有了自己合适的教学岗位。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通过全面推行教师竞争上岗和聘任制,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落实科学发展观,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充满活力的竞争激励机制,为发展优质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二、组织领导

学校专门成立学校教师竞聘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组长: xx,成员:xx。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方案、组织实施、过程监督、结果审定、选拔教师代表参与工作小组的工作。

三、岗位设置

学校共设45名岗位:①中心校有岗37个:行政2名, 财会1名、文印1名,校医1名,计算机1名,体育1名,英语2名,后勤工作8名,教学岗20名;②幼儿园4名(大班小班各2个);③村校5名(雷团、流源、所里、城坪、士门、xx各1个)。

四、竞聘对象

学校全体教职工(每位教职工可选以上其中三个岗位报名应聘(分第一岗位要求、第二岗位要求、第三岗位要求)。

五、竞聘顺序:

第一轮后勤人员竟聘 第一轮村校班主任竟聘

专职教师竟聘 中心校幼儿园班主任竟聘

中心校幼儿园副班主任竟聘第二轮后勤人员竟聘

第二轮村校班主任竟聘

竞聘程序

(一) 召开全体教师大会,进行竞聘工作总动员,组织学习《xx县x小学教师竞聘上岗方案》、《xx县xxx小学班主任竞聘上岗办法》;选拔教师代表参与教师竞聘工作。

(二)竞聘上岗领导小组公示固定岗位和竟聘岗位。固定岗位是由教育局任命或报教育局备案有职务人员的岗位,不在竟聘范围之内。竟聘岗位是本次全体教职工竟聘的岗位:

1、固定岗位如下:

竟聘岗位如下

(三) 教职工根据自己的情况向学校递交岗位竟聘申请表;

(四)竞聘上岗领导小组根据老师的岗位竟聘申请表,审查参加竞聘的教师的资格,确定候选人。

(五)全体教职工和学校行政领导依次(按岗位设置顺序)对每个岗位竞聘人员进行民主测评。

(六)竞聘上岗领导小组根据《竞争上岗量化打分细则》给竟聘的老师打分。

(七)竞聘上岗领导小组依据<<竞争班主任量化细则>>打的分和学校的实际需要来综合考虑,依次确定六到一年级、幼儿园、村校的班主任。

(八) 如有班主任岗位没有聘满,则由竟聘上岗领导小组决定是否在落聘人员中进行第二轮竟聘。

第12篇

一、我区教师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中小学教师的编制总数为1825个,其中,专任教师编制为1571个,职员、教辅、工勤编制为254个。全区现有教师1818人,其中:在编教师1510人,合同制教师308人;小学教师787人,初中教师708人,高中教师234人,三级单位教师合计89人(三级单位指:教研室、电教站、勤工办、少儿活动中心)。

二、教师绩效工资工作开展情况

(一)制定并通过了绩效工资实施方案

年开始,国务院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先后下发了《关于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区政府认真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工作,由区人事局、财政局、教育局联合制定了《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年月日,区政府第次常务会议和年月日区委八届第83次常委会议原则通过了《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同时出台了《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细则》,并报市人事局、财政局、教育局审批,目前,已收到相关局批复意见。

(二)合理进行了岗位设置和教师聘用

年初,我区根据《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完成了全区各中小学教师的岗位设置。按照《区教育系统教师岗位聘用方案》,严格执行“岗位申请—竞聘考核—全员公示—签订合同”四个步骤,积极稳妥地完成了教师的聘用工作,教师聘用工作的完成为绩效工资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在教师聘用过程中做到了“四个公开”,即聘用程序公开、岗位数量公开、任职条件公开、参与任职人员公开。目前,市人事局对我区中小学教师设置了1782个专业技术岗位,已聘用1402个,空岗380个;同时,我区对308名合同制教师进行了全员聘用,设置308个专业技术岗位。

(三)初步拟定了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办法

按照《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方案》要求,区教育局草拟了《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及《全区教师、校长、班主任考核细则》初稿,现正处于研究讨论、征求意见阶段,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拟定于月下旬,提交区委、区政府有关会议研究通过。与此同时,各中小学的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也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待全区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研究通过后,各学校将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在《全区教师、校长、班主任考核细则》中,明确规定了对教师和班主任的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原则,要求不能只是注重教师教育教学业绩考核,而是要从教师职业道德、考勤、工作量、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教学业绩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对校长的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计划按全区教师平均奖励性绩效工资的1。5倍发放,资金单独划入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绩效工资专户,由教育局对各中小学校长绩效工资单独切块管理,分别进行考核发放。

第13篇

关键词:Z餐饮公司;会计组织机构设计;岗位划分;会计人员配备

1.会计组织机构的现状分析

1.1 会计组织机构设置。Z餐饮公司会计核算方式属于独立核算,公司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人员,能够独立的进行账簿、报表的编制,对于资金的监管具备其法人效益。相对而言,Z公司的下设单位学校会计机构形式则属于非独立核算,其会计人员只是负责平时的掉入、调出、收入、支出的记录,以及月末的实物盘点,定期会将这些财务数据一并拿到公司财务处进行集中核算。

1.2 会计岗位划分。Z公司的会计组织机构依照会计记账方式可认为是集中核算,由各个单位学校记录平时的业务流程,以及相关的会计数据记录,月末将单据与盘点表交予公司会计人员,由公司会计人员进行整个公司的会计核算。该公司现有的会计人员两名为公司总部会计,七个学校食堂的会计没有指定明确的人员,所以很多时候学校食堂的会计工作是由不同的人员处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该公司会计工作不能有效完成。

1.3 会计人员配备。Z公司日常的会计处理工作均是由其内部会计人员完成,而针对其纳税申报这部分的工作则是由专门的记账人员负责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也使得公司会计信息的对接不及时,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

2.Z公司会计组织机构问题分析

2.1 企业主体存在局限性。Z餐饮公司的经营模式现为合作制,其下设学校食堂中多是与他人合作的关系,从法律角度上讲,该公司并不具备法人资格,所以该公司不能存在法人,这将使得该公司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增加,并且多数情况下还会超出其所承受能力的范围。这是当地许多同行业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公司会计组织是直接受负责人管理的,尤其是在会计以独立核算为前提的情况下,加上公司负责人不断对会计工作的干预,会计人员很难做到权衡。这对于公司的财务部门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在很多时候不知道该以谁为导向,导致财务混乱。

2.2会计人员职责紊乱,专业知识水平低。公司现有会计相关人员八名:出纳一名、财务会计一名以及六个单位学校账务记录各一名。但是八名相关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并不是很明确。很多时候出纳也会登记一些除了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外的其他明细账;由于单位学校会计人员的不专业化,公司的财务会计总是会着手单位学校的一些财务工作;这样一来有时因为对接的不及时性导致公司会计信息的少录或者多录情况,不利于公司经济业务的处理。

3.Z公司会计组织机构设计

会计组织机构设计对于投资者以及经济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不断改进并完善企业会计组织机构的设计势在必行,Z公司现存的会计工作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针对以上现状及问题的分析现对其会计机构做如下设置。

3.1会计组织机构设计目标。组织是由诸多要素按一定的关系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系统。一个组织应当具有统一性、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功能性和目标性,其本质是分工与合作,以专业化为优势,实现个人力量所无法达到的集体目标。[1]而会计组织则是一个公司财务上的一个统一体,组织内部的平衡和外部的适应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合理设置Z餐饮公司的会计组织机构,保障其内部会计工作的有效进行,加强与完善公司业务流程,满足公司各方面的需求,最终通过向社会提供用户满意度服务实现公司最大的收益。

3.2 会计机构人员设置原则。对于Z公司会计人员组织机构的设计主要涉及会计岗位的划分、岗位职责的明确以及合格会计人员的配备。对于不同级别的会计人员也有不同的条件约束,其相同的一点是均需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是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还应该实施内部人员规避制度,坚持做到“敬业爱岗、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文明服务、保守秘密、提高技能、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八项要求。[2]

3.3Z公司会计组织机构设计方案

3.3.1 总则

第一条 为发挥会计目标,实现会计责任、决策的职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国家其他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方案设计以完善Z公司会计组织,使之合理的组织和规划会计工作。

第二条 下设的六个单位学校必须依照本方案设置会计机构和安排相应会计人员。

第三条 在不违反本方案的前提下,结合单位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于本学校的会计人员配备。

第四条 应遵循工作专门化、集权与分权、勾稽与制衡、管理跨度、命令链、专业化、正规化等原则。

第五条 本公司会计机构设置从核算的角度,具体组织以集中核算设置会计机构。

3.3.2 会计机构设置。本公司经营规模小,生产工艺和管理方法简单。管理职能主要集中在总部管理之下,会计机构内部按着各个单位学校分设相应会计岗位,只是做了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岗位分工。该公司会计机构虽然不设置内部职能小组设置可以说只设人员,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依旧要遵循基本的会计操作规范,体说明如下。

第一条 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和各个单位学校的进度情况,保证会计凭证的传递有效性,按规范计量、记录,确保会计资料的完整、真实性。

第二条 出纳与其他岗位的会计应该分别由专人担任,明确职责范围,贯彻其内部安置制度原则。

第三条 配备必要的会计、出纳代职人员,确保会计或出纳缺岗较长时间,会计工作能够有效继续进行。

第四条 要由熟悉会计业务的人员担任会计主管,保证监督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五条 各单位学校的明细账记录人员需要熟知对应学校日常业务流程,对明细账的记录要及时、详尽。(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洪海.企业会计组织结构变革探究.[J]商业经济研究 2013 33:102

[2] 闫站伟.企业内部财务稽核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14:2

[3] 韦邦国.浅议中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Z]科技视界 2011

[4] 许金叶 任培培.会计转型的组织保障.财务与会计点睛系列.2014 9:42

[5] 王也.关于我国会计法律和规范体系的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 2013 6:9

[6] 贺红茹.对我国会计行为规范的思考.[J]华北金融.2011 5:34

[7] 杨丹凤.对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探析.[J]科技向导.2012 33:12

第14篇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改革,建立科学规范、公开公平的教师选拔聘任制度,加强和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我县教育事业发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全面推行教师竞争上岗和聘任制,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落实科学发展观,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充满活力的竞争激励机制,为发展优质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二、组织领导

学校专门成立学校教师竞聘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组长:Xx,成员:Xx。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方案、组织实施、过程监督、结果审定、选拔教师代表参与工作小组的工作。

三、岗位设置

学校共设45名岗位:①中心校有岗37个:行政2名,财会1名、文印1名,校医1名,计算机1名,体育1名,英语2名,后勤工作8名,教学岗20名;②幼儿园4名(大班小班各2个);③村校5名(雷团、流源、所里、城坪、士门、Xx各1个)。

四、竞聘对象

学校全体教职工(每位教职工可选以上其中三个岗位报名应聘(分第一岗位要求、第二岗位要求、第三岗位要求)。

五、竞聘顺序:

第一轮后勤人员竟聘第一轮村校班主任竟聘

专职教师竟聘中心校幼儿园班主任竟聘

中心校幼儿园副班主任竟聘第二轮后勤人员竟聘

第二轮村校班主任竟聘

六、竞聘程序

(一)召开全体教师大会,进行竞聘工作总动员,组织学习《Xx县Xxx小学教师竞聘上岗方案》、《Xx县Xxx小学班主任竞聘上岗办法》;选拔教师代表参与教师竞聘工作。

(二)竞聘上岗领导小组公示固定岗位和竟聘岗位。固定岗位是由教育局任命或报教育局备案有职务人员的岗位,不在竟聘范围之内。竟聘岗位是本次全体教职工竟聘的岗位:

1、固定岗位如下:

2、竟聘岗位如下:

(三)教职工根据自己的情况向学校递交岗位竟聘申请表;

(四)竞聘上岗领导小组根据老师的岗位竟聘申请表,审查参加竞聘的教师的资格,确定候选人。

(五)全体教职工和学校行政领导依次(按岗位设置顺序)对每个岗位竞聘人员进行民主测评。

(六)竞聘上岗领导小组根据《竞争上岗量化打分细则》给竟聘的老师打分。新晨

(七)竞聘上岗领导小组依据<<竞争班主任量化细则>>打的分和学校的实际需要来综合考虑,依次确定六到一年级、幼儿园、村校的班主任。

(八)如有班主任岗位没有聘满,则由竟聘上岗领导小组决定是否在落聘人员中进行第二轮竟聘。

第15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系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院级教育研究课题:“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以会计专业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FYJY/2013/16)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14日

一、中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现状

伴着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现有的三校生(中专、职高和技校毕业生)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数不断攀升,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已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起到了立交桥作用,为社会培养了众多高技能人才。同时,会计专业是传统的老专业,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中几乎都有这样的专业。但是,就目前来说,中、高职会计专业在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教学方式上:高职以理论为主、中职以实践教学为主。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学,每个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都比较强。比如,中职学校特别注重点钞的训练、珠算的练习等,每个学生点钞速度都很快捷准确、珠算的拨打都非常迅速准确。然后,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学,虽然一直倡导“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但是很多院校都没有科学的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体系,仍然有很多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依然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方式,甚至仍然在普通的教室一直粉笔、一块黑板的模式。同时,因为有些高职院校不重视实践教学,因而对实验实训设施设备和实训场所的投入还赶不上中职学校。因而,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真伪币不会识别、不会正确的点钞姿势、算盘不会用等,这些技能远远不及中职的三校生。因此,有些三校生和家长认为到高职院校学习了几年,就是学历提高了,技能并没有提高,反而觉得“文不能、武不能”,“文”的理论水平不及本科生,“武”的动手能力不如三校生。

(二)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重复严重。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有多种来源,分别是:高中提前单招、高考生(填报志愿、注册入学)、三校生对口单招、三校生注册入学、三校生的预科生。如果针对生源迥异的学生仍采用同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样的教学内容,尽管有些院校将三校生和高中生进行分班教学,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三校生进入高职院校后,会重复学习一些会计的专业课程,尤其是会计的基础课程,重复学习率高达70%。这样会导致三校生觉得课程都学过,尽管以前学的不是很好,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的热情不高,继而影响的是任课老师的授课激情,有些任课老师就觉得学生素质差、质量差,等等。

目前,有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将高中生源和中职生源进行分开编制行政班,采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但是,因为我国还没有建立中高职层次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加上中高职院校各自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导致较多会计专业课程在中职学校学习,到了高职院校还要重复学习的现象。

二、中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衔接现状分析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中职教育包括中专、职高和技校,这三类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定位存在很大差异。同时,这三类学校在管理模式完全不同,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相关专业进入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习时存在着的巨大差异。经过调研发现,这些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存在迥异,有些只学习了两三门专业课,有些所有课程都学过。调研发现,只学了两三门专业的学生是专门针对对口单招的考试课程的。这些差异对中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课程体系街接不连贯。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没有考虑其多种生源结构,因为不同生源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是不一样的,高中生源的学生文化素质高、专业技能是空白,中职生源的学生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较厚实,同时即使是中职生源的三校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都增加了课程体系衔接的难度。

(三)等级证书认证不连贯。中职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因而较多的三校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前就考取了珠算证、电算化证、计算机操作员证等,有些还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因为,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对应何种等级证书,国家没有严格的界定,所以导致了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的等级证书认证比较混乱。甚至出现有些中职学校的会计学生毕业前就考取了会计证,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时会计证还考不到。

三、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一)明确专业定位。通过对相关企事业单位、行业专家和同类学校的市场调研,明确会计专业的定位。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本专业的必备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备较强的从事出纳、基本核算、税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总账会计、会计主管、财务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会计与税务中介机构以及相关部门,从事出纳、基本核算、税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总账会计、会计主管、财务管理工作。

毕业生就业初期可胜任:会计基本核算岗位、内部审计岗位、银行临柜岗位、记账纳税岗位、企业办税岗位、独立审计助理岗位,3~5年后可胜任财务管理岗位、财务分析岗位、成本核算岗位、纳税筹划岗位、税务咨询岗位,10年后可胜任主办会计或财务主管、内部审计主管、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财务相关部门负责人等。

(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1、方法能力要求。①具有通过网络、文献等不同途径获取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②具有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③具有运用已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具有一定的数字应用能力;⑤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管理及评价能力。

2、社会能力要求。①具有良好道德操守,遵纪守法,社会责任感强;②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勇于创新; ③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④具有劳动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⑤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⑥具有团队合作、沟通协调、人际交往能力。

3、专业能力要求。①熟悉我国各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掌握现代企业会计实务和会计核算方法,具备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能力;②能熟练操作财务软件,掌握用计算机处理企事业单位会计业务的能力;③具备成本核算能力; ④熟悉我国税制及税法的基本知识,掌握企业日常纳税申报,税务处理的方法。具备外汇结算、出口退税业务能力;⑤熟悉审计程序及方法,具有一定的查账、财务状况分析判断和综合评价能力,能运用会计报表进行指标分析,撰写财务情况说明书。会计审计文案写作能力;⑥应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审计、税务数据处理的能力;⑦具备向本行业较高层次岗位或金融、证券、注册会计师等其他相关职业拓展工作的能力,以及通过会计职称考试、提升职业层次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构建及考证要求。在调研了南通的两所高职高专院校和两所中职学校,对中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和考证要求的对比分析基础上,基于会计专业岗位的职业成长规律和中高职衔接学生认知规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开发理念,以系统论方法为指导,构建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表1)

主要参考文献:

[1]郑小艳.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探索与思考――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会计与审计专业为例[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4.4.

[2]欧亦兰.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2+3”模式下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7.

[3]李盼.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