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工程管理软件论文范文

工程管理软件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程管理软件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工程管理软件论文

第1篇

1.1人员的组织与管理

一项工程的具体工作涉及到人员的管理,工作任务的分配,责任内容的明确,因此人员的组织及管理是工程项目的关键因素,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项目组人员的构成、优化。

1.2软件质量管理

软件质量管理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决定着质量方针与责任的范畴,包括质量计划设计制定,项目质量检测保证和项目质量控制等程序。通过保证手段在质量过程中有效进行。

1.3软件配置管理

英文简称SCM,是在开发者中,标识,控制和管理软件变更的一种管理。配置管理的使用取决于项目规模和复杂性以及风险水平。软件配置管理针对开发过程中人员、工具的配置、使用提出管理策略。记录软件项目产品的更新过程,从而保证研发者在软件项目周期的各个阶段能够获得准确的产品配置。对项目开展过程软件开发进行有效调控和有效预测具有重要作用。

1.4编写软件项目计划书

它是软件项目管理组的首要任务,主要包括工作量、成本、开发时间的估计。并根据估计值制定和调整项目组的工作,详细记录了开发日程安排,资源供需,项目管理等各项情况。使从事该项目的人员了解该项目的大致情况。

1.5软件风险管理

软件工程风险管理是预测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害到软件产品质量的潜在因素的问题,对风险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评估。计算机软件风险预测的准确性评估与有效防范措施的应用都利于提高软件工程的效益,降低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有效保证相关利益业主的权益。这几个方面都是相互贯穿、交织于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的。

2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解决方案

2.1人员工作安排不明确,应建立团队合作意识

在工程项目开发过程中是需要每个岗位人员的相互协调及无障碍交流,没有团队协作意识是无法有效的利用时间和资源开展各项工作。因此我们要提高一个工程项目的工作效率,就要合理安排人员的工作分配,强化每个工作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有效避免管理团队中存在的分工不明确,不合作的问题。只有相互协作和相互信任的情况下才能高效的完成一件优质的软件工程项目。建立一套完善的人事考核制度,加强对员工的职位升降,工资奖金分配管理,有利于提高员工开发软件工作的积极性。

2.2缺乏实践性调研报告,应纳入到软件项目计划书

软件开发工程不仅要创新变革,也要考虑到它的实用性,以往出现的多个工程项目没有对实际项目建设中的需求实体和实际进行要求,以及实际项目建设的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调研,导致出现设计完整的软件产品运用与实际偏差较大,造成不必要的人员和资源浪费。因此要在软件设计前给予项目调研工作高度重视,对实际软件项目的需求及要求严格调查,应将软件项目调研报告附于项目计划书中,引起重视。

2.3风险管理意识不够,应该强化提高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认知

风险的发生很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风险的发生是具有可控性的,如果能有效控制就会避免发生风险事故。可往往在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作人员却很少知道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于是在软件开发中应提高项目主要负责人的风险管理理念,提高自身对风险管理预测能力的水平。只有了解了风险管理理论与风险管理体系,定期对项目实施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有效排除,把控好风险管理前后的形势。

2.4杜绝搞工作进度,应要完善管理体系,对工作进度严格把控

第2篇

标准的制定应当建立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之上,这一点光靠凭空捏造是不行的。制定标准的根本目的是:对社会生产秩序加以改善,并且在一定范畴内推动产品的流通,进而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从某种层面上而言,与人类的语言相同,"标准"是衡量人类劳动产品的一项重要标准,且随着人类文明和知识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进入工业时代后,产品的生产过程开始呈现工业化、综合化以及现代化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常常需要多家企业与多个行业参与其中,并且需要对多项技术进行融合,才能将产品完美地呈现。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愈发频繁,这势必会影响各个国家的国家标准,在某种程度上这其实也促进了国际标准的形成。一般情况下,国际标准通常是经由国际电信联盟、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共同制定,并且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进一步明确的标准。

2软件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不断强化软件工程质量。软件工程质量保证工作所指的就是开发出现的新软件进行检验,来确保这些软件达到有关规定的标准。该项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对软件产品进行审查、对一些工具、设备进行审查,以及对软件开发技术的审查评审,最后根据审查所得出的数据做成报告。具本人多年的研究经验,软件工程质量保证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流程:

①成立软件工程质量审查小组;

②合理规划小组审查活动;

③不断优化小组工作内容,避免小组在审查过程中出现漏洞。

(2)不断强化软件工程质量的管理程序工作的开展。我们知道,通过有效的软件管理,可以有效的实现软件工程的工业化、软件开发、生产的规模化,所以可以说科学、完善软件工程质量管理程序是软件工程发展的强有力后盾。本文经过研究,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对软件工程产品的质量需求加以构建。其中产品的质量需求应当满足全部客户的不同要求与条件,且将这些要求与条件转变成实际的标准,并加以介绍;与此同时,还必须对客户的要求进行密切的观察,一旦这些要求发生改变,那么就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对软件工程加以补充,进而使软件设计更加的完善。

②制定一套软件产品开发与维护的有效方式。

(3)不断加强对软件开发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人是软件工程开发、管理等一系列活动开展的主体,所以不断加强软件开发队伍、软件工程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对于提高软件工程质量标准至关重要。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聘请优秀的软件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人才,积极学习国内外高效的管理经验,降低甚至是避免软件管理问题的发生。第二,定期组织有关软件开发知识与技术方面的培训,并积极号召广大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参与其中,以便使其能够掌握最先进、最前沿的软件工程开发技术与管理知识,且进行考核,以保证培训的效果与质量,进而真正实现提升员工素质与技能的目的。

3结语

第3篇

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建筑业是我国建筑业的客观要求。,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质量和实际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现状、寻找差距,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用以指导软件的开发,推动实际应用的深入,对于提高我国项目管理水平、实现行业信息化、产业结构高度化,都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2、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2.1概念的界定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以下简称为项目管理软件)是指以项目的施工环节为核心,以时间进度控制为出发点,利用计划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费用、资源等进行综合管理的一类应用软件。它包括五个主要功能模块:进度计划管理功能、资源管理功能、费用管理功能、报告生成与输出功能、辅助功能(主要指与其他软件的接口、二次开发、数据保密等)。这种概念源于对国外类似产品的概括,如P3(PrimaveraProjectPlanner)、MicrosoftProject、HarvardTotalProjectManagement、HarvardProjectManager.从广义上看,项目管理软件包括了与项目管理工作相关的各种应用软件,可以涉及进度、费用、资源、质量、风险、组织等各个方面,是项目管理相关软件的总称。

2.2发展概述

国内项目管理软件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见图1)。

第一次,90年代初,标志是研发主体由用户本身转变为专业化的软件。在70、80年代多是各用户单位自行研制的单项功能的初级产品,即自己提出需求、自己研究、自己开发、自己使用,是一种完全的小生产方式,在近二十年中发展缓慢。90年代初,市场带动出几十家专门从事建筑管理软件开发的高民营企业,软件开始走上化、专业化、商业化的快速发展道路。

90年代是国内建筑管理软件迅猛发展的十年,工程造价、工程量、钢筋配料、平面图制作、标书制作软件等新产品大量涌现,价格逐渐降低、功能不断完善,界面友好、操作方便,通用性、实用性增强。

第二次,90年代末,标志是产品由单机版转向系统集成。如将项目施工方案的设计、概预算、工程量计算、进度计划、资源计划、费用管理、事务性管理等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运行环境由单机用户拓展到网络多用户,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内部的数据共享。

进入2000年来,项目管理软件的研发出现了滞缓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市场因素又有技术因素,既有外部环境的又有自身条件的制约,如加入WTO的影响、用户需求的变化,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通讯技术的进步等。项目管理软件发展的方向在哪里?必然趋势如何?怎样应对?这些摆在众多业内人士面前。

3、国内项目管理软件的现状

3.1外部环境分析

3.1.1机遇

(1)积极的政策环境。2000年7月国务院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在投资融资、税收、产业技术、出口、收入分配、人才吸引与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建设部正在领导制定《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通用标准》和《建设信息平台数据通用标准等通用标准,以规范建设领域信息市场行为。各省市地方的建委、定额站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区,积极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制定一系列的优惠办法,培育扶植当地软件企业的发展。

(2)巨大的市场需求。项目管理软件作为一种行业专用软件,其发展与建筑行业自身的兴衰息息相关。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类施工企业10多万家,项目经理部几十万个,除此之外工程监理、审计、建行、甲方等单位也都是管理软件的用户,远期软件需要量应在100万套,但现在软件总的销量不足2万套。加入WTO以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国内总体建设投资规模扩大,这将会为建筑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必将拉动行业软件市场需求的增长。

(3)信息技术在建筑业的广泛应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建筑业应用信息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项目管理软件的普及推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主要表现在:1.网站建设从无到有,形成了政府网站、行业网站、企业网站三个层次。2.广泛应用计算软件和工具软件。3.在施工中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1.2挑战

(1)项目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软件的应用要有一定的条件,目前我国项目管理中影响软件应用和开发的主要问题有:1.管理工作尚未标准化。例如各种报告、信息、数据及各种费用项目的划分,各种文本等的标准化程度不高。2.工作过程中的随意性,非程序化工作和干扰,使先进的计划、控制方法和程序难以使用,难以显示出它们的效果。3.整体管理水平低,各层次的管理人员尚不能掌握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不仅限制了对软件应用的需求,而且进一步拉大了国内项目管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2)国外竞争者的挑战。目前,打进中国建筑市场的国外软件有MS-Project、P3等。这些软件功能强大、专业性强、知名度高、营销方式灵活。如P3软件在国际上具有极高的知名度,逐渐成为工程项目管理行业的标准软件。世行也在大型项目上推荐使用P3软件。加入WTO后,外国软件企业将享受国民待遇,出口补贴政策、政府采购将受到限制,我国的产品市场不仅要开放,服务市场也相应开放,软件市场从而将完全开放,国内软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且,加入WTO后,外资建设项目增多、建筑市场逐步放开,国外工程设计、承包、咨询单位的大量涌入会加大MS-Project、P3等的市场份额。

国产软件一般在功能设置和运行机制上更符合国内用户的需求和习惯,如有双代号网络图、前锋线功能等。但在用户界面、报告生成与输出、数据交换、二次开发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这些软件目前还不可能用于国际工程项目。

3.2内部条件分析

3.2.1优势

(1)技术成熟。国内项目管理软件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研制出适用于公司和项目两个层次的产品,而且部分软件的技术水平达到新的高度,令外国同行刮目相看,为发展适合国情的信息产品奠定了技术基础。如北京梦龙公司的智能管理系统Pert、大连同洲公司的项目计划管理系统TZ-Project.

(2)市场占有率高。初步估算,国产软件的市场占有率在三分之二以上。此外,用户购买软件后,需要经过培训,才能掌握运用。一旦熟练使用后,就倾向于继续购买后续产品,而不愿转购其他公司的同类产品。这一消费特征有利于率先占有市场的软件。多种原因造成国内软件企业已抢先一步占领市场,建立起销售渠道和用户对它们的信任。

(3)服务本土化。软件的价值归根结底表现在对传统行业的服务上,软件行业竞争的核心是服务的竞争。国内的软件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市场开拓,已在全国的数十万用户中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深入到公路、港口、建筑、市政、铁路、水利、电力等各个领域,能够快速响户要求,提供全面的咨询培训维护服务,这是外国公司在短期内无法做到的。

(4)人才优势。国内软件开发人员的薪酬平均低于国际水平,是美国的1/30~1/20,可大大降低软件研发成本。此外,国内建筑市场运作不规范,用户需求差异大,而国内研发人员熟悉行情,与用户容易沟通,开发的产品更符合“国情”。

3.2.2劣势

(1)品牌与质量。国产项目管理软件数量不少,但没有一个能够像P3那样知名的品牌。几十家软件研发单位“各占一个山头”,国内市场呈现小而散、四分五裂的格局。在研发过程中普遍缺乏严格的测试环节,软件的改动和版本的升级频繁,造成成本的增加和维护上的难度,带给用户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软件开发管理体制,一个关键性设计人员的变动往往会严重软件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在功能模块上,国产软件偏重进度计划管理,在资源管理、费用管理方面远远落后与国外软件。此外,国产软件都无法实现环境下异质数据库的互连、没有对用户开放二次开发的接口。

(2)规模小、开发资金不足。国内软件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以企业自主投资、风险投资和政府投资三种为主。大部分企业缺乏正常的融资手段,只是依靠经营利润的积累。企业规模小、缺乏“重量级”企业,、设计、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有限。据统计,50人以下的企业占40%左右,50~100人的企业占50%左右,100~200人的企业仅2家,200人以上的为零。

(3)缺乏统筹规划。由于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和方向引导,软件开发只能根据客户要求,由软件技术人员,凭自己的理解和能力进行设计、编程,造成软件开发选题雷同,而且多属低水平重复开发。企业在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力量分散,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也延误了发展的时机。

(4)人才流失。由于缺少合理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大量软件开发人员流向高收入的电信、、商业领域,国内从事工程管理软件开发的人员不足千名,其中懂工程、懂机、懂管理的复合性高级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4、国外项目管理软件的发展及启示

4.1发展概述

国外项目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可以追溯到50年代中后期网络计划技术的出现,到了60年代中后期网络程序已经十分成熟。整个70年研究的重点是完善和扩展网络模型分析软件的应用功能,如成本和资源的平衡优化;同时提出并研究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进入80年代以后,PC机的普及和项目管理工作的化、标准化,使一般中小型企业、中小型项目也可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网络技术才真正普及。90年代后,项目管理软件发展迅速,不断有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软件推出,在项目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成为项目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项目管理软件的功能层次不断提高,对应着三个显著阶段:

第一层次,也称基本功能,如进度控制、质量管理、资源管理、费用控制、采购管理等,是对基层工作流程的模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数据共享,减轻了基层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在80年代已基本完成这方面的功能开发并在基层项目管理中广泛应用。

第二功能层次有两个特点:一是分析和预测功能,包括工期变动分析、不可预见事件分析(如恶劣气候、汇率变动、市场物价变动、分包商情况变动等)。在分析基础上产生预测功能,主要包括进度预测、投资预测、资金需求预测等,并有相应的数学模型。二是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和通讯功能,主要是局域网上的多用户操作和多项目管理,以及借助Internet、Intranet,邮件、电子信箱等先进的通讯工具和手段,减少项目管理班子的工作所受的地域限制。P3及MS-Project都是这一层次的产品。

第三层次是基于因特网的项目管理,使整个项目管理业务与因特网结合,具有跨平台兼容、交互性和实时性,项目成员可以协同工作,实现在线文档管理、在线讨论、视频会议等。到目前为止尚无完善的产品出现,但有两个软件Mesa/Vista,WebProject已初具雏形。

4.2发展启示

目前国内项目管理软件的发展还处在第一阶段。某些软件具备或正向第二功能层次发展,没有基于因特网的第三阶段软件。国外同类软件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到启示:数据通讯、多项目管理、多用户环境、多系统兼容和与Web技术集成、增强用户自定义功能,这代表着项目管理软件的新发展。客户机(Client)/服务器(Server)模式向浏览器(Browser)/服务器(Server)模式转变将是必然趋势。

5、对策

5.1我国项目管理软件SWOT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可归纳出我国项目管理软件SWOT矩阵。

5.2政府和行业协会

(1)规范项目管理,实现与国际接轨。推进《施工项目管理规程》、《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等的制订和落实,严格按规程、规范和标准进行项目管理。在项目管理中推广使用WBS(项目结构分解)等,保证数据采集的完整与统一。加强信息技术标准研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利用标准来占领市场。

(2)统筹规划,抓大放小,分类指导。制定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技术政策,确定产业升级目标,合理选择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对各省市地方的造价、钢筋、工程量等单机软件鼓励自由竞争,让市场来决定优胜劣汰,同时强化行业管理,维持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对项目管理软件的研发加强扶植力度,增强国产软件自主发展的能力,重点扶植、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3)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行业协会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联系,为企业在技术、管理、市场信息、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

5.3软件企业

(1)利用政策,把握机遇。认真研究、充分利用国家为产业发展提供的政策环境,要充分利用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力争在三、五年内完善项目管理软件并实现产业化。

(2)调整产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推进产品创新和产品重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要强化知识产权管理,积极实施信息技术专利战略,按国际项目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产品,争取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正在研发之中的,要多研究国内外同类软件,合理选择细分市场,采取产品差异化战略或市场跟随战略。

(3)规范企业管理。积极参与ISO9000,CMM,ISO14000等国际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和国际安全认证,加强软件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吸引并留住各类优秀人才。

(4)服务创新。推动软件售后服务的化,建立专业的咨询服务机构。不具备持续开发能力的公司应向增值服务的专业服务公司转变。从目前发展趋势看,软件的升级、维护、咨询活动的利润比销售的更可观。

6、结论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研发的整体水平较低,实际应用情况不容乐观。要改变这一局面,政府和企业都要付诸努力。政府和行业协会要规范项目管理,实现与国际接轨;统筹规划,抓大放小,分类指导。软件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规范企业管理及建立服务创新的体制。

参考

[1]MatthewJ.Liberatore.ProjectManagementInConstruction:SoftwareUseAndResearchDirections[J].JournalOfConstructionEngineeringAndManagement,2001,(March/April)。

[2]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出版社,2001.

[3]陈昌柏。WTO-ITA与中国IT产业发展[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4]王雪青。国际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