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轮训总结范文

轮训总结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轮训总结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轮训总结

第1篇

20__年农电工轮训工作总结

根据省电力公司冀电人资[20__]9号文和市局衡电[20__]28号文关于“实施农电工素质提高工程”的号召,照省、市公司相关文件要求,我局单位积极开展了农电工轮训工作,取得了突出效果。农电部对全体员工的轮训工作按期按批次进行了安排部署。从7月开始,我局在18个供电所完开展了农电工轮训工作,截止10月底,参加培训的人员560名完成人员培训占总数的80,在培训期间保证了学习人员的出勤率,每次的学习都有签到、签退表加强了学习管理工作,制订了完善了学习制度。每次培训结束都针对培训内容进行了考核,以督促学员学习效果,提高轮训工作的学习质量。(有部分单位因季节性工作性质延期开展)。现将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特点

从各单位上报的轮训计划和总结的情况来看,今年的轮训工作普遍开展得及时迅速,参与面广,效果比较明显。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领导重视,组织周密,安排到位。市局文件下发后,我局各级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利用工作间隙全员脱产开展轮训工作。一是单位领导亲自抓。接到轮训通知后,部分单位积极召开轮训专题会议,成立轮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领导亲自选定轮训内容,亲自过问每一个轮训环节,亲自督导落实轮训效果,统一制定计划安排,严格工作措施。二是单位领导亲自学。在轮训过程中,领导带头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带头参加讨论。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重点突出。今年农电轮训工作,参训单位都能按照文件的要求,结合单位工作实际,采取听讲座、专题辅导、撰写心得、考察考试等形式轮训。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重点突出。

(三)轮训扎实,质量提高,效果明显。在短短的轮训工作中,大多数单位都能够自始至终地按照轮训工作计划的要求,把提高农电工轮训质量,增强轮训实效作为轮训工作的主要目标,扎扎实实地进行轮训,做到了轮训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汇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短时期里取得了明显效果。通过轮训,进一步增强了我局员工的整体素质。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今年的轮训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讨论,加以改进。

一、是个别单位对轮训工作不够重视,或借口工作忙没时间开展,或随随便便走走过场,流于形式。轮训工作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责任意识较差。

二、是多数单位开展轮训工作形式或老套或单一,创新不够。没有深入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党员轮训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

三、是有的单位安排的轮训内容过深,短时期内无法消化,效果不够明显。

第2篇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宣传骨干业务能力,提高全市宣传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根据支队要求我于5月31日开始每期组织2名宣传岗位见学轮训。现将培训期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不足之处

对器材装备不熟练,视野不够开阔,不善于把握信息源,自身的知识面狭窄语言词汇量远远不能满足宣传岗位的需要。不能把美好的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

二、收获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对宣传工作作有了新的认识,加强了自身文化底蕴和政治思想修养,培训期间参加了各种大型活动水域救援、红歌比赛、市机关文艺演出等一系列活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经过宣传科的老师的指点充实的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和工作的理解力、和创新力还有对相机等使用感光、快门、光圈有了新等认识。

三、努力方向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本次学习后使我认清了这次培训的重大意义、认清了自己岗位的重要、认清了自身的不足和努力方向,拓宽了视野,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职责,全方位多视角去展现新时代“火焰蓝”形象。维护自身形象,营造有利的氛围,取信于民,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我们的工作,发挥我们的宣传工作重要性。

四、心得体会

第3篇

我们分别在业务部、海铁联运中心、智能调度中心、港联捷、海运中心、客服中心、计费中心、保税和跨境以及查验分拨中心和冷链十个部门分别学习一天。虽然说是10个部门,但是在业务上,内容上,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十个子公司。因为每个中心部门又会分为几个业务或者综合部门。

业务部,有十四个主营业务。第一个,无车承运,业务操作单位属于港运泰,智能调度中心,主要是整合集装箱,油品,以及矿石等大宗干散货运输市场。第二个,全程物流,青港物流作为现代综合物流,布局全码头的衍生产业。全程物流主要提供码头装卸,船代货代运输全称综合。第三个,内陆港贸易,一多式联运,完善内陆港的布局板块,海铁联运箱量不断增长。第四个,贸易金融,除了传统物流运输服务,青港物流也把物流金融增值作为自己的主营业务发展。第五个,场站,场站可以说是青岛港的特色所在,将传统场站打造为信息化,智能化场站。现阶段的场站有,港联捷,港联欣,港联荣,港联华等等。第六个,仓储,比如说,保税中心,冷链中心。总共十八座专业仓库。第七个,电商,跨境电商的服务中心,主要提供报关报检,分拣查验,仓储备货等一站式的综合性跨境电商服务。第八个,危险品板块,危险品管理中心,作为业务操作中心,提供进出口危险货物集装箱整箱存储,订舱货运,报关报检,箱体检验等业务。危险品作为进口物品的重点检查对象,实行军事化管理,保障万无一失。第九个,查验,查验分拨中心为主要操作单位,主要是配合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还有海关查验,固废查验。

除此之外,还有客户服务中心,设备租赁,整车,航运平台业务,以及修租箱业务,总共十四项。业务部的学习中,只是大概的对青港物流的业务有了了解,再各个部门的学习中,加深了对业务的理解。

第4篇

学习部分:

1、自学调研知识。在十一期间,理论部布置了一份读研书籍的观后感的作业。通过这次自主学习,对调查研究有了大致的了解,丰富了于此有关的专业知识,为日后的问卷调查课题研究打好了基础。

2、参加了刘楚云师姐“关于社会调研问卷设计”的培训活动。在此次培训上,师姐主要是在问卷问题的设计上培训。使我对调查的具体内容、方向有了具体的认识。在培训中,师姐还总结了很多在实践中重要经验,对日后问卷问题的设计有很大的帮助。

3、参加周志荣老师的培训活动。周老师主要针对社会调查的形式、流程等方面。使我调研的相关程序和知识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

4、参加社协的培训活动。王宇丰老师讲的“有关于我们如何选题和如何写调研报告的”培训使我对社会调研的目的、研究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在选题和写调研报告两个方面,王老师丰富的经验使我在这两个部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5、通讯社新闻写作指导培训活动。林钻辉老师先是系统的讲授新闻写作的相关知识,然后对采编部的几篇新闻稿的讲评。在这次培训中,使我对新闻写作的格式,规范新闻用语,以及新闻语言的表达有了深刻的认识。

工作部分

1、良好的完成学生工作初以及校通讯社的值班工作。本学期,我良好的完成的值班任务。在工作中,懂得了办公室工作礼仪,能够仔细认真主动的完成老师交代的工作。

2、参与了百年校庆有关的校歌部分的采访工作。在接到小组任务后,小组交流并分工合作,很快的拟定了采访的主题,设计好采访的问题。在校庆表演彩排时采访了公管学院、林学、经济、信息学院等数个学院的相关负责人,良好的完成分配的采访任务。

3、参与关于德育在线的改版调研。此次调研分为,找资料、设计问卷、问卷调查、输入数据、分析问卷数据、得出论文报告等工作。我主要参与了分析各大高校思政在线的特点,并从中对比分析了我校德育在线的状况,根据所找的资料设计15道问卷题目,完成50份的问卷调查,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中,最后对所得数据分析结果做了论文报告。                              

总体分析

在通讯社的学习与工作中,大部分的任务都能够良好的完成。但是还存在着很多地方要去改善。首先是,工作中的交流做的不够。其次是相关的知识,尤其是数据分析操作不是很了解,使我的问卷调查的相关工作完成的不是很顺利。再是,论文报告的格式不标准,论文的写法不熟悉。但是,我相信经过日后的培训和多次实践,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优质的完成所交代的任务。

第5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乡教师异地交流,在校师范生顶岗实习已成为一种时尚,然而它不仅仅是一种时尚,而是一种潮流,一种促进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探索新课程实施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仅对乡村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对城市教师也是一种新生活的体验,对他们的综合素质也是一种提高,尤其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下面就我校顶岗实习生两个多月来的工作做出以下总结:

一、2011年9月初,我们学校迎来了郑州师专5名大学生,他们到校后,在校长的关照下,我们精心给他们安排了食宿等,使这些初来乍到的大学生有一个安心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他们解除了一切不必要的后顾之忧,并妥善安排了他们的学习工作。通过学校领导组认真讨论研究,顶岗生实习工作由教导处具体负责,并安排对口辅导教师,具体工作是这样安排的,第一周由教导处牵头,带领实习生听课,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备课实习,传授教学经验及教学方法,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等。第二周,实习生正式进入课堂上课、实习,并由辅导教师陪同,课后由教导处负责组织实习生辅导教师座谈,由顶岗教师谈自己上课的感受及得失,辅导教师进行点评,教导处根据顶岗生上课情况及辅导教师的点评,对他们下一步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鼓励其更好地开展工作。第三周,顶岗生独立上岗,根据顶岗生前两周备课、上课情况,同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安排2名顶岗生教八年级政治、历史,其它3名顶岗生分别教七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并同时开始正式独立上岗,而后,在教导处的安排下,不断对顶岗生,进行听课,评课、指导他们的工作。

二、两个多月来,在学校的精心安排下,五名大学生均自觉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耐心辅导学生,并积极参加学校各班活动,如实习期间任七年级语文的实习老师能真正做到认真备课、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李宁老师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主动与学生交朋友,适时了解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感受;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到教学上精益求精,为我们在校教师树立了榜样,xx教师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课堂上善于启发诱导,全面调动学生的教学积极性。顶岗实习生,在教学理念,某些新的教学方式对我们在校教师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他们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在校教师认真学习,从他们身上我们也发现了我们优势和不足,这一点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两个月来,5名大学生的实习工作,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初登讲坛,热情高、干劲足,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应用的教学经验和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两个多月来的教学实践及我校辅导教师的精心指导,使他们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同时通过与顶岗生的接触、交流,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辅导经验。

四、学校及时组织轮岗教师进行总结汇报上示范课,与顶岗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相互之间都有较多感触,通过轮岗培训,她们带回全新的教育理念,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新的学生观、质量观、人生观。我相信今后如果有机会,我们一定会把此项工作做的更好。

第6篇

【关键词】信息化 监测系统 目标 原则 实现

一、前言

百色银海铝业内部局域网于2002年建成,供电、组装、空压站3个循环水站并配套3套独立软件系统,各个站库均已实现自动化。但由于空站软、硬件系统无法使用和另外两个系统都是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来实施,没有形成系统的平台。生产数据只有供电循环水系统形成共享机制,其它系统在纵向上的应用也限制在本站库内,没有形成分级共享机制。

二、系统设计目标

为满足生产监控信息化的需要,建设总循环水监测系统统一平台,按照“生产设备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以安全生产为前提,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工业控制技术等,将工业控制技术及网络技术应用于本系统,建成一个以工业以太网为基础的集工业生产集中监测统一的指挥平台。对整个循环水统一的管理、调度和远程监测,生产监控系统完成所有站场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存档。提供一个信息准确、查询便捷、管理高效、美观实用的信息管理平台。

总循环水监测系统软件实现的内容有:稳定、可靠、安全地对生产全过程实施监测,包括实时设备参数和数据;建立总循环水系统,OA用户通过此系统查看生产数据,同时在用户权限范围内通过网络设置、修改和查看数据;建立基于浏览器的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监测所有生产数据;实现生产业务管理数据和质量检验管理数据输入、查询和分析、输出,输出形式支持表格和图形输出,实现无纸化办公;建立具有向下兼容已有系统的软件构架,便于实时监测已有监测系统的数据,并为未来扩展预留软件接口。

三、系统设计原则

建设总循环水监测系统是为了实现安全高效的生产管理,通过ADAM采集模块和组态王及PLC技术对已有的供电、组装循环水实施信号量采集和自主研发空压站站点系统软件,并集中监视和统一调度,为决策提供辅助信息。要实现上述功能,必须建立对全企业监测、分析和管理一体化的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大型开放式系统,提高企业整体生产水平和安全水平,实现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目标。

(一)安全性原则:系统对外通过硬件防火墙确保系统数据信息的安全;系统按照独立事务原则设置权限,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用户密码采用MD5算法加密,该加密算法不可逆,如果用户遗忘密码,只能由系统管理员重新设置;系统数据库服务器采用RAID-1 磁盘阵列,实现数据双通道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

(二)先进性原则:系统的软件设计采用先进的asp+组态王技术,能构建一个快速响应,数据刷新时无闪烁的浏览器页面,有针对性的解决数据交互时,浏览器页面闪烁的问题,为信息及交互奠定基础。

(三)实用性原则:系统充分考虑用户的业务需求,按照用户的运作模式,实现监测信息的收集、处理、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提高调度管理信息化水平。各种生产设备运行的信息全部传输到信息化总循环水监测系统,便于生产调度人员对全矿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和调度。

(四)复用性与可扩展性原则:系统软件设计采用三层结构,分层用户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用户表示层包括人机界面的所有表单和组件;业务逻辑层包括所有业务规则和逻辑;数据访问层包括对数据库的所有交互。系统软件的分层模块化结构,使各个功能模块的耦合度降低,从而大大降低了应用系统二次开发和维护的成本。

(五)标准性原则:总循环水监测系统采用现行的国家标准,符合行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在符合通用标准的前提下,提供各种层次的尽可能多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接口,实现子系统最大限度的信息共享。

四、系统技术实现

(一)系统软件结构

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软件系统采用B/S、C/S结构,其特点如下:

B/S架构是一种灵活的模式,部署简便,只需安装配置一组服务器,其它的终端只要有浏览器就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其它手段访问服务器,进行业务应用操作。这样对项目实施的成本和周期的控制很有效用。企业用户不需要再对客户终端一一维护,技术问题、版本更新、数据效验等都只需要在服务器端由系统管理员来统一维护,这样用户操作员可以集中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总循环水系统采用B/S模式,开发平台采用Macromedia Dreamweaver 8,编程语言为asp。系统的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C/S架构,即大家熟知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它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空压站采用C/S模式,开发平台采用组态王和基于组态王编程软件。系统的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二)实现方案

业界通用的空压站循环水监测系统的实时数据、状态显示采用组态软件实现,优点是编程简单、响应速度快,缺点是界面不友好、有授权限制,一般只能在安装授权的机器上运行,限制了用户的使用范围。现在有些组态软件提供了B/S结构的监控系统,但是这种系统依然有用户数量的限制。总循环水监测采用先进的asp技术,使用IE浏览器访问数据库中的实时数据、状态值,完全没有用户数量的限制。用户界面真实再现现场场景。客户端IE浏览器采用AJAX、CSS、DOM技术,实现实时数据、状态异步更新,界面显示数据和底层实时数据的延时小于2秒,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视觉感觉。

(三)关键技术

系统软件架构采用先进的三层结构技术,将用户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分离,便于系统扩展和维护;系统软件通过asp技术访问各子系统的实时数据;系统软件采用AJAX技术,在IE浏览器端无闪烁更新总循环水系统实时数据;系统软件对用户密码采用MD5不可逆加密方法,使系统更安全;系统软件采用原子功能权限方法,使各个用户的权限互相独立;所有报表均可导出到EXCEL,实现无纸化办公。

第7篇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公正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的总体要求,以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提高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服务水平为着力点,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全力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职业化建设。

培训目标:通过培训,加强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增强法治观念和服务意识,自觉践行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显著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自觉规范执法行为;努力建设政治坚定、素质合格、纪律严明、行为规范、廉洁高效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

二、培训范围

坚持统筹兼顾、分级培训的原则,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一次系统轮训。培训人员包括:

(一)2014年以后新进执法人员;

(二)“十二五”前三年未参加任何培训的执法人员;

(三)“十二五”前三年已参加培训但未完成培训学时要求的执法人员;

(四)“十二五”前三年已参加培训且完成培训学时要求的执法人员,已经完成的培训学时可计入总学时,但是应当参加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大纲要求的新增内容培训和我市新出台的涉及交通运输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培训,新增内容的培训时间不少于10个学时。

三、职责分工和时间要求

市局负责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检查监督。每年举办执法人员培训班,重点培训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和局属各单位内设法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一线执法骨干人员。

各单位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对所属单位执法人员的培训。到2014年底,各单位累计完成轮训人数的比例达30%以上或人均学时20学时以上;到2015年底,累计完成轮训人数的比例达80%以上或人均学时40学时以上;到2016年底,全面完成轮训工作。

四、具体任务和要求

(一)培训内容。各单位要按照部颁培训大纲的要求,结合我市新出台的涉及交通运输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合理设置培训课程,科学安排培训内容,综合涵盖政策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廉政教育及职业道德等。

(二)培训方式。要丰富培训形式,综合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警示教育及军事化训练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培训学时。执法人员三年的面授总学时不少于60学时,可一次性完成也可分年度完成。参加不同层级组织的培训可以累积计算学时。各单位要建立学时登记制度,如实记录执法人员轮训情况和考试结果。

(四)培训师资。重点选择取得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培训师资证书的人员,也可选择经省厅及厅直行业管理机构执法骨干培训班培训的人员,适当选择纪检、法院、检察、法制、高校等单位人员。

(五)信息报送。实行轮训工作信息年度上报制度。各单位要认真核对所属执法人员的基本信息、执法岗位信息、培训学时按年度统计,及时上报市局备案(统计表见附件)。

执法人员系统轮训任务完成后,各单位要认真总结轮训工作的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于2016年11月30日前报市局。

(六)考试。各单位在每期培训班结束前,要组织执法人员考试,考试试题从部题库中抽取。在部题库下发之前,各单位按照部考试大纲的内容,自主命题、制卷、阅卷。考试不合格的,各单位不得将其本期培训计入总学时。

省厅将在全省轮训工作完成后,进行新一轮执法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对考试不合格的,集中安排一次补考,补考仍不合格的,注销其执法证件。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要制定执法人员系统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执法人员轮训工作任务。

(二)强化指导监督。各单位要加强对培训机构和培训工作的监督指导,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按期完成每一年度的轮训任务。同时,不能为盲目地赶进度、赶时间而忽视培训质量,时间服从质量,速度体现实效,确保轮训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第8篇

关键词:教育培训 县气象局局长 建构主义学习观 教学方式 综合素质

一、培训方式研究的现实需要

作为我国气象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受训人员最多、培训力度最大的一次基层干部培训,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按照“集中组织、分散实施”的原则,由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牵头组织湖南、四川、河北、安徽、湖北、新疆的6个省级气象培训中心共同开展了县局长轮训工作。截至去年11月,累计培训县局长近1600人,完成近70%的县局长轮训。在这两年的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过程中,各省级气象培训中心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自身教学管理和服务理念,为更好地完成培训任务,与时俱进,勇于探索。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把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列为干训工作的首要原则。这就要求我们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关注学员特点以及他们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和活力。目前,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干部队伍呈现以下特点:知识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工作经验丰富,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相对较强,但相互交流比较少,特别是跨省之间兄弟县气象局局长之间交流更少。他们一般不会盲从教科书的见解和教师的看法。因而,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培训方法,寻找适合县气象局局长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培训方式研究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观、kolb经验学习圈以及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为干训工作教学方式的改进,从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地位,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刺激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不应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应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2、KoIb经验学习圈

美国学者DavidAKolb经过研究发现成人整个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学习循环圈说明成人学习是一种自导性、自主性、主动性的学习。

3、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

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rua)“三元交互决定论”,把影响人心理技能的因素分为三类: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和人的因素。班杜拉认为:这三者之间,每二者都具有双向的相互决定关系,从而构成个体机能活动的三元交互决定系统,任何一个人的机能活动的现实表现都是其三元交互系统诸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产物。根据这一结论,在教学中,如果师生、教学行为、教学环境这三个因素之间能够开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机制,那么教学就会起到促进人心理机制发展的作用,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就会因此而得到发展。

学的规律是教的出发点,学员学习的这些基本认知特点要求我们建立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增进教师与学员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达到提高学员能力的目的。

三、轮训方式的实践探索

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是中国气象局推进基层气象工作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努力建设高素质县局长队伍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形势下贯彻落实好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各省级气象培训中心如何深入领会精神,把培训的各个环节推陈出新、不断完善,值得认真推敲。

1、课程设置

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课程设计,目前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班已经形成了以“入学教育”、“理论学习”、“管理与业务系列讲座”、“体验式教学”四个模块为核心的课程结构体系。从教学实施效果看,培训内容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视野,又有切实可用的应对方略;既有深刻精辟的思想见解,又有前沿实用的理论和信息。以湖南省气象培训中心为例,该中心在七期的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中,邀请了以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中国气象局许小峰副局长、中国气象局原局长温克刚为代表的高级授课教师团队。学员普遍对授课教师和教学课程设计给予高度肯定。湖南省气象培训中心在组织管理、计划执行、教材讲义、师资配备、学员考核等环节狠下功夫,力求把工作做到让全体参训学员满意、让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满意。

在管理与业务系列讲座教学中,把相对固定授课内容与干部培训的要求和特点、需要,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及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最新理念作为教学重点,融入到培训内容中去。为了使县局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满足来自不同地域学员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员在培训需求反馈中的要求,还在培训班尝试开展讨论式教学,为来自全国不同地域的县局长建立好讨论交流的平台,得到了学员们的广泛肯定。

由此,我们提出建立“2+4+1”的培训教学课程结构体系:2是前期两项教育,“入学教育”和“形势教育”; 4 为四个单元,即“现代气象业务体系”、 “基层公共气象服务与社会管理”、 “党性修养和基层管理”和“区域特色讲座”四个课程单元;以及1个体验式教学环节。

2、教学方式

①研究式学习。我们尝试在培训中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式学习活动。学员可事先就自己工作范围中的难点、热点问题选定研究课题,在自己所在地区和单位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在培训期间集中时间和精力,完成课题研究;也可以几个学员选定一个课题,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员自主提出研究课题,自愿结成课题小组,自觉收集整理资料,自由进行课题讨论,积极主动开发研究资源,自己动手形成课题报告等。通过以重大问题形成相应课题报告为牵引,使学员成为学习的主体和研究的主体。联系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深入思考问题,清理思想认识,总结经验教训,创新工作思路,从而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务求学习的实效。这样的培训,既锻炼了学员开展调研、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有实际的研究成果。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员自然会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完全可以达到培训的目的。

②小组交流讨论学习。县局长培训班常采用了分组交流讨论的学习形式。其主要流程包括:确定研讨主题、分组讨论、班级内分组汇报、班级内交流研讨、总结点评。其中,分组讨论是整个小组学习的关键环节。为了使组员参与比较充分,小组的规模不能太大,否则可能会出现喜欢说话的人独占小组活动时间,其它学员根本轮不上发言的情况。小组讨论定要形成真正的讨论局面,小组各成员共同就某些话题进行研讨,发言内容间有逻辑关联,有思想的交锋,而不是小组成员一个一个轮流发言,各说各的(而这正是我们现在组织讨论的通病)。讨论后要形成小组汇报,班级内汇报,否则无法对前面的讨论起到巩固效果的作用。

③体验式教学。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体验式教学就是通过让县局长领导干部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体验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过程,它是以现场作为课堂、以素材作为教材、以实践者作为教师。在《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教学计划》中领导和专家的讲授将中国局高层的战略部署和发展思路等理论问题深入到了基础气象部门,而体验式教学是如何将将中国局高层的战略部署和发展思路与基层气象工作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体验式教学的特点:1、提高了基层气象局长学习的主动性;2、提供了基层气象局长学以致用的舞台;3、触及了基层气象局长的内心世界。同时,在做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认真研究体验式教学的三个关键要素:案例研究、实地调查和互动研讨。“案例研究”就是把每一个教学点上已经发生的故事、正在发生的事件、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作为鲜活的案例呈现在气象部门县局长面前,供其思辨。“实地调查”就是让气象部门县局长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调查,同时,也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从而实现对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互动研讨”的形式促进学员辩证分析现场点讲述的案例,需要学员在有准备的情况下,通过有技巧的运用提问和交流提升现场教学的研究深度和教学效果。结合县局长的实际情况和培训内容的要求,组织开展以基层领导干部重温入党誓词、增强党性修养,学习气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如何为三农服务、如何为当经济建设发展服务为目的参观考察活动,参观全国标兵气象台站。“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体验式教学复合了多种教学形式,具备不同教学形式带来的优点,使气象部门县局长们通过切身的体验促进自己思想的解放,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是新时期气象部门基层领导干部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下,在各教学点的共同努力下,在中国气象局人事司及各地气象局人事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气象部门县局长有了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的机会。如何让参训学员在培训中收获更多?这对各教学点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我们认真总结,继续探索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基层领导干部培训之路。

参考文献

[1]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M].教育出版社,2006-04

第9篇

一声号角,五年轮训横空出世

地方海事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影响,人员素质和基础管理薄弱,安全监控体系尚不完善,与部直属海事机构和沿海发达省市海事管理机构存在较大差距。如何缩小地方海事和直属海事的差距,巩固和加强全国一体化海事监管体制,成为摆在全体海事人面前的共同难题。

2007年,全国海事工作会议正式倡议提出“三个一”理念,迅速赢得了各方共识,在全国海事生根发芽、深入人心。

如何强化地方海事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提高地方海事队伍的业务水平?如何把握部海事局“三个一”战略和人才发展规划之间的关系?所有的问题全部指向一个答案:海事发展,人才先行。

对于人才需求,除了依靠引进,更重要的是针对全体人员实施教育培训,提升地方海事队伍的整体素质。近年来,在“三个一”战略的指导下,部海事启动了多项大型培训,如开展全国地方船检五年轮训和地方海事业务骨干培训等。仅广东培训中心一家,对地方海事的培训规模已逾千人次。

单个业务培训的发展和突破,带动了对地方海事培训的全面推进。想要提高地方海事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培养适应新形势下水上安全监管需要的人才队伍,必须开展具有综合性内容的系统化培训。至此,一次全国地方海事全员轮训酝酿已久,呼之欲出。

2011年全国海事工作会议上,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陈爱平正式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对地方海事工作人员轮训一遍”,全国地方海事五年轮训终于尘埃落定。

十年砺剑,培训中心临阵受命

自2003年成立以来,广东培训中心充分依靠广东海事局的人才、物质资源,借助社会培训力量,已经逐步建立起相应的培训基地、教材体系和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完成部海事局和广东海事局下达的各项培训任务数以千计,还承担了大量兄弟海事局委托的培训任务,并逐渐成为部海事局和广东局人才工程的智库和教育培训专家。

广东培训中心进入高层视野绝非偶然。经过慎重考虑,部海事局决定将全国地方海事五年轮训项目的全面筹划、教研工作、教材审定、组建师资、培训评估等研究任务都交由广东培训中心具体实施,为实施这个重要的培训项目做出范本。

广东培训中心临阵受命,在地方海事五年轮训课题的每个节点上,都留下了足迹。2011年11月,“全国地方海事五年轮训课题”立项,广东培训中心作为骨干力量前往北京参与研究;2011年12月,派员参加部海事局调研工作组,面向全国地方海事开展调研;2012年1月至2月,三次召开大纲编写会,组织地方海事局的专家和广东局的专业力量实施培训大纲编写;2012年3月,协助部海事局在北戴河举办地方海事五年轮训师资培训班,108位理论基础扎实、海事经验丰富的专家师资队伍由此组建;2012年4月至10月,组织专家进行教材编写,历经三次修订,推出了五十多万字的,国内首部针对全国地方海事执法人员的系统培训教材。

“《教材》充分体现了现代海事管理的发展和趋势,介绍了海事管理的先进经验,对地方海事全力实现科学发展有积极的、现实的引导作用。”专家评审组组长屠小宁在课题评审意见上写下这样的句子,“地方海事五年轮训课题”宣告圆满结题。

运筹帷幄,彰显广东培训特色

按照部海事局关于“五年轮训”的统一部署,自2012年4月起,广东培训中心承办的全国地方海事机构负责人培训已有8期之多,累计培训地方海事的负责人350人次。

高标准、高规格的师资选择,是广东培训特色的品质保证。全国地方海事“五年轮训”的师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有入选部局师资的四川、贵州、天津和湖北等省份的地方海事局专家,有广东局相关领域的专家,还有广东地方高校和教育机构的名师。

名师荟萃,灿如星汉。老师们用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渊博宽广的学识,在地方海事“五年轮训”的讲台上诠释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内涵。广东局老师的《海事管理概述》广受好评,广东局黄文清老师的《船舶检验与管理》授课幽默风趣;湖南省地方海事局陈晓安老师讲授的《水上水下活动管理》,立足于实践,通过实际案例阐述说明,易于理解。

广东培训中心还在培训中推行以个体参与、亲身体验为特征的体验式教学,获得了很好的评价和反馈。体验式教学逐渐成为广东培训的重要特色。

拓展训练是一类以学员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不仅仅着眼于提高学员的认知,而且着眼于学员的实践感知,以学员成长为出发点,促进学员的思想观念发展。拓展训练使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学员迅速融入,组成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凝聚力。

现场参观是另一种重要的体验式教学,从学员的直接经验出发学习,重视学员在参观中亲自感受和体会,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广东培训中心专为“五年轮训”选定多个实地参观点,分别位于广州、肇庆和珠海等地,所有参观点均与地方海事的执法环境存在着相似性和关联性。参观“海巡31”船留给学员最深刻的印象,当学员置身船上,切身感受强大的海事监管力量,对海事工作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地方海事“五年轮训”时间长、任务重,面对繁琐而艰巨的现场管理工作,广东培训中心将综合课程与专业课程交叉排课,将课堂教学与体验教学合理搭配,做到劳逸结合、动静结合,也展现了有广东特色的培训管理模式。

水到渠成,渐行渐合的海事队伍

2012年9月,两支队伍分赴新疆和云南,广东培训中心踏上了地方海事“五年轮训”的实地回访调研之路。

在辖区内,工作组充分征求了海事人员的意见,真实地掌握了“五年轮训”的成果转化和应用情况。随着评估的深化,回访调研一直不曾间断,或以进行电话访谈,或以函件开展书面调研。

第10篇

民主推荐制度,即是在民主、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下,通过群众推荐和班子推荐等形式,将德兼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根据新时期干部工作需要,我们结合年终工作总结和班子考评,坚持每年一次民主推荐。群众推荐时,参加人员不得少于本单位人数的80%,每个推荐者要填写《后备干部推荐卡》及被推荐者的实绩,班子推荐时集体研究,确定人选。

在群众推荐和班子推荐的基础上,由考评组对推荐卡片进行汇总,然后按照后备干部人数与初选人数一比三的比例确定后备干部人选。组织部对后备干部人选进行全面考察后,按照后备干部条件进行筛选,县级后备干部由市常委会审定,乡镇部局级后备干部由组织部部务会审定。实行这一推荐制度,为进一步提高后备干部队伍素质奠定了基础。

二、建立科学培养制度,在提高后备干部素质上下功夫

科学培养是指根据每个后备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文化水平和领导艺术,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以达到提高后备干部素质的目的。自1984年以来,我们坚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对后备干部进行科学培养,加快了后备干部的成长速度。

1、领导帮带制度。我市的县级后备干部培养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负责,乡镇部局后备干部由市分管领导和同级主要领导负责,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2、下基层锻炼制度。针对缺乏实践锻炼的后备干部,永济市委规定:凡是1985年后大中专毕业的后备干部和没有在基层工作过的40岁以下的后备干部(包括副局级)都要到基层进行为期两年的实践锻炼。改革和经济建设第一线的实践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一批人才脱颖而出。

3、定向流动制度。我们对近期成熟的后备干部,根据现职班子的需求状况,进行强化培养,逐一制定措施,付诸实施,长期在市直机关和党政机关工作的后备干部与长期在乡镇和业务单位工作的后备干部,分别有计划有目的进行“交流”培养,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经验。

4、轮训教育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后备干部的素质和文化业务知识,我们有计划地选送县级后备干部到省委党校轮训,让局级后备干部到地、市党校轮训,让业务性后备干部到有关院校进修深造,同时,每年还要对连续三年被推荐的重点培养对象进行二至三次任职前培训。通过轮训教育,使后备干部充实了头脑,加强了自身修养。

三、实行动态管理制度,保持后备干部队伍的先进性

动态管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核心是加强干部队伍经常性的思想作风建设。多年来,我们通过对后备干部工作不断完善总结,逐步从四个方面建立了约束机制:①定期汇报制度。组织部每半年召开一次后备干部工作座谈会,让他们畅谈思想体会,交流工作经验,汇报工作成绩,使组织部门及时掌握每个人的思想动态和工作实绩。②群众监督制度。群众评议最具有客观公正性。我们采取定期收集、座谈访问、考察评议等方式。在广大群众中考察评定后备干部,将后备干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③领导评比制度。依照每个领导干部与后备干部结成的帮带对子,我们定期收集领导对帮带对象的评述意见,同时将组织部门平时掌握的情况反馈给领导,增强培养工作的针对性。④名单流动制度。市委组织部半年定期对后备干部的工作成绩和思想作风进行一次考察评比;年终,市委组织部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和民主推荐的结果,对后备干部名单做一次调整补充,能者上、劣者下。

第11篇

关键词:轮训学员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185-01

1 陶冶求职激情,培养好学精神

轮训学员来自部队一线,长期在部队一线工作,自我学习的机会和时间相对较少,特别是刚毕业分配到部队的,由于相对专业知识不足,动手能力差,而且学习的积极性较差,由于学员的阅历、经验、文化素质等原因,有的学员在学习上接受能力较差,有的学员遇到问题不能正确对待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员和队干部及时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解开疙瘩,将其带到正常的工作和思想轨道上来。对于轮训学员专业知识较为单薄这个特点,首先应该解决学习激情这个问题,让他们有学习的激情和求学的热情,学员队可以根据现有情况可以调动轮训学员学习的求知欲望,首先可以通过文化娱乐活动的爱好追求来激发轮训学员的学习意识,因为娱乐活动可以很容易让人感到兴奋,能调节人学习和生活的激情,从娱乐活动中教育其正确的看待文化知识的学习。其次可以引导从简单入手,循序渐进,因为一些知识理论还不是很扎实,所以从点滴突破,日积月累,这样就不会使之感觉厌恶,并且难的知识点可以先记录后消化。最后是引导学员紧跟教员思路,让其多和教育沟通,把课堂搞活避免枯燥乏味,多将实例穿插其中,减少由于课堂的压力造成学员分心和厌烦心理。

2 突出个性优势,培育奋斗精神

轮训学员来自于部队,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学员队要善于利用他们的优势和特长,发挥他们的兴趣爱好,使他们的潜力变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发挥和突出其自身优势更利于他们在现有环境中有所追求,能够感受到自身的闪光点,引导好他们的个性优势,能够极大的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每位学员都有自身优势就会感受到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就会有信心更加的努力学习,这样也会激发其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释放。

轮训学员的管理教育有很强的专业性,不仅强调学员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学员的个性发展,这也是培养教育人才的必由之路。因此,注重和突出学员的个性优势,加强学员以兴趣带动学习的效果,培养学员的专业特长,发展其自身的个性优势,使其真正的适应岗位的需求。因此,学员队干部在管理教育中是学院个性的发掘者,对学员的特点应该充分挖掘,这就要求对干部要做到了解每个人的特点,正确的把握其特长,进而积极有效的个性特长引导到学习训练当中来,教育学员摆正位置以及端正学习态度,使学员发展个性特长的同时,锻造奋斗精神,为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3 发挥群体互助,培养集体精神

学员长期在集体生活中学习,环境与集体的熏陶与影响对学员的学习有积极的调动性,因此我们要发挥组织的优势,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发挥群体互助,培养集体精神,队干部应采用学员结成互帮对子弥补差异、分级分层次教学辅导整体提高的方法,或采用集体互助的学习方法来鼓励学员学习。在日常学习中开展竞赛,树立学习标兵,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达到学员整体达优全面发展的目标。另外发挥群体互助,培养一种集体精神就是要培养学员务实的学风,形成全队上下比学赶超的局面,队干部也要带头自学,主动关心和帮助学员,使学员感受到紧迫感。年轻人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所以发挥集体的激励作用,营造良好的集体竞争互助的氛围是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4 开展激励奖惩,培养创优精神

开展激励奖惩,培养创优精神是学员队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而对轮训学员的管理教育应当建立竞争、评价、监督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重点是要充分发挥目标激励的作用渗透到平时的日常训练学习之中,通过抓典型、立标兵、争先进,促进学员队的发展。

在日常管理中要充分利用成绩的杠杆作用,奖勤罚懒。坚持成绩的管理,对学员的每次考试成绩都张榜公布,队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成绩差或者是退步较大的同志要给予谈心疏导找出原因。从而在学员队形成良好的氛围,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员的学习成绩。

5 加强心理疏导,培养顽强精神

心理学告诉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是人的共同心理特点。能得到领导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学员就能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工作劲头。缺乏同理心的管理者往往以领导者自居,武断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我说你听,我管你服”。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被管理者口服心不服,长此下去隔阂和矛盾只会越来越深。真诚是挂在脸上、表现在行动中的方位物。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真情的流露还是为了装样子,学员一眼就能看出来。因此,同理心要求学员队干部与学员之间应真诚坦白,以心换心,通过“实话实说”的形式与学员真诚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搞好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对于保持学员的思想稳定,增强学员的全面素质十分重要。坚持把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提高学员心理素质作为硬指标来抓,结合工作实际,扎实开展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营造健康的心理行为空间,培养学员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调节能力。从而使那些专业知识较薄弱的学员有顽强不屈的心理素质。我们要注重采取学院喜闻乐见的方法,不断拓展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有效途径,初步形成了课堂教育、思想工作、行政管理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育疏导体系。坚持思想工作与心理疏导协调一致,注重思想分析和心理分析有机结合。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应及时汇报并总结学习的心得和经验,帮助学习中有困难的学员学有所获。真正达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管理教育氛围。

6 深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第12篇

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历来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早在2000年4月,局党组就提出了把干部业务培训工作作为土地管理工作基础的基础,并制定实施了相关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南京市国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南京市国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通过不懈努力,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严格适用的教学管理制度;出版了一本既有部门特色又能满足培训需要的教材;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一是编写了一本切合实际的培训教材。自99年10月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召开新《土地管理法》研讨会之后,培训中心积极协调组织局机关各处(室)业务骨干,结合工作实际编写教材章目提纲,先后召开2次研讨会,通过反复试讲,征求学员意见,最后确定全书框架为10章46节。在具体编写过程中,克服时间紧、人手少等困难,努力做好组织协调,加班加点制作印刷制版原件,于2000年6月第一期乡镇土地管员轮训班开办前完成了印制工作,将28万字的讲义发到参训者手中,该讲义不仅填补了南京市土地管理培训教材的空白,而且被学员称为“日常工作的参考书,解难释疑的好助手”。经过第一个周期的轮训检验,根据教学员反馈意见,2000年又组织编写者重新修订讲义,经过增删、调整,六易书稿,最终定稿全书为15章61节41万多字,于2001年12月正式出版。国土资源部李元部长为该书作序,认为这本书“将土地管理的理论、法规、专业知识、工作实践和经验融为一体,既可提高理论水平,又可指导实际工作;既有实用性,又有可读性;既可作为专业知识培训的教材用于课堂教学,又可作为工作中随手翻用的工具书,用于工作参考,还可作为社会上自学自用的宣传读物用于国土管理宣传”。

二是配备了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员队伍。为了保证教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抓住“严把入口、制度管理、激励跟踪”三个环节。在选聘教员时不仅重视高学历,更看重职业道德,把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及丰富的工作经验作为主要标准,通过摸底和多次试讲的筛选,聘请了20名同志作为教员,他们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已获得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学位的6名,平均年龄不到40岁,具有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全等三高一全的特点,其中,地方高校教授3人、讲师1人、市局领导2人、机关处长和业务骨干14人,组成了一支教学专家与本系统内在职干部相结合的教员队伍。在教学中要求教员写出教案,准备详实的案例,提前5分钟进课堂,课后留20分钟答疑。每期轮训班结束时都发放征求意见表,由学员给每个教员投票打分,对优秀教员进行通报表扬,将学员意见及时反馈给教员。

三是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相继建立了考勤签到制度、考试考查制度、情况通报制度等,规范了教学秩序,从制度上保证学员能真正静下心来学东西。在教学方法上坚持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小组讨论和大会发言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实地观摩相结合。在轮训间隙通过召开学员座谈会,到区县调研等进行培训效果跟踪,听取意见,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参训人员和单位普遍反映培训内容全面、系统、实用,具有参考性、指导性;办班正值新旧土地管理法交替之际,及时解决了基层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培训对象定位准确,从基层训起,从根基抓起,有利于国土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学管理严格,培训落到实处,收效明显;生活保障有力,学习环境安心,业余生活舒心。

近二年来,南京市国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4期,参训人数973人次;承办培训班33期,参训人数

1650多人次。历时一年,完成了第一个周期的全市乡镇土地

管理干部轮训任务,参训人数292人,参训率100%,到课率98%,考试合格率100%,平均成绩93.5分。通过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南京市国土管理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有力保障了局党组提出的“争先进、做贡献、创一流”工作目标的实现。国土资源部李元部长在听取了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培训工作汇报后,高兴地说:全国18城市联席会议中有三分之二达到南京的水平,我就很满意了。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对南京市国土资源局的培训工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于2001年12月,在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交流了经验。

通过学研结合,增强了依法行政自觉性。培训中坚持把培训学习与工作研讨相结合,培养实用型人才,并注意在实践中锻炼人才,在选拔任用干部时,注意把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评价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方面。许多同志珍惜培训机会,带着问题去,载着收获归,目前全系统业务学习已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习研讨气氛越来越浓。第一个周期轮训结束后,围绕“如何开展国土管理所正规化建设”为题展开讨论,各国土管理所来稿踊跃,并有13篇被《地政月报》杂志刊用,这种自发的理论研讨反映了干部业务素质的提高,反映了依法行政意识的增强。六合县雄州国土管理所所长朱长明颇有感触:以前拆除农民多占用的宅基地时往往采取强制措施,强行拆除,引起农民误解,屡屡上访,影响了国土管理部门形象。通过培训,2000年下半年雄州所查处了两起违法用地案件,从立案到调查取证,严格按行政处罚程序操作,最终农民自行拆除了已盖好的二层楼房,既避免了矛盾激化,又保护了耕地。

第13篇

关键词:大规模培训;方案设计;培训实施管控

作者简介:吴增华(1963-),女,江苏海安人,湖北省电力公司管理培训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余东华(1956-),男,湖北大冶人,湖北省电力公司管理培训中心主任助理,副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7)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159-02

科级干部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坚力量,是公司各项业务的直接推动者和指挥者,在公司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家电网公司在未来五至十年内,将加大“两个转变”力度,加快“两个一流”建设步伐,当前的核心工作是以“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来推动企业管理的变革。为完成“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艰巨任务,国家电网公司迫切需要打造一支素质高、实力强、作风硬的干部队伍,将管理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的战略布局上来。

湖北电力公司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对科级干部培训工作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有益探索,改变了以往零敲碎打的培训方式,首次尝试将大批科级干部进行集中、系统化的培养,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培训三千名科级干部,每年轮训十期,每期培训百名科级干部。本项目培训人数多,时间跨度长,开了电力企业科级干部大规模培训的先河。

在时间跨度长、办班密度大、参加人数多的情况下,要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如何制定具有前瞻性、科学管用的培训方案,使之在三年内只需适度滚动修订,不必做重大的调整;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管理办法,改进和创新培训班级管理模式,确保培训工作有序实施;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得前后期的学员在新知识的获得上保持统一的标准,确保培训效果的延续性。

一、精确分析培训需求,保证培训方案的前瞻性、科学性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采取各种办法和技术,对组织及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从而确定培训必要性及培训内容的过程。培训需求分析是针对性选择培训方式和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的前提,因此,正确的培训需求分析是统领整个培训活动的关键环节,在培训中发挥着先导作用。

为办好本次培训项目,人力资源部和培训中心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成立了专门的调研组,征求了9个部门的意见,走访了2家地市公司,搜集了分析问卷258份,对科级干部培训需求进行精确分析,最终确立了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培训方案。

1.科级干部培训需求分析

科级干部培训是涉及公司方方面面的重大培训项目,科学的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具有很大的必要性。科级干部培训需求调研分析以以下三点为指导:首先,企业需求应优先于学员需求,企业的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明确的,而个人的需要是模糊的、波动的。其次,培训项目设计应以公司发展需要和重点工作为出发点,明确科级干部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提升的能力。最后,培训应立足于科级干部行为模式的转变,工作质量的提高,讲求实际效果,而不能流于一般化。

在本次培训需求调研中,调研工作组针对4种不同对象,设计出5套内容不同的调查问卷,提供了含有4个模块30多门供选择课程名称的“课程菜单”。项目设计人员通过对调研访谈信息和258份调研问卷的认真分析,研制出既符合公司需要,又能够覆盖60%以上受训者普遍选择的正式实施课程表,为形成具有前瞻性、科学管用的培训方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拟定前瞻性、科学性培训方案

依据培训需求调研结果,湖北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和培训中心经过反复讨论协商,制定了本次科级干部三千人大规模培训的方案。

(1)配置六大模块课程,匹配高端品牌讲师。根据科级干部的能力现状,人力资源部和培训中心总结出基于公司发展战略需求、业务发展要求的课程设置思路,即以理论和政策为先导,以战略和管理为重点,以文化和思维为补充。依据项目调研结果,结合国家电网公司“两个转变”的转型要求,人力资源部和培训中心经过反复商讨和修正,确定了宏观经济、党性修养、三集五大、管理人力、企业文化和系统思维等六个模块的培训课程。

为保证课程讲授的适用性、专业性、针对性,培训项目充分整合内外部优势资源,邀请到了两岸专家学者与学员交流授课,讲师阵容强大,汇集湖北电力公司内部讲师、宏观经济学家、著名咨询公司合伙人、知名企业高管、知名高校教授、职业培训师等。

通过配置针对性课程,匹配高端品牌讲师,确保培训内容的前瞻性、科学性,帮助科级干部明确使命,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准确掌握公司改革创新的精髓,并将领导力渗透到工作中,以新的管理理念指导自己的工作。

(2)丰富培训形式,以乐促教。丰富的培训内容需要有丰富的培训形式作支撑。为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本次培训抓住成人学习的特点,在形式上进行独具匠心的创新实践。培训改变以往单一的面授课程的方式,加入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如看电影学管理、成长风向标等,将理论讲授、案例教学、座谈交流等多种培训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寓教于乐,使培训实施更加实效。培训期间,组织学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和活力十足的体育活动,以丰富学员的培训生活,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以乐促教。

二、完善培训实施管控,确保培训顺利实施

本次轮训项目时间跨度长,每期培训人数多,培训实施管控成为项目实施的重要关注点之一。项目从组织管理、项目汇报、培训评估三个方面加强管控,有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1.实施项目管理制,加强学员自主管理

(1)项目管理制。培训班实施项目管理制,以管理项目的方式进行培训班的管理工作,更加注重项目的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的管理。根据培训班实际需要,培训班成立项目专项工作组,由项目经理对项目进行全过程集成管理,组织和指挥工作组成员准时、优质地完成项目各项工作,保证项目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之间的紧密衔接。

(2)学员自主管理模式。为了充分发挥学员的自主管理能力,在组织管理模式方面,培训班创造性建立学员自主管理模式。每期培训班中,通过自荐、竞聘等方式成立学员自主管理的班委管理团队,包括班长1名,学习委员1名,生活委员1名,主要负责培训期间学员的活动组织、学习管理等日常工作,并协助开展培养考核工作。

此外,班级还成立了多样化职能小组,如快乐小组、宣传小组、学习小组、支持小组、纪律小组等,让每一位学员都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到培训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中来。

学员自主管理制有效激发了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民主、平等、竞争、分享”的班级氛围,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学员之间的交流,实现了资源共享,增强了学员之间的凝聚力。

2.采取三级汇报体系,及时沟通培训信息

培训采取系统的三级汇报体系,即每天针对培训实施情况的日汇报和针对项目整体实施规划的中期汇报和总结汇报。培训现场负责人每日向项目组成员汇报项目实施状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讨论交流,寻求改进和提升措施。中期汇报总结项目前半阶段的实施状况和后半阶段的实施计划,帮助项目组了解项目实施的效果,管控后期风险。总结汇报汇报整个项目的实施状况,进行项目成果的沉淀和项目后期跟踪等,形成培训档案,为以后的培训工作做借鉴。

3.完善培训评估机制,强化培训效果考察

培训评估是对培训效果做出评判的过程。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学员、讲师及培训组织实施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培训评估,客观公正地评估培训的效果,克服培训中的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不断提高培训的效果,确保培训的实用性,在促进培训效果落地的同时,也为湖北电力公司的培训项目管理积累客观数据与实战经验。

本次项目采用180度评估问卷、试卷测试、论文撰写等方式,对学员、讲师、培训组织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估。

(1)对学员的评估。对学员的评估是培训评估中最重要的环节。以掌握学员基础信息为起点,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进行知识测试和论文撰写,了解学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促使学员主动学习,并将所有评估结果纳入学员成长档案。

(2)对讲师的评估。对讲师的评估采用180度评估问卷进行评估,由学员、培训现场负责人员分别完成,评价内容包括讲师授课内容、授课形式以及授课期望等。这些评价结果可作为留档资料,为今后培训项目中的讲师及课程选取工作提供指导。

(3)对培训组织实施的评估。安排学员、讲师以及培训现场负责人三方对培训组织实施运用180度评估问卷进行评估。考察内容包括:课程安排的合理性以及问题解决的及时性的感知;讲师课前准备的周全性与课程进行的执行性;培训现场负责人对需求响应的及时性以及项目配合的有效性。

三、加强宣传策划和自主学习,保证培训效果的延续性

本次培训时间跨度大,办班期数多,为保证前后期的学员在新知识的获得上保持统一的标准,确保培训效果的延续性,需加强宣传策划和自主学习。

1.加强宣传策划,扩大培训影响力

为提升本次培训项目在湖北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的影响力,将培训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典型和亮点、创新年轻干部培养方式方法的新经验等进行了多渠道、多角度的宣传报道。通过公司内部发文、张贴宣传横幅标语、制作宣传橱窗板报、撰写宣传简报、剪辑电子相册、新闻报道等多种手段,使培训有影、有形、有声、有色,在公司内部形成强有力的宣传态势,扩大培训的影响力度。

通过宣传使没有参加培训的学员对培训产生强烈的向往,了解培训实施动态,使已经参加过培训的学员跟上知识的更新。

2.借助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学员自主学习

以公司内部远程教育平台为依托,将培训内容以网络课件的形式放在湖北电力公司内部学习平台上,实现共享学习资源,并在网站上设置答疑解惑的专区,为学员提供自主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将课堂培训与网络学习有效结合,将学习延续至培训课堂外。

第14篇

一、工学三维融合模式的探索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从2006级开始就探索了突出地方经济产业特色2+1的模式,建立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及校企结合的校内外实践教学机制,确立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标准,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训一体化,实现教学过程的职业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经过几年的探索,突出以工学三维融合;三层培养一体;核心课程贯穿;职业学业结合。近年来,大力开展生产性实训,凝练了“依托企业,校企合作,产学互动,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和“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学院里面有工厂,车间里面有教室”的颇具职业教育特点的办学格局,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缘由

校内实训基地技能训练模式的建构在我国是一个相对新的领域,将现代工厂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学校,为学习者提供与企业相似的培训环境和经验学习环境,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把学校按工厂模式办,使学生得以在一个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必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做一体化”的技能训练模式建构

(1)教学做一体化。以“基地建设企业化、实践教学生产化”为重要特征的校内实训基地为“教学做合一”的技能训练模式创建了良好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构建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做”一体的技能训练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2)课堂与公司合一。淡化教室和实训基地的界限,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部分课程搬到实训基地,教师边教边学,学生边学习边实践,按真实的物流岗位操作,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企业文化和职业体验条件下,使学生在学校内实训基地中得到科学精神、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等方面培养与锻炼。(3)校企双制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驻进学校,企业技术人员深度参与到教学和项目研发中来,形成“学校即企业,课室即车间,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员工”的“校企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零距离”实现学生到企业员工身份的转变,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所以马上就能与企业生产“无缝对接”。“做学合一、情境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对工作任务有一个完整的体验,提供表现自己脑力和体力,以及自我发展的机会。训练内容紧扣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训练项目紧密结合相应的物流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4)学生既是学生也是员工。淡化学生和员工的身份,学生在生产性实训中以生产者的身份顶岗实训。

二、工学三维融合模式的实践

1.校外顶岗实习的内容

(1《)仓储与配送》课程,以企业真实环境为背景,以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素材,结合配送的理论知识,讲解配送方面的真实业务,给学生安排关于配送的具体岗位,使学生在实习中熟悉配送业务的基本操作,同时通过布置配送方面的项目,培养学生项目管理的能力。(2)《公路运输》课程公路运输是物流行业的核心环节之一,对于公路网络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尤为重要。本课程是在学生顶岗实习的基础上设立的,一方面提高学生对公路运输业务的认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实习能力以及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第15篇

一、工学三维融合模式的探索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从2006级开始就探索了突出地方经济产业特色2+1的模式,建立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及校企结合的校内外实践教学机制,确立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标准,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训一体化,实现教学过程的职业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经过几年的探索,突出以工学三维融合;三层培养一体;核心课程贯穿;职业学业结合。近年来,大力开展生产性实训,凝练了“依托企业,校企合作,产学互动,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和“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学院里面有工厂,车间里面有教室”的颇具职业教育特点的办学格局,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缘由

校内实训基地技能训练模式的建构在我国是一个相对新的领域,将现代工厂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学校,为学习者提供与企业相似的培训环境和经验学习环境,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把学校按工厂模式办,使学生得以在一个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必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做一体化”的技能训练模式建构

(1)教学做一体化。以“基地建设企业化、实践教学生产化”为重要特征的校内实训基地为“教学做合一”的技能训练模式创建了良好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构建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做”一体的技能训练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2)课堂与公司合一。淡化教室和实训基地的界限,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部分课程搬到实训基地,教师边教边学,学生边学习边实践,按真实的物流岗位操作,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企业文化和职业体验条件下,使学生在学校内实训基地中得到科学精神、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等方面培养与锻炼。(3)校企双制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驻进学校,企业技术人员深度参与到教学和项目研发中来,形成“学校即企业,课室即车间,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员工”的“校企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零距离”实现学生到企业员工身份的转变,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所以马上就能与企业生产“无缝对接”。“做学合一、情境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对工作任务有一个完整的体验,提供表现自己脑力和体力,以及自我发展的机会。训练内容紧扣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训练项目紧密结合相应的物流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4)学生既是学生也是员工。淡化学生和员工的身份,学生在生产性实训中以生产者的身份顶岗实训。

二、工学三维融合模式的实践

1.校外顶岗实习的内容

(1《)仓储与配送》课程,以企业真实环境为背景,以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素材,结合配送的理论知识,讲解配送方面的真实业务,给学生安排关于配送的具体岗位,使学生在实习中熟悉配送业务的基本操作,同时通过布置配送方面的项目,培养学生项目管理的能力。(2)《公路运输》课程公路运输是物流行业的核心环节之一,对于公路网络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尤为重要。本课程是在学生顶岗实习的基础上设立的,一方面提高学生对公路运输业务的认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实习能力以及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