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金融硕士毕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研究现状、评述

一、研究现状分析

1. 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整体研究方面。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经济研究》,系统的探讨了江西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近代的江西农业生产、近代江西农业科技发展、近代江西农业的赋税、近代江西农业发展的手工业、近代农村阶级关系的演变、近代农业的自然灾害、近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多个层次的问题。

2. 关于近代江西农、副产品贸易的研究。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学者有万振凡、胡水凤、吴赘、周海华等人。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经济研究》对这一问题也有所涉及,探讨了农产品的贸易,对农产品的贸易量、商品率、农产品市场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商品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胡水凤对近代江西茶叶、夏布两种农产品进行了一个研究,探讨了江西种茶面积的变化、茶产量的增减、茶价格的变化及夏布的生产和销售等具体问题。关于江西茶业研究,比较重要的还有周付华的研究,他从中长时段出发对九江开埠后,九江茶市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九江开埠后带来的九江茶市的发展与衰落。吴赘、周海华等对近代江西渔业进行了研究。吴赘重点探讨了民国时期,鄱阳湖湖区的渔业发展变迁以及鄱阳湖渔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周海华则主要对江西的渔业进行了简单的述论,包括主要渔场分类及其区域、捕鱼方法、鱼产量的加工与贸易。此外,许金华还对近代江西的木材的外销进行了初探,分析了江西木材的外销情况。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主要仍集中在茶叶、渔业的研究上。

3. 关于近代江西农村市场的研究。主要的代表性学者有谢庐明、孙桂珍、游海华、白沙、万振凡等。谢庐明研究的重点在赣南,对明清赣南地区农村墟市的兴起、发展、特点以及与地方社会经济变迁关系进行了研究,也探讨了清代时期赣南地区独特的庙会市场、客家文化影响下的赣南农村市场,对赣南庙会市场的地域分布以及客家文化中的庙会、习俗在赣南农村市场中起的整合作用进行了分析。孙桂芳通过对江西农村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江西近代农村市场的嬗变过程、市场体系的特点,得出江西农村市场呈现出商品量及规模增大、市场网络日益形成并逐步完善、商品市场结构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土地市场形成、供求关系及竞争机制发育并其作用的一种复杂态势。游海华则主要研究了赣闽粤边区的市场及市场网络的传承与嬗变。白沙、万振凡分析了农村集市的发展,得出民国时期的农村集市设施普遍增加、规模扩大、周期变短、布局日益合理,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 关于20世纪30年代江西乡村建设的研究。这方面研究是近代江西农村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研究学者有温锐、魏本权、曾志文、吴小彬等。温锐分析了近代赣闽边区的传统乡村民间借债、时期沿海人口、企业的入迁等因素对这一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魏本权则分析了1931至1949年江西农村的合作运动,江西农村合作运动是农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内容。它担负着江西农村经济自治和社会自治的双重功能,是江西农村近代化的重要尝试和努力。经费的不足、理念的背离、环境的恶化制约了江西农村合作运动的开展。曾志文、吴小彬的硕士论文都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民国时期的江西农村建设上来,曾志文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江西地方政府在危机预防、危机应急、危机的恢复等机制;吴小彬则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出现的严重“三农问题”以及针对这一问题江西地方政府为此开展的农村合作运动、设立省农业院、建立农村实验区等一系列措施。曾、吴二者的研究具有许多相似性。

二、 评价与展望

通过上文对近代江西农村经济问题研究现状的梳理,我们可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丰富,研究的领域得到扩展。21世纪前,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度还较低,主要的研究人物就是万振凡、胡水凤,主要研究成果为1998年出版的《近代江西经济研究》。进入21世纪后,游海华、谢庐明等一批学者投入到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一批硕士研究生也以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相关问题作为研究论文选题,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队伍得到壮大。研究队伍的扩大,也必然产生成果的增多,领域的扩展。现如今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涉及金融、市场、实验区研究等各个方面;从从时段来看,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民国时期。

虽然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但仍有许多需进一步加强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 研究的视角急需扩展。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大多是从社会史的视角进行分析,虽有谢庐明从客家文化视角出发对赣南农村市场的研究,但总体仍是研究视角不够全面,更缺少多视角、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学界关于这一问题还需引进经济史、政治史等其他的视角来扩展其研究。

2. 研究时段上忽略了晚清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学界一直将研究时段集中在民国,而往往忽略了其他时段的研究。晚清,受外来经济的冲击、商路的变化、清政府为近代化而实行的改革,其必然也对江西农村经济产生影响,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足。

3. 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研究成果多,但有影响力的成果少。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取得很大成绩,成果虽多但普遍缺乏分量,启发性小,在学界影响力小。对这一领域的学者仍需深入研究,提高成果的质量,出几篇有影响力、高水平、有启发性的学术论文,甚至产生几部相当有分量的大作品。(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 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经济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论近代江西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国农史》,1998年第3期。

[2] 胡水凤:《近代江西茶叶的种植与加工》,《农业考古》,1998年底期;《近代江西的茶价》,《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略论近代江西r麻业》,《中国农史》,1989年第4期;《近代江西夏布的产与销》,《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3] 周海华:《近代江西渔业述论》,《古今农业》,2002年第4期。

[4] 许金华:《近代江西木材外销的历史初探》,《农业考古》,2010年第1期。

[5] 孙桂芳:《近代江西农村市场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

[6] 白沙、万振凡:《民国江西农村集市的发展》,《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7] 万振凡、宋青红:《民国时期江西农村发展实验》,《古今农业》,2005年第1期。

[8] 刘白杨:《近代江西乡村实验运动中的人物群体研究》,《农业考古》,2014年第4期。

[9] 万振凡、林颂华:《江西近代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 吴燕等:《战争对近代江西传统农业社会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农业考古》,2009年第6期。

[11] 魏本权:《近代江西农村合作运动述论》,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

第2篇

【摘要】“余额宝”作为一种新兴的第三方贷款销售平台,刚刚出现就对我国的金融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日常生活网络化的 21 世纪,投资网络化也将必然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在网络方面的创新,也对法律法规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律人应当顺应网络化发展趋势,弥补我国法律在网络投资这一方面的空白,本文仅从经济法简论之。

【关键词】余额宝,证券投资,法律,网络化

2013 年 6 月 13 日,余额宝正式推出“余额宝”这一业务,余额宝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内,既可以随时用于余额宝消费、付款等支出,同时也能够购买货币贷款投资收益,获得增值。余额宝的操作流程并不复杂。用户将自己余额宝中的资金转入余额宝用户,后者中的资金平时用于投资金融产品,而当用户需要用钱时,可直接从余额宝用户提取。

余额宝实际上是将贷款机构的贷款直销系统内置到网站中,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的过程中,余额宝和贷款机构通过系统的对接将一站式为用户完成贷款开户、贷款购买等过程。而目前仅有天弘贷款“增利宝”一家贷款机构作为余额宝的对接贷款机构。

用户存在余额宝的投资所获取的利益并非是银行利息,而是投资货币贷款的收益,银行利息至少在国内是无风险的,而投资货币贷款尽管投资风险极小,但并不属于无风险投资。贷款机构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贷款出现大幅缩水或投资者集中赎回投资的情况,而贷款手中所持流动性资产又不敷支出时,曾在 2006 年就出现过这种现象,这将是对货币市场贷款重要一击。货币市场贷款必将面临严重的被动局面,这种情况在 2006 年就曾出现过。

T + 0 交易适用于用户的不固定性,同时余额宝可以给用户贷款,使用户可以用此笔钱投资、消费,更多的消费者会选择使用余额宝。以前对于现金的管理一直以传统货币独占鳌头,但是因为传统货币不够方便,在 2012 年,贷款机构就要用投资者拥有或借用的资金来替客户先垫付资金,此时是最早的 T +0 产品的赎回过程。

虽然省略了传统货币带来的不便捷,但如果销售量增加,对于中小型的贷款机构的资金流动量是重大压力,此时需要贷款机构提出高效的营销方式来度过难关,不论是哪里信用体系没有 100%完善的,虽然淘宝推出天猫利用成交数建立信任度,但是对于信用体系依然不是完全靠谱的,信用体系需要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支持。

如此看来,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买小额价值、数量较少的商品后由作为第三方的直接余额宝垫付,操作流程简单、方便,快捷。而增利宝则是作为一种货币贷款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直接被消费者购买。

相对于用余额宝购买商品只能在网络上进行的局限性,用户将资金存放于银行零风险,以及购买商品的平台不受约束。由此而来,更多的人信赖有实力的贷款机构名而非排名 50 名左右中小型贷款机构,大型贷款机构介绍的产品也更受欢迎。

证券投资贷款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贷款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贷款托管人托管,由贷款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炒股、债券等金融手段投资。人们平常所说的贷款主要就是指证券投资贷款,它是一种间接的证券投资方式,投资者通过购买贷款的方式来间接投资于证券市场。

证券投资贷款的设立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发行贷款股份成立投资贷款机构的形式设立,通常称为机构型贷款; 二是由贷款管理人、贷款托管人和投资人三方通过贷款契约设立,我们通常将其称为契约型贷款。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证券投资贷款基本都是契约型贷款。

随着网络在社会应用中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大众化的工具,网络也逐渐深入到金融行业中,银行销售的产品也将目光转移到互联网上,其中也包含贷款。银行以往的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于储户的存入银行的钱来获得利息差额,像余额宝这样的新式业务渐渐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影响老百姓传统的投资、理财理念,虽然现在这种新的网络贷款形式没有像银行的存蓄业务一样被大众完全接受,但是作为网络的金融界势必会对传统的商业银行造成严重冲突,同时网路上的金融行业一定有更加开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必将成为金融 IT 及大数据挖掘机构的新宠儿。

虽然我国在证券方面法律不断加强如《证券法》、《证券投资贷款法》《信托法》等法律法规,但是依然不及贷款业法律。liuxue86.com

证券投资贷款的法律依然不够完善,没有以此为主导的相关法律法规,甚至连较为相配套完善的规范性文件都没有,没有一套完善的证券投资贷款法案,对于在贷款中产生的问题,政府即使参与进去监管,但是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保障,政府也很难有效担任起监管的重任,监管的操作性差,监管力度便跟不上去,国外的证券投资贷款具有延续性,法律法规相对健全,而我国到现在为止,监管贷款行业的机构如中国证券业协会主要要求大家以自律为主,没有行政处罚的权利,一次监管的力度一定会受影响。

目前,我国网络证券投资贷款的法律制度还处于空白状态。我国2012 年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贷款法》,及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部门规章均未出现与证券投资网络化相关的条文,这也让目前的网络证券投资者的利益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缺乏相关保障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投资现状。

这要求有关国家权力机构尽快完善相关法律规章的制订,弥补我国法律在这方面存在的空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尽量规避法律的滞后性。从而,为调控证券投资网络化中出现的各种法律关系提供法律上的支撑。同时,我们也应当完备相关执行、监督体系,确保相关法律得以准确适用、实施。

余额宝的一经投入市场,便以惊人的迅猛速度发展,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未来网络证券投资贷款将会为我国金融界注入一股新的力量,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我国金融界发展创新的同时,法律应当与时俱进,跟进时代的发展步伐,适应社会的广泛需求。

参考文献:

[1] 欧丽君,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2] 王怡,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3]大智,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学术硕士;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设置

一、专业型硕士及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发展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硕士教育主要是培养从事教学科研的学术型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对应用型研究生的需求正在大幅增加。为积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2009年起,教育部开始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下发《通知》中明确规定:“已下达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5万名,主要用于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2010年至今持续缩减学术型硕士招生规模,相应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规模,以达到缓解本科生就业压力同时实现研究生教育培养型结构重大调整的目的。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相对于传统学术型硕士而言的学位类型,旨在培养专业性更强、更能适应社会需求或工作岗位需要的实践型人才。与此前的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首先,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招生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则主要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其次,报考难度不同,非全日制专硕考试难度较全日制专硕要低一些;最后,毕业后所获证书不同,非全日制专硕一般只能获得学位证书而不能获得学历证书,也就是所谓的“单证硕士”,而全日制专硕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双证齐全。由此可见,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国家教育部面对日益细化的职业分工和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迫切需求而对传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做出的改进和调整,是如今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会议审议通过了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等19种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设置方案。方案中明确了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过程、学位论文等各方面要求,为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指明了方向。目前清华、北大、人大、复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都设立了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点,各校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逐步扩大专业硕士在硕士招生中所占比例,并在实践培养中不断探索,促进金融硕士培养模式逐渐成熟,金融硕士成为考生报考时炙手可热的新焦点。

二、学术型硕士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比较

下文从培养目标、招考条件、考试内容、学制、学习费用、课程设置、导师配备、学位论文要求、读博要求等方面对金融学术型硕士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

1.培养目标

顾名思义,金融学术型硕士侧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即对金融理论有深入了解并追求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创新、适合从事教学和基础性、理论性科研工作的研究生,而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则为“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充分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在培养时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招考条件

传统的学术型硕士招生对象为本科应届毕业生,考生需参加每年一月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招生对象与学术型硕士相同,为本科应届毕业生,招生考试于每年一月与学术型硕士入学考试一同举行。

3.考试内容

金融学术型硕士考生参加每年一月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科目包括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综合,分值分别为150、100、100、150,其中数学、英语、政治为全国统考科目,采用全国统一试卷,专业课综合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金融专业型硕士入学考试与学术型硕士入学考试一同举行,在2011年之前,考试科目与学术型硕士相同,包括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综合,分值相同,其中数学、英语、政治采用与学术型硕士相同试卷,专业课综合也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但试卷内容与学术型硕士不同。2011年之后考试科目中数学改为经济类联考,分值仍为150分,经济类联考全国统一,其中70分数学,40分逻辑,40分写作,专业课考纲由中国人民大学统一制定,具体试卷则仍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总体来说,金融专业型硕士入学考试降低了对考生数学方面的要求而更加强调逻辑能力与综合写作能力,专业课命题也会侧重于考察金融实务知识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制

金融学术型硕士一般学制为三年,前两年安排在校学习课程,第三年进行实习或科研项目以及毕业论文答辩,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准许毕业,获准毕业后颁发学位证书与学历证书。

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学制一般为两年,第一年安排在校学习课程,第二年进行实习及毕业论文答辩,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准许毕业,获准毕业后同样颁发学位证书与学历证书。

5.学习费用

学术型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全日制专业硕士从2010年开始少部分录取为国家计划内(保送)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大部分专业型硕士须缴纳学费,一般比学术型硕士高,根据学校不同学费有所差异,平均为30000元/年。

6.课程设置

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学硕与专硕的课程设置也有较大差异。学术型硕士的课程设置偏向理论性,目的在于拓宽和加深学生对于金融各分支领域的理解和认识,以及授予学生经济金融研究方法、学术规范等,例如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统计回归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经济研究方法与学术规范等,教学方式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居多。专硕课程设置则偏向实践与应用,所学课程大多与金融领域各职业具体相关,例如金融理论与政策、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等,教学中多采取课堂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目的在于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面对金融实务问题的解决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提高学生硕士毕业后对于社会需求和岗位要求的适应能力。

7.导师配备

学术型硕士一般配备一名校内老师作为导师,指导学生学习实践及学位论文的完成。而对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除了从校内老师中选择导师外,也会吸收来自金融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或担任导师,大部分院校采用“双导师制”,即为每个专业硕士配备两名导师,一名由校内老师担任,一名由来自各金融机构的在职人士担任。

8.学位论文要求

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一般要求为理论研究、调研报告等,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范围较广,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也可多种多样。

9.读博要求

学术型硕士一般有部分报送读博名额,学生根据自身意愿和条件可以申请直博,金融专业型硕士则没有直博机会,有读博意愿只能参加统一考试经录取后入学。

三、总结

作为开设仅三年的专业,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曾经面临多方质疑,社会对于专硕的就业前景持消极态度,而在上文对金融学术型硕士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进行对比之后不难发现,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国家教育部门为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硕士就业而对传统研究生教育进行的改进和创新,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学术型硕士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花开并蒂”的局面一方面能够保证继续为科研及教学工作输送适合的人才,另一方面又利于改善长期存在与研究生教育的社会需求与硕士毕业生不能有效匹配的问题,双管齐下,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李莹.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2]刘红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及改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6).

[3]薛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J].北京教育,2007(11).

[4]程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

[5]教育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10.

[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2009.

本文系中央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

第4篇

1.美国金融研究生的商学院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2.强化金融研究生金融计算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

3.多维互动式:研究生金融双语教学模式探究 

4.高等院校金融学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

5.关于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层次实行双语教学的探讨 

6.校政企研联合培养金融硕士模式创新与策略研究——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

7.关于发展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

8.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9.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10.工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研究 

11.我国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

12.“分类协同型”金融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3.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研究生就业问题探索

14.金融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与探析——以苏州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为例 

15.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录取1982年度硕士研究生

16.美国金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分析

17.金融危机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报考的实证分析与引导机制构建

18.金融危机背景下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19.协同创新视角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20.知识结构·素质要求·创新能力——以金融学专业研究生为例

2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讨——以金融学研究生培养为例

22.金融危机对医学研究生就业与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23.我国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 

24.金融学研究方法论的思考

25.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讨——以金融学研究生培养为例 

26.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建议

27.关于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层次实行双语教学的探讨

28.金融专业研究生基础理论课教学改革浅议

29.后金融危机时代研究生就业分析与探讨 

30. 财经类研究生“三个自信”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以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为例

31.金融危机形势下研究生就业情况探析

32.探讨当前金融学研究方法及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基于金融学研究生论文特点的分析

33.对金融学研究生教育的探讨 

34.在硕士研究生教学中开设金融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35.对金融学研究生教育的探讨

36.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37.金融危机下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38.校企协同模式下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

39.金融数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40.西部地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41.谈金融学专业研究生论文写作 

42.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建议 

43.金融危机前后中国通胀惯性特征及货币政策研究

44.对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45.金融学中大数据思维的应用研究

46.试论金融学研究中大数据思维的运用

47.金融危机条件下硕士生的择业心理与政策评价——基于高校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

48.地方高校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49.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50.协同创新视角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51.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52.金融危机对医学研究生就业与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53.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研究生就业问题探索

54.金融危机下研究生创业的几点思考

55.金融危机形势下研究生就业情况探析

56.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生就业机制探析

57.高等院校金融学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

58.对匈牙利银行改革的考察——刘鸿儒同志在总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的报告(摘要)

59.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一九八八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60.金融危机形势下研究生择业状况调查分析——以上海市三所高校的调查为例

61.金融危机条件下硕士生的择业心理与政策评价——基于高校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

62.金融与财务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63.金融危机背景下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64.金融危机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报考的实证分析与引导机制构建

65.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1983年招考研究生试题

66.金融危机笼罩下美国高校研究生资助的理念、策略与价值借鉴

67.金融全球化新时期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型之思考

68.首届财经院校研究生经济理论讨论会(金融组)综述

69.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现状及需求预测

70.我国金融从业人员学历结构及供求状况研究

71.金融院校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72.浅析研究生就业压力成因及调适

73.财经院校金融数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74.金融危机下硕士毕业生求职状况调查

75.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艰难探索

76.理工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77.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

78.金融学专业《计量经济学》双语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

79.关于金融学科界定的探讨

80.统计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金融统计学》教材编写初探

81.基于校企合作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双师”制探索

82.金融学术硕士与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比较探究

83.东南亚金融风波与港元联汇制

84.全球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85.战后日本的政策性金融

86.浅谈应重视金融电教教材建设

87.加拿大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科技发展的新举措

88.衍生金融市场的正面经济效应

89.金融危机时医学教师的职业素养培养探讨

90.黑龙江省金融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

91.以科学发展观构建金融学专业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92.构建适应金融人才差异化需求的课程体系

93.转被动为主动——金融IT人才培养机制当与时俱进

94.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对接新兴服务业发展研究

95.新疆与全国金融学课程内容及体系差异分析

96.数理金融研究前沿与公司理财问题探讨

97.知难而上 创新突破 积极调整产业战略应对全球金融风暴

98.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途径之浅见

99.吕家进——结合邮储实际积极做好农村金融创新

100.英语专业硕士金融翻译课程教法探索

101.全日制金融专业学位“双导师”制

102.一个执著金融梦想的人——记80级校友高飞

103.我亲历的中国金融教育历程

104.在国际金融的研究道路上

105.面试闯关终结金融职场“七年之痒”

106.总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甘培根谈——当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

107.美经济学家认为控制资本并非防范金融危机的良方

108.基于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金融硕士教育研究

109.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110.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     

111.探讨当前金融学研究方法及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     

112.金融危机影响下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      

113.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已婚女研究生压力源探析  

第5篇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从2005年设立至今,已评选了三届。该奖项已经成为祖国关爱自费留学生的知名品牌,受到国内外权威媒体和有关人士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赞誉。

广大自费留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为了进一步加强他们与祖国的联系,弘扬优秀自费留学人员奋力拼搏的精神,本刊从2006年第1期开始,向广大读者介绍部分获奖者。同时近期我们又开辟了“我的自费留学经历”专题,真诚欢迎更多的自费留学生将你们留学中的酸甜苦辣与心得写给我们。

本栏目联系电话:010-62257722转208

传真:010-62252501

电子信箱:baiyu48@sina.com

叶海涛,2003年获奖者,留学英国。现任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纳米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与劳斯莱斯公司(Rolls-Royce plc)合作共同研发飞机引擎内部的高温功率放大器。1998年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曾获得“好来西”企业奖学金、首届美国联合科技公司(UTC)容闳科技教育奖。2000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硕士毕业,获新加坡Tan Chin Tuan国际交流奖学金及李氏基金(Lee Foundation)。2004年英国伦敦大学博士毕业,主要专业方向为金刚石由子学及纳米器件2004~2005年被聘为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国际研究员,从事单晶金刚石场效应管的研发。现已发表国际期刊论文20多篇及国际会议论文40多篇,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专题报告。在攻读博士期间,连续三年荣获英国大学校长委员会颁发的海外研究生奖学金(ORS)、英国EPSRC奖学金和香港王宽成奖学金(KCWong),并被吸收为英国材料学会(IOM3)(2000年)、英国物理学会(10P)(2001年)及英国电子工程师学会(IEE)的会员,(2003年、2006)年当选为旅英中国工程师协会的理事,并应邀成为以色列国家科学基金委的特约评审人。

而立之年的叶海涛表示:“一定不会辜负祖国的期望,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份工作,心系祖国,愿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谢向华,2004年获奖者,留学英国。2000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1年9月赴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学位,一年后顺利完成“高级计算科学”课程,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11月开始在布里斯托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媒体计算科研小组攻读博士学位,同时担任“研究助理”一职从事科研工作。2006年3月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自2006年2月起,在布里斯托尔大学计算机系做博士后,从事一项由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资助的旨在开发帮助盲人和视力严重损伤的病人与外界交互的计算机认知系统的研究项目(CASBliP)。其研究主要为立体计算机视觉系统,动态曲线分割模型,计算机材质分析,自动缺陷识别和医学图像。他在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处理领域的国际性刊物和国际性学术研讨会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了10多篇论文。2004年,应美国玛柯尼医疗系统(Marconi Medical System,Inc.)苏里博士的邀请,在《医学图像分析手册高级图形分割与图像注册模型》一书中撰写章节――“区域支持的几何彩色动态曲线分割模型”。谢向华现参与《材质分析手册》一书的编撰工作,该书将于2007年出版。2006年初,他与默曼迪博士的PRINS研究方案得到了英国Levelhulm研究基金会为期两年的资助。他现担任多个国际性学术期刊的评委,并是英国“医学图像分析与认知”年会等多个国际性学术协会的会员。谢向华认为,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是祖国对自己在海外多年努力学习的莫大鼓励与肯定,同时也让所有海外的莘莘学子看到祖国对于他们的重视与厚望。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他将继续努力学习尖端技术,为祖国将来的科技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姚小军,2004年获奖者,留学法国,研究方向为化学信息学。1994年就读于兰州大学化学系,2002年1月获“促进科学技术研究中法协会信息科学奖学金”资助,作为兰州大学与巴黎第七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生,赴法国留学,师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ITODYS研究所化学信息学和分子模型实验室主任范波涛教授和兰州大学胡之德教授。在范教授和胡教授的共同指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1)新的机器学习算法在QSAR/QSPR中的应用;(2)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他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30余篇论文并被多次引用,所做的工作曾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介绍,得到了同行的广泛好评。留学法国期间,曾获得2002年“法国华人青年企业家协会”教育基金会第二届“优秀中国留学人员奖”和2004年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以及2005年“促进科学技术研究中法协会信息科学奖”。2004年12月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学位后,姚小军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怀着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决定回到兰州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母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获奖后,他深深地感谢国家对海外留学生的关心和支持。他表示将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更好地报效国家。

第6篇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在听写的检查阶段,我们可以利用衔接理论对语篇进行分析,发现听写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及时进行纠正,从而提高听写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对听写教学的建议,希望教师在运用传统教学法的同时结合衔接理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校对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听写能力。

【关键词】在听写的检查阶段 可以利用衔接理论

对语篇进行分析 发现听写过程中的一些错误

及时进行纠正

提高听写能力

【本页关键词】职称论文 职称期刊 MBA论文写作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

【正文】

4 衔接理论给听写教学的启示教师在听写教学中,可以尝试结合衔接理论进行,把传统的听写教学方法,比如语音教学,听力教学,与之结合起来,有效地把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与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教师在听写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4.1 重视语言知识基本功首先通过严格的语音训练,让学生掌握英语语音特点,从而正确辩音。其次,要扩大词汇量。教师应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英语常用基本词的音、形、义及其用法。此外,还要具备扎实的语法知识,特别是目的语中有别于母语的地方,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词、句、段落、语义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英语综合能力。4.2 加强精听训练,增强语感教师应让学生多听,反复听,结合说、写、听。在听的过程中让学生大声重复所听到信息;或将他们听到的信息书写出来,进行核对。在听写训练时,要求学生学会快听关键词和意群,掌握信息要旨,学会记录笔记,培养预测能力,提高书写速度。4.3 结合衔接理论,提高学生校对能力以上两条建议基于学生在处理信息是尽可能的提高准确性和反应的灵敏性,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在最后的纠错阶段仍有很大余地提高听写成绩。在教学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先对衔接理论进行一下简单介绍,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的和整体的认识。在接下来的听写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衔接手段在语篇中的具体运用展示给学生,并逐步帮助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语篇中衔接手段的运用,增强他们对衔接现象的敏感度,通过对衔接手段的专项训练,提高学生迅速发现常见的衔接手段的能力。

5 结论本文通过对TEM-4 听写测试中听写的心理过程特征的分析,结合Halliday 和Hasan 的语篇衔接理论的应用,提出衔接理论对听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听写的检查阶段,我们可以利用衔接理论对语篇进行分析,发现听写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及时进行纠正,从而提高听写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对听写教学的建议,希望教师在运用传统教学法的同时结合衔接理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校对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听写能力。

【文章来源】/article/74/6208.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第7篇

听听受访对象的故事吧。

李瑶说她其实挺幸运的,1999年本科毕业后,她进到地方一家国有银行工作,但不甘于平淡的生活,工作了2年后就考取了研究生重新开始校园生活。工作期间李瑶就已结婚,而等到2003年研究生毕业后,她与爱人来到北京,并购置了一套房产。“位置绝佳,在西单附近,但那套房子确实年头太久了,80年代建的。晚上都可以在楼道里拍恐怖片了”。李瑶开玩笑说。这套房子当时价格不到40万,首付的10多万大部分是借的。“现在这套房子应该能卖100万了吧,我把房子租出去了。每月3000多元租金,慢慢的就能收回购房成本了”。

现在李瑶住在位于东四环的一套2007年买的房子里,首付就付了40多万,总价在150万左右,压力还是挺大的。因为有了小孩,好在李瑶研究生毕业后考上了国家公务员,其爱人从事的是金融工作,收入稳定、一个收入高。李瑶认为自己的幸运之处首先是曾在银行房贷部门工作过,对于理财有感觉,很早就懂得以房养房。另外结婚早,在读研究生期间就考虑毕业后的生活。李瑶的生活很节俭,她认为自己这一代人的家庭条件大多一般,这与有的80后女孩不太一样,她从小就习惯了简朴的生活方式,几乎没去过酒吧,也很少买化妆品。

不过李瑶也承认现在的房价太贵了,别管你是什么硕士还是博士,靠自己的努力是很难实现安居梦的。她有的同学后来又读了博士,毕业后根本买不起房。幸亏她当初“勇敢”了一点,现在手头有了两套房。李瑶还做股票和基金投资,但经历过2008年的暴跌后,现在仍套在手里。而她爱人在金融机构工作,学会计出身,却不投资股票。“可能是因为他总是从财务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总觉得价格太贵,反倒不敢做”,李瑶说。

章燕与李瑶相比就没那么幸运了,她2003年来北京,2005年考上研究生,2007年毕业。忽然发现工作比起刚来到北京闯的时候还难找,忍受了每月3000多元的薪水,找到一份工作,然后眼睁睁的看着房价在上方高悬。“早知会这样,当初还不如不考研究生”章燕说,“自己好在是个女孩,不像男生(她还是喜欢这种称呼)压力那么大。我有的男同学毕业后去近郊的学校当老师,都不敢找城里的女孩结婚”。

“我这个案例可能没有什么代表性吧”,章燕对记者说,“如果是顶尖大学的那些热门专业的硕士生,比如清华、北大的金融系、建筑系呀,应该比我们强很多。不过可能只是收入会高一个层次,房子一样买不起,已经错过好时候了。

当记者告诉章燕,有社会调查显示,硕士层级的人的收入和家庭财富在各学历人群中是最高的时,章燕并不觉得吃惊。因为这项统计面对的不是刚毕业的学生,而是工作多年的人。在几年前,硕士毕业很容易能在国有企业、好的外企找到工作,或者去当公务员,以前很多好职位只招硕士生,他们有更多的收入和更好的福利,自然能很快的积累财富,较早的就购置房产。但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中国消费金融调研报告(2009)》的结果显示,硕士学历人群具有三高的特征:

家庭收入高

注:从被访者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成员最高受教育程度来看,除了博士这一层级外,无论是固定工资收入还是奖金和津贴、或者工作外劳务收入,均值和拥有率都呈直线上升态势,到硕士级别时达到最高。这表明受教育程度对家庭收入的贡献是直接正相关的。从表中可以看出,家庭成员最高受教育程度为硕士的家庭其固定工资收人、奖金和津贴、工作外劳务收人均值分别为67.275元,29.413元,6.579元,在这三类收入中,其拥有率分别达到93.17%,87.68%,42.94%,远远高出所有家庭的均值。

保值商品、自有汽车、其他太件耐用品和自有房产的拥有率和净值高

保值商品、自有汽车、其他太件耐用品和自有房产的拥有率和净值高

从被访者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成员最高受教育程度来看,除了博士层级外。教育程度的上升同样对应着较高的保值高品。自有汽车、其他大件耐用和自有房产的拥有率,而且其均值也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家庭成员拥有硕士学历的家庭其上述几类资产的均值分别为:28,034元,81,335元,39,124元,621,276元,参与率分别为:68.94%,42.17%,63.17%,87.66%,这实现了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学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通过学历就业者能力的机制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参与度显示不同学历金融产品的了解度

从金融投资理财的参与率和资产均值来看,随着家庭成员中最受教育程度的上升,除博士这一层级外,参与率和均值也呈直线上升态势,硕士这一层级在股票、基金、国债和保险产品上的参与率分别为:52.7%,34.9%,20.27%,56.56%,其均值分别为:40.391。21.320,12.651,22.003元,其价值加权家庭占比则远远超过其家庭户数占比,这表明,学历与金融资产投资之间有着强烈的相关性。  从调查结果和我们实际访谈中,还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仅仅反映知识与财富的关系,还体现中国经济结构的特点。  经济资源集中度越来越高。  硕士层级之所以在收入和家庭财富上独占鳌头,与他们能取得进入国家机关、央企、国有银行等结构的入门证有很大关系。相比较而言,本科生、专科生缺乏这样的学历入门证而更多的在私企工作,在收入和福利上就相差一截。说明中国的经济结构中政府、民间和外资的力量是很不均衡的,政府掌控的经济资源愈发庞大,这与西方国家以私企为主不同,也与前几年外资力量更富冲击力有很大差异。

近十年来财富分化的加剧。  从我们受访对象的陈述中,往往能听到“时运”二字。也就是说如果能早几年毕业,那就很可能较轻松的进入央企或当公务员,在对未来收入预期稳定的情况下,利用公积金、各种补贴等福利,较早的购置房产,让家庭财富上升到一个台阶。但如果没有这样的“时运”,也许先后只差五年,但由于进入经济资源集中的部门和购置房产的门槛提高,财富积累的速度上可能会相差二十年甚至更多。尽管有着相同的学历、专业和同质量的毕业论文。

社会精英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这体现在名校、好专业毕业生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可以直接进入到金融、房产、电信等热门领域的大型企业工作。硕士生本身就带有专业化的符号,这会相对于其他学历层级设立起专业壁垒,更易被喜欢高学历人才的经济资源集中部门所吸纳。这不同干过去三十年。不断有新的产业步入市场化,而专业人才相对稀缺,很多人跨专业就业也非常成功。名校、好专业、高学历学生就业的集中,也形成了社会精英化的趋势,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高层次的圈子。

第8篇

关键词:随机过程 金融数学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217-02

《随机过程》是对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随机现象进行建模和分析的学科,在物理、生物、工程、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和管理等方面都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我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3年招生后,根据应用统计方向的需要,面相大学3年级学生开设《随机过程》课程,学时40学时;在2006年以后的培养方案中,设置了金融数学方向,《随机过程》作为金融数学方向主干课程,由54学时增加到目前的64学时,其中包含了6学时的数学实验;同时在课程结束后,设置了为期一周的36学时的《随机过程课程设计》,为加强学生运用金融数学、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对金融理论和实务进行分析、研究的能力,提供了保障。我校作为一般类本科院校,学生起点较低,如果过分强调抽象的理论知识,往往会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为了鼓励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这门课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定位为:1个目标、2个基础、3种能力、2项技术。即:以培养应用理科型人才为目标,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与金融实物分析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数值计算与数据分析能力和应用程序设计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计算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具体的做法阐述如下:

一、努力为《随机过程》课程建设找好定位

《随机过程》是利用随机方法研究各种数学问题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特别在金融领域中面对的问题除了含静态的随机因素外,还含有动态的随机因素,作为概率论的动力学部分的《随机过程》恰好成为金融数学方向的主干课程。为后续学习《金融数学》、《保险精算》等课程的学习以及为备考精算师的学生打下基础。课程的知识及对应的学时如下表:

《随机过程》课程学时为64学时,其中有6节实验环节,同时在课程结束后,设置了为期一周的的《随机过程课程设计》。通过学习《随机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在金融领域中应用随机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兴趣和能力。对《随机过程》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了改革,为《随机过程》课程建设找好定位,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拓宽和加强数学基础训练,对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逻辑推理、思维严谨性有较大影响的随机分析、遍历性、时间序列模型等讲深、讲透,使学生熟练掌握其基本思想与基本方法,切实的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2.尽可能多地将《随机过程》发展中若干重要思想有机地融合于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学习《随机过程》原理的产生背景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启迪,并加以应用。在应用中结合金融数学方向的实际问题,如马尔科夫链的信用卡账户行为变化预测中的应用;时间序列的线性模型在股票价格预测中的应用;复合泊松过程在汽车保险业务中的应用等金融实例培养和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3.强调概率与随机过程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多采用比较法,例举法讲解随机过程的理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4.在实验课和课程设计指导实践过程中,理论指导实践,以扩大学生应用范围,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设计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Matlab软件加强学生数据处理和金融分析的能力,为金融数学专业学生把随机过程的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提供了平台。

二、《随机过程》课程教学中的改革实践

1.加强教学内容建设。由于《随机过程》课程理论性强,数学知识要求较高,因此该课程在本科学生中开设,有相当的难度,在几年的教学中曾使用过三本参考教材,在此基础上在《随机过程》课题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自制了适合我校学生的具有大量实例的《随机过程》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并传到课程的网站供学生参考,向学生开放。对学生学习与掌握随机过程知识大有帮助。而且该课程组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这支队伍由中青年教师组成,研究方向大部分为随机数学方向的硕士毕业生,学术水平高,数学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充满新鲜活力,这是建设精品课程的基础。课堂教学采用电子课件与黑板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及启发式,演绎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教学效果很好,达到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2.加大实践教学环节。一般类工科院校的数学专业学生的数学功底薄弱,《随机过程》课程理论性强,若过分强调数学的严谨性,往往使大部分学生对抽象的理论学习失去信心,因此在强调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加强应用能力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基于这样的目的,《随机过程》从最初的只有理论教学到增设实验学时和课程设计,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明确了应用方向,使学生学习起来有兴趣。其中:

(1)6学时实验教学:主要内容:利用MATLAB编程对马尔科夫链的平稳分布计算;利用MATLAB对时间序列线性模型识别,描绘出自相关函数和偏相关函数图形;利用MATLAB对时间序列线性模型参数估计及预报及误差分析等。实验课程采用指导教师为学生讲解基本理论的应用,并交代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的思路,学生利用任课教师自制的实验指导书,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实验结果,最后形成实验报告上交,实验成绩作为期末成绩的10%。

(2)一周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采用提交设计任务书,提出设计思想,教师指导,最后形成8000字以上的课程设计论文上交,最后再逐一进行答辩,并进行程序运行和检验。教师拟出课程设计的题目(每个题目选作学生不能超过3人,且实际问题的背景不同)及要求,如:设计题目1:平稳时间序列的AR(p)模型的应用;设计要求:通过某一金融衍生品实际问题和一组时间序列的数据,求出自相关函数和偏相关函数,画图判别平稳时间序列符合AR(p)模型,由参数估计求出AR(p)模型,并讨论模型的优劣。设计题目2:马尔科夫链的平稳分布的应用;设计要求:用实例分析马尔科夫链模型:通过用数学软件对相关的实际问题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计算出状态转移概率(状态不能少于4个),解方程求得平稳分布。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程序求出,附相关程序)。

通过上述做法,使学生对《随机过程》课程从理论到实际有了深入理解,不但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改变了教学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缩短了学生从掌握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过程,更重要的是开设创造性、综合性的开放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很多学生在这门课的课程设计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深入,最后完成了毕业论文,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随机过程》课程的考试改革:改革考核方式。采用平时考核+期中考核+实验考核+期末考核这种“数学知识+能力”的考核方式。改革期中、期末考试试题,考题重实际,考核多样化,考核重能力。目前我校金融数学方向的随机过程课程的试题库已全部完成。考试采用理论考核与实际能力(实验、操作)考核相结合的形式,综合考察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及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法是把期末成绩分解为四部分:平时成绩占20%(平时的表现10%,作业10%),实验课成绩10%(实验报告),期中考试占20%,期末理论考试50%。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轻视平时学习,期末复习突击的学习状态,使课堂教学内容能循序渐进地被学生掌握,促进了学生课后复习和自学的积极性。

实验考核分两部分:实验课堂的表现是否能当场运行结果;实验报告中基本实验和创新实验的设计是否有新意。改变了学生只注重理论学习,忽视动手能力培养的心理状态,也使学生对常用数学软件应用能力得到提高。期中和期末考试:在《随机过程》课程考试题库中抽题,真正实现了教考分离,使考试更加真实地检验学生对“三基”的全面掌握程度。

三、结束语

多年来《随机过程》课程建设团队开展了本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1年《随机过程》课程被评为校优秀课;2012年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基础上编写出版实验验指导书《数学实验》;2013年正式出版《随机过程》自编教材,教材通过“引出问题,启发思路,重点分析”的方式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的考试改革:每年都有15%的毕业生在《随机过程》课程设计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和分析,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工作,毕业论文的成绩均在良以上;应用数学专业学生近五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级奖项15项;学生通过考取证券分析师证等在金融行业就业率逐年提高。目前《随机过程》课程建设团队正在为校精品课建设努力。这对探索金融数学方向《随机过程》课程建设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基金项目:2011年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十二五”教科研重点规划课题:HGJXHB1110863]

参考文献:

1.刘次华.随机过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吕芳,王振辉.关于《应用随机过程》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0)

3.张承煜,杨建波.《随机过程》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0(12)

4.方兆本,缪柏其.随机过程[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5.王天宝,程卫东.“随机过程”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0(18)

第9篇

关键词:湖北省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排污权

一、政策层面

(一)建立健全多层次生态补偿机制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曾提到要建立国家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和水权转让制度,明确了用水权交易来更好调节流域水资源配置。湖北省水权交易机制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工作开展的比较晚,从去年开始才开始在县级城市建立水权的交易试点,其主要的核心是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及跨界流域和水源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可见加强水权交易制度是推进湖北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重要方面。但是从04到13年数据显示治污效果并不明显,我省应继续区域排污权交易,在湖北省内建立统一的排污权交易管理平台。

(二)强化政府在补偿机制实施上的管理作用

政府是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直接管理者,在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和流域水资源保护上起到了主要作用。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对生态补偿机制总体规划的制定,起到一个纲领性的重要作用。而地方政府在总体方针的统领下,根据各地区的不同实际情况,制定适应该地区生态经济的生态补偿机制。有些区域也建立了基于市场机制的流域生态补偿手段,但也是通过政府作为中介在各区域市场上进行有效协调,保障生态水资源的高效配置。

二、经济层面

(一)拓宽生态补偿金筹措来源

为了保障该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各地方政府应该严格核算各排污主体应该支付或获得的生态补偿金额,制定适应湖北省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这种转移支付的形式,还可以通过缴纳生态补偿税的形式来筹措一定的补偿金,同样可以确保水资源环境的享用者对环境资源保护者的生态补偿,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使流域水污染主体同样参与到环境水资源的保护中来。湖北省的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各自的财政资金对流域内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经济上的支援,有助于保障流域上下游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公平。从金融角度考虑,湖北省应该积极拓宽生态补偿资金融资渠道,发挥金融业在湖北省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作用,从一元化的融资渠道,逐步演变为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借鉴目前开展的碳排放金融交易模式,多方面共同扶持湖北省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的融资力度。

(二)建立复合式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复合式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是通过把横向转移和纵向转移结合起来。湖北省政府向武汉市和宜昌市收取一定的生态补偿金额,以横向方式转移给荆州市和黄石市。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保证补偿资金的来源,而且还能及大地刺激各排污主体参与到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中来。武汉市和宜昌市因为受到了一定的排污惩罚,日后会积极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荆州市和黄石市因为控制污染物排放而受到了一定的资金奖励,那么日后定会继续保持对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加大力度维护水资源环境。

三、技术层面

(一)完善流域水质监测技术

湖北省流域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各水质污染物测量方法进行水质监测,对水质染污物种类进行具体的分类和分析。同时增加污染源监测目标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数据误差,提高可信度。在同一个监测点,要做到各级部门同时监测,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同一个流域要增加监测点,保证上下游和不同水段都有相应的监测点,尤其是跨界流域的入境断面和处境断面一定要设立相应的水质监测点,以考虑不同断面下水质状况,保证了数据的可信性,为湖北省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各地区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二)大力引进专项技术人才

国内外专注于于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的优秀人才很多,但最终研究方法和结论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湖北省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制定出适合本省的生态补偿标准。而湖北省要想制定出更好的生态补偿机制,就应该致力于技术上的创新,培养和引进大量的专项技术性人才。在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上突出人才优势。希望湖北省能够自发组织自己的研究队伍开展湖北省流域的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适时开展生态补偿的实践试点工作,形成以武汉市为研究主体,并带动周围城市共同研究并开展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最终形成全民参与监督的多极化生态补偿模式。

参考文献:

[1] 常亮.基于准市场的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博士毕业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10-11.

第10篇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内部审计进入风险导向阶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风险导向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实施作为研究重点,从风险导向审计的涵义及目标,风险导向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入手,提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实施上的几点建议,以促进企业的更加有效地利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公司治理 风险管理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以对整个组织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与改善,以达到防弊、兴利、增值的目的的一种审计理念[1]。它要求内部审计以内部控制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识别和评估公司风险作为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的目标,并把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作为风险管理的手段。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于2003年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对内部审计做出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2]。”

美国Treadway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在2004年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讨论稿,在该稿中风险管理被定义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受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风险管理应用于战略制定,贯穿于整个企业。风险管理旨在识别影响组织的潜在事件,在组织的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3]。”

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以组织的整体风险评估作为工作目标。内部审计的目标经历了防弊、低层次兴利、高层次兴利的过程,发展到风险导向阶段,内部审计就更注重与企业目标的直接联系,在企业创造价值目标的作用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由高层次兴利转向了增值。通过事先发掘问题,改善经营管理,促进经济效率的转变。

传统内部审计通常只局限于测试企业的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内部审计人员关注的是控制的充分性和遵循性,虽然有着防弊与兴利的审计目标,但是无法与企业目标关联。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则先确定企业目标,再对可能影响这些目标实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风险设计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最后测试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对风险的管理控制有效。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公司治理是被管理人员、投资者、董事会广泛使用的概念,其目标是公司价值最大化,其核心是科学决策。在公司实现增值目标的过程中,在进行战略规划、经营计划等决策时,风险是不可回避的因素[4]。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发展的最新动向,对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更加凸显。

首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包括监督、评价和分析组织的风险和各项控制;复核并证实信息是否可靠并且符合相关政策、程序和法律,协助管理者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执行管理机构提供风险防范以及治理的有效的保证。

其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为公司创造价值产生了促进作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通过对于公司风险的评估和改善,可以帮助公司预防和减少损失,同时可以使公司内部保持良好的审计环境,对于经理层、员工都起到威慑作用,努力改善经营绩效。

三、对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施的几点建议

下面笔者将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如何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客观性反映的是内部审计人员的特征,与评估、判断及决策的质量有关。企业应该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不参加任何可能损害或者假定会损害他们无偏评估的活动,不能接受任何可能损害职业判断的东西,应该披露所有的重要事实,不能歪曲事实。

2.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完善公司的风险预警机制

公司的治理目标是在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愿景之后,争取增加企业的价值,保持股东权益长期的最大化。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是企业在风险管理中所形成的各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预警职能体系,是降低企业风险的关键。

3.管理层应更新观念,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

管理层要彻底转变观念,增强风险意识,把风险导向审计摆在重要的位置上。正确处理风险和效益的关系,把企业的长远利益作为企业的根本目标,形成由最高管理层直接负责的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

目前在企业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应该以风险为导向,从降低风险损失的角度帮助企业有效增值。在审计过程中,风险管理成为组织中关键流程,内部审计人员使用风险管理原则改变审核过程,分析、确认、揭示关键性经营风险。企业应有效利用风险导向审计进行风险管理,为企业提高经济利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耿慧敏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相关理论问题.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第八卷第二期):71-74.

[2]宗淑芳.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北京交通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第11篇

就亲友的期待而言,我应当去律师事务所、去机关或者出国。从六岁上小学开始当学生一路过来,评判我个人价值的标准非常简单,就是考试与得分。所以我思考的问题大多关注是什么,即标准答案是怎样的,而很少放在为什么上。

即将进入社会,我发现自己的身份不再是学生。过去事事都有标准答案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很多人生选择如果不问个为什么,你就无法为它找到合理性基础。

比如有的朋友告诉我,他要留在北京,要通过奋斗在北京有车有房,我便疑惑,要有车有房,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大的机会成本在北京实现这一在任何三线城市都能实现的目标?

连续问了无数个为什么后,我开始畏惧每天挤两个小时公交车上下班的律师生活。也畏惧循规蹈矩的公务员生活,最后简直不知道自己去干什么好。

让我想通了的几件事

持续了大半年后,我想通了。因为这么几件事。

第一件事,是我去驾校学车,和驾校的教练聊天,对话如下: 教练:你们大学生都好找工作吧?

我:嗨,不好找啊,形势不好啊。

教练:你们一毕业出来工资水平大约是多少?

我:七八千块差不多吧。

教练:嘿!那工作还不好找啊。我才小学毕业。觉得全国就业形势好着呢,到处都是工作机会。这也是我图舒服,当驾校教练,原来开出租挣得更多。就是我啥也不会,去工地搬砖。还一天三百块管吃饭呢。怎么工作不好找呢!

这件事情让我豁然开朗,如果找工作的定位仅仅是谋生手段,那我发现我的谋生手段有一万条,而绝不仅限于那么两三条。当然,道理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就像北大的那位卖猪肉的校友,哪怕已经做成企业家了,演讲词还是要一个劲地说对不起母校,给母校丢人。人毕竟是群体动物,都得在乎家人、周围人的期待和目光:是大学生,就得做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

对我触动更大的一件事,是我的导师吴志攀先生给我的教导。我在硕士毕业论文致谢词里面,曾写下这样一段话:

“无论未来如何,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体验过程而非结果,生活着而不是生存着。纵使将来去扫大街。若能获心安,也是人生大温拿(温拿――英文“winner”的音译,意“赢家”)。”

结果先生看到以后,批评了我。他告诉我,环卫工人和其他职业一样没有任何区别,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

通过这件事情,我读出来了事情根本就没有“是大学生做的”和“不是大学生做的”的区别。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做好,用心去做,最后都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

我的另外一个顾虑是,学习了六年的法律,却从事和法律没有关系的工作。好像有一些浪费。很快我也想通了,法律在我看来,除了具体的条文,背后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和思维。用一种思维去做事情,我觉得行业就不一定有限制了,就像互联网思维,你可以拿它去做互联网,也可以拿它去做金融、房地产、餐饮。这样看来,假设世界上有一种法律人思维,那我拿它来做餐饮,似乎也可以。

我的理想是开一家餐馆

心理负担卸下得差不多了,我开始问我自己,我的理想是什么?

其实一直以来我有个理想,就是去开一家餐馆。就像《寿司之神》里卖了一辈子寿司的二郎,因为尊重职业。所以获得他人的尊重。

我究竟想开一家什么样的餐馆?我本科时已经经营过两家小餐馆,开小餐馆的经验是有了,这一回能不能做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不得不提的是,雕爷牛腩、黄太吉这样风头正劲的用互联网思维操作的餐厅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与启发。但在实地吃过雕爷百元一碗的牛腩饭和黄太吉十几块钱的煎饼果子后,我却发现两者运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只是通过强营销提高了顾客的期待,却并没有在实质上改善顾客体验,同时顾客还需要为营销成本付账单。

互联网思维做产品本质上是一个快的、爆炸式的东西,而餐饮实际上是一个慢慢积淀的东西。这两者综合在一起,快慢之间,容易脱节。

在餐饮业和互联网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我认为关键在于卖什么产品:有没有一种容易标准化操作、能够代表相当一部分人的口味、蕴含了我们文化传统与内涵的食物?

最后,我想到了常德牛肉米粉。米粉是南方人的一种主食,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和北方的面条对应。在我的家乡常德,米粉被当作每天早餐的主食,常德的大街小巷都布满了米粉店。

除了色香味俱佳,更重要的是,常德米粉的准备工作主要在前期,牛肉、牛骨汤需要提前十小时熬制好。而等到真正操作的时候,从煮粉到出餐,全部过程不超过30秒。长时间的熬制,复杂的配料。是中餐的灵魂与哲学,但极快的出餐速度,又使得这种食物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标准化操作的可能性。如果说有人可以把煎饼果子、肉夹馍经营成中国的汉堡和热狗,那我想米粉最终被经营成中国的意大利面,也可以展望。

做米粉做成一门艺术

我最终下了决心。从2014年2月份开始筹备,回到常德,走街串巷地吃遍了常德的每一家米粉店。

最后。我和同伴选了一家口味最正宗的米粉店,经历了拜师、学艺一系列的过程。又进行了标准化提炼,最后才制作出几张配方。

2月中旬我回到北京,开始找门面。最终蜗居在了环球金融中心。4月4日,我的“伏牛堂”正式营业。

“伏牛堂”是我一个小小的试验平台。在这家店里,不设服务员,我们摆了三个垃圾桶。顾客用完餐。自己收碗.将垃圾按照残汤、塑料碗、筷子纸屑的顺序分类丢进去。作为一起履行环保责任的奖励,我们则回馈一份水果。这个试验对我们而言。意义十分重大,我希望探索一种店铺和顾客双赢的模式来做这件事情:一方面通过垃圾分类保护了环境,一方面顾客享受了餐后水果,而店铺则节约了人工。

或者未来这家店能够像美国的快餐店一样。只需要一两个人就能搞定。节省出来的成本,用于提高员工待遇,为员工提供培训、职业发展。如果能够形成模式,或许餐饮业会慢慢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让做米粉成为一种艺术。

第12篇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教育;就业难

随着硕士研究生大规模的扩招,其就业问题也不断凸现出来。研究生就业问题不但关系到毕业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高等教育良性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当下迫切的事情,本文对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旨在为问题的解决提出适切的建议。

一、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

1.人才相对过剩

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从2003年全国高校招收研究生26万人,到2013年研究生招生计划58.4万人,10年间招生人数翻了一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表明,从就业率看,高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的现象已经显现。从2005年开始,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多,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首次出现低于本科生就业率的情况。以2011年高校毕业生为例,研究生就业率为86.62%,本科生为90.30%,专科生为94.10%,研究生就业率低于专科生就业率近8个百分点,而在研究生中,硕士生就业率明显低于博士生,即硕士生就业率是最低的。另据教育部统计数据,目前有约160万研究生在校等待就业,每年毕业季就会新增50万硕士毕业生,而市场上并没有足够多的对口岗位容纳新增毕业生。但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过剩是存在一定的时空当中的,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对硕士生还是有很大的需求量。以重庆为例,工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领域的缺口约为40万人。

2.人才供需失衡

高等教育机构不少专业培养的硕士生并不符合就业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来源的高校,长期偏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造就了白领、管理者居多的倒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但人才资源市场并不能容纳这么多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人员,供大于求的必然结果是劳动力过剩。而社会上急需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临床医学、护理学、环境工程、生物制药、市场营销、建筑类、工业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制造、机电一体化、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专业的人员。

3.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

硕士研究生相对本科生、专科生而言,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不能正确认识就业形势。首先,体现在毕业生对就业的区域选择上。据调查,毕业生对工作地点的期望依次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而中西部贫困地区则问津者少。毕业生涌入东部沿海地区,加剧了竞争性,增加了就业难度。其次,体现在毕业生对薪酬上的期望值上。据调查,42%的硕士对薪水的期望是3000-5000元,40%的人期望值为5000-8000元。而据中华英才网的薪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最近几年内硕士的平均月薪是3668元。可见,毕业生的薪资期望值跟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二、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因素

1.宏观层面

(1)国家整体就业环境及就业市场机制是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直接原因。就业环境是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背景,决定着硕士研究生就业的整体水平。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明显放缓,尤其是金融危机扩大化的影响,经济不景气,企业纷纷倒闭,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此外,我国的就业市场机制还存在诸多不完善。我国的人才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能实现现代化、专业化、产业化。

(2)我国现实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是粗放型的,其追求的是一个量的增长,以致毕业生规模过于庞大。另外,各个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不同,一些国家把研究生教育看作是学术研究教育,而一些国家则把研究生教育看作是职业进修教育。我国研究生教育过去定义为学术研究教育,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偏重于学术研究类型的课程,毕业生多面向科研院所和教学机构。由于硕士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人已饱和。学术型的研究生偏多,应用型的研究生偏少,结构性矛盾突出。

2.中观层面

(1)在培养方式上,仍以大班集中授课为主,上课模式跟本科阶段基本一致,还停留在上课教师讲,学生记笔记的应试教育阶段,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不多,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研究能力的提升也有限。在实践方面,缺乏实践平台、实验基地,大学与产业及研究所缺乏联系,产学研的链条断裂。在管理方式上,学生基本上处于“放养”的状态。教师带的学生多,加上教学、研究任务、行政领导职务,导师对学生疏于管理,对学生的指导作用甚微,以致培养的质量下降。

(2)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社会需要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对毕业生在能力与知识结构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高校存在只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或自身的发展来开设专业的情况,而没考虑市场的需求,以致设置的专业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大量招收专业趋同的学生,培养出的人才无特色。甚至部分院校在师资不足、教育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出于自身利益,盲目扩招。加上学校的招生、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基本上仍然按计划体制的模式运作,导致最终培养出的研究生无明显优势、就业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

3.微观层面

毕业生自身的能力与错误的择业观也是影响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就科研能力及知识而言,硕士生与博士生是处于不同层次上的。而部分硕士生为了文凭而文凭,对科研毫无兴趣可言,当面对高校或科研单位招聘时,竞争往往处于劣势。在实践能力上,由于硕士大多是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目的,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致硕士生跟本科生竞争时,用人单位往往更青睐于后者。再则,在就业观念上存在局限性,部分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意向上倾向于东部沿海大城市,倾向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而对有很大需求量的小城镇、民营企业,大多数毕业生表示对此不予考虑。甚至有报道,某毕业生放话死也要死在编制里,这也代表了部分毕业生畸形的就业心态。因此,研究生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促进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对策

1.国家及政府层面

(1)研究生招生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支持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坚决限制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和专业的招生规模。应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减少学术型的研究生数量,加大应用型的研究生培养。

(2)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是要加强正确的政策导向,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针对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歧视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对用人单位进行规范和制约。其次,对研究生就业要进行合理引导和扶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去中西部的小城市或城镇工作,鼓励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工作,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研究生进行创业。[1]

(3)对未能实现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一定程度的保障或者提供进一步相关技能培训的机会。硕士生是政府、社会和家庭长期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劳动力市场的任何波动都会导致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并对研究生本人和家庭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影响社会和谐。为此,政府在促进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应责无旁贷。

2.高等教育机构

(1)高校现阶段应严格过程管理,提升研究生质量。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严进宽出的局面,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高校应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不能片面追求数量,应强化过程管理,追求教育质量。严格学习过程管理,首先,及早确定研究主题和方向,重视写作能力尤其是毕业论文。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和资助优秀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和国际一流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等。理论学习的同时,高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更多的研究生深入企业、单位和基层一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达到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生的目的。

(2)强化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保障措施不是形式上的各种规定,而是真正的导师负责制,即导师对学生的招生、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质量真正负责。建立对导师合理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培养质量作为一个考核项目,对不合格的导师取消其带学生的资格。同时,加强对导师的培训,通过岗前和在岗培训,提升导师的指导水平,以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

(3)根据学校实际,做出调整。研究型教育机构应利用自己的学术优势,培养学术型硕士,在目标上,应追求质的提升而非量的增大。对于那些非研究型教育机构来说,则应该考虑培养应用型的研究生,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确定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专业学位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其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减少学术性研究生,扩招一定数量的专业学位硕士生,能较好地应对当前就业问题。

(4)学校做好就业服务工作。首先,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从研究生处到职业指导中心,从专职职业指导教师到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到导师,再到校外资源,需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的体系。[2]其次,开设就业方面的课程,诸如,礼仪培训、言语培训、面试课程等。再次,学校应积极了解市场需求,主动收集就业信息,建立一个就业数据库,及时提供给学生,举办就业招聘会、宣传会等。

3.硕士研究生自身

首先,硕士研究生应正视当前就业形势,摆正就业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合理地规划职业,调整职业期待值。其次,毕业生应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沟通交往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为人处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锻炼,修炼职业习惯、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等,树立竞争意识。[3]再次,积累工作和实践经验,充分利用假期时间,一边实践一边结合理论,不断地提升自己。复次,毕业生平时也要多注意搜集各个渠道的信息,听取导师的建议,多与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们沟通。最后,树立多元的择业观念,破除专业对口观念、身份地位等级观念,树立多元的择业观念。

参考文献:

[1] 李恩,杨元哗.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思考[J].教育

与职业,2007,(15).

[2] 宋智.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1).

第13篇

关键字:B-S模型 Merton模型 环境责任保险

作者简介:游桂云(1971― ),女,汉族,中国海洋大学金融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读博士。

鞠铮 (1982.9― ),男,汉族,中国海洋大学劳动经济学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07CJGJ07)“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经营模式与经营技术研究”的部分研究内容。

一、B-S模型介绍及其在保险中的应用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Fischer.Black与斯坦福教授Myron.Scholes在期权定价上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们创立了B-S期权定价模型。这一模型在金融理论和实践中被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金融市场尤其是期权市场的发展;为类似于期权的衍生金融工具或含有期权特性的金融资产定价奠定了理论基础。

但将B-S模型应用于保险还要归功于Merton,其创造性地将银行的存款保险看作是银行资产价值的一项看跌期权,从而可以利用B-S期权定价模型。Merton的研究增强了B-S模型的适用性,因此B-S模型又被称作B-S-M模型。这一模型在金融理论和实践中被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金融市场尤其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为类似于期权的衍生金融工具或含有期权特性的金融资产,包括保险产品的定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前应用B-S模型比较广泛和成熟的是银行存款保险。Merton指出,由于保险人担保了银行的债务,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保险人对银行资产出售了一份看跌期权。对于银行来说,加入存款保险制度就相当于持有一个看跌期权,该期权的潜含资产为银行的资产组合,执行价格为该银行的存款额。该期权价值的上升取决于下述因素:无风险的利率;金融机构承受风险的数量;价内期权的幅度即金融机构持有较少的资本;期权到期的时间。在到期日,如果银行资产V大于承诺支付的债券价值B,此时权益的价值就是V-B。然而,如果在到期日银行的资产价格小于承诺的支付,银行会对债券持有人违约,此时,负债的价值会是V,权益的价值会是O。因此在到期日,债券的价格是Min[V,B];权益的价值是Max[0,V-B]。如果考虑到保险的影响,对于债券持有人将不会有任何不确定性。实际上,保险机构确保了银行资产在到期日至少等于B。与其他保险一样,保险机构会对银行收取保险费。银行的资产不论是否参加了保险,价值都是Max[0,V-B];债权的价值始终是B;保险机构支付的金额是Max[0,B-V]。

Merton指出,由于保险人担保了银行的债务,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人对银行资产出售了一份看跌期权:承诺支付对应于执行价格,将公产的价值对应于股票的价格,则存款保险的定价公式为:

国外学者用此方法算出的美国银行保险费率在0.2%左右,同精算方法得出的费率相近,也符合实践需要。因此,将B-S期权用于保险费率计算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是可行的。

二、数据处理与模型调整

1.数据来源与处理

与精算定价一样,在期权定价中,损失统计是基础性工作。选取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假设在该行业推行强制性环境责任保险为强制保险,即该行业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均作为投保人。根据《2007年国家统计年鉴》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数量为20715家。将承保金额设定为200万元,承保年限为1年。根据李生才、王亚军、黄平统计的2003-2007年的《安全与环境学报》,通过精算方法,得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每次事故预期损失额为77.95857664万,发生事故的概率为2.82694。

根据李生才、王亚军、黄平统计的2004-2007年的《安全与环境学报》,并结合原始事件相关报道,整理出2004-2007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环境污染事故的损失金额及次数。

将免赔额定为10万元,去掉10万元以下的事件;且由于200万为保险金额,将200万以上的损失金额视为200万元处理。因此,将数据整理排序得:

由于李生才、王亚军、黄平统计的2004-2007年的《安全与环境学报》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环境污染事故的次数偏少,每年统计的次数相当于同期《中国环境统计公报》统计数据的1/4。经考虑可能是信息不对称、统计标准不一等原因造成,因此我们将发生事故的次数调至2004-2007年的《国内环境事件数据》统计次数的4倍,即以《中国环境统计公报》统计数量为准。

由此,计算出2004-2007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环境污染事故的损失金额为别为7718.4、3946万元、4532万元、4073.6万元,并以此与《中国环境统计公报》中的数据作对比,发现基本吻合,符合实际情况。

2、模型调整

保险对应B-S模型类型的为欧式看跌期权,因此公式为:

N(d1),N(d2)分别是d1,d2的正态分布的函数值。p为保费,X为承保金额,r为年无风险利率,t为以年为单位的期权到期期限,S0为保单对应资产的当前价值,σ为保单对应资产年复利收益率的标准差。

由于本文目的在于求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环境责任保险费率,因此将(12.5)式两边同除以X,原式变为:

由(12.7)式可知,利用B-S期权定价模型推导出来的看跌期权定价公式来确定费率,其高低一般取决于以下五个因素:

(1)标的物的当前市场价格

对于看跌期权而言,市场价格上涨,期权价格下跌。通常可采用对标的物未来期望价值的折现来测算标的物的当前价格。由于环境责任保险属于责任保险,没有明确的标的物,因此当前市场价格可以等同为承保金额。

(2)承保金额

承保金额在期权合约中是固定不变的。对于看跌期权而言,赔偿金额越高,买方盈利的可能性越高,期权的价格也就越高。

(3)承保时间

据到期日的时间长短反映了期权合约的时间价值;一般而言,距到期日的时间越长,期权的时间价值越大。

(4)无风险利率

一般指国债的发行利率或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它是购买期权的机会成本。在看跌期权中,无风险利率越高,机会成本越小,要求期权的收益率也就越低,期权价格也相应减少。笔者认为采用银行的1年期整存整取的年利率来作为无风险利率,比较适合我国当前国情和市场条件,这也符合无风险最低回报的机会成本概念。而shibor代表了我国未来的无风险利率发展趋势。因此,本文采用这两种利率分别计算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环境责任保险的费率。

(5)保险标的物价格的波动率

投保标的物价格变动越大,期权买方获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相反,对于卖方而言,卖方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相对于买方固定金额的损失,卖方的损失更大。所以,在标的物价格预期变动程度很大时,相应的期权价格会很高。投保标的物价格波动率一般用投保资产未来年复合收益率的标准差来表示。

由期权定价模型可见, 其中核心变量为无风险利率和保险标的物价格的波动率,无风险利率的选择在第十一章已经做过分析,这里不再赘述。那么投保标的物价格波动率该如何确定呢?通常通过投保标的物历史价格的波动情况进行估算。基本计算方法为:先取该投保标的物过往按时间顺序排好的t+1个历史价格,价格之间的时间间隔应保持一致,如一天、一周、一月等;利用这一组数据计算i个连续复合投保标的物价格波动率,计算公式为:

μi为第i个时期的投保标的物价格波动率,P(St)为第t个时期标的物的历史价格。

上述公式表示对时间间隔内的投保标的物价格波动率取自然对数,得到连续复合的投保标的物价格波动率;

在B-S公式的计算中,我们需要的是年收益波动率,因此,需要将上述波动率转化为年投保标的物价格波动率,转化的方法是:利用下述等式进行计算:

σy为年波动率,σx为某期限投保标的物价格波动率的平方,n为1年中包含的期数。

三、以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无风险利率确定环境责任保险费率

首先用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来进行计算。根据最新的1年期存款利率, r0=3.87%。无风险利率必须是连续复利形式。一个简单的或不连续的无风险利率(设为r0)一般是一年复利一次,而r要求利率连续复利。r0必

μi为第i个时期的投保标的物价格波动率,σ为保单对应资产年复合投保标的物价格波动率的标准差

四、以shibor为无风险利率确定环境责任保险费率

12.7实证结果分析

目前,保险费率的精算定价依旧是我国保险业定价的主流方法。当然,在国际上,对于精算定价的否定和质疑之声在近年来越来越高。

保险费率的期权定价方法将保险合同视作是一个欧式看跌期权,并用期权定价模型来计量保险费率。它考虑了传统计量方法中所忽略的价值,是传统费率厘定方法的一种延伸,但它在计算过程中需要预测保险标的资产的未来价值,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保险费率的期权定价方法并不是对传统费率厘定方法的否定,二者互为补充、对照。总而言之,保险费率的期权定价方法的最大价值在于为保险费率的定价开启了一条新的道路。

论文运用精算定价和期权定价两种方法定价结果比较接近,大约8‰费率与其它责任保险的费率相比较,属于合理范围。但考虑到原始数据的不足和不够精确,以及缺乏经验,所确定的费率水平仅供参考;相比较,论文对于分行业的环境责任保险费率的厘定思路和方法所进行的学术探讨,对于未来的环境责任保险费率更加准确的厘定,以及环境责任保险业务的全面开展,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斌.存款保险定价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2] August Ralston .Pollution Liability and Insurance:AnAppiication of Economic Theory.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3] Marcel Boyer,Jean-Jacques Laffont. Environmental Riske and Bank Liability.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1(1997) 1427-1459

[4] Richard.S.J.Tol. Climate change and Insurance:A Critical Apprisal. Energy Policy,vol.26,NO3,PP252-262,1998

[5] Hung-Gay Fung,Gene C, Lai,Gary A, Patterson,Robert C, Witt 。Underwriting Cycles in Property and Liability Insuranc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Industry and By-Line Data.The Joumai of Risk and Insurance, 1998, Vol, 65, No, 4, 539-562,

[6] Michael G. Faure LL.M and David Grimeaud. Financial Assurance Issues of Environmental Liability,2000(12)

[7] Trent R. Vaughn. Misapplications of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Models in Property/ Liability Insurance Ratemaking

[8] Steven Shavell. On the Social Function and Regulation of Liability Insurance. The Geneva Paper on Risk and Insurance,vol.25 NO.2 (April 2000)

第14篇

一、多因素促动下的数量扩张与最新发展

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不是什么新事物,但大规模发展却是近二三十年的新现象。其间,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是此类研究生教育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除此之外,政府引导、人口变化和就业趋势等也对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第一,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兴盛密不可分。这种经济高度依赖知识产品的生产者,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髙要求,促使其延长受教育年限,将专业教育从专科和本科层次提升到研究生层次。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研究生教育层次的新专业层出不穷,如金融数学和油气工程。同时,一些原先没有像医生和律师那样被视为“专业”的行业,也慢慢跨人了专业或准专业的轨道,如作曲和创作。结果,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门类日益繁多。

第二,研究生教育层次新专业的设立,有时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直接相关。当国家和地区需要发展某一产业时,往往会与高校联手,有针对性地设立研究生教育层次的学位项目。20世纪90年代,西澳洲政府决定把油气开发作为一项支柱产业,并为发展该产业培养一支当地的技能型劳动力。于是,州政府与石油企业和地方高校合作,由当地一家主要的石油公司出资,在西澳大学设立了油气工程研究中心,开展相关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同样,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艾德华兹维尔分校新设的生物技术管理专业硕士学位,也呼应了将圣路易斯市建设成“生物技术区”的政府目标。

第三,人口结构的变化有时也会影响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医疗卫生行业尤其如此。随着老龄人口的持续增加,医疗卫生服务的重点从治病救人转向提供医疗保健指导和临终关怀服务。同时,全球人口流动的加速要求地方医疗卫生机构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拥有不同保健观念的人。医疗卫生人员必须与病患沟通,了解病患如何界定“疾病”,制定能被病患接纳的治疗方案。于是,20世纪80年代起,护理实践方面的研究生培养计划相继出炉。1986~2006年间,美国开展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机构从 220个增至518个,硕士学位项目由180个升至417个,博士学位项目也由39个升至101个。

第四,有时候,开展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与学生的就业取向有关。传统的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但事实是,大多数研究生毕业后并不从事学术工作。美国曾做过一项研究,发现该国的博士生中,只有一半想在大学教书丨\这项研究突显了研究生教育的传统目标与实际效用之间的偏差,引起了人们对研究生教育的质疑与批判。在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之外,增设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这种批判的回应。

第五,少数情况下,研究生教育层次新专业的设置,是为了吸引生源,维持相关学科的生存。例如,美国不少数学类专业团体(如美国数学学会)积极推动两年制的产业数学和应用数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原因之一是为了通过专业型硕士生教育,让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像法律和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那样,也享有丰富而灵活的就业机会,从而将其保留在数学领域。

在上述五项因素的促动下,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地区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有了显著增长。在美国,1984~2000年间,专业型硕士学位的授予量从27.1万增加到36.6万'增幅超过35%。与此相关,有权授予研究生学位的高校也在增多。以美国为例,2000~2004年,其3856所高校中,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高校从260所增至406所。尽管最负盛名的研究型大学仍然掌控了50%的博士学位授予权'但与20世纪末75%的比例相较其控制力已明显减弱。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澳大利亚。1990年,澳大利亚只有一个博士层次的专业学位项目,到2001年,这一数字升至131个。1996~2008年,澳大利亚名校的博士生人数占该国博士生总数的比例,从56%降至48%。可以说,如今,参与研究生教育的高校越来越多,研究生教育正在从精英型走向大众化。

近年来,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在发展上又呈现出两种新动向。首先,一些非政府专业组织和基金会积极参与,大规模资助高校开展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使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由个别高校的自主行为,转变为一种集约化的行为。例如,成立于1934年的艾尔弗雷德?斯隆基金会(AlfredP.SloanFoimdation)专门资助美国科技与经济方面的研究和教育。1997年起,它选择14所研究型大学,为每所大学提供不超过45万美元的资金在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开展两年制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此后,它又在另12家研究机构,出资设立了一套生物信息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到2005年,已有约45所高校在基金会的资助下,开设了专业科学和数学硕士学位课程。

其次,专门开展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学院得以成立。1997年,美闰成立了第一所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学院凯克研究院(KeckGraduateInstitute)它隶属克莱蒙特学院,致力于生物科学的教育与研究。2000年,凯克研究院招收了第一批28名学生。如今,它与企业和其他高校密切合作,提供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和双学位教育,并设有生物科学管理方面的博士后工作站。

二、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若干特征

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有如下明显特征。

其一,由于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具有强烈的市场取向,所以在设立新专业之前,高校一般会开展市场调查,了解市场对相关专业的需求,判断设立新专业的可行性以及课程应该包含的内容。以美国为例,1999年,肯塔基大学护理学院在开设护理实践博士专业之前,向州内382名卫生保健机构的主管发放了问卷。其中,60%的主管有兴趣聘用该专业的毕业生,并估计说未来五年内,可以为毕业生提供80个就业岗位〃\斯隆基金会在资助专业科学和数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前,一般要求院校建立企业咨询委 员会,分析企业对课程内容的看法,了解它们希望毕业生具备何种技能。市场调查不仅有助于提高相关专业与课程的适用性,而且可以建立业界对专业型研究生学位的信任,帮助毕业生建立就业网络。

其二,接受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学生,大多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在企业中担任中层或高层领导。他们在工作中认识到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希望在专业技能之外,掌握其他领域的本领,如市场营销和通信技术、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财务规划和人事管理,以便更好地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与此相关,接受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学生以在职为多,愿意辞去工作,全力攻读学位的仅为少数。西澳大学油气工程研究中心招收的硕士生,平均有近十年工作资历,全日制学生只占15W。在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70%修读专业物理学学位的学生还从事其他工作。

其三,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这一方面是因为相关专业多出现在跨学科领域,如金融数学和计算化学,另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和学生高度关注专业之外的知识与技能,如客户心理分析以及与他人共事的技巧。例如,斯隆基金会称其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是“科学+”(science-plus),即把严格的科学和数学学习,与管理学、政策学和法学等内容相结合,并强调培养协作与交流能力?。可以说,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不仅是高级从业人员,还有专业型管理人员。

由于单个院系很少具备开展跨学科教学的条件,所以专业型研究生教育通常依靠多个院系甚至多所高校的合作。如西澳大学油气工程专业的教学,由来自当地三所大学七个学院的14个系共同承担,有些课程还聘请了西澳洲之外和国外的教师前来讲在一些高校,专业型博士生不像学术型博士生那样,由一、两位教授指导,而是由一位主导师与来自其他院校的专家小组共同指导。

其四,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多样化的考察和实习为核心,以便学生了解企业或行业所处的社会与经济环境,把握劳动力市场和客户的动态,协助企业解决真实的问题。而且这种考察和实习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真正的工作场所中所需的闭队合作技能。在美_的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二年级研究生用一学期时间,结成六人一组的酒店发展咨询团队,考察相关酒店,访谈酒店管理人员,分析其各类的资产与市场,探访酒店的竞争对手,撰写酒店发展计划,并向业界代表作口头陈述。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纺织与服装系为专业型硕士生设计了四类实践项目:一是在企业指导下的实习;二是根据企业的需要,开展市场调查;三是为企业做一个项目,如广告、推销和时装展;四是完成一份企业分析报告,评估其优势与不足。这样的实习对在职学生有不小的吸引力,因为他们可以与自己就职的企业一起,开发各种实用项目,实现学习与工作的融合。

其五,企业的参与对专业型研究生教育至关重要。如前所述,研究生层次的专业学位教育项目在设立之前,往往需要开展以企业为主的市场调查;设立成功之后,高校也要借助企业的力量,为学生安排考察和实习。除此之外,企业还在教学和学生指导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西澳大学的油气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由企业员工讲授的课程约占课程总数的一半一些企业还为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提供奖学金和设备等资助。例如,凯克研究院与企业有着广泛而深人的联系,单是实习项目就得到了13家公司的资助。事实上,向凯克研究院捐资的企业如此之多,2005~2010年间,研究院便募集了3000万美元。

其六,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多种多样。由于此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差异纷呈,除高级从业人员外,还有专业型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所以即便是同-个国家的同一门专业,其学制和课程要求也千差万别,学位名称亦各不相同。以英国的医药工程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为例,各校规定的学习时间从一年到三年不等,在A校可以得到大量学分的“生物工程”课程,在B校也许只是几个小小的单元。至于学位名称,牛津大学称之为“生化工程”,利物浦大学称之为“医药T:程”,帝国理工学院称之为“医学工程与物理科学”,此外还有“生物医药工程”、“医药工程与物理学”和“医药技术设计”等。

在授课方式上,为了照顾在职学生的需要,夜间授课、周末授课和网络授课等形式日趋普遍|91。有调査显示,美国的专业物理学硕士学位课程中,有五分之一开设了夜间课程。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的保健物理硕士学位项目专门面向在职人员,多数课程可通过远程学习完成%。一些高校还将课程划分为不授予学分的独立模块,方便学生短期学习。

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还体现在学生评估上。一般而肓,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要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并通过有校外专家参与的答辩。虽然一些专业型研究生教育项目对学生也有此项要求,但总体而言,评估方式差异很大。例如,美国护理专业的博士生,一般需要在毕业前完成一个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的项目,如发起一项改变或改良实践的行动丨151。此外,企业也在判定学生学业成败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三、面对的挑战

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因其贴近市场、政府、学生和学科发展的需求,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某些专业型研究生学位已经得到行业协会或专业团体的认可,成为相关行业或专业的人职条件\不过更多时候,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不得不面对质量保障不够完善、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吸引力不足等问题。

1.质量保障的缺失

如前所述,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模式极为多样,不同院校同一专业的培养目标、学制安排、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学位名称等,都可能大相径庭。如何保障这形形的专业教肓项目都能达到最基本的质量标准,便成为各国面对的首要难题。

高等教育阶段,院校或专业在设立之前,一般需通过政府认可的认证机构的认证。否则,院校或专业很可能得不到政府资助,在生源和劳动力市场上也缺乏公信度。不过,这些认证制度主要面向本科层次的教育。由于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大规模发展的时间不长,所以相应认证制度仍在建设中。大多数情况下,如果高校有权授予研究生层次的学位,那么它就可以自行开设专业型研究生学位项目。例如,A大学有权授予硕士学位,那么它虽然不能自行开设专业型博士学位项目,却可以提供专业型硕士学位教育。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主要依靠相关院系和高校的自律。

不过,在一些专业团体和行业协会的推动下,个别专业开始有了全国性的设置标准。例如,美国护理学院协会分别于1996年和2006年,《髙级护理实践硕士教育要素》和《高级护理实践博士教育要素》,设置了相关专业的课程标准。但它同时指出,该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各不相同,有的担任机构领导,有的是诊所专家,有的是政府医疗卫生系统的决策者。所以各院系在设计课程时,重心可以有所差异,或以领导技能为主,或围绕高级临床实践,或关注信息技术等,实习内容也可以多种多样,有的管理某个护理保健机构,有的照料病患,有的制定并实施卫生保健政策。可见,这两份《要素》给院系留有相当大的自主空间。更重要的是,《要素》不是专业认证标准,仅供院系在自愿的基础上参考执行。所以总体而言,《要素》对相关的专业教育没有太大的约束力。

英国的情况有所不同,皇家护理学会作为英闰最大的护理专业团体,于2010年了专业护理研究生教育的认证标准,从课程、设施、学习资源、招生、管理、师资和实践等15个方面,提出了一整套细则。例如,课程必须兼顾理论与实践,实习时间不少于500小时,专业设置必须充分考虑业界的需要,并通过有效途径,让业界参与质量反馈和评估。同样,美国教育部也已批准美国婚姻顾问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ofMarriageCounselors)对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进行认证。

总体而言,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设立多由高校自主决定,来自专业团体和行业协会的认证只是刚刚起步,涉及的专业领域极为有限。而且,即便在那些已经设立认证标准的领域,也有不少不愿接受认 证的院系运作其中。

除专业认证外,另一种质量保障模式是制定全国或地方统一的资历框架(qualificationsframework),如英国的国家资历框架和澳大利亚的资历框架。这些框架写明各级资历拥有者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标准,从而引导院校的专业与课程设置。但是,为照顾不同专业和课程的需要,这些资历框架的用语一般较为模糊,院系要达到既定标准,难度并不算大〃。此外,至少在英国,院校有权选择不参与此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质量保障缺失这一问题,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虽然一些人批评说,认证和评估机制的薄弱造成了研究生教育的混乱与低效,但也有人认为,研究生教育的无政府状态是其灵活性的反映也是其成功的秘诀明。

2.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竞争

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不得不承受来自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竞争。一些研究发现,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如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毕业生。虽说前者培养的是高级从业人员和具有技术专长的管理者,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时,却发现自己必须听从持有学术型博士学位的上司之令。这迫使不少专业型研究生学位的持有人,最终只能回到学术的轨道上。例如,南加州大学的专业科学硕士学位项目,第一届共有15名毕业生,其中7名决定留在学校继续深造,只有3名进人了企业界。新泽西理工学院亦是如此,11名计算生物学专业硕士毕业生中,在医药公司工作的仅3人。宾州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10名硕士毕业生中,也只有3人进入了企业界网。

与此同时,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正通过多种方式,改变其传统的刻板形象。例如,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起了“综合型研究生教育研究与培训”计划(In>tegrativeGraduateEducationResearchandTrainee-ship),实施以专题研究为核心的博士生教育。它以问题为导向,倡导跨学科研究。基金会已在五年的时间内,向55所大学的70个博士学位项目拨发了6400万美元%在英国,政府协同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和知名高校等,将研究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于2000年开展“新博士学位”教育(NewRoutePhD?)改革。“新博士学位”教育仍以学术研究为主,招生标准与学术型博士生的标准相同,学生仍需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传统的答辩,方可正式毕业。不过,它在课程中增加了一些跨学科内容,如演讲与交流技巧、团队建设与管理,此外还有企业培训。目前,已有伦敦大学、利兹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和诺丁汉大学等16所高校参与其中,涉及生物科学、商贸、教育、工程、环境科学和法律等13个学科领域气

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变革,使其与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界限不再那么明晰。调查发现,髙校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具有足够的弹性,能包容各种新颖的课程和研究课题㈨。既然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巳不再那么刻板,既然它可以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也能给予学生跨学科的体验和实地培训,那么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特别是当专业型研究生学位缺乏与学术型研究生学位同等的吸引力时,专业型研究生教育该何去何从?

3.其他挑战

除质量保障薄弱,缺乏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同等的竞争力外,专业型研究生教育还面对着以下两道难题。第一道难题是资源短缺。提供专业型研究生教育,需要院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这是因为,首先,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一般针对性较强,每个专业的生源市场都不算大,所以各专业的在校生规模较小,难以获取规模效益。其次,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对跨学科教学的要求较高,需要开展跨院系、跨院校甚至跨国合作,所以在交流沟通和课程实施方面,牵涉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再次,实习是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这就要求院校与业界建立广泛的联系,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这既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又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所以对教师而言,未尝不是一种挑战。最后,由于专业型 研究生很少像学术型研究生那样,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所以导师的工作量加大了

第15篇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021-02

一、引言

商业地产作为房地产开发形式的一种,是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产物,商业与地产的融合,它成功驾驭了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的两驾——消费和投资,对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不小的作用。但商业地产具有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收期长、投资风险大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经济环境、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给商业地产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014年重庆商业地产的整体发展状况表现为甲级办公楼更受租户所青睐,商铺购物中心体验感增强。2014年重庆甲级办公楼成交创历年新高,达140,400平方米,同比增长134.4%。强劲的需求使甲级办公楼市场空置率从2013年底的60.7%下降至2014年底的45.1%。另外,近几年电商发展突飞猛进给商业地产带来了较大冲击,但体检式餐厅、娱乐、休闲等业态地产发展较好。解放碑是重庆历史最为悠久的商业中心,本文以重庆解放碑商业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解放碑商业地产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解放碑商业地产发展的条件

1.政策的影响

1999年左右,重庆开始提五个商圈的概念。步行街和商圈的概念促进了商业地产的成长。近几年,世界五百强企业开始涌向中国,进一步促使了商业地产的发展,加大了对发展商业地产的认识。据重庆市商圈建设工作会2012年的部署,重庆市计划将建45个商圈,在这样的部署下,重庆商业地产迎来了发展热潮。

2.城镇化的影响

近几年重庆市城镇化速度较快,居西部第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及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消费市场的扩大,加之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促使经济结构发生转变,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商业地产作为服务业的发展平台,其需求量将不断增加,这就加快了重庆商业地产的不断发展。

三、解放碑商业地产发展现状分析

(一)解放碑概况

解放碑是重庆著名的历史最悠久的商业中心,是重庆游客必须要去的地方之一,而一些商界人士甚至将进驻解放碑看作企业品牌形象与实力象征。解放碑商贸中心共有楼宇425幢,建筑面积459万平方米,商业网点密度大、大型商场多,为全国同类地区少有。解放碑CBD区域内有各类企业机构3000余户,世界500强企业中,38家入驻解放碑CBD,47家在此设立分支机构。区内商业网点达4482个,营业面积共121万平方米。其中,营业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大型商场有20多家。近百个金融网点和证券交易所,同时还汇聚了超过500家餐饮宾馆、休闲娱乐、信息中介等社会服务场所。解放碑CBD区域商铺整体出租率达90%以上,特别是临街铺面的出租率几乎达100%。

(二)解放碑商业地产存在问题

1.购物中心同质化

随着其他新兴商圈的崛起,重庆主城区当前已营业的购物中心有27个,但缺少差异化特质,出现了同质化竞争。多数购物中心都以百货、超市、电影院作为主力店,每个购物中心几乎都引进同类品牌,商场也缺少特色,这为招商引资带来了困难。怎样走特色差异化路线,是解放碑商业中心应该多考虑的问题。

2.电商的冲击

当前,几乎任何的商品都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易,苏宁、优衣库、周大福等各大品牌纷纷入驻电子商务平台。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1.3%,开始涉及各个商业领域,并颠覆了一些商业领域,这对传统的销售渠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作为商业销售平台的商业地产也受到了不小冲击。电商低成本的运作方式向商业地产高成本发起了挑战,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转变,对购物中心环境和体验功能的看重,更加说明传统的商业形态与运营模式急需改变。

3. 核心商圈与外围商业网点联系不畅

解放碑商业中心因楼宇的建设导致解放碑与较场口的商业断层,使商圈人流动线被割裂,核心商圈与外围商业网点联系不畅。

四、解放碑商业地产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扩容升级

解放碑的扩容升级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商圈连接。通过商圈内专业特色街的建设,逐步实现了大型商业网点之间的商业连接。(2)区域错位发展。解放碑商业中心商业项目数量多,但布局比较分散。为较好的显示各自的特色,可将整个解放碑商业中心按地理位置划分成了四大板块,以走高端奢侈路线为主的朝天门板块,以走记忆路线为主、着重发展体验式消费的临江门板块,以走潮流时尚娱乐路线为主较场口板块,及走金融商务路线为主新华路板块。

(二)走差异化路线

重庆主城区多数购物中心在服务客群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合,品牌组合的同质化也大大降低了购物中心的吸引力。开发商应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消费习惯,建设具有特色的、差异化的符合现代人情感及心理需求的购物中心。

(三)建设体验式购物中心

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集休闲娱乐、优良品位于一身的良好购物环境会越来越受人们的追捧,建造一个好的体验式购物中心,对吸引消费者前来休闲、娱乐、驻留、购物,具有重要作用。体验型购物中心作为一个新兴的商业地产发展模式,将对抵抗电商的冲击、促进商业地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博尧.商业地产定位及案例分析.大连理工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

[2] 铁媒体. 数读2014年中国电商发展现状:移动购物市场增速迅猛.2015.

[3] 赢商网.“体验式”购物中心模式解析及发展探讨.

作者简介:龙梅(1986-),女,四川冕宁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