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学技能论文范文

教学技能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学技能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学技能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众所周知,职工培训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培养已得到了大家的共识,但在职工培训中加强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培养的同时,不能脱离理论教学,应把二者融为一体。

一、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二者的含义

1、理论教学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基础知识是指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从一般意义上讲,知识是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文化素质,是技能形成的准备和基础。通过学习,知识转化为体验(经验)而形成技能。因此,在职工培训过程中学习书本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专业知识是指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知识。确定专业知识范围最重要的标准:一是岗位必备;二是可以接受。具体地说,就是要帮助培养对象掌握那些做好岗位工作所必备的,并符合自身基础和学习条件的知识。

2、技能培养

技能培养指在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活动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技能培养仅为动做(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动做技能是指在完成一项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动做,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合起来,并顺利地进行。如操作设备,拆装阀门等;心智技能主要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认识活动,如记忆、想象和思维等。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模块式技能培养(MES)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能系统地传授给学员完整的知识,给学员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弊端:(1)它以知识作为教师的教学重点,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2)它忽视了学员的主体作用及个性发展,过分追求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3)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以现有教材内容作为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以课堂教学形式居多,难以克服传统教材多年不变以及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致使教学严重滞后于生产实践,因此必须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MES(模块式技能培养)的学习和研讨,我们发现通过建立模块教学模式,能够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讲练一体化,在教学上可以实现以下几个突破:(1)解决长期以来理论教学偏多,技能训练偏少,实习与生产结合不紧密的问题;(2)注重实际需要,建立起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内容实践性这个中心环节;(3)模块式教材打破了固有的学科体系,理论知识根据实际需要融化在模块中,是以技能类学习单元为一体组成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4)以技能训练场地作为课堂,以学员为中心,充分发挥学员的为主体作用,按技能形成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了新突破;(5)模块教学在实施后,可以及时评估反馈,这种评估与反馈教师围绕企业岗位劳动者的需要展开的,保证了学以致用。

因此,强化实践教学,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调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是培养学员技能的重要途径。

三、需解决的问题

1、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职工培训学校教师资源大体分为三个渠道:一是普通院校分配的毕业生,这部分人员由于他们缺少与专业一线生产实际接触了解的机会,对本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知之甚少,实践动手能力较弱,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力不从心,尤其难以解答学员的实际问题与困惑,影响了教学的整体效果。二是由普通院校调转来的教师。这部分人员由于长期进行普通院校的教学,他们在教学中往往是擅长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显出不足和薄弱。另外由于对学员的学习特点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他们往往不能做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对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难以应付,所以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三是基层一线抽调上来的技术人员。这部分人员,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对弥补以上两部分教师的实践教学不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这部分人员未经过专业的正规师范训练,教学基本功较弱,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擅长操作,而对其原理的应用则缺乏符合教学规律的讲授,使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以上三种情形都不适合职工教育,因此必须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所谓“双师型”,一方面是指教师不仅要有本科、专科学历证书,还要有相关技术等级、职业证书,即不仅仅是个合格的教师,同时也是合格的工程师、经济师等等。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就内部结构而言,应根据教师个体的具体情况,缺啥补啥,就教师队伍的外部结构来说,应依靠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优秀人员,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以弥补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中的基础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学教师比例失调的问题。同时,这些来自一线的兼职教师也会将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动态反馈给学校,使学校在设置专业、设计课程结构时,更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关键。2、教学内容以应用为主,教学方法要适应成人学习的特点。

到目前为止,职工培训还未有一套适合成人特点的权威性的教材,因此各校在选择教材时,或组织本校教师编写讲义、教材,或借鉴使用糍普通院校高职教材。组织本校教师编写讲义、教材,可充分考虑到本校专业特点、软硬件条件和学员的接受能力,但各教师力量有限,教师编写教材的能力参差有别,很难整体上保证教材编写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在教学方法上,很多教师还习惯于灌输式教学,照搬照抄普通学校传统的教学方式,抑制了成人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职工培训中,教学内容要以应用为主,教学方法要适应成人学员学习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以应用为主旨,体现能力本位的思想,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度。在教材编写上,充分考虑成人的学习特点,具有可操作性,避免空洞无物,理论脱离实际。要以必要的实验材料和详实的案例分析,充实教学内容,满足成人学员立足本职,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需求。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调动发挥成人学员生活阅历丰富,实践经验多的优势,把以课堂为中心,教师单向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变成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相结合,以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与企业联合,创建稳定的实践基地

实践教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实习条件,职工培训应根据培训工种、培训任务、培训目标的不同,设置一定数量的实习项目,配备性能比较先进的、种类比较齐全的、数量充足的实习设备和模具进行模拟训练,提高操作技能,单纯靠学校本身建设一个封闭的校内实践教学场所,是很难满足职工培训教学需要的。因此,必须同企业、厂矿、集团联姻,使其成为学校进行实践教学的坚强后盾和稳定基地,从根本上解决不能按职工培训要求组织实习和实践教学问题。

4、改革考核模式,注重实际操作能力

第2篇

一、激趣是作育门生创新本事的条件

兴趣是门生探索、创造的气力源泉,是门生的最好老师,而引发门生学习兴趣,是作育门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本事的条件,是教学中最紧张的手段之一。比喻,在学习图画的移动、旋转、转变巨细等项使用时,我使用“金山画王”软件作为教学手段,接纳多种情势,引发门生的学习兴趣,作育门生创造性。我接纳情形教学法。首先使用大屏幕向同砚们展示一幅俏丽的大森林,有种种可受的动物──山君、狗熊、狐狸、野兔、小鸟、松鼠等,同砚们一下子被这俏丽的图画吸引住了。在这时,我以童话故事的情势导人新课“在俏丽的大森林中生存着许许多多动物,但是,随着人们的乱伐森林,生态情况遭到了紧张的的破坏,动物越来越少,为了能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生存情况,动物王国决定召开大会,让各地的动物都来加入。克日,我们用学过的要领,在大森林的配景图上,填上你们喜欢的动物,将它们变多、变形、转向,使我们的图画越发俏丽。”导语刚说完,门生就争着开始画了,他们睁开想象的党羽,恣意发挥头脑创造力,画呀涂呀,一下子,一只只生动可爱的小动物便跃然纸上,这时,我又启发门生凭据自己的思绪,还可以创新、厘革颜色,勾画出越发秘密莫测的大森林。门生这时积极性又被变更起来,创作的潮水源源不停地涌出来……着末我将画得好的作品让门生举行现场观摩展示。整节课,我将学习新使用技能融入绘制俏丽的图画中,让门生在美的熏陶中掌握了技能,让门生在想象、兴趣中作育了创新本事。

二、设疑是作育门生创新本事的要害

统统新的工具都是从“疑”字开始,牛顿发明万有引力也是从对苹果落地的疑问开始的。西席在教学计划时要奇妙地设疑,启发门生从疑难中思索管理题目的要领和途径,要留给门生多一点的创造空间,引导门生用多种要领管理统一题目。教与学的互动关连陈诉每一位信息技能老师:只有善于诱发门生积极头脑,才气更好地让门生举行创新性活动。积极头脑源于对所学的知识的明确、消化、吸取。西席要凭据信息技能课的特点珍视引导,处理好解说与实践的关连。善于发明门生使用中的题目实时引导,这样易于门生克服使用中的单薄要害,并不停领会知识点,从而增强学习信心与刻意。在实践中要勉励门生提出题目、发明题目,实现教学互动效果,启动门生独立学习,积极思考,让其创新头脑不停地开发。

比喻在教给门生"画笔"时,在作业中给他们提出:怎么实现画立体镜框的题目。门生们积极思考,效果创造出了不止一种管理要领。若有的门生,美术观念较强,从光学的角度思考出一条三维的立体线段,就可以用从右到左或从下到上一道黑线,一道深灰线,两道浅灰线组成,而有的聪明但比力喜欢谋利的门生将windows窗口的边框线在"画笔"里放大发明边框的立体竖线也是由从右到左或从下到上一道黑线,一道深灰线,两道浅灰线组成。这样西席善于设置疑问从而更好的为门生创新性思考题目,管理题目埋下了伏笔。

三、树立“求新、求异”的看法是作育门生创新本事的手段

创新即是要求异,不要类似,在课堂教学中开心营造宽松、积极、探索创造性的课堂气氛,勉励门生树立“实验”创新意识,敢于参与,敢于提出,即是乐成。我还积极发明门生创新的闪光点并实时表彰和勉励。

好比在教门生制作幻灯片刻,同砚面临功效云云壮大的“Powerpoint”软件,不知怎样动手,而且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没有新意,在制作历程中也很少出现同砚之间的交换与争论。这时,我为了作育门生有求新、求异的头脑,有自己的计划风格,于是细致视察门生作品中的创新闪光点,纵然很少,也议决浙大广播体系,演示给各人看,并让他们说出思绪,再让其他同砚发表意见,并勉励各人一起试一试。而被展示的门生得到我的表彰,开心万分,创作越来越努力,就这样,时间长了,门生的创作的头脑大胆了,也乐意动手实验了。门生们不光相识到了动手使用、手脑团结的紧张,同时还作育了门生的参与意识,淡化了失败的觉得,领会到了大胆实验就会乐成的原理。

再如在讲画小屋子时,为了更好地引发门生举行创新,想象,我先用多媒体演示了几多图形搭建的小屋子的图画,然后依次提问:

①图中的小屋子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屋子呢?(门生会很容易讲出生存中见过的种种千般的屋子的形状出来,让门生形成真实的表象)

②除了现实中的屋子,你们还可以想象出什么样的屋子?(让门生从适才的表象出发举行想象,创新,形成新的工具)

就这样在老师的启发下,门生头脑中具备了新图画的大略形象,但这种表象是头脑中的。接下来,我要求门生再在实践使用中创造出来,然而预想的效果通常与现实有显着的差异,因此,门生还要充实变更自己的头脑,或与同砚讨论或自己想措施,举行再修改,举行新一次的创作。这时门生的头脑又得到启发,一些更好的想法也随着创作出来了……云云反复经过多次的想象和创作,着末有的同砚用苹果瓣来做屋子的烟囱;有的用大树作为屋子的外壳,上面还有几只小动物住在那里呢;还有的用香蕉皮作瓦片;还有的画出自己想象出的太空屋子,有的画童话中公主的城堡;有的画自己的家;有的画生存的校园……门生经过创新的作品,每一个都是新鲜特出,弥漫神奇的色彩,这是门生充实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的效果。

议决以上这种要领教学,不光引发了门生的求知欲,也作育了门生动手的本事,使门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效果良好,而且从中更大地对门生的创新本事举行作育。

第3篇

1.课程结构单一,内容陈旧,脱离实际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在保留了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小学课程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教学内容呈综合化的趋势,而目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实践课程明显不足。由于课程结构单一,尤其是实践性课程不足,教学实习时间短,导致师范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欠缺,难以胜任小学教学工作;学科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小学实际,尤其是教育理论的有关课程在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多样化学习方面的建构亟待完善。

2.教学技能培养观念落后,形式封闭

目前的教学技能培养观念落后,强制性的要求(有的学校明确规定,不达标则不发毕业证等)、一刀切、整齐划一的做法,与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个性化的培养要求相冲突,难以真正调动师范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技能培养难以收到实际的效果。教学技能培养以课堂教学、单一技能培养为主,情景性、实践性、综合性不足,是导致师范生教学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

3.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及内容定位低,体系不完善

目前国家对本科水平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及相应的培养内容没有一个基本设定。我国职前本科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养应达到怎样的专业水准,在实施中缺少可依据的文本参照。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目前的教学技能目标的不足也日渐显露出来。培养目标定位水准偏低(目前的教学技能训练仍然以教学基本功为主),教学技能培养内容单一,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不足,这些已明显不适应学生及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提出科学有效的培养目标是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4.学生素质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生源基本上是由各中学学习成绩居于中等的高中生构成,而且进入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有些对专业选择并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出于无奈。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教师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善,但相比之下,教师的实际收入还是较低,尤其是小学教师的工作繁重而又复杂,教师的付出和他们的实际待遇很不相称。笔者近几年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作了未来职业选择调查,结果发现,只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真正愿做小学教师。因此,大部分学生进人大学后,学习动力不足,对专业技能培养不感兴趣;虽然是高中毕业生源,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文化素质及能力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受就业选择市场化、选择多元化等(一些学生有考研打算或考公务员等其他想法)的影响,学生一入学,就为就业做准备,忙于各种过级考试,对教学技能训练热情不高,对教学技能训练时间投入不足,这些不利因素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困难。

5.高师教学重学术、轻培养,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目前在高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主要还是讲授式。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缺少质疑、自主探究、合作与交流学习,不利于学生形成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由于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因此教师的教学一方面难以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起到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缺少有效的方法和对策。高校教师缺乏对基础教育的感性认识及经历,课堂教学脱离基础教育实际,脱离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建议

1.改革课程结构,加强教育实习

第一,建议进行课程调整,实施3+1模式。一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在设置学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和小学相对应的综合课程,为师范生拥有广博的而深厚的知识打下基础。二年级开设教育理论基础课程和教育类选修课程。具体做法是: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设置教育选修课程。例如设“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小学课程改革理论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校本课程研究”等。三年级,开设技能训练类课程。例如设“小学基本教学技能训练”、“课堂教学模拟训练”等。四年级,进行一个学年的实习。实习期间同时完成毕业论文的工作。

第二,加强教育实习。新近的研究显示:教师的专业化是凭借“实践性知识”加以保障的,而教学实习是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关键要素。为解决实习时间短、实习效果差的问题,目前一些学校实习时间增加到16-18周,但时间的安排有所不同。有的采用分散见习(每学期一周的见习)和集中实习(八周的实习)相结合的模式;有的学校采用两次实习,称之为小实习(集中见习)和大实习(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模式等。见习是近年来小学教育专业比较重视的一个实践环节,有逐渐增加见习时间的趋势。但从目前实际效果来看,由于见习本身的特点及受其他因素影响,见习的收效不大。易导致走马观花;由于见习时间多,必然占用了有效的实习时间,而实习时间短,学生教学能力的提高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建议取消见习,集中时间实习一个学年。为解决见习问题,建议实施“拜师制”,即有目的地选择小学和小学指导教师,从学生一入学,即安排他们到小学和指导教师见面,确立“师徒关系”。师徒关系明确以后,学生要和指导教师保持一定的联系,随时可以在课余时间定期到小学观摩、助教。

2.采取多元、开放的培养理念,优化培养途径

第一,教学技能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应该多元、开放。遵循的原则应是,统一要求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本技能培养与专业方向技能培养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练相结合、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应建立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技能主题活动相结合、校内训练和校外实际教学相结合等多元的评价方式,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还应使实践与反思相结合、训练与环境陶冶相结合,通过多种方法与多条途径,构建全方位、全员、全程的培养体系。

第二,制订系统有效的教学技能培训计划,建立培训组织机构。为保证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应制订系统有效的培养计划,并将其纳入课程计划中统一安排实施。在计划中应规定培训的时间、学时、培训内容及达标要求,使教学技能培训落到实处;应加强对教学技能培训的领导和管理,成立由相关负责人、任课教师、学生参加的领导小组;应制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培训规程》,保证技能培训工作有序地进行。

3.明确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完善教学技能培养内容

第一,应依据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师范生的发展需要及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采取长远目标与具体目标协调统一的办法确定培养目标。长远目标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适应小学教学需要的合格小学教师。具体目标分三个层次:首先,培养学生具备作为现代人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其次,培养具有基本教学技能的小学教师;再次,培养具有综合教学能力的小学教师。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目标的落实,建议采用和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教学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第二,完善教学技能培养的内容体系。依据教学技能培养目标,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发展顺序构建教学技能内容体系。教学技能培养包括一般技能、教学专业技能、综合教学技能三个层次。基本技能指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生存技能,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的素质要求。一般技能包括言语技能(包括口语表达、体语表达)、书写技能、运算技能和艺体技能等;教学专业技能主要是指作为适应小学教学要求必备的基本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掌握运用小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的技能、了解学生的技能、编写教案的技能、选择课程资源的技能)、上课技能(导入技能、设计教学过程技能、选择教学方法技能、板书设计技能、结课技能、多媒体使用技能、作业布置与批改技能、课外辅导技能、教学评价技能);综合教学技能主要是指在学生掌握基本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强调训练的情景性和实践性,具体包括说课技能、选择运用教学模式技能、组织教学技能(沟通与交往技能、调控教学技能)、教学应变技能、教学反思技能、评课技能等。

4.创造有刺条件,提高师范生素质

第一,从根本上解决师范生的生源问题。“两会”刚刚结束,免收“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学生学费的提案令人振奋,这将是提高师范生生源素质和切实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有效措施。建议国家也能够选择一所市属师范院校实施免费教育,尤其是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实施免费,这将是提高基础教育师资质量的根本保证。同时,还应该切实提高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提高小学教师的地位,从根本上解决小学教育的人才质量问题。

第二,制订系统有效的教学技能培训计划,建立培训组织机构。

第三,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具体措施是:(1)利用新生入学的最佳时机开展专业思想教育。通过请优秀小学教师讲座、观摩基本功表演、参观展览、毕业生汇报等形式对学生渗透专业理想教育,逐步明确教师的素质要求。(2)学习有关教学技能的文件,使学生明确各阶段教学技能的培训目标要求及措施,在知晓的前提下,导之以行。

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构建有利于教师教学技能形成的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形成和谐、活跃的校园气氛,是教师形成教学技能的重要环境和氛围,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开展各种教学技能大赛、教学科研立项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能力训练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些做法能促进学生教学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第4篇

一、从思维科学入手,从职业规划做起,讲述人才与成功的不同类型,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

随着学习的深入,慢慢发现一些学生渐入佳境,他们似乎本来心灵手巧。这时我从思维的类型突破他们一直以来的自卑感。多少年来,人们在学习中、工作中,无论是机械记忆还是理解记忆,大多数情况靠左半脑负责;右半脑或闲着,或只起被动辅助和衬托作用。人的左右半脑是不平衡发展的,统计显示,绝大多数人是左脑发达(其中大约一半的人比较均衡)。而左右脑发育的程度不同,隐含了很多特质和天赋的秘密。早在1956年,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发现,美国学校的测试题95%以上是在考学生的记忆。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学问分类法,即影响了两代美国人的“布鲁姆学问分类法”。该分类法把高技能学问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估几个类别。右脑是创造脑,在今天更加重要,而动手能力强则是右脑的优势。也就是说,我们很多同学曾经学得不好,是思维类型与考试不匹配,而不是不聪明,更不是没用。讲职业规划,要他们坚持、坚守,要有扎根意识,要等到开花结果。要想成为一名高级技工,也许不需要专业高深的理论知识,但最基层的摸爬滚打是必须的,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几年。熟能生巧,经验出真知。同时技术性强,工作专注率高,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责任观念,不需要被监督也能很好地完成工作。

二、讲发展大势,以面向未来的心态培养学生成才

鲁迅说: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在中国当前,确实存在着坐机关的优越感及优越性,存在着蓝领社会地位低下、待遇不稳定的状况,但是,这个情况已经开始改变了。最近,经济学家龙永图在一次公开论坛上建议,国家应该加快实施让技工富起来的“蓝领战略”,以应对世界性新产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变革,在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换之中,造就以技工为主体的中产阶层。从欧美国家的历史来看,在完成初级工业化后,经济富裕效应在制造了一大批企业精英后,由于企业对技工需求的不可替代性,企业必须拿出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与技工人才分享,这种溢出效率造成了财富分配开始向产业工人中具有高技能的技术工人等群体扩散。由于产业工人数量庞大,他们收入的增加和社会地位的改善,使欧美社会的中产阶级化具有了规模意义,也是欧美国家能够形成“橄榄型社会”中产阶层占大头的主要原因。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开始步入造就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富裕型社会新阶段。由于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有机调动,技工、高级技工成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香饽饽”。随着稀缺性的逐步增加,社会对蓝领阶层的认知度越来越高。江苏昆山28万元年薪难以聘请到高级电焊工;浙江杭州月薪6000元招不到合适的数控机床操作工;河北唐山月薪5000元招高级电焊工却无人应聘。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级技工仅占工人总数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40%的比例相差甚远,高级技工的缺口达数十万人。沈阳鼓风机厂的徐强和杨占华,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享受国务院专家待遇的典型。这一系列的市场信号表明了我国在下一步发展过程中,高技能、高技术人才和操作性人才将成为社会长期的宠儿。一个合理的分析总是会打动学生的内心,一份美好的期待总是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基于学生的实际,只有这样才可以启动学生内在的动力,这是我一直坚持做的,也是一直有所收益的。

作者:王俊杰单位:呼和浩特市机械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第5篇

实践经验证明,技能、技术的形成和提高,大致包括三个主要阶段,即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改进、提高动作阶段;动作趋于巩固、运用自如阶段。这三个阶段既反映了人们认识的逐步提高和深化过程,也反映出人们的体质机能能力不断提高过程。

1.动作技术的粗略掌握阶段

这个阶段一般是通过讲解、示范、尝试练习,建立动作的概念,体会动作的过程和要领,从而粗略地掌握动作。其特点是大脑皮层的条件联系处于泛化阶段,动作表现紧张、牵强、不连贯,缺乏控制能力,并伴随着一些多余的动作。因此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动作的能力,并利用各种方法,如徒手或各种教具给予保护、助力、阻力,以及固定和限制动作的方向、路线幅度、速率等,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动作。

2.动作技术的改进提高阶段

主要是通过反复练习,以及深入动作的示范,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的质量,逐渐消除动作的紧张、牵强,以及多余的或错误的因素。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条件联系处于分化阶段,动作逐渐变得连贯、准确和轻快起来。教练应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不倦地钻研,掌握动作的内在联系,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例如:拳击,不仅要求会出拳,而且要求出拳好;不仅要求懂得出拳的一般技术要领,而且要懂得手臂幅度、速度、出手角度,以及全身的有关部位的动作与提高拳击成绩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采用比较对照、分析、综合的方法对于改进提高动作的质量有积极意义。例如:摆拳动作中,对各种刺拳、直拳、冲拳的技术作对比;技巧运动中对鱼跃前滚翻与前滚翻作对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精密更准确地掌握动作。在完成技术教学与训练中,通过动作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能使学生清晰了解动作与动作之间、局部动作与整体动作之间、动作的这一要素与另一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在练习过程中更自觉地掌握和完成动作。

3.动作技术趋于巩固和动作自如阶段

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使动作趋于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这一个阶段的特点是动作定型,已经形成和巩固。能高度准确熟练和省力地完成动作并能随机应变、轻快自如地加以运用。动作到了自动化阶段,活动技能和运动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没有完结,而是将不断趋于更加完善的地步。其提高和完善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学生的健康状况、训练水平以及教学与训练的质量等条件。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对于自动化的动作,仍然是要注意反复练习和经常运用,以便不断提高动作自动化程度和机体的能力。因为练习长期中断会使自动化的动作逐渐消退。在运动训练中创造各种条件(如利用电化及各种科学仪器进行教学)更深入细致地分析和改进技术某些细节问题,以便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技能、技术的形成和提高的三个阶段是有机联系着的,也是相对而言的。教学与训练工作,应从实际出发,灵活地运用这个规律,以加速掌握和提高技能、技术。

二、体育教学与训练的渊源

体育教学与训练是统一和有机联系的,但也有区别。教学、训练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具体任务和方法不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技术、战术等;而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技能、技术、战术等身体训练水平。由于任务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教学和训练是在统一的教育过程中进行的,两者不能截然分开,而只是各有所侧重而已。进行教学时虽然是以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战术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训练的因素;进行训练时虽然是以提高技能、技术、战术和身体训练水平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教学的因素。无论是进行教学或是训练,都应贯穿一定的思想教育,教练员应经常注意在教学与训练工作中加强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之渗透到知识、技能、技术、战术教学和身体训练的各个方面。因此,对体育教学与训练进行探讨显得尤为必要。

三、小结

体育教学与训练是一对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统一体,在实际的教学训练中要充分的利用二者的优势互补特点进行教学与训练,在动作技术形成的三个阶段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教学与训练各自的任务和重点。只有把二者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教学训练的最佳效果。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体育教学与训练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几个阶段的特点和任务以及教学训练的重点等,旨在提高对体育教学与训练的认识,为研究和探讨体育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训练;技术技能

【参考文献】

[1]王波.我对体育技能教学的感悟[J].科学大众,2008,(10).

[2]左茜颖.反馈原理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运用[J].许昌学院学报,2008(05).

第6篇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和内容因系统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而有别于高校的一些传统专业。对本专业教师来说,为地方培养有特色的本科层次物流管理人才,必须走既掌握物流理论知识、能进行理论教学,又熟悉地方特色,掌握技术的应用、能指导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模式。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求教师要不断接受物流管理新理念,提升教学技能,这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1利于物流管理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物流

教师既要掌握物流理论知识,又要了解企业物流生产和管理过程,关注物流市场的需求状况,找准专业培养方向,科学设置一套相对完整的物流课程知识结构体系。教学技能的提升利于教师开发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基于企业生产运作过程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让专业的建设符合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2利于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

培养服务于地方物流业的高技术应用型管理人才,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在知识、操作、实践上的能力培养。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操作技能、加强实训教学,通过自己的参与示范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技能大赛、专业比赛和顶岗实习等,让学生能动手、会动手、展身手,真正掌握专业技能的本领。

3利于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素质提升

目前高校教师的职称可分为三个等级:初级(助教)、中级(讲师)、高级(副教授、教授)。作为初级的物流教师,主要以讲授理论课为主,配合讲师指导实训,通过实训和参加社会实践来丰富和提高实践技能。讲师级的物流教师拥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具备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较好地参与物流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物流的高级教师则已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能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创新等提出建设性意见,能引领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教师在一步步提升技能的成长中,也提升了自我相应的职业素质。经常开展教研室活动,专业教师通过研讨交流取长补短,进行有益的传帮带,能共同提高物流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二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教学技能的措施

传统专业的教育主要是课堂授课,注重理论上的传授,属于理论型教学。而物流的教育不仅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动手的实践能力培养,形式上主要有几种:讲课(常规授课)、实训(模拟仿真)、实习与见习(参观企业、物流设施);另外还会增设如学术讲座(企业物流人士学术报告会)、研讨会(与企业交流)、团队合作项目训练(课题研究)等。在教学过程中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教学技能主要体现在:教学分析上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设计上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实施上良好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专业规划与建设上不断更新的社会实践经验、与企业合作上创新科技的能力等。

1树立良好的师德,爱岗敬业,团结合作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师德,要真心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热爱物流管理这个专业,能耐心细致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现代物流环节众多,包括运输、储存、包装、配送等,这也要求专业教师间要有团结协作精神,把相关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互相融合,并把合作精神传递给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

2加强教育理论培养,不断学习新技术

鼓励与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技术,让教师懂理论、有技能、会教书、会动手,从理论专业型向技能双师型转变。

(1)走出去,请进来

为提升专业教学技能水平,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国家或省市举办的培训活动,内容涉及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讲解、演示及新兴的微课教学等;也可以参加专业类的如全国高校物流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主要学习专业领域新理论和前沿知识。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组织高层次教师进行国外访学、培训,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技术手段。举办校内外的物流经验交流活动、专题学术讲座等,把高校同行请进来相互学习交流,共同切磋与探讨专业建设的问题,促进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能力;把企业实践领域专家请进来,共同探讨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可以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以及人才培养方向等相关信息,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间接实践经验。通过开展兄弟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科前沿和行业发展新动态,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学习新技术

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各种知识层出不穷,教师时间精力与机会有限,不可能参加所有的培训。但如果将培训的内容放到专门的网络上,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获取与共享,能让更多的教师有针对的享受到远程教育。利用网站平台,教师们还可以相互交流,把自己优秀的微课或课件共享,让其它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3)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校外兼职教师教学水平

青年教师是新生力军与未来的主力军,能更容易融合到现代物流人才建设中去。为促进其快速健康成长,学校可以采用双导师制的培养方法:一个是本校教学一线多年的高级教师,从教学技能方面传授与培养;一个是地方企业一线多年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骨干业务人士,从实践实战方面分享经验,实现教学工作与企业实践相辅相成。对于聘请的个别物流管理专业兼职教师在教育相关理论和执教水平上达不到高校教师要求的现象,可以对其进行岗前教育理论培训,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让兼职教师了解本科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学会运用高校教育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技能,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

3加强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培训,多岗位见习锻炼

(1)建立校内实训中心,促进高校间学习交流

各高校重点建设的物流实训中心,是提供给师生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的场所,如进行仓储物流管理实训,可以学习并掌握商品出入库的整个物流流程和信息流程;在国际贸易全仿真操作实训中,可以掌握进出口合同的签订,出口商品成本核算等。模拟实训以及物流应用软件的操作,以实践代替理论学习,提高师生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高校间也可以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完善校内实习实训室的建设,避免无效投资和建设项目的不足。

(2)深入企业,加强实践

如果说教师的理论提升在科研进修上,那么他们需要的实践经验,则应是在企业这个大课堂里。在教学与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带到企业大课堂里去寻找解决,通过参与企业实际生产活动,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技能。

(3)参观学习

充分利用地方区域资源,高校可开展到物流企业作业现场如港口码头、铁路车站、配送中心、图书物流、生产企业包装生产线等参观最现代、最科学的企业物流流程。一些专业方向如港口物流,由于其涉及的设备价值昂贵、地方本科高校不可能具备这样高成本的的实训中心,到企业现场去观摩真实的大型设备和工作环境就是最好的选择。教师把在参观学习中了解到的最新物流科技发展动向,转化成最新的教学内容,反馈回专业的建设,反馈回人才的培养。

(4)挂职锻炼

专业教师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到企业里去锻炼,将有机会接触与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可分为两种:一是到企业进行物流管理方面对口与专项的短期实践。例如仓储作业实务培训可选择仓储公司,练习收发货、验收、填单、装车、盘点等相关内容,有些内容往往在书本上并未涉及,而是直接由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得,培训效果明显。二是到企业进行中长期的挂职锻炼。在企业里,教师以一名新企业员工姿态去虚心向一线技术人员学习、向企业专家学习,观察企业的微观活动,感受企业文化,可以找到自己平时在学校教学过程的许多不足之处。高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与地方企业达成协议,为教师积极创造条件,以便能分批分方向进入物流企业挂职锻炼,在实践操作中完善知识结构、积累经验。教师在外训中掌握物流企业信息和企业动态、前沿的物流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日后回归的教学中能完整反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成长为现代物流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以科研促进教改学院应积极拓展思路,依托区域物流行业,整合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等不同教育资源的优势,推进学校与物流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根据自已的研究方向,把专业理论的知识教育与企业的生产、科研有机结合,带领学生一同参与地方企业横向课题研究,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中锻炼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也提供物流技术支持服务,共同解决地方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这既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水平,也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自我的专业发展,为将来成为高素质员工打下坚实基础,真正实现高校与企业相互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多赢格局。

5练就双师型技能

在经历一系列高校为教师创造的培训、实习,到物流企业和物流相关工作单位挂职,在产学研相互合作的成长锻炼中,教师逐渐获得丰富工作经历,同时具备获得各种物流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如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层次可分为物流员、助理物流师、物流师、高级物流师)、注册采购师职业资格认证(按资质相应认定为采购师、高级采购师、注册采购师)等。国家权威的资格认证可以进一步提高各物流专业一线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真正做到“双师合一”。

6建立物流教师绩效考评体系

目前高校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指标还是倚重课堂教学工作量及科研情况,考评制度里对实践能力方面涉及较少,教师的大多时间在被繁重的课堂教学与科研任务占用之下,也就不会主动去争取外出实践锻炼的机会。为此,学校或二级学院的绩效考评里,要增加如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学习的时间或次数要求,考评其上报的实践活动计划方案、实践业务进展与总结,并以此作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内容,并体现到职称的评定上。这样的导向作用,能积极鼓励和推动专业教师走出高校走进企业,获得相应实践工作经历,提高物流实践操作技能。

四结束语

第7篇

至于框架结构的碳桥,我们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基础之上进行了改进,但基本没有脱离其结构,而同济大学则把其圆管变成了方管,在工艺上则采用了连续纤维缠绕,力学性能提高很大,而且做成斜拉绳索结构,既美观又实用,此桥得了工艺外观一等奖和力学承载一等奖。从以上分析,我们学生需放开思路,提高创新能力。

2给学生一个实践操作的平台

整个设计与制作都是学生自己动手,真空袋压整个工艺过程都是我们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设计安装的,给学生创造了实践操作的一个平台,做完后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有学生感慨:“制作一座桥梁所学的东西比我前面两年所学的书本知识都多”。学生给他机会,还是挺乐于动手的。甚至学生比赛回来以后,他们有新的想法还喜欢在实验室动动手,其次,我们可以由大三的学生带着大二,大一的学生一起做,象其他学校的学生有的都连续参加过几届了,这样,不致于会出现每年都是新手的情况。我们以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参赛,与国内一流高校同台技能,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比本科院校差,这让我们更增添了信心。

3工艺性能需进一步提升

学生需将所学工艺及力学知识灵活运用,学以致用,如纤维和树脂含量的计算,铺层设计等。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其实想起来简单,做起来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植物纤维浸胶时,由于温度升高,胶的粘度变小,出现流胶现象;因此学生浸胶时少浸些,而未能浸透布,导致分层,应力不能很好地传递出去,这些都需是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还有铺层时,需逐渐将布加宽,否则应力不能均匀地传递,在搭接处,需留一定的长度,接头处应错开,这些都是我们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

4硬件设施需进一步提高

在硬件设施方面,对于我们来说是比较艰苦的,连最基本的力学性能测试的支座和小车都没有,学生做出来不能进行测试,也不知哪种结构更为合理。因为设计与实际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所以,如果我们后面继续参加比赛的话,还是需将力学测试的支座和小车配备起来的。同时,我们还可以考虑一些其他成型工艺方法,如模压工艺,注射成型工艺(环氧树脂的)。在硬件设施方面,我们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学生提供更良好的实训条件。

5可将竞赛引入项目化课程教学

在制作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其实我们可以“以课带赛,以赛促改”[2]将比赛的规则引入到《玻璃钢工艺实训》的课程中,进行项目化课程教学,同样可分成几个组,由他们各自进行设计、优化,然后根据设计制作桥梁,最后称重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按照比赛规则排名,评分,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还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为以后的教学比赛挑选后备力量。

6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首先,超轻复合材料制造学生竞赛是在先进复合材料、工艺技术及工程应用展览会期间召开。学生可了解复合材料企业以及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使学生更热爱自己的专业。此外,在产品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与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学习一些实践的经验,为竞赛提供许多建议,也可借用一些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如热压罐等。同时,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工作。

7结束语

第8篇

(一)对排球教学重视力度相对较弱。一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排球教学工作表现出重视力度不够,支持力度不大。主要表现在:少数领导关心、重视排球教学工作存在一般化,热情不高,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教学工作,存在表面应付的态度,对搞好排球教学重要性思想认识不高现象。

(二)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排球兴趣不足。一些学生对排球兴趣不足,对上体育课不感兴趣,在上体育课开展排球活动时,采取“可上可不上”的态度,具体表现出:不遵守纪律,自由散漫,不服从统一指挥。有的甚至根本不上体育课,用于其他“消闲”活动。

(三)排球教学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很不完善。导致职业技术学校排球教学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及不足、薄弱环节,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考核机制。这就说明,没有得力的保障机制、考核机制,要想做好一项工作是很难的。比如:没有从机制上保障体育师资力量、经费投入、设施投入,没有从机制上确保工作考核要求到位,怎么能把排球教学工作搞好呢?

二、对新时期做好排球教学的基本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方面,有必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一)是要转变理念,进一步增强认识。要全面、切实转变理念,努力增强对搞好排球教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把排球教学工作摆上重要的位置,作为学校教学内容的一项重要方面、重要工作,与其他教学工作一同重视、一同关心、一同支持、一同考核评比。

(二)是要尽快研究出台可排球教学的教材。要尽快编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排球教学教材》,要突出贴近这类学生的特点、知识、技术、技能,要贴近这类学校的学生的生理特征,并坚持边使用、边实践、边改编。

(三)是要增加投入,重视排球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增加资金的投入,包括及时购置体育活动器材。另一方面,要重视排球设施建设,包括场地、场所等。通过加大投入,来促进和推动、激励排球教学工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开展。

(四)是要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提升其综合素质。其重点是建成一支业务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的体育师资队伍,明确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更新知识,努力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

(五)是要建立规范的排球教学考核制度。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一定要建立健全相关考核措施、考核办法、考核机制,以从机制上确保排球教学工作取得成效。通过建立健全排球教学考核机制,使这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并能使之取得如期效果。

(六)是要开展排球教学研讨。通过开展研讨主、创新活动,既能活跃我们职业技术学校的排球教学阵地,又能为下一步更好地搞好排球教学工作积累经验,提供参考。

三、坚持的几个原则

第9篇

1技能大赛的意义

1.1推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高等院校的技能大赛是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技能大赛可以考察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考察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应用所掌握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考察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次测试,也是对团队协作精神的一次考验.经过大赛,学生可有效地将知识体系融会贯通,把握整个知识体系,寻找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之处,明确今后努力方向.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充分的展现自我、提高自我,促进自身发展,增强自信心,提高职业素质.

1.2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学生在技能大赛中所展示的能力,从一定层面上也反映指导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2〕.在技能竞赛准备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熟知生产一线对本专业技术技能的需求,要不断更新知识,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实验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发展动态〔3〕,调整并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基本职业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这样,才能大胆创新、大胆探索,常规与现代科学的教学方法、手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展示自我教学水平,对学生进行技能强化训练和知识补充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在参赛过程中,可检验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能及时发现临床技能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为规范临床技能操作标准起到推动作用〔4〕.同时,通过比赛,教师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寻找自己与同行之间的差距,发现自身的不足,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对自身的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1.3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借鉴

技能大赛的规则,进一步规范教学要求,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引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师在现有的实验、实训的条件下,增强实践教学内容的生产实用性与实践操作性,努力营造实用教学环境,将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融入其中,从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赋予专业教学新的内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将行业要求融入专业教学中,使人才培养更具应用性、实用性.通过全国性技能大赛的比拼,教师可以博采他人之长,借鉴别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5〕,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结合自身教学条件,拓展教学思路,对未来的教学设计与创新做出新的规划.

2我院技能大赛现状

2.1组织与管理

目前我院技能大赛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组织与管理体系,只是每1~2年,学生办公室作为“科技文化节”活动的一项,举行课程实验技能比赛,学院教学管理机构和各教研室均未参加,参与的老师、学生均很少,投入的精力和财力也有限.还未参加过全国性技能大赛,没有把握大赛的定位和方向,没有受到学院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没有充分利用全国性技能大赛这个重要平台,来展示我校的管理水平、师资力量、专业技能水平.

2.2校内技能竞赛状况

以往的校内技能大赛往往以某一课程为单位,知识赛点多是单一的一些基本技能,缺乏难度,各学科之间没有交叉和综合.而学生毕业后,在实践中往往用到的是专业综合技能,即需要多门课程基本技能的融会贯通,体现的是专业整体实践动手能力.在校期间,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机会很少,各学科之间存在断层现象,没有机会将其串并起来,实践教学整体水平没有得到提升.因此,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不能马上进入工作状态,适应社会能力较差.如何改进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实践结合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专业技能,使之成为能够尽快适应生产一线各项工作的高级人才,是高等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3设想与建议

3.1完善组织与管理

为鼓励更多教师和学生参加校内外专业技能大赛,学院应制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具体内容包括组织机构的建立及其职责、竞赛管理、奖励办法(包括学生、指导教师、集体表彰)、资金来源及管理等;建立稳定的大赛培训教师队伍,负责参赛选手的选拔、培训;争取学院、学校对技能大赛的支持力度,设专门的经费来保障参赛所需;每年要求指导老师上报大学生技能竞赛工作计划和立项申请,以此作为组织和参加校内外大赛的依据;形成规范的技能大赛组织体系,由学院统筹、教研室协调、教务办公室和学生办公室具体实施.

3.2竞赛内容体系建设

改变以往以单学科、单一实验项目为技能大赛内容的现象,组织各学科老师总结出本学科应该掌握的和生产实践中所需要的本学科实践技能,分门别类统计,要点串并、汇总形成可操作的“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技能模块”,包括动物疾病实验室诊断模块、动物疾病临床诊断模块、动物疾病治疗技术模块、动物疾病防控技术模块〔6〕.该模块与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有所不同,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在日常教学中实施,而“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技能模块”是将实践教学目标与不同用人单位对专业实践技能的要求和毕业生在工作中最常用、最适用、最需要的技能,集合而成.借助大赛形式,利用一定时间集中进行强化训练,能使学生对主要技能的操作、应用更加熟练.技能大赛将以生产一线直接顶岗实践综合技能为根本,设计参赛内容,考核学生专业综合实力.考虑不同年级所学课程不同,根据各模块内容,提炼出可操作、实践性强、考核学生能力的内容,建立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试题库.该试题库分为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两部分.专业基本技能包括动物的保定术;临床检查技术;尸体解剖技术;组织切片制作观察、血涂片的观察、显微镜的使用;病料的采取、保存及送检技术;细菌的分离、培养、标本片制备、染色、鉴定技术;血、尿、粪常规检查;常见寄生虫检查技术等等.该部分试题用于低年级学生大赛.专业综合技能包括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常见疫病血清学快速诊断及畜禽免疫、抗体水平检测技术;不同动物的给药方法;各种穿刺术、冲洗术;公畜术;动物助产手术;疝的外科处理;牛的瘤胃切开术;肠管吻合术;皱胃变位矫正术;畜禽舍消毒技术及病死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动物隔离检疫、产地检疫、市场检疫、屠宰检疫;疫情报告、控制程序等〔7〕.该部分试题用于高年级学生大赛.试题库形成文本,分发给学生,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学校实践技能大赛提供参考,为参加全国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技能大赛做准备.即使无训练过程,学生通过学习,头脑中会形成一定的技能系统,在实践中也会做有所依,为毕业实习、走向生产一线奠定基础.

第10篇

1.引入新会计科目,链接相关知识点。经济业务的处理,可以由教师直接指出涉及的会计科目(如供应过程的核算,可PPT呈现“在途物资、原材料、应付账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也可让学生从会计科目表中自主查找、判断该引入哪些新的会计科目。教师通过PPT展示该会计科目的特点,或提供教材页码让学生自主翻阅了解,小结该经济业务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继而归纳出会计分录。对于需要引入其他相关知识点的,如运费增值税的抵扣、运杂费的摊销等,在这一环节一并完成。

2.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完全遵照现实会计岗位的会计账务处理,实现填制凭证、登记日记账、分类账同步进行,使学生有一个整体账务处理感观,帮助学生形成“专业技能集成系统”,有效防止零星记忆。

3.成果验证与强化。通过PPT展示正确的凭证填制、账簿登记结果。要求学生不仅要验证会计科目、金额等的正确性,而且要注意日期(尤其是票据和结算凭证中需用中文大写的日期)、摘要等其他内容的对错,以及会计数码、汉字书写的规范性。验证后,再提供若干类似的经济业务,进行强化训练。

二、技能导向型基础会计教学模式的特点

技能导向型基础会计教学,与依托学科知识体系的教学相比,有较大差异。其主要特点是:

1.实物资料成为教学主要载体。课堂上,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不再是会计的概念、基本职能、特点等一大堆会计理论和知识的讲授,而是反映经济业务的实物形式的原始票据,以及空白的记账凭证、日记账、总账、明细账、报表,也就是在会计岗位中直接应对的实物和任务。通过精心设计的经济业务的依次展开和多次重复,实现任务驱动,强化专业技能训练。

2.教材成为辅助教学的“工具书”。在课堂上,可充分发挥PPT的教学辅助功能,以一个个“知识小贴士”的形式,将所需的必要知识点、实物影像、账证填制关键点等快捷地展示出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在学生处理经济业务、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以及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完成作业过程中,需要获取相应知识点的时候,教材才成为学生翻阅的“工具书”。

3.技能掌握程度成为教学评价的主要衡量标准。对学生的评价,以专业技能考查为主,即能不能正确、快速、规范地根据所提供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文字、数字的书写,如文字的清晰度、大小写数字的规范性,列入评价考查范围。凭证、账簿、报表的整洁度,作为会计基本技能,也列入考查。对学科知识点的考查,侧重正确理解和实际运用辨析,不再要求死记硬背。

三、技能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

第11篇

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有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早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接触过计算机,掌握了初步信息技术技能;而有些学生则在进入初中后才首次接触信息技术。所以教师要正视学生的认知基础、个性品质和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对症下药地组织教学。据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类型一般可分为全优型、认真型、松散型和全劣型。认真型学生在学习方面十分刻苦,但喜好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导致学习成绩跟不上;松散型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强,但学风不够踏实,知识基础不够扎实,导致学习成绩不够稳定;全优型和全劣型则是两个极端。教师针对不同类型学生要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促使松散型学生夯实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基础;为认真型学生传授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鼓励全优型学生再接再厉;督促全劣型学生端正思想,改进态度,上课要认真听讲,必要时还要给全劣型学生“开小灶”,使他们跟上教学进度。通过这样的个性化教学,力求促进学生牢固掌握信息技术技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二、构建“学习方法资源包”,提升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毫无疑问,信息技术是一门快速发展的技术,个中所包含的知识日新月异,称其为“计划赶不上变化”一点也不为过。所以教师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远比将具体信息技术知识传授给他们来得更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个性化教学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基础,确定自己的学习兴趣,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探索新知识和技能。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精加工学习策略巩固自己学过的理论知识,这是通过将所学新知识与已有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以此增添新信息的意义,使新信息更容易理解的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将笔记策略传授给学生,即教会学生如何在课堂上记笔记,以便课后复习。教师要告诉学生记笔记时应该用尽可能少的字表达尽可能多的重要信息,尽量用自己的话概括新信息,这样可以使学习材料变得尤为有意义,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平时,教师要多指导学生建立学习方法的资源包,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充实,逐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三、采用分层次教学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尽相同,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出现“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好”的现象。如此,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即根据学生的现有基础将他们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对各层次学生安排不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于好学生,可以安排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促使他们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对于“中、差”两个层次的学生,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要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同时也要高于他们的现有水平,使学生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效果。当这两个层次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要及时给予他们表扬和肯定,尤其是对后进生,更要加大表扬力度,以此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满足他们的学习成就感,再接再厉,再创成绩。

四、结语

第12篇

1.“双师型”专业教师欠缺高水平师资的缺乏,特别是“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欠缺,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教师。从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材教案的编写、教学进程的拟定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都离不开教师。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业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大学毕业直接进校入职,教师本身的职业技能局限,缺乏企业实战经验,必然严重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以漳州城市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会计专业教师队伍中的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较大,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72.7%,这一方面说明目前这支队伍年轻富有活力,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师资的专业实践历练欠缺与不足。

2.实践教学设计存在较大的缺陷就实践教学硬件环境来讲,一些为节约办学成本投入较少的院校甚至没有电算化会计实训室等基本配置。有些院校虽然实施了实践技能课程,但由于实践设计往往与实际业务有相当差距,实习资料抽象且不系统,很难体现出实际会计工作的现场感,导致实训缺乏实用性和有效性,所以执行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3.传统教育意识制约职教的开放性高职院校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是由师范类大学培养的,这类老师往往比较注重中规中矩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略显单一,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大多停留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以致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呈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毕业生手拿着优秀成绩单,但动手能力差,上手慢,技能不过关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的尴尬局面,这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会计实践教学与专业培养目标的脱节,以及与实际会计工作需要的不相适应性。面对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会计实践教学亟待变革与创新。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里提到要“完善职业院校教学比赛制度,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升国际影响力,将学生比赛成绩作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重要依据。”可见国家对职业技能竞赛的肯定与重视。职业技能大赛近年来进行得如火如荼,各省市行业主管部门纷纷组织并掀起了“学技能、比技艺”的赛事。作为实践性极高的比赛项目,会计等经济类大赛近年来在狠抓岗位技能方面尤为突出。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和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已成各高职院校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突破口。

二、职业技能竞赛在会计专业建设中的功能价值

(一)完善建立更贴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因为技能竞赛内容往往围绕职业岗位核心技能和行业专业前沿技术来命题,所以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各高职院校可以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找到抓手和切入点,发现现有人才培养的缺失之处,逐步予以调整和完善。会计技能竞赛也不例外,技能大赛中往往能折射出会计专业建设薄弱环节。纵览近几年高职财经类大赛,比赛的内容是大赛出题组调研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而设定的,反映最新的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依托职业技能大赛,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创新培养模式,借鉴和采纳会计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完善建立更贴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对职业院校会计教学改革有巨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以我院为例,近几年财会专业紧密结合漳州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认真开展人才市场调查研究。专业教学团队在广泛听取行业企业人士的意见基础上,结合近几年会计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方向和考核侧重点,重新修订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增强学生岗位技能为主线,构建以通识课、职业基础课为基础,以职业核心课为中心,以实践课程为重点,以职业延展课为辅助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突出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

(二)以竞赛引领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动手创新能力的特色,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由于职业技能竞赛使学校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找到了切入点,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起到了极大的触动作用。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探析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教学的意义,包括引发职业教育工作者对教学质量的反思。会计专业老师可以通过职业技能竞赛的窗口,从大赛项目内容、考评标准等方面入手,分析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策略,促进教学目标明确化,建立和完善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与训练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从而推进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会计技能”项目里,分出纳、成本会计、总账会计、会计主管四个岗位进行竞赛,同时穿插岗位专项技能赛项目。竞赛要求参赛者向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竞赛平台提交相关的业务处理结果:出纳———转账支票、业务委托书、贴现凭证;成本会计———成本计算表、成本业务会计分录等;总账会计———非成本业务会计分录、科目汇总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会计主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纳税申报表等。一些岗位模拟课程(如我院近年来开展的《主办会计岗位模拟实训》、《会计核算岗位模拟实训》、《出纳岗位模拟实训》等)实际上都可以参照省赛、国赛标准,尝试对某一具体工作环节、某一工作岗位进行深入细化,开发、设计更多的与技能大赛相关的教学项目任务,并逐步完善训练方案,通过设置激励性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会计类课程的热情,并以此来检验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在会计实验室建设中搭建高水平竞赛和实训平台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里强调了“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在提高信息化水平方面,重点提到“支持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与应用”。会计实验室的建设与专业建设紧密相关,会计实验室建设的最主要目标就是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引进实训教学软件、搭建校内实训基地已成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加快实训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教育界特别是职业教育纷纷热衷于探究案例教学法。经过二十年来的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不失为会计专业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但在实现案例教学时需要用到大量的教学案例,现行的教学案例大部分又与实际会计业务相差较远,无法达到教学预期的效果。引进具有丰富案例库的实训教学软件,赛、训、教结合,是迅速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参加近几年的会计职业技能竞赛,我们确实领略和见识了诸如用友ERP财务软件和网中网会计实训教学软件及其竞赛平台的强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职院校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应该为会计专业逐步配齐这类较为成熟的实训软件。如此,既能满足日常实训教学,又可作为参加省赛国赛等技能竞赛集训的基地,在会计实验室里就把职业技能竞赛常态化,可激励和引导学生迅速提升职业能力水平。

四、愿景与展望

第13篇

1.1合理分组

在一个班级中,将学生分为6-8人一组。教师先订好组合的原则:按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识图的基础知识和组织能力的强弱进行分组,每组设立一个小组长、一个副组长,全班设立一个课代表。然后由学生自由组合,之后,教师对小组成员作适当调整,以使各组得到最佳的组合,满足教学需要。

1.2以任务驱动法引领、采用工作仿真模式

将竞赛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以项目为主线,以任务的方式下达给学生,明确这些任务是实际工作中的项目任务,让学生以“工作项目任务”为动力,完成竞赛内容,增加他们的成就感。

1.3采用激励机制,提升师生的参与度

我们的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积极参与。自2006年以来,学校每年都举办校级技能大赛,将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相融合,制订了大赛奖励办法和技能大赛管理制度。

1.4激励老师到企业上岗挂职,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

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要求很高,且竞赛内容反映了行业的发展动向及最新技术,因此,作为指导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而且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将企业的最新技术带回到课堂。技能竞赛涉及的学科范围较广,如果由一个教师来承担,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2将技能竞赛引入课堂教学的效果

2.1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便于课堂纪律的组织和管理

采取竞赛方式教学后,课堂的气氛活跃了,学生参与度得到提升。从完成作业情况来看,以往每个班总存在十多个学生欠交作业的情况,作业提交率只有70%左右,现在这种情况大为改观,作业提交率高达94%,平均一个班只有2到3个学生欠交作业。同时,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2.2提高教学效果,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采取竞赛教学模式后,有效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使校企合作得到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得到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与以往相比得到提高,班级的建筑CAD课程的平均成绩也由以前的64分提高到现在的76分,及格率、优秀和良好等级的人数有较大提升。

2.3增强中职学生的竞争观念和协作精神,培养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

把技能大赛引入课堂教学,将企业的竞争和协作的观念引入到常规教学中,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体验了竞争和协作带来的愉悦,认识到了个体存在的价值,提高了个人的能力,增强了竞争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4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了一批教学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教师

采用竞赛式教学,教师在上课和备课上更下足功夫,并在课后不断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到企业中去挂职,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现在教师参与顶岗挂职的人数逐年攀升,部分专业教师也成为企业的专家。

2.5建立了技能大赛与教学相结合的平台,完善了教学制度

学校每年都举办一次校级技能大赛,建立技能大赛的实训室,制订相关的竞赛激励制度。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报名参加一次技能大赛,对获奖的学生还给予学分和物质奖励。

3结束语

第14篇

结合目前就业形势,石油行业的相关发展,民办本科院校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时并不只是讲软件技术的基础理论课程,而是主要讲授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软件,Surfer、Grafer、Petrel等几个专业软件的操作学习。例如,Surfer软件是美国GoldenSoftware公司编制的一款以画三维图(等高线,imagemap,3dsurface)的软件,Surfer具有的强大插值功能和绘制图件能力,使它成为用来处理XYZ数据的首选软件,是地质工作者必备的专业成图软件。Petrel是一个共享地球模型工具,由斯伦贝谢公司出品,通过一个公用的数据模型发现油藏规律。Petrel是一套目前国际上占主导地位的基于Windows平台的三维可视化建模软件,它集地震解释、构造建模、岩相建模、油藏属性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显示及虚拟现实于一体,为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岩石物理学家、油藏工程人员提供了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

对于复杂的软件应用课程,教师在讲授软件操作时,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进行课程备课工作。由于这门课程需要在机房进行,一个教师进行讲授的同时,最好再有一名教师进行辅助指导,这样可以及时解答学生的具体问题,也更容易知道学生在哪些方面不理解,以后讲课中需要注意什么。不然,很容易造成学生听课质量低,一名教师也无暇顾及众多学生的问题,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节奏等,给教师授课带来不小的压力。因此采用集体备课,辅助教学的方法就可以解决授课效果不够理想等实际问题。教师在教课的同时不仅为学生传达了知识,自己也在共同备课的过程中渐渐地丰富了知识。这种教师集体备课,共同讨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相互提出建议,总结经验,也能够不断地完善师资队伍素质和提高教师梯队建设的目标。

2结合学生兴趣,利用多媒体工具,改善教学效果

软件技术应用课程讲授起来是很枯燥、乏味的,其结果必然影响到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在讲课时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将枯燥的操作理论与油田实际相结合,配合一些实例来讲解操作方法,可以更好地改善教学效果。软件技术应用课程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多媒体技术,实时展现目前油田系统成熟的软件信息系统,如采油工程信息系统、勘探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思路更加清晰,以弥补本科阶段学习的不足,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后续的工作和学习做准备。

3带学生参加比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果只是在课堂上讲授如何操作石油工程专业软件,还没有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就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相关方面的大赛。例如,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学以用赛,赛以促研”,以大赛为契机给学生提供应用、创新、交流的舞台。因为大赛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创新精神,需要利用课内学习的知识,课外查阅的资料,教师的指导等才能完成作品,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强化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为他们打开实际应用的窗口,使他们掌握基本操作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联系实际,进行高层次的创新工作,以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并能够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整体素质等,从而在就业时让学生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第15篇

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事物;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根本无法表达任何事物。”词汇是构建语言大厦的基石,没有词汇的英语学习注定会成为空中楼阁。丰富的词汇是提高学生英语听说技能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机械记忆模式,要将单词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让学生活学活用,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

(一)利用实物、图片等呈现

单词实物与图片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与形象性,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单词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将词汇与实物结合起来,这样更加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思维力。如clock,key等。

(二)运用规则来记忆单词英语教学大纲提出

要引导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拼读规则拼写单词,能根据所学的构词法判断和记忆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义、词类。在单词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机渗透拼读规则,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扩充学生的词汇量。

(三)在游戏中学习单词

通过设计集智力、活动和竞争于一体的英语游戏,可以模拟实际活动,更具趣味性与交际性,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而且更加利于学生对单词的掌握与运用。如学完身体部位名称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Pollysays游戏。如Putonyourhat./Takeoffyourcoat./Openyoureyes./Closethewindow./Touchyournose.等,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展开快乐的活动,在游戏中巩固单词。

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成功的教学是学生积极调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展开的过程。如果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教学参与度,而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唯有建立在浓厚兴趣基础之上的认知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说,学生的学习热情直接决定着口语教学的成败,关系到学生听说技能的培养与提高。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艺术,来打造特色化教学,以激起学生更为强烈的学习热情。

(一)教师要用自身的教学热情来吸引学生试想

如果教师板着面孔,以不变的语气与语调来教学,只会带给学生压抑感,而限制学生的思维,降低参与热情。为此英语教师要说得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要善于运用自身积极的情感,对生活的热爱,对英语的热情,善于运用肢体动作与表情,用自身快乐的因子、积极的情感来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吸引学生,进而使学生更加关注英语学习,以更大的学习热情参与到英语交流与交际活动中来。

(二)善于运用媒体手段来吸引学生

初中生正处于形象认知阶段,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更为感兴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媒体手段来为学生打造一个动态的语言世界,如为学生播放一曲动听的音乐,播放一段精彩的影视剧片断,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趣味性,感受语言学科的生动活泼,这样自然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热情。

三、开展丰富的口语训练

(一)模仿朗读学习始于模仿

尤其是语言学科,其发音、语调都是在反复的模仿中逐渐内化形成的。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模仿性朗读,让学生在模仿中来增强语感,提高语言驾驭水平。在新授课时,可以为学生播放课文录音,适当停顿,让学生模仿录音朗读。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模仿经典的英文影视剧片断或是英语节目,在模仿中来纠正发音、语气、语调等,从而让学生说得一口标准地道的英语。

(二)角色扮演初中生有着很强的表演天赋

教师可以表演活动来将学生与口语联系起来,这样既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同时又符合语言学习特征,可以将学生带入真实的交际场景与活动之中,让学生进入特定角色,这样更能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场景来掌握与运用语言,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用英语来进行交流,这正是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截取影视剧片断,让学生进行配音。诸如此类的活动,不再是没有感情的机械朗读,而是与特定情景相结合的真实语言运用,这样更加利于学生语言的内化,使他们能够真正地掌握语言的精髓。

(三)自由交流英语是一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