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播技术论文范文

传播技术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播技术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传播技术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大众传播媒介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靠着表情动作来交流信息,直到15世纪才产生了技术上的真正突破——古登堡发明了印刷机。科技的进步带来大众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出现给传媒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我国传播媒介也在大力应用传播技术,并且还面临着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发展传播事业的问题。

在传播学领域,媒介分析作为一个大的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媒介产生发展的历史,各种媒介的特点,媒介同人类社会变迁和文明发展史的关系,媒介文化等等。开媒介分析先河的英尼斯和麦克卢汉提出了如“媒介即讯息”等著名的观点,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媒介技术及其发展的巨大作用。然而,在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传播技术与媒介作为信息传递和接受的手段、载体,并非总是研究的重点。人们的注意力主要倾注在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内容和其产生的效果上。但近些年来,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的浪潮使我们看到技术在传播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掌握了先进的传播手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一、传播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诞生之初,由于生存的需要,必须实现个体之间的交流。在漫长的时期

内,人类只能依靠原始而古老的传播方式如表情、动作等来相互了解。随着劳动和生活中传播活动的需要,人类发明了使自己彻底完成从猿到人的转变的传播工具——语言,然后又发明了使信息可以保存下来并使文化有效积累成为可能的传播工具——文字。最初的文字刻在甲骨、金器上,后来又有了绢、帛,东汉的毕昇借鉴前人的经验发明了纸。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传播手段先进,传播内容丰富了起来。但是,这些还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迅速的社会传播,还需要有技术上的更大突破。这种突破,于15世纪中叶拉开了序幕,其标志是金属活字印刷术和金属活字印刷机的问世。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摇金属活字印刷机,开始了活字版印刷书籍,这说明人类在信息传递技术上的进步。到了19世纪初伦敦《泰晤士报》首先于公元1814年开始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印报,使得知识与资讯得以普及,这是一项相当重要的进展。1833年,第一张廉价报纸纽约《太阳报》的诞生标志着真正的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它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滚筒印刷机,每小时印报4000份,为大量发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在19世纪,美国人莫尔斯发明通讯电码,开始了有线电报时代。1870年出现电话,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使人类的通讯技术大幅改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此技术为基础发明了民用无线电。在此同时,电影工业在欧美亦成为另一种有力的大众传媒。电视是在1924年首次问世,而英国定期播放电视则始于公元1936年。电视时至今日,仍是一般人主要吸收资讯、常识,作为休闲娱乐,或作为消磨时间打发孤寂的工具。

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出现为大众传播带来了一次新的机遇。数字化技术的运用,通过与通讯的巧妙结合,在加工处理信息方面改变了以往直接参与的方式,是信息处理第一次超越了人类自身而实现,真正达到了信息的传递、存储和加工处理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最先进的传播革命,大众传播进入了数字化与网络传播的崭新时代。

电脑促进办公室自动化、产业自动化及家庭自动化;镭射科技,如磁碟机、碟片、影像传真机及文件处理系统普及;有线电视与通讯卫星结合,使电视的功能发挥更佳;资讯社会应用许多新的传播媒体,如电视、电话、电子邮件、电子报讯、电视传讯、电话影视、电子会议等等,正缔造全面电子化的环境。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整合了多种技术,它不但能统一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影像等各种符号形式,而且打破了地域界限和国家界限。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正悄然改变着人们习以为常的传媒环境。

二、传播技术在我国媒介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的传播事业迅速发展。为顺应世界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

缩小与发达国家传媒业的差距,我国传媒业积极采用新技术,对媒介内部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改革旧有的观念,使之跟上国际步伐,成为我国传媒业的一个新趋势。

以《文汇报》为例,对我国媒介使用新技术的情况可窥见一斑。《文汇报》于1998年1月26日开始推出网络版,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兴趣,当时的数据表明,每天平均有近千人上网访问浏览。与该报印刷版相比,网络版提供了优秀的检索服务,读者只要键入自己想找的指令,很快就能得到许多相关资料。此外,对于外省市不能及时看到印刷版《文汇报》的地方,网络版更能显示出它的优势。网络的应用还能使读者的反馈瞬间传回报社,读者和报社的距离大大拉近,从而使报社更清楚的知道读者的要求,把报纸办得更有贴近性。

此外,除了报纸媒体使用新技术外,电台、电视台也在大量使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使用电脑工作室,实现了采访、制作、编排、播出的电脑化运作。在“数字化储存、数字化传输、电子化交换”原则的指引下,该电台在其传输系统中运用光纤技术,采用一种自愈式光纤环网,将广播节目从控制中心传输到发射台,该光纤环网还可同时传送数字化节目和模拟节目。我国电视媒体正在迈进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各电视台都在加快数字化进程。中央电视台采用多种电脑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包括非线性编辑技术、虚拟技术、三维技术和动画技术,采用机械手自动装带播出系统等,在节目的制作和播出上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总之,我国传媒机构使用电子技术的用途大致有以下几点:①文字处理(写稿、改稿、编辑、排版、电脑字幕等);②电脑激光照排;③扫描;④管理-信息存储与资料管理;⑤建立内部网络,进行稿件和图片的传输等;⑥三维动画;⑦非线性编辑,特技剪辑;⑧联网查询;⑨播出等。

三、新形势下我国传媒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首先,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要加快数字化进程,实现信息处理的全面数字化。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界限,为从事跨媒体经营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在互联网上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已经实现,现在需要加快发展的是广播的数字音频技术和数字电视。

其次,还须加快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进程,使信息传播数字化。媒体要抓住机遇,谋求新的发展。我国政府近年来十分强调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人们因而十分敏感的关注科技创新事物对其他领域发展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要对能够采纳最新信息传播技术持乐观态度,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契机。

总而言之,传播技术在媒介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决不能忽视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技术在媒介的发展中并不是惟一起作用的力量,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等都会对媒介产生影响。我们在努力创新传播技术并应用它的时候,也要注意与其他方面的协调,使先进技术发挥出最大的能量,促使媒介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咏华著,《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2002年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2篇

[论文摘要]大众传播媒介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靠着表情动作来交流信息,直到15世纪才产生了技术上的真正突破——古登堡发明了印刷机。科技的进步带来大众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出现给传媒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我国传播媒介也在大力应用传播技术,并且还面临着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发展传播事业的问题。

在传播学领域,媒介分析作为一个大的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媒介产生发展的历史,各种媒介的特点,媒介同人类社会变迁和文明发展史的关系,媒介文化等等。开媒介分析先河的英尼斯和麦克卢汉提出了如“媒介即讯息”等著名的观点,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媒介技术及其发展的巨大作用。然而,在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传播技术与媒介作为信息传递和接受的手段、载体,并非总是研究的重点。人们的注意力主要倾注在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内容和其产生的效果上。但近些年来,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的浪潮使我们看到技术在传播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掌握了先进的传播手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一、传播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诞生之初,由于生存的需要,必须实现个体之间的交流。在漫长的时期

内,人类只能依靠原始而古老的传播方式如表情、动作等来相互了解。随着劳动和生活中传播活动的需要,人类发明了使自己彻底完成从猿到人的转变的传播工具——语言,然后又发明了使信息可以保存下来并使文化有效积累成为可能的传播工具——文字。最初的文字刻在甲骨、金器上,后来又有了绢、帛,东汉的毕昇借鉴前人的经验发明了纸。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传播手段先进,传播内容丰富了起来。但是,这些还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迅速的社会传播,还需要有技术上的更大突破。这种突破,于15世纪中叶拉开了序幕,其标志是金属活字印刷术和金属活字印刷机的问世。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摇金属活字印刷机,开始了活字版印刷书籍,这说明人类在信息传递技术上的进步。到了19世纪初伦敦《泰晤士报》首先于公元1814年开始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印报,使得知识与资讯得以普及,这是一项相当重要的进展。1833年,第一张廉价报纸纽约《太阳报》的诞生标志着真正的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它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滚筒印刷机,每小时印报4000份,为大量发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在19世纪,美国人莫尔斯发明通讯电码,开始了有线电报时代。1870年出现电话,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使人类的通讯技术大幅改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此技术为基础发明了民用无线电。在此同时,电影工业在欧美亦成为另一种有力的大众传媒。电视是在1924年首次问世,而英国定期播放电视则始于公元1936年。电视时至今日,仍是一般人主要吸收资讯、常识,作为休闲娱乐,或作为消磨时间打发孤寂的工具。

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出现为大众传播带来了一次新的机遇。数字化技术的运用,通过与通讯的巧妙结合,在加工处理信息方面改变了以往直接参与的方式,是信息处理第一次超越了人类自身而实现,真正达到了信息的传递、存储和加工处理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最先进的传播革命,大众传播进入了数字化与网络传播的崭新时代。

电脑促进办公室自动化、产业自动化及家庭自动化;镭射科技,如磁碟机、碟片、影像传真机及文件处理系统普及;有线电视与通讯卫星结合,使电视的功能发挥更佳;资讯社会应用许多新的传播媒体,如电视、电话、电子邮件、电子报讯、电视传讯、电话影视、电子会议等等,正缔造全面电子化的环境。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整合了多种技术,它不但能统一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影像等各种符号形式,而且打破了地域界限和国家界限。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正悄然改变着人们习以为常的传媒环境。

二、传播技术在我国媒介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的传播事业迅速发展。为顺应世界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

缩小与发达国家传媒业的差距,我国传媒业积极采用新技术,对媒介内部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改革旧有的观念,使之跟上国际步伐,成为我国传媒业的一个新趋势。

以《文汇报》为例,对我国媒介使用新技术的情况可窥见一斑。《文汇报》于1998年1月26日开始推出网络版,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兴趣,当时的数据表明,每天平均有近千人上网访问浏览。与该报印刷版相比,网络版提供了优秀的检索服务,读者只要键入自己想找的指令,很快就能得到许多相关资料。此外,对于外省市不能及时看到印刷版《文汇报》的地方,网络版更能显示出它的优势。网络的应用还能使读者的反馈瞬间传回报社,读者和报社的距离大大拉近,从而使报社更清楚的知道读者的要求,把报纸办得更有贴近性。

此外,除了报纸媒体使用新技术外,电台、电视台也在大量使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使用电脑工作室,实现了采访、制作、编排、播出的电脑化运作。在“数字化储存、数字化传输、电子化交换”原则的指引下,该电台在其传输系统中运用光纤技术,采用一种自愈式光纤环网,将广播节目从控制中心传输到发射台,该光纤环网还可同时传送数字化节目和模拟节目。我国电视媒体正在迈进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各电视台都在加快数字化进程。中央电视台采用多种电脑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包括非线性编辑技术、虚拟技术、三维技术和动画技术,采用机械手自动装带播出系统等,在节目的制作和播出上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总之,我国传媒机构使用电子技术的用途大致有以下几点:①文字处理(写稿、改稿、编辑、排版、电脑字幕等);②电脑激光照排;③扫描;④管理-信息存储与资料管理;⑤建立内部网络,进行稿件和图片的传输等;⑥三维动画;⑦非线性编辑,特技剪辑;⑧联网查询;⑨播出等。

三、新形势下我国传媒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首先,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要加快数字化进程,实现信息处理的全面数字化。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界限,为从事跨媒体经营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在互联网上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已经实现,现在需要加快发展的是广播的数字音频技术和数字电视。

其次,还须加快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进程,使信息传播数字化。媒体要抓住机遇,谋求新的发展。我国政府近年来十分强调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人们因而十分敏感的关注科技创新事物对其他领域发展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要对能够采纳最新信息传播技术持乐观态度,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契机。

总而言之,传播技术在媒介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决不能忽视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技术在媒介的发展中并不是惟一起作用的力量,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等都会对媒介产生影响。我们在努力创新传播技术并应用它的时候,也要注意与其他方面的协调,使先进技术发挥出最大的能量,促使媒介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咏华著,《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2002年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3篇

[论文摘要]大众传播媒介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靠着表情动作来交流信息,直到15世纪才产生了技术上的真正突破——古登堡发明了印刷机。科技的进步带来大众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出现给传媒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我国传播媒介也在大力应用传播技术,并且还面临着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发展传播事业的问题。

在传播学领域,媒介分析作为一个大的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媒介产生发展的历史,各种媒介的特点,媒介同人类社会变迁和文明发展史的关系,媒介文化等等。开媒介分析先河的英尼斯和麦克卢汉提出了如“媒介即讯息”等着名的观点,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媒介技术及其发展的巨大作用。然而,在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传播技术与媒介作为信息传递和接受的手段、载体,并非总是研究的重点。人们的注意力主要倾注在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内容和其产生的效果上。但近些年来,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的浪潮使我们看到技术在传播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掌握了先进的传播手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一、传播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诞生之初,由于生存的需要,必须实现个体之间的交流。在漫长的时期

内,人类只能依靠原始而古老的传播方式如表情、动作等来相互了解。随着劳动和生活中传播活动的需要,人类发明了使自己彻底完成从猿到人的转变的传播工具——语言,然后又发明了使信息可以保存下来并使文化有效积累成为可能的传播工具——文字。最初的文字刻在甲骨、金器上,后来又有了绢、帛,东汉的毕昇借鉴前人的经验发明了纸。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传播手段先进,传播内容丰富了起来。但是,这些还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迅速的社会传播,还需要有技术上的更大突破。这种突破,于15世纪中叶拉开了序幕,其标志是金属活字印刷术和金属活字印刷机的问世。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摇金属活字印刷机,开始了活字版印刷书籍,这说明人类在信息传递技术上的进步。到了19世纪初伦敦《泰晤士报》首先于公元1814年开始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印报,使得知识与资讯得以普及,这是一项相当重要的进展。1833年,第一张廉价报纸纽约《太阳报》的诞生标志着真正的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它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滚筒印刷机,每小时印报4000份,为大量发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在19世纪,美国人莫尔斯发明通讯电码,开始了有线电报时代。1870年出现电话,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使人类的通讯技术大幅改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此技术为基础发明了民用无线电。在此同时,电影工业在欧美亦成为另一种有力的大众传媒。电视是在1924年首次问世,而英国定期播放电视则始于公元1936年。电视时至今日,仍是一般人主要吸收资讯、常识,作为休闲娱乐,或作为消磨时间打发孤寂的工具。

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出现为大众传播带来了一次新的机遇。数字化技术的运用,通过与通讯的巧妙结合,在加工处理信息方面改变了以往直接参与的方式,是信息处理第一次超越了人类自身而实现,真正达到了信息的传递、存储和加工处理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最先进的传播革命,大众传播进入了数字化与网络传播的崭新时代。

电脑促进办公室自动化、产业自动化及家庭自动化;镭射科技,如磁碟机、碟片、影像传真机及文件处理系统普及;有线电视与通讯卫星结合,使电视的功能发挥更佳;资讯社会应用许多新的传播媒体,如电视、电话、电子邮件、电子报讯、电视传讯、电话影视、电子会议等等,正缔造全面电子化的环境。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整合了多种技术,它不但能统一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影像等各种符号形式,而且打破了地域界限和国家界限。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正悄然改变着人们习以为常的传媒环境。

二、传播技术在我国媒介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的传播事业迅速发展。为顺应世界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

缩小与发达国家传媒业的差距,我国传媒业积极采用新技术,对媒介内部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改革旧有的观念,使之跟上国际步伐,成为我国传媒业的一个新趋势。

以《文汇报》为例,对我国媒介使用新技术的情况可窥见一斑。《文汇报》于1998年1月26日开始推出网络版,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兴趣,当时的数据表明,每天平均有近千人上网访问浏览。与该报印刷版相比,网络版提供了优秀的检索服务,读者只要键入自己想找的指令,很快就能得到许多相关资料。此外,对于外省市不能及时看到印刷版《文汇报》的地方,网络版更能显示出它的优势。网络的应用还能使读者的反馈瞬间传回报社,读者和报社的距离大大拉近,从而使报社更清楚的知道读者的要求,把报纸办得更有贴近性。

此外,除了报纸媒体使用新技术外,电台、电视台也在大量使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使用电脑工作室,实现了采访、制作、编排、播出的电脑化运作。在“数字化储存、数字化传输、电子化交换”原则的指引下,该电台在其传输系统中运用光纤技术,采用一种自愈式光纤环网,将广播节目从控制中心传输到发射台,该光纤环网还可同时传送数字化节目和模拟节目。我国电视媒体正在迈进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各电视台都在加快数字化进程。中央电视台采用多种电脑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包括非线性编辑技术、虚拟技术、三维技术和动画技术,采用机械手自动装带播出系统等,在节目的制作和播出上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总之,我国传媒机构使用电子技术的用途大致有以下几点:①文字处理(写稿、改稿、编辑、排版、电脑字幕等);②电脑激光照排;③扫描;④管理-信息存储与资料管理;⑤建立内部网络,进行稿件和图片的传输等;⑥三维动画;⑦非线性编辑,特技剪辑;⑧联网查询;⑨播出等。

三、新形势下我国传媒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首先,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要加快数字化进程,实现信息处理的全面数字化。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界限,为从事跨媒体经营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在互联网上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已经实现,现在需要加快发展的是广播的数字音频技术和数字电视。

其次,还须加快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进程,使信息传播数字化。媒体要抓住机遇,谋求新的发展。我国政府近年来十分强调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人们因而十分敏感的关注科技创新事物对其他领域发展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要对能够采纳最新信息传播技术持乐观态度,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契机。

总而言之,传播技术在媒介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决不能忽视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技术在媒介的发展中并不是惟一起作用的力量,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等都会对媒介产生影响。我们在努力创新传播技术并应用它的时候,也要注意与其他方面的协调,使先进技术发挥出最大的能量,促使媒介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咏华着,《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2002年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4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气候变暖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变化,农业有害生物突变频率和危害趋势不断加重,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危害的风险增大,作为农业生产基础保障的植物保护事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新理念,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绿色农业转型,突出农业生产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主题,及时准确农作物病虫情报,积极开展电视预报工作;实施“绿色植保”战略,推广病虫绿色防治技术,经济有效地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强化植物检疫,严防外来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加强农药监管,严格限制高毒农药的使用;充分发挥植保公益职能,努力构建新型植保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新型农业需要掌握和应用最新的信息资源,发挥它的最大优势,农业传播与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认识并利用好农业传播信息与技术,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现就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1建设农业市场信息主体

市场信息的匮乏或失真,往往会给生产者带来决策的盲目性。在中国,也只有依靠政府发挥职能,才可能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与报告制度,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成为农业市场信息最主要的传播主体。但是,这些手段和相关的专业人员往往被分割在各个不同的部门,不能形成合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充分的利用,这就对体制改革提出要求,改变职能与行为。

在农业信息化起动阶段初期,政府必须加大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投入,特别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投入方面,给予应有的扶持和帮助。加入WTO后,已经不能依靠农产品的价格补贴来保护中国农业的发展了,而增加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等基础设施投资,应在WTO的规则范围内。国家加大对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直接投资,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间接补贴,以增强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2农业传播媒介实现多样化

2.1报纸、杂志

优点:具有非强制性传播的特点,读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因而读者会愿意自觉了解所关心的信息,可信度高,特别是国内与党政机关有联系的报纸杂志种类,被读者奉为权威。

缺点:对读者文化、社会层次要求较高,时效性差。

应用情况:太原市植保植检站每年的“粮菜果重大病虫情报”均在《太原日报》和《太原市农业信息》上,向读者及时介绍当时病虫发生情况、发生原因、防治方法。但由于“粮菜果重大病虫情报”主要针对粮、菜、果农,实际《太原日报》在农区个体农户中的普及率不高,报纸由乡镇村级传递到农户手中,造成信息的时效性较差。

2.2书籍、小册子

指各农技部门印制的在乡镇农民中传播农业技术、种植、养殖信息的材料。

优点:成本低廉,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覆盖面相对较小,但面向广大农民,符合受众需要,传播的信息针对性强,适应性、可操作性强能进行深度介绍讲解,效果显著。相比其他媒体,此种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能反复传播。

缺点:时效性差。

应用情况:近年来,国家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印制《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利用手册》、《中国植保手册》系列(苹果、水稻、玉米病虫防治分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手册》等,山西省印制《植物保护实用指南》、《植物检疫技术手册》、《农药监督管理手册》、《山西蝗虫》、《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技术手册》、《无农药残毒放心果生产技术手册》等实用农业技术书籍,供广大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考。山西省太原市植保站印制《农业行政许可法疑难问题解答》、《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宣传材料》、《农药使用注意》、《购买农药技术》、《溴敌隆使用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等宣传单,内容精炼、方便实用,印刷成本低,但发放效果快。

2.3广播

优点: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能伴随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沟通方式,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有较好的亲和力,其信息不易被人抵触。广播失效性强,内容分时段分栏目、机动灵活、有很强的针对性,并在传播过程中能与听众实时互动交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缺点:广播信息依时间线性传播、稍瞬即逝、保持性差、听众难以重复认知。

应用情况:现阶段,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产品(种子、化肥、农药、药械)在广播中的介绍以宣传为主。

2.4电视

优点:电视媒体能够对农业的新形式、新内容进行有深度、有内容、有说服力的报道、阐述,引导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现代都市农业的科学内涵和社会实质。

缺点:在中国农业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电视的传播者与农村的收视群体,存在着巨大的不对等,而这种不对等的现状,则导致中国农业电视从业人员所制作的农业电视节目无法找到它的受众群体,同时,中国庞大的农民收视群体也无法在电视这个公共的媒体上,看到他们喜欢的节目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应用情况:太原市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每日固定栏目、固定时间、固定模式、固定结构在山西省太原市电视台新闻频道试开播,节目针对当前全市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每日播放5次,首播在当日18时54分,重播在当日22时47分,次日6时48分、7时59分、12时29分,每次播出时间30s。据统计,2007年7月23日至年底成功播放161天、46期、805次。内容包括:番茄病毒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高粱蚜、红蜘蛛、茄子黄萎病、小菜蛾、白粉病、大白菜病虫(趋势预报、白菜霜霉病、软腐病、黑腐病、病毒病、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蛾)、小麦秋播病虫防治、秋季温室病虫(趋势预报、绿叶蔬菜根结线虫病、软腐病、芹菜斑枯病、叶菜类霜霉病、野蛞蝓),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治技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农林害虫、捕虫板诱杀微小害虫、性诱剂诱杀害虫、防虫网阻止外界成虫进入温室大棚)等。此项工作的开展,标志着山西省太原市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工作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固定栏目信息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其播出提升了太原市植保植检站的影响力,生动有效地向群众传播了植保信息。

2.5多媒体

优点:通过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合成处理并组成的交互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其信息存储量大、读取简便、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缺点:要求播放硬件高,成为其传播的制约因素。

应用情况:在各类植保技术培训班授课时应用较多,能够全面生动的介绍培训内容。

2.6互联网

优点:互联网集中影像、声音、文本等媒体优势,传播速度快,复制容易。时效性强、速度快、具互动性,实现信息者与受众实时交互沟通。

缺点:硬件要求高。

应用情况:各级农业网站第一时间快速传播农业信息、农业专家系统实现专家与农民的面对面植保信息交流。

2.7人际传播

优点:农技员、亲友邻居和示范户经过亲自解说、示范传播所掌握的植保信息,但农户对此种传播手段较为信任。

缺点:传播速度慢、扩散效率较低。

应用情况:山西省太原市植保站晋源植物医院在当地有较高的声望,农民对其中的农技员极为信任。太原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清徐大常村、小武村、晋源五府营村、小店示范区等)的示范作用非常突出,其带动周围村镇,植物技术应用辐射范围广。

2.8现场活动

主要包括新闻广场宣传与咨询以及各种农业节庆、农业成就展示等大型活动。

优点:具有现场活动独具的互动性、参与感和亲历感,具有较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进行重大题材宣传的好方法。

缺点:组织耗时,投入大。

应用情况:每年参加山西省太原市3·15南宫大型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介绍植保工程内容。2008年4月25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召开“山西省春季农区统一灭鼠(太原)现场会”。

2.9村喇叭

优点:村委会组织,负责播送各种农业政策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教育培训信息,弥补电视、报纸等信息传播不到位的不足,报纸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及时入户。

缺点:应用范围仅限村级类小单位。

第5篇

1.1混合式P2P:重塑中心话语权混合式的P2P网络技术在节点与中心服务器之间增加了超级节点,超级节点由每个一级节点按照集中式P2P模式建立,每个超级节点利用纯P2P模式集中,其中超级节点为一级节点提供服务器。混合式的P2P避免了因中心服务器崩溃导致系统终端的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纯P2P模式导致网络不稳定的弊端。该模式是对集中式P2P和纯P2P的基础上在技术层面的完善,并没有对主流话语权的解构产生巨大效果,但仍旧对内容服务商的资源垄断起到一定瓦解的作用。[1]

1.2结构化P2P:民间与官方话语权交互制衡结构化的P2P技术克服了混合式P2P存在的单个一级节点失效的问题,增强了网络的扩展性,提高了搜索信息的效率。通过对信息资源搜索进行数据库的运用,对其搜索规律进行保存,有序地组织节点对应相关信息资源,有效避免了大量信息的重复查询。其核心理念即“对等交互”,节点之间承载均衡的信息资源,对相应信息的保存使得搜索行为更加效率化和针对性。

2P2P技术对网络传播的影响

2.1P2P技术对网络传播方式的改变P2P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意味着对于信息共享与利用方式的革新,信息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增加。P2P技术对于网络传播模式的改变也是深刻的,由传统网络主流媒介点对面式垄断性、线性传播到自媒体点对点式的交互性传播,由信息的海洋到定位的搜索信息算法的推广,由主流话语权到多元话语重构格局的转变,由线上信息应用到线下产品的开发,网络传播的样态发生了质的转变。P2P技术模糊了受传者的界限,从内容到技术层面上极大地突破了传统传播模式的桎梏。

2.2P2P技术线下的信息产品应用的开发P2P技术一开始的分众理念到大众的市场化运作,再到重新部落化的分众应用产品的推广,通过不同P2P网络应用间的交叉联动,催生话语权此消彼长的态势,对于网络传播结构的建构网络社区如“豆瓣”、“贴吧”,创立了独具坊间特色的社区媒介文化,并能在一段时间内引发全民讨论的话题。而在泛市场化的过程中,微博、微信平台,淘宝、支付宝客户端等的联手将线上线下信息产品的市场化运作发挥到极致。媒介融合的态势也越发明显,其存在的商业力量的较量是不容小觑的。值得探索的是,在政治层面,P2P技术的确在重构话语权方面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对于官方层面的冲击是巨大的,而政府方面对于P2P技术在制度上的介入也需引起重视。

3大数据时代的P2P网贷行业的发展

3.1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2014年主题为“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论坛上指出,信息化不断加速的直接结果是移动电子商务定制模式的几何式增长。从线上到线下,手机在每个人手里的作用等同于身份证、银行卡和安全设备,因此移动电子商务成为P2P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关键节点。从P2P纯技术框架中脱出的商务业态、金融业态和服务业态等等,从信息的到产品的支付,完成数据所创造的闭环过程。

3.2利用大数据对P2P行业的探索以P2P行业中的领军者网贷行业为例,作为爆炸式增长的P2P网贷业,正是互联网数据化和金融化的结合。P2P网贷行业本质上是为解决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作为中间技术服务商,网贷行业的首要是建构并维护闭环的数据。要实现数据的闭环过程需要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数据做到及时更新,即数据是鲜活的;二是平台本身对用户有约束力。未来P2P的核心竞争力与其说是风控能力,不如说是数据的积累和数据的处理能力。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互通成为必然。

4P2P行业发展对网络传播的启发

第6篇

传统的财务审计的空间比较小,其确定的方式主要是依靠审计的对象和目标。一般来说,财务的审计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财务审计人员要首先检测各类报表是否齐全,对报表的说明有一个详细的阅读和说明。2、在财务审计中要特别留意以下几点:资产负债表的审计、损益表的审计、现金流量表的审计、合并报表的审计。3、通过财务审计,财务审计人员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公司的经营成果、公司的主要资金流来源和去向有了解,对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重大因素进行发现和揭示。

二、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与外部的审计机构沟通少

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财务审计工作重要的特点是其独立性。要想保证审计工作的成效和有效的对审计风险进行规避,必须要保证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一定的自主性,也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权威性。因此,内部的财务审计部门要及时的与外部的审计部门进行沟通、交流,让外部的审计部门参与到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的工作当中。

三、媒体传播技术对出版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实效性影响

媒体传播技术的出现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会有效的提升出版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实效性。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一)增强了协调性,提升财务审计工作效率财务审计工作是一项协调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部门之间(如纪检和监察部门等)和上下级之间的全力配合。媒体传播技术的出现,极大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通过电话、网络、微博、微信、电视媒体等多种媒体传播技术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些极大方便了审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联系,审计部门上下级之间的联系,而且信息交流更加快捷,极大的提升了财务审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4]。(二)加快了审计人才培养的速度。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面对我国审计人才队伍参差不齐的状况,首先要加强现有人才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一些前言的专业技能的培训。传统的培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培训人员需要到专门的地方进行深造。但是现在随着媒体技术的出现,进行培训的方式也在不断的更新。(三)拓宽审计工作的空间范围,提升时效性依靠审计的对象和目标来确定的传统审计已经很难跟上现代财务审计工作的需求,主要是因为他们审计的空间小,效率低。而媒体技术的财务审计工作却有效的解决了这种问题。特备网络媒体技术的出现,极大提升了财务审计的空间,也使得财务审计越来越开放,审计的业务范围也在逐步拓展。(四)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积极与外部审计部门联系内审工作应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独立性原则要求它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独立地开展工作,当然这种独立性工作过程中是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在积极打造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或者机构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同时,要充分积极的同外部审计部门联系,让外部的审计部门参与到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当中来,在媒体技术下,这些联系和沟通可以很方便和畅通的实现。

四、小结

第7篇

徐州琴书的演出形式多样

徐州琴书的舞台表演按时序可分为两个阶段不同的形式,而上个世纪80年代已成为这两个阶段的分界线。80年代以前,徐州琴书的演出形式是单人档和双人档,80年代后则是双人档、三人档。“单人档”,即一人拉坠胡,单脚踩梆打节奏,演唱者只能坐唱,不能走动,当演唱到处时需要单脚踩梆以助气氛;“双人档”,多为男女二人,一个人边敲扬琴边打手板,另一个人坐着拉坠胡,两人配合默契共同演唱;“三人档”是上世纪70年代末徐州市琴书表演艺术家魏云彩先生与他的两位弟子三人同台演唱而形成的新的表演形式,“三人档”的演员在舞台上分左、中、右,伴奏乐器除了坠胡和扬琴以外,再配上一件弹拨乐器或打击乐器如碰铃、小碟等等,这种演唱形式能分能合、活泼多变,更有利于舞台表演。

徐州琴书的剧目扎根民间

徐州琴书植根于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紧紧贴近人民生活,而又反映人民生活,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生活伦理、脂粉、灵怪、朴刀、棍棒、铁骑、公案等,艺人称其为“针线筐里的买卖”。如“张家长、李家短,七个狸猫、八个眼……”,耳熟能详;再如“五月花开满园香,家家户户过端阳。有一户人家吃粽子,儿子告他娘一状……”徐州琴书小段《吃粽子》娓娓道来,如叙家常。

徐州琴书的伴奏手法具有多样性

徐州琴书的伴奏乐器由拉弦乐、弹拨乐及打击乐器组成。拉弦乐器有坠胡、软弓胡琴、二胡和板胡等,其中坠胡的音质雄浑而粗犷,或低沉如泣如诉,或高昂如万马嘶鸣,坠胡是徐州琴书中最重要的伴奏乐器之一;弹拨乐器有扬琴、古筝、三弦,其中扬琴乐音明丽而优雅、活泼而清朗,与坠胡相配合,相得益彰;打击乐器有檀板(手板)、碟子等。徐州琴书伴奏乐器的演奏效果用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等诗句来形容是非常确切的。徐州琴书音乐“虽有定规,却无定谱,因此无论在唱腔和伴奏方面都包含有很多即兴的成分,使徐州琴书伴奏手法丰富多样。徐州琴书的伴奏大致有四种形式:一是,随腔伴奏,即伴奏与唱腔旋律基本相同;二是,衬腔伴奏,多在演唱曲牌时使用,有时为了突出唱词,乐队伴奏全停,待衬词出现后,乐队与帮腔一起进入,使音乐气氛骤然强烈;三是,唱时不拉和拉时不唱,这种伴奏方法与唱腔旋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演唱时不拉弦也不击琴,只击梆或打板作节,或者有时只在几个骨干音上做些支撑性的点染;四是,即兴伴奏,这种伴奏方法以灵活多变见长。有时伴奏与唱腔形成两个声部,既具立体感而又突出声腔,构成复调音乐效果①。

徐州琴书的发展现状

(一)徐州琴书的严峻现状

过去的徐州琴书是活跃在农耕时代的民间艺术形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和乡村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生活使传统的民间戏曲音乐日渐萧条,甚至销声匿迹,徐州琴书也未能幸免。究其原因,首先是演出市场严重缩水。以前的徐州琴书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老百姓都特别爱听,甚至能演唱一些剧目的片段。可现在别说能唱的,就连听过徐州琴书的人数也不多了;其次是后继乏人。中期曲艺团解散,1977年才开始恢复演出。徐州琴书招收的第一批学员只有7人,1989年徐州文化艺术学校招收的学员也只有6人,后来由于经济效益不好、演出少或发展前途不明朗等因素制约,最后能够留在舞台上的演员只剩下2、3人。同时,徐州琴书与江苏省其他兄弟戏曲形式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据徐州琴书表演艺术家魏云彩先生说:“在参加第六届江苏省曲艺节时,我就深知徐州琴书与扬州评话、苏州评弹之间的差距有多大,我们的力量有多么的薄弱,徐州琴书12年收了6个学生,苏州评弹一年就收50个学生,12年就是600个学生,徐州琴书后继乏人啊”

(二)政府相关部门所作出的努力

正当徐州琴书的发展陷入困境时,国家开始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国家和江苏省有关部门的各项保护工作也在不断地开展,一些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徐州琴书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002年徐州市政府责成文化主管部门向社会招收8名徐州琴书学员,在市文化艺术学校举办徐州琴书班,初步解决了后继无人的问题;2005年徐州市将徐州琴书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7年6月徐州琴书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徐州琴书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8月徐州琴书研究会正式成立。种种迹象表明,通过政府和社会的不懈努力,徐州琴书的保护和发展有了一些起色,但是这只是从政策、制度等宏观的层面为徐州琴书的发展注入了一些动力,但是想要从夯实群众基础、开拓传播途径等微观层面,让人民群众重新回到徐州琴书的周围,光靠宏观政策支持是不够的,而应将徐州琴书的传播诉诸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互联网,依托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创新徐州琴书发展的新途径,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构建网络传播模式,承传徐州琴书音乐

进入21世纪,迅猛发展的网络使整个社会信息传播系统发生着革命性的变迁。网络传播是在互联网、数字技术、通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它突破了时空限制,以其自身的即时性、交互性、多样性和自主选择性等优点掀起了一场颠覆性的媒体革命,成为当前最受大众欢迎的传播形式。

(一)建立徐州琴书资源数据库

资源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的结构形式来组织、存储、管理资源数据的仓库。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资源数据的管理不再仅是存储、管理资源数据,而转变为用户所需要的资源数据管理的方式。例如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常常要把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工资、简历等)存放在数据库中。有了这个“数据仓库”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职工的基本情况等等。对于徐州琴书而言,资源数据库将会对徐州琴书起到存储、管理、展示和传承的作用,意义重大。要充分利用网络容纳海量资源和资源共享的特征和优势,就要建立徐州琴书资源数据库。徐州琴书资源数据库应容纳尽量多的徐州琴书艺术发展的概况、民间团体和传承人的介绍、作品曲谱与音视频资料的展示、演出活动信息的宣传、保护方法与承传方式的普及等相关数据,让数据库作为向百姓宣传徐州琴书的基地、中心和代言人。

(二)制作徐州琴书的艺术网站

在徐州琴书网络传播模式中,制作网站是必要的组成部分,将虚拟的信息资源交流平台放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表现网络文化信息“传”与“受”多方面的信息互动,来达到传播者与受众者、受众者与受众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流、反馈以及信息碰撞,这正是本模式最为独特和新颖的地方。目前,关于徐州琴书的独立的、专业的艺术网站还未能够展现在我们面前。笔者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徐州琴书网站”得知,涉及徐州琴书内容的网站只有少量几个,如中国琴书网。在这个网页上,徐州琴书只是作为一个小栏目进行展示和宣传,文字与图片资料非常少,音频与视频资料基本没有。因此,制作徐州琴书艺术网站,刻不容缓。

目前网络上有一些关于民间艺术的网站,但这些网站大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徐州琴书艺术网站的制作应注意:其一,网站的栏目设置应从用户的视角出发,清晰明确,重点突出;其二,在栏目内容设置方面,除了以文字介绍的传统方式向用户展示徐州琴书以外,还要加强对图片、音频、视频等栏目的建设,将诸多宝贵的资源加以整合和处理,通过图文、音频、视频的形式全面展示徐州琴书的内容;其三,网站应体现“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徐州琴书艺术网站应具备很强的交互功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老百姓,都可以利用这一渠道进行“传”、“受”等活动,实现理论意义上的“对话”传播;其四,网站应特别加强维护工作。网站维护管理是网站生存的必备条件,不做维护的网站便丧失了其生存的意义。网站维护要及时,如果网站信息更新速度缓慢,经常存在无法链接、内容过时等情况,便会使读者对网站丧失信心。

(三)大量制作网络“流媒体”格式的徐州琴书作品

所谓流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在英特网上播放的媒体格式。商家通过视频传送服务器将节目当成数据包发出,并传送到网络上。用户通过解压设备对数据进行解压后,节目就会在一些媒体终端上,和发送前一样显示出来①。目前,使用“流媒体”的终端主要集中在移动电视、手机以及IPTV等产品上。

移动电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制性传播的优势,传播内容多是短小精悍的娱乐资讯节目。所谓强制性传播,其实就是指在某个公共场合的移动媒体终端上,无限循环播放流媒体节目,受众只要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视觉、听觉等感官触觉会被流媒体节目强制吸引,受众会或多或少的接受流媒体节目所传达的信息。因此,打造徐州琴书系列节目和视频广告,通过公交、出租车、地铁等移动电视,以及楼宇和户外大屏幕电视等无线数字网络播放,将会起到良好的品牌形象塑造和广告传播效应。

手机媒体传播具有移动性、时效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受众可以自主选择和信息。目前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通过手机我们可以随时观看徐州琴书的流媒体格式的视频节目,还可以在网络上申请和建立徐州琴书的博客、微博等交流平台,在平台上畅谈徐州琴书的发展与保护。

IPTV作为我国重要的信息服务平台,它具有“多媒体化”和“超链接化”的特点,可以随时地、无限地扩展信息内容,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创造更好的互动性。较之有线电视,IPTV最大的魅力在于其互动性所提供的强大功能和丰富的增值业务,这些增值服务,如影视点播、移动电视、上网、电子邮件、视频通话、互动游戏和信息服务等。因此,徐州琴书可以借助IPTV这一崭新的信息服务平台,定期推出徐州琴书音乐电子杂志,增设徐州琴书专题旅游频道,将徐州琴书与徐州本地旅游的宣传融为一体,不仅可以在点播时加上虚拟徐州情境游的互动参与内容,还可以增加互联网相关信息搜索功能,文化产品的电子商务可以和视频服务结合,进一步增强互动体验效果。

常言道,耳濡目染,日久生情。不管人们走在大街上,还是坐在公交车、出租车、地铁上;不管是在家收看IPTV,还是在手机上玩微博、看视频,如果能够在“流媒体”格式的终端上看到品质优秀的徐州琴书作品,那么我们就会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营造浓厚欣赏、热爱、承传徐州琴书的氛围,这对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素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第8篇

>> 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问题研究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问题与思考 农村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问题探析 关于实现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问题研究 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校园建设问题研究 数字化校园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 航道维护生态数字化平台建设研究 数字化校园三大平台建设研究 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问题初探 浅谈如何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问题 关于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对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科技期刊审读数字化平台建设刍议 数字化社区平台构建研究 数字化社区建设中平台整合问题研究—以温州学习网为例 水利水电科技文献数字化查询平台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贾桂林.加强互联网的新闻宣传[J].群众,2000(7).

[6]李志民,万猛.网络时代的科技论文快速分享与多维表达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6(5).

[7]在职研究生双证科技泄密渠道多,科技保密工作制度不健全分析[DB/OL].,2015-05.http:///shuangzhengzaizhiyanjiusheng/11957.htm.

第9篇

传媒新技术主要指当代的电子传媒技术,包括数字电视,数字视音频广播技术和节目制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技术以及相关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和网络技术。新技术往往开启新的传播时空、丰富信息表现形式、提高媒体传播效率、推动传媒整体的结构性完善。其中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在大众传播领域开疆扩土,势如破竹,表现突出。它使一大批年轻人离开报纸、电视,被吸引到电脑屏幕前来;它改变了受众接收信息的习惯,使受众不断从被动走向主动;它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眼光转移到网络传播上来,给传播教育注入了新的元素。

综合近几年的发展来看,传媒新技术对受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传媒新技术改变了媒介环境,影响了媒介消费习惯。在广播、电视和报纸三足鼎立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一般都是被动的,即接收的信息都是传者预先设定好的。而现在,数字电视、数据广播、网络等新技术能够让受众实现信息的主动选择。如数字电视所提供的编辑节目列表、预订节目等服务,让观众的电视收视少了随意性,多了计划性,收视行为日渐主动。网络更是可以使受众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浏览网页时,网民可以从海量信息中选择自己需要的而剔除不需要的,并可以传播信息。比尔・盖茨曾说:“我年轻的时候只是被动地看电视,他们给我什么我看什么,没有选择。”但是今天,网络等传媒新技术打破了这一媒介消费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分众化日益明显。

传媒新技术改变了人们的认知和学习的方式。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这一理论指出:大众传播的各种技术形式正在改变着日常生活的经验内容。传播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影响了人们理解与思考的方式,而这种影响对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最大。多媒体声像并举的媒介使人在轻松的媒介消费中获得感官的满足,而无须像书本阅读那样强调严谨思维、仔细推敲,因此,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与之相应的是网络大行其道对认知和学习习惯的改变。多数大学生表示,偏爱网络中轻松、明了、易得的快餐文化,反感那些需要费心思索、深刻的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虚拟世界的影像扩大了人类的感知能力,使人形成了另一种思维方式,与互联网的海量性、快捷性相对应,直接知识的快餐模式替代了早先需要消化的知识的反复推敲模式。千龙新闻网在兰州曾对9所高校进行了“网络时代大学生读书状况”的调查,结果有近30%的大学生每天上网,近10%的大学生每天上网3小时以上。然而,有10%的大学生每天课外的读书时间不超过半小时,读书时间在4小时以上的不到13%。调查表明,大学校园中蔓延着轻读书、重上网的习惯,“浅阅读”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①

传媒新技术对受众的影响可以看出,不可阻挡的技术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和每个个体,因此今天的受众,尤其是年轻的受众也不同以往:他们获取信息更主动,并注重视觉感观的满足,希望获取更多、更深的信息而不用过多思考。所以,在新技术传播环境下,新闻传播者必须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以适应新的要求。

具体来说,传媒新技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应有以下素养:

树立“受众本位”的传播观念。传媒新技术让受众有了主动获取信息甚至传播信息的自由,过去直线单向的传播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受众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职业传播者的权力、地位在削弱。这种相对自由还带来了“分众化”的加剧。优秀的新闻传播者要有吸引受众的能力,就要树立“受众本位”的传播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传播思路,变高高在上的单向传播为平等的双向甚至多向传播,将传播重心由传者向受众转移。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适应新媒介消费习惯,在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实现传播价值。

能文能武的“多面手”。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新技术下的专业素养和专长,会技术(能武)、精业务(能文),并在中文、经济、体育等某一领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多面手)。传媒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新闻传播人才也要与时俱进,会用网络整合资源,会用数字视音频广播技术和节目制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技术,以及相关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和网络技术传播信息,满足受众自主和视觉感观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掌握技术是为了更好地为传播内容服务,现在的媒体竞争讲究内容为王,精通新闻传播业务是新闻传播者的立足之本。信息社会,深度信息已经成为广大受众索取新闻的普遍要求,他们已不满足仅仅了解主体新闻本身,而是渴望了解相关的各种背景,主体新闻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的影响、各方反应,以及主体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向等更多的内容。这就需要新闻传播者精通采编业务,有思想深度,同时还要在中文、经济、体育等某一领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把信息做深。

有新闻道德。传媒新技术在带来传播自由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网络强大的搜索引擎为新闻的制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如果记者为了图省事照搬人家的资料就有可能侵权。再如,虚拟技术以及相关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可能被用来进行图像处理,制作假新闻。所以,新闻传播者在面对新技术时,应具有新闻道德和社会责任。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些都是面对变化时非常重要的支撑,否则就有可能滑向商业化、庸俗化,最终导致诸如扭曲、杜撰、造假、侵权等一系列丑恶现象的发生。今天的受众希望获取更多、更深的信息而不用过多思考,新闻传播者更应从自身出发,把好关。

注释:

①高红玲:《媒介环境的变迁和传播学专业教育的创新》,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2006年9月13日。

第10篇

关键词:船舶厨房灰水处理技术

船舶厨房灰水是指来自船舶厨房、餐厅、餐具洗涤间等舱室内产生的含动植物油类产品的污水,以及相应舱室甲板漏水孔排出的污水。以往由于国内外环保法规对于船舶厨房灰水没有提出处理要求,一般直接进行排放,随着全球海洋环保意识的加强,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对于大型船舶厨房灰水的处理进行探讨。

一、船舶厨房灰水的成分与特点

船舶厨房灰水的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主要有动植物油脂、食物纤维、淀粉、脂肪、各类佐料、洗涤剂和蛋白质和动植物的悬浮残渣等。厨房灰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以胶体形式存在,具有ss、BOD、COD值高、油脂和盐分含量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等特点,其排放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性,排放瞬间流量大,中餐和晚餐时间一般是排放的高峰时段。

洗涤剂的使用使得水中存在大量乳化油,一般油水处理设备难以分离;此外,动植物油脂在收集和处理过程中容易造成管路和设备的堵塞,也增加了厨房灰水的处理困难。

二、船舶厨房灰水的危害

船舶厨房灰水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水中的细菌病毒很多,如不经处理而排放到港口,会严重影响港口环境。船舶厨房灰水的危害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影响管路的排水能力。厨房灰水中的油脂容易在管道内壁形成油脂层,使管道过水能力减小,甚至堵死。油脂堵塞的管道疏通非常困难[1]。

2.如果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对厨房灰水进行处理,油份会造成膜的污染。

3.船舶厨房灰水排放入水后会在水面形成油膜,影响空气和水体的氧交换,降低复氧速率。分散于水中的油粒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质恶化。

4.厨房灰水中含有丰富的N、P等元素,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鱼类和水生生物的死亡。

5.油类和它的分解产物中含有的许多有毒和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在水体中被水生生物摄取,造成水生生物畸变,如果通过食物链的富积效应进入人体,会危害人体健康。

三.船舶厨房灰水的排放要求

厨房灰水中含有大量油脂,COD值可高达几千mg/L,厨房灰水中的BOD5,COD,SS均远高出MARPOL73/78附则Ⅳ中的规定值。因此在港口等限排水域,厨房灰水必须进行处理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入海。由于没有船舶厨房灰水的国际排放标准,一般采用MARPOL73/78附则Ⅳ及GB3552-83中对于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

从长远来看,港区及其他特殊水域(取水口上游、娱乐及游艇俱乐部水域等)对于船舶污水将会采取委托接受及零排放政策,其他次要功能水域则采取达标排放政策,但对于排放标准及排放率的要求会更为严格。为了满足不久后更为严厉的环保要求,对于新建造船舶,厨房灰水处理后最好能满足MEPC.2(VI)修改议案或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如下表所示。

四.船舶厨房灰水的处理方法与工艺流程

目前,对于厨房餐饮废水的处理方法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预处理和后续的深度处理,预处理方法主要有①油水分离器②粗粒化法③电絮凝法④化学破乳法,深度处理方法主要有①混凝法②SBR法③生物接触氧化法④膜一生物反应器法。

考虑到船舶设计的实际需要,建议在船舶厨房灰水预处理中选用粗粒化法,粗粒化法是根据粗粒化滤料具有亲油疏水的性质,当含油废水通过时,微小油珠便附聚在其表面形成大颗粒油珠浮升到水面。水质相差很大的厨房灰水,经粗粒化除油处理后COD浓度均十分接近,此外,粗粒化法使用维护方便、能有效降低餐饮废水的含油量,并能大幅度降低COD的浓度,有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

考虑船上空间紧张且对于出水水质的要求较高的特点,建议在后续的深度处理中选择膜生物反应器(MBR)方法进行处理,膜一生物反应器集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和膜的高效分离作用于一体,能够有效地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具有出水水质好,可直接回用;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工艺参数容易控制;容易实现自动化管理;耐冲击负荷强、适应性广;污泥浓度高,剩余污泥量少;以及对于悬浮固体,特别是病毒细菌去除效果显著等优点[3]。

由于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法中膜容易受到污染,厨房灰水在进入膜生物反应器之前应先进行预处理,以去除粒径较大的油粒和悬浮物,减轻后继处理的有机负荷,延长膜的使用寿命。经预处理后的厨房灰水最好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排放标准。船舶厨房灰水的处理的工艺流程如下:

五.结束语

我国对于海洋船舶厨房灰水的处理起步较晚,以往大多采用直接排放的办法。本文从船舶厨房灰水的成分与特点、船舶厨房灰水的危害、船舶厨房灰水的排放要求、船舶厨房灰水的处理方法、船舶厨房灰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五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论述,希望海洋船舶厨房灰水的处理问题能够受到更多的关注,我国的海洋环境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贾随堂,汤力同.餐饮业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设备.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3(11).

[2]王松慧.餐饮业废水的处理.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11.

[3]宁平,王宏,周旭.餐饮废水膜-生物反应器.膜科学与技术.2002,22(1).

第11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船舶电气工程技术工作过程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技术专业的知识构成不像普通高校的学科专业那样强调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专业技术知识强调职业岗位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

在国家级和市级示范院校中,各重点建设专业都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重构了专业课程体系。制定了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这为我们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和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目标与思路

按照“准确定位、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培训到位”的理念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通过企业调研和职业岗位分析,对学生的就业岗位和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准确定位;通过岗位分析,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的专业核心课程和基础平台课程的实训课题;在专业基础知识适度、够用的前提下,保证课程体系的系统性,拓宽和增强专业发展后劲。

1.1职业岗位分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通过分析,专业所面对的工种有4大类,岗位11种,通过分析,专业所面对的工种有4大类,岗位11种,其中船舶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船舶电气设备维护检修、船舶电气设备技术管理、船舶电气施工管理、船舶机电设备质量管理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面向的主要工作岗位。

通过对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的分析研究,参考了劳动部《船舶电气职业标准》、《维修电工职业标准》以及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等,归纳出船舶电气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由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出学习领域。

以教师顶岗及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企业调研,通过企业调研,明确了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船舶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船舶电气设备维护检修、船舶电气施工管理、船舶机电设备质量管理等,及毕业生应该掌握的核心关键能力,确定了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1.2课程体系重构通过对船舶电气专业所需要的核心专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并按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对其进行归纳整合,进行学习领域概括,学习情境设计,重构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的特点与创新

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取代了沿用多年的以专业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在指导思想上有别于学习内容分割的模块化而追求学习与工作的一体化。该体系中的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强调以行动为导向,在具体教学实施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基于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培养学生具有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构成的行为能力,即综合能力。:

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职学生往往形象思维较好,模仿能力较强,而抽象思维和记忆力不是很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使其更适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结束语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行业形势,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协调发展,合理构建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从而适应船舶建造行业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符合学生毕业的实际应用和就业需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课程体系将不断完善,达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从而为船舶建造行业的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建设与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现代媒体技术;钢琴文化;传播与发展

钢琴起源于欧洲,于19世纪传入中国,并逐渐进入平常百姓家。在现代媒体技术的影响下,我国钢琴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发生了变化,促进了钢琴文化的广泛传播。

1我国钢琴文化传播的环境与途径

1.1传播环境与过程。钢琴起源于欧洲,由19世纪传入中国,当时欧洲钢琴文化已经达到了浪漫主义的鼎盛时期,而我国钢琴文化刚起步。钢琴传入中国之初,主要是通过宗教传播,作为教堂基督唱诗班圣经朗诵的伴奏乐器,随后引入中国教育中,而且最初的传播范围较小,主要集中在经济条件好、文化素养高的知识家庭,受家庭活动的影响接触到钢琴,随外国传教士学习钢琴。改革开放后,条件好的家庭请钢琴教师在家中教授孩子学习钢琴,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钢琴,特别是艺术特长生加分政策的出现催生了“考级热”,我国目前已有上千万儿童学习钢琴,钢琴文化的传播范围日趋扩大。1.2传播途径与方式。早期钢琴文化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教堂、学堂和独奏音乐会,中期开始通过教育、社会培训、剧场演出、文艺表演传播,后期主要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传播。早期钢琴文化的传播方式有面对面的口传心授、乐谱教学和纸质媒介,但是受众少,传播范围小。面对面口传心授,是指钢琴教师和学生通过语言直接交流与及时反馈,具有双向交流、互动性强、反馈及时的优点,但是传播速度慢、传播范围窄,无法多人共同学习,传播效果较差。乐谱教学是指通过学习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钢琴经典音乐,通过准确记录随时随地解读,但是仅有视觉感知,没有听觉感受,传播效果较差,而且要求学习者懂乐谱,非常不利于钢琴文化的广泛性传播。纸质媒体是指通过书籍、杂志等了解钢琴文化,传播量大、范围广,但是无法再现钢琴音乐的听觉效果,不利于欣赏水平的提高。

2我国钢琴文化现代传播呈现的新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钢琴文化的传播媒介发生了变化,传播效果也受到了影响。在现代传媒技术的影响下,我国钢琴文化得到了快速传播,呈现出新特点。2.1传播速度由慢变快。传统钢琴文化传播主要依靠面对面的口传心授、乐谱教学和纸质媒体,特别是钢琴专业学生的招生,每年因名额有限,招生人数较少,培养的钢琴文化传播者也非常少。而且钢琴文化的传播者需要认识乐谱,懂得基本乐理知识,这也影响了钢琴文化的传播。此外,纸质媒体出版周期长,订阅数量有限,对钢琴文化传播的影响力较小,这些都导致我国钢琴文化传播速度较慢的因素。现代媒体技术出现后,我国钢琴文化传播由慢转入快的状态,钢琴教育课程、音乐会、比赛活动可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形式向大众传播,大众可通过网络课程学习钢琴基本知识,借助网络越来越多的人学习钢琴,使得我国钢琴文化实现了全面覆盖,传播速度较之前大大提高。2.2传播受众由少数走向大众。钢琴传入中国之初,家庭经济条件好、文化素质高的知识分子才有机会接触钢琴,普通大众很少或很难接触到钢琴这一高雅艺术。现代媒体技术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学习钢琴的门槛,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钢琴,学习钢琴的人不再局限于某一群体,而是囊括了音乐学院的学生、喜欢钢琴的业余人士、追逐梦想的少年、退休老人等,受众从少数走向了大众。电视里转播的钢琴演奏会、网络实时播放的音乐会,都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触到钢琴,让越来越多热爱音乐、喜欢钢琴的人,可以享受现代媒体技术带来的便利。2.3审美观念由高雅走向世俗。钢琴在很长的时间内被视为贵族艺术和高雅艺术,这与其早期常出现在庄严肃穆、典雅温馨的环境中,表现出柔和、清脆的音色,被少数经济地位高和文化程度高的人享受的艺术有关。钢琴传入中国后,既保持了欧洲钢琴的特点,又融入我国传统音乐和美学思想,形成了阴柔的美学形态、神韵的听觉享受,表现出高雅性。现代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钢琴文化从高雅艺术变成了世俗文化,从非富即贵走向了平常百姓,从精英走向了大众,钢琴已不再是贵族艺术,而是可以雅俗共赏的艺术。钢琴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呈现一定的审美世俗性,反映普通人的生活愿望,表达出审美趣味,符合平常百姓的欣赏喜好,呈现出更加亲和、质朴的风格。2.4传播空间由地区走向全国。钢琴文化起源于西方,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与东方文化发生了碰撞,并在中国实现了地域性传播。现代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口传心授、乐谱教学和纸质媒体的钢琴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传播空间由大城市向全国扩展。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拓展了钢琴文化的传播空间,全国各地的人可以很轻松地从网上查询有关钢琴文化的信息,欣赏钢琴演奏会,与志同道合的人交谈,使得钢琴文化的传播从地区向全国发展,也加速了与国外钢琴文化的交流。

3结语

钢琴起源于欧洲,于19世纪传入中国融入我国传统音乐和美学思想,形成了阴柔的美学形态,达到了神韵的听觉享受,具有一定的高雅性。钢琴传入中国之初,因受到传播环境、方式等影响,传播速度慢、传播受众窄、传播空间局限于地区,但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钢琴文化的传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为钢琴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未来我国钢琴文化与国外钢琴文化交流也将变得更加便捷,将促进我国钢琴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瑾.我国钢琴文化的现代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0(4):128-129.

[2]李明静.从“钢琴热”看钢琴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J].艺术教育,2010(12):80-81.

[3]金阳.谈中国钢琴文化的发展历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2):130-131.

[4]黄新羽.浅谈我国钢琴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14(S1):29-30.

第13篇

关键词:网络发表;科技论文;版权保护;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256-02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高校科技论文的网络发表和共享也得到逐步的发展。高校科技论文的网络发表与共享打破了高校以往的只能通过传统纸质期刊发表科技论文的程序,减少了科技的时间,使高校的科研人员学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在推动高校科技信息和知识的快速传播以及科技成果迅速得到共享和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科技络发表和共享平台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的事物,相关的制度和机制还没有健全 [1],在版权保护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科技络发表与共享平台的高度共享性使得版权保护的难度增大,如何有效保护高校科技络发表与共享平台作者的版权是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科技论文的网络发表与传统科技的版权比较

(一)网络科技论文与传统科技论文版权保护的复杂度

网络侵权与传统版权侵权相比,传统版权侵权是纸质为载体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网络侵权是通过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实施的,侵权完成的速度快,复制、下载、传输行为变得简单易行,同时侵权确认的难度大。与传统版权保护相比,网络版权保护变得更加复杂,版权保护的主体、客体及地域性的范围加大。传统版权保护的主体是作者、出版者及其用户。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下的版权保护主体包括科技论文拥有者、科技论文传播者、网络服务开发商以及科技络的使用者。另一方面,版权保护的客体范围扩大;同时由于互联网的无国界,一旦有侵权行为发生,版权保护就十分复杂。如表1所示,二者的侵权复杂程度比较。

(二)网络科技论文与传统科技论文著作权比较

1.发表权和修改权。发表权包含的内容很多,包括是否发表,何时发表,在何刊物发表等。所有这些都应由作者自己来决定,任何他人未经作者授权或委托,都不得擅自决定。但是由于传统期刊需要经过投稿、审稿等漫长的过程,发表的周期很长。所有这些发表权版权人无法自己决定,一旦投稿就没法修改,甚至有些出版社自行修改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 [2]。而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下的科技论文可以随时发表。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这表明,作品可由作者自己修改,也可由取得授权的其他人修改。

2.保护作品完整权。传统纸质期刊发表的论文,科技论文的完整性有时会被忽视,比如对于论文稿件,经专家审稿后,认为论文的内容很好,但由于版面限制等因素,就会对论文进行大量的修改和删除,此种做法就侵犯了作者的保护作品完整权。然而相对于网络科技论文,由于作其发表的载体为网页没有任何篇幅和尺寸上的限制,科技时完全可以从其内容本身的完整性编排内容。

3.信息网络传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中国2001年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增加的一项权利,保护通过互联网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著作权权利是网络科技论文传播的一项重要权利。传统科技论文则没有此项权利。

二、高校科技络发表与共享的版权侵权分析

1.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有些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未经版权人的同意或许可,擅自将其作品在网络上发表,传播。比如有些网络平台擅自把一些作者的博客作品在其网站上发表并予以共享,在网络上使用他人作品时,擅自对作品进行修改、删节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明确将此种行为定性为侵犯了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2.科技论文作者权益侵权。科技络发表和共享使得复制、盗版和修改变得更加容易,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与共享平台为例,作者发表的论文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只要作者所投论文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有一定学术水平,符合其网站的基本投稿要求,就可以发表。科技论文在线允许文章在发表前,甚至审稿前首先在网上,科技论文在线采用的这种先公开,后评审的论文评价方法使得作者一旦上载的作品没有经过授权或许可,通过科技论文在线进行传播就会存在很大的版权风险。

通过对广西某几所高校的一些科研人员调查发现,80% 的科研人员不愿意在网络平台上发表及共享其科研成果。40%的被访者认为如果网络上发表共享其论文,再次向正规期刊投稿难度会增加,甚至一些正规期刊不接受这样的投稿。20.7% 的认为将会导致盗版现象;7.3% 的认为可能会被用于商业目的;12%的认为可能会损害文章的完整性和署名权;只有20% 的人考虑过将自己的文章公布在网络平台上。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存在不少版权纠纷的问题。所以说科技论文在线发表与共享应妥善处理好网络版权侵权。

三、高校科技络发表与共享版权保护的建议措施

(一)科技络著作权人采取的措施

1.增强高校著作权人的版权保护意识。在目前网络版权保护方面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树立高校科研人员的版权保护意识更为重要。目前,高校科研人员科技络发表的著作权意识还比较淡薄。即使自己的作品被侵权,很多作者没有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从而导致现实生活中任意转载、改编等方式使用科技论文的现象很普遍。因此要通过各种方式,开展版权教育,增强版权自我保护意识。高校应加强版权保护这方面的宣传,在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上登载相关著作权保护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媒介和渠道宣传版权保护的相关知识。

2.采取技术措施。版权的保护措施是指版权人主动采取的,能有效控制进入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并对版权人权利进行有效保护,防止侵犯其合法权利的设备、产品或方法 [3]。目前,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应对网络中的侵权现象,版权人采取的技术措施通常包括采用反复制设备、访问控制技术、数字水印、数字签名或数字指纹技术等保护网络科技论文的版权。

(1)反复制设备(anti-cope devices);由于网络作品的复制非常容易,目前版权人一般采取反复制设备就是阻止复制作品的设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SCMS”系统(serial copy management systems),该系统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不仅可以控制作品的第一次复制,而且可以控制作品的再次复制,避免数字化作品的复制件被作为数字化主盘。(2)访问控制技术;即控制进入受保护作品的技术保护措施(如登录密码)。它允许用户对其常用的信息库进行适当权利的访问,限制用户随意删除、修改或拷贝信息文件。(3)数字水印、数字签名及数字指纹技术;为了防止网络作品的易修改,易盗版现象出现了数字水印、数字签名或数字指纹版权保护技术。数字水印是利用数字内嵌的方法隐藏在数字图像、声音、文档、图书、视频等数字产品中,使得用户只能在屏幕上阅读,而无法复制。这种技术可以用以证明原创作者对其作品的所有权,并作为鉴定、非法侵权的证据。数字指纹是指同时在数字作品中嵌入的是作品传播者和使用者的标识信,和数字水印技术相反,当某个用户将其拷贝非法的传播到外界,版权所有者就可以通过提取拷贝中的指纹来追踪非法用户。数字签名技术即进行身份认证的技术,防止伪造,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其他技术措施比如防火墙技术、认证技术(CA)、追踪系统、标准系统、电子版权管理系统等。

(二)完善版权保护法律制度

中国在著作权的网络立法方面,其法律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保护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等一系列涉及网络版权保护的文件,为技术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其中《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是2005年由国家版权局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实施的,对网络环境下的科技论文版权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政府应加快对《著作权法》的修改、完善,并制定保护网络著作权的专项法律或行政法规。法律保护是一种事后控制的手段,即只有在发现侵权行为之后,法律才能进行干预,一旦有版权侵权,高校科研人员应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加大版权保护力度

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应增强维权意识,对抄袭剽窃他人论文成果侵犯版权的行为予以严惩。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例,其网站上设有学术监督栏,对一些侵犯版权的作者取消已发表的论文,收回刊载证明,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上予以谴责,并禁止三年内在其网站上,对维护版权所有者的权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对于网站在保护版权方面还是不够的。对于一些复制、盗版其网站上的论文在其他网络平台上发表或者在科技期刊上发表,则没有相关的政策。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应当充分重视作者的论文版权保护需求,保护作者的著作权权益。

高校科技络发表与共享版权保护要得到增强,首先要增强高校版权人的版权保护意识;其次则必须及时更新、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快网络版权保护的立法,最后要提高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的技术保护水平。只有作者的版权得到有效的保护,才能提高科技论文的发表数量和质量,推动高校科技论文的网络发表与共享。

参考文献:

[1]金勇,王小东.网络科技论文共享平台建设研究:第35卷[J].湖南农机,2008,(11):147-148.

第14篇

关键词: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知识服务;精准传播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科技期刊出版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目前,信息技术已呈现出“人-机-物”三元融合的态势,数据分析工具和基于云计算的数据资源成为期刊出版的重要特征[1],期刊出版的数字化和集群化发展成为当下期刊发展的主流趋势,人工智能也将在学术期刊的出版、存取、质量评价等多个环节上得到广泛应用,并推动科技期刊出版方式的变革[2]。目前,在科技期刊界,学者们就如何促进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既包括理论层面的探讨,又包括从实践和案例的角度开展的应用研究[3-6]。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全球的科学产出以极快的速度增长,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全球的科学产出相当于每9年就会翻1番[7],读者也更容易被无用的信息轰炸,难以在期刊论文的海洋中高效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科技期刊要想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也愈来愈难。信息爆炸时代,科技期刊关注读者“需要什么”比“提供了什么”更重要。在智能技术变革的时展潮流中,科技期刊应如何顺应时展趋势,利用智能技术整合资源,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创造科技期刊人、出版商、作者、读者的共赢局面?本文从以上问题切入,尝试从扩展学术搜索的路径、构建个性化的精准推送平台和多元化的传播模式、向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方面探索在媒体融合形势下如何提升科技期刊的精准传播能力,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建设增瓦添砖。

1借助人工智能,扩展学术搜索的路径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搜索引擎在促进科技期刊的传播、提高影响力等方面的功能逐渐凸显。虽然现有的一些搜索门户网站诸如Webofscience、PubMed、谷歌学术、各图书馆网站、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搜索引擎可以帮助读者检索科技论文,但是仍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检索需求。Tancheva等[8]针对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开展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受访者“往往既对搜索方法的效率感到满意,同时又对搜索的棘手和费力感到不满……当研究人员无法完成一个特定的搜索任务,他们很可能放弃现有的方法(或工具或技术),而不是找出如何使它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开发新的模式解决学术出版的过量负载,利用智能技术优化搜索引擎的现有功能。目前很多科技公司都在探索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学术搜索引擎和知识服务。例如Springer网络平台不断对其功能进行集成,并提供个性化服务功能;Elsevier等出版商为用户等提供搜索引擎培训课程;微软学术(MicrosoftAcademic)通过在实体之间建立有意义的关联,自动生成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引导学者阅读[2];2014年,Wiley线上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了增强型HTML文章服务(AnywhereArticle),它将可读性、交互性和可移植性设为用户体验的核心,使读者能够在页面中快速找到最重要的信息[9]。一些关于科学出版的新模式和平台被相继开发,如Chorus[10]通过集成服务和开放APIs,优化了科技论文被搜索的路径,并为政府机构、出版商、研究人员、图书馆员和作者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一些专业的期刊集群,一部分学术期刊数据库平台也开始进行语义出版形式的探索,对科技期刊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和挖掘。不同的科技期刊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学术期刊的数据库平台建设过程中需要平台开发团队与期刊编辑充分交流[11],发挥编辑的优势和主导作用,凸显本学科的学科特色。

2利用智能算法,构建个性化的精准推送平台

技术是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重要推手,技术应用能力也成为科技期刊发展的竞争资源,充分利用技术强化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和加工能力,创新出版和传播模式,满足数字化时代的读者需求,对于科技期刊的精准传播和融合发展非常重要。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可以借助于算法实现科技期刊出版的智能化。算法的设计程序与设计者的思维密不可分,设计者选择数据样本、赋予数据意义、设计模型与算法,拥有数据并设定算法的智能化平台具有很强的主导性[12],因此设计者需要尽可能考虑并消除算法偏见和利益冲突对精准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日前,腾讯研究院和腾讯AILab联合的人工智能伦理报告指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需要价值引导,做到可用、可靠、可知、可控”[13]。目前“智能算法+学术期刊”已成为创新趋势,学术期刊可构建信息数据基础环境,进一步完成动态精准信息推荐,最后以传受关系交互实现长期有效的黏性连接[14]。一方面可以通过算法整合资源,实现大量科技期刊的数字资源的聚合;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算法分析用户的阅读兴趣、研究领域,基于用户的需求建立相关用户数据信息,从而进一步将数字资源和用户数据相匹配,实现科技期刊的智能化精准传播。如中国知网推出的“CNKI全球学术快报”整合全球文献和超星集团推出的“域出版”超星学习通学术平台[15],用户不仅可以在其App上进行文献检索、分版阅读、专题阅读等,还可以与作者进行互动交流。此外,还可以利用智能算法设计追踪用户的信息反馈,通过学术平台进一步增加用户的体验感,提升科技期刊的精准传播能力。

3创新知识加工,构建多元化的传播模式

在人工智能和融媒体时代,除了运用智能技术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平台,科技期刊也需要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作用,通过加强期刊网站建设、建立App客户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可以根据各自领域的特点,对科技论文进行多次加工和编辑,构建个性化的传播方式。如论文编辑平台Kudos为作者提供了一种利用社交媒体使他们的论文更易下载和传播的工具,通过为作者已发表的文章创建介绍并添加简短的标题、易懂的摘要和补充内容,可以使他们的文章对读者更具吸引力[16],学术出版平台也可以通过建立二维码,为读者提供开放增值服务,使读者进一步了解论文的数据、图片等资料,实现与用户的精准对接。如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为该平台上的每篇论文制作了二维码,用户阅读纸刊论文时,通过扫描其中的二维码可以免费下载PDF、HTML文件,此外读者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向作者提问或向责任编辑反馈意见[17]。目前,邮件推送也正在成为科技期刊提升精准传播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内一些期刊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例如:《计算机工程》基于语义分析和智能分词等技术,设计了一套期刊内容精准推送系统,将读者—文章—标准关键词进行匹配,通过邮件为潜在读者推送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最新研究论文[18];《应用生态学报》通过运用大数据和数理统计方法,构建了科技期刊论文单篇推送客体指标体系,通过邮件对读者进行单篇精准推送,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19]。此外,利用音频、视频、科学可视化等多媒体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表达丰富的科学信息,增加科技论文的广泛传播。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为读者提供沉浸式的阅读环境,提升读者的体验感,从而吸引了更多读者的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国燕博士及其团队开展的前沿科学可视化研究和设计,使科技论文通过图像的形式向读者展现,提高了科技论文的交流和传播,她通过对顶级科技期刊《Nature》《Science》《Cell》的一项实证研究发现,科技期刊封面故事和封面图像的使用可以提高论文的引用率[20]。《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借助第三方AR展示平台实现了学术期刊的多模式AR融合出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1]。

4满足用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第15篇

1贮存科研信息

 在科学研究完成之后,需对其研究结果立即加以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 发明。否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明与发现逐渐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复前人所 做的工作,发生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贮存这些科研信息 ,使它成为以后新的发明、发现的基础(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延续 和发展,不断的丰富人类科技宝库。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正是凭借着这种连续性不断地 积累、创造、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术论文是贮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 而写作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2传播科研结果

 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对于科研工作,必须"开始它,完成它,发 表它"(to beginto endto publish)。因为,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明,都是社会 成员的个体劳动或局部承担的科研活动的结晶。对于全人类来说,很有必要将少数人的成果 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科学技术没有国 界),才能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论文付诸实施 的。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也可以传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 的英国《自然》杂志,首次报道了利用克隆技术(无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绵羊,它无疑是基 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因此学术论文也是传播科研信息的 重要载体。而且按照公认惯例,科学成果的首创权,必须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 上,方能得到承认,而新闻媒体传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认的。

3交流实践经验

从事临床及医疗工作一线的其他人员,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 教训。而这些经验与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将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 交流,就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造福于人民。

4启迪学术思想

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各种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通过论文 的形式不断地探索与交流,并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5提高研究水平

科技论文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凝聚着巨大的艰辛。在写作的过程中,随着思维 的深化,可提高科技工作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