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风险投资案例论文范文

风险投资案例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风险投资案例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风险投资案例论文

第1篇

1.1研究背景

在如今这个社会,风险投资从出现至今,在全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跟进步。它在促进科技生产化等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很快被大家认可。高风险性是风险投资的最大特征,现在很多国家的风险投资公司因为财务的管理方面的不足而受重创。例如希克斯-慕斯下面的Tate&Furst公司,把投资重心放在电信新兴公司,但是投资效果并不理想,在1999-2000年期间投资获得的收益并不乐观。中国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是我国首次成立的风险投资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欠缺,经营失败,吊销营业执照的同时也欠下60亿的高债。这常些失败的案例不得不让我们提高警觉,在进行风险投资的同时注意财务管理的优化,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这些失败的案例不得不让我们提高警觉,在进行风险投资的同时注意财务管理的优化,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

1.2研究意义

目前研究风险投资的论述数不胜数,但是站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讨论风险投资的却并不多,一些失败的案例在带给我们悲痛的同时,也让我们深思。虽然从 90 年代开始风险投资业务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但大多数风险投资项目以失败而告终,极少数的能有好的收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第一,是因为风险有固有的高风险性,第二,是因为风险投资机构的财务体系不健全,管理财务的能力不够强。再者,接受投资的对象企业处于创业阶段,这一阶段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开发新产品,获利能力很低,存在很高的技术和市场风险,如果不注重财务管理的优化,很容易导致创业失败,从而也导致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项目的失败。

本文致力于研究在风险投资过程中的主体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投资对象企业(接受投资的对象企业)财务管理优化问题,探讨财务管理对风险投资成功的重要性,具体包括风险投资方和被投资方两方面的财务管理问题,涉及筹资、投资和撤资等多个经营过程,分析发现风险投资的财务风险,探讨风险投资中财务管理面临的困难,寻找规避风险的途径,通过优化财务管理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对风险投资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3篇章结构

本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论文结构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风险投资与企业财务管理”.主要介绍风险投资中财务管理概述,风险投资的财务管理特征以及风险投资与企业财务管理的互动关系。

第三部分“我国风险投资中财务管理出现的主要问题”.通过介绍风险投资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引出风司在筹资,投资,资本退出阶段出现的问题以及对象企业在融资和投资方面的问题,最后通过对MC公司的案例分析,举例说明在风险投资中财务管理所出现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险投资对优化财务管理的要求”.分别对主体企业和对象企业提出优化财务管理的要求。

第五部分“在风投中优化财务管理面临的主要困难”. 主要有投资机构与对象企业的矛盾、资源的限制、行业环境的限制三个方面。

第六部分“在风投中优化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从风险资本筹资,投资,退出,评价四个方面着手,提出在风投中优化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1.4 文章创新点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在于明确了风险投资与财务管理的互动关系,且分别从主体企业和对象企业阐述了风险投资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并进一步分析了在优化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投资机构与对象企业的矛盾,最后提出了在风险投资中优化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风险投资中财务管理概述

第2篇

【关键词】委托理论 风险投资 启示

一、委托理论的发展和主要观点

(一)国外的研究状况

美国等由于发展风险投资历史较长,效果显着,即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对风险投资中的委托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凯伯和谢恩(Cable and Shane,1997)曾提出了一个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关系的合作博弈模型,但在模型中未考虑到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之间的分工属性问题。L.吉本斯在《博弈论基础》中对以知识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之间的合作博弈模型从信号博弈方面进行了模型构建和分析[13]。Gompers(1993)在其博士论文《理论、结构和风险投资模式》中认为:一方面,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能力和努力对风险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设计合理的机制可以使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回报主要取决于风险企业上市或被兼并收购时的股票价值,从而将风险企业经营团队(风险企业)的利益与风险投资企业的利益紧紧地“绑”在一起;另一方面,风险企业经营团队在运营企业过程中可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个人好处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这将严重损害风险投资企业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在合同中将一部分控制权配置给风险投资企业(且与所有权配置无关)以提高投资效率,即通过设计合适的金融工具作为筛选和激励的有效手段。[14] 另外,萨尔曼(Sahlman,W.A,1990)、勒纳(lerner ,1994)、J.lerner 和Rodney Clark等也对风险投资中的委托关系进行了实证性研究。

(二)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学者已开始吸收委托理论的成果并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姚佐文(2001)在《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中指出,风险投资中的控制权分配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以及风险投资企业与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个人利益,并通过模型分析了风险投资合同中控制权的分配和转移,认为控制权尤其是剩余控制权是一种“状态依存权”,并且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可分离的,且不必完全对应。[15] 黄美龙(2001)在《美国风险投资治理机制及借鉴-基于委托理论的分析》中,详细地分析了风险投资中的有限合伙制和风险企业的治理机制,并比较分析了股份公司、有限合伙制和风险企业治理机制的异同。认为政府作为我国风险投资主体,极容易导致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要促进我国风险投资健康发展,必须改变我国风险投资主体为民间机构或个人,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16]张帏和姜彦福(2003)在《风险企业中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研究》中指出,“所有权必须与控制权相匹配”的原则并不能很好地解释风险企业中的实际现象。基于风险投资的特点和风险企业经营团队人力资本特性,利用Tirole(2001)模型分析了风险企业常常难以获得风险投资的原因,并引入连续控制权变量,对此模型进行拓展,导出风险企业为了获得风险投资所必须放弃的控制权的均衡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险企业融资时经营团队所拥有的非人力资产数量、运营企业时的个人非货币收益大小、经营团队声誉好坏等重要因素对风险企业中控制权配置的影响,认为:从静态来看,风险企业经营团队控制权随所拥有的非人力资产的增加而递增、随运营企业的个人非货币收益增加而递减;从动态角度分析,随着风险企业经营团队人力资本逐步转化为企业的实际资产,其必须放弃的控制权将相应减少。同时,进一步分析了风险企业中所有权与控制权配置特征及其原因,提出风险投资中采取的治理机制应当是特殊的相机治理机制,即根据风险企业的实际发展绩效和运营状况以及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能力是否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而配置控制权。[17][18] 田增瑞(2001)在《创业资本在不对称信息下博弈的委托分析》中提出,在投资者和风险投资企业之间,风险投资企业应承担无限责任,并应建立信誉机制,风险投资企业和企业之间应签订可转换优先股的契约,以转移风险。[19]南立新和倪正东(2002)在《中国风险投资企业与创业者之间的委托问题及解决方案》中,通过对大量的实际考察,认为委托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签约前隐藏信息和约后隐藏行动,提出的具体解决办法是:进行尽职调查;投资协议制约;分阶段投资等。[20] 另外,俞以平和张东生等人对风险的控制和激励也进行了研究。

二、一些启示

根据委托理论的发展,结合国内外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研究现状,本文认为对风险投资的研究如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则更好地分析风险投资委托关系的特点:

(一)从风险和分担的角度来研究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

国内外研究主要是借鉴委托理论关于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下的委托关系,从人的风险控制及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内容集中于风险投资企业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委托关系,局限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配置、人(风险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如何通过投资前的尽职调查来消除和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等方面,却忽视了风险投资高风险特性下的委托关系形成和维系机理,缺乏对风险投资整体运作模式的系统分析,特别是对风险投资的整个委托关系中的风险问题这根主线的作用,这样,对风险投资中委托关系的研究不能区别于一般产业投资过程中的委托关系,对实践缺乏相应的指导作用,因此,从风险投资的风险和分担角度出发,有助于将风险投资委托关系形成的前提即对高风险的逐级和分担,与利益主体在关系过程中风险控制与激励相结合,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解释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特点对风险投资运行效率的作用,抓住了风险投资委托关系的实质,明确了各利益主体的角色定位问题。

(二)研究的范围和对象

从风险和分担角度研究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问题,应看到风险的逐级转移和释放是一个完整的链式结构,因而,研究的范围应将投资者到风险企业的风险过程纳入研究,侧重于A级和B级各自的关系特点,以及与整个关系链条的关系的研究,以阐述风险投资委托关系的特点。从研究对象上而言,为适应风险、分担及提高投资效率的需要,各利益主体所采取的不同组织结构形式及相互作用关系来适应风险的转移和分担的过程,说明了对风险效率的改善和提高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所以,研究的范围和对象应是投资者、风险投资企业到风险企业的完整关系链,个体对象是投资者、风险投资企业和风险企业,这样,为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提供了明晰的研究载体。

(三)研究方法

国内外学者们对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国外的发展环境 与我国有较大的差异,国内发展风险投资事业也远晚于国外发达国家,涉及风险投资的相关资料数据较难以获得,因而,国外纯理论的研究不一定完全适应我国的具体制度环境,实践的经验通过运作比较的方式给予我们启发,所以,在系统对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研究中,可考虑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想结合的方式,采用一定的调查、统计等方法,并结合作者自身的风险投资实践,在研究风险投资委托关系的共性下,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来说明我国风险投资中的委托关系特征及关系的行为过程。

(四)研究内容的扩展

1、在考虑风险条件下,将投资者、风险投资企业和风险企业这三个“黑箱”打开,对风险的效率传递机制问题及各种委托关系路径下的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2、研究风险投资效率与委托的风险效率相关性。委托理论在风险投资中的运用和研究,是企业内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条件的拓展,应层级委托关系的效率对风险投资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委托关系路径下效率问题。

3、对委托人和多人进行探索性研究。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政府主导型风险投资企业也可能出现“委托人缺位”、“激励机制缺位”等问题,对风险分担的影响将决定风险效率的传递机制问题。多人可能是在一定区域内的关联产业内企业,或是具有产业链关系企业,或是企业内部治理过程中团队成员的分别选择问题,其相互作用机理,关系效率及相互监督成本等系列问题,及可能存在的“人缺位”问题等,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Holmstorm ·Bengt,1998. The firm as a Subeconomy. MIT working paper.

[2] [3] [4] [5] 均译载自《企业的经济性质》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6] 李春琦和石磊《国外企业激励理论述评》 《经济学动态》2001、6

[7] [8] [9]均译载埃瑞克·G·菲吕博顿 鲁道夫·瑞切特编 孙经纬《新制度经济学》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0] 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经济研究》1996、9

[11] 徐新 邱菀华(1998)《委托—理论中自然状态的不确定性对最优契约影响的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院

[12] 高程德《现代公司理论》P167-204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 [美] L·吉本斯《博弈论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14] Gompers, 1993 《理论、结构和风险投资模式》译自“The Theory,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Venture Capital (Funding), Ph.D. thesis, Harvard University.”

[15] 姚佐文《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预测》2002.1

[16] 黄美龙 《美国风险投资治理机制及借鉴-基于委托理论的分析》硕士论文(2001)

[17] 张帏和姜彦福《风险企业中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研究》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2003、3

[18] 张帏《基于创业企业家人力资本特性的创业投资制度安排研究》2001博士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3篇

关键词:网络企业 风险投资 商业模式

一、网络企业的界定及特点

本文所讨论的网络企业是指在互联网上注册域名,建立网站,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商务活动的企业。这些网络企业所从事的商务活动主要包括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品采购和销售,通过互联网对实体企业进行宣传和对其他产品进行网上营销,通过互联网向特定顾客提供信息服务,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的人们提供虚拟的社区服务等。

网络企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成本递减性;边际报酬递增;赢者通吃、强者更强;注意力经济下的“免费”原则。

二、初创期网络企业如何吸引风险投资

根据我国学者关于风险投资评估的研究和著名风险投资机构IDGVC、软银中国创投等的成功案例,可以知道风险投资企业选择投资项目时一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行业环境、创业管理团队、技术因素、市场因素、商业模式、变现能力等。本文从创业管理团队、商业模式两个方面阐述初创期网络企业如何吸引风险投资。

1.创业管理团队。美国风险投资之父General Doriot曾说:“可以考虑对有二流想法的一流企业家投资,但不能考虑对有一流想法的二流企业家投资”。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网络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风险投资机构更看重管理团队的以下特征:

(1)激情。创业者必须具备激情,这种激情会感染周边所有的人。在一种激情的环境中,每个人的心态都会变得积极主动。这种激情同时也是一种带动作用、感化作用,会激励整个团队,甚至团队的新成员行动起来。

(2)互联网行业背景。从互联网行业的投资案例来看,那些有着良好互联网行业背景的人很容易获得风险投资。如季琦在创办如家酒店连锁公司时,由于他在携程的成功经历以及和IDG多年的良好合作,使得IDG为季琦投资了l50万美元,不久又追加投资至200万美元。

(3)良好的教育背景及丰富的管理经验。处于高新技术企业顶端的网络企业,要求它的管理团队必须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要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如雅虎的杨致远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硕士;搜狐的张朝阳曾在1986年考取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并于1993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4)创新精神。创新或创意是互联网世界的生存前提,无论是雅虎的网络门户模式,亚马逊的网上超市模式,还是eBay的网上拍卖模式,创新使网络企业具有无穷无尽的增长动力。

(5)团队结构。一个管理团队是由管理、财务、技术、生产、营销等各方面人才组成的,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保证。投资者更希望网络企业的技术人员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更希望管理层利用掌握的信息按照顾客的需要调整发展计划,更希望企业的管理者有全球性扩张经营的长远目光。

2.商业模式。风险投资家在被问到“评估被投风险企业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问题时,大部分风险投资家会首先回答是商业模式。由于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分享、沟通和娱乐,因此,构建互联网商业模式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和效率,来替代传统行业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批批吉服饰(上海)有限公司为例,在2007年9月举行的商界论坛最佳商业模式中国峰会上,PPG获得年度最佳商业模式第三名。PPG的商业模式是将男装交给七家合作企业贴牌生产,PPG负责产品质量的管理,然后通过无店铺的在线直销和呼叫中心方式,将产品直接交到消费者手里。这种直销模式,去除了中间商所赚的利润,同时将存货率大大的减低,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取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PPG的概念吸引了风险投资的关注。其首席运营官黎勇劲就来自于PPG的第一家投资商,当时他的身份是集富亚洲董事。他选中PPG的原因有三:商业模式好、市场够大、管理团队能力很强。

(2)开发“长尾市场”。在网络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通过对市场的细分,企业集中力量于某个特定的目标市场,或严格针对一个细分市场,或重点经营一种产品和服务,创造出产品和服务优势。Google AdWords、Amazon都是长尾理论的优秀案例。 (3)寻找新的收入模式。Google AdSense是针对网站主的一个互联网广告服务,它面向的客户是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型网站和个人,对于普通的媒体和广告商而言,这个群体的价值微小得简直不值一提,边际收益很少,且需求各异又使得边际成本大,但是Google利用自己开发的“搜索”技术,大大地降低了边际成本,从而能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广告服务,将这些数量众多的群体汇集起来,形成了非常可观的经济利润。

(4)吸引“注意力”。网络企业吸引用户注意力的目的在于获得更多的“点击数”,成为用户心目中能够经常想到的领域经营者,那么企业面临的商机是无限的。网络企业赢得注意力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关联性。网站必须有浏览者需要的东西,而且应该重点考虑用户访问网站是为了得到什么。②权威性。身处信息爆炸时代,在Google、百度随便键入一个关键词得到的都是成百上千的网站地址。要想获得高度黏着力,网站必须具备权威性。③参与性。参与性通常体现在互动、竞争、娱乐等方面。④共有性和个性化。如当当网有“我的当当”,使购物者比较轻松方便的管理自己的定单。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委托理论风险投资启示

一、委托理论的发展和主要观点

(一)国外的研究状况

美国等由于发展风险投资历史较长,效果显著,即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对风险投资中的委托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凯伯和谢恩(CableandShane,1997)曾提出了一个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关系的合作博弈模型,但在模型中未考虑到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之间的分工属性问题。L.吉本斯在《博弈论基础》中对以知识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之间的合作博弈模型从信号博弈方面进行了模型构建和分析[13]。Gompers(1993)在其博士论文《理论、结构和风险投资模式》中认为:一方面,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能力和努力对风险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设计合理的机制可以使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回报主要取决于风险企业上市或被兼并收购时的股票价值,从而将风险企业经营团队(风险企业)的利益与风险投资企业的利益紧紧地“绑”在一起;另一方面,风险企业经营团队在运营企业过程中可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个人好处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这将严重损害风险投资企业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在合同中将一部分控制权配置给风险投资企业(且与所有权配置无关)以提高投资效率,即通过设计合适的金融工具作为筛选和激励的有效手段。[14]另外,萨尔曼(Sahlman,W.A,1990)、勒纳(lerner,1994)、J.lerner和RodneyClark等也对风险投资中的委托关系进行了实证性研究。

(二)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学者已开始吸收委托理论的成果并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姚佐文(2001)在《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中指出,风险投资中的控制权分配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以及风险投资企业与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个人利益,并通过模型分析了风险投资合同中控制权的分配和转移,认为控制权尤其是剩余控制权是一种“状态依存权”,并且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可分离的,且不必完全对应。[15]黄美龙(2001)在《美国风险投资治理机制及借鉴-基于委托理论的分析》中,详细地分析了风险投资中的有限合伙制和风险企业的治理机制,并比较分析了股份公司、有限合伙制和风险企业治理机制的异同。认为政府作为我国风险投资主体,极容易导致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要促进我国风险投资健康发展,必须改变我国风险投资主体为民间机构或个人,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16]张帏和姜彦福(2003)在《风险企业中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研究》中指出,“所有权必须与控制权相匹配”的原则并不能很好地解释风险企业中的实际现象。基于风险投资的特点和风险企业经营团队人力资本特性,利用Tirole(2001)模型分析了风险企业常常难以获得风险投资的原因,并引入连续控制权变量,对此模型进行拓展,导出风险企业为了获得风险投资所必须放弃的控制权的均衡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险企业融资时经营团队所拥有的非人力资产数量、运营企业时的个人非货币收益大小、经营团队声誉好坏等重要因素对风险企业中控制权配置的影响,认为:从静态来看,风险企业经营团队控制权随所拥有的非人力资产的增加而递增、随运营企业的个人非货币收益增加而递减;从动态角度分析,随着风险企业经营团队人力资本逐步转化为企业的实际资产,其必须放弃的控制权将相应减少。同时,进一步分析了风险企业中所有权与控制权配置特征及其原因,提出风险投资中采取的治理机制应当是特殊的相机治理机制,即根据风险企业的实际发展绩效和运营状况以及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能力是否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而配置控制权。[17][18]田增瑞(2001)在《创业资本在不对称信息下博弈的委托分析》中提出,在投资者和风险投资企业之间,风险投资企业应承担无限责任,并应建立信誉机制,风险投资企业和企业之间应签订可转换优先股的契约,以转移风险。[19]南立新和倪正东(2002)在《中国风险投资企业与创业者之间的委托问题及解决方案》中,通过对大量的实际考察,认为委托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签约前隐藏信息和约后隐藏行动,提出的具体解决办法是:进行尽职调查;投资协议制约;分阶段投资等。[20]另外,俞以平和张东生等人对风险的控制和激励也进行了研究。

二、一些启示

根据委托理论的发展,结合国内外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研究现状,本文认为对风险投资的研究如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则更好地分析风险投资委托关系的特点:

(一)从风险和分担的角度来研究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

国内外研究主要是借鉴委托理论关于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下的委托关系,从人的风险控制及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内容集中于风险投资企业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委托关系,局限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配置、人(风险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如何通过投资前的尽职调查来消除和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等方面,却忽视了风险投资高风险特性下的委托关系形成和维系机理,缺乏对风险投资整体运作模式的系统分析,特别是对风险投资的整个委托关系中的风险问题这根主线的作用,这样,对风险投资中委托关系的研究不能区别于一般产业投资过程中的委托关系,对实践缺乏相应的指导作用,因此,从风险投资的风险和分担角度出发,有助于将风险投资委托关系形成的前提即对高风险的逐级和分担,与利益主体在关系过程中风险控制与激励相结合,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解释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特点对风险投资运行效率的作用,抓住了风险投资委托关系的实质,明确了各利益主体的角色定位问题。

(二)研究的范围和对象

从风险和分担角度研究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问题,应看到风险的逐级转移和释放是一个完整的链式结构,因而,研究的范围应将投资者到风险企业的风险过程纳入研究,侧重于A级和B级各自的关系特点,以及与整个关系链条的关系的研究,以阐述风险投资委托关系的特点。从研究对象上而言,为适应风险、分担及提高投资效率的需要,各利益主体所采取的不同组织结构形式及相互作用关系来适应风险的转移和分担的过程,说明了对风险效率的改善和提高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所以,研究的范围和对象应是投资者、风险投资企业到风险企业的完整关系链,个体对象是投资者、风险投资企业和风险企业,这样,为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提供了明晰的研究载体。

(三)研究方法

国内外学者们对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国外的发展环境与我国有较大的差异,国内发展风险投资事业也远晚于国外发达国家,涉及风险投资的相关资料数据较难以获得,因而,国外纯理论的研究不一定完全适应我国的具体制度环境,实践的经验通过运作比较的方式给予我们启发,所以,在系统对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研究中,可考虑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想结合的方式,采用一定的调查、统计等方法,并结合作者自身的风险投资实践,在研究风险投资委托关系的共性下,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来说明我国风险投资中的委托关系特征及关系的行为过程。

(四)研究内容的扩展

1、在考虑风险条件下,将投资者、风险投资企业和风险企业这三个“黑箱”打开,对风险的效率传递机制问题及各种委托关系路径下的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2、研究风险投资效率与委托的风险效率相关性。委托理论在风险投资中的运用和研究,是企业内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条件的拓展,应层级委托关系的效率对风险投资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委托关系路径下效率问题。

3、对委托人和多人进行探索性研究。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政府主导型风险投资企业也可能出现“委托人缺位”、“激励机制缺位”等问题,对风险分担的影响将决定风险效率的传递机制问题。多人可能是在一定区域内的关联产业内企业,或是具有产业链关系企业,或是企业内部治理过程中团队成员的分别选择问题,其相互作用机理,关系效率及相互监督成本等系列问题,及可能存在的“人缺位”问题等,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Holmstorm·Bengt,1998.ThefirmasaSubeconomy.MITworkingpaper.

[2][3][4][5]均译载自《企业的经济性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6]李春琦和石磊《国外企业激励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2001、6

[7][8][9]均译载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编孙经纬《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0]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经济研究》1996、9

[11]徐新邱菀华(1998)《委托—理论中自然状态的不确定性对最优契约影响的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院

[12]高程德《现代公司理论》P167-2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美]L·吉本斯《博弈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Gompers,1993《理论、结构和风险投资模式》译自“TheTheory,Structure,andPerformanceofVentureCapital(Funding),Ph.D.thesis,HarvardUniversity.”

[15]姚佐文《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预测》2002.1

[16]黄美龙《美国风险投资治理机制及借鉴-基于委托理论的分析》硕士论文(2001)

[17]张帏和姜彦福《风险企业中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研究》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2003、3

[18]张帏《基于创业企业家人力资本特性的创业投资制度安排研究》2001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5篇

(一)国外的研究状况

美国等由于发展风险投资历史较长,效果显著,即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对风险投资中的委托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凯伯和谢恩(CableandShane,1997)曾提出了一个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关系的合作博弈模型,但在模型中未考虑到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之间的分工属性问题。L.吉本斯在《博弈论基础》中对以知识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之间的合作博弈模型从信号博弈方面进行了模型构建和分析[13]。Gompers(1993)在其博士论文《理论、结构和风险投资模式》中认为:一方面,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能力和努力对风险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设计合理的机制可以使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回报主要取决于风险企业上市或被兼并收购时的股票价值,从而将风险企业经营团队(风险企业)的利益与风险投资企业的利益紧紧地“绑”在一起;另一方面,风险企业经营团队在运营企业过程中可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个人好处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这将严重损害风险投资企业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在合同中将一部分控制权配置给风险投资企业(且与所有权配置无关)以提高投资效率,即通过设计合适的金融工具作为筛选和激励的有效手段。[14]另外,萨尔曼(Sahlman,W.A,1990)、勒纳(lerner,1994)、J.lerner和RodneyClark等也对风险投资中的委托关系进行了实证性研究。

(二)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学者已开始吸收委托理论的成果并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姚佐文(2001)在《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中指出,风险投资中的控制权分配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以及风险投资企业与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个人利益,并通过模型分析了风险投资合同中控制权的分配和转移,认为控制权尤其是剩余控制权是一种“状态依存权”,并且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可分离的,且不必完全对应。[15]黄美龙(2001)在《美国风险投资治理机制及借鉴-基于委托理论的分析》中,详细地分析了风险投资中的有限合伙制和风险企业的治理机制,并比较分析了股份公司、有限合伙制和风险企业治理机制的异同。认为政府作为我国风险投资主体,极容易导致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要促进我国风险投资健康发展,必须改变我国风险投资主体为民间机构或个人,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16]张帏和姜彦福(2003)在《风险企业中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研究》中指出,“所有权必须与控制权相匹配”的原则并不能很好地解释风险企业中的实际现象。基于风险投资的特点和风险企业经营团队人力资本特性,利用Tirole(2001)模型分析了风险企业常常难以获得风险投资的原因,并引入连续控制权变量,对此模型进行拓展,导出风险企业为了获得风险投资所必须放弃的控制权的均衡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险企业融资时经营团队所拥有的非人力资产数量、运营企业时的个人非货币收益大小、经营团队声誉好坏等重要因素对风险企业中控制权配置的影响,认为:从静态来看,风险企业经营团队控制权随所拥有的非人力资产的增加而递增、随运营企业的个人非货币收益增加而递减;从动态角度分析,随着风险企业经营团队人力资本逐步转化为企业的实际资产,其必须放弃的控制权将相应减少。同时,进一步分析了风险企业中所有权与控制权配置特征及其原因,提出风险投资中采取的治理机制应当是特殊的相机治理机制,即根据风险企业的实际发展绩效和运营状况以及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能力是否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而配置控制权。[17][18]田增瑞(2001)在《创业资本在不对称信息下博弈的委托分析》中提出,在投资者和风险投资企业之间,风险投资企业应承担无限责任,并应建立信誉机制,风险投资企业和企业之间应签订可转换优先股的契约,以转移风险。[19]南立新和倪正东(2002)在《中国风险投资企业与创业者之间的委托问题及解决方案》中,通过对大量的实际考察,认为委托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签约前隐藏信息和约后隐藏行动,提出的具体解决办法是:进行尽职调查;投资协议制约;分阶段投资等。[20]另外,俞以平和张东生等人对风险的控制和激励也进行了研究。

二、一些启示

根据委托理论的发展,结合国内外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研究现状,本文认为对风险投资的研究如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则更好地分析风险投资委托关系的特点:

(一)从风险和分担的角度来研究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

国内外研究主要是借鉴委托理论关于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下的委托关系,从人的风险控制及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内容集中于风险投资企业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委托关系,局限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配置、人(风险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如何通过投资前的尽职调查来消除和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等方面,却忽视了风险投资高风险特性下的委托关系形成和维系机理,缺乏对风险投资整体运作模式的系统分析,特别是对风险投资的整个委托关系中的风险问题这根主线的作用,这样,对风险投资中委托关系的研究不能区别于一般产业投资过程中的委托关系,对实践缺乏相应的指导作用,因此,从风险投资的风险和分担角度出发,有助于将风险投资委托关系形成的前提即对高风险的逐级和分担,与利益主体在关系过程中风险控制与激励相结合,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解释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特点对风险投资运行效率的作用,抓住了风险投资委托关系的实质,明确了各利益主体的角色定位问题。

(二)研究的范围和对象

从风险和分担角度研究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问题,应看到风险的逐级转移和释放是一个完整的链式结构,因而,研究的范围应将投资者到风险企业的风险过程纳入研究,侧重于A级和B级各自的关系特点,以及与整个关系链条的关系的研究,以阐述风险投资委托关系的特点。从研究对象上而言,为适应风险、分担及提高投资效率的需要,各利益主体所采取的不同组织结构形式及相互作用关系来适应风险的转移和分担的过程,说明了对风险效率的改善和提高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所以,研究的范围和对象应是投资者、风险投资企业到风险企业的完整关系链,个体对象是投资者、风险投资企业和风险企业,这样,为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提供了明晰的研究载体。

(三)研究方法

国内外学者们对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国外的发展环境与我国有较大的差异,国内发展风险投资事业也远晚于国外发达国家,涉及风险投资的相关资料数据较难以获得,因而,国外纯理论的研究不一定完全适应我国的具体制度环境,实践的经验通过运作比较的方式给予我们启发,所以,在系统对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研究中,可考虑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想结合的方式,采用一定的调查、统计等方法,并结合作者自身的风险投资实践,在研究风险投资委托关系的共性下,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来说明我国风险投资中的委托关系特征及关系的行为过程。

(四)研究内容的扩展

1、在考虑风险条件下,将投资者、风险投资企业和风险企业这三个“黑箱”打开,对风险的效率传递机制问题及各种委托关系路径下的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2、研究风险投资效率与委托的风险效率相关性。委托理论在风险投资中的运用和研究,是企业内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条件的拓展,应层级委托关系的效率对风险投资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委托关系路径下效率问题。

3、对委托人和多人进行探索性研究。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政府主导型风险投资企业也可能出现“委托人缺位”、“激励机制缺位”等问题,对风险分担的影响将决定风险效率的传递机制问题。多人可能是在一定区域内的关联产业内企业,或是具有产业链关系企业,或是企业内部治理过程中团队成员的分别选择问题,其相互作用机理,关系效率及相互监督成本等系列问题,及可能存在的“人缺位”问题等,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

【摘要】本文对委托理论的演进过程和新进发展进行综合评述,并结合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研究状况,提出了从风险角度等方面对风险投资深入研究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委托理论风险投资启示

参考文献

[1]Holmstorm·Bengt,1998.ThefirmasaSubeconomy.MITworkingpaper.

[2][3][4][5]均译载自《企业的经济性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6]李春琦和石磊《国外企业激励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2001、6

[7][8][9]均译载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编孙经纬《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0]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经济研究》1996、9

[11]徐新邱菀华(1998)《委托—理论中自然状态的不确定性对最优契约影响的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院

[12]高程德《现代公司理论》P167-2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美]L·吉本斯《博弈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Gompers,1993《理论、结构和风险投资模式》译自“TheTheory,Structure,andPerformanceofVentureCapital(Funding),Ph.D.thesis,HarvardUniversity.”

[15]姚佐文《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预测》2002.1

[16]黄美龙《美国风险投资治理机制及借鉴-基于委托理论的分析》硕士论文(2001)

[17]张帏和姜彦福《风险企业中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研究》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2003、3

[18]张帏《基于创业企业家人力资本特性的创业投资制度安排研究》2001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6篇

    风险投资的积极参与,,对创业板企业发展和推动创业板市场发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加入发挥了市场选择机制。而创业板的推出,又为风险投资提供了最直接的推出渠道,这反过来又刺激的风投业的发展,同时也会造成这个行业的大洗牌。不过,虽然风险投资对创业板和创新企业很重要,但现在形成风险投资资本的机制仍未被理顺。目前,国内的风险投资大都集中在一些成熟期的项目上,一些风险投资公司选择企业不是考察其具体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而是看其近期上市的可能性;而一些风险企业选择风险投资公司也只是关心其能否帮助自己上市,双方的心态都很浮躁。对于中小企业来书,获得充足的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应该对于资金来者不拒,关键是要看哪家机构的资源可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能为企业提供最大的附加值。本文以创业板公司数据为基础,结合中国新兴市场的情况,通过回归的方法定量的分析风险投资在创业企业中的价值创造能力,以更清晰准确的把握风险投资在创业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 前人研究

    由于欧美资本市场成熟发达,国外关于风险投资参与上市公司的研究比国内早很多年,其理论研究也更加系统性。在风险投资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方面,Timmons and Bygrave(1986)以1967年-1982年的有风险投资参与的被投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讨论风险投资是否帮助企业实现了科技创新或其他能力的提升。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方面,风投并没有显着的贡献,但对于被投资公司在公司治理上的贡献却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刚诞生不久的创业企业。

    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则比较少,大部分仍停留在对国外理论分析的阶段,并以总结经验的方式,基于案例和经验作出归纳性论述,并没有比较成型的理论和评估模型的引入。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股东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方面,陈小悦、徐晓东(2001)对此做的相关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外部投资者利益缺乏保护的情况下,流通股比例与企业业绩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反之,则成正相关关系。

    ]这些结论对于风险投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将依旧近两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给出具体的建设性实证分析。

    二、描述性分析

    本文以创业板2011年以前上市的152家企业作为样本库,并根据上市前有无风险资本持股将样本分为有风险投资参与企业和无风险投资参与企业两组。该152家企业分属8个不同行业:制造业104家,信息技术业32家,社会服务业2家,农林渔牧业5家,电力煤气业1家,传播文化业6家,交通仓储业1家,批发零售1家。各行业企业构成如下 考虑到不同行业各财务指标表现差别较大,同时为保证充足的样本个数和分组的可行性,最终选用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两个行业的样本作描述性分析。

    企业的内在价值是企业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而企业未来创造现金流的能力由包括宏观经济状况、行业状况、企业自身状况等多种因素决定。对于同一行业中的企业而言,价值的差别主要是由企业自身状况决定。从财务的角度而言,企业自身状况可以由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财务杠杆以及负债能力来描述,因而我们选取这四个方面的指标来进行比较。

    表1是信息技术行业有风投参与与无风投参与企业样本的各财务指标的平均值。盈利能力方面而言,有风投参与企业与无风投参与企业并无严格优劣之分,如就ROA而言,2008年和2009年两年风投参与企业低于无风投企业,而2010年风投参与企业又高于无风投企业。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销售净利润率、营业利润净资产增长率以及总资产增长率方面。短期偿债能力方面,整体而言,无风投参与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好于幼风投参与的企业。表面而言,无风投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但也不排除由于风投的参与,使企业更加规范和稳健,面临更小的短期债务压力的可能。与此相对应的是有风投参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要高于无风投企业,表明前者较后者经营更稳健。而在营运能力方面,无风投企业的资产周转率高于无风投企业。

    表2是制造业有风投参与企业与无风投参与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平均值。由该表数据可知,整体而言,盈利指标而言,无风投企业  要优于有风投参与企业;在短期偿债能力方面,有风投参与企业在2008、2009两年好于无风投参与企业,而在2010年去差于无风投企业;总资产周转率方面,无风投企业要好于有风投企业;资产负债比在不同年份也呈现不同表现。 由以上分析可知,通过财务指标的横向比较并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但这也并不能说明风投在企业价值创造中不起作用

    ,更进一步分析需借助于定量的实证分析。

    三、实证分析

    本文的研究要综合反映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增值效应的影响,需要包含上市前后至少各一年的数据才能更好的反应风险投资的影响,因此笔者在剔除不完整的数据之后,选取了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31日前在创业板上市的共152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上市公司涉及多个行业,并且报告期间风险投资持股比例有一定变化,保证了本文研究所采用数据的科学性。

    另外,本文所涉及的数据均来自RESSET(锐思)金融研究数据库,国泰安CSMAR金融经济数据库,大智慧交易软件及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

    为精确分析风险投资持股比例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增值效应的影响,将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营业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作为自变量,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作为控制变量,资产报酬率作为因变量,采取基于总体样本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回归模型如下:

    使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下:

    (-3.5718) (-3.2464) (10.9396) (-8.5859) (9.8177) (13.7511) (-1.7993)

    R2=0.5089 D.W.= 1.2934 F=84.1115

    其中,括号中的数值为相应参数的t统计量,查表可知,风险投资持股比例在1%的水平下显着成立。除去流动比率这一控制变量,其他变量也都在1%的水平下显着成立。F统计量也大于相应的临界值,因此,方程的总体线性也是显着成立的。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该模型的D.W.值1.29落在D.W.  根据回归所得数据,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风险投资持股比例的系数β1为负,即风险投资持股比例的变化方向和目标公司价值的波动率的变化方向。说明总体来看,风险投资的引入并不能带来企业价值增值的正效应。

    其次,净利润增长率和营业利润率的系数为正,说明这两个指标和资产报酬率呈正相关的关系。

    第三,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作为控制变量,是为了使回归方程更严谨,以更好的反映风险投资持股比例和资产报酬率之间的关系,因此,这两个指标的系数及显着成都不做考虑。

    四、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风险投资的引入总体上并没有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正面效应,风险投资在企业战略、公司管理、成本控制及渠道扩展等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而这些方面影响着企业未来的价值成长。因此,创业企业应该选择能够提供更多附加增值服务的风险投资。

    参考文献:

    [1]张凌宇.《创业投资支持企业与非创业投资支持企业IPO抑价度差异的分析》,2007,硕士论文

    [2]朱亚娜.《风险投资对深圳中小企业板IPO的影响研究》,2009,硕士论文

    [3]范志敏.《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效应实证研究—给予创业投资的视角》,2009,硕士论文

    [4]叶苏甜.《创业风险投资与民营企业成长》,2008,硕士论文

    [5]徐晋,万晓玲.《香港创业板实证研究》,工业技术经济[J],2004(6)

第7篇

关键词:风险投资;广义决策;研究综述

基金项目: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知识产权风险投资优化机制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0YJA630113)的资助

风险投资业作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产业对加快科技创新,支持创新创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特征,风险投资的投资决策实际上是不确定条件下进行的,单一阶段的投资决策已很难适用于未来市场极不确定、风险极高的风险投资决策。为了实现投资预期收益,风险投资的决策过程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多阶段过程,不仅包括投资前项目选择的决策,而且包括对投资后的管理。只有在风险投资的各个阶段、各个层面都做到科学合理的决策,风险投资才能实现高收益高回报的初始目的。因此,从广义视角来理解风险投资决策应该更为科学。

关于风险投资决策问题,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投资家对风险项目(企业)的选择决策上,这其实是狭义层面的决策,这方面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而关于广义层面的决策优化问题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基于广义决策的视角,从风险投资的风险识别、量化,项目的投资组合优化,投后绩效管理与退出决策等几方面来展开相应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风险投资风险因素识别的研究

关于风险投资风险因素的识别,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被投企业的企业家及其管理团队(Fried & Hisrich,1994;Deventer & Mlambo,2009)、风险与契约关系安排(Gompers & Lerner,1999;Huyghebaert & Mostert,2008)、技术和市场风险、法律经济和政策环境(Moriarty & Kosnik,1989;Chocce & Ubeda,2006;Koryak & Smolarski,2008)、风险投资家本身的能力(Dimov & Shepherd,2005;Yung,2009)等。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案例研究、建立模型、使用新数据库等。中国学者对于风险投资的风险因素识别较早是从分析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的风险开始的,学者们(李建华和葛宝山,1994;布拉格,2005;陈建华,2006;王庆民,2009;刘曼红,2011;包乌日汉,2012)都从各自的视角对风险投资风险进行了识别和分析,但总的来说,立足中国国情,从创业企业、风险投资机构以及企业外部环境三方面比较系统、全面地分析风险投资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还比较缺乏,因而,加强基于中国国情的比较系统、全面的风险投资风险因素识别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二、关于风险投资风险度量的研究

从研究文献上来看,风险度量方法主要有方差、标准差、半方差、离差、绝对偏差等偏离期望值的各种变形形式等、在险值VaR法、条件在险值CvaR法等。

方差、半方差、 绝对偏差等方法主要用于对投资风险的度量。随着风险测度理论研究的逐渐发展,人们对风险本质的认识也日益深入。研究发现,用方差方法不能准确地度量真实风险的大小(单伟勋,2013);使用半方差法进行风险度量时,需要首先设定目标收益率,这种设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绝对偏差法,由于用投资收益率的一阶绝对中心矩来代替二阶中心矩,发散的可能性比较低。因而从理论上说,风险的绝对偏差度量要优于方差度量(徐绪松,王频,侯成琪,2004)。

在险价值VaR(Value at Risk),一般被理解为在给定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水平[α]下,在未来某个持有期间内,某一投资组合预期会发生的最大损失(刘骅、卢亚娟,2012)。考虑到VaR不是一个一致性风险度量,理论界在1997年提出了VaR的修正方法,即条件风险价值(CVaR),它是指在投资组合的损失大于某个给定的VaR值条件下的期望损失。CVaR与VaR的区别首先在于,CVaR不是一个单一的分位点,而是尾部损失的均值,当所有大于VaR的损失值都被考虑到时才能计算,因此CVaR对尾部损失的测量是比较充分的(肖甲山,2008)。VaR方法和CvaR法主要被用作度量和管理损失。

对于绝对偏差方法的应用研究,中国学者武敏婷、孙滢、高岳林(2010)、张鹏(2011)、西爱琴(2006)等作了尝试,并很好地解决了度量和控制投资风险、多阶段投资组合优化以及农业生产风险的度量等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选择“绝对偏差方法”来度量风险投资的投资风险是比较合适的。

三、关于风险投资投资组合优化的研究

关于投资组合优化理论的研究,主要经历了现资组合理论以及行为组合理论两大发展阶段。50年代以前早期的投资组合理论,已经有了风险条件下追求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思想(现资组合理论的精髓),但还没有使用量化的方法。Markowitz(1952)发表题为《证券投资组合的选择》的论文,对充满风险的证券市场的最佳投资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标志着现资组合理论的产生。现资组合理论考虑的是理性投资者如何借助于分散投资来优化其投资组合,其研究问题的基点在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是对两个目标:“预期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权衡(Markowitz,Harry M.1952)。现资组合理论中基于效用理论形成的各种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可以分析投资者的风险反应及风险条件下的决策行为(西爱琴2006)。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风险投资的高风险特征,使得在对风险投资决策行为进行研究时必须要考虑风险因素。因此预期效用理论及其相关模型方法也可以在对风险投资机构风险决策优化行为的研究时被采用。

作为新兴理论的行为组合理论,目前的研究尚处于理论分析阶段,大量的实证检验将是其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四、关于风险投资投后管理等的研究

围绕风险投资决策优化的总目标:在达到预期收益的情况下,使总投资风险最小,风险投资机构除了做好投资前项目选择决策外,还必须考虑投资后对创业企业的管理,以控制投资风险,提升投资绩效。

总结

风险投资的高风险特性,决定了风险投资决策过程是一个复杂且多阶段的过程;对于风投机构来说,投资决策实际上是一种风险行为,如果决策缺乏科学性,则必将导致最终投资的失败。本文基于广义决策的视角,从风险投资的风险识别、量化,投资组合优化以及投后管理等方面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从现有文献来看,对于风险投资风险因素的识别,立足中国国情,从创业企业、风险投资机构以及企业外部环境三方面比较系统、全面地分析还比较缺乏;对于风险投资风险的度量,笔者认为选择“发散的可能性比较低”的绝对偏差方法来度量投资风险是比较合适的;对于风险投资组合优化决策,现有研究文献中很少见到将MOTAD模型用于风险投资决策中,而基于MOTAD模型可以很好解决农场生产风险决策问题,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将MOTAD模型应用于风险投资决策优化行为分析和投资组合优化问题的研究。关于风险投资投后管理,国内目前尚缺乏对投资后风险投资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此外,从资产安全性角度考虑合适的风险投资退出时机,以及采用决策树法,以预期收益为标准来辅助进行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决策还不多见。综上,笔者认为基于广义决策视角,从风险投资风险的识别、量化,投资组合优化以及投后管理与退出决策等方面系统地展开对风险投资广义决策优化问题的研究,最终实现风险投资预期的投资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洪怡恬,金式容.成长期权在风险创业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商业研究, 2003(24):104-106.

第8篇

    关键词委托理论风险投资启示

    一、委托理论的发展和主要观点

    国外的研究状况

    美国等由于发展风险投资历史较长,效果显着,即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对风险投资中的委托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凯伯和谢恩曾提出了一个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关系的合作博弈模型,但在模型中未考虑到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之间的分工属性问题。L.吉本斯在《博弈论基础》中对以知识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之间的合作博弈模型从信号博弈方面进行了模型构建和分析。Gompers在其博士论文《理论、结构和风险投资模式》中认为:一方面,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能力和努力对风险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设计合理的机制可以使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回主要取决于风险企业上市或被兼并收购时的股票价值,从而将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利益与风险投资企业的利益紧紧地“绑”在一起;另一方面,风险企业经营团队在运营企业过程中可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个人好处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这将严重损害风险投资企业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在合同中将一部分控制权配置给风险投资企业以提高投资效率,即通过设计合适的金融工具作为筛选和激励的有效手段。另外,萨尔曼、勒纳、J.lerner和RodneyClark等也对风险投资中的委托关系进行了实证性研究。

    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学者已开始吸收委托理论的成果并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姚佐文在《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中指出,风险投资中的控制权分配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以及风险投资企业与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个人利益,并通过模型分析了风险投资合同中控制权的分配和转移,认为控制权尤其是剩余控制权是一种“状态依存权”,并且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可分离的,且不必完全对应。黄美龙在《美国风险投资治理机制及借鉴-基于委托理论的分析》中,具体地分析了风险投资中的有限合伙制和风险企业的治理机制,并比较分析了股份公司、有限合伙制和风险企业治理机制的异同。认为政府作为我国风险投资主体,极轻易导致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要促进我国风险投资健康发展,必须改变我国风险投资主体为民间机构或个人,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张帏和姜彦福在《风险企业中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研究》中指出,“所有权必须与控制权相匹配”的原则并不能很好地解释风险企业中的实际现象。基于风险投资的特点和风险企业经营团队人力资本特性,利用Tirole模型分析了风险企业经常难以获得风险投资的原因,并引入连续控制权变量,对此模型进行拓展,导出风险企业为了获得风险投资所必须放弃的控制权的均衡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险企业融资时经营团队所拥有的非人力资产数量、运营企业时的个人非货币收益大小、经营团队声誉好坏等重要因素对风险企业中控制权配置的影响,认为:从静态来看,风险企业经营团队控制权随所拥有的非人力资产的增加而递增、随运营企业的个人非货币收益增加而递减;从动态角度分析,随着风险企业经营团队人力资本逐步转化为企业的实际资产,其必须放弃的控制权将相应减少。同时,进一步分析了风险企业中所有权与控制权配置特征及其原因,提出风险投资中采取的治理机制应当是非凡的相机治理机制,即根据风险企业的实际发展绩效和运营状况以及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能力是否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而配置控制权。田增瑞在《创业资本在不对称信息下博弈的委托分析》中提出,在投资者和风险投资企业之间,风险投资企业应承担无限责任,并应建立信誉机制,风险投资企业和企业之间应签订可转换优先股的契约,以转移风险。南立新和倪正东在《中国风险投资企业与创业者之间的委托问题及解决方案》中,通过对大量的实际考察,认为委托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签约前隐藏信息和约后隐藏行动,提出的具体解决办法是:进行尽职调查;投资协议制约;分阶段投资等。另外,俞以平和张东生等人对风险的控制和激励也进行了研究。

    二、一些启示

    根据委托理论的发展,结合国内外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研究现状,本文认为对风险投资的研究如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则更好地分析风险投资委托关系的特点:

    从风险和分担的角度来研究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

    国内外研究主要是借鉴委托理论关于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下的委托关系,从人的风险控制及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内容集中于风险投资企业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委托关系,局限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配置、人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如何通过投资前的尽职调查来消除和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等方面,却忽视了风险投资高风险特性下的委托关系形成和维系机理,缺乏对风险投资整体运作模式的系统分析,非凡是对风险投资的整个委托关系中的风险问题这根主线的作用,这样,对风险投资中委托关系的研究不能区别于一般产业投资过程中的委托关系,对实践缺乏相应的指导作用,因此,从风险投资的风险和分担角度出发,有助于将风险投资委托关系形成的前提即对高风险的逐级和分担,与利益主体在关系过程中风险控制与激励相结合,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解释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特点对风险投资运行效率的作用,抓住了风险投资委托关系的实质,明确了各利益主体的角色定位问题。

    研究的范围和对象

    从风险和分担角度研究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问题,应看到风险的逐级转移和释放是一个完整的链式结构,因而,研究的范围应将投资者到风险企业的风险过程纳入研究,侧重于A级和B级各自的关系特点,以及与整个关系链条的关系的研究,以阐述风险投资委托关系的特点。从研究对象上而言,为适应风险、分担及提高投资效率的需要,各利益主体所采取的不同组织结构形式及相互作用关系来适应风险的转移和分担的过程,说明了对风险效率的改善和提高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所以,研究的范围和对象应是投资者、风险投资企业到风险企业的完整关系链,个体对象是投资者、风险投资企业和风险企业,这样,为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提供了明晰的研究载体。

    研究方法

    国内外学者们对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国外的发展环境与我国有较大的差异,国内发展风险投资事业也远晚于国外发达国家,涉及风险投资的相关资料数据较难以获得,因而,国外纯理论的研究不一定完全适应我国的具体制度环境,实践的经验通过运作比较的方式给予我们启发,所以,在系统对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研究中,可考虑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想结合的方式,采用一定的调查、统计等方法,并结合自身的风险投资实践,在研究风险投资委托关系的共性下,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来说明我国风险投资中的委托关系特征及关系的行为过程。

    研究内容的扩展

    1、在考虑风险条件下,将投资者、风险投资企业和风险企业这三个“黑箱”打开,对风险的效率传递机制问题及各种委托关系路径下的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第9篇

    关键词委托理论风险投资启示

    一、委托理论的发展和主要观点

    国外的研究状况

    美国等由于发展风险投资历史较长,效果显着,即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对风险投资中的委托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凯伯和谢恩曾提出了一个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关系的合作博弈模型,但在模型中未考虑到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之间的分工属性问题。L.吉本斯在《博弈论基础》中对以知识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之间的合作博弈模型从信号博弈方面进行了模型构建和分析。Gompers在其博士论文《理论、结构和风险投资模式》中认为:一方面,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能力和努力对风险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设计合理的机制可以使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回主要取决于风险企业上市或被兼并收购时的股票价值,从而将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利益与风险投资企业的利益紧紧地“绑”在一起;另一方面,风险企业经营团队在运营企业过程中可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个人好处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这将严重损害风险投资企业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在合同中将一部分控制权配置给风险投资企业以提高投资效率,即通过设计合适的金融工具作为筛选和激励的有效手段。另外,萨尔曼、勒纳、J.lerner和RodneyClark等也对风险投资中的委托关系进行了实证性研究。

    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学者已开始吸收委托理论的成果并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姚佐文在《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中指出,风险投资中的控制权分配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以及风险投资企业与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个人利益,并通过模型分析了风险投资合同中控制权的分配和转移,认为控制权尤其是剩余控制权是一种“状态依存权”,并且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可分离的,且不必完全对应。黄美龙在《美国风险投资治理机制及借鉴-基于委托理论的分析》中,具体地分析了风险投资中的有限合伙制和风险企业的治理机制,并比较分析了股份公司、有限合伙制和风险企业治理机制的异同。认为政府作为我国风险投资主体,极轻易导致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要促进我国风险投资健康发展,必须改变我国风险投资主体为民间机构或个人,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张帏和姜彦福在《风险企业中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研究》中指出,“所有权必须与控制权相匹配”的原则并不能很好地解释风险企业中的实际现象。基于风险投资的特点和风险企业经营团队人力资本特性,利用Tirole模型分析了风险企业经常难以获得风险投资的原因,并引入连续控制权变量,对此模型进行拓展,导出风险企业为了获得风险投资所必须放弃的控制权的均衡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险企业融资时经营团队所拥有的非人力资产数量、运营企业时的个人非货币收益大小、经营团队声誉好坏等重要因素对风险企业中控制权配置的影响,认为:从静态来看,风险企业经营团队控制权随所拥有的非人力资产的增加而递增、随运营企业的个人非货币收益增加而递减;从动态角度分析,随着风险企业经营团队人力资本逐步转化为企业的实际资产,其必须放弃的控制权将相应减少。同时,进一步分析了风险企业中所有权与控制权配置特征及其原因,提出风险投资中采取的治理机制应当是非凡的相机治理机制,即根据风险企业的实际发展绩效和运营状况以及风险企业经营团队的能力是否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而配置控制权。田增瑞在《创业资本在不对称信息下博弈的委托分析》中提出,在投资者和风险投资企业之间,风险投资企业应承担无限责任,并应建立信誉机制,风险投资企业和企业之间应签订可转换优先股的契约,以转移风险。南立新和倪正东在《中国风险投资企业与创业者之间的委托问题及解决方案》中,通过对大量的实际考察,认为委托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签约前隐藏信息和约后隐藏行动,提出的具体解决办法是:进行尽职调查;投资协议制约;分阶段投资等。另外,俞以平和张东生等人对风险的控制和激励也进行了研究。

    二、一些启示

    根据委托理论的发展,结合国内外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研究现状,本文认为对风险投资的研究如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则更好地分析风险投资委托关系的特点:

    从风险和分担的角度来研究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

    国内外研究主要是借鉴委托理论关于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下的委托关系,从人的风险控制及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内容集中于风险投资企业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委托关系,局限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配置、人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如何通过投资前的尽职调查来消除和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等方面,却忽视了风险投资高风险特性下的委托关系形成和维系机理,缺乏对风险投资整体运作模式的系统分析,非凡是对风险投资的整个委托关系中的风险问题这根主线的作用,这样,对风险投资中委托关系的研究不能区别于一般产业投资过程中的委托关系,对实践缺乏相应的指导作用,因此,从风险投资的风险和分担角度出发,有助于将风险投资委托关系形成的前提即对高风险的逐级和分担,与利益主体在关系过程中风险控制与激励相结合,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解释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特点对风险投资运行效率的作用,抓住了风险投资委托关系的实质,明确了各利益主体的角色定位问题。

    研究的范围和对象

    从风险和分担角度研究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问题,应看到风险的逐级转移和释放是一个完整的链式结构,因而,研究的范围应将投资者到风险企业的风险过程纳入研究,侧重于A级和B级各自的关系特点,以及与整个关系链条的关系的研究,以阐述风险投资委托关系的特点。从研究对象上而言,为适应风险、分担及提高投资效率的需要,各利益主体所采取的不同组织结构形式及相互作用关系来适应风险的转移和分担的过程,说明了对风险效率的改善和提高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所以,研究的范围和对象应是投资者、风险投资企业到风险企业的完整关系链,个体对象是投资者、风险投资企业和风险企业,这样,为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提供了明晰的研究载体。

    研究方法

    国内外学者们对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国外的发展环境与我国有较大的差异,国内发展风险投资事业也远晚于国外发达国家,涉及风险投资的相关资料数据较难以获得,因而,国外纯理论的研究不一定完全适应我国的具体制度环境,实践的经验通过运作比较的方式给予我们启发,所以,在系统对风险投资的委托关系研究中,可考虑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想结合的方式,采用一定的调查、统计等方法,并结合自身的风险投资实践,在研究风险投资委托关系的共性下,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来说明我国风险投资中的委托关系特征及关系的行为过程。

    研究内容的扩展

    1、在考虑风险条件下,将投资者、风险投资企业和风险企业这三个“黑箱”打开,对风险的效率传递机制问题及各种委托关系路径下的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第10篇

关键词:风险投资;管理机制;资本基金;高风险

1风险简介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兴通讯,公司英文名称是ZTECORPORATION,其中ZTE是zhongxingTelecomEquipment。它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路55号,公司成立于1985年。全球第四大手机生产制造商,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销售量位居美国前四,被誉为“智慧城市的标杆企业”,201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4个点。为公司通过为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和企业网客户提供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让全世界用户享有语音、数据、多媒体、无线宽带等全方位沟通。并成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关爱儿童专项基金”,为我国的慈善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片喝彩与掌声。另外,中兴手机凭借着超前的高科技水平,在手机行业也取得的不错的成绩。

2中兴通讯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1管理不规范素质待提高

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管理制度,一个学校有一个学校的管理方式。企业也犹如一个大家庭,所以企业也应该有它自己的管理方式和制度,企业好比家长,而员工就是每个家庭里的孩子。孩子要受父母的管理,那么员工就得受企业的管理,而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在企业管理上都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尤其是民营企业。在他们的世界观里,别人永远是旁观者。在用人方面也是比较随性,欠缺一种管理制度上的规范化。因此,企业在用人方面应该比较透明,让风险投资家能够更好的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而进行风险投资。

2.2投资规模小来源渠道单一

中兴通讯的筹资渠道较为单一,导致资金无法满足投资的需要。目前,我国的风投机构主要以政府发起创办或由国有企业发起设立、政府参股为主体,而中兴通讯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风险投资的主体大多数是那些愿意并且能够承担风险的个人或者企业。我们应该大力宣传风险投资的作用与价值,多多鼓励那些想要开拓视野的企业家们进行投资。在没有大量资本注入的情况下,风险投资基金的数量和规模很难有大幅度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也达不到最佳投资组合的目的。

2.3缺乏风险投资专业人才

“投资”就是“投人”,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是创造世界万物的源泉。风险投资是跨越科技与金融两大领域的特殊投资活动,涉及评估、投资、管理、审计和高科技专业知识等多方面的知识,实践性、综合性等方面都很强。风险投资家不仅要懂技术理论,还要懂管理创新;既要懂产业运作,又要懂资本运营;既能深谙风险投资的职能奥妙,又能通晓国际风险资本运作规则的复合型高级人才。高素质的风险投资家是风险投资的灵魂,这正是目前我国最需要的也是最缺乏的。福布斯中国最佳风险投资人,目前是经纬中国的创始管理合伙人,他主要负责基金在中国的运营。他的专业化水平无人能及,在他的投资案例中,可以学到很多在其他地方学不到的东西。

3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扩大风险投资总量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

企业在风险投资的过程中,不能纯粹的依赖一方的投资,而中兴通讯的投资基金来源渠道就比较单一,因此导致投资总量没有任何增幅。从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我国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可从机构投资者、国内大型企业、私人资本和政府资金等方面拓宽风险投资资金的来源渠道,用以增加投资基金,丰富金融市场,让基金可以活跃的发展它的潜能。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就是投资,而风险投资在投资的范畴中尤为重要。投资规模要不断扩大,国民经济才能持续上涨。可见,风险投资的重要性。

3.2建立创新的组织制度培养风险投资人才

在风险投资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和引进人才,加快风险投资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方式。人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人才的培养对整个风险投资行业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对风险投资家的素质要求很高,不仅要具有专业的文化知识技能,还要有业界良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风险投资家个人还必须具有对企业发展的远见和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表达能力、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以及客观、冷静分析问题的能力,遇事一定要沉着、冷静,在困难面前,要有永不服输的决心。每个项目的开发者和执行者,他们站的角度不一样,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样,对事业的要求和热忱度也会不一样,为了使项目更加顺利的进行,不管你处于什么位置,不管你扮演什么角色,都应该对工作认真。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大的程度这样才无愧于这份执着已久的事业。

3.3建立畅通的风投资本退出渠道

中兴通讯不仅懂得如何投资,而且对风险资本的退出把握的特别到位。换言之,风险投资资本的成功退出是风险投资成功最关键的一步。风险投资的成功退出,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报酬,而且还是风险投资资本来回循环的基础。我们不仅要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又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在不断地学习与探索中建立适合我国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的退出模式。因此,要想实现企业风险投资的良好发展,就必须健全风险投资制度和体系,保证风险投资资本退出渠道的通畅无阻。

3.3.1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

IPO退出是指风险投资者通过风险企业的股份公开上市,将手里所持有的风险企业的股份变成可以流动的股票,并在证券市场上变现,实现了企业家们想要的利润,从而达到了风险资本安全的从风险企业退出的目的。这是金融市场对该企业的一种高度认可与评价,而且这种退出方式既增加了外界对公司的信赖程度,又增强公司内部的凝聚力和独立性。所以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无论对风险投资公司还是风险投资企业而言都是最最理想的退出方式。

3.3.2并购

并购顾名思义就是并入到其他的风险投资企业,是指风险投资家通过风险企业被其他企业整体收购或兼并,是一种常见的退出方式。与首次公开发行相比,并购所要花费的成本费用较低。回购退出就是买回来的意思,是指风险企业用现金或者流动证券买回风险投资公司的股份,从而实现风险资本的退出。中兴通讯,在回购这方面做得很好。它没有被风险摧垮,而是奋起一搏,不做风险投资的奴隶,不愿被它牵着鼻子走。因此,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3.3.3清算退出

一般来说,公司选择清算退出,实属风险投资者的无奈之举,也就是风险投资者最后的选择。每位投资者在起初进行风险投资的时候,都不希望公司日后解散。但为了公司和全体员工的利益,只能进行清算退出。清算退出是风险投资的企业在项目经营失败时的一种风险资本退出的最保守、最安全也是最优的方式。它的收益率和风险是成正比的,一旦风险投资企业经营的项目失败,风险资本就得立马选择清算退出,作为一个企业的高层必须果断的做出选择。这样既可以保全企业的形象和资金,又保护了企业每位员工的利益。

3.4完善我国风险投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3.4.1建立规范风险投资运营机制的法律法规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运营机制,运营机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企业的发展状况。风险投资是为企业创造资本,不同于传统的投资方式。因此,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严格规范风险投资的运作与管理,是风险投资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3.4.2完善风险投资公司的有关组织形式的法律法规

国家就我国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意见,并得到了国务院的认可与批准。

3.4.3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简而言之就是国家给予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这样,有利于企业对国家竖立起一种强大的信任感。企业家们会认为,不是自己在商场上单打独斗,国家在背后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因而不管是站在企业家的角度还是国家的立场来说,国家都应该积极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既能增加国家的税收,又能激发企业发展的动力。国家应该对投入80%及以上资产风险投资行业的相关政策,适当的放开让企业活跃的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小孩,放开他的小手,他依然可以走下去,而不是一味的干预。这样对小孩不利,企业也如此啊。不仅为企业谋得利益,也为国家带来税收收入。

参考文献:

[1]岳蓉.中国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05).

第11篇

论文摘要:从创新组织要素结构出发,将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划分为研究开发主导型、企业(产业)主导型、投资主导型三种类型,并分别探讨了这三种模式的结构与实施过程、特征及成功案例。

区域创新体系的组织要素是创新活动的载体,是创新活动组织和推进的直接承担者和执行者。作为一种行为主体的承载者,区域创新体系组织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公共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区域创新体系组织要素结构是指各类组织要素的组合形式。基于组织要素结构的组合特征,区域创新体系组织要素结构可分为企业中心型、研究机构大学中心型、金融(投资)中心型、政府中心型等几种,由此,可将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相应地划分为研究开发主导型、企业(产业)主导型、投资主导型。

1研究开发主导(中心)型创新体系模式

1.1模式的描述

研究开发主导(中心)型模式就是指独立公共研究机构(包括独立科研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在创新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枢纽。在这一模式中,公共研究机构是区域创新的源头、主要载体和创新成果的供给者,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应用系统。公共研究机构提供的创新成果通过技术转移等中介服务系统传播给企业应用。其结构与实施过程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在研究开发主导型创新体系模式中,其起点公共研发机构的创新,围绕创新成果转移、应用,创新体系各要素、各功能子系统之间有机结合。其中,公共研发机构的创新需求主要来自于研究机构自身的定位和判断而非市场,整个实施过程具有较重的“计划”色彩,市场机制不完善。

1.2模式的特征

(1)线形非网络化特征。由于创新活动各个环节的分离,加上供给主导,因此,该体系模式各要素、各功能子系统之间形成一种围绕创新成果转移、应用的线性体系结构,创新成果供给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卞体间通常是单向交流创新过程中逆向反馈少,难以形成创新网络结构。

(2)“两张皮”特征。由于创新过程各环节的分离,创新成果供需双方职责划分的差异导致双方在资源配置上有较大的差异。公共研发机构主要着眼提供创新成果,重“研”轻“用”,企业重“用”轻“研”,使创新供需双方间既难以实现创新活动目标的集成、创新资源的集成,又难以实现创新供需环节的对接,进而形成双方各自独立、封闭运行的小循环体系。

1.3成功案例

研发主导(中心)型创新体系模式的成功案例主要有硅谷、北卡罗莱纳三角研究园区、英国的剑桥科学园、北京中关村等。这类地区的特点是,区域内科技创新资源丰富,自主创新能力较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机制良好、渠道通畅;在技术商品化、资本化、产权化的推进下,在智力密集区周边,衍生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并逐步聚集形成特色产业聚集,形成区域经济竞争力,与此同时.形成了企业与公共创新机构相互融合的创新体系。

2企业主导(中心)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2.1模式的描述

企业主导型创新体系模式是指企业在创新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企业是创新决策的主体、创新投人的主体、应用的主体;在创新执行上,可有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可能采取产学研合作等形式。企业主导(中心)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结构与实施过程描述见图2。

由于企业的中心地位,能加速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以产业创新系统为主线形成若干产业创新链和产业群,逐步形成以产业为中心的产业创新系统。由图2可以看出,在企业主导(中心)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中,整个创新过程以企业为中心配置创新资源,创新需求来自市场;大企业的创新带动与创业聚集形成产业创新链,引导区域内外的科技资源、创新要素向区域内流动和聚集,形成逐步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2.2模式的特征

(1)企业居中心地位。即企业不仅是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还是研究开发的决策主体、投人主体,根据企业规模和发展战略,若企业创新能力足够强,创新网络足够健全,企业也可能是创新执行的主体。

产学研结合是重要的推进形式。尽管企业在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但是创新毕竟是个复杂的技术活动,它也不可能囊括所有资源、所有要素,只有充分利用外部知识、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企业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才更高,产学研结合是企业主导创新过程的必然要求。

(2)网络化特征。企业的核心优势是市场能力,以市场的技术需求为主线,企业为加快创新进程,往往需要利用其他企业、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的资源开展创新工作,整个创新过程呈现出网络结构。

(3)虚拟的组织形式。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网络的建设往往在不同的地区同步进行,创新空间布局已经完全摆脱了地域限制,形成异域结构网,创新组织上也比较松散,各主体以定单项目的形式开展,项目的结束时间也就是本创新活动的结束,组织上有相当的虚拟性。如我国广东、江浙很多地区的‘性产制造基地+总部研发中心”产业创新体系,在组织上就是虚拟形式。

2.3成功案例

企业主导(中心)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产业聚集和大企业带动两大发展趋势。产业聚集以区域板块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及企业聚集为先导,因市场需求驱动而形成产业技术创新的压力和动力,从而引导区域内外的科技资源、创新要素向区域内流动和聚集,形成逐步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推动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壮大。我国浙江的块块经济就是这种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典型代表。大企业带动即供应链带动,是产业聚集的特殊形式,表现在围绕大企业的配套技术及产品需求,推动配套企业的区域聚集并开发生产配套技术、产品,形成一种区域内部的供应链市场,从而推动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品牌,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如:美国达拉斯以得克萨斯仪器公司为依托发展了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西雅图地区则依靠波音飞机公司而发展了航空业创新体系,湖北十堰因东风汽车公司而形成了特色产业创新体系。

3投资主导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3.1模式的描述

投资主导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是指社会投资成为创新资源配置的指针和决定性因素,成为创新的主要动力。资本是凝聚创新资源的纽带。在创新体系的构成中,金融等投资机构主要为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支持,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研发主导型还是企业中心型模式,投资机构都是作为创新体系的保障支持体系处于支配或是辅助投资地位。因为,在这些模式中,创新投人主要来源于政府或是企业,这些机构在创新投人中通常只发挥一般性金融作用,如借贷、流通等。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传统的状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体系模式正在向以投资为主导的模式转变。

企业中心向投资中心区域创新体系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上的表现。哈佛大学PORTER教授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中,总结了国家竞争力的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驱动阶段、贸易与投资驱动阶段、技术与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其中财富驱动阶段是国家竞争力的最高阶段和形式。二是风险投资正成为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和支柱性体制。风险投资在现代技术革命中发挥如此大的作用,一方面得益于它能有效解决创新的融资问题,但更重要的开创了一种聚集社会资源的有效机制,有力地支撑了这一技术创新的变革,加速社会资本向创新领域聚集,推进技术从“创意”到取得市场突破的加速跃进。

风险投资有利于加速技术变革。一是风险投资给“创意”找到资金,意味着技、术和商务创新将加快。新创意能够迅速地从实验室或工作场所由虚拟的设想转移到真实的世界;二是风险投资为许多同时进行的技术创新提供资助,充足的资源被有效地用于探索各种可能的技术和商务模式,不同的技术路径和新的技术轨道同时接受检验,成功的创新能够更快地被发现并应用,在技术周期的“顶点上”,创意从制图板上跳出来,一夜之间能变成产品;三是风险投资带来的不同技术轨道、路径的竞争迫使大公司改变创新战略,加快技术创新。

3.2模式的特征

(1)投资机构及相关组织、个人成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成果价值实现的中心环节。金融投资机构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创新外围的支撑服务发展到创新方向的确定、创新载体的挑选、创新环节的控制管理、创新价值的实现与退出等等,由间接支持到直接参与,金融投资服务从单一的一般性金融服务发展到投资、担保、管理与会计咨询服务、技术产权交易、上市包装咨询、证券投资等健全的服务体系,成为区域创新的调控者和价值实现者。

(2)技术创新者个人的地位空前提高。技术创新个人不再单纯是创新机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雇员,在投资主导性模式中,创新成果往往股权化,创新者个人因而也成为企业投资人与经营者;创新者的收益也并不仅仅是工资性收人,风险企业普遍采用了股票期权的分配机制。

(3)企业创新功能进一步增强。风险投资催生了一大批新型创新机构和创业者,尤其是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并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创新创业人员加人到创新主体的行列,极大丰富了创新的主体构成,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创新功能,并逐步改变大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支配地位。

(4)催生企业新的竞争模式。投资主导型创新体系模式通过社会资本的快速聚集和创新资源的快速聚集,形成了强大的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通过技术的锁定效应,形成了对技术标准、市场的垄断和控制,进而通过技术标准控制下游产品的加工制造,形成了全新的企业竞争新模式。

第12篇

论文摘要:从创新组织要素结构出发,将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划分为研究开发主导型、企业(产业)主导型、投资主导型三种类型,并分别探讨了这三种模式的结构与实施过程、特征及成功案例。

区域创新体系的组织要素是创新活动的载体,是创新活动组织和推进的直接承担者和执行者。作为一种行为主体的承载者,区域创新体系组织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公共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区域创新体系组织要素结构是指各类组织要素的组合形式。基于组织要素结构的组合特征,区域创新体系组织要素结构可分为企业中心型、研究机构大学中心型、金融(投资)中心型、政府中心型等几种,由此,可将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相应地划分为研究开发主导型、企业(产业)主导型、投资主导型。

1研究开发主导(中心)型创新体系模式

1.1模式的描述

研究开发主导(中心)型模式就是指独立公共研究机构(包括独立科研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在创新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枢纽。在这一模式中,公共研究机构是区域创新的源头、主要载体和创新成果的供给者,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应用系统。公共研究机构提供的创新成果通过技术转移等中介服务系统传播给企业应用。其结构与实施过程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在研究开发主导型创新体系模式中,其起点公共研发机构的创新,围绕创新成果转移、应用,创新体系各要素、各功能子系统之间有机结合。其中,公共研发机构的创新需求主要来自于研究机构自身的定位和判断而非市场,整个实施过程具有较重的“计划”色彩,市场机制不完善。

1.2模式的特征

(1)线形非网络化特征。由于创新活动各个环节的分离,加上供给主导,因此,该体系模式各要素、各功能子系统之间形成一种围绕创新成果转移、应用的线性体系结构,创新成果供给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卞体间通常是单向交流创新过程中逆向反馈少,难以形成创新网络结构。

(2)“两张皮”特征。由于创新过程各环节的分离,创新成果供需双方职责划分的差异导致双方在资源配置上有较大的差异。公共研发机构主要着眼提供创新成果,重“研”轻“用”,企业重“用”轻“研”,使创新供需双方间既难以实现创新活动目标的集成、创新资源的集成,又难以实现创新供需环节的对接,进而形成双方各自独立、封闭运行的小循环体系。

1.3成功案例

研发主导(中心)型创新体系模式的成功案例主要有硅谷、北卡罗莱纳三角研究园区、英国的剑桥科学园、北京中关村等。这类地区的特点是,区域内科技创新资源丰富,自主创新能力较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机制良好、渠道通畅;在技术商品化、资本化、产权化的推进下,在智力密集区周边,衍生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并逐步聚集形成特色产业聚集,形成区域经济竞争力,与此同时.形成了企业与公共创新机构相互融合的创新体系。

2企业主导(中心)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2.1模式的描述

企业主导型创新体系模式是指企业在创新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企业是创新决策的主体、创新投人的主体、应用的主体;在创新执行上,可有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可能采取产学研合作等形式。企业主导(中心)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结构与实施过程描述见图2。

由于企业的中心地位,能加速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以产业创新系统为主线形成若干产业创新链和产业群,逐步形成以产业为中心的产业创新系统。由图2可以看出,在企业主导(中心)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中,整个创新过程以企业为中心配置创新资源,创新需求来自市场;大企业的创新带动与创业聚集形成产业创新链,引导区域内外的科技资源、创新要素向区域内流动和聚集,形成逐步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2.2模式的特征

(1)企业居中心地位。即企业不仅是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还是研究开发的决策主体、投人主体,根据企业规模和发展战略,若企业创新能力足够强,创新网络足够健全,企业也可能是创新执行的主体。

产学研结合是重要的推进形式。尽管企业在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但是创新毕竟是个复杂的技术活动,它也不可能囊括所有资源、所有要素,只有充分利用外部知识、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企业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才更高,产学研结合是企业主导创新过程的必然要求。

(2)网络化特征。企业的核心优势是市场能力,以市场的技术需求为主线,企业为加快创新进程,往往需要利用其他企业、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的资源开展创新工作,整个创新过程呈现出网络结构。

(3)虚拟的组织形式。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网络的建设往往在不同的地区同步进行,创新空间布局已经完全摆脱了地域限制,形成异域结构网,创新组织上也比较松散,各主体以定单项目的形式开展,项目的结束时间也就是本创新活动的结束,组织上有相当的虚拟性。如我国广东、江浙很多地区的‘性产制造基地+总部研发中心”产业创新体系,在组织上就是虚拟形式。

2.3成功案例

企业主导(中心)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产业聚集和大企业带动两大发展趋势。产业聚集以区域板块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及企业聚集为先导,因市场需求驱动而形成产业技术创新的压力和动力,从而引导区域内外的科技资源、创新要素向区域内流动和聚集,形成逐步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推动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壮大。我国浙江的块块经济就是这种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典型代表。大企业带动即供应链带动,是产业聚集的特殊形式,表现在围绕大企业的配套技术及产品需求,推动配套企业的区域聚集并开发生产配套技术、产品,形成一种区域内部的供应链市场,从而推动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品牌,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如:美国达拉斯以得克萨斯仪器公司为依托发展了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西雅图地区则依靠波音飞机公司而发展了航空业创新体系,湖北十堰因东风汽车公司而形成了特色产业创新体系。

3投资主导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3.1模式的描述

投资主导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是指社会投资成为创新资源配置的指针和决定性因素,成为创新的主要动力。资本是凝聚创新资源的纽带。在创新体系的构成中,金融等投资机构主要为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支持,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研发主导型还是企业中心型模式,投资机构都是作为创新体系的保障支持体系处于支配或是辅助投资地位。因为,在这些模式中,创新投人主要来源于政府或是企业,这些机构在创新投人中通常只发挥一般性金融作用,如借贷、流通等。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传统的状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体系模式正在向以投资为主导的模式转变。

企业中心向投资中心区域创新体系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上的表现。哈佛大学PORTER教授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中,总结了国家竞争力的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驱动阶段、贸易与投资驱动阶段、技术与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其中财富驱动阶段是国家竞争力的最高阶段和形式。二是风险投资正成为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和支柱性体制。风险投资在现代技术革命中发挥如此大的作用,一方面得益于它能有效解决创新的融资问题,但更重要的开创了一种聚集社会资源的有效机制,有力地支撑了这一技术创新的变革,加速社会资本向创新领域聚集,推进技术从“创意”到取得市场突破的加速跃进。

风险投资有利于加速技术变革。一是风险投资给“创意”找到资金,意味着技、术和商务创新将加快。新创意能够迅速地从实验室或工作场所由虚拟的设想转移到真实的世界;二是风险投资为许多同时进行的技术创新提供资助,充足的资源被有效地用于探索各种可能的技术和商务模式,不同的技术路径和新的技术轨道同时接受检验,成功的创新能够更快地被发现并应用,在技术周期的“顶点上”,创意从制图板上跳出来,一夜之间能变成产品;三是风险投资带来的不同技术轨道、路径的竞争迫使大公司改变创新战略,加快技术创新。

3.2模式的特征

(1)投资机构及相关组织、个人成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成果价值实现的中心环节。金融投资机构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创新的支撑服务发展到创新方向的确定、创新载体的挑选、创新环节的控制管理、创新价值的实现与退出等等,由间接支持到直接参与,金融投资服务从单一的一般性金融服务发展到投资、担保、管理与会计咨询服务、技术产权交易、上市包装咨询、证券投资等健全的服务体系,成为区域创新的调控者和价值实现者。

(2)技术创新者个人的地位空前提高。技术创新个人不再单纯是创新机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雇员,在投资主导性模式中,创新成果往往股权化,创新者个人因而也成为企业投资人与经营者;创新者的收益也并不仅仅是工资性收人,风险企业普遍采用了股票期权的分配机制。

(3)企业创新功能进一步增强。风险投资催生了一大批新型创新机构和创业者,尤其是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并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创新创业人员加人到创新主体的行列,极大丰富了创新的主体构成,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创新功能,并逐步改变大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支配地位。

(4)催生企业新的竞争模式。投资主导型创新体系模式通过社会资本的快速聚集和创新资源的快速聚集,形成了强大的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通过技术的锁定效应,形成了对技术标准、市场的垄断和控制,进而通过技术标准控制下游产品的加工制造,形成了全新的企业竞争新模式。

第13篇

高校是我国原始创新和技术发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每年承担基础科研项目超过2万项,争取科研经费超过14亿元,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1/4 以上、“863”项目和“973”项目1/3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以上。高校科技成果既反映了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又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发展。多年来,我国学者和政府对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研究,提出了技术转让、校办企业、共建产业化实体和大学科技园等产业化服务模式,不少高校通过产学研合作顺利打通了技术通往市场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相关部门就开始制定有关政策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高技术研究开发,加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发力度。截至2009年,已建有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243家,国家大学科技园69家,科技孵化器670家,为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设备配套。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产业结构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传统产业发展路径和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需要,这对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2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是高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完成的一系列活动,可概括成“科学研究—成果孵化—市场化—规模化生产”四个基础环节。各环节紧密相扣、缺一不可,共同组成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本文将直述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2.1 科学研究阶段——以教为主,科研为副的观念影响高校科技成果产出量

计划经济时期,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国家的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分配都是按政府指令完成的。因此,教学是高校主要任务,科学研究活动主要由科研机构完成。20世纪50年代,我国形成了中国科学院、国防系统、高等院校、部委和地方所属科研体系的科学技术结构模式。在今天,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育英才,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不少高校工作者认为,上课授课、传统的知识传授就等同于培育英才,只埋头教学忽视科研工作,甚至置科学研究于不顾。高校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减少,科技成果产出必然受到影响。连科技成果都没有,更谈不上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2.2 科学研究阶段——重理论、轻实践的态度导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高校是科技与人才的聚集地,每年为国家产出大量的科技成果。据《2010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10年高校出版科技著作1.3898万部,发表学术论文70.3538万篇(其中国外学术刊物15.1542万篇),国家级项目验收3135项,是2009年的1.3倍,专利授权2.4708万项(其中发明专利1.4242万项),同比增长48.9%,但专利出售签订合同数仅1571项,同比增长仅19.8%。以上资料显示,高校每年产出的科技成果数呈大幅上升趋势,但主要以文字形式为主,成功转化为现实社会生产力的仅为6%左右。发表学术论文、项目验收成为高校科技成果的最后归宿。长期以来,数、专利数都是技术职称评定、科学技术奖励的主要指标。科研工作中存在过分追求学术价值,忽视市场价值的行为。这些观念与态度从源头上阻碍了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科技成果是指在专业领域研究中具有创新性、先进性的成绩和结果。由于科技成果具有时效性特征,其创新性与先进性会随着时间增长逐渐降低。因此,闲置科技成果、拖延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都会导致大量创新资源的浪费。

2.3 成果孵化阶段——资金短缺造成部分高校科技成果无法完成中试

中试是科技成果正式投产前的试验阶段,包括小量中试、放量中试和小批量生产三个阶段,是将实验室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企业提供成熟度高、适用、成套、具有高增值效益的技术产品的一系列活动。中试成败与科技成果产业化成败息息相关。现阶段,我国高校对科学研究投入大大超过科技成果转化投入,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三者比是1∶1∶100,而发达国家是1∶10∶100。大多数高校由于资金、人力物力资源的限制,无法独立完成中试。而企业的研究预算有限,鉴于中试风险,不愿轻易投入资金支持实验室成果进行中试。大量实验室优秀科技成果在中试门前止步,无法进一步完善技术、优化技术流程并最终转化为先进社会生产力。

2.4 成果孵化阶段——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导致部分高校科技成果流失

一直以来,、通过成果鉴定、获得课题资助、评得成果奖都是晋升职称、提高薪酬的重要评价指标,与高校科研人员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明创造是否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和商业价值都是次要的。直到近几年,知识产权保护才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但在过去几十年,忽视专利申请、人员流动、职务成果非职务化、不懂专利法等行为普遍存在,高校科技成果流失和侵权现象严重。

2.5 市场化阶段——缺乏合理定价机制,造成科技成果的市场流动力弱

市场化阶段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各种市场手段将已具有产品特性的科技成果包装成为市场接受并消化的商品,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价值。现实中,由于缺乏合理的定价机制,造成科技成果的市场流动力弱。目前,我国科技成果市场化阶段和规模化生产阶段大多数以企业为行动主体。在缺乏价格参考对象的情况下,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容易偏离科技成果的价值,制定过高的销售价格。市场的接受能力有限,并且新技术、新产品具有不确定性,大部分消费者不愿意支付过高的价格尝试,造成大量商品滞销、囤积。这样不仅不利于高校科技成果的流动和使用反馈,妨碍相关后续研究和技术改良,而且错误的市场信息还会误导企业,影响科技成果的进一步产业化。

2.6 规模化生产阶段——关联企业分散,加大产业化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

规模化生产是指生产的产量和范围达到一定的标准,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机器设备、劳动力和运行资金,牵涉横向、纵向多类型企业的合作。由于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物理位置过于分散,原材料采购和运输、生产设备检测与维修无法及时完成,容易造成生产工序脱节与延误。地域隔离更导致信息交流局限,劳动力招聘和风险投资基金筹集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在规模化生产阶段,空间和时间的障碍加大了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

3 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策略探讨

3.1 认识国际形势,转变传统观念,以教带研、以研促教

金融危机过后,世界经济正处于复苏时期,新一轮的国际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谁掌握先进技术,谁就站在科技制高点,谁就能迅速走出经济低谷。教育、科研、社会服务是我国高校的三大职能。国防大学原副政委李殿仁日前撰文给《光明日报》指出,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高校工作者要转变“重理论、轻实践”,“发论文=科学研究”的传统观念,高校科研活动应紧贴社会发展脉搏,围绕经济发展重点热点,面向产业发展难题,重视研发应用型科技成果,强化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高校应加大对科技成果产业化扶持的力度,成立产业管理单位专门处理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专人负责校内科研合作需求、实验室科技成果中试需求、科技成果转化需求的收集整理和校外企业合作意向搜集、合作企业背景调查等工作,解决高校科研工作者的后顾之忧,减少由于市场信息不足造成的科技成果转化失败现象。

3.2 科学分配科研基金,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保证产业化资金充足

2010年9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科研基金科学分配问题,再度引起学术界、管理界的广泛讨论和高度关注。科研管理部门应以项目优秀程度分配科研经费,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设置产业化资助基金。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高收益、周期长的活动,资金短缺是严重障碍,引入风险投资是必须的。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有利于为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资本市场,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撑长期的开发与生产。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我国风险投资市场进入低潮期,投资规模及案例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传统风险投资进入机制和撤出机制出现失灵。随着经济复苏,风险投资机制的弊端陆续显现,风险投资机制改革迫不及待。规定应明确风险投资公司对企业的权利责任和法定回报率,规范风险投资公司的经济行为,避免突然撤资对被投资企业造成利益损害。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既能保障高校科技成果顺利实现产业化,又能保证风险投资公司获得丰厚的利益回报。高校响应国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加大科学研究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成功申请项目数不断上升,获得的经费资助节节攀升。但是,大部分科研经费都花费在技术开发阶段,到中试阶段已所剩无几。仅依靠风险投资基金完成实验室中试是不够的,高校应改变科研经费的管理方法,科学合理分配科研各阶段经费,并写进项目申请书,由单项管理转变为多项管理,将一个账本拆分为多个账本。

3.3 明确高校科技成果归属问题,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目前高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流失现象严重,其中内外因交叉,确立并完善高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体系势在必行。高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体系应包括保护制度、激励制度和转化制度。其中保护制度中必须明确规定,科研工作者在高校履行职务期间利用高校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产权归高校所有并由高校相关单位统一管理。在共同合作项目中,高校务必与合作单位签订保密协议,达成科技成果归属协定,保障合法权益。在知识产权管理中,高校应为科技成果单独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档案,由专人负责管理;鼓励科技成果发明人积极申请专利,并协助专利申请并为其支付相应比例专利费用;把科技创新引入科技评价体系,以专利数为量化评价标准,引导高校工作者重视专利申请;在正规教育中加入知识产权学习课程,定期举行知识产权保护与申请的相关讲座,提高高校科技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对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

3.4 高校企业合作研究,实现目标与结果一致

鼓励高校与企业在研究前期(课题构思立项阶段)或研究中期(技术开发、中试阶段)提前沟通合作。企业基本掌握市场的发展态势和需求,在研究前期能为课题立项出谋献策,保证确定的研究课题满足行业市场的需求并富有经济价值。企业在研究中期参与项目,不仅对创新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企业责任感,为顺利完成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高校与企业共同研究,能保产业化最终成果与课题目标一致,在完成计划研究任务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

3.5“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共同作用,保证科技成果获得市场认可

高校科技成果是高校科研工作人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产出的高智力成果,其价格需体现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综合价值。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其价格由价值决定,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但部分企业利用高校科技成果的先进性与独创性,通过控制供求量等手段哄抬产品价格,造成消费者无法承受。这时候就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宏观调控。建立评估价制度,规范高校科技成果转让和销售的定价行为;完善社会第三方评估价机构,为企业提供科学、专业、准确的市场数据。

3.6 依托优势学科,引导相关企业集聚

在国际分工不断细化的趋势下,过分追求全面发展只会削弱各方面发展能力。高校中优势学科的配套设备、配套经费和科研团队比一般学科充足,承担重大项目较多,科学研究的成功经验丰富。集中力量发展优势领域,研究开发重大关键成果,能提高高校声誉,吸引企业投资合作,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不仅以实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为目标,更要与产业链相关企业结成地区联盟,打造地区特色产业。同时,地区政府应加强资源整合,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为优势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资金保证。高校可以优势学科为中心,建立大学科技园区,吸引产业链相关企业入园,并提供例如减免场地租金、优先与高校实验室合作、低价租用高校设备等优惠措施。短距离地区合作既减少了科技成果产业化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又促进了地区特色经济发展。

第14篇

[关键词]医药产业集群;欧美;印度;启示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7-0087-02

医药产业集群即是为共享专业化的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同时共同面对机遇,挑战和危机,从而建立积极的商业交流和对话的渠道,在地理上有界定又集中的一些相似、相关、互为补充的医药企业[1]。欧美地区的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时间长、成果丰厚,现已形成一些颇具代表性的明星产业集群。如,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生技河”、波士顿的“基因城”[2]。成功的医药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上有一定共性,因而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产业集群有一定借鉴意义。而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与中国在人口、经济等方面情况类似,所以其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对近期中国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3]。本文将以欧美及印度医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例,对医药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原因及该地区医药产业集群建设经验的启示作一综述。

1明星医药产业集群的共性

1.1一流的研究机构

虽然实力雄厚的化学工业为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化学工业的实力并不是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该集群形成与发展首要因素之一是代表软实力的一流的学术研究机构。因为快速而批量的供应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对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顺利发展至关重要[4],所以各医药产业集群选址都将人才池的大小作为主要考虑因素[5]。如,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生技河”,波士顿“基因城”。“生技河”拥有德国最密集的人才技术网络,包括53所大学、11家马克斯―普兰克学院研究所、13家夫琅久费学院研究所等研究机构[6]。波士顿“基因城”中更是包括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两所美国顶级高校[2]。可见人才在医药产业集群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一流的研究机构更是知识外溢的基础及医药产业集群利润的保证。所谓知识外溢是指包括信息、技术、管理经验在内的各种知识通过交易或非交易的方式流出原先拥有知识的主体,包括租金外溢和纯知识外溢两部分。知识外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促进了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综上可见一流的研究机构在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风险投资的支持

技术若想转换成产业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风险投资不仅为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也为其规避了风险[4]。许多生物医药企业的创始人曾聘请相关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操作,但由于相关人员无法承担日益增大的风险,因而这种模式不适合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他们将部分风险转移至企业外部以便更好工作,就此与日益发展的风险投资机构一拍即合。可以说勇于冒险的风险资本家是生物医药企业起步的关键。所以英国剑桥大学虽然是DNA研究的先驱,但是全球第一家生物技术企业却创建于拥有世界上最佳风险投资环境的硅谷,而美国新创生物技术企业也正逐渐从以纽约为代表的传统制药中心向风险资本集聚的旧金山地区转移[5]。上述现象充分说明了风险投资的重要作用。

1.3领军企业与新创企业

领军企业在将一流研究机构周围的新创企业向医药产业集群转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4],其可于所处地区产生强大的规模效应,以吸引大量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加速医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稳定发展。作为明星医药产业集群之一的丹麦―瑞典“生物谷”便拥有大量的龙头企业,如,Novo Nordisk、H.Lundbeck及AstraZeneca。上述企业均拥有很长的历史,也为“生物谷”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7]。与领军企业不同,新创生物技术企业的数目代表了一个医药产业集群活力。且与领军企业相比,新创生物技术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兴起时间短,所以拥有更强的创造力和可塑性,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更为敏感。创造力可以转化为规模,但规模却局限了创造力的提升。因此,近年来许多领军企业不再追求扩大规模,反而于不断削减规模的过程中加强与新创企业的合作,以求在学术领域始终保持着创造力和敏捷性[4]。综上,可见领军企业和新创企业虽各有特点但在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对中国医药产业集群的借鉴意义

2.1利用市场的调节作用

欧美等地政府极少干预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其虽然提供相当的优惠政策,但很少再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因此,欧美医药产业集群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市场,并受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8]。而中国医药产业集群的资金支持主要来自政府,但目前政府在医药领域总投入不足,所以用于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的资金远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求。而且生物医药的研发风险高、投入大、周期长,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不能支持政府承担如此大的风险和长时间资金的投入。所以,中国的医药产业集群要想迅速崛起就必须加大与市场的联系,以利用其充裕的资金,并接受市场需求的调节。此外,中国财政部门也应注重风险投资机构的建设。从欧美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可知,风险投资机构帮助医药产业集群获得大量资金并规避风险以便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专注于工作。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保守有余、冒险不足,因此现阶段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不尽如人意,需要政府大力扶植以达到支持医药产业发展尽快形成集群的目的。

2.2加强研究机构与企业的联系

欧美地区成功的医药产业集群比比皆是,但依然存在少数的失败案例。意大利伦巴迪地区医药产业集群的教训值得我们在发展具有本国特色医药产业集群过程中吸取。意大利以米兰为中心的伦巴迪地区是意大利生命科学研发最为集中的地区。1979―1996年该地区获得的欧洲专利办公室的专利授权达到整个意大利的43.9%。但该地区最终并未发展成类似美国波士顿“基因城”的明星医药产业集群。除了其研发水平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外,落后的校企关系是其发展的极大阻力。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该地区各高校并没有做好准备与企业相联合,60%以上的高校甚至没有标准的成果转化合同,造成两者间联系多在个人之间而不是机构之间[7]。知识无法转化成产品成为该地区未发展成医药产业集群的根本原因。所以,中国的医药产业集群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研究机构与企业的联系,以便将知识现实化、具体化成相应产品投入市场,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2.3依据国情量体裁衣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与中国在人口、经济等方面情况相似。印度政府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在技术不如欧美的情况下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道路。印度医药产业集群以仿制药品,接受外包和委托加工为主。据其海关统计显示,印度每年出口的药品大部分为非专利药,2000年其非专利药出口额已达16亿美元,而大批即将到期的专利更为印度医药产业集群此种发展方式提供了新契机[3]。接受委托加工可于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先进的制药技术,在仿制的基础上求创新,求突破,有利于医药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印度在吸引外资过程中并不盲目,其更注重来自于与自己国家文化联系紧密地区的投资。此举大大减轻了文化差异带来的不便,并加强了国家和国家的联系,可谓一举多得。由此可见,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依据国情量体裁衣依然可以找到适合本国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道路。

3结论

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给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很多国家和地区深受其益。如,欧美,印度。但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等不利因素,因而要想做成真正明星医药产业集群获得相应经济利益需要的不仅是一流的研究机构、相关企业及强大的资金支持,更需要依据国情量体裁衣做好相应的规划。现今,如何合理借鉴别国发展经验,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同时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晋之,徐怀伏.中国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策略初探[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2008,6(10):151-152.

[2]连桂玉,杨莉,陈玉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8).

[3]王少礼.印度医药产业发展经验可资借鉴[J].中国药业,2006,15(5):40-41.

[4]吴晓隽,高汝熹,杨舟.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模式,特点及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8,1(1):132-135.

[5]王芳,曹阳,张文杰.美国加州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特点及借鉴意义[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9,3(10):53-59.

[6]马超,王金辉.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医药产业集群经验及对黑龙江省的启示[J].学术交流,2007(2):117-120.

第15篇

【关键词】科技银行 硅谷银行 科技型中小企业

一、引言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有科技型中小企业12万多家,从业人员 960万人,虽然其数量仅占全国中小企业数量的3.3%,却创造了全国约 65%的专利发明,是创新型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支关键力量。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的融资需求与现有的银行体制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激化,以大客户基础上的传统商业银行信贷体制已不能有效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科技银行作为一种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新途径,倍受国内政府、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并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本文我们在研究国内外已有科技银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科技银行发展模式的建议。

二、科技银行的概念及经营模式——以硅谷银行为例

科技银行是指主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银行机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的一种银行机构。最早也是最成功的科技银行实践案例是美国硅谷银行。为此,我们首先研究硅谷银行的经营模式及风险控制方式,从而更好地认识科技银行。

硅谷银行于1983年由几家银行机构出资在硅谷设立。近20多年来,硅谷银行主要为创业期、成长期的高科技公司提供金融服务,被认为是支撑硅谷活跃创业活动的一支重要力量。从1993年以来,硅谷银行的平均资本回报率是17.5%,而同时期的美国银行业的平均回报率是12.5%左右。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与普遍愁云惨淡的美国银行业相比,这家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小银行表现出难得的抗跌优势。2010年硅谷银行的坏账率低至0.73%,成功实现“盈利性、安全性”。科技型企业具有较高的财务风险与市场风险,再加上抵押品缺乏,因此科技型企业的融资业务经常被传统商业银行所忽略。但硅谷银行却凭其独特的经营理念与运营模式获得较大的成功:

(一)通过金融创新来实施差异化与特色化经营。区别于其他商业银行将主要客户定位于大企业,硅谷银行把目标市场定位在新创立的、发展速度较快,被其他银行认为风险太大而不愿意提供服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身上,并开发大量适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新产品和服务,其分支机构均设立在美国技术创新中心区域。

(二)围绕风险投资开展业务,股权债权交叉应用。硅谷银行规定所服务的客户对象必须是有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并寻找更多的风险投资来合作,使银行借助风投的力量,进一步了解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降低风险。硅谷银行还直接投资于风险投资公司或者私募股权或者其所投资的企业,成为他们的股东或合伙人,并向公司提供上市、并购等投资银行顾问服务。

(三)采用知识产权融资等方式对冲风险。硅谷银行会与客户签订协议,要求以技术专利作抵押担保,根据协议,如果不能还钱,公司的技术专利将归银行所有;如果公司难以为继,在技术专利卖掉后,所得款项也要首先归还硅谷银行的贷款。

通过硅谷银行实践经验来看,科技银行和传统商业银行的核心区别在于业务和风险管理的差异:商业银行主要依据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三性”原则发放贷款,科技银行则主要借助金融创新、股权投资和融资对冲等方式,构建合理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因此,科技银行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有天然的体制机制上的优势,受到高度的关注和被寄予较大的希望。

三、科技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和创新应用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我国部分商业银行通过设立科技支行的形式开展了创新性的探索和尝试。自2009年1月成都设立全国首批两家科技支行以来,杭州、武汉、深圳、无锡和苏州等地紧随其后。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设立了八家科技支行,从目前已成立的科技支行运作模式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出其具有以下特点:

(一)银监会给予了更大的利率浮动的政策,使其面临高风险的同时,能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比如成都的两家科技银行均可自主决定贷款利率,实行更加灵活的信贷政策;其具有一定政策性银行的特性,要享受政府特殊的扶持政策,但从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又实行纯粹的商业化运作。

(二)创新业务所占比例较大,如杭州银行科技支行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订单贷款、合同能源管理贷款、银投联贷、跟进贷款等融资创新产品。

(三)均依托高新园区设立与开展业务。如成都高新园区科技支行、武汉光谷高新园区科技支行等。

四、我国应选择何种科技银行发展道路的建议

虽然科技银行在国内的探索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并提供了较好的实践经验,但其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第一,在我国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配套不足的条件下,科技型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难以解决,限制了银行对科技型企业信贷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缓冲的能力;第二,知识产权的评估作价机制不健全,知识产权转让的交易不够活跃,银行难以通过以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对冲风险;第三,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没有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设立单独的考核指标,造成经办支行和经办人员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客户时动力不足,也没有发展出一套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