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师阅读论文范文

教师阅读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师阅读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师阅读论文

第1篇

没有广泛阅读,就没有研究方向;没有广泛阅读,就没有真正的课题研究。广泛阅读,是课题研究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一旦课题研究的内容确定下来后,那么,广泛阅读也就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进行课题研究的第一要义和必经环节。就笔者来说,因为当时研究的课题任务是莎士比亚及其悲剧(跟教材的结合点是高中语文教材《必修4》中《哈姆莱特》第五幕第二场),这是跟中学生阅读实际距离较远并且非常陌生的外国文学。为此,我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广泛阅读。为了准确深入地了解作者,我从莎士比亚人物传记读起。在这方面,我阅读了童一秋主编的《世界十大文豪———莎士比亚》,李政主编的《与名人有约》(莎士比亚部分),张可、元华翻译的《读莎士比亚》等。为了精准把握整个莎士比亚悲剧的魅力,我在对比了两三个翻译版本后,选取了相对最能保持原著特色的朱生豪译本《莎士比亚戏剧集》。为了研究戏剧语言尤其莎翁“莎化语言”的独特魅力,我还广泛地阅读了谢伦浩主编的《世界著名台词鉴赏》,刘孝通主编的《外国文学艺术发展史》等。有了广泛阅读,我对莎士比亚及其“四大悲剧”就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为做这个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使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文学视野有了一定的拓展。青年教师做课题研究,最有意义的地方,就在于阅读范围的扩展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广泛阅读会使青年教师从阅读中汲取养分和智慧,从阅读中完善知识结构、延伸阅历、开阔视野。

二、课堂实践

如果说,广泛阅读是青年教师做课题研究的基础,那么做课题研究的另外一个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青年教师能够把其研究的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即课堂实践中。笔者从自己开设选修讲堂的课堂实践过程中,得到启示:课题研究对于一个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是锻炼了青年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选修讲堂的开设针对的对象跟平时课堂教学有所不同,所以,我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掌握他们对外国文学、对莎士比亚、对悲剧的已有认知程度等情况。经过对参加这门选修课的学生实际情况的真实了解,我才能根据他们的所需和我所掌握的资源进行梳理、归类、整合。找出跟学生实际相结合比较紧密的地方进行讲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让课堂既能扣住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让学生最大限度掌握我的课题研究的精髓所在。二是锻炼了青年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通过课前的精心筛选和准备,并对课题研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提炼,这正好能提高自己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应用材料的能力。从而让自己的各种零散的知识,更加系统、更加完备。对于教学设计,也能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提炼出最精准最恰当的素材,整个的教学流程当然也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通过课堂实践这个环节,青年教师必将能在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教研提升

教研是青年教师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说能教书只是“匠”的话,那么,做研究就是从“匠”走向“家”最好途径了。因为有了广泛的阅读作为积淀,有了课堂的实践作为实战。就具备了使青年教师从“匠”走向“家”的重要条件了。如果对课题研究中某一个问题产生困惑,抑或产生兴趣,千万不要放手,多个心眼、多点思考,勤于动手、善于总结,就有可能会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如果能尽量形成文字的形式,这也就将会成为以后教研论文的基本雏形了。就笔者自身而言,我对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进行了重点分析与思考,已经形成了近四千字的单独小论文。

第2篇

本文作者:刘静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

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儿童阅读教学活动

建构主义所倡导的阅读教学目标应具有多层面,首先应以儿童阅读整体素质的提升和阅读能力的发展为总体目的;其次,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该注重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目标,使儿童通过阅读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再次,在“知识、技能与方法”方面,则是让儿童掌握相应的阅读知识、技能、方法与策略,使儿童能够进行有效的阅读;总之,要让儿童通过学校的阅读教学,能够在“学会阅读”的过程中,真正爱上阅读,成为自主阅读的终身受益者[4]。2.1重视儿童原有经验,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建构主义强调教师对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重视,教师的教学不再是将自己的看法及课本现有的知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植根于学生先前经验的教学。使要学习的知识归入学生可能的建构区域范围之内,并与学生的经验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习者有意义的学习[5]。以往阅读教学中,材料的选择往往是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理解为学生确定阅读材料,而学生面对教师为他们精心挑选的材料却索然无味,其阅读效果也可想而知。究其原因是教师在选择材料时没有考虑到儿童原有的经验及阅读的兴趣[6]。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以儿童原有的阅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来为儿童选择恰当的材料。另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不应由教师一人“包办”,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该鼓励儿童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选择不能仅仅凭教师的主观色彩,只要教师认为是适合儿童的就能适用于阅读教学,殊不知,儿童已经具备初步的独立思维能力,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他们会爱不释手,但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书籍,也许一眼都不会顾及。2.2注重情境的创设,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学习,可以让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7]。在阅读教学中,所谓情境是指创设与阅读主题相关、学生欲知、欲读、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情境的创设可根据材料内容的难易程度为多个层次。例如:首先,材料情境,即利用材料本身来创设情境。其次,拓展情境,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出发点,自主构建外缘化情境。再次,真实情境,教师还可以把材料中的角色迁移到真实的情境中。建构主义主张学习应尽可能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生往往不满足于只是做学生,他们往往盼望能扮演更多的角色来施展他们的才华,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想象、喜表现的特点,根据阅读材料的主题,为学生设置一定的角色,给他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和发挥的时间。2.3共同阅读,构建积极互动的教学方式重视学习过程的互助合作也是建构主义教学观所倡导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学习过程的深化、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意义的建构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合作学习的过程,多方面的信息沟通、阅读经验的交流、知识的互补,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更可以为新知识的建构创造平等和谐的情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互帮互学,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协作互动的学习环境———以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基本内容,以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竞争的教学氛围为其特征。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在于提供有效地指导,如小组出现问题时,教师要提供帮助,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帮助等等。除了这些,教师还应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对于合作较好的组,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对于稍差一些的组,教师要提出希望,相信他们下次能做好。教师也在此过程中通过鼓励学生对话,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教学技能。2.4恰当运用教学策略,促进儿童主动建构在建构主义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习者知道是什么,更主要的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8]。有研究者指出,建构主义观下的阅读教学过程,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熟悉、理解和创造的过程。熟悉,是阅读主体与文本的亲近,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整体直观把握,是对文本的初步开发。理解,是阅读主体进入文本,从各个视角去充分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是阅读中读者与文本的互相交融。创造,是阅读个体对文本的探究推理,是填补文本的空白及达到自身感受顶点的一种阅读效应,是审美的深层境界[9]。基于这种阅读过程中,须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并在这些策略的实施中,实现个体阅读知识和阅读能力的建构。对文本的熟悉,可以通过听、跟读、朗读、再听这样的循环方式来进行。通过对文本内容结构进行划分是促进儿童理解的一种有效策略,儿童所阅读的文本一般都有固定的结构,如故事中讲了什么内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故事是在哪儿发生的,故事发生的过程是怎样的,故事的最终结果如何等等,教师通过让儿童辨识故事的结构可以更好的促进儿童理解故事的内容[11]。对文本的创造则可以通过对故事的改编和创编来实现,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成为故事的“编导”,根据图片或已有的线索,将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想象进行重新组合,改编或创造出新的故事,展示给其他的同学。2.5采用多元化评价,深化儿童对阅读的反馈对儿童阅读能力进行评价,主要是为了了解儿童阅读的起点、阅读的结果,教师了解阅读教学的得失,诊断儿童在阅读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儿童阅读学习的动机,通过对儿童阅读能力的评价,检验和改进儿童的阅读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同时也使家长了解儿童在学校的阅读学习程度,以便进行家庭辅导,从而全方位有效地促进儿童的阅读发展[12]。建构主义教学环境下的阅读评价,不仅要注重评价的主体多元化,更要注重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形式、评价的手段多元化。阅读教学在重视教师评价的同时,应更侧重于学生的评价,学生通过自主和协作式阅读,对于阅读的效果,通过学生之间的反馈来获得体现。同时,阅读教学评价的内容不应仅局限于阅读知识的增长和阅读能力的提高,而是要兼顾到阅读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等多方面德发展;评价的形式也不应仅局限于书面,而是要采用书面、口头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查[13]。阅读评价的手段也应该多样化,可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文本阅读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来判断学生某一阶段的知识建构完成情况。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表演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结果。在建构主义教学观的视觉下,对教学活动的要求,无疑赋予了教师角色新的变化,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师自我建构

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师不是知识的简单载体,仅仅对知识进行精确的传递与灌输,教师是意义建构的促进者,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是真实学习环境的设计者[14]。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起着推动作用。事实上,阅读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建构的过程,作为主要阅读教学实施者之一的教师,其对阅读教学所持的观念及自身的阅读知识储备与专业技能的讲解与传授,对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影响作用毋庸置疑。因此,教师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更应该自我建构,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加强自身的阅读素养的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专业素养的阅读者和教育者。3.1教师应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教师的阅读观念与其阅读教学计划、阅读教学决策以及阅读教学实践都密切相关,是保证科学的阅读教学实践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是一个改善及和转变的过程,最基本的一点,教师需要清楚的认识到阅读是儿童与文本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儿童基于自己的头脑的知识经验建构对文章意义的理解过程。而且,阅读作为一种语言技能,对其学习运用的过程也需要儿童掌握一定的策略性的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但仅仅认识到这些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及与其他教师的共同讨论中不断转变自己的阅读教学观念。3.2教师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要一点是教师需要对自己的阅读习惯有清楚的认识和分析。首先,一个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师,不仅能吸收国内外各类先进的阅读教学知识和教学经验,不断总结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阅读教学水平。其次,还能将好的阅读策略、技巧和经验及时传授给儿童,指导儿童有效的阅读。除此之外,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师也会把自己对阅读的热爱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感染儿童,激发儿童对阅读的兴趣,鼓励和支持儿童养成爱阅读的习惯。3.3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阅读教学,积累阅读教学知识和经验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15]。教师在与阅读教学知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方面积累的阅读,对其自身的阅读教学越有帮助,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也就越大[16]。教师需要熟练掌握那些经试验验证的能有效提高儿童阅读理解水平的阅读理解策略和方法,以便向儿童进行传授。为了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展开,需要学校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教师可以通过校本研究,在听课、评课中观察、分析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总结经验,促进新的经验的生成,这种循环的研究过程,也是自我建构的过程。3.4教师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教师能独自承担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毕竟家庭环境对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是一个重要的“阵地”。从学校层面来讲,儿童阅读能力的提升绝不是某个学科和某个教师的责任,而是一个涉及学校从政策管理到课程设置、从一个学科到多个学科、从课内阅读到课外活动的整体系统工程。同时,家校合作也应成为学校阅读教育的一部分,但由于我国家庭阅读发展尚不成熟,学校就需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带动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教师家访、“家长开放日”以及邀请家长参与各种阅读活动等,都会成为学校、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共同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家庭与学校共同协作,互相吸取好的经验,共同促进儿童阅读素养的提升。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认知技能,阅读能力的发展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深深影响着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是儿童适应社会化、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保障,是儿童终身发展的关键。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同时结合阅读教学实践,从本质上改变阅读教学的弊端,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同时,儿童阅读教育的发展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持久工程,需要政府、各级教育机构、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第3篇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只在于阅读中的技巧,更主要的是阅读前学生的知识储备,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阅读活动开始之前,需要教师根据图式理论设计相关的教学任务,分别从图式理论的三个方面来安排教学。1巩固学生已有的语言图式,渗透新的语言点语言图式是英语阅读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词汇信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影响图式理论其他两个方面的运用,不利于阅读的继续,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积累阅读材料的相关词汇、克服理解障碍以及降低文章词汇的难度。比如从阅读材料中挑选出与文本相关的一些生、难词汇,用趣味较强的小故事或者开展小组讨论进行词汇选择题,提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兴趣,或者根据文章的内容设计与文本主要观点相关的一些问题,通过提问式教学模式帮组学生逐一理解每段的大意,从而把握整篇文章的结构。教师在引导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可以有目的引入新的语言点,为后期学生自主阅读提供前提。2运用已有的形式图式了解文本的结构,从中掌握新的阅读技巧形式图式是学生理解文章大致方向的基础,不同文章的类型和结构决定了阅读技巧的变化,教师应该多让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并在阅读中教授一些相关的阅读技巧,比如在阅读议论文时应该着重理解每段的开头或结尾,找出文章的主要观点,而记叙文则需要找出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这样有目的的教授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把握文章思路,增进对文章核心与主题的理解。3融会原有内容图式,介绍新的背景知识内容图式是整个文章的写作基础,是作品产生的环境,在英语阅读中如果脱离文章的背景仅从本篇文章去理解,会导致理解的程度太肤浅。学生只有掌握一些相关的内容背景,读者才能更有效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在阅读前教师可以针对文章有关背景知识与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自己提前收集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资料,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搜集资料比赛,然后再分享讨论搜集来的有关文章的背景话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在阅读过程中利用已有的图式内容,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学生通过教师阅读前设计的问题,一步一步地从文中找出答案,并将答案串联起来理解整篇的文章核心。为了调动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问答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组进行问题设计,一组回答,轮流交换,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会用图式理论来提高阅读技巧,这相当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比较常见的语境(即文本上下文)教学法。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生僻的单词,这时就需要学生脱离对字典的依赖,结合文章的语境,即联系上下文去推测这些词汇语句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比如王守仁、赵文书编撰的《泛读教程1》里介绍阅读技巧中使用的一个例子:“Phobias,suchasfearofheight,fearofwater,orfearofcrowds,canbeeliminatedthroughconditioning.”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中的出现的三个“fear”可以猜测出“phobias”的意思肯定就是“害怕、恐惧症”的意思,这就是语言图式的运用。但是以下这个例子我们却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去理解:Businesshadbeenslowsincetheoilcrisis.Nobodyseemedtowantanythingreallyelegantanymore.Suddenlythedooropenedandawell—dressedmanenteredtheshowroomfloor.Johnputonhisfriendliestandmostsincereexpressionandwalkedtowardtheman.这个片段即使用已有的语言图式对每个单词进行解释,也是无法准确获得核心含义的。但是我们若是熟练运用形式图式,从结构上去把握阅读文本的关键信息,再用头脑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去看,你会从第一句话里获取关于石油买卖的信息,再从文中找出关键词来证明自己的推断,文章中用了“elegant”这个词,那么很可能买卖的商品是汽车。接着从第三句中的“theshowroomfloor”可以看出文中地点是汽车销售场所。另外,“awell—dressedman”可以猜想是一个买主,这样就使得买卖图式整个具体化,最后一句可以从前文的语境中推断出卖主很想做成这笔生意的意思,这样在图式理论的帮助下对于英语阅读的理解就更加准确牢固了。

三、总结

第4篇

关键词:阅读习惯;初中语文;课堂环境

培根曾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探讨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更有其普遍意义。学习方法从大范围上来讲是学习艺术,也可以归结为学习科学的范畴。而本文仅就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学习方法作一探讨。

一、整体感知文章

应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即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大体的思路与布局,获得总的初步印象;例如:语文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初读文章时,较快的通读全文,只求大体了解而不做细致推敲,只求粗略的把握文章的大概内容而不作精确的归纳,然后以这个总的印象为出发点和依据去深入理解分析文章和各个局部、片断,直至词句关系、意义,以及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最后把各个局部、片断连接起来。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高屋建瓴的分析阅读材料,思维上由粗到细,视野上由大到小,从而快速而准确的把握住要点。先从整体去感知文章是为精读详析做准备,对进一步深入阅读,透彻理解、全面把握文章的精髓,起到了确定方向的作用,从而使对文章的理解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掌握各种文体不同阅读要素

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除了了解共同的阅读规律外,还要懂得各种体裁作品各自的阅读规律,在阅读时能恰当的应用一定的阅读方法,比如:记叙文是写人记事的文体,阅读时应抓住其“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还要辩明记叙的顺序、寻找文章的线索。然后明确材料是通过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来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而抓住的文章的主旨。与记叙文相类似的散文应抓住其“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来阅读,还有小说应从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这三要素来阅读。应用各种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来塑造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以及环境描写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是我们在阅读小说时不可忽视的两个重点。而说明文在于说明事物的特点和阐明事理的文体,阅读时应先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而后理清说明的顺序,重点在于分析说明的方法,最后品味说明的语言这一方法来阅读。对于议论文,它主要是论述作者的见解或主张的,因此阅读时要弄清作者所提出的主张(论点),明白作者采用什么材料――事实或道理(论据)来证明论点,还要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材料来证明论点的(论证)……这些基本阅读方法是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注意的,我们应该努力寻找自己喜欢的,效果最佳的好方法来指导自己的阅读,充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三、以说带读,提高阅读水平

在阅读时,恰当的、充分的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器官并用。即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语文老师可以借助录音磁带,范读,齐读等形式,特别是借助一些经典古诗词或美文(如朱自清的《春》,刘禹锡的《陋室铭》等)来带动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阅读,尤其是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获取并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使自己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通过阅读,感悟作品的思路,可以有效的规范自己的逻辑思维,使语言条理清晰,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真正感受到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是一个优美的音符,形成良好的语感。

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第5篇

朗读式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法宝,也是老师的艰巨任务。在这一方法运用中,它的技巧是多样的,形式是多变的,因此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特殊矛盾特殊分析。首先,在朗读教学法的运用中,教师要注意培养班级朗读的良好习惯和风气,有了大环境的铺垫,学生才能更愿意地去进行朗读和体验。其次,在施教过程中,老师主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说教者。朗读时,老师通常会根据课文的特点,题材来选择相应的朗读语调,朗读节奏,使学生掌握朗读要领,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在朗读时可以采用对比导读,理解导读,模仿跟读等等多种方法,旨在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真正内涵,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最后,朗读的形式是多变的,有集体合读,个人朗读,配乐朗读和分角色朗读。对待感情细腻婉转的诗词,教师多采用配乐的方法,或者是吟唱,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对待一些戏剧文字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例如老舍的《茶馆》,的《雷雨》。总之在一系列的训练方式中,学生总能体验出语文的独特滋味。

二、朗读式阅读教学方法的重要影响

朗读式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身心结合的锻炼方式,而且朗读方法多样,技巧颇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朗读教学中,不是盲目乏味地让学生“死读”,而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在不同程度地参加着活动。例如眼睛在看,耳朵在听,嘴巴在读,脑中在思考,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注意力被高度地集中着,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课文,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朗读同时也是学生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只有多读,才能加深自己的感性认识最终发展到理性认识。因此说朗读式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初中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具有莫大的帮助。

三、朗读式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学习兴趣

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它只有通过长期的艰苦训练才能获得,如何训练?那就是朗读。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首要方法,是把握文章感情的基础。语感便是在学生坚持不懈的朗读下形成的,语感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对我国古老的诗歌认识上,朗读和语感便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诗经》中的美丽诗词,也正是通过朗读的方式才将那温婉或者是凄凉的所感之情完整地体现出来。无论是“蒹葭苍苍,在水一方”的美好描写,还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低低,通过朗读,总能品出别的一番滋味。抑扬顿挫的语调,铿锵有力的节奏逐渐生成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快乐自由地学习,无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向健康的心态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朗读式教学可以提高初中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6篇

最早提出图式这个哲学概念的学者,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上世纪初期,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次把图式概念引入心理学。1932年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进一步发展了图式,并赋予了图式新的概念。1980年,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姆哈特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把图式这一概念发展成了完整的一套理论,为完善图式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Carrel和Eidtelheld认为,任何文章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要理解文章,读者就必须启用已有的图式,再结合文章所输出的信息,不断构建语篇知识,才能完成对文章的正确理解。背景知识就是指读者在阅读前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这种背景知识也被称为图式。彭聘龄把图式称之为“心理图式”或“心理组织”,认为图式是个人已有类似经验的一种组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纷纷从事阅读理论的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图式理论就是众多成果中最突出最有影响力阅读理论。自德国哲学家Kant在1781年最早提出图式这一概念以来,二十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期间Anderson,Rumelhart,Carrel,Johnson,Hudson都曾把图式概念引入英语阅读。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很多学者在英语阅读领域中,尝试应用图式理论进行研究实验,并认为图式理论在指导英语阅读理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也日益增多。顾晔通过研究,得到这一结论:图式理论不仅在英语教学内容、英语教学环节和教学重点上起着指导作用,同时对教材编写有着导向作用。李慧敏指出图式理论能帮助读者掌握文章中所蕴含的语言知识、语篇知识和背景知识,同时揭示了这些知识与英语阅读的关系。吴学容在研究中之处怎样激活图式,并介绍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图式的方法。温焜用实验的手段来证明,在教学环节设计中,只有分层次运用图式理论,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英语教学

按照内容来划分,图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语言图式是读者先前已有的语言知识,包括词汇、句型和语法方面的知识。读者有了一定的语言知识,才能对文章的语言符号进行解码,语言图式是进行英语阅读的基础。根据语言图式,学生的语言知识直接影响到阅读理解的熟读和正确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扩大学生词汇量,教授基本句型和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能力。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在文章讨论的主题、内容和文化方面的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拥有的内容图式越丰富,对文章本身的依赖性就越少,阅读时难度就越低,阅读的速度就越快,理解的正确率就越高。由此可见,教师除了重视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还应注重对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特别要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敏感性和鉴别力。修辞图式是指读者在文章体裁和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要想进行有效的阅读,首先要具备篇章知识,不具备篇章知识的读者是很难讲究阅阅读效率的。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掌握不同的文章体裁、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阅读理解是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相互作用的结果。读者对文章中语言符号进行解码,需要语言图式参与,而要对文章内容加以辨析、推测和验证,则需要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的运用。要进行有效阅读,读者就得依靠这三种图式,缺一不可。

三、研究实验

为了证实图式理论对高中英语阅读有效提高的可行性,我设计了一个实验,以任教的两个平行班高一(2)和高一(3)为实验对象。两个班级总人数均为40人,每个班男生20人女生20人,出生于1997至1998年之间。两个班的英语入学成绩相差无几,分别为87.56分和87.42分。在我进行阅读前测前,两个班级的阅读课时一致、内容和作业统一。(2)班作为实验班,采取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3)班作为对照班,继续采取传统的阅读教学。在实验前,我进行了前测,以比较两个班的差异。前测测试题是在英语学习辅导报高一2013-2014学年中,5套英语考试卷中精挑细选的阅读理解题,四篇阅读,总分30分。为了确保成绩的真实性,实验班和对照班均由班主任监考,测试时间一致,测试内容、容量及分值相同。从表中不难发现,实验班在前测中的平均成绩为18.6分,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为18.4分,均分相差无几,三个分数段的学生人数也都差不多,所以,两个班级的阅读能力在实验前是相当的。后测使用的试题也是从《英语学习辅导报》上精心挑选的,跟前测相比:题量一样,分值一样,难度相当,参加测试对象不变,同样均由两个班级的班主任老师监考。表中数据表明,在后测中实验班均分比对照班的均分高整整2分,阅读成绩要明显高于对照班。由各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分布得知:实验班的高分段人数远远多于对照班,同时低分段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班,低分段人数的减少说明学生的阅读成绩在提高,甚至已经进入高分段了。所以,实验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显著的。

四、结论和意义

第7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情感因素

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它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同时与非智力因素的其他方面,如兴趣、信念、内驱动力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学生的个性发展过程中,情感起着一种侦察机构的动力功能,监视着信息的流动,唤起主体对信息的追求。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更是贯彻情感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充满积极情感的和谐的语文教学情感氛围,师生双方才能融洽,语文课堂教学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重视激感因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笔者提出以下看法:

一、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

高中语文教材内容是语文教育的客观依据,其中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新课标下的现有的众多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注重了文学艺术品质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更多地体现了时代精神。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悉心钻研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再通过创设情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学生。这样,才有可能选择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创设出一种极富陶冶力量的情境,通过引导和培育,潜移默化地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展示情感过程,保证教材内容的引人入胜。因此,我们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常常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辅以声情并茂的朗读、烘托渲染的背景穿插等手段,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达到文意的理解与情感体验的统一。例如,在讲授《归去来兮辞》一文,教师可以采用朗读引发先声夺人,再补充人物介绍及背景材料,放图片和录像,让学生增进了解,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讲解《滕王阁序》一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幅海天一色的壮丽秀美的风光图景,并让学生听录音,看课件,通过渲染气氛,以强烈的感情引发学生的兴致,自己疏通文章的内容。这样在生动形象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既学到了相关知识,又得到了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升华。

二、充分调动教师自我的教学情感,以情带情,激发学生的情感

如果教师把对事业的爱与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那么,他的教学一定是充满激情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人的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教师的情感是学生情感培育的催化剂,教师应该用他深刻的思想内容,丰富的情感世界,飞扬的激情,感染学生,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从而使枯燥的语文教学成为一次学生的情感体验之旅.要做到这样,首先,教师必须挚爱和尊重自己的学生。爱这种情感是最有感染力的,也是学生最能敏感体会的,学生对老师也因此更尊敬,更喜爱,并且,还常常会因为爱老师而爱上老师所教的学科。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没有情感、没有爱,也不会有教育。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语文老师付出赤诚的爱心,才能以情动情,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语文老师的爱,首先是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和教学工作。以充沛的精力、忘我的工作、满腔的热情投入教学工作之中,才能使学生对老师及其事业产生敬佩之情进而喜欢上语文课。其次,教师应深入体验教材蕴涵的情感。要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自己首先要被课文中的情感所感染和打动。因此教师首要的是练好内功,不断夯实思想内涵,提高文学艺术修养,丰富人生阅历,深刻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如是,教师以愉快的心情,和蔼的表情,亲切的语言,充沛的情感,飞扬的激情,必能造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快与情感激荡的海洋里畅游,让语文学习回归到它应有的要义。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以真心热爱学生,以真诚的自我对待学生,坦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学生就会向老师敞开心灵的大门,愿意和老师保持心心相印的关系,向老师传达出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感受。师生这种真诚相待是建立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营造情感氛围的基础,从而能使学生感到自己的人格被尊重、被欣赏,那么他们就会全心全意地与教师配合上好语文课,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忠告与批评,使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能够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中活泼、生机盎然地开展,以达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全方位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阅读教学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是激发学生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在语文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借助网络下载软件、网上查寻资料等与学生相互交流等方法来完成语文的自主性学习。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扬长避短,而不能不顾教学内容是否适合运用多媒体的情况而一味地配上多媒体课件。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选文,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学生从认知入手,借助形象,引感,在情感的陶冶下,展开想象,启动思维,从中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此类选文就不宜用多媒体课件从头到尾讲解,而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品读中领悟,在情感的浸润下获得新知和美的享受。而相反,有些知识的学习就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才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在科普类文章的阅读教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更生动,而且还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采用讨论式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讨论式教学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情感。此外,启发式、辩论式、对话式等教学方式以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写小论文等有趣的教学方式,都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促进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和培育学生情感世界,重视情感因素的激发和体验,对于活跃语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贯彻素质教育原则,提高语文阅读教学实效,回归语文学习根本目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读书语文教师底蕴诗意

王崧舟老师说“读行天下,有境界自成高格。”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向教师大声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所要求的。要读书,要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对书本要有浓厚的兴趣,要乐于博览群书,要善于钻研书本,养成思考的习惯。”语文是文化之根、艺术之基,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巧,还有方法与能力,更重要的是情感与人格熏陶与感染。因而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有底蕴的语文教师就必须多读书,做到精读,细读,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读,从而增厚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素养,塑造人格魅力,认识、了解、教育学生,使语文课堂变得丰富精彩,诗意盎然。

一、语文教师的读书现状

如今,在教育界里“教师专业阅读”的口号喊得很响,这应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很多学校,很多老师仍然不读书,即使读书,也存在着伪读书、没有计划盲目读书的现状。一些学校为了督促老师读书,规定两周或一个月读一本教育专著,并要求写读书感想,开会讨论读书心得。学校举策是好的,可是一些老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去网上查一些读书感想,读书心得等类似文章随便改几个字或只字未改,在读书研讨会上朗读应付了事。更有甚者,一些教师教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书,连教材也懒的读了。备课仅仅是抄抄教案,教参。课堂上捧着一本教参,照着读上几段了事。或者,囫囵吞枣似的读一读课文。所以授课的内容也只能是避重就轻,避难就易,对于自己清楚理解的部分就精讲,对于自己不清楚或者不明白的地方无论其对理解文本重要与否都一律跳过。可怕的是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有相当大一部分老师是这样上课的。如此上课,连最基本的课堂知识的传授都难保证,更别说追求诗意的语文课堂了

二、语文教师读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教师的阅读状况已不仅仅是教师自己的事,也不仅仅是教育界的事,它关乎到社会的每一个公民,关乎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读书,可以克服教师普遍存在的职业怠倦。我国中小学老师的工作量普遍很大,“特别是现行的教育教学体制对老师管的太多,统的太死。这使的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比较单调和枯燥,几乎是一年又一年的重复前人和自己。教师长期以一种相同的、没有活力的、缺乏激情的姿态紧张工作,怎能不产生厌倦?”有了职业怠倦感的教师对教学工作也就不免敷衍和应付,也就无心探索与钻研教材了,这种心态下的语文课堂也会变得枯燥、乏味。而读书,可以增厚教师的底蕴,教师在课堂上能轻松自如,从而能应付较大的工作量不易产生职业怠倦。读书使教师内心变的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使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感染力,才能不断的创新,钻研,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才会创造出诗意的语文课堂。

读书,可以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做到知识广博。“这是因为,关于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在一项调查中显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专业水准高,亲和力强,对什么都略懂”。正如肖川教授所说的“丰富的知识比单调的知识更有力量”。作为语文老师更要多读书,广读书,修炼成对什么都略知一二的“杂家”。熟知诗、经,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丰富内心情感,方可成为一位合格的语文老师,方可体会到语文的诗意美。

教师的读书习惯会给学生带来榜样的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毫无疑问,在学校中许多东西取决于学校总的规章制度,但最主要的方面则永远取决于与学生处于面对面地位的直接教育者的个性:教育者的个性对年轻的心灵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无论是教科书还是道德格言,或是奖惩制度,都代替不了这种力量。”可以说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同样,拥有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的老师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品质,也会更关注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品质的培养。

三、关于语文教师读书的一些建议

读书,首先就是读教科书。我们的教学是依靠教材来教的。虽然不能说教材是十全十美的,但是对教师来言,它仍然是教师最好的读物。因为中小学教科书里凝聚了人类最基本的经验,那些内容是最核心,最基础的,是构建精神、知识大厦的最主要元素。阅读各科的教科书充分了解本学科在各个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联系。在授课时经常提及别的课程的学习,既展示了教师的丰富的知识,又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的理解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多读专业经典著作,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你要每年买上几十本文艺书,它们能帮助你找到通往你的学生心灵的道路。”语文教师更要熟读中外文学经典,尤其是本国的古典作品。只有书读多了,“知识背景”就会广阔。“知识背景”广阔了,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理解力、想象力也会变得丰富。你也就会成为有学养,有魅力,有个性,有底蕴的语文教师,从而才有能力追求语文教育中的诗意的境界。

最后,为自己读书。读书是为了提高自身修养,为了修炼自己的身心,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能量,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也就是说读书如吃饭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今社会,功利主义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读书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功利目的。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读书不要带有太强的功利目的,更不要为了在人前炫耀,显摆学问而读书,而是为自己读书,用生命读书。

“读行天下,有境界自成高格”。教师,作为中国最大的知识分子群体,更应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品质,从而引领社会读书的风尚。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多读书,多学习,不断的提高自我,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作为语文老师,更应该以勤读为舟,向浩瀚无边的文化大海里漫塑,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增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方可承担起传承中国文化的重任。作为语文老师更要会读书,为自己读书,用生命读书,把读书做为自我生命存在的的一种方式,通过阅读,提高自身的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丰富理解力、想象力,使内心变的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方可追求语文教育的诗意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诗意语文 ――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肖川.教育的力量[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3]肖川.成为有思想的教师[M].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2009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5]郑文樾.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第9篇

所谓“评读理解,读中感悟”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以读书为主,以自学为主,使学生在对文章内容大致了解的前提下,大胆朗读,以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大家评议,说出依据,达到共识,再读升华。这个模式可以概括为:试读评议练读感情读。

“评读理解,读中感悟”阅读教学模式有三个基本教学环节: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内容;2.评读理解,部分深究,扎实训练;3.感情朗读,整体回顾,体会目的。

这三个教学基本环节是依据教学中的“部分整体部分”教学原则设计的。三个教学基本环节,都是从读入手,以读为主,完成各环节中应完成的教学任务。

第一个教学基本环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整体认识,这个整体认识决定了在部分理解过程中的思维方向、思维方式和思维的准确度。第二个教学基本环节是此种模式的关键一环。它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尝试,通过对某一教学内容的试读、听读、评读、练读,达到对部分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听读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学生自学提供可能和条件。第三个教学基本环节,是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对每一部分的理解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及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三个基本教学环节中,第一个环节是基础,是前提,第二个环节是关键,是重点;第三个环节是检验,是升华。

此种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

在这一过程中,认识逐层深化,理解愈加具体,学有所依,学有所得。

2.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

既重视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的研讨、理解,又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放在:摒弃繁琐分析,强化熟读理解;抓好语言训练,重视迁移运用;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评读理解过程中,集中体现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避免了以往阅读教学先理解后朗读的单项训练,使读与理解有机结合起来。

3.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即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在试读时,是在没有任何影响下进行的,完全出自于学生的独特理解。在试读之后的评读,则是在众多学生参与下进行的,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评价,去改正,去补充,加上教师的适时适当的引导、点拨,将读的标准告诉同学们,在此基础上进行练读,完成了评读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读入手,评读讨论,找出答案,练读体会,完全出自于自觉自愿,循序渐进,逐步读懂读正确的。

在教学过程中,“评读理解,读中感悟”阅读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1.教学大纲中研读有明确的规定,读既是一种目的,又是一种手段,如何使目的和手段达到统一,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而“评读理解,读中感悟”这种模式,在操作过程中,既达到了培养学生读的能力的目的,又达到了通过读这种手段,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2.这种阅读教学模式要求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给每一名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允许学生发表见解,展开争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而此模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3.当前小语阅读教学还存在着重视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缺少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大量繁琐的分析,占去了学生许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占去了学生许多听、说、读、写的时间。还存在训练一点化,片面化的问题,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全面看问题的观点。而“评读理解,读中感悟”这种模式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能力有所提高。

在进行此种模式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几种关系:

1.师生关系

不仅要体现主导主体的地位,更主要的是师生的感情融洽。因为此种模式,要求学生大胆参与,积极发表见解,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很难保证此模式的正常运作。

2.生生关系

在评读过程中,由于理解问题的方法及角度的不同,认识深浅程度不一,造成评读过程中的争议,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要求学生抱着正常的心态,以真诚做前提,帮助学生们正确理解内容,正确朗读课文。

3.讲与读的关系

教师的讲要适时适度,体现精讲的原则,讲在关键处,讲在疑难处,不能用讲代替读,更不能只讲不读,应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理解体会。

第10篇

学生的“阅读兴趣是点燃阅读激情的火种;是引领学生运用批注式阅读策略丰富审美情趣和阅读感受最好的老师;是批注式阅读走向成功的真正秘诀”。(余彤辉.也谈“创造性阅读”.中学语文教学,2005.5)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唤起学生对批注阅读的欲望,激发他们自主个性阅读的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应该由易到难推进范例,主动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笔者在《月迹》一文教学中,利用课文已有的旁有批针对性地带领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学习,让学生从旁批中找寻答案,使学生能主动明白旁批对于阅读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主要分三步:首先,笔者从课文的题目入手,提问“初读寻月之‘迹’在文中体现在哪里?”(因为本文旁批中已经说明了“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所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就是让学生关注旁批的内容、明白它的重要性”。)其次,在师生共同品读“赏月之美”的时候,让学生“任选角度,展开讨论”。交流后,利用PPT呈现旁批范例,并归纳明确。再次,在深入探讨主题的时候,重点围绕“沙滩议月”让学生学习批注。这样,学生既能明白文章的主题思想,又能深切地感受到批注阅读对文章理解的重要性。有学生对最后一段作了这样的批注:“我惊叹于孩子们发现美的目光,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对美好事物强烈追求的精神。可以想象出:当他们醒来了以后,或许美丽的月亮早已羞涩地躲藏起来,令人难忘的月迹没有了,可是我深深相信,它依然留在了孩子们的心里,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这种立足于书本批注,再引导学生对其他段落和内容进行批注式阅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传授批注方法,鼓励自主应用

掌握和运用恰当的批注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学习了批注方法,就能“借力发力”,游刃有余地投身到批注阅读的实践中去。由此可见,传授批注式阅读方法是实现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必然之选。学生如果得到教师的“授渔”之法,必能全面轻松地把握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变“单向输血”为“循环造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情感式批注、质疑式批注、评价式批注、符号批注法、鉴赏式批注、联想式批注、体验式批注”(沈萍.阅读批注法的益处及指导步骤.甘肃教育,2007.3)等等。这些阅读方法都符合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了批注式阅读的要领,在批注时就能深浅自如,游刃有余。笔者在讲解《赵普》一文的时候充分利用“评价式批注”的特点,引导学生对“赵普”和“龌龊者”进行人物评价。有学生在掌握文本内容的前提下写出了以下的评论:“作为一位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赵普,有超出一般读书人的学习意志,有‘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宽广胸襟,有不计较个人荣辱安危,一心为国的坚定意志。他才是真正的伟丈夫”。还有学生从“宋太祖”的角度来评价:“作为一国之君,并没有固执不化,而是能知人善用,知错就改,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也正是这样的精神才被后人尊称为一代明君”。从这两位学生的评价式批注内容来看,学生已经提前掌握了教师想要拓展的内容。这种自我学习的成果正是批注式阅读方法带来的效果。

三、关注批注阅读后的反馈和评价

反馈交流是利用教学评价对阅读进行“二次批注”,是批注阅读十分重要的一环。它在整体教学活动中起着调节、控制作用,保证着教学活动的预设和达成。学生对文本进行批注式阅读进而生发的感悟,因受制于初中学生思想的不成熟、个性张扬的多样性,以及“个体知识水平、思维模式、认知角度等多方面的差异性”,(田耕.指导性阅读与自由式阅读.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1)往往出现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批注内容。这时,教师有必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对批注阅读的内容进行反馈和评价,突破个体思维的局限。学生在自我反思、群体争鸣、师生交流中取长补短,获取反馈信息,重新审视自己批注思考的过程,保留成功的经验,筛选重构不足的部分,达到的教学目的。笔者教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时,在文章的最后迁移关于“学生应该学会做一位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会围绕“正直无私、坚定勇敢、毫不妥协、刚正不阿”等来说明。应该说,这也是笔者设计的初衷。但是,有一位学生却很另类地提出“不能刚正不阿、正直无私”,因为从古往今来事件上看得出“正直的人往往受到排挤,不被重用”。而排挤也就意味着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同时还给家人带来苦难。与其这样,还不如“和稀泥”。

第11篇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端于德国的一种美学理论,其基本观点从观念上改变了传统的阅读理念,对当前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对践行以“读者导向”为主的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一、关于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发端于德国的文学理论思潮和流派。在接受美学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两种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的研究方向,即:一个是以汉斯·罗伯特·姚斯为代表的着重于读者研究,关注读者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另一个是以沃尔夫冈·伊瑟尔为代表的着重于接受活动的文本研究,关注文本的空白和召唤结构,关注于阅读过程的本身和阅读过程中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总的来说,姚斯和伊瑟尔二者的理论相互呼应,并呈现出相互一致的关注,即将关注的焦点从作者——文本关系转向文本——读者关系的研究,特别重视读者在接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一)期待视野

姚斯指出:“如果我们想要认识文学文本由于其审美特点而使我们感觉并理解什么东西的话,就不能从分析已获得整体形式文本义一问题入手,而必须从最初的感知过程入手。在这里,文本犹如一个‘内核’,指引着读者。”[1]从审美感知的角度来说,姚斯认为作品的价值只有透过读者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而任何一位读者在阅读之前,都已经处在一种前在理解或者一种前在认知的状态,这种前在理解的状态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简单地说,就是读者在进入阅读欣赏之前,因其自己的生活经历、阅读水平、文学造诣、审美情趣、鉴赏能力以及阅读经验的不同,在自己的心理上会形成一定的阅读定式,因此读者对一部文学作品能够产生怎样的理解,能够理解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其期待视野。正如鲁迅先生当年评《红楼梦》时曾这样说“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每一个读者在进入阅读活动中的时候,总是因为原来的经验、趣味、素养等因素所构成的期待视野的影响,所以,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就是一个不断的建立、改变、修正、再建立期待视野的过程。

(二)召唤结构

传统文学理论对于文学活动的认知,基本上认为作家的作品完成,文学活动便随即终止,因此对文学的阅读活动并没有系统性的研究,一直到接受美学的发展与兴起,才开始重视阅读对于文学活动实现的重要性。接受美学一直非常重视读者对文本的审美创造,正如萨特所说的:“读者意识到自己既在揭示又在创造,在创造过程中揭示,在揭示过程中创造。”[2]因此,接受美学将读者放在揭示活动的中心地位,认为文学意义的实现,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只有通过读者的审美感知,文学作品才具有现实存在的意义。

从文本的角度来说,任何文学作品的语言构造,都具有一定的未定性,在意义空白和意义未定性中形成一种具有开放性的“召唤结构”,等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加以具体化。因此,文学交流是作者与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阅读过程中空白可以被读者不断填充,并赋予新的意义与特征,实现文本与读者的对话。

二、接受美学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实施建议”关于“阅读和欣赏”的建议中,进一步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4]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在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开始重视学生如何通过提问、讨论和对话学习的方式表达其个人的感受,并能够针对文学与人生的关系进行深度思考。

阅读教学的本质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鉴赏作品,然而以往过度依赖教师讲述和分析作品内容,学生并不能真正了解如何在阅读过程中融入自身生命体验和审美感受,并从中掌握鉴赏作品的基本认知和方法。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来说,文学作品意义的产生,并不是完全由作家或单一读者所赋予的,而是阅读过程中由读者自己来完成的。

从教学的观点来说,阅读是读者主动参与文本意义建构的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引起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呼唤和建立学生的“期待视野”,就成为阅读教学活动最重要的第一步。不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有差异的,因为他们在文化和个体上都是独特的,所以阅读并没有标准答案,在引导阅读活动的朝向上,教师更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而更为重要的是,阅读本身不仅是一个外部阅读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加入读者个人体验的经验过程,所以整个教学的重心应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积极与文本对话,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读者反映”,并引导与其他读者进行分享对话,为之架构更大更宽广的阅读期待视野。在阅读活动之中,当学生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读者,而是认识到自己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自己的审美感受与领悟能力。因此如何教授学生以一种审美的阅读态度把握作品的世界,成为提升阅读教学的关键。

三、小结

不可否认,接受美学理论有其本身的制约性,所以接受美学理论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文体,比如作者“义指”比较确定且恒常的议论文和说明文,由于这两类问题通常是表达作者对于社会、自然、人生等的某种观点或者是解释说明自然界某个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因此,这类文体在通常情况下是不需要甚至不允许违背作者的原意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元解读”依旧甚至必须是占据主要地位的。不过,接受美学强调读者作为文学活动主要环节的观点,对于现行阅读教学模式的变革而言,仍然具有其重要的启示。如果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时,能以接受美学理论作为指导,深入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作为读者的自觉意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进而对范文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感悟和解读,是有可能改变传统范文教学形态的既有模式,达到较为理想的阅读成效。

注释:

[1]H.R.姚斯、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萨特.萨特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3]郭敬璋.在“多元解读”的误区中突围——中学语文文本解读有效性的理性思考[J].语文月刊,2013,(4).

第12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能力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分量最重、变动最多、改革力度最大的是有关阅读教学的条文,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一、加强阅读教学的意义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是字、词、句积累后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以书面材料为对象,以信息获取为目的的一种学习过程。阅读不仅存在于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而且在整个语文活动中都处于中心环节的地位,通过阅读可以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可为写作提供多方面的营养,而且阅读能力的优劣影响着人的一生的工作和生活。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多读、精读。正如古语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学认为,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是陶冶思想情操。因此,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二、加强阅读教学的途径

首先,阅读教学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重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判断,即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其次,要强调实践。学生在讲读课上求知识、学方法,在课内自读课文上求实习、学巩固,在课外自读课文上去实践、学能力。整个教学过程由全依靠到半依靠到最后不依靠,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科学原则。为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以下几点。

1.阅读时要辨析文章体裁

文章体裁不同,文章的内容与形式也就存在差异,就应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记叙文重在把握其中心,了解详略的安排以及运用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说明文重在其结构层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以及说明对象的性质。议论文则在论点、论据、论证上下工夫。诗歌要揣摩意境,散文要品味诗情画意,小说要研究人物。抓住了这一系列体裁的灵魂,就可以少走弯路。另外,要准确捕捉词语、句子传达的信息。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既有对时光匆匆流逝的伤感,也有人到暮年对易逝年华无可奈何的叹惋。

2.阅读时要分析语义、语境

语境即语言环境,也是当时社会的状态、性质。引导学生去分析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实现快速有效阅读的目的。如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不是说老翁垂钓。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不是谈天气。又如鲁迅笔下那位备受科举制毒害的旧中国知识分子孔乙己的形象,这就更深刻地揭示了那个社会的炎凉和封建文化的罪恶。只有教会学生细心分析、深入思考作者笔下的一词一句,品味文中的一人一景,才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要培养学生“精读”的阅读习惯

语文的学习天地比较广阔,阅读的空间更是自由,不仅仅依靠课堂,更应该利用社会这一广阔的语言环境进行实践,这就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不仅要勤奋,而且要学会“精读”。在熟读强记的基础上还要精心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语言风格、详略安排等。通篇读完后,掩卷静思,是否心有所感、情有所动、读有所获,提笔写下自己的心得,这样才真正实现了阅读的目的。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若仅仅停留在教师课堂中逐字逐句的分析上,只能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4.阅读教学应是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

成功的阅读教学,应是一个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变化的情感为动力。如讲析《故乡》一文中海边少年闰土形象时,动情地描绘海的阔大和圆月的美丽。有情有景的描述,学生的脑海中便会勾勒出一幅幅立体图画。于是,有同学会惊讶地发现此时此景的少年闰土,不正像那位少年哪吒那般神勇吗?由此,许多同学便能意会出这幅珍藏在作者心目中的少年英雄的图画,特别是画上那位神勇的少年后来麻木、迟钝,木偶人一样的变化。老师的讲析,当然不能是平平淡淡的,应该声情并茂,配合手势、表情。恰到好处的手势和表情,能让阅读教学做到有声有色,妙趣横生,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进而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判断。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授渔者”而非“授鱼者”,学生应自觉主动地进行阅读实践,不断增强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家林.浅谈初中作文如何选材.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第13篇

(一)申论考试的特点

现在社会上不少人把申论单纯理解为命题作文的写作,可能是申论的某些形式引发了人们的误解。其实,根据申论的有关规定可以看出申论是一种整合体,有别于命题作文,它考查的内容更加全面并把阅读理解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因此,申论作为一种新文体,具有以下特点:

1.申论考试内容具有广泛性。

申论考试的阅读材料不是命题人主观编造的,而是现有的社会问题延伸出来的,有既定的事实存在。所以说,申论考试的内容涵盖范围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教育等多个方面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时事新闻,能够多角度认识、分析社会问题,形成一定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2.申论考试内容具有针对性。

申论考试的内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考查目标明确。学生在作答不同题目时,要求有所不同,可能是概括、缩写,也可能是要求以一个执法者的身份来作答。前者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后者则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申论考试内容具有灵活性。

申论考试内容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它的考试形式和文体方面。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给予不同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使用不同的文体体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图。

(二)申论考试的阅读理解能力目标

针对不同类型的申论考试,阅读理解目标有所不同:“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职位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包含的观点,并揭示反映的本质问题。”“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阅读理解能力则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虽然具体的要求有所不同,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就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作为一名公务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中,阅读、整理、概括、说明是常常使用到的,而阅读理解能力也是是否胜任职务的考查标准之一,如果没有基本阅读能力的辅助,何有工作绩效之谈。所以说,在申论考试试卷结构中明确表示要先阅读材料再完成后面的题目,再一次强调了阅读理解能力在申论考试考查目标中的重要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突破阅读材料是进行申论考试的第一关。阅读材料的阅读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申论考试的成绩。从现行公务员申论考试的要求来看,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是重点,也是考生口中的难点。近年来,公务员申论考试中阅读材料的字数越来越多、篇幅越来越长,2004年和2005年国考中申论给定资料字数在4000字左右,2006年则高达8000字,2008年申论材料为7000字左右。字数和篇幅的加大,使考生们叫苦连天,文章字数这么多,读下来都需要好长时间,怎么有时间答题。在考生的抱怨声中不难看出:大多数考生在阅读能力上存在欠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在语文学习中是重中之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是学会了阅读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极大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学好教材课文,更重要的是掌握阅读的技巧与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量。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语文阅读教育教学不断革新,教师阅读教学的实践虽然不缺乏优秀案例,但依然存在着应试教育的痕迹,效率低、效果差说明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1.学生的阅读量不足。

阅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头戏,历来是教师的教学重点。教师课上的阅读教学是想用方法来引导学生体味阅读的乐趣,并从中获得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的能力。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目前中国学生的阅读量不足以支撑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在全国学生阅读量调查中发现:我国小学生平均每学期阅读课外书11.76本,随着学习阶段的上升,阅读量呈下降趋势。这足以说明我国学生阅读量的严重不足。阅读教学问题的本质在于阅读量的多少,这也就是虽然有些学生学习名列前茅,但语文成绩平平;相反,有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语文成绩很好。好学生在课上关注阅读的“精读”,忽略了课外的阅读量。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即使再好的阅读方法也无法提高阅读能力。阅读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也可以积累语文知识,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2.学生的阅读习惯欠缺。

有句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一个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丰富知识,而且对于提高阅读能力相当重要。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一贯的语文教育思想。但现在的学生们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形成了一定的阅读路线:先分自然段、再精读文章、总结文章。这种阅读路线只是考试的产物,没有实效性。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是自主读书,边读边思考,使用工具书,对于重点知识随时做读书笔记,以便以后参阅。因此,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会终生受益的。

3.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被禁锢。

新课程标准一直倡导学生要有创新性思维,发展自主探究的能力,但在现实的阅读教学课上,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一定程度上受到禁锢。因为一些老师认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会扭曲课文的意义,所以会反对学生对课文的新解读。实际上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给予正确的指导,而不是一味的否定。

4.学生的“快餐式”阅读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渗入日常生活并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学生们的阅读方式逐渐“快餐化”,不再进行长篇的文字阅读,而是喜欢短篇幅的阅读。手机、电脑现在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他们认为这样的阅读不仅节省时间,而且能够大容量获得信息。但是,这样的阅读方式并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反而在做长篇阅读材料时,易浮躁,没有耐心分析,导致题目的失分现象。

5.教师的阅读评价和指导。

阅读评价作为一种阅读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在教师阅读教学中阅读评价的缺失极为严重,甚至可以说没有阅读评价。在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布置或督促学生去阅读,但是针对阅读后的评价和指导却没有,这就可能挫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不利于阅读教学的进行。

(二)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

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认为教学中最棘手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部分。它不仅需要教师教好,还需要学生的配合。关于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

1.教师教学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备好课。备好课不仅仅是通读课文、做好教学设计、讲解重难点、看教参,而且是对所讲课文有独特的感受,从自身的感悟出发,给学生去讲解,讲出自己的风格,不仅仅只是泛泛重复教参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2.教学思路老套,无新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对阅读教学充满兴趣,就要对教学的思路进行革新,不仅仅是学生都会重复的老套路,毫无创新之言,反而引起学生的枯燥感,使学生丧失兴趣,以致出现厌烦感。

3.阅读教学课堂生成资源少。

课堂生成资源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想要的阅读资源。但现在,不少教师为了提高成绩,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只是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展开阅读教学,特别是新教师(因为害怕在课堂上出现不必要的错误),从而忽视与学生的沟通,使学生不能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课堂的生成资源少。

三、申论考试视角下的阅读教学

在申论考试的视角下看阅读教学,可以发现学校的阅读教学存在着“实用性”和“应用性”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是针对课本上文章的内容,再加上学生阅读量少,致使在申论考试中第一关—材料的阅读上失误,从而导致了申论考试分数的不理想。针对申论考试的特点和申论考试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阅读教学:

(一)实用性

实用性是针对阅读教学中知识与社会和日常生活脱离的现状提出来的。申论考试内容有广泛性、针对性、灵活性,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首先,阅读教学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文章的内容。北师大教育学部副部长、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标研制组专家郑国民表示,“没有真正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考试得高分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应该从多角度,如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报纸、期刊进行阅读、探讨,拓宽的阅读知识面,增加阅读量,对各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其次,要注意将阅读教学与其他各门学科相联系,因为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多知识面的综合性学科。从联系中有针对性地充实阅读教学的内容,从而增加阅读教学的实用性。最后,要灵活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解答问题,能够举一反三,从整体出发,全面把握阅读材料的本质,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从不同角度多样性地阐述话题。

(二)应用性

在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无论是申论考试还是阅读教学,最终目的都是在实践中应用。申论考试的阅读理解能力目标也提出了要能全面把握阅读材料,并能找出反映的本质问题。所以说,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将这种阅读理解能力应用到实践中,处理实际问题,而不是纸上谈兵。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在实践中演练,并积极进行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抓住阅读材料的关键点,同时把握阅读的准确性也至关重要,比如:在学生读完一本书后,教师可采用读书报告会的形式,让学生对看的这本书向同学们进行一下介绍或推荐,这看似与阅读教学无关,但实际上学生在介绍的过程中对所看书本进行了概括总结、提炼书中关键点的练习,最后教师可以进行指导、鼓励;另一方面,可以从不同角度训练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掌握、理解能力,比如说可以采取概括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缩写或是扩写等等方式。

四、结语

第14篇

(一)信息驱动模式

在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信息加工,两种不同的方式,在其中人们分析和处理语言作为理解和学习的一部分来加以对比。其一,被称为自上而下的过程,利用“高层次”感觉的信息来推测或阐释数据中存在的"低水平"的信息。例如,我们都有经验的读一些东西不包含任何新单词或新的结构,但我们还是无法理解其全面性的意义。这是因为我们已动用我们关于这一专题的知识来帮助我们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先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背景,以便学生可以从书本上猜测词义。这是说阅读过程遵循自上而下的模式。

(二)意念驱动模式

一种方式是反映了阅读加工过程的方法。一些教师首先通过引入新的词汇和语言结构,然后复习文本逐句、逐段地学生教授阅读。接着提问和回答,检查理解,花很多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阅读水平提高缓慢,识别单词,短语,句子,段落,再到语篇的意义它基本上是线性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是遵循一种自下而上的模型。例如,在字的识别,更高层次的信息是允许语言知识以及语言实际的词汇,而较低级别的信息是实际的语音输入。

(三)交互模式

交互模式的第三种类型,结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模式元素,假设模式的基础上同时是对几个知识来源的合成。第一种是读者和文本之间双向互动的背景知识理解过程。第二种概念涉及两者过程之间的交互。完成对迄今在阅读过程中阅读的第一和第二语言的研究,我们知道阅读集成了几种技巧策略,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件描述而是有目的的,互动的,理解的,灵活的,并逐渐发展。图式有序地在大脑记忆中储存预设对信息处理体系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三种模式相结合,帮助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提高语言运用的效率。

二、阅读定义及理解过程

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也可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认知过程,读者需要利用视觉信息与非视觉信息,把预设信息源能够进行脑处理。阅读不仅仅是认识词句文章,是涉及到读者的先验知识,语言水平和元认知策略的整合。理解水平分为推理和批判。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基础发展的必要。学生必须学习技巧,发展进步到一个更高的认知秩序即推理和批判使用的熟练程度。

(一)从最低级别的理解移到最高级别,认知加工涉及的理解能力称为推理

要了解所选内容与文本交互的深层含义,得出结论,预测结果与合成思想等基本技能必须受雇于这一进程。了解语言模式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上下文线索和信号词推理技能,这些技能如下

(1)预测结果;

(2)解释性格特征;

(3)得出结论并概括;

(4)感知关系;

(5)理解隐含的因果关系;

(6)解释比喻性语言;

(7)理解情绪和情感反应

(8)理解作者的意图;

(9)利用信号词意义的理解;

(10)检查语言模式包括大写和标点符号;

(11)识别隐含序列;

(12)利用上下文确定词义;

(13)综合信息。

(二)认知加工是学生所需要的最高水平

这些技能都需要更高水平的认知来对阅读材料判断和评价。批判性的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因为推理能力也影响学生一生。势在必行的是学生学会认知偏见,区分事实和观点,批判性分析各种其他情况,基于健全的评价标准的能力作出决策。有效认知发展的本质是

(1)确定有关和无关的信息;

(2)解释宣传手段;

(3)认知偏差;

(4)理解作者的可靠性;

(5)区分事实和观点;

(6)真实与虚幻的信息分离;

(7)理解谬误的推理。

三、目前阅读的趋势和问题

阅读是学习英语的一种基本能力。多元文化交融背景下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英语学习和阅读理解更高的要求。阅读是英语教学的中心,怎样是阅读过程和效果最优化?关键是要运用图式理论。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有指导作用。接下来我们将讨论一些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局限性。

(一)目前的一些趋势

在过去,在英语阅读教学课,教师只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使而忽略阅读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突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学生应该更注重语篇的理解。他们应该使用话语分析来分析话语、文脉和段落来把握作者的意思之间的逻辑关系的交际功能。通过调查,61%的学生反映词汇知识的广度制约着他们的阅读理解。28%的人反映,他们将失去耐心,当他们遇到一些困难和复杂的问题。11%的人认为由于阅读速度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想。所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速度都很低。

(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图式理论的应用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前提。然而,在英语阅读中图式理论却低效使用,首先,学生缺乏真正的阅读实践。语言能力是阅读的基础,学生在课堂上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等待被老师填满。他们积极性不高少有机会去观察,思考,想象的体验阅读过程,从而导致阅读理解的接收受阻。其次,文化差异也在图式理论教学的局限性。每一种语言具有民族特殊的和独特的功能。它是学生通过阅读外文资料掌握其文化的一个重要目标。许多教师不重视背景知识导致学生不了解文化差异,呈现出的态势是图式理论的局限性是语言能力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差异。

四、对图式理论在阅读理解中的探析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严重挫败了学生的主动性,妨碍了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激发。阅读理解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许多学生不喜欢英语阅读理解,主因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法的不足。

(一)学生背景知识的积累

语言是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如果学生缺乏文化背景,他们无法深入了解的内容。为了丰富图式在学生头脑中的映像,我们应该使用实为了了解这些内容,我们需要知道周围的婚礼习俗的东西,对阅读教学的主要含义是一个预读阶段可以激活现有的先验知识,并介绍了缺少先验知识的需要。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具等实例,收音机,地图和图表。它不仅扩大了词的数量,而且扩充了学生头脑中的图式。

(二)激活学生的预测技能

预测是一个重要的阅读技能。读者的预测无论对错,会使他的心绪更接近文本的主题,然后阅读中可以确认或拒绝预测。阅读的预测可以使阅读更有趣和有意义,通过预测的话题,学生已有的图式可以被激活,可以帮助记住单词相关的话题从而促进阅读理解的阶段。激活学生的预测能力和建立新的内容图式,学生的理解负担减少就可以更有效地阅读。

(三)学生新模式的理论建构

构建学生的图式理论在阅读前后活动至关重要。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的背景知识,还需要分析和把握整篇文章。我们可以用浏览或扫描的方式助力学生建立图式的文本架构。阅读过程是让学生获取文本的总体思路和结构。这个任务是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的内容和模式的形成。在阅读后阶段,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材料与学生的知识经验,举办各类活动以增强兴趣。这部分是巩固图式合成阶段。它应该提供学生机会与他们所读到并知道他们的感觉。

(四)建立自信的英语阅读

学生可能会有负面的阅读想法。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学生是通过读来获取信息、学习和吸收和享受来建立信心。告诉学生没有必要感到任何压力。只想得到你需要的信息或者享受自己,这就足够。一个好的读者也应该积极与作者沟通,猜一猜作者的言外之意,即使有一些新单词,那没多大关系,要从上下文猜出这个词的意义。

五、结论

第15篇

一、改变观念、充分延伸语文阅读教学的领域

在阅读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观,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就看教师怎样有意识地引导,让学生去观察,去感知,去开发、利用。要利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向课外拓展延伸,致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元性,如教师在 《 山里的孩子 》 一课教学中,第二段课文从“为游客做向导,请你歇歇脚,递上一碗清凉的茶”这三方面向我们讲述了山里的孩子是热情好客的。学完这一段以后,引导学生讨论:进山游玩的客人还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孩子的思维是可叹,有的说天气变化了,有的说受伤了,有的说迷路了…… 那么山里的孩子又怎样去帮助他们的呢?小组合作说一段总起分述的话,一人说总起句”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热情好客”,其余三人每人说一句分述句,这样一个总分段式就从学生的口中出来了。不仅锻炼了他们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还让学生掌握了总分段式的写法,让他们的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有的课文,文虽短意犹长,有的课文读完之后,情感还在回荡,也可以课外延伸,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语文课堂注人一股新鲜的活力。如一位教师在 《 火龙出水 》 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经过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后,语言所描绘的情感溢出纸面,引起了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再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材料加以延伸运用,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二、改变方法,教师要选择正确的阅读教学方式

阅读离不开对文学语言的品味,它不是对词语、句子等作纯语法惫义上的分析,而是看遣词造句在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方面起了什么作用,既重在词句的艺术审美功能,而非语法功能。品味语言又不能脱离语言运用的具体场景,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所说:“提供一个开阔的富有意义的前后关系,能够极大地增强大多数的新标记的学习”,所以对词句的理解应该放在上下文中进行,而不是抽出来作孤立的分析解剖。对语言的感受主要得依靠语感能力,语感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须经长期的阅读积累,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不知不觉间实现质的飞跃,是有意积累.无意得之。

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积累习惯的养成,通过课内阅读来培养学生语感。第二要重视诵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品位语言、重视积累、培养语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之一。诵读,就是熟读成诵,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的程度,最终烂熟于心,不期然地背诵出来。俗语有“熟读唐诗八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些诗歌 JL 歌、佳句很需要这种学习方式。在多读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

三、典型引路.鼓励学生勇敢地去阅读

有一部分低年级的小学生,尤其是人学不久的一年级小同学,不敢在老师面前说话,更别说在课堂上阅读了。这些孩子虽然在家中稻滔不绝,说起来兴趣盎然,而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却判若两人。还有一部分学生怕读不好让同学耻笑,说错了挨老师批评不敢读。要打开不敢读的局面,射线必须除掉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克服胆怯位居的心理,骨气大胆阅读的勇气,使学生明白阅读的成就感和重要性,懂得阅读课是学习语文课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根据小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注意培养和树立典型。引导学生向敢进行阅读的学生学习,重视每个学生微小的进步,随时表扬和鼓励那些不敢阅读的同学,让他们及时体会到胜利的喜悦。

四、创新阅读.说读结合,巩固学生经常阅读

把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既能鼓励学生的阅读,又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在阅读课文或其他练习形式中,读完之后.引导学生把所读的内容写下来,特别是一些有意思的小见闻,有滋有味的小故事,写下来便是一次很好的写作练习。在作文课上,动笔之前先口头作文,打腹稿读给同学听,互相纠正,互相借鉴,然后再在写,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培养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改变态度,教师要作学生最忠实的倾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