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学发展观论文范文

科学发展观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学发展观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科学发展观论文

第1篇

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上积极思考、与时俱进。

一、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绝对公平、完全划一的吗?均衡教育不能有优质教育吗?实现教育公平就得削峰填谷或限峰填谷吗?自提出公平教育以来,人们都在讨论这些话题,争论的实质就是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公平、均衡的教育。由于社会的发展,不同阶层对教育有着不同的需求,教育公平就是要满足不同阶层人的需要,让所有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权。但教育公平绝对不是平均教育,均衡教育也是指受教育的机会和基本条件的均衡。绝对的平均教育不是科学的教育公平,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笔者认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公平(均衡教育)绝对不是平均教育,更不是整齐划一的教育,也不可能是所有学生都享受绝对完全一样的教育。绝对平均或绝对公平、削峰填谷或限峰填谷本身就是违背唯物主义、不实事求是的,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要义。科学发展观下的教育公平或均衡教育是指真正能满足各阶层学生的教育需求,着力扶植和提升农村或弱势群体的教育,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机会,保证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人人都能受到自己所需要的教育。

经过多年的努力,沙区教育已经形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职教与普教共同发展的完备体系,拥有各级各类各种层次的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在重庆乃至全国都居于前列。我们只有在现有的基础上着力扶植、提升农村和相对落后的学校,以“双高普九”为契机从最落后的学校入手建设标准化学校,提高相对落后学校的档次的同时鼓励七中、凤中、青中、树人小学、实验一小、莲光小学等优质教育自主继续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以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才是以人为本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公平或均衡教育。

二、怎样实现教育公平

实现教育公平首先要求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的教育观应该是人人学有所教,人人都能受到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人人都能得到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人人都能在不同的阶段接受到以满足自身和社会需要的教育。

实现教育公平政府部门就要力争办好每所学校。政府要不断改善每个学校的办学条件,主要是增加对薄弱学校的各种硬件投入和经费支持,关键是配齐配好每所学校的教师、校长队伍,保障学校在软硬件的大体均衡,为每个孩子能享受基本均衡的教育提供各种条件。

实现教育公平学校应积极有所为。(1)学校要为每个孩子提供相等的教育机会,让所有学龄儿童都有书可读、有学可上,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不能因交不起学费或智力差点拒绝孩子入学,保证入学机会公平。(2)学校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让每个学生能享受大体均衡的教师资源。只有实现师资的均衡,教育公平才能真正实现,均衡教育才有其真实的意义。(3)学校要千方百计提高办学质量。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同时也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如果每所学校都能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革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让所有人民满意了,也就达到了教育公平的目标。(4)学校要关注弱势群体学生的教育。学校对弱势群体学生应该倾注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规范行为、填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缺少的家庭温情,增长知识。根据“水桶理论”,弱势群体学生发展了、进步了,教育公平也就基本实现了。(5)注意教育结果的公平。“我常常想一位山区的孩子和一位城市的孩子同时考取重庆南开中学,能说明他们的教育结果是公平的吗?”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的话引起我的沉思。是啊,农村的孩子仅仅就学习语文和数学、外语考上南开,而城市的孩子不仅学习语文、数学、外语,还学习美术、音乐、体育等其他的。从对人一生的影响看,能说教育结果是公平的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所以教育结果的公平应该从对孩子一生的发展的影响来看。

三、实现城乡教育统筹

第一,干部、教师队伍工程应该是实现统筹沙区城乡教育的关键。特别要进一步加强对薄弱学校干部教师培训的扶植力度,在培训经费和机会上给予倾斜,让薄弱学校学生享受优质的人力资源。除了采取集中培训之外,还可以让名校长、名师、市区骨干干部教师与薄弱学校干部教师结对子,给双方提出相应的职责进行考核。这既能充分发挥的这些市区骨干的作用以强带弱,提高全区干部教师的水平,还能整体提升沙区教育教学质量。

第2篇

增强推动科学发展能力 提高发展改革工作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在有些地方还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有所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剧,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竞争力不强等。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十分紧迫的要求。在这一关键时期,举措得当,就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应对失误,则可能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既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只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使我国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市发改委作为党委、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肩负着调控经济运行、谋划发展战略、编制年度计划、规划建设重大项目、指导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等方面的重要职责,特别是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更应当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注重破解发展难题和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真正将科学发展观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政策措施。

一、科学判断经济形势,加强发展战略研究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审时度势,善于从时间和空间上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要求和进程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能够在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发展变化中保持清醒头脑,高瞻远瞩,正确把握时展的趋势。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下,特别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建立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快速反应机制,切实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分析、监测、预警,及时化解矛盾和困局。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适应新要求的经济调控办法,既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使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的起伏。坚持以科学发展的态度、科学发展的眼光抓好发展战略思路的谋划,无论是选择目标、确定任务,还是制定政策、提出措施,都要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质量和效益,努力克服重增长、轻环境,重产业、轻成本,重速度、轻质量,重经济、轻社会的倾向,努力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当前,重点是积极开展全市“十一五”规划的评估,“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研究,研究提出重点产业“十二五”规划初步思路。抓住国家启动十个重要产业振兴规划的机遇,加强全市机械、纺织、轻工、食品、化工、建材、医药、冶金、盐业、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研究,筛选一批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积极争取更多的重点产业提升和技术改造项目纳入国家、省规划,争取项目审批和政策性资金扶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服务业健康发展。

二、努力扩大投资需求,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坚持把加大投入作为扩大内需、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加强投资调控、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的政策思路,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进一步促进“三农”、基础设施、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资项目建设,形成调控和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的有效机制。深入开展“投资项目建设年”活动,以项目为抓手,扩大投资规模,拉动经济增长。加强投资管理,认真落实投资工作责任制,建立投资运行监测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积极争取扩大内需项目资金,对已争取的中央新增1000亿元投资项目,抓好项目开工建设和管理;对已上报争取中央新增1300亿元投资及20xx年项目,积极向国家、省汇报衔接,落实中央预算内资金;对需国家、省批准建设的项目,抓紧落实各项条件,力争尽早批复开工建设。积极争取基建基金、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合作贷款和省调控资金支持,争取发行企业债券。确保中央投资及时拨付到位,进一步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抓好中央新增投资项目 管理,落实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及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确保项目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加大投资项目推进力度,根据市委、市政府加强“三大投入”的部署,对已下达的三批10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加强调度推进;建立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对确定的省、市重点项目及重大工程,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在项目立项、建设资金、用地指标、施工条件等方面优先保证,抓开工、抓形象进度,加快推进;认真落实市级领导具体抓重点投资项目制度,对市级政府主导类大项目一月一调度,争取神华国华寿光发电厂、黄大铁路、长深高速xx段、黄岛至xx重质液体化工原料输送管道工程、xx—青州公路昌乐至青州段、城区至滨海轻轨、潍日高速公路、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潍柴动力大功率柴油机技术改造、瑞森华光半导体照明用外延片管芯器件与应用产品、孚日薄膜太阳电池研发及生产、市奥体中心、市民健康中心、白浪河综合整治工程等一批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服务业投入,发挥服务业引导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适应服务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鼓励资本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向服务领域拓展,吸引市外资金投向服务业领域,确保服务业投资增长25%以上。大力发展服务业支柱产业,在加快培育“四大载体”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科技与信息服务、房地产、社区服务等支柱产业发展,特别要优先发展生产业,集中支持研发设计、软件开发、文化创意等一批高端项目建设,推动服务业向网络化、聚集化、品牌化发展。认真落实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创新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和协调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服务业考核机制,充分激发各级各部门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健全服务业统计体系,为科学指导服务业发展提供依据。根据国家、省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部署,结合全市服务业发展规划,重点做好统筹协调、体制改革、完善政策、优化重组、项目建设等工作,促进全市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

四、深化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改革创新是应对危机、寻求发展的动力。推动科学发展,必须有科学的体制机制作保障,市发改委承担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改革的职能,负责牵头推进一些重点领域的改革,要进一步理清改革思路,明确工作重点,不断完善推进改革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抓住我市被确定为全省深化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的重大机遇,全面强化改革创新,按照省里确定的改革内容和要求,突出重点,制定方案,搞好试点,全面推进,务求在解决“三农”问题、缓解土地约束、完善金融体系和投融资体制、搞活做强企业、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尽快创出一批在全省、全国领先的改革创新成果,为全省的改革提供借鉴,推动我市各项事业发展。

第3篇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开启思想解放的新时代,开启科学发展的新时代。科学发展内涵丰富,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人的自身的发展,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在。

党的事业需要科学发展。党的十七大强调,要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一方面,党的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的保障,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为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第一,党的事业需彰显科学发展的实践性。“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文秘杂烩网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其实践意义寓于并维系于科学发展之中。发展是党的事业最大的实践,强党兴国关键在于“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第二,党的事业需彰显科学发展的人民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以人为本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及其根本利益为本。科学发展要求执政党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价值取向,把解决民生问题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彰显政党政治的“民生因素”,突出科学发展的“人民性”,围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把执政为民、普惠民生作为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群众与党同心同德”。第三,党的事业需彰显科学发展的辩证性。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思辨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论基础是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论。“全面协调可持续”中的矛盾是前进中的矛盾、是朝向和谐朝向科学发展的矛盾。科学发展要求执政党全面而有重点地、整体而又协调地、健康而且永续地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第四,党的事业需彰显科学发展的政治正义性。政治因素是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法宝,它旗帜鲜明地对传统政治、经济、社会和伦理功利价值导向予以矫正,在整合资源中扶危济困,在统筹兼顾中维护公平,在扩大民主中保民有权,在促进和谐中彰显正义,全面反映广大群众对文明和谐社会形态的正义性诉求,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共富本质特征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

人的一生需要科学发展。人是自然之精华,每一个人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甚至还是政治的。人的一生不一定苛求“以天下为己任”,但正义的人生“己任关涉天下”。人的科学发展是支撑党的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石。马马虎虎不能强国富民,糊里糊涂难以安度本文来源:文秘站 一生,迷信盛行无从科学发展。人的一生是完成使命的历程,带着使命生活是人生的真义。其一,为责任而生活。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徐贲在《该怎样满足我们的需要》一文中说:人和人之间,并非孤立无关;人来到这世间,作为社会的动物,是订有契约的:物质利益的来往,有法律的契约;行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约。”生活的意义首先在于承担责任,承担工作的责任、家庭的责任、社会的道义。要有践履责任的激情,工作的攻坚克难需要激情的粘液,事业的进击腾升需要激情的养料,责任的承担践履需要激情的翅膀;要有践履责任的血性,立身处事基于刚强,干事创业依于正直,生存发展赖于正义,任何一种艰难责任的驱就、重大使命的归复,都需要血性的搏杀与正义的闯关;要有践履责任的意志,漫漫人生,迈越雄关,呼唤钢铁意志,意志使弱者气韵横生,让强者如虎添翼,它始于深刻切入,携卷执著渴望,秉持强劲力量,成于坚定追求,开辟通往成功的捷径。其二,为品味而生活。人活着活着,越来越觉着自己是为了追求一种道理、寻求一种感悟、体验一种品味而生活。生命的质量与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修养上的品味、文化气韵上的品味、生活格调上的品味。讲操守,有善良的德行、坚强的毅力、仁爱的品质、忠勇的心性、诚信的气度、廉洁的风范,塑造自己的良知,忠于自己的灵魂,永续地点燃生命之光;讲素养,有良好的素质、健康的志趣、得体的举止、宽广的胸襟;讲境界,有深邃的感悟、觉醒的灵魂、敏锐的思想、高远的精神,淡定从容,超越物质,努力进入精神的殿堂,在心底为自己建立一个牢靠而坚定的中心,把自己的灵魂寄居到那里。其三,为快乐而生活。生活的价值在于过程,生活的过程在于体验快乐。倡导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本身意寓着快乐。“快乐工作,美丽生活”须成为人生的理想法则。对己乐观,每种人都是从内心构建世界,乐观者时常在构建自己的天堂、做自己天堂的“堂主”,悲观者是在构建地狱、同时也在构建一个全人类的地狱;对人宽和,“当我们直接伤害了某个人的某种情怀时,还同时扼杀了与此相类似的一系列情感”,伤人更伤己,对人宽和可放大心气,排解戾气,怡悦神气;对事放达,“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随缘而动,随赏云花,放达欢愁,铸就和谐。

组工干部需要科学发展。组工干部是服务党员的党员、服务干部的干部、服务人才的人才,是全体党员的先锋队,是全社会的精神旗帜。选择了组工干部,就是选择了奥林匹克精神,就是选择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就是选择了率先科学地发展自我与升华自我,就必须在执行党的决策的坚定性上过硬、在服务大局的主动性上过硬、在把握组织工作的原则性上过硬、在严以律己的自觉性上过硬。当好组工干部,必须做“五种人”:一是做“能进能出”的人。能进,就是对组织工作心思能用得进、理论能学得进、业务能钻得进;能出,就是进入工作状态后能力能磨得出来、思想能悟得出来、作用能发挥得出来。组工干部只有既学得进、又用得出,才能真正为组织部门“所有”、为组织部门“所用”。二是做“能文能武”的人。组织工作要求高,组工干部必须素质全面,能文能武。既要政治素质高,又要业务能力强;既能写一点,又能说一点;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际操作水平;既对组织工作“线”上的情况了解,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上的情况了解,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了解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发展脉搏发展规律,了解地方、基层和群众的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谋划开展组织工作。三是做“能伸能屈”的人。组织工作是一种引人注目的管理工作,同时更是一种吃苦受累的服务工作,组工干部要知荣知辱,宠辱不惊,能伸能屈。既能感受工作中的快乐,又能正确对待工作中的辛苦;既对荣耀保持冷静,又对委屈保持平常心;既善于协调沟通与人为善,又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四是做“能上能下”的人。组工干部常有一种体会,鲜花经常在眼前绽放,掌声经常在耳边响起,然而拥有那份繁华的,往往是坐在轿子里的人。组工干部归根到底是“抬轿子的”。留守岗位是组工干部的常态。组工干部须以积极洒脱的心态正视现实,“漫随天上云卷云舒”,有机会就走马上任,为官一地,造福一方;没有机会就留守岗位,勇于负重,甘当人梯,乐为基石。五是做“讲政治、讲本色、讲特色”的人。“组工干部”本身就是一个政治名词,要名副其实,就要关心政治,融入政治,特别忠诚党的事业,率先做一个政治上靠得住的人;带头保持本色,诚信朴实,勤奋踏实,公道正派,本色为人,坚持活在本质中而不是活在现象中,活得真实可感而不是活得浮光掠影;站在更高的起点审视自我,不人云亦云、人为亦为,须有自己的价值理念、自己的 个性思想、形成自己一以贯之的特色精神,既活在面上更活在点上,既活在共性中更活在个性中,在融入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推进组织工作理论与实践、体制与机制、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不断增强组织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第4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成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现状

1.高校成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已经成为广大公民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就我国高等教育现状而言,已进入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1998年到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全日制招生数从108万增长到447万,2005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已经达到2300万,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1%。教育部部长周济宣布,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我国现已建立了—个基本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人数达到了2.5亿。但是我国的大众化教育发展目前还只处于初级阶段,区域之间发展非常不平衡,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利用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其他高等教育形式来满足这部分人的需要。服务社会是高校办学的三大功能之一,满足社会各个层面的求学需要是服务社会的直接体现,为大众化教育服务是绝大多数高校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求个人要终身学习,社会要为每一个人的终身学习提供条件、创造环境。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形成终身教育体系这个大的社会发展前提下,普通高校除了办好全日制普通教育外,还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国家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把为社会提供终身学习服务作为高校办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而成人教育既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校传统的办学层次,有继续办下去并办好的基础和条件,无须另起炉灶。成人教育作为一种办学形式,以其大众化、开放式、低成本、高效率和独特优势赢得了广泛的社会信誉,可以说,建国后的几十年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信誉主要是靠普通高校建立与发展起来的,没有普通高校作为依托,成人教育生存和发展下去是非常困难的。从近年来成人高考报名情况来看,普通高校以其品牌、资源及信誉优势—直成为绝大多数考生的首选,成人教育作为绝大多数普通高校的一个办学层次是客观存在的,现在和将来是轻易改变不了的。至今为止,成人教育仍然是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无法替代的,随着终身教育社会的构建以及从普通高校在其中所扮演的主力军角色来判断,成人教育毫无疑问是普通高等学校办学的整体组成部分,普通高校仍然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阵地。

2.高校成人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虽然在理论上高校成人教育在构建现代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从其现状来看,还没有实质性地承担起这一重任。

首先,在观念上成人高等教育在高校的整体布局中处于弱势地位。每个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都有其明确的建设定位,定位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教学和科研,而成人教育很少被纳入其中,没有将成人教育作为能最直接服务社会的功能来看待。甚至有相当一些高校对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的衡量远远大于对其社会效益的诉求。其次,在投入上,由于成人教育在高校布局中处于边缘地位,高校对成人教育发展模式缺乏规划,对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缺乏必要的投入,对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缺乏主动有效的监控。最后,反映在办学效果上,缺乏高校成人教育特色,出现规模与质量失衡、品牌与信誉错位现象。这一现象,显然是与用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不相适应的。因此如何把握发展节奏,统筹成人教育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是高校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用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成人教育

要推进高校成人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必须统一思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方向,理顺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关系,统筹教育的质量、规模、结构、效益,注重提高成人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不断提高办学效益,使高校成人教育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和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项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事业。

1.提升教育质量

为了保证高等教育办学质量,从2003年起,教育部开始对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教学进行质量评估,这充分凸显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等教育正从注重数量增加转移到注重质量的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同样关乎成人教育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和学校的声誉,最终关系到社会效益。在质量的保障与监控上,高校成人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有全日制教学的质量和监控标准作为参照。然而近些年有关成人教育质量的议论颇多,认为成人教育质量一度滑坡。这说明高校成人教育尚未能把这套质量保障与监控标准,转化为适合成人教育自身特点的做法。因此,在成人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没有质量上的提高,就是对教育资源的最大浪费。努力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就是建立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为大背景的发展的质量观。一方面重视教育过程本身的科学性,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加速教学内容的更新,加快考核制度改革。为此,就要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与学的总体过程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重视教育对象的多样性,由于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受教育者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性,必然要求多样化的成人高等教育与之相适应。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一刀切的人才培养模式,向高素质、通用型、适用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

2.控制发展规模

高校成人教育的特征是以高校为主体的高等教育的一个办学层次。其发展规模应与高校的发展规模相适应,高校的教育资源决定成人教育规模的发展程度。发展规模过大,势必会影响全日制教学与科研,也会使成人教育自身在资源利用上捉襟见肘:发展规模过小,会弱化高校在教育市场中的地位与影响,也不利于教育服务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发展规模的健康与科学,就是一方面顾及到高校全日制学生对教育资源的占有量,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成人教育学生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既考虑到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需求,又考虑到受教育者对教育资源能否充分的占有。

3.优化教育结构

高校成人教育优化教育结构的目标就是要使复杂多样的教育对象最大限度地掌握专业知识,强化学习能力,尽快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其主要内容是优化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课程结构和师资结构。优化专业结构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全日制专业结构为背景,增大成人教育专业结构的适用性、实用性。优化层次结构,就是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为契机,使专科、本科、研究生课程充分找到适合的社会需求层面。优化类型结构就是充分发挥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把教育推向社区、企事业,开展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培训。优化课程结构就是建立针对成人学习特点,以理论教学为指导,以操作实践为教学活动主体,以激发培养学习者学习能力为目标的课程结构。优化师资结构就是一方面充分利用高校教师理论水平高,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社会人才实践能力强的特点,打造混合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4.提高办学效益

提高办学效益,就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当然要考虑经济效益,对于高校办成人教育来说,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资源,努力扩展成人教育发展空间。当然更要重视社会效益,充分发挥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通过提高成人教育办学质量,提升学校声誉,打造品牌特色,得到社会的认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不矛盾,两者可以双赢,但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势必会影响到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的提高,则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

三、规范管理,确保高校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

第一,高校作为法人主体,要规范管理,依法治校。高校要把成人教育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从成人教育办学思想、体制设置、人员调配、资源配置、教学监控与评估等方面统筹规划,把成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机体。

第二,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加强教师师德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素质要求;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培训,构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打造懂成人教育学并适应成人教育特点的教师队伍;加强对教师的统筹管理,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提升高校成教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第三,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现代管理素质。增强管理人员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强化管理人员终身学习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优化管理技能。

第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以人为本”、可操作性强、开放式的教学管理目标。加快由学年制向学分制改革步伐,实现校际间课程互通互认,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教学效果考核制度。

综上所述,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高校成人教育保持健康、科学的发展态势,把成人教育改革与创新作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成人教育必将大有所为。

参考文献:

[1]谢维和.科学发展观与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4).

[2]吴启迪.在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论坛上的讲话[J].中国成人教育,2005(1).

第5篇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推动审判工作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为一切工作都离不开人,都要靠人去完成,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增强干警的工作责任心,激发干警的工作积极性,理应成为队伍建设和审判管理的重心,而强化目标绩效考核奖励,正是增强责任心和激发积极性的有效办法和途径。

为了增强调研活动的针对性,使调研成果运用于实际工作,切实解决本院存在的突出问题,院党组成员之间对调研课题进行了交流,大家认为:在新的形势下,法院工作面临收案大幅上升,审判力量不足;新类型案件、疑难复杂案件增多,队伍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办公办案经费紧张,“两庭”及信息化建设资金缺口大;执行装备落后,“执行难”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干部职级待遇偏低,影响队伍稳定;绩效考核奖励机制不完善,考核奖惩不严格,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不充分;审判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有些是需要区委和政府帮助解决的,如人员编制、办案资金、职级待遇等,对此,院党组将积极向区委和政府汇报,努力争取解决。有些问题如考核机制不完善,执行不到位,考核不严格,奖惩不分明等问题,必须通过完善制度,加大执行,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强化管理逐步加以解决。为此,院党组决定,把“强化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推动审判工作科学发展”作为全院的重点调研课题,以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奖励机制,进一步强化对党组成员、庭室负责人及干警的目标管理考核作为提高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的突破口,以此激发全院干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队伍管理水平,推动审判工作科学发展。

一、 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为审判工作科学发展奠定制

度基础

要使各项工作走上正轨,有序开展,规范运行,制定具体、实在、管用的制度是第一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是什么?对国家来说就是法律,对单位而言就是制度。无章可行,工作就会混乱,盲目。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没有终点的动态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管理者在制定制度时不可能做到绝对严密,完美无缺,因为实践是在发展变化的,制度也需要在实际执行中不断的修正和完善,因此,本院根据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后勤保障等需要,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案件流程管理时限若干规定》、《案件质量评查若干规定》、《本院二审发改案件、再审改判案件、错案责任查究办法(试行)》、《加强民事案件调解工作指导意见(试行)》、《民事案件速裁工作规则(试行)》、《执行款物管理制度》、《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档案借阅利用制度》、《各类案件诉讼文书材料排列顺序》等审判管理制度;《党组工作规则》,《考勤及请销假制度》、《加强干警教育培训若干问题试行规定》、《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暂行办法》等队伍建设制度;《调研信息工作规则》、《车辆管理制度》、《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后勤保障制度,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审判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发挥制度对审判工作、队伍建设的引导、规范作用

事实证明,制度制定以后关键是执行,再好的制度,没有人去执行或执行力不到位也是没有用的。从本院制度的执行情况看,效果不是很理想,一方面制度本身还不够完善、不够科学,操作起来不够客观;平时工作过于繁忙,工作台帐记录不全不详;人少案多的矛盾非常突出,干警工作压力很大,经常加班加点,导致执行制度不够严格。另一方面,没有把制度放到一个应有的高度并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是导致执行制度不严的重要原因,有时甚至用“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的借口让制度成了一种摆设,失去了制度应有的引导、规范作用。因此,要严格执行制度,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除了制度设计上的科学性、操作性外,制度执行时的严肃性、公正性乃是保证严格执行制度并能够以制度管人的重要一环。另外,严格执行制度,还需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尤其是领导者和管理者更要带头严格执行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全院营造一种尊重制度、严守制度的良好氛围。不能认为制度的执行是某一部门或某一岗位的事,任制度推行部门及人员忙的不亦乐乎,而被检查的单位却不痛不痒没有感觉。制度制定与制度执行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过程,没有各级管理者的参与和承担责任是不可能成功的。

三、强化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增强党组成员、中层领导及全院干警的责任心

制度是否科学,执行是否到位,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检验和证明,而强化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正是检验和证明制度科学与否,执行是否到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实施绩效考核时要掌握以下原则:即公开性原则:以让被考评者了解考核的程序、方法和时间等事宜,提高考核的透明度。客观性原则: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价与考核,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开放沟通原则:通过考核者与被考评者沟通,解决被考评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差别性原则:对不同类型的人员进行考核内容要有区别。我们过去也有考核制度,也在执行考核,但存在考核的透明度不高,掺杂主观臆断和个人情感因素,考核者与被考评者缺乏沟通,考核内容的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影响了我们考核的质量和效率。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深刻变化,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我们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的原则方法等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刻认识审判工作、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理清思路,重点完善《各部门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各部门工作目标管理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各部门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分解》、《干警目标管理责任书》等制度,通过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进一步增强党组成员、中层领导及全院干警的责任心,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推动审判工作科学发展。

四、重视考评结果的运用,激发全院干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6篇

一、维护党的政治纪律,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纪律保证

企业纪检监察组织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工作重点,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从指导思想上把握发展观、工作思路上体现发展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保证。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纪检监察工作、用纪检监察工作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始终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衡量纪检监察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自觉把纪检监察工作纳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部署之中,与企业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统筹兼顾。二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到实际工作中去。在工作思路上,要坚持从企业发展、改革创新、内部稳定等方面找准纪检监察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加强监督检查,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等不良作风,切实纠正和解决损害职工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保护职工群众的利益,保护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促进企业和谐建设。三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严肃党的纪律是坚持从严治党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要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和群众纪律。对妨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要坚决纠正,依法依纪作出处理,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

二、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充分发挥教育在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从业意识,增强拒腐防变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一要强化理想信念和党纪国法教育,以领导干部及重点岗位人员为重点,加强理想信念、党纪国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规范廉洁从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要制定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廉洁从业实施细则,通过开展廉洁承诺、述廉评廉、诫勉谈话等活动,形成有效管用的自我约束。三是积极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把廉洁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全体员工树立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四要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积极做好舆论引导,注意把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深入贯彻《实施纲要》,积极构建惩防腐败体系

要认真按照《实施纲要》的要求,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把改革和制度建设作为重点,切实加强惩防腐败体系建设,确保惩防腐败体系各项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一要做好构建惩防腐败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制定符合企业实际和特点的具体实施方案,从加强领导、组织协调、任务分解、责任到位等方面,确保机构、人员、经费和工作条件的落实,不断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二要始终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用制度和监督保证教育效果,用教育和监督推进制度落实,用制度和教育提高监督功能,形成有机互动。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各项工作,用发展的思路解决深层次问题,推进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三要实现构建惩防体系与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机互动,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作用,着力在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检查、建立考评体系等方面,落实和推进构建惩防体系的各项工作。四要按照构建惩防体系的实施方案狠抓落实。根据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对工作方案及时加以调整,使构建惩防体系工作更切合企业实际。

四、维护群众利益,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第7篇

关键词: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

消费源于需要。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有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恩格斯曾经把人们的消费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人对物质的需要是低层次的需要,它是有限度的;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历史的经验表明: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要,而“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可见,消费需要及其选择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直接的影响。

消费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检视

生存消费方式与传统农业经济社会

生存消费方式的诠释。生存消费方式是指为了维持家庭成员生命的延续和满足家庭成员生理需要的基本消费方式。满足生存需要的家庭消费过程包括满足生命的生产和生命的再生产需要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人的生理需要。生存消费可分为简单的生存消费和扩大的生存消费。前者是指家庭已有人口生命再生产的消费(补偿),后者则是指满足家庭新增人口生命的需要和生命生产与再生产质量提升的需要,其消费对象伴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具有很大的相对性。

传统农业经济作为一种处于长期均衡状态的特殊类型的经济,是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静态的经济,它的经济结构则由特定传统要素(土地、劳动、生产工具和技术等)组合成的一个有机结构体系,它包括土地所有制结构、农业种植结构、农产品加工贸易结构等。它具有技术状况长期大致保持不变和把生产要素作为收入来源的特点。但是,传统农业的农民是理性的,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是有效率的(舒尔茨)。因此在传统农业经济社会,人们的消费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要——吃、穿、住等,是一种较低层次的需求。

现代消费方式与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社会,现代的消费方式是主要指工业社会的消费方式,它与农业社会“生存型”的消费方式不同。人的需要不仅是量的增加而且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基本型需要发展到享受型需要。市场经济不仅造就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且使人的个体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一方面,要扩大现有消费量,把现有的消费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另一方面,要生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这样,就必然大规模地深入探索整个自然界,以便不断发现自然物的新属性以及加工自然物的新方式,以不断开发和满足社会的新需要。

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在凯恩斯消费主义理论的主导下,“大量投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不断循环。这样,一方面,使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步入了新的持续增长时期,物质消费水平达到了惊人的高度。另一方面,生活中巨大的浪费和高度的物质消费导致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例如,用过即扔的"一次性"消费商品和过分包装的商品,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造成大量生活垃圾。据统计,在美国,仅用于食品的包装就达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5,人均达130千克。同时,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效仿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及其派生的消费方式,使得过度消费方式向全球扩展。

由于工业社会的发展模式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刺激消费成了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生产经营者为了在生产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地推出超越人们"当前需要"的新产品,即创造一种新的消费时尚,使它最终扩展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价值尺度,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之一。可见,现有的消费方式源于现有的发展模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必然产生过度的消费方式。

我国社会消费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快速增长时期,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储蓄余额不断增长,个人消费支出稳定增加,社会消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供给制、半供给制消费向市场化消费转变。改变了传统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对居民消费采取“包”和“统”的办法,城乡居民消费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由生存需要为主向享受、发展需要转变。从90年代开始,居民用于吃、穿、用等实物性消费比值下降,而用于文化教育、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精神文化的消费比值不断上升。据统计,在农村,恩格尔系数由1990年时的58.8%下降到2003年的45.6%。在城镇,从1990年的54.2%下降到2003年的37.1%。

由传统型消费向超前型消费变化。随着小康社会的到来以及社会对财富和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构,一个优越、富裕有足够消费能力的社会新富群体正在形成,他们的超前消费与世界消费潮流相一致。这些新富们享受到了更高的生活水准,成了消费潮流的创造者和引导者。

由国内消费向国际消费迸发的趋势。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信息传递速度加快,消费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大城市居民在对国内名牌商品消费获得满足的基础上,开始热衷和追求世界各地的时尚和流行。而且越来越多的居民也乐于接受国际流行的时尚、款式和消费方式。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上涌现了一些畸形消费、流行铺张浪费甚至奢靡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有的是超越现实条件、盲目攀比,有的是斗富摆阔的奢靡消费,还有的是过度包装的蓄意浪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报告:200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482.4亿吨,其中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61.3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4.2%。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沿袭传统的大量消耗资源的数量粗放经营型低层次方式。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能源、资金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发展在总体上没有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局面。200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通过大量的对比分析表明:以2001年为例,我国单位产出能耗比单位产出能耗较高的美国高出2.3倍,比单位产出能耗较低的日本高出5.1倍,比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巴西等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58%。钢铁消耗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资源消耗水平,我国单位产出的钢铁消耗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9倍,是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的两倍以上。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世界的5%,但煤炭消耗约占世界的30%,电力消耗占13%左右,钢材消耗占25%,水泥约占50%。

用科学发展观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

“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而消费模式的转变是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之一,没有科学消费观的支持,科学的发展观也不可能彻底和牢固树立起来。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消费方式变革。

树立适度消费的理念。适度消费是指在满足生活需要范围之内,不过度地欲求。现代经济学把物质消费分为满足需要的消费和满足欲求的消费,“需要”是人们为了生活必须消费的东西,而“欲求”则是在需要之外,由追求心理上各种满足(如追求地位上的优越感、满足感、嫉妒、攀比和炫耀等等)而形成的一种需求。需要是有限的、相对稳定的;而欲求则是无限的。满足需要的消费是一切社会共同具有的,而满足欲求的消费则是工业社会所独有的。“欲求消费”在本质上是一种“异化消费”,它使消费与“需要”、“使用价值”相背离,过度地去追求不必要的欲求满足,势必造成巨大的浪费。对于普通人来说,适度消费由支付能力决定,超过支付能力的超前消费和过度积累的滞后消费都不可取。

培养“文化人”,用先进文化引导消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要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和第一消费力的作用,提高全民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根本上体现以人为本。而文化是发展的摇篮,用先进文化来引导消费活动,丰富消费生活的文化内涵,使人们物质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从而使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发展和提升,使人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人”。这样,就可以不断提高消费中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促进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协调。

实行循环消费。这就要求消费品生产所需资源是可再生的,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生产的消费品应能够循环利用。这种消费理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意旨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收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品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努力做到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以及坚持消费代际公正与代内公正的行为准则:当代人的发展及其需求满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或者同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

倡导资源节约型消费。节约型消费是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保证全社会有较高的福利水平的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首先,这里的“节约”与其传统意义有根本的区别:节约并不是吝啬,不是该花的钱不花,而是花尽可能少的钱获取更大的效益。节约不是过苦日子,消费不是铺张浪费,要科学、适度地消费。消费既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又要以人为本、扩大消费、公平消费。消费不是浪费,节约型消费要避免浪费。消费是必需的,但要绿色消费、环保消费。其次,这里的“节约”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节约。它是按科学发展观反映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人们在科学、合理、有效地消费后,应当而且必定将目光和富余的资源投向许多新的、陌生的消费领域,不断延伸出新型的消费种类,从而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般来说,节约有三个层面:决策政策层面、技术支持层面和资源使用层面。不同的层面,内容各不相同,又互相联系,甚至相互制约。三者协调,节约的内涵才能完整,节约的效用才能更大。因此,推行节约型消费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参与:通过政府消费、政府购买等方式,优先选用绿色产品、再生产品,制止资源过度消耗和奢侈消费的现象,为人们的日常消费作示范和引导;在消费领域全面推广和普及节约技术,鼓励消费能源资源节约型产品,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努力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逐步形成节约型消费方式;大力加强消费教育,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能源资源节约活动,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到来,人类的需求由物质到精神,由商品到服务,由有形到无形的不断提升,要用科学发展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逐步形成文明、节约、与国情相适应的消费方式,使之既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译本上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

第8篇

关键词:生态;科学发展观;比较研究

Abstract:TherearemanyconsistentaswellasdifferentviewsbetweenecologicalMarxismand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Thispaperanalyzestheirconsistenciesanddifferencesfromthefollowingaspects:theideologicalbasis,essence,theoreticalcore,basicrequirement,andfundamentalapproach,andpointsoutthat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candrawlessonsfromtheecologicalMarxismsoastobetterservethesocialistconstruction.

Keywords:ecologicalMarxism;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comparativestudy

“生态”(EcologicalMarxism)一词来源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教授本•阿格尔。他在1979年《西方概论》中第一次运用了“生态”这个概念,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建立了与生态学之间的关联。生态是西方的最新流派之一,也是当今最有影响的十大流派中较为活跃的一派。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社会内部的“和解”两大主题,研究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的解放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嬗变等问题,揭示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并通过重建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哲学,进行技术批判与消费主义文化和生存方式批判,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实现社会制度和道德价值观的双重变革,从而最终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化的,其中心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于,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表面上看,生态与科学发展观并不基于相同的现实基础,产生的理论背景、发展脉络和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应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实际上两个理论体系之间,观点的契合是主要的,即使有些观点有明显的差异,却可以相互为用,并不矛盾。

一、思想基础的比较

生态,也称生态学的,其理论基础在于和生态学的有机融合。如生态的代表人物福斯特和佩珀所认为的那样,历史唯物主义内在地包含了生态学和生态思维方式。应该说,在马克思那里,生态思想并不具有重要的地位,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谈论与生态问题息息相关的生产问题,却很少在纯粹意义上谈论生态问题。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是马克思有意还是无意的,他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如“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批判了黑格尔关于人居于超自然的地位的观点,提出了‘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完整统一体’的思想,并指出‘自然是人类的生命,但不是生活的手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以及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等问题上,‘生态学’与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1]。另外,生态继承了以作为理论基石的西方,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批判传统,像莱斯和阿格尔就受到马尔库塞相当大的影响。只不过与他们的前辈相比,生态者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相对温和,也更富有建设性。

科学发展观则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及作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处处渗透着立场、观点和方法。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主要是基于中国化的,面对的现实是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与科学发展观对于关注的点不同,偏好的理论也不一样,面对的现实情况也有明显的差异。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二者都是以作为理论的来源和基础,都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开放性,掌握了活的灵魂。

二、第一要义的比较

生态代表人物之间的理论并没有太多联系,应该说,不能形成一个系统,但在第一要义上却是基本相同的。如阿格尔断言,“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本马克思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经转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因此,当务之急是“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本质的见解出发,努力揭示生产、消费、人的需求和环境之间的关系”[2]。阿格尔转变了人们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看法,认为传统的经济危机已经转向了生态危机,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原罪,即利用环境代价换取财富,已经导致了经济增长的瓶颈,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无限性和环境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缓解矛盾,那么经济增长就会停滞,甚至会倒退。可见,阿格尔关注的决不仅仅是对于资本主义危机的解释和分析,问题在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这说明,他始终是以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的,这是他逻辑分析的前提。高兹认为:“‘对我们的经济从产品设计到消费和物质的再循环进行生态学的重建,……对能源、化工、运输和农业进行生态学的重建,……技术上的发明不仅必须有助于生态学的重建和理性化,而且还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缩短劳动时间成为可能,把我们从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使生产和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标准服从于社会——生态标准’,走向基于自我约束、更节俭、生态上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生态社会主义,达到真正的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统一,实现生活得更好、劳动与消费更少的社会。”[3]高兹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归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明确了要在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生态社会主义,发展是第一要义。从阿格尔和高兹的观点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生态学者无论给生态危机开出什么样的处方,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发展这个第一要义。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认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由此可见二者之间观点的相似性。应该说,生态与科学发展观所提的“发展”概念并不完全等同,前者更多的是在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意义上使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的增长,当然这种增长不能以生态为代价;二是,正如高兹谈到的那样,发展不仅是经济理性的,还应该是价值理性的。总的说来,生态关注的比较多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建立在人的解放基础上的人与社会的关系调整,而较少涉及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所使用的“发展”,强调的是一种和谐,是建立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个层面基础之上的。与生态相比,概念的内涵扩大了;作为一个分析系统而言,也更加全面和完善。

三、理论核心的比较

“生态考察了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提出了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的论断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问题,它研究的方向符合人类的健康发展趋势和美好愿景,它的研究目的是力图从制度层面探索生态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具有前瞻性和开创性,它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建立和发展,力图通过制度转变解决人与自然的对抗。”[4]由此可见,生态在谈及异化概念时,是以人为核心的,只有人才有异化;在谈及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时,将社会系统放在首位,因为只有以社会系统中的主体——人,作为分析的核心和逻辑的出发点,其他的分析才有意义,换句话说,此岸世界的真理探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而彼岸世界是遥不可及的;在趋势和目的方面,无论是通过制度还是其他手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都是为了人性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相比之下,科学发展观始终明确地将“以人为本”作为理论核心。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15从以上论述中可以明显看出,二者之间的观点趋同是主要的。当然,生态强调的“以人为本”,是从纯理性的角度说的,在他们的逻辑中,不分析人,其他的分析就抓不住重点,是徒劳的,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带有功利性质;另外,他们过多地强调人的解放与个性张扬,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维度,所以,很多时候不过是空批判而少建设,在很多方面往往容易被细节所迷惑,坠入就事论事和抓小放大的泥潭。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不仅源于对社会和自然规律的把握,还具有伦理层面的考虑。无论是依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都是追求人之善,是人全面发展的应然。所以,生态与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在总体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差异只在于对人的伦理态度和侧重点上,而这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四、基本要求的比较

很明显,生态认为,仅仅局限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是不够的。在高兹那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的物质丰富程度明显提高,社会地位有所改善,然而,这种改善不过是资本主义缓和阶级矛盾的一种手段。并且,无论资本主义采用什么方式给予无产阶级多少施舍,实质上,并不见得会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今日付出了一百万美元,是为了明日的一百亿美元。资本唯利是图的本性是不会泯灭的,相反,越是要提高资本主义的成本,资本主义就越是要加紧攫取,换取更多的财富。于是,自然成了牺牲品,这种牺牲到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就会达到发展的极限,而出现衰退。所以,利润动机同生态环境相冲突是必然的,利润最大化驱使人们破坏生态环境,把降低成本看得比保护生态环境更加重要,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按照奥康纳的总结,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一切社会的发展,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结构及态势的“不平衡的和联合性的”发展过程。[6]奥康纳还指出,资本主义积累导致一定程度的生态危机,由生态危机可能会引发经济危机,同时生态危机所导致的环境运动有可能会加重经济危机的程度。总的来说,在生态者看来,资本主义的危机就是人、社会和自然失衡的危机,就是片面发展的结果,就是资本运行的现实性危机。根据反向调节的原则,可以明显地推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样是会被生态所认同的。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5]15-16应该说,在基本要求方面,如上述分析的那样,生态和科学发展观在基本观点上能够达成一致。然而前者强调的不过是“平衡”二字,即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就社会的复杂性而言,这种关系只是众多关系中的一种,所以分析的结果难免流于片面,或者不过是空洞的说教;后者则强调四位一体,即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由于科学发展观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思想的部分,在中国社会中能够寻找到现实基础,并为现实世界的革命化起到促进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所以,科学发展观的实际影响要远远大于生态的“乌托邦”,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五、根本方法的比较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5]16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辩证法的思想,强调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要求用全面的、系统的、动态的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生态学者全方位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批判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自然资源垄断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对自然界所进行的掠夺行为;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批判了资本主义等级森严的管理体制及其破碎的劳动分工;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及其生活方式。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批判纳入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视野之内,与资本主义制度紧密联系起来考察。”[7]由此可见,在方法论意义上,统筹兼顾是二者认可的。生态尽管没有明确提出统筹兼顾的思想,但是从其关注的对象,包括制度批判、等级批判、异化批判和工业文明批判等维度考察,它并没有刻意突出资本主义的某一个部分,而是更加突出几者之间的联系。再如,生态的代表人物克沃尔认为,要实现生态社会主义,在所有制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经济制度方面,要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在实现条件上,要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全人类一起实现。从这里,生态的统筹兼顾思想也可见一斑。

虽然同样在方法论意义上坚持了统筹兼顾,所关注的视域却截然不同。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的现实国情为基础,站在整体的高度审视各个部分的协调与平衡,是一种治国的理论。生态主要是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因为其所秉承的法兰克福学派的传统,所以,在思想上侧重于批判,而建设性的东西受到限制。同时,由于生态的相关理论并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机制,这样一来,无论其有多么丰富的思想,也不过是一种值得参考而不具有指导性的理论而已,当然也就不会像科学发展观一样,不断地在实践中发展。这个发展过程基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又为实践所检验,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的真理性价值也要大于生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生态作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学派,其主流学者遍布在加拿大、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视野广阔,科研环境优越,尤其是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的理解和批判、对生态危机的本质分析等非常到位。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开放性的体系,与生态有较多的契合,这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和借鉴生态的思想。在观点契合的方面,应该说生态在有的方面研究得更为细致,这与其血缘关系和研究传统等因素密不可分;在观点分离的方面,对于科学发展观而言,合理的可以借鉴,不合理的可以作为警示,两者之间并不是一种对立关系。

参考文献:

[1]曾文婷.“生态学”与[J].学术论坛,2005(10):34-37.

[2]阿格尔.西方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86.

[3]吴宁.高兹的生态学[J].研究,2006(8):99-104.

[4]唐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资本主义到生态社会主义——西方生态的启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07(5):76-81.

[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第9篇

履行社会责任.支持经济建设。一是积极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交通运输、大型电力、燃气、水务、石油石化及先进制造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垄断性行业和国家重点支持领域重大项目的资金投入。如与三门核电有限公司签署了总额183亿元等值人民币的一期工程《金融服务合作协议》、3亿美元的《外汇贷款合同》,成为我行迄今为止单个授信金额最大的项目践行“绿色信贷”理念,加强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及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对国家或省级立项的风力发电、城市污水处理、火力发电环保改造等高新技术项目,通过品种安排、项目预审、“绿色通道”等途径,提供优质服务;严格控制国家限制的小化工、小化纤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入,加快实施对落后产能及落后生产工艺企业的退出: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贷款审批的重要参考因素.实行“政策合规”和“环保达标”一票否决制提高“理想之家”零售贷款产品标准化处理网点数量占比.优化“直客式”住房按揭业务流程.与省内12家知名房产中介机构联合营销.有效促进零售贷款快速健康发展.满足居民住宅等合理消费需求二是创新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引导企业使用新型金融工具。积极推介项目融资、银团贷款、现金管理、企业财务顾问及法人账户透支业务等新型、有特色的融资产品。如为恒逸集团、横店集团发行短期融资券.其中与恒逸集团签订的资金融资顾问协议开创了全国中行系统先河:第一只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信托计划——浙江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信托计划.为该公司筹集资金2.89亿元:与中银香港上海分行开展资产业务合作.由我行为企业出具融资性保函,南中银香港上海分行向企业发放贷款2O多亿元三是充分发挥中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网络和外汇优势.为外向型企业提供全面服务,配合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外汇避险”、“外汇理财”等产品,为企业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先后与米兰、东京、卢森堡、法兰克福等海外分行签订海外代付业务协议2亿美元,与米兰、法兰克福、东京分行签订3.5亿美元的“保付达”融资业务合作协议四是积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丁程。作为中国银行系统小企业贷款的试点行.我行积极支持省内资金实力强、业务潜力大、产品市场好及信用体系高的优质中小企业.缓解其融资难问题。针对小企业“短、频、快”的特点,创新开展存货质押及应收账款质押授信业务。在公司业务部设立了小企业事业部.由专业人员审核小企业融资申请。对符合条件的小企业融资需求.一般在2—3天内完成审批。截至2007年末.我行人民币各项贷款比年初增长23.30%;外汇各项贷款新增7,5亿美元.列四大行之首。

深化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加强授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继续完善风险管理政策框架.通过制订年度授信政策指导意见.明晰授信业务发展方向和行业风险分析及政策导向;以“实用、适用、实效”为目标,分区域推进辖内授信指引的制订丁作.明确区域内授信业务发展方向和重口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曾小平点。进一步提高集中审批工作质效,制订《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授信集中审批实施细则》.配套制订了评审会实施细则、零售贷款集中审批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优先评审BBB级以上、1亿元以下大额授信客户,保障集中审批流程的高质高效。积极创新授信执行工作,以“固基础、强管理、精细化、促发展”为工作指引,加强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实行档案、押品的集中化、标准化管理,加大清收处嚣力度,有效防范了授信操作风险、避免了不良资产反弹年末.我行不良资产余额比年初下降7.60亿元,综合不良率下降0.71个百分点.达到了“双降”目标。

完善内控体系.实现安全运营。进一步完善职能管理、合规控制、内部稽核三道防线组织开展“合规建设和风险管理年”活动.积极培育合规文化:在行内7个业务条线试行操作风险与控制评估(RACA)的推广工作.对辖内660家基层机构的业务经营权限、经营范围和内控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摸底、风险排序.实施业务经理派驻制,启动基层机构负责人合规履职评价工作.梳理所有业务系统柜员权限.提高基层机构整体内控水平:梳理规章制度3000余份,组织现场检查5000余次,同时加强非现场监控和检查做好反洗钱工作抓好案件专项治理和商业贿赂治理工作.做好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工作的检查评估,构建职责明确的责任追究体系开展网点金融安全评估达标活动.推进监控联网建设:守押社会化和金库集中工作取得了突破。已连续三年无“四类案件”、火灾事故和重大交通事故发生。提升队伍素质.建设先进文化。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抓好系统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创建、文明优质服务,有力促进了队伍建设和良好风气的形成.辖内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建成率分别达91%和90%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队伍素质。开展“奥运服务月”活动.组织以奥运为主题的服务竞赛,服务改进效果明显.在总行文明优质服务作全面检查中获满分。

2008年.中行浙江省分行将继续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金融强省”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加强内部机制创新和业务产品创新,调整业务、客户、货币三三大结构,深化制度化建设、系统化建设、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内控、防范风险,抓住机遇、练好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我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实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一、夯实经营基础、完善管理机制,涵育发展原动力夯实产品、客户、网点三大基础。一是完善产品研发和推广机制,夯实产品基础.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开发和推广产品.利用合适的产品去营销客户和抢占市场;二是完善客户准人退出机制.夯实客户基础.巩固核心客户,拓展重点客户,扩大基本客户群.实施客户分类管理和分层服务,实现客户价值回报的最大化;三是优化服务渠道机制.夯实网点基础,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基础,以网点转型为抓手,合理规划网点布局,优化功能分区和服务界面,提高网点的服务能力、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资源配置、激励约束三大机制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达到“人尽其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科学配置人才资源:改进培训方式.注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注重文化引导,增强员工投身发展的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二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达到“物尽其用”进一步探索与创新财务资源配置途径.完善业务激励分配机)制.优化固定资产配置机制,推进经济资本配置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和资源使用的边际收益.发挥财务导向作用。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体现“多劳多得”。加大对重点业务的激励力度,充分体现“多挣、多花、多贡献”的原则,强化绩效观念,用机制保障联动营销、捆绑营销.同时关注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防止短期行为。

加强创新实践。抓好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的创新.进一步深化“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抓好内部改革创新,包括组织架构的调整、机制的转变、流程的整合等;抓好业务、产品创新和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创新。通过理念、管理、产品及营销的创新,推动各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结构调整、力求协调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今年.我行将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各项业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经营计划为:人民币存款增长20.97%,人民币贷款增长13.58%.外汇贷款增长11.98%,中间业务净收入增长39.33%,本外币净利润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继续实行“客户结构、业务结构、货币结构”的调整。在公司业务领域.重点服务我行重点支持类行业客户,积极拓展适度支持类行业客户.坚持退出“三高过剩”行业以及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不高的企业:在个人金融领域.以优质客户为主要目标.积极推行电子银行服务:在金融机构领域.以总行级客户和浙江省内重点法人金融机构为主.大力发展与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合作。以做大中间业务和做实负债业务为工作重心.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作为改善业务结构、平衡风险、提高效益的重要战略予以狠抓。

坚持“四个协调”发展一是对公和对私业务协调发展平稳发展对公业务,改进增长方式和盈利模式:加快发展对私业务,稳步提高对私业务的收益贡献度。加强公司、资金、国际结算、个人金融、银行卡等业务线的联动和交叉销售。二是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协调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稳健发展资产业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积极发展负债业务,正确认识其基础性作用.确保平稳发展;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拓宽收费领域.提高中间业务的收益贡献度三是本币和外币业务协调发展。既要巩固外币业务这一传统竞争优势.保持领先地位.又要抓好人民币业务这一关键.提高利润水平、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四是各地区协调发展。做大一类地区.提高一类地区在当地的市场份额:做强二类地区.提高二类地区在全辖的整体贡献率:做精三类地区.注重内涵式发展.以质取胜。三、注重发展质量、坚持从严治行.提升风险控制力

提高授信审批质效.支持业务前端提升市场竞争力。继续动态推进流程整合.加强过程质量效率管理加强政策指导.推进授信结构调整.强化授信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综合收益能力提高加强市场环境研究和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根据经济周期变动趋势,及时调整业务发展重点.提高抵御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

贯彻“从严治行”方针,继续强基础、抓基层,持之以恒地抓好内控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健全内控长效机制,发挥好一道防线的基础作用、二道防线的关键作用和三道防线的保证作用.把内部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抓实、做细,打造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识别和防范体系.从源头上防范各类风险.确保依法合规经营和安全稳健运营。

四、加强队伍建设、锻造服务品牌,优化整体软实力

第10篇

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1940年在《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经济学”这个术语,并根据这一思想写出了《中国经济原论》(后修订本改名《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应当说,无论是从提出“中国经济学”的初衷,还是从《中国经济原论》的思想,或是从经济学本身的学科性质来看,探讨中国经济问题的“中国经济学”,都具有特定的固有涵义。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开展相关讨论以来的有关文献看,关于“中国经济学”有两种对立的看法,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为“少数派”;主张建立“中国经济学”的是“多数派”。赞成建立“中国经济学”的“多数派”,相同点是都主张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出发进行基本理论的创新,实现经济学的中国化或本土化;不同点是对“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理解,有“窄派”和“宽派”两种观点。以刘诗白、洪银兴为代表的“窄派”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以于光远、谷书堂为代表的“宽派”则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中国现阶段,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究竟有没有以及需不需要“中国经济学”呢?

事物具有个性。每个国家的经济问题,都具有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差异性。“任何一个社会,它的自然条件,从而它的历史条件,不能与其他社会恰好一致。”但并不是存在差异就需要建立国别经济学。王亚南认为,发达的法国、德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有一定特殊性,也有在理论上总结的必要,“但从整个经济学的世界性一般性上讲,它们却格外显得破碎支离,从而,把它们在对英国经济理论的对立意义上,冠以国别的,或有‘德国的’,‘奥国的’,‘美国的’形容词,那不但对其现实的一般妥当性,无何等益助,且反而表现那都不过是资本制经济在它各发展阶段,在个别国家特殊条件下的有局限性的意见而已。”王亚南进一步指出,只有一国的经济形态在质上具有特殊的规定性,只研究一般的共同的规律难以深入地把握问题的实质时,国别的经济研究才能形成独立的经济学。

中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任何国家市场经济建设的条件、过程、目的等,在本质上都是不同的。特殊性之一,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历史文化、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等客观情况,与其它国家有根本性的区别;特殊性之二,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既要破除计划经济又要建立市场经济,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之三,虽然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也已有10余年,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相当低,发展也极不平衡;特殊性之四,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是公有制占主导的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利益分配方式、宏观调控方式等,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特质的。

因此,中国目前需要且应当建立“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其例解,其引证,尽可能把中国经济实况作为材料”,“特别有利于中国人阅读,特别会引起中国人的兴趣,特别能指出中国社会经济改造途径”的“中国经济学”。经济学界“少数派”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是不准确的和缺乏根据的。

那么具体说来,“中国经济学”的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呢?

事物又有共性。“中国经济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经济学。王亚南指出:“经济学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科学。科学上研究的诸般法则,都是有一般性的,比如经济学中的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乃是从现代商品货币经济关系中发现出来,无论哪一个国家,只要它的商品货币关系确立起来,它就必然会有那种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等在其中发生作用,而由这诸般法则综合起来构成的经济学,也就可以看作是这个国家的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说明书’。”因而“经济学在当作科学的限内,不允许带上‘国别’的帽子,来破坏它的一般性。正犹如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等,不允许带上英国,美国,法国或德国的帽子一样。”

事实上,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抽象意义上说,商品的内在矛盾和企业的性质是相同的,商品经济规律也是相同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只能是一套而不能是多套。即使是生产关系,本质上说也都是经济利益关系,同样有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广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作为研究生产一般和生产关系一般的科学,不论在哪个国家、在什么背景下研究,基本的原理和结论都应当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作为科学的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属于全人类,各国都能相互理解和交流,都能共同探讨和应用。

[next]

王亚南强调指出:“在理论上,经济学在各国尽管只有一个,而在应用上,经济学对于任何国家却都是不一样。”只是为了科学的慎重起见,才没有使用“中国经济学”的名称的《中国经济原论》户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实践和真实写照。中国今天要建立的“中国经济学”,也是运用世界性的经济学一般原理,包括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来研究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

这种特定的“中国经济学”,具有固有的明确涵义。“中国经济学”需要有理论经济学的内容作基础,但根本任务不是理论经济学创新,而是应用理论经济学来分析特定经济问题,“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来考察中国经济,并在整个中国经济中来分析各部门或各种形态的经济。”研究的主体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的范围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全过程,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过渡时期的特质经济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因此,科学的“中国经济学”,并不是在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基础上,“窄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或“宽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正确理解和定位“中国经济学”,树立“中国经济学”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不利于科学地研究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特殊规律,也不利于通过有关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还不利于中国政府制定切合实际的宏观经济政策。

认为“中国经济学”是先进行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然后再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者然后再来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总体,既不利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也不利于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研究。

经济学讲分工,研究经济理论也需要分工。把特定的“中国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混同一起,对于“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来说,容易导致主题不明确,影响问题的深入探讨;对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而言,则易于限制视野,阻碍基本经济理论的创新。

中国的特定经济问题中,也包含着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因此在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时,可能会引发理论经济学的创新,并且这一创新还可能用来分析中国现实经济问题,但这一创新本身不属于“中国经济学”的范畴。从中国现实市场经济问题出发,进行理论经济学创新,与从中国特定的经济问题出发,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根本的区别在于视角和目的的不同。“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视角和目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理论经济学则是一般性的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

特定的“中国经济学”,虽然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目的都是明确的,但研究的基础包括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治经济学,总结成熟市场经济的可供借鉴的西方经济学,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如何运用两大理论体系和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来建立“中国经济学”,需要从多层面、多角度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中国经济学”的不同流派,这是“中国经济学”走向成功的标志。同时,以中国市场经济问题为基准,站在总结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高度,创造具有世界性的经济学,并形成不同的流派,这是中国理论经济学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

区分“中国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有利于中国经济理论界正确对待不同性质的经济学,一方面集中力量研究“中国经济学”,以更好地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为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和振兴中华服务;另一方面集中力量研究理论经济学,使经济学走向世界,冲击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世界经济学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与文献:

[1]王亚南文集:第1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2]王亚南.中国经济原论,王亚南文集:第3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3]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147.

[4]于光远.《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序[J].经济学问题探索,1997,(9).

[5]谷书堂.再谈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的发展[J].经济经纬,1999,(1).

[6]刘诗白.中国经济学构建的若干问题[J].经济学家,1997,(1).

[7]谷书堂,顾颉.理论创新与中国经济学之发展[J].经济评论,1998,(2).

[8]盛洪.会有经济学的中国流派吗[N],南方周末,1997—10—10.

第11篇

在大学生成才教育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点就是要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成才观。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关键就是要建立自身完善的思想体系,学会独立自主的进行思考,不要依赖别人,做事情必须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后,坚持不懈的努力来达到最终的目标,不要半途而废,更不能有困难就想找别人帮忙,要养成独立思想问题的习惯,并且还应该协调自身的知识储备,首先通过自我审视发现自身不足,然后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不足,使得自身的思想体系趋于科学合理化,可以多听取别人的建议,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听取别人的建议,但是也是只能作为参考,还是要以自己的主观判断为主,丰富自己的各方面知识和能力水平,加强大学生对于外界社会的认识,我们学生的学习也不只是在学校课堂,本身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多实践和锻炼,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工作中,用于人际交往中,最终使得大学生能够从容面对激烈的竞争,还必须要全面的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能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对应着科学发展观的相应的要点,在大学生成才观中也有几个要点: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自觉学习、个性发展;全面协调;理论联系实际。

二、规范大学生日常行为

针对当前大学生日常生活出现的不规范现象,我们可以利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当前大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养成学习和生活的良好习惯,坚持早睡早起,坚持一日三餐,坚持劳逸结合,使得大学生能够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学习等有意义的事情上,不要过度熬夜疲劳,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都应该在白天利用好,不能黑白颠倒,有许多学生迷恋于网络游戏,白天本来是在学校课堂中应该认真听讲的时间,有的学生却没有把时间利用好,晚上熬夜玩游戏,白天困的只能睡觉,必须加强对自身的管理,这也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大学生以人为本就是要加强对于自身的习惯管理和控制;如果自己不能管理好自己,就不能总是指望着别人来管理或是照顾了。自己可以和自己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对比,不用看别人的进步和退步,通过和自身的对比,就知道自己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自己看自己能更好的了解自身的问题,就好比时常照镜子一样,发现问题并且能够及时解决自身的不足。此外,科学发展观中的协调精神还指导当前大学生处理好其和周围同学或者是老师的关系,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美满的生活学习氛围,要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的大集体中,我们不能把自己孤立起来,我们在学校要有同学,在社会要有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也就是这个道理,很多时候,我们来完成一个任务,都不是自己的能力就能够做好的,任何时候都强调了一个团队精神,也就是要处理好人际关系,这个很重要,有一个好的性格,好的人品,好的生活习惯,才会有好多朋友喜欢和你接触。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学校中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到社会中才能更加游刃有余的处理好同事和领导的关系。

三、加强大学生对于未来的规划和思考

针对当前大学生普遍的对于未来较为迷茫,缺乏科学合理的人生规划的现象,我们可以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大学生对于自身的未来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尤其是面对着当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当前大学生更应该合理的规划好自身的未来发展道路,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合理的分析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和社会需要,然后再结合自身的理想和实际能力状况制定自身未来的发展前途,当然前提就是大学生要学会合理的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积极弥补自身不足的地方,使自身获得全面的发展,然后再结合自身的职业理想选择自己想要从事的岗位或者工作,只有如此规划出来的未来职业道路才是科学合理的。当然大学生必须要意识到就业的严峻性,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形势,在校大学生必须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知识层面,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工作能力。能争取在校内入党,并且担任干部,来锻炼自身的能力。不要轻视这样的锻炼机会,凡是在校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毕业后到社会一样也是很出色的,能够很好的表达自身的观点,组织领导团队业绩都很出色,很受领导的赏识。说明在学校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人都是在成长中学会思考,不断长大,不要害怕失败,而是应该坚定目标,合理规划,不断思想学习,人生的道理上就会越走越平坦。

四、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第12篇

论文摘要:从理论上对大学图书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个人观点,认为大学图书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条件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本质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根本要求是全面发展;基本保障是和谐发展;重要基础是实现学校优先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创新。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当今各行各业寻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样,它也是大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1大学图书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条件是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在当前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大于挑战。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要求图书馆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解放思想是图书馆发展的永恒主题。不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发展,没有生命力。开拓创新就是要善于超前思考,敢于标新立异,通过探索图书馆发展规律、遵循图书馆发展规律、运用图书馆发展规律,把握图书馆发展的主动权,激活图书馆发展的新动力,创新图书馆发展模式,提高图书馆发展质量。

2大学图书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图书馆的必然选择。在图书馆服务中,要以读者为本;在图书馆管理中,要以馆员为本。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价值理念、发展理念、战略理念,这是人的观念上的一次历史性进步。图书馆以读者第一,服务育人为宗旨,根本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发挥作用。总之,图书馆就是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最高服务理念,以自己的服务让读者感受到美好,体验到快乐,充实其知识,增长其智慧。

3大学图书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全面

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同样,促进图书馆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图书馆的全面发展,必须实现发展思路的战略性转移,从布局调整转向功能提升,从重馆藏转向重读者,从重收藏转向重利用,从建大楼转向出人才。全面发展,一要致力于提高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图书馆立身之本,服务是大学图书馆的首要责任。图书馆服务育人的质量说到底还是体现在服务质量上。二要致力于突出特色,有特色才有生命力。突出特色的关键是坚持科学定位,选准方向,不断创新,重点突破,在培育特色中形成和强化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三要致力于统筹协调。人才是发展之本,要坚持以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核心;学科服务和知识服务是发展之源,要坚持为学科服务和教学科研服务;服务学校是发展之基,要坚持以学校发展为己任。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四要面向社会,致力于主动服务。大学图书馆面向社会是适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求,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大学扩招读者人数激增和文献信息资料价格猛涨的双重压力下,大学图书馆要想发展,必须寻求新的文献保障体系和服务手段来缓解矛盾。其中,走联合、合作之路,实现资源共享已成为大学图书馆界人士的共识。大学图书馆要发展,就不能脱离社会、远离经济,只有面向社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4大学图书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保障是和谐发展

4.1图书馆和谐发展不是停滞不前,而是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停滞不前谋求和谐,只能是局部的和谐、暂时的和谐、表面的和谐,这种和谐经不起历史的检验。和谐发展必须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坚持以和谐保创新,以创新促和谐。和谐与创新既相互对立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谐,就是要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建立秩序,维护公平,保持平衡。创新,就是要突破规则,打破平衡。超越现状,效率至上。和谐发展的关键点是和谐的平衡机制和创新的动力机制的有机统一。

4.2图书馆和谐发展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在利用矛盾、化解矛盾中促进和谐

图书馆的每一个环节、第一类群体之间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关键是能够正视矛盾、驾驭矛盾、控制矛盾和化解矛盾。

4.3图书馆和谐发展不是没有差异,而是“和而不同”,丰富多彩

我国古代思想家主张“和”,而不是“同”。如果都是“同”,同则不继,则无发展。一种声音单调而不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称不上美味。有差异才能互补,才能百花齐放,做到孔子所倡导的“和而不同”。“和”是共性,“不同”是个性,“和而不同”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和”指要符合国家教育方针,顺应图书馆发展规律,“不同”指图书馆要有自己独特的办馆理念;“和”指馆员之间、读者之间及馆员与读者之间人格的平等、合作的真诚,“不同”指个性张扬,健康竞争。

4.4构建和谐团队是大学图书馆和谐发展的关键

图书馆要和谐发展,关键要有和谐的团队。和谐团队可以为全体人员提供和谐的工作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舒适的工作环境,可以使全体人员的职业道德风尚、价值观念统一在一个目标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可以使全体人员各尽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谐的团队包括领导班子的和谐、党政工之间的和谐、领导班子与馆员之间的和谐、馆员与馆员之间的和谐。其中,位居首要的是和谐的领导班子,这是一个团队和谐的基础和前提。班子成员应协调一致,形成一个团结、实干,富有战斗力的堡垒。领导班子与馆员的和谐关键在于班子成员要有较高的领导水平,深入基层,关心群众,能解决困难,化解矛盾,为馆员营造一个和谐公正的工作氛围。馆员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增进了解和理解,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互相促进,形成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和谐的领导班子,加上和谐的馆员队伍共同组成了图书馆的和谐团队。当图书馆这个集体有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精神道德追求,就能把全体馆员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巨大无比的精神合力,进而成为推进图书馆工作协调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超级秘书网

第13篇

第一、我非常赞同“不发展最不科学”的说法。我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发展要符合经济规律,发展能够反映客观条件和社会需求的各种变化。不符合经济规律,最后都会导致不发展。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发展意味着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是一个落后的国家,所以要以发达国家的水平作为标杆。他们人均GDP达4万美元,将来会达到5万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跟他们一样的速度,要发展得快一点。他们不断有新技术出现,还在不断创新,我们速度慢一点就永远赶不上。

第二、科学发展怎样以人为本?这不仅仅是创造GDP的问题、产权的问题、完成工业化进程的问题。工业化的真正的、最后的、以人为本的衡量标志,是就业有多少。怎么能够缩小工农的差距,怎么使农民更多地转移出来,这是全国性的问题,不是区域性的问题。很多工业发展的问题、新型工业化的问题、产业结构的问题、要发展什么不要发展什么的问题,最终都是解决就业的问题。我们可以搞高新产业,但同时也想到,我们有几亿人还要就业。

第三、符合经济规律的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发挥后发优势,怎么能够减少学习的成本、怎么能够走捷径,在吸取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缩短我们发展的差距。我们要大力学习、集成现代先进技术和先进做法,包括管理、包括政策,通过学习尽快走到前沿,走到前沿才能够创新;如果一直跟在后面,我们仍然是在啃人家已经啃过的馒头。后发优势在我们这里体现得比较清楚,我们一开始就要利用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当然在合理的成本范围之内),我们不再回过头来搞那些傻、大、黑、粗的东西,我们尽可能一上来就朝绿色的方向上靠。现展经济学,这些年的主要成就,就是强调后发优势,如:资本的外溢效应、知识的扩散效应,这些方面应该给予高度重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开放,一定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第四、关于后发优势和创新的关系。创新不仅仅是要搞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各行各业都应该创新。我们讲创新,不是说这个产业不创新,那个产业创新。如果我们需要搞各种产业的话,我们就应该去搞,但是都要在努力创新的基础上。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是创新的发展的道路,不要把它局限为:发展哪个产业就叫新型工业化了,不发展哪个产业不叫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意味着我们学习先进经验,意味着我们要创新。背后的涵义是环保、提高效率等等。

第五、科学发展意味着提高资源效率。但是提高资源效率并不等于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就不要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如果我们的社会、我们人民的消费,还需要盖房子,我们就不可避免还需要钢、水泥,还需要用资源密集型产品。在资源问题上,能源问题上,最核心的是怎么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而不是就不用这个资源。能不能提高效率,能不能环保,这是科学发展的要求。

第六、资源约束问题。经济学的根基就是资源的稀缺性,这是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只根据我们自己有什么资源,才发展什么产业,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不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就可以发展起来,我们更应该从全球的角度来思考资源。老听见有人说,我们怎么能搞这个,搞那个呢,我们没这个没那个。我们建大港的意义就在于用全世界的资源来发展自己,我们中国1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我们要发展就一定要从全球的角度来思考资源问题。资源的约束,资源的稀缺性更要求我们提高资源的效率。科学发展、转变生产方式,含义是提高效率,符合经济规律,而不是说这个经济结构就是科学发展观,那个经济结构就不是科学发展观,没有效率,怎样的经济结构都不是科学发展,都不是新型增长方式,哪怕你搞的全是高新科技,你仍然可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第七、科学发展意味着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我非常赞同用幸福指标来衡量我们的发展,科学发展需要关注社会和谐,关注社会问题,关注社会成本,在我们这个发展阶段特别重要。人均GDP到了两三千美元以上的阶段,大量的农民还没有转移出来,需要我们政府更多地关注社会平等、和谐的问题,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关注。

第八、科学发展意味着环保。除了环保还有一个全球变暖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地方的环保,也是全球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个绿色的含义,还是一个更大范围的生态和谐的问题;这不是一百年前,二百年前一些国家的问题,而是必须纳入现在发展战略的政策思考。环保本身也可以提高效率,循环经济本身是提高效率。反过头来说,循环经济如果在经济上无效率的话也很难持久。:

第九、我们怎么用制度来保证科学发展。发展经济学本身也包含着一些制度的创新和制度的改革。我们国家是体制转轨国家,又是发展中国家,一种双重身份,改革的问题就特别重要。一个大的发展时期,特别需要在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政治体制、政府体制方方面面加大改革的力度,用改革来促发展。以下几点特别重要:

一、是如何使多种经济主体发挥创造力。现在我们大的国有企业在起主导作用,还要考虑怎么能够通过各种政策和制度鼓励各种经济形式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14篇

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1940年在《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经济学”这个术语,并根据这一思想写出了《中国经济原论》(后修订本改名《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应当说,无论是从提出“中国经济学”的初衷,还是从《中国经济原论》的思想,或是从经济学本身的学科性质来看,探讨中国经济问题的“中国经济学”,都具有特定的固有涵义。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开展相关讨论以来的有关文献看,关于“中国经济学”有两种对立的看法,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为“少数派”;主张建立“中国经济学”的是“多数派”。赞成建立“中国经济学”的“多数派”,相同点是都主张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出发进行基本理论的创新,实现经济学的中国化或本土化;不同点是对“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理解,有“窄派”和“宽派”两种观点。以刘诗白、洪银兴为代表的“窄派”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以于光远、谷书堂为代表的“宽派”则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中国现阶段,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究竟有没有以及需不需要“中国经济学”呢?

事物具有个性。每个国家的经济问题,都具有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差异性。“任何一个社会,它的自然条件,从而它的历史条件,不能与其他社会恰好一致。”但并不是存在差异就需要建立国别经济学。王亚南认为,发达的法国、德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有一定特殊性,也有在理论上总结的必要,“但从整个经济学的世界性一般性上讲,它们却格外显得破碎支离,从而,把它们在对英国经济理论的对立意义上,冠以国别的,或有‘德国的’,‘奥国的’,‘美国的’形容词,那不但对其现实的一般妥当性,无何等益助,且反而表现那都不过是资本制经济在它各发展阶段,在个别国家特殊条件下的有局限性的意见而已。”王亚南进一步指出,只有一国的经济形态在质上具有特殊的规定性,只研究一般的共同的规律难以深入地把握问题的实质时,国别的经济研究才能形成独立的经济学。

中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任何国家市场经济建设的条件、过程、目的等,在本质上都是不同的。特殊性之一,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历史文化、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等客观情况,与其它国家有根本性的区别;特殊性之二,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既要破除计划经济又要建立市场经济,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之三,虽然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也已有10余年,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相当低,发展也极不平衡;特殊性之四,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是公有制占主导的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利益分配方式、宏观调控方式等,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特质的。

因此,中国目前需要且应当建立“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其例解,其引证,尽可能把中国经济实况作为材料”,“特别有利于中国人阅读,特别会引起中国人的兴趣,特别能指出中国社会经济改造途径”的“中国经济学”。经济学界“少数派”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是不准确的和缺乏根据的。

那么具体说来,“中国经济学”的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呢?

事物又有共性。“中国经济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经济学。王亚南指出:“经济学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科学。科学上研究的诸般法则,都是有一般性的,比如经济学中的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乃是从现代商品货币经济关系中发现出来,无论哪一个国家,只要它的商品货币关系确立起来,它就必然会有那种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等在其中发生作用,而由这诸般法则综合起来构成的经济学,也就可以看作是这个国家的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说明书’。”因而“经济学在当作科学的限内,不允许带上‘国别’的帽子,来破坏它的一般性。正犹如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等,不允许带上英国,美国,法国或德国的帽子一样。”

事实上,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抽象意义上说,商品的内在矛盾和企业的性质是相同的,商品经济规律也是相同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只能是一套而不能是多套。即使是生产关系,本质上说也都是经济利益关系,同样有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广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作为研究生产一般和生产关系一般的科学,不论在哪个国家、在什么背景下研究,基本的原理和结论都应当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作为科学的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属于全人类,各国都能相互理解和交流,都能共同探讨和应用。

王亚南强调指出:“在理论上,经济学在各国尽管只有一个,而在应用上,经济学对于任何国家却都是不一样。”只是为了科学的慎重起见,才没有使用“中国经济学”的名称的《中国经济原论》户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实践和真实写照。中国今天要建立的“中国经济学”,也是运用世界性的经济学一般原理,包括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来研究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

这种特定的“中国经济学”,具有固有的明确涵义。“中国经济学”需要有理论经济学的内容作基础,但根本任务不是理论经济学创新,而是应用理论经济学来分析特定经济问题,“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来考察中国经济,并在整个中国经济中来分析各部门或各种形态的经济。”研究的主体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的范围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全过程,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过渡时期的特质经济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因此,科学的“中国经济学”,并不是在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基础上,“窄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或“宽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正确理解和定位“中国经济学”,树立“中国经济学”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不利于科学地研究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特殊规律,也不利于通过有关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还不利于中国政府制定切合实际的宏观经济政策。

认为“中国经济学”是先进行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然后再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者然后再来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总体,既不利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也不利于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研究。

经济学讲分工,研究经济理论也需要分工。把特定的“中国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混同一起,对于“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来说,容易导致主题不明确,影响问题的深入探讨;对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而言,则易于限制视野,阻碍基本经济理论的创新。

中国的特定经济问题中,也包含着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因此在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时,可能会引发理论经济学的创新,并且这一创新还可能用来分析中国现实经济问题,但这一创新本身不属于“中国经济学”的范畴。从中国现实市场经济问题出发,进行理论经济学创新,与从中国特定的经济问题出发,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根本的区别在于视角和目的的不同。“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视角和目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理论经济学则是一般性的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

特定的“中国经济学”,虽然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目的都是明确的,但研究的基础包括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治经济学,总结成熟市场经济的可供借鉴的西方经济学,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如何运用两大理论体系和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来建立“中国经济学”,需要从多层面、多角度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中国经济学”的不同流派,这是“中国经济学”走向成功的标志。同时,以中国市场经济问题为基准,站在总结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高度,创造具有世界性的经济学,并形成不同的流派,这是中国理论经济学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

区分“中国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有利于中国经济理论界正确对待不同性质的经济学,一方面集中力量研究“中国经济学”,以更好地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为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和振兴中华服务;另一方面集中力量研究理论经济学,使经济学走向世界,冲击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世界经济学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与文献:

[1]王亚南文集:第1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2]王亚南.中国经济原论,王亚南文集:第3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3]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147.

[4]于光远.《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序[J].经济学问题探索,1997,(9).

[5]谷书堂.再谈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的发展[J].经济经纬,1999,(1).

[6]刘诗白.中国经济学构建的若干问题[J].经济学家,1997,(1).

[7]谷书堂,顾颉.理论创新与中国经济学之发展[J].经济评论,1998,(2).

[8]盛洪.会有经济学的中国流派吗[N],南方周末,1997—10—10.

第15篇

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社会和谐的前提是法律的和谐,法律和谐的关键是立法、司法和执法的和谐。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公平正义的环境,起着司法保障的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需要稳定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需要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需要公正效率的司法环境,这需要多个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法律监督的职能与党委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动社会进步的职责有着密切的联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也要求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法律对利益关系的调整,对权利义务的设置,不能超越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因此,从法律监督的角度保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是检察工作的重要任务。事实上,法律监督也能够为经济建设服务,能够大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能够促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二、加强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的职责所在

(一)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追求的目标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具体要求。检察机关通过履行打击犯罪、查办职务犯罪、实施诉讼监督、预防职务犯罪等重要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基础。检察机关通过不断强化严打整治斗争,积极开展专项治理和专项打击活动,严厉打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扰乱经济发展秩序的犯罪行为,这些职能是其它任何机关不可替代的。检察机关应通过履行批捕、公诉职能,对各类严重刑事犯罪实行快速办理机制,缩短办案期限,不在检察环节贻误战机。

(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检察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同时,我们要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于因邻里纠纷、亲朋矛盾产生的轻微刑事案件和一些青少年犯罪,要尽可能地实施恢复性司法,以办案来恢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并达到教育犯罪者,抚慰受害者,尽可能地减少社会对立面的目的。刑事和解程序以保护被害人利益为核心,兼顾了犯罪人和公共利益的保护。这一程序给被害人提供了与加害人直接协商处理冲突的机会,既减少了时间成本,又减少了心理成本和经济成本,因此这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冲突解决机制,这对提高被害人和犯罪人的满意度、降低再犯罪率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三)维护社会稳定,是检察机关的政治责任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也不断出现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如城乡之间的差距、先富与后富的差距、城市下岗失业、城市建设开发与被拆迁群众利益保护问题等,各种经济利益矛盾凸显出来,加之××地处交通枢纽,外来人口较多,各种矛盾、纠纷和案件不断出现并呈上升趋势,成为值得高度关注、亟待妥善解决的问题。要保证××的社会经济能够快速发展,必须要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三、加强法律监督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保障

(一)加强法律监督可以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良好的社会治安,有序的社会局面是建设发展的重要内涵。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体现着社会性和人民性,就是要通过运用“打击、预防、保护、帮助”等各项检察职能,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创造和谐顺畅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是要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道德和人文法治氛围,促进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就是要通过发挥检察职能惩恶扬善、褒扬正义,处处以民为本,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让人民群众过上平安和谐、幸福安乐的生活。

(二)加强法律监督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检察机关通过履行对贪污贿赂犯罪、渎职侵权犯罪的查处职能,能够有效地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推动

“阳光政务”、依法行政的开展。多年来,各级检察机关从维护执政党地位的高度出发,自觉把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纳入国家反腐败工作的总体格局中,摆在检察业务工作的重要位置,通过整合资源,强化警力配置,强化物质保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办案工作制度,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以查办案件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为经济建设提供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三)加强法律监督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公正公平的司法环境

检察机关通过履行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对确有错误、判决不公的案件提请抗诉,对法院刑事、民事、行政判决裁定和庭审活动加大审查和监督力度,对确有违法办案、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错误等情况及时提出纠正意见或发出检察建议,符合抗诉条件的坚决依法抗诉。通过纠正诉讼中的违法行为和查处司法人员的职务犯罪,有效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到司法的公正,营造出和谐的司法环境。

四、创新监督方式,提高监督水平,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当前,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诉求仍有一定差距,一些检察工作在服务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构建等方面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使检察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按照法律规定、符合司法规律积极创新监督方式,大胆拓宽监督领域,开展新一轮的创新发展。

(一)前移息诉息访关口,主动化解社会矛盾

随着各类应急的增多,检察机关要变被动为主动地及时掌握社情动态、避免出现,要将过去坐等群众上门的工作方式,转变为主动到基层下访接触群众,把接访关口前移,密切关注社情动态,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及早化解各种上访闹访苗头,有效维护地区的社会稳定。今年以来,我院先后在大桥和仙女镇建立了息诉息访工作站,有效地将息诉关口前移,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认真研究两个工作站的工作方法和策略,更好地发挥出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

(二)建立动态监督体系,强化立案监督和侦查监督

在目前的刑事检察工作中,法律和有关司法解释对立案监督和侦查监督的规定不够细化,检察机关在开展立案监督和侦查监督中如果单靠向公安机关发出《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通知立案书》和《纠正违法通知书》,往往流于形式,难被公安机关接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在保持现有监督方式的同时,定期与公安机关举行联席会议,在协作层面商讨如何使立案、侦查工作更合法规范,有效提高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工作质量,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三)打击与预防并举,努力从源头上

检察机关要改变重打击、轻预防的旧观念,要将预防职务犯罪作为惩治腐败的治本之策,实行打、防并举,从根本上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利用预防科升格的机遇,通过普遍预防和重点预防相结合的方法,努力减少职务犯罪。同时,本人认为,预防工作并不是预防科一个科室的工作,而是全院的工作,预防科只是起到一个牵头作用,我们还可以依托两个工作站(包括以后还将建立的工作站),立足服务职能,拓宽预防渠道,构建全方位的社会化预防网络。

(四)加强自身监督,规范执法行为

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强化,离不开规范的执法行为,检察机关只有严格依法办事,才能保证法律监督活动令人信服。因此,检察机关必须按照十七大报告中“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要求,加强自身监督,严格执行办案纪律,自觉执行上级有关廉洁从检的规定;严格落实院、科室领导“一岗双责”和层级管理责任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各项办案工作制度,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严格绩效考核和案件质量考评,实行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深化检务公开,主动接受党委的领导和人大、政协、各派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指导检察工作,重视发挥检风监督员和人民监督员的作用,扩大其知情权、参与权,确保检察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虚心听取社会各方的批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我们为经济发展大局服务的方式方法。

(五)提高检察队伍素质,提升法律监督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水平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