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数据理论论文范文

数据理论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数据理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数据理论论文

第1篇

(一)类型繁多(Variety)

数据通常被分为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相对于传统的以文本为主的结构化数据,网络日志、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多。同时,近几年出现的微博、微信等可通过移动互联设备使用的电子交往形式使数据量和数据种类更加复杂化。

(二)价值不高(Value)

价值密度的高低与数据总量的大小成反比。以社会中常见的监控录像为例,一天的监控记录,有用数据可能仅有一二秒。如何将已有的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及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通过强大的计算能力迅速地完成数据的价值“提纯”成为目前大数据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要求高速处理(Velocity)

这是大数据区分于传统数据挖掘的最显著特征。根据IDC的“数字宇宙”的报告,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使用量将达到35.2ZB。在如此海量的数据面前,处理数据的效率就是生命。

二、图书馆大数据的主要来源分析

根据大数据的基本特征,经笔者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领域的未来大数据的来源主要有RFID射频数据、传感器数据、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数据等几个方面。随着图书馆数字技术的不断提高,RFID将不断推广,这将是未来图书馆大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由图书馆中的传感器感知生成的数据,长时间积累后也将产生巨大的数据量;社交网络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方面,逐步成为人们交往的主要形式,其所产生的数据量远超以往任何一个信息传播媒介,由其生成的数据量是不可估量的;移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图书馆可以灵活获取移动电子设备、人员、资源、用户行为和需求等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实时分析,从而帮助我们开展有效的智能辅助决策。

三、大数据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和挑战

(一)海量数据处理考验图书馆计算能力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类数据量迅速增长,数据产生的方式、范围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在社会中的各类行为都产生了大量的信息数据,信息数据的组成结构、格式类型、存在形态等都更加复杂。图书馆要对上述复杂的数据进行应用、存储,将具有很强的挑战性,不仅仅涉及云计算、大数量级数据存储等技术问题,还可能促发图书馆服务模式、资源建设模式、管理模式与发展模式的转变。

(二)数据分析方式转变带来的挑战

随着图书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互联网信息搜索、查询为基础的知识服务逐渐被更多的图书馆所采用。但不管是简单的信息服务,还是结合了信息检索、组织、分析等高级业务服务,都可归纳为就数据而进行的服务。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要求图书馆不仅需要通过结构化数据了解客户需求,也需要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去挖掘、预测和分析当前和未来的用户需求,社会大众的需求也将随着不断变化的个性化的高满意度服务出现而对图书馆的服务呈现出明确和迫切的需求。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复杂数据的处理也将成为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如何处理好数据分析,将直接影响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

(三)大数据对图书馆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

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的迅速增加,导致数据存储、计算规模越来越大,其成本急剧上升。很多知识服务机构出于成本的考虑将应用由高端服务器转向中低端硬件构成的大规模计算机集群,从而对支持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及分析的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四、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管理发展方向

(一)探索利用数据分析技术与工具

对图书馆来说,在大数据时代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份额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避免边缘化,开展必要的大数据分析服务显得必不可少。图书馆开展的大数据分析服务业务,主要可以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图书馆自身建设所需的大数据分析。这类分析一般以图书馆的现有数据为对象进行分析,如读者的借阅方式、行为爱好等,是一种对现有资源的分析与挖掘;其次是客户即读者所需的大数据分析。这类分析业务类似于当今图书馆为企业等客户群体所做的信息情报参考、竞争情报分析,但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如对于分析对象数据的不同、分析手段的不同、分析目的不同等,这类分析业务所依靠的大量数据可能并非图书馆所拥有,从而成为限制该项业务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此类服务的数据问题是突破该瓶颈的关键。麦肯锡的《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领域》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对大数据的分析技术与工具进行了列举,如目前已为广大图书情报研究者所熟知的聚类分析、数据挖掘、网络分析、可视化分析、数据融合与数据集成等,特别是聚类分析、可视化分析与数据挖掘技术。但这些现有的研究目前仅仅只是针对结构化数据和有限数量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共现分析等,并不能真正挖掘大量负责数据的存在与表现形态,更不能通过这些分析去预测未来的可能发展趋势。当然,大量网络社交等信息行为产生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也让许多学者开始思考去采集和利用这些信息,如苏玉照等人就认为如果能够采集到Web日志的数据,就能很好地满足发现关联规则、内容分类和用户聚类的需求,从而能提高个性化推荐的精度,进而对定制Web日志的数据模型、过程及方法进行探索。

(二)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不再仅是文献数据信息的竞争,各类形式的海量数据以及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才是今后图书馆之间竞争的核心因素。因此,要跟上大数据的脚步,必须完善信息收集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类信息资源的收集将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大方向。图书馆首先要明白“数据即生命”,解决数据存储问题。大数据时代对于图书馆的数据存储量要求极高。早在2007年,沃尔玛就通过对消费者的购物行为等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创造了“啤酒与尿布”的经典商业案例。这样的经典案例是通过对海量的多类型数据收集和分析得到的。因此,图书馆要掌握读者用户、馆员乃至社会服务群体等的信息,既要有当前通用的数据记录中的个人身份、借阅记录等结构化数据,还要有存储信息行为、搜索方式、行为痕迹等非传统数据,这些都需要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支持。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必须解决数据计算和数据分析问题。要积极利用“云计算”技术,搭建图书馆的云计算平台,解决图书馆自身海量数据的存储及运算能力与大数据对存储能力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

(三)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智能化程度

第2篇

关键词:蓝牙基带数据传输设备连接

蓝牙(Bluetooth)是一种新型、开放、低成本、短距离的无线连接接技术,可取代短距离的电缆,实现话音和数据的无线传输。这种有效、廉价的无线连接技术可以方便地将计算机及外设、移动电话、掌上电脑、信息家电等设备连接起来,在它可达到的范围内使各种信息化移动便携设备都能实现无缝资源共享,还可通过无线局域网(WirelessLAN)与Internet连接,实现多媒体信息的无线传输。

蓝牙系统采用分散式(Scatter)结构,设备间以及从方式构成微微网(Piconet),支持点对点和点对多点通信。它采用GFSK调制,抗干扰性能好,通过快速跳频和短包技术来减少同频干扰,保证传输的可靠性。使用的频段为无需申请许可的2.4GHz的ISM频段。

蓝牙协议从协议来源大致分为四部分:核心协议、电缆替代协议(RECOMM)、电路控制协议和选用协议。其中核心协议是蓝牙专利协议,完全由蓝牙SIG开发,包括基带协议(BB)、连接管理协议(LMP)、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L2CAP)以及服务发现协议(SDP)。蓝牙协议从体系结构又可分为底层硬件模块、中间协议层和高端应用层三大部分,其中链路管理层(LM)、基带(BB)和射频层(RF)构成蓝牙的底层模块。由此可见,基带层是蓝牙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蓝牙技术中最重要的基带数据传输机理进行分析。

1基带协议概述

图1给出蓝牙系统结构示意图。在蓝牙系统中,使用蓝牙技术将设备连接起来的网络称作微微网(Piconet),它由一个主节点(MasterUnit)和多个从节点(SlaveUnit)构成。主节点是微微网中用来同步其他节点的蓝牙设备,是连接过程的发起者,最多可与7个从节点同时维持连接。从节点是微微网中除主节点外的设备。两个或多个微微网可以连接组成散射网(Scatternet)。

图2给出蓝牙协议结构示意图。基带层位于蓝牙协议栈的蓝牙射频之上,并与射频层一起构成蓝牙的物理层。从本质上说,它作为一个链接控制器,描述了基带链路控制器的数字信号处理规范,并与链路管理器协同工作,负责执行象连接建立和功率控制等链路层的,如图3所示。基带收发器在跳频(频分)的同时将时间划分(时分),采用时分双工(TDD)工作方式(交替发送和接收),基带负责把数字信号写入并从收发器中读入数据。主要管理物理信道和链接,负责跳频选择和蓝牙数据及信息帧的传输、象误码纠错、数据白化、蓝牙安全等。基带也管理同步和异步链接,处理分组包,执行寻呼、查询来访及获取蓝牙设备等。

在蓝牙基带协议中规定,蓝牙设备可以使用4种类型的地址用于同场合和状态。其中,48位的蓝牙设备地址BD_ADDR(IEEE802标准),是蓝牙设备连接过程的唯一标准;3位的微微网激活节点地址AM_ADDR,用以标识微微网中激活成员,该地址3位全用作广播信息;8位的微微网休眠节点地址PM_ADDR,用以标识微微网中休眠的从节点。微微网接入地址AR_ADDR,分配给微微网中要启动唤醒过程的从节点。

当微微网主从节点通信时,彼此必须保持同步。同步所采用的时钟包括自身不调整也不关闭的本地设备时钟CLKN,微微网中主节点的系统时钟CLK以及为主节点时钟对从节点本地设备时钟进行周期更新以保持主从同步的补偿时钟CLKE。

与其它无线技术一样,蓝牙技术中微微网通过使用各种信道来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其中,物理信道表示在79个或者23个射频信道上跳变的伪随机跳频序列,每个微微网的跳频序列是唯一的,并且由主节点的蓝牙设备地址决定;此外,蓝牙有5种传送不同类型信息的逻辑信道,它们分别为:

(1)LC信道:控制信道,用来传送链路层控制信息;

(2)LMC信道:链接管理信道,用在链路层传送链接管理信息;

(3)UA信道:用户信道,用来传送异步的用户信息;

(4)UI信道:用户信道,用来传送等时的用户信息;

(5)US信道:用户信道,用来传送同步的用户信息。

在蓝牙系统中,主从节点以时分双工(TDD)机制轮流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在信道上又可划分为长度为625μs的时隙(TimeSlot),并以微微网主节点时钟进行编号(0-227-1),主从节点分别在奇、偶时隙进行数据发送。

2蓝牙数据传输

蓝牙支持电路和分组交换,数据以分组形式在信道中传输,并使用流控制来避免分组丢失和拥塞。为确保分组包数据正确传输,还进行数据的白化和纠错,下面分别对这些传输机制进行分析。

2.1蓝牙分组

分组包数据可以包含话音、数据或两者兼有。分组包可以占用多个时隙(多时隙分组)并且可以在下一个时隙继续发送,净荷(Payload)也带有16位的错误校验识别和校验(CRC)。有5种普通的分组类型,4个SCO分组包和7个ACL分组包。一般分组包格式如图4。

图3基带层抽象

其中,接入码(Accesscode)用来定时同步、偏移补偿、寻呼和查询。蓝牙中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接入码:

(1)信道接入码(CAC):用来标识一个微微网;

(2)设备接入码(DAC):用作设备寻呼和它的响应;

(3)查询接入码(IAC):用作设备查询目的。

分组头(Header)包含6个字段,用于链路控制。其中AM_ADDR是激活成员地址,TYPE指明分组类型,FLOW用于ACL流量控制位,ARQN是分组包确认标识,SEQN用于分组重排的分组编号,HEC对分组头进行验。蓝牙使用快速、不编号的分组包确认方式,通过设置合适的ARQN值来区别确定是否接收到数据分组包。如果超时,则忽略这个分组包,继续发送下一个。

2.2链接及流控制

蓝牙定义了两种链路类型,即面向连接的同步链路(SCO)和面向无连接的异步链路(ACL)。SCO链接是一个对称的主从节点之间点对点的同步链接,在预留的时间里发送SCO分组,属于电路交换,主要携带话音信息。主节点可同时支持3个SCO链接,从节点可同时支持2~3个链接SCO,SCO分组包不支持重传。SCO链路通过主节点LMP发送一个SCO建立消息来建立,该消息包含定时参数(Tsco和Dsco)。

ACL链接是为匹克网主节点在没有为SCO链接保留的时隙中,提供可以与任何从节点进行异步或同步数据交换的机制。一对主从节点只可以维持一个ACL链接。使用多个ACL分组时,蓝牙采用分组包重发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ACL分组不指定确定从节点时,被认为是广播分组,每个从节点都接收这个分组。

蓝牙建议使用FIFO(先进先出)队列来实现ACL和SCO链接的发送和接收,链接管理器负责填充这些队列,而链接控制器负责自动清空队列。接收FIFO队列已满时则使用流控制来避免分组丢失和拥塞。如果不能接收到数据,接收者的链接控制器发送一个STOP指令,并插入到返回的分组头(Header)中,并且FLOW位置1。当发送者接收到STOP指示,就冻结它的FIFO队列停止发送。如果接收器已准备好,发送一个GO分组给发送方重新恢复数据传输,FLOW位置0。

2.3数据同步、扰码和纠错

由于蓝牙设备发送器采用时分双工(TDD)工作机制,它必须以一种同步的方式来交替发送和接收数据。微微网通过主节点的系统时钟来实现同步,并决定其跳频序列中的相位。在微微网建立时,主节点的时钟传送给从节点,每个从点节给自己的本地时钟加上一个偏移量,实现与主节点的同步。在微微同生存期内,主节点不会调整自己的系统时钟。为了与主节点的时钟匹配,从节点会偏移量进行周期的更新。蓝牙时钟应该至少具有312μs的分首辨率。主节点分组发送的平均定时与理想的625ms时隙相比,偏移不不能超过20ppm,抖动(Jitter)应该少于1ms。

在分组数据送出去并且在FEC编码之前,分组头和净荷要进行扰码,使分组包随机化。接收数据分组包时,使用盯同的白化字进行去扰处理。

为了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及系统抗干扰性,蓝牙数据传输机制采用三种纠错方式:1/3率FEC编码方式(即每一数据位重复3次)、冗余2/3率FEC编码方式(即用一个多项式发生器把10位码编码成15位码)以及数据自动请求重发方式(即发送方在收到接收方确认消息之前一直重发数据包,直到超时)。

图4蓝牙分组包格式

3蓝牙设备连接

蓝牙链接控制器工作在两种主要状态:待令(Standby)和连接(Connection)。在蓝牙设备中,Standby是缺省的低功率状态,只运行本地时钟且不与任何其他设备交互。在连接状态,主节点和从节点能交换分组包进行通信,所以要实现蓝牙设备之间的互相,彼此必须先建立连接。由于蓝牙使用的ISM频带是对所有无线电系统都开放的频带,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干扰源,所以蓝牙采用分组包快速确认技术和跳频方案来确保链路和信道的稳定。在建立连接和通信过程中使用跳频序列作为物理信道,跳频选择就是选择通信的信道。

3.1跳频选择

跳频技术把频带分成若干个跳频信道(HopChannel)。无线电收发器按一定的码序列(以产生随机数的方式)不断地从一个信道跳到另一个信道,并且收发双方都按这个规律才能通信并同步。跳频的瞬时带宽很窄,通过扩频技术展成宽频带,使干扰的影响最小。当一个设备被激活时,该设备被分配32个跳频频点,以后该设备就在这些跳频点上接收和发送信息。通用跳频选择方案由两部分组成,即选择一个序列并在跳频频点上映射该序列。对于每一情况,都需要从-主和主-从两种跳频序列。蓝牙系统中使用的跳频序列有如下几种:

(1)呼叫跳频序列:在呼叫(Page)状态使用;

(2)呼叫应答序列:在呼叫应答(PageResponse)状态使用;

(3)查询序列:在查询(Inquiry)状态使用;

(4)查询应答序列:在查询应答(InquiryResponse)状态使用;

(5)信道跳频序列:在连接(Connection)状态使用。

3.2蓝牙连接建立

从待令状态到连接状态的过程就是连接建立过程。通常来讲,两个设备的连接建立过程如下:

首先,主节点使用GIAC和DIAC来查询范围内的蓝牙设备(查询状态)。如果任何附近的蓝牙设备正在监听这些查询(查询扫描状态),就发送它的地址和时钟信息后,从节点可以开始监听来自主节点的寻呼消息(寻呼扫描),主节点在发现附近的设备之间可以寻呼这些设备(寻呼状态),建立链接。在寻呼扫描的从设备被这个主节点寻呼后,就会以DAC(设备访问码)来响应(Slaveresponsesubstate)。主节点在接收到从节点的响应后,便可以以送主节点的实时时钟、BD_ADDR、BCH奇偶位和设备类(FHS分组包),最后在从节点已经接收到这个FHS分组之后,进入连接状态。具体过程如图5。

由图5可见,在蓝牙连接建立的呼个不同阶段,主节点和从节点分别处于不同的状态,这些状态包括:

查询(Inquiry):查询是主节点用来查找可监视区域中的蓝牙设备,以便通过收集来自从节点响应查询消息中得到该节点的设备地址和时钟,查询过程使用IAC;

查询扫描(InquiryScan):蓝牙设备周期地监听来自其他设备的查询消息,以便自己能被发现。扫描过程中,设备可以监听普通查询接入码(GIAC)和特定查询接入码(DIAC);

查询响应(Inquiryresponse):从节点以FHS分组响应查询消息,它携带从节点的DAC、本地时钟等信息;

寻呼(Page):主节点通过在不同的跳频序列发送消息,来激活一个从节点并建立连接,寻呼过程使用DAC;

寻呼扫描(PageScan):从节点周期性地在扫描窗间隔时间内唤醒自己,并监听自己的DAC,从节点每隔1.28s在这个扫描窗上根据寻呼跳频序列选择一个扫描频率;

从节点响应(SlaveResponse):从节点在寻呼扫描状态收到主节点对自己的寻呼消息即进入响应状态,响应主设备的寻呼消息;

主节点响应(MasterResponse):主节点在接收到从节点对它的寻呼消息的响应后,主节点发送一个FHS分组给从节点,如果从节点响应回答,主节点就进入连接状态。

3.3连接状态

连接(connection)状态以主节点发送一个POLL分组开始,表示连接已经建立,此时分组包可以在主从节点之间来回发送。连接两端即主从节点都使用主节点的接入码和时钟,并且使用的跳频为信道跳频序列。即在连接建立后,主节点的蓝牙设备地址(BD_ADDR)决定跳频序列和信道接入码。在连接状态的蓝牙设备,可以有以下几个子状态:

Active:在这个模式下,主从节点都分别在信道通过监听,发送和接收分组包,并彼此保持同步;

Sniff:在这个模式下,从节点可以暂时不支持ACL分组,也就是ACL链路进入低能源sleep模式,空出资源,使得象寻呼、扫描等活动、信道仍可用;

Park:当从节点不必介入微微网信道,但仍想与信道维持同步,它能进入park(休眠)模式,此时具有很少的活动而处于低耗模式,从节点放弃AM_ADDR,而使用PM_ADDR。

4蓝牙完全机制

第3篇

关键词:USBLabVIEW数据采集

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SerialBus)作为一种新型的数据通信接口在越来越广阔的领域得到应用。而基于USB接口的数据采集卡与传统的PCI卡及ISA卡相比具有即插即用、热插拔、传输速度快、通用性强、易扩展和性价比高等优点。

USB的应用程序一般用VisualC++编写,较为复杂,花费的时间较长。由美国国家仪器(VI)公司开发的LabVIEW语言是一种基于图形程序的编程语言,内含丰富的数据采集、数据信号分析分析以及控制等子程序,用户利用创建和调用子程序的方法编写程序,使创建的程序模块化,易于调试、理解和维护,而且程序编程简单、直观。因此它特别适用于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利用它编制USB应用程序,把LabVIEW语言和USB总线紧密结合起来的数据采集系统将集成两者的优点。USB总线可以实现对外部数据实时高速的采集,把采集的数据传送到主机后再通过LabVIEW的功能模块顺利实现数据显示、分析和存储。

1USB及其在数据采集设备中的应用

USB自1995年在Comdex上亮相以来,已广泛地为各PC厂家所支持。现在生产的PC几乎都配置了USB接口,Microsoft的Windows98、NT以及MacOS、Linux等流行操作系统都增加对USB的支持。USB具有速度快、设备安装和配置容易、易于扩展、能够采用总线供电、使用灵活等主要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个实用的USB数据采集系统硬件一般包括微控制器、USB通信接口以及根据系统需要添加的A/D转换器和EPROM、SRAM等。为了扩展其用途,还可以加上多路模拟开关和数字I/O端口。系统的A/D、数字I/O的设计可沿用传统的设计方法,根据采集的精度、速率、通道数等诸元素选择合适的芯片,设计时应充分注意抗干扰性,尤其对A/D采集更是如此。在微控制器和USB接口的选择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普通单片机加上专用的USB通信芯片;另一种是采用具备USB通信功能的单片机。USB的另一大优点是可以总线供电,在数据采集设备中耗电量通道不大,因此可以设计成总线供电。

一个USB设备的软件一般包括主机的驱动程序、应用程序和写进ROM里面的Firmware。Windows98提供了多种USB设备的驱动程序,但还没有一种专门针对数据采集系统,所以必须针对特定的设备编制驱动程序。尽管系统已经提供了很多标准接口函数,但编制驱动程序仍然是USB开发中最困难的一件事。通常采用WindowsDDK实现,但现在有许多第三方软件厂商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生成工具,如Compuware的DriverWorks、BlueWaters的DriverWizard等软件能够轻易地生成高质量的USB驱动程序。单片机程序的编制也同样困难,而且没有任何一家厂商提供了自动生成的工具。编制一个稳定、完善的单片机程序直接关系到设备性能,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以上两个程序是开发者所关心的,而用户却不太关心。用户关心的是如何高效地通过鼠标操作设备,如何处理和分析采集进来的大量数据。因此还必须有高质量的用户软件。用户软件必须有友好的界面、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及提供给用户进行再开发的接口。

2LabVIEW及其外部动态链接库的调用

LabVIEW是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开发的一种基于图形程序的虚拟仪表编程语言,其在测试与测量、数据采集、仪器控制、数字信号分析、工厂自动化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LabVIEW程序称为虚拟仪器程序(简称VI),主要包括两部分:前面板(即人机界面)和方框图程序。前面板用于模拟真实仪器的面板操作,可设置输入数值、观察输出值以及实现图表、文本等显示。框图程序应用图形编程语言编写,相当于传统程序的源代码。其用于传送前面板输入的命令参数到仪器以执行相应的操作。LabVIEW的强大功能在于层次化结构,用户可以把创建的VI程序当作子程序调用,以创建更复杂的程序,而且,调用阶数可以是任意的。LabVIEW这种创建和调用子程序的方法使创建的程序模块化,易于调试、理解和维护。LabVIEW编程方法与传统的程序设计方法不同,它拥有流程图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摆脱了传统程序语言线形结构的束缚。LabVIEW的执行顺序依方块图间数据的流向决定,而不像一般通用的编程语言逐行执行。在编写方框图程序时,只需从功能模块中选用不同的函数图标,然后再以线条相互连接,即可实现数据的传输。

LabVIEW虽有接口卡的驱动和管理程序,但主要是针对NI公司自己生产的卡。对于普通的I/O卡,还不能直接被LabVIEW所应用,必须采取其他方法。其中可以用LabVIEW的PortIn和PortOut功能,但此法应用简单,无法实现较复杂的接口功能。而采用动态链接库,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编写适当的程序,灵活利用LabVIEW的各项功能。用户可以自己编写DLLs实现LabVIEW与硬件的链接。用VC++6.0编制动态链接库,首先生成DLL框架,AppWizard将自动生成项目文件,但不产生任何代码,所有代码均需用户自己键入。DLL需要的文件有:①h函数声明文件;②c源文件;③def定义文件。H文件的作用是声明DLL要实现的函数原型,供DLL编译使用,同时还提供应用程序编译使用。C文件是实现具体文件的源文件,它有一个入口点函数,在DLL被初次调用的运行,做一些初始化工作。一般情况下,用户无须做什么初始化工作,只需保留入口点函数框架即可。def文件是DLL项目中比较特殊的文件,它用来定义该DLL项目将输出哪些函数,只有该文件列出的函数才能被应用函数调用。要输出的函数名列在该文件EXPORTS关键字下面。

3基于AN2131Q的单光子采集系统

该采集系统由笔者自行开发并用于单光子计数种子活性快速检测仪中。它主要由将光子信号转为电信号的光电倍增管(PMT)及其辅助电路和基于AN2131Q的USB采集卡组成。PMT及其前置放大器、放大器、甄别器等辅助电路能将微弱的光子信号转换为15ns的标准TTL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经过分频处理后再被USB采集,USB将采集的结果实时地传给主机处理。

3.1USB采集卡的硬件组成

该采集卡由微控制器、USB通信接口、主机以及数字I/O端口组成,如图1所示。

笔者设计了一种同步传输方式的单片方案,应用了内置微处理器的USB设计——EZ-USBAN2131Q。它是Cypress公司的一种内嵌微控制器的80脚USB芯片,包含三个8位多功能口,8位数据端口,16位地址端口,二个USB数据端口,二个可定义16位的定时/计数器和其他输入输出端口。其采用一种基于内部RAM的解决方案,允许客户随时不断地设置和升级,不受端口数、缓冲大小和传输速度及传输方式的限制。片内嵌有一个增强型8051微控制器,其4个时钟的循环周期使它比标准8051的速度快3倍。采用同步传输方式将单片机的计数值实时传送给主机,而主机对计数器的控制信号则采用块传输方式传送。EZ-USB是Cypress公司推出的USB开发系统,它为USB外设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集成化解决方案。EZ-USB在其内核已做了大量繁琐的、重复性的工作,这样就简化了开发代码,进而缩短了开发周期。此外,开发商还提供了配套的开发软件(包括编译软件uVision51、调试软件dScope51、控制软件EZUSBControllPanel)以及驱动程序GPD(GeneralPurposeDriver)接口,以便于用户进行开发使用。

图2开启设备和获取采集数据的流程图

3.2USB采集卡的软件构成

在USB的Firmware中,采取同步传输(IsochronousTransactions)和块传输(BulkTransactions)两种传输方式。同步方式用来实时传送采集的数据,块传输主要用来传输主机命令信号和USB的状态信息。块传输中利用端点(Endpoint)2。两种传输方式的核心中断程序如下:

voidISR_Sutok(void)interrupt0//块传输方式

{

//initializethecoutersinthe8051

TMOD=0x05;

TCON=0x10;

TH0=0;

TL0=0;

Thb=0,

TH0=0;

TL0=0;

thb=0;

EZUSB_IRQ_CLEAR();

USBIRQ=bmSUTOK;//ClearSUTOKIRQ

}

voidISR_Sof(void)interrupt0//同步传输方式

{

if(TCON&0x21){//Dealwiththecounteroverflow

TH0=0;

Tl0=0;

THB++;

TCON&=0xdf;}

IN8DATA=TH0;//3Bytescounterresult

IN8DATA=TL0;

IN8DATA=THB;

EZUSB_IRQ_CLEAR();

USBIRQ=bmSOF;//ClearSOFIRQ

}

在LabVIEW应用程序中设计了一Usb.dll文件作为LabVIEW与USB的驱动程序。由于EZ-USB开发系统中已经提供了底层驱动程序(GPD)接口函数,用户只需调用这些函数即可与USB设备连接。因此在DLL的编制中只需调用它提供的函数,大大节约了开发时间,提高了开发速度。创建的Usb.dll文件中包含了如下五个输出函数,功能说明如表1所示。

表1Usb.dll包含函数的功能说明

Control主机对USB设备的控制

ReadResult获取USB发送到主机的数据

StartIsoStream启动设备的同步传输流

StartThread得到标准设备的设备描述符

StopThread关闭设备的同步传输流

其定义如下:

LPSTR_declspec(dllexport)_stdcallControl(intinput);

int_declspec(dllexport)_stdcallReadResult(void);

int_declspec(dllexport)_stdcallStartIsoStream(void);

int_declspec(dllexport)_stdcallStartThread(void);

int_declspec(dllexport)_stdcallStopThread(void);

开启设备和获取采集数据的过程如图2所示。它的主要功能有:开启或关闭USB设备、检测USB设备、设置USB数据传输管道(pipe)和端点(endpoint)、实时从USB接口采集数据、显示并分析数据。

第4篇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权属、土地登记、土地利用、基础地理、影像等信息。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依据是《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二次调查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办法等,根据城镇地籍测量、城镇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成果,建立了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①数据检查。利用自主开发的MDIGS数字化系统对入库前的地籍、地形图、入库基础街坊图内业数据进行100%的检查,对检查到的线型、符号等地形要素、数据字段属性等错误自动或人工进行了及时改正,保证了入库基础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在数据库内,利用ARCGIS9.3拓扑检查工具、“城镇地籍建库管理软件以及“ACCESS2003”数据库工具,对所有录入的地籍调查表主、子表项、勘丈数据、街坊面积、街坊数据图等100%进行了严密地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相关作业人员进行了更正。②数据入库。借助数据库管理系统,将图形和属性数据转入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③数据库建设质量控制。对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基础数据源质量控制、环节质量控制、交接检查、数据自检、数据库建设成果质量检查。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重要的过程数据和质量控制记录进行了保存,以保证数据质量的可追查性,确保数据安全。④统计数据输出。经检查合格后的入库数据,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二次调查的规定输出各种统计报表。

2上交产品质量

根据对样本图幅综合质量特性的检测结果,无锡市锡山区第二次土地调查1:500城镇土地调查(A标段)各项精度指标均需符合技术设计书和规范的要求,质量保证可靠。上交质量包括控制测量资料和城镇土地调查质量,其中控制测量资料包括一二级导线观测记录手簿、一二级导线平差计算成果、图根导线计算成果、一二级导线点点之记、埋石图根点点之记、一二级导线点成果表、图根点成果表、控制点展点图、仪器鉴定资料;城镇土地调查资料包括街道街坊分布图、城镇地籍调查表及相关资料、宗地界址点坐标及面积表、以街坊为单位的宗地面积汇总表、以街道为单位的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城镇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1:500分幅地籍图接合表、宗地图、新旧街坊对照表、新旧宗地号对照表。上交质量还应该包括数据建库资料(宗地图分幅地籍图光盘、城镇地籍数据库)、专项调查统计资料(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服务用地、开发园区用地、房地产用地统计)、文档资料(无锡市1:500城镇土地调查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检查报告)。

3总结

第5篇

任何一种理论,无论它是属于自然科学还是属于社会科学,都是对一种现象的描述、概括和总结,并且在运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电视剧艺术学创建活动即是由于在社会展衍进程中现实地存在着的电视剧文艺实践所发出的历史必然要求而产生的一种理论把握行为。正如其它艺术模式和艺术阐释一样,电视剧艺术实践和电视剧艺术理论也并不能脱离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而独存,其必然是作为整个人类大文化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在这个大文化环境里,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既受这个环境的制约和催发,又以能动的积极参与精神扮演着文化环境本体拓展的主体角色。这是一种辩证运动的关系。人类大文化环境和各文化组成形态在互相作用的状态下按照它们的内在规律向历史的另一端行进,而从宏观文化与微观理论思维的相互作用与辩证交融的界面上出发去探究与二者相联系并且积极介入其中的一种建设性意识及其属性就成为一件有意义的事。先锋意识正是我们在文化迅速嬗变的当前历史背景下为电视剧艺术学理论建构所要求的重要质素之一。

这里,在概念内涵上我们首先要把这里所说的“先锋意识”同西方的先锋派艺术及其理论区别开来。自本世纪初以来先锋派崇尚者及实践者们尽管所持具体观点各异,哲学流派背景错落纷杂,包括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现象学甚至老庄哲学等都被其所采携,但在求奇索怪这一层面上却殊途同归。虽然不能否认在某些艺术领域内确有出色的专门家的存在,但一般来说,对一切传统模式的极端反叛构成了他们“独创性”的主要艺术趣味,从总体上看类似迪尚把小便池以《喷泉》命名后提交艺术博物馆要求展出的行为也就基本上反映了该艺术思潮的艺术追求。毫无疑问,这种具有强烈消解色彩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艺术实践和理论当然不会成为我们散发清新朝气的崭新艺术学的催化剂,不论从外表还是内里都无法看出两者有太多相接近的地方。我们所说的“先锋意识”,指的是主体在理论施事前在大脑中所孕育的一种运动的积极的充分的能动的观念,它包含丰富的潜意识和显意识内容,并深刻地在整个理论思维生长过程中发生着影响。显然,这更接近“先锋”一词的原始意义,而在电视剧艺术学理论建构前和建构中做为一种认知态度的存在它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要拥有这种“先锋意识”呢?在众多考察视角之中,我们可以选取两个有代表性的向度来审视:一是从电视剧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与文化环境变迁的运动关系来看;二是从电视剧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与当前大文化条件下其它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关系来看。

必须承认,虽然与整个宇宙时空相比人类的历史显得十分短促,但人类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确已取得了巨大成绩。这一过程不仅仍在蓬勃地继续着,而且在量的积累上也越来越是以一种加速度的方式来完成的。进入20世纪以来,原来需用千年百年才发生较大流变的诸多传统文化模式受到了革命性冲击,发韧于欧洲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生革命循环模式已经可以用几十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来完成一个更新周期了。在人类文化模式遽变的状态下,包括传统艺术及文艺理论在内的所有人文现象都毫无例外地重新受到了现实的拷问以求证其文化生存权力。幸运的是,以现代自然科学成果为物理基础的电视艺术(含电视剧艺术)在新的大众文化角逐中不仅没有落得下风,反而取得了不俗的话语权力。而在这种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电视剧艺术理论建构之所以要有一种先锋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并不由它自己所决定,在更深的层面上是生产力水平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对其表层文化形态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包括哲学、美学、文化学等等在内的全部人类精神产品以及复杂多变的人类文化现象无不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之上而存在的。恩格斯说:“在从笛卡尔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象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电视剧艺术实践及其理论是文化嬗变的产物,而文化嬗变又根本上是受生产力的推动才得以进行的。因此,在缤纷的艺术部落中由于先锋性生产力因素的介入而获得多种优势从而兼具传统文化、工业文化和科技文化属性的电视剧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具有一种内涵丰富的先锋意识就不仅是其理论本身的要求,也是它所存在的环境对它的必然规定。

横向地看,电视剧艺术学建构对“先锋意识”的要求在与其它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相较中会有一个更为清晰的把握。我们知道,人类庞大的艺术殿堂中珍藏着无数瑰宝,有的历史极为悠远,从原始社会绵延至今,如歌咏、舞蹈;有的在早期艺术形态发育并不充分,后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从社会实践中分离出来,如书法、篆刻;有的本来根本就不存在,而是伴随着人类新的物质产品和技术手段的产生而产生的,如电影、电视。无疑,在这个艺术大家族里,电视艺术是诞生较晚但却发展最快的一个。它所具有的文化先锋色彩不仅在与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戏剧、雕塑、建筑等传统艺术相比时可以直接地感觉得到,而且从技术支持层面上看同与其相差不大的电影艺术、电脑艺术以及其它融入更多新科技因素的艺术相比,从目前看它仍然拥有领先一步的受众认同感。这一地位的取得不是偶然的,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电视本体对作为当代社会群体主体的“人”的更胜一筹的适应能力决定的。作为电视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剧艺术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其艺术实践同姊妹艺术电影或者其它艺术形态相比在先锋性内容上也要更特殊一些。以综合艺术面貌出现的电视剧从接受视角看比传统的电影方式有着获取更便利、选择方式更灵活和审美持续时间更长等一系列新特点,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一种几乎集中了所有传统艺术样式于一身的现代艺术体裁。电视剧的创造过程得到了戏剧、音乐、美术、摄影等艺术因素的积极介入,而每一艺术样式自身亦处于时刻运动状态之中。这样,不断变化着的其它艺术动态便会在电视剧的生产中体现出来,电视剧艺术本体亦酝酿了更多的先锋意识生长点,而这同时也就必然提高了电视剧艺术学构造理论神经的反应能力。

那么,电视剧艺术学建构在文化嬗变中的先锋意识都有哪些内容呢?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把握:

一、整体把握的自觉性。

这里所说的整体把握包括两部分:一是把电视剧艺术学与其生长的文化环境做为一个紧密整体来把握;一是把电视剧艺术学内部众多组成因素做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电视剧艺术学所生长的文化环境是一个随时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的复杂组织体,电视剧艺术学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在这个环境中任何其它成分的改变都会或多或少地对电视剧本体的衍变脉络发生影响。同时,电视剧本体也处于一种由许多艺术因素和非艺术因素所共同组成的极具综合性的交融状态,其组成因素的任何变动亦会为电视剧艺术学理论提供新的切入点。电视剧的外部因素构成了电视剧文化的大环境,其内部各要素则构成了电视剧文化的小环境,不论对大环境还是小环境都必须用整体的眼光对待之。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整体眼光必须是在充分自觉的基础上所施为的。可以说,能否自觉地运用不同方法对电视剧实践做整体的分析和梳理是电视剧艺术理论最终能否全面而扎实地建立起来的一个重要保证。

二、联系实践的敏锐性。

电视剧是一项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事业,简单停留在纯文本层面上是不能够对其有太多助益的。而理论的特点是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易于走近它的书面性内容循环,正如电视文艺理论家曾庆瑞先生指出的:“人文社会科学,包括艺术科学,在构建自己的学科体系的时候,容易封闭自足,容易满足于自我欣赏,而脱离实践,不少的学科都有这样的教训。”在艺术实践中,电视剧与其它艺术相比起来的综合特征十分明显,它的实践内容也更为丰富,这就必然要求电视剧的艺术理论要更紧密地联系实践。我们不仅在考察电视剧的艺术本质、艺术哲学、艺术史等宏观内容时随时要以实践做为立论行文的根本,而且在探求诸如电视剧艺术创作、艺术接受、艺术管理等应用行为突出的电视剧本体形态时更要强化一种敏锐的实践观念。对电视剧理论工作者来说只有具备了有着灵敏的实践感应度的理论触角,才能真正为电视剧艺术学大厦的崛起做出大的贡献。

三、文化适应的主动性。

在科学技术和物质创造都取得巨大进步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被改变。如前文所述,在新的人类文化条件下所有人文现象都要受到现实的重新拷问以求证其话语权力,历史将迫使种种艺术形态为其存在的理由注入新的规定性,如果艺术不能合理地调整自身对一定时代和社会的适应状态,那它就会随时处于可能被淘汰的危机之中,这就是说,艺术本体应该有主动更新价值取向的能力,不应成为一成不变的教条。在艺术文化和信息文化的历史新背景下保持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稳定和提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用主动而不是被动的思维去适应文化的流变过程。在文化适应上的消极被动心态是殊为有害的,不少所谓“不景气”的艺术从表面上看好像是由于环境的变迁等外力因素使其容光不再,实际上从深层看相当大程度上是该艺术模式对环境的主动适应性较差造成的。电视剧艺术从目前看无疑是在文艺实践中较为出色的弄潮者,但不可忘掉的是,电视剧理论时刻要怀有一种文化竞争者的危机感,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网络剧时代以一个建设者而不是一个迷惘者的角色出现。

四、贴近大众的积极性。

与文化适应相伴,电视剧艺术学还要特别注意明确其同广大受众之间正确的关系。电视剧的大众文化属性是我们在讨论电视剧艺术学种种属性时须臾不能被忘记的。可以说,如果不是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生力军而昭显于当世,电视剧是不可能有着如现在一般旺盛的生命力的。在理论施事中切勿把这项鲜活的理论形态搞成一种只为“精英”们所瞻阅的书斋文本,在这方面理论界的教训是不少的,特别是在许多人文科学理论的阐释方面,有相当多的理论被搞成了逻辑水平不高但又艰涩费解不知所云的半成品。电视剧与广大受众贴近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作品的接受价值的高低,而电视剧理论对大众文化切入程度的深浅又直接影响到了电视剧艺术实践正确的方向感的树立。电视剧艺术理论积极地投入到大众文化氛围之中去,不仅可以了解社会受众对电视剧艺术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水平,而且又可以捕捉社会心理对艺术生产的新的审美需求,从而得到丰富的文化给养。

五、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第6篇

一、常用的学具及其功能

根据低年级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常用的学具有以下几种:

1.实物图画、数学、符号、几何图形卡片(或塑料片)。将儿童喜爱的小动物(如小鸟、小兔、小鸡、小鸭、蝴蝶等)、熟悉的花草、水果图案(如红花、黄花、苹果、梨、桃、五角星等)绘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卡片上。(如图(1))

数学塑料片有:0—20这20个数的塑料片。(如图(2))

符号塑料片有:运算符号片和关系符号。(如图(3))

2.小棒。

小棒有单根的,有成捆的(示意图(如图4)),用来学习认数和计算。

(附图{图})

(1)(2)(3)(4)

3.计数器或计数表(如下图),用来学习百以内、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附图{图})

4.口算练习卡片。这种卡片可根据各册的口算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编制。如第一册的口算练习卡可编制如下:

(1)(2)(3)学完6以内数的加减法:学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学完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3=6+4=9+3=

6-2=10-8=17-9=

1+5=3+7=4+8=

5-3=9-4=11-6=

6-4=10-3=7+6=

3+0=5+5=15-7=………………

利用以上卡片上的试题,可让学生定时地进行练习,以提高计算能力。

5.圆形口算练习板

(附图{图})

可根据不同的口算内容制作不同的练习板。用它进行口算练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口算能力,而且能激发学习兴趣。如上图的表内乘法口算练习板。制作时,先将两个圆形剪下来,然后切掉大圆中带有阴影的长方形,把小圆(右边的)放在下面,用大头针或铁丝在“·”处钉住,使两个圆都可转动。这样就可进行口算练习了。

6.钟面和七巧板

自做一个钟面模型(如下图(1)),帮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

(附图{图})

(1)

七巧板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拼板玩具。由7块形状不同的板块组成(其中等腰直角三角形5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如下图(2))。用它可以拼组各种各样的图形。通过拼摆,能加深学生对已学的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的认识,同时丰富想象力,培养空间观念,提高学习兴趣。

(附图{图})

(2)

7.钉子板

钉子板又叫几何平板。它是用一块正方形的木板或塑料板制成。正面等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一般是16个、25个、121个),每一个小正方形的每个顶点都钉着一个钉子。可以用皮筋圈在钉子上围成各种图形,如下图。钉子板操作方便,变化快,用途广,便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

(附图{图})

8.奎逊耐彩条

奎逊耐彩条是一种结构性强、近三十年来国外广泛使用的小学数学学具。它是由比利时的一位叫乔治·奎逊耐的小学校长设计出来的。这套学具由10种彩色木条组成。每根彩条的横截面都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0种彩条的颜色分别是白色、红色、浅绿色、紫色、黄色、深绿色、黑色、蓝色、咖啡、橙色,所对应的长度分别是1厘米、2厘米、……10厘米(如下图)奎逊耐彩条在小学各年级都可使用。学生通过操作,可以理解所学的概念、法则的意义等。

(附图{图})

二、学具的主要使用方法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种类较多,不同结构的学具功能有所不同,如何使用好这些学具,使之真正达到既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又发展他的能力的效果呢?下面简述一些学具的主要使用方法。为叙述的方便,按数学内容进行简述。

1.数的认识和计算

在低年级数的概念和计算教学中,可选用的学具有各种几何形状的塑料片、数字、符号卡片、小棒和奎逊耐彩条。还有计数器、计数表、口算练习卡片和口算练习板等。

运用这些学具,可表示数概念和运算意义、法则等。如,学习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时,可用不同的几何图形塑料片进行操作活动。学生摆出然后教师提问:“一共摆了几个图片?”“从左往右数,第5个图片是什么形?”学生摆完后,对着摆好的图片叙述:“一共摆了5个图片。”(理解数5的基数含义)“从左往右数,第5个图片是正方形(理解数5的序数含义)。通过摆、说这两个环节,理解了一个数所表示的两种不同的含义。

(附图{图})

又如学习数的组成时,可用彩条进行操作,使学生探索出数的组成规律,并能很快地记住某一数的组成。如用彩条摆出7的组成:

(附图{图})

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能有序地发现7的组成有以下6种:

6和1,5和2,4和3,3和4,2和5,1和6。

在教学百以内、万以内数的读写时,把计数表和奎逊耐彩条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更好,这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计数单位、数位等易混的概念,同时掌握读、写数的基本法则。如,用彩条表示数2103。

(附图{图})

又如学习乘法的含义时,用奎逊耐彩条让学生进行如下操作:

3个22+2+2

4个33+3+3+3

5个44+4+4+4+4

(附图{图})

3根红色彩条表示2+2+2,4根浅绿色彩条表示3+3+3+3,5根紫色彩条表示4+4+4+4+4。这些操作活动都表示同数连加。学生通过操作,在头脑中便形成了一个个同数连加的模型,这时候,教师引出乘法概念便水到渠成了。

2+2+2是3个2相加,用2×3表示;

3+3+3+3是4个3相加,用3×4表示;

4+4+4+4+4是5个4相加,用4×5表示。

由此概括出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又如学习有余数除法时,用彩条摆:10里面有几个3?还乘几?

(附图{图})

通过摆彩条,学生直观地看到10里面有3个3,还剩1,列式是:10÷3=3……1。这样,使学生自然地从数学模型过渡到数学计算式,对其中的算理理解得较透切。

2.应用题

在学习应用题的最初阶段,为了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选用的学具一般是各种几何形体的塑料片(或卡片),小棒和奎逊耐彩条。用卡片、小棒等进行操作的活动在教学参考书上已有介绍,这里着重介绍如何用彩条来进行操作。如第二册教学两数相差关系的应用题:

“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用彩条摆)

(附图{图})

一根橙色条(表示10)和一根红色条(表示2)连起来,表示12只白兔,一根黑色条(表示7)表示7只黑兔。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就是求这两行彩条的长度差。从图上可清楚地看到,上面一行彩条比下面一行长了一截,因此可将上面一行的彩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和下面一行同样长,另一部分是比下面一行长的,只要去掉同样长的一段,剩下的就是比下面长的一段,也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

通过操作,学生从具体数学模型领悟到抽象的数量关系,逐步学会解答相差关系应用的分析方法。

另外,彩条在学习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中,都可作为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工具。在此不一一举例了。

3.几何初步知识

在低年级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需准备的学具有各种形状的图形卡片和实物。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实物或卡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实物或模型;还有奎逊耐彩条、钉子板和七巧板等。这里着重谈谈奎逊耐彩条和七巧板的使用。

(1)指导学生在奎逊耐彩条的6个面上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2)用4个白色方块摆成不同的长方体。

(附图{图})

(3)用8个白色方块摆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附图{图})

(4)用4根红色彩条(表示2)摆一个正方体,用9根浅绿彩条(表示3)摆一个正方体,用5根黄色条(表示5)摆一个长方体等。

(附图{图})

(5)运用七巧板除可拼成课本上所示的图形外,还可拼成许多有趣的图形。如:

第7篇

航天试验数据管理系统采用基于浏览器的B/S架构,利于使用人员(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工程师等)以自己的角色、按照被系统赋予的权限,在管理平台中进行产品的分析和设计。使用人员在该平台中所完成各项工作的所有数据均可便捷地保存到数据库中,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系统平台由应用层、核心层和数据层组成。应用层主要负责向用户提供各个功能模块及界面工具,满足对试验数据管理系统的使用需求;核心层主要负责系统中对象化数据管理和流程驱动等核心功能的实现,提供各类外部接口访问的API;数据层主要负责与SQLServer、Oracle和DB2等底层商用数据库的访问操作,以文件仓库形式对非结构化文件数据进行存储,并能通过作业调度接口调用第三方计算服务器。

2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2.1系统关键技术

1)基于元对象的动态建模技术:航天试验数据管理系统的结构,再从元对象生成存储数据具体内容的表。在业务逻辑变更时,只需修改元对象描述的数据结构,而不需要对数据库结构进行变更。基于元对象的数据建模,将数据按内容格式分为多个对象,用静态的数据表建立这些对象的元对象,包括对象的名称、标识符、特征、每类数据的属性、各个属性的格式、数据之间的关系(一对多或多对多)。数据对象分为元对象本身和数据对象实例两个部分。其中,元对象分为数据对象定义、数据对象属性定义、文件仓库定义和数据对象数据表定义,数据库的逻辑模型如图3所示。2)数据对象追溯技术:数据对象可以表示设计过程中的人员、设备、模型、过程、结果等各类信息。数据类支持继承关系,数据类通过继承来扩展时,将自动获得其父类中建立的数据属性和数据关联关系。数据类之间的关联关系作为数据类的特殊属性进行定义,通过这类属性,数据类之间的相关性和追溯性可以保留下来,并通过门户等形式展现给终端用户,以辅助对流程、数据的分析。3)数据高效传输技术;数据文件的上传和下载均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高效传输,从而保证较高的效率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为解决大数据文件(文件大小≥1GB的文件)和多文件同时上传下载,需要开发数据传输控件,控件支持文件大小和进度显示,底层协议采用Socket实现高并发。大文件的传输方式采用断点续传技术保证传输效率和文件完整性。

2.1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系统以数据引擎为核心,按照功能性质可分为数据建模、数据产生、数据利用3个阶段。数据建模采用自定义数据对象类的方式实现,能够支持不同试验过程中各种复杂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格式。一旦模型建立好之后,数据对象可以通过AE的调用进行创建,在AE的执行过程中,数据对象的关联关系以及谱系关系也会随之产生。在数据的分析利用阶段,可以通过第三方的分析软件或可视化控件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系统还提供了对数据对象的查看、检索等基本功能。系统涉及到的相关功能模块如图4所示。

2.1.1基于产品结构树的数据导航

产品结构树是指依据产品几何结构间的隶属关系所形成树状图,航天产品设计人员一般习惯于按照产品结构树对三维模型进行管理。因此,需要为用户定制与PDM系统一致的产品结构树,实现数据按照产品间的隶属关系分层管理,以符合工程技术人员的使用习惯。用户通过点击产品结构树上的节点,即可显示隶属于该节点的数据,试验数据按条列表显示数据基本信息,并能查看和下载源文件。管理员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具体功能包括对项目、零部组件等各级节点的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以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产品结构树的配置采用XML文件进行描述,通过解析EL表达式实现灵活配置。EL表达式在处理数据管理关系时具有强大的表述能力,结合产品结构的需求,需要定制多个维度的数据对象所对应的数据类。各维度之间无直接关系,但可通过数据实现间接关联。详细的产品结构树数据对象定制流程如图5所示。

2.1.2基于数据谱系的查询检索

通过数据对象详情可对数据的上传时间、上传人员、文件类型、所属项目等信息进行追溯,还可对数据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数据版本号等信息进行查看。试验查询搜索功能允许用户通过关键字来快速查询和搜索数据,快速查询将根据关键字返回数据库中具有关键字的数据对象,通过选择可限定该关键字出现的具置。对于查询的结果,用户还可以根据数据类型、所有者等属性对查询结果进行筛选,以缩小搜索范围,提高检索效率。

2.2数据应用工具

2.2.1试验数据可视化

仿真和试验数据的格式各不相同,不同格式数据的读取和显示依赖于不同的软件,因此在客户端对这些数据进行读取和显示时需要安装这些软件,使得数据显示过程较为繁琐。因此,需要实现仿真和试验数据的统一在线显示,以方便用户直接查看。用户通过浏览器登录进入数据管理系统,点击需要查看的数据,如果本地计算机上未安装可视化控件,则提示并自动安装。用户正确安装该控件后,即可通过浏览器窗口直接显示查看的三维模型、仿真或试验结果,而不需安装种类繁多的CAD和CAE软件,便于不同专业的人员查看数据。可视化控件能支持3种以上CAE数据格式(OP2、HSF等)的在线查看,作为数据管理系统的服务器,需要提供可视化控件的下载和版本管理,以及文件格式和控件在页面打开时的关联动作。通过编写可视化控件的viewPlugin.properties文件,在文件中添加file.type属性可以实现文件类型的可视化控件调用,如果控件不存在,将提示客户端安装可视化控件。

2.2.2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为更好地利用仿真和试验结果,需要对仿真和试验数据进行处理,以方便用户查看和分析。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主要通过提供数据读取的WebService接口,调用分析控件实现对系统中数据的分析处理,这部分功能需要通过WebService接口将系统中的试验数据开放给第三方控件(数据导入、导出控件、数据分析控件等)。第三方控件能够将不同格式的数据以表格、曲线图、散点图、柱状图等不同的形式显示,能够完成对数据的常用处理操作,主要包括对数据进行插值、拟合、微分积分、FFT分析、滤波等,同时支持用户采用自定义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系统应用

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产品研制,通过该系统实现了项目团队中CAE仿真数据和试验数据的统一管理,为虚实数据对比和分析提供了支撑,改变了传统的仿真与试验数据分散管理的方式。便于设计人员、仿真分析人员和试验人员协同工作,充分挖掘数据中的信息,大幅减少了项目团队成员之间人工数据交互可能产生的错误,明显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

4总结

第8篇

点击软件界面中的“目录”,即可通过“变电站”“线路”“用户”分类菜单,进入数据信息查看界面。类型包括了设备运行中的所有数据,并具备历史数据的统计功能。由于农网数据管理系统是开放型软件,所以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任意修改,例如,某用户采用双回同杆架设线路供电,需要在系统中反映其特殊性,在农网数据管理系统中只需通过简单的修改即可,无需复杂的操作和繁琐的流程。

2数据维护与更新

国家电网公司的SG186系统功能强大,按专业分为了8个子项目,所以要进行数据查阅和维护工作不快捷,例如,查阅某设备参数和资产信息,要进入生产管理系统查询设备参数,再切换至ERP查阅设备资产信息,若要对该设备数据进行修改则更为复杂,需要通过工作流程管理才能完成,操作极为不便,效率不高。与SG186系统不同,农网数据管理系统不需要通过网络也可以完成数据流程闭环,只需直接将实时数据录入,即可更新相关数据并自动统计。如图2所示,新增跳闸记录只需在“线路”子菜单中直接选取“新增跳闸”,再录入相应数据即可,历史跳闸记录的数据将自动同步更新;由于数据全部集中在同一界面中,在进行数据查阅和维护工作方面有很大优势。综合来说,农网数据管理系统的操作维护和数据录入较SG186系统更为简洁快速。

3数据共享

因农网数据管理系统是基于PHP软件开发制作,可以在局域网内实现软件数据共享,所以该系统综合了国网公司SG186系统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了其他数据管理软件不能联网共享数据的问题。

4效果检验

2014年7月在江西中部一农村电网区域试用了该系统,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已初具实用价值。将农网数据管理系统与现有SG186系统进行比较,实用性能优劣如表1所示。

5结束语

第9篇

(1)部门管理:按行政线展示,通过行政管理关系管理部门;按业务线展示,通过业务上级部门关系管理部门。系统缺省提供已有涉及渠道管理部门信息,数据来源M域系统、B-SDM系统、集中渠道系统。部门修改功能。支持按部门名称或部门编码模糊查询。(2)部门行政关系查询:系统缺省提供已有涉及渠道管理部门信息,数据来源总部管理数据库。部门关系树按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即可进行行政管理部门查询功能。(3)业务部门管理:系统缺省提供已有涉及渠道管理部门信息,数据来源总部管理数据库。部门新增、修改、删除和查询功能。(4)部门补充信息:将新增的部门添加行政管理部门。(5)部门补充业务线:将新增的部门补充业务线。(6)部门导出:对部门查询出的内容进行导出。

2人员信息维护

(1)自有人员信息管理:支持对部门的人员信息的选择添加、修改和查询功能。支持人员修改时对渠道名称的修改。支持人员添加与管理渠道之间的维护。(2)自有人员导出:查询出符合条件的联通自有人员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导出为EXCLE格式。(3)社会人员导出:查询出符合条件的归属渠道社会人员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导出为EXCLE格式。(4)社会人员帐号管理:支持对社会渠道中的人员信息、帐号信息的新增、修改、删除(注销)功能。支持批量导入注册功能。支持区分人员是实体人员还是虚拟人员,对于标记虚拟人员的员工禁止登入使用系统。支持对是否客户经理以及客户经理类型的区分。支持新增人员与管理渠道之间的维护。(5)虚拟人员维护:查询出归属地域以下的所有存在人员账号信息的自有人员信息。提供虚拟人员新增功能,虚拟人员新增必需要挂靠已有的自有人员帐号下。提供虚拟人员修改功能。提供虚拟人员注销功能。提供虚拟人员详细信息查看功能。

3数据变更提醒

变更提醒:在我的工作台中人工处理M域发起的部门新增、修改、注销操作。提供在我的工作台中人工处理渠道发起的部门维护操作。提供在我的工作台中人工处理B-SDM发起的部门维护操作。

4接口异常处理

记录管理:查询出操作员所在省份的记录信息。通过【查询明细】按钮,可以查询与记录关联的明细信息。通过【重新发送】按钮,对发送失败的明细信息重新发送。通过【人工处理完成】按钮,将发送失败的明细信息置为人工处理完成状态。

5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员可以管理用户分组,维护组的信息,通过增加新组添加一个新的用户分类方式。系统有默认的超级管理员,只能做设置系统管理员的操作。由系统管理员设置部门管理员,部门管理员具有对整个系统的部门、用户管理权。部门管理员能设置辖内下级部门的管理员。(1)权限管理:权限管理是按不同的工作范围和角色管理系统操作者享有的资源及访问的范围,通过对一些要素的灵活控制实现权限管理,分为业务操作权限和数据权限。(2)日志管理:日志是系统运行过程中,在某一时刻对系统某一运行状态的记录。集中渠道管理的任一功能模块,均应将处理状态、处理结果、进程执行情况等信息记录日志,供系统维护人员浏览查询。

6结束语

第10篇

1.1BGP/MPLSVPN技术分析基于BGP与MPLS结合的第三层VPN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为解决骨干网络的可扩展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MPLS技术为IP骨干网提供了安全、高速的数据传输隧道以及流量工程控制的能力;而BGP则负责骨干网中的路由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传递,通过BGP的扩展属性实现VPN的地址与路由信息分离。

1.2路由设计技术分析路由设计是数据网建设中的核心问题,设计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网络的可靠性及效率。在建设骨干IP网中,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非常重要,路由协议有域内路由和域间路由两种基本类型。域间路由协议主要有边界网关协议(B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等;域内路由协议主要有开放式最短路由优先协议(OSPF)、中间系统路由选择协议(IS-IS)和路由信息协议(RIP)/RIP2等。作为一个大型电力城域网的内部路由协议可供选择的实际上有:静态路由、RIP、EIGRP、OSPF和IS-IS。(1)由于EIGRP是Cisco专有协议,而不是标准、开放协议,考虑到系统的开放性与互连性,不建议选择EIGRP。(2)RIP是较老的路由协议,加上它收敛慢,受Hop跳数限制,所以也不建议选择。(3)IS-IS路由协议多用于ISP,企业用户不熟悉,不建议选择。(4)从MPLS草案及现实运行来看,如果要运行MPLS网络,OSPF和IS-IS经常被选用做内部IGP,但是根据综合业务数据网的规模和层次化结构,建议选择OSPF+MPBGP作为主要的路由协议,其中OSPF路由协议作为骨干数据网连接路由协议,MPBGP用于MPLSVPN的实现。(5)静态路由协议的优点是配置简单,效率高,缺点是不灵活。我们可以在局部情况下,例如MPLSPE和CE的连接中部分选择静态路由协议。

1.3QoS技术分析QoS指网络提供服务的能力,包括专用带宽、抖动控制和延迟(用于实时和交互式流量情形)、丢包率的改进以及不同WAN、LAN和MAN技术下的指定网络流量等,同时确保为每种流量提供的优先权不会阻碍其他流量的进程。QoS是网络与用户之间以及网络上互相通信的用户之间关于信息传输与共享的质的约定,例如,传输延迟允许时间、最小传输画面失真度以及声像同步等,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现在的路由器一般均支持QoS,当网络过载或拥塞时,QoS能确保重要业务量不受延迟或丢弃,同时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

1.4IPv6技术分析IPv6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的IPv4的一种新IP。现在互联网大多数应用的是IPv4,但IPv4面临着地址匮乏等一系列问题。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他一些问题,主要有端到端IP连接、QoS、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

二、安全体系建设内容

2.1MPLSVPN协议安全性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承载了数10个重要业务,业务之间的安全和隔离成为首要安全设计目标,正是因为如此,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使用MPLSVPN技术对网络进行整合。MPLSVPN提供的业务之间的隔离性是逻辑性的,但是要想从一个业务VPN非法访问另一个业务VPN基本不可能。在MPLSVPN中,业务隔离性是来自于每个业务VPN实例都有一个独立的逻辑控制平面,这表明一个业务VPN实例并不能学习到另一个业务VPN的路由表。这样的隔离性不仅可以确保VPN之间的独立性,还可以确保任何一个业务VPN都不能访问骨干网的全局路由空间(IGP),确保骨干网的安全。因此MPLSVPN在协议上即具备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用MPLSVPN技术对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进行整合可确保辽宁电力各项重要业务的隔离性和安全性。

2.2数据链路层安全综合数据通信网的本地接入层和边缘接入层连接的网点、厂商网络众多,接口数量巨大,是进行安全防御的重点区域,而在本地接入层和边缘接入层网络中,数据链路层较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为了防范问题,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部署了如下安全措施:对于所有的中继端口使用专门的VLANID;避免使用VLAN1;将所有的业务接口设置为非中继;为业务接口部署端口安全;部署ARP安全选项;启用STP攻击防御(BPDU防护及根防护);在不需要的地方禁用CDP;禁用所有未使用的端口,并将它们放入一个为使用的VLAN中;在需要的地方部署DHCP安全选项。

2.3IP地址安全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在IP地址规划充分考虑了安全控制,采取基于业务角色的子网划分方法,并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同时,也采用路由汇总的方法来提高路由效率以及管理效率。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地址规划使用RFC1918定义的私网地址,确保综合数据通信网的地址空间独立和安全。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使用了MPLSVPN技术,在MPLSVPN中,VPN实例通过路由标识符RD(RouteDistinguisher)实现地址空间独立,且MPLSVPN使用VPN-IPv4地址族,VPN-IPv4地址共有12个字节,包括8Byte的路由标识符RD(RouteDistinguisher)和4Byte的IPv4地址前缀,如图1所示。增加了RD的IPv4地址称为VPN-IPv4地址,这样PE从CE接收到普通IPv4路由后,转换为VPN-IPv4路由,进行私网路由在公网上的传输。RD确保了MPLSVPN中的地址空间独立性和安全性。

2.4预防DoS安全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完善工程在省网骨干层以及地市汇聚层均增加了防火墙板卡以及入侵检测板卡,可以有效预防DoS攻击。防火墙板卡可以拦截TCPSYN泛洪等欺骗类DoS攻击,可以通过限制会话数量以及设置会话超时来预防DoS攻击。当入侵检测板卡发现DoS攻击时,还可以进行记录并与防火墙联动对攻击进行拦截。另外,在重要的业务网络边缘上进行限速措施,防止DoS攻击对业务网络或骨干网络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在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部署NetFlow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流量以及蠕虫、DoS攻击等威胁。

2.5访问控制安排和部署(1)MPLSVPN策略设计使用MPLSVPN技术,在同一物理拓扑的基础上,MPLSVPN能够按照需求实现多种业务的隔离,并且管理和控制VPN的业务只是在数据上作相应配置,物理设备和链路都不用作改动,这样为各VPN业务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具有很好的业务扩展性。BGP/MPLSIPVPN使用32位的BGP扩展团体属性-VPNTarget(也称为RouteTarget/RT)来控制VPN路由信息的。通过严格的RT规则控制,上述业务网络之间做到了完全隔离,确保各业务网络的运行安全。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通过MPLSVPN部署,实现物理上多网合一、逻辑上各网络隔离,满足多种灵活的业务需求。(2)面向MPLSVPN的防火墙及入侵检测系统设计及部署地市业务汇聚层设备连接了地市各类业务网络,是综合数据通信网的重要安全边界,也是MPLSVPN的重要PE设备,本次新增防火墙板卡及入侵检测板卡主要部署在此设备上。在省网骨干层以及地市汇聚层均增加了防火墙板卡以及入侵检测板卡,在PE的边界进行逻辑部署,对PE上每个业务VPN的进出流量都可以执行访问控制等防火墙功能,确保业务网络以及综合数据通信网骨干网的安全运行,部署方式如图2所示。入侵检测系统(IDSM-2)的逻辑部署位置在防火墙后侧,靠近业务网络CE。入侵监控模块本身没有物理端口,通过多个GE和背板总线连接,可以同时监控多个VLAN和VLANID,通过VLAN访问控制列表VACL获取功能来提供对数据流的访问权限VACL。防火墙板卡(FWSM)与入侵检测系统(IDSM-2)联动部署。融合两种技术发展趋势的优点,在单一设备中提供业界领先的安全保护;IDSM-2和FWSM防火墙模块之间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互动,IDSM-2在监测到网络攻击之后,可以直接控制FWSM防火墙模块和CAT6K做出相应的安全防护动作,有效地防护网络攻击。

2.6网络管理协议安全性在网络管理协议安全性方面,本次工程采取了如下措施:通过全网安全加固,已全部禁用Telnet远程访问协议,并启用SSHv2协议;Web管理协议已全部启用HTTPs,禁用HTTP;网络管理协议正在向SNMPv3迁移;禁用TFTP进行设备文件传输,从FTP向SFTP迁移;定期检查设备的Syslog服务器配置来确保Syslog传输安全;只在网络的关键点部署NetFlow,并避免长距离传输NetFlow数据,通过NetFlow的正确部署,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流量以及蠕虫、DoS攻击等威胁。

2.7重点业务保障对于重点业务,例如视频会议、调度电话、95598用电服务、行政电话网络、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等业务实现安全保护机制,网络实时业务安全(监控)机制。对各专项业务采取有效的安全保障管理,确保业务网络数据传输质量,减少因个体业务分支的因素影响全部数据信通运行的风险。

2.8实时业务服务质量保障对重点保障业务,由使用单位提出最低保障带宽,通过QoS保障技术确保数据传送的安全。为了保障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主要采取如下措施:实时业务流量抓取及分析;基于MPLSVPNQoS的实时业务服务质量保障;实时业务的QoS持续优化。

三、项目创新点

在本次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安全体系建设中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创新,这些技术和管理方法上的创新形成了一个创新集合,为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建设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案例,本次完善工程中主要的技术创新点如下。(1)基于MPLSVPN的综合数据网整合方案传统的VPN构建使用永久虚电路(PVC)和隧道技术。随着网络连接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可扩展性和管理问题日益突出。MPLS技术的出现使我们可以建设能够支持多种业务级别并且能够无限扩展的全互连IPVPN。(2)基于MPLSVPNQoS的实时业务服务质量保障MPLS实现了一种高效的流量工程机制。采用基于MPLSVPNQoS的实时业务服务质量保障解决方案能够平衡网络中的各种链接、路由器和交换机上的网络汇集业务负载,使这些特定的单元不会被过分使用,也不会未被充分利用。这样可以使网络的运行更有效,并能提供更多可预测的业务。(3)面向MPLSVPN的防火墙及入侵检测系统设计及部署,建立通道保障体系面向MPLSVPN的防火墙及入侵检测系统在复杂网络、多数据、多设备的情况下,通过该保障体系保障了实时业务、高保护业务的安全。(4)IPv6在综合数据网中的应用辽宁电力公司是国网IPv6试点单位,率先在省公司和营口、渤海等地进行应用,在使用过程中验证了IPv6的优越性。

四、工作展望

第11篇

论文摘要:虽然知识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但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教学活动和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目标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因此知识管理对于课程的教学,同样有着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将知识管理这一应用于企业中的管理思想运用到数据库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前言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资本。有效的知识管理可以使组织中的成员拥有更多的能够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使每个组织成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从而提升整个组织的绩效,使一个组织能够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不断进步和成长。

我们的各项教学活动的基本目标是更有效地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的理论与方法,并能够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这和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目标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因此,尽管知识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但我们认为,它对于学校课程的教学,同样有着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将知识管理这一应用于企业中的管理思想运用到数据库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但是由教师和学生构成的教学组织和一般的企业组织在组织形式、运作方式、目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所以我们首先分析了教学中应用和实施知识管理和一般的企业组织的知识管理有哪些类似的、可比的地方,又有哪些是教学活动所特有的。然后,根据数据库课程教学的特点确定如何借鉴企业中的知识管理来实施针对数据库课程教学活动中的知识管理。

二、教学与一般企业组织的知识管理比较

不管是企业中的员工还是在校的学生,他们的知识都是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获得的,知识管理是围绕知识学习活动的管理,包括知识获取、知识交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管理。如果把教师和学生看作一个组织,这个组织和一般的企业组织在知识学习的组织形式、运作方式、目标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可以得出教学中的知识管理的目标、内容和企业大体相似,企业的实践经验可以借鉴。但由于实施知识管理的环境不一样,教学中的知识管理和企业的知识管理所注重的问题还是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

·教学中涉及的知识主要是显性的,而企业更关注隐性知识的管理;

·教学中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因而教师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是很关键的,而企业中的核心知识分布在各种企业内部资料库、各个专家和技术骨干的头脑中,因而如何利用知识管理工具和手段有效地组织、管理和利用这些知识是企业所关注的;

·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主动性,而在企业则更注重如何激励员工参与知识共享与交流的积极性;

·教学中的知识是为将来作准备的,注重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企业中知识很快就会被应用,创造价值,因而更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教学活动是有组织的有计划的,教学安排合理与否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企业中的知识活动是应工作需要而随时发生的,因而需将知识管理融入业务流程。

三、知识管理在数据库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作为计算机类的有关信息处理的基础课,数据库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强调知识的应用,而不仅是理论上的、定性的分析,要求学生最终能够根据具体的实际应用需求,综合运用数据库的有关理论、方法,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信息处理方案,并辅助开发成员建立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它和其他计算机类的课程,如操作系统、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不同,它的专业覆盖范围比较广。在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信息量急剧膨胀的情况下,无论哪一类专业都要面对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的问题,所以不仅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数据库的有关知识,其他专业,特别是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具备信息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是理科背景不同,这些专业的学生通常是文、理科兼收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思考问题的角度有可能是多方面的,彼此也很难说服对方,要促进他们的交流与合作,必须给他们一定的磨合的时间和机会。

通过前面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中得出的许多经验在教学中可以借鉴,但不能全部照搬,需要就教学的特点进行调整,我们主要从促教、促学、促交流三个方面,以我们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数据库课程教学为背景进行知识管理在数据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担当专家的角色通过各项教学活动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应该课程要求的知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能否有效地传授知识是决定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了解学生目前的知识结构状况;然后对教学内容作精心安排;最后是建立教学方法知识库。

对于初次参加一门课程学习的学生来说,教师所传授的是新知识。根据知识管理理论,个体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是与其自身原有的知识水平密切相关的,一项新的知识能被吸收加入到个人的知识库中的必要条件是新的知识和其原有的知识之间要有关联。因此在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之前需要了解学生目前的知识结构。在正式上课之前通过查看任课班级已经学习了哪些课程、学生中文/理科背景来进行初步的了解。在第一节课,通过课堂提问这一现场调查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据此,在保证课程大纲要求的内容不变的情况下调整了原先的教学计划安排。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这些教学经验是宝贵的资源,应该加以利用。我们可以参照企业建立企业知识库的方法建立教育教学方法知识库,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按课程收集、整理学生反映良好、教学效果明显的教师成功的教学方法、教学心得体会、教学案例、课堂教学组织、教案设计等等,建立教学知识资源网,供广大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研习。这种方法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教学知识的效用,覆盖更多的教师,使他们受益,进而使学生受益,也使得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得以延续。这和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不一样的。精品课程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进行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其中不乏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案例,但这种设计、方法是否有效,未必均已得到证实。而进入教育教学方法知识库的教学方法已被证实是有效的、成功的。

(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和企业中员工主动地自主地学习知识不同,学生们学习知识很多是被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知识所能发挥的效用不甚了解,只是为了考试、证书之类的,这不利于知识的真正吸收、能力的提高。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将课程教学和学生的职业规划联系起来;其次作业设计要给学生一定自由发挥的空间;最后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

学习知识的动力来源于对知识所能发挥的效用的认识,而这和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是密切相关的。因此,首先要了解学生对未来的期望,将课程学习和未来的职业规划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认识到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是有用的。在开学后的第一次课,除了通常的介绍课程主要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安排、考核等之外,我们一定要将课程和学生的专业背景、他们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联系起来,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这门课程可能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有所帮助。

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在课堂上、课本、其他参考资料上获取的知识进行综合化,进行知识的应用与创新,这些是知识转化为处理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作业相互抄袭的现象比较普遍,经过对学生作业的调查,我们发现:学生认为对于那些比较“死”的作业,自己做一遍和抄一遍没有多大区别,做了也没什么成就感。而对于比较“活”的题目,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学生之间并不能确定谁的答案就是绝对正确的,求解这样的题,不仅需要课本、课堂上的概念知识,还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再融入每个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技巧,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因而,学生在完成这样的作业后会有一种成就感,也不愿意把自己的成果让别人随便抄。因此,在教师设计作业的时候应尽量出一些比较“活”的题,给学生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是一个重要手段。在企业中,员工掌握知识的多少决定其在企业中的工作地位和薪资收入,同时,赢得别人的认同和尊敬也是一个重要的激励因素。在教学中,我们很少能给学生物质上的激励,因此,精神上的激励应该成为主要的激励手段。在老师和学生面前展示自己学习研究的成果可以让学生颇有成就感,同时也可以赢得其他同学的认同,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声望。每次作业中,我们可以选取一部分学生,让他们以PPT报告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建议和评判。对于作业完成得不好的学生,可以促进他们今后做出更大的努力来赢回自己的声望,对于作业完成比较好的学生,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对今后的学习也是一种鼓励。

(三)促进知识的共享与交流

传统的教学是知识从教师向学生的单向流动,传授的主要是显性知识,知识的来源比较单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这不利于知识的交流与分享。要促进教学中的知识共享与交流,我们认为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拓宽学习交流的渠道和建立有利于知识共享的学习组织。

在课堂上,我们还是应以教师讲授为主,但也应该留些时间让学生提问和讨论。讲完一段内容,应该稍作停留,看看学生有什么问题,请他们提出来,其他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尝试着来回答或补充这些问题。课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MSN等进行,及时解答学生的一些疑问。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以外的有关课程学习的交流,访问学习资源网站、参加一些网上论坛、学习社区。通过参与课外的学习交流,学生能接触到很多课堂上没有讲过的东西,从而能弥补仅靠教师传授的不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建立课程网上学习社可以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加集中、更加便捷,一些在课堂上没有讨论完的问题可以在课后、在网上得以继续。

在以知识管理为指导思想建立起学习组织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以有利于知识的交流共享。比如在进行分组讨论和分组实验时,教师首先要与学生进行沟通,根据讨论主题和实验内容设计一些调查问卷,了解大家的学习状况和知识结构,对小组成员的结构进行调配,既要考虑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又要考虑成员的知识结构配置,在保证成员之没有冲突、敌视的情况下,使同组成员之间的知识结构既不能相差太远。同时有要保持成员之间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次,要定期举行集体的交流活动,主要目的是相互传递信息,交流对付学习中的难题、提高实验操作技巧的经验。对一些好的实验操作进行流程定制,在课堂上作为标杆演示。当学生由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成知识的创造者和教育者时,他们的学习、创造与知识共享的积极性将被大大提高。学生间的交流与知识的流转将变得更为主动,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果明显,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定式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

第12篇

1科技项目管理为了科学、合理地确定科技项目支出预算

规范和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部门完成行政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财政部门加强对科技项目的管理是非常有意义的。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若干意见,例如:国务院以国发〔2014〕11号印发《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了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总体要求、建立完善了覆盖项目决策、管理、实施主体的逐级考核问责机制,强调了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为加强对山西省科研开发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和财政部、科技部相关规定,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山西省省级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晋政发〔2014〕32号),进一步规范明确了科技研发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了山西省教科文事业的不断发展。该系统建设遵循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合理排序、滚动管理的原则。大致可以将项目为单位固定项目、滚动项目、新增项目。目前,科技项目管理系统以项目考核跟踪为主线,涵盖项目录入、项目跟踪考核、项目统计分析、项目绩效管理等所有涉及具体项目的文档资料管理内容;管理与项目预算及项目资金支付和使用有关的全部内容。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将对科技专项资金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过程跟踪,包括规划立项、项目进度、项目跟踪、项目质量、财务制度建设情况、政府采购情况等各种情况进行跟踪。实行全过程监督检查,主要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立项、分配、使用、验收等整个管理过程的监督检查,参与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工作,将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重点抽查、分片检查、交叉巡查相结合,严把“项目关”和“资金关”,监督好项目实施单位,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和按项目实施方案使用,确保项目的完成。

2教育基础数据管理参照财政基础数据规范

建立一套与教育资金管理相关的教育行业基础数据规范,按此规范建立教育基础数据管理系统,此系统依托金财应用支撑平台,按基础数据规范及技术规范与教育部门的相关系统进行衔接,包括学校学籍管理、贫困生助学金管理、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系统、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可以从教育部门的系统直接采集提取数据,同时也可以通过教育系统的网络从教育部门所管辖的基层单位采集数据。数据采集涉及教科文资金的有关基础数据,具体包括:教育方面为全省各级各类教师及学生信息、学校资产信息等,科技方面为全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信息、执行信息等。教育基础数据管理是财政针对教育系统需要的基础数据,开展数据服务查询。例如首先学校资产情况,可从学校性质分,包括学校的资产情况需要采集学校的总占地面积、绿化用地面积、运动场地面积,学校的图书总数、当年新增数量、电子图书资源,计算机数量、其中教学用计算机数,语音实验室个数,多媒体教室个数,学校的固定资产总值、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信息化设备资产总值,其中软件资产总值。这些资产还需要区分出学校产权和非学校产权。其次学生基本情况,可从学生类型、培养方式分类的在校学生学籍中提取数据。还有教职工情况,基础数据包括校本部教职工和聘请校外教师,对教师要分职称统计,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对教师情况还要分学科、分学历、按学校分别查询。综上所述,规范基础数据,建立教育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开设各基础数据查询、汇总、统计功能,可为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特别是财政部门提供全面、便捷、准确的数据依据。

二教科文资金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

教科文资金管理建立覆盖所有的教育、科技类政府性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网络化监控机制,对教育科技资金进行及时跟踪监控和综合分析。

1技术架构基于财政部“金财工程”应用

支撑平台建设财政一体化系统基础之上,设计业务广、逻辑复杂、用户多等特点,对整体系统的安全性、先进性、规范性与标准性、提高可用性、可靠性、适用性、易操作性、可扩展性、兼容性有着很高的要求。系统采用先进的、基于J2EE平台的三层分布式应用体系架构,将用户界面、业务逻辑与数据资源进行分离。在客户端的具体实现上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不同的技术实现策略,即对包括系统配置、业务应用等要求部署灵活、使用简便的应用场景,采用以浏览器为主的实现方式;对与复杂业务系统创建相关的模块,采用集成到统一的实现方式;对于编辑、维护操作复杂的模块,采用标准Windows应用的实现方式。全面结合在应用中得到验证的框架和组件。用组件化、参数化、模式化等先进构造思想,在这些框架和组件基础上进行扩展来构建灵活、健壮、高效、稳定的财政系统。系统业务模块,均按照系统构架逻辑分层将业务封装成表示层组件和业务层组件,使之可部署到不同的服务器上。采用多层的体系结构和服务器端的JAVA技术是基于对可缩放的、可扩展的和灵活的体系结构的需求。按照MVC模式设计,由用户视图、视图控制器和业务实体即构成了表示层组件。值得注意的是,代表Model的业务实体实际上贯穿应用系统的所有逻辑层,实现连接逻辑层间的业务通信;而业务层则被划分成业务会话与业务持久化两层,其中会话层封装业务处理逻辑,持久化层为之提供数据存取服务。

2软件选型基于财政部“金财工程”应用

支撑平台建设财政一体化系统基础之上,综合分析原有系统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采用“以生长为主、接入为辅”的模式建设教科文资金管理系统。该系统按照平台实施的技术规范,根据不同模式分别对待,以最大限度达到安全、高效、易用的目标:一是基于平台生长的子系统服务端统一采用J2EE技术,oracle数据库,按照三层结构模式进行设计,整体采用B/S的架构;二是基于平台接入整合的系统,基本保持原有技术架构,与平台的交互统一采用标准XML作为数据载体;三是采用portal技术实现总体门户建设。

3总结

第13篇

1.1建模原理

为实现多源异构遥感影像数据的统一管理,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在逻辑结构上将遥感影像数据划分为描述性元数据信息和数据实体,在业务流程上将数据建模分为元数据建模和数据建模。

1.2元数据建模

遥感影像通常格式特定、数据量大,而元数据是对影像获取信息、质量信息、空间特征等的概括抽取,通常为文本格式、数据量小,具有信息丰富、读取方便等优点[11-12]。本文根据元数据描述对象的特点和数据管理要求,构建了海洋遥感影像元数据的统一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数据要素级信息由元数据解析读取获得;数据集级信息可批量手工录入,便于按照专项、区块、调查单位及时间等对各专项数据进行管理;数据库级信息在数据入库时由系统自动扫描数据的存储路径、大小、状态、权限等生成。

1.3数据建模

本文基于面向对象的思路方法,将多源异构的海洋遥感数据抽象表达为数据实体、元数据、空间特征和快视图等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对应关系。建立数据模型由E-R图表示,如图2所示。由于目前存档的海洋遥感影像数据包含多种星源影像、航空影像和4D产品,且同源数据还包含不同级别、类型产品,因此,需要对每种产品类型数据分别构建数据模型,完成主数据标识确定、影像ID命名规则、数据对象和元数据识别规则等定义,流程如图3所示。影像数据建模支持面向多种数据源的各种影像目录模型的定义,具备对影像数据存储方式、数据格式、坐标系统等参数的设置。

2多传感器影像数据模型实体自动提取与匹配

2.1技术路线

为将构建的数据模型应用于实践,本文提出多传感器影像数据模型实体的自动提取与匹配技术,解决了如下几个关键问题:①多源异构影像元数据自动识别与解析;②空间特征、快视图及影像覆盖范围矢量自动提取与生成;③数据ID命名规则制定及数据模型实体间自动匹配。技术路线如图4所示。

2.2元数据自动提取与输出

根据构建的数据模型,本文建立了一套自动提取与输出元数据信息表的技术流程,核心是从多源异构的元数据中提取出与元数据模型对应的字段信息,消除数据冲突,并利用元数据中关于空间特征的描述自动生成影像数据矢量覆盖范围。具体如下:1)元数据文件识别:依据建立的数据模型,对每类影像产品定义元数据文件格式。如ALOS影像产品定义“HDR-*.txt”为元数据格式。2)元数据格式解析及数据冲突消除:建立元数据提取配置文件,将多源元数据文件中的字段名称对应至提取配置模板中,消除元数据命名冲突和语义冲突。命名冲突指相同字段(如影像左上角纬度)在不同元数据中有不同名称(如ImageSceneLeftTopLatitude、SCENE_UL_CORNER_LAT等)或同一字段(如ProductType)在不同元数据中表示不同意思(产品类型或产品处理级别)。语义冲突指不同元数据对同一字段在描述方式、内容上的不同造成的语义不一致性,如投影带号在不同元数据中表示为ZoneNumber和ZoneNo.两种形式。本文数据冲突消除方法的实质是通过元数据配置文件将多源元数据字段名称映射到元数据模型的全局名称,通过提取配置模板和输出模板两步实现。3)元数据信息提取:将元数据文件内容全部读入内存,用程序分步定位的方法提取元数据字段信息。以ALOS影像元数据“UTMZone="51N"……”为例,提取投影带号信息需先定位至“UTMZone”字段,查找“=”后、符号“"”之间的字符串,即为带号“51N”。又如,XML格式的RAPIDEYE元数据文件中,提取成像时间需定位至以“<eop:acquisitionDate>”开始、“</eop:acquisitionDate>”结束中间的字符串,即为成像时间。元数据信息提取将原始元数据字段对应至提取配置模板字段,生成中间元数据文件。4)元数据信息输出:定义元数据输出配置模板,将中间元数据文件字段对应至元数据模型中的字段。输出配置模板按卫星影像、航空影像、4D产品和动力卫星数据等设置四类。输出时还可对模板字段进行批量统一赋值。5)矢量范围输出:由元数据提取影像四角坐标值,调用ArcGIS脚本语言函数CreateFeaturesFromTextFile_samples(),将四角坐标文本文件、分隔符、输出矢量文件和空间参考基准作为输入参数,生成带有空间参考信息的ShapeFile格式的影像范围矢量。

2.3基于GDAL的快视图自动提取

以往快视图作用仅定位于数据浏览不同,本文提出的数据模型要求将快视图匹配至影像空间特征,并录入关系型数据库实现集成管理。然而,影像产品数据集中提供的快视图通常不包含空间坐标信息,因历史原因各单位汇交数据中快视图或已丢失或因重命名已不满足数据模型识别要求,加之航空影像、4D产品通常不具备快视图,快视图自动提取面临较多问题。因此,针对多源异构影像,本文基于GDAL(GeospatialDataAbstractionLibrary)对快视图自动提取并匹配至空间特征,流程如图5所示。GDAL是X/MIT许可协议下的开源地理栅格空间数据转换库,支持几乎所有常见的遥感图像文件格式的读取、格式转换和重采样等基本操作。本文选用开放源代码的GDAL库作为多源影像的访问引擎,为影像的访问和基本处理提供统一接口。提取后的快视图具有了和影像文件一致的空间坐标和数学基准。

2.4数据模型实体自动匹配

本文在分析各类影像产品数据建模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规则的影像ID命名方法,通过指定影像惟一ID实现影像数据文件、快视图、元数据和矢量范围的自动匹配。具体如下:1)针对特定影像类型,根据数据模型定位至元数据文件,确定元数据存放目录,将元数据上级文件夹记为ParentDirectory(1)。定位至元数据的好处在于:与元数据信息提取的过程相一致避免重复搜索;部分影像数据分波段存放(如中巴、TM等)或分块存放(如WorldView),定位至影像文件很难形成与影像数据包一对一的关系。元数据文件通常与影像文件在同一目录、名称一致,并且元数据中通常有影像文件名信息。2)制定影像ID命名规则,标识惟一影像数据包。通常情况下,元数据文件名能够标识惟一影像数据包时,采用元数据文件夹名命名;若不行,则需要考虑数据文件名、或上级(ParentDirectory(1))至上几级文件夹名(ParentDirectory(N))的组合形式来命名影像ID。部分示例如表1所示。特征的相互匹配,为数据建库和入库管理奠定基础。

3多传感器海洋遥感影像集成与管理

根据数据模型和集成管理的要求,本文研发设计了多传感器影像自动加工工具(以下简称“工具”)和海洋遥感影像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考虑到数据安全和保密需要,工具设计为单机版,系统采用C/S架构。系统采用.NetFrameWork框架搭建平台,利用ArcGISEngine组件做专业开发;服务器端部署Oracle11g数据库和ArcSDE空间数据引擎,服务器端与客户端通过内网连接。工具研发基于多传感器遥感影像数据模型实体自动提取匹配技术,对不同影像元数据操作提供统一的配置交互界面(见图6)。工具支持用户根据影像类型和建模要求配置元数据提取和输出模板,提供预定义的影像ID命名规则。模板与规则均以XML格式保存,支持用户自定义修改,扩展性强。工具能够从元数据和影像数据文件中批量生成元数据信息表、快视图和空间特征一一对应的标准数据集,并通过影像ID与原始数据包自动匹配,与后端管理系统有效衔接。依据本文构建的多源异构影像数据模型,系统按照“元数据表+快视图+空间特征数据文件”的方式,将数据存储路径记录在二进制变长字段内,并将影像对应的元数据信息表、空间特征和快视图信息存放于关系型数据库表中,从而实现了海量数据的无缝管理。系统提供数据空间范围、快视图、数据包详情的查询浏览、分析统计等功能,并支持用户通过选择元数据记录、下载相应的遥感影像数据实体。如图7所示。数据建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内容。系统将入库配置环节设计为功能模块,按照“元数据项管理—资料建模—数据建模—编目管理”的步骤,向导式指引用户完成数据建模和存储规划。其中,元数据项管理完成元数据项的定义;资料建模为元数据模型的定义;数据建模为每类资料构建数据模型;编目管理为数据入库设计相应的数据节点。系统入库需用户提供影像数据实体文件存储路径,以及影像加工工具生成的标准元数据表、快视图和矢量文件。入库过程中,系统首先根据数据模型校验是否能在指定路径下正确识别遥感影像原始数据包。校验完成后,系统根据主标识字段(即影像ID),自动匹配影像数据包、元数据表、快视图和矢量范围,并根据元数据模型判定输入元数据表信息是否正确、齐全。在所有判定条件都满足后,系统扫描并存储每条数据文件的存储路径,并将元数据表、快视图和矢量范围入库。系统支持用户浏览查询、编辑修改和数据下载等操作。用户可按数据节点、数据查询结果等方式浏览影像快视图、矢量覆盖范围和元数据表,并可对元数据表编辑修改。数据查询支持数据节点下自定义几何形状(线或多边形)、跨数据节点综合模糊查询两种查询方案。数据下载通过元数据表、快视图或矢量范围等与数据文件的自动匹配,在记录存储路径下定位相应数据文件并提供下载服务。

4结束语

第14篇

美国是目前世界戏剧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曾经有报道称,美国现在有超过一千所大学(学院)设立戏剧系,而且还有一定数量的高校即使没有戏剧系(专业),也设有戏剧艺术欣赏与实践等方面的课程。在美国大学中,戏剧艺术的学习与实践活动是无法分割的,校园剧场和完整的戏剧创作活动是不可或缺的各个组成部分。这些实践成果是以多种戏剧创作方法予以实现的———既有常规戏剧创作的排演,也有其他创作方法的实践,其中就包括大量“教育性戏剧”、“教育剧场”学习结果的呈现。许多高校都会举办年度的戏剧演出季,这些规模和质量都有一定水平的活动,甚至可以成为学校所在的学区内的主要戏剧活动。教育戏剧不只是在西方发达的国家有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在亚洲各国也有很多专家和学者在研究、探索如何把教育戏剧的方法融入到普通的教育中去,如何借助戏剧艺术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美育的熏陶。在菲律宾、柬埔寨、韩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都有专业的教师从事教育戏剧工作。我国的香港、台湾早在上世纪末已经开始起步。台湾的一些大学也积极响应“九年一贯制”的教育改革,已经成立了教育戏剧研究系,特招中小学教师进修“教育戏剧课程”,着力于带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巧用戏剧技巧”,充分调动学生们在学习上的互动积极性,由此使教育活动更富于成果,同时也使教师在自身能力、知识、经验等方面获得更大的提升,这对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在香港,戏剧教育获得了和台湾一样的重视。在香港艺术发展局的支持下,由香港演艺学院、教育机构、协会、团体联合组成了香港教育戏剧论坛(TEFO)。同时,香港教育局推行“发展初中戏剧教育”种子计划,开始为初中学生提供三年的戏剧教育课程。2007年在香港举办了国际戏剧\剧场与教育联盟(IDEA)会议。戏剧教育已被列入中小学教育大纲。香港在戏剧知识的普及化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很多综合性院校里都开设了专门的戏剧选修课,并由本校的戏剧系或剧社来负责这项戏剧普及工作,它们面向全校范围开设戏剧欣赏的公共课。因此,很多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受到的戏剧的教育和熏陶使得他们很多人爱上了戏剧,工作之余更愿意加入业余剧社,继续将戏剧发扬光大,也有很多人毕业后从事起戏剧教育的研究。

在我国大陆,最早介绍西方的教育剧场的是教育家孙家琇先生1984年发表于《外国戏剧》上的《关于英国的TIE》一文。1995年,李婴宁教授访问巴西戏剧家奥古斯都•伯奥,发表的《风云世界的民众剧场:AugustoBoal访问记》,以及她赴英国研习教育性戏剧课程后,发表的《英国的戏剧教育和剧场教育》是首次向国内介绍教育性戏剧的文章。此后,孙惠柱教授引进的“谢克纳人类表演学研究中心”在上海戏剧学院成立创立社会表演学专业研究生项目,并在此后开展了一系列国际学术交流、综合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与戏剧学的交叉结合的实践和研究。2005年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设立艺术(戏剧)教育专业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云南艺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也相继开办了戏剧教育专业。这几所专业戏剧艺术高校着力培养的本科学生和研究生在普通学校和社区进行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应用戏剧实践活动,培养了中国首批从事教育性戏剧的基础教学、实践和研究人才。与此同时,近年来许多省市的文化部门、专业协会和一些高校在不断举办“青年戏剧节”、“大学生戏剧节”等戏剧活动,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校园剧社成立了。在每年一度的校园戏剧节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参与,这样的氛围,也为“教育性戏剧”、“应用性戏剧”在高校中的开展与推广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戏剧”理论与实践在高校中应用与推广的意义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教育戏剧”是用来发展个人、社会,以及人文教育为目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完成戏剧演出,或创作一出舞台剧不是最终的目的,教育戏剧的重点在于“教育”,在于参与戏剧活动时的同学们获得的学习经验;这些经验能让学生认识、了解社会,能够探索、发掘自身的潜力,在戏剧活动的参与中建立道德观、价值观,让学生的心灵与精神得到健康的成长。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索世界、探索人生,增加他们的自我理解力,努力培养与他人的沟通、表达能力,学会多角度的思考;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加强他们的学习效果,启发学生的思维;学习运用戏剧的形式体会个人的成长,让他们发展属于自己的个性、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建立起应有的自信的有效途径。把高校作为推广与实践的阵地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戏剧专业院校要承担为教育戏剧培育“火种”的责任我们前面介绍过,目前国内开设戏剧教育(“教育戏剧”)专业的院校还为数不多,并且局限在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几家权威的专业戏剧院校。为了落实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与大学教育中最新的指示精神,大力提升戏剧艺术在我国各阶段教育中的比重和认知程度,拓宽戏剧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借助欧美成熟、系统的“教育性戏剧”的理论与实践,让戏剧艺术为各类教育服务,发挥戏剧艺术更大的功用。就目前而言,应该以这些专业戏剧院校做为策源地,培育优良“火种”,并在适当时机,向条件成熟的专业艺术学院、高等师范类院校辐射、散播,不断推进戏剧教育(“教育戏剧”)专业的开办,以形成燎原之势。国家和省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大力扶持戏剧教育专业的开办,建立健全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出台相应的政策,以保证戏剧艺术教育(“教育戏剧”)专业的教学质量。惟其如此才能在十年,乃至二十年之后,戏剧艺术才能在各阶段的普通教育中真正发挥美育和育人的作用。

第15篇

戏剧艺术是演员角色扮演的艺术。德国思想家莱辛告诉我们,一切艺术都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之上。戏剧表演靠演员来传达其中要表现的戏剧情境,由于灯光,布景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戏剧不如影视效果“逼真”。正因为戏剧舞台有其局限性,反而更有利于促使戏剧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大胆运用“假定”。为了能更好的去理解剧情,了解人物,观众更热衷于去聆听人物的内心。《恋爱的犀牛》剧中犀牛饲养员马路爱上了明明,而明明却一直沉溺在她对前男友的爱情中。无论是马路还是明明,他们都爱上了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在他们各自的世界里,他们爱得死去活来,痛彻心扉又欲罢不能。马路在爱的痛苦快绝望时,发出了“出声的思考”。观众在听完马路的独白之后就明白了,马路其实是一个对爱情执着的疯子,他固执,渴望的不是明明,而是不可缺少的爱情。“出声的思考”使观众主动的去揣测人物内心,跟随人物情绪而波动,更好地改善了观众在观影时被动的局面,充分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戏剧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对戏剧内容的传达不仅仅是要将其真实的展现,更重要的是通过假定将暗示的内容清楚的传达给观众。观众在接受假定的过程中,按照个人的理解,将剧情中省略的部分加以想象,从而使剧情完整化。

二、戏剧空间与时间的假定

戏剧艺术是演员角色扮演的艺术,是在舞台空间内展现的艺术,所以,假定性在舞台空间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莎士比亚戏剧,在文艺复兴时期都是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内展开的。当时的表现空间布景比较单一,观众可以将画布隔开的空间看做是“特洛伊的废墟”、“高加索的高山”等,观众的想象更丰富,思维更广阔,参与到戏剧创作中的积极性就更强,所以在当时莎士比亚戏剧中,假定性表现出了巨大的作用。中国的戏剧舞台一直都在强调夸张与虚拟化。在舞台空间的假定性中,我们看到了最实际、最贴近生活的一面,空间的转换,人物心理的转换,这一切得以实现的依据就是假定性的存在。舞台空间是可以看得到的,而舞台时间却是无形存在的。在舞台上,对戏剧动作延续的时间把握,是靠假定性来完成的。比如我们用嫩芽新出代表春天,绿荫茂密代表夏天,落叶枯黄代表秋天,白雪皑皑代表冬天……我们用“假定”就已经把一年四季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