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现代化进程论文范文

现代化进程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现代化进程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现代化进程论文

第1篇

根据大家普遍接受的现代化定义,现代化是指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推动力,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方面。现代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一个全球性的进程。它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大约1780~1860年),它从英国的工业化开始,然后向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和北美扩散。第二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工业化继续向波兰、俄国等中东欧国家和日本扩散。第三阶段从20世纪下半叶起,工业化在广大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普遍展开。

俄国的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两个阶段:1861~1917年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阶段,1917~1991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现在俄罗斯正面临着艰难的第三次现代化转型阶段。前两个阶段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1913年,俄国工业生产总值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之后居世界第五位,但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美国的39%。1985年,苏联工业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是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美国的40%。[1](p249~250)俄国和苏联现代化的目标都没有实现。旧俄国在1917年被革命,苏联也在1991年瓦解了。两阶段不同的现代化模式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是为什么?本文主要就俄国资本主义现代化(1861~1917年)的障碍机制谈些浅薄的看法。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一般是由内部自下而上自发的渐变过程,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自由市场相结合的结果,资产阶级在现代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俄国的现代化则是在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中被英法两个资本主义国家打败后通过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启动的,沙皇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主角。由于市场发育不足,俄国的现代化带有国家行为和赶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但是,沙皇是贵族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改革不得不照顾贵族地主的利益,所以俄国的现代化一开始就处于无法克服的矛盾之中。

在俄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农奴制始终是主要的障碍机制。当14~15世纪农奴制在西欧各国消失时,农奴制却悄悄地在中东欧国家兴起。俄国是农奴制延续时间最长、表现形式最为野蛮的国家。1807年,拿破仑在华沙公国(1815年后称波兰王国)颁布宪法,废除农奴制,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同年,普鲁士政府废除农奴制。1848年,奥地利政府废除农奴制。唯独俄国的农奴制延续到1861年。在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和份地时,农民却被迫交纳远远高于当时土地的市场价格的高额赎金。对于农民来说,支付赎金是一场掠夺,它夺走了农民多年积累的资金,阻碍了农业经济按市场原则改组的过程,使俄国农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这种掠夺农民的暴行在易北河以东的农奴制国家和地区的确是罕见的。1861年改革不仅没有废除中世纪的村社组织,反而加强了村社的经济职能。农民赎买份地,地主不是同农民而是同村社签订契约。村社限制农民离开农村,遏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民获得的份地通常低于改革前拥有土地的数量,地主占去了一部分农民的好地。俄国农民的不自由和任人宰割的状况在欧洲是独一无二的。

在改革后的40年里,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农民的份地不断减少,从1861年的4.8俄亩(1俄亩等于1.09公顷)减少到1905年的2.6俄亩。农民缺乏土地的现象日益严重。农民小生产者的地位限制了他们与市场的结合,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是农奴制残余的主要表现。根据1900年的资料,在私人所有的土地中,贵族占有79.8%,而农民只占有5.5%,商人和市民占有12.8%;20世纪初,拥有500俄亩以上大地产的地主占有很大比重,甚至形成了拥有5万俄亩的土地寡头集团。155个大地主的土地面积达1620万俄亩,几乎占全国私有土地的20%。[2](p494)由于农民缺乏土地,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地主可以通过工役制继续奴役农民,他们让农民用自己的农具和耕畜为其耕种土地。工役制妨碍了地主用先进农具和雇佣劳动者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根据列宁的统计,在欧俄43个省中,有19个省的地主经济资本主义制度已占优势,这主要是波罗的海和西部各省;有17个省的地主经济工役制度占优势,这主要是黑土省;还有7个省是混合经济占优势。

俄国的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几乎是同步发生的,它涵盖了19世纪50~90年代。改革后的20年是工业革命进程的扩展或粗放阶段。工业革命从纺织业开始,然后扩散到食品业和机器制造业、五金加工业。莫斯科是纺织工业的中心,彼得堡是机器制造工业和五金加工业的中心。国家全力扶植重工业的发展,而由市场推动轻工业的发展。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不得不大量吸收外国资本,进口外国机器。与此同时,俄国大量出口谷物。俄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融于一体。从19世纪80年代起,工业革命进入集约和结束阶段。90年代,俄国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现代资本主义冶金、燃料工业基地和石油工业基地在顿涅茨和巴库建立。工业生产年均增长9%。从1893年至1900年,共修筑了2.2万俄里铁路,比前20年修筑的总和还多。到1901年,全国铁路增至5.6万俄里,形成了完整的铁路交通网。在国民经济总额中,工业生产总额和农业生产总额持平。城市化程度达到15%。俄国艰难地由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但是,俄国远未达到现代化的目标。

19世纪90年代的工业高涨为1900~1903年的工业危机所打断。发生危机的重要原因是农业落后和国内市场狭窄。在危机之后,俄国进入了战争和革命的年代,经济长期萧条。从1910年起,又进入经济高涨时期。1910~1913年,工业生产增长45%,年均增长11%。[3](p22)其中轻工业增长32%,重工业增长67%。[4](p7)工业生产广泛采用电力和内燃机,俄国工业的生产技术现代化达到新的高度。这次工业高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断。

俄国工业化的设计师是谢尔盖·维特(1849~1915年)。他在1893年制定了《工商业发展纲要》,提出了加速工业发展战略,即以国家干预为主导,以财政稳定为杠杆,以保护关税、出口粮食、引进外资、征收重税为手段,以缩小与西欧国家间的经济与技术差距为目标的发展战略。但是这种战略是建立在剥夺农民基础上的一种牺牲农业来换取快速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重工业的发展和铁路的建筑是在与农业市场几乎完全脱钩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快速工业化的背景下,农业的落后状况进一步恶化了。工业化和落后农业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与农奴制残余和中世纪村社的矛盾。随着1900~1903年经济危机的到来,维持的工业化政策受到批评,1903年他被免去财政大臣职务。

为了改变农业的落后状态,实现农业现代化,1906年升任大臣会议主席的彼得·斯托雷平(1862~1911年)着手实行。斯托雷平改革的基本思想是消灭村社,扶植富农经济,扩大土地私有制,保卫地主土地所有制,使农业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此,他拟订了1906年11月9日法令和1906年3月4日土地规划条例,该法令和条例经国家杜马、国务会议审议通过和尼古拉二世批准后成为1910年6月14日法律和1911年5月29日法律。

斯托雷平的实施情况如下:截止1916年1月1日,共有2478224户(占村社农户的22%)和15919208俄亩的耕地(占村社耕地的14%)脱离了村社。一共建立了154万个独立田庄和独家农场(占全体农户的12.5%),拥有耕地1510万俄亩(占全部份地的11%)。[5](p199,p250~251)斯托雷平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谷物的收获量从1909年起(除1911年外)呈上升趋势。1913年达54亿普特。1909~1913年,全俄谷物年均总产量为50亿普特,人均谷物产量500千克。地主和富农的谷物产量占一半,其余一半由中农和贫农生产。谷物的商品率为26%。[5](p440)所以,革命前的俄国农业,自然经济还占优势。斯托雷平摧毁村社的目的没有达到,还有近90%的农民仍在村社生活。改革没有触动半农奴制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继续为土地而斗争。农民和地主的矛盾仍然是俄国农村的主要矛盾。与此同时,俄国农村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反对农村资产阶级的斗争正在展开。

专制制度是俄国现代化的第二个障碍机制。俄国现代化进程是由专制国家来推动的。维特的工业化方针也是借助专制国家的作用来强制推行的。但是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推进和资产阶级的成长以及资本主义企业自主精神、资本主义自由市场机制的发育,又使专制制度面临挑战。专制制度和资产阶级的冲突不可避免。

俄国专制制度具有根深蒂固的传统。早在基辅罗斯时期,就接受拜占廷帝国的政治传统。众所周知,拜占廷帝国是君主专制国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集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权力于一身。13~15世纪,东北罗斯遭受鞑靼蒙古统治达240年。15世纪末建立的莫斯科中央集权国家,深深打上了亚洲专制主义的烙印。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1533~1584年)自称沙皇,享有拜占廷皇帝的权威。沙皇专制制度代表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这个阶级属性在300多年的历史中不曾有任何改变。沙皇俄国是欧洲独一无二的专制集权国家。彼得大帝(1682~1725年)实行改革,把俄国引向西方,开始了俄国的西化进程。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的“开明专制”,大量引入法国启蒙文化。但是,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没有实行全盘西化政策,而是把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19世纪60~70年代的“大改革”,标志着俄国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的转变。但是,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比经济的现代化更为滞后。“大改革”竟没有把建立俄国式的代议机构即国家杜马提上议事日程。在各地建立的地方自治会议、地方自治局和城市杜马,却成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大学校,在这所大学校里,培育了一批立宪主义者。1905年革命才迫使沙皇政府真正走上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轨道。《10月17日宣言》赋予人民有人身不可侵犯的权利及信仰、言论、集会和结社的自由,赋予国家杜马以立法职能,使它同国务会议一起成为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被拖延100年的国家杜马终于召开。1905年的《10月17日宣言》和1906年的新版《国家根本法》是俄国政治现代化和国家法制化的转折点。但是,沙皇仍有任命官吏、解散杜马的权力。沙皇专制制度仍是旧生产力的代表,是资本主义发展和政治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障碍机制。

东正教是俄罗斯传统文化的核心,因其对皇权的依附性和保守性,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是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三个障碍机制。

当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在988年从拜占廷接受基督教时,罗斯被纳入统一的欧洲文明之中。1054年,基督教发生东西教会分裂,欧洲文明分为以使用拉丁字母为主的西方罗马天主教文明和以使用希腊文字为主的拜占廷东正教文明两部分。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新教从天主教脱颖而出。随着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莫斯科逐渐取代君士坦丁堡的位置,成为东正教的中心。1510年由普斯科夫修道院院长费洛菲向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提出的“莫斯科—第三罗马”的理论成为东正教会的意识形态。西方天主教—新教文明同东正教文明从此长期处于对抗状态。

天主教—新教国家实行二元领导,教会和国家是平等的伙伴关系。东正教国家则实行政教合一,皇权凌驾于教权。教会靠国家和地主赐予的地产维持生活。俄国东正教会适应国家的需要,向广大教徒灌输虔信上帝、忠于沙皇、服从地主的思想,成为沙皇政府统治人民的驯服工具。东正教会还因其墨守陈规而成为沙皇政府反对改革、镇压革命的重要力量。东正教会的依附性和保守性逐渐削弱了它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反官方教会的旧礼仪派和各种教派纷纷崛起,无神论思想在群众中广泛传播。东正教官方教会随着沙皇政权的衰落而衰落。

当然,东正教在历史上也发挥过积极作用。每当国难临头、外敌入侵,东正教会表现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14~15世纪摆脱鞑靼蒙古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统一的斗争中,在17世纪初的“混乱年代”反对波兰和瑞典武装干涉的斗争中,在1812年反对拿破仑入侵的战争中,在1941~1945年反对法西斯德国的卫国战争中都发挥了宣传、动员和组织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南泉,姜长斌.苏联剧变深层次原因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萨哈罗夫.俄国通史: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末(СахаровА.Н.ИсторияРоссиисначалаⅩⅤⅢдоконцаⅩⅠⅩвека)[M].莫斯科,1997.

[3]舍佩列夫.1904~1914年的沙皇政府和资产阶级。工商业的政策问题(ШепелевЛ.Е.Царизмибуржуазияв1904~1914гг.:Проблемыторгово—промышленнойполитики)[M].列宁格勒,1987.

第2篇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现代化:苏北

一、现代性与现代化

什么是现代性?中外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现代性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观点各异,可谓见仁见智。英国著名学者安东尼·吉登斯关于现代性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颇具影响,他运用多维视角对现代性进行重新审视,在不同的理论著作中对现代性作了多方面的界定,“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现代性“首先意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现代性特指西方理性启蒙运动和现代化历程所形成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运行机理,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的地域性关联中“脱域”(disemt~ding)出来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人为的理性化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则。

现代性包含精神性维度和制度性维度两方面,是用来说明现代社会的社会与文化特征的术语。历史上不少学者在探讨现代性问题时,首先把现代性作为一种理性的文化精神,如康德关于“启蒙”的理解、胡塞尔的“纯粹的理性”、哈贝马斯的“时代意识”、利奥塔的“宏大叙事”等等。

从现代性的精神维度来看,现代性包含我们经常所说的理性、启蒙、科学、契约、信任、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现代性作为“脱域”之后的理性化社会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不仅要作为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渗透到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和活动之中,而且必然作为自觉的制度安排而构成社会运行的内在机理和图式。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吉登斯干脆断言,“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而韦伯则详细地从经济运行的理性化、行政管理的科层化、公共领域的自律化、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和契约化等角度揭示了现代性作为理性化制度安排的普遍性。

现代化与现代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现代化是指社会秩序从传统向现代的变革过程。它是一个综合的、多层次的动态的概念,以工业化为发端,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整体变迁在经济上是指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进化;在政治文化方面是从经济依附型的政治文化向参与型的政治文化转变;在社会治理方面是指从以习惯为主导的规则系统向以法律为主导的规则系统进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经济的变迁是现代化最终的决定因素。

现代化并非是在个别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特有社会现象和发展趋势,而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全球性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性是在社会现代化基础上抽象与提炼出来的一种东西,现代性是唯一的,现代化却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国外学者布莱克曾经用因果关系来说明现代性与现代化之间的区别:“从上一代人开始,‘现代性’逐渐被广泛地运用于表述那些在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诸方面处于最先进水平的国家所共有的特征。‘现代化’则是指社会获得上述特征的过程。”现代化是动态的,是“因”,现代性则是静态的,是“果”;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现代性的确立与实现的过程。现代性与现代化二者不可分割,没有现代化,现代性就无法体现,而没有现代性,现代化也就失去了目标。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对现代性的追求,现代性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二、苏北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少地区出现经济发展失衡的现象,这种现象无疑是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引起了学术界、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江苏作为全国为数不多GDP超万亿的经济强省,内部各区域之间显著的经济差异一直是困扰它的一大难题。江苏省根据其13个市在本省的自然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水平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经济板块。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省辖市,共40个县(市、区),土地面积达5.24万平方公里,2006年年末总人口达3281.12万人。苏北无论从土地面积还是从人口数量上来说都可以算是江苏省的半壁江山。从地理位置而言,苏北地区处于我国发达的东部沿海中部,连接华北、西北、长江三角洲,东临太平洋,隔黄海又与日本、韩国两个发达的东亚国家相望,是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是基于历史的、客观的等诸多原因,苏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一直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低谷。从2000年来苏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看,苏北不仅在经济总量和均量上占全省的比重越来越小,有的经济指标甚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与苏南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越来越大。2000年,苏北五市人均GDP为6289元,是全省的53.4%、苏南的28.3%;到2006年,苏北五市人均GDP虽然达到12910元,却降到了全省的45%,苏南的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21元;2000年,苏北五市财政总收入为130.28亿元,是全省的15.1%、苏南的24.7%;到2006年,苏北五市财政总收人为501.13亿元,降到了全省的12.7%、苏南的20.3%。另有统计资料显示,苏北淮安、盐城、宿迁、连云港等地级市不仅经济总量达不到苏南一些县级市,而且人均GDP也只有苏南一些县级市的1/10,甚至更低。

苏北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中长期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从现代性的视角来分析,苏北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现代性原则的规范。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体的主体意识,如果没有主体意识的自觉,市场经济根本就不可能快速发展。中国虽然从20世纪初就开始向往和追求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但是,直到现在我们也不能说中国已经形成了西方文明特有的现代精神气质,尤其是苏北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几千年来中国封建文化的消极影响仍然严重阻碍着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中个体自由和主体意识的形成。现性虽然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但它只是以碎片的、萌芽的形态出现在某些个体的意识中,出现在社会运行的某些方面或某些侧面,而没有作为社会深层的和内在的机理、机制、存在方式、文化精神等全方位地扎根、渗透到个体生存和社会运行之中。相反,封建的小农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大量残余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却根深蒂固,主要表现有:人治高于法治,人情大于法理,关系大于能力,依附大于独立,身份大于实力,安贫乐道,小富即安,“等靠要”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苏北现代化的迅速发展。

三、从苏北现代化进程看落后地区的现代性构建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央政府以下行政组织对经济和社会的管理只是上级政策的简单执行,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以及各省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虽有差距,但不是很显著。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实行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战略,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迅速发展,国内区域差距13益扩大,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已成为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像江苏这样的经济大省,苏南、苏中、苏北经济上的显著差异非常类似于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发展上的梯状分布,其它省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区域发展的失衡。如何推进像苏北这样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以促进各区域的共同发展,~直是中国各级政府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政府曾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并且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除了政府政策上的扶持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快落后地区现代性的构建,在精神层面上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在制度上加快体制转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首先,在精神性维度上,立足现实,强化主体性意识。人的主体性是现代性的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可以使人的目的、利益和需要得到最大的实现”。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中,主体性与现代工业生产密不可分,现代工业的巨大生产能力第一次把自然界当作人的对象,人不再任意听从自然界的摆布,而是为自然界立法。正是人的主体性支撑着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奠定了现代西方文明的基础。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也证明,思想解放的程度、主体性意识觉醒的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哪个地区思想解放得快,主体性意识觉醒得早,老百姓追求物质财富的欲望最强烈,哪个地方市场化进程就快、经济发展也就快。张家港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紧紧着眼于解放人的思想,培育人们的主体性精神。张家港人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了许多突破性的飞跃,比如“没有名次就没有地位”,“不能吃饱肚子,空了脑子”,“拿金杯是手段不是目的”,“一个声音喊到底”,“不是要我发展,而是我要发展”,这些新观念渗透到许许多多人的头脑中,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而苏北地区人们思想解放得慢、主体性意识较弱,没有真正把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因此,尽管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扶持、较为丰富的资源,但是苏北经济还是长期发展不上去。要想推动像苏北这样落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是首要的,要强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性意识,彻底抛弃“等靠要”的观念,让创业致富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

第3篇

中国的现代化觉醒从林则徐、魏源到李鸿章、,再到康梁和五四时贤,对西方的学习经历了由军事到技术再到制度最后到全盘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并且最终选择了革命这条最彻底的道路。

在遭遇殖民侵略之前,中国自身是缺乏足够的现代性因素积累的,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中国社会对现代化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的手段是创新,而“后发外生型”国家的主要手段是“采借”,因为他们可以在早发型国家的现状中看到自己未来的前景。但中国在“采借”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些畸形的表现:以西方的现代化指标为标准,一味追求“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以西方的理论为圭臬,一味的强调民主、人权,将几千年的中国经验化为零,缺少对现实的反思和对传统价值的认同,我觉得,这种将西方价值理念奉若普遍真理的思想实际上也是中国现代化过程遭遇的深刻危机。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西方是不同步的。中国刚进入前工业时期,西方“早发内生型”国家已经步入了后工业时期,而且“后发外生型”国家的现代化具有“一揽子解决”的特点,因此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与西方相比,除了一些共性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大,腐败滋生,道德失范、环境恶化等,也有一些不同于早发内生型国家的特殊问题.

这种现代化进程的不同步一方面使中国可以采借西方国家已经积累起来的现代化因素,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现代化造成了不利的国际环境。西方国家虽然鼓吹自由贸易自由市场,但他们无法容忍中国与之自由竞争,他们掌握着全世界的话语权,必然会利用其所谓的道德优势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与经济利益。根据沃勒斯坦的“核心-边缘”理论,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属于依附型的地位。我们通常只看到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却没有看到在GDP的快速增长中,中国付出了劳力和血汗,过半的利润是流向外资企业的!另外,中国也存在盲目跟随国际潮流的问题,在实体经济未发展成熟时将注意力转向金融业,其实是将自身置于被动、危险的境地,因为世界金融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美国利用金融工具向全世界借钱,中国用产品换取了大量外汇,而拿到的只是账单不是货款;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又把“负责任大国”的帽子扣给中国,试图让中国为其危机买单。

政治方面,以西方为主体的现代化在全球蔓延的过程实质上也是西方意识形态在全球被兜售、推销的过程。中国的现代化催生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群体,就是所谓的金融买办集团。这些人是现代化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也成为西方意识形态的消费者和宣传者,再加上中国历史上缺少明确的“国家”观念,多强调“天下”观念,因而中国现代化不仅没有像“早发内生型”国家那样强调民族国家甚至民族主义,相反,却引发了我们民族认同的危机和“西方化”危机。

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国内外关于“现代化”这一进程的研究,通过比较“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两者的概念和外延之间的异同,认为:(1)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2)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一、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Modern),通常作为一段时间的概念来定义。主要指当今这个时代,可以涵盖“当代”和“近代”两个时期,古今对于“现代”一次释解各异。我国著名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就曾对“现代”一词做过这样的解释:“Modern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最先使用的,是相对于Medieval即中世纪而言的,即把文艺复兴看作一个与中世纪相对立的新时代。”今普遍的看法是:现代不是一个绝对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相对于传统而言的词语。

“现代化”一词来源于现代,主要是用以概括人类社会近期发展急速转变的一个过程。因此,“现代化”一词是表示一个动态的,不断进步的过程,而非固定的、静止的状态。

1.国外学者对现代化的释解

国外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可追溯到二战以后,但较集中的研究还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自美国兴起。当时的研究中心主要是传统社会如何向现代社会过渡;发展中国家如何向现代化国家过渡,研究认为不发达国家落后的主要根源是社会内部的传统性矛盾。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学者们的研究方面各有侧重。部分学者从历史发展纵的方面对现代化进行说明,如学者戴维·波普诺说:“现代化指的是发生在一个传统的前工业社会的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的内部变革。”部分学者却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整体,是整个社会的全面变化。

从上述国外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普遍的共识是从十六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化所发生的一系列深刻的、全面的、总体性的社会变革包括着社会的各个方面。然而由于各学者关注的焦点及所站的立场不同,故强调的方面也不尽相同。

二、人的现代性

对于人的现代性目前缺少统一、标准的定义的。从人的现代化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人的现代化是人自身生产、综合素质以及实践活动能够适应并推进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传统人像现代人全面转化的过程:(2)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文化素质的现代化;(3)人的现代化主要指的是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价值观的现代化;(4)人的现代化是人的观念、素质、能力、活动、交往等各方面表现出的同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普遍而深刻的变化;(5)人的现代化是指与现代化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从以上的观点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人的现代化、现代性的理解存在着的角度是多样的。

一般来讲,人的现代性的内涵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的人的品质而言的,表现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人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品质和属性;人的这种现代性的外延包括多种不同内容和形式,如人的社会意识的现代性、观念形态的现代性、心理状况的现代性以及行为方式的现代性等等。

三、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的关系

现代化的社会是一种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充分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社会形式。现代化社会的基础就是现代文明建设的核心,即人的现代性。马克思所言:“社会产生人”,“人产生社会”。一方面,“社会产生人”。因为人的活动时时、处处受到社会制约,人们的活动形式上是个人的而实质上却是社会的。

(一)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

首先,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要求人的发展。市场经济把追求最大利润作为目标,经济活动就是为了满足需求从而调动一些因素去追求最大的经济价值。生产是追求价值的过程,生产过程中人的体力和智力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着产出、利润以及经济的增长。

其次,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系要求配备发达的政治体系。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政治体系的支持和协调,具有现代性的高素质的人才对于现化化的政治体系的建构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公益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经济的不足,而充分就业、稳定的货币购买力,稳定的经济增长等问题又对政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代化政治体系这种高要求必须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去建构。

(二)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现代化进程中对人的现代性也提出了要求,21世纪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的竞争、国民素质的竞争。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性已成为我国现代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首先,人的全面提高要求国民具有伦理道德素质,这是市场经济体制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治精神的基础是人的自律能力。而市场经济也需要人们必须有高度的自觉性,只有自觉地遵守社会中的各种规则,市场经济才能实现高效、有序的运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伦理道德经济,伦理道德经济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以及相应的意识、信念和行为活动。我国经济社会中大到假冒、劣质产品,小到乱丢垃圾等现象都是非常严重的。因此,道德规范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建构都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迫切需要。

其次,人的全面提高更要求人们具有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具有现代性的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在教育身上所体现的成果,较全面的文化知识素养、较高品位的艺术鉴赏能力是构素质的基础。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批评大众文化的低俗、缺乏艺术感,但我们往往忘记了大众文化来自于国民文化素质的反映。随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的对文化品位以及鉴赏力将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直接表现为综合国力的强大,一个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的现代化国家同时也是稳定发展的社会,它里面综合了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换句话说,他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拥有民主政治体系下的社会稳定,高度发展的社会文化体系,不仅经济的发展要求国民素质的提高,而高度发展的社会文化体系和稳定的政治体系,较高的艺术鉴赏力都需要人去建构。因此,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是一个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现代性是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两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整体。

参考文献:

[1](美)A·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国内外关于“现代化”这一进程的研究,通过比较“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两者的概念和外延之间的异同,认为:(1)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2)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一、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Modern),通常作为一段时间的概念来定义。主要指当今这个时代,可以涵盖“当代”和“近代”两个时期,古今对于“现代”一次释解各异。我国著名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就曾对“现代”一词做过这样的解释:“Modern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最先使用的,是相对于Medieval即中世纪而言的,即把文艺复兴看作一个与中世纪相对立的新时代。”今普遍的看法是:现代不是一个绝对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相对于传统而言的词语。

“现代化”一词来源于现代,主要是用以概括人类社会近期发展急速转变的一个过程。因此,“现代化”一词是表示一个动态的,不断进步的过程,而非固定的、静止的状态。

1.国外学者对现代化的释解

国外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可追溯到二战以后,但较集中的研究还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自美国兴起。当时的研究中心主要是传统社会如何向现代社会过渡;发展中国家如何向现代化国家过渡,研究认为不发达国家落后的主要根源是社会内部的传统性矛盾。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学者们的研究方面各有侧重。部分学者从历史发展纵的方面对现代化进行说明,如学者戴维·波普诺说:“现代化指的是发生在一个传统的前工业社会的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的内部变革。”部分学者却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整体,是整个社会的全面变化。

从上述国外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普遍的共识是从十六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化所发生的一系列深刻的、全面的、总体性的社会变革包括着社会的各个方面。然而由于各学者关注的焦点及所站的立场不同,故强调的方面也不尽相同。

二、人的现代性

对于人的现代性目前缺少统一、标准的定义的。从人的现代化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人的现代化是人自身生产、综合素质以及实践活动能够适应并推进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传统人像现代人全面转化的过程:(2)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文化素质的现代化;(3)人的现代化主要指的是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价值观的现代化;(4)人的现代化是人的观念、素质、能力、活动、交往等各方面表现出的同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普遍而深刻的变化;(5)人的现代化是指与现代化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从以上的观点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人的现代化、现代性的理解存在着的角度是多样的。

一般来讲,人的现代性的内涵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的人的品质而言的,表现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人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品质和属性;人的这种现代性的外延包括多种不同内容和形式,如人的社会意识的现代性、观念形态的现代性、心理状况的现代性以及行为方式的现代性等等。

三、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的关系

现代化的社会是一种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充分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社会形式。现代化社会的基础就是现代文明建设的核心,即人的现代性。马克思所言:“社会产生人”,“人产生社会”。一方面,“社会产生人”。因为人的活动时时、处处受到社会制约,人们的活动形式上是个人的而实质上却是社会的。

(一)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

首先,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要求人的发展。市场经济把追求最大利润作为目标,经济活动就是为了满足需求从而调动一些因素去追求最大的经济价值。生产是追求价值的过程,生产过程中人的体力和智力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着产出、利润以及经济的增长。

其次,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系要求配备发达的政治体系。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政治体系的支持和协调,具有现代性的高素质的人才对于现化化的政治体系的建构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公益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经济的不足,而充分就业、稳定的货币购买力,稳定的经济增长等问题又对政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代化政治体系这种高要求必须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去建构。

(二)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现代化进程中对人的现代性也提出了要求,21世纪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的竞争、国民素质的竞争。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性已成为我国现代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首先,人的全面提高要求国民具有伦理道德素质,这是市场经济体制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治精神的基础是人的自律能力。而市场经济也需要人们必须有高度的自觉性,只有自觉地遵守社会中的各种规则,市场经济才能实现高效、有序的运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伦理道德经济,伦理道德经济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以及相应的意识、信念和行为活动。我国经济社会中大到假冒、劣质产品,小到乱丢垃圾等现象都是非常严重的。因此,道德规范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建构都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迫切需要。

其次,人的全面提高更要求人们具有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具有现代性的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在教育身上所体现的成果,较全面的文化知识素养、较高品位的艺术鉴赏能力是构素质的基础。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批评大众文化的低俗、缺乏艺术感,但我们往往忘记了大众文化来自于国民文化素质的反映。随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的对文化品位以及鉴赏力将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直接表现为综合国力的强大,一个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的现代化国家同时也是稳定发展的社会,它里面综合了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换句话说,他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拥有民主政治体系下的社会稳定,高度发展的社会文化体系,不仅经济的发展要求国民素质的提高,而高度发展的社会文化体系和稳定的政治体系,较高的艺术鉴赏力都需要人去建构。因此,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是一个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现代性是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两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整体。

参考文献:

[1](美)A·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第6篇

关键词:中专,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

 

0.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的信息处理已经脱离了手工的操作,在档案管理方面,传统的手工式档案存档、归类、整理以及查询已经远不能满足现在各企事业单位的需要。各大中专学校也相继在档案管理方面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希望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1.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传统的档案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从建档到存档,以及其中相关信息的收集、编入等等环节,都采取人工的方式亲力亲为,一方面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另一方面在存档的过程中,由于档案保管环境要求的不达标也经常会使档案遭到损坏等。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不仅仅是大量电子设备的购入和网络的构建,这些只是档案管理走向现代化的技术支持和基础,真正的信息化管理,还要依靠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将硬件设施与新的管理模式相结合,才能发挥档案管理的真正作用。首先档案管理要考虑到档案本身内容的准确性,在建立文件式档案的同时,电子档案的建立为档案的查询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在信息更新方面要始终保证电子档案与文件式档案内容的统一。论文大全。

2.加快档案馆现代化进程的对策2.1提高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认识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充分理解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对其他大中专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考察学习,借鉴相关的优化方式结合本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重新审视自身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加快对本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建设。

2.2加大档案馆现代化建设的投入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学校基础建设的一部分,档案管理型人才的引进,现代化管理设备的投入等等都需要校方的大力支持和资金的投入。除此以外,档案保管环境的改善,也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翻新或重建,这一系列的前期投入都是为了实现档案管理的长期长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3.档案馆现代化进程的建立数字档案馆概念的提出,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档案,为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论文大全。在校园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校内工作都已经推广到网络化的层面上了,数字图书馆的成功构建,为数字档案馆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导向,也使信息资料的数字化成为可能。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将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数字化。论文大全。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编研、提供利用等,通过以上工作在开展中遇到的问题来反映当下档案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方向。数字化档案馆的建立,不仅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革新,也是档案学研究的新课题。从信息的录入开始,将教职工的全部档案内容编辑整理后,录入计算机,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分级,按照保密资料与非保密资料的标准进行划分,对于非保密部分可以提供查询服务,涉密级别的档案,只能通过档案的使用权限来开启。电子档案建立的同时,并不等于弃掉纸质的档案文件,相反不但要将纸质档案保存完好,信息同步,而且要确立纸质档案的原始凭据思想,电子档案仅仅是便于服务性的档案副本。与此同时,也对网络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档案内容信息的防盗防窜改,数据的备份等工作也相继成为档案馆数字化推行中要克服的难题。[3]

4.推进档案馆现代化进程应注意的问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给我们指明发展方向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首先是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现代化管理的知识与技能,这为档案管理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其次是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决心和投入,数字档案馆的改革变动和投入相对较大,而且在建成后也要定期的进行硬件设备及管理系统软件的维护和更新,以保证数字档案馆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与此同时,在档案的借阅和查询过程中,因为数字数据的可复制性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要通过强大的计算机技术支撑来解决,因此要给数字档案馆配备专门的计算机技术部门,做到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或排除,第一时间保障档案的信息资料的安全和保密工作。

5.结语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一个漫长的从观念到技术再到实际应用的转变过程,是中专学校基础建设的一部分,与学校的硬件基础建设一样,是从办公能力和效率上对学校的综合评价之一。在中专学校的横向比较过程中,除了办学的师资力量,现代化的校园管理方式也是学校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无论对档案管理本身还是学校的整体实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杨公之.档案信息化建设务实[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12-13.

[2]周毅.全缅准确地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J].档案学通讯.2009,(4):45-46.

[3]丁光勋.信息时代档案学理论研究与实践[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78-79.

第7篇

今年1月,海南农垦认定乐光、红明、南海、东昌、乌石、南滨6个农场为率先引进GAP示范推广单位,紧接着5月8日在红明农场进行垦区首家引进GAP示范推广挂牌仪式,会上省农垦总局副局长王任飞明确指出要强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给6个率先引进GAP示范推广农场设定了实现示范目标的时间表,要求6个农场2015年农业生产标准化达到100%,示范生产者普及率和安全意识普及率达到100%,这是海南农垦创建以来,在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方面采取的刚性措施,意味着海南农垦农业“三化”进程提速,它的全面实施,必将有力推进海南农垦农业现代化进程。

海南农垦创建60多年来,农业开发规模已经超过40万hm2,成为全国最大的热带农业生产基地。但由于体制和科学技术水平局限等多种原因,传统农业特色非常明显。2012年亩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 302元,这也是海南农垦目前仍处于发展滞后相对贫困的主要成因。同全省地方发展对比,农垦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只及地方的45.3%,农垦的地区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的5%,同资源占有比例很不相称。近几年,海南农垦进行体制改革,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农业现代化问题,先后采取了许多旨在加快农业“三化”的重大措施,先是决定建立1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开局良好取得了明显效果,集茶叶、绿橙2个示范生产基地的乌石农场,把原先创立的“白马岭”茶叶品牌,扩大到绿橙、养蜂、活水溪鱼等多个领域,成为垦区第一个一牌多品的创新单位,抢占市场高地,取得了明显的经营效益,茶叶平均售价比创立品牌前提高了20多倍;承担荔枝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红明农场,唱响了“红明红”荔枝品牌,今年生产荔枝2 080万kg,平均每公斤售价7.45元,平均每个种植户收入近5万元,该场今年还同乐光农场签订1 000万kg荔枝购销合同,使品牌优势在统一整合资源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垦区最终实现资源专业整合探明了路子。承担胡椒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东昌农场,原本就是农业部胡椒生产示范基地,除了设立滴灌示范基地外,还在产品加工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去年就首次开发300 t绿胡椒出口欧美。紧接着就认定为乐光、红明、东昌、乌石、南海、南滨6个农场为率先引进推广GAP的单位,并为实现目标制订出刚性时间表,表明总局领导强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坚强决心。

今年2月18日召开的农垦工作会议上,省农垦总局、省农垦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周公卒在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如下几个咄咄逼人的观点:“合理布局产业发展,深度整合农垦资源,培养一批具有农垦特点和优势的产业集团”。“举非常之策,兴非常之力,尽非常之责”“只有杀出一条血路,才能造就农垦美好的未来”。上述精辟论点,方向明确,责任重大,困难很多,措施非常。省农垦总局局长吕勇在工作报告中提出率先引进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探索“海垦农联”组建工作,为农垦农业“三化”探明了路子和指明了方向。5月25日吕勇局长到东路、南阳农场调研,提出了把田间地头变成大市场的“生产车间”,建立职工卖原料,农场卖产品的双赢机制,这就是对所有农场实现农业“三化”的普遍要求。把田间地头变成大市场的“生产车间”,就是农业生产标准化,把原料变成产品就是国营农场的职责所在,这是对二次创业中难有作为思想的直接鞭挞。上述论述,集中标明2014年是海南农垦改革攻坚年,发展实干年。笔者认为改革攻坚就创新驱动发展在农业“三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发展实干不是过去的开荒大会战,而是创新思维把劲使在农业“三化”上面。

5月14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王庆煌同省农垦总局局长吕勇等相关领导,共同探讨了加强合作加快推进科技成果的现实生产力转化,以科技支撑农垦热带现代农业升级,共同建设高水平研发转化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等问题。笔者认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是中国热带农业的最高学府和技术权威,海南农垦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农业生产基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王庆煌提出把论文写在海南的大地上,省农垦总局局长吕勇则提出,把田间地头变成大市场的“生产车间”。如果把2位领导的主张放在同一个合作研发平台上,科学院首先应该把论文写在农垦大地上,才能使海南农垦的田间地头变成“生产车间”。就是说海南农垦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应该全方位地争取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科技支撑。

综上所述,海南农垦强力推动农业“三化”并定出明确的实现目标刚性时间表,表明了总局领导攻坚年实干年的坚定信心,同时说明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改革,海南农垦实现农业“三化”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提速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海南农垦已经向社会和百万农垦人郑重宣布,海南农垦农业现代化提速时机已经到来,结束传统低效农业现状的时间已经为时不远了。此时此刻,百万农垦人一定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创新精神,书写好农业现代化的新篇章。

第8篇

它是国内唯一以农业现代化为主题内容,以自然科学为主,兼融人文社会科学为特色的学术性、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注重以宏观和综合为主,宏观战略与微观技术相结合,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刊登农业基础科学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宏观综合性和微观专业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研究简报和文献综述等。内容包括农业发展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开发、农业经济、农业产业化、农业系统工程、农业机械化、农业工程、高新技术应用、资源利用与保护、国外农业等。

投稿须知

1 来稿要求

1.1 应是有创新思想(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新的概念、新的交叉学科或新的发现等)的论文;有重要意义(对本研究领域或相关领域有重大促进作用,或有可能促成新的交叉学科生长点,或对国计民生有重要的影响等等)的研究报告。

1.2 稿件要求主题突出,论点明确,数据可靠,内容充实,层次清晰,结构完整,论证严谨,文字精炼,标点准确。

1.3 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含图表)。

2 文稿项目及注意事项

2.1 题名:应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避免使用未约定俗成的缩写词、字符、代号等。

2.2 项目来源:请在篇首地脚注明项目来源、名称和编号,本刊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省(部)级以上重大攻关项目和开放实验室研究项目等优秀论文优先发表。

2.3 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应完整准确地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不要加进主观的解释和评论,不分段,不用图表和参考文献序号,300-400字左右;关键词5-8个,选词不要过于泛义而缺乏专指性。英文摘要必须与中文相对应,包括英文文题、作者姓名和单位、关键词,务必齐全。

2.4 正文:应按GB 7713的规定或参照本刊近期格式编写,各级标题一律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2.5 图和表:图片要求清晰,要有图例。图幅一般不要超过7.5 cm或15 cm,图下标明图序、图题、图注。表格需按照标准的三线表格式制作,可依据需要添加辅助线。表上应有表序、表题,表注置于表下方。图表标题增加英文对照。

2.6 量与单位:文内一律采用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的法定计量单位,表达量值时,使用单位符号。

2.7 参考文献:本刊采用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

2.8 作者简介:简介内容按以下顺序列出,并注于文章首页下面(课题来源后面):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E-mail。

第9篇

噶尔家族被降罪之缘由探析

扎西当知在《青海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三期上发表有关吐蕃时期噶尔家族的研究论文。嘴尔・东赞宇松及其子孙是吐蕃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辅佐两代吐蕃赞普。对吐蕃王朝的统一、疆域的划定、法律的健全、社会的安定以及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方面做出过突出贡献。但是,到了吐蕃赞普赤都松芒布杰时期噶尔家族遭到被灭门的悲惨遭遇。文章依据敦煌文献资料和古代汉文史料对噶尔家族被灭门的原因做了探析,认为:位高权重是噶尔世家获罪的客观因素;吐蕃王族的猜疑心理是噶尔家族降罪的主观因素;离间计是噶尔家族降罪的直接因素。得出这些结论的作者认为,据他所调查搜集的敦煌古藏文文献和唐宋有关吐蕃的文献史料中,并未发现噶尔家族背叛或谋反的丝毫痕迹。

关于古藏文写本的研究方法的再探索

巴桑旺堆在《中国藏学》2009年第三期上发表有关古藏文写本研究方法探索的论文。作者在海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研究心得,提出了15种判定古藏文写本年代的方法:1、写本的物质载体纸张,2、书写工具笔墨,3、字体的书写形式,4、字体特殊的书写现象,5、书头符、点符、甸符,6、特殊构词或古语法现象,7、古词语和词汇互为通用现象,8、书写中的特殊符号,9、写本中的图像、绘画,10、写本的装帧形式及页面的设置,11、页码的标属形式,12、文字厘定原则,13、梵文术语的藏文拼写法,14、写本的抄经,校经者、施主署名,15、写本的题记。

班禅大师与民国时期的汉藏文化交流

王海燕在《中国藏学》2009年第三期上发表有关民国时期汉藏文化交流的论文。民国时期,汉藏佛教界的文化交流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关系发展的重要渠道。其中,班禅大师躬亲力行,前往内地研讨显密持法修行,弘法宣化,举行法会,筹建蒙藏学院,组织翻译佛教经典,介绍藏传佛教的教理和修习方法,从宗教与国家、宗教与政治的层面来弥合汉藏宗教文化认识上的隔阂。班禅大师在促进双方关系向纵深发展上超越文化层面的承载,赋予文化交流以纠补汉藏关系的社会功用,在认识宗教文化的历史定位和角色问题上给我们新的思考与启示。

第10篇

关键词:流通 现代化 理性标准

进入21世纪,世界流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跨国境流通所具有的强大渗透力和辐射力,使得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都无法避免相对先进的流通方式所带来的剧烈冲击。入世两年来,中国流通产业正成为受外资冲击与损害最为严重的产业之一。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于2003年3月的调查统计,截至2002年底,22家外资零售企业的年销售规模共1010亿元,几乎是同期中国百强销售额2465亿元的近一半,其中占据家居建材市场前五名的分别是百安居、好美家、东方家园、欧倍德和宜家。那么,依据什么标准对流通现代化推进成效进行判断?依据什么对流通发展状况与流通现代化目标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测度呢?要回答这两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回避流通现代化的理性标准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标准对流通现代化进行研究,实际上这是现代化研究中十分重要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

流通现代化研究需要理性标准

理性标准问题是在流通现代化研究中准确运用现代化这一概念的合理前提 对于什么是现代化,国内外尚无统一定义,这一词因此已成为世界上学者们广泛争论的重要概念之一。尽管学者们普遍认为现代化的含义十分含混和庞杂,甚至有学者试图用发展研究代替现代化研究,但现代化概念的广泛包容性,以及该概念使用的高频率,已经使它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概念。对于这样一个争议颇多的概念,如果没有明确的含义界定,就无法把握和分析现代化的性质、进程和基本状况,无法理解现代化所具有的,与不同民族的特殊文化模式密切相联的多样性特征,也就无法进一步去探讨现代化的目标及其实现问题。

将现代化理论应用于流通现代化的研究,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事实上,我国对流通现代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94年。有学者把以往对流通现代化的研究归纳为状态说、动态说和综合说,并认为这三种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流通现代化的内涵,但仍不完善、不系统。其共同的缺陷在于主要是从流通的角度而非现代化的角度来探讨流通现代化问题,因而导致了对流通现代化内容的描述虽然较为具体,却忽视了流通现代化的“现代化特点”。也就是说,我们对于流通现代化中的“现代化”,不能仅从流通本身发展规律去认识,而应通过对社会现代化过程、本质去认识,即通过现代化的内涵去模拟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因此,在研究流通现代化的过程中,想要把握和分析一个国家和地区流通现代化的性质、进程和基本状况,就必须有一个相对明确、稳定和可靠的标准或尺度,即以一些什么标准去衡量现代化。没有标准,就失去了使用流通现代化这一概念的全部合理性。

理性标准是对流通现代化发展程度进行评价的基本依据 带着现代化基本的和共同的属性,流通现代化过程因而具有系统性、复杂性、渐进性、相对性、革命性和趋同性等特征。对流通现代化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进行测度的难度不言而喻,因为“将一种社会状态、一种经济体制或经济环境,用数量化的方法以至用某种‘指数’加以度量和表现,是对理论和理论应用的一种挑战”。借鉴国内外已经有对社会状态、经济体制或经济环境用数量化研究的多个先例,比如洛桑国际学院进行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台湾经济研究院进行的产业国际发展监视指标、制造业升级指标研究,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进行的中国地区市场化进程研究,中科院等进行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以及有关城市化进程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研究无一不是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立一定的理性评价标准,逐步分解和量化各项具体评价指标,再借助定量分析的方法将研究对象的发展状况以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且,直观的表达形式并没有损害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反映,恰恰相反,这些研究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方式,使我们逐步对模糊的、不准确的定性分析有了较清晰的、相对明确的认识。

这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确定流通现代化理性标准的研究就好比在流通现代化漫长的道路上设立了一个可以明确识别的、方向性的标志。或许这标识不那么尽善尽美,甚至可能是粗糙不堪的,但它毕竟提供了可衡量的、基本的相对参照物。依据它,我们就可以大致划分出流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阶段性。而这有助于让我们了解到:在流通现代化发展的同一道路上,我们与竞争者(或者是合作者)到底相距多远,我们自己正处于流通现代化的哪一个阶段。

确定流通现代化的理性标准就是为流通现代化的建设确定奋斗目标 流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我国发展流通产业的最终努力方向。流通现代化没有终极目标,它是我国(或我国某一地区的)流通产业追赶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或者具有现代世界先进水平和满足现代经济需要的产业状态。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发展目标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需要我们在限定的时间,明确地提出参照系和定性目标,并将各项具体指标进行分解和量化。而提出战略目标的依据正是流通现代化的理性标准。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理性标准,流通现代化建设就会失去合理、明确、具体的方向,同时也缺少了对流通现代化的目标是否实现进行检验的一个必要工具。

流通现代化的六个理性标准

通过分析已有的现代化理性标准,结合自己对流通现代化的研究,笔者认为流通现代化的理性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判别准则一:流通水平指数是否实现了上凸型曲线从左侧向右侧的转移是衡量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第一宏观判据

假如我们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流通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代表其流通水平指数,可以发现随着人均GDP的增长,流通水平指数不断提高,当达到最高临界点后,再随着人均GDP的增加,流通水平指数呈现相对稳定的趋势。库兹涅茨、钱纳里等人通过大量的实证性研究分析,发现当国民平均收入增加时,从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GDP)结构的变动看,以商业、服务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升高,超过一、二产业,达到其上凸型曲线的顶点后,然后保持相对稳定。研究表明,当今世界上流通比较发达的国家,其流通指数已经超过这条曲线的顶点,而发展中国家仍处于曲线的上升阶段。

判别准则二:社会就业是否实现了流通业中劳动力就业指数在劳动力结构中超过一、二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是衡量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第二宏观判据

可以用流通产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来表示流通业劳动力就业指数。库兹涅茨研究发现,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并在人均达到588美元(1958年美元)时,以商业、服务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逐渐在劳动力结构中占据首位。历史上,美国1977年零售企业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18%,零售商业成为美国第三个容纳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由此可见,流通产业所具有的吸纳劳动力的功能是否能够发挥,可以通过这个标准来判别。

判别准则三:流通产业产权结构比例是否实现角色由政府为主转向私营企业为主的转换,是流通现代化的又一宏观判据

流通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应该包括所有制结构的内容。对于流通产业这个竞争性产业,只有在民营经济兴起并在产权结构中的比例由降到升,才能说是基本实现了经济制度层面的流通现代化。流通主体在具有多样性的产权形式之间所作的最终取舍,取决于哪一种形式能够得到最大的效益,能够节约交易费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产权上来看,整个流通的构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2000年,个体私营商业企业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已经超过国有商业企业达39.47%。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均占80%以上,流通领域的比重则更高,中国目前非国有经济也正在发展,但整体比重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如今,民营经济在全球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大适应性,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将在流通领域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按照目前的速度,在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预计到2005年,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将在20%左右,到2010年,将不足10%。

判别准则四:边际消费倾向由递增向递减转化过程中,流通产业是否呈现出产业素质逐步提高的变化趋势,是判断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另一个宏观判据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居民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元,可增加的物质性消费额。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会出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与此同时,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之间的高度相关性,会表现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流通服务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进而会推动流通业提高产业素质,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因此,在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流通产业所表现出的相应素质变化应该可以成为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性的判据。

判别准则五:二元经济结构中流通产业的城乡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种相对落后的国民经济进行改造,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同质的现代化一元经济结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二元经济结构长期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工业化的过程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使得城乡市场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尽管全国消费品市场在农村市场的绝对数量目前要超过城市市场的绝对数量,但农村商品流通量份额逐步萎缩,城市的商品流通量则不断上升,城市市场比重也不断提高。2001年,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中城市的比重已经达到62.6%。可以预测的结果是,随着城市流通业的进一步发展,流通的城乡结构将愈加表现出典型的城强乡弱的特点。这在流通现代化进程中应该是城市流通业不断发展的一个佐证。

判别准则六:流通产业组织的集中度与企业规模

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历史时期的流通企业规模和规模结构都表现出从小到大、大规模企业的地位日渐主要的趋势。美国在1950年-1969年出现了企业的联合和集中趋势,共发生了17000多起企业兼并,其中商业界的西尔斯-罗巴克公司销售额高达100亿美元(同期,销售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工业大公司也不过129家)。在1993年,美国50家最大零售企业的销售总额集中度占全美当年零售总额的比重(即CR50)为21.34%。我国流通产业集中度总体上仍处于较低的水平,1999年,以商业百货零售业计算的流通业产业集中度CR4为0.57,CR8为0.81,CR100为2.81,显然极为分散。我国流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即使是位居中国零售百强之首的联华超市,其销售额2000年才超过100亿人民币大关,其中的差距显而易见。随着流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流通产业组织的集中度应该会不断提高,企业规模也将会逐步扩大,这些变化,既是流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又是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标志。

参考资料:

1.马崇明,中国现代化进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晏维龙, 交换、流通及其制度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就业问题,农民工,全球化

起源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爆发两周年,国内外各种有关研究和反思这场危机的著作和文章铺天盖地般不断涌现。从中国的角度考察,这场金融危机正在深刻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一方面,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初,我国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下降曾带来农民工大规模失业返乡的问题;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沿海地区某些出口行业的产业结构偏低和工资待遇偏低又使得很多企业出现了“民工荒”和“招工难”的问题。

国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研究和讨论非常多,由于观察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最后得出的研究结论也千差万别。当今的世界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共同体,从国际经济政治大背景演变的角度来研究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影响并找出应对之策,应成为今后我们重点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农民工返乡和“民工荒”现象都是“开倒车”

20世纪的几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都是西方国家金融政策的失误和金融市场管制的失灵,而发达国家总是试图把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对中国而言,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直接后果就是欧美国家消费中国产品的能力锐减,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外贸出口。金融危机发生后,南方许多出口加工型企业大量减少员工雇佣数量。据农业部的统计测算,全国离开本乡镇外出就业的农民工总量约为1.3亿人,2008年,其中约有15.3%的农民工失去了工作或者没有找到工作,人数达2000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致使大批来自中西部省份的农民工不得不从沿海地区返乡。这种农民工返乡的“倒流”现象是极不正常的,将大大减缓我国正在迅速推进的工业化进程,大大减缓我国的城市化速度。而且我们知道,我国政府出台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鼓励农村地区开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使留在农村的农民能够迅速富裕起来,实现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农民工返乡的新情况,导致我国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的数量重新扩大,使未来的农业规模经营变得很困难。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农业的发展,将给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带来巨大的阻力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有效的处理方式,这种“开倒车”的形势在短期内将得不到扭转,将给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出口形势出现复苏增长的较好局面,然而又出现了新的“民工荒”问题,东南沿海很多出口加工型企业的劳动力严重不足。以用工大省浙江省为例,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2009年7月的供求报告显示,企业需求总人数为60.3万人,求职总人数为35.4 万人,用工缺口达25万人!用工需求无法满足使出口企业不得不放弃大量海外订单,企业生产设备大量闲置。“民工荒”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沿海地区原来的很多出口企业生产的产品附加价值很低,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非常慢,以致工人的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越来越小。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减少,加上未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民工荒”问题可能会愈演愈烈,并将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从宏观经济层面考察,我国现阶段在农村人口比例依然较高的背景下就过早出现了“民工荒”问题,实际上减缓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开倒车”,应引起国家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资本和劳动力要结合起来“走出去”

当前,随着我国企业资金实力的逐步增强,“走出去”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对外投资的总量和投资的产业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企业本身属于赢利性组织,其投资决策的目标主要还是在国际市场上追逐更高的利润率,因而有可能忽略国内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最终的情况可能是大规模的海外投资将打造更多的中国跨国企业财团,使更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行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同时却又导致大量的工作机会流失到海外,而我国国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依然居高不下。

资本和劳动力在经济学上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两大生产要素。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时出现了资本过剩和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现象。一方面,国内的过剩资本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会,大量涌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有可能造成股市泡沫和楼市泡沫,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国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依然较高,“民工荒”现象反映出的不是我国就业机会过多,而是能够提供给农村剩余劳动力预期工资水平的就业机会严重不足,并且使得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现在的国际投资战略,也应该紧密结合当前的国内就业问题,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必须以对外投资为依托,在国内就业市场的基础上去开辟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就业市场,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就业市场,为农民工出国就业、创业提供服务,将国内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向国际就业市场。

三、在“全球化”视野下解决国内就业问题的若干政策建议

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采取的若干应对措施来看,主要侧重于保就业、保增长、保稳定,如果从国内层面分析,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我国的出口行业也出现了企稳回升的势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但我们有必要打开视野,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进一步研究探讨我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全球就业问题,让资本和劳动力结合起来“走出去”变得切实可行。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通过海外直接投资,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去”创造机会

当前,我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和外汇储备资金主要都是通过国外资本市场进行投资。主权财富基金操作的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中司对美国黑石基金的投资,但投资的效果并没有我们设想的明显,投资的风险却又大大超过我们的想象;我国庞大的政府外汇储备主要投资美国国债,虽然能避免较高的投资风险,但这种投资的收益率又比较低。在西方国家资本市场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轻工业、矿产资源开采、服务业等方面的直接投资,这种海外直接投资不仅能够开辟外汇储备对外投资的新渠道,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我国国内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向国际就业市场。

在以上的海外直接投资中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必将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很大的国际压力。坚持商业化、市场化运作,将有利于降低我国海外投资面临的种种国际政治阻力。例如,我国很多省份都有一整套完整的农垦系统,都是由政府部门具体管理,可以考虑将这些机构逐步改制为大型的农业公司或农业投资公司,通过股份制改造来优化资本结构并同时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然后重点考虑对海外地区进行农业投资,与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开展农业技术合作,承租大片的可耕种土地,再招聘国内的农民工去发展规模农业,进而带动我国农民工出国打工、种地、定居、创业。这种投资以市场化为导向,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可以很好地解决深层次的经济体制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国际政治阻力,顺利实现对外直接投资,帮助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海外就业。而且,这种对农业技术项目的投资,有利于吸引广大农民工在海外长期扎根工作,可避免以往海外工程建设项目劳务输出中普遍存在的用工短期化、不稳定、临时性等问题。

(二)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鼓励国内企业与劳动力结合起来“走出去”

从发达国家的国际投资发展路径来看,来自大型企业的国际投资是主体。目前我们要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同时对于大型国有控股企业而言,其资本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然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解决我国国内就业问题方面。因而,在指导思想上,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对外投资战略的目标定位之一应是为国内失去就业机会的农民工开辟一条全球性的就业道路,将资本与劳动力结合起来“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有强烈的海外投资意愿,但在海外投资实施方面又存在种种顾虑,包括不熟悉海外的经济法律制度、缺乏国际投资经验、担心海外投资中遭遇政治障碍等等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在法律法规制度、金融资本支持、外交外事服务、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和支持。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控股企业的对外投资应以企业为独立主体,以市场化运营为基本手段,以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为背景,统筹考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带动我国的商品、资本、劳动力等同步走向世界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这其中,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全球化尤其要关注考虑,为国内出现的农民工返乡问题提供一条新的解决方式。

(三)提供培训、外交协调、护照办理等系列服务,切实帮助农民工“走出去”

由于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局限,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国际经济政治知识缺乏了解,在出国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许多现实困难。国内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做好信息支持、技术、语言培训等方面的保障工作,为中国劳动力进入世界就业市场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要在海外使馆设立专门的部门,协助解决我国农民工在海外遇到的种种困难,帮助中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能“出得去”,出去后能“站得稳”,并尽快在海外取得较高的预期经济收入。

由于中国现在具有比较充沛的外汇储备、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梦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但这一趋势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愿意看到的。现在西方国家在宣传“人权高于主权”等意识形态的同时,又同时利用签证护照等国家行为限制中国人走向世界,这些都客观上限制了我国农民工顺利走向国际劳务市场。为此,国内外交部门应尽量协调解决农民工去非洲、拉美等国家的签证问题,争取更多的非洲、拉美国家给予中国“免签证”政策或“落地签”政策,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也应尽量配合简化农民工的护照办理手续和其他出国手续。

(四)提供贷款资金支持与保险保障服务,切实支持农民工“走出去”

目前一个农民工要出国就业,办理包括体检、培训、签证、机票等各项手续的费用,至少要花费1-2万元,高的甚至可达3-5万,这笔钱对许多农村劳务工人来说,无疑是非常沉重的经济负担。我们建议,为鼓励更多的农民工“走出去”,自筹资金不足的出国打工农民工,可申请不超过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由政府财政予以全额贴息,将小额信贷作为出国务工的启动资金,鼓励返乡农民工借助贷款方式“走出去”。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这项鼓励政策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同时在鼓励更多的农民工“走出去”的同时,还必须向农民工提供必要的保险保障,结合海外劳务输出现状,开发在海外推广适用的保险产品,为外出农民工提供包括意外险、医疗险等在内的综合保险服务。保险服务的提供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建议采取“政府资助引导、商业保险运作”的方式,由政府对出国务工农民购买保险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让农民工以更少的保费支出获得更高程度的保障,引导农民工积极购买保险,为农民工“走出去”提供有效的“保驾护航”;同时还应鼓励出国务工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对于出国务工期间按时缴纳养老保险金的农民工,返乡后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外出务工者的后顾之忧。

既然西方国家把金融危机的影响带到了中国,那我们也应该在全球视野下考察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减缓我国国内因为农民工返乡问题带来的压力,确保我国国内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不被中断,解决我国人口多资源少的矛盾,我们必须统筹安排,从战略角度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考察国内剩余劳动力走向国际就业市场的问题,扎扎实实做好“走出去”战略的引导工作,将国际投资战略与“走出去”战略结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向国际市场服务,确保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要“走出去”,在“全球化”视野下解决国内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婧、纪志耿.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民工荒”问题探析——基于小农“生存伦理”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0,(2).

[2]简新华,黄锟等.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蒯鹏州.后金融危机下的“民工荒”问题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第12篇

潘玉君教授于2000年接受云南师范大学的邀请来此任教,至今,潘教授已在高等院校辛勤耕耘了20余年。在这片沃野千里的大花园中,潘教授不仅精于教学工作,而且在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领域也做出了突出成绩,形成了教学研究与跨学科综合研究的良性互动。

20年来,潘玉君教授始终从事“地理科学导论”、“可持续发展原理”和“区域研究方法”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出并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教学研究,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将研究性教学的理念科学地运用在其主持的云南省精品课程和拟申报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地理科学导论”中以及正在主编的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地理科学导论》中。

在科学研究方面,潘玉君教授致力于地理学综合研究和以地理学为基础的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和哲学等跨学科综合研究,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科学概念和初步创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应用理论”。由潘教授主持和承担的科研课题多达30余项,其中,近5年来独立主持和联合主持“中国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现代化进程研究”、“区域差异与农民增收对策研究――以中国云南省为例”、“中国云南省和谐社会建设与高等教育区域均衡的系统研究”、“云南省义务教育的区域均衡的系统研究”、“云南省义务教育的区域均衡的系统研究”、“中国云南语言地理的系统研究”、“云南省区域经济系统研究”、“云南省典型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机制与途径研究”、“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生态安全基础的系统研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规范研究”等20余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家教育科学基金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省软科学基金课题等课题。潘教授在科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地理学基础》、《可持续发展原理》、《区域经济学导论》、《新人文地理学》和《地理学与区域发展》等学术著作1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光明日报(理论版)》、《自然辨证法研究》、《科学学研究》、《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重要的CCSCI期刊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他学术刊物60余篇。由其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多项省部级奖励,其中,近5年来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获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学术著作)一等奖1项、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4项。由潘玉君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国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现代化进程研究”不仅具有跨学科研究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科学决策云南省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被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通过《社科通讯》上报给云南省委和省政府等机构和有关领导。

作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师范大学特聘岗位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师范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潘玉君教授,正带领着他的团队继续从事跨学科综合研究和教学研究,积极探索,不断创新。

第13篇

摘要:在采取的节水灌溉工程措施中既符合当地实际,又有一定效益,因此在论说各地水资源状况、经济条件、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生产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节水灌溉中应重点考虑的几种问题。

关键词:节水灌溉节水工程选择

莆田市各县区的土壤类型、作物种类、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经济条件、生产力水平等均不相同,在选择节水灌溉工程类型时,因各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均有各自的特点,应按照“因地制宜、技术先进、循序渐进”的原则,着重考虑以下几种问题。

1不同工程的水源状况

水源是节水灌溉工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对具体工程来讲,水源条件对工程类型选择影响很大,如山区中的一些果树种植区,大部分为微型水源工程,水资源量非常有限,若推广地面灌溉成大水漫灌,水量严重不足,控制面积很小,因此,推广果树喷灌、滴灌、水量出流灌等灌溉技术,尽量投入较大,但效益高,农民积极性高,应用就很成功。

2灌区的经济条件,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节水灌溉工程应由政府和农民共同投资,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是有限的,投资和受益的主体是农民,因此,要通过示范推广,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政府要引导农民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在选择工程形式时,要考虑农民的收入水平,投资方面,不能在大面积推广中片面追求投资的工程形式。比如秀屿区丘峻地带,农作物多采用渠道防渗技术结合应用灌或沟灌技术,推广节水灌制度,按照规范要求确定防渗工程和田间工程标准,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会有大的提高,投资低,农民容易接受。但农村劳动力,又能使其他行业创造更高的效益。莆田市的节水灌溉工程形式的选择,不应当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和当地经济条件,在没有进行技术经济条件论证的情况下,不能简单地把两种不同的工程类型进行比较。

3与当地的生产方式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相适应

进行九十年代以来,灌溉工程建设已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高度重视,水利投入的加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尖锐化,促进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进程加快。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中央制定了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这为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使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同时又要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相协调?比如大田喷灌技术,如果不解决种植多样化的问题,不形成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条件,是难以大面积推广的。要解决种植多样化的问题的方法是统一规划,适度规划经营和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或供水公司进行管理,解决了某些类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与生产方式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不适应的问题。

4必须搞好效益分析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经济效益成为建设节水灌溉工程的敏感性问题,农民注重的是自身的经济效益,灌区注意的是管理单位的整体效益,国家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更重视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在节水潜力最大的粮食作物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由于水价低、粮食作物的对比效益低,选择灌溉工程形式应慎重。同时,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必须多方筹集资金,实在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的统一。

5参考成功的经验,考虑技术的成熟程度

不管哪一种节水灌溉工程形式,都有其工程技术特点,也有其使用范围,对于类似条件的地区应优先采用应用成功的技术,对于应用不成功的技术,要分析总结原因,慎重采用。同时,在选择工程形式时,要重视设备水平,技术成熟程度,有些不太成熟的技术如嘇灌技术等要先试验,后推广应用。

6非工程节水措施和农业种植结构

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扣水分生产率,但仅靠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分生产率是很有限的,灌溉和农业措施的结合,不仅是提高水分生产率的需要,也是农民增收增效的需要。除滴灌和地下灌溉形式外,其余节水灌溉形式都难以减少作物的棵间蒸发,特别在作物生产前期,作物的遮阴率低,棵间蒸发量大。通过农业节水措施减少这部分蒸发,在相同产量水平下水分生产率会大有提高。通常推广的农业节水技术有:耕作保滴技术,如“虚实并存”耕作技术。吉秆、地膜覆盖技术。不同的农业种植结构,要采取不同的节水措施,同时要考虑扣非工程措施的结合。

第14篇

【论文摘要】启蒙运动以来的人类历史也是现代性生成、扩展和完善的历史,期间也经历着对现代性的不断反思。社会理论家们创造了把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思考人的命运结合起来的理论传统,即以人的方式理解现代性。了解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独特性和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本土性,是反思中国现代性问题的首要前提。以人的方式理解现代性是中国现代性理论建构的有效途径,也是分析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有效切入点。

现代性是当下最重要的学术话题之一。不同的学者以不同的角度诠释着现代性的内涵。虽然反思现代性发端于西方世界,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它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概念。正如吉登斯所说,全球化在某种意义上是“现代性的全球化”。

以降,中国被迫开始与外界交往,被迫开始现代化进程。现代性开始进入中国。一百多年的艰难探索,现代化的成绩人所瞩目。然而现代性依旧是一个需要反思的问题。之所以称为问题,是因为中国的现代化始于外强入侵之时,是一种外生型的现代化,这就存在一个他者经验与本土特质是否匹配与融合的问题。以现代性特质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化历程与古老中国相碰撞的过程,就是建构与反恩中国现代性的过程。

一、人的时代的到来

对现代性萌生问题意识始于西方。西方社会在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神学统治之后,迎来了以启蒙运动为起点的现代化过程。现代性态度即在启蒙运动过程中形成。文艺复兴以来科学观念的传播以及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打破了中世纪神学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科学、自由和追求世间的幸福成了推动启蒙的主要因素,同时对宗教神学进行了彻底批判,它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世界观,形成了人们的理性意识,催生了主体性意识,产生了现代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必须明确,现代性的出现是以一股社会人文思潮的出现为起点的。这就注定现代性首先标志着一种现代精神气质及与之相应的文化心理结构。现代性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精神理念,一种以追求自我价值为目标的现念。这种理念最好的体现便是笛卡尔的那句“我思故我在”。人的主体意识的出现标志着“人的复活”,人的时代的到来。

二、理性时代的到来

人的时代的到来是以人的主体性的确立为前提的。既然主体意识标志着人彻底从神学束缚中解脱出来,那么随即形成了人作为主体与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的对立。人成为了可以运用理性思考万物的新的上帝。康德的一句“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便是此种状态的最佳描述。那么,这个新的“上帝”又用什么来主宰外在于他的客观世界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们便用理性这个精神来武装人们,理性就集中表现为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及其元意识。理性成为一切价值的源泉,成为对现存事物唯一的衡量标准。

理性精神的出现更加确证了人的主体意识。这种精神却在启蒙运动以后的西方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逐渐发展为以新教伦理为主要内容,以工具理性为主要形式的现代科学精神。在那个时期,西方世界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形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求人们在思想观念上有所跟进。换句话说,启蒙运动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又促进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理性精神成为西方世界推进现代化的重要精神动力。

三、现代性与现代化

前文已述,现代性以人的主体意识与理性精神的双重存在为存在基础。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获得了思想领域的解放与政治领域的应有地位之后便大踏步地向前发展。这就是西方世界的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来自现代性内里的那一对矛盾,即人的主体性存在与继之而来的理性精神的发展,尤为工具理性的膨胀对人的主体性意识的束缚作为动力的源泉不断推进着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一方面,人们需要主体性的精神确证自身的存在;而当人们过度发展了自己的理性从而被理性的“铁牢笼”束缚住手脚时,矛盾便显现出来。无数的思想家都对现代性保持了批判态度,归根结底,一方面,思考理性的无限运用带来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另一方面,必须反思现代性条件下人自身的命运问题,即如何让启蒙运动的承诺兑现。

四、社会理论的现代性关怀

19世纪以来,当西方社会空前繁荣之后,思想家们却发现启蒙运动所倡导的解放精神已不见踪影。“金钱越来越成为所有价值的绝对充分的表现形式和等价物,它超越客观事物的多样性达到一个完全抽象的高度。”川”金钱、权利与地位成为这个世界的新宠;伴随经济的发展,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劳资冲突尖锐、自然环境恶化等新问题也纷纷出现。社会学就诞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以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为代表的社会理论家与同时代的许多思想家一起,开始思考人类的“进步”。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类社会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从商品人手,揭示了商品二重性背后的劳动二重性,继而对资本的运作逻辑、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发展的逻辑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进行了分析。《资本论》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更是现代性条件下的社会理论批判,让人们真切地体会到“资本的力量”。就此,反思现代性与关切人类命运有机结合在了一起。

社会学的出现是传统社会断裂的直接结果……是西方知识界对因工业文明和民主政治而导致的旧制度的崩溃所产生的秩序问题的一种反应而已。以社会为思考原点,以社会领域为独立领域成为社会学鲜明的学科特征。如何把社会的观念与人的观念结合起来,怎样理解二者关系的任务则是由涂尔干系统完成的。

如果把涂尔干仅仅理解为实证主义者、社会决定论者,那还没有完全理解他。涂尔干清醒地意识到,“现代社会实现了一种转换:一方面,它通过把社会生活从原始的神性中解救出来,……但与此同时,它又以社会的名义,确立了常规化的知识形态和权力机制,并将此演变成为日常的规范体系及其控制力量,从而最终剥夺了这种开放性和可能性。”6虽然这是一个两难的矛盾,但这表明现代世界明显地存在着独立的社会领域,社会学探究的就是现代性条件下人的自我实现问题。涂尔干追溯了历史,但他是从社会学的视野向上回溯,在这样一个被现代人称为组织的结构内,涂尔干认为在集体意识的指引下,能够将现代性条件下人类自身的命运危机消解。而在其理论发展的后期,道德个人主义成为了最后的归宿。

作为经典社会理论家,韦伯同样洞悉人自身的命运问题。他发现了资本逻辑支配下的现代社会的运作逻辑,科层制的高效、社会分化的加剧、组织的无处不在都让韦伯意识到,一方面,西方世界成为了“人类的样板”,但同时,这样的发展模式也让西方人迷失了自我。如何兑现启蒙运动的承诺,如何在现代性条件下反思人类自身的命运同样成为韦伯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不管是对世界各大宗教与理性化关系的思考,还是对人类社会统治关系的理想类型的划分,都显示出韦伯对于高效率的科层组织模式下人自身的实现问题的高度关注。与涂尔干不同,韦伯认为,现代社会学应当从社会成员的社会行动出发,从对社会行动的意义理解中达到对社会结构的认识。

五、社会理论与中国社会

在明晰了西方现代性的产生缘由以及它的内涵与发展历程之后,我们回到中国:如何看待中国未来的发展,或者说如何建构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更确切地说,如何继承和发展经典社会理论家所开创的用理论的方式关怀人生的传统?这也是建构中国社会理论的必然要求。

(一)中国的现代性特征

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展开。人的主体化与自利性、社会生活的法治化与独立性、经济发展的资本化与竞争性、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自由性等现代性特征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贯彻。在此意义上,中国的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并无本质区别。然而,现代性在中国生根的过程却使自身具有了新的含义。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其现代化进程从一开始便集外来性特征与国家意志于一身。从早先的、维新变法,到后来的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实践,都体现出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被动接受他国经验的特征。既然中国的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生自发的进程,因此,在现代性特征深入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外来经验与本土机制互相碰撞的现象:一方面,国家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需要贯彻现代性特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缩小与先发国家的差距;另一方面,作为文明古国,中国社会历经几千年所积累的丰厚文化遗产、自身赖以维系的体制机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退出历史舞台。这两种文化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协调的。因此,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两种发展机制。之所以如此定义,是因为两种文化特质各自发挥各自的功能,虽然有冲突,但两者经百多年的互相调试。至今已经形成了各自发挥作用的独特运行逻辑。体现在同一个社会成员身上、显现在同一个社会行动之中,会在不同的情境下遵循不同的行事逻辑,因此也自然会产生不同的行动结果。这样的两种体制,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我们有种种理由来说明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也有市场经济、有法制、有城市化、有新型的社会组织、有社区建设、有社团、有会员制等,但这些只能说明中国原有的较为稳定的关系网络正在被改造或被打破……,…值得思考的乃是如何让两者各自发挥各自优势,乃至在无限丰富的实践当中逐渐走出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建构属于自己的现代性。由此,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现代性特征是集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性经验与本土自身的文化特征于一身的。实践中出现两种体制机制并存的局面。

(二)中国社会理论的现代性关切

经典社会理论家从各自的理论基点出发,用理论的形式表达了对人自身命运的关切。他们面对的是西方社会资本主义发展的成熟阶段。研究中国现代性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其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样才可能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脉络,洞悉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的生存状态,反思人自身的命运问题。

时代的发展也向中国社会理论提出了挑战:怎样建构中国的社会理论?也就是如何继承经典社会理论的现代性关切的传统,在对人自身命运的思考中实现理论的建构。

社会科学的根本性问题可以归结为西美尔所提出的“社会何以可能”?正如涂尔干在《人性的两重性及其社会条件》中所说的,“我们精神生活的这两个方面,就是个人性与非个人性之间的对立。绝对的自我中心主义,就像绝对的利他主义一样,是现实中永远不可能达到的理想界限。我们可以不确定地接近这两种状态,却永远不能完全实现他们。”这表明,在思考现代性条件下人自身的命运问题时,一方面,面对着群体而居的社会成员已经客观上建立了属于社会范畴的自在实体,这样的社会实体有着自身的结构与发展逻辑;另一方面,需要面对自我的实现问题,即如何确证自身的价值,如何实现自我的问题。这两者在现代性条件下已经不可分离。说到底,也就是在个人的心灵秩序与社会秩序之间找到最佳的协调路径。

第15篇

1.1为审稿人提供便捷的审阅环境

农业学术期刊选聘合适的审稿人对稿件评审来讲意义重大,是提升农业学术期刊质量重要基础。伴随着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不断出现,期刊审稿人选择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审稿人的工作效能对稿件质量来讲起到重要作用,为此,必须拥有和专业对口并且具有前瞻性的审稿人。通过互联网的便捷数据库搜索查询功能,可以在短时间确定适合的审稿人,利用网络提供便捷审阅环境快速处理稿件。

1.2利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

因为农业科技成果通常是通过期刊论文的方式出现的,值此充分展示科技成果的时候,作者、编辑部以及读者之间要对论文加以探讨。农业学术期刊编辑、审稿人以及作者关于稿件方面的信息需经过全面的交流与沟通,提升农业学术期刊的出版质量,这些信息可通过在线、电子邮件来进行沟通,为稿件的处理和校对提供方便,拉近了编辑部、作者和读者间的距离。

2网络环境下农业学术期刊发展策略

2.1全流程提高编辑工作水平,加快农业学术期刊管理现代化进程

2.1.1全流程提高编辑工作水平。确立网络管理理念,进一步强化编辑数字化意识。数字化作为信息范畴内数字技术是面向各领域整体推进的整个过程,数字化的根本特点是兼容、开放与共享,传统传媒都应转向数字化。传统意义上的编辑理念已阻碍了农业学术期刊的发展,所以,农业学术期刊必须确立新的网络发展理念,能切实利用网络期刊提供新资源与技术,不断提升农业学术期刊质量。采用互联网提供新资源与技术,使编辑手段现代化。农业学术期刊电子版的建立是今后期刊发展的重要形式,当前的工作需要尽全力实现农业学术期刊的电子版与纸质版同时发行,并逐渐创建创办电子期刊。所以,农业学术期刊需要将当前的学术期刊运转模式,转化为采用网络编辑出版系统工作模式。在对农业学术期刊选题策划的过程中,编辑能充分利用网络来收集整理信息,进而创建选题设想;在农业学术期刊的组稿环节中,编辑能充分利用网络传输与电子文档来对电子稿件进行及时处理;在稿件校对环节中,除了采用专门的软件进行校对外,还须进行网上校对。

2.1.2加快农业学术期刊的管理现代化进程。①充分利用网络来扩展农业学术期刊发展空间。在互联网上进行约稿与组稿,进一步扩大作者群队伍;在网上广告,筹措农业学术期刊的办刊经费。②切实利用好互联网来不断强化农业学术期刊的服务功能。通过互联网能准确、快速掌握读者的基本需求,并为读者开辟服务通道,让互联网成为读者和学术期刊间沟通与连接的桥梁,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为读者提供专业信息并实现文献资源的再次开发。③切实利用好网络来实现学术期刊办公自动化。创建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农业学术期刊办公自动化系统,加快投稿查询的进度,实现专家与编辑在线审稿、加工与校对一体化,该系统能完成稿件收发、审核、加工、发稿、查询等多个方面的服务,让期刊编辑工作更好置于管理与监控之中。

2.2网络时代对农业学术期刊编辑提出更高要求

网络时代对农业学术期刊编辑提出更高要求,具体来说:①具备高政治素质。编辑需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相比,政治素质需摆在首位,在具备了较高的政治素质之后,才能通过学习去提升业务素质,进而在工作中养成严谨的作风。②加强业务素质建设。农业学术期刊对编辑业务素养要求相对来讲比较高,这要求编辑对从事专业有全面的认知。业务素养能决定文稿的价值。特别是当前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新事物、新知识不断涌现,这需要农业技术期刊编辑不断进行学习,具有敏锐的视角,在第一时间内发掘农业科技发展的情况,这样才能在诸多农业学术期刊内脱颖而出。③农业学术期刊编辑也要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掌握计算机方便的知识,特别是互联网、多媒体等方面的知识,提升编辑文处理能力与计算机素养,有效改变知识结构,推动农业学术期刊不断向前发展。

2.3全面打击农业学术期刊的防盗版与侵权行为

为了全面打击农业学术期刊的防盗版与侵权行为,需要学术期刊、学术期刊行业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具体来讲:①农业学术期刊编辑需要做到自律。农业学术期刊内部需要制定严密的编辑工作运转规则,不能为不法之徒提供可乘机会;进一步严格农业学术期刊审稿制度,采取“匿名评审”和“三审制”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能提升稿件质量;强化出版社在著作权方面的保护意识,真正做到网络付费;采取技术方式来切实保护农业学术期刊著作权。②农业学术期刊行业来讲,需要建立防盗版机制。创建农业学术期刊行业信息共享方面的机制,坚决抵制出现一稿多投的现象;对网络媒体一定要做到网上付费的基本原则,并签署网络转载的协议,进一步明确转载的实际时间与付费标准;创建著作权集体运转管理组织,通过组织管理机构来更好行使其基本权利。③相关部门做好协同防盗工作。农业学术期刊出版管理部门要做到严格的检查,而社会大众也要积极参与到农业学术期刊市场监督之中,只要是出现了违反农业学术期刊管理规定的,都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来对农业学术期刊管理办法来加以处罚;科研部门与教育部门,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整个过程中,要全面对评审对象真实性加以教研,对出现虚假行为一定要给予严厉惩罚。④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当前的学术评价制度加以改革,对职称晋升以及毕业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