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当代大学生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更是对思想观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引导和驱动作用。家庭环境是对孩子影响最深的基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态度、行为和教育结果直接从孩子的身上完全显示出来。“身教重行”父母对于孩子感恩教育有着基础性作用。学校和教师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接触的主要对象,对其心理状态的健康发展十分关键,学校的成长环境也需要进一步净化,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规范,因为教师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具有重要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一)当代大学生缺乏感恩的精神和态度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观念渐渐被历史磨灭,很多当代大学生缺乏感恩的精神和态度,这也反映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缺失。一系列大学生施暴、投毒事件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轰动。这些学生选择采用极端手段来发泄自己内心不满,其实经过调查都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这足以说明他们缺乏感恩的态度和精神,忽略他人的包容和照顾,在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会极端考虑对方的缺点,导致悲剧的发生。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对来说比较轻松,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上大学就是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所以很多大学的学习氛围十分淡薄,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等也是基本忽视,课堂秩序十分混乱,旷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的现象也很普遍,类似于这样的高校比比皆是,首先这种现象反映出学生对于自己的家长缺乏感恩的心,在学校浪费家长的血汗钱,辜负了家人的期待,并且认为父母给钱天经地义。
(二)当代大学生的感恩的观念发生扭曲
90后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全世界的新闻资讯都能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所以社会中一些事件披露出来之后,他们习惯于在网络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论。而一些不良事件的出现也让很多大学生的传统感恩观念发生扭曲和变形。比如近两年兴起的“扶不扶”、“给来人让座”等敏感话题,这些事件中的主人公让很多网友大喊“毁三观”,不仅用这些举动伤害了乐于助人的好人,也让人们对感恩的观念产生了质疑,这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心灵上的冲击。除了社会上一些现象之外,家庭对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着重要影响。90后大多都为独生子女,在家占据绝对重要的地位,父母和长辈的过度疼爱也需要通过正确的方式来表达,很多父母从物质上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长此以往导致孩子对于索取行为认知越来越模糊,养成习惯以后就逐渐将别人的付出视作理所当然,这对于大学生的正确思想观念培养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可能会出现对他人具有感恩的心理但是对于父母家人缺乏这种意识,使原有的感恩教育偏离正确的轨道,所以感恩观念的扭曲也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严重问题,使感恩教育的进行更具必要性。
三、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具体措施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需要给孩子树立感恩他人的榜样,用实际行动去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家长也需要从一定程度上让孩子更明确看到他们需要感恩的部分,这就将家庭责任划分清楚,把大学生当作成年人来看待,让他们更加了解家人的付出,从而培养他们感恩的习惯和精神,并引导以这样的态度去与人相处,从而走出更加宽阔的人生道路,使社会更加和谐、温暖。学校是学生的主战场,在感恩教育方面也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通过设置一些感恩教育课程、举办感恩教育演讲比赛、安排感恩教育观影等活动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起他们内心的思考和反问,在与同学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更好地获取正能量的信息,对正确精神观念的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社会舆论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部分,社会也需要更加重视感恩教育,尽量提供一些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宣传,除此之外也可以采取微电影、网络剧等符合大学生品味的媒介来进行宣传和广播,为大学生的正确感恩观念带去鼓励和支持,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感恩精神,为培养完整的全能型人才做准备。
四、结论
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并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和处事原则。[1]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指导方针,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理论教育,做好宣传和普及工作,让广大青年学生了解的相关知识,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从大学生方面来看,有效的大学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史,并从中吸取精华知识,结合实际生活,从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为党和国家服务的理想。从高校方面来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纠正以往教育教学中的偏差,及时掌握思政工作未来的方向,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挥校方的指引作用,提供较多的实践活动,锻炼大学生的坚强意志,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从党和国家的角度来看,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继承和弘扬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不断地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并在此基础上使其掌握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2]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措施
(一)实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结合。课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只是背诵并掌握思政理论知识,并没有与日常的思政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这就导致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难以有效地发挥出来。而日常的思政活动一般都要求大学生参与到社会中,例如,一些课题研究、社会服务、志愿活动和文化调研,等等,这些活动需要与理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最后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在平时的实践活动中发现了问题,则应积极地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在思政教育的考核中,要把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思想实践活动作为衡量指标,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于活动中。
(二)创新学生的党建工作,让党建工作更具有实践意义。坚持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关口前移”,充分发挥校院(系)两级学生党校的作用,建立起从普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到预备党员的三级学生党校全程培养体系。在开展党建工作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在党员的带动下,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党建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奋斗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创新党建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学生党支部对学生活动的指引作用。
(三)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切性。当前,除了要关注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真正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研究显示,大学生大多喜欢面对面的心灵沟通,因此,校方应该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进行合理的心灵教育。[3]此外,学校还可以投资建立心理咨询室,指导学生的思想,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和支持。
(四)扩大实践活动的平台,创新实践模式。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实践是一个关键的项目。因为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不仅可以开阔眼界,还可以锻炼自身的各种能力,所以,社会实践受到很多大学生的青睐。相关研究发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最喜欢的思政教育形式。高校要将学生的发展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真正地帮助学生成长,使所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需求相适应,提高对实践工作的重视程度,为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保障,包括经费的投入、师资力量的投入,等等。另外,学校也要对实践基地做好考察,尽可能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让学生从中得到最深刻的启迪教育,从而使社会活动具有实践意义,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落实日常的思政教学工作。
(五)提高辅导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支配力量,直接关系着实践活动的最后成果。[4]在招聘辅导员的时候,高校要严格选拔,重视辅导员的政治素养和实践能力;在辅导员任职期间,校方也要加强对辅导员的管理,制定合理的辅导员考核制度,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设立考评考核机制。除此之外,校方要定期对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其更好地辅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结语
关键词:韩流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启示
韩流,是指韩国音乐、电视剧大举登陆中国后人们的一种形象说法。由韩国流行音乐、偶像剧、服饰打扮所聚集起来的韩国文化风潮席卷我国。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使得“韩流”一词应运而生,并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体中频频出现。正如社会语言学家陈原先生说的:“凡是社会制度出现了新的东西,不论是新制度、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物质、新概念、新工具、新动作。总之,这新的东西千方百计要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而语言中的新词语是新事物、新现象和新概念最直接的反映和记录。“韩”是指韩国,“流”是水,是韩国特色的水,韩国的服饰,文化,饮食,就是通过韩流来流入中国,流入我们的大学生之间。事实上韩国国土面积只有9.93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4700万。其文化传统不如中国深厚,经济也没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发达。但是在近10年来,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的影视产业异军突起,其电影数次赢得世界关注,电视剧渗透到了亚洲每一个国家,韩流的出现不只在中国大陆,在日本、菲律宾甚至俄罗斯及中东国家也受到广泛拥趸。
曾经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大多都是通过电视、网络、电影等媒介接触韩国影视剧、韩国流行音乐的。可见,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网络、电影等媒介,对于韩国文化的流行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韩流的出现究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那些启示意义呢?
韩剧中的很多故事在向我们大学生传达一种强烈的现代意识,即强调的是个体的最大程度的自由发展,是对个体的充分的尊重,是一种独立乐观向上的精神。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体意识
韩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对白,如“我的人生”、“自己的人生”、“父亲有父亲的人生,我有我的人生”等等。“自己的人生”强调的是个体对自我的所有权,意思是每个人都应该由自己负责,为自己负责,由自己来选择要走的路。这便是一种主体意识。这种思想意识才是韩剧在极力肯定的。《看了又看》中银珠这个人物便表现出了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她自己选择自己的爱人,当爱情受阻的时候她也是经过自己的考虑做出选择,她甚至从不向家人求助,不管生活中有多少艰辛与困难,她都能够不放弃,不抱怨,永远相信自己可以,而对比较为明显的就是跟她同龄的李圣美了,虽然家境比她好,工作比她好,却生活得比她痛苦,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么,除了盲目的骄傲以外再无别的,失去了一种坚定的人生信念,当挫折出现时,她才表现得毫无招架之力。后来,当她经过痛苦的反思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时,才开始乐观、坚强起来。当她的爱情遭到父母的反对时,她才表现得无比坚定,当她为了母亲而打算放弃自己的爱情时才显得那般伟大和美丽。
二、自强精神
这是韩剧中表现的非常明显的一种价值取向。自从《大长今》开始风靡以后便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励志剧”。励志精神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去抱怨客观条件的恶劣和社会环境的不公,而是认定自己的方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大长今》就不必说,在韩剧中具有长今精神的又岂止这一个。《屋塔房小猫》中的智恩,《嫂嫂十九岁》中的郁美,《加油,金顺!》中的金顺,《我的女孩》中的周裕玲,《巴黎恋人》中泰英,每一个都是在逆境中坚持,在困境中努力。有谁能说,她们的美丽,她们的幸运跟她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无关呢。或许吸引我们的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并执着不懈地为了理想和目标的实现而努力,这种精神几乎贯穿了韩国的每一部电视剧。《看了又看》里的银珠、《人鱼小姐》里的雅丽莹、《汉城奇缘》里的汉妮、《黄手帕》里的紫英、英俊……无不为了自己的爱情、婚姻、事业、家庭进行着执着而认真的努力。“fighting!”、“加油!”成为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台词和主人公鼓舞自己的口号。这一点,不论生活多么艰难,总是能让我们看到希望,领会到一种积极的、振奋人心的力量,这是韩国电视剧吸引众多大学生的魅力之一。三、乐观态度
关键词:韩流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启示
韩流,是指韩国音乐、电视剧大举登陆中国后人们的一种形象说法。由韩国流行音乐、偶像剧、服饰打扮所聚集起来的韩国文化风潮席卷我国。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使得“韩流”一词应运而生,并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体中频频出现。论文百事通正如社会语言学家陈原先生说的:“凡是社会制度出现了新的东西,不论是新制度、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物质、新概念、新工具、新动作。总之,这新的东西千方百计要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而语言中的新词语是新事物、新现象和新概念最直接的反映和记录。“韩”是指韩国,“流”是水,是韩国特色的水,韩国的服饰,文化,饮食,就是通过韩流来流入中国,流入我们的大学生之间。事实上韩国国土面积只有9.93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4700万。其文化传统不如中国深厚,经济也没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发达。但是在近10年来,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的影视产业异军突起,其电影数次赢得世界关注,电视剧渗透到了亚洲每一个国家,韩流的出现不只在中国大陆,在日本、菲律宾甚至俄罗斯及中东国家也受到广泛拥趸。
曾经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大多都是通过电视、网络、电影等媒介接触韩国影视剧、韩国流行音乐的。可见,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网络、电影等媒介,对于韩国文化的流行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韩流的出现究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那些启示意义呢?
韩剧中的很多故事在向我们大学生传达一种强烈的现代意识,即强调的是个体的最大程度的自由发展,是对个体的充分的尊重,是一种独立乐观向上的精神。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体意识
韩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对白,如“我的人生”、“自己的人生”、“父亲有父亲的人生,我有我的人生”等等。“自己的人生”强调的是个体对自我的所有权,意思是每个人都应该由自己负责,为自己负责,由自己来选择要走的路。这便是一种主体意识。这种思想意识才是韩剧在极力肯定的。《看了又看》中银珠这个人物便表现出了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她自己选择自己的爱人,当爱情受阻的时候她也是经过自己的考虑做出选择,她甚至从不向家人求助,不管生活中有多少艰辛与困难,她都能够不放弃,不抱怨,永远相信自己可以,而对比较为明显的就是跟她同龄的李圣美了,虽然家境比她好,工作比她好,却生活得比她痛苦,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么,除了盲目的骄傲以外再无别的,失去了一种坚定的人生信念,当挫折出现时,她才表现得毫无招架之力。后来,当她经过痛苦的反思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时,才开始乐观、坚强起来。当她的爱情遭到父母的反对时,她才表现得无比坚定,当她为了母亲而打算放弃自己的爱情时才显得那般伟大和美丽。
二、自强精神
这是韩剧中表现的非常明显的一种价值取向。自从《大长今》开始风靡以后便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励志剧”。励志精神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去抱怨客观条件的恶劣和社会环境的不公,而是认定自己的方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大长今》就不必说,在韩剧中具有长今精神的又岂止这一个。《屋塔房小猫》中的智恩,《嫂嫂十九岁》中的郁美,《加油,金顺!》中的金顺,《我的女孩》中的周裕玲,《巴黎恋人》中泰英,每一个都是在逆境中坚持,在困境中努力。有谁能说,她们的美丽,她们的幸运跟她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无关呢。或许吸引我们的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并执着不懈地为了理想和目标的实现而努力,这种精神几乎贯穿了韩国的每一部电视剧。《看了又看》里的银珠、《人鱼小姐》里的雅丽莹、《汉城奇缘》里的汉妮、《黄手帕》里的紫英、英俊……无不为了自己的爱情、婚姻、事业、家庭进行着执着而认真的努力。“fighting!”、“加油!”成为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台词和主人公鼓舞自己的口号。这一点,不论生活多么艰难,总是能让我们看到希望,领会到一种积极的、振奋人心的力量,这是韩国电视剧吸引众多大学生的魅力之一。
三、乐观态度
论文摘要:人格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物质关系中的人,在自我意识和生存理念基础上形成的理想、道德、信念和价值等判断,并通过主客体关系表现出来的主体的言行和行为方式的总合.大学生的人格主体独立性增强、主体的价值体系基本确立、形成了自尊、自强和自立的精神,个性的张扬和成就感突出.但是,大学生的人格现状也有自身的不足:有的人存在自我中心倾向、在金钱和物欲的冲击下人格的失落、在各种压力下降低做人的原则等等.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的人格教育是当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
一、人格内涵的解析
关于人格的定义,目前为止,还没有人们普遍认同的理论表述。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各自的领域出发,赋予人格以哲学的、法律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不同内涵。事实上,从科学研究的视野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去定义人格,都有它的道理,都有其在本学科范围内使用的合理性。但是,作为一个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普遍应用的概念,它所表现的内涵,毕竟应该有其更广泛的涵盖性和使用范围,如果仅限于个别狭窄的学科定义,势必会影响人们的认识和理解,甚至产生使用上的歧义。
从观点出发,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时,不能脱离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水平,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和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对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以及自身的多样化的表现作出正确地说明.所以,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必定具有特定的物质基础,特定的交往方式,形成与物质生活条滓护相适应的思想和道德、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所以,人格与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及其物质生活条件中的人相联系:人格也必定在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因此,对人格的定义不能脱离这个基本的前提。
人格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物质关系中的人,在自我意识和生存理念基础上所形成的理想、道德、信念、价值等判断,并通过主客体关系表现出来的主体言论和社会行为方式的总和。这表明:第一、人格历来与在社会物质条件和物质关系中从事活动的人相联系,人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第二、人格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是主体基于对客体的自觉认识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判断和活动取向.离开与客体的关系,人格无从表现。那么,与主体人格相联系的客体指的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物质的社会关系:与主体相区别的其他个人、团体及社会.换句话说,这里说的客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但必须与主体密切相关联。第三、人格总是主体基于特定的生存理念和生存态度而产生对客体的价值判断。所以,作为主体行为方式的人格和主体内在的价值判断,两者历来具有对称性。认识一个人的人格,可以洞察该人自我意识的程度和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个人对自我生存状态的把握能力。第四、人格具有自觉性.人格是一种理性判断的表现模式,是确立自我基础上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社会活动方式,表现一种什么样的人格,离不开人的理性思考。第五、人格的突出表现是自尊、自爱和自立。人格既然是主体的自我社会表现,作为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尊重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去立自身的尊严。必须考虑到主体的行为给自我的社会存在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保有主体所具有的各种社会权利,在任何时候不自贬身价,不牺牲自己的某种权利去求得一时的便利和好处,这就是自尊和自爱。人格是相对独立的个人自我确认。所以,在保持自我生存与发展基本权利的基础上,适时地处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能丧失主体存在的价值求得他人的施舍和恩赐,这就体现为自立。
从这里可以看出,保持人格的尊严和独立,是任何一个有理性的社会个体都应格守的做人原则。如果为了一些蝇头小利、眼前的物质利益和虚荣,放弃了这条最基本原则,从最低限度来说,做人是不合格的。
二、大学生的人格优势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年代,激变的时代对大学生立身行事、对他们选择生存方式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高智商和较丰厚知识的群体,面对社会大潮,凭借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信息优势,显然能紧跟时代潮流,并由此形成了大学生群体的人格优势。
(1)主体的独立性增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在一个比较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中,自治性较突出,许多问题都需要大学生自己去判断和解决。这种社会存在培养了大学生特有的相对独立意识。所以,在自身的学习过程、生活过程、处理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过程中,都会产生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处理与自身相联系的各种矛盾。这种长期形成的群体生活惯例和传统,不断地被承袭下来,也使步入成人行列的大学生减少了社会生活的某种依赖性,作为社会运动主体的那种独立性在新的生活条件中得到了强化,形成了主体地位的意识,确立了学习和校园主体的活动取向。
(2)主体的价值体系初步确立。大学生作为高智商的群体,拥有相对丰富的书本和课堂知识,在学习以及对社会的一定接触中,逐渐确立了自身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能够根据自身的价值标准去评定外界的事物,处理与其相联系的各种关系。特别是通过长期以来的学校和的理论教育,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基本上是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范畴中,因此,在认识和处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有关事务中,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能够发挥群体的智力优势,在一定条件下去服务于社会。
(3)形成了自尊、自强和自立的精神。校园生活的特殊性造就了大学生的特有的群体精神,即自尊、自强和自立。鉴于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理解和确认,作为在社会中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群体,特别是这个群体对社会未来的作用是得到人们的自觉认同的,这种特有的社会存在,使大学生们普遍的形成了强烈的自尊,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体的自尊和作为较特殊的高智商群体的自尊。注重自身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注重个人的言行应无损于个人在体验社会和校园生活中的尊严。在此基础上,他们接受了普遍的理念:要自强和自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实现生存的价值,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这种群体精神无疑深深地影响每个大学生的生活,植根于他们的心灵之中。
(4)个性的张扬和成就感突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趋势是,正在打破过去那种自我封闭的、内向的人格模式,开始向张扬个性,推销自我的人格模式转变。这种转变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全球化的大趋势,世界变成了开放的世界。世界的开放性,致使每个国家、民族、团体和个人,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都向开放型和外向型转变。另一方面,对个人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条件,强有力地推动了个人的个性和才能的发展。所以,每个人都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条件,如果谁固守陈规,不去充分展示自己,市场经济则不会自动地去选择他。正是对个人才能和个性外化模式的重新选择,每个人都需要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实现或半实现自己,急于取得一定的成就,这是每个人的心愿。大学生群体人格中的积极方面成为这一群体发展的主流,在大学校园生活中和社会实践中处处表现出来。
三、大学生人格中的消极因素及克服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与社会主义的进步与发展相同步,这是主流,是基本的方面。但也应该看到,大学生的人格现实中也有一定的不和谐因素。有值得注意的倾向和克服的东西。
在主体性增强的同时,有时也出现自我中心的倾向。由于大学生自我管理和校园生活自治性强的特点,在注重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有的人也形成了自我中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在校园生活中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有时不顾及他人的地感受,很少考虑与周围的关系,使得与他人和社会关系有失和谐。
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使有的人出现某种程度的人格失落。在社会中,对金钱的崇拜和对物欲的追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普遍现象,这一点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客观存在,以至于为了追求金钱、为了获得物质享受、为了追赶时尚、为了某种欲望而丢掉人格者,也时有出现。
由于生活所迫或就业的压力等,有的人丢掉了基本的做人底线,说谎、造假、失信等,使得个别人的人格大大地打了折扣。
大学生中存在的这些状况是个别现象,对此不必苛求。因为大学校园不是世外桃源,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校园中,反映到学生的活动中。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就能够把一些消极的东西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克服大学生人格中的消极因素,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大学生自我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格教育有着特殊的困难性,受客观条件制约较强,在一定条件下,人格素质的变化往往被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主导。但是,如果我们工作得力,措施到位,正确引导,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就会取得成功。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亚健康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日趋显著,每年因此而退学、休学学生不断增多,甚至出现了自杀、伤害他人等极端行为。与极端案例相比,一般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亚健康问题更值得社会的关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主动适应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成为适应性良好、心理健康的人。
一、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的具体化,国外心理学家曾提出许多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有奥尔波特的“成熟者”模式、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模式和罗杰斯的“功能充分发挥者”模式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心理健康七项基本标准:智力正常;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能主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保持人格的完善和健康;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结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界定为:第一,心理健康应表现为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第二,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豁达的心胸,充分展示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第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善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保持独立,宽以待人,尊重、信任他人,有合作精神。第四,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思想、信念和行动都能与社会保持同步。第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付诸行动,有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精神。
二、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状态的一般表现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情感亚健康、思想亚健康和行为亚健康等,对心理亚健康的界定多为描述性的,例如“一种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介状态,这种状态未达到ccmd-ⅲ等精神病学诊断标准,但同样会给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还可诱发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和心理危机”。
心理亚健康状态多表现为频繁出现的情绪躁动、兴致低落、注意力不易集中、过分敏感或行为能力下降等特征。心理亚健康状态使人们在家庭生活、人际沟通等方面产生困惑、压抑、郁闷等心理感受,从而导致家庭生活失调、工作效率低下、人际交往困难等不良现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主要有以下表现:
1.人际交往弱势心理状态。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退缩、消极、敏感,常常难于与人沟通。由于不善于与人交往,这部分学生的性格孤僻,在人际交往时担心不被别人理解,怀疑别人对自己有意见,产生危机感。此类学生自我封闭,不愿找人倾诉,表面上看起来很正常,但往往会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他们在对人处事时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易接受他人意见,不理解其他同学的需要,经常责备别人,缺乏合作精神。人际关系交往弱势心理状态严重影响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健康。
2.学习焦虑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精神紧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感到学习困难,担心自己成绩下滑。还表现为放大自己的心理问题,把问题看的很严重。此类学生对外界的反应有极端化倾向:一种是亢奋型,另一种是压抑型。此类学生往往过去取得过较好的学习成绩,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
3.灰色心理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苦闷、懈怠、冷漠,对事物缺乏兴趣,自卑感强烈,对事物有畏难情绪等。部分学生表现出周期性的情绪波动,情绪高涨时充满活力,低落时则异常消极。这与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明确的目标有很大的关系。
4.情爱挫折心理状态。这类问题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主要是因爱情不顺而产生过分强烈的情绪并走向消极状态,但又不能自我调节的心理反应。在不同的情况下,情爱挫折心理的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在情爱问题上最突出的表现是消极情绪,丧失自信,失去对人生价值的正确追求。
三、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
1.教育方法不适当。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和家庭往往采用功利主义的教育方法,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部分家长因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常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形成抑郁焦虑、敏感多疑、偏执敌对、自卑易怒等不健康的品质。还有一部分家长在子女进入大学后只重视对其提供经济支持,而忽略了子女的心理成长,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出现。
2.社会不良现象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诸如未通过公平竞争而赢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部分意志薄弱的学生面对遇到挫折时,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甚至形成扭曲的大学生价值观。激烈的社会竞争、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学习压力使人身心疲惫,也容易导致心理疾患。
3.网络带来的心理压力。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28.96%,高于25.6%的全球平均水平,我国网民数达到3.84 亿,其中学生占31%,是最大的网民群体。网络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浏览网站信息,其次是消闲娱乐、与人沟通及阅读新闻。网络上信息泛滥,心理活动规律表明,当外界输入的信息超过人的正常负荷后,容易造成压力和混乱,妨碍深层思考,而且上网减少了学生与现实世界的交往,造成其人际情感匮乏,进而产生各种情感冲突。而学生一旦沉迷于网络,就容易丧失自制力,形成对网络的依赖,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
4.社会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大学新生在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中,导致其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的大学与他们理想中的大学不一致,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很多大学生在高中时都是精英,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然而进入大学后,他们头顶上的光环消失了,巨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使得这些学生或自暴自弃,或自我封闭。大学生的社会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会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5.家庭贫困。部分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而产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社会的援助也可能会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此外,现行的就业制度也加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他们既不能依靠父母,也没有金钱做后盾,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更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四、应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的措施
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大学生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更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要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尽早进行有效干预,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对心理亚健康最有效的办法是调动个体自身的积极性,提高其心理免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把握自己的心理状态,激发其自我调控的潜能,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互助机制。同学和朋友是大学生首选的倾诉对象,他们也可以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自发的、随意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在大学生群体中建立心理健康互助机制,以此来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状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谓的人文教育,其本质就是弘扬人性,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1]。它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目标是最大化的发展学生个人潜能,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处理自我、他人和物质三者关系的能力,指导学生的行为朝着合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发展。当前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为情感和责任感教育的缺失。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产生的独生子女现象导致人文精神的缺乏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广泛实施,产生了一大批的独生子女。这些家庭的结构是以独生子女为中心来构建的,当时一度被冠上“小皇帝”“小太阳”等等称号,一个孩子往往被几个大人围绕着百般呵护,导致独生子女普遍存在比如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孝敬长辈、缺乏为他人着想的精神等现象。而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对其影响深远。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因此,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现象成为我国高校人文教育效果不彰的重要原因。
(二)教育产业化产生的严重后果
教育产业化带给高等教育浓厚的功利色彩和实用主义倾向,使学生普遍认为是在花钱买教育,从而把市场经济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如盈利行为、等价交换等也带入教育领域。因此学生会在潜意识里认为人文教育是一种教育投入的浪费,从而在观念上轻视人文教育,导致高校现有的人文教育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
(三)高校以提高就业率为教育目标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中国大学生普遍注重专业技能学习,却往往忽视技能背后存在的人文底蕴。很多高校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以迎合市场的需要和大学生自身的需求。诚然,专业技能的教育是培养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适合客观需要的,但是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人文教育的缺失。诚如前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所说,如果学校的教育只是重视专业的知识教育,而不重视德行的培养,那么很可能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大学则沦为“职业的培训所”,无精神的传承,无文化的坚守,大学精神沦丧。
(四)高校自身课程设置不尽完善
现在高校开设的一些公共课程着力于培养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而对于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心灵关怀等由于其效果不是非常直接和显性而往往被忽视了。重理轻文,文理分离,重术轻道,从而导致人文教育的缺乏。因此,高校自身课程体系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大学生人文教育缺失的客观原因。
二、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一)人文精神缺失导致诸多不良后果
一是信仰危机。信仰是前进方向,信仰是精神支柱,信仰是行动指南。现今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理想和信仰,比较物质化和现实化。对西方文明赞赏有加,而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则有所不知,或者根本就不想去知。从而在言行上毫无大学生的风采,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是非不明。这些现正体现出其人文精神的缺失。二是责任危机。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在家里受到百般呵护,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到了大学之后往往不懂得谦让,更是缺少责任意识,遇到困难容易互相推诿,缺少团队合作意识。踏上社会后当发现世界并不是围绕自己来运转的时候,往往会陷入迷茫和恐慌,甚至可能走上自暴自弃、愤世弃俗的道路。三是诚信危机。不少大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对单位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与他人交往中缺乏诚信,这种诚信的缺失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缺失所导致。可笑的是,这些人在缺乏诚信的同时,却理所当然地要求他人保持诚信。当其想法和现实发生偏差的时候,往往会变得偏激,对社会和他人都表现出怀疑的态度,总觉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二)人文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人学”,它的实质是精神性的而不是物质性的,人文教育要解决的是“心灵”的问题而不是“身体”的问题。大多数的教育者把培育人性、陶冶情操、塑造品格作为人文教育的目标和共识。大学人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和艺术品性的复合型人才,为他们成为会学习、会做事、会做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夯实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文化底蕴。因此,只有把人文教育放在校园文化建设和课程设置的重要位置,放在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切实树立起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并以此来促进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思想境界,才能让大学生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诱发的诸如理想信仰缺失、价值取向扭曲或因理想和现实差距而产生厌世、灰心思想能有真正的解决途径。
(三)人文教育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大学的根本目的是人才培养,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任[3]。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是全国人民为共同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继往开来的时代。在这一重要时代,要求大学生必须是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三位一体的高素质人才,这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重任。缺乏人文精神的关照和培育,是不可能培养出真正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
三、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举措的思考
(一)构建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堂是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的主渠道,因此,改革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是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课程制定者必须全面审视人文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意义,在考虑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必须顾及人文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推动作用,与时俱进地安排合理的人文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加大人文课程比重的同时,注重显性课程和潜在因素的结合:如校园布局、文化体育等硬件设施与学校管理制度、学术风气、人际关系、文化生活等软环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教师人格与教学行为、领导方式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等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人文课程起着支撑作用。要加快开发和研究更符合时展和人才培养的人文社科课程体系,彰显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使大学教育课程体系本身充满人文精神的关照和视野。
(二)创造交叉互融的教育空间
让大学生既具有较高的知识技能,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所应追求的双重目标。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必须实现专科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叉相融。作为高校教育者,应该对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认真反思,改变现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的倾向。专业学科的教学应该使学生在掌握该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和领略到该学科的真正核心精神,学习渗透其中的人文知识。只有打破现有严格的专业壁垒,将知识传授和素质培养融为一体,合理进行文理兼容的课程设计,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要把人文教育融入其他教育之中,如必修课程,学分认定等,把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体验、社团活动等有机衔接起来,构建起一个文理交融、课内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互补的教育空间。
(三)培养开拓进取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人文素质;通识教育;大学生;课程设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79-01
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以及理工科专业工作经济回报颇为乐观的现象下,使得“重理轻文”的观念渐入人心。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冲击下,大学生只注重专业课,而忽略了对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社会成了以拜金、利欲、成功学等思想滋长的温室;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象牙塔里的学生难免受到影响。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躁动气息充斥着校园,难觅冷静的思考如何提升自身人文素质的学生,而大学老师,在赶课时、评职称等的压力下难以有效结合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学。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借鉴国外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之路径。
一、何为“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一种非职业化、专业化的教育,其目标为培养精神独立,思想自由的公民。通识教育开始于古希腊自由教育,发展与美国大学教育。自由教育由逍遥学派亚里士多德提出,因亚里士多德常边散步边给学生讨论哲学问题而得逍遥学派之名,由此看出,自由闲暇的时间是自由教育的条件。“在这些大学里,研读神学、法学(后来还有医学)之前,还有一个基础阶段,主要学习哲学、语言和数学等基础性课程,即“七艺”,这是第二个条件。实际上,现代的美国通识教育即大概按此思路发展。
严格来说,我国传统教育已有类似通识教育之基础。儒家“六艺”礼、乐、射、艺、书、数是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必修课。“李约瑟:“现在可以看到,儒家的两个根本矛盾的倾向,一方面有助于科学之发展,另一方面又成为科学发展的动阻力。”所以,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乃儒家思想基本性格使然,儒家对人文的要求很强烈,对自然的了解,则缺乏兴趣。”可见,自然科学教育缺席与中国教育。
当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沿袭与中国传统教育。借鉴欧美等国通识教育之经验,有助于填补自然科学知识在中国教育的空缺。
二、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基本构成及其课程分析
美国大学教通识教育主要以读、写、外语、讨论交流等为主,其课程设计大概分为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几大类,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扩充学生各方面知识以及满足学生兴趣为主要教学目的。
以上几间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涵盖文科理科大部分领,学生以个人兴趣自行选修。其核心主要以西方文化及少量非西方文化课程为主,重视阅读经典书籍。
近年来,网络教育越来越流行,即使我们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国内外名校的课堂氛围,同享名校学生的教师资源。从国外名校公开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外国的通识教育课堂里都会有助教在协助教授授课,学生经常要写论文,每周都需要阅读大量书籍文献以便更好的去听课以及写论文,课堂讨论交流个人观点。由于课时少,美国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写论文,以后思考老师给学生抛下的问题。从这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旨在培育“通才”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探讨交流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等。
我国高校自90年代北大开始,模仿美国大学开设同时教育课。以美国通识教育为模版结合中国教育之情况,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十几年来,但其成效之小我们有目共睹。其原因终归于盲目模仿,没有理解透美国通识教育之精神,以及教育制度的僵化。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伦理;影响;教育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生活开销也逐年提高,并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面子消费”、“超前消费”、“情感消费”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大学生中,消费观念缺乏理性,对我们高校的大学生教育敲响警钟。
一、当前大学生消费伦理观现状
大学生处于自我的满足欲望不停扩张的特殊时期,没有相对独立的经济能力,而经济的主要来源是家庭,生活的花销受到一定的制约。根据调查,2.8%的大学生是通过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来完成学业的,4%的大学生在亲戚朋友的资助下完成学业的17.9%的大学生是靠个人假期打工或者平时兼职来完成学业的,而76%的大学生的学习费用以及生活费用是由父母提供的。而且,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于支出根部没有预算,开支随意,前松后紧,相互借钱,理财观念非常淡薄。
1、消费追逐新潮、追逐时尚
据了解,有些大学生每月的花销已经高于一般的上班族,他们要买手提电脑,要买最新潮的手机,要穿最新潮的衣服,向同学借钱,到银行借贷,不是因为生活困难,而是追逐潮流与时尚。例如:为了拥有“苹果”手机,情愿缩食节衣,牺牲必要的生活开支。有的想得到一双品牌运动鞋,一件时尚的衣服,向同学、朋友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2、情感消费的投资日趋上升
在大学校园里,两两相依的情侣已成为大学校园的风景。恋爱消费、情感投资不断攀升,甚至已经超出了自身以及家庭的承受能力。“认识三四天就送礼物”、“凡过节就送品牌服饰、手机”的人大有人在,有的男生自从结识了女朋友,每月的平均花销都得在两千月以上。电话,如今已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开支,走进大学校园,经常可以看到马路边、走廊上一个个烫电话煲的大学生,他们用手机与朋友亲人沟通,与恋人聊天,电话费也在不断上涨。大学生的节日消费、生日消费、老乡消费、周末消费等各种各样的消费形式在大学生中悄然成风,特别是在男生中占有很大比例。
3、攀比现象非常严重
在大学校园里,同学间的盲目消费、相互攀比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个人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上,他们认为消费已经成为显示地位和显示身份的象征。只要看到别人有的,不管自己需要与否、实用与否,也不考虑自己的经济情况,自己也要拥有,甚至“我的一定要比你的好”。这样就使消费观念变得无计划、浮躁与盲目,如果不正确引导,就会发展为炫耀、攀比。
二、当前大学生消费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消费伦理问题的出现,既是社会这个大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又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缺少正确的、及时的引导所带来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家庭消费中,支出最多的就是年轻的一代,首先,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们的父母收入、家庭条件也普遍提高,因此,每位学生在校的开支、经费得到保障。其次,父母把对下一代的关爱,体现在经济上的一味满足,有些父母含辛茹苦,自己宁可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倾其所有的为孩子付出。家长们的这种做法和溺爱心态,助长了一些大学生不良的消费习惯。
2、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消费伦理的影响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消费群体,因此成为了商家、生产厂家争夺市场的主要阵地。当大学生步入校园之后,商家就利用媒体,用它特有的,浅显易懂的,容易使人理解的方式,为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开辟新的灌输新的消费观。比如,传媒利用学生们喜欢的某个明星做宣传,宣传明星所使用的化妆品、所使用的饰品等,促使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随着明星的生活方式而改变。在大学校园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学生们流利的说出广告词,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广告词转化为日常用语,而且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比如“心动不如行动”。
3、社会不正之风对大学生消费伦理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环境中的不正之风对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有了很大的影响。离开父母的大学生,在大学是自我管理,父母的约束和老师的管理逐渐减弱,社会、朋友、同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如今,社会上那些不良的消费行为特别普遍,小到一桌宴席、一个手提包,大到豪车、洋房等不正之风慢慢入侵校园,使学生们的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影响了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心理,从而造成了他们对消费伦理不正确的认识,甚至观念的扭曲。
4、个性心理对大学生伦理消费的影响
个性通常指的是情感——品质、态度、情操、心理状况、兴趣、无意识的机制、理想等。这些能确定人的特有的行为、思想和特征。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没有经历过创伤和挫折,也不在意他人的评说和议论,个性强,忠于自己内心的感受,容易引起超前消费、盲目消费。另外,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育程度还不是很成熟,有些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不是特别健全。据统计:有23%的在校大学生认为,我们应该“今朝有酒今朝醉”;45%大学生认为“我有的,别人没有,我很自豪”;有57.6%的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受到周围朋友、同学的不同程度影响,他们追求时尚,忽视自身的经济条件。
三、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消费伦理观的教育
当代大学生消费伦理观念的缺失,不仅影响了学生和家长的感情,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学生们的人际关系,对家庭道德建设,也带来了不良的后果。我们应该查找原因,通过多种教育方式,鼓励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消费伦理观,理性消费。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高校应该开设思想道德与修养的相关课程,其中的“消费道德”应该尽快进入大学课堂,并且作为主要内容。鼓励大学生合理适度消费;树立节约、简朴的消费观;反对盲目从众与盲目攀比的病态消费;强调理和理性消费。全面关心、关注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帮助他们逐渐走向成熟。
2、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密切配合
如今的大学生,不论是来自农村家庭还是城市家庭,不管家庭条件是否优越,家庭教育对其一生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家庭环境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具有生动、形式性强、具体的特征,所以家庭教育是良好的道德修养创造和传递的基地。学校教育具有规范、系统、理论性强的特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分工不同,但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得益彰,就会形成良性循环。我们要旗帜鲜明的反对给社会、给家庭带来负担的消费者,努力倡导和谐、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
3、增强大学生的爱心观念和感恩意识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15.7%的大学生不记得父母的生日,17.8%的大学生认为花父母的钱理所当然、毫无感觉。这充分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对他人的帮助、父母的付出视而不见,以自我为中心。
以上情况,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我们要从认知上对他们进行点拨,让他们知道今天所得到的的一切,并不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要认识到父母的付出是那么的不易与艰辛。我们要从道德层面教育学生,懂得识恩、知恩与感恩,从而增强自我约束性。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消费观是已成为重要的教育任务。
大学生消费伦理观念的教育,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当代大学生是我们祖国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培养和教育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共同促进。(作者单位:河南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飞燕,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03年第8期总第56期
一、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目标。但我国高校课程教育中没有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指导性、针对性不明确;对校内外的生命教育资源缺乏引进和有机整合。所以,必须加快高校生命教育的重视和改革,从学生的心理、生理和伦理道德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的生命观教育。
(一)生命的困顿呼唤大学生生命教育
目前中国教育在学生“知识增长”方面做得卓有成效,而在关注学生“生命健康”方面存在着缺失。当下,许多大学生出现“生命的困顿”,多表现为严重的无聊、郁闷,时常感到焦虑不安;严重者发展为抑郁症、自闭、自残、互殴;再严重者到自杀、吸毒、伤害他人性命[1]。更有甚者,一些学生由于对他人的“羡慕嫉妒恨”,不择手段残害他人的事件在高校也屡屡发生。这些惨痛的教训让教育者在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当前大学生的生活条件无疑越来越好,经历的挫折和磨难却越来越少,导致其心理能承受的压力和挫折就相应薄弱,而来自学业、就业和社会交往的压力并没有因为生活条件的提升而减少,一些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自身的外部世界,陷入了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疏离的境地,对生命也开始漠视。因此,当人生道路遇到波折、磨难,一些大学生轻视自己与他人生命的事件就极易发生。因此,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二)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大学生是最富有朝气、最具创新精神和具有远大理想信念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几年后他们将走上工作岗位,他们的思想道德、生命质量如何,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状况,也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整个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活质量,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成长成才的志向,培养他们树立中华民族坚强的意志、自信、勇敢、坚强的品格,同时,保持自身与他人、社会的和谐[2]。然而,在校2000多万的大学生群体,其中如果对生命漠视、轻视的人群增多,学校难以向社会输送大量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亲人们会因为失去至亲至爱的人而遗恨终生。这对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要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要使大学生既尊重自我,又尊重他人;既肯定自我,又肯定他人;既珍惜自己的生命,又懂得珍惜他人生命;既满足自身需求,又维持与自然、他人、社会之间的和谐平衡。
二、大学生生命认识存在的问题分析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思想、道德、心理和价值信仰的健康发展,揭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我国传统教育中,学生自幼未接受过生死观的教育,缺乏对生命的认知和敬畏,而现代教育又过多地强调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发展,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的培养,缺乏对生命的关爱和自身价值的认可。
(一)大学生主体的内在因素
目前,总体上,大学生的生命观是积极向上的,不过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注重自我发展,却感到迷茫。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成长道路大多一帆风顺,尽管大学生都非常关心国家发展、祖国统一、国际关系等,但是更加注重自我的发展[3]。进入大学校园后,大学生的朋友群体和生活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在和社会融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矛盾和行为失范。另外,大学生面临着多重价值体系的影响,容易陷入困惑和迷茫之中,如果没有及时良好的引导,他们会忽视甚至怀疑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2.社会压力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置学生于教育的流水线上,并且很大程度上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当心智和心理承受能力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无法承受竞争带来的压力时,一些责任意识薄弱、生命观模糊的学生极有可能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事件。
(二)家庭、学校和社会外在因素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家庭和社会中人们大多避讳对“死亡”这一话题的谈论,认为这是不吉利的,避而远之。父母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只关注技术层面的问题,如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等。目前,虽然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已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往往是出了问题再关注,忽视了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生命价值的思索和引导。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也多流于形式,不仅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和思考生命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对于自己、家人、社会的重要意义,反而引起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排斥和反感。另外,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上的一些实用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也渗透到大学生思想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生命价值思考,一些学生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和判断力,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尤其是网络游戏里,伤害他人生命的行为轻而易举,使得一些大学生对于生命的感知和情感变得模糊和逐渐麻木。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途径探究
目前我国高校可通过增设生命教育课程、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专题教育,重视实践教育和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等途径来增强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增添生命教育内容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教育者应有意识地增加人文关怀,使生命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和面对现实,在课堂上传递一些正面的、深刻的、对学生思想认识积极有益的信息;生命教育内容必须重视生命体验,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一切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关注学生的根本需求,不仅重视思想理论知识的灌输,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积极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提升生命质量。
(二)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开展各项专题教育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建立自由、和谐、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可以使学生轻松自由地学习和生活,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远离喧嚣尘世的不良影响,也可通过开展积极健康的专题教育或讲座对学生的生命情感教育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1.挫折忧患教育。当代大学生群体缺少必要的挫折和磨难,引导学生认识到挫折和苦难同样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法回避和选择的。人生真正的意义恰恰是在战胜苦难和挫折、挑战厄运的过程中得以充分实现的。2.生死观教育。当代大学生缺乏对死亡的思考和认知,死是生的对立面,要积极对待生命就要坦然地面对死亡。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与死,了解死亡的过程和不可抗拒性,从中去体会生命的有限与可贵,从而培养学生保持理性的生死观。这也包括了如何提高生命质量的思考,去关注生命意义、关注伦理,从而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更加注重提高生命质量。3.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咨询机构。在学校建立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医生,对学生在学习、与人交往、就业等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和矛盾,及时进行疏导和矫正。学校应重点关注可能因家庭、情感、病史和突发事件导致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学生,要做好定期筛查、积极预防,减少危及生命的事情发生。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更要及时发现和提早治疗。另外,近年来我国高校抑郁症发病率明显上升。预防大学生患抑郁症,首先应帮助学生正确地评价自我,认知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一旦发现学生有抑郁症的症状,要及时就医。
(三)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生命教育不能仅满足于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熏陶,应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保护生命和救助的技能,强化生命责任意识。例如:高校应定期举行消防演习火灾、地震、逃生等灾难的应对方法,锻炼学生逃生本领与救助技能,提高突发危险的应对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队,带领学生走进孤儿院、养老院等机构,在关怀他人的过程中体会人生的意义,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和懂得感恩和奉献;也可带领学生参观医院急诊室,体验生命可能会转瞬即逝,从而珍惜自己的生命。还可通过和孕妇交谈,了解孕育生命的艰辛和感受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之情。让学生亲身参与进来,来见证生命的珍贵,认识到生命责任是人最基本的责任,意识到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四)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
关键词:新闻舆论;大学生;价值取向;有效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2-0127-04
一、有效影响的含义
新闻舆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是具有主导性、前沿性、可控性的社会舆论,它在特定群体的价值观所构成的精神环境中加以传播。因此,新闻舆论对受众的影响除了简单的信息传递之外,更在通过新闻报道的影响来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依靠某种意识形态形成巨大的“精神链”,使每个社会成员无不在这条无形却又实在的“精神链条”的影响下生活。新闻舆论正是通过新闻报道,逐步改变大众固有的价值认知,树立起群体性的价值观,实现新闻舆论的导向功能。
当代大学生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习惯于通过新闻传播来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变化。因为,通过媒介获得信息不仅方便、快捷、实用,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获取新知识的方式,同时他们在选择新闻信息的过程中,也会主动找寻有利于形成自身价值取向判断的新闻信息。在这种动态平衡中,新闻舆论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挥着反映、导向和监控的作用,即通过鲜明的、带有倾向性的新闻舆论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言行,直至改变他们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取向,从而达到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我们知道,任何价值观的传播,只有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和内化,并转化为具体情景下个体自我完善的价值观念,才能真正具有传播的效应。媒介的“说服”实际上是提供一种象征性的心理满足。这种满足在不少情况下是潜在的,它需要通过媒介的新闻反应才能转化为一种态度或行为,最终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也就是说,只有新闻舆论真正作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实际,满足或者符合他们的需求,新闻舆论的价值引导作用才可能被实现。同样,新闻舆论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只有符合和尊重大学生主流的价值所需,才能真正被大学生所认同和接受,也才能真正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新闻舆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有效影响也就体现出以下三种不同的效果。其一,正效果。指新闻传播引起的社会反应与传播者预期要达到的社会目标一致。在我国当前的新闻报道中,价值取向突出正面导向,以弘扬主旋律的内容为主。新闻报道无论从内容、题材、手段、形式上,都要求提倡多样化,做到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健康有益,充分体现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做到主旋律和多样化的高度统一。新闻舆论正效果所检验的基本尺度就是指新闻舆论能够凝聚人心、激励斗志、促进团结。其二,负效果。指新闻舆论引起的社会反应与传播者期望达到的社会目标相反,这也是传播者力求避免的一种效果。其中,逆反效果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新闻舆论导向如果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就会引发负面的传播效果,如混淆视听、涣散人心,从而加速、加剧消极价值观的滋生和蔓延。其三,零效果。指新闻舆论导向对社会没有影响,即受众在新闻舆论传播前和传播后其思想和行为没有任何变化。
二、有效影响的原因
新闻舆论导向深刻制约着社会价值取向,这种制约关系是互动的、双向的。新闻舆论对社会价值取向起着引领、导向的作用,而作为传播对象中的特殊群体,同样受制于新闻舆论所营造的精神环境。
(一)新闻受众的特殊性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精力充沛、情感丰富,同时,也是一个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的特殊群体,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超强的敏感性。而新闻媒体报道求“新”的本质属性与大学生求新、求变、求时尚的心理特征相吻合。新闻报道由于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与深沉的哲学思考有所不同。所以,马克思说:“哲学同报纸那种反应敏捷、纵论时事、仅仅热衷于新闻报道的性质形成鲜明对照。”换句话说,新闻报道选择的新闻事件如果不新,不贴近时代,也就失去了报道的价值。
从受众主体来看,市场经济的大潮在极短的时间内把“象牙塔”内的这群学子推向了竞争的舞台,五彩缤纷的大学生活与交费上大学、毕业双向选择、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用人单位条件越来越苛刻等社会现实使得他们再也无法保持精英的心态,需要在内心树立起把自己置于社会普通一员的“平民意识”。而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普及极大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使其走向了跨时空、跨地域的网络沟通时代,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深刻的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生活变化及压力中,他们通过媒介,通过社会实践去深刻感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对个人命运及前途的影响。
在现代媒体时代,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多的热衷名人新闻,重视和关注娱乐内容的新闻,且不惜笔墨,从各个角度不厌其烦地报道,而与广大受众利益相关的新闻却有可能被遗漏。另一方面,在新闻消费市场上也确有个别学生处于好奇,判断力缺乏,从而追逐暴力、隐私等格调不高的作品,媒体却把所追逐的商业利益等同于读者的兴趣,甚至等同于读者的利益。
而传播学的“知识沟假说”则进一步告诉我们,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青年大学生们能够比社会其他成员更快、更深刻地实现社会转型期个人心态、观念,价值取向的调整。一方面,他们认同社会价值取向的价值标准,重理想、重精神和重成就,而另外一方面,又认同个人价值取向的价值标准,精神需求远远居于次要位置,出现“观念与行为脱节”、“价值判断和选择的矛盾和模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所在对各种群体的舆论调查中也发现,最具有时代特征的是青年群体的舆论,矛盾最突出的舆论群体也是青年群体。这给新闻舆论如何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增加了难度。
(二)有效影响的互动性
由于传播者掌握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渠道,他们对传播效果可以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调控。就受众而言,是一个数量大的、多层次的群体,受众本身需求不同、心理素质不同、认知能力不同,同样的新闻舆论会产生不同的引导效果。因此,尽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个体的主导行为,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社会的未来及精神生活是否安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播技术和个人的回应能力之间,是否能维持平衡。”这种平衡应该是一种互动的平衡关系。因此,曾指出:“一个报纸既已办起来,就要当作一件事办,一定要把它办好。这不但是办的人的责任,也是看的人的责任。看的人提出意见,写短信短文寄去,表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使这个报办得 好”。
由于“媒介生态的巨大变动和外资与中资传媒的竞争互动,中国传媒业市场格局与业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无论中资传媒与外资传媒之间,还是中国传媒业的各种介质传媒业、各地传媒业甚至同一种介质传媒内各企业各事业之间,都充满着相互打拼、争先恐后的激烈竞争”。在这种形势下,新闻传播受众的注意力是最宝贵的资源。因此,新闻媒体“只有比过去更强的震动力才可能抓住公众的注意力”。青年学生正是在这种喧嚣甚上的新闻报道面前被动感染和熏陶。
另一方面,青年大学生在正确认识媒介虚拟环境与新闻舆论特殊性的前提条件下,会根据自己的特殊需求有效地利用媒介,正确判断媒介信息,对媒体施加一定的影响,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求得发展,从而实现自身价值。这种影响体现在:青年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新闻受众消费群,会对传播媒介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有着自己明确的要求。传播媒介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份额,千方百计地满足受众的需求。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媒介产品的差别化和个性化。但就目前看来,媒介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仍是主要的和持续的,青年学生对媒介的影响却是有限的,甚至是短暂的、浅层次的。
三、有效影响的具体表现
新闻舆论通过对客观事实作出评价,给社会公众提供理性认识,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理想目标一致的价值观,从而实现价值取向的规范化。基于此,新闻舆论对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有效影响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作用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
追逐新生事物与流行时尚是当代青年学生的一大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驱使他们通过对新闻舆论的把握获得某种满足。因此,大学生在接受新闻舆论时,除了合理的逻辑之外,还取决于接受新闻舆论时的心理前提,即接受的心理学依据,诸如接受时的心理需要、自我形象或心理平衡的状况等。新闻媒介正是通过新闻报道为大学生提供一种象征性的心理满足,使这种满足需要通过内化作用才能有效地转化为一种态度或行为。
笔者在重庆市高校开展的大学生接触各类媒体的首选动机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选择一定媒体时,有着特定的消费心理需求。综合他们在选择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体使用情况可以得出大学生在媒体选择和消费方面的一般心理特征。首先是对新闻资讯的需求,占62.8%。大学生在寻求“了解时尚和流行趋势”这一心理需求的满足,依次会转向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大学生在寻求“了解新闻”的途径和手段时,首选的载体是网络,占89%;而青年在寻求“了解别人的意见”、“排遣寂寞”、“发泄”等心理需求的满足时,没有明显地转向某些媒体。
就实际生活情况来看,新闻舆论对大学生渴望成才的心理期待也特别大。近年来,由于新闻传媒对一些演艺圈成功人士的过度渲染和炒作,导致学生的成才观发生变化或扭曲,以至于对寒窗苦读的重要性产生怀疑。谁都渴望能获得成功,但青年大学生更渴望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取得成功。就现实环境来看,众多的新闻舆论则为他们提供了一方培养自己的“现实”土壤,成为他们渴望迅速成名的必选手段。加之,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借助新闻舆论走向成名的网络红人也不乏其人,从一炮走红的网络歌手雪村,到“不是黄蓉”的王蓉,到自信或者说有些自恋的芙蓉姐姐,甚至“超级女生”等等,他们中的多数人物是青年学生们所追慕的对象,他们都是通过新闻舆论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快速成为名人的,他们所倡导的价值观都带有极强的心理暗示作用,其生活方式、成才途径自然对青年大学生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并产生有效影响。
(二)影响于当代大学生的认知
新闻舆论对青年学生认知的影响不仅是长期的、持续的,而且与青年大学生个体的原有认知结构、态度、个性及价值观密切相关。大学生活经验决定了他们对媒介的需要、媒介兴趣和媒介选择,通过选择和接触媒介,他们可能改变、增加或消除某种知识,甚至从根本上改变其认知。
在全球化时代,由于信息化和开放性的使然,大学生不仅视野空前开阔,思维空前活跃,而且他们的创新能力空前活跃,叛逆也特别强。因此,课堂内或书本上所进行的价值观教育和引导不一定完全有效,不一定就能够使大学生真情实意地沿着所指引、所倡导的价值取向进行发展。很明显的现象是,有的青年学生学习方法不适应,失去了高中阶段学习尖子的地位,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少数大学生由自傲走向自卑,自信心下降,意志消沉,缺乏进取心,甚至出现目标模糊、迷茫失落的状态,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我”要做什么、该做什么,表现出自我认知系统的失调甚至失控。
新闻舆论对大学生价值认知系统不仅发生影响、产生变化,它甚至可以改变或扭转学生的认知,使其重新树立新的价值取向,而这一切,根本不需深入实践,就可以获得“同步理解”。美国学者曾做过一项题为《伟大的美国价值观试验》的研究,研究人员在美国两个条件相似的城市播发不同的有关美国价值观的电视节目,在一段时间后的调查发现,这两个城市居民对价值观念的排序是不一样的。传媒本身所拥有的这种巨大渗透作用往往是青年大学生所无法回避的,甚至在大多数环境下也是无法选择的。因此,传媒对人的影响力基本可以体现为一种社会认知的控制力。
当然,新闻舆论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认知的改变,可能是出于随众与趋同。当新闻舆论的价值导向确立后,就会运用丰富多彩的新闻语言和表达方式,依靠其传播手段,形成舆论强势,通过培植良好的舆论环境,从而形成舆论波、舆论场,产生强大的社会声势,发挥巨大的鼓动作用,去感染、激发、引导受众,为他们提供一个价值观和行为规则的信息环境。而大多数青年学生在基于理性判断所做出选择时会有一种趋同心态。当他们的个人意见与其所属群体或周围环境的观念发生背离时,他们中的个体往往会产生一种孤独和恐惧感。于是,便会主动放弃自己的看法,逐渐变得沉默,最后转变支持方向,与优势群体、优势意见保持一致,实现认知上的同一。因此,媒体在引导舆论时,保持新闻舆论的强势,使青年学生被这种舆论环境所包裹,并将其引导到社会主流的价值认知系统十分重要。
(三)体现于当代大学生的行为
新闻舆论作用于青年学生的行为最终体现在青年学生对价值观的选择上,落实在实现自我价值实践的具体行动上。新闻舆论“告知人们什么是合符规范的、允许做的,什么是违反常规的、行不通的,而且通过塑造和推出理想人物的方式强化它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敦促人们去追求和实现这种理想的价值模式。”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例,当时在全社会开展的关于人的尊严与价值的讨论,就以青年大学生们的讨论最为激烈。作为一种社会舆论,要充分实现自己的意志必须借助新闻传媒。一旦社会舆论得到新闻工具的宣传引导,其影响范围和速度就会远远超过社会舆论,形成巨大的舆论环境和舆论波, 影响每一个社会群体。因此,我们看到1980年5月以《中国青年》刊登的《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为标题的文章,以及《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的跟进报道,把这次讨论推向了。“潘晓”成为那个时代青年们的代言人,他们是对祖国和事业充满痛与爱的一代青年,他们在讨论中充分表达了对人生的痛苦与迷惘的思索。这场人生观大辨论的时代背景,正是“”之后的一代中国青年从狂热盲目转向苦闷迷茫的转型期,由此也形成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青年人生价值观变化的开端。而“在十多年后,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掀起了我国经济建设的,竞争、效益观念深入人心,使得人们的思想行为都染上浓重的经济色彩。”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的影响,所以,那时候在高校里涌起了学生经商热的浪潮,出现了“经商一族”。大学生们开始注重实用价值,注重经济效益。由此可见,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不是固定不变的,同样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一致。换言之,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往往是大学生个体价值取向的风向标、导航器,而大学生价值取向又反映着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是社会价值取向的晴雨表。
新闻舆论作用于当代青年学生的行为,在国外也同样如此。近年来,美国发生了多起校园枪击案,有的新闻机构为了追求收视率,甚至在电视上还直播校园暴力事件。这类新闻作品把各种持枪犯罪活动的过程、手段、方法等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得青年学生崇尚暴力,自然会对刺激强度较大的极端行为进行模仿。
关键词:勒温;心理场理论;大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与培养
学习心理学理论表明,学习过程中的智力因素是学习的操作系统,非智力因素是学习的动力系统。而学习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它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重大的价值与意义。因为,“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使人在认识过程或活动过程中对某事物带有稳定、主动、持久的指向性,是人们行为的内动力。”[1]大学生的学习活动由于知识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而导致他们需要保持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促使他们的学习活动保持一定的强度和力度。然而,在现实中,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匮乏状态,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大学教育研究者们重要的课题之一。勒温的场理论,是一种典型的心理场动力模型,它把心理空间与生活空间作为影响人行为的两大重要因素,与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因此,本文试图从勒温的场理论视角,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现状及其成因,并探讨其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关于大学生学习兴趣及勒温场理论的概念
勒温的场理论是一种心理动力机制,而学习兴趣也是激发学生学习行为的动力元素之一,这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逻辑上的紧密关系。而在借助勒温场理论探讨大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之前,有必要对两者的概念与内涵进行梳理与分析。
1. 什么是大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第一前提就是学习兴趣的调动与激发。然而,兴趣一词是心理学名词,它在本质上表现为一种心理倾向性,主要指“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心理倾向,是以人们认识或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并通过社会实践而得以体现的一种心理倾向”[2]。一般而言,在人们探究或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如果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出兴奋、快乐、紧张等心理状态,并外显为一种认知事物的速度、力度和强度,具有很强的个
性化色彩。因此,所谓的学习兴趣就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认识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3]。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学习兴趣有多种分类方法,比如按兴趣激发源来分,有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暂时兴趣与稳定兴趣,物质兴趣与精神兴趣等分类情况,彼此之间体现的是一种并列关系。此外,还有一种分类法是源于兴趣的层级标准来划分,即,第一层次的有趣,第二层次的乐趣,第三层次的志趣,这三者之间体现为一种递进式的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言,我们应当提倡培养他们对于学习的直接兴趣、稳定兴趣、精神兴趣,以及第三层次的志趣,这是大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终极目标。
总之,大学的学习更具探索性和研究性,知识的高深性与复杂性使得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为困难。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大学生学习得以前进并发展的重要内在保障机制。因此,为提高大学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在环节。
2. 勒温场理论的基本内涵
勒温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它除了在格式塔心理学上的贡献之外,团体动力学理论也是其重要的学说,其中,场理论就是其团体动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勒温提出的场理论是一种心理场动力模型。这个心理场动力模型涉及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个人的心理空间,另一个是个人的生活空间。他借鉴物理学中的“场”概念,提出了非物化的“心理场”。在他看来,人的行为是受到其生活空间和个体心理空间因素影响的,两种因素共同起作用,推动人类行为发生。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场理论函数基本公式:B=f(P.E)。其中B代表人的行为,P代表个人,E代表人生活的环境空间。很明显,在这个公式中,代表个人的P,是人的心理空间,或心理紧张系统,在具体的行为发生过程中,它主要指个人的需要与动机的强度大小,这是场动力理论的最基本的动力思想。因为,“从概念的水平上,对人的行为根源所进行的动力分析,其中紧张和需求是最基本的术语。”[4]人的内心只要存在心理需求,就会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人的行为发生就是源于人自身内部心理紧张状态的释放而产生的动力。而代表环境的E,是人的生活空间,因为,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状态下,人的任何行为总是发生在自身所处的一定的生活空间中。而这个生活环境空间也是影响人行为发生的一大因素。然而生活空间并不能独立起作用,它必须结合人的个体心理紧张系统一起实现。因此,简单来说,人的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多样化行为及行为方式的发生,最终取决于个体的生活空间,其中,个体的需要与环境共同作用于人的行为发生过程。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概况分析
尽管当前我国的众多大学在教学质量的改革上呼声较高,且也实施了一系列有较强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但效果却不尽人意。如,大学生缺课、逃课、旷课现象仍时有发生。简言之,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学习兴趣呈现出一种匮乏状态。关于这一现象,可以从不少大学的课堂出勤奋率,课堂纪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课后学生的复习情况或者从图书借阅量等方面得到证明。
1. 缺乏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兴趣
从人才培养视角来看,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是一种客观要求。精深专业知识的掌握是大学生学习任务结构中的第一要务,换句话说,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本质所在。因为,大学生只有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严格的专业训练,才能有效地发展自身的专业思维能力,并以此胜任社会上的各种职业。而从更高的层次看,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尽管学习专业知识的必要性显而易见,大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却依旧低下,令人担忧,并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学习倦怠感。而根据当前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学习兴趣倦怠主要体现在情绪、行为和自我效能感上”[5]。
2. 缺乏对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广泛性兴趣
对于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培养一专多能,博学明理之人是其应有之义。这表明,大学生的学习知识结构自然也要包括这方面的内容安排。即除了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外,学习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这里所称的科学文化知识涵盖了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两大类。然而,现实的情况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广泛的科学文化毫无兴趣。某种程度上,这可以从对专业知识学习兴趣缺乏上得到一定的佐证。当然,也有部分同学对科学文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兴趣,但存在问题仍然较多。
三、从勒温场理论看大学生学习兴趣匮乏的形成原因
勒温的心理场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当代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匮乏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解释的视角不同,原因的表现形态也就各有差异。但不管如何多样化的表现方式,无外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而在这一点上,与勒温的个人(主观)、环境(客观)两因素具有契合性。因此,从勒温场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学习兴趣匮乏,或许能为我们在研究这一问题上提供一条新的思考框架。
1. 大学生学习兴趣匮乏的个人(P)影响因素
从个人(P)角度看,大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学习能力是影响学习兴趣匮乏的两个关键性要素。当然,这跟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有相似之处。
(1)大学生学习目的模糊,专业兴趣度不高。根据勒温的场理论,大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学习需要而定的,学习需要越是明确,其学习行为就越强烈。反之,则相反。当前的大学生学习需要从总体来说是不高的。毕竟长期以来的中学应试教育训练使得在进入非应试教育阶段的大学时,会在某种程度失去学习的目标,出现不知学什么,为什么要学的迷茫状态。而这种失去目标的学习,或没有目标的学习,其学习需求必然呈现出随意性,可多可少,可长可短,最终影响了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此外,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选择呈现出一种不高的现象。有研究者调查显示:在“是否对现在所学专业感兴趣方面,有16%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感兴趣’,有42%的学生选择了‘有一定的兴趣’,对所学专业‘不太感兴趣’的占到37%,‘不感兴趣’的占到5%”[6]。毫无疑问,对专业的不感兴趣必然影响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
(2)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欠缺,学习兴趣受挫。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能力越强,越有兴趣学习,而兴趣越大,学习能力就能得到有效提高。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模式,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自我学习能力长期处于未受锻炼的境地。而大学的学习生活,由于无需再进行高强度的应试,因而学习的自由空间也得到扩大,大学教师不再像中小学教师一样,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模块划出严格而明晰的框架。这样一来,更多的是需要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而这就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诸如,选择学习内容的能力,选择学习方法的能力,运用学习技巧的能力,探究学习难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等。但从现实的情况看,大多数大学生在这方面是欠缺的,大学生很难在学习上获得较高的成就感,而没有成就感的学习是难以激发学习兴趣的。
2. 大学生学习兴趣匮乏的环境(E)影响因素
(1)宏观层面的社会大环境的消极影响。当下的中国社会,旧的社会秩序正在改造,而新的社会秩序又尚未完全建立,因而是一种典型的转型社会形态。转型期的最大的特征就是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标准未得到统一。且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引入,功利主义,金钱至上,实用至上的价值观充斥社会。作为青春期的大学生,不可避免会受到社会大环境中的各种不良和消极思想或行为的影响,以至于影响对学习的积极性、兴趣与热情。比如,对于不好就业的专业,学习兴趣锐减;对赚钱、工作暂时看不出直接性帮助的知识,从不问津等等。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当前社会有某些方面仍存在严重的“脑体倒挂”现象,致使众多大学生觉得学习对于改善生活,找工作,赚钱,提升等毫无作用,学习是时间的浪费。至于有些不得不学的知识,比如为拿学分,获取学位的课程性知识,也只是一种敷衍塞责、应付了事之举,谈不上因兴趣而学的行为。
(2)微观层面的大学中各种小环境的消极影响。大学中的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层次的环境因素。就物质环境而言,虽然我国各大学基本上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但在设计环节却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人性化安排。比如图书馆的阅览室,借阅室等,除了有广大的藏书空间存在,还需考虑借阅者的查阅的便捷性、临时翻阅书籍的舒适性等。但这方面,目前我国大学的绝大多数图书馆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主要指影响大学生学习的各种制度安排,不仅仅单指教学制度,管理制度亦如此。比如,教学管理上激励性制度的安排就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当前的教学激励性制度一般仅在于竞争性的各项比赛性项目中存在,而对于普遍性的学习活动则鲜有见之。精神层次的环境最重要的环境,它的影响力是最大的。比如,学风建设,学习氛围的营造等。良好的学风和学习氛围有助于大学生们养成积极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但纵观当前我国大学的学习氛围,形势不容乐观。课内课外玩手机现象大有人在,且很多可见的学习活动都流于形式,或停留于机械性的任务安排。凡此种种,何谈大学生学习趣的激发与培养?!
四、勒温场理论下的大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改革途径
从勒温的场理论出发,剔除当前影响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各种因素,也应当从学生个体(心理空间)和学生所处的环境(生活空间)等两大方面去着手。具体而言,它包括思想教育上的学习价值观建立,教学方法改革上的学习能力提升,以及校园文化上的良性学习氛围营造等三个方面。
1. 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
勒温认为:“一种目的或一种意向,可以形成一种准需求,产生具有动力意义的紧张系统。”[7]我们知道,人的心理紧张系统代表的就是一种心理需要,倘若学生在学习问题上能够有这种心理需要,学习的兴趣就会得到有效的激发。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们一方面对自己专业知识学习兴趣不高,另一方面对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兴趣也不大。分析其原因,从个体的视角看,就是学习的需要和心理紧张系统不健全。换句话说,就是学生尚未树立科学正确的学习价值观。从当前的大学教育教学实践情况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坚持从学生自身的思想意层面剔除各种负面影响,是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途径之一。其一,在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时,加大学习价值观的引导,让学生从第一天就感受到学习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其二,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每一位学科教师都负有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价值观的重任,因为教学本身就具备了教育性特征,这是教学活动质的规定性,教师应当根据教学任务,适时给予学生在学习价值观问题上的教育。其三,大学的教学管理部门可定期召开大学生学习的经验交流会,让学生们就学习问题进行探讨与互动,其目的是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与影响,从而共同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
2. 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当前,我国的大学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和乏味,基本上是讲授法为主,辅之以少量的讨论法。并且很多讨论课的质量也不高,没有达到讨论课应有的目的。讲授法在讲授新课,系统传授知识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但由于较少师生的之间的互动,学生的积极性难易激发。并且,“有的教师学术水平不高,对教学内容缺乏研究,课堂上机械地照本宣科,讲解枯燥无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能做出令人信服的答复。”[8]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讲授法由于缺少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也难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如前文所述,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改革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其一,适度增加讨论法的使用让学生借此机会锻炼和提高资料搜集能力、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值得一提的是,讨论法不能流于形式,要坚持每位同学都尽可能的参与其中,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并采取诸多小组合作、个体演练等多种形式贯穿其中。其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度使用习明纳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西方国家倡导的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动互动研讨法。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体,有效避免了传统课堂中学习的被动性地位,并大大有助于学生自我处理学习资料、学习内容的能力。
3. 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性的学习氛围
从勒温的场理论框架来看,校园文化属于环境(E)的层面。这一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大学生个体学习动力系统所承载的生活空间。在这个生活空间中,由于学习氛围隶属于精神层次的校园文化,因而显得极为重要。学习氛围的创设与营造需要是一个漫长的积淀过程,毕竟作为文化层面的软性环境是需要渐进的方式方可实现的。但尽管如此,我们需要不断的改革,坚持从细微处做起,为良性学习的氛围的创设迈出实质性的建设步伐。其一,学校可定期举办“学习沙龙”、“学习论坛”等相关的活动,让学生时刻意识到学习是在校期间的最主要任务。其二,定期举办知识竞赛活动,专业性与综合性的都可包含其中,以此促动学生常规化的学习。其三,教师应当在营造良性学习氛围中要以身作则,起到示范与榜样作用。其四,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是重中之重。教师应当把营造课堂教学氛围与教学内容的讲授放在同等重要地位来看待。那么,该如何营造课堂教学中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学者认为,“教师要重视调节学生的情感因素和心理活动,为学生提供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环境、条件,让学生在无意识活动中升华心理和情感上的愉悦体验”[9]。
参与文献:
[1]瞿葆奎,吕达.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44.
[2]余国政,陈咏梅.大学生学习兴趣探析[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6(3):22-25.
[3]刘智运.大学学习理论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68.
[4]申荷永.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M].湖北 :湖北教育出版,1999:32.
[5]刘雯婷.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社会心理科学,2014(2):59-63.
[6]董文娜.大学生专业兴趣调查及对策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14(2):104-107.
[7]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M].竺培梁,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5.
【关键字】酷儿理论 耽美文学 女权 影响
1、酷儿理论视角下的耽美文学
酷儿理论在人的性取向和方面向一切主流文化挑战,反对二元对立和父权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女性的社会地位都远远低于男性,在中国封建社会,男性可以三妻四妾,但女性必须重一而终;即便是在一夫一妻已被普遍认同行的现在,男性与多个女性保持性关系,被戏谑为“浪子”、“多情种”,这些词语并不全是贬义词,但反之,女性这会被冠以“”、“”等极具侮辱性质的言辞。耽美文学正好给了她们这样的宣泄渠道,通过幻想并描写男性之间的爱情与,使她们把既可以把自身的情感(纯粹的爱)投入到角色中,又可以在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通过观看男性在中的生理反应来获得感官上的刺激,舒缓自身被压抑的。由此可知,耽美文化是酷儿理论在社会实践中的一种表现,从酷儿理论的视角来看,耽美文化挑战着社会主流霸权文化,挑战着社会强加于人们的主流价值观,为处于社会劣势地位的少数人群呐喊,追求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实践着“酷儿精神”。
2、耽美文学中女权主义的体现
耽美文学中的男性其实是女性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维模式出发,臆想出来的一种男性符号,其并不是现实中男同性恋者。她们将男性分为“攻”和“受”两种角色,“攻”代表在二者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一方,“受”则是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虽然生理构造为男性,但其内心却具有强烈的女性色彩。作为“受”的男性,其外表多用“闭月羞花”、“弱柳扶风”等具有强烈女性色彩的词汇来形容,而其性格也显得相对细腻,在当中不再占主动权。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受”方甚至具有生子的功能,使得男男结合也能繁衍后代。这中“受”和“弱攻”的角色代表了在父权当中被、被除去绝对权势的男性,他们被幻化为女性的替代品,成为了被统治、被观看、被压迫的对象。现代的女性,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相对独立,他们希望在事业上都拥有与男性平等的竞争机会,在家庭中,能从对丈夫、孩子的责任以及繁琐的家务事中解脱出来,这些被异化的男性形象,代替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职责,代表着腐女们想借由这个角色从女性的身份中解放出来,站在与男性一样的高度来展望这个世界,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3、耽美文学中女权主义对女大学生的影响
3.1追求爱情中的平等关系
耽美文学在角色的设置中有“攻”“受”之分,但并非所有“受”或“弱攻”都具有女性的特质,其中有一类精英恋情,也被称为“互攻”或“强攻强受”,这使得两位男性之间的爱情去除了男女之间扭捏做作的部分,吸引对方的是刚毅的男子气概和霸气的能力,而不是某一方身上所具备的女性特质。这种精英恋情是在男主角关系完全平等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感情,强调通过情商和精神来克服和战争对方,进而逐步发展为灵魂伴侣,他们的爱是独立的、平等的。女大学生中的腐女群体,在耽美文学中表达了追求两性平等的愿望,大部分是“95后”的她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在学习中努力、刻苦,成绩优异,在生活中积极活跃,参加各类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女性在表达能力方面的优势,使她们有更多的机会站上广阔的舞台,面对观众展现自己的才华。而在恋爱中,大多数女大学生不再接受“女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嫁个好男人”这种观念,他们追求平等的恋爱关系,不再是扭捏做作不敢表达感情,反而会主动追求自己喜欢的人,他们清楚的意识到这个阶段的恋爱对象不等同于结婚对象,摒除“从一而终”的固有观念,可以尝试与多位男往,恋爱更多是为了获得成长的经验,在过程中寻找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是为了结婚去恋爱。
3.2家庭不再是女性唯一价值所在
从人类诞生以来,怀孕生产就被看做为女性的使命,但伴随怀孕而来的生理反应给女性带来身心的痛苦,在生产时可能会出现大出血、产后身体极度虚弱等情况也为女性产后的生活带来痛苦。一旦有了孩子,女性的生活重心都要回归家庭,做家务、照顾孩子,甚至成了评价女性优秀的标准之一。
女大学生中的腐女群体在耽美文学中幻想“男男生子”,让男性代替自己经历这一切痛苦,表达了想要摆脱自身生理命运的愿望,想要从固有的家庭角色中解放出来。这一诉求使得女大学生并不把照顾好未来的家庭作为唯一的任务,她们在校园生活中,从学习成绩、学科竞赛、践活动到毕业求职,都追求凭自己的综合实力与男生竞争;她们自信、勇敢,不想依仗女性柔弱的角色去博取同情,而是站在与男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期待公平的竞争与较量,凭自己的实力获取胜利,争取更高更好的发展空间,去展示自己的才能,寻求自我的超越和价值的实现。现在不少女大学生对于家务事并不特别擅长,但她们并不认为这是一件“不耻之事”;更多的女大学生对于“全职太太”表示不太接受,认为这样的人生不符合她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期待增强学习的能力,获取更多知识,独立思考,并运用自己所学去改变世界、创造世界。
3.3成为新一代的“酷儿”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异化 伦理问题 对策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大学生是否具备正确的消费伦理观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家庭的幸福,还关系到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节约型社会的前途和命运,重视对大学生消费伦理问题的研究,引领其形成积极科学的社会主导消费观,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消费异化―大学生消费伦理问题得以提出
消费作为人的实践活动,在传统社会里并不存在伦理领域。因为表面看来,消费是人对物的关系,而不是人对人的关系,故而不存在伦理关系。传统的消费大多是生命的基本需要的满足。这种消费根源于生命的自然需求,因此不存在异化问题。然而,现代社会的消费不一样,法国后现代哲学家波德里亚甚至把当代社会称为“消费社会”。按照波德里亚的观点,现代社会已经从“物的消费”过渡到“符号消费”。消费也不再是物的占有和消耗,而是指向符号的消费。对符号的追求超过了对物的功能的需求[1]。今天的需要是超越了生命基本需要的需要,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的“欲求”,马尔库塞所说的“虚假的需要”。这种状况概括起来就是“消费异化”或“异化的消费”。正是因为出现了异化的消费,才有消费伦理问题的提出。异化消费首先出现在西方,而今已快速扩散到发展中国家。至少在价值观念上已得到广泛认同和推崇:高消费是个人生活“现代化”的标志。
在中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特别是在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消费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即笔者提出的消费异化。消费异化现象在我校大学生的消费中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
(一)消费结构异化
大学生是一群尚不能自食其力的特殊消费群体,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资助。因此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应该和家庭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然而,快捷多变的社会生活,世俗化的消费潮流使得某些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远远超过了家庭的承受能力。大学生的日常支出不再仅仅是基本生活费用的支出,还包括多样化的娱乐休闲消费支出和交往消费支出。
1.娱乐休闲消费
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没有了高考压力,容易放纵自己,KTV、电影院、网吧、饭店、咖啡厅随处可见大学生的身影;利用节假日结伴出去游玩的也越来越多。据调查:20.18%的大学生经常出没卡拉OK厅、电影院、溜冰场等娱乐场所;30.9%的大学生每天上网聊天,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每天超过4个小时;51.13%的大学生每月上网费用超过100元。
2.人际交往消费
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友情消费和爱情消费。一方面,随着社会不良风气传入校园,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日益世俗化,过生日、拿奖学金、评学生干部、入党都要请客送礼。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恋爱观已悄然改变,感情的深浅不仅体现在精神层面,更体现在物质层面。尤其是男生,为了显示阔气,不在女朋友面前丢人,“打肿脸充胖子的”不在少数。
调查显示:我校大学生月平均生活费1500左右,真正用于基本生活费用的支出平均每月600元左右。这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近2/3花在了如上面所述的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上,真正用于必需的生活支出占1/3。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存在异化。
(二)消费目的异化
大学生在消费中本应从自身的客观需要出发,购买适当的商品和服务。但某些大学生从占有的欲望、炫耀夸示的角度出发,为了消费而消费。在消费中,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人的真正需要并不是第一位的,他们所关心的是对商品或服务占有的满足欲及其所带来的成就感。大学生消费目的的异化主要表现为:炫耀性消费、盲目性消费、攀比性消费和时尚性消费。比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某些大学生争相攀比购买某一价格昂贵的品牌手机,拥有这一手机带给他们的不仅是先进的通讯设备,更重要的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和炫耀的资本,有的大学生甚至因为自己买不起这款手机而觉得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来。这种现象,在马尔库塞看来就属于虚假消费,即仅仅是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需要。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本来目的是及时地与他人沟通,但现在附加了许多其他“用途”,而且这些其他“用途”正是某些大学生购机的主要目的,形成消费目的异化。
二、大学生消费异化的危害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对家庭来说,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不利于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一)对个人来说,不利于个人的成长成才。
当今,诸多不良消费行为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业。比如,某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某些学生出入宾馆酒家、休闲会所;有的学生追求高贵、时尚、华丽;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花钱享乐上,丧失了人生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无心向学,荒废学业,进而影响将来就业。
(二)对家庭来说,加重了家庭负担。
经济在发展,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也在飙升。据统计,1989年至今中国大学学费增长了25倍。现在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的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的纯收入。仅以我国高校当前基本学费标准5000/年计算,这一标准是农民纯收入(2008年为4761元)的105%。这还不包括生活费、住宿费、教材费、交通费及各种培训、考证的费用[2]。再加上非理性消费、炫耀性消费等不良消费,这无疑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三)对学校来说,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在当今大学校园里,大部分学生是理性消费者。但是,极少部分学生把追求享受、追求时尚品牌作为自己生活的目标。一方面,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夜夜在网吧消费,上课无心听讲,甚至压根不到教室上课,在寝室睡觉,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扰乱了课堂教学秩序,违背了学校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高校校园里两极分化严重,部分经济条件好的同学,经常出入高档消费场所、购买名牌商品,这势必会影响到一些贫困大学生。贫困生可能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报复心理,有碍贫困生的身心发展。更可怕的是,极个别学生在消费欲望的驱动下,铤而走险,走上偷窃犯罪之路。这些都不利于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更不利于和谐校园建设。
(四)对社会来说,不利于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消费异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马尔库塞认为,消费社会表现出令人苦恼的方面,“它的不合理的合理特点”[3]是无止境的,异化消费使得整个社会的消费越来越膨胀,消费异化的后果是无止境地消耗资源进而导致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恶化,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冲击我国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大学生过度求新求异往往使消费品没有发挥自身的价值而被搁置,造成资源浪费。艾伦・杜宁认为,现代社会实际上意味着“摧毁或毁掉,浪费或乱用,用光、用尽”。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即“人类如果摧毁了生物圈,他将和其他生命一样,使自己遭到灭顶之灾”。
三、解决当代大学消费伦理问题的对策
要从根本上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首先要坚持教育为先,积极引导,倡导理性消费。由于大学生尚处于价值观念探索建立时期,各方面意识均尚未成熟,对于事情的处理方法也不是很正确,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教育,使其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下面分别从学校、家庭、社会角度提出对策。
(一)学校必须加强教育。
首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利用“两课”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为例,虽然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消费伦理观,但可以寻找到结合点引入消费伦理观教育。比如,《绪论》中提到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其中一个知识点是确立独立生活意识,任课教师在讲解这一点的时候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合理有效地使用自己的生活费。第四章里提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另外,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第八条: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消费伦理观教育的有效切入点。
其次,高校可以帮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勤工俭学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不仅增加了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而且有利于他们进一步社会化,树立自强、自立、自助的消费观念,最重要的是能让他们明白挣钱必须付出劳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使他们体会到父母赚钱的辛苦,从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树立理性消费观念。
(二)父母应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
家庭教育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起到启蒙和引导作用,特别是在孩子的消费观念形成过程中,家长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首先,家长要用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消费行为影响孩子,并且以身作则,杜绝不良消费行为,贯彻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正确引导孩子合理消费。其次,要避免对孩子过度溺爱,不能单一地满足孩子的生长需要和物质消费,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成长需要和精神消费。事实上,在大学生消费教育方面,家庭教育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社会应发挥媒体的作用。
加强大众传媒的正面引导功能。大众媒介是把双刃剑,它对于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具有正、负两方面影响。大学生个体感觉敏锐、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与新观念,载有大量信息的大众媒介成为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社会和学校要加强对大众媒介的监督,杜绝黄、赌、毒及不良消费行为的宣导和传播,净化传媒领域空气,给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美好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科学消费观的宣传,通过科学培育和合理引导促使大学生这一最活跃的消费群体在这一新的生活转型期形成健康的娱乐追求,成功地实现物质消费与精神文化消费的同步发展,形成科学、理性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和消除不良消费习惯。
把中国当代大学生群体作为一个独特群体进行专门研究,是因为大学生群体潜在的市场价值与它的独特性决定了进行专项研究的必要性。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对大学生乃至整个国家有积极的影响。对构建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波德里亚,[法].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73.
[2]牛亚楠,彭勃.教育公平视角下的高考弃考原因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3(4):106.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人文教育是一个既非全新也非只限于个别国家的议题。自上世纪中叶起,人文、科学分离所带来的威胁就开始引起各国警觉,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成为共识。20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相继出台了旨在加强人文教育的研究报告,我国则于1995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大学人文教育。可以说,人文教育一直是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视角对中国目前大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重新思考,找出如何走出大学人文教育困境的路子,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二、加强高校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一) 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0世纪科学的空前繁荣与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并非都是幸福,严格地说,是一部喜忧参半的悲喜剧。在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诸如战争、环境破坏以及人自身危机等巨大的灾难和威胁。“现代科学或现代文明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科学丧失了它的活生生的人的意义,是科学对人的存在或人的生活的遗忘。”解决危机的关键在于对科学在观念上的正确把握和定位,而这有赖于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清晰体认、有赖于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大学生作为未来的高素质人才,肩负着架构21世纪人类文明的重任,加强其人文精神的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从高等教育的本质看,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一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思维;三是要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是短暂的,只有百余年历史,但在发展中一直以实用教育为主旨。的确,以实用理性主宰的高等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经济与技术的功利目标却导致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危机,导致了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决定了当今高等学校既要重视其工具性的功能,即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又要重视其目的性功能,即塑造人的精神方面功能。事实上,掌握人文知识与提高能力是辩证统一的。
(三) 现代人本身发展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由两个基本方面构成的,即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人类的理想追求是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同等满足。物质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低层次的需要,精神需要则是人的高层次需要。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否则,人就等同于动物了。马克思曾指出:“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因此,大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追求是大学生完善自己、追求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人性的使然。
三、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归因
(一) 人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隐性作用的被忽视是人文教育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科学教育之所以能在17世纪科技革命后迅速崛起并成为教育主流,源于科技与生产力的直接转化关系。人文不同于科技,尽管对社会发展起着价值导向的基础作用,但这种作用却以隐性状态存在,所以当需要科技推动的经济发展被强调成一个国家的发展目标时,人文对社会的隐性作用就往往或被忽略或被放在次要地位,教育也会有意无意倾向于科技教育,人文教育由此受到压制。正因为如此,人文教育的困境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之中。
但这种困境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特别是在国际科技迅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全球性挑战面前,发展中国家往往要求万众一心,集中追求同一个现实目标: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为实现这一集中目标,国家在发展规划上会有意无意拔高科技价值,在教育上会强调科技倾向而压倒别的倾向。因为人文对社会的作用呈隐性状态,它与讲究效率的全球性现代化进程的关系难以自然调解。因此,追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往往容易过于关注科学技术教育,对教育的指标都充满计量化特征。这样,人文教育不仅在整个国家发展中被轻视,就是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也被套上科学教育的衡量标准,其陷于困境成为必然。
(二) 对西方大学制度的简单移植是中国大学人文教育难以走出困境的历史原因
三四千年前中国就有自己的高等教育,但真正拥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却是在一百年前因处处挨打而盛行西学东渐的清末。今天看来清末是个极具特殊意义的时代,因“器不如人”的事实,让即使再保守的士大夫都主张“旁采泰西”、“采西洋之术”,西方的大学制度由此顺利被移植。这个时期西方教育的主流是科学教育,而这种主流又很迎合中国当时急切想“富国强兵”的需求,因此“西艺”、“实利”很快成为当时的教育思潮。但由此产生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在西方教育制度成功移植的同时,不仅没有很好承继中国人的“大学之道”,还断裂了文化中国精神资源的累积。
今天看来隐藏着很大弊病的简单移植,自产生之日起却具很强的迷惑性和生命力。自中国移植西方现代大学后,“对传统教育制度的批评最直截了当的,莫过于‘无裨实用’;提倡西学,最为有力的口号,便是‘有裨实用”。这种观念一直被延续,到1952年院系调整时,“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这种讲求实用,要求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实用教育思想就成为教育主流思想。不可否认,这种大规模的院系调整,确实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工业化人才,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但同时,这种调整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又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中国高等教育呈现出“文理分驰”、“重工轻文”、“理重文轻”的结构失衡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尽管在发展和充实人文学科教育等方面都有所努力,但高等教育的基本框架和整体格局并未改变,直到今天,这种功利主义教育一直或隐或显,绵延不断。 转贴于
(三) 大学人文教育的课程化与知识化是大学人文教育陷入困境的最直接原因
人文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生命的对话、是心灵的流露、是感情的交流。人文学科的学习需要“思辨”而不是“推理”,因此,“有效的人文教学方法应是‘讨论’、‘对话’、‘反思”’。反观我们的教育模式和现状,我们可以发现,长期以来,在许多高等学校所实施的教育中,认知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情感教育只作为附庸,被边缘化,教师讲授的人文知识只停留在概论上、书本上、课堂上,而不注重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弊端丛生的应试教育模式,不仅很难确立人文学科地位,而且这其实也是把人文教育等同于人文知识的灌输,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熏陶却被忽视。因此,这样的人文教育在到处充满评估的教育现实中不可能被重视,也不能触及大学生的灵魂深处,更不可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其结果,留给学生的也只是人文知识。
四、重拾高校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原则和切入点
(一) 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德育为首。德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题,着重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要求学生从遵守校规校纪做起,从爱同学、爱专业、爱学校做起,把高尚品格的培养融入具体的生活实际之中。
2.坚持高品位。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课外活动的开展,都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并根据发展的需要适时地调整课程结构,引进国粹,引进经典,引进高雅艺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各专业要结合本专业的特殊性,从学生现有的文化水平出发,逐步提高他们的文化层次,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品位,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3.坚持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人文教育是一种精神性的价值,人文精神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人文精神的培育不能仅仅交给专门的文化素质教育去完成,也不能仅仅通过人文学科的学习而实现,人文精神教育应该渗透和延伸到所有学科之中,尤其要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
(二) 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的路径
1.从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根本前提人手。人文教育取得成效的一个根本性的前提,就是应该注重大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能动性发挥的教育,才反映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教育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对于大学生来讲,遇到的往往不是认知障碍,而是情感或情绪障碍,甚至出现认知接受而情绪抵制的现象。这就要求人文教育要遵循大学生情感心理过程的规律,注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和个别问题学生的情感需求,以生动感染生动,以激情点燃激情。只有这样,才能实实在在地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积极、主动参与的价值,从而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使受教育者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以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2.从重视大学生的践履这一长效机制人手。人文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人文知识。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授从根本上来说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教育在本质上是解决“应当怎么样”的问题。所以,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的知识性传授,更要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注重引导大学生“悟”。
如何引导大学生“悟”?一方面要靠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另一方面学校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学校应针对当代经济全球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大社会环境和核心家庭、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创建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支持、发展积极健康的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活动。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纳入教学体系的,包括专业见习和实习、社会调研、毕业设计、公益劳动和军事训练等;另一类是利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进行的,包括社会调查活动、社区援助活动、“三下乡”服务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科技开发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