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基于学生的视角
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视程度不高,态度不端正,没有积极性,只是被动接受安排,消极等待。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不好,不了解所学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缺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自主性学习不强,过分依赖指导。造成现在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就不知所措,不会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寻找和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只能消极等待指导教师的帮助或者按照其他同学先行探索的套路进行效仿。
1.2基于教师的视角
高校扩招以后,造成短时间内师资严重不足,教师工作任务极其繁重,被迫大量引进新人,而新进教师又普遍缺乏教学工作和工程实践经验,最终造成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能力的不足。同时,老师对毕业设计的指导投入程度也不好把握,指导太细致太详细,会约束学生的设计思路,限制其创新能力的发挥;若指导过于粗狂和简单,不能建立学生系统设计的良好思路,会造成学生的茫然和无措。同时,毕业设计经费的增长落后于各项成本的增长,使得毕业设计的工程实践性太弱,无法起到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
1.3相关问题的深层次分析
我们现有的教育方法和培养模式手段落后,方法陈旧,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造成学生实际能力与工程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扩大。现行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体系,侧重于从学科本身的系统性、科学性,却割裂了其在工程中的相互联系,系统性的课程改革滞后,导致学生系统应用知识的能力严重不足;对学生能力的认定过于重视考试和成绩,对难以考试的综合性能力的思维训练重视不够。这些做法扼杀了一大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实践动手能力弱,缺乏运用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势必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多数高校实践教学环节少且脱离实际,导致现行大学教育对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弱化,导致大学生严重缺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缺乏典型体现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时,不知如何选择课题,不会查阅资料,不会分析和归纳,只能采取模仿、抄袭和拼凑的方式。
2.1优化毕业设计选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着手进行毕业设计选题的模式是采用指导教师拟定题目,学生在1:1范围内选择。而题目的范围大小、难度高低等都是指导老师完全确定,没有与学生任何交流,不能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去向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指导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自己定题,也可以考虑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共同来探讨选题内容和范围。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如果能将学生的签约单位也参与进来,与老师、学生三方共同讨论毕业设计题目则更好,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挥自身特长,又考虑了就业单位的岗位实习,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2.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学生的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起着引导和榜样作用,其责任心和指导水平直接影响学生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坚持每周一次的小组面对面指导,对每周的任务做总结和展望,从而督促学生扎实完成每一步骤、每一环节,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的各项任务。现阶段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最欠缺的是实践经验,因此,要加强教师实践性环节的锻炼,组织指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深入生产和工程实际,在工程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经验,为指导毕业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加强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的规范管理和监督
学校应以教务处为牵头部门,建立和完善毕业设计规范流程和管理文件,将毕业设计的内容范围难度、指导教师的职责任务和工作量考核、答辩成绩的评定细则、毕业论文的格式等文件化、规范化。建立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加强专业督导团的督导工作,明确分工,协调工作,开展前期引导、中期检查与后期抽查为主要环节的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强化毕业设计全过程的管理。前期引导:组织学科资深教师和专业督导团与系(教研室)老师及部分学生对选题内容和范围进行初审,判断是否满足毕业设计的工作量要求,难度是否合适,相关实验条件能否满足,学生能否能按时按量完成等。中期检查:包括开题内容检查和初步方案检查。组织学科资深教师和专业督导团对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和英文资料翻译等前期工作进行抽查。重点检查学生的文献综述的分析整理,讨论学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判断其设计难度和工作量要求是否合适,进度计划是否切实可行;检查学生的课题初步方案草图、有关国家标准和技术文件的整理和完成的论文初稿。后期抽查:包括答辩巡查和后期抽查。由教务处牵头,各专业督导团分头参与部分答辩过程,检查答辩工作的组织是否有序、规范。毕业设计结束后,对优秀、不及格和抽查的其他毕业设计进行重新审定。
3总结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保证书
本人郑重承诺:《》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真实、可靠,是本人在 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如果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情况,本人愿承担全部责任。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注:此页附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封面之后)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压力
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由于找工作和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用去了相当一部分时间,而这一时间正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开题的时间,因此这一部分学生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掌握的不细致,没有自己的研究思想,所以在毕业工作中处于被动状态,不能集中精力,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最严重的是,有少数的学生找到了工作,用人单位要求这些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在本单位进行,因此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产生脱节。
2.考研压力
近几年来由于我院对考研重视程度较高,所以考研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这也给毕业设计环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有一部分考上研究生的学生,要到各地去笔试、面试,因此导致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期工作不到位;还有一部分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思想上产生了放松情绪,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认真程度降低,对各环节内容投入精力不足,只满足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不高。
3.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不当
虽然我院在毕业设计(论文)的立题上,制定了一些明确的要求和措施,但是由于把关不严,还是有一部分题目不能联系工程、生产、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有个别指导教师闭门造车、脱离实际,题目达不到学院规定的要求,很难使学生在毕业环节中得到真正的煅炼;还有一部分指导教师,不是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出发,而是给学生制定好了实验步骤,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成为了个别指导教师本人科研工作的劳动力。
4.个别指导教师和学生投入精力不足
由于个别指导教师在毕业环节中,对学生的管理不严、关心不够、不能从思想上教育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致使有一少部分学生毕业环节投入的精力严重不足,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设计(论文)步骤严重脱节。这表现为,一部分学生毕业工作量严重不足(在学生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图纸、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中表现相当突出);还有一部分学生有抄袭现象发生;再者,由于现在我院的学生毕业设计全部要求用计算机CAD进行设计,有个别指导教师对CAD绘图系统操作不熟练,业务不精,因此现场操作指导跟不上,影响了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
5.毕业设计(论文)撰写不规范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毕业答辩时,设计说明书和毕业论文的撰写达不到学校规定的要求。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说明书和毕业论文审核不严格;甚至有些指导教师对学校制定的论文撰写规范也不清楚,导致有一部分学生毕业设计说明书和毕业论文达不到要求。
二、 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对策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我院在本科学生的毕业环节中采取了以下的措施和对策。
1.科学立题,采用双向选择制度
科学设立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对学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院制定了《关于本科毕业环节选题的规定细则》。要求选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具备指导资格的教师填写《济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审核表》报各教研室、系,经审核后,确定指导教师、题目,经主管院长审核、批准后,组织学生报名、选题,并为学生介绍指导教师及研究内容。一生一题是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鼓励有条件的专业与企业、科研单位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实行教产和教研的有机结合。题目一旦通过批准,即在学院网上进行公布,为此我们开发了毕业设计(论文)网上双选系统。学院组织进行毕业设计动员会,在学院指导下,师生按双向选择方式进行选题。
2.强化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针对毕业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加强规范管理,认真抓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为此我们设计出了本科生毕业设计流程图,修订和补充制定了与此流程图相配套的各项管理规定与细则,如:本科毕业环节选题、任务书、开题、中期检查、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结题验收、答辩和归档管理等的规定和细则。指导教师和学生严格按照毕业设计流程图的进度安排毕业环节的各项工作。如果哪个操作步骤没有完成,不允许进入下一个环节,其中一个环节达不到规定和细则的要求,不允许学生进行毕业答辩。
3.加强教师业务的培训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整体水平和精力的投入直接影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学院要求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参加毕业环节工作,只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有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资格。吸收大量硕士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辅导工作中来,保证指导教师一人一题,加大指导教师的精力投入,对那些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缺乏创新精神的教师取消其带毕业设计(论文)的资格,鼓励教师投入生产工作实践,从实践中取材、选材、实验、论证,给学生提供结合科研课题方向的选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4.严格毕业答辩程序,科学评定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是毕业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它是对指导教师指导工作认真程度、工作质量的评价和检验;是对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质量的全面考核。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将自己的“作品”做成幻灯片(PPT)进行自述,PPT内容应图文并茂,分析讨论理论联系实际,结论正确。学院答辩委员会由学院教学委员会指定5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由院长担任学院答辩委员会主任,教学副院长担任副主任,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担任秘书,答辩委员会成员应包含材料领域各专业的教师。由学院答辩委员会按照设计和论文的研究方向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成立答辩组。答辩组原则上由正高职称的教师担任组长,至少有2~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同时有一名教师担任答辩组秘书。学生和自己的指导教师应采取回避制度,分入不同的答辩组。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人、答辩组三部分组成。权重如下:指导教师评分占30%、评阅人评分占20%、答辩组评分占50%。分项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定。其中如指导教师和评阅人的评分超过答辩组的评分15分(含15分)以上时,取消此项评分。毕业设计(论文)的最终评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以上)、中等(70分以上)、及格(60分以上)、不及格(60分以下)五个等级,比例一般以优秀15%、良好35%、中等30%、及格、不及格20%为上限。为严格把握各答辩组的答辩质量,答辩委员会要求每个答辩组必须对该组答辩成绩排在末位的5%的学生进入二次答辩,二次答辩委员会由学院答辩委员会成员和各答辩组的组长组成,对不及格学生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