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村医生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农村基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概况
河北省目前有乡镇卫生院1960个,乡镇卫生院床位数58777张,平均每千农业人口1.18张(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6张),乡镇卫生院住院人数为155.4万人,病床使用率为55.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8.1%)。河北省目前有村委会48969个,村卫生室65375个,设卫生室的村占总村数100%。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年诊疗人次为24484.6万人次,其中乡镇卫生院为3756.2万人次,占15.34%,村卫生室16494.3万人次,占67.37%。在农村基层就诊患者中,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感冒、胃肠炎的患病率较高。
1.2农村基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医疗技术人员概况
河北省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总数为85639人(其中乡村医生82527人,卫生员3112人),平均每村村卫生室人员为2.13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29人),平均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为2.09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3人)。河北省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占25.2%(每院平均5.2人),执业助理医师占24.1%(每院平均5.0人),注册护士占10.6%(每院平均2.2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占5.1%(每院平均1.1人),见习医师占4.6%(每院平均1.0人);具有本科学历人员占4.4%(每院平均不足1人),大专占27.8%(每院平均5.8人),中专占50.2%(每院平均10.5人),无学历人员分占5.2%(每院平均1.1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占不足1%(每院平均不足1人),中级职称占8.5%(每院平均1.8人),初级职称占59.5%(每院平均12.4人);25岁以下人员占7.0%(每院平均1.5人)、26~45岁占67.6%(每院平均14.1人),46~55岁占13.2%(每院平均2.8人),56~60岁占4.0%(每院平均不足1人),60岁以上的人员占1.0%(每院平均不足1人)[1]。从河北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现状可以看出,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及职称偏低,卫生技术人员机构不合理,缺乏实用和高层次人才。
2河北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对策
2.1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训
调整医疗、护理、预防保健、管理人员结构,满足服务职能;加强农村卫生人员知识培训,普及基本专业技术,建立卫生专业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巩固和更新医疗卫生知识,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逐级进修学习制度,乡镇卫生院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临床进修和短期培训,有计划地选派中心卫生院业务骨干到市级培训基地进修学习;乡村医生每年接受乡镇卫生院的免费培训和业务指导;继续开展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鼓励在职人员通过自学考试和职业教育,提高专业学历水平,改善农村卫生人才结构,满足农民群众健康需求。
2.2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技术人员待遇
由于待遇低、基础设施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基层卫生院普遍存在着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的特点,影响了乡镇卫生院整体的技术水平和发展。因此,一方面应加快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为卫生技术人才创造可以施展才华的平台;另一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及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提高广大医疗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加强卫生管理人才培养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招聘作风好、懂技术、善管理、有工作热情、具有中级及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的优秀人才担任卫生院长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干部;建立基层卫生管理干部岗位培训制度,提高基层卫生管理人员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计划地选拨、选派有管理才能的后备干部,到市、县区医疗卫生机构挂职锻炼,提高综合管理能力;逐步建立卫生管理干部持证上岗制度。
2.4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市直、县区医疗卫生单位的技术优势,加强培训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能力,形成以市直、县区带乡镇、乡镇带村所的逐级培训网络,加大对农村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5加强面向农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
农业精细化、精细化水平滞后,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有效转变,特别是以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为主的我国广大农村,农业生产机械化资源投入不够,再加上了我国土地的多样化,丘陵化,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业精细化作用的难度,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半机械化、半手工劳动的生产还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存在,据对我国农业机械的投入进行统计分析,我国的耕地拥有农机动力仅有30多kW,农村劳动力拥有的农机动力还不足2kW;3在农业科技投入及生产支撑上,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还不足40%,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和使用率严重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推广的严重不足的基础上,对农业相关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更是少之又少,为我国农业的科学、高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日益加重,据我国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在农药化肥的使用上,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的使用水平,对农业土壤污染增加了土壤的流失,对水体的污染也严重影响到了地下水资源和大气,对人和畜禽的健康都造成了直接的威胁,同时,生活垃圾、秸秆处理等对农业生态平衡造了严重的影响。
开展农村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循环农业经济意识的薄弱,对农业的可持续生产模式的认识不够,在农业生产上重数量而轻质量,对资源的利用过分强调单次利用,而忽视了循环经济的合理应用和有效利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我国水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的难题,而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上,对水资源的利用却仍然停留在单纯的浇灌上,无法实现对水资源的循环复用和有效利用,再加上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很多地区缺水问题严重,造成了粮食产量的下滑和人蓄饮水困难;二是由于耕地资源与人口增长比例悬殊,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再加上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程度逐年增加,更加加剧了我国人均土地拥有量,在土地的耕种上,重用轻养,对农作物秸秆通常采用焚烧,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同时也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土地资源的流失以及土壤肥力的降低,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建设和生产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阻碍,更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农村资源的供需平衡;三是农村能源在利用上仍以煤炭和薪材为主,从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开发利用方式来讲,对农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直接影响,现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比如太阳能技术、风力资源的利用、秸秆气化技术等,由于技术工艺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生产规模上因成本相对较高而难以实现普遍推广,进一步增加了资源结构的不合理,以致出现地区性的资源短缺、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的恶性循环。
推动农村清洁生产的思路和原则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结合农村的生产实际,探索一条从循环经济中来实现农业生态和谐发展的思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环境和资源要做到和谐发展,现代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资源的消耗和利用无形中将压力转移给了广大的农村,一方面给加大了对农村所提供的物资流、能源流的需求量,致使农村可利用的资源出现锐减,另一方面,工业污染又加剧了对环境的破坏,而生态环境的转变又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致使农民的农业成本的增加,农民增收空间的缩小,严重抑制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此,改善农村环境与资源的矛盾,必须解决农村经济中现存的问题;2注重农村资源和环境的统筹兼顾,在农村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维护上,既要注重人与生态的和谐共生,也要兼顾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和谐相处,既要将文明和物质进行协调,也要将物质和能量进行统筹协调,也就是要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人类和生态的和谐发展,切忌将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立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牺牲上;3注重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提高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资源的过度浪费,环境的不断破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不合理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作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为此,加快对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由对资源的依赖性转向资源的科技型,实现对农村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转变单一的农村经营服务方式为统一的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型,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文明和提高;4推动农村公共管理服务,强化政府的职能作用。政府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倡导者和引导者,要加大对公共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的转变,多渠道、多方面、多元化的促进政府服务型工作力度的落实,将农村清洁生产、农业循环经济进行有机结合,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一、引言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乡村向城镇的空间转移和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量约为1.47~1.61亿之间。一方面,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看,随着农业要素投入增加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农村人力资本素质的逐渐攀升,由传统农业本身所排斥出的劳动力也将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从劳动力的需求来看,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物质要素的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对高素质的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从而造成了对传统劳动力资源需求的降低。安徽省作为一个农业劳动力输出大省,在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也成为我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切实的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一)转移规模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安徽省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对剩余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也不断地增加,促使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规模大幅度提高。安徽省统计年鉴显示,2008年安徽省跨省超过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数为954万,占户籍人口达到14.1%。从表一可以看出:向省外流动人口数的规模总体呈现递增趋势,2008年跨省流动人口数比2000年(433万)多出521万人,其中最高年份为1005万人。
(二)转移劳动力年轻化,知识化水平较低
从年龄构成看,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中,20岁及以下337.5万人,所占比例13.8%;21~30岁357.4万人,比例为14.6 %;31~40岁600.0万人,占24.5%;41~50岁452.9万人,比例为18.5%;51岁以上700.7万人,占28.6%。农村劳动力资源人口主要集中在31岁以上,比重达到71.6%。如下图一所示:
从文化程度构成看,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322.0万人,所占比例为13.1%;小学文化程度799.7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1098.9万人,比例为44.9%;高中文化程度200.7万人,占8.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7.3万人,比例1.1%。劳动力资源人口文化程度主要以小学和初中为主。
三、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范围狭小,本地转移不足
2008年,在省内转移劳动力占28%,比上年下降5.7个百分点;户均为0.23人,比上年减少0.04人。其中,省内转移劳动力中除转移在省内各市辖区的比重有所上升外,在县内转移的却出现大幅度下降。2008年,在县内转移的户均约为0.13人,比上年减少0.05人,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5.5%下降为55.9%,下降9.4个百分点。安徽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本地转移规模在降低,外省转移趋势在上升,而且转移出去的大都为青壮年劳动力,省内整体经济的发展业离不开农村经济,从这个角度讲,这将不利于我省农村经济和整个省区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转移组织化程度低,转移难度加大
我省农民外出务工,基本上是依靠亲戚朋友的介绍或指引,大多是一种自发、无序、零散的状态,政府引导少,没有形成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劳动力有序转移状态。
农村劳动力由于其自身条件的不足,是一种弱势群体,在转移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转移难度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成本制约。农村劳动力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转移通常伴随着各种成本的发生。②制度成本。主要包括现行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土地制度,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农业劳动力转移。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我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对于我省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综合把握。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促进区内转移力度
新形势下,金融危机冲击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对于传统产业的冲击力度尤为明显,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我们要注重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积极发展农村基础业,提升农村专业化分工水平,以期拓展本地和农村承载就业的领域和空间,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出路。
(二)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劳动力转移环境
首先,要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的作用,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网络信息化建设,促进劳动力市场供需信息的完善,让农民及时了解、掌握就业信息,引导劳动力有序转移。其次要在各主要劳动力输入地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需求库,健全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传播、监控系统,使农民及时掌握就业信息;再次在各主要劳动力输出地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完善有关的收集、传递手段,使需求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劳动力,从而做好输入地与输出地的供需对接。
参考文献:
[1]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