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板书设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在我们的印象中,板书,不过就是“黑板白字”,形式单一,枯燥乏味。而提倡设计板书就是要一改这一传统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图片资料,使之图文并茂,丰富板书的内容;形式上适当使用彩色粉笔,充实板书的色彩。备课时,在认真钻研课文资料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板书,对每一个单词、每一张图片、每一幅挂图,甚至于相应的每句话都要事先安排心中有数。在具体的设计中,特别要注意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如:
(一)挂图。挂图可以说是板书的“前奏”,其内容往往又是课文的重点。每篇课文中都会有配套的挂图,它们都是现成的,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板书的一部分来利用,在课前即可挂好挂图,并在旁边标注一些小问题。这样可以先让好奇的学生去注意挂图的内容,考虑你提出的问题,一下子就引起他们的兴趣,为一堂课的开始开个好头。以三年级的现在进行时为例,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Whataretheydoing?(他们在干什么?);2).Whyaretheycooking?(他们为什么烧饭?);3)Whataretheygoingtocook?(他们打算烧什么?)
(二)简笔画。简笔画是最适合于在黑板上表达,她可以在教学中充当“催化剂”的角色。有许多很难进行的教学活动在他的加入下,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可以取得很好地效果。如在学习“laugh”(笑)这个单词时,可能用形体语言来表达并不那么容易,因为老师在课堂中哈哈大笑起来会让学生感到莫名其妙,而且老师自己也比较尴尬,如果改用画简笔画“^_^”并向他们演示这个动作,同时导入“Heislaughing.(他在笑。)”,那不就简单明了了。学生也肯定会哈哈大笑,教师边写“laugh”边说:“You''''realllaughing.”这样增强了教学趣味性,改善了课堂气氛。这可是板书设计中的重要因素,能决定你板书设计的总体水平来。
(三)色彩。如果说简笔画是“催化剂”的话,那么色彩就是“兴奋剂”。许多学生厌倦了色彩单调的板书,特别是英语中这些弯弯册曲曲的英文,用学生的话说,就象是看“天书”,没意思,不想看,看不懂。如此下去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时色彩就会发挥大作用了,那鲜艳的色彩就象一个个兴奋点,图文并茂的内容能形象的表达单词或课文的内容,学生也会精神振奋,思维活跃起来。我想他们钟情于“多媒体”的道理也在于些吧!那么我们又何尝不可吸收一些“多媒体”的优点来呢!在课堂中让学生做些小游戏,开展一些情形对话等活动。一来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堂,二来可以弥补板书中没有声音没有动作的不足,与你设计的板书相辅相成,其同构筑美好的四十五分钟。这样不也成了“土制多媒体”教学了吗?
实践才能出真知。接下来让我们付诸行动,还是以另一个课为例,在课堂中展示本人设计的板书,具体如下:
第一步:先呈现一个庄园背景。教师边用简笔画快速勾勒出小山、小树、小鸟、草地、小屋,边介绍“Thisisafarm.(这是一个农场。),接着进行师生对话:“what''''sthis?”。“It''''s......”。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问基础较差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增加其自信心,并可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非常顺利地拉开了教学的帷幕。
第二步:引入新事物。教师用彩笔画一只小胖猪的简笔画。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不断地问:“What''''this?”。教师可抓住时机导入新单词。“Themeatofitispork."。写出“pork”单词在旁边。然后进行正常教学这个单词。接着边在黑板上画“cabbage(卷心菜)”、“carrot(胡萝卜)”、“tomato(西红柿)”等蔬菜,边跟学生说:“Itlikeseatingvegetables.”此时还可以把准备好的小图片或实物都拿出给学生们看,让学生熟悉单词,并能让他们跟实物对上号,日常生活中如果他们再看到此物就会又联想起这单词来,这样学生才会轻松掌握。
第三步:回归重点。在第二步中导入“presentation”已基本完成,但是板书还没有与挂图联系起来,没有形成一个整体。这时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请学生自己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挂图内容,进行一些“情形对话”,也可以请学生担当课文中“蔬菜”的各个角色做些小游戏。在此间教师适时的插入来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Whoislivinghere?Annislivingherwithherfamily.What''''retheydoing?Now,let''''slookatthispicture.(现在让我们看挂图。)接下去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整节课的教育任务出色的完成了。
关键词:艺术设计办学特色
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教育部对原有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一次较大幅度的调整。其中,将原属于工艺美术范畴的装潢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整合,设立了一门新专业——艺术设计。由于市场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这也使得该专业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一门迅速发展壮大的新专业,国内绝大多数院校均纷纷开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已有1100多所大学或学院设有艺术设计专业。
然而,当人们的头脑渐渐冷静下来,回顾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历程,却不难发现,伴随着中国20多年来经济的巨大发展和社会的激烈变革,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也在经历着一场爆发性的突进。今天,无论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数量,还是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数量,还在以几何倍数激增。办怎样的艺术设计院校,艺术设计教学如何展开,培养什么样的艺术设计人才成为摆在许多人面前的问题。这其中,对艺术设计专业办学特色的研究是许多学校正在艰难探索的课题。这是因为,一方面在开办艺术设计专业之初,许多学校对此并没有明确的思路,只是觉得有生源,市场又需要,因而一哄而上,唯恐错失发展良机;另一方面,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涵盖了原有的装潢、室内设计等多门专业,因而许多学校在开办艺术设计专业后,不从实际情况出发,人云亦云,大家千人一面,以至于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方向成为大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主流方向,课程设置也是大同小异,大家几乎按照一个模子在培养学生,结果是平面设计、环艺设计的学生满天飞,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可言。
那么,如何在艺术设计专业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呢?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先从特色谈起。
一、关于特色
关于“特色”一词,《辞海》中并无解释,只有对“特”字的释义。“特”是多义字,其中有一种解释是“独”的意思,出自《庄子·逍遥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引申为“专一”。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认为,所谓特色,应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有特征或标志。换句话说,特色就是与众不同,是在相互比较中凸显出来的。特色既是一种差异,更是一种优势。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所谓办学特色,是指优于其他相关学校的独特品质,是一所学校办学历史的沉淀,是传统和风格的长期积累。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教育模式、人才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
放眼世界,我们不难从发达国家中找到实例。如同美国多元的社会文化结构,美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呈现着明显的多元化状态。各个学校有着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如我们既可以看到像耶鲁大学艺术学院这类重视学生思辨能力、个性、社会参与意识的精英教育模式,也可看到类似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设计学院一样设在理工大学氛围中的重理性、重功能的艺术设计教育,当然还有在纯艺术氛围中的艺术设计专业,如库帕联盟等。正是这些形形、各具特色的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广泛选择的余地,也为社会的需求提供了广泛的专业人才。
二、准确定位是寻求办学特色的基本前提
笔者认为,研究“办学特色”,必须把握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准确定位。而定位,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具体而言,就是要懂得取舍。只有通过对各自学校具体情况的客观分析,做出较为理性的定位判断,才能逐步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以笔者所在的湖南商学院为例。首先,关于学校情况的分析是:建院时间短,办学历史不长,学校名气小;但学校为典型的商科类院校,所开设的专业与市场接轨较紧密,如市场营销、广告学等,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在艺术设计专业办学过程中,学校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劣势(学校名气小,报考生源质量不太高,学生在起跑线上就比对手要弱),因而并没有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因为如果这样做,很有可能不但在专业素养上赶不上人家,毫无优势可言,而且又会丧失发挥自我的某些特点和长处来形成差异甚至于形成比较优势的时机。与此同时学校也看到了自身的优势,即处在学校大的商科背景下进行艺术设计专业办学,可以努力使艺术设计专业与现代商科的各个分支、专业相互渗透和交叉,形成优势互补,并产生一种交叉学科的新优势。如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方向,就是将艺术设计与广告学、传播学及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的知识相互渗透、交叉,从而形成了具有湖南商学院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办学模式。在具体办学过程中,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有意识加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传播学、广告学等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和鼓励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完成专题作业及参加专业竞赛时与广告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合作,使其在发挥各自所长的同时又能取长补短,学生的整体策划与创意、表现能力显著提高。如由湖南商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和广告学专业学生合作创作,主题为《雅倩佳雪防晒霜——躲避不是办法》的平面广告作品在全国9000余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2004年度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唯一全场大奖,充分显示了专业办学的成效。除此之外,艺术设计专业和广告学专业学生合作创作的一系列作品自2004年以来多次荣获国内外知名专业广告竞赛(如美国ONESHOW等)各种奖项,在国内广告业刮起了一股旋风,甚至于被业内人士称为“湖南商学院现象”。可以说,艺术设计与广告学专业的交叉融合,成为湖南商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办学的一个亮点。正是有了较准确的自我定位,经过十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湖南商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特色正逐渐突显出来。
三、比较优势是突出办学特色的关键
如果说准确定位是寻求办学特色的基本前提,那么,制定合理的定位策略,创造差异,从而体现出自身的比较优势,是突出办学特色的关键所在。就艺术设计专业而言,突出办学特色就是要避免在专业建设中的“大而全”“人云亦云”和“随大流”,要突出重点方向,要与众不同,要努力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的状态。这也就是说要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先从某一个方向寻求突破,而后带动其他方向的相应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不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特色。而这种特色一旦形成,就会在教育市场上形成一面旗帜,就会铸造成自己的品牌,就会更容易被教育市场认可而形成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就会形成“产出——有效产出——资源回笼——有效产出”的良性循环,并在这种良性机制下推动专业建设跃上新台阶。
以英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为例。不少院校十分注重与当地产业相结合,为服务地方经济培养人才,同时,又各自形成自己的专业学科优势与办学模式。如英格兰中央大学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的家具专业、珠宝专业,考文垂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交通工具、汽车设计专业,伍尔弗汉普顿大学的玻璃、陶瓷专业都是地方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同时又是服务与地方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拥有巨大市场需求的特色专业。
实际上,在我国,也有不少院校在艺术设计专业办学过程中通过准确定位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专业办学特色逐渐显现。如湖南工业大学(原株洲工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前身为1985年在全国首创的包装设计专业,其在专业办学过程中敢为人先,20余年来,始终坚持走有特色的办学之路,高举包装大旗,以包装艺术设计方向为重点突破口,结合学院工科背景(特别是结合了包装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较好地打造出了“包装设计”这一品牌。今天,该校培养的包装设计人才已遍布全国各地,有的也已经成为我国包装设计行业的精英。
民办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在转型前基本是依托校内资源来培养,换句话说就是将学生圈养在学校进行教育,既让学生脱离生活在艺术,也让学生的艺术失去现实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渠道狭窄,没有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也没有丰富的校外合作资源。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生涯基本都是在学校度过,而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转型前的民办高校在实践教学课程方面还无法满足课程设置的需要,学生的艺术设计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难以有效掌握设计流程,没有紧跟市场需求艺术素养。
二、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有效应对转型发展的策略
1、重新定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
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艺术设计领域不但产生全新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维,也必然出现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如何使得艺术设计教育与时代特征相吻合,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性,增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就必须满足市场需求。民办高校未来发展定位就是为什么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定位也是应用技术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提升技能。随着社会的演变,艺术设计人才不再是纯艺术设计,还要懂得运用各类技术。
2、拓宽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途径与渠道
民办高校难以克服的发展资金受限问题,难以满足艺术设计专业的科研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可以通过与校外资源协同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拓宽培养人才的途径与渠道。校外协同可以体现在校-校合作,与实训设施和条件比较好的公办院校,实现资源共享机制,比如说与艺术类高等院校合作;也可以校-企合作,与艺术设计类公司或艺术设计中心合作,实现利益共享机制;鼓励艺术设计师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设计博览会或者艺术设计大赛,突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建设好校外合作平台,建设友好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合作平台,将学生的创意挖掘,通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展示。
3、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与教学方法
传统的艺术设计理念已经被新技术所突破,新兴技术的发展迎来了各类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艺术设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但是传统的培养在注重技术的时候忽视了对于创意的开发。增加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认知的机会,让学生了解真正的而艺术,强调能力培养的实践实训,设计实验性教学活动,通过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团队设计作品、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设计贴近生活,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掌握设计流程与技巧。
4、重视艺术设计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菌纹;花斑木纹;花斑木;抽屉拉手
真菌在木材上生长使木材着色形成花斑[1,2],这个着色过程形成的图案具有别具一格的自然特征,因此长期被人们因“物以稀为贵”应用于反应不平凡魅力的工艺场所。人工培植花斑木也逐渐成为国内一种获得高档新型木质装饰材料的途径[3]。由此,一般将花斑木表达为经真菌形成着色的木材的统称[4]。花斑木的理念在北美洲及欧美国家十分受欢迎,人们对花斑木的美赞不绝口,花斑木及其工艺品供不应求,十分出众的作品还受到收藏家的青睐。但在国内很多领域还没有应用,现将其试用于实木抽屉拉手的设计当中。为更好地探索可靠的花斑木木质抽屉拉手的批量生产技术条件,从已积累与掌握的数据及资料出发,研究适合的艺术设计路线,以期与后续的技术设计“反哺”式地共生发展。
1花斑木纹的形成与特点
花斑木是由真菌引起木材着色形成具有变幻莫测美丽斑纹的木材。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形成的花纹不影响木材的美感,这样的花斑木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然而在木材上通常只能够形成较小幅面的花斑木,仅仅可以做一些小物品。在它的横切面和纵切面上,常常有各种带线性肌理。这些线状纹理的颜色与木材的基调往往不一致,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呈现暗色,如黑色、黑褐色或黄褐色等等,形状也不规则。图1为天然花斑木及其制品示例。
1.1易形成花斑的树种与生态条件
理论上通过人为诱导,花斑纹可以在任何树种上形成,都能成为“花斑木”(如图2所示)。而由于阔叶材木素含量低、更易白腐,花斑纹主要出现于其上。阔叶材里材色较白,心材抽提物含量低的树种更容易形成花斑纹,这样的树种包括桦木、槭木和山毛榉等[5]。花斑木是由木材和花斑菌通力合作形成的,花斑菌所需的必要条件与一般的真菌一样,有营养物质、空气、温度和水。其中营养物质由木材提供;花斑菌不需要太多的氧气,需要1.5~10mmHg(即199.983~1333.22Pa)的氧气压即可存活[6],但是氧气太低会限制真菌的生长。适合各种真菌生长的温度虽稍有差异,但大多数适宜的范围为(10~40)℃[7]。通常真菌适合在含水率20%~50%的木材里生长。真菌的培育与选择而言,Robinson等筛选出多形炭角菌[8],何海珊等已初步筛选了一些形成花斑木的真菌,包括炭角菌属(4种)、蔡氏轮层炭角菌、扩散炭角菌、拟茎点霉、粘束胞霉等。
1.2花斑腐朽对木材性质的影响
产生线状花纹的一般是白腐菌,白腐菌在许多阔叶材上都具有漂白效果,腐朽的部分呈均匀的浅色。白腐菌主要降解木素,在木材的细胞壁里也会形成轻微的染色。在形成花斑木的过程中,真菌的腐朽速度不能太快,理想状态应该是真菌仅仅依靠木材本身的营养物质,而不是依靠分解木材的细胞壁,因此,最能够满足要求的是白腐菌。然而,木材的发白并不完全是木质素的降解产生,当真菌在不同的木材上会有不同的表现,如Trameiesversicolor,一种最常见的白腐菌,它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分泌的白色菌丝而不是去木质素作用。这种腐朽效果没有褐腐严重(相对于重量的损失来说)。强度的损失比褐腐发生得慢,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白腐导致整块木材完全不能利用。染色真菌是非腐朽菌,因为他们不会导致木材细胞壁主要结构成分的降低,而是利用木材里的糖和低分子碳水化合物。染色真菌能改变木材的冲击韧性,通过纹孔增加木材的渗透性。这种作用能使木材更快的吸收水分而导致更容易腐朽。
2典型花斑木纹实木抽屉拉手的艺术特征
与其它产品设计一样[10],对本课题的研究从造型、色彩、肌理等三个主要方面入手。
2.1造型
抽屉拉手的造型形态通常是多种形态要素的综合体。其中包含了功能、结构、功能、色彩、装饰等多种形态,这都是造型的外在表现。而实木拉手的基本形态要素包括点、线、面等。
2.1.1点
几何学里,点只有位置没有大小。但形态学的“点”不仅仅具有面积的大小,同时还具有“形状”和色彩。点的造型具有相对概念,面积、体积相当于整体而言较小,感觉上就与几何学上的点类似。如拉手,就家具整体而言具有“点”的性质,但单独对拉手进行研究,拉手就可能具有“线”或“面”的性质了。点的构成有三个方面的因素:成为“点”的条件;点自身的色彩和形态;点的构成,即点在形态中的排列和位置。如图3所示,该款实木柜子的7个拉手全采用形态各异、人工培植的花斑木纹实木材料,根据柜子的技术要求安装而成,拉手各自成形态而又按“约定”的排列形成了符合审美的节奏。
2.1.2线
线,在平面上有长度与宽度,在空间中有粗细和体积。在几何学里,线是由点运动形成的,只有方向。与点一样,线也是相对的。如长条状的拉手;桌子的腿脚;相对于整体面积、体积比较小,感觉上与几何学的“点”类似。线同样具有三个方面的因素:成为线的条件;线自身的形状、色彩;线的构成,即线在形态中的排列和位置。如图5所示,根据常见的实木拉手的“线”,可有选择地在拉手的某个面进行花斑纹的培育。
2.1.3面与体
根据“面”与“体”的定义与内涵,可知若相对地只讨论单个拉手的形态,则其自然具备相应的“面”或“体”的形态特征。图6是将花斑木薄片镶嵌进拉手的艺术效果,其具有典型的“面”的特征。
2.2色彩
色彩是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与功能、造型、装饰、结构等其他形态共同塑造了的独特的魅力。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形态的美观,设计中离不开的是色彩设计,完整的设计应包括色彩设计。实木拉手的色彩可分为固有色和人工色两种,而人工培植的花斑木纹实木拉手的线状纹理首当其冲地存在人工色,然而为更好地彰显“天生丽质”的自然美,不妨保留拉手的固有色。
2.3肌理
木材的肌理与树木的生长过程息息相关,通过图1-图6的示例可知,培植获得的花斑纹主要以线状纹表征,而由于真菌的生存特性,这种线状纹的变化及其最终呈现出的肌理效果一般比较随机。当然,后续的研究中可根据真菌的生存习性进行有目的的诱导,从而使的线状纹理达到预想的效果。在艺术设计中,肌理通常可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等两种。上述内容可知,为了更好地提升拉手的价值感,可更多地保留其固有色的特征。因此,花斑木纹的实木拉手的视觉肌理尤为突出,而其触觉肌理则满足实木产品的一般特征。
3小结
通过对实木抽屉拉手的造型、色彩和肌理的研究,提出人工培植花斑纹以提升实木拉手价值感的艺术设计概念性方案。就其造型而言,可重点考虑“点”型和“线”型两种形态;就其色彩而言,可着重保留其固有色;就其肌理而言,可就视觉肌理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获得人工预想的肌理效果或感受。
作者:邓远园 罗蓓 何海珊 沈华杰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参考文献:
[3]何海珊,伍建榕,邱坚,等.花斑木菌种筛选[J].林业科学,2014,(50)5:118-123.
[4]甘昌涛.花斑木制备与形成机理的研究[D].昆明:西南林业大学,2013:16.
[6]郭梦麟,蓝浩繁,邱坚.木材腐朽与维护[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12.
关键词: 民办院校艺术设计类本科生 毕业论文 指导方法
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是每个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必经之路,也是他们这四年来设计学习生涯的一个总结。对于民办院校艺术设计类本科生这一特殊群体来说,论文与设计往往使他们绞尽脑汁,烦恼不已。那么,艺术设计系的教师如何指引他们交上满意的答卷,为四年的学习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呢?我结合实践教学经验作出探索,旨在找出适合民办院校艺术设计类本科生的论文指导方法。
一、民办院校艺术设计类毕业论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针对民办综合性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通过实际教学指导实践,我总结出了民办综合性院校艺术设计类的毕业生在论文方面存在着以下种种问题。
1.有一小部分学生重设计而轻论文。
这与许多学生头脑中存在着重设计轻论文的观念有关,平时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认为论文无关紧要,只要设计能过就行了,有的甚至认为自己是设计师,不屑于将自己的设计理念、构思过程用文字表达出来,认为艺术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有的学生不按规定的时间完成初稿,对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不予以理会,从而使毕业论文的质量不高。
2.大部分学生文化底子弱、写作功底差。
大部分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对于论文有心无力。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高考中属于艺术类考生,总体文化考分普遍偏低,而入学后,大部分时间都侧重专业技能学习,对《艺术概论》、《中外设计史》等专业文化课程普遍学习热情不高。这样的学习态度导致毕业论文写作理论功底较差。如有一学生论文题为《浅谈中外卡通发展史》的论文,首先这个选题就有假、大、空的潜在问题,中外卡通发展史本身已经是一门历史,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事实,这些事实是一些真实性的记录,而不是谈出来的,这是假。而大呢,中外,包括中国和国外,而国外包括各个大陆上的国家,卡通包括卡通人物、场景、剧本等,题目选题范围太大,自然就难以写得详细,从而产生了空的问题。
大部分学生写作基本功底差,语言表达不清晰,结果论文颠三倒四、牛头不对马嘴,连自己都看不明白。对自己所要论述的观点不能从几个方面分清条理来论述,也分不清主次。如谈“古代龙凤纹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重点应在“运用”上做文章,但学生却用大半篇幅来解释什么是“龙凤纹”、“龙凤纹的由来和历史”,等等,而对龙凤纹究竟如何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运用”却聊聊数字,草草结束,还没说到重点就没有下文了。
二、民办院校艺术设计类论文指导探索
针对民办综合性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通过实际教学指导实践,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
1.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提高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这一点对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来说尤其重要。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端正学生对毕业论文无所谓这一错误认识,让他们了解到毕业论文质量如何会影响整个毕业设计过程。
2.加强写作训练。
可以结合专业课学习,进行针对性的小论文,重点在于寻找相关资料和建立个人论点,对论文字数和规范性要求不高,但应符合论文的基本格式。以包装设计课程为例,学生独立确定主题、选择材料、制作1―2套包装成品;以论文形式完成相应的课程报告。具体报告可能包括“设计背景、设计构想、设计形式、材料应用、后期问题、市场定位等”。通过应用和分析促进学生对设计基本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够用更理性和研究性的方式对待设计,对于学生独立参加各种比赛、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相当有益。另外,文献检索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找学术资料非常重要,因而在二三年级阶段有必要开设文献检索课程。
3.实行理论与实践现结合的模式。
为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让论文内容更充实,同时也是为了提高毕业生综合能力和毕业设计的质量,应当实行理论结合实践的操作模式,即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还要完成与设计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毕业论文的写作。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在论文中大篇幅是对自己设计的一个阐述,相当于一个完整版的设计说明。这个设计说明字数要求在3000字以上,其他格式及具体要求与普通本科论文要求相同。这种模式通过对作品的创作过程、构思和材料等方面进行阐述,形成论文,由于都是自身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因此说明详尽、到位,能够很好地阐释设计思想,不仅可以弥补毕业论文无话可说,毕业设计说不出口的缺陷,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抄袭现象,提高毕业生论文与设计质量。
4.加强指导环节。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老师的指导十分重要,只有在论文写作的各个阶段及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在写作时才能避免走弯路。如:选题时要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要大小合适,便于操作;修改文章时主要从调整结构、充实内容、修改文字等方面进行。
总之,民办综合性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有其特殊性,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作为艺术设计系的教师,我们应当因材施教,针对其特殊性制订特殊的指导方法。毕业论文与创作的指导不是一成不变、完全一致的,每个高校需要不断地改革、尝试、总结,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操作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苏凤,王兴亮.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思想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
[2]田蓉辉.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0,(0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板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264-01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直观的板书设计既引人入胜,又能陶冶学生情操,能为学生提供具体、鲜明的视觉形象,使学生所学知识内隐的特点外显化、简单的结论过程化、零乱的内容结论化。那么,小学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又有哪些特点呢?笔者经过教学实际总结,认为有如下特点:
一、突出课文主题思想
例如:《我要的葫芦》一课,教学重点是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葫芦都落了。二、再现课文的情节和难点
在教学篇幅较长的文章时,教师应抓住文章情节和难点进行板书设计,这样,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内容简明化,便于学生接受,具有利于揭示文章起因、经过、结果,引导学生从这些情节中去读、分析、归纳。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有条不紊。
这个板书设计能直观地把《蜘蛛》一文的重点和蜘《蜘蛛》板书设计蛛捉虫的情形再现出来。更直观地从板书设计上看出捉小飞时一下子,捉飞蛾时,抽出丝来把它缠住,捉甲虫时最难。
三、突出课文顺序
如《画鸡蛋》一文,如果给学生介绍达 芬奇是一个画家,接着又讲他学画时老师对他的指导,再讲他开始学画时,老师反复让他画鸡蛋的意图,他不理解并向老师提出疑问;再次又讲老师对他的教育,老师指出他认为画鸡蛋容易是错误的------终于成为大画家。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在思路上混乱不清。
运用直观的板书设计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可以化难为易,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合法的教育机构应该具备三证:教育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及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不幸的是,98%以上的培训班都处在无照经营的状态当中,也以少数的一些培训班打球,以公司或工作室的名誉来进行招生及培训。究其原因,美术高考有很大的季节性,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也就三五个月,加之教育,工商,公安部门未能协同打击,为培训班开展游击战提供了广阔空间。只有少数规模做大了的培训班,集训期学员两百人以上,为了拥有相对比较固定的教学场所,不得已才去申报三证。拥有三证的培训班,从学生的管理及教学上来看相对比较完善。而学员在30人以下的培训班,很多连用一张A4纸打印的管理制度都没有,其管理水平及管理效果可想而知。这应该是贵州省美术设计类生源质量相较于其他省份较差的原因之一。
二、教学人员的技能及师德良莠不齐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师傅一桶水,徒弟一碗水”,教学人员的专业技能,对学生水平有直接关系。为了方便表述,本文将培训班的教学人员分为:教授型教师、少壮派教师、艺术家教师、高中美术教师和业余教师几个大类。教授型教师,特点是大学教授,或副教授,担任培训班的校长及主讲教师;学员的专业基本功相对较强、培训班的规模不大、学费高、基本没有管理、录取率不高,办学时间长,师德很高。教授型教师的优势是长期的教学经验、扎实的技术功底、以及在美术高考改卷中的话语权使得光环魅力无限,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生源数量相对比较稳定,在教学过程中以教给学生的艺术基本功而不以应试为目的,所以录取率一般,但是学员一旦进入大学,学员的优势,一下子就能显现出来。劣势也比较明显,教授在大学中都有着他们自己的教学及创作任务,能分给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肯定有限,在白热化,职业化的竞争中,他们主观上为了自身的名誉,也不愿意培训班过于发展壮大,所以一般维持在20-50人的规模。学费较高,一般2000-3000元每月。少壮派教师,特点是专业能力较强的刚毕业的大学生、或在校大学生担任主讲教师;学员的应试能力非常强,只要经过2到3年的发展,他们的规模都能在50名学员以上,是培训班的中坚力量,学费高,有管理及激励学生学习的方法,录取率高。在“考起大学才是硬道理”的快餐文化中,“学生的成绩就是他们的生命线”,少壮派教师以满腔的热血和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专业教学当中,他们研究各个学校的考题,以及各种能够快速提高考试分数的方法与技巧。而且他们与学生的年龄差距不大,心理上易于与学员沟通。所以学生的画面效果及考试能力在短期内会得到明显提升。学费方面的特点是在开办培训班的前期,学费较低,一般为500到1000元每个月,而当他们名声大起来,规模变大之后,学费会大幅度提升,有的甚至会超过教授型教师的学费。培训班的名声就是他们生存的根本,为了培训班的招生名誉,少壮派教师的师德也不错。艺术家教师,特点是创作能力较强,一般由一名到三名艺术家组成,学员数量少,录取率低,学费低,办学时间短。这个群体的教师,艺术创作能力较强,一般是35岁到50岁之间,在经济上和名声上还未成功的职业艺术家,艺术气息浓厚,按照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来进行教学。调查中发现,一开始他们带了三五个喜欢画画的学生,在高考中好像基本都考起大学了(含三本及大专),在未扩招的年代里,这是很成功的战例,在巨大的利润空间下,他们投入到美术高考的培训潮流中,结果基本都因为艺术家性格上的某些特点、没有管理,学员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但缺乏考试能力,所以,录取率较低。一般3年以后。又恢复到在自己的工作室中带三五个学生的状态。这个是教师群体的师德有待考量,比如教师与学生,发生恋爱关系或性关系的案例,时有发生。高中美术教师,特点是只以自己所在高中的高一高二学生基础培训为主,生源数量稳定,学费低、培训班办学时间长。高中美术教师,占着其天时地理人和的诸多优势,生源以自己学校的美术爱好者为主,因其是中学第一线的教师,在学校里,有着沉重的教学任务,所以他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美术高考的培训的集训上,平时收着较低的学费,用业余时间做最基本的基础培训。高二结束后,学生就背上行囊,家中经济条件好的,到北京、杭州、广州、重庆进行专业培训,经济条件一般的,也会选择到少壮派教师的培训班参加集训。只有数量极少的,家中经济条件极差的,才会选择跟原来的老师继续学习。业余教师,特点是,年龄两极分化严重,学员数量少、录取率低、学费低,培训班寿命也是两极分化严重。这个群体的教师,年龄较长的,一般是美术爱好者,画了三五十年的画,有不少的收藏,不懂教学,因学员数量少,也无需太多的管理,凭着几十年的人脉积累,倒也有十来个个学员跟着他画画,培训班寿命很长。年龄较小的,一般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美术爱好者,家中经济条件不错,对艺术有狂热的爱好,是一位或某几位大艺术家的狂热粉丝,租个房子就开办培训班,开口闭口学师,临摹大师的作品,梦想成为大师,培训班的办学时间,当然可想而知。
三、解构了的单一教学,向技术化、职业化方向畸形发展
扩招前美术考前培训班教学的培训方式是:以美院附中,或大学开办的正规教学为主流,民间散落的少量美术考前培训为辅的方式。但扩招后,附中培训模式面临着:扩建、资金、教师数量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与日益增长的美术考前培训需求形成主要矛盾,民间美术考前培训,在这样的市场前提条件下,也就如雨后春笋,大量出现、发展及壮大。原有大学招生模式是凭作品报名,通过初试复试方式来进行人才选拔。但这样的方式,招生成本过高,效率过低,非常不适合大规模的考试要求,所以中国所有的大学招生,被迫走向了“极简主义”的道路,原有的写生方式,被改成了默写或画照片,以节约模特费、静物费及静物的购买、保存及摆放的人工成本。在高考指挥棒的挥动下,近十年来,不管是贵州的美术专业联考,还是各大高校在省外设立的校考,都遵循这样的模式。贵州的美术考前培训也向技术化、职业化及教学的多样化的方向迅速发展。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授型教学的培训班为代表,因为是教授上课。所以基本能遵循艺术教学的规律,让学员逐步从静物、人物,风景的临摹、写生中逐步地进行艺术基本功训练。相对来说,这一部分学员,基本功相对扎实,进入大学后也能较快地适应大学的教学。技术化、职业化的教学模式,以少壮派培训班的教学为代表。由于国家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所以他们在教学上,完全自主安排。在缺乏课程规划的情况下,教学目标完全针对高考,服从高考指挥棒的指向。他们研究各大美院及其他高校考试的试题、高分试卷,及快速提高画面效果的速成法。传统教学法,在它们的解构、重组下,变成了“中国特色”的教育方法。比如在素描的教学过程中,他们可以完全忽略石膏几何形体的写生及临摹,学员从学拿铅笔开始,就直接学习考试的内容----头像临摹,并且,把学习及考试进行了全新的编码,比如贵阳XX美术高考培训班的素描秘籍就这样写到:高分卷的评分标准:紧抓构图、结构、黑白灰。第一,抓构图(5-10分钟)上下左右安排好、三庭五眼要标准,眼睛位置最重要。第二,抓结构(20-30分钟)卡准骨点及转折,三条线:眉弓底线、鼻底想和下巴底线……第三,抓黑白灰(50-60分钟)画好明暗两个系统。暗部,用6B铅笔打底,2B、3B铅笔反复画。亮部用H或HB铅笔反复画……第四,……如此“精细”的编码,特别是对于美术这样一个讲究感觉的学科,对于学科的理论建构,应该说进了一步。但对于当下多数的美术考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方法除了教会学生会背头像外其他没有太多好处。有一位考生,考的是川美的校考,头像写生,他站在正面的位置上,却“写生”出了完美的侧面头像,结果,这位学员经过3个月的“背诵”学习,考起了川美。在色彩教学过程中的编码,更是到了“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地步。比如说画一个苹果,老师会先教你画一个上大下小的苹果外形,然后将这个苹果分成8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对应着老师调好的色彩,学员只需要将这8个色彩填到相应的位置。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训练的学员,只需要3个小时的时间学习,就可以画出一个个完美的苹果,从单个苹果的效果上来看,不少超过老师画的效果,甚至达到范画的水平。换句话说,学生学的不是“美术”,而是填空。老师调好的颜色,价格当然很贵,在考试前,一个32格装满颜料的颜料盒,300元1盒。而同等体量的颜料。绝不超过20元。努力学习了这样精准编码的学员,可以仅通过2到3个月的专业学习。完全可以考起专业美院或重点大学。但是这样的教学,“缺失了附中对学生感受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的综合培养。”
四、结语
以树之外貌打造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有形载体。因此,教室的环境布置就成为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将树的外貌特征融入到教室环境的设计中,让视觉上的冲击带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
绿色的运用。走进教室,最先感受到的是绿色带给人的平静和舒适。绿色条纹的窗帘闲逸地垂在窗户两旁,绿色的小柜子整齐地码放在墙壁的一侧,绿色的校服在学生身上显得格外醒目。绿色可以平复学生浮躁的心绪,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叶片的运用。叶子的造型多种多样,精致而独特,正好起到装饰、美化教室的作用。柜子上树叶形状的小标签、黑板上树叶形状的评优栏,还有墙壁上树叶形状的照片框,每一个微小的设计都体现着师生的匠心独具。
枝干的运用。树的枝干为果实和树叶输送水分和营养,它的挺拔承载着生命的意义。一面白墙、一块黑板都因为有了枝干的装点而变得生动而有意义。
优美舒适的教室环境给学生增添了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从而增强了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用树之品格建设班级精神文化
剖析树之品格,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悬崖峭壁,都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默默地生长着。学校依托树的坚强品格推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感染、激励学生。
确立班级文化。班名以树名命名,班徽设计借助树之外形,班号浓缩树之品格,班标、班规、班歌、班训也都与树之特性紧密相连,蕴含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为班级文化建设指引了方向。
开展班级活动。举办各类以“树育”文化为主题的班级活动,既有助于营造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班风,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开展班会评比,各班围绕班名设计、组织班会,学生通过绘画、讨论、表演、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本班别具特色的“树育”文化活动;开展手抄报比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班级文化建设,各班组织了以“树育”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构思,最后形成了一张张具有“树育”文化色彩、内容丰富实用的精美作品。此外,班级还以“树”为主题,组织了绘画、诵读、歌唱、小话剧表演等活动。
活动的过程就是激发学生情感、刻画心灵、指导行为的过程。每一次的展示都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意义。
顺树之天性建设班级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良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所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只有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上,才能彰显出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效性,真正达到以树育人的目的。天下万物的生长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育人和种树的道理是一样的。因此,在行为文化建设中同样要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不能凭着主观愿望恣意干预和灌输。
制定班规,指导行为。班规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承受能力和实际需求,要让大家认可并切实可行。这样,才能起到制约和指导学生行为的作用。
尊重差异,顺道而为。要尊重差异,不整齐划一、不拔苗助长,不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特长为代价去换取暂时的学业成绩,应该帮助他们自然、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线;造型与装饰;艺术花板
序言
线,是人类最古老的造型艺术语言。康定斯基认为:“在几何学上,线是一个看不见的实体,它是点在移动中留下的轨迹。”用线造型,以线立骨在中国绘画中有重要的特殊意义。
线,它是艺术世界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是装饰艺术和各种造型创作表现的载体。装饰线造型:线条作为基本的绘画语言也是一种视觉语言,在绘画中,线的运用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复制,还是思维符号,是独立、有生命的。作为直观视觉意义上的线,它还是一种具有塑造形体的表现力,同时是表达意向念,思想,情感的手段。线在装饰艺术花板造型、装饰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尤为突出,它体现出创作者在艺术花板造型、装饰中的某种理念、创作灵感。纷繁复杂的各种造型与装饰无不基于线的构造与演变。
1线的节奏与韵律
艺术花板是现代装饰常用到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常用的装饰花板基本呈现特征大概可分为两类:镂空花板和浮雕花板。其中线造型在镂空花板中的表现是平面二维的。线条的本质属性是平面二维的。平面二维性或称为表皮性,依靠雕刻刀或钻头,手工或激光雕刻机器对木,金属等表面进行装饰处理。有阴刻和阳刻两种。往往只有一个面进行欣赏。这种花版讲究刀法,力度和线条的完美结合。在镂空花板艺术创作中,木板镂空后产生的正形或负形就相当于绘画作品中的线条,是花板艺术作品的生命,体现线条性格和韵律。
远在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代,线条已经显示出二维艺术的平面表现能力。战国时期,出现了用“线条”绘制的帛画人物,发展到顾恺之,吴道子,黄宾虹,齐白石等各代名家的平面二维绘画作品中,无不以线条的变化和线条的气韵生动而构成,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独立线条的节奏与韵律,二是整幅画面线与整体的节奏与韵律。
(1)独立线条的节奏与韵律。线条的长短,疏密,交错,层叠,浓淡,虚实,呼应等,形成二维空间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在画面中,讲究线条和谐的应用与排列,利用系列符号的程式手法将纷繁杂乱、模糊抽象的物象规律化,条理化,具体化。浮雕花板不是本文的重点,暂不详谈。
四川邛崃文君酒店的文君花板设计,将线条的二维表现艺术达到高度概括、精炼、明确的程式化。文君故事是《史记》记下的唯一的一个情节完整的爱情故事。故事浪漫动人。在设计平面稿时,线条所呈现的风格与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线条已远远超出简单的塑造形体的要求,成为表达情感,意念,思想的载体。
二维平面中,线条不仅可以构筑起自然物的形、质和空间,蕴育了画家的主观情思。形成一种形而上的追求。如:陈老连的“高古奇亥”顾恺之的“春蚕吐丝”等都是完全超越物象之范畴,超越画家的情感范畴,进入审美层面。
(2)线的整体空间的节奏和韵律表现。线条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之外,在整体空间的装饰中,设计师对空间的线条和花板的线条的节奏与韵律,需要很好的衔接与考虑。文君酒店运用艺术装饰花板作为门的装饰手法,镂空的花版门与酒店的建筑装饰设计能很好的融合。一路走过听着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闻着文君酒的醇香,看着精心制作的文君艺术花版,艺术气氛与情感都达到一种融合。在酒店公共空间,镂空花板的艺术形式视觉效果强烈而突出,提升了酒店主题文化。
2线造型的抽象与具体的表现力
作为造型艺术的线,它在造型中要体现的是对装饰花板造型的丰富表现力。
线在造型时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同样是一根直线或曲线,创作者可以通过其长度、曲度、方向的改变来处理成成千上万种起伏不定的线,将这些形状各异的线进行有机的组合处理,就可以产生异常丰富的造型,用以表达创作者的设计意图、创作思维。一件成功的花板艺术作品,它的造型应该体现与配合创作者自己独特的个性。线形的流畅、形体的起伏、面的转折及相互关系,作者都在有限的空白里发挥了自己的独创性,一方面,它通过造型的轮廓线来构成形体;另一方面,是通过造型上两组交叉平行直线来增强造型形式感。其造型充分而理性的应用了线的各种处理方法,通过他们各自力量的对比、方向的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形式来构造整体,营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一方面以直观的线与抽象的线同时存在于某一造型设计中,其设计充分运用和体现出了抽象与具体两种概念线的相互并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作品以“人物”形为基准的外轮廓线,构成飘逸,柔美的造型特征,它转折明快的折线所表现出来的正是抽象的线的概念与内涵,而作品运用花,装饰人物,浪花,传统的花窗的元素组合构成形体块面的转折及线条疏密的变化,表现了抽象线与直观概念线的相互并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各种元素的组合构成了作品内在美的本质。另一方面,线造型的表现功能及表现魅力,产生了作品的内外空间既虚实、阴阳空间。一条条粗细不同,流动、畅达的线条将作品进行有机分割,使作品具有无尽的流动感和生命力。从作品各个角度来分析,造型体面的转折,面与面之间的界限,整体各部分形体与形体之间的分割,以及作品自身的外轮廓线,这些都体现了线在花版中的具体应用。再次,线在造型时表现为确定与不确造型可以随着欣赏角度的不同而在视觉上产生改变。基于以上线在花板艺术造型中无穷魅力及丰富的表现力,创作者灵活应用直观与抽象这两种不同概念的线,使两者有机紧密结合,对于传达创作者的创作思想、意图,启发创作者的创作灵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作为一对似乎矛盾的造型要素,在实际的创作中,不论任何一件作品都不可能是由绝对直观的线来构成,更不可能是由绝对抽象的线来构成,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统一于艺术作品中的。
3花版线造型与技术工艺的关系
传统木雕花板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体现出中国人民特有的文化精神与审美趣味,体现出中华民族追求至善、至美、至真的精神。装饰花版是现代装饰与工艺结合产生。一定的装饰品格、形式、风格的形成,直接与一定的工艺技术,工艺规范相联系。所谓工艺规范,是工艺材料与工艺技术和工艺过程的一种限定。
(1)工艺材料的限定。材料,无论是自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都有自己的质的规范性。在设计时必须遵循它,适应它,把握它,在把握内去改造、利用,使其造型、成型。如文君花板运用高密度冲纤板,运用雕刻机切割,由于冲纤板的密度很高,限制了线条的连贯性,花板阴刻,要求线条互不连接,并不超过一定的长度以保证花板的一定强度和雕刻的适应性。
(2)技术条件的限定。工艺规范的形成,除来自材料本身的制约之外,很重要的另一个条件是技术条件。文君故事花板在设计时就考虑到雕刻刀是机械化,不是使用人工雕刻,在很多细节的地方需要线条高度概括,也给设计的艺术性的体现提高了难度。
工艺不仅影响装饰,还能产生一定的装饰形式。工艺本身就成为一种装饰方法和装饰形式。线,作为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段,具有强有力的表现力。随着工艺材料的更新,技术条件的提高,线造型在装饰花版中会创作出更多更有艺术性的作品。
4花板艺术创作的新趋势
第一步: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板书设计
我见过很多教师教学用书里的教案中没有板书设计,而在教案后面附有板书设计,且与教案不配套,这样的板书形同虚设,教师用这样的教案上课时,附在教案后的板书设计是写不在黑板上的,这样的板书设计实属床底下躲雷公――无用,教师应该在上课的过程中,按教学的各个环节,逐步把设计好的板书写在黑板上。伟大导师曾教导我们说: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其实,板书就是个纲,纲出现在黑板上,学生对所学的课文才有整体感知和把握,学生在自学时就明白了自己要学的内容是什么,以及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即通过学习后自己要学到那些知识,懂得什么等。可见板书是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缩影,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有助于引导学生自学和检验自学是否达到板书要求达到的目标,
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板书不仅能直观地显现课文的特点、表现手法及写作手段,还能直观地显现课文的脉络,教学设计的脉络,课堂教学过程的脉络。怎样才能设计好板书呢?教师要熟悉课文后,把课文的各部分内容和所含的知识及教学目标,通过化复杂纷繁为简明扼要,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做为板书设计写在教案中,如同教学论文的提纲一样。上课时,教学那个环节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后,让学生概括出所学的主要内容及所获得知识和感悟做为板书写在黑板上,也可以把教学内容做为各个教学环节的自学提纲,先由教师工工正正书写在黑板上,辅导时,再让学生总结出所获得的知识及感悟也写在黑板上做为板书。这样的板书才有助于教师教和学生学。
第二步:化板书设计为教案
1.首先给学生讲一些板书的基本知识,介绍一些板书类型。如结构图板书,形体板书,文字符号板书,整体板书,局部板书等等。打开学生创作思路,掌握科学方法,找到切入点。
2.将自己设计积累的板书样式择优制成电脑课件,集中向学生展示。营造一种氛围,激发他们对板书的兴趣,鼓励他们树立信心。
3.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板书设计要因人因文而异。
因文:依据课文提供的形象、道具、意境、结构、线索,选择适宜样式。比如议论文大多适合设计结构图式的板书;记叙文大多适合设计形体板书。像《小橘灯》可以以“小橘灯”为形象依托;《驿路梨花》可以以“路”或“梨花”为形象;《爱莲说》以“莲”为载体。
因人:发挥自己的优势或特长选择设计样式。书法好的同学可以设计以文字、符号为主的板书;想象力丰富的同学可以设计以形体为主的板书;有美术特长的同学可以设计简笔画板书;电脑玩的熟的同学可以用电脑制作。这样板书设计就不再是个别人的活动,而真正为所有同学开辟了一个展示个性的广阔的创造空间。
4.写解说词。给自己设计的板书写一二百字的解说词,说出设计意图,讲清符号图形代表的意义,便于大家评议。
5.搞展示。一是课堂上通过投影展示,由同学自己操作并解说。另外办专栏、搞展览、出小报,互相观摩,互相启发。总之,给每个学生“发表”的机会,共同提高。例如,在一次区级研究课上我讲的是《向沙漠进军》,有的学生就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两种方式及其严重后果用动画展示给大家,在风沙的侵袭下,沙进人退,其荒凉之景催人泪下,使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被深深地震撼了。
实践证明了学生搞板书设计,是语文学习兴趣的又一个触发点。从学生角度看,好像是一向被掩饰着的积极性一下子被释放出来了。最初学生都在课后做,慢慢地陆续走到教学计划的前边。他们舍得花时间读书,有的为了搞出自己的“精品”,真正把书“翻烂”了。这主要是因为学习由原来机械式接受转到自主式学习,学生感到了做学习主人后的轻松。从老师角度看,旧的师生关系被打散,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真正建立起来,老师独霸课堂的现象自然消退,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悄然形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板书设计;基本要求;形式美
板书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浓缩课堂内容、概括知识体系的重要作用,是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互动的良性载体,因此,小学语文板书的设计不仅是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一门值得研究的教学艺术,对课文的学习重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
小学语文板书要想兼顾概括性、辅、启发性的特点必须符合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突出课文重点
教学重点是教学的主要教育内容,因此,板书的设计书写要能够突出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分析整理出层次分明的条理,同时通过板书的设计体现出课堂教学内容的中心思想以及艺术特点。
2.重视文体
根据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板书的设计要根据文章的文体进行具体的设计选择,如,叙事的文章要从故事情节进行设计,议论文要从论证进行设计,而诗歌或者戏剧则要从意境和矛盾冲突上进行设计,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够合理发挥板书的作用。
3.设计规范
板书作为学生与老师进行沟通的有效载体,它的规范性也影响了学生的书写习惯,因此,小学语文板书的设计要注意规范,不能有错别字的出现,同时语言逻辑要符合语言的要求,即使是在板书的构图上也要符合审美的习惯,不能过分随意。
二、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的形式美
1.整体美
好的板书在整体上观看不仅要思路清晰,让一看就知道哪些是课堂重点,哪些需要重点记忆,同时板书的书写格式、书写位置也要符合构图的艺术。
2.图形美
好的板书要像一幅画一样,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在板书的设计过程中要重视板书机构的图形美,利用文字、符号、图形等形式将书本上的内容形象化,在板书中融入老师的审美情趣,通过直观形象、造型优美的板书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色彩美
诉之于听觉的语言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这是人所共知的。课堂语言也如此,话说出口,转瞬即逝。诉之于视觉的板书填补了这一空白,二者可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教学板书可谓是一种可视语言,对于学生来说,好的板书,既是智慧的凝聚,又是艺术的结晶,能给予学生美的享受,更能给予学生启迪。在思想高度的指导下思考,得来的要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很多。板书,对于教者而言,即是教者的思路,所展现出来的即是学者的备忘录,综合起来看,板书应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一、类型
由于语文体裁、结构等不同,设计板书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线索型:这种类型主要适用于散文体裁,因为学散文一定要抓住线索,一线串珠,线有了,就可顺线数珠了。如《荔枝蜜》一文,线索为“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设计板书时,就可以抓住这条感情线索归纳为“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美蜜蜂―变成蜜蜂”精炼成四个字“厌―看―赞―变”,具体内容抓住四字生发。
2.要素型: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这两种文体的要素是教学重点,因此,板书设计可以从要素入手,根据要素设计板书。如《谈骨气》,(1)抓住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2)找论据,理论论据是中华民族是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事实论据是三个动人事例。据此设计板书,层次清晰,有理有据,达到理解内容、明确结构、掌握方法的目的。
3.中心型:有些课文的板书设计,可以从全局出发,从整体考虑,抓住文章的中心设计板书,同时通过板书设计,归纳文章的中心,二者的关系是:中心是板书设计的依据和基础,板书为中心服务。如《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写了三种动物:狮子、蚊子、蜘蛛。其中蚊子是主要动物,它有一胜一败,胜在知己知彼,败于骄傲自满,这样比较,寓意显而易见,那就是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最终失败,板书设计如下:
战胜 败给
狮子 蚊子 蜘蛛
骄兵必败
4.段落型:这种类型的板书,可用于对比型、并列型的课文。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烈日和暴雨下》、《有的人》等。这种板书的好处有:一是增强对比效果,二是突出文章结构。
二、特点
成功的板书,不是教师在黑板上信笔勾画,也不是随意涂抹,而是教师根据课文类型的特点,经过深思熟虑后设计出来的。如果说课文是一座建筑的话,那么板书设计就是一张图纸,好的板书应具备以下特点:
1.精炼:板书与讲解一样,贵在“少而精”。少则得,多则惑。板书应该做到少书,精书。语言的精炼是用最少的文字传播最多的信息量。板书精炼应该是用最少的文字,表示尽可能多的内容,好的板书使学生易领会易记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切忌一节课一黑板,无主次、无重点地随意书写板书。如《荔枝蜜》一文主线就是四个字:厌―看―赞―变,对应的,我总结为四个字:蜇、喝、勤、做,而且前后构成因果关系,整个板书八个字便形成了一个统一体,学生容易记忆,容易接受,乐于接受。
2.新颖:所谓新颖,并不是脱离课文另辟蹊径,而是根据课文内容,从内容上、形式上变化,做到既不脱离课文,又不局限于课文,给予学生形象直观和耳目一新的感觉,甚而让学生默默赞叹,暗暗叫好。(1)形式新颖。如我教《范进中举》一文时,写范进听到自己中了以后喜极而疯,一句三顿:“噫!好了!我中了!”给这部分设计板书时,打破段、层、中心、次序等常规,用很多箭头同指一个圆圈,一个箭头代表一种感情,有a辛酸,b屈辱,c兴奋,d半信半疑……多种感情齐聚圆圈,圈内就是六个字“噫!好了!我中了!”,学生一看马上明白,范进那根脆弱的神经是受不住多种感情的挤压的,他必疯无疑。
(2)内容新颖。如讲《老杨同志》时,我打破以往教学常规,设计了一段板话:
农会杨主席,检查闫家山
初次把锋交,问题被发现
恒元出主意,秦家吃派饭
老杨原则强,老秦犯了难
通过拉家常,矛盾底揭穿
互助不互助,模范不模范
深入打谷场,样样皆能干
为民敢碰硬,贴心又贴肝
板书中既有几个场面,又有主要人物活动,还有矛盾冲突,同时人物性格也突出了。另外,学生感到新鲜,这样既不落俗套,又激发了学生兴趣,一举两得。
板书的设计应是内容与艺术的和谐统一。板书存在的价值在于它的功能性,即辅助完成教学任务,这也是最基本的功能。但板书不是文字、符号与色彩的简单组合,而是教材中的深入内容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创造,并按照一定的艺术结构布局规律勾画出的直观图形。一个科学而美观的板书,从视觉上要给学生清晰、顺畅、整洁和明快的美感,始终使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饱满的情绪和浓厚的兴趣,从而促进记忆,发展思维。在设计板书时,只有做到内容与艺术高度统一,才算是成功的板书设计。
关键词: 板书设计 板书形式 艺术 教学效果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好的板书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因此,教师在运用板书时,应精心设计,使用多种板书形式增强教学效果。
一、“提纲式”的板书
“提纲式”板书就是将一堂课或某部分要讲的内容精心设计成一个个问题以提纲方式写在黑板上。这种板书主要是根据教材内容的顺序设计的。比如,在复习《文化生活》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知识考点时,可以将本课的主要内容以提纲形式写在黑板上。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3.中华民族精神特征
4.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5.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这种形式往往能直观地把全部主要内容体现出来,帮助学生将平时所学的零碎知识聚合为整,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高听课的效率,同时有助于学生进行复习。
二、“表格式”板书
这种板书就是将某堂课或某部分讲述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写在黑板上。它的特点是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它往往利用表格使复杂的知识层次化、条理化,使学生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概念,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解《生活与哲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这一内容时,就可以通过这种板书形式进行比较。
三、“结构式”板书
这种板书是用直线、括号和框线将某一课或某一部分知识和知识间并列、包容、因果演进等逻辑联系形象地表达出来,使所教内容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例如,讲解商品价值量、使用价值量、价值总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之间关系就可以运用这种形式。
这种板书形式比较适合进行系统复习,效果良好。
四、“渲染式”板书
这种板书是对于需要强调的重点,在黑板上用渲染法将字体放大,还可用彩色粉笔书写,创设情境,强化重点,巩固记忆。
五、“关键性字词”板书
这种板书就是为了突出关键处,主要的是有助于理解知识的关键性字词,可用少许彩色粉笔画图勾线或各种符号,这种色彩差异的明显标志是能点化知识重点,分化知识难点,突破知识关键,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不可只图形式,摆样子“画蛇添足”。如果满黑板五颜六色,不但不能突出关键,反而会使学生眼花缭乱,分散注意力,影响视觉效果,也使得教学效果削弱。
以上几种板书形式,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交叉进行。混合式板书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它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表现力,而且在多数课堂中均可应用。
优秀的板书设计,是每个教师所向往和追求的。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由于要求不高,随意性强,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失误,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1.杂。书写杂乱,排列也无条理。
2.空。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寥寥几个字或只留下课题、框题,甚至不着一字,学生课后难以复习、巩固知识。
3.乱。层次不分,条理紊乱,缺乏内在联系,破坏了授课内容的连续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甚至乱点乱圈、乱涂乱画。
4.散。板书不能突出中心、重点、要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茫茫然不知所措。
5.满。黑板上密密麻麻全是字,拥挤不堪。学生分不清重点和要点,甚至因整堂课在记笔记而无暇思考、看书。
6.草。写的字犹如龙飞凤舞或模糊不清,学生不得不花费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推测、辨认或互相询问,甚至哄叫,影响课堂教学,削弱听课效果。
7.错。在板书过程中会出现书写不符规范的字,或写错别字,或写漏了字。
板书设计是一门艺术,艺术是讲究创造的,是需要教师花费心血进行构思、提炼、创新的。一堂艺术性的板书设计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1.字迹要认真、正确、清晰,符合书写规范。同时字体的使用要注意适应学生的特点,分别主要采取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2.语言要确切、精当,言简意赅、一目了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长篇大论,面面俱到,其结果适得其反。
3.板书具有直观、形象、条理、概括的优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主线清晰、枝蔓有序。
4.重点突出,简明扼要。要求教师精选板书内容,使之能突出教材的重点、要点,并且在书写时要简明概括,不要太冗长。一堂课后,通过板书就能纵观全课,了解全貌,抓住要领,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5.逻辑性要强。在板书中能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能体现出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
6.板书设计应注意整体效果,合理布局。板书可分为主要板书和辅助板书(副板书),主要板书与辅助板书应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密切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决不可满板乱画,使板书杂乱无章。
7.形式多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特点,设计好多种板书形式,增强趣味性。充满情趣的板书设计,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拨动着他们的心弦,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增强思维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总之,板书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主要手段,也是备课的主要内容,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月秀.板书的作用.
【关键词】 传统历史教学;精华;新课改;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01
自2004年以来,伴随着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传统历史教学的批判之声不绝于耳。传统历史教学真的是洪水猛兽一无是处吗?传统历史教学在新课改的大潮中真的毫无用武之地吗?历史昭示我们,对待传统因素必须“吸其精华,踢其糟粕”,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那么,传统历史教学中究竟有哪些值得新课改借鉴的精华因素呢?本文仅从注重构建通史知识体系、注重讲述法、注重板书设计以及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谈谈传统历史教学精华在高中新课改中的新应用。
一、注重构建通史知识体系
众所周知,旧课程的历史教材一直采用通史体例,受其影响,传统历史教学在课堂上十分注重历史现象发生的前因后果、历史史实之间的前后关联等,因此学生所学到的史实是比较系统、扎实、有条不紊的,这也是符合认知规律的。而新课程高中历史必修教材采用的是专题史体例,它完全打破了时空界限,构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全新的必修模块和25个专题。几年来的实践表明,这种体例虽然有助于学生把握历史的主干知识,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角度洞察历史,但是由于教材内容的跳跃幅度大、知识综合性强、中外关联度大,所以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比较吃力,所掌握的史实也是比较脆弱的、零散的。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借鉴了传统历史教学的成功做法,在专题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通史知识的渗透,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例如在讲到必修1政治文明史第一单元新课时,我引导学生把中国古代史分为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宋元及明清六个阶段,并大体上明确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从而为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奠定了必要的通史基础。在高三总复习时,我又以通史为线索,以历史阶段为依托,把书本中的考点按时间顺序逐一对应到某一阶段中去,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本阶段的专题内容。例如以宋元时期为例,其主要阶段特征: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本阶段的相关考点包括:
必修一(政治)——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元朝行省制。
必修二(经济)——农业:租佃制盛行;手工业:瓷都景德镇,棉纺织业兴起等;商业:纸币交子;打破坊市界限等。
必修三(文化思想)——思想:程朱理学;科技:三大发明的成熟;艺术:宋四家书法;文学:宋词和元曲
选修一(改革史)——王安石变法
实践表明,有效的通史知识教学,对于学生迎战新课程高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见,传统的注重通史知识体系的教学在新课程中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注重采用讲述法
讲述法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是最常见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这是因为,历史具有过去性的特点,许多遥远且枯燥无味的知识,只有通过教师娓娓动听的精彩表述、引人入胜的激情介绍、扣人心弦的感人讲解,学生才会听得津津有味,才会领会要旨。相反,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只能让学生昏昏欲睡,感到厌烦。当然,传统历史教学因为老师讲得过多,因此被戴上了“满堂灌”的罪名。虽然如此,我认为在新课程中仍然可以大有作为,这是因为,新课程历史教材尤其是岳麓版的教材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同时还存在大量的历史概念,学科术语,如果没有老师的讲述,而一味的让学生“自主探究”,我想势必会“误人子弟”。因此,在新课程中应该使用讲述法,当然,在新课程背景下讲述法应该是更富有启发性、探究性和更具感染性的,同时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使讲述法焕发异彩、锦上添花。比如在介绍科学家袁隆平时,我播放了《感动中国袁隆平》的视频;在讲述工业革命时,我播放了《大国崛起》专题电视片》……
三、注重板书设计
传统历史教学十分注重板书设计。这是因为,主题鲜明、条理清晰的板书设计不仅便于学生课堂笔记,而且便于学生课后自主复习,同时教师工整优美的板书还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给学生一种在书写方面潜移默化的好的影响。遗憾的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尤其是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注重板书设计的理念逐渐为世人所忽略,课堂上工整优美的粉笔字板书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精彩纷呈的历史图片,眼花缭乱的历史镜头,……由于课堂容量大,学生根本来不及做笔记,偶尔做了一些笔记,也是相当不完整和缺乏条理的,这样的课堂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课后复习的最佳依据就是课堂上的笔记。当然,传统的板书设计也是有局限的。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破解这一问题。即在设计PPT课件时,把板书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备课,让板书设计的效果贯穿上课的始终。比如,在讲述某一问题时,展示给学生的是本课的局部板书;而在课堂小结时,展示给学生的是体现整节课知识体系的板书,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在PPT课件中设计出不同颜色、不同字体的板书,设计出跳跃式的板书等等,以提高学生的视觉效果和教学效果。
四、注重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
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是传统历史教学的一大特色。比如传统历史教学倡导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包括出历史墙报、观看历史电影、举办历史图片展等,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在传统历史第二课堂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采用更多途径以及更新颖的方式让学生喜欢历史,爱学历史。一是在课堂上,如创设温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多举行讨论课,鼓励学生探究问题;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听唱历史歌曲、观看历史短片等等,二是在课外,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史兴趣,比如可以围绕重大纪念活动举办历史报告会,邀请知名专家做讲演;结合重大时政,开展历史小论文征文比赛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新的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在发展,新的教育理念本身仍在探索和发展之中。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形势,我们的历史教学也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发展。但是留住了传统才能留住了根,传统历史教学虽有局限但也颇有精华,我们必须坚持“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的态度,把传统历史教学的精华与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有机整合,推动中学历史教学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