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范文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世界经济格局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方锥体”经济格局下的人民币汇率与财政政策“伞形调控”

 

2010年第一季度,世界经济在复苏的轨道上加速运行。美国经济的各项总量、结构指标和先行指标都出现明显好转,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失业率也开始缓慢下降;欧元区经济则在主权债务危机的扰动下奋力前行,宏观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逐步提升,通货膨胀保持在低位运行;日本经济复苏的势头强劲,自2008年第2季度以来首现正增长,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状态都出现明显改善,通货紧缩的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国宏观经济进入高速恢复期,相较于2009年第一季度的“谷底”,经济增长出现了补偿性反弹,增速高达11.9%,但经济内部的结构性矛盾凸显,经济稳定增长、发展模式转变和通货膨胀预期控制的复合性困难增加。世界经济初步形成了以美国为顶端,以中、欧、日为支柱的“方锥体”格局,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新格局下各方利益调整的纠结点。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定,财政政策需要从总量扩张、快速拉动的方向上回调,强调中长期调控,重视政策效益毕业论文怎么写,借助市场力量的战略性调控框架应得到重视和实践。

一、世界经济“方锥体”格局的形成与人民币汇率问题

随着国际经济的加速复苏,后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格局也逐步清晰。美国作为全球经济、技术和国际机制协调的第一大国仍然是新格局的主导国,中国、欧盟、日本成为新格局的重要支柱,世界经济由传统的美、欧、日“大三角”转化为4个相互联接、相互影响的“大三角”。新格局下,国际经济政策的角力由单纯的国与国互动转变为集团间利益的调整,由单纯的实力对决转化为国际机制与国家利益的协调,人民币汇率问题在这一格局下被放大和扭曲,成为国际金融危机恢复期各方利益的纠结点。

(一)世界经济“方锥体”格局的基本形态和内在机制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带来了重大打击,但从经济规模、技术能力和国际经济规则和机制的控制能力看,美国、欧盟和日本仍然是全球经济最重要的驱动力量(见表1所示)。中国经济率先渡过危机的“拐点”,为国际经济形势的稳定和国际贸易秩序的有效恢复提供了重要支撑,并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快速上升,成为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新格局的重要一环。

表1 2009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规模统计 单位:亿美元

 

国家

经济规模

国家

经济规模

国家

经济规模

美国

142587

日本

50730

中国

49093

德国

33576

法国

26798

英国

21980

意大利

20900

巴西

14820

西班牙

14661

加拿大

13190

印度

12430

俄罗斯

12282

澳大利亚

9200

墨西哥

8663

韩国

8003

荷兰

7942

土耳其

5935

第2篇

经济全球化是世纪变迁的显著特点,它是冷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和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一)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它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它主要表现力世界经济内在联系的密切性和外部互动的包容性。由它释放出来的巨大的世界生产力动能,是推动世界巨变的根本动力。这一历史进程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具有既导向多极化,又导向单极化的双重效应,但主导作用是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既蕴含巨大的风险,更提供历史性机遇,从而引发新一轮史无前例的空前激烈的竞赛,其核心是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在这场竞赛中,必定有一批国家善于抓住发展机遇,采取正确的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地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发达国家可能如此,发展中国家也可能逐步赶上,在大国中会出现此起彼落的情况,但不太可能出现“一国独醒,众国皆醉”的状况。由于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强了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由于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在相互孤立的状态下,而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展开,大国实力发生相应序列位移的可能性与幅度都较以前增大,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另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与作用相对上升。这样,作为全球核心结构的世界格局就会发生力量对比的重大调整。相对上升大国分享相对下降大国原先的影响力,不断创造出新的、多无的力量空间,造成国际关系和大国地位的不平衡转换。正是这种不平衡发展促进了世界大国的多元化,而世界大国多元化正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美、欧、日三足鼎立之势业已形成;欧、美、亚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正在逐步取代战后美国经济独霸世界的时代。在21世纪前期,中国在规模上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世界经济领域的这种多极化趋势,仍然是以经济为基础、经济与政治相辅相成和密切联动的。 经济全球化呈现统一的趋势,而多极化展示分散的趋势,两者似乎是逆向而行、互相矛盾的。实际上,已有学者指”,经济全球化时代是极与极之问逐渐趋向高度依存的时代。过去的极相互割裂,呈绝对性,今天和未来的极是相对的,都是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的一部分,简言之,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是绝对的。

极与极间关系的这种变化是十分深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大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基本战略,参与综合国力的世界性竞争,由干相互依存日益深化,它们的发展,只能依赖于利益协调,不能靠长久地损害别国的利益求得自身的发展。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都面临着大规模金融风暴、全球环境破坏、大量经济移民跨国流动。跨国经济犯罪、国际债务、对跨国公司进行有效监管与约束等全球问题,没有一个大国甚至超级大国能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出路是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合作,其中主要大国问的合作更是至关重要的,全球形势会迫使它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共同致力于建立某种国际协调与控制机制,这使美国难以有效地推行其单极独霸的战略,换言之,在越来越离不开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全球价值分配中政治范围的扩大,以及大国间相互连接、协调与合作的强化过程,已经日益明显。这也增大了美国寻求同其他大国合作的客观推动力。经济全球化需要 世界格局多极化来为它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二) 经济全球化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向刀世纪挺进,自然引起深刻的思考,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双重效应,即除了具有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作用之外,还可能被超级大国用来建立单极格局或单极主导下的多极格局。

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世界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迅速消失,充分的经济信息是市场经济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清醒认识到这一点,率先推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制定“数字地球”发展战略,在上述活动领域抢占高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它的优势地位,并且以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注重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高踞于世界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的顶端。美国力图凭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性技术形成经济、军事、政治与文化力量,主导全球化进程,锁定大国力量对比,在国际舞台上大大拓展按照自己意志自由选择的空间,使世界格局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所要求的全球贸易自由化,无疑将给经济实力最强大的美国提供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在因经济全球化而迅速推进的国际金融(包括国际货币体制与国际投资规则等)和国际贸易制度化过程中,美国握有某种主导权或主动权,对现存国际经济组织及其规则有掌控权。这使美国收益匪浅。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而跨国公司的巨头主要集中在美国。因此,克林顿总统认为全球化趋势会使美国更加繁荣。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世界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美国刻意利用这一进程把西方政治模式推向全球,即通过其占优势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及其影响力,传播甚至强行推行其理念、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布热津斯基就说过:“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加上外部世界通过把中国进一步纳入国际体系而施加的变革压力,也许能导致中国体制的逐渐民主化” 总之,美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维护自己的经济霸权,进而推进政治霸权、军事霸权。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营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战略环境,构筑单极(至少是美国单极霸权治下的多极)格局。世界格局的两种走向何去何从,决定于主要世界大国的战略取向和他们在各种较量中形成的全球核心层次的力量对比结构。 (三) 冷战结束后,人们对世界格局进行了近十年的观察,得出了各自的结论。有人认为,两极格局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的单极格局,多极化只是善良人们的一厢情愿。科索沃的炸弹彻底埋葬了多极化的幻想。有人认为,现在是以一超多强为特征的多极格局,它将长期存在。有人认为,“一超多强”是走向多极化的过渡性格局。笔者的看法是,现在处于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格局的过渡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问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核。乙结构和战略态势,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由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力量对比总是处于变动之中,当量变达到临界点,世界格局赖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就会遭到破坏,格局势必发生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直至形成新的格局。

第3篇

论文关键词:产业转移世界工业中心,规律性,启示

 

一、导论

1、产业转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现象,他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我国目前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有具大作用。产业转移是指某个产业或者产业集群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变动,也就是说由一国或者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移动,是产业区域间的转移,产业转移是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横向或者纵向移动,本质是生产力、生产要素的转移。①

2、产业转移的作用主要有积极的作用和消极的作用两个方向。产业转移的主体不同,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对产业转移的企业或者国家、地区来讲,他的积极作用是延续企业的寿命,扩展市场空间,或者说是为了新的企业进入或者为了产业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对承接产业转移的主体来讲,积极作用是指某些产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产业链的延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竞争力的增强等等因素,也可以讲是为了提高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产业的消极作用是针对承接国或者说地区来讲的,产业转移大体上都是从发达国家或者地区向不发达国家或者地区进行转移,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比如说政治上、经济上。发达国家或者地区都不想让不发达的国家或者地区富裕起来,所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中的产业大都是有选择的、有保留的。这就会造成承接国或者地区在产业结构上有所偏差,在核心技术上产生对发达地区的依赖,市场占有率不高,竞争力不强,使不发达地区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始终受制于发达地区或者国家。

3、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世界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与之相对应的是国际产业转移也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重要纽带。发达国家通过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经济论文,实现了全球战略目标;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了一轮新的国际产业转移,他与以往的产业转移不一样,呈现出产业结构高度化、转移方式多样化、第三产业成为产业转移重点领域等一些新的特征。产业转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机遇。那么,50年代以来发生的4次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呢,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回顾

国际产业转移是随着科技革命的到来进行的,他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或者地区都被卷入到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到目前为止,国际产业转移经历了四个阶段,许多理论界人士称之为“四次浪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的形成,应有两个基本的判断条件:一是国家产业转移时间长,要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二是国家产业转移规模很大,对所有参与产业转移的国家或者地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催生了产业的跨国转移,国际产业转移一方面是为发达国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城提供了历史机遇。(见表1、表2)

表2、1 5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历次的国际产业转移

 

年代

转移的方向及主体

备注

18世纪-19世纪

英国-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历次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总体呈现多层次追赶和相互作用的发展态势。传统产业一般采取梯度转移方式,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往往采取跳跃的方式。由此,发达国家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获得了吸纳优势产业实现经济加速发展的契机论文怎么写。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

美国-日本、德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日本-亚洲四小龙(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4篇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会在北京举行。在论坛第三单元“财政政策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中,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详细解读了当前中国财政政策。

谢旭人说,2011年,是世界各国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将继续恢复增长,但复苏的基础不牢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从国内看,中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但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叠加在一起,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中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复杂。

基于此,中国政府明确提出,2011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中国政府强调要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主要是考虑到世界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我国经济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还需要政策支持。完成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实施的建设项目,启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都需要财政增加投入。因此需要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保持一定的财政政策刺激力度。与此同时,也要根据新形势,增强财政政策措施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虽然今年仍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在政策的力度上要更加合理的把握,今年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进一步有所下降,也降低了赤字率。这样安排既考虑了巩固和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政策的着力点上,更加注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更加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重视稳定物价总水平,同时积极防范财政风险。

201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着重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第5篇

关键词:《世界经济概论》课;教学方法;教学目的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4-0173-02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有了点滴体会。在此,对《世界经济概论》课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索,以此与学界同仁交流,试图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目的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进入了“全球性大规模竞争的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引人注目。《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正确理解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运行机制及发展趋势,世界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发展道路以及世界基本政治经济格局和当代世界主题;增强学生对世界经济的学术动态和前沿的了解,不断吸收新的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使中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培养后续人才。

二、《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中要注重充实新内容

世界经济是发展中的学科,新的事物、现象不断出现,而教材的更新难以跟上实际的变化,所以在讲授《世界经济概论》课时,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要注重充实新内容、新数据资料,紧跟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比如,在讲授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章时所采用的课本中并无东亚共同体的相关知识,而东亚共同体正随着“10+3”进程的推进在逐步构建中。中国是构建中的东亚共同体的一员,作为教师,应该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又如,讲解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现状时,只是依照课本引用2004年的数据就没有说服力,最好引用2007年的数据。必要的数据更新,需教师花费精力去寻找,应尽量使用各国官方、国际组织公布的数据,以保证新数据的来源准确、可靠。

(二)跳出“论点加数字”的传统模式,加强理论分析,做到上下游课程的关联

相当部分的《世界经济概论》教材,甚至不少论文,常常体现“论点加数字”的传统格式――在陈述观点之后,即以数据加以佐证,缺乏理论上的深入分析。在教学中,为了对论点进行展开分析,用数字来加以佐证,确有必要。但若一味重复“论点加数据”的模式,势必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应当用经济理论进行剖析,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教学进行理论升华,使世界经济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性。

同时,还要注意上下游课程的关联性,融进邻近学科的知识。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在教学中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则会使教学内容丰富,理论剖析达到一定的深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从理论上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经济的知识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将学过的课程与《世界经济概论》的学习联系起来,为今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采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藉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的学习中,教师应适当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身处特定的案例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世界能源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三次世界石油危机,并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会爆发石油危机?现如今的石油价格猛涨,会不会爆发第四次世界性石油危机?

另外,案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和实际性。因此,要求教师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合理加工,选出适用于教学的素材,进行修正和更新,使案例适合于世界经济教学的要求。这从另一方面使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高,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四)课堂讲授与讨论并行,口头练习和笔头练习相结合

讨论教学方法提倡教师与学生讨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它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呆板,丰富了课堂的信息量,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网络结构。教师根据教学安排,可适当增加讨论课的次数,提前将讨论的题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撰写发言提纲。在讨论课上,让学生陈述观点,提出问题,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共同学习。

文科的基本功包括“口头”与“笔头”,即便一个人有许多创新的见解、缜密的逻辑思维、搜集了翔实且丰富的资料,但最终要通过“说”与“写”表达出来。经济类专业严格地说应介于文理科之间,因此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要锻炼“说”与“写”的能力。课堂讨论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说”的能力,书面作业或者小论文则是锻炼学生“写”的能力。因此,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中,适当让学生写一些课程作业或小论文,不仅可以训练学生查找、搜集资料的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五)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

在现在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似乎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甚至有的教师整堂课都不用粉笔,都在课件中体现出来。多媒体教学固然有诸多好处,如方便快捷,特别是针对一些烦琐的表格可以直接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便于教师的讲解。但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反映,用多媒体教学有时感觉像放电影,记不住。因此,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中应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制作的课件力求简单美观,充分体现教师的授课内容,而不可全盘用多媒体教学。

在网络时代,教学方法也可以网络化。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素材,如教师在讲授后,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网站,让学生去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申请一个共享的信箱或者网络U盘,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素材放上去,让学生阅读。这些为学生加深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六)适当联系中国经济的实际

我们是中国人,因此在讲《世界经济概论》课时,应适当联系中国经济的实际,这样听者更爱听,教学效果也好些。如谈美国的GDP、失业率、通胀率等时,最好对比一下中国的相关情况。这样更具说服力,也使学生看清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位置,也更好地体现出世界经济的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中国经济腾飞。

(七)教学离不开科研,宜寓科研于教学之中

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不能脱离科研,科研可充实教学内容。笔者在讲课过程中发现,一般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研究过的问题,讲起来不仅内容丰富、思路清晰,而且效果较佳;如本人缺乏研究的部分,讲起课来总觉得十分别扭,费力并且教学效果不佳。因此,作为讲授《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师,要重视与该课程相关的科研,并将其科研成果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可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小结

以上仅仅是本人从事《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工作的点滴体会。由于世界经济学科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碧玉.“世界经济”教学改革探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1,(3):63-65.

第6篇

关键词:《世界经济概论》课;教学方法;教学目的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有了点滴体会。在此,对《世界经济概论》课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索,以此与学界同仁交流,试图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目的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进入了“全球性大规模竞争的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引人注目。《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正确理解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运行机制及发展趋势,世界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发展道路以及世界基本政治经济格局和当代世界主题;增强学生对世界经济的学术动态和前沿的了解,不断吸收新的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使中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培养后续人才。

二、《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中要注重充实新内容

世界经济是发展中的学科,新的事物、现象不断出现,而教材的更新难以跟上实际的变化,所以在讲授《世界经济概论》课时,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要注重充实新内容、新数据资料,紧跟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比如,在讲授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章时所采用的课本中并无东亚共同体的相关知识,而东亚共同体正随着“10+3”进程的推进在逐步构建中。中国是构建中的东亚共同体的一员,作为教师,应该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又如,讲解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现状时,只是依照课本引用2004年的数据就没有说服力,最好引用2007年的数据。必要的数据更新,需教师花费精力去寻找,应尽量使用各国官方、国际组织公布的数据,以保证新数据的来源准确、可靠。

(二)跳出“论点加数字”的传统模式,加强理论分析,做到上下游课程的关联

相当部分的《世界经济概论》教材,甚至不少论文,常常体现“论点加数字”的传统格式——在陈述观点之后,即以数据加以佐证,缺乏理论上的深入分析。在教学中,为了对论点进行展开分析,用数字来加以佐证,确有必要。但若一味重复“论点加数据”的模式,势必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应当用经济理论进行剖析,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教学进行理论升华,使世界经济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性。

同时,还要注意上下游课程的关联性,融进邻近学科的知识。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在教学中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则会使教学内容丰富,理论剖析达到一定的深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从理论上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经济的知识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将学过的课程与《世界经济概论》的学习联系起来,为今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采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藉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的学习中,教师应适当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身处特定的案例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世界能源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三次世界石油危机,并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会爆发石油危机?现如今的石油价格猛涨,会不会爆发第四次世界性石油危机?

另外,案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和实际性。因此,要求教师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合理加工,选出适用于教学的素材,进行修正和更新,使案例适合于世界经济教学的要求。这从另一方面使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高,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四)课堂讲授与讨论并行,口头练习和笔头练习相结合

讨论教学方法提倡教师与学生讨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它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呆板,丰富了课堂的信息量,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网络结构。教师根据教学安排,可适当增加讨论课的次数,提前将讨论的题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撰写发言提纲。在讨论课上,让学生陈述观点,提出问题,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共同学习。

文科的基本功包括“口头”与“笔头”,即便一个人有许多创新的见解、缜密的逻辑思维、搜集了翔实且丰富的资料,但最终要通过“说”与“写”表达出来。经济类专业严格地说应介于文理科之间,因此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要锻炼“说”与“写”的能力。课堂讨论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说”的能力,书面作业或者小论文则是锻炼学生“写”的能力。因此,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中,适当让学生写一些课程作业或小论文,不仅可以训练学生查找、搜集资料的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五)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

在现在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似乎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甚至有的教师整堂课都不用粉笔,都在课件中体现出来。多媒体教学固然有诸多好处,如方便快捷,特别是针对一些烦琐的表格可以直接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便于教师的讲解。但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反映,用多媒体教学有时感觉像放电影,记不住。因此,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中应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制作的课件力求简单美观,充分体现教师的授课内容,而不可全盘用多媒体教学。

在网络时代,教学方法也可以网络化。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素材,如教师在讲授后,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网站,让学生去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申请一个共享的信箱或者网络U盘,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素材放上去,让学生阅读。这些为学生加深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六)适当联系中国经济的实际

我们是中国人,因此在讲《世界经济概论》课时,应适当联系中国经济的实际,这样听者更爱听,教学效果也好些。如谈美国的GDP、失业率、通胀率等时,最好对比一下中国的相关情况。这样更具说服力,也使学生看清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位置,也更好地体现出世界经济的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中国经济腾飞。

(七)教学离不开科研,宜寓科研于教学之中

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不能脱离科研,科研可充实教学内容。笔者在讲课过程中发现,一般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研究过的问题,讲起来不仅内容丰富、思路清晰,而且效果较佳;如本人缺乏研究的部分,讲起课来总觉得十分别扭,费力并且教学效果不佳。因此,作为讲授《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师,要重视与该课程相关的科研,并将其科研成果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可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小结

以上仅仅是本人从事《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工作的点滴体会。由于世界经济学科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胡碧玉.“世界经济”教学改革探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1,(3):63-65.

第7篇

战后以来,区域一体化蓬勃发展。根据WTO统计,截止到2005年11月12日,向WTO及其前身GATT通报备案的区域贸易协定中仍然生效的总计达142个,其中101个是1995年1月WTO成立后备案的。在所有WTO成员中,除蒙古国以外,其他都是一个或多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当事国;协定当事国之间的贸易额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诸领域、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以及国际经济秩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区域一体化过程在全球展开,形式日益发展,排他性日益减少,合作领域日益扩大,从而为全球一体化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论文在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美国和拉美对组建美洲自由贸易区各自所抱的动机及各自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接着对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及其进展受挫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分析了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指出了我国应该采取的几点对策,即调整对拉美出口产品的结构,利用好拉美现有的区域市场优势,与拉美一些国家先行建立自由贸易区,尽快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速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美洲自由贸易区;影响对策

引言

战后的世界经济是以贸易、生产、金融乃至经济政策趋向全球一体化为特征的,而这种一体化又首先以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形式表现出来。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一体化的蓬勃发展对世界经济诸领域、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以及国际经济秩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区域一体化过程在全球展开,形式日益发展,排他性日益减少,合作领域日益扩大,从而为全球一体化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论文在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美国和拉美对组建美洲自由贸易区各自所抱的动机及各自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接着对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及其进展受挫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分析了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指出了我国应该采取的几点对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现象。它首先出现于西欧,其后,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也纷纷仿效。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维纳(J.Viner)于1950年在《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首先引入了现代关税同盟的理论。这一理论成为当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核心。

在维纳提出现代关税同盟理论之后,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Tinbergen,1954年)第一个提出了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他认为,经济一体化是指有关国家贸易的自由化,并将经济一体化分为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他认为,消除歧视和管制制度,引入经济交易自由化是消极一体化;而运用强制的力量改造现状,建立新的自由化政策和制度为积极一体化。

英国经济学家宾德(J.Pinder,1959年)引申了牛津字典关于“将部分合成一体即一体化”的解释,指出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不仅允许商品在它们之间自由流动,而且还允许生产诸要素自由流动,为此消除各国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各种歧视,做出一定程度的政策协调。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Balassa,1962年)在其论文中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定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作为一个过程的一体化意味着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作为一个状态的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强调了静态性质。

前苏联学者马克西莫娃(Maximova,1976年)提出的有关经济一体化的定义认为,一体化是国家经济间发展深层次且稳定的生产分工关系的过程;是具有同类社会经济体制的国家群体框架内的国际经济实体的形成过程,这一经济一体化过程显然由统治阶级所操纵,因而,也是一个商品政治化的过程。这一定义更多的是从政治经济学出发,而不是从国际经济学出发的。

霍兹曼(Holzman,1976年)强调,一体化是一个成员国家间相似产品和同类要素价格一致化的状态。也就是说,经济一体化是成员国间在有关便利的制度支持下货物、服务和要素流动无障碍的状态。这一认识实质上将区域一体化的讨论由关税同盟进一步引向了共同市场的层次。曼尼斯和素迈(Mennis和Sauvant,1976年)的研究则将经济一体化同产业部门的融合,政策和行政的统一联系起来。

马洛和蒙蒂斯(Molle,1988年)强调了经济一体化中传统经济地理因素的重要性。派内克(1988年)的研究则提出了一体化同开放经济及经济相互依赖等观念的差别。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演进的。这一定义所揭示的内涵在于: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显著的标志是成员国之间关税等贸易障碍的消除;其次,谋求最佳的国际生产分工是一体化的根本原则;最后,区域一体化的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国能获取比单独一国时更大的利益。

我国国内的学者们也对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我们对于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产品和生产要素可以无阻碍地流动和经济政策的协调,一体化程度的高低是以产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差别或范围大小来衡量的,从而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有不同的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在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推动和各国谋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主观努力的综合作用下,特定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者组建一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谋求区域内商品流通、要素流动的自由化以及生产分工的最优化,直至形成各国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体制某种程度的统一。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其不同的组织模式。以一体化的目标高低为序,最低层次的是“自由贸易区”(FreeTradeZone)。在这一组织形式下,区内各国取消内部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成员国的对外贸易等各项经济政策仍保持独立。

在自由贸易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关税同盟”(CustomsUnion),同盟内部除了商品自由外,最关键的是建立统—的对外关税,从而在对外贸易政策上取得某种程度的一致。

较关税同盟再高一层次的是“共同市场”(CommonMarket)。除了统一贸易政策外,各国间还实行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的自由流动。

“经济同盟”(EconomicUnion)更进一步在超越交换关系安排的基础上,将协调机制延伸至成员国国民经济的几乎所有领域,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达成一致,并谋求建立基于成员国部分让渡的超国家协调管理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是“完全的经济、政治一体化”(FullEconomic&PoliticIntegration),最终形成一套放大至区域尺度的“国民经济体制”,超国家的管理机构享有相当充分的超国家,从而拥有区域内各国所认可的经济、政治、社会诸领域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过程中,除了以上各项谋求不同层次制度性安排的组织形式外,还出现了另一类更关注功能性目标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即所谓的“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合作方式。其特征首先是开放性,即在谋求区域内的经济合作、经济互补和经济融合中反对对区外国家“以邻为壑”;其次是非体制性安排,即支持为达成经济一体化开展国家政府间合作和设立一体化的辅常设机构,但反对组建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和让渡。

第8篇

关键词:技术转移;国际经济;影响

国际技术转移主要指技术跨越国界的转移活动,包括商业性的、非商业性的转移。

一、国际技术转移对输出国的影响

对于技术输出国的积极影响。1.扩大出口。技术出口可带动设备、零部件、劳务的出口,据统计,技术出口与其带动出口的比例是1:50。2.通过技术贸易,输出国企业走向国际,可以利用国际资源、市场,获取规模效益。3.通过技术转让、东道国资源开发,进口该国资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之需。4.技术贸易使出口增加,国外收益汇回本国,改善国际收支。5.国际技术转移有利于扩大输出国的经济影响力,使本国处于国际分工的有利位置。

对技术输出国还有很多负面影响。1.技术优势丧失。技术具有无限扩张和再造性。国际技术转移使输入国的技术提高,削弱了输出国的技术优势,很多输入国创新能力较强很快在技术上超越输出国。2.造成国内产业的竞争压力和国际贸易赤字。技术输出使国外生产更加廉价,对国内产业造成压力,不利于产业升级的顺利进行。长期内,使输出国产业不能自给,进口增加引起贸易赤字。3.技术研发力的流失。技术输出可能造成研发和人员培养向成本低、效应好的地区转移,导致输出国研发力的丧失。以上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对技术输出国的负面的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可能性大于现实性。

二、国际技术转移对输入国的影响

国际技术转移对输入国来说也有两方面影响。积极影响有,1.通过技术引进,输入国调整了产业结构,增强了产品品种、质量和档次,提高了自给和出口能力。2.进口技术优化了产业结构,加强了各部门、行业间的协调,提高专业化水平,有利于本国的人力、自然、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3.促进科技文化的进步。输入国引进技术过程中,不仅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而且开阔了视野,有助于更新观念及时吸收人类文明的新成果。4.输入国通过国际技术合作,提高本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改善国际环境,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

技术输入的负面影响,1.使输入国处于国际分工的底层。输入国引进的多是过期技术,涉及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产业,导致受制于输出国并且加剧环境污染、能源耗竭。2.多数发展中国家研发力不强,只是拿来主义,国际技术成为国内研发替代品,造成输入国创新力减弱甚至丧失。3.输入国由于机制落后,技术引进适应性不强,造成引进成本过高和资源浪费,影响本国经济其他部门的投资。4.技术输入过程中,输出国往往掌握主动,技术输入国不仅要付高额的成本还往往要附带其他的条件,影响到国家完整和独立。国际技术输入对于输入国,尤其是经济、科技实力较弱的国家,负面影响的现实性超过了可能性。

三、国际技术转移对国际经济关系的整体影响

国际技术转移是一种生产力和资源的在全球范围的再分配,对国际经济关系来说产生了根本的影响。

首先国际技术转移使国际经济关系不断深化扩展。以技术贸易为例,1985年贸易额为500亿美元,2000年则激增至5000亿美元,平均5年翻一番。国际技术贸易增长本身代表了国际贸易和服务的发展。伴随的是是国际投资的增长,从1993年起年均增长达21%。国际技术转移还深化了国际分工。20世纪60年代起,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使国际分工转向产业内。进入90年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使国际分工发展到全球范围产品内的分工。国际技术转移,加强了各国联系,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其次,国际技术转移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1.经济主导权的变化。工业技术的扩散促成19世纪末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德也超过英国成为新的经济大国。二战使大量科学家逃到美国成就了美国经济科技的强大,而美国对欧、日的技术援助、技术贸易,也促进了20世纪70年代经济三足鼎立的形成。2.确立了国际经济秩序。国际技术转移促成了世界经济中心-边缘的格局,北南方技术转移是垂直型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加工厂,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低位置。3.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以东亚为例,日本70年代开始实行的“雁行战略”,将东亚经济产业层次化,各国经济互补,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

最后,国际技术转移促进了各国合作-竞争的加剧。20世纪80年代美日欧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科技发展计划,其背景是国际技术贸易竞争的激烈化。另一方面,现有科技研发费用高、任务繁重,又需要各国合作共同开发。因此,国际经济关系既竞争又合作的状态得到激化。

四、总结

国际技术转移在利弊博弈中,改变了当事国,也改变了国际经济关系。国际技术转移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的影响总体上利大于弊,但弊端不可忽视。当代存在一个矛盾现象,那就是各国技术差距不断加大的同时,国际技术转移速度也不断加快。这一现象可能加剧技术转移的负面效应,输出国可能加强输出限制,输入国可能为输入付出更大代价,进而使整个国际经济关系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对双方来说,加强技术合作、加快国际技术转移制度建设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志军著:《当代国际技术转移与对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2]陈绍荣著:《国际技术转移法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张自如胡晖:《国际产业转移的演变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载《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3期.

第9篇

关键词:技术转移;国际经济;影响

国际技术转移主要指技术跨越国界的转移活动,包括商业性的、非商业性的转移。

一、国际技术转移对输出国的影响

对于技术输出国的积极影响。1.扩大出口。技术出口可带动设备、零部件、劳务的出口,据统计,技术出口与其带动出口的比例是1:50。2.通过技术贸易,输出国企业走向国际,可以利用国际资源、市场,获取规模效益。3.通过技术转让、东道国资源开发,进口该国资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之需。4.技术贸易使出口增加,国外收益汇回本国,改善国际收支。5.国际技术转移有利于扩大输出国的经济影响力,使本国处于国际分工的有利位置。

对技术输出国还有很多负面影响。1.技术优势丧失。技术具有无限扩张和再造性。国际技术转移使输入国的技术提高,削弱了输出国的技术优势,很多输入国创新能力较强很快在技术上超越输出国。2.造成国内产业的竞争压力和国际贸易赤字。技术输出使国外生产更加廉价,对国内产业造成压力,不利于产业升级的顺利进行。长期内,使输出国产业不能自给,进口增加引起贸易赤字。3.技术研发力的流失。技术输出可能造成研发和人员培养向成本低、效应好的地区转移,导致输出国研发力的丧失。以上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对技术输出国的负面的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可能性大于现实性。

二、国际技术转移对输入国的影响

国际技术转移对输入国来说也有两方面影响。积极影响有,1.通过技术引进,输入国调整了产业结构,增强了产品品种、质量和档次,提高了自给和出口能力。2.进口技术优化了产业结构,加强了各部门、行业间的协调,提高专业化水平,有利于本国的人力、自然、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3.促进科技文化的进步。输入国引进技术过程中,不仅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而且开阔了视野,有助于更新观念及时吸收人类文明的新成果。4.输入国通过国际技术合作,提高本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改善国际环境,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

技术输入的负面影响,1.使输入国处于国际分工的底层。输入国引进的多是过期技术,涉及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产业,导致受制于输出国并且加剧环境污染、能源耗竭。2.多数发展中国家研发力不强,只是拿来主义,国际技术成为国内研发替代品,造成输入国创新力减弱甚至丧失。3.输入国由于机制落后,技术引进适应性不强,造成引进成本过高和资源浪费,影响本国经济其他部门的投资。4.技术输入过程中,输出国往往掌握主动,技术输入国不仅要付高额的成本还往往要附带其他的条件,影响到国家主权完整和独立。国际技术输入对于输入国,尤其是经济、科技实力较弱的国家,负面影响的现实性超过了可能性。

三、国际技术转移对国际经济关系的整体影响

国际技术转移是一种生产力和资源的在全球范围的再分配,对国际经济关系来说产生了根本的影响。

首先国际技术转移使国际经济关系不断深化扩展。以技术贸易为例,1985年贸易额为500亿美元,2000年则激增至5000亿美元,平均5年翻一番。国际技术贸易增长本身代表了国际贸易和服务的发展。伴随的是是国际投资的增长,从1993年起年均增长达21%。国际技术转移还深化了国际分工。20世纪60年代起,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使国际分工转向产业内。进入90年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使国际分工发展到全球范围产品内的分工。国际技术转移,加强了各国联系,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加快了经济全球化。

其次,国际技术转移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1.经济主导权的变化。工业技术的扩散促成19世纪末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德也超过英国成为新的经济大国。二战使大量科学家逃到美国成就了美国经济科技的强大,而美国对欧、日的技术援助、技术贸易,也促进了20世纪70年代经济三足鼎立的形成。2.确立了国际经济秩序。国际技术转移促成了世界经济中心-边缘的格局,北南方技术转移是垂直型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加工厂,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低位置。3.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以东亚为例,日本70年代开始实行的“雁行战略”,将东亚经济产业层次化,各国经济互补,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

最后,国际技术转移促进了各国合作-竞争的加剧。20世纪80年代美日欧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科技发展计划,其背景是国际技术贸易竞争的激烈化。另一方面,现有科技研发费用高、任务繁重,又需要各国合作共同开发。因此,国际经济关系既竞争又合作的状态得到激化。

四、总结

国际技术转移在利弊博弈中,改变了当事国,也改变了国际经济关系。国际技术转移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的影响总体上利大于弊,但弊端不可忽视。当代存在一个矛盾现象,那就是各国技术差距不断加大的同时,国际技术转移速度也不断加快。这一现象可能加剧技术转移的负面效应,输出国可能加强输出限制,输入国可能为输入付出更大代价,进而使整个国际经济关系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对双方来说,加强技术合作、加快国际技术转移制度建设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志军著:《当代国际技术转移与对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2] 陈绍荣著:《国际技术转移法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3] 张自如 胡 晖:《国际产业转移的演变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载《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3期.

第10篇

在各国利益分布日益全球化的条件下,如何保障一国利益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并不断发展,是大国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30年来,中国快速发展并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得中国的国家利益迅速跨越了地域限制。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经济与世界相互依赖的程度越来越高,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经济结构上也存在着明显问题。表现在“发展所需资源和产品所需市场”两头均在外,这使得中国经济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凸显,中国国家利益的实现也越来越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制约,因此维护海外利益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方面,中国经济在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不断增大的同时,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大幅增强。1978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为2.3%,到2007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上升到19.2%,超过世界所有国家。比美国高3.5个百分点,比欧元区高6.3个百分点,比日本高11.7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发生在中国人身上的海外安全事件明显上升,海外投资与对外贸易活动等遭遇各种阻力,海上运输安全威胁不断加大。2011年初,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其中利比亚局势最为紧张。中国在利比亚有大量公民,为了维护公民的安全,中国政府共撤回35860名中国公民。

综上所述,如何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议题。而中国学术界对海外利益进行讨论的时间并不长,是伴随着中国在海外的利益受到越来越多挑战的过程慢慢兴起的。

中国海外利益研究路径

中国海外利益是在中国崛起及自身利益拓展过程中出现的,国家利益概念是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的逻辑起点。中国国家利益的概念在1980年以前的意识形态色彩浓重,学术界鲜有研究成果。

冷战结束以后,国家利益研究逐步成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界探讨的重点。随着全球性共同利益增多和国际合作增强,国家利益的相容性进一步得以发展。1990年代后期以来,国家利益研究逐渐成为热点。1999年-2003年是中国国家利益研究的高峰,学者们主要关注点有国家利益的维护与拓展,也有国家利益的战略研究和文化层面的探索。

随着对国家利益理论研究的深化,加之现实的发展,使中国学者逐渐认识到了中国国家利益海外部分不断拓展的态势,对中国海外利益问题的关注与研究逐渐增多。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海外利益逐步纳入到学者们的研究视野,2004年、2005年集中出现了一些关于海外利益的论述,对海外利益的概念和中国海外利益的范畴进行了初步界定,但是并没有达成共识。中国学者很早就认识到国家利益的范围变化不受国土疆域限制,但学术界关于海外利益的论述,缺乏对海外利益各分支领域的深度分析,同时也缺乏对中国海外利益分布现状的描述,以及维护海外利益手段的总结。随着中国国家利益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扩展,深化对中国海外利益的认识,进一步分析中国国家利益的层次和内涵,对于拓展国家利益至关重要。关于中国海外利益的研究成果,散见于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国际金融、资源能源进口、国际制度能力等相关论述中。总体而言,将中国海外利益作为分析核心的文献非常有限,缺乏定量评估,整体战略设计亦极少著述。

中国海外利益研究文献评述

国内关于海外利益研究的成果并不是很多,目前对海外利益的研究大都是以评论文章或学术文章的形式出现。

国内学术界目前对于海外利益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通过整理可以发现,目前学术界对中国海外利益的概念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海外利益是国家利益突破国土界限而形成的,是境外的国家利益,区分为海外政治利益、海外经济利益、海外安全利益和海外文化利益等;另一种观点认为,海外利益不同于国家利益,国家利益仅仅是国家层面的利益,而海外利益包括非国家行为体所持有的局部利益,海外利益这一概念的范畴要比国家利益中的海外部分宽广。

在对海外利益以及中国海外利益进行分析时,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切入点和思考方式。

陈志武在《审视中国的海外利益》一文中指出:“我们以往关于英国海外扩张的历史几乎全是从其受害者的角度来讲的……今天中国也面对如何到海外拓展、到海外开发市场以及到海外找资源的问题,面对当年英国和后来美国、日本所面对的同样的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换个角度来看那些世界历史,要从海外贸易、跨国公司的经营的角度来研究理解他们当时是怎么做的,以及为什么那样做,这样才可能更有建设性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在霸权主义为人诟病的新形势下,陈志武认为中国政府需要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面对四大问题:首先,尽可能地维护并扩展海外投资利益;第二,保护中国在海外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第三,利用好现有国际贸易秩序来保证中国企业的资源供应;第四,中国商品的国际市场拓展。

政府在思考如何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的时候,应该先明确中国海外利益的定义。门洪华与钟飞腾则在《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的历程、现状与前瞻》一文中,对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的历程和现状进行了一个分析,梳理了海外利益概念的嬗变历程,并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海外利益研究的状况进行了梳理和介绍,提出了未来研究海外利益应重点关注的五大议题,构筑了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的战略框架,为今后的海外利益研究指明了方向。五大议题分别为:一、国家利益观念的变革;二、英美日维护与拓展海外利益的历史经验;三、中美日海外利益结构的比较分析;四、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定量研究;五、中国海外利益维护与拓展的战略框架。

苏长和《论中国的海外利益》一文,从国际合约的角度对中国海外利益进行了定义,阐述了海外利益当前面临的威胁以及保护的途径,并探讨了国际制度建设和国家能力建设在中国海外利益维护中的意义。

陈伟恕的《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的总体视野,文章认为,中国海外利益与国家海外利益不同,因前者包括国家层面、法人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利益之分,所以比后者具有更宽的范畴。文章还对如何处理中国海外利益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一些方法建议。

此外,还有3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海外利益进行了分析。一是汪段永的《海外利益实现与保护的国家差异》,文章经过对国外官方文件、智库报告的分析,得出了不同类型国家海外利益界定的层级差异。文章指出,国家实力、国际化程度和对国际事务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的级差影响着各国对自身国家利益、国际定位的认识。这类分析有助于国家准确找到自己的国际定位并确立自己的国家利益,通过实施与其国际地位相符合的手段来维护其海外利益,乃至国家利益。

二是甄炳禧的《新形势下如何保护国家海外利益――西方国家保护海外利益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一文,作者通过对美国保护海外利益所用手段及措施的研究,为中国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现实参考。

三是笔者的《中美两国海外利益对比分析及启示》,文章把海外利益区分为海外基础利益和海外战略利益,并从中美两国海外利益的结构、内容、分布以及维护手段上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对看清中国海外利益维护与拓展的不足。

同时,在硕博毕业论文中也有3篇关注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的论文。暨南大学张志的博士论文《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海外利益的保护与拓展研究》,该文主要关注了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的内容和面临的风险,同时指出海外能源利益与中国能源安全密切相关,文中提出了从油源、油路、油价三个着眼点保护和拓展中国海外能源利益。

外交学院白云的硕士论文《当代中国海外利益拓展及维护初探》,文章对当前中国海外利益的现状进行了现实评估,对建国后中国拓展及维护海外利益的历程进行了回顾与审视,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中国拓展及维护海外利益的几点战略建议。

复旦大学武丽丽的《中国海外利益的发展、威胁及其保护》,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梳理了中国海外利益目前的基本情况,一方面总结概括了中国海外利益的主要内容以及发展成果;另一方面则指出了中国海外利益目前面临的主要威胁。

目前国内还少有对海外利益进行研究的专著,仅有一本是由汪段永、苏长和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海外利益研究年度报告(2008-2009)》。该书以2008年-2009年中国海外利益的状况为研究内容,从海外利益保护的基本界定、核心内容、多边机制和国际责任、国家形象与文化传播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国外的中国海外利益研究

国外学者对中国海外利益的关注度,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增长、对国际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而与日俱增。学者们研究中国的视角逐步从地区、双边关系进展到全球格局层面,对中国海外利益的关注尤其是中国海外投资的关注渐渐浮出水面。2006年以后,国外学者关于中国海外利益的研究渐增。他们对中国经济崛起如何影响世界比较关注,对中国海外利益的研究刚刚起步,研究重心主要放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金融合作、能源资源供应、国际制度能力等方面。

在对外贸易领域,国外关心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由于中国对外投资触及了许多国家在亚非拉的既得利益,国外关注中国对外投资流向及其对东道国的影响,进而把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变化作为分析核心,提出中国实行“新殖民主义”的论调;过去西方国家海外开拓的核心在于原材料供应,因此中国能源资源供应迅速成为西方学者关注的重心,他们全面讨论中国能源、资源需求如何重组世界经济关系,并在此领域杜撰了“中国”的新版本;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能力早就是西方学者的关注点,国外研究在中国参与东亚地区的制度建设上着墨颇多。

纵观目前研究的现状,国内国外对中国海外利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海外利益的概念界定,主要关注中国与海外利益相关的某个方面,事实性较强,数据性分析充分,但综合性不足,整体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

第11篇

关键词 包豪斯 关键性 艺术设计 影响

中图分类号:J1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的飞速发展,现今的工业产品不仅仅只是基本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具有功能性的物质载体,而是逐渐变成了满足人们功能性、舒适性、审美性、文化传承性等多重需求及多重含义的载体,艺术设计产品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设计者乃至使用者的喜好、思想内涵及品位。设计的艺术性和文化附加值进一步加深。艺术设计作为国际竞争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反映及影响着国家工业的发展水平,也反映出国家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更可以作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种形势下,提高艺术设计的整体水平, 对于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很有必要的。

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敢于打破常规体现某种特定的程序原则的艺术学校,该原则的理念就是研究工业时代的外在学习条件并且确定其内在的主要规律,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豪斯艺术设计理念主张以遵循自然和客观的法则为前提,以理性主义为出发点,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强调设计的功能性及实用性,达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本文以包豪斯艺术设计理念和风格作为研究对象,对包豪斯艺术设计思想的形成、发展、意义、影响,以及包豪斯艺术设计理念和风格与我国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标准工业化的大机器生产时代已经过去,但其对随即而来的信息化社会仍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天的艺术设计中继承和发展20世纪艺术设计发展中的文明成果,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引领者世界工业生产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世界经济格局格局发生变化,发达国家的工业设计逐渐庞大起来,其工业产品占据着大部分的国际市场,中国在工业发展及国际分工中扮演的是“制造工厂”的角色,但是其自身的工业设计发展确实落后于自己的生产的,目前中国的工业生产产品很像20世纪初德国工业发展的状态,仅仅局限在大生产当中,至于工业设计层面的例如产品的功能性、审美性都处于模仿欧美和日本的工业设计的阶段,在国际中竞争力差,给人盲目模仿、价格低廉的印象,以至于造成当前中国的设计无法满足生产水平,无法满足人们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对于产品艺术性的逐渐增长的需求的现状。

在这样的现实状态下,工业设计的民族文化体现是必然趋势,工业产品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设计的竞争,而工业设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工业设计理念和风格的竞争。

20世纪初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和实践对德国产品品质的影响、构建和提升并使之形成世界领先的态势,这一事实表明,对设计理念思想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研究不仅是设计学科自身不断完善的基础,而且也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经济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发展前景。包豪斯时代距现在近一个世纪之遥,然而包豪斯工业设计理念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那么,时至今日,包豪斯工业设计理念对当今的工业设计是否有现实指导意义,在我国发展的现阶段,我国的工业设计应该如何改变现状,实现大的突破,这也是包豪斯工业设计对今后工业设计的价值所在,也是研究包豪斯理论的价值所在。

1 研究现状

根据查找和分析后,发觉当年关于包豪斯的研究数量不小,但是多数研究多是针对包豪斯历史的著述和包豪斯单个成员作品的艺术价值分析,或者是仅仅对包豪斯教育体系、课程设置的介绍,很少有文献从美学专业角度分析包豪斯艺术设计理念和风格的论述,更谈不上将之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联系,从中汲取对于中国艺术设计有知道意义的理念精华。

2 研究要求

要想全面系统地研究包豪斯工业设计理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是包豪斯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这就要求研究其历史背景。其次,包豪斯艺术设计的内容及其特征是什么?这一部分我们所要了解的是不同时期,不同的代表人物的作品风格及艺术设计理念是什么,对世界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最后,研究我们应该如何从包豪斯艺术设计你理念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这就要求研究分析中国艺术设计理念的发展现状和包豪斯艺术设计与我国的艺术设计关,包豪斯艺术设计理念对我国的艺术设计有何启发性。

3 研究方法

(1)资料广泛收集与重点标注:通过广泛收集和阅读包豪斯的相关著作,理清资料的类别,从中筛选出符合自己论文要求的信息标注,为自己的论文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2)分析研究:在对其他资料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对包豪斯艺术设计理念加深理解,提炼出对自己的理论有论证意义的思想精华。

4 研究目的

以包豪斯艺术设计理念和风格作为研究对象,对包豪斯艺术设计思想的形成、发展、意义、影响,以及包豪斯艺术设计理念和风格与我国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如何结合当今的社会状况从包豪斯艺术设计中吸收精华,为我所用。

包豪斯艺术设计理念主张以遵循自然和客观的法则为前提,以理性主义为出发点,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强调设计的功能性及实用性,达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中国在当今社会状态下,只有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融合社会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经济学等等相关学科的精华知识与当前的社会大环境来创造产品,才能构建即符合当代艺术设计发展需要,又符合我国民族工业特点的艺术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2] 杨先艺.设计史.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 奥夫相尼柯犬,拉祖姆内依.简明美学词典.冯中,译.知识出版社,1982.

[4] 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林鹤,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5] 邵大箴.西方现代美术思潮.四川美术出版社,1990.

[6] 卡梅尔·亚瑟.包豪斯.颜芳,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7] 钱竹.包豪斯——大师和学生们.陈江峰,李晓隽,译.艺术与设计杂志社,2000.

[8] 约翰·伊顿.包豪斯基础课程及其发展——造型与形式构成.曾雪梅,周至,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9] 王建柱.包豪斯——现代设计教育的根源.大陆书店,1982.

[10] 许沛君.走近大师——康定斯基.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11] 梅琦.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包装世界,2003(4).

[12] 钱安明.包豪斯对中国设计教育影响浅谈(设计在线).

[13] 阿德里安·海斯.西方工业设计300年.李宏,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

[14] 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

全球经济失衡是2005年初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但它已经是在全球连续多年存在的现象,即一国拥有大量贸易赤字,而与该国有贸易往来的一些国家却存在大量贸易盈余。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是,美国日益扩大的经常项目逆差和对外债务,而亚洲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中国对美国持有大量的贸易顺差。全球经济失衡的不断加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世界经济的稳定性

(一)引发次贷危机乃至全球经济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减缓

作为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方面,美国同日本和欧盟经济增长速度差距拉大,主要表现在消费需求和企业投资上。美国由于消费需求旺盛和企业投资增多,拉动了该国经济的增长。相比之下,日本和欧洲的消费需求疲软和企业投资无力,导致日欧经济下滑。鉴于高油价、粮价上涨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不利影响,预计近几年美国消费需求和企业投资都将可能下降,而日本和欧洲在上述两方面可能也不会有好的表现。所以,因需求疲弱和企业投资下降,最终将导致西方经济增速放缓。

亚洲与拉美大都是外向型经济经济增长,对西方经济的依赖性较大,因而受西方经济影响,亚洲和拉美经济增长也将在未来几年出现减缓势头。

(二)导致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减缓

经济全球化使更多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东亚国家和地区凭借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大量转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加工基地。这既是经济全球化下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也是该地区比较优势的体现。美国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和经济扩张的动机:一是为了占领和扩大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中的份额,二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亚洲制造业发展相对迅速,长期把美国作为制造业出口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过度盯住美元,一旦发生金融危机,这些国家和地区就会被到卷入金融风波中。

一般情况下,一国的国际收支通常是不平衡的,平衡只是偶然的情况。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顺差必然表现为另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逆差。美国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严重失衡,从短期来看,这种失衡表现出动态性和持续性。全球经济失衡对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不利影响。全球经济失衡不仅掠夺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成果,而且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盈余不得不投资到美元资产上,作为外汇储备,致使国内经济发展资本严重缺乏,从而美国资本账户盈余逐渐上升,弥补了其不断增加的经常账户赤字。而且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顺差是出口国以贬低劳动力的价值,耗尽自然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许多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同时,也将一些污染型企业转移过来,使发展中国家自然环境受到污染、生态失衡、资源严重浪费论文怎么写。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使处于国际分工低端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过去曾受到保护的许多部门被卷入竞争,一些幼稚产业和基础薄弱产业会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发展中国家边缘化,使这些国家经济遭到侵蚀。

全球经济失衡条件下,美国采取高赤字、高利率、高汇率政策,将扩大国际资本流向美国的规模和速度,从而影响发展中国家资本净流入的增长。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着诸如危机转嫁、货币作陪、货币政策两难困境等风险。在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能源和资源价格看涨的情况下,外商直接投资未来增长可能减速经济增长,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和国内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进而使国内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减缓。

(三)全球贸易失衡加剧了世界经济不平衡格局

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导者,其贸易状况处于有利地位,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推动其经济发展;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处的位置较低,其贸易状况处于不利地位,贸易状况难以改善,其获得的贸易利益份额较小。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状况长期恶化,贸易差额不断扩大,这不仅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短期经济增长,还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长期经济利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分配不均衡,两大贸易集团在贸易条件和贸易利益上的对抗性非常突出。伴随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关系不平衡性的日益变化,发达国家往往借助各种手段来提高发展中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以达到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输出和保护本国国内市场的目的。

全球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因素的差异,而非贸易政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企业的外向型程度不断加深,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市场环境的新变化及成本限制、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对各国对外贸易造成的影响都会导致贸易利益分配的不均衡。

全球贸易失衡的实质是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失衡以及由此决定的各国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权利失衡和利益失衡,是各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不平等的外在表现。它是由美国的内外政策选择、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金融服务水平以及美元在国际的中心地位造成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动荡,世界各国经济普遍受到影响,全球经济体制和模式也深受影响,全球政治格局遭受巨大冲击,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稳定性。

二、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一)影响国际国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当今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这种制度安排的最大特点是:“一个国家可以把整个全球经济体系扣做人质”(Stiglitz,2002)。美元是全球交易结算和储备的主要货币,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汇率在某种程度上与美元挂钩,所以,美国的金融政策时刻影响全球。金融全球化让经济体货币政策自主性大为丧失。与各国的国内货币体系相比,国际货币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它是世界各国间长期实践所形成的一套惯例和规则,体现出较大灵活性和松散性,因而对各国一般不具有强制力。其次,在出现国际经济失衡和金融波动时,各国首先考虑的是本国利益经济增长,使得国际货币体系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

(二)暴露国际国币体系的弊端和不足

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源于美元本位制。二战之后,美国凭借自己在经济和军事上的优势取代英国,又通过没有硝烟的“凯恩斯计划”主宰了国际金融秩序和国际贸易秩序,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体系因其固有的“特里芬两难”矛盾而难以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欧元和日元崛起,对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但美元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地位并没有削弱。20世纪90年来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强劲,美元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储备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绝对优势。

后来建立的牙买加体系是并没有摆脱“特里芬难题”。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货币有充足的流动性,美国只有保持经常账户的逆差,通过输出美元低价进口实物资本和自然资源, 维持本国物价的稳定。美元作为一种信用货币,它的发行不受任何限制,美国可以通过大幅发行美元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贸易逆差,反而恶化了美国的贸易收支,进而加剧全球经济失衡。当今美元本位制与黄金本位制的最大区别,在于美国可以通过无节制地滥发美元进行对外支付。美国又凭借其金融霸权,利用国家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和非对称性,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获取最大利益,维护和促进了美元本位制的运行。

不同历史时期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是由发达国家操纵和控制的,体现的是大国或大国集团的意志和利益,是国家之间相互争夺、相互妥协的产物,本身带有歧视性、不公正性和不合理性。在这种国际货币体制下,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没有平等的参与权和发言权。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意识到由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严重弊端,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要对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

三、全球经济失衡使国际金融风险增大

美国新金融霸权控制着国际货币体系,掌握了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权。它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为所欲为,通过操纵汇率、利率、股票和债券的价格来获取丰厚利润。并通过操纵国际资本流动,进行国际金融投机,支配弱小国家的经济活动。美国的这些行为都对推行金融自由化、取消资本流动管制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构成了严重文怎么写。

(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上被巧取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牙买加体系建立,代之以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发达国家的货币经济增长,如美元、日元、欧元等都具有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而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综合经济实力有限,其货币无论在以前或当前的货币体系下都不具有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抢占先机,获得国家铸币税的特权,通过扩大国内预算赤字和贸易赤字等途径巧取他国财富。另外,多数发达国家采取浮动汇率制,而新兴发展中国家大多实行固定或半固定汇率制。多年实践证明,发达国家的汇率波动比预想的要频繁得多,波动幅度也较大,这种剧烈的波动极大削弱了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给本来就脆弱的固定汇率制以沉重打击,将信贷危机无形中转嫁给发展中国家。

(二)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危机中被掠夺

美国金融霸权操纵国际资本流动,进行金融投机或攻击性的投机活动,由此引起经济动荡和金融危机,金融霸权国家趁机大发“难财”,进行裸的金融聚敛。同时,巨额外债使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危机的深渊,加大了对金融霸权国家的依附性,经济命脉从此被金融霸权国所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对国际规则陌生,在金融领域中的弱点和疏漏极易被国际炒家抓住并进行攻击,造成严重的金融危机。

(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处于不利地位

美国金融霸权削弱或剥夺了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和金融。现行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游戏规则”是在金融霸权国的主导下制定和完善的,金融霸权国家通常是从自身经济的获利性和维护其霸权地位出发而做出一系列制度安排的。霸权国家不仅操纵和控制着国际金融组织,而且把本国的意志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国际金融组织成为贯彻霸权国家意志的有力工具和武器,国际金融组织丧失了国际性和公正性,其功能的发挥也因被金融霸权国家左右而人打折扣,完全是为金融霸权国家的利益服务的。

美国金融霸权削弱或剥夺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主导地位,在制定国际金融规则时,置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于不顾,使所有的政策、制度、规则向少数发达国家倾斜,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第13篇

关键词:《世界经济概论》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F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142-02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进入了“全球性大规模竞争的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引人注目。《世界经济概论》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世界经济的基本理论,了解世界经济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特别要了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还应结合中国的具体问题,从全球经济的角度出发,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更好地为发展中国经济服务。

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深化《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工作的体会,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与学界同仁交流,试图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二、《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与时俱进法

世界经济是发展中的学科, 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会不断出现,而教材的更新难以跟上实际的变化。所以在讲授《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时, 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要注重充实新内容、新数据资料,紧跟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比如,在讲授世界贸易组织一章时所采用的课本中关于成员国家与地区数量的问题时,就应该采用最新的数据;又如,讲到欧盟一体化进程这个问题的时候,欧洲债务危机是当前的热点,作为教师,应该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再比如,在讲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时,教材中欧洲联盟成员国的数据是2004年5的1日,只有25个成员国,而实际上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在2007年1月1日零时正式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已增加到27个。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不注重新知识的传授,学生会感到知识陈旧。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集思广益,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案例要真实可靠,具有典型性,且应该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为此,要求教师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合理加工,选出适用于教学的素材进行修正和更新,使案例适合于世界经济教学的要求。这从另一方面使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高,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二是案例要具备生动性,可激发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世界经济概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因此,教师应适当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身处特定的案例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世界能源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三次世界石油危机,并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会爆发石油危机?现如今的石油价格猛涨,会不会爆发第四次世界性石油危机?等等。

(三)课堂讨论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并行,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它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呆板,丰富了课堂的信息量,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网络结构。教师根据教学安排,选择一些热点问题作为讨论的题目布置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撰写发言提纲,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讨论发言,提高同学们的搜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门头表达和组织能力。

例如当讲到反倾销问题时,结合我国近年来频繁遭遇反倾销的案例,针对中国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组织大家展开讨论;又比如在产品周期理论教学中,提供电子产业的发展历程,学生通过个人分析和小组讨论,探究发现袖珍计算机电子产品从研发到成长在到成熟,基本遵循从美欧日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内地和东盟的产业转移途径,产品的比较优势从技术优势资本优势劳动力优势转移的过程,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了产品周期。

(四)多媒体教学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因其直观性,突破视觉的限制,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同时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加上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逐步打破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授课方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另外,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为了避免用多媒体教学感觉像放电影的现象,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中,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例如把几句话的结论板书在黑板上,不一定就比放幻灯片效率低,因为它节约了操作时间。在复习课的时候,多媒体的大容量是有效率的,但必须注意中间的停顿,保证学生把要点记下来。或者,事先把需要学生做笔记的知识打印出来,课后发给每一个学生,这样就更能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另外,在网络时代,教学方法也可以网络化。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素材,如多媒体课件上传到网上,便于学生自学和课后复习;教师在讲授后,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网站,让学生去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此外,教师将有关的素材放上去,让学生阅读。这些都为学生加深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五)联系实际法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在讲《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时,应适当联系中国经济的实际,这样听者更爱听,教学效果也更好。真正做到:要实学不要空学,要活学不要死学,要真学不要假学。例如讲“对外贸易依存度”这一概念时,可以联系实际谈谈中国过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存在的原因以及影响;又如讲美国的GDP、失业率、通胀率等时,最好对比一下中国的相关情况。这样更具说服力,也使学生能看清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位置,也更好地体现出世界经济的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中国经济腾飞。

(六)多元考核方式法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传统的考试方法是采用“一卷定乾坤”方式,即到学期末举行一次性的考试。它不能了解平时学生学习的情况,也容易助长学生的惰性,甚至到学期末由于考试的科目多而复习时间少,不得不请求老师划考试范围甚至考试期间抄袭作弊……如此种种使得学生向着高分低能而努力。因此,对本课程考核制度进行改革显得十分必要。设置多种考核评价方式,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建立从学习过程、作业练习到期末考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多视角、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如:在一学期中,针对所学的每章课程内容布置作业并进行检查;布置一次学习论文、平时的到课率、平时提问发言等都可以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这种考试方式使学生不处于被动状态,而是积极主动地学习。既能多学知识,也能活跃课堂,使学生的口头表达、写作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小结

以上是笔者数年来从事《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工作的点滴体会。《世界经济概论》由于学科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科特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学习空间,改善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薛国琴.在专业基础课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若干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12)

2.陈亚温.全球化与“世界经济”教学[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

3.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1(6)

4.陈英.论管理案例教学的基本概念[J].济南大学学报,2004(4)

5.邓正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

6.骆祚炎.课堂讨论与案例教学的选题原则及其运用[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

第14篇

论文摘要:人民币币值稳定孕育国际化的新优势;世界需求结构变化孕育企业“走出去”的新优势,孕育制造业竞争力的新优势,孕育我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新优势;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孕育我国加速培育国内消费市场的新优势,孕育我国吸引人才和科技创新的新优势。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使我国发展面临新挑战,但也带来了新机遇,而且这些新机遇正在孕育我国发展的新优势。

准确把握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的特点,是研究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机遇中培育我国发展新优势的重大课题和中长期任务。从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后的形势看,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动向

发达经济体被迫改变负债消费模式。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要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其中,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占经济总量的2/3以上。今后这种基本格局虽然不会改变,但以住房次级按揭贷款形式为标志的负债消费和过度消费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美国消费信贷2010年连续7个月放缓,美国民众的消费习惯有所改变,倾向于更为谨慎。在欧元区,长期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人口老龄化加剧了居民消费的低迷。而且,欧元区各国为了遏制债务危机所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如增加税收、减少补贴等,又对居民消费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日本,2010年前三季度的数据表明,民间最终消费的增长速度低于民间企业投资和货物劳务出口的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仍然疲软。在消费不振的情况下,发达经济体的缓慢复苏更多得益于投资与出口。美国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美元贬值,加上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再工业化”和“出口倍增计划”,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恢复并弱化了经济增长对消费拉动的依赖。2010年前三季度,美国个人消费的增长速度都低于私人国内投资和出口。2010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加速复苏主要得益于出口的迅速恢复。日本的情况也是如此。

新兴经济体开始更多转向扩大内需。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贸易额从2008年的16099.6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的12419.1亿美元,下降了22.9%。2006年和2007年中国商品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8.3%和15.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1个和2.0个百分点;而2008年至2010年,净出口的贡献率依次下降为1.7%、-41.8%和-3.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2、-3.8和-0.3个百分点。相反,内需特别是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大增加。其他新兴市场国家2009年货物出口也都大幅度下降,如韩国下降13.7%、新加坡下降20.2%、印度尼西亚下降14.4%、印度下降15.3%、巴西下降22.7%、墨西哥下降21.1%、南非下降22.7%、俄罗斯下降35.7%。进入2010年,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内需出现增长势头,如俄罗斯1月-10月固定资本投资同比增长4.7%;巴西依靠内需拉动,前三季度实现了GDP同比增长8.4%。

资源输出国开始调整过度依赖资源出口的发展模式。最明显的是俄罗斯。2010年1月-10月,俄罗斯以美元计价的商品进口同比增长30%,出现了进口增速明显快于出口以及经常项目顺差逆转的趋势。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不少资源输出国提高了本国固定资本形成额在GDP中的比重,如沙特从2008年的19.6%提高到2009年的24.8%,印度尼西亚从27.7%提高到31.1%。这表明,资源输出国的发展模式开始发生以增强内生动力为目标的转型。

挑战

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各国纷纷根据本国实际进行政策调整。这些调整有的将使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对我国发展形成新的挑战。

发达经济体消费需求不振使外需大幅度上升的可能性减弱。这主要表现为全球贸易增长势头减缓。2010年以来,全球贸易量第一季度环比增长5.2%,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放缓至3.2%和0.9%。因而,我们对外需快速回升不应寄予过高期望,仍然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从2010年8月以来,美国已经启动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开始酝酿2011年的宽松货币政策。这导致美元对日元等西方货币一路下跌,并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2010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已接近3%。人民币汇率上升,使我国出口贸易企业经营困难,贸易顺差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坚持扩大内需更具有现实意义。

国际初级商品价格出现上升趋势,对我国稳定物价形成新的压力。由于美元贬值和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上升,国际初级商品价格大幅度上升。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大幅上升,已恢复到衰退之前的峰值水平。世界市场谷物如小麦、玉米和大米的价格都出现上涨势头。受国际粮价上涨的压力,巴西主要粮食产品的价格2010年以来上涨了6.59%,豆类价格翻了一番。2010年10月份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CPI涨幅分别达到4.4%、5.2%、7.5%和9.8%。

国际资本加速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加大了这些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由于美元流动性泛滥,促使国际资本转向大宗商品,转向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基础坚实的发展中国家,即出现了软货币向硬资产的转移。2010年三季度,约有115亿美元外资流向印度、印尼、韩国、菲律宾、我国台湾、泰国和越南等地的股市,是2010年二季度净流入20亿美元的5倍多。2010年前9个月,投资者已向新兴市场国家债券基金投入395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增速。许多新兴市场国家面临流动性过大、推高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处境。这不仅增加了宏观调控的成本,而且压缩了宏观调控的空间。

机遇

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使我国发展面临新挑战,但也带来了新机遇,而且这些新机遇正在孕育我国发展的新优势。

人民币币值稳定孕育国际化的新优势。改革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特别是减弱美元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最终要靠人民币能够成为国际结算和支付的硬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了历史性起点。2010年12月,中央银行宣布,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区域“版图”大幅度扩大后,试点出口企业从365家扩大为67359家。这将大大促进人民币结算业务跨越式发展,并加快把资本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正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随着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扩大,境外人民币债券市场将进一步发展,将会有更多的人民币资产持有人,有的还会以人民币作为官方外汇储备。2010年12月,白俄罗斯国家银行宣布,其11月国家外汇储备新增60亿元人民币。这是在货币互换基础上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步骤。

世界需求结构变化孕育企业“走出去”的新优势。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世界需求结构发生新变化。在2009年的世界经济增量中,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贡献超过50%,改写了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增长的历史。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阶段,与发达经济体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恢复缓慢形成对照的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快,进入新的建设高峰期。这不仅产生商品和服务需求,而且产生对投资和各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更大需求。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不仅具备了海外投资的外汇资金实力,而且工程建设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和优势。工程建设企业对外承包业务的发展,将带动出口贸易和实体投资的同步发展,成为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贸易合作的新纽带。

世界需求结构变化孕育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新优势。世界需求结构变化的另一个表现是,由于发达国家需求恢复缓慢,体现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互补性的出口产品特别是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增长弹性变小,而体现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互补性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增长弹性变大。这种新的需求将带动我国进一步发展先进制造业,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和提升。我国应利用这一机遇,加快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此外,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中,提高增长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成为重要议题。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提出的低碳排放要求,将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以及各类降低能耗和排放的新产品提出新的需求,从而带动这些新兴产业发展。

第15篇

论文摘要:人民币币值稳定孕育国际化的新优势;世界需求结构变化孕育企业“走出去”的新优势,孕育制造业竞争力的新优势,孕育我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新优势;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孕育我国加速培育国内消费市场的新优势,孕育我国吸引人才和科技创新的新优势。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使我国发展面临新挑战,但也带来了新机遇,而且这些新机遇正在孕育我国发展的新优势。

准确把握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的特点,是研究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机遇中培育我国发展新优势的重大课题和中长期任务。从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后的形势看,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动向

发达经济体被迫改变负债消费模式。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要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其中,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占经济总量的2/3以上。今后这种基本格局虽然不会改变,但以住房次级按揭贷款形式为标志的负债消费和过度消费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美国消费信贷2010年连续7个月放缓,美国民众的消费习惯有所改变,倾向于更为谨慎。在欧元区,长期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人口老龄化加剧了居民消费的低迷。而且,欧元区各国为了遏制债务危机所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如增加税收、减少补贴等,又对居民消费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日本,2010年前三季度的数据表明,民间最终消费的增长速度低于民间企业投资和货物劳务出口的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仍然疲软。在消费不振的情况下,发达经济体的缓慢复苏更多得益于投资与出口。美国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美元贬值,加上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再工业化”和“出口倍增计划”,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恢复并弱化了经济增长对消费拉动的依赖。2010年前三季度,美国个人消费的增长速度都低于私人国内投资和出口。2010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加速复苏主要得益于出口的迅速恢复。日本的情况也是如此。

新兴经济体开始更多转向扩大内需。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贸易额从2008年的16099.6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的12419.1亿美元,下降了22.9%。2006年和2007年中国商品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8.3%和15.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1个和2.0个百分点;而2008年至2010年,净出口的贡献率依次下降为1.7%、-41.8%和-3.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2、-3.8和-0.3个百分点。相反,内需特别是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大增加。其他新兴市场国家2009年货物出口也都大幅度下降,如韩国下降13.7%、新加坡下降20.2%、印度尼西亚下降14.4%、印度下降15.3%、巴西下降22.7%、墨西哥下降21.1%、南非下降22.7%、俄罗斯下降35.7%。进入2010年,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内需出现增长势头,如俄罗斯1月-10月固定资本投资同比增长4.7%;巴西依靠内需拉动,前三季度实现了GDP同比增长8.4%。

资源输出国开始调整过度依赖资源出口的发展模式。最明显的是俄罗斯。2010年1月-10月,俄罗斯以美元计价的商品进口同比增长30%,出现了进口增速明显快于出口以及经常项目顺差逆转的趋势。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不少资源输出国提高了本国固定资本形成额在GDP中的比重,如沙特从2008年的19.6%提高到2009年的24.8%,印度尼西亚从27.7%提高到31.1%。这表明,资源输出国的发展模式开始发生以增强内生动力为目标的转型。

挑战

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各国纷纷根据本国实际进行政策调整。这些调整有的将使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对我国发展形成新的挑战。

发达经济体消费需求不振使外需大幅度上升的可能性减弱。这主要表现为全球贸易增长势头减缓。2010年以来,全球贸易量第一季度环比增长5.2%,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放缓至3.2%和0.9%。因而,我们对外需快速回升不应寄予过高期望,仍然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从2010年8月以来,美国已经启动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开始酝酿2011年的宽松货币政策。这导致美元对日元等西方货币一路下跌,并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2010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已接近3%。人民币汇率上升,使我国出口贸易企业经营困难,贸易顺差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坚持扩大内需更具有现实意义。

国际初级商品价格出现上升趋势,对我国稳定物价形成新的压力。由于美元贬值和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上升,国际初级商品价格大幅度上升。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大幅上升,已恢复到衰退之前的峰值水平。世界市场谷物如小麦、玉米和大米的价格都出现上涨势头。受国际粮价上涨的压力,巴西主要粮食产品的价格2010年以来上涨了6.59%,豆类价格翻了一番。2010年10月份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CPI涨幅分别达到4.4%、5.2%、7.5%和9.8%。

国际资本加速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加大了这些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由于美元流动性泛滥,促使国际资本转向大宗商品,转向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基础坚实的发展中国家,即出现了软货币向硬资产的转移。2010年三季度,约有115亿美元外资流向印度、印尼、韩国、菲律宾、我国台湾、泰国和越南等地的股市,是2010年二季度净流入20亿美元的5倍多。2010年前9个月,投资者已向新兴市场国家债券基金投入395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增速。许多新兴市场国家面临流动性过大、推高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处境。这不仅增加了宏观调控的成本,而且压缩了宏观调控的空间。

机遇

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使我国发展面临新挑战,但也带来了新机遇,而且这些新机遇正在孕育我国发展的新优势。

人民币币值稳定孕育国际化的新优势。改革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特别是减弱美元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最终要靠人民币能够成为国际结算和支付的硬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了历史性起点。2010年12月,中央银行宣布,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区域“版图”大幅度扩大后,试点出口企业从365家扩大为67359家。这将大大促进人民币结算业务跨越式发展,并加快把资本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正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随着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扩大,境外人民币债券市场将进一步发展,将会有更多的人民币资产持有人,有的还会以人民币作为官方外汇储备。2010年12月,白俄罗斯国家银行宣布,其11月国家外汇储备新增60亿元人民币。这是在货币互换基础上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步骤。

世界需求结构变化孕育企业“走出去”的新优势。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世界需求结构发生新变化。在2009年的世界经济增量中,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贡献超过50%,改写了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增长的历史。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阶段,与发达经济体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恢复缓慢形成对照的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快,进入新的建设高峰期。这不仅产生商品和服务需求,而且产生对投资和各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更大需求。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不仅具备了海外投资的外汇资金实力,而且工程建设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和优势。工程建设企业对外承包业务的发展,将带动出口贸易和实体投资的同步发展,成为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贸易合作的新纽带。

世界需求结构变化孕育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新优势。世界需求结构变化的另一个表现是,由于发达国家需求恢复缓慢,体现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互补性的出口产品特别是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增长弹性变小,而体现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互补性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增长弹性变大。这种新的需求将带动我国进一步发展先进制造业,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和提升。我国应利用这一机遇,加快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此外,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中,提高增长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成为重要议题。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提出的低碳排放要求,将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以及各类降低能耗和排放的新产品提出新的需求,从而带动这些新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