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育界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等职业教育应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机结合,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这种有机结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层面:培养方向与规模的完美结合;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有机融合;课程布置与教学内容间的联系;教育体系内部之间的紧密结合。以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为主要依托点,将就业作为主要方向,始终以服务大众作为终极目标,不断创新体制改革,促进产学研的教学手段,实现校企工合作的顺利开展。全面提升专业与产业需要的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之间结合的力度。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说,在对学生开设相关专业课学习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中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制定一定的考核评估机制,在培训一段时间之后,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入学生的学分中,成绩优异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学生们的实践热情度也会提高很多,也会使他们明确先前学习过程中的不同和优点,及时予以改进。这种方式的使用范围很宽泛,在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机构也能看到它所起的作用。主要的方法有以下五点:一是增强学生转学与资格认定方面的制度建设,可使中职的毕业生进入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继续深造,采取自愿原则,鼓励支持他们进入高等学府进行为期四年的本科教学生涯,这样使得中职毕业生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使他们的升学途径变得更加宽泛,选择空间也相对随意与自由。二是中等职业院校要立足根本,提升学院整体教学质量,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与通识技能的培养力度,寻求有效的方式,使毕业生将来的出路更加灵活,鼓励学生们继续到高校进行深造学习,掌握更加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本领,同时引导其他院校的学生来校进行学习与交流。三是以终身学习的思想为主要目的,逐步健全学生学习生涯的指导体系,向学生开设相关职业规划课程与讲座课堂,使他们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目前的就业方向与升学相关信息,根据学生自身的特征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四是高等职业教育组织应该对中职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与指引,为他们开设一些过渡性的科目,使其能及早熟悉高等教育组织的教学实施方式。五是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来引导各大中、高等教育组织开展合作办学的理念,让中高职教学内容联系紧凑,学生能快速地适应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不适,从而使双方在合作中取其精华、扬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坚持工学结合
继续推进以工促学、待岗进修的教学方式的顺利实施,推崇以未来工作为主导的学习方式,构建以职业能力与专业素养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基准,学校所开设的专业科目应与企业实际生产所需保持一致,让所学理论知识能真正用到实处。学院要以当地主要产业为依托,建立校企互助合作模式,适时改进原有的教学方式,以满足企业的相关要求,保证毕业生的实习工作落实到位,实现校企双方共同管理毕业生的就业实施方案。学校在更正传统专业培养的方案措施时,应该全面深化改革制度,实行“多证书”制度,在学生进行相关实践培训之后,考核合格者颁发相关资格证书,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们学习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相关负责部门应切实做好学生在岗实习的追踪报告,强化检查的手段,定期调查与探讨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是否合理,做好评估与预测以备不时之需。全面规范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管理方案,做好一定的保障举措。院校应积极鼓励与引导全院师生参与政府举办的各种技能活动,增强师生的实践动手本领,提升学院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加强“双师结构”教师团队的建设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依据“双师”素质教师的要求,适时调整学院对评选优秀青年教师的相关规定。给予“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培养一定的政策支持,为专业先驱者、优秀教师团队的培养制订相关实施计划,拓宽兼职教师的聘任比例,将学院的师资力量归入到教学建设的整体规划中。组建一支以专业精英、优秀教师为主要力量,以高技能的兼职教师为重点的师资团队。为学院培养出大量的专业先驱者与精英教师队伍,使全院拥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数量超过八成以上的比例。进一步选聘大量的技术拔尖的兼职教师进入学校任教,与专职教师通力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实施方法。开创极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促进产学研的合作高效率进行,全方位地打造一批优秀的“双师”教学队伍,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注重提高综合办学实力
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提出课程改革应“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1](P5)创新教育是关系到教育的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一轮的国民基础教育改革中,音乐教育改革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摆在重要而显著的位置。“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音乐的这种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音乐艺术的创造、表演、欣赏等各个环节均体现了鲜明的创造意识并伴随着独特的创造行为……,音乐艺术的这一特质,使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这无疑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1](P20)然而,虽然在音乐课程改革中以音乐创造作为课程基本理念引进了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方法,并由此建立起音乐教育新的学科框架和学科理论,但创新教育在实际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却难以推广,使得现有音乐课程改革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无法取得可信度较高的评价。成效不大是不争的事实。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原动力,为了在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中求得实效,我们试图重新审视创新教育现状,探求创新教育原则,使音乐课程改革得到延续和发展。
一、明确角色定位的个性化原则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必须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来实施,所以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是至关重要的。在以往的音乐教育改革中,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是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达到使学生“听懂”和“学会”的目的。这样的教改往往把教师当作音乐教育活动的主体,把学生当为被动的施教对象。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的独立思考和见解,没有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是音乐教育的误区。音乐教育有极富个性的专业特点。曲作者在进行音乐创作时就赋予作品以个人风格特征,演奏者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其中,在表演时进行二度创造,而听赏者则由于生理、心理、环境、文化背景的差异,在欣赏音乐时又有不同感受。不论在音乐活动的哪个层面,都充满了个性化特点。因此,音乐教育首先要体现音乐文化的审美价值和情感意义,将学生定位于音乐教育活动的“主体”,将教师定位于音乐教育活动的“主导”,把培养各具特色个性的音乐人才作为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研究表明,对于不同音乐要素的反映和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先天差异,有的人的音高听觉敏锐,有的人则有较强的节奏感。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背景、不同的知识经验、不同的情感体验经历,并由此形成了各自的独特个性。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新思维,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正如马斯洛指出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自我实现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2](P59)培养具有个性特点的音乐人才,尊重、保护和承认人的个体差异,是音乐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它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化和个性化特点,但这并不能构成教师对音乐教育责任放弃的理由。“当代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务的意义”[3]。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于有创新精神的、富有教育智慧的教育者。精心设计、提出探究性课题,组织活动,将课堂教学的单纯音乐技能训练,转变为激发学生内部求知欲的创新教育行为,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音乐学习态度。从音乐学习苦与乐的体验中,形成健康的音乐情感、高尚的音乐审美态度和正确的音乐文化价值观。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主性原则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自主地感知音乐艺术,启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创新教育的全过程。例如,视唱练耳课中的“旋律听写”,是一项培养音高感、节奏感、调性感、结构感、读谱、写谱及音乐记忆力等多项音乐感知力的训练。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编创适合学生程度的旋律,弹奏3~5遍后请学生背唱或默写出教师所弹奏的旋律。而在创新教育观念指导下的自主性原则中,鼓励学生对简单的或熟悉的旋律进行部分改编的尝试,进而学习即兴的旋律短句创编。如:运用重复、模进等乐句发展形式做即兴问答句的创编,对音乐片断进行变奏式改写;运用乐句、乐段的多种终止式的乐理知识对音乐进行改写等等。学生在创编的同时,自主地深入学习和研究音乐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对所要求掌握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选择学生习作中的上乘之作做为“旋律听写”的习题,不但有助于更准确的背唱和默写,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鼓励和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自主与创新相互作用、互相促进,提高处理创作意愿与想象、分析、理解、运用音乐要素关系的能力。自主是创新的前提,创新可以展示自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主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在音乐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它通过教师的自主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一起创新的目的。“强调教师的教学自主并不构成对学生学习自的漠视,学生的学习自主并不构成对教师专业责任的放弃。教学自主是学习自主之基础,学习自主是教学自主之检验”[4]。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主性原则,是使教师和学生在音乐教育和音乐学习上树立“自主创新性教学”与“自主创新性学习”观念。教师能积极主动的理解和应用音乐教育学的前沿学科理论,学生能积极主动的理解和运用其所学知识,师生都能做到自主与创新的完整统一。
三、营造创新情景的探索性原则只有勇于探索才能有所创新。为了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为学生创设探索情景,提出探索性问题的教学思路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要想培养勇于探索精神,形成乐于探索态度,教师就要创设一定的情景,从而激发创新的欲望。视唱练耳课做为音乐学习者必修的一门综合音乐素质训练课,具有理论性强、技
术性高的特点。做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获得音乐艺术实践和音乐教育活动所必需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还必须掌握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旋律听写”训练时,学生常常不能把握正确的方法,死记硬背以致音乐综合能力无法得到较快的提高。我们对此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对听写的旋律进行曲式分析,能更好地发展旋律记忆力?听写旋律需要那些技能?如何才能获得听写旋律所需的技能?在听写旋律活动中,需要运用那些理性知识,才能做到完整地感受音乐形象和音乐风格?等等。这些问题促使学生探索与“旋律听写”活动相关的音乐心理、音乐生理及音乐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的问题。以往的视唱练耳课的课堂练习存在练习样式单一、无效重复的通病,因而对学生完成知识内化过程不能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必须将单一的教师出题学生应试的考试型的视唱练耳课练习变成有坡度、有层次的开放性、实践性练习,创设探索情景使之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例如让学生走上讲台,将其创编的音乐旋律弹奏出来,请其余的学生听辨、背唱。为了让同学听得清楚、唱得正确,弹奏旋律的同学就必须掌握好节拍、节奏、调性、旋律等综合音乐要素的正确表达。开始时,弹奏旋律的同学有时忘了弹出标准音,有时给出的速度与弹奏的旋律速度不符等等,闹出不少笑话。但是,学生们在快乐的学习中发现了自己在音乐要素感受中的薄弱环节。针对课堂练习,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标准音在旋律听辨中起什么作用?忘了弹出标准音说明什么问题?速度在旋律进行中的作用?速度与节拍、节奏的关系如何?如何根据节拍、节奏的关系选择正确的速度?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性思维,许多学生创造了适合个人的学习方式。因此,创设探索情景的探索性原则不但能巩固已有知识,还可利用其探索的兴奋点激发出新的思维火花。
四、营造平等氛围的民主性原则民主、平等的氛围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的民主作风是营造平等氛围的重要因素,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它与创新教育能否实施,创新能力能否切实提高息息相关。“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则应体现较强的民主意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和自信心。”[1](P22)音乐感知力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能力,面对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差异,教师首先应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而促使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教育必须创造让全体学生亲身参与、充分表现的机会。例如,在视唱时,有的学生会唱得很准确,而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由于音乐感觉能力是借助于听觉器官辨别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等音乐要素的细微差别能力,有的人对某一种音乐要素感觉迟钝,但对其他音乐要素的感觉却很灵敏。对于音乐表现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通过分析、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达到音乐综合能力全面提高的目的。音乐教育只有达及人的感官,才能影响人的精神,在教学中创设轻松、和谐的环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民主性原则是指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的和谐、融洽的教学方式和氛围,是一种有次序、有目标的教学活动。例如:在《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艺术概论》等高师音乐文化理论课的教学中,要鼓励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争论。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在灵活变化地运用课堂教学信息的过程中巩固、扩大、加深了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创新思维习惯。所以,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允许学生保留继续探讨研究的权利,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传授人类优秀音乐文化遗产的责任;尊重学生对音乐感知力的个体差异,也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五音不全听之任之。“美国的学校音乐课程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对音乐学科本身的重视程度没有丝毫的削弱,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概念、技能是音乐教育者追求的基本要点。”[5]音乐教育最终要靠音乐作为载体来实现,要做到“放”而不“乱”才能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和传承来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五、面向学科综合及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原则创新教育必须具有开放性。开放性首先体现于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如:在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培养问题上,以往的教学是封闭式的单纯音乐技能训练,先练音高、再练节奏;先练音程、再练和弦;先学单声部、后学多声部。在演奏方面,先弹大量的练习曲为演奏一个作品做好技术上的准备,而后才能学习弹奏相应程度的音乐作品。为音乐艺术活动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是必要的,但当我们过于强调这一点,将原本具有综合特征的音乐活动变成孤立的、支离破碎的机械活动,势必弱化了音乐教育的文化价值,扼杀了学生的音乐灵感。开放式原则要求在综合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从音乐作品中去寻找调性、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等音乐要素,在音乐文化艺术视野中进行视唱练耳、乐理等基本乐科的素质训练,在演唱、演奏的音乐作品中听辨和体验音乐要素,做到音乐感知力和音乐鉴赏力水平的共同提高与发展。在器乐或声乐教学中,应侧重于音乐文化的学习,以音乐作品演奏、演唱的需要选择配合学习相应的技能、技巧。用音乐作品的正确演绎与表达带动演奏、演唱技能技巧的提高。日本的铃木教学法,开始学习音乐的第一步,就教儿童演奏《小小星星亮晶晶》这首著名的音乐作品,使其在快乐的乐曲演奏中体验音乐的美妙意境,从而自觉地追求技能技巧的不断完善,最终实现使儿童具备优越的演奏技巧和完美的人格塑造的教学理念,是很值得音乐教育界的同行深思的。高师音乐教育应面向社会,使创新教育拥有更为广阔的天空。“要变孤立的、封闭的、静止的状态为联系的、开放的、动态的教育,立足于学校,又超越校园,使学校、社会、家庭密切结合,形成有力的教育链。”[2](P64)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相对闭塞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其创造性思维形成有一定的局限,而社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则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内涵。有的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毕业后却不能很快适应社会,业务上毫无创造性;而有些学生在学校里成绩平平,但一旦投入社会就能很快打开局面,成为音乐教育教学的业务骨干。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并不少见,究其原因是一些学生将思维习惯停留在课堂所能给予的有限范围内,而不习惯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换个角度去思考。因此,没有社会实践的激励,就很难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只靠课堂知识的积累是很难成才的。让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尽早参与社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实践,就使其进入了无限宽广的空间,他们会有不同于课堂里的全新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此外,创新教育还必须具有前瞻性,尽可能广泛吸收国内外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有益的成功经验。使之应用于日常音乐教学和音乐教育活动中。超级秘书网
六、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原则同志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知行观统一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应用于实际的音乐活动,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创造性地学以致用才能学有所成,也是创新教育的终极目标所在。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意识的培养。如:要求学生组织不同主题的综合性音乐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音乐会的主题要求来创意一场音乐会。在组织音乐会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许多在音乐课堂中没有遇到的问题。象独立地组织各种节目排练需要的音乐知识,担任演唱演奏一些当代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所需的技能技巧,以及恰当选择音乐作品、处理音乐作品的综合能力等等。因此,创造性地进行音乐实践活动,不但对于一场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掌握知识、培养技能技巧也是极为有益的。音乐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高师音乐教育实习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按照传统的高师音乐专业教学安排,教育实习往往是安排在大四的下学期,也就是在临毕业前,让学生到中小学经历一次音乐教育工作的初步锻炼。这样的课程安排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的绝大部分时间脱离了实际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活动。
众所周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方向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师资,如果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不能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高师音乐教学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要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加合理,我们必须在整个高师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和学科的不同性质,适时地选择合理有效的“教育见习”及“教育实习”,达到消化、巩固、验证所学的音乐理论、音乐技能,提高音乐教育实践能力的目的。例如:当基本乐理课结业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到中小学先听课,后备课、试讲,最后评课(象音乐欣赏、视唱练耳等课程结业时,都可以这样做)。当演奏或演唱课程结业时,则可以要求学生到中小学去组织排练一些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声乐、器乐节目。而“教育见习”及“教育实习”的业绩,将作为每一门课学业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来激励创新活动的开展。总之,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高师音乐教育中创新教育原则的探讨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对音乐教育的要求,树立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在音乐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活动不能流于形式上的生搬硬套,而是要树立与传统音乐教育观念有本质区别的、对培养教师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起促进作用的音乐教育理念。在音乐教育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创新教育模式,只能依靠教师的正确教育理念去把握、去运用、去创造方法。这首先对音乐教师的个人音乐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对音乐文化了解得越透彻,就越有助于教师运用音乐文化的特殊艺术规律创造有效的创新教育方法。其次还要求音乐教师具备一定的戏剧、文学、美术等相关艺术修养,这能使教师在创造有效的创新教育方法时拥有更为广阔的天地。此外,教师还应掌握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掌握学生的音乐能力发展水平和整体音乐发展水平,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运用创新教育原则切实做到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蒋洪波.学习潜能开发导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3]卢红,王爱玲,王爱芬.关于课堂教学价值地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
学校要不断的加强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树立依法治校教学理念。为此,小学学校要针对教师制定相应的制度。比如制定一些“教师进修培训制度”、“论文制度”、“教师教案检查评比制度”、“评优制度”“帮差培优制度”等等,建立健全制度,加大对制度的执行力,制度一旦制定出台,全校师生严格执行,任何个人都要遵守,不得凌驾于制度之上。充分发挥出“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激励人”的作用。
二、高度重视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质量是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一个体现,教学质量的提升,要经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教学目标,要发挥教学管理有效作用,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管理中去。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一方面,加强学校领导对教学管理的重视,积极调动各种力量,包括学生家长、社会力量等,及时联系,让他们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和发展中,开门纳言,建言献策,将家长和群众集中反映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实际,将好的建议纳入学校的管理中。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现将教学质量的评鉴标准进行改革,取消学生排名评比,转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纵身发展的教学目标,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具有可行性的改进意见。
三、大力加强德育教育,打造和谐健康的校园
相对于以往教师比较常用的简单、强制的冲突处理方式而言,问题解决教育哲学在实践应用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冲突干预策略,包括积极倾听、促进协商、转移与分离等三个主要步骤。
(一)积极倾听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个体成长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又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其中之一就是寻求被他人理解、接纳、爱护、关注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对幼儿学习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罗杰斯也同样非常关注师幼互动环境对幼儿学习的影响,并指出构成这种氛围的根本要素是:教师的真诚、坦率、和谐一致,对学习者的感情和个人意义具有一种敏锐的设身处地的理解以及对学习者做出热情的接受评价。〔6〕因此,作为问题解决教育哲学实施过程中的第一步,教师对幼儿情绪情感的积极倾听能够极大地满足幼儿渴望被关注、理解和接受的内在需要,这对于营造良好的师幼互动气氛并最终促成幼儿同伴冲突问题的解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此外,诸多研究表明,4岁左右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迅速发展,观点采择能力迅速提高,他们开始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感受情境,理解他人的感情,这为幼儿同情利他行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7〕因此,如果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情绪情感上,用“看起来你很难过”、“太让人生气了,你一定讨厌被这样称呼”等接纳性语言肯定幼儿的感受,很容易使幼儿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在心情平复后自己想出用分享、谦让等方法解决冲突。〔8〕教师在进行积极倾听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教师对幼儿敞开心扉,要平易近人和善解人意,对待幼儿的情绪情感应像对待成人一样给予同等的尊重;2.无论幼儿用言语还是非言语的方式所表达的感受都应被合理接受,教师不要试图分散或转移幼儿对感受的注意力;3.教师应使用诸如“这听起来”、“我觉得”之类的句式和一种真诚热情、富有亲和力的声音对幼儿的感受进行命名并做出回应,使其能够感受到教师认同并支持他们;4.教师应充分表达对幼儿的信任,允许并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二)促进协商教师实施问题解决教育哲学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促进协商。在协商中,幼儿能够平等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实施自己的决定。尽管不一定每次都能达成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但协商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它能让幼儿学习受用终身的社交技能,学习接受他人的观点,学习专注地聆听和清晰地表达,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9〕在推进协商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支持者而非仲裁者的角色。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促进作用,教师必须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班上每一个幼儿,以便于在发现冲突双方势力不均等(一个幼儿比另一个幼儿高大、更具攻击性或更强势)时,可以站在靠近势力较弱的一方以给予弱小者更多的力量、自信和精神支持。此外,降低自身高度以保持与每一位幼儿平等的目光交流和不带任何成见与倾向性的语气语调也很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多数教师在干预幼儿同伴冲突时会经常用到转移注意法,即,将幼儿的注意力从一个冲突或问题中转移开,或直接将导致冲突的物品拿走,同时引发他们对其他的人或事的兴趣。这种做法虽不失为一种快速平息冲突的有效方式,但对幼儿学习与同伴形成亲密、持久关系的技巧则毫无帮助,甚至还可能会让幼儿养成逃避问题和责任的不良习惯。不过,如果教师仅仅是将其作为促进双方协商过程中的一个建议来提出,如“我有一个提议,你们其中一个去玩别的娃娃怎么样?”抑或是幼儿自己想出这样的主意,效果自然就大不一样了。总之,教师只有在促进协商的过程中,把转移注意法作为多种可行方案之一来备选,才能真正有助于冲突的解决。教师在促进幼儿协商的具体操作中可参考以下做法:1.帮助幼儿弄清他们要解决的问题;2.鼓励幼儿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论什么主意都可以,并给予双方足够的时间来考虑,当幼儿实在想不出办法的时候可以适当地给予建议;3.用积极的口吻复述双方的想法;4.帮助幼儿决定最好的解决办法;5.帮助幼儿实施这一方案;6.在问题得以顺利解决时通过给予幼儿真诚的认可来强化这一过程。
(三)转移与分离一般来说,前面两步就可以帮助教师成功干预和解决绝大多数的幼儿同伴冲突事件,但偶尔也会存在一些特例。当幼儿之间表现出一定的破坏(踢、掐、抓、咬、拉头发等)时,教师必须马上挡在双方之间并用类似于“用脚踢会伤人的,我不能让你们互相踢”之类的话语予以制止。如果仍然无法阻止,教师可以使出最后的“杀手锏”———将幼儿从冲突情境中转移并分离出来,让他们有机会可以发挥其内在的自我控制力,从而以更安全和更平静的心理状态重新返回并继续进行协商。转移与分离并非一种惩罚手段,正如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德瑞克斯(Dreikurs)所说的,将幼儿从危险情境中转移与分离出来实际上是为了保护该幼儿,并进一步促进其自控能力的发展。事实上,这种做法有点类似于美国心理学家林恩•克拉克提出的“暂时隔离”,但又不尽相同。“暂时隔离”是指当幼儿发生不良行为之后,10秒之内让他停止活动,以不超过10个字的言语将他送到卫生间、储物室等安全但无聊的地方进行隔离,并按照一岁一分钟的原则把握时间,隔离结束后再要求幼儿说出他被隔离的原因。而“转移与分离”虽然要求当事幼儿离开冲突情境,但通常还是与其他幼儿处于同一区域,并未真正与他人隔绝。同时,分离的时间也是由幼儿自己决定,只要他自己觉得行了,就可以重新回到集体中来。由此可见,对幼儿自尊心和自我控制力的保护和重视是上述两种做法的最大区别。
二、问题解决教育哲学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教育实践中运用问题解决教育哲学不仅需要教师秉持以幼儿为本的专业理念,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信任幼儿,促进每一个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而且还对教师在幼儿发展和保教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观察、沟通、判断、反思等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本文开头所举三轮车事件为例,一般的教师可能会采取一些比较直接、简便的做法,如:转移注意力,把亮亮对三轮车的关注点引向别处;大声喝止,让思思赶快把三轮车给亮亮骑;把三轮车推开或锁起来让孩子们谁也别玩了;威胁骑车的思思如果不让给亮亮骑就会怎样怎样;许诺给予某种好处,如“你让给亮亮,我一会儿就让你发点心”;说教,给双方都讲道理;追究原因,追问谁先拿到的车,或为什么不给亮亮骑;强调成人的感受,如“你这样做让老师很失望、很难过”;以约定俗成的观念来评判幼儿的行为,如向幼儿说:“我看谁是懂得谦让的好孩子”,“思思,你一直都是懂事的孩子”;等等。
同时,系统论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在研究和处理事物时,把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始终着重从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从系统的结构以及动态的角度,综合考察和处理对象,以求得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这些无不告诉我们的确应该重视教学各个环节中的“衔接”。
根据系统论理论,如何研究“衔接”,如何做到“最优化”,下面我就谈谈对“衔接”在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研究大纲是做好衔接工作的保证。
语文不如数理化之清晰,因而语文教学往往陷入了一种不可知论的状态,有人还美其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这是不可许的。作为一线教师如今须做到以下三点:1、研究92年大纲与2000年大纲之异同。2、研究2000年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之异同。3、研究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之异同。这三者的研究正如法律的确定,它使教师有了准绳,有了依据。例如,92年大纲与2000年大纲之异同,也说明它们存在着继往开来的衔接关系:92年大纲对语文的人文性提得不是很明显,着重于工具性。而2000年大纲则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相提并论。那如何做好这理念的认可与改变就尤其重要了。其实,语文是一种特殊的工具,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阅历和素养的参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认为低年级应着重于工具性,而高年级再侧重人文性也不迟,那问题就是要如何做好这阶段过程的衔接工作。如初一年在小学识字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字,更加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注重书写,并引导学生去认识书法家练字的经过;还有背诵默写等等都不能一下子松开。正如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他在起始年段也曾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某一方面给予大胆的出其不意的肯定,从而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是从小学到中学“衔接”的典型,同时也是语文教坛一个佳话。发现两个大纲之异同,我们就能了解新大纲的意图所在了。其实,这就是新旧大纲间的衔接。只有真正做到对大纲之异同而心中有数,那在实际衔接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大启示的。这样才能找到符合教学规律的教法,才能遵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再如,新大纲分明一体化设计,整体考虑,互相衔接,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由此可见,各方面的衔接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了。就背诵篇目而言,大纲规定小学不少于150篇,以绝句为主;初中背诵不少于80篇;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这些无不说明从小学到初中,乃至高中的连贯性和层次性已尤为突出了。作为教师认识这一点是很有必要的。对此,我采用每天一诗,先诵再背再懂,至于有些诗词懂与否,我认为随着孩子长大或年龄的增长会懂的。或在起始年段不提,在初二、三年再继续训练也不迟。这既能体现训练的层次性与序列性,也符合人的认识与发展规律。
二、研究教材之间的衔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一)、熟悉中小学教材,处理好衔接,明确教法学法。
现在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种种迹象表明了,小学生升初中后,往往觉得小学学过,初中还在学,甚至于高中还学,教材内容的重复性,因而使学生产生厌学畏惧心理,这些表明了小学与初中、高中等在教材的衔接上出现了不应有的“软”的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这往往也造成一种怪异现象的出现:大学厌高中,高中厌初中,初中厌小学;小学厌初中,初中厌高中,高中厌大学的恶性循环现象。其实,问题就在于“衔接”上,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正如飞驰的火车,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就象一节节车厢,如何使之能与火车头一块向前奔,这每一节车厢的交接处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后果就难以设想了。这次新大纲很明显就给予了一定的考虑:小学低年级课文贴进儿童生活,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与想象的关系,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中年级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并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初中课文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各占50%;高中加强了文学教育的分量,在整套教材的选文中,古今中外的文学作约占课文总数的60%,使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研读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这就使三个层次的教学侧重有所分清,再也不会出现那种高中的有可能在初中学,初中的有可能在小学学,小学的有可能在初中学,初中的有可能在高中学的不大正常的现象。简而谈之,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教学生画知识树又何尝不是如此的想法呢?在画知识树的同时,实际理清了各知识之间联系。这正如新大纲所说的“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意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境之间的联系。”应该说在这一点上,新大纲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情况下,作为语文教师应将教材吃透了,研深了,才能充分把握意图,把语文教学带到新天地里。
(二)、初中阶段教材之间衔接问题的再认识。
92年的教学大纲曾给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命力,全国各线教师高兴劲甭说了。在注重主体作用方面,这套教材给予了极大的体现。试用修订本教材又进一步给予了重现,但更重要的是本次修订对三个阶段的认识有所变化。三个阶段体现着互相衔接,逐步递进的学习程序。第一阶段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学习和把握运用语文的能力;第二阶段,进而分解为三种表达方,使对实用文体学习得到提高和逐步加深;第三阶段,从文章的学习过渡到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样,由简及繁,由浅及深,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这样,三个阶段的过渡衔接很显然地突出来了。这可关系到学生学习递进和加深,因此,教师应从宏观角度入手,及时思考各个阶段的侧重点,并将之施于教学备课中,充分考虑课堂各个环节的衔接,正所谓:有所侧重才能有所收获。
(三)、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生活之间的衔接。
早在湖北省宜昌市语文教改课题“课内外衔接”的实验中,刘国正先生将此概括为“内引,外联,对比”,充分肯定了课内外衔接的好处和作用,说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双冀”。究其实质,语文四种能力的培养无不与生活联系。新大纲特别注重这点“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班渠道,增强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刘国正先生又说“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而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透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同时,大纲也提出“小学鼓励学生自由阅读,有问题提出来,能与别人商量;初中要求阅读后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高中要求学生能对课文阐发、评价和质疑。”这是需要建立在对生活有着直接感受与间接感受的基础上的。为此,我大胆在课内外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根据速读的要求,即一分钟要500字左右,我适当选择了课外材料为内容,开展了听力训练。由缓而急,由简而繁,逐渐地使学生认识到听力训练单靠课本材料是不够的。如今经过一阶段的训练,部分同学的听力能力很明显地进步了。
2、根据课本中安排的活动课材料,进行了多次语文实践活动。如家乡崇武是个新兴旅游单位,为此我请学生到游览区作调查,写题为《我爱美丽的家乡------崇武》、《欢迎你到崇武来做客》的文章;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过去,我让学生就姓氏的来源作为调查,写题为《我从哪里来------“寻根问祖”姓氏来源调查活动》的报告;对中小学生错别字尤其严重的情况,我就开展了《请讲普通话请用规范字》的活动;对中小生看电视非常严重的事实,我就开展了《关于中小学生看电视利与弊》的书面争论等等,不一而足。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生活的再认识,体现生活主人翁的作用,使所学的不是死知识。
3、就课内而言,我主要围绕课文开展有关衔接工作,如学习了《数字杂说》,我就让学生写《也谈数字的妙趣》,(可填对联、谜语、诗词等等);学习了《皇帝的新装》,我就让学生编话剧(曾在校五四晚会上演,效果还好);学习了《大自然的语言》,我就让学生写《浅谈闽南农谚》等等。应该说这“读”,就是让学生投入到别人的直接的感受中去,对学生来说这其实是间接感受,因此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否则的话,只能又回到那种令人生厌的学习中。而“写”是一种直接感受的表白,这就需要学生很真实地再现了。如何衔接,实际是离不开生活的。这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的“……脱离生活,写就变成无源之水,技巧就变成无所附丽的文字游戏。而与生活结合,则读有嚼头,写有源头,全局皆活……”。由此可见,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生活之间的衔接是必不可少的。
三、研究学生是做好衔接,提高质量的重要因素。
1、心理学告诉我们;研究好各阶段学生的特点,各年段学生,各类学生的特点,这包括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年龄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现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就给如何做好衔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只有正视这一点,才能做好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应考虑这些环节的衔接。教育是没有小事,因为事事都有可能在今后给学生产生这样那样或好的或坏的影响。
2、作为语文教师,了解学生各个阶段学习语文水平,帮助他们做好思想、感情、知识等的衔接。特别是中下生应侧重于基础的再现与反复,优生可着重从拓展、加深方面考虑。
无论是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还是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为改变这一令人忧虑的局面付出了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中学生语言文字实践能力的低下仍然令人怵目惊心。
一、能力形成需求的差异与实践的错位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社会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和技巧。而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技巧不是平起平坐的兄弟关系,其主次顺序为:“听”次于“说”,“说”次于“读”,“读”次于“写”,因而“写”是四种语文能力中的核心能力,也是最难形成而应用价值较高的能力。
但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存在一个显而易见的误区:重视篇目选文和语法的教学而相对轻视写作教学。从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教材看,目前尚缺少系统有序的专门用于写作教学的课本。虽然一些语文课本也提供了用于写作教学的提示和文题,但相比之下形瘦影单,而且在教学实践中也未引起教师和学生足够的重视;从教学时间的消耗看,用于选文教学的时间大大超过用于写作教学的时间,而且作文教学课时有时还要被利用于选文教学。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实践已偏离了科学的轨道,步入喧宾夺主的境地。
能力的形成必须以实践训练为载体,这是不可逆转的规律。目前中学生每学期写作训练量约在八千字左右,每天的写作训练量只有六十字左右。这样的训练量与核心写作能力的养成需求存在着很大差距,严重制约着学生写作能力的健康发展。魏书生要求他的学生每天写作五百字左右的文章,烟台市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每学期写作量不少于二万字。这些做法,使学生语文能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提高,我们应当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试想,即便让一个学生在一学期内把一本语文书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对他语文能力的提高又能产生多大的积极作用呢?因此,语文教学应立足于篇目教学打基储写作教学练能力,把教学实践的重心位移到训练学生写作能力上来,这样也许才能真正见效。
二、对理论的肢解导致践行的错位
长期以来,“教师为主、课本为主、课堂为主”的教学思想一直统治、指导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为主”的本义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有序而高效的学习活动。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往往置能动有形的学生于不顾,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扮演被支配的角色,使学生成为纵的工具或被灌注的器皿。这种现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尤为突出,虽屡遭挞伐,但阴魂不散,严重窒息着学生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发展。“课本为主”的提法并非完全排斥其它有益读物的补充,但在教学实践中,诸多有益读物已成为学生的禁书,“唯课本是读”已成为一些家长和教师训诫学生的信条,导致学生视野狭窄,成为“死读课本”和“读死课本”的书呆子。“课堂为主”并不排斥其它场所的有效补充和整合。只重视课堂,把学生一连十几个小时笼在教室里,忽视学生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导致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一手硬,课外教学一手软。
(一)教师教育能力标准
能力是“欧洲教育结构调整”项目的切入点,也是学科能力标准制定的核心要素。“欧洲教育结构调整”项目将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划分为一般能力(genericcompetences)和学科特定能力(sub-jectspecificcompetences)两种。“一般能力”与专业无关,是所有欧洲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学科特定能力”与学生所学专业有直接的联系,是学生学习某一学科必须达到的能力[3]。2001年,教育学科小组通过文献研究,并对国家机构进行咨询、与相关学者进行讨论之后,草拟了包括15项内容的教师教育特定能力清单。2008年,教育学科小组对专业内利益相关者即在校生、毕业生、雇主和学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已有的结论进行进一步论证和讨论,最终确定了教师教育领域最为重要的能力参考点,并按照学位资格框架的3个层级,详细阐述了教师教育的学科能力标准(见表1)。从表1中对于教师教育特定能力标准的阐述可以看出,每个学位层级的能力要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学士层级重视教学能力、学科知识掌握、工作反思和合作能力等;硕士层级强调教师解决教育领域各种问题的能力,包括个人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运用研究成果解决问题的能力;博士层级强调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创新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但在强调差异性的同时,3个层级的能力要求在职业能力方面又具有必然的联系和逻辑上的递进性,如:3个层级的职业能力培养都主要围绕着教学能力进行,学士层级要求教师掌握具体学科的教学能力,硕士层级进一步要求能对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并运用其成果指导教育实践,博士层级要求具有与教学能力发展相关的原创性学术成果[4]。
(二)教师教育学分转换制度
在能力标准的基础上,教育学科小组制定了教师教育学分转换制度,以衡量和调控学生的学习负荷,为欧盟各国高校间教师教育测量、比较和学生学习成绩转换提供参照标准,为学生跨国学习提供便利,促进学生的跨国流动。所谓学分转换制度,即以学生的全部学习时间为基础来确定学分数值,教师教育学分数值与学习负荷之间的数量匹配关系为:1个学分相当于25~3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1个学生1学年的学习时间大约为1500~1800小时。学习时间中,不仅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时间,如上课、讲座、研讨会等,也包括自主学习、考试准备、考试、课题研究和实习等所用时间。针对不同的学位层级,“教师教育标准”提出了详细的学分、学时要求:学士层级的教师教育为3~4年的全日制学习,共180~240个学分,一般获得小学教师资格通常需要240学分,中学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增加1年的文凭课程,相当于增加60~80个学分;硕士层级的教师教育学习年限一般为1~2年,共60~120个学分;博士层级则一般为3~4年,共120个学分。当然,博士阶段的学习不是以修满学分为主,而是以撰写学位论文为主,所以有些国家的学习年限为4~6年。教师教育的学分转换制度是针对不同学位层级教师培养专门制定的学分控制系统,是连接学科能力标准与课程教学安排的重要桥梁,是完成教师教育学位、学历等级认定更为详细的重要依据。
(三)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与评价手段
在研究大量教学实践范例的基础上,教育学科小组按照学位层级,围绕能力培养目标,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学习方法和评价手段供欧洲各国参考。其中,教师教育学士学位层级的能力要求强调以下4个方面:(1)分析人类在特定环境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2)客观描述观察对象,对其进行归类和分析,并作出理论上的评价;(3)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对观察对象的影响;(4)能够通过阅读文献和开展研究获得支撑理论分析和评价的佐证。根据这些能力要求,教育学科小组认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发展观察能力,并提出观察能力可以通过练习得到提高。首先,练习应从非常具体、容易观察和描述的对象开始,如谁和谁对话、某事件发生的频率等,然后逐渐扩展到一些较难观察或关系复杂较难描述的事物,如某人扮演了哪些角色、某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等。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能力主要采用基于任务导向型或问题解决型的教学模式,即:先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再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进行观察。初期的观察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反思,即能够描述、归类分析、评价被观察的对象、明确自己在观察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观察对象的影响。文献搜集是完成观察学习的第二个重要步骤。这个层级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为形成性评价,例如:通过一个简单的归类练习,让学生列单阐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并对其进行分类,在真实环境中评价被观察对象的基本特征或所属类别或其与理论基础之间的联系,最后鼓励并引导其在深度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开展更为广泛的观察。硕士学位层级的能力要求主要为:(1)反思个人的学习情况并且选择适当的例子加以阐释;(2)培养自我决策能力,形成自主学习;(3)培养档案袋评价所要求的一系列能力。围绕这些能力要求,教育学科小组提出基于档案袋评价的学习和档案袋评价适合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档案袋评价建立在一个有规划的学生学习样本基础之上,由学生根据规定的能力标准自主选择记录,这些记录是硕士课程学习或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单一的模块。档案袋资料中可能包括学生的学习测评、手工作品、学习记录或日志等,它们记录和展示了学生知识及技能的发展过程。档案袋的作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清晰记录学生参与的各种学习活动,也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审视并评价在特定环境下人际互动的有效性,甚至可以用作求职面试的支撑材料。近年来,IT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基于档案袋评价的学习,档案袋不仅记录学生IT技术能力的成长,还记录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博士学位的能力要求强调:(1)能够理解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方法所对应的范式;(2)熟悉教育研究中各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研究方法建立研究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等;(3)能够发现具有可行性和研究性的课题,并选择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主要为讨论教育研究的本质,搜集并提供教育研究中主要研究方法的信息,按照特定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探究研究课题的本质,讨论用于收集和分析数据的主要方法、技术和工具,探讨如何设计研究方案等。许多教育研究课题来自学术领域之外的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参与一系列研究实践活动而得以体现,如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开发数据收集的合适工具,应用这些工具分析数据,研究文献中的方法并评价其与自己课题的相关性。在教育领域,绝大多数的学生均是独立开展研究,以团队方式进行研究的较少,但是,目前独立开展研究的模式已经略有改变。这一层级一般是依据学生制定的研究计划来对其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而该研究计划也是学生今后课题研究顺利开展的基础。
(四)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与提高
教育学科小组将质量保障与提高作为实施教师教育标准的最终目的,强调教师教育质量评估的过程相当复杂,需要各种工具和众多的教育参与者,在质量保障和提高方面融入了针对教师教育的独特方法和理念。首先,教师教育质量评估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工具。由于质量提高具有广泛的内涵,因此学生满意度调查、年度学生及教学团队课程评估、价值中立的同伴观察等,都可以作为教师教育质量评估的工具。其次,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和提高需要学生、雇主和专业机构的积极参与。雇主通过学生实习,了解课程设置是否满足社会需求;专业机构发挥教师资格准入把关和监督职能,确保国家质量标准不断提高并进而达到国际水平;学生本身是关键的合作伙伴,是连接3个团体的重要环节和教育过程的动态元素,学生积极和持续参与的质量管理和改进过程被普遍认为是学习者和实践者反思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注重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外部评价由国家质量保障机构开展,评价指标在协商、咨询的基础上建构,外部评价大多是基于教育实践证据而进行的评估,主要聚焦于院系和教师个人的反思与改进;内部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将课程视为质量保障的主要切入点和中心环节,强调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围绕学校学习进行,并且对其规定有一定的学分比例,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内容都是以学校学习为主,同时也注重教育实习。
二、“欧洲教育结构调整”项目中教师教育标准的特征
(一)教师教育标准价值取向综合化
教师教育标准价值取向综合化,指的是教师要具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同时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强调大学与中小学建立伙伴关系,并重视准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从其制定过程和内容来看,“欧洲教育结构调整”项目中“教师教育标准”价值取向具有综合化的特征。制定过程方面,在标准制定之前,教育学科小组编制了包括30项能力的调查问卷,分别于2002年、2008年在欧洲范围内对雇主、毕业生、在校生和学者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调查咨询,以确定教师教育需要培养和发展的关键能力。在此基础上,以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和出发点,来自欧盟各国的16位相关领域的一流学者共同讨论,最终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的学分总数和分配方案,并系统制定了教学、学习和评价方法以及质量保障策略。雇主、毕业生、在校生和学者的观点代表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教育学科小组兼顾了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观点,使“欧洲教育结构调整”项目中的教师教育标准体现出综合化的特征。标准的内容方面,教师教育标准要求教师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将有目的地规划、设计、实施、反思、评价与创新教学过程视为教师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强调教师能够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强调教师的跨文化教育能力,以应对异质文化背景下的学生群体和教师跨国流动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教师教育标准”对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知识、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需求、反思和分析教学实践的能力以及教育过程的公正性等都有论述,反映了综合化的价值取向。
(二)教师教育标准强调能力导向
“欧洲教育结构调整”项目试图以能力发展为目标调整各专业课程结构、学分及质量保障措施等,教师教育专业也不例外。首先,在框架结构上,标准采用了以能力为本的框架形式,能力是贯穿不同阶段教师教育学分转换、教学评价以及质量保障的主线。其次,从内容来看,标准对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规定,这些能力包括:能够规划、设计、实施、反思、评价与创新教学过程的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为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环境;能够洞察学生特殊天赋或学习障碍,并能给予个性化的支持;能够对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并发展跨学科能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7]。在人员跨国流动越来越频繁的背景下,教师教育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教师的跨文化教育能力,以应对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异质的学生群体对教育活动提出的要求和挑战,反映出日益增多的学生和教师跨国流动对教师职业提出的更高要求。这些能力要求均是基于欧洲现代化发展对教师职业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够从容应对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教师职业所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三)教师教育标准一致性与多样性共存
教育学科小组制定教师教育标准旨在推进欧盟各国教师教育在学位学历、培养目标、学分学时、学习成果、质量保障等方面采取一致的标准,为不同国家、不同制度、不同高校间的教师教育提供可比性,克服欧洲各国由教师教育制度差异造成的难以逾越的障碍,促进欧洲各国教师的跨国流动。但是,在各自文化传统基础上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欧洲各国教师教育制度在内容、结构和类型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带有本国鲜明的特点,因此,在统一标准的同时,如何尊重各国教师教育的特色也是教育学科小组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为包容各国不同的教师教育制度,彰显各国教师教育特色,在学习目标方面,教师教育标准强调能力发展,但是对于达到能力目标的途径则保持开放性,这为各国个性化和欧洲多样化的教师教育预留了空间。在以能力为标准的框架下,各国不同的教师教育风格与教学特色都将得以较好地保留,同时又为学生的交流、学习效果的认可提供了便利。因此,教师教育标准在欧盟各国的实施并不会导致有人担心的那种去“多样性”后标准的“单一化”效应,而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共存。
三、结语
一、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行国家干预1.制定颁布配套的法规以美国为例,从1917年联邦政府通过的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制度最终形成的《史密斯??休斯法案》开始,到1994年的《2000年教育目标:美国教育法》和《学校??工作多途径法案》,近80年的时间由政府的有关职业教育法律(案)达数10部。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案,极大地强化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干预,使职业教育在政策的导向作用下,朝政府设计的方向发展。
2.提供经费支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府直接拨款。如美国,政府出台的每一部有关职业教育的法案,几乎都有一部分规定配套专项经费的数额。1965年,为开发经济教育水平落后的阿巴拉契亚地区,政府通过了《地方重新开发法》,在这一地区实施了上千个职业教育项目,拨款达3.3亿美元。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投入约占职业教育总经费的50%。新西兰大约70%的职教经费来自政府。二是通过政府促使投入。如法国法律规定企业完成各项缴税义务后必须承担至少两项支出:即按上一年职工工资总额1.5%的比例提取继续教育经费,用于本企业职工的在职职业培训;按一上年职工工资0.5%的比例缴纳“税”,用于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3.实行并强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是国家干预职业教育的基本策略之一。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以及新近工业化国家如韩国等,都颁布并实施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澳大利亚从90年代开始逐步对各行业制定全国统一的职业技术教育标准,颁发统一的资格证书。英国1986年由国家资格委员会创设了全国职业技术教育文凭??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几乎覆盖了英国所有的职业领域,在英国境内都得到承认。1992年又实施了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该资格既可作为就业的依据,又可作为升大学的依据,使学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更具灵活性。在法国,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学制和专业不同,法国大学以下有五种证书:农业徒工证书、农业专业能力证书、农业专业技术员证书、职业教育证书、农业高中证书(准备上大学)。
4.实行普职分流英国的义务教育是到16岁,义务教育阶段后实行普教与职教分流,据1993?1994年统计,普教职教就学人数分别为42%和58%。法国的义务教育也是到16岁,义务教育阶段后普教职教是在16~19岁这4年逐年分流.重点是在16岁分流,据1993?1994年统计,普教职教就学人数比例分别为47%和53%。
二、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办学上述国家和地区,除国家举办职业教育外,还积极鼓励各部门、行业、私人企业、团体和个人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在西德,许多大型企业把执行职业教育法作为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尽的义务,企业提供的职教经费达155亿马克,是各级政府支付额的7倍多。日本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有正规学校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企业内部的职业训练和公共职业训练机构的职业训练。还有一些欧洲国家由于地理位置冬长夏短,学生不能在漫长的冬季进行农田作业,在短暂的夏季为了抓紧农田作业,就不安排课堂教学,而采用季节制;农村职业中学以完成义务教育后的农村青年为对象,利用2~3个冬季,每季有4个月的时间进行教学;为便于农民子弟就近上学,这些学校的位置都距家近,学校规模小但分布广。
其他一些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也都十分重视多主体举办职业教育,私立学校在职业技术学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美国培养技术人员的五年制高等专门学校有23%是私立学校,韩国这一类的学校甚至超过90%。可以说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办学,是这些国家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重视对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过程的改革8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逐步超越了传统的“为经济服务的”的思想,而被认为是实现人们“在就业、地位和个人发展上创造公平机会”的途径。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突破了传统狭隘的职业教育观,而逐步确立了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内的大职业教育观,并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观念主导下,职业教育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革。
1.增强受教育者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防止受训者狭隘的专业化,德国要求获得某一职业资格的受训者熟悉7~8个工种所要求的岗位技能。
2.调整专业设置一是针对与农业相关的职业的不断出现,对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开设与农业生产相联系的和与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专业,如装潢园艺、农业供应、农业机械、农业设备、农业市场等;二是打破行业、企业界限,以“通用工种”为标准,对工业职业教育相关的专业进行合并,组成新的综合化专业。如德国已将12种工业专业的职业学徒培训合并为4种。
3.改革课程内容一是强调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在强调能力本位的同时,普遍强化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共性知识,为学习者个人生活和提高工作效能,以及升入高等学校提供更广泛的准备;三是强调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并把这方面的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能力看待;四是更加关注外语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受训者更有效地运用对外交往的工具。目前,德国、法国、英国等正采取拓宽专业的措施,重新安排培训内容,编制“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为受训者提供更宽的知识面和职业能力。
4.不断完善职业体系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类型和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相匹配。如韩国从1945年到60年代初,主要是个农业国,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扫盲和基础教育上,职业教育发展较慢且以农业职业教育为主。1960年,全国职业高中279所,其中农业高中129所,占46.2%。60年代初期韩国开始进入化阶段,职业高中由279所增加到1970年的479所。其中,农业高中减少到123所,而工商等其他职业高中达356所,占74.3%。70~80年代是韩国经济大发展的时期,经济形态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逐步实现在技术密集型基础上的工业和升级。因此,该国在持续稳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以专校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开始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专科学校在校生人数1970年还是零,1980年增到16.5万人,1990年增到32.3万人。90年代后,为适应科技的飞速发展,同时满足受教育者终身的要求,韩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对职业教育体系进行调整。一是调整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学生比例,从1990年的68∶32调整到1995年的50∶50,并通过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课程等多形式发展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二是大力发展专科学校和开放大学,1995年这两类学校学生数为1990年的1.84倍。三是鼓励高等专科学校招收在职人员,灵活办学,对劳动者进行更广泛的继续培训。四是在中等教育阶段开设升学与就业指导课程,根据学生的成绩与爱好提供多种选择。
四、重视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一些国家为加强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工作,制定了保护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如英国1948年通过立法规定了学校对毕业生实施就业服务有四项任务:一是传递工作信息;二是给予工作选择指导;三是毕业生职业安置;四是保持与离校但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的联系。日本对高中阶段毕业生的就业制订了《就业保障法》,使招工过程成为一个在保护下有序的教育竞争过程。通过竟争,招到了满意的人才,学校做好了就业服务,学生树立了刻苦的学风,国家收到了职教的投资效益。
五、保护农业职业教育一些国家和地区尽管农业劳动力和农产品产值所占比重很小,但为了满足本国、本地区居民的农产品需求,扩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这些国家和地区仍然把农业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素质提高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强对农业职业教育的保护。
1.明确提出培养新一代农民的目标如韩国政府1981年开始组织实施农渔民后继者培养工程,政府的支持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选拔,通过宣传教育,父母的劝导,让青年报名,再通过一定程序公开、公平、公正选拔录取;第二步是培养,对选拔录取的对象,通过农业院校或职业中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农渔民后继者。我国地区,70年代初期以培养农业经营者为目标,制定了培养8万“核心农民”的计划,先后在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和农业专科学校试办农场经营管理科。
2.对农业职业教育学生实行优惠政策如我国台湾地区,对要求学农者,由基层农会审查推荐,对其家长实际耕作面积水稻在1公顷以上,蔬菜、花卉0.6公顷以上,毕业后志愿从事农场经营3年以上的学生实行优惠政策:保送农会每期给学生发给奖学金4000新台币;学校组织开展示范作业,收入60%归学生;减免学杂费、实习实验费1/3;毕业前返家实习优先办理贷款;毕业后经营农场1年以上,成绩优良,推荐进入农业专科学校的经营科或农场管理科学习。这些优惠政策,使台湾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生从事农业本行或创办农业企业者逐步增加。
[摘要]:20世纪90年代,西方的媒介素养理论开始传入日本,经过十几年的宣传、导入期的发展,目前,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已进入到与日本信息化社会有机融合的本土化特色研究阶段,并致力于将“媒介素养”推至公共教育领域。如今,科技素养、多媒体素养、情报素养等各种关联“媒介素养”研究的派生词散漫于学术界,“媒介素养”已完全植根于日本社会。这得益于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不断吸收西方文明的文化传统。本文力图从三个方面概括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进程:(1)来自加拿大的启示;(2)媒介素养教育研究;(3)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Abstract:ThewesternmedialiteracytheorywasfirstintroducedtoJapaninthe1990s.Aftermorethantenyears’publicityandintroduction,thetheoryhasnowbecomealocalizedresearchwhichsyncretizesJapan’sinformation-basedsociety.Itisalsodedicatedtobringingmedialiteracytopubliceducation.Nowadays,derivativesrelatedtomedialiteracyliketechnologyliteracy,multimedialiteracyandintelligenceliteracyarecommonlyseeninacademiccircles.MedialiteracyhascompletelyestablishedinJapan.AlltheseprofitedfromJapan’sculturaltraditionofcontinuouslyabsorbingwesterncivilizationafterMeijirshin.ThispapertriestosummarizethedevelopmenttraceofJapan’smedialiteracyeducationfromthreeaspects:(1)revelationfromCanada;(2)researchonthemedialiteracyeducation;(3)currentsituationofJapan’smedialiteracyeducation.
Keywords:medialiteracyeducation;criticalthinking;theoryofmedialiteracy;supportedlearning
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日本,市民生活被各式各样广告包围、淹没。除了来自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大众媒介的广告外,繁华商业区的霓虹灯广告与电子招牌、电车里频繁更换的文件夹页式广告和宣传招贴以及电车站出入口处由人派发的各类纸面广告等等,让人应接不暇。可以说,各种媒介已让日本民众着实处在“媒体引导现实生活”之中,人们已习惯于通过各种媒介获得多样信息,以便安排自己的生活,否则将无所适从。
在由媒介制造、掌控的“媒介世界”里,市民通过新闻、广告、电视剧、综艺娱乐的文本(text)言语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暗示,来定义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女性形象及男性形象等等,人们将这些从媒介产品中解读出来,带有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判断的“标准”,运用在塑造人类社会生活模式中,即便这种“标准”无法用某种基准来衡量[1]。这就是媒介对人们生活产生的渗透影响。
NHK日本放送文化研究所自1960年以来,每5年举行一次《日本国民生活时间调查》。200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国民平时收看电视的时间平均是3小时25分,周六是3小时38分,周日是4小时13分[2];同时,随着市民收看电视节目时间的增加,导致收听广播、阅读报纸的指数继续呈现减少的趋势,这说明人们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也将随着接触某类媒体时间的长短而随之悄悄地发生转变。这就是媒介内容和接触媒介方式对人们生活时间产生的影响。
随着媒体企业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收视率”、“收听率”“读者占有率”、“广告到达率”已经完全左右着媒体发展,甚至电视娱乐节目也开始朝向“信息情报型”发展,制作“可使用的娱乐节目”成为当今日本电视娱乐节目制作人努力的方向。因而,媒体向公众提供的素材、话题、文本中的价值观必然以“能够引起大多数人的反应”为基准,而这种基准是被媒介“同一化、划一化”的,是无法体现社会多样性的。这种‘同质化’的倾向是身处媒介环境中的人们无法排斥的影响。
正是在深受上述种种“媒介影响下”,日本民众的行为意识伴随着媒介技术、媒介环境、媒介内容、接触媒介方式的变化而悄然发生着改变。
一、来自加拿大的启示
由于来自拥有世界最强势媒体美国的影响,促成了“MediaLiteracy(媒介素养)”公共教育在加拿大的出现、普及。加拿大是将媒介素养首先引入学校进行公共教育的国家,其背景是由于美国电视文化的跨境影响。
美国与加拿大有着近千公里的国境线,加拿大90%的居民生活在国境线以北300公里范围内。由于处在英语圈地域,美国的杂志、书籍、有线电视、联播网电视在加拿大境内可以轻松入手。据加拿大统计局调查显示,加拿大的受众收看的电视节目40%是加拿大制作,而60%是由美国制作。随着美国电视节目的跨国境传播,导致大量的血腥、暴力场面、性画面充斥着加拿大的电视荧屏,造成美国文化不断地侵蚀加拿大本土文化。普通的加拿大受众甚至难以分辩电视节目中播出的内容,哪些是加拿大的,哪些又是美国的。特别是一些历史知识问题,在学生中竟然出现了“混淆是非”的事例。例如,美国与加拿大有关黑人奴隶制的历史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学生却普遍认为两国是一样的[3]。
于是,1978年在加拿大的安大略州开始了以抵制美国电视文化为初衷的媒介教育课程,首先以教师为授课对象,并成立了民间组织AML(AssociationforMediaLiteracy)。1987年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初、高中的正式课程。具体要求是:
(1)初中、高中的语文课中,用于“媒介学习”的课时不得少于总课时的三分之一;
(2)初中一、二年级,用于“媒介学习”相关内容的教学时间占总授课时的10%;
(3)高中的语文课,“媒介学习”要设置为必选科目学习[4]。
1989年,以AML成员为中心,在安大略州教育部的运筹下,《媒介素养课程指南》一书正式编撰完成[5]。之后,其他的州也相继建立了相同的组织,1992年CAMEO(CanadianAssociationofMediaEducationOrganizations)成立,它是一个由市民组织为主导的全国网络系统,至此,媒介素养教育开始遍及加拿大全境。
事实上,在加拿大学校教育中,一开始并没有开设以“媒介素养教育”命名的专门课程,而是将该内容纳入名为“Language”(语文)的课程中,教师以参考指南为教材进行授课;不过,在具体的教学中,对于电视节目的关注程度历来是最高的,为此,加拿大的AML也制作了许多电视节目。承担此项任务的是隶属于媒体教育部的名为CHUM节目制作公司,其制作出的节目是专门用于教学的[6]。
加拿大的“媒介素养”公共教育从诞生之时,就寄生在“Language”(语文)课程中。1995年安大略州教育部提出了改革方案,鲜明地指出随着社会情报化的高度发展,在公共教育中有关“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增加特别的科目。现在,从小学到高中都设置了媒介素养课程。
极其注重公共教育的日本,面对媒介环境的变化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同样希望在普通的学校课程中,设置类似于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但是,迄今为止,实现这一愿望尚有距离。
二、日本媒介素养研究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MediaLiteracy媒介素养”理论引入日本。日本在世界科技领域一直担当排头兵的角色,与积极采用日新月异的媒体新技术比较而言,早已跨入信息社会的日本,在“媒介素养”研究上,却远远地落在其他媒体发达国家的后边。在1999年6月召开的《青少年与放送》专家会议上,与会者就“媒介素养”表示了积极态度,但却没有制定出类似于加拿大那样的有着明确的指导理念和具体的实施细则、方案的发展计划[7]。与加拿大将“媒介素养”教育贯彻到中小学生义务教育中不同的是,日本目前有关“媒介素养”的教育,还仅仅停留在大学、研究所等以专家研究为中心的“试验”阶段。与不断吸收、借鉴国外先进“媒介素养”理论,并将本土化与运用研究作为课题的大学教授、专家们相比,处于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的“媒介素养”意识还相当薄弱。
在日本从事媒介素养研究的诸多学者中,以下两位的著作堪称经典。一位是1963年出生在北海道的菅谷明子,她曾经在加拿大留学,1996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现为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情报学“媒体表现、学习与素养”项目成员,其著作《媒介素养——来自世界的现场》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媒体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成为目前日本有关“媒介素养”研究必读书目。另一位是立命馆大学教授铃木绿,其有关媒介素养教育著作颇丰,1997年6月由其主编的《为了学习媒介素养的人》,2000年8月的《媒介素养——入门篇》,2001年10月《媒介素养的现在与未来》以及2003年4月《媒介素养——性别篇》等等。铃木教授的著作内容反映了日本学者有关“媒介素养”课题的研究进程与趋势。
目前,在日本学术界公认的“媒介素养”定义,是由立命馆大学教授铃木绿在1997年6月出版的《为了学习媒介素养的人》给出的,他指出:“所谓媒介素养,是指市民以社会性的文脉批判性的意识分析、评价、接近媒介,凭借多样化的形态创造出传播的力量。”[8]
桥元良明根据铃木绿所给出的“媒介素养”定义,在其著作《情报行动与社会心理》中,就“媒介素养”的概念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在获得“媒介素养”能力的过程中,不可欠缺的四个要素是:(1)批判的思考;(2)对媒介社会性文脉的洞察;(3)由对话获得的多元化视点;(4)表现主体的确立和接近媒介。也就是说,参加“媒介素养”教育的人,在对媒体文本所包涵的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内省以及与他人进行对话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心媒介本身问题,还应关注由此产生的社会性问题。只有通过这一过程,主体才能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意识(见图1)[9]。
“批判的思考”强调的是主体不仅应对从媒介获得的情报进行客观的分析、能够“识字解读”,而且要有批评、评判的能力,即以培养批判性为主要目的。这种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从①映像、声音信息的文字化和②弱势群体市民的视点两方面入手。
为了阐述“对社会性文脉的洞察”,桥元良明借鉴了铃木绿关于生产•制作、文本、受众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图(见图2)[10],他指出,媒介素养不仅仅是简单地就媒介关注的“文本”进行批判,而是应将其置身于整个社会系统的视野中,深度挖掘其相关的社会构造问题。
“由对话获得的多元化视点”指的是在对话的过程中,对于学习者来说,教授者不仅是要教会正确的解读方法,而且要通过对话开启和交换各种各样的解读,提示学习者去关注与自己不同的解读,以便获得多样化的问题视点,为更加纵深性的问题挖掘提供机会。
“表现主体的确立和接近媒介”意指在目前的媒介系统中,特别是在日本的媒介系统中,至今尚不存在类似于加拿大CRTC那样的政府机构,在日本,市民、媒介、政府三者之间缺少信息交流的渠道,更不要说建立类似于欧美国家的“接近频道”、“交流频道”那样的市民可以自由地接近媒介的制度。
三、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1、“媒介素养”大学教育现状
目前,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只在部分大学开设。立命馆大学的铃木绿教授开设了“媒介素养”论和“映像媒体分析”等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其教学宗旨是,在以电视媒介为中心的媒介世界里,流动着的是被符号化的“加工过的现实”,身处这样一个由媒体主宰的信息社会,作为“主体”的市民必须具备自主解读媒体的能力;其教学内容除了掌握媒介素养的定义、基本概念外,还包括了媒介研究模式、符号化的“再构成现实”、媒介的广告功能和媒介语言、媒体表现、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电视新闻-—构成的“现实”、新闻人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战争与媒介(围绕911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报道与人权、媒介社会中的市民与媒介素养、情报的多元化等诸多方面。
处于高度信息化社会的日本,其“媒介素养”教育最突出的本土特色研究莫过于对互联网的关注。基于这样的认识,立命馆大学专门从事研究“媒介素养”的研究生们,于1996年开设了日本首家媒介素养教育的网站,名为“媒介素养的世界”(MediaLiteracyinJapan=MAJ.)[11]。网站设立的目的是以广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为出发点,立足市民视点,批判性地分析、评价媒介和政府网站信息,使市民更加便利地接触到媒体的产业发展、相关法规、基本概念和放送纲领等。此外,该网站还与海外的“媒介素养”教育网站相链接,发挥其作为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网站的国际交流作用。
图1获得媒介素养过程的4个基本要素
图2媒介研究模式
在教学内容发生变化的同时,新型的教育模式也应运而生。庆应义塾大学妹尾坚一郎教授(兼任东京大学特聘教授),目前在研究生课程中教授《情报教育论》。妹尾教授认为,在情报化的社会中,学习内容必须要进行调整,并且学习形式也应做相应的改变。他指出,当前的教育基本形式是“知识传授型”,是工业化社会的教育模式。工业化社会是以大量生产、消费为特征,与之相配套的教育模式也是以培养大量人才为目的的。但是,如今的日本已经从工业化社会迈入到信息化社会,适合信息化社会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学习支援型”,即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应该是学习者与支援者之间的关系[12]。
、“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小学校的展开
日本在大学里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尚处起步试验阶段,中、小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更是含苞待放。自1995年由邮政省召开的“多频道时代下有关受众与放送恳谈会”之后,日本社会对于“媒介素养”的关注曾一度升温。1999年由普通市民、研究学者、邮政省以及放送企业四方参加的“放送领域内有关青少年与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会”使得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课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2000年6月调查结果报告书发表,并就提升日本“媒介素养”教育达成一致。报告指出,媒介素养是生活在媒介社会中的“生存能力”,是从抱有多样价值观的人们建立健全发展民主社会不可欠缺的能力
由立命馆大学教授铃木绿编撰的《媒介素养——入门篇》一书于2000年8月22日出版,该书与其他“媒介素养”书籍不同的是,它是一本教材式用书,全书分为五个章节,(1)怎样学习媒介素养?(2)我和媒介、我们和媒介;(3)电视广告是什么?(4)电视剧与我们的社会;(5)解读电视新闻。除了在第一章中介绍了媒介素养的定义、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学习模式和学习场所之外,其余的四个章节全部是有关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以第三章《电视广告是什么?》的第一节为例,具体的程序环节包括导入、活动1.2.3、发表、资料的查找核实(见图3)。
导入: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大量的广告,为什么有广告呢?广告收入作为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源,支撑着电视台的正常运营。收视率与广告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每天要接触多少广告?哪种广告是最经常看到的?通过实际的调查分析,使我们意识到,当前的媒介环境是将我们消费者设定为广告目标的。
活动1:首先让学生预测在1个小时的节目中广告有多少?所占比例是多少?
发表:将各个小组的预测集合起来。
活动2:在活动1完成后,各个小组对教师事先录制的电视节目进行调查。
发表:各个小组发表其调查结果,并与起初的预测值进行比较。并列举出前三位的广告,该广告与电视的媒体特性关系、播出时间、节目内容等等之间的关系。
资料查找核实1:将所记录的每天、每周、每年以及至今收看广告量计算出来;将该数值与其他活动所使用的时间(学校生活、与家人对话、读书等)数值进行比较。
活动3:广告收入占电视台总收入的比率?电视广告与其他媒体,比如报纸、广播、杂志广告进行比较;广告费占日本GDP的比例。
发表:在各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基础上,进行交流对话。
资料查找核实2:查找日本民间放送联盟的放送标准,一周期间的广告播出量时间量必须在总播出时间量18%以内,为什么这样规定?通过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数据调查,查找出本周收视率前10位的电视节目[14]。
铃木教授在该书的前言中写到,本书假定的读者是高中生、大学生以及市民。希望利用此书的教师们为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升积极不断努力。
日本的媒介素养发展虽落后于其他媒体发达国家,但是,结合本土实际确实其鲜明的符号表征,在信息渠道愈发膨胀的今天,如何教会受众拥有一双雾里看花的“明目”显得任重而道远。
[注释]
[1]桥元良明《情报行动与社会心理》北树出版社1999年4月20日第107页
[2]nhk.or.jp/nagano/wink/tokusyu/wink107.htmi
[3]菅谷明子《媒介素养——来自世界的现场》岩波新书2000年8月18日第88页
[4]铃木绿《为了学习媒介素养的人》世界思想社1997年6月20日第12页
[5]桥元良明《情报行动与社会心理》北树出版社1999年4月20日第122页
[6]《日本与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现状比较》来自:ihosei.ac.jp
[7]《日本与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现状比较》来自:ihosei.ac.jp
[8]铃木绿《为了学习媒介素养的人》世界思想社1997年6月20日第8页
[9]桥元良明《情报行动与社会心理》北树出版社1999年4月20日第112页
[10]铃木绿《为了学习媒介素养的人》世界思想社1997年6月20日第30页
[11]该网站是ritsumei.ac.jp/kic/so/seminal/ML/
[12]campus.nikkei.co.jp
[13]铃木绿《媒介素养——入门篇》自由出版社2000年8月22日第9页
[14]铃木绿《媒介素养——入门篇》自由出版社2000年8月22日第34-36页
[参考文献]
1、小中阳太郎《来自媒介素养的现场》[日]风媒社2001年4月20日
2、铃木绿《媒介素养——入门篇》[日]自由出版社2000年8月22日
3、菅谷明子《媒介素养——来自世界的现场》[日]岩波新书2000年8月18日
一、李叔同的艺术教育主张
李叔同青年时期正是中国内忧外患加剧之时,他于1905年东渡日本寻求强国之道。李叔同在日本期间逐渐意识到音乐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坚定了他“艺术教育救国”的思想。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他于1906年独自创办了我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在《音乐小杂志•序》中,他写道:“盖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效用之力,宁有极矣!”他认为,音乐教育对于个人思想境界的提升及整个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都具有巨大的作用。这也成为他以后从事艺术教育最重要的动力。李叔同的执教生涯始于1912年,他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担任音乐和美术教师。在这期间他实践了“先器识而后文艺”的艺术教育主张。唐代名臣裴行俭曾说:“士之志远,先器识,后文艺”。李叔同认为,“器识”是指一个人的人格修养,要想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首先要加强个人品德修养,要心胸开阔,眼界宽广。李叔同在艺术教育实践中也遵循着这个思想。他常教育学生要先培养高尚的品格,而后再追求技术的精湛,“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他的弟子丰子恺曾回忆道,李叔同常读明代刘宗周所著的《人谱》,书中记载了历代许多圣贤的言行举止。李叔同还在封面上手写“身体力行”四个大字提醒自己。他尤其爱读“唐初,王杨卢骆皆以文章有盛名,人皆期许其贵显,裴行俭见之,曰:‘士之志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章,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这一段。每当读至此时,他总是很激动,以致略微口吃。丰子恺等学生们都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课,是真正的艺术启蒙课。“先器识而后文艺”是李叔同一贯坚持的艺术教育主张。在他作于1905年的《图画修得法》中便指出:“若夫发挥审美之情操,图画有最大之伟力,工图画者其嗜好必高尚,其品性必高洁,凡卑污陋劣之欲望,靡不扫除而淘汰之,其利用于宗教教育道德上为尤著,此图画之效力关系与德育者也。”可见他十分注重“器识”的修炼。这一观念指导着他的艺术实践。在《音乐小杂志》上有音乐史专栏,介绍《乐圣彼独芬传》一文中,除了对贝多芬的生平及成就的介绍外,李叔同还特意介绍了他“天性诚笃,思想精邃,每有著作,辄审定数四,兢兢以遗误是懔;旧著之书,时加厘纂,脱有错误,必力诋之,其不掩己短如此”的个性品质,这种乐品与人品并重的研究方法可谓开风气之先。
二、李叔同在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创新
李叔同少年时便已名扬海内,他受到“美育救国”思想的影响,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的艺术人才来报效国家。来到浙江第一师范任教后,他教学上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学生倾注了大量心血。在艺术教育的创新上,他认为,艺术贵在创新,所以艺术教育不能固定不化,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李叔同的课堂跟其他老师的课堂截然不同,让人耳目一新。从开学第一课起,他便精心做好一切准备。他每次开课前都把课程教授和训练的内容以及课程进度公布出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与他一起制定进度计划,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进度计划。学生如果想在某方面特别发展,也可以加大训练强度,他便施以不同的教育。李叔同在艺术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对学生们影响很大。刘质平是他的得意门生,李叔同在教学中发现了他独特的音乐天赋,除了正常的音乐课外,李叔同每周单独指导他两次,介绍他跟随当时在杭州的美国人鲍乃德夫人学钢琴,后来又资助他留学日本。这一系列的帮助最终使刘质平成为了著名的艺术教育家。李叔同在艺术教育上的创新还体现在他不落前人窠臼、锐意进行课堂改革方面。早在1903年时,青年李叔同便显示了他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吾国吾民应有国际思想,加强与世界之交流,与时俱进,学习新知识、新思想,以兴吾大中华。”后来他的这种锐意创新的精神鲜明地体现在了他的艺术教育实践中。在他担任浙江第一师范的美术教师后,便力推以写生代替临摹的教学方法。他把写生分成室内写生和室外写生。在室内写生中,他大胆使用了人体模特来进行训练和教学;在室外写生中,他带领学生们到西湖等风景区画风景。为了开阔视野,李叔同还开设了艺术设计、水彩、木刻等课程。在他教授的音乐课上同样有不少令人称道的创新。他率先采用五线谱进行教学,他的音乐课形式丰富,深得学生喜爱,器乐课有钢琴、风琴;声乐课有齐唱、合唱,歌曲有英文和中文。李叔同开展了大量的课外创新教育活动。1913年,中国最早的校刊《白阳》杂志由他创办。在杂志的发刊词中,他写道:“技进于道,文以立言,悟灵感物,含思倾妍。”表明了他创办杂志的初衷。杂志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文学、学堂乐歌创作、音乐知识、美术知识等。杂志还刊登了李叔同自己创作的《春游》三部合唱曲。李叔同在执教之前,就已经创作了大量的学堂乐歌,把西方的作曲方法引进中国。《春游》更是我国合唱音乐的首创,淳朴的音乐、淡雅的歌词、工整的旋律与和声使这首曲子成为经久不衰的典范,被广泛传唱。作为一名教师,李叔同可谓尽职尽责。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艺术知识与技巧,他不断探索艺术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他自编的《西洋美术史》讲义成为我国第一本系统的《西方美术史》著作。他为学生们开设的木刻版画课程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使他成为中国木刻版画的先行者和最早的实践者。他的学生丰子恺正是在他的影响下对木刻版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成为现代木刻版画大师。李叔同还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成立了洋画研究会,介绍西方美术史,赏析西方名作,教授水彩画、油画等。他还成立了金石书画研究组织——乐石社,并担任第一任社长,向青年学生们普及书法知识,展览金石书画名作等。李叔同的执教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年,但在这七年中,他对艺术教育领域所做的创新却极为繁多,对我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有着重大贡献。
作者:张璐 单位:齐鲁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关键词]学校管理;学生发展;德育
学校无琐事,事事皆育人。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细节,尽管细小,却往往能折射出整个教育世界,能导致事情、事业的成败。教育事件、教育情境都是由很多的细节组合起来的,因此学校应关注教育中的细节,从教育中的细节处着眼,以此管窥教育真谛,提升教育智慧,最终解决教育问题,提高教育效益。
如今学校里大都是90后的一群孩子,相对而言,这一代的成长是平稳而幸福的,独生子女、小皇帝是属于他们的称谓;经济改革带给全社会的财富,使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不再像祖辈和父辈那样坎坷,使他们的生活看上去富足而充满希望,这也养成了他们目空一切、心浮气躁的不良心态。他们对于责任、道德这些基本的做人准则并不重视,而做老师的正是要教会、引导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处事。作为庄桥中心小学校长,我在多年教育教学工作中深切体会到:责任感、道德观不仅是课堂上的事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教育的课堂。
一、细节使德育充实具体
反思学校的德育,为什么主观上如此重视。花费的精力也不少,收效却不好?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意识、人格素质总是遭到质疑,这与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没有将目标转化为明确的操作性的定义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只有赋予目标很强、很明确的操作性,才能从目标着手;否则只能留下美丽的希望或只是一些陈词滥调而已。《弟子规》、《三字经》就是这样的可操作语言的范本,诸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孩子们不能只会背诵这些条条,更重要的是要落实于具体的行为,对其进行实际的评价。尊敬师长、爱护环境、遵守秩序等都要有具体可操作的行为语言进行界定,不能空喊口号。
庄桥小学是排球项目的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班际排球赛,以往都是两个球队上来就打,打完了赢的欢呼,输的垂着头离开。自从学校提出“以球促德、以球增智、以球健体、以球审美”的口号后,参赛者关注了比赛中的细节,融和谐教育与体育比赛之中,真正体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增加了比赛进场退场时双方队员握手交流的仪式等。比赛是激烈的,赛前赛后的气氛是那样的友好融洽,培育了队员以及观赛学生的美好情感,提升了他们团结、互助的意识。这不能不说是德育渗透在细节中所产生的精彩。
又如,我们平时上课常见的师生问候形式一般是:老师走上讲台喊“上课”,学生起立,齐喊“老师好”,之后老师回答,极少有老师会发现这一行为中所隐藏的教育意义。学校某位老师却敏锐地发现并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细节,将其转化成为一次良好的德育契机。在走上讲台后,他没有像以前那样喊“上课”,而是微笑着说:“同学们好!”学生则坐着喊:“老师好!”然后,他立正站好,先向学生标准地鞠了一躬,再喊“上课”,这时学生自觉地起立、鞠躬,然后端正地坐好。他随即问学生:“刚才老师先向大家问好、鞠躬,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很自然地感悟出:要想人敬我,我必先敬人。于可观、可感的细节之中,学生自觉地明白了道理。
二、细节促习惯潜移默化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直是学校的重要教育目标。我们也总是看到并感慨:学生在学校不乱扔纸屑,可一出校门,包装袋、餐巾纸就随处乱丢;离校时一边在彬彬有礼地鞠躬说着“老师再见”,一边趾高气扬地冲着奶奶把书包扔到老人手中。是孩子们的行为认识不够,是家校的教育没有形成一股合力,还是我们社会成员尤其是家长的综合素养有待提高?这些都可能是原因,但需要学校迫切落实的还在于提出习惯的要求,在细节的示范和强化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老师看到教室地板上的垃圾,拣起来,学生也会跟着这样做,这比反复强调要学生捡起地上的垃圾的效果好多了。如:在门口值岗或学生集会出操时,旁边的地上有小纸屑,我便会走过去随手拾起来,放进垃圾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学生要养成爱护公共卫生的文明习惯。现在令人欣慰的是:常常在我弯腰的时候,会有学生跑过来抢着捡起,或者会有学生在另一边捡起更小的碎片。
我们有时看到国外的课堂,学生坐姿自由松散,师生关系融洽,其实他们在某些细节上却有很严格的规定。比如:德国学生的课堂,学生要发言一定要先举手;美国的教室里学生可以有各种样子,但是有严格的一条“不准打搅别人”,学生没有提意见老师不管,学生若提出受到了别人的影响,老师必须得管。在相对自由的地方有更严格的细节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也造就了高素质的群体。
在管理令人头疼的“问题”孩子时,老师不妨向获得迪斯尼美国优秀老师奖的克拉克先生学两招。他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55个细节,涵盖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小到餐桌礼仪,大到积极心态的培养,并针对这些细节提出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其中有几条是这样的: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捂住嘴巴,然后说“对不起”;有人掉了东西,如果你离得近,要帮他捡起来;有人不小心碰到了你,你也应该说“对不起”;全班一起念课文时,要看着正在念的一字一句。每一个人都是由细节构成的,细节折射出人的涵养和品格,细节做好了,良好的习惯还会没有吗?三、细节助教学活力灵动
课堂不仅赋予学生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一种品格。作为老师,我亦深感教学无小事。例如:每道例题的分析、板书的顺序,看似小事,却能在循序渐进中培养一个人的逻辑性。曾教过我的初中数学老师并非科班出身,而是一个技术员,从校办厂转过来教书的,但是他的教学清晰严谨,板书工整流畅,总是从黑板的左上角开始写,分成三四栏,一节课下来往往正好写满一黑板,好像一页数学杂志,就从那时起我学着老师的样子做笔记、算题目,渐渐地养成了认真、严谨学数学的习惯,学生时代的数学学习很顺利、也很享受。
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一节课、一段教学中,使课堂闪动灵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预先精心的设计,而是师生的课堂智慧和细节。有时,老师善于依托学生生活中的细节,于细节处巧妙设计活动,将教育教学渗透其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一次,一个小女生因为不忍心夺去蚂蚁的食物而没有扫掉地上的鸡骨头,结果自己所在班的卫生分被扣掉了。发现这件事后,我有意依托“小女孩不忍心扫垃圾”这样一处细节,在全班学生中开展了一次“女孩和蚂蚁”童话故事征集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围绕“女孩手拿扫帚,她的面前是一群蚂蚁正在忙碌地搬着一根鸡骨头……”这一情节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灵气和智慧编织成一个童话故事。结果,学生们个个都变成了面对鸡骨头不断进行“思想斗争”的“小女孩”,完全和弱小的蚂蚁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生命场”“情感场”。依托这样一个细节——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征集活动,学生学会了关爱生命,同情他人,关心、帮助弱势群体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依托这样一个细节,学校将德育的目标与要求深深地融入学生内心世界,由此而获得的教育效果会因为教育的“及时、入境”而更加长久。
关注教学评价中的细节,可以使教学评价更加体现人性的关怀、更有效度。学校语文测试里经常出现“请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写下来”这样的题目,这真能反映出学生喜欢这首诗的情感吗?学生往往是挑好写的写。可见,评价中,学校既要关注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又要考察活动的非期望效应。再如,“与父母说说自己心里的秘密”之类的题目,情境不合适就不能体现教育中的公平,还有可能产生潜在的伤害。
四、细节令管理和谐温馨
一次,庄桥中心小学几位领导去参观一个寄宿学校,看了学生宿舍后,很有感触,他们的学生宿舍很干净、很整齐,床上、床下、窗台、壁挂,处处渗透着一种温馨、一种素质,特别是宿舍文化,让人感到教育真是无处不在。该校领导说:“宿舍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地方。为此,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宿舍的管理。”是啊,学校管理本身就是育人的重要途径。
庄桥中心小学从来都不进行上班签到之类的。有的老师偶尔迟到几分钟,也肯定是确有特殊情况,我从来不过问,甚至遇见了也尽量避开走,免得老师难堪。有一段时间,有几位老师上班经常迟到,我就在全校老师例会上说:“最近由于我工作失职,没有很好地抓考勤工作,所以有老师就用‘实际行动’向我提出警告。在此,我认真接受大家的批评,重申校纪,每位老师要自觉遵守学校作息制度。”这样一番幽默风趣的批评不仅展现了自身的内涵、素养,也充分照顾到了老师的体面,更易使老师从中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迅速改正,使批评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学校开展的“教育温馨提示卡”活动,让老师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教育问题及时地提出来,上交给校长室;学校根据实际问题区别对待,有的在集会时进行教育,有的在每周例会上布置,有的进行个别沟通等。这样,观察与反省学校管理细节的眼睛一下子变成了五六十双,人人参与管理,学校的管理向细节深处发展。两年来,学校形成了人人关心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人人敢于对学校工作论优议劣、人人勇于为学校献计献策的好风气。
在学校管理上,管理者既要重视硬细节的建设,也要关注那些软细节。比如学校的门卫文化。门卫是一个学校的窗口,除了要营造好简洁合理的门卫环境外,还应该注重新时期所需要的软内容。毕竟,传达室工作不再是简单的看看门、关关门、扫扫地、分分报,除了应该具备的敬业尽职和勤劳热情,更包涵了形象、礼仪、交际、修养等文化在里面。正如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所说:传达室应该是一种“舒服的文化”。
班级管理方面,学校要关注教室细节,让学生成为教室的主人,让教室成为育人的阵地。本学期,学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全校25个班级各显神通,充分显示班级个性特点的同时融入学校特色文化。全校营造出一个个有形有色、有品位、有内涵的学习环境: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龙的传人”;有展示学生特长的“我型我秀”;有催人奋进的名言警句;有新颖美观的板报阵地;有体现良好行为的“卫生角”“图书角”“生物角”;有体现温馨互动的“心情树”“策略墙”;更有展示学校特色文化的“诗露花语”“排球小将”“书法天地”……通过这次活动,学校不但提高了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激发了他们勤奋学习、努力成才、爱班爱校的热情,使他们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文化浸润中涵养大气、完善自我。
五、细节让老师细腻美丽
优秀的老师都是非常重视细节的,把每个细节都精心打造成光环,环环相扣,就构成了生命的彩虹。有一位班主任看到给学校垒墙的民工中午吃饭,他们的手是那样粗糙,吃的是煎饼和咸菜,却吃得那样香,就让吃厌了大鱼大肉的学生们悄悄路过民工旁边,看看这些风吹日晒的大人在吃什么?回到教室后,他告诉学生:你们每天穿得暖,吃得好,可是想没想过,你们的很多家长,也是这样辛苦和节俭。学生们的心灵受到很深的触动,有的眼里含了泪花。优秀的老师都是细心人,能及时抓住身边各种生动的细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唤醒。
庄桥中心小学要求老师要处处为学生做榜样:清晨进校时,学生向老师问好,老师必须还礼;如果老师与学生的长辈交流,老师要谦和有礼;学习雷锋,学生要学,老师也要有行动;要求学生书写工整,老师在黑板上在学生作业本上的字也写得工整;学生在校不能吃零食,老师的办公室就不能让学生看到有零食……老师要用自己高尚的情操、渊博的学识、崇高的人格和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和影响学生。
实际上,一幅优秀的美术艺术作品中,本身就潜藏着诸多的创新精神,尤其是现代绘画艺术作品,其内涵十分丰富。小学美术教师要重视教育过程中所渗透的关于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元素,例如:现代绘画艺术作品创作大师的风格转换,在其不同的画作中颜色、线条等元素的运用差异等等,这些内容都需要教师来引导小学生来理解。因为“创新”是艺术大师区别于普通画家最明显的一个特征,让学生明确这一点,将会对其未来素质能力发展的影响不可估量。
二、小学美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一)小学生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孩子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大多数的孩子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除了传授给小学生最基本的美术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绘画艺术素养,并鼓励学生们将其心底对生活、对美好事物的感想通过绘画这一形式表现出来。
(二)采取兴趣导向式教学模式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绘画艺术创作的方法
绘画艺术本身是不分年龄且不分国界的,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尽可能对学生美术技能以及艺术创作能力的教育与引导,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艺术画作带到课堂中来,并指导学生从欣赏的角度来评论著名艺术作品,让学生从中汲取美术艺术的创作养料,挖掘美术创作过程中的独特思维模式,而且,通过教师指导以后,以及学生在评论画作的过程,都能够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这对于其日后进行美术创作都十分有益。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来实施教学,采取兴趣导向式的教学模式,同时,在进行具体的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将最基本的绘画技能传授给学生,而且,更要尽可能重视对每一个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观察不同学生对美术创作的感兴趣程度,因为毕竟每个学生对不同学科教育的兴趣是有所差异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内外融入一些有关美术艺术作品赏析等方面的课程,以此来扩大孩子们的视野、激发小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的主动性。
三、结语
[关键词]英语教学;理解;心智活动;德行
理解理论是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方法。理解理论认为,整个教育活动的本质就是“理解”。“理解”既包括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意义构造”,也包括师生达到这一目的的理解性活动;主要是指理解性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各要素都必须围绕并服从“理解”这个根本的理念,教学的所有途径、方式和内容必须遵循“理解”的教育规律——这是“理解”理论的真谛所在。
英语教学中,理解的涵义是什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是否可能使学生“理解”?这是本文要论述的问题。
一、英语教学“理解”的根基是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理解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从关注人性开始的。理解理论是基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熊川武(2001)认为:“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我们的教育失却了一些最不该失却的东西:爱心、关怀、理解。教育要做的,就是要用这些情感内容填平师生间形成的情感沟堑。”[1]许多学生之所以后进,其根本原因是教育误解、教师误解和家庭误解所致。我们必须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一种天赋的潜质和能量,教育的责任在于开发这种潜质和能量,使人具有生存的智慧和生命的意义。理解理论认为,理解是一种教育资源,过去的教育之所以效益流失,甚至造成教育失败,就是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这种资源。
英语学习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因为学习是个人的一种“意义构造”。人的语言发展能力、语言创造能力是人的生存能力的体现。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是个体将外在语言信息主动内化并与个体大脑中认知结构的自主建构过程。英语语言是一个文化的载体,蕴涵着英语国家的人文历史、社会习俗和科技等信息。这些信息在与个体认知结构的互动中推动着个体认知结构的发展。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种英语学习活动和交流中去,同化与顺应英语语言信息,汲取英美社会文化信息的精华,改造自身认知结构,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促进自身认知结构的发展。而这一过程是在“理解”的过程中实现,同时生发了“理解”的内涵与能力的。
理解理论把学生视为一个有需要、有情感、有个性的存在物,把英语语言的学习任务内化成学生的个体需要,使得语言学习有一个坚实的心理学基础,其成效是不言而喻的。许多学生学不好英语,其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一般都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习得性自弃”。就是说,学生有能力学习,但不乐于学习。而我们英语教师往往就语言现象说语言现象,不能透过语言现象看到学生生命过程的本质,不能把学生作为一个主体存在进行理解,由此导致英语教学效率低下。作为外在之行,理解理论在英语教学中有如下特征:一是对学生的语言行为保持大度与宽容,或必要的一致性。二是对学生的语言认知心理能将心比心,体贴关怀。在这样的思想前提下进行英语教学,显然是抓住丁问题的根本。“我们所做的一切,是要重新激发起学生努力向上的精神力量,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1],这在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
二、英语教学“理解”关于教学活动结构的理解
理解理论关于教学活动结构的理解,其核心仍然是个体心智活动的理解。
心智活动的理解,从本质上讲,是对个体认知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解。理解理论认为,“学习”和“知识”是不同的;学习是个人的。是人的属性;知识是公共的,大家共享的。决定任何一种教育经验之意义的,是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但主要是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因此,“理解”实际上就是“儿童对事物特性在理性理解力上的变化”。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即个体必须把他们的新知识同业已掌握的有关命题联系起来学习,它同只凭机械背诵或灌输的“机械学习”是针锋相对的。“意义学习”理论表明,一个人形成自己的“意义构造”,是以概念和命题的系统学习为基础的。因此,“理解”理论关于心智活动的理解仍然把由概念组成的命题作为教学的根本内容。诺瓦克在1989年提出了有关“学习”的三个基本命题:“①意义学习涉及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吸收新的概念和命题,并修改这种结构。②在认知结构中,知识的组织是有等级的,大部分新的学习,就是在已有的知识等级中对概念和命题进行归类。③通过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不能同化已有的知识结构,也不会使已有的命题结构得到修整。”[2]因此,学习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正是在这一机制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学习意愿和兴趣也被极大地激发起来。目前,英语语言学对理想语言结构的研究,即对认知结构所涉及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各种元认知成分、基本认知成分、表征等及其相互关系,还包括研究结构成分的完整性、稳固性,它们之间的联系方式、联结速度等,是影响一个语言结构的质量因素[3]。这些因素分别影响语盲能力的各个方面。
语言学习,必须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联系起来,使其形成网络。教学的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可理解的输入”(txanpmhensibleinput)。而“恰当的输入”必须满足以下六个条件:①难度适宜与可理解性。可以尽量使用简短的句子或借助于实物和图片,但关键还在于输入的内容必须“略超出”(alittlebeyond)学生的现有语言水平。克拉申称之为“i+1原则(“i”学生的现有语盲水平,“i+1”下一个层面的水平)。②相互关联与趣味性。使学生感到所听的或读的材料是如此的有趣,以致于忘记了是在学习外语。过于强调句型和结构的机械训练会使学生厌恶外语。比如,Whattimedoesbegetup?Whattimedotheygetup?这些无意义的句型训练充斥了传统的教学。③输入不是按照语法顺序。以语法为基准的教学大纲会降低“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的质量,破坏交际的目的。④输入必须提供足够的信息量又不能过于困难,使教学保持“i+1”的水平。看起来这很难做到。因为信息量加大容易导致难度提高。但克拉申认为,只要输入是有意义的,“i+1”会自动产生。⑤良好心境与低焦虑。不必勉强学生表达,直到他们感到已经有了足够的准备:如果学生说外语,教师则不必当堂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家庭作业中可以纠正错误)。⑥为获得更多的输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工具”。让学生学会使用引起谈话的技巧(相互问候)和保持继续谈话的技巧,如有礼貌的总结、归纳对方的观点;使用What?Idon''''tun-derstand;Whatdoesitmean?等方式或用重复对方谈话中的某个关键词来表示疑惑等等[4]。
教学中要为学习者寻找联系。这些联系表现为语义逻辑、语言形态、语音、语篇、语境、语法、语用、语言对比、情感体验、应用情景、应用范例等。缺少联系的教学是低效率的教学,会导致结构成分孤立存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教学时数多、学习者时间充足、具有良好的毅力和强烈学习动机的情况下,可进行高难度和大跨度的教学。如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每天3学时),将英语水平低者(包括部分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困难生)培养到较高语言水平。如听说读写全息教学,注重实际应用,将动型训练有机融入整个教学阶段。以精读课为例,通常采用循环性的“听一分析1一背诵一分析2--应用”课堂教学程序[3],目标是使学习者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大脑中相对全息的、高质量的语言结构。
三、英语教学“理解”对师生关系本质的理解
对师生关系本质理解的核心内容是关于学生德行活动的理解。理解理论尊重“教学具有德育性”的传统教育理念。在英语教学中,人们一直不关注这一理念,以为它与英语语言发展无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理解理论提醒人们要时刻尊重对方,增进理解,这是调节师生学习情趣、增强学习效率的基本教学原则。在英语语盲教学中,没有情感的唤醒或激发,没有人格的关怀与心灵的关照,孤立地学习和记忆英语语法规则,忽略感情基础及在此基础上的实际应用和操练,最终肯定会缺乏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对新语言词汇意义的把握缺乏激情与心理动力。
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在考察学习者内部语言结构的同时,还必须研究其情感成分,即学习者学习时产生的情感体验与心境状态。理解理论认为,任何内部语言结构的发展都包括个体情感的基础作用或变量,两者缺一不可。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缺乏这种理解,结果造成许多学生自暴自弃。理解理论认为,英语教学中必须具有全面的认知与情感成分,包括丰富的表象。在语言教学的基础阶段更需注意这一点。现有教学中的某些做法,如过于注重语法习题和阅读训练(培养视觉刺激与语义联系)而忽视情感因素,其结果只能使学习者形成残缺的语言结构。残缺的语言结构缺乏听觉表象、动觉体验等,不利于语言能力的培养,导致学习者学习难度大,记忆效率低,遗忘率大,体验不到语言学习的意义和乐趣,后续学习难以进行,语言能力难以达到高水平。总之,过去的英语教学过于关照英语语言的科学教育而忽视了英语语言的人文基础。
英语学习的规律就是理解。理解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可唤醒学生的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只强调语言知识的正确性,而是更进一步注意到了不同文化环境中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注重将情感与人文信息贯穿于大量的含有文化因素的语言材料、图像和音像资料中,使英语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理解理论主张,课堂教学从理解学生出发,把理解教育精神化为具体的教育行动。李阳总结出英语学习的“十大王牌理论”,其中重要的一条即寻找成就感,建立财富本。把地道的实用句子总结出来,这叫“寻找成就感”;把刚得到的成就感、把已经会说的地道句子统统收集起来,并把它们记录在专门的财富本上[5]。
理解理论关于师生关系的最好表述,可用熊先生倡导的一条校训进行概括,即“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理解老师,勤学奋进;理解自己,塑造人生”。这可以说是一套富有实践性的处理师生关系的观念系统,它有利于形成理解气氛,发展师生理解意识,使理解思想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其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关注的核心是学生而不是知识。作为教师要善解人意,读懂学生,激励学生的情感因素。二是学生要理解教师而不仅仅是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不仅要知晓教师教学的意图,还要从情感上体验教师的良苦用心。正所谓“老师教我不容易,莫将教诲付东流”。三是师生双方要理解自己。“理解少烦恼,误解生祸殃”。应鼓励师生身心和谐,不断刻画自己的理想未来和美好人生。可见,理解理论不仅刻画了一个个性化、实用性的教育理念,而且预示了一个幸福、安康、祥和的人类理想。
四、英语教学“理解”对教学方法的理解
理解理论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实践操作系统,提供了这样一个条件性思路:
理解性资源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把校园,特别是教室装点成一个学习英语的殿堂,无疑会对学生学习英语产生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作用。建设“校(英)语”与“班(英)语”。如学生每日在班上讲日常用语,在篮球场上讲运动比赛用语。又如,学生刚进入教室的门就可以看到“SHUTTHEIXX)RAFIERYOU”或“REMEMBERTOL0CKTHEDOORWHENYOULEAVETHEROOM”等句子和印象深刻的配画。将各种英语日常用语和常用词汇与学生生活、学习与社会环境结合,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建构性文化情景。全球已经或正在实现共享信息,如果仍然把老师和英语课本作为汲取知识的唯一源泉,则是一种教育误导或教育理念的偏差。作为课堂知识的辅助和扩展,教师要利用Internet、音像资料、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及各种英语学习软件,使学生进行自觉、主动的学习。学生也只有具备了这种学习的能力,才能更为开放、快速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终身受益。
第一,创造外语文化教室。在教室悬挂各种外国明信片、信封、卡通画、地图、外语报纸剪辑,也可以展示各种实物,如电影票及其节目、公共汽车和火车票、列车和飞机时刻表、酒店的菜谱等等,以此制造一种可见的和可感知的外语文化空间。
第二,用“文化旁白”(cultureasides)或“文化包”(culturecapsules)等方式提供文化信息。比如,在课文涉及“圣诞节”时可以顺便介绍和讨论有关圣诞节的由来和庆祝内容(文化旁白);也可以将主题扩大,比较系统地介绍外语节日(文化丛)。
第三,文化研究。让学生以研究的方式批判性地思考和观察外语国家的文化,通过阅读和讨论,比较系统地探究某个外语文化专题,
第四,阅读文学。阅读文学原本是古典的语法翻译法的基本内容,文化教学重新重视阅读文学,实际上是恢复传统教学中有价值的教学策略。由于文学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描写,所以通过文学阅读,可以为学生理解外语文化提供一条捷径[6]。
主动性学习习惯。英语学习策略的实质或精髓在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和想象力,建构文化情景,注意培养其成就感。现行的英语教材涉及到英美文化的方方面面,但文化介绍的深度和广度是有限的,而这种英美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对学习者知识面的拓宽和文化习得又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对课本中或课本外出现的某些语言文化内容,教师应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有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习惯养成对于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如每日60分钟晨读,每日坚持视听训练,每日模仿地道英语读音等训练,在潜移默化中能使学生提高听与说的水平,感受英美文化的韵味。我国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使学生养成了过分依赖他人的学习习惯。特别是中学生,对教师“教”的依赖性更强。这种依赖性反映在学习态度上就成了一种惰性。更有甚者,形成了一种被动接受的思维状态,没人逼迫就不愿学习。我们在教育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应特别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了英语成绩的提高,同时也带动了文化习得的形成。
[参考文献]
[11熊川武.理解教育是素质教育深化的结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2(1):4—6.
[2]唐松林.教师行为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2
[3]印世海.全息语言结构假设与全息英语教学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61—65.
[4]Krashe,S.PrinciplesandPracticeinSeoondLanguageAcquisition[M].PergamonPress,1982:63-79.
“适应”是指个体与环境达到和谐关系的动态过程,表现在个体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也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使之满足自己的需要。适应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适应个体学习需求的个性化学习,主要是依据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知识水平等特性适应性呈现学习内容和学习导航,同时学习者也能够自我组织,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自主选择学习策略,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其中,对于学习者特征,学习风格是影响个性化学习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需要考虑学习风格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并依据学习风格,运用与之匹配的教学策略。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已有大量的学习风格理论被提出和验证,较为典型的有Keefe学习风格模型、Kolb学习风格模型和Felder—Silverman学习风格模型。其中,Felder—Silverman学习风格模型已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可,被CS383、MASPLANG、LSAS、TANGOW等国外著名的自适应学习系统采纳,在大量实验数据的支持下,证明了其良好的适用性和可信度。它根据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和处理方法的不同,将学生的学习风格分为4组维度、8种类型,即活跃型与沉思型(信息加工维度)、感悟型与直觉型(感知维度)、视觉型与言语型(信息输入维度)、序列型与综合型(内容理解维度)[11]。在每个维度的两类学习风格中,学习者可能更倾向于某一种风格,例如,在内容理解维度上某些学生可能倾向于序列型多一点,而倾向于综合型少一点。本研究将以内容理解维度为依据设计适应性教育游戏。
二、适应性教育游戏设计
(一)适应性教育游戏设计策略不同的学习者,根据自己不同的学习风格,采取的学习策略是不一样的。因此,教育游戏应遵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进行设计,以内容理解维度为例,在游戏界面中应该同时表现为如下设计策略,为学习者提供适应性学习导航:1.序列型知识导航学习内容主题排序的导航策略是将学习内容按逻辑划分成小的单元,采用组块的方式将学习内容按主题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然后由学习者或系统控制导航过程,使学习者一步一步地按照学习内容主题的逻辑顺序进行学习。例如,使用“下一个”的控制策略,当学习者学完某一组块的内容之后,自己按或者系统自动切换“下一个”再进行接下来的一个组块内容。这种控制策略可以让学习者具有足够的反思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2.综合型知识导航学习内容主题采用的是全局导航策略,系统给学习者提供学习内容的整体视图,能够让学习者在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的基本结构,使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过程控制导航过程,从而使学习内容呈现过程符合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过程。
(二)适应性教育游戏结构设计模型与实现1.适应性教育游戏设计结构模型本游戏是为小学五年级学生设计的练习四则运算题,其结构设计模型,如图1所示[12]。由教师根据序列型和综合型设计游戏界面,同时组织学习内容。学习者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练习:一种是直接进入四则运算游戏,教育游戏默认为给学习者推荐序列型游戏界面,当然学习者也可以根据学习偏好自主选择游戏界面;另一种,学习者首先经过一个基于Felder—Silverman学习风格模型设计的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13],然后,教育游戏会根据测定后学习者学习风格适应性呈现游戏界面和学习内容。2.适应性教育游戏设计实现通常可以采用使用Flash、GameMaker或Scratch等软件开发教育游戏,本研究则采用Flash教学软件开发适合五年级学生练习的四则运算题。游戏学习过程为:当学习者算对一道题后,奖励1枚小红花(伴随掌声);算错没有红花(伴随鼓励声),同时学习者可以点击游戏界面自动弹出的智能MSAgent[14],它会给予学习者一定指导,帮助其完成四则练习。为了适应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本游戏基于Felder—Silverman学习风格模型采用两种设计策略:序列型四则运算游戏和综合型四则运算游戏。(1)序列型四则运算游戏:序列型学习者倾向于线性学习,愿意采用小步子学习原则解决问题,在游戏中表现为提供“下一个”的控制策略,逐渐引导学习者完成“加、减、乘、除”学习任务,如图2所示。(2)综合型四则运算游戏:综合型学习者更倾向于非线性学习,习惯先在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的基本结构,然后根据自己的思维过程控制学习导航,在游戏中表现为“加”、“减”、“乘”、“除”四项练习并排出现,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任意选择练习直至完成学习任务,如图3所示。
三、适应性教育游戏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本研究主要探讨四个问题,一是调查学生学习风格对选择教育游戏类型的影响;二是调查性别对选择教育游戏类型的影响;三是研究适应学习者学习风格的教育游戏对学习者学习效率的影响;四是调查研究影响学习者使用教育游戏的因素。
(一)实验设计本实验选取吉林省某实验小学五年级7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男生38人,女生32人,通过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测定后,23人(男生11,女生12)学习风格属于序列型,47人(男生27人,女生20人)学习风格属于综合型。此外,为了研究第三、第四两个问题,将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适应学习者学习风格呈现四则运算游戏界面)和控制组(默认呈现四则运算游戏界面),每组各35人。
(二)数据结果分析1.调查学生学习风格对选择适应性教育游戏类型的影响本研究面向70名小学生调查学习风格对选择适应性教育游戏类型的影响,通过交叉表分析得出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75.7%的学生选择了综合型教育游戏类型,仅24.3%的学生选择了序列型教育游戏类型,可见大多数学生愿意采用综合型教育游戏进行学习。此外,也可知序列型学习风格的学生73.9%选择了综合型教育游戏,综合型学习风格的学生23.4%选择了序列型教育游戏,进一步证实了综合型教育游戏比较受学生欢迎。2.调查性别对选择适应性教育游戏类型的影响本研究面向70名小学生(男生38人,女生32人)进行调查性别对选择适应性教育游戏类型的影响,通过交叉表分析得出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38名男生中有31人选择综合型教育游戏,32名女生中有26人也选择综合型教育游戏,可见无论男生或是女生都愿意选择综合型教育游戏进行学习。此外,也可知序列型学习风格的男生中81.8%选择了综合型教育游戏,序列型学习风格的女生中75.0%选择了综合型教育游戏,同样,进一步证实了综合型教育游戏比较受学生欢迎。3.适应性教育游戏对学习效率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学生在相同学习时间内(设定5分钟),获得红花数量为评价依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探究适应学习者学习风格的适应性教育游戏对学习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如表3a、3b所示。从表3a统计信息中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人数都是35人,其中实验组在规定时间内所获红花数量均值是37.80,控制组在规定时间内所获红花数量均值是33.03;从表3b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信息中可以看出概率p值是0.000<0.05,说明在0.05显著性水平上实验组与控制组中的学生能力有显著性差异,另外从两样本均值差为4.771可知,学习者在适应学习者学习风格的适应性教育游戏中学习效率更高。4.调查研究影响学习者使用教育游戏的因素教育游戏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自由、有趣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培养学习者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教育游戏目前还无法真正融入到学校学科教学中,以至于出现各类游戏产品很多,但是真正得到有效应用的却很少。排除一些人主观主导因素之外,比如,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教育游戏的认识严重缺失,对于教育游戏自身的设计受哪些因素影响,这正是本文重点要研究的问题。教育游戏软件设计的好与坏,使用者的语言最有说服力。本研究主要围绕影响使用教育游戏进行学习的因素进行调查,通过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学生反馈信息,本文对其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了四大因素,即“趣味性”、“愉悦性”、“易操作性”、“灵活性”,如表4所示。从表4数据统计可知,实验组中71.4%的学生认为“趣味性”是影响使用教育游戏进行学习的一个因素,控制组中65.7%的学生给出同样认可;实验组中65.7%的学生认为“愉悦性”是影响使用教育游戏进行学习的一个因素,控制组中68.6%的学生给出同样认可;实验组中74.3%的学生认为“易操作性”是影响使用教育游戏进行学习的一个因素,控制组中62.9%的学生给出同样认可;实验组中71.4%的学生认为“灵活性”是影响使用教育游戏进行学习的一个因素,控制组中68.6%的学生给出同样认可。由于在本研究中实验组和控制组所用的教育游戏软件是一样的,给出几乎一样的反馈也不足为奇,可以说“趣味性”、“愉悦性”、“易操作性”、“灵活性”是目前多数游戏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公认的四要素。但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一样的游戏,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几乎没有区别的前提下,实验组和控制组却有着不一样的学习效率?”究其根本原因差别在于“适应性”和“非适应性”,实验组的学生进行的是适应学习者学习风格呈现四则运算游戏,而控制组的学生则不是。也即实验组的学生是一种个性化学习,四则运算游戏是适应学习者学习风格而呈现游戏界面,充分考虑了学习者学习偏好特性,正是因为个性化因素成分存在,导致实验组的学生学习效率要高。因此,影响使用教育游戏进行学习的因素除了上述四大要素外,更重要的还应该具有“适应性”,也正是目前多数游戏都忽略了最重要人的因素,人的特性,没有开发适应学习者学习风格的游戏,导致很多游戏即使开发出来,也不能被很好地利用,教育游戏的适应性是关键因素,即实现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教育游戏开发者一定要考虑学习者特征,才能使教育游戏被高效利用。
四“、适应性”教育游戏应用思考
中国有句老话,“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示范,我可能会记得;让我参与,我将真正理解。”“适应性”教育游戏让学习变得更“沉浸”,使呆板、无趣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情趣,这不仅实现了游戏课件根据学习者特性适应性地呈现知识内容的需求,而且也能够根据学习者根据自身学习偏好自选、定制游戏学习过程,给予学习者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做到个性化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诚然,伴随着翻转课堂、在线MOOC、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时代的到来,也给“适应性”教育游戏应用发展带来新思路。1.大数据时代的“适应性”教育游戏学习分析大数据学习分析能够为每一位学生都创设一个量身定做的“适应性”游戏化学习环境,通过记录学习历史数据,分析和预测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知识掌握程度,并提供可视化的精准跟踪报告,通过条形图、扇形图等可视化方式,详细呈现学习概况、问题集中点、整体水平等数据,为教师教学或者学习者自学提供可靠的参考[15]。教师可以帮助避免课堂讲解难度过大或过小,自学者可以看到自己的努力程度和掌握水平,通过这种与自我的信息对称过程,能够让学习者感受到自我掌控的成就感。脑神经学的研究已经可以证明,当人们有自我掌控的感觉,内啡肽、催产素都会分泌的更多,一种叫做“乐观”的东西就出现了,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水平就会因此提高,展开行动和追求成就的动力相应增强。同时,学习环境向每个学生提供独特的个性化学习建议,推荐恰当的学习进度、难易适中的学习内容,满足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解决“有教无类”问题,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而且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智慧学习发展。2.MOOC建设中融入“适应性”教育游戏策略MOOC以其丰富的资源和开放的、随时随地的学习方式,受到渴求知识的人们的青睐。然而在众多学习者中,争取坚持到最后,获得认证的学习者所占比率很少,就其原因除了需要考虑完善MOOC平台的技术交互功能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如何在课程内容建设中进行改变。MOOC的学习应该是基于兴趣而产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是一种针对自己的个性化学习,也是社会化学习。MOOC的真正问题是,如何提高课程的“玩课率”而不是“完课率”。让MOOC课程发展得更有趣,学习者能在自由自在的状态下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能在MOOC课程中尽情享受与老师、同学交流互动的喜悦,让课堂自然而然充满学习的氛围,成为真正意义上(而非形式上)的学习型组织。“适应性”教育游戏策略为MOOC的建设带来福音,即形成个性化MOOC,不但给学习者带来学习愉悦,还能为不同学习者在游戏化学习中推送不同的学习知识点,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习者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成就感和认知程度,为降低辍学率、提升完成率提供了有力保障。3.翻转课堂与“适应性”教育游戏相融合传统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教育研究者都知道,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跟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讨论是最有效的学习。可汗学院颠覆了传统模式,开发了“翻转课堂”模式,将学习流程“反过来”,即学生在家里学,然后到学校上课跟老师和同学讨论。在“反转式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然而,书本常常是无趣无味的,即使在课堂中有教师亲身指导情况下,学生都未必用心学好,何况没有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效果又是如何得到保障?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从何而来?不排除天生的好奇心驱使,但更多学生需要的是后天巧妙的引导,而书本知识或老师讲课大多缺乏因势利导,对学生的心理没有把握,不能带领他们入门;游戏却充分利用了对人性心理的认知,环环相扣,如果能在游戏中培养孩子对学科知识的兴趣不是很好吗?事实证明,情况的确如此,课后的知识学习如果是以一种游戏化方式呈现,尤其是融入了“适应性”教育游戏,在学习进行中不断获得一些小小的激励,进步越大奖励越多,同时根据自身学习进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应性地呈现学习内容,学习者玩出了乐趣,结果就很不一样了。比如,当学生答题正确,就会出现所获得分数,就会朝学习终点线移动更近,同时下一个问题变得更难,因此有了“适应性”。
总之,游戏互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最终实现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基于学生个体的兴趣、特长,取其所长补己之短,更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个人盲区。“适应性“教育游戏可最大限度地激发用户的内在动机,提高学生的粘性和忠诚度,进而对学习者在认知(如可以改善注意力、专注力和反应时间)、动机(如鼓励成长)、情感(如引发积极的情绪状态)等方面产生正面影响。当然,在课堂上引入“适应性”教育游戏,并不意味着纸质书籍的末路。混合式学习也并不意味着取代线下课堂。但是,“适应性”教育游戏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方案来帮助解决需要时间检验的教学实践的长期问题,同时可以拥有最好的新事物和最好的旧事物。大数据时代的“适应性”教育游戏学习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回答关于评估的问题,培养孩子们的自我认知、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等元认知能力。然而,“适应性”教育游戏课程效果好,需要教师付出得更多,同时也意味着教师要有更高的水平。一个主题怎样展开,需要设计哪些活动,如何使活动更具有整体性、综合性,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情况、学习风格偏好等学习个性特征进行调整,都要靠教师动脑筋把握。正如英特尔公司董事会主席贝瑞特博士曾说“计算机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
五、研究结论
1、学生通过参与表演,体验影视拍摄的艺术特点;
2、小组讨论、教师讲授与多媒体演示。在多媒体教室中,将学生分为3人一组,每个学生都有连接网络的电脑,小组在教师提问的引导下自行通过讨论和查找资料进行综合学习,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准备
1、接入互联网的网络机房;
2、相关影音素材
①电影《非常人贩3》(涉及到主人公:弗兰克•马丁);
②电影《警察故事1、2》(涉及到主人公:成龙);
③纪录片《成龙的电影特技》;耳光声的配音素材。
3、体验影视动作所需材料:木板制作搭制的板凳模型,保护手套、长柄旧雨伞。
4、实时转播系统(摄像机或摄像头、多媒体电脑、投影仪、连接线、拍板等)。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引入主题;
2、观赏影视片段;
3、教师提出思考问题;
4、小组讨论、利用网络进行综合性学习;
5、小组总结发言;
6、影视表演体验;
7、教师多媒体讲解、点评。教师通过对小组的点评,结合电脑特技知识和影视蒙太奇知识以及生理学知识,再次深入讲解影片表达的信息与现实的区别,提升学生的情感和形成技能。
四、教学活动案例
1、教学导入教师:同学们喜欢哪些类型的影片啊?学生:喜欢动画片、动作片、战争片、言情片、警匪片教师:想没想过为什么喜欢看这样的片子呢?学生:因为打斗很激烈很过瘾;因为男主角很帅;因为很感人;因为他们的演技很好(根据学生的回答所做的总结)教师:有些同学啊,喜欢把影视中的情节搬到现实中来,要知道影视中的情形跟现实中的情形是不是一样的?(讲述2009年6月26日腾讯陕西大秦网转载《陕西日报》“一个陕西少年犯的忏悔”的案例)学生:不一样教师:那在平时观看影片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哪些地方不一样呢?学生:没想过,只是看了好看。(注:也有的同学能说一两个,但都不是有意识地去批判地看)教师:那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一部精彩的动作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找茬”,看看哪些地方跟现实有较大差别,当然还要小组讨论利用你面前的网络查找资料证明你找的“茬”有说服力。
2、观赏影片了解剧情,重点观看纪录片《成龙的电影特技》中的片段
3、依教师据媒介素养的五个核心问题,在观看影像片段的基础上提出以下问题:
(1)理论依据:根据核心问题“媒介信息是由一些特有的语言规则构建起来的”提出理论问题:
①这些影像好看吗?
②在观看的时候是什么吸引了我?
③我看到、听到了什么?它给了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④与自己的现实经验相对比,有哪些不同之处?提示学生思考与验证:
①弗兰克•马丁能冲破汽车的玻璃跳入车中吗?
②电影中的英雄中枪了还能持续战斗是真的吗?
③电影中打耳光是真的吗?
④成龙将人打翻在移动的电梯上,演员能不受伤吗?
(2)根据核心问题“媒介信息中包涵了价值和观点”可以提出问题:
①电影中描绘了人物怎么样的行为及其结果?
②影片中省略了哪些信息和情节?如果是在现实中,还会发生哪些事情?提示学生思考与验证:
①现实中成龙一个人能打赢那么多人吗?
②一把木柄雨伞能支撑成龙的体重吗?
(3)根据核心问题“同样的媒介信息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相同的效果”,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在小组的讨论中,听听别人对这段影像有什么感想和看法?与自己对这段影像引发的感想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4)根据核心问题“所有的媒介信息都是被构建起来的和大部分媒介信息是为了获得利益和权力构建起来的”可以提示学生思考:拍摄者为什么要采取各种所谓的“造假”的方式来拍摄电影?
3、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思考”进行小组讨论,依靠网络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提供搜索的关键词“人中枪”、“打碎汽车玻璃”、“人失血”、“电影中打耳光”、“人体致命部位”等。
4、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对提出问题的分析。并进行实验表演。实验一:让力气大的男同学带着保护手套试试看能否将一个实验用的简易板凳打断;实验二:运用杠杆的原理将一把木柄伞折断;实验三:开启实时转播系统,拍摄学生打耳光的实验并配音。
5、通过观看纪录片《成龙的电影特技》讲解电影的拍摄,结合电脑特技知识和影视蒙太奇知识以及生理学知识,深入讲解影片表达的信息与现实的区别,提升学生的情感和形成技能。结束课程。
五、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