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节日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中华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创造了特色鲜明的节日文化。形成了汉民族所共有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节日文化形式,这是华夏儿女世代传承的文化精华。
一、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在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中展现的具有一定地域文化特征、带有强烈民俗文化色彩、包涵伦理道德和精神内涵、具有独特歌舞形式、曲艺音乐特点的传统文化精华。中华民族在传统节日里不仅拥有共同的民间庆典习俗,同时还拥有是充分张扬地方个性、思想内容真挚纯洁、表现形式浪漫开放,形象鲜明的图腾和神仙崇拜等极其丰富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绚丽多彩的表现形式。另外,从节日文化的角度看休闲文化,一个共性的东西,那就是祥和安逸;在传统节日中无一例外地张显出汉族文化的厚重,那就是天人和一、喜庆团圆、和谐共荣,因而形成了传统节日的共同习俗。在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视角看休闲文化,还有一个共性的东西就是山水文化,寄情于山水是汉民族旅游休闲的开始,千百年来,著名的山水名胜区从来都是人们真心向往的好地方,在许多名山大川中都留有历代文人、雅士、高道、圣僧的碑刻、居室、观堂、寺院,成为人们观光览胜、谈古论今、缅怀先贤的好场所。再有,不同地域的名山、古镇、村落拥有不同的宗教(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教文化)、民俗和一些约定俗成的民间文化娱乐节目,就是祈福、平安。这是人们渴望得到的和欣赏的,因此,人们在休闲的时刻深深地沉浸在了这种浓浓的情谊中。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是休闲文化的母体,其文化的基因是一脉相传的。
二、大众休闲文化
休闲文化是人们在休闲活动过程中了解、鉴赏、体验得到的文化综合,是将人类的休闲生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加以分析时所包涵的文化总和。马惠娣在谈到休闲时曾这样阐述;“从文化角度看休闲,是指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后,为不断满足人的各方面需要而处于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构建的生命状态的行为方式”。所以我们说,休闲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文化化了的生活。因为休闲的具体内容都必须用文化来表达,包括民族的语言文字、历史沿革、名胜古迹、方志人物、宗教民俗、音乐艺术等。因此我们说,休闲作为一种文化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社会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现代文明的创造。是以个人的文化修养为背景,以探求和享受文化生活为目的,以获得现实生活中个人心理的满足、精神的愉悦、身体的康健为目标的生命活动过程,而不是“谋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扮演着媒介的角色,休闲成为人拥有文化、学习文化、创造文化的象征。第一,休闲文化是指“人们在业余闲暇时间,经过充分自由选择和纯粹兴趣所致(超越一般功利目的,如钱、权等)用于自我享受、调整和发展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而大众休闲文化正是人们在百忙之中、在节假日悠闲中喜怒哀乐的思想感情多方位、多层次的表现。大众休闲文化是某一个人是否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象征,它直观地表现为人喜欢什么、欣赏什么,比如人们欣赏自然景观,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名山大川中的碑题石刻、佛寺道观,无一不显现孕育的文化。观看人文古迹,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历史发展的渊源,更能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凭吊历史文化的深邃,欣赏历史文化的多彩,所以休闲具有自然文化的象征。第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又是不同文化风格的展现,不同地域的建筑、乡情民风、戏曲歌舞都包含着一定的文化内容,是地域民俗文化艺术思想的展现。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会被当地的民俗、民风、民间艺术、文艺形式所吸引。所以,休闲具有民俗文化的象征。第三,选择什么形式的休闲项目、参与哪种内容的休闲活动也都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和拥有文化的品位的外在表现,所以,休闲还带有文化品位的象征。
三、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是构建大众休闲文化的核心
保护传统节日文化和构建大众休闲文化是国家、地方政府、旅游、文化、宣传等部门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和应当履行的职责;目前我国有114天的法定节假日,为人们进入休闲生活提供了时间条件,但就春节而言,国家是否考虑在《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条文中,增加春节前的放假天数,为那些不能在三十晚上赶回家过年的人建立起一个时间条件,因为春节是全世界华人共同关注的最重要的节庆活动,如果我们把春节过得有时间、有形式、有内容、有亲情,我们就不会在春节晚会的节目中听到我们的父母发出的“常回家看看”的感伤心声。第一,在休闲文化建设中各级地方政府要把本地区独有的自然风景名胜旅游区开发好、保护好。第二,要把地方性人文遗存维护好,要把老街区的牌楼、以及牌匾、楹联、幌子等地方特有的文化符号保存下来,把大众型休闲娱乐场所建设好。第三,要根除现代城市文化标识中的同化要素,城市广场、城市市标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切记不要把其他地区的自然景点、人造景观生搬硬套到(下转第64页)(上接第57页)本地区的休闲文化构成要件中来,同时,更不能挤占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域空间,防止“假文化”的产生。第四,要把土生土长的地方民俗文化娱乐歌舞形式继承下来,休闲娱乐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识,要防止庸俗文化、黄色文化的侵染,在一些表演项目上要清除有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丑文化”的上演。第五,要建立起大众型、公益性休闲娱乐文化场所,以满足“工薪阶层”的需求,要紧防“强势集团”贵族式奢侈型消费思想的示范性影响,因为在休闲文化建设中,只有大众的文化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比如在城市辖区,像高尔夫球场这样的绿地空间从土地使用的性质上讲,本应属“公共开放空间游憩业,是城市为市民及游客提供的带有一定社会福利性质及公益性质的自由活动空间及设施的集合”的范畴。但是,这种城市辖区的绿地空间却没有对公众开放,这无疑是强势集团对弱势群体公共利益的侵占。所以,我们在休闲文化建设中必须建立起民族的传统节日休闲文化体系。要在传统文化保护和都市文化创新中为消费者嗜好的改变找到新型的服务方式,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建立节约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使人们在更多的节假日休闲中愉悦身心,尉籍人生。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等.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N].人民日报,2005-06-24.
[2]谢洪恩,等.论我国休闲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J].社会科学研究,2005,(6).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改革开放后,随着民众对西方文化的推崇、对西洋节日的追捧,导致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逐渐式微之势。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来讲,要改变这一局面,电视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首选媒介之一自然承担起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任。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起源于先秦时代,它在流行和演变过程中,吸取了儒、道、释文化等多元因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如今,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然而,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个个舶来的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在我国的青年人中大行其道,而由于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的缺失,中国传统节日处于尴尬境地。清明节一度成了“烧纸节”,端午成了“粽子节”,中秋成了“月饼节”。这两者的此消彼长加剧了传统节日文化的断层现象,致使传统节日文化从形式到内涵都正在走向虚空。而电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巨大的影响力,在传播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电视媒体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方面,也存在众多问题。
一、当前电视媒体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电视媒体节目形态单一
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形式,而当今,传统节日文化基本上都是以文艺晚会类节目为主,访谈对话类节目、杂志类节目、综艺娱乐节目、益智游戏节目、情景剧等节目形态甚少,节目形态过于单一。
2、电视媒体没有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常态化
众所周知,每年有春节、端午、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只有在特定的节日期间,电视媒体才会制作相关电视节目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而节日一过则销声匿迹,这不利于电视发挥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
3、节目资源整合力度低,造成节目资源浪费严重,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二、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优势
1、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当中,电视普及率高
我们所讲的“普及性”是说它是“雅俗共赏”的。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晚,把老少几代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们都聚集到一起,共同欣赏其节目,就是最好的印证。
2、电视传媒所特有的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优势,使它在传播领域确立了重要地位
报纸和广播都是单通道传播媒介。电视的传播符号是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等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是一种双通道传播媒介,具有声画并茂的优势以及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
3、电视传播的综合性
电视因其自身的传播优势和技术优势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电视形象直观、生动灵活,给受众一种直观形象,极具诱惑性和感染力的氛围,因而更容易对受众产生移情作用,获得一种想象的、官能的刺激或精神的愉悦,对受众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三、电视媒体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方式多样
如今,我们正在经历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的趋同倾向是一个突出问题,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无论在任何时候,深厚的传统节日文化都是一笔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生存和进步的宝贵资源,我们应去弘扬和利用。电视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首选媒介之一,自然承担起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任。
1、推出新晚会概念——将晚会类、综艺娱乐类、益智类节目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海外的电视节目形态的引进,使节目在栏目设置、主持风格、节目题材等诸多方面呈现出严重的趋同现象,缺乏差异化使节目的吸引力急剧下降,从而使节目的生命周期也大为缩短。近几年,虽然专家倡导“弘扬中国传统节日、保护传统节日文化”,但这并没有引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
面对这一尴尬的局面,去年的七夕节,安徽卫视制作了一期与众不同的电视节目——《7月7爱传万家情歌会》,这场晚会将七夕的传统浪漫情怀和晚会类节目的现代元素结合在了一起。对节目主题、宣传语、片头片尾、主持人形象、演播场地、声画造型、音乐、节奏、色彩、色调。等元素进行一系列的定位,使之与节目内容相融合。据百度数据报告,“七夕”百度搜索指数在1个月内翻4倍,日均搜索七夕超60万次,网络视频点击量过百万,安徽卫视贴吧点击量,在播出当天成为上升量最快的贴吧之一。该节目之所以如此成功,因为它摆脱了常态的晚会类节目,将晚会类节目、综艺娱乐类节目和益智类节目元素融合在一起。节目有《爱的悠悠球》、《明星大挑战》、《恋爱足球》等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群推出的《鹊桥会》和魔术等娱乐节目;还有众多的晚会类节目,节目形态多样,并且将各个节目都融合在了一台晚会中,紧紧锁定了上亿观众的眼球。
2、实行“编播季”节目编排策略
多年来,电视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打造传统节日时,重节目内容和质量,而轻节目整体编排和节目资源的重新整合,这一做法无疑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也没有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面对这一现状,央视、重庆电视台、湖南卫视、安徽卫视从自己的节目资源、频道定位和品牌特色出发,实行了“编播季”的节目编排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编播季”节目策略是指一年分季节、分时段的编排策略,这种季节性的编排策略不仅有助于培养观众的忠诚度,而且还可以提高电视的市场竞争力,重庆电视台是“编播季”的先行者之一。2005年暑期,重庆台将旗下的都市频道临时改为“暑期频道”率先试水,结果市场反映十分理想。对频道架构做出“改版性”的调整,此举让重庆卫视在全国省级卫视的收视排名冲至第三位。2006年初,重庆卫视利用元旦、春节两节紧密相连的机会,从元旦开始,跨越春节,直至元宵节,推出了“黄金月、中国结”的编排项目,同时在这时提出了“编播季”的概念。这个“编播季”以元旦晚会拉开序幕,以春晚为。2007年,又以“合家欢·中国结”作为节目编播主题,“黄金月”编播紧扣中国老百姓的审美期待,突出欢乐、团圆、回家、感动等关键词,同时为黄金月量身定做节目,打造出一批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节目。
“编播季”对节目资源和频道资源进行变革,把过去那种单纯的、静态的、封闭的节目播出方式转化为整体的、组合的、动态的、开放的播出方式,“编播季”与中国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实现了各种电视资源的优势集合和联动播出,降低了成本,打造出自己特色的品牌节,同时赋予了电视传媒更大的影响力,而且也促进了传统节日与现代传播方式的互动,实现了“互赢”局面。
3、通过电视专题片的形式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电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不能仅局限在节日的特定日子里,要形成连续的、持久的“攻势”。因此,即使不在节日期间,电视完全可以利用专题片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专题片要力求精美的制作。专题片无论从画面、配音、配乐和形式创新等各方面都有明显力求精美的意识,这样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特别是在解说词的文本方面,要用深刻的、有感染力的、细致精美的解说词来赢得观众。
2009年,宁夏卫视频道《印象宁夏》拍摄制作,作家郭文斌客串主持并解说的《我们的节日:春节》十集系列专题节目春节期间在宁夏卫视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郭文斌以独特的、精美的诗化语言风格,从喜庆、团圆、感恩、祈福(上下集)、天人合一、点灯时分(上下集)、传承、兴旺发达八个方面全面深入地诠释了传统春节所包涵的深厚的文化意蕴。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出发,通过对春节的阐述和发挥,循循善诱,把观众带到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旅行之中,听来回肠荡气,引人入胜。不少观众认为,这个节目是对中国古老的春节文化的一次升华和推进,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次激发和再认识,这期节目非常成功。
结语
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电视媒体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传播路径,充分运用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优秀的节日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我国的电视媒体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既能巩固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又能在国际传播中丰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并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世界认同,最终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傅德岷、 韦济木、 马培文:《中国传统节日》[m].重庆出版社,2005:8
②高晓红、刘羽、张绍刚,《电视节目形态分析》chinardr.net/rdr
/bbs/dispbbs.asp?boardid=9&id=2722
③韩永青、李芹燕,《传播媒介对“象征性现实”的策略性重构》[j].《新闻界》,2009(2)
论文摘要:从跨文化的差异及传播角度,分析中外节日的多元共存。我国传统节日自身有必要顺应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趋势,吸纳西方文化元素和思想精华;同时应保护和传承作为非物质类文化遗产的我国传统节日,复兴民族文化与传统,努力维护我国文化的特色和个性,发挥传统节日的积极价值及健康功用。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概念逐渐淡漠,传统节日的走向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引起了学界争鸣,成为一个较为厚重的文化课题。
然而,我们不仅不畏惧外来文化的侵人,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不同文化的双向交流、理解和学习,达到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西方将洋节文化输人到中国本土的许多现代化传播理念之运作方法,也值得在继承和创新本土传统节日文化时学习和借鉴。与此同时,要深人反思传统节日的现状,审视整个社会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保护传统节日的策略和途径。为此,需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参照自己民族文化去认识他国文化特征,才能形成不同文化的多角度全方位认识,以跨文化的视角考察节日文化的变迁与传播。
1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
传统节日是能够纵向传承、横向传播的固定庆典活动,是一宗重大而又占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也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它是人类文明长期积淀的结晶,并经受历史的磨练而永放光芒。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有效方式。
作为一种公共的文化行为,节日的最终目的并不单纯在于娱乐或审美,而在于社会教育和社会融合,是为了通过庆祝活动和集体参与,建立一些公共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此外,在各种仪式行为中,节日以其高度的公共性、组织性和历史性而特别适用于文化记忆的储存和交流。这一文化功能,不仅对内文化认同与社会整合,而且对外成为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勃合剂,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
传统节庆中所负载和蕴涵的和谐对称、淑世情怀、历史意识和乐观自信等文化精神,自始至终成为渲染文化气氛、塑造民族性格的重要内容;植于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节日,带有文化遗留物与象征物的特点,且具有更大的公开性、全民性和民族性,这要求顺应文化记忆的逻辑以及多方面的社会要求,在保护节日文化及遗产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兼容性改良与创新。
今天,以理性的自觉态度,认真分析和正确评价传统节庆的精神实质,将为全面弘扬传统文化并积极创造具有鲜活时代气息和厚重文化底蕴的新文化,提供立足的根基和发展的空间。
2中外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及传播
中、西方有着巨大的社会历史文化差异。作为文化符号的传统节庆,西方节庆文化是与中华迥然相异的独立发展的另一种文化形态,日本则是受到中华深刻影响并亦步亦趋发展的节庆文化形态。
中国传统节日往往将诸多活动内容融为一体,而西方的传统节日却大多呈现单一性特征。与中国人注重血缘、群体、物质性的欢娱诉求相反,西方的传统节日除了注重于精神的升华外,也注重于个体人格的张扬和个体之间的情感诉求,易于为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这使得西方节日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跨文化移植性。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尤其造成中国传统节日跨文化向西方移植的障碍,要使中国节日文化具有跨文化传播的普适性,必须不断融合西方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造。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不但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更加紧密,而且文化上的交流合作与竞争也更加频繁。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处在相互融合与容纳以及相互碰撞与冲击之中。中美的传统节日同样面临这样的形势,从相互容纳角度看,中国的春节和美国的圣诞节已逐步为对方所接受和容纳,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容纳与此消彼长,更说明当今的时代已经是一个相互开放、合作、竞争的时代。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自创立以来就不断地向周边国家传播,如韩国、日本等国的节俗活动很多都能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找到源头。春节在韩国、越南、新加坡都是最主要的假日,韩国甚至把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日本虽把春节和元旦合而为一,却现在还把三月三女儿节、五月五端午节列为节日。
如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被商业文明不断冲击,即将成为历史,但是通过日本的传统节日和仪式活动,可以再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昔日辉煌。这种现象应当引起国人的警觉与反思,并适时加以调整。
韩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江陵端午节祭成功,刺激了中国对节日民俗研究的重视,提高了对申报世界遗产和中国遗产保护的战略性认识。联合申报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文化交流战略,例如中朝共同申报高句丽文化遗产,中蒙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中国与中亚五国同时申报丝绸之路等。
从文化交流角度来看,全球多元文化互动使得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机会增加,为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传统节日应该保持和弘扬,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民族精神振奋的力量,也是让世界了解和尊重的必要渠道;从文化民主建设方面来看,全球化文化多样性进程需要民主机制,需要更民主和开放地倾听文化的各种声音和利益诉求,以便把许多群体的要求带人选择和决策的过程。
3传统节日文化变迁、融合与走向
当代社会中,大众文化对于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侵人,作为强势文化对民俗文化有着较大的冲击,挤压了民俗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大众文化中对民俗文化的利用也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民俗文化的一些组成部分也卷人了大众文化运作之中,并逐渐渗人到民俗文化各个空间中。
3. 1传统节日文化变迁及其传播
在当下文化情境下,由权力政治、资本等不同资源共同支配下建构起来的宏伟场景、热闹非凡的景象,表面的狂欢被以及地方性文化等资源之间的共谋抽空了内在的精神实质。从文化价值的视角来评判当前节日文化,洋节盛行,传统节日日益萎缩,最根本的原因是文化认同感的严重缺失。每年定期、反复发生的节日行为是确认民族文化认同的时间契机,有丰厚内涵的传统节日文化行为是强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契机。只有具有充足内在含义与象征寓意的节日行为才会被社会接受并得到民众的自觉保护和继承,被忘却内涵只徒有形式的节日,则是其走向消亡的开始。
虽然中华传统节日在国内逐步势微,海外的华人却仍然有浓厚的传统情结,身处异族文化之中,仍然坚持过年过节,既强化了自己的文化信念,也宣传了中华文化。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春节到来时,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并喜欢上这些传统节日,开展舞龙、舞狮和赛龙舟等节日活动。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十分重视,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因此,保护好传统节日文化,可使各地华人拥有更为和谐一致的文化空间,充分发掘、利用其文化内涵及其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形式,丰富节日文化生活,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将发挥要作用。
3. 2传统节日文化融合及其发展
文化融合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地域和模式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国界并从全人类性评判和取舍中得到文化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
在当今这种多元价值体系里,如何面对洋节文化的输人、融合与中国传统节日的继承、发展等等都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沙特阿拉伯学者A1—Qatta。和A1—Zahrani曾考察了社会习俗、宗教信仰、节日庆典和古老医术所遭受的冲击与破坏。但民族传统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国民教育,推进民族文化竞争力。传统节日文化不仅要在符合自身发展前提下不断发展,而且要合理借鉴西方节日的现代运作手段,将科学的运作模式运用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中。
旅游业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形式重塑甚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节庆类文化空间,如庙会、歌会、花会、歌好等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都是最典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空间,因民族特征明显和文化价值突出,正成为文化旅游开发的新热点。用文化空间的文化生产与再生产对文化空间进行保护,并且促进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种崭新理念,最终达到文化空间和旅游开发的持续生存与发展。
3. 3传统节日文化交流及其走向
Samovar和Porter主张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跨文化群体进行动态、连续和系统化的交流,促进个人和社会的文化适应性和发展潜力,以相互理解现实的不同信仰、价值观和文化模式。这种文化认同不能建立在宏大抽象的文化共性上,而应当是一种存在于具体社会生活中的精神凝聚力,应建立在具体的族流和沟通亲和的心理基础上,民族认同的基础是具体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在环境所形成的传统认同和共享记忆,如血缘、地域、习俗、原型等。
在中西交往、文化碰撞与融合过程中,必须坚持积极的原则,取世界文化之精华,创造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在文化融合中努力维护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个性,保持自己文化的应有地位。以兼容并蓄的包容与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节日,突破所谓如何守护我们传统节日的误区,与外来节日一起共同建构我们新时代的节日文化,复兴传统节日,既要保留和保护传统节日的方式与形态,还要弘扬和发展传统节日的精神与内涵,传承并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与精髓。
4结语
一、历史教学中挖掘传统节日中蕴含的知识
【案例1】春节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包含着深刻的蕴意,在传承中可以让学生懂得重亲情、重人伦、重礼仪、重和谐的精神和文化特征。春节贴春联、帖门神、放爆竹是一种民间文化,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并有期盼吉祥祝福之意。
问题:
1.对联即楹联,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学生对对联并不陌生,因为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可以通过读对联活动,增长学生的知识。
2.中国民间的除夕夜大多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辞旧迎新。为什么放鞭炮?它包含有哪些知识?如“辞旧”的关门放爆竹有什么寓义?“开门爆竹”又有什么含义?正月初一至初五为什么一直放,而过了初五,初六就停止放爆竹,这是为什么?亚运会里的焰火里含有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2】每年端午节来临,不论城乡,家家准备着粽子、雄黄酒、端午草和菖蒲等。划龙舟既是一种有纪念性的活动,又是一种体育活动,现在国内还专门有划龙舟比赛项目。它有着深刻的寓义。
问题:
1.煮粽子、蛋时为什么要加车前草、猪牙草、戚戚草、艾叶和当年的新麦穗,有的地方还用煮蛋的汤水来洗澡,这是什么原因?
2.端午节喝雄黄酒、门窗上挂上菖蒲,这有什么科学道理?
3.请简述划龙舟的含义。
【案例3】“拦街福”流行于浙江温州等地。据清乾隆《永嘉县志》记载,此俗在清初盛行。拦街福举行之日,通衢设红楼,扎花门,张布幔,悬灯结彩,气氛热烈。街头还上演戏曲、弹词、木偶,以及滚龙、踏高跷、猜灯谜和各种文娱活动,同时家家设祭台、摆盆景、陈花卉,称作“花祭”。店铺以减价招来顾客,各方游客云集。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马街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祈福活动,为温州地方性民间传统节日。
问题:
过去的“拦街福”活动与现在的“拦街福”活动形式不同。现在的活动丰富多了,除了保留传统的项目外,增加了小吃、儿童玩具、餐馆名菜推介、书籍、木偶类的工艺品等。那么,“拦街福”“变味”利弊如何?请说出理由。
通过对传统节日的深层次了解,使学生对各个节日的寓意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剔除其中的消极意义,弘扬积极的民族文化,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使其文化艺术功能得以传承。
二、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价值
1.促使民间文化的回归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并不是把社会生活中的全部内容和细节都传递和教授给学生,而是把其中精华的、有价值的进行传授,以满足学生生活的需要。一切民间文化的演变都是嵌入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之中。这种演变既包括原生地随着政治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结构因素历时性变迁导致的变化,也包含着共时性传播至异地后受当地状况制约而发生的“本土化”衍生。而民间文化各地的习俗也会因地域不同而不同。教师要把这些知识设计成问题,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架起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桥梁,把生活世界的教育资源与书本世界融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意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
2.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
保护民间文化,首先要有一个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既要学习汉语,又要学习本民族的语言。现在许多城市的孩子平时与家长交流都用普通话,长大之后,有的听得懂当地的方言,但不会说。于是,有些地区的政府部门为了保护这些方言文化的传承,利用广播、电视专门设置栏目和频道,用方言播放节目,既照顾当地老年人看不懂、听不懂普通话之苦,又能影响年少孩子学习当地方言。就连外来人员在本地区工作也能通过媒体学习方言。作为学校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优秀文化,使之得以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艺术历史悠久、绚丽多彩,是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是华夏子孙长期的劳动生产、生活方式、精神追求的智慧结晶。在教学中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民间实例,灵活地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准确地找到与学生契合的兴趣点,更好地根据本土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3.对乡土文化活动的创新
现代化过程是一个科学化、理性化的过程。民间文化是历史文化,它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精神生活和情感归属的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和源泉。在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电视还没有普及,电影业发展也滞后,只是家家通广播。于是乡村的鼓词、南戏成了当地人们的精神食粮;随着大众传媒快速发展,影视业的普及,作为温州地区的鼓词、南戏一度走向低谷。要使该活动有一定的生命力、影响力,就要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添人们喜欢的内容。所以,大多地区在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时,选择了“先继承、后创新”的路子。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多向互补的多种文化的交融汇合,使传统文化显得更具有生命力。历史的变迁,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反思和创新。笔者去年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听了一堂《侵略与反抗――话剧〈茶馆〉》,先用一组图片(外来船舰、吸大烟者、中国港口的沦陷),配以低沉的音乐来营造出一种教学氛围。学生自编自演,不仅把握住历史事件和文化知识,可贵的是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转换为一种崭新的曲艺课。于是作为中国传统的话剧文化在学生心中扎根,同样,温州的地方戏、鼓词是本地节日不可或缺的节目。如果在教学中,也把温州鼓词的琴、快板拿过来在课堂中传授,一定会增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注重节日文化的提升
人类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和“自觉活动过程”的统一。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而联系就是事物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如果没有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影响、作用和制约,也就不存在事物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要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用什么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精神培育呢?僵化的历史与抽象的泛泛空谈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所以,关键是作为教师自己首先要拥有一个丰富的、健全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品格。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关照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培育学生的批判精神。美育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育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如拦街福里的猜谜语、成语接龙都是品位较高的项目,学生通过体验,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感悟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既要注重本土文化资料的收集与积累,也可以安排一些探究性的项目放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知识,在收集的审美体验过程中,参与文化的传承,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对优秀民间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培养热爱乡土文化的情怀。
5.包容教育的民间文化表达
历史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有目的的“教”与“学”的活动,建构对社会中的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的一般认识,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并最终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新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应该坚持时代性,培养全球视野,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全面体现历史教学的本质要求。历史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史学遗产,有益于人生修养,其中所蕴含的众多杰出人物的人格魅力、人生智慧与人生经验,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充分利用好、开发好当地有效资源,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有一定意义。上海世博会引来众多的游客来参观,就是100多个国家不同文化的吸引。由此可见,文化的影响力不逊于科技。历史是一部丰富的人生教科书,历史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人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世界因多元而丰富,因多元而有生机,历史教育自然因其文化的多样性而丰富美丽。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要想方设法营造环境,让学生从历史演变中汲取知识和智慧,在历史学习中吸取经验,在历史的传承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在对历史的尊敬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在对历史的感悟中区分是非善恶。
传承本土文化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特色之一,它有利于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与对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丰富的多样化,形成高尚的个性品质;有利于在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的同时,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节日文化的传承中,了解祖国、了解家乡,进而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王攀峰.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
[2] 谯伟.论中学历史教育的时代性和全球意识.教学与管理,2007(9).
关键词:和谐 传统节日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交流不断加强,许多西方节日逐渐在我国流行起来。加上商家的利益驱使,许多洋节日在中国华丽登场,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反观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些传统习俗逐渐流于形式,连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端午节也不知怎么变成了“舌尖上的粽子”,蕴含其中的深层次的文化的厚重的东西却被渐渐遗忘。对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公布了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结果,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个节日确定为我国的法定假日。这是符合民意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行为表现形式,起源于我国古代农业社会文明,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厚重。其中很多优秀的精神内容为我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可以吸收传统节日文化的优秀资源,也必定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研究表明, “文化”是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通过不断创造、总结、积累、流传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体现。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不例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物质层面
1.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
自古“民以食为天”这种思想已经潜移默化于各种传统节日活动中。如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大年三十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是农耕社会由于祭祀活动发展而来的,这些在祭拜神鬼、祖先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习俗的食物不仅肩负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渴望,更代表了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
2.传统节日的祭祀文化
祭祀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青铜器铭文和甲骨文中均能找到有关祭祀活动的文字记载。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绚丽多彩。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腊八节,这些传统节日中保留着民间生活独特的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各式各样的中国传统节日将轻松和愉快的氛围植入于人们的生活当中,让不断流逝的时间用循环的方式参与到人们的生活节奏中,给人们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生机与活力[3]。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
节日从起源和发展上来看,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并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潜移默化地完善着,再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里的过程。与社会的发展一样,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传统节日伴随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不断演变进化成为中国独特的节日文化,并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完整和谐而意义深远的节日体系。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风俗活动起源于对自然和神灵力量的崇拜,大多都与民间流传的迷信传说和禁忌有关系;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和传奇故事都给节日文化增添了神秘、浪漫的色彩;在宗教流传以后,其内涵和行为规范对节日的设立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们对一些历史人物的纪念与缅怀也赋予了节日特殊的内涵,如是种种,都在节日的内容里得到了凝聚于升华,让中国的节日具备了独一无二的历史感与文化感。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深厚传统文化。从古至今,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历史起源、动人传说和独特民俗趣味以及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传统节日中的民俗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的传统习惯、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承载着五十六个民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憧憬,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4]。
二、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传统节日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贵人伦,重亲情”的教育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减少,甚至家人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而变得越来越陌生。很多家长只顾得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缺乏情感交流。很多独生子女只知索取不懂回报,漠视父母的辛苦付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也越来越深。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亲情伦理,这种理念也反映在传统节日文化精神当中,中国的伦理文化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表露无遗,而这种伦理情怀也在传统节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清明节的祭祀扫墓、重阳节的登高敬老、中秋节的团员和睦都体现了这种“贵人伦,重亲情”的思想。传统节日为亲人之间周期性的团聚提供了可能。
(二)传统节日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时机
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越是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生活化的,对人们影响深远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更容易接受。所以我们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原则,讲求工作的方法和艺术。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将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无疑是十分恰当的。通过对节日内涵的了解,通过对节日活动的参与体验,青少年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感染与熏陶。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传统节日之中能够使得青少年在快乐的生活体验中无声无息地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如果能将庆祝传统节日作为纽带,将理想与信念的教育融入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当中,让青少年在体验节日的快乐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寓教于乐,在传统节日文化中融合理想信念教育理念,必将使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空洞乏味的说教局面得到极大的改观,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传统节日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和谐人际关系的教育,使青少年树立以“仁”为核心的人文价值观
现如今不少青少年热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滔滔不绝,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沉默寡言,不喜与他人交往。现实社会的某些思潮也容易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我国儒家自古以来就强调“规矩之道”要求爱人如己,推己及人,强调“以天下为己任”,“仁民爱物”的人文关怀,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关系。春节通常是亲戚朋友聚在一起,畅谈生活联络感情的契机;中秋节将团员作为庆祝的主题,倡导全家人聚在一起;重阳节则提醒人们要注重尊老敬老。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人与人的关系则在逐渐的淡漠。这种情况下,传统节日的存在成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密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重要平台。我们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交通越来越便利,通信越来越发单,而人深处闹市却常常感到越来越孤独寂寞,人与人直线距离越来越近而心与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我们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不妨将传统节日的文化教育融入其中,这不但有利于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可以是学生通过和周围的同学、老师、朋友共同庆祝节日、共同体验节日的快乐,既可以让心灵得以慰藉、情感得以寄托,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可以为增强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增加青少年与老师、学生的交流提供有利条件。在节日活动中让青少年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照相,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做到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来审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和所处的环境,掌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方法。所以,传统节日对青少年建立谐人际关系起到了十分必要的作用。
(四)传统节日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贵和谐,尚中道,追求团结统一。传统节日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的功能。在民族精神中,民族凝聚力具有突出的地位。民族凝聚力整合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激发着人们的强烈的向心力,构筑了中国人加过统一的群体意识。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五十六个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也承载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的文化精髓,对于维系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春节、中秋节期间,举国上下一排欢腾,男女老少阖家同乐,呈现出和谐喜庆的节日氛围。端午节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其中蕴藏的爱国主义情怀更化为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激励着一代代炎黄子孙不畏艰难、昂然奋进,造就了一幕幕铭刻在民族记忆深处的动人事迹与不朽传奇。例如,端午节这个对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进行纪念的日子,其中就包含着许多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屈原这个历史人物是爱国者的代表,他身上流传下来的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他是中国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代表,端午节中有很浓郁的爱国主义气氛和传统文化氛围,这对净化当今社会中浮躁的风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重阳节、除夕节等节日中饱含了人们对故乡的眷念和对亲人的思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节日又增加了诸如民族大团结、祖国统一等新内涵。
参考文献
[1] 王文章,李荣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J].艺术百家,2012(3).
[2] 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张岱年,万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3] 李欣.中国传统节日与祭祀文化[J].新闻爱好者,2008(6).
本章主要向大家介绍了中学英语论文参考文献多篇写作及规范格式,与文献撰写案例;以中西传统节日起源中的文化差异标题为参考。
参考文献:
[1]吴友富,张梅芳.西方节日与文化背景知识[J].外语电化教学,1997(3).
[2]倪大听.美国的节日文化[J].世界文化,1998(3).
[3]傅德岷.中国传统节日[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4]AnthonyFA.Thebookoftheyear:abriefhistoryofourseasonalholidays[M].USA:OxfordUniversityPress,2003.
[5]郭贵丽,张立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55—58
附1:中西节日文化比较
参考文献:
[1]吴克礼.文化学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05
[2]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4
[3]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5
[4]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1
[5]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
[6]《圣经·创世纪》1:29-30
[7]乐黛云.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4
[8]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8222691.html
附2:节日文化:中西比较及其启示
[1]赵凤玲.比较文化视域下的节日文化论略[J].文化学刊.2007年第3期,总第5期,P178.
[2]郭贵丽,张丽玉.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8月,第32卷第8期,P156.
[3]李蜜.中西方重大节日对比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6月,第21卷第3期,P77.
[4]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1,P63.
[5]房泽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D].2008年10月,P47.
[6]房泽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D].2008年10月,P34-36.
[7]赵东玉.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P196.
[8]赵凤玲.比较文化视域下的节日文化论略[J].文化学刊.2007年第3期,总第5期,P177.
[9]断裂、整合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DB/OL].
http://gmw.cn/content/2005-03/09/content_192467.htm
[10]张承平,万伟珊.文化的普适与包容——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月,第17卷第4期,P69.
附3:中西传统节日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宋科.浅议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J].海外英语.2011(02)
[2]罗红.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的影响[J].琼州学院学报.2010(04)
[3]赵爱华.从中英文动物比喻的不同看中西文化差异[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4]陈立涛,吴雄鹰.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07(23)
摘要:岁时节日民俗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内容包罗万象。一些大的节日几乎是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社会交往、民族心理等的综合反映。本论文采用(一)比较法(通过比较民众在各个节日的情感表达)(二)案例分析法(以春节为例)(三)文献检索法(通过在民俗网站查找或者在有关报刊上摘抄岁时节日的概念)。
关键词:岁时节日;春节;民众情感
一、岁时节日的民俗
(一)岁时节日的由来
从节期的选择来看,岁时节日是以天文、历法的知识为基础的。历法发明以后,人们以天气的变化来作为检验历法的标准,不断地完善它。为了更能准确地反映节气的变化,以指导农业生产,古人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分为二十四等分。根据太阳在黄道的二十四个变化的位置,划分出二十四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从节俗产生的原因是看,岁时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无论是春节的鞭炮驱傩还是端午节的赛龙舟,都表现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节日习俗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原始信仰观念直接相关。第一是自然崇拜。早期的人类,总是不能把自己和大自然分离开来,并因为无法驾驭它而把所有的自然力都当做一种超凡的神力加以崇拜。《尔雅・释天》:“‘祭星日布’这种原始观念,与大自然的崇拜是分不开的,与后来的中秋赏月,元宵节张灯结彩习俗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第二是灵魂崇拜。古人相信人死后有灵魂,肉体虽然不存在,灵魂却不消失。灵魂具有超人的能力,可以变化任何形态,暗中对人保护。 家里的长辈死后,能成家中的保护神。七月十五在水边燃放河灯、焚香化纸、设馔施粥,目的是为了防止各种神鬼的侵害,求得保护。上巳日河边洗浴,端午插艾挂蒲、喝雄黄酒,戴香包等习俗都有消灾之意。这些习俗都显出了人们护生的态度。第三是各种节日习俗与古人的迷信、禁忌、巫术观念密切相关。古人认为吉凶祸福,必有前兆。日、月、星辰、云、雷等自然现象均被当做征兆对象。
二、岁时节日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一)岁时节日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
节日的选择与生产活动是分不开的,也人们的生活规律有紧密的关系。春节是一个播种的季节,人们的生活相对来说比较闲适。人们祭天敬祖,游玩踏青,赏花灯,感受春天的来临。夏天是一个繁忙的季节,而且这个时候天气炎热,容易生病。所以在端午节时候,情纠葛的传说,民间也有外出看牛郎和织女外出的活动。主要以驱邪避温为主。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人们怀着收获的季节,中秋赏月。冬天可以说是一个享受劳动果实的季节,人们酿酒烧肉,整理年货。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节日和农业生产是分不开的。
2.具有浓厚的人情观念和人情味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感情的民族,在现实生活随处可以感受到民众的热情。过春节,人们在家吃团圆饭,家家户户走亲戚。中秋节,一家人在一起赏月,不仅增添节日的氛围,而且也巩固了家族的亲情。我们海南黎族的“三月三”,每逢节日男女在一起载歌载舞。从这些节日中,可以看出岁时节日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一般在春节期间和中秋节前后。“在节日里,男女青年盛装打扮,三五成象征意义的文化事项,这就形成了传统节日文化自己的发展演变规律和特征”。
三、岁时节日与民众情感表达的发展现状
(一)春节习俗的内在本质已经慢慢消失
春节主要是祭祀敬祖、守岁为主。然而,我们却把春节视为一个娱乐的节日。比如在春节期间,很多小孩都喜欢玩鞭炮,大人们则是打牌喝酒。在大城市中,这种情况比较严重。“人们更多地把春节作为假期和消费的代名词,以至于忽略了对岁时节日习俗的继承,如祭祖、春节礼仪等习俗” 。随着人们生活遂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人们过春节还是以吃喝玩乐为主。
(二)春节向现代化发展
我国的传统习俗主要起源于农业社会,主要用于各种祭祀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转型的速度特别快,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一些岁时文化习俗也随之发生改变。比如,很多年轻人过春节,由于春节期间工作忙,于是把父母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春节的淳朴性正在发生改变,而且这种变化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思潮。
四、怎右导民众地传承以及正确表达岁时节日情感
(一)官方要重视传播和传承
节日的传承一个人是做不到的,必须要政府参与到其中。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好坏,主要的引导作用还是在政府上。假如政府处理的不好,会引起民众的不重视,而且一些传统文化很难融入到民众生活中。“作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层面,如能积极去了解传统节日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认同和支持传统节日的社会文化价值,对传统节日的传播与继承便可起到官有效的作用” 。
(二)重视岁时节日的研究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不知道传统节日的由来,其中的文化内涵。这给民众对节日文化产生了陌生感,对节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够使民众了解节日的由来和发展,而且更增加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研究节日的历史。其次,要提取节日的文化价值,一个事物有重要的价值必然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最后,要参与到岁时节日的调研中,要善于挖掘节日文化的特色。做到更完善地、更全面地,更系统地去保护。
(三)提高民众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人们地积极性比较低是由于节日的宣传不到位。为此,要提高人们的积极性,要利用好大众媒介的作用。.“目前,我们国家从平面媒体到网路媒体,再到多媒体几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和发达,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可以根据不同的媒体特点和性质做大量的宣传工作,只有通过各种媒体特点加强宣传,才能使传统节日文化参透进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使传统节日的文化精华传播到世界各地,众传统节日文化重要性和深刻价值的认识,让世界认识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
参考文献:
[1]赵书.清明习俗[J].北京观察杂志,2014,(3).
[2]闫祥岭.礼记・月令-五行学说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
[3]沈国威.新尔雅附解题・索引[M].上海:上海出版社,2011.
[4]余志慧.中国节日[M].合肥:黄山书社,2012.
注释:
[1]沈国威:《新尔雅:附解题・索引》,上海:上海出版社,2011年,第2页。
[2]陈华文:《民俗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0页。
[3]王杰:《谈春节习俗及其现代化演变的文化内涵》,《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1期,第29页。
关键词:中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独特的传统节日,它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美传统节日是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发展起来的,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将对中美传统节日进行了比较,以此对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一、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与差异
1.1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
中美主要传统节日中的某些食品都具有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首先,纪念意义,或纪念某些事,或纪念某些人。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为国而死的屈原。在美国,感恩节吃火鸡是为了纪念先民勇于开拓的精神。其次,具有象征意义。“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的月饼香又甜”。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人们边赏月品尝月饼,边思念亲人,圆圆的月饼在中国人的心里就成了中秋节的象征,也是家庭合乐,美满团圆的象征。在美国,2月14日是美国的情人节,一提到情人节,人们自然会想到巧克力。在这一天,不论是恩爱的夫妻,甜蜜的恋人,还是亲朋好友,都会赠送巧克力,表示关怀。于是在美国人们的心里,巧克力当之无愧地就成为了幸福美满、温暖甜蜜的象征。
1.2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差异
第一,饮食所占比重不同。“民以食为天”的古语反映出中国人对饮食的重视。特别是节日的饮食,更是重中之重。如春节要吃饺子,端午节要吃粽子,中秋节要吃月饼,小年要吃灶糖等。饮食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有很大比重。在美国传统节日中,庆祝、纪念的活动占比重较大,饮食习俗所占比例就小得多。相比较吃什么食物,圣诞节时,圣诞树、圣诞老人和圣诞贺卡则更具代表性;感恩节时,举行游行活动才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第二,合餐制和分餐制。中国人庆祝节日时,大家喜欢围坐在一起用餐,而美国人庆祝节日时,常常采取分餐和自助式。第三,节日食品反映的内容不同。在我国,传统的节日食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除夕夜吃饺子,意为财源广进;南方人过年吃年糕,意为年年高;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招财进宝等。而在美国,节日食品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在节日通过庆祝的方式表达信仰,交流感情。
二、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比较
2.1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共性
第一,进行前期准备。在重要的传统节日来临之前,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人们都会提前进行购,准备好所需的食品。第二,庆祝活动。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人们都会在节日期间进行户外庆祝活动,如中国的舞龙、舞狮、闹花灯、猜灯谜等等,美国的复活节游行等。第三,聚会。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不论是中国春节的年夜饭,还是美国万圣节的化妆舞会,人们都喜欢用聚会的方式来庆祝节日,以此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2.2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庆祝节日的活动方式上,中美两国也有着各自的特点。中国人在庆祝节日时,往往表现的更为含蓄和内敛,如清明节的扫墓祭祖,中秋节赏月以寄相思,重阳节登高望远等等。与美国人全民狂欢的活动方式不同,中国人更喜欢用静态的方式来庆祝节日,表达美好的愿望。其次,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庆祝节日,重视家的概念,讲究阖家团聚。特别是像春节和中秋节这样重要的节日,很少会邀请外人参加,大都是家庭内部成员,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佳节。然而,美国人则更注重个人的价值。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通常会把节日活动看作是是发泄情绪、缓解压力的最好平台。在节日期间,人们会打破社会的束缚和社会地位的限制,不分长幼,不论贫富,尽情狂欢。
三、中美传统节日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的差异
3.1集体主义和个性张扬
中国几千年来都处于封建农耕社会,而农耕劳动主要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强调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统一。而且中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儒家思想的统治之下,推崇社会有序和谐,提倡个人要对群体忠诚,因此形成了注重血缘和家庭、强调团圆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当中国的春节来临,人们不管离家多远,都会想方设法地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与中国不同,美国的节日文化更多的是强调个人贡献,崇尚和追求个体的价值。他们推崇“人性”和“自然”,追求个人价值和自由主义。每当节日来临的时候,人们无所顾忌地疯狂唱歌、游行、跳舞,充分张扬自我,毫不在乎他人是否感同身受。
3.2 农耕思想与宗教思想
中国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因此直接决定农业生产状况的岁时节令自然格外受到重视,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土壤。例如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都来源于岁时节令。同时,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便把希望寄托于神灵,逐渐形成了祭天、祭祖等节日活动,例如春节前的祭灶神;中秋节的祭月神等等。而美国的传统节日透露出一种浓浓的宗教文化色彩。无论是节日的饮食还是节日的活动,无不带有浓浓的宗教色彩。例如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日子,复活节是耶稣受难后重生的日子。人们在复活节互赠彩蛋,因为彩蛋象征着耶稣的重生。而复活节吃烤羊肉是为了纪念和感谢耶稣为洗刷人类的罪恶而奉献自己的生命。
3.3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现代思潮的显现
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制度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的节日文化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社会传统的烙印。虽经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节日的传统性有所减小,但节日的骨血里仍然强调宗法、家族和集体等传统观念。“亲情”和“团圆”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永恒的主题。相反,在美国,现代思潮则是影响美国节日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经过漫长的传统社会,人本主义对美国人民的影响较深。传统的节日文化更多地体现了现代思潮的特征,更注重挖掘个人的价值,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追求个性的张扬。“浪漫”、“狂欢”和“个性张扬”是美国传统节日的精神核心,体现了现代思潮对美国节日影响。
四、总结
中美两国由于历史背景,文化内容和社会传统方面的不同,使得两国的传统节日在形式和内涵上有很大的差异。节日文化作为中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中美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能帮助中美两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达到相互理解,促进友谊和建立互信。
参考文献:
[1]于桂敏,贺丽励.中美传统节日折射出的深层文化内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2)
[1]李子银.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J],科教文汇.2007(4)
关键词:传统节日;困境;传承;路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中华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
一、中华传统节日的主要功能
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的特点,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发挥着凝聚民族精神、调节人际关系及娱乐休闲等主要功能。
(一)凝聚民族精神功能。
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有效载体。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这一精神深深蕴含于传统节日中,以清明和端午最为代表。端午节是最能反映爱国主义的一个传统节日。公元前278年,面对汨罗江畔的叩问“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以自己的生命诠了释爱国主义。清明节也体现了浓烈的爱国精神。“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主公知我心,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介子推传达了自己的拳拳爱国心。
(二)人际关系调节功能。
传统节日期间,人们通过祝福和赠礼等方式表达关心和挂牵,起到了调节人际关系的功能。春节的除夕之夜,家人团圆,和睦融洽。年后,人们拜年贺喜,联络感情。中秋同样强调家庭和睦、人际和谐的重要性。清明节期间,人们除了举行祭祖仪式,还相邀邻里好友出游踏青,欣赏美好春光,这同样能增进人际和谐。九月九重阳节注重尊老敬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人陪同年长的老人登高望远,祈福老人长寿安康,这对于和谐代际关系,促进家庭和睦具有重要作用。
(三)休闲娱乐功能。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历来具有娱乐性。春节,家家张灯结彩,户户烛火通明。年后,人们逛庙会、观社火、观赏舞龙舞狮,娱乐气氛浓烈。元宵节,人们赏花灯、猜字谜,娱乐身心。清明节,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放风筝等风俗同样具有较强的娱乐性。端午节龙舟竞赛,重阳节登高就菊等都发挥着娱乐休闲功能。中秋节也颇有趣味。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二、中华传统节日遭遇的困境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传统节日或是被庸俗化为简单的假日,或是沦为洋节>中击的对象,或是变成商家吸金的噱头。
(一)庸俗化。
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通知》,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这使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有了保障,却在客观上埋下了传统节日庸俗化的种子。购物、吃喝、聚会KTV、旅行等,成为人们“消磨”节日最流行的方式。传统的互赠礼物的做法衍化成了行贿受贿、权钱交易;亲友邻里聚会蜕变成了讲究排场、奢侈浪费的大吃大喝;走亲访友,娱乐嬉戏变成了聚众赌博、酗酒闹事……承载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被庸俗化为购物节、吃喝玩乐节。
(二)边缘化。
西方节日作为资本主义文化的一个载体,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洋节因其奇异性、趣味性赢得追捧,尤其青少年更是趋之若鹜。与洋节风盛行形成对比的是传统节日的边缘化。主要表现在:很多人崇尚洋节,而对中华传统节日兴趣淡漠,不甚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礼节、习俗和内涵意蕴等;许多青年儿童更多的认为年糕、月饼和粽子比不过肯德基、麦当劳等西洋快餐,认为逛庙会、放风筝、观舞龙舞狮表演等习俗比愚人节、圣诞节等西洋习俗乏味无趣。
(三)商业化。
节日期间,商家盲目炒作礼品、宴席的档次,而不顾节日所应传承的思想文化内涵。如除夕的年夜饭,即是被商业化的一个重要工具。近年,一些地方一些酒店的天价年夜饭报道常常见诸报端,引发广泛热议。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本是最热闹愉快的时候,然而当下这种团聚却也跌入了商业陷阱。商家将传统节日视为赚钱赢利的契机,无视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这种行为有碍于传统节日的传承。
三、中华传统节日的传承路径
我们需要从节日内涵、形式和产业化等层面探寻传统节日的传承路径,坚持与时俱进。
(一)普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要更好地保护好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就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创新文化内容,使之既富有传统韵味,又富有民族特色,还具有时代气息,使男女老少都乐于参加。”
还原节日的本来面目,阐释节日的缘起、习俗及内涵,并将阐释规范化、权威化。青年对于传统节日内涵及习俗知之颇少,相关部门必须向他们阐释节日的成因和文化。只有节日内涵被接受,节日习俗被传承,节日寓意被领悟,节日才能长久流传。
拓宽民众了解节日文化的渠道。人们主要通过“老一辈说的”这一途径了解传统节日及其内涵。在信息化时代,作为信息传播主渠道,网络、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体要担起文化责任,为民众提供更多了解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的渠道。
(二)推进传统节日的与时俱进。
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这就要求对传统节日保护及传承的与时俱进。
传承传统节日,应该做到“保护”与“发展”、“创新”并重,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效对接。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说:“要过好传统节日,就要做到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也就是说,在保持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要重视与时俱进。”我们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为传统节日注入时代元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与人们的精神需求相一致,形成“人人了解节日文化、人人参与节日文化、人人弘扬节日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以系列化、标准化、生产分工精细化和消费大众化等方式,为公众提供文化产品、服务和娱乐活动,对于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作用。陶思炎认为:“节日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传统节日风俗的传承可以并行不悖。把‘产品’、‘产业’与‘传统节日’相提并论,既顺应了时势的需要,也体现了文化创新精神。”
对于传统节日文化产业而言,节日美食、饰物、服装、贺节晚会、贺岁电影等都是重要的节日文化产品,这些产品在满足当代人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同时,也能起到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的重要作用。节日旅游、书刊、动漫、体育等同样应该构成节日文化产业的发展领域。
四、结论
我们应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倡导健康、科学、理性的节日理念,在全社会应形成一个传承传统节日、弘扬节日文化的良好氛围和文化生态,使传统节日成为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高占祥.中国民族节日大全[M]上海:知识出版社,1993。
关键词:传统节日;经济效益;波罗诞
“波罗诞”是为纪念南海神诞辰而形成的独具岭南特色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经久不衰,也是岭南民俗节庆对外宣传的品牌。其节庆活动的模式、经营方法等都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经济效益。通过拟从经济效益研究入手,对广府传统节日下波罗诞的经济效益提出探讨建议。
1多角度深入探究广府传统节日的经济效益
1.1对社会劳动力的维护有重要作用
波罗诞除了经典的仿古祭海、五子朝王、花朝节等活动,还增加了中国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展演邀请赛,省内优秀的非遗表演项目在南海神庙广场同场竞技。除了精彩纷呈的活动外,不得不提的就是波罗诞举办过程中,大量的宴会摆设,这些都是需要聘请劳动力去完成的。而当广州市内的劳动力无法满足当地用人单位需求时,便会向外聘请更多丰富的劳动力作为补充,此时就在无形中建立起一个劳动力的转移及补充关系,对社会劳动力的维护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1.2对经济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广州市民俗文化与波罗诞“联姻”10年,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10年来接待游客数量“翻两番”,近三年均超过150万人次。据组织方统计,为期三天的第12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累计接待游客66万人次。游客数量的激增将带动当地的消费,消费将带动经济的发展。由游客数量趋势可看出,波罗诞品牌经过10多年的打造,已成为岭南民俗节庆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诞会期间人定必山人海,游客数量的激增意味的消费的增长,对当地经济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可从游客作为切入点,若因服务欠佳,游客体验差,对消费推动经济将造成一定影响,但若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从“吃、住、行、游、购、娱”相关资讯等方面进行完善,相信将带来莫大的经济效益。
1.3文化为载体下的经济发展
波罗诞是广州的民俗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最初的民间祭奠,企拜,到现代成为广州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中间蕴藏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国家一直倡导加强文化教育强化文化氛围熏陶,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保护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目前,“波罗诞”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省特色。文化品牌、全省群众性文化活动优秀品牌,并被纳入《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在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颁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了将增强广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立,强化广州国际枢纽机场功用。这是南海神文化传承发展的契机,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机遇。正如南海神庙伴随海外贸易港口而存在,一直是港口的组成部分,与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难以割舍的联系。依托广州现有亿吨级吞吐量的国际化港口,继续夯实已有的制造业基础,加强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广州南海神庙海丝传统与现代经济贸易精神前后传承,古今辉映。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在南海神庙前所说:“中国的迅速发展正给瑞典企业带来新的商机,未来两国间的联系必将更加紧密。”
2波罗诞经济效益数据分析和市场需求
传统民俗的发展应该结合市场的需求和文化的精髓。“波罗诞”作为一种地方特色活动,已经形成了一种成熟的祭祀模式,同时也需要融入新的社会发展因素,才能促使一种文化创新,形成一种地方品牌经济活动。民俗祭祀活动是起源于地方民众的需求,因此在发展上,也需要适应地方的民众需求。民众对于活动关切度,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出这种民俗活动在当地的需求程度。游客得知波罗诞的渠道从网络的占总人数的51.36%,从电视广播的占总人数的12.45%,从报纸杂志的占总人数的8.37%,从宣传广告牌的占总人数的13.13%,从朋友亲戚介绍的占总人数的6.71%,住在附近,所以熟悉占总人数的7.98%。游客从网络渠道得知的占的比例最大,说明网络于当代人而言有较高的影响力及普及面,若经济效益从该方面入手,相信将有一定借鉴意义。购买门票是游客必然的花销,而其次就是购买波罗诞吉祥物,如菠萝鸡、特制工艺品等,占总人数56.61%,最后便是美食摊档,如波罗粽等,占总人数55.35%。上述数据说明门票是游客们去波罗诞的必需品,要尽可能快捷多渠道购买到门票,消费者的体验提高,使波罗诞口碑更佳方可推动经济增长。此外,同理在特色纪念品购买方面,应开设预定,专门的网站及公众平台邮购等便捷服务,让更多足不出户的人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节日氛围。在民众的关切程度和消费额度的数据上,“波罗诞”存在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这种发展空间主要来源于一种当地信仰的需求和民俗品牌效应。传统民俗应该既要继承原有的文化精华,同时也需要融入新的文化元素,才能促进民俗的创新,才能在现有的市场上,争取到发展的空间,同时也能促进当地的品牌特色。由表3所示,游客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宴会摆设环节的占总人数的61.87%,居民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创新性的传统文化展厅的占总人数的14.30%,居民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节目表演的占总人数的13.03%,居民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波罗诞文化推广的占总人数的10.80%。游客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宴会摆设环节明显占比最大,若注入宴会元素,人们在观看传统祭祀活动后,便可欢聚一堂,除了从传统美食中增加大家的文化情感,宴会的摆设背后是对劳动力、生产资料的购买,从而对经济有重大推动作用。居民认为把“互联网+”因素注入波罗诞中支持者占总人数的84.53%,居民认为“互联网+”因素注入波罗诞中不支持者占总人数的15.47%。支持者居多,说明人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注入,在“互联网+”因素融入波罗诞中,除了可以方便人们的购买,更可以使民众从中感受到传统节日中的文化魅力,由此深受熏陶,所以可行性很大。
3“波罗诞”的持续发展战略和品牌战略地位
“波罗诞”已不仅仅只是传统文化节日的象征,同时也反映出很多社会经济效益问题。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利益与消费需求的驱动,从内在上对中国传统节日提出改革的要求,只有使中国传统节日与时俱进,在保留其原有的深入的节日内涵的同时不竭创新,有效地将经济效益与文化节日严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完成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并以此带动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文化产业永葆活力与生机。
3.1打造市场品牌战略,实行“互联网+”
经营对“波罗诞”的产品,如“纪念品”、“工艺品”、“食品”等先进行类别分类,再进行“波罗鸡”喜气洋洋的形象包装,可采用手绘或漫画等多种形式。然后建立网购平台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推广宣传,可打造品牌App,人们可直接在平台上下单特色产品,无需等候,足不出户便可直接寄送到家中,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也提高了人们的购买欲,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南海届庙会除了保存原有的海丝、祈福等元素,还可增加了“互联网+”庙会活动。传统宴会与线上办事相结合,可扫描二维码或网上订购,即可完成电子门票及纪念品置办,在线虚构旅行,语音向导导览,阅读“吃、住、行、游、购、娱”相干资讯等便捷服务。利用现代科技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智慧旅游相融合,扩大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3.2对传统运营模式进行创新
为了扩大游客的参与面,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到传统文化传承中,在形式上要紧扣年轻人“爱玩”的特点。对“波罗诞”的注入崭新的血液,如:筛选优秀的文化创意公司承办此届活动,让公司设计波罗诞的吉祥物,并制作成公仔,可供游客拍照。文创公司提供APP的线上地图,使游客出行更方便。多运用新媒体方式,吸引不同全体。如门票秒杀、门票朋友圈集赞免费送、与电视台合作,邀请知名主持人与群众互动,玩游戏赢取奖品等方式使大家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结合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微信”,在南海神庙广场现场设置了公众号大屏幕,关注波罗诞公众平台,把自己游庙会的图,心情发到公众平台,可直接上墙,进行屏幕互动。此外,公众号上还有摇一摇、数钱等线上互动游戏中奖活动,吸引大家关注。还可以通过区内官方微博“@黄埔新闻中心”与广州市官方微博“@中国广州”联手宣传信息,进行直播等环节。波罗诞的创新性突破将为传统民俗节日树立一个良好的标杆,也对人们关注传统文化,推动当地乃至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3.3以传统节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3.1传统节日建设的基本原则
文化自觉原则、传承创新原则、适度扶持原则。只有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取得事态的良性发展。
3.3.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首先,使群众逐步走向传统文化自觉。其次,创新发展传统节日现代化产业,改变传统的过节模式与思维,提升自信实行走出去的文化战略,全面促进传统节日的现代化转型。最后,政府要通过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加大对传统节日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传统节日建设的管理力度;调动学校、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保障体系。最终力争多层次、全方位的促进波罗诞等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思增.论假日经济中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承[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3,(4):53-56.
关键词:七夕节俗;农耕文化;爱情观;生育观
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古代劳动者智慧的载体。由于外来文化的渗透,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与此同时,中国传统节日面临尴尬境地。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重新解读传统节日,弘扬传统节日习俗文化,揭示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对于加强民族凝聚力,坚持民族特色,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七夕节是中华民族一个比较悠久的节日,七夕节又被称为“女儿节”、“穿针节”、“乞巧节”等。董乃斌在《唐人七夕诗文论略》中说:“在中国古代众多的民俗节日中,就其参与者性别、节日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而言,七夕是个名副其实而且独一无二的女儿节。”①七夕节与牛郎织女传说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七夕节自汉代产生以来,经过不断演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确定七月初七为七夕节,与古代民间观念有关:古人认为七为阳数,七月七日是阳数的重叠之日,与五月初五端午节、九月初九重阳节一样,是值得纪念的特殊日子。农历七月也是农业丰收的季节,织女被作为七月立秋的标准星,因此,人们将七月初七与牛郎织女的传说结合,并定名为“七夕节”。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天上有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人间有君臣与百姓的庆祝活动。乞巧、乞富、乞寿、乞子等习俗,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与织女的六大神性有关:主嫁果、生计、财货;主掌生育、庇护儿童;主寿命;主婚配;满足人们的私愿②。
1.农耕文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在农耕生活中凸现着百姓的集体智慧。很多节日庆典活动都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百姓表达心愿的方式。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联系紧密,人们借助七夕节日表达他们对牛郎织女的祝福,对自己幸福生活的期望,对家人的美好祝愿,对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渴望。
牛女传说中,牛郎星和织女星自然而然地被拟人化,牛郎具有质朴、勤劳、坚韧的品性,织女则代表着智慧、忠贞、善良,他们成为劳动人民尊崇的对象。
在重男轻女的古代社会,女性的命运很难预料,女性往往将幸福的赌注押在婚姻上。她们从小学习各种女红,这也是她们能否成为合格的妻子和媳妇的重要资本。《孔雀东南飞》中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诗句,说明刘兰芝是一位聪明能干,多才多艺的女性。
“七夕”是一个以女性参与为主的节日,主要强调“乞巧”,女子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这与以织女为主人公的牛女传说有关。织女智慧与善良兼备,又心灵手巧,是中国古代女性尊崇的偶像。七夕节自然成为妇女寄托情思和美好愿望的载体。当代作家冯骥才说,七夕节不等同于西方的情人节。西方的节日往往主题单一,或表示感恩如母亲节;或表达爱慕之情,如情人节。而中国的节日主题多样而深刻,如寒食节纪念介子推、清明节祭祀祖先,端午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七夕节习俗,既是对白头偕老、生死不渝的爱情的尊崇,也是女性祈祷心灵手巧和贤惠聪颖的重要节日。
2.忠贞不渝的爱情观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古代中国重男轻女、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使人们这一基本的情感追求受到束缚,尤其是女性,因为封建礼教的残酷压制,往往成为婚姻的受害者。她们对美满婚姻、家庭幸福尤为渴望。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自然而然就成为以女性为主角的节日。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故事密不可分,而牛郎织女故事中因西王母的阻挠,有情人不能相见,从而增加了故事的悲剧色彩。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给牛郎织女带来了希望,这也是人们美好愿望的体现。中国人崇尚大团圆,中国古典小说、戏曲等大多以大团圆结局,故事主人公在经过悲欢离合后重新团聚。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正是这一美好心理的表现。“七夕相会”是牛女传说的精妙之处。两个相爱之人不能朝朝暮暮,是一件残酷的事情,但正因为有每年七月七日的相会,牛郎和织女备受煎熬,仍满怀期待。这非常符合中国传统的爱情观,正如《诗经・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亦虚亦实的情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状态,表达一种相思之苦,这是中国传统爱情诗歌的主旋律。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将这种相思之苦抒写到了极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唐代女诗人李冶有一首充满哲理的六言诗《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诗人用“八至”道出了人间的事理,尤其是夫妻之间的微妙关系。男女双方不管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是自由恋爱,一旦走入婚姻,就是对对方的认可,要对双方及其家庭承担一份责任。夫妻双方耳鬓厮磨,相濡以沫,浓烈的爱情渐渐转化为血浓于水的亲情,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爱情模式,它不是对爱情的否定,而是对爱情的升华。正如《诗经・邶风・击鼓》所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两个有情人的至爱之约,是生死不渝的伟大爱情的宣言,也是千百年来一直被传诵的原因,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爱情观的源头。
3.重生育的观念
古人把生育现象看得非常神秘,最普遍的求子方式就是向神灵祈子。民间有送子观音、碧霞元君这样的神灵形象,而且流传着许多关于送子神仙的神奇故事。多子多福,儿孙满堂一直是古代中国崇尚的观念。由于古代医疗卫生条件低下,婴儿的死亡率很高,为人父母者最大的愿望,就是祈求神灵保佑孩子能够健康长命。没有子女的夫妇更是虔诚地拜送子娘娘,喜得贵子后也认为孩子是神灵所赐,还愿的环节必不可少,因此各地的娘娘庙香火不断。
牛郎织女传说中牛郎织女育有一子一女。在国人的观念中,儿女绕膝,享受天伦之乐,是人生中最幸福和值得骄傲的事情。有些学者在研究牛女传说和七夕习俗文化的过程中,认为二者起源于生殖崇拜,七夕乞子就成为顺理成章的节日习俗。刘彩清《七夕节的文化透视》一文认为:乞巧含有深刻的生殖意蕴;用瓜果来祭拜牛郎织女,是子嗣繁盛的象征;用蜘蛛求巧寄托人们对喜得贵子的期盼;用凤仙花捣汁染指甲的习俗在于体现对老人的“孝”。在七夕乞生活动中,已婚女性有一项重要任务―乞子。按照父系传承的原则,只有儿子才是延续香火的后代。未生养儿子的女性,七夕晚上虔诚地祈祷,即是渴望自己能够如愿。古代社会,女性几乎是传宗接代的工具,能否生养儿子,也决定着她在夫家的地位。《仪礼・丧服》中有:“七出者,无子,一也;,二也;不事姑舅,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这是为妇女设的“七出”之罪,无子被列为首条,而且是女性独自承担这一罪名,可见封建礼教对妇女要求的苛刻和无理。这一观念可谓根深蒂固,就连鲁迅笔下一无所有的阿Q也明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害怕自己断子绝孙,认为“应该有一个女人”。
小结
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中华民族是崇尚美好、团圆、幸福、和谐的民族,与牛郎织女故事有着渊源关系的七夕传统节日因此有其存在的土壤,只要结合当下的时代特点和人们的文化心理,营造一种美好的氛围,这样的传统节日依然可以大放光彩,成为人们精神寄托的载体。
七夕是中华传统习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传统节日重新焕发生机,需要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宣传,也应该考虑老百姓的接受心理和文化需求,这样才能真正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起到推动作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文化和习俗,手捧玫瑰花,口嚼巧克力,跳的是街舞,哼的是Rap、Hip-Hop,对于本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视而不见,熟视无睹,这让喜欢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很不理解,也使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的境地。我们并不是拒绝外来文化,但不能舍本逐末,厚此薄彼,正如鲁迅“拿来主义”一样,应该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这不失为抢救和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种选择。
参考文献:
[1]钟敬文等著《名家谈牛郎织女》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
[2]张晓华主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之七夕节》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6.
[3]周媛著《节日长安之七夕节》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9.
[4]刘彩清《七夕节的文化透视》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5]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
[6]冯骥才《七夕・摩喝乐・仲爷》《今晚报》副刊2010.9.
[7]张勃《压力下的憧憬―七夕节俗中的女性心理和情感分析》,《七夕文化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注 释:
论文关键词:洋节;中西方文化;碰撞;融合
一、洋节盛行的现状
不知从何时开始,圣诞节等洋节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并日趋流行。每当圣诞节来临,电视、电台、报刊、网络被各种各样的圣诞信息充斥着;人们乐此不疲地转发着各种表达祝福的短信以互祝圣诞快乐。平安夜里,当教堂的钟声敲响时,年轻人如潮水般蜂拥至大街上、广场上,聚众狂欢;教堂里一片嬉闹声取代了原本应有的肃穆,圣诞变得似乎和宗教无关。
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父情节,愚人节等洋节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追捧,可他们对这些承载着西方文化的洋节却缺乏一些基本了解,不知道起源,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庆祝,但是却一味盲从。
针对洋节在青年群体中盛行的现状,寇福明曾对某高校20-25岁本科在读生做过调查
98%以上的热衷于过情人节和节圣诞节,87%的有过愚人节的习惯,7%的人有过感恩节和母亲节的习惯,其它的节日,如:万圣节,过的人几乎没有。93%的人认为他们逐渐淡化了对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节日庆祝气氛,但他们依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庆祝这些节日。可见洋节已经逐渐走入中国人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
二、洋节盛行的原因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作为文化身份认同仪式的传统节日。作为各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中记录下的自己民族生存、发展和变革中最有意义的日子,尽管它们起源不一,涵义不同,人们庆祝的仪式和活动也各式各样,但都体现和传承着各自民族文化特有的价值观。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西方的洋节均体现出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社会变迁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农事有关,并依据自然节气的变化或民间传说而设定,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春节等。受中国文化两千五百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影响,这些节日都与伦理息息相关,反映出尊重先贤、孝敬父母、全家团圆的特点,折射出重伦理、守孝悌的传统价值观,在情感方面多具含蓄委婉的特点。
西方的洋节多起源于宗教仪式或祭祀活动,如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等。这些节日多具有人文的内涵,主题鲜明,很适合表达自己的特定情感,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公众性,很适于人民的情感表达情感宣泄,有较强的娱乐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城市生活为基础的西方节日与反映农事的中国传统节日相比,更注重社会性与人文关怀,它以娱乐、狂欢为特点,这恰恰迎合了在新的社会关系结构下的中国人寻求情感宣泄,放松精神的内在需求,因而洋节在中国的土壤上能够大行其道。洋节中的母亲节、父亲节符合中国传统的敬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思想;圣诞节、情人节中的狂欢”、“浪漫”则契合中国人的喜庆、团圆的精神内核。正是有了这些能使中国人情感上产生共鸣的东西,洋节才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进而形成一种流行文化潮。
(二)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
文化的渗透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西方强势强文化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入侵;借助广泛的载体,如:英语、麦当劳、迪斯尼、微软、好莱坞大片等堂而皇之地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进行渗透。正是这种强势文化在中国的渗透和扩张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正遭遇空前的冷落和尴尬,这也是圣诞节等洋节越来越多受到中国青年人热捧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本,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商家和媒体对洋节的盛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了创造最大价值的节日经济,商家和媒体联手对各种洋节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一方面,铺天盖地的广告不断被投放在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等多种媒体中,将消费洋节等信息强制灌输到都市人的神经中,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商家根据洋节的特点装扮卖场,以营造出异域节日的气氛,给喜欢新奇的人们创造出欢乐购物的环境。洋节就是这样在商家与传媒的共谋下逐渐为国人们所接受,并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洋节折射出的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一)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碰撞
现在的“90后”习惯于过圣诞节,都知道圣诞老人,也会唱“jinglebells”;而鲜少有人知道过春节时要祭灶、扫尘、贴对联、送门神;也不知道元宵节要、放花灯、扭秧歌;更不了解端午节得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这些传统的节日和习俗在“90后”看来是苍白的,没有质感的。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过圣诞节的现状,2006,来自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十位博士就发出联名倡议书抵制圣诞节,并号召“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二)西方节日的融合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西历)元旦”、“五一”这些舶来品也早已融入国人的节日单中,被人们所广为接受。在元旦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亲朋好友互致问候以庆祝新年吉祥如意;五一节则是劳动者通过顽强不屈的斗争为自己争取到了合法权益,代表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今天,当举国上下与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共迎新年钟声庆祝元旦时,当与世界各国人们共同庆祝“五一”劳动节时,有谁会提出要慎过这些“洋节”?
(三)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地区文化间的冲突和交融不可避免
在全球一体化加剧的今天,存在着巨大差异的东西方文化发生碰撞是必然的趋势。就节日而言,不同的节日文化是不同的民族文化的载体,都有其合理的因素在里面,没有孰优孰劣的可比性,当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沿着各自的轨道发展时,并没有冲突和碰撞,一旦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碰撞和交融的时候,就如同文化融合一样,人们有了选择的余地,价值判断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吸取和扬弃就不可避免。
四、提升自我文化以应对以洋节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文化从来都是一种需要交流的东西,在当前全球化的趋势下更是不可避免。文化如果要“守”,那么就失去其生存的意义,缺乏包容的文化本身就不具有吸引力,终将难挡社会进步的车轮。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的盛行认同于“国人接受了该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因为研究调查表明,很多年轻人过洋节只是为了赶时髦,并不了解洋节本身的内涵。他们对洋节的追崇,更多的是愿意接受其互致祝福、放松心情这种休闲化、娱乐化的形式。我们应以海纳百川、包容并蓄,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的态度对待各种文化。
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洋节的甚嚣尘上至少是该文化外在形式的一种蔓延。意识形态上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年轻人、特别是中小学生缺乏深厚的传统教育的根基,自我文化底蕴薄弱,在被浓厚的传载西方文化的洋节所包围的氛围中很容易迷失于这种表象下,久而久之很容易在外来文化面前丧失自我。
民俗节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对象。时值2013年岁首,我刊特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的专家学者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民俗节庆。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以农为本”曾是历朝历代的治国方略。由此可见农业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耕仪礼是农业民族在生产实践中,伴随农事活动形成的一系列仪礼,而岁时节日习俗的产生恰恰离不开农耕仪礼。纵观中国的农耕仪礼,岁时节日最完整地表现了农业社会的时空观念,即用岁时、节令形式表现和记录农耕时间,农耕实践。通过一系列的节庆活动,寄托人们的愿望和祈求。
农耕仪礼在农业社会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在民俗学仪式文化研究中,将一系列的农耕仪礼视为农业社会农耕生产的“通过仪礼”。我们知道,无论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或人类社会自身的活动,都处于一定的仪式之中,都要完成生命的周期,而每一个周期都要举行一个个“通过仪礼”完成自身的过渡。比如人们将一年要分为四季,分为十二个月,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在每一个节点上,举行一定的仪式完成向下一阶段的过渡。当这些节日仪式一一完成时,一年就算过去了,新的过渡轮回又将开始。这就是典型的农业社会的“通过仪礼”。从这种意义上讲,农耕仪礼和节日习俗似乎将农作物的自然生长与人们的信仰心理统一起来,达到物我一体,天人合一。
岁时节日民俗的最初形成不仅和农事活动有关,而且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明有关。特别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产生,直接导致了岁时民俗的形成。一年中岁时的划定是在配合农业生产和生活所进行的天象观测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历法产生之前,人们根据自然界物候的变化确定一年中季节的变化。古语中所说“山中无历日,寒暑不知年”正是指这种情况。游牧、狩猎民族与农业民族相比,观察和记录岁时变化的方法有着明显的差别。比如,古代蒙古族对“年”的认识是草青一次为一年。中国东北的鄂伦春族以月圆12次为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则以物候变化为依据。雪融化的季节叫春天,青草长出来的季节叫夏天,草木干枯的季节叫秋天,落雪的季节叫冬天。以物候变化确定年月,对牧业和狩猎民族是适用的,而对农业民族则显得过于简单粗放。农业生产中作物的栽培有很强的季节性,耽误农时会影响一年的收成和生计,所以农耕民俗要求历法的精确,而历法的精确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岁时节日规定了具体日期。
一年中岁时的划定是为了确定时序系统。它虽然含有民俗文化的因素,但人文色彩相对比较淡薄。中国是世界上古老的农业国之一,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历法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土圭”,用它测定日影以定冬至、夏至,区别春分、秋分。而且此时置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制度也趋于完善。用这种完备的历法,指导农业生产,就有了可靠的依据。
农耕仪礼只是农耕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它包括旱地耕作仪礼和水田(稻作)耕作仪礼两部分。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旱地耕作仪礼与水田耕作仪礼统一于节日习俗之中。春节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仪礼之一。中国北方地区以旱地栽培为主,表现在农耕仪礼上,主要是祭祀社稷之神,也就是土地和五谷之神。此外还敬奉龙王。在祭祀方式上,往往采取综合式祭祀,并不将祭祀仪式分配在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上。如对土地神的祭祀采取“春祈秋报”方式。中国古代祭祀社神依一定的时令举行,一般是春秋两季。春天当春耕来临时,举行祭祀,祈求土地神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秋天到了收获季节,举行祭礼,报答土地神的恩赐。而中国的春节,正是把“春祈秋报”活动融合在一起,既报答社稷之神,又祈求社稷之神,于是酬神成了春节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中国南方稻作文化区域,除祭祀社神之外,在水稻栽培过程中,从育秧开始到收获,还要举行一系列独特的仪礼。由此可见,中国的春节文化与农耕仪礼的关系非常密切。
中国的节令风俗,大都萌芽于先秦时代。到了秦汉时期,特别是汉代,终于走向定型。春节文化中包含的农耕仪礼事象十分明显。
首先,“年”的本义与农耕仪礼有关。从传统意义上讲,我们所说的“年”本身就含有农耕仪礼的意思。禾谷一年一熟,谓之年。《说文》解释:“年,谷熟也。”一年的庄稼成熟,获得丰收,要祭祀谷神。《尔雅》中“年”和“岁”是同一记时单位。“岁”在甲骨文中,象是用斧子砍断人的双脚,用来作牺牲祭祀谷神。可见古老的年节习俗,是用人作牺牲举行祭祀的。庄稼一年一熟,用祭祀的方式,庆贺丰年,并祈祷来年丰收,这是“年节”的原始意义。
其次,春节的形成和定型,与农业社会历法的产生密切相关。秦汉时期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分裂割据,但是由于交通阻隔,不同地区之间的节日风俗还很难融合,形成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局面。直到西汉初年,由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日趋稳定,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情趣日益丰富,年节风俗活动才逐渐形成。
春节文化在汉代定型的另一个原因是历法的定型。春秋时代,历法尚处于草创时期,各地区的历日制度不能完全取得一致。秦代用“颛顼历”,以建亥孟冬之月(今阴历的十月)为岁首。汉初仍沿用秦代“颛顼历”,以今阴历的九月为一年之终,十月为一年之始。汉初的除夕之夜就是今天的阴历九月二十九日,元旦则是十月一日。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 104年),命司马迁、落下闳等人改“颛顼历”而另作“太初历”,仍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夏历即今之阴历,所以至今民间仍把夏历称为阴历或农历。历法的改定为年节确定了准确日期。从中国的历法习称“农历”来看,正好说明它是农业社会的产物。
其三,春节文化的主题充分体现与农耕仪礼的关系。传统的春节主题可以用八个字概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它既含一年收获的喜悦,又寄托来年的期盼。春节是产生希望的节日。在农业社会是农耕仪礼的重要体现。春节最流行的祝福语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既期盼家宅平安、又祝福万事随心,对来年的期望蕴藏在说不完的吉祥语中。
其四,春节节物体现农耕文化特色。春节节物是春节期间伴随节日活动使用的道具,也是春节文化的物化表现。
春节来临时,人们要做各种准备,购置年货,布置环境。其中的许多东西是春节必不可少的文化符号。我们将这些实用的文化符号称之为“节物”,即过节不可缺少的事物。这些节物丰富多彩,不胜枚举,它们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多彩。稍加留心,我们会发现正是这些节物,体现着农耕社会的特色,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期望和诉求。
春节期间所使用的节物除供奉、饮食之外,还有门神、财神、对联。除夕夜吃年夜饭,喝屠苏酒,吃饺子、汤圆,拜年等不一而足。这些节物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了农耕社会的生活特色。农耕社会是一个多神信仰的社会,春节的迎神赛会是为了达到人神同乐。人们认为只有神快乐了,才可以保护农业丰收,才可以保护家宅平安,人寿年丰。所以春节期间一定要将家庭环境布置一新,达到辞旧迎新、迎新纳福的目的。举例来说,门神自先秦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门神。门神是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春节时,人们都将门神像贴在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在农业社会,门神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其次是贴对联,对联是古老巫术桃符的进化演变。古代,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在桃木板上分别写上或画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图像,悬挂于门首祈福灭祸。其三是供奉财神。财神是指掌管钱财的神,本为道教所信奉的神。财神在民间分文财神和武财神。比干被赐封为“天官文财尊神”;赵公明被奉为正财神,刘海、范蠡被奉为文财神,钟馗、关公被奉封为赐福镇宅的武财神。有的财神像绘有太阳和月亮,表示日春神青帝和月财神赵公明,合称为“春福”。
吃年夜饭,喝屠苏酒,吃饺子、汤圆,拜年,是春节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它们同样含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古时的元旦,或称“三朝”、“三始”、“三元”,是新年的第一天。除夕夜燃放爆竹驱邪镇恶,祝福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一天,家长要率全家人合祭百神,追祭祖先。祭祖完毕,一家人不分尊卑老幼,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饮椒柏酒,预祝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按照儒家的伦常孝悌观念,秦汉时代的年节活动不仅要频繁地追祭祖先,而且家人之间要分别长幼尊卑,行礼拜年。魏晋以后,人们改饮桃汤为饮屠苏酒。屠苏是一种中草药,据说用屠苏作的酒能避瘟疫。
春节既是中国的团圆节也是中国的感恩节。家庭中先要祭祖,然后给长辈拜年、分压岁钱、守岁。初一大早给街坊邻里拜年。有的村落初一大早要根据喜神所在的方位,集体迎接喜神,具有村落团拜的意思。初五以后起社火,唱大戏酬神,村落之间社火走访,即所谓的送年。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过后,年节的才算结束。
我们今天享受的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是古老的农耕仪礼留给我们的丰厚的文化遗产。春节是综合性的文化节日,也是中国人的狂欢节。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需要了解它的文化内涵,将春节文化与农耕仪礼联系起来考察,将会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春节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如此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如今却在传承中出现问题。最近几年来,关于节日文化的讨论一直在继续,有节就有论坛,有论坛就有对节日文化的各种各样的言论,但是这些言论对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如何,很大程度上关于节日文化的研究还停留在学理阶段,和实际的节日文化传承还有一定的距离。
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我们不能说不重视,许多节日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还成为法定节假日。但是遇到每一个节日究竟如何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谁也说不清楚。实际上,中国的节日文化和传统相比,已经失去了灵魂,变得盲目和蒙顿。节日的形式是存在的,比如时间、空间,但内容已经被架空。许多年轻人不知道节日的来历和过节的仪式程序,变得很茫然。其实节日和人一样是有灵魂、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的。节日文化的灵魂是什么?是信仰,是信仰仪式中包含的道德、伦理观念。失去信仰的节日必然名存实亡。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现在的许多节日是名存实亡的。
节日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是仪式。节日是典型的仪式文化,没有仪式就没有节日。而现在我们的节日还有仪式吗?没有了,许多节日徒有虚名。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都如此。就以春节而言,怎么过节,本来有一套严格的仪式,这些仪式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除夕夜敬神、祭祖、吃年夜饭,拜年、给压岁钱、守岁;大年初一迎喜神;初二回娘家、拜年、走亲访友;破五以后闹社火,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十六迈火堆、送瘟神。如果加上从腊八开始的忙年活动,置办年货,扫尘、贴对联、年画等。究竟春节是由多少文化元素组成的,都有哪些过节的仪式?这些在节日文化论文、有关节日的著作中讲了许多,但现实是许多元素在节日文化中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现在人们已经不把过年过节当回事。比如节日的时间被随意置换,离过年还很远,单位的团拜活动、聚餐就已经开始了。本来年夜饭是一家人团聚,在一个封闭的家庭环境里度过年夜。现在许多家庭到饭店吃年夜饭,文化空间被置换了;传统的年节讲究的是辞旧迎新。半夜子时燃放爆竹,爆竹一声辞旧岁。为什么燃放爆竹?除夕夜燃放的是接神爆竹,意思是将财神、灶君接回家过年,与民同乐。现在燃放爆竹有这层意义吗,燃放鞭炮几乎成了灾害;过去年节的庙会是为了酬神,会神仙(如北京白云观的燕九节),现在庙会都办到商场了,没庙的地方也举办庙会,多如牛毛的庙会,实际上是商会,商品交易会;再说敬神,过去敬神烧三炷香已经很虔诚了,现在烧香变成精神的宣泄,类同放火;门神、年画本来是春节习俗必备物,现在完全变成艺术品、收藏品;压岁钱也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成了父母借孩子名义敛钱的手段。总之,现在的春节已经没有规矩可循,失去了传承,随意性、盲目性很大。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节日文化,包括春节文化出现了文化断层,失去了传承的代际衔接,切断了与传统的联系,特别是在城市,要衔接这种断层已经很难了。俗随时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民众也许会重新整合春节文化,给春节文化一个全新的面貌。
一、整合记忆激发兴趣
在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到来之时,学生都兴奋异常,这时不妨请学生讲述自己在愚人节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两件事,或者自己度过的最有意思的一个愚人节。这些都是学生们亲身参与的生活,他们说起来都思路清晰、神采飞扬,细微处都说得非常精妙。这就是生活,他们有观察、有体验、有情感,只不过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观察了生活,体验到了生活中的美;只不过他们不知道作文就是有情感的生活,学生们没有把洋节日与作文联系起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学生拥有这个能力,只是他们不知道,关键的时候需要教师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方法去引导。
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适时请学生把自己说的内容,尤其是与别人不一样的经历记录下来,要求把人物细节描写清楚。学生记录的内容大都能详略得当,而且细节描写栩栩如生,连学生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再请学生将《祝福》、《林黛玉进贾府》、《装在套子里的人》等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找出来读一读,学生发现自己的文章也能像大师的文章一样,写出精彩的细节和鲜明的人物个性。
学生有了写作兴趣,要趁热打铁。请学生收集有关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的由来,让学生知道所以然,让他们主动地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而让学生们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人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激发学生向善求美的热情。
二、整合媒体信息,提高分析能力
每年的情人节和圣诞节媒体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报道,学生都有过或多或少的关注,我们把这些新闻事件引入课堂,请学生参与到各种社会现象的讨论中来。参照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请写作能力较弱、兴趣不浓的同学收集报纸和电视上与情人节有关的社会现象。把这些学生请上讲台为大家展示,然后请其他同学参与讨论。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为保证问题的针对性,提出如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我们过愚人节?
(2)西方人可以自由的过情人节,表达自己的情感,为什么我们不能?
(3)为什么我们的节日文化里不能有情人节和愚人节?
(4)西方主要节日的起源,他们都包含怎样的文化信息?
(5)中国文化别强调“孝”,为什么我们没有感恩节?我们中国人是如何表达感恩之心的?
(6)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外来节日、外来文化?
(7)为什么我们过的洋节日,西方人觉得和他们过的不一样?
此外,鼓励学生发帖子写点评。如此,让学生自由的、自觉的、随时随地的写作,在兴致盎然中使写作成为一种习惯。这样的活动不能只是一种游戏,不能没有目的性,明确学生写评论的目的在于分清是非、善恶、功过、美丑,褒功扬善,贬过弃丑或者总结经验教训,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而指导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等。要学生明晓评论性文章需要具备三大条件:①评论对象要交待清楚。②作者的观点要正确、鲜明。③对事物的分析要入情入理。简而言之,对于某种思想或艺术特色,是赞成还是反对,要有明确的态度。如果赞成,说它好,一定要说出个“好”的原因来;如果不赞成,说它不好,也要把“不好”的理由讲清楚。
这样做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写作层次好一些的同学,鼓励他们写片段式评论,写评论类的小论文。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鉴赏的眼光,另一方面,也向创新思维提出了挑战。在高中阶段,让学生多做一些说理性的、评价性的、鉴赏性的写作训练,这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迅速提高与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参考有关论著,学习对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高自己的思考、交流能力和认识水平。”在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和感恩节这样的日子里不缺少社会热点问题,学生也许都参与过或者都浏览过,不能让这些写作资源白白地从学生的身边溜走,我们要将与洋节日有关的社会现象作为载体,引导他们对社会和人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提高学生的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使写作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的过程。
三、整合教材内容
社会上对于洋节日的问题,主要存在着“接受”与“排斥”两种主要观点,应该怎样对待外来节日和外来文化呢。这就涉及继承和接受。我们把“洋节日的是是非非”?与教材内容整合,为议论文教学注入现实的灵动。而使人教版教材必修三之“表达交流”版块写作教学“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必修四“学习辩证分析”;必修五“学习写得深刻”等教学恰到好处地得以整合。
“必修四”第三单元共有五篇文章,我把重点定位于《拿来主义》。《拿来主义》是谈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说明深刻的道理这一点上,与现实生活中“洋节日”这一问题有相通之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外来节日、外来文化?”这样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得以解答,学生一边学书本内容,一边讨论社会实际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意识、对问题的探究意识,也使议论文的学习变得不再沉闷。学生因为先前有了资料的收集,所以在课堂讨论中能够旗帜鲜明地列出自己的观点,并且为观点提供了有利的支持。他们对社会和人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他们将自己的讨论整理成文,既对社会现象负责任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快乐地完成了本单元的写作任务,学生在这样的资源整合中知道了更多的生活道理,改变着自己的生活。
四、整合节日资源
转眼又到年初,各种节日纷至沓来,无论舶来品还是土特产,都热闹非常。夜晚徜徉在大街小巷,华灯闪闪,人流如潮,各色靓装令人目不暇接,商家铺天盖地争先恐后的打折促销活动,节庆祝福的别出心裁的短信息此起彼伏,名目繁多的联欢会和游园会接踵而至……然而,这一切的热闹大多过于喧嚣,最终往往流于形式,已经很难打动如今忙碌的都市人。除非那些特别有意义的,大多数人在回想去年、前年或更往前的节日时,当时情景几乎都模糊了。或许少了特点,或许节日太多,或许传统节日仪式太烦琐,总之,如今生活中过节的味道变得越来越淡。
不知从何时起,一些充满浪漫色彩的“洋节”在中国悄然流行,经过精明商家的巧妙包装,加之主流媒体的着力炒作,渐渐地,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这些来自西方国度的节日,慢慢走进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圣诞礼物、圣诞老人、巧克力、玫瑰花、康乃馨……,饱含清新与浪漫,唤起人们藏在心底的那份温情。在被触动的那一瞬间,追逐时尚的人们完全不计较它来自何方,本来何意。“洋节”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做事习惯。比如,以往国人逢探望及祝贺很少送鲜花及蛋糕,如今,街头鲜花店买卖红火,蛋糕房生意兴隆,吃蛋糕和吹蜡烛几乎成了男女老少过生日的通行仪式。
相比中华传统节日,飘洋过海的“洋节”更善于包装自己,看上去火热浪漫,可细细品来,却少了西洋节日应有的韵味,或者变了味道。大大小小的“洋节”挥舞着缀满装饰和铃铛的翅膀,叮叮当当的热闹背后常常是缺少灵魂的躯壳。很多国人只是为过节而过节,别人过自己不过似乎就表明落伍了,那种感觉,难以说清。比如圣诞节,本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但到了中国对于多数国人而言就只是一个日子,让商家拼命鼓胀钱包,让媒体多些娱乐的话题,让追求时尚潮流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欢庆浪漫感动,而漠视它的人迫于礼节也不得不为敷衍人情世故而群发、“群收”或回复出无数条出自高明的别具一格的祝福和感谢的短信,糊里糊涂让电信运营商们大赚一笔。在当今的中国,如果没了埋头苦“按”竞相“拜节”的时尚礼仪,“拇指经济”怕要缩水不少。年轻人之间,到了平安夜前后,谁要不把“Merry Christmas”挂在嘴边,就不够摩登,仿佛就要被边缘化了,于是,大家即便不明就里也趋之若骛。
同是“洋节”,在中国的遭遇却不尽相同。相比圣诞节的火热,感恩节就冷清了许多,只有不多的人发发短信,或有小资情调的酒吧推出一些化妆舞会之类。也许因为和感恩节相依相伴象征的东西太少,商家没什么好卖好吆喝的,所以少了很多宣传和鼓吹或许是我们的东方文化使然,中国人崇尚感情含蓄内敛,不愿如此直白地表达谢意;也或许因为一切都觉得理所当然,不需要一个外来的节日来专门提醒我们要去感谢别人。
我倒以为,国人对感恩节大可宽容一点,先拿来用,我快乐我做主嘛!比如佛教,来源于印度,可传入汉地两千多年来,我们不也一样心安理得无比巧妙地把它融进中国传统文化里了么?可如今面对“洋节”的兴盛,人们却有很多忧虑。我想,那是因为对比我们民族“不景气”的传统节日,对民族文化的深切忧虑。“洋节”的风行不可怕,面对“洋盛中衰”的现状,真正令人担忧的是我们历史、精神、文化不知不觉将遗忘自己的传统和民族情感。
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和性格凝聚在一起,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而每一个传统节日恰是我们民族历史与文化背景的具体表现,它们蕴涵着民族气息,折射出深厚的民族国家观,体现着传统的社会导向和价值取向。然而,中国许多传统节日文化如今正逐渐被人们淡忘或遗失。比如,端午节本是中国人为纪念战国时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创立的,可前不久韩国居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将它列为其文化遗产,更有甚者,现在连中秋节的发源地居然都生出许多争议来,真让人匪夷所思。
其实,单就保护民族文化而言,韩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携带着韩剧和韩服刮来的“韩流”,让我们感到韩国文化的深度和力度。冷静想一想,韩剧创造的收视神话,难道仅仅是简单的商业成功吗?不是。韩国是把其传统文化作为一个产业大力推向世界的,“大韩民族”的民族性让世界惊叹!韩国文化起源于中国,在保护方面却做得比中国好得多。身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觉得汗颜么?我们的国家和国民,对于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该行动起来了。
2005年正月,许多国内外民俗学大师集聚北京,试图倡议通过法定假日来保留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如今,除了春节,其他传统节日都没有法定假日,就连春节也是从正月初一才开始放假,除夕当天还要上班,更别提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了。本来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非常忙碌,谁还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去参加传统的节日仪式呢?现在人们纪念这些节日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吃”,元宵节品元宵、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尝月饼也就算过节了。而小小的元宵、粽子和月饼根本承载不了传统节日所应担负的文化使命。旧礼节淡漠了,新礼节没成型,于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种真空,难怪“洋节”乘虚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