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态建设论文范文

生态建设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建设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态建设论文

第1篇

随着科学进步,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的硬质化。二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包括筑坝导致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筑堤引起侧向的水流联通性的破坏。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充分认识这种负面作用,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年来,各地在进行防洪工程建设和河流整治工程中,已经采取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加强河流的生态建设。比如生态型护坡技术,堤防绿化措施等。但是这些技术经验还缺乏系统的总结,也迫切需要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导则的指导,使之更具科学性和规范化。

2生态化建设的建议

2.1有关防洪工程规划的原则。工程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方面应加强,权衡满足人的需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技术及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改变现行的单一经济技术评估指标体系。以往的治河工程着眼于河流本身,往往忽略了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忽视了河流周围的生物群落的存在,也常常忽视了整治后原有生物群落的恢复。因此,在进行防洪工程的规划时,应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建议按照“河流生态廊道”的范围,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在平时的设计当中除说明需进行常规的水文、地质的测量勘察外,还要补充加强相关范围的生态系统调查的要求,重点是生物群落(动物、植物)的历史与现状调查,对特定的生物群落与水体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

2.2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河流形态的多样化是生物物种多样化的前提之一,河流形态的规则化、均一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因此,针对有关条款,建议补充或强调以下要点:在堤线布置原则中,补充说明应尽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保留或恢复其蜿蜒性或分汊散乱状态,即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在确定堤防间距时,遵循宜宽则宽的原则,要处理好行洪和生态保护要求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河槽和河漫滩不仅要能满足设计洪水行洪要求,还要保持一定的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的自净化功能。堤型的选择原则除满足工程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等安全条件外,还应结合生态保护或恢复技术要求,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缓坡,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保持河流的侧向联通性。

2.3河流断面设计。自然河流的纵、横断面也显示出多样性的变化,浅滩与深潭相间。因此设计规范中应提出河道尽量要做到河床的非平坦化,采用非规则断面。避免因规则断面而导致流场的均一化,增加与生物的亲和力,并有助于与自然风景相协调。与上述设计相对应,需要推广使用一些与非规则断面有关的水力学计算方法和配套的实用工具或计算机软件包。

2.4岸坡防护。在河流整治工程中,对生态系统冲击最大的因素是水陆交错带的岸坡防护结构。水陆交错带是水域中植物繁茂发育地,为动物的觅食、栖息、产卵、避难所,也是陆生、水生动植物的生活迁移区,至关重要。因此,岸坡防护工程的设计应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要求出发,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态和景观的护岸形式多种多样。在典型的岸坡防护结构中,可尽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多孔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尽可能避免使用硬质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浆砌块石等,为植物生长,及鱼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与繁殖创造条件。

2.5景观建设。城市水域整治的景观建设中,可以强调注意保留江河湖泊天然的美学价值,避免将水流置于过多的亭台楼阁等混凝土与砌石形成的人工环境之中。水利工程设施要造成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应更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水利工程还应为公众广泛参与和对儿童进行水环境保护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如水生态公园等。

2.6工程施工。在工程施工中,建议强调施工期对生物栖息地进行保护和恢复,避开动植物发育期进行施工。对特殊区域的物种,在施工期要采取其它辅助保护措施,如它处养育等。取料场开挖后应进行适当处理,以满足美观和环境方面的要求,要求合理设置排水、平整地形和改善有利于植被生长的条件。料场区应进行植被恢复,与周围景观相一致。

2.7工程管理。为降低施工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冲击,保障工程效果的实现,并延长生态工程的寿命,宜强调加强前期的养护和后期的管理,包括维护、监测和评估,并积累数据和经验。

3结语

第2篇

垃圾污染加剧近年来,随着温泉镇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外来人口逐年增加,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造成资源消耗量激增,每年都会产生数目巨大的生活垃圾。现在温泉镇垃圾的处理方式依然是传统的填埋法,把所有垃圾倾倒入村庄周边沟道中,压实后铺上一层土,然后逐次铺垃圾和土,如此形成夹层结构。这种处理方式最常见并且简单,但是危害也很大,没有经过垃圾分类处理,很多有毒、有害物质混杂在垃圾中一起被埋入地下,并不能自然转化、分解,从而破坏了土壤,妨碍农作物生长,并且有毒有害物质还可能进入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污染。此外,有一些物质经过填埋后,很难在自然环境下被分解,例如塑料袋,其埋入地下后在自然界中的降解周期是200~400年,这也给垃圾处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给周边环境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温泉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措施

鉴于目前面临的种种问题,温泉镇在海淀区水务局和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2006年开始,大胆创新,从多种渠道出发,对温泉镇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通过逐步实施下列5项措施,实现温泉镇整体环境的提升,为建设宜居型城镇奠定了基础。加大水污染治理的力度温泉镇先后建成了第一污水处理站、第二污水处理站、秀山污水处理站和太舟坞污水处理厂等“三站一厂”的污水处理系统,总处理能力达到12000t/d,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每年可产生约300万m3中水,基本满足本地区农业灌溉、景观和绿化等用水需要。另外,温泉镇还新建了第一座小型污泥综合处理设施,不仅解决了污水处理厂污泥二次污染的问题,而且还能产生新的清洁能源———沼气,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综合处理利用。温泉镇大部分农村没有统一的排水,生活污水没有去处,只能靠渗井自然入渗或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排洪沟,“雨污合流”不仅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而且造成水体污染,蚊蝇滋生,臭气熏天,严重影响着周边居民生活环境。为了彻底解决农村地区污水横流的状况,从2008年开始,温泉镇对辖区内7个自然村进行了污水管网改造,重新统一铺设污水管网24.2km,将各村生活污水统一收集,集中排放于市政污水管网或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实现生活污水零排放。提高居民用水安全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域水环境下降,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饮水安全频频告急,水安全危机已经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人们的生存安全。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温泉镇实施了安全饮水改造工程,辖区内铺设各类供水管线共计123.5km,新打水源井8眼,加装消毒设施15套,新建联村供水厂1座,从源头上为安全供水提供了保障。同时,建立了农村自备井供水安全制度。由水务管理站负责全镇供水安全,并负责各村自备井供水安全的监管,定期对水管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每月对农村自备井水源进行水质检测,为各村供水安全提供技术保障。从供水安全体系上确保了水质安全。推广农村垃圾封闭式管理为了彻底消除垃圾污染,温泉镇推广实施了从垃圾收集到清运、再到集中消纳的封闭式垃圾管理办法,形成了镇、村、农户一条龙的垃圾消纳管理制度。镇成立了专门的环卫保洁公司,负责全镇范围内的垃圾管理,包括小区、河道、街道、其他公共场所的垃圾收集消纳;各村成立清运保洁队,负责本村域内生活垃圾收集,各保洁员以门牌号为准,本片包户管理,每日定时定点上门收集垃圾;各户按规定时间,将分好类的垃圾放到指定地点,并保证其余时间垃圾不出户。这样就避免了居民乱倒垃圾造成村里街道杂乱差的现象,维护了周边生活环境,同时避免了有毒垃圾对居民的伤害。近几年,温泉镇积极推动地区旱厕改水厕工程,管道直接并入村污水管线,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改厕的完成不仅为各村居民减少了清掏厕所的麻烦,更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对本地区环境卫生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加强雨洪利用温泉镇南部为山区,汛期山上雨水汇集形成山洪,可能会冲下山对周边村庄形成损害,同时这些山洪又是数量可观的水资源,所以修建水利设施变害为用是个一举两得的选择。南部山区分布着许多自然形成的冲沟,利用这些自然冲沟修建塘坝,拦蓄汛期洪水,不仅可以保护山下村庄,而且还可以用于山区果树灌溉。2006和2007年温泉镇分别修建了徐家园和高里掌两座塘坝,总蓄水量可达72000m3,周围分布着几百亩樱桃、冬枣、桃等果树,拦蓄后的水资源完全可以供给周围果树灌溉所用,减少了农业灌溉对地下水的开采,促进了温泉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此外,城市雨水利用也有很大的必要性。在城市化发展中,大面积的土地被楼房、马路、广场、停车场等硬质不透水面积所取代,使降雨不能够通过土地下渗,在短时间内降雨强度大于城市污水管道排水能力时就会出现大面积的积水,造成不便。另一方面,由于大面积的硬质路面,雨水无法下渗,从而形成径流,排入雨水管道流走,本地区地下水资源无法通过雨水得到有效的补充。这对已经超采的地下水资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温泉镇总结了包括下凹式绿地、透水路面、屋顶雨水利用、庭院雨水回灌等多种雨洪利用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温泉镇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加强水土流失防治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只有水土资源保护好了才能搞好生态建设。生态建设主要是对受人为活动干扰和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温泉镇南部山区整体植被良好,树木相对密集,水土流失不很严重。但部分沟、坡及山顶位置存在荒坡,可以修建一些鱼鳞坑或水平梯田等水保工程,从而减少径流量,增加雨水下渗。近年来,温泉镇共营造水土保持林233hm2,修建水平梯田60hm2,封育自然修复333hm2,使山区植被覆盖率达到80%,把山区径流深度从140mm减少到130mm。针对近年来水土流失多发生于建筑工地的状况,相关部门积极应对,采取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方针,要求工程建设单位汛期必须将本单位沙石料用防水塑料布盖上,以免沙石料及其他建筑材料等被雨水冲刷,形成水土流失。经过几年的治理,工地料场水土流失问题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第3篇

[论文摘要]江苏重视沼气建设,以沼气为中心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治理环境污染,在农村和城市生态建设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当今中国的环境在世界上处于落后状态,污染的环境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阻碍着经济的正常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一、生态环境恶化,改善迫在眉睫

国务院总理同志指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在2004年全球118个国家的生态现代化指数排序中,中国名列第100位。通过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废物处理率等30个指标的分析表明:瑞士等15个国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中国等26个国家属于世界较低水平。我国环境事故、生态危机都进入高发期。民以食为天,而食品受污染的事件频频发生。污染的空气,造成的肺癌成为头号杀手!1/4的人喝不上纯净的水,松花江、太湖污染引发饮用水危机。90%流经城市的河流受到污染。75%的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问题……

江苏尽管经济发达,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明确将环保优先、富民优先、科教优先、节约优先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选择了236家循环经济试点,一手抓环境保护,一手抓生态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促进生态循环,改善卫生环境状况,保障人民健康是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

二、发展循环经济,净化生态环境

新型农村沼气作为一种生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资源投入最少的“减量化”,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污染排放量最小的“无害化”为原则,达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的经济增长模式。

围绕建设生态省的总目标,江苏以推进生态农业县建设为抓手,实施“三清工程”(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立清洁生产技术保障体系。人畜粪便以及有机废物的传染病源,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沉淀作用,能杀灭病菌和寄生虫卵,能有效防止疾病传染。实施大中型畜禽场有机物污染治理的能环工程,推广沼气池无害化处理等综合利用技术,可以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沛县的养殖业发达,但畜禽排泄物造成了农村环境脏乱差。在龙固镇三里村结合“一池三改”的实施,成功推广了“畜沼菜”、“畜沼粮”、“畜沼果”等多种生态良性循环模式。不仅农村居住环境得以改善,还增加年收入3000多万元。

以往江都市银河生态农业园产生的粪便和污水造成环境污染,让周边农民不堪忍受。2002年,建起了一座沼气塔,开始了农业生态圈的运作。在生产过程不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对人体有害物质。奶牛粪便液通过污水管输送到沼气塔,经过发酵后产生沼气,供农家炊事,将污染物资源化,形成了良性生态循环,彻底改变了环境。

赣榆建造农村户用四位一体式沼气池26500只,大中型沼气工程7处,创建集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0处,建造生活污水净化装置216处,总发酵容积273000m³,净化生活污水34万吨,建造2万户的“生态卫生厕所”。

江苏省积极推广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工程。利用厌氧发酵和好氧降解技术,将农村的粪便、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促进了生产、生活用水的良性循环,改善了农村水环境。

三、沼气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

利用农村沼气,因地制宜开展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效率,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

涟水、东海、金湖、邳州等地开展了水稻沼液浸种试验示范,水稻单产可提高8-10%。沼气余渣的肥效是普通农家肥的三倍多,沼液可以用来施肥、养殖鱼虾。通过走“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等种养业生物链模式,改善了土壤的板结情况,使农产品品质得以提升。

沼气不仅为农户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清洁能源,而且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还将农户的生产、生活、种植、养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动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废弃物资源化,沼气发电制热

南京水阁垃圾场在1997年利用沼气发电,2002年并网。天井洼沼气发电厂每月能发电50万度,供应5000户居民用电。轿子山开创国内第一个填埋场沼气制热项目,每天3500吨生活垃圾通过卫生填埋产生沼气,用来发电制热。南京三大垃圾场一年产沼气全用于发电制热,减排的甲烷相当于50万吨二氧化碳。目前,南京垃圾填埋场日均发电10万度,日产95℃热水8001000吨。沼气不仅将废弃物资源化还把臭气熏天的垃圾场变成了环境优美的绿化带。

1979年,江苏省沼气研究所(现常州市生态技术应用研究所)在武进建立了沼气发电站,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江苏省最大的沼气发电项目在常州市康乐农牧有限公司投入运行。年出栏生猪6万头,废水达4万多吨,现在达到零排放,年发电40万度。武进绿杨花卉有限公司,用猪粪发酵产生沼气,沼气和秸杆气混合发电,解决花木大棚所需能源,沼渣给果树、蔬菜施肥。溧阳市乾丰养殖有限公司的大型沼气工程于2007年开工,可年产沼气300万立方米、发电40万度,解决了畜禽污水排放的难题。

无锡益多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每天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每小时发电2.4万度。沼气制蒸气,以每小时100吨的产量供新安、华庄两地的60多家企业使用。无锡桃花山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产沼气发电,每小时发电1960度。徐州国际农业科技园,利用城市粪便发酵的沼气发电。

我国城市的沼气资源充足:1.工业污水、污泥。采用厌氧消化技术,1m³的污泥可产生10m³左右的沼气,可发电15度以上。2.生活垃圾。一吨生活有机垃圾产生的沼气量约为100~200m³,可发电150~300度。3.我国年产酒精约400万吨,产生的沼气就可发电18亿度,产生0.3MP的蒸汽200万吨。我国年产柠檬酸70万吨,发电总量可达2.1亿度,产生0.3MP的蒸汽24.5万吨。

沼气发电的生态、能源和经济效益尤为突出。作为节能产业,生态循环经济,沼气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良途。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农林厅.“十五”期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2005.3.

第4篇

基于生态理念的新农村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农村建设的规划中能否体现以人为本、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生态学理念,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和成败。科学的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本身就是效率和生产力,是统筹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的前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只有科学确立生态新农村建设的近景和远景规划的主要内容、基本目标和具体标准,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确保生态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循序持续地向前推进。因此,探索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内容是一项战略性研究课题。

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的重要政策和工作之一,但是主要工作的重点以及各种媒体、杂志的宣传基本上是集中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如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等)和村庄的环境整治、建筑风格上,治标不治本。“加快新农村建设,千万不能把‘新农村’建设成‘新农居’新农村在好也是农村,绝不是城市,不能只靠扒了旧房盖新房实现新农村”。

二、生态建设与建设新农村关系

近年来农民人均收入的连年增长,掩盖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农村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反差显而易见,农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非常强烈。“年年建新房,就是不见新农村”这是几年来农民最大的抱怨,由于过去注重于城市化,农村基本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多数村庄垃圾乱倒,污水乱排。许多农村普遍存在“垃圾处理靠洪水,污水处理靠蒸发”的现象。所以,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处置系统,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成为目前一项迫切的任务。

2005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包括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既物质文明又是精神文明。针对具体的考核标准,开展“四化、四改、双清、双治”活动,既四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活动,四改(改坟、改厕、改圈、改路);双清(清理溪流垃圾,清理路道垃圾);双治(治理黄、赌、毒,治理歪风邪气)。村庄基本做到无物品乱堆,无露天粪坑,无乱张贴,房前屋后无暴露垃圾,场地平整,社会风气良好,家畜家禽圈养,庭院栽树植绿,绿化养护,创建文明的、优美的生存空间,形成人人讲卫生、讲文明、讲环境的社会氛围。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又要注重于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整治,改变农村环境面貌,也使农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从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及质量。通过村民守则公约,创建农村生态示范户,宣传生态知识,增强环境意识,提升农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呈现一片新农村景象。通过三年来生态示范村镇建设的实践,我们认为村镇生态建设可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切入点。

三、生态建设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

广袤的乡村,是亿万农民的家园,直至今天,仍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同城市相比,广大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状况相对落后,环境基础设施极不完善。要建设新农村,各地千差万别,从那里入手,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然而生态建设,从这几年创建的实践来看,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对于大多数乡镇都是迫切需要的。不管生态示范村镇创建,或者是百村整治示范工程。在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上,是一致的,是异曲同工的。都以创建活动载体——农村清洁大行动开始,倡导文明生活方式。

一般说,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那对于有条件的人口密度大,居住集中村是可行的,但对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村,只能因地制宜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打“生态牌”。在创建生态示范村镇的过程中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脚踏实地,走有特色创建之路。因村制宜营造良好的生态和区域特色生活居住环境。

在创建生态示范村镇中,单单靠上级政府资金。很难有足够创建资金。只有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以主人公精神,自力更生、积极引导富裕了农民参与,多方筹措资金。

新农村建设,需要管理民主,创建生态示范村镇也需要管理民主,只要民主管理到位了,才能有序、整体推进和谐乡村的建设进程中的各项工作,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让民间组织、资金有效地参与生态示范村建设、让农村先富起来经济能人发挥出更大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并分享生活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生态村镇建设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警示和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了解环保、认识生态、参与生态建设。

四、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目前**没有做规划的村庄占到总调查数的72%,即使做了规划的村庄,也是不完全符合《村庄规划标准》,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有些是平房,有些是楼房,有些是普通砖瓦房,有些是砖混结构房,参差不齐。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整个村庄卫生较差,秩序较乱,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村庄建设过程中通常没有涉及到村民安全的项目,如饮用水源的选址和保护、消防设施的安排、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人畜分离等。

在对某个设区市的调查中发现,那里的市领导和建设规划部门极为重视村庄建设,已对部分村进行了规划。但是,规划者们一是没有考虑到农村居民点的特殊性,在这些规划中遗漏了关键的安全项目,没有考虑建设中心村,为其他自然村居民向中心村集聚提供各类条件;二是测量底图也十分粗糙,以致不可能考虑污水对水井的影响;三是多数规划通过改变那里的地形地貌,耗费大量土建工程来建设城市型社区,以致基本上丧失掉了那里的地方风格。即使这样,许多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仍然不完善,如下水设施、消防设施等等,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建设生态新农村所必须的。

五、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理念结合的必要性

5.1生态理念的内涵

生态理念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基本价值观,其本质主要强调:一是可持续发展;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生态伦理道德观。因此,生态理念就是运用生态规律,在实践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5.2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其中,新农村二十字方针“管理民主”是政治文明,“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

5.3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理念结合乃客观之必要

新农村的建设如果不结合生态理念,必将步城市发展的后尘。目前在城市,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困扰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生态理念。也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体现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农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

六、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6.1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

生态新农村发展模式,是基于农村发展现状而又面向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一种发展战略思考,是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在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协调问题,应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现代生态学、生态工程原理、景观生态学、生态建筑学、产业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的原则,以和谐、可持续为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等方面对农村进行因地制宜的全面生态化设计,使农村建设成为一个整体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使其结构、功能最优化,能流、物流最畅通,调节、控制最自如,村庄布局合理,人口规模适中,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宜人,既有传统农村特色又体现现代文明的新农村。其实质是农村的全面生态化发展。

6.2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特征

生态新农村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想模式,与一般农村相比,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生态新农村以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二是生态新农村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三是生态新农村是一个广大区域的集合体。

七、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伟大的系统工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是调控和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蓝图和依据,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大局。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研究和探索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7.1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农村社会各个领域的作用和影响深入而广泛,而且许多效应是无法用货币来计算的。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能够满足农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二是有助于在农民中间传播环境保护观念;三是有利于生态技术的推广和传播。超级秘书网

7.2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

用新的增长方式与新的生产体系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相互统一发展,实现环境支持系统的重新繁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便成为人类共同的必然选择。把生态新理念融入农村规划中,实现农村发展中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综合效益的统一和最大化,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的目的,才能达到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目的。

7.3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促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一种强调保护当地资源的发展形式,其对环境的正面效应是十分明显的,它负有环境保护及维护地方居民福利的双重使命。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制定有助于培育人们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环保意识,加大全社会的环保力度;二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助于人们提高回归自然的意识,体验自然,提高和丰富生态知识;三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助于协调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最佳结合;四是在传统农村建设中注入生态理念,能促进地区村镇布局的合理化,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推动对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及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适度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JonRodoek.Protectingecosystemsandopenspacesinurbanizingenvironments[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8,(84):3—6.

[2]夏南凯,田宝江.控制性详细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43-57.

[3]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资料集(第四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8-74.

第5篇

森林资源在生态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林业资源是推进社会生态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对这一物质基础进行规范的管理与保护,必须为林业资源建立档案,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中央第一次林业工作会议上指出,林业资源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在生态建设方面、在西部大开发方面、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地位。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林业资源相关的管理部门正逐步将生态体系的构建与林业档案管理联系到一起,将林权管理当作当前工作中的重点。通过技术手段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的档案管理,能够为林业的发展与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强化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促进林业资源的长远发展与保护。

2当前林业资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档案管理在林业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但是由于档案管理开展的并不深入,因此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利用率、宣传力度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加强,也阻碍了生态建设的发展。

2.1利用率较低。

一方面部分林业资源信息具有封闭性,尤其是一些研究成果并不对外开放,因此这些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甚至不为人所知。另一方面,对档案资源进行查询的大多是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这些资料常常用于为决策提供基本的依据,但是将将这些资源作为科研成果的理论依据的并不多。人们没有充分意识到利用档案管理帮助林业建设、节约林业资源的重要性,很多资源因得不到公示而失去了自身的利用价值。

2.2宣传性不高。

一些林业管理部门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工作中的宣传性并不高。很多人对林业资源的档案管理并没有深入的理解。而林业管理工作的展开需要内部与外部的协调配合,仅从内部管理是远远不够的。缺乏对外界的宣传很容易导致人们护林意识的薄弱,这对林业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2.3管理不到位。

一些地区的林业资源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管理意识的薄弱以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都是管理不到位的表现。现代档案管理工作都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在计算机上建立档案库,将部分资源上传到指定的网络共享。而一些管理部门还应用纸质档案对林业资源信息进行记录与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效率极低,信息的查询流程也极为复杂,纸质档案还存在着损毁、遗失等风险,这大大拉低了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另外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会导致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匮乏,遇到问题相互推诿,无人承担责任。这些问题都极大的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对林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缺失就很容易导致林业资源的滥用与破坏,进而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3加强林业档案资源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3.1丰富信息资源。

为了满足更广阔的需求,应当不断丰富林业档案资源,拓宽信息来源。林业档案资源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基本情况的调查,内容应当含有林业面积、区域划分、经营方案、林相图等;二是深入的研究成果,内容应当含有某一林区的科研立项情况,相关的研究结果等。为了获得准确的信息,管理人员应当展开实际调查,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有关的科研成果也应当在分析证实后再使用,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3.2依法展开管理。

法律是各项工作有序展开的基本保障。为了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应当以法律为基础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林业档案管理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相关人员的工作应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得私自售卖林业资源资料、不得滥用林业资源,对相关的违法行为一定要严惩。

3.3健全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档案资源的完整性。首先,应完善基础的档案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划分与规范,现代档案资源管理都在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大部分的林业信息都录入到计算机中保存,但是仍有部分资料是纸质的。为了避免造成信息的缺失,应当保证各项工作由专人负责。谁负责保管纸质档案,谁负责电子档案,谁负责信息的收集与录入等都要做到职责明确、权责清晰,一旦发生问题可以找到对应的负责人。其次,应当建立人员培训制度,对档案管理人员应当进行专业的档案管理培训,使他们的专业素质能够满足现代化档案管理的需求。最后还应当健全奖惩制度,除法律层面的要求外,管理部门应当提高对日常工作的规范要求,工作中如有严重失误应当酌情惩罚,如有贡献则应当奖励。用这种方式能够极大的提高林业资源档案管理者的责任感与工作的积极性。

3.4增强宣传力度。

林业资源档案利用率的提高离不开积极的宣传。除了内部档案工作的完善,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对外宣传,与媒体合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林业资源档案的存在。林业资源建立档案的目的之一是促进资源的整合,提高其利用率,而宣传工作的薄弱会使信息呈现封闭的状态。加强信息宣传可以加深人们对林业资源的关注以及保护力度。在从事相关的林业资源研究工作时,专家与学者也可以及时找到有用的资料与资源。因此加强宣传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对于一些非保密性的科研成果与资料可以加强开放力度,将其在网络上进行公开与公示,提高档案资源的传播范围,从而提高其利用效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加强宣传可以提高公众对林业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的参与感,让他们意识到林业资源是与自身的实际利益相关的,从而提高他们对林业资源的保护意识。

4结束语

第6篇

栖息地生态设计

1景观格局的确定

对抗生物栖息地破碎的一个重要途径即是加强相对孤立的栖息地斑块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廊道将孤立的栖息地斑块与大型的种源栖息地相联系,有利于物种的持续和增加生物多样性[5]。城市滨水空间因水体的流动性而普遍存在面状的大水面及线状的河道网络体系,具有自然的本底,是适宜生物流动的天然廊道。建立绝对保护的栖息地核心区如无人岛屿,在关键的部位引入或恢复乡土景观是滨水空间生物栖息地斑块建设的普遍方法。相对于廊道,斑块建设更为重要与复杂,斑块尺度的绿地建设,应考虑时间与空间的维度变化,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要根据具体地区的实际情况,控制斑块大小、密度和辐射尺度,保证城市常见鸟类营巢地和觅食区的有效距离,使斑块呈组团式分布,并借助廊道的沟通和运输作用形成均衡的“斑块(生态栖息节点)-廊道(线性的河道及水岸线)-基质(大面积的绿色开放空间和水面)”网络结构,从而增大斑块绿地的综合效益。

2植物的选择与群落构建

由植物构筑的绿色环境是鸟类觅食和栖息的主要场所,影响城市鸟类物种多样性构成最主要的生态因子就是树种的多样性。地区鸟类对特定植物的青睐是由其乡土属性决定的,乡土树种是吸引当地鸟类的绿化树种首选。城市滨水鸟类栖息地的绿化树种选择,应在遵循适地适树原则的基础上,优先选择可供鸟类营巢和栖息的乔木如: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枫香(Liqoidambarformosana)、苦槠(Castanopisisscerophylla)、女贞(Ligustrumlucidum)、毛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e)等;选择可提供食物的坚果浆果类且挂果时间长的植物如:杨梅(Myricarubra)、枇杷(Eriobotryajaponica)、柿树(Diospyroskaki)、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等;在水陆交错地带,优先采用可提供遮蔽作用或作为食物的水生植物如:萍蓬(Nupharpumilun)、海芋(Alocasiamacrorhiza)、莼菜(Braseniaschreberi)、茭白(Zizaniacadeciflora)等;湿生植物如:千屈菜(Lythrumsalicari)、水葱(Scirpustabernaemontani)、菖蒲(Acoruscalamus)、慈姑(Sagit-tariasagittifdia)、蒲苇(Cortaderliaselloana)、萱草(Hemerocallisfulva)、芦苇(Phrafmitescommunis)等。在群落组成上,鸟类分布格局受边缘效应影响显著,边缘区域的组成结构越复杂鸟类的多样性越高,而边缘的过渡梯度越陡鸟类的多样性越低[7]。因此,植被群落的构建应从整体布局角度出发,边缘以灌丛为主,中部多为高树冠树种;丰富群落层次,并通过乔木层、亚乔木层、大灌木层、小灌木层、地被层以及水湿生植物的多重组合,形成林原、岛状林、开阔性湿地、草滩、浅滩沼泽、灌丛等多种多样的栖息地植物群落类型,发挥边缘效应物种多样性和高生产力的优势。

生态驳岸建设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生态型驳岸形式包括网石笼结构生态护岸、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型护岸、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岸、自然型护岸、多孔质结构护岸等,生态驳岸一般采用天然石、木材、植物、多孔隙混凝土以及土工材料,能将水体、堤岸、河滩植被构成一个相对完整、水陆联通的生态系统。从环境实质角度而言,生物多样化的基础莫过于“多孔隙环境”,土壤内必须有多孔隙才能容纳水分、空气,才能滋养细菌和微生物,从而带动自然界的食物链的循环过程,并为鱼类、鸟类和两栖类等动物提供觅食、栖息和避难的场所。水陆交界地带本身存在的孔隙环境,例如枯木、树根、石堆使其成为滨水绿地中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段,亦是鸟类觅食等活动的主要区域,保留和创造多孔隙的自然式生态驳岸有利于滨水空间生物链的快速恢复和可持续发展,对鸟类栖息地的建设有极大的助益。在生态驳岸建设中,要注意平面线形和竖向坡度的控制。

自然型驳岸是鸟类觅食、栖息的重要地段,其水岸线的平面线形设计要避免过于平滑,多曲折蜿蜒,并形成具有一定封闭性的防护性浅水湾,以保证鸟类的安全感,也可使景观获得更为丰富的视觉效果。就驳岸竖向设计而言,要充分考虑当地常见鸟类的觅食、栖息特性,如大水面针对涉禽类可适当营造深度控制在0.10~0.35m之间的浅水滩涂,并向深水区缓坡过渡;线形河道可沿河选取重要栖息点布置木桩式驳岸,配以水湿生植物,为水鸟提供近于常水位的活动空间。

私密性保护建设

唐仕敏等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上海五角场地区鸟类群落的种数从20世纪60年代的128种降至90年代的46种,人类活动直接影响鸟类的生存与灭亡。鸟类对人类的干扰活动有明显的躲避和适应2种趋势,王彦平等[9]在研究中指出,鸟类对人为侵扰的容忍度,体形较大的低于体形较小的;地面或灌丛活动的低于在高层活动的。对一些种类来说,位于观察者与鸟类之间的植被能够增加鸟类的容忍度。通过地形营造和植物群落构建的有机结合,为鸟类提供更多的低干扰度或无干扰的活动空间,是鸟类活动私密性的基本保证。在此基础上,可根据需要在核心保护区设置一定宽度的隔离缓冲带或过渡带,以减少外来人为干扰,增加鸟类对人类活动的容忍度和适应性。

第7篇

摘要:本文对我国生态建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指出我国生态建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生态化的思想是人类的取向和必然选择,城市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牛态工程是既古老又年轻,既通俗又深奥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涉及到农业生态工程、生态,及生态城镇建设、节水与废水处理及利用、山区小流域治理与开发等众多领域。生态建筑作为其中的一个领域引起建筑界的高度重视,其作为一门学科诞生至今不过40多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尔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成为Arcology,即生态建筑学。此后麦克哈格、吴良墉等建筑师开始了生态建筑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生态建筑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顾孟潮就提出了“未来的世界是生态建筑学的时代”的观点,1994年5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锄,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我国环境保护运动日益扩大和深人,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蓬勃展开。1996年3月,中国国家环保局推出两大举措:一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二是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在九五期间重点治理淮河、海河、辽河等的污染。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重点资助课题”,1998年又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列为重点资助项目。2000年我国颁布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2001年,建设部通过雄录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贝邸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2001年开始实行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年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删出台,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节约资源、防污染、保护生态为主题,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但这些观点只停留在生态建筑的表面,对生态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能源学)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人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函待解决的课题。

3、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

三、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从本质上讲,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由生态伦理观、生态美学观共同驾驭的城市建筑发展观。在实践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思路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

1、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次会议宣言指出:“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仅是建筑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且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未来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创造中,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2、善于因地制宜,尊重环境属性。

根据生态学的进化论,生态建筑设计包含着资源的经济利用问题,其中首要的是土地的利用问题。今后城市的发展,势必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展开,为了节省有限的土地,必须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如在地面上建立亲和大自然、充满人情味的低层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态技术建立起巨构城市,向地上空间要效益;充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连接为有机协调的立体网络。生态建筑设计强调与环境具有最佳关系,对环境破坏最小,一并充分发挥环境效益。与环境互选共生、共同增长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的选择做到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的环境特点以及当地的地理与气候特征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

3、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

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应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人使用者身边,这也是生态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人是自然环境的一分子,人的活动必须建立在生态化的基础上,必须与环境建立起一种新的结合和协调关系。从建筑设计到建筑建造、使用、报废的全过程中,生态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与以往建筑设计相同,生态建筑应致力于为人类提供品质最佳的空间和环境,即使建筑本身对环境污染很小,极为节能,但如果人们的各项活动无法在建筑空间中顺利展开,其空间的存在与人的功能需求格格不人,这样的建筑无疑是失败的。生态建筑的功能应更趋合理,空间更加宜人,更有助于使用者与自然环境间的交流。它应该具备更良好的物理环境,尽可能地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并具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增加“绿色”面积,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外部与自然相呼应,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绿色化,即通过精心的室内设计,将室外的绿色引人室内环境。绿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气,吸收各种有害气体、虑尘、调节湿度、温度、减少噪音等。生态建筑的兴起为绿化环境开辟了广阔天地。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室内空间室外化,运用绿化、水面等划分空间,这些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在其上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式屋顶,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另一种设计手法也被建筑师经常应用:屋面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获得了良好的景观,而且对屋面刚性防水有维护作用。生态建筑在保护生态平衡、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大有作为。

根据以上发展思路,生态建筑设计对策可以在以下几个具体环节上进行操作。

首先,在宏观环境方面,城市规划设计要根据生态原则了解城市发展的自然过程,用它来指导土地的利用和开发建设,同时协调好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在空间利用方式、强度、结构和功能配置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区域规划,则要与城市整体环境所设立的系统相衔接,研究探讨城市改造、更新过程中的复合生态问题等。其次,在微观环境方面,如单体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建筑与自然因素的关系。由于微观环境方面极具广泛性和灵活性,所以,其具体途径和式、法非常丰富,蕴含着广阔的创造性生机。

另外,要完善生态建筑设计法律和规范。法律规范是建筑设计的基本依,直接影响我国生态建筑研究的战略方向。在生态建设方面,目前我国已颁布了仲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M-)、《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Z}、佚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R113等法律法规,对我国节约建筑能耗,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通过立法对建材选择、每平米能耗标准,对生态技术研究、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等进行规范,不仅使建筑设计中采用的生态策略具有法律依,而且限制不利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建设行为,鼓励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建设行为,从而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第8篇

关键词: 衡水市 文化软实力 文化生态建设

“软实力”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人约瑟夫・奈提出的概念,它相对于军事、经济等硬实力而言,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内部凝聚力和国际感召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主要指精神文化的决定性力量。文化生态环境是由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信仰崇拜等文化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它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有机组合。文化是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对于衡水地区来说,只有达到经济与文化的共同繁荣,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的文化软实力。

地方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开发是关系到一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提升一地的文化软实力,事关其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加强地方文化生态保护和建设是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需要。对于衡水地区来说,虽然经济不算发达,但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地方文化资源潜存巨大的优势和价值。近年来,衡水市通过各种措施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特色产业,有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如何使文化生态建设进一步为经济发展服务,以经济发展促进和完善文化生态建设,使二者相辅相成,达到双赢,从而提高衡水地区的文化软实力,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文化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1.文化生态建设是加快衡水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与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社会的文明程度往往都是以经济与文化的双重标准来衡量的。衡水虽是农业大市,但农业收入一直落后于省平均水平。衡水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但是从以往的数据分析来看,第三产业(主要是旅游业和服务业)所占GDP的比重要低于河北省的平均水平。以旅游业为例,以往衡水市在旅游方面投入较少,虽坐拥衡水湖这一天然生态旅游区,但是并未充分开发;文物古迹的挖掘和研究也进行得不深,众多知名手工艺品虽拥有悠久的历史,但并未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旅游资源体现了文化资源的经济属性,文化资源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因此衡水地区文化生态的建设是一个关系到地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性课题。

2.生态文化建设是衡水地区文化建设,以及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需要。衡水自古为燕赵文化与齐鲁文化交流之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衡水地区的历史和人文资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建立有特色的中国本土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也为提升河北省,乃至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供了宝贵资源。

3.生态文化建设是衡水文化创新发展的需要。在大多数情况下,新的文化都是以深厚的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在经济政治全球化的今天,各国都在竭力保持自身的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才是源泉,只有保持丰厚的原生态文化,才能创造出新文化。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生态文化建设为文化进一步创新储备了丰富的资源,是创新文化的根和魂。

二、文化生态建设之措施

从目前看来,衡水的文化资源比自然资源更为丰富,更具有开发潜能。同时,人文资源的开发不会以破坏环境和消耗资源为代价,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近年来,衡水越来越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除计划把华北内陆具有典型代表性湿地环境的衡水湖打造成集水上游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生态旅游区外,人文资源的开发也逐步纳入了计划。但是,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实现资源开发的合理性,提升衡水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刺激地方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必须根据本地区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状况,进行制度创新,探索出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文化发展模式。

首先,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精神能源。精神为行动提供动力。衡水地区的自然条件一般,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低于省平均水平,工业也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种种事实表明,衡水的经济发展有很多困难和障碍。但是衡水人民在同艰苦的环境斗争中,形成了顽强拼搏的斗志、自力更生的品格和勤勤恳恳的务实精神。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帮助衡水人民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自信心,激励和鞭策人们为家乡的振兴和繁荣奋斗。

其次,要充分利用衡水地区特有的文化优势,发展具有衡水特色的文化产业,为衡水文化事业和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开拓新领域。

最后,要利用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精品的创作生产,推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优秀作品。只有精品才能成为文化“名片”,才能更好地体现其鲜明特色。因此,我们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精品的生产,以精品来塑造品牌。

提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搞好文化生态保护和建设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但这是一项需要各部门互相协调,全民一起参与的事业。政府在其中对于保护区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责任,要采取措施切实保护文化资源,加大对文化生态建设的投入,健全文化资源管理机构,组建一支业务熟练的文化研究队伍,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所有的这些工作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俊,张忠潮.论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与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10,(2).

[2]高春菊.谈衡水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转换[J].衡水学院学报,2009,(5).

[3]刘德斌.“软权力”说的由来和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

第9篇

论文关键词:生态屏障;建设思路;保障条件

同志l999年视察内蒙古时指出:“内蒙古是我国北方的一道天然生态屏障。这里的生态环境如何,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群众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意义和作用十分重大,因此一定要搞好”。由此可见,加快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当务之急,关系到内蒙古及其毗邻地区生存与发展的大计,是利在当代、功及未来、惠及子孙的千秋伟业。

1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1.1内蒙古生态建设的成就

1.1.1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及法规

自1995年人大常委会做出《关于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决定》以来,内蒙古生态保护力度加大。《自然保护区实施办法》等有关的政策法规相继出台,增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宏观调控,使生态环境建设步入法律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1.1.2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取得重大成果

①全区大中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的执行率达到10o%。②“一控双达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内蒙古实现“一控双达标”的企业已达88%。③内蒙古环保“321工程”实施已取得了可喜成绩。④取缔和关闭了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十五”小企业3462家。

1.1.3生态环境建设成绩突出

(1)启动了一批绿色工程项目。从1996年开始,历时l5年,分三期实施,每期5年,项目内容包括呼、包、乌海3市煤烟污染治理;黄河干支流、辽河、永定河支流、珧儿河的污染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示范工程,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项目;生活垃圾处置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2)退耕还林还牧,实施草畜平衡,加强水土流失防治,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3)完成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近期目标。在生态环境较脆弱地区建立10个特殊生态环境保护区,面积达23万,约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20%。

(4)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喜人成就。现在全区有87个各级各类生态示范区,生态示范区从乡镇发展到旗县,从旗县发展到盟市。

(5)实施阴山北麓特殊功能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规划。

1.2内蒙古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过度放牧、不适当的开垦和耕作、森林过度采伐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原因,致使内蒙古的资源与环境在开发工程中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低,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明显加剧。

(1)土地退化问题。由于土地资源自身构成和所处自然环境限制以及开发利用不合理造成土地盐渍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现象非常严重,已成为全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核心问题。

(2)草原生态退化问题。目前草场退化非常严重,放牧半径0.5km范围内几乎成为裸地,放牧半径2.5km内的草原植被被牲畜不喜食的杂草类或有毒有害草占据优势。现在,全区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场已达2500多万hm2,占可利用草场的39.37%。

(3)森林生态问题。“重采轻育”、“集中过伐”,迹地更新和中幼林抚育速度慢。森林火灾、森林病虫鼠害得不到有效控制,造成原始森林面积锐减,林区植被遭到破坏,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导致洪水泛滥、水土流失,失去阻滞风沙危害的生态屏障作用,威胁内蒙古甚至整个中国的生态环境,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农田生态问题。内蒙古人均耕地面积远远高于全国水平,但是贫瘠土壤的比例很高。目前,全区有84O万hm(12600万亩)农田,其中213是中低产田,并且大多数是坡耕地。长期以来,农田生态环境质量也呈下降趋势。

(5)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生态问题。截至1996年,内蒙古已建成国有矿山569个,乡镇集体矿山3907个,个体矿山2298个,在矿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矿山用地中近91%的占地面积受到破坏,小型矿山企业对土地和矿山生态破坏更为严重。

(6)野生动植物资源濒临危机。内蒙古具有森林、草原、湖泊、沙漠等不同生物环境类型,是许多野生动植物生长繁衍的地方,有的地区是珍贵稀缺动植物的生息地。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致使很多野生植物面临生存危机。

(7)水资源短缺,水体质量恶化。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需求量大,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京包铁路以北地区人畜饮水极为困难,大范围的地下水下降,导致地面沉降日趋严重。

水体恶化是内蒙古水资源又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内蒙古水污染源主要是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及农药、化肥使用等,污染的结果造成水体含盐量增加,消耗水生生物所需的溶解氧、水体高营养化、破坏水生生态平衡。

2内蒙古生态屏障工程的概念和建设思路

2.1内蒙古生态屏障工程的概念

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我们认为,生态屏障工程是立足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的现状,运用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由众多类型的生态工程项目构成的一个复合带状生态系统,该系统可以保障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生态安全,促进本区域及更大范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幅员辽阔,东西狭长,地跨“三北”(东北、华北、西北),构建生态屏障工程的自然条件优越。我们认为,在东起大兴安岭东麓、西至内蒙古阿拉善盟的广阔区域内,随着生态条件的改变,可以建立起包括天然保护林工程建设、草原保护、水土流失沙化与风蚀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沙漠化控制在内的类型多样的生态工程,从而形成一道地跨“三北”、横贯内蒙古全境的绿色生态屏障。我们把关于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系列生态工程项目总称为内蒙古生态屏障工程。也可以把该工程理解为通过生态改善促进内蒙古及毗邻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防线。

2.2内蒙古生态屏障工程的建设思路

围绕建设中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总体目标,从夯实基础、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绿化战略高度出发,坚持突出重点、梯度实施、防治结合、注重实效的基本原则,以区域建设战略重点为核心轴、八类生态建设区为外延面、十大重点生态工程为依托点。轴面结合、工程支撑,以优先重点建设的核心轴为突破口,向外分期逐步扩大生态建设区域范围,保证内蒙古生态屏障工程最终全方位覆盖全区,从而构建成中国北方东西2400Km长绿色生态屏障。

(1)核心轴。六大内蒙古生态屏障工程建设战略重点:大兴安岭森林保护区;科尔沁草原沙地主体区;浑善达克草原沙地极脆弱区;阴山北麓风蚀沙化农牧交错区;黄河中上游(内蒙古区段)风水侵蚀区;阿盟三洲两带封育治理区。六大内蒙古生态屏障工程建设战略重点是内蒙古生态环境最脆弱和最具有特殊生态保护功能的区域。空间上东西延伸分布,构成内蒙古绿色生态屏障优先重点建设的核心轴,这对整个生态屏障建设最终全方位覆盖全区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2)外延面。八类内蒙古生态屏障工程重点生态建设区:以保护天然林资源为主的大兴安岭林区;以保护草甸草原为主的呼伦贝尔沙地;以保护和治理典型草原退化、沙化,恢复草原生态为主的科尔沁沙地;以治理半荒漠草原退化、沙化,增加草原植被为主的浑善达克沙地;以治理风蚀、水蚀,防止荒漠化为主的阴山南北麓地区;以治理水土流失,减少人黄泥沙量为主的黄河中上游地区;以保护现有旱生植被、控制荒漠化为主的阿拉善地区;环保重点治理区。八类生态建设区是根据自然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地表植被条件和保护治理模式划分的,基本上涵盖了内蒙古从东到西不同的生态类型区和旗县行政区,具有全覆盖性质。这对于从整体上建立全区性的生态屏障系统,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3)依托点。十大内蒙古生态屏障工程重点建设工程:以减少采伐,保护天然林资源为重点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合理规划利用天然草场为主的天然草场保护工程;以坡耕地退耕,退化、沙化草场退牧,还林还草为重点的退耕还林(草)工程;以重点旗县为建设单位的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以治理京津周边地区沙源为重点的防沙、治沙工程;以防护林体系建设为重点的生态防护林工程;以治理河流流域水土流失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程;以城镇、流域环境保护为重点的环保工程;以环境综合整治、土地复垦为重点的工程破坏区恢复工程;以自然保护区管护为重点的自然保护区工程。十大内蒙古生态屏障工程重点建设工程是根据国家现行投资重点项目和利用外资项目在内蒙古的建设分布而提出的。它们是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支持依托条件。

内蒙古经济实力较弱,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又是跨时间、跨地域、以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因此,要保证十大工程顺利落实,必须借助国家投资和外资的支持,并结合自身的努力,完成生态屏障建设的艰巨任务。

3内蒙古生态屏障工程建设的保障条件

内蒙古生态屏障工程的构建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它的形成必须有全方位保障条件来支持,是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益统一的具体体现。

3.1内蒙古生态屏障工程的政策法制保障体系

(1)加大现有关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的实施力度,重视立法工作。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为先导,落实现有法律、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关于生态建设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除已出台的环境保护方面、生态建设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外,还要根据内蒙古生态屏障工程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急需制定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

(2)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行政。生态屏障工程规划管理主体必须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监督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健全生态屏障工程建设执法体系,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生态建设法律法规,加强对破坏和污染环境、阻碍生态建设等行为的处罚,用法律准则来规范人们行为。

(3)推进有关生态屏障工程规划、政策、法律、法规教育的社会化,唤醒公众法律意识。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内蒙古生态屏障工程规划,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进行大力宣传,让全区群众了解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唤醒公众的法律意识。

3.2内蒙古生态屏障工程的管理保障

3.2.1.采用多种组织管理手段

(1)行政管理手段。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以各级政府行政管理手段为主,统抓统管,使规划在各个地区垂直落实,与各级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结合起来。

(2)协调管理手段。生态屏障建设的实施要从投资、政策、法规、技术、组织等许多方面得到保证,它不仅是环保部门和企业的事,而且也是各级政府以至全社会的事,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协调至关重要,是实现规划的重要组织保证。

(3)监督管理手段。首先,要形成法律监督管理子系统,其次,形成政府行政监督管理子系统,第三,形成大众监督管理子系统,包括群众监督管理,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管理。

3.2.2实行多种形式的目标管理

(1)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由于内蒙古生态屏障工程的复杂性和综合性,需要建立相应的生态屏障工程管理机构。通过立法形式规定这种机构的体制、分工、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

(2)采用目标责任制和承包制,实行目标管理。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鼓励企事业单位集体承包生态屏障工程建设项目,允许和吸纳科技人员承包项目,增大科技含量,为生态屏障工程的实施提供科技支持。同时,允许、鼓励、指导个人家庭以劳力、资金、技术等为股份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或承包,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

第10篇

中国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是在2007年,而更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则可以上溯至上世纪70年代。1978年,国家首次将生态环境问题列入国家科技发展长远计划。1994年,中国政府批准了《中国21世纪议程》,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上升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2012年,党的十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五大建设之一,成为“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明确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向:“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具体实施层面看,从2008年开始,国家环保部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试点推广工作,在此基础上于2013年出台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试行)》文件,确立了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等5大生态建设体系,提出了29项具体建设指标,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系统性的指导办法。截至2013年10月,国家先后进行了6批、138个市(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试点推广工作,促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模式和经验,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建设标准与地区实际贴合度不高中国国土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职能分工、发展阶段、生产与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都存在极大的差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不同地区的自然差异、发展差异、文化差异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采用差别化标准进行分类指导。目前,尽管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地区差异情况,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标准单一和一刀切的问题,与某些地方的实际情况反差较大,生态建设标准缺乏可操作性。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地区间自然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生态文明建设也表现出很大的地区差异。在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已全面推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东南沿海从江苏、浙江到福建、广东,生态区已经基本连接成片。与东部地区不同,广大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及历史上的生态破坏严重等原因,生态文明建设起步艰难,推进困难,地方投入很少,主要依靠中央政府投入。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与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城乡不平衡类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表现出了城乡差异。在城市,人、财、物的投入要比农村高,设施建设、制度保障等比较到位,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对农村地区,重视程度不够,人、财、物的投入远不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落后,在很多农村地区几乎是空白,生活垃圾、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水、土、气的污染相当严重,已经对人民的生命构成严重危害。

(四)重形式轻内涵目前,很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仍然是浅层次的,所谓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清洁卫生、美化环境,一些地方热衷于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重形式、轻内涵。生态文明建设的真实内涵应当是从国家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的高度、从当代人与后代子孙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采取多层次、多领域、多途径,至少包括以下环节:

(一)改革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要把推进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基本国策真正落到实处,首先要改变的是当前所执行的不合理的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目前,我国实行的仍是一种以工业文明建设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的核心是GDP,GDP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切围绕GDP,以至于在很多情况下为了实现GDP增长的目标,可以以牺牲生态利益为代价。这一评价体系还造成了一种更可悲的状况: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不但被剔除在GDP之外,相反,为了治理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而付出的代价却自然地进入到GDP的总量统计之中。按照传统的工业文明式的社会发展评价标准,环境与资源的价值是被低估的,有些资源、特别是环境资源实际上是免费的,这对全社会经济发展无疑是一种导向,起到了逆向的激励作用,造成了对环境和资源的极大的浪费和破坏。因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调整的是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GDP评价体系,引入绿色GDP评价体系,只有符合生态利益的GDP才是有效的GDP,凡是损害生态利益的GDP都应该被剔除甚至倒扣。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改变是从根本上决定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推进的基本条件。

(二)改革地方政府政绩评价体系政绩评价体系直接指导着各级地方政府的施政行为,而地方政府具体的施政行为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进程。在以往的政绩考核体系中,经济指标、GDP占有绝对的核心地位,权重很高,而生态、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尽管也纳入了考核体系,但权重较低,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特别是在与经济指标相冲突时,生态方面的利益就被牺牲了。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调整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办法,改变唯经济、唯GDP的考核办法,综合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考评,加大生态建设指标的权重,进行绿色GDP评价。在某些生态状况比较特殊的地区,生态建设指标应该成为首要的考核指标,经济指标是次要的甚至不作要求的。通过改革考核体系,引导各级领导更加重视生态建设。

(三)加强环境保护的思想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只有促使全社会形成对生态环境的良好态度、理念以及认识,才能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通过实施环境保护思想教育,让人们获得必要的环境保护知识,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价值观,帮助全社会的人们养成良好的爱护环境的日常行为,促进企业等社会组织在开展相应活动时能保持自觉的环境意识。生态环境是属于全社会成员的,保护生态环境也有赖于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为此,我们应该在各层次的国民教育中,大幅增加生态环境保护、节约爱护资源等生态教育内容,并力争把相应内容具体化、可操作化,转化为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

(四)丰富和提升生态管理方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宣传教育,还需要相应的制度建设,通过相应的制度调节、特别是通过利益调节,才能把生态建设落到实处。通过实施资源使用调节税、排污权交易制度、补贴制度等,让环境与资源成本现实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正向激励,鼓励企业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通过合理的税费调节手段,促进企业的清洁生产,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只有通过相应的制度建设才能具体化、常态化。

(五)加强生态建设的科学规划加强科学规划布局是推进生态建设的非常重要的前置性环节,科学的规划能够使资源与能源被合理化利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科学规划,首先应当明确国土资源的功能区划,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功能定位。当前,我国已经对全国国土进行了宏观功能区划的初步设计,一些地方省份也对本地区的国土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的初步设计。如江苏省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及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首先把本省国土划分为3个一级生态区,即江部城镇发展与近岸海域生态区、苏北平原农业生态区、长江三角洲城镇城郊农业生态区,在这3个一级生态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具体划分出7个生态亚区和33个生态功能区,根据不同的生态功能分区规划各地方相应的社会发展布局。只有进行科学的生态规划,才能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可持续地推进。

(六)设计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要求全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又惠及全社会成员的事业,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群之间对生态环境保护所作的贡献有差别,对生态环境破坏所负的责任也不同,要推进生态文明整体建设,就必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公平,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生态建设的合力。我们需要对那些由于支持全局生态利益而牺牲自身局部生态利益的地区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用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来支持生态功能分区,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构建和完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流域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公平,从而形成整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第11篇

1.整体统筹不足,长远规划欠缺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目标,任重而道远。而我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是:迫于政绩考核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一些基层政府为完成招商指标而招商,降低门槛,引进技术含量低,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没有形成产业链;又出于税收的考虑,对这些企业不进行严格监管,于是县域内空气、土壤、河流污染日益严重;为追求GDP增长,缺乏科学规划的盲目过度开发,耕地、湿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锐减;农民为追求短平快的经济收益而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地膜,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农产品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系统失衡,难以恢复。这些问题的存在,无不说明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保障机制中整体统筹,科学规划制定与执行的欠缺。

2.县域生态文明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

县域产业大多规模小、散乱分布结构不合理,与许多自然保护区、生态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存在一定矛盾;滩涂养殖、风电等项目的规划和发展,港口建设及临港产业布局与海洋功能区划存在一定的冲突;各种休闲度假村、山庄、农家院的乱建乱设严重影响了青山绿水自然生态;经济要发展,要不断加大投入和产出,但县域诸多项目却存在产业层次低、环境风险高的特性,发展与保护长期处于此种状态之中,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矛盾,确保县域生态文明的良好发展将成为首要问题。

3.县域生态保护与建设投入不足

我国大多县域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低下,国家投资不足,地方匹配资金和群众自筹能力有限,导致治理标准低,综合配套差,进度慢,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不理想。在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上,搞“面子”工程,造成劳民伤财,给生态环境建设带來了许多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的不断遭到破坏,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继而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

二、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1.培育生态文化理念

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理念,不是自然产生的,需要长期的培育。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媒体的宣传作用以及学校的教育作用,通过相关政策的完善、课堂上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惠民活动等等,力争多渠道、多方式、多角度的加大宣传力度,逐渐转变县域民众的生态文明理念,弘扬生态文化,让人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自身身体健康,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节约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只要让生态文化理念逐步渗透到每个单位、家庭和个人,在县域民众心里生根发芽,彻底转变观念,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与环保双赢,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2.科技创新谋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实现最重要的途径是依靠科技创新,只有以科技为指导,才能科学的分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条件、路径和模式、重点和难点、前景和风险,比如如何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开发新能源、如何提高县域有限的人均资源利用率,如何开发生态农业等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个好的生态环境能有效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的科技创新;反过来,只有科技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才能真正地推动自然环境的改善,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全力推动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不断结合。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循环生态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问题。优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确定县域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间的循环生态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绿色产业既包括环保产业的内容,也包括传统产业的绿色化,以及区域经济社会的绿色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资源是人与环境的中心环节,资源保护与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目的。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载体,也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

4.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体制

第12篇

(一)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生态文化意识已经逐渐提高,生态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实现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背景下,人类对自己所酿成悲剧进行改善的主要方式。生态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工程,不仅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政策法规之上,还需要全社会的人们一起努力,通过人类自身生态文化意识的提高,从自身做起,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可以进一步展开,为人与自然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在笔者看来,生态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对人类思想、道德的规范,使人类能够自觉地加入到生态文化建设中,改进人与自然、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使人类社会可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生态文化建设是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人类社会发展不应当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从当前出发,为未来考虑,实现资源的永久利用以及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使人们能够自觉加入到生态保护的行动中,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保证。

2.是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须,这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须,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共识,为了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也是必然。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树立人们的生态价值观,提高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促进人们参与到生态保护的过程中,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3.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判断性地继承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全部优秀成果。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提高,人类的自然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考

由于生态文化建设对我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以下笔者就对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了创新性意见,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

(一)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为引导,在吸收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念的同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构建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生态文化观。同时,要结合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新要求,调整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各类社会关系,将生态文化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通过正确引导使人们自觉加入到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自觉地承担起对生态保护的责任。

(二)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化建设

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正确认识生态文化的关键,也是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对生态文化有一定的科学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对传统的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给予重视。改变一直以来先污染再治理的思想,应当注意在污染发生以后出现的很多环境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有些就是解决也是要花费很长时间才可以完成的。而科学的发展观,就要用长远的利益出发,将经济建设所取得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当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应当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着眼于子孙后代,经过多方面考虑来选择一条可以长期发展的道路。通过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关键环节,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位置放在首位,在充分考虑人,将人的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在保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发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切实反映出其意义,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所建设的生态文化才会对社会发展有意义,如果不能科学地进行建设,建设也就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也将会使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加强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政府引导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其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政府引导,政府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引导人们增强环境意识,不断地根据当今中国经济高度发展的成就进行生态文化创新,促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同时,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物质层面建设也十分重要,政府对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应当给予考虑,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激励进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就是促进生态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一点,保证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取得切实有效的成绩。

(四)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生态文化建设并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事情。政府应当加大对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舆论气氛,促进人们都能够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在进行生态保护的过程中,起到最主要作用的还是我们人民群众,政府可以利用网络、媒体、街头广告等方式来进行宣传,提倡人民对生态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提倡人民绿色消费,使人们从自身出发进行生态保护。同时,政府应当对生态保护中积极鼓励人们参与,对举报、参与生态保护工作的人们给予奖励,使人们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个人或者是企业及时举报,通过群众监督,还可以促进政府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有利于将破坏环境的行为都彻底杜绝,支持环境执法,让公众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权利,为生态保护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加强国际间生态文化建设的交流合作

生态问题并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全球人们共同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对这方面也都给予高度重视,由于国际组织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并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对各国在这方面的经验进行借鉴,对其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以及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优点加以学习,对其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给予改进。结合我国社会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在国外发达国家生态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

(六)政府应当加强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也是重要一点,建立完善、科学、透明的环境保护制度,充分发挥我国各级政府的职能,使政府在进行环境保护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应当对制度执行效果进行考核,使制度能够切实落到实处,为我国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三、总结

第1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意义;中国;建议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涵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文化等财富的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致力于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从而有效地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①。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的大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党的十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但目前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徘徊在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再走野蛮增长的老路,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是迫切的现实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近年来,我国沙尘暴肆虐,雾霾横扫大江南北,水体污染、化工品泄露等事件频频发生,广大人民群众渴望碧水青天,渴望自由呼吸。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民心所向,如何回应人民的诉求,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维护生态安全已经不单单是某一个国家的责任,需要全世界所有国家一起行动,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一系列国际公约和纲领性文件相继问世,全世界加强生态保护已经达成了共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理应顺应时代潮流,树立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③。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存的问题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模式问题。我们能耗和排污量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综合利用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严重滞后。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在法律制度保障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进步很大,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但是长期以来重污染防治、轻资源保护的理念使得我国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立法和研究相对薄弱,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三是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尚未真正建立。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发展形态,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新的发展阶段,是人类彻底反思以往发展模式弊病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更科学的发展思路,它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为主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虽然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发展观,但真正在广大民众心中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尚需时日。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点,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要在于转变观念,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改变过去以破坏自然来获得发展的思路。只有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经济增长才是高效、健康和可持续的。其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调结构、保增长的抓手,不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传统的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以资源消耗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当今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中,这些产业已是强弩之末,缺乏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可持续性。而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新兴产业,如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不仅可以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还可以突破贸易壁垒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再次,建设生态文明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大对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新能源开发项目、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无论对眼前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治理环境,还可以使地方经济得以健康有序地增长。最后,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历经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进步,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却提升得较慢,而广大人民群众却对生态产品的渴求日益迫切。生态产品的生产不仅可以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且也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④。

(二)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革命,是对传统生产生活模式的变革。要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政策规定,推动自然资源的确权登记,对水流、森林、草原、土地等统一确权,形成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定价机制改革,从资源供给程度、稀缺程度、资源再生成本、环境损害成本等多个方面对自然资源进行估值。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排污谁付费,谁损害环境谁补偿。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清理,对其中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不一致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加快研究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土壤污染防治、核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确保环境保护部门独立行使监督权、执法权,对造成环境损害的责任方要追求其行政和刑事责任。

(三)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意识。提高每一个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素质。长期以来,人们对环境保护落后、生态建设落后的忧患意识不够,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内在关系和结构性矛盾认识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要广泛开展环境的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的宣传环境保护的知识、政策、法律和法律法规,宣传环境文化,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要不断健全公众参与的制度,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加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位置和高度,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绿色消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⑤。

[注释]

①李宏伟,钟绍铜.弘扬生态文化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57-61.

②周生贤.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J].求是杂志,2013(17):17-19.

③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杂志,2013(24):3-11.

④吴瑾菁,祝黄河.五位一体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与现实,2013(1):157-162.

⑤张凯.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人民出版社,2012.

[2].在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新华社,2013(10).

第14篇

1.杭州市20多年的环境保护工作回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各级政府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很好地落实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杭州市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形成了有效的环境管理机构体系,有效地实施了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区域污染治理和工业污染防治取得较大成绩。

以“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四大工程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生态环境质量已有较大提高,各项环保工作力度明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建成四堡城市污水处理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运河截污等工程,开展产业布局调整、市区河道综合治理、拆违扩绿等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城市面貌发生极大变化,彻底改变了“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形象。2001年6月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21世纪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在城市面貌发生极大变化的同时,杭州市的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国大中城市10强行列,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80亿元,居省会城市第二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三位。90年代以来分别荣获“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等称号。虽然成绩很多,但问题也不少,急需在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

2.目前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

(1)水环境质量总体上没有质的改善,城郊众多小河支汊仍有黑臭象现象存在,西湖富营养化依旧严重,城市饮用水源安全存在隐患。

(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到二级标准,但西湖风景区一级标准的达标率不高。汽车尾气污染影响日渐明显,局部地段工艺废气污染扰民现象仍比较严重。

(3)声环境问题特别是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仍是居民投诉的热点,由于交通道路系统不够完善,道路交通噪声仍居高不下。

(4)城市生态系统和结构功能布局不尽合理,旧城区人口密度与建筑密度过大,土地开发强度过大,老城区绿化覆盖率低,旧城居住适宜性差。

(5)老污染如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还没有效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如放射性、电磁辐射和光污染等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逐渐明显,

(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工程相对滞后,特殊资源如湿地的保护工作比较薄弱,生态监测体系亟待建立完善。

3.城市生态环境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3.1发展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优美的山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平台,用生态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生产、生活等各项工作,把城市发展融入自然生态系统之中。

(2)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保持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3)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原则,把握城市发展过程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做好宏观控制和微观治理的有机结合,用生态技术经营城市,指导城市发展。

(4)技术创新、节约资源原则,充分利用内外两种资源,加大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

3.2发展目标

坚持“环境立市”的方针,开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建设,通过一、二十年的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山川秀丽、风景优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

(1)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目标,改善城市空间结构,营造城市景观通道。把生态设计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的各项工程,引森林入城,建设花园式的人工生态系统。

(2)以建设城市生态保护屏障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营造城市生态景观的多样性,促进地区生物多样性。

(3)以建设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体系为目标,大力推进ISO14001和清洁生产,加强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实现资源消耗废物排放的最小化。

(4)以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营造良渚文化—运河文化—西湖文化—钱塘文化的历史景观多样性。

4.生态城市建设内容

4.1城市的生态设计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做好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规划

充分发挥行政区域扩大的有利优势,科学制定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战略,从生态角度分析研究城市各区块的最佳利用功能,疏解老城区的人流物流,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合理开发新城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布置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和其它用地,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和破坏,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还原、降解、净化能力,为城市发展储备土地资源,提供良好的土地支撑。

(2)合理设计城市空间结构,保持江南水乡的自然山水特色

根据城市的土地和水等基本资源分布特征,考虑土地的承载力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确定城市各区块合理的人口环境容量。为了保护江南水乡小家碧玉的秀气、自然山水的灵气、绿意浓浓的生气,合理设计城市布局,采用“一主三副六组团六条生态带”组团式、跨越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避免新城区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山水破坏。

(3)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降低城区人口密度,提高人口素质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合理调控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重视人口的年龄结构,重视老龄人群的保健、托养等社会问题。为保持城市的活力,在人口迁移方面保持开放,鼓励人群的合理流动。重视卫星城镇的发展,在疏解老城区人口压力和促进城郊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同时,科学控制人口密度,处理好城镇规模和人口数量的关系。完善大中小学教育体系,减轻升学压力,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通过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创新,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

(4)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

充分利用“西气东输”的能源政策和重点工程,实施天然气进杭工程,同时大力发展其它替代能源,降低煤炭的消耗量。天然气的引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和水电一起构成城市多元化的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

(5)建设良性的城市水循环,完善上、下水系统

虽然杭州地处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带,水资源相对丰富,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面临的问题也不少:东苕溪属山涧季节性河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运河流域和上塘河流域的平原河网存在水质性缺水;钱塘江受潮汐影响,还存在上下游水资源分配协调、跨流域水资源调度、流域性水质控制等不确定因素。因此,必须在完善城市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保护水质的同时,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中水利用技术等节水产业,建设节水型城市。

(6)完善物质再生体系,发展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废物的资源化产业

大量的物流、能源流维持城市的生产、生活、服务、消费等过程。城市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极不平衡,大量的生活废物、建筑废物、工业废物被视为垃圾,或填埋、或焚烧、或抛弃于环境,既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环境,也浪费各种宝贵的资源。把“废料作为资源重新利用、尽量减少消耗性材料的使用”将引导城市发展走向“封闭物质循环系统”,加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联系,把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融合于它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

(7)加强城市细节的生态设计,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容的人工环境

城市由各类基础设施、公共建筑等组成,它们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其生态环境效应,如城市交通道路避免穿越生态脆弱区、路网的优化布局和合理的路网密度,科学设计的城市建筑采光和节能,城市建筑景观和自然山水景观的协调性、一致性,城市绿地的结构等,特别要重视受污染水体、土地等的生态修复,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设施支撑。

(8)建设城市生态防护圈和生态走廊,营造良好的生态防护体系

合理开发利用钱塘江和东苕溪水资源,保护森林、湿地等特殊资源,保持生态景观的多样性;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充分依托南、西、北山区的森林资源,建设生态公益林,大面积引绿进城,建设森林中的城市和城市里的森林。建设沿河沿路的生态绿化走廊,建设路网生态防护林带,建设居住区绿色主题公园,提高建成区绿地率,保护基本农田,营造城市的生态绿肺、生态脉络、生态走廊和生态保护圈。

4.2建立生态的工业体系,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1)宏观上,加强产业导向,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与城市性质相一致的产业,淘汰禁止高投入、高能耗、重污染的行业;加强引导和服务,鼓励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保持杭州丝绸、纺织等传统产业的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种资源,依托浙江大学高新产业孵化园区,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教育和旅游等产业,建设“天堂硅谷”。

(2)中观上,强化工业园区建设,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布局,加强工业园区环保管理,完善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实现治污设施等资源共享,引导厂与厂之间原材料、能源、废物利用的合作交流,建设以(热)电厂为中心的生态工业园区。

(3)微观上,推行清洁生产工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生命周期分析、能源审计等,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进行产品的生态设计、实施产品的绿色生产、倡导产品的绿色包装和绿色消费、建立完善产品的再生体系,培育企业良好的环境行为,达到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削减污染的目的。

4.3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实施生态村镇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特别是要加强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村镇污水处理厂(站),推广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合理布局乡镇特色工业园区,做到村村绿色环绕,镇镇绿地成片,创建一批环境优美的小城镇。

(2)加大政策引导和农业科技服务,在河网平原区,大力建设标准农田和生态农业区,改进农业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优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配比,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在山地丘陵区,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工程和高效山地农业工程,发展高山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效益农业。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科技应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发展和推广无污染可降解的生物农药;实施科学平衡施肥,推广高效的复合肥料、绿色肥料和有机肥料。推广使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通过综合措施,保持和改进农田的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大力推进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和沼气综合利用工程,解决农业生产的副产品的出路;通过农田退水、畜禽水产养殖废水综合污染防治措施,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4.4倡导绿色消费,形成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

(1)建立绿色市场准入机制,试点和推行绿色营销制度,积极推广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食品,加强消费品回收网络的建立;严禁高能耗、重污染的消费品进入消费市场。大力宣传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观念,减少一次性消费用品消耗,强制淘汰一次性木筷、塑料饭盒、包装袋等的使用。

(2)推行旅游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思想,积极推行旅游景区和宾馆饭店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示范点。加强宣传,引导旅游者的生态行为,“除了照片,不带走任何东西,除了脚印,不留下任何东西”。

(3)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完善扩大废物回收和资源化系统,尤其是汽车、家电和电脑等新一代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提倡绿色包装,控制“白色”污染。

5.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5.1建立综合决策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坚持“环境立市”的方针,强化城市生态经营理念,强化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能,把把环境损益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中。建立各级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综合决策机制,减少政府行为的环境损失和生态破坏。

5.2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多渠道筹集环保资金,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污染治理力度,从根本上扭转自然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速度落后于生态破坏速度的局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5.3加强生态环境管理能力建设,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监理、监测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强化机构和队伍建设,改进提高管理水平。发挥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协调部门关系,强化专业部门环保职能,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态势。

5.4完善地方生态环境政策和法规体系,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杭州市的实施细则和地方法规;加强环保执法监督和检察工作,严肃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5.5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

按照“污染者付费”、“开发者保护”、“损害者补偿”及“受益者付费”等原则,培育资源有价环境有价的观念,使排污者和开发者成为环保投入的主体;制定实施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和促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三废”资源化综合利用。

第15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建设;现状;问题;建议;安徽泾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正成为人们的消费主流。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解决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04年泾县被列为省级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经过几年的建设,泾县生态农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一些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还有待解决,需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快发展。

1泾县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泾县县委、县政府非常关注生态农业发展,确定了“生态立县”的发展目标,2005年11月,《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省农委组织的专家组论证,2006年4月泾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批准实施,从制度上保证了泾县生态农业建设的实施,使泾县在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中呈现出了认识上逐步统一、治理上逐步科学、投入上逐步加大、速度上逐步加快的良好局面。

1.1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跟踪监测等环节为重点,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综合治理,通过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等一系列措施的使用,化肥使用强度由2004年的325kg/hm2降为2006年的295kg/hm2,病虫综合防治率由2004年的45%提高到2006年的60%,农膜回收率由2004年的20%提高到2006年的2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38.8%提高到2006年的49%,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74%提高到2006年的80%。至2006年,全县建成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个,面积1.7万公顷,其中2666.7hm2茶园被授予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生产基地达标县,有16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质量认证。2006年在全市率先推行农产品产地编码卡试点,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及操作规程9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年均抽检样品500份,合格率97%。

1.2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实施“国家公益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4.2万公顷,有林地总面积12.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800hm2;制定实施了《泾县土地资源利用发展规划》《泾县矿产资源利用规划》,对无证开采矿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泾县的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3畜牧业和农村沼气建设发展加快

畜牧业作为我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泾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5%,农村沼气新能源建设日新月异,至2005年底全县共建沼气池586口。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6个,其中查济(星吾公)村被列为农业部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示范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在全市处领先地位,综合利用率达到49%,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同步改善和提高。

1.4龙头企业成为引领生态农业建设的典范

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企业开始涉足生态农业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以种、养、加为一体的安徽祥泰公司,开发荒山荒坡种植青梅67hm2,建起了集林、果生产加工、生猪养殖、沼气建设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泾县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破坏生态的现象依然严重,部分基层干部群众生态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化肥、农药使用严重超标,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资源的现象屡禁不止。二是体制不顺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涉及多个部门,工作上缺乏协调,职能上存在交叉。三是生态建设投入不足,虽然县财政在生态农业建设上投入逐年加大,但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

3对策与建议

生态农业建设能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建设要求和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己批准实施,要严格按照规划目标组织实施,减少随意性,做到整合资源、统筹发展。要建立生态农业建设专门机构,明确职能部门的责任,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生态农业建设的强大合力。

3.2拓宽融资渠道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保证财政预算逐年增加,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贴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生态农业,逐步形成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3.3抓好示范点建设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点上求突破,在质上求提高,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结合泾县的环境特点,重点做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试点建设,开发观光农业,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推进提供经验。

3.4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根本,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县的特点,要把发展沼气建设作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来抓,围绕沼气建设,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引导畜牧业的发展,推动种植业由二元种植结构向三元种植结构转变,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猪-沼-茶(粮、蔬、果)等生态循环模式,促进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农民在生态链条中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