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航运经济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县域经济
一、在县域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重要意义
(一)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党的十七大作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举措。江西现有10个县级市,70个县,1411个乡镇,这80个县(市)聚集了全省89%的人口,97%的国土面积,2/3以上的轻工业原料和工业品市场。江西省委、省政府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新农村作为首要任务,县域经济已成为江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06年,江西县域实现生产总值2537亿元,占全省的54.93%。2007年全省GDP达5469亿元,增幅13%,财政收入665亿元,增长28%,全省所有县(市、区)实现财政收入超亿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资源开发、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等不断推进,民营经济、特色经济、板块经济、劳务经济等多元化经济形式蓬勃发展,将助推县域经济再上新台阶,一大批经营规模大、市场化程度高的中高层次农村经济主体将加速成长,中小企业异军突起并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而且,随着产业转移和城乡经济联动发展,农民正在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新型农民群体也日益扩大。随着县域经济实力的增强,各种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日益增多,对多元化金融服务的呼声也更高。
(二)拓展县域电子银行业务有利于发挥农行优势,提升县域金融服务水平。“三农”业务是农行的“战略支柱业务”,是农行发挥城乡联动优势的着力点。近年来,江西农行网络和电子化建设取得很大进步,一个以全国数据中心为依托,以11个二级分行、113个县级支行为节点、以700多个城乡营业网点为支撑的集中式计算机网络系统已经形成。在省内同业中,江西农行金融服务功能齐全的网点最多、电子化网络最大,具有联结城乡、辐射面广、人力资源丰富、熟悉县域市场、拥有最广泛的客户群体等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以银行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自助银行、ATM、POS、自助终端等为支撑的、功能强大的电子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江西农行银行卡发卡量665.6万张,居全省各金融机构首位,其中农村及县域地区银行卡发卡量占到全行发卡总量的45%以上;银行卡年累计消费额66亿元,ATM运营数499台;网上银行注册客户达到11.3万户,其中个人注册客户11.16万户,其中县域注册客户占其总注册客户的30%以上。事实证明,电子银行业务在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中是大有可为的。面向“三农”和县域,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有利于充分发挥农行在县域及农村金融服务的固有优势,有利于拓展县域及农村地区潜在市场,有利于巩固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地位、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能够与其他业务形成良性互动,带动其他业务在县域及农村地区的有效发展。
二、如何加快电子银行业务在县域经济中的运用
(一)健全服务渠道,加强推广力量,完善营销机制
1.加强电子银行服务机构建设。一是完善机构,建立产品经理队伍。随着业务的发展,电子银行从业人员严重不足与业务规模迅速膨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面向“三农”提供服务后,服务链条长的问题更加突出。为解决这个问题,有条件的、电子银行业务量较大的市分行可考虑成立电子银行部门,暂时不具备条件成立机构的行要充实专职的电子银行产品经理,各县级支行可视业务量的大小设置电子银行产品经理。二是明确电子银行管理部门和各前台业务部门职责。各行电子银行管理部门负责电子银行渠道规划、管理、推广、培训,各行前台业务部门负责电子银行的营销及客户维护,每年的产品推广、营销计划由各行前台部门完成。三是明确电子银行产品经理职责以及与客户经理协同工作机制。电子银行产品经理的职责是负责电子银行产品的引进、开发和测试,产品营销任务的分解及考核,本行客户经理、员工的培训和下级行产品经理的培训,促销活动策划,为客户经理提供业务指导和支持。各二级分行、支行、网点所有客户经理和网点大堂经理负责向客户营销电子银行产品,指导客户使用,跟踪服务,为客户解答简单的、常见的电子银行产品使用问题。客户经理在不能解答客户提出的电子银行问题时,可以向产品经理请求支持,得到解决办法后,再向客户解答。各网点配备客户经理或大堂经理,负责向客户营销电子银行等产品。
2.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产品经理和客户经理队伍。一是组建一支高水平的产品经理队伍。建立产品经理准入制度,要求各行选择业务过硬、年纪较轻、学历较高、既懂业务又懂计算机的员工充实到产品经理队伍中。二是加强培训管理。在建立电子银行专家队伍,制定常态化、制度化的培训计划,编制电子银行产品培训手册,加强培训工作考核,对考试合格人员颁发培训合格证,不合格者要接受再培训。三是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利用行内信息载体和内部网站,开辟网上银行专栏知识讲座与论坛;制作简明、形象、生动的培训多媒体光盘;利用远程教育系统提供员工自助培训。
3.建立强有力的产品推广激励机制。充分利用营销考核杠杆的引导作用,制订包括营销单位及其员工和分管行领导在内的三位一体的考核办法,将营销单位的利益、分管行领导的利益和普通营销人员的利益挂起钩来,激励领导和员工共同努力完成网上银行产品推广营销任务。一是根据发展需要建立电子银行考核指标,将电子银行金融性业务量占有率、电子银行有效注册客户数、交易金额纳入全行综合绩效考评中,提高网上银行产品推广目标在各级行综合绩效考评中的比例。二是制订网上银行计价考核办法,将网上银行营销成果与相应的绩效工资挂钩考核,将利益直接分配给具体经办人员,以此调动全员营销网上银行的积极性。要开发客户经理考核系统,以方便对客户经理计价考核。三是制定网上银行专业部门考核办法,将考核的结果与各行专业部门和主管领导的绩效工资挂钩。
4.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广泛合作。在县域经济日益繁荣的大背景下,随着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农业发展银行扩大业务范围、邮政储蓄银行增强服务功能以及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门槛降低,农村金融机构日益增多。农业银行要与这些金融机构进行广泛合作,利用其他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在广大农村地区的销售终端,营销农行的电子银行产品,扩大农行电子银行产品的覆盖范围,提升县域地区金融服务水平。在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中,农行要成为农村地区规模化服务的牵头人、农村先进金融产品的推广者,更好地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
(二)选择目标客户,加大宣传力度,拓宽服务平台
细分市场,合理选择目标客户。一是做好个人客户市场细分和目标客户选择。县域和“三农”个人客户分为农民客户、县城和乡镇居民客户。农民客户分为未受过教育或受教育少的农民,以及受过一定教育的出外务工青壮年农民、种养加工大户、个体工商户等。后三者有一定的文化和收入,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较强的转账、取现、汇款、贷款、理财等金融需求,由于其居住地离城镇较远,办理业务不方便,稍加引导,消除对电子银行安全性的担心,容易接受电子银行服务。这些客户是电子银行的重点个人客户。城镇居民客户细分比较复杂,一般来讲有具有中学以上文化、一定的经济收入、年龄在18-40岁的居民为电子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其中,个体工商户、乡镇、县党政机关领导、效益良好的企事业单位员工、企事业单位领导及财务人员、喜欢上网的青年人等为电子银行的重点客户。这些客户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理财、代缴水电费、网上支付的金融需求,对电子银行的安全性不是很放心,但抵触心理不强,较易接受。二是做好企业客户市场细分和目标客户选择。县域和“三农”企业客户是电子银行的重点客户,可划分为涉农的企业和非涉农企业。按企业规模和行业影响,涉农企业又可划分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等。其中,龙头企业较少,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农业企业以公司加农户为主要经营方式。农业企业集中坐落在县城的工业园区。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管理状况和需求各有特点。龙头企业管理较严谨,财务人员配置充足,要求网上银行功能强大,除能提供基本的结算业务、代缴费服务,还能够提供集团资金管理、投资理财等服务。中小企业多为私营经济,资金有限、管理较松散、财务人员配置较少,一般只要求提供基本的结算业务、代缴费业务、自助生产经营贷款使用和归还等业务。大部分企业客户担心电子银行的安全性。非涉农企业也可划分为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企业管理状况和需求与涉农企业类似。三是实现电子银行渠道和传统业务注册渠道的融合,方便县域或“三农”客户开户和注册电子银行业务。对于远离城镇或乡镇没有农行网点的农民客户或农业企业客户,可充分发挥电子银行自助注册功能,解决他们在农行开户和注册电子银行不方便问题。一方面在网上银行上提供申请开办银行卡和存折等业务功能,该功能提供申请表给客户在线填写,然后将申请表提交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办理完业务后,通过挂号邮件寄给客户;另一方面依托网上银行便于认证客户身份的优势,在网上银行增加开通其他电子渠道(电话银行、手机银行、手机信使)业务的功能。与此同时,在网点将传统银行产品和电子银行产品捆绑起来营销,将电子银行注册业务放入传统业务开户申请表中,引导客户选取。四是开发功能强大的电子银行管理系统,方便管理电子银行注册客户、对客户经理进行计价考核、给出各种业务报表。
2.注重营销,加强网上银行安全性宣传。首先,应告知客户网上银行作为一项成熟的银行产品向社会推广,是一项安全可信的业务。安全性作为网上银行赖以生存和得以发展的核心及基础,银行都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安全体系。一是采取了高标准的网络技术安全措施。例如,设置多重高性能软件和硬件防火墙,有效阻止了黑客病毒对网上银行系统的恶意攻击;网络数据传输采用128位SSL密钥加密,各种交易数据以密文形式传输,可以防止客户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截取和篡改;通过数字签名技术建立客户身份认证方式,数字证书认证采用国际上安全性最强的1024位非对称密钥算法PKI安全体系,实现对客户身份的合法认证。二是采取了周到细致的客户端安全防范。如客户必须持有网银证书和密码才能进行交易,对企业客户设置了个性化的权限管理,企业账户任何一笔资金类交易需要两名以上的操作员才能完成,关键交易需要两次密码输入。三是实行严格的制度管理和规范的业务流程。如从市场拓展、开户资料收集、开户资料确认,直至系统开通,都制定了严格的人员分工合作和互相监督的管理制度;设有网银后台监控岗位,实时监控网银业务情况,进而保障客户交易的快捷安全。
其次,应加强对客户安全意识宣传,培养客户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要建议客户使用安全性较高的操作系统,并为系统设置一个密码;提醒客户妥善保管自己的网上银行证书,为证书设置一个不易猜中的密码,不要将密码告知他人;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及时升级病毒库;不要将网上银行密码与卡或存折的密码设置成相同密码,同时对密码要定期更换;对操作系统补丁及时更新;不要使用来源不明的软件;最好不要在公共场所使用网上银行等等。
第三,还应该向客户解释造成网上银行风险的原因,告知客户网银案件的发生大部分都是证书或密码丢失泄密等非技术原因造成的,着重向客户宣传越来越优化的网络使用环境和广阔的业务发展前景,通过网上银行的方便快捷,引导鼓励客户使用网上银行产品。
(三)整合电子渠道,为客户匹配产品
从客户定位看,要重点选择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的关联市场客户,新农村建设中的县域支柱产业和中小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民群体,以及农业促进体系市场的主体。从区域定位看,要以县域为基础,按产业链要求,服务产业关联的城乡市场和产业带布局的区域市场。从产品定位看,应择机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培育“三农”客户各层次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使农行成为先进金融产品的推广者和农村金融层次提升的引导者,
对外出务工青壮年农民提供手机银行和电话银行;对种养加工大户主要推荐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手机信使、金穗支付通;对个体工商户主要推荐使用手机信使、手机银行、金穗支付通;对城镇居民重点客户推荐使用网上银行、手机信使和手机银行。
对农业龙头企业、县城大企业推荐使用网上银行企业版;对中小企业推荐使用网上银行中小企业版。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航运企业;发展。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世界经济与世界航运市场紧密相连。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航运业的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对此我国航运企业需要采取措施来应对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各种风险。
1.金融危机简介
由2007年3月美国住房次贷危机引发,以2008年9月“两房”——房利美(FannieMae)和房地美(FreddieMae)被政府接管、三大投行——贝尔斯登,美林(MerrilLynch),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Holdings)被收购重组或破产为标志,开始爆发海啸式的国际金融危机;10月以后又迅速蔓延、深化,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开始危机实体经济。进入2009年,被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称为“百年难得一遇”的美国金融风波愈演愈烈,不仅演变成金融危机,而且正向全面的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期[1]。
2.金融危机对中国航运业的影响
2.1运输需求萎缩,运价急剧下跌
金融危机推动经济滑坡,经济滑坡导致货量剧减,货量剧减导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幅趋缓。2008年9月以来,全国部分中小企业关停,出口企业数量的减少造成港口吞吐量减少。中国口岸自2008年9月之后的连续几个月的欧洲、北美、中东三大主要航线的运费都处于下跌趋势。跌幅最大的依次是欧洲航线、中东航线和北美航线。10月份欧洲航线的运价与8月份相比,平均跌幅高达30.8%。其次是中东航线,口岸到迪拜港的平均集装箱跌幅为13.4%。北美航线以10.5%的跌幅,使原本已经是清淡的航运市场雪上加霜[2]。运价狂跌,货量也急剧减少。这从我国的进出口量上可见一斑。从去年11月至今年6月,我国出口连续8个月负增长。另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同比下降23.5%。中欧、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总值同比分别下降20.9%、16.6%和23.1%。我国与东盟进出口同比下降23.8%,内地与香港进出口下降24.3%,与印度进出口下降32.3%。
2.2造船业新接订单量急剧下降
对于我国造船产业来说,在经历了从2003年后连续5年的超预期勃兴之后,从2008年开始显现出增长的疲态,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使这一疲态更加趋于恶化。2003年以来,造船业一改以往低迷状态而成为高盈利行业,大量民营、外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开始“掘金”中国造船业。据统计,2003年两大国有造船集团之外的造船企业新接订单量占全国的比重还是32.2%,但2007年这一指标已经升至62%。如果全球船舶需求继续保持强劲,这些新兴造船能力的过剩还不能完全表现出来,但目前全球经济下滑已经导致全球船舶订造需求大幅下降,而且这种趋势继续的可能性还在不断加大,所以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开始暴露出来。据了解,仅2008年10月上旬一周时间内,广州黄埔区一家造修船企业两个油船改散货船的订单连遭撤销,直接损失4000万美元。近来,江苏省靖江市出于对未来不确定状况的担忧,今后将不再允许新建船厂。江苏另一大型造船企业也推迟了IPO计划,并将原来10亿美元的融资计划缩减至3亿美元。
2.3投资者预期降低,航运市场泡沫减少
2002年以来的6年时间里,航运业迎来了一轮空前的大发展,成为航运业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繁荣期。但是随着新造船运力的投入,使得航运市场上总运载量的增长大大超过了经济及运量的增长,给航运市场带来巨大的供给压力。在运力供过于求之下,造成运费受压,甚至出现不升反跌的情况,盈利大受打击。
美国金融危机对投资者心理造成的影响直接作用于航运业。航运业过长的繁荣期一步步抬高了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市场上大量增加的新订单和交船期的不断推延不仅对国际运输市场造成巨大压力,而且造船厂和船东所承担的市场风险也逐渐增加。大量的投机性订单行为,掩盖了真正的市场需求数字。此时的金融危机,降低了投资者的预期,对航运业的过度扩张起到了极大的抑制作用,有利于航运业实现“软着陆”。2008年12月份全球船舶订单几近为零,全球运力增长减慢,市场开始进入回调。挤掉市场泡沫,有利于航运业蓄势进入新一轮发展期。
3.后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航运企业发展分析
面对当面的严峻形势,航运企业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必须摆脱以往的思维定式,从传统的航运经营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换脑筋、变思想,开眼界、拓思路。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坚持创新,破解航运经营的难题,寻找新的发展契机。[3]
3.1创新理念,注重科学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既是对企业战略的全面检验,也是调整完善战略的机会。面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航运业的发展,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由注重货物运输量、港口吞吐量的增长转变到建立质量、结构、效益与内涵相统一的科学发展理念,注重发挥特色和优势,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航运体系。[天下]
3.2加强合作,化解经营风险
航运企业要在适当的时候,积极寻找兼并对象,通过业务上的先期合作以及文化上的相互融合,最终达到收购兼并的目标。航运企业之间,航运企业与有需求的有关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在国际经济和航运形势好的时期可以获得双赢,在经济危机时期可以降低成本,分散风险,提高竞争力。面对国际航运市场的严峻形势,航运企业可以采取措施控制运力增幅,包括退租或出租部分运力等。在这些措施中,航线重组被视为各家船公司抱团取暖、共度时艰的最佳选择。
3.3航运企业积极拓展航运产业链,加速企业转型
当前,中国航运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低端环节,而高端航运服务业十分滞后。高端服务行业知识密集程度高,利润贡献度大,辐射面广,国际影响力强,是航运服务产业链的上游环节。航运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是规避风险的必要措施,航运企业在确保运输核心业务发展的同时,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等多种方式,开发、参与多种商品或劳务的生产与营销,增强在“供应链”上的竞争优势,巩固航运主业的地位。
航运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是行业发展的规律。2003年至2008年,我国集装箱运输以年均35%的增幅,实现了连续6年雄踞世界第一的跨越式发展。2008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1.28亿TEU。专家认为,我国外贸集装箱运输保持了多年“量”的高速增长,现在到了一个深层次发展期,要求我国外贸集装箱运输发展从以追求“量”的增长为主转变为追求“质”“的增长为主,进行适当的战略调整,优化运行组织,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整体效益。因此集装箱班轮企业只有加大结构调整步伐,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思路,加强企业的运输组织与管理,实现运输组织向规模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才能再次找到远航的动力。超级秘书网
3.4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新一轮航运人才尤其是高端航运人才大流动,有利于航运业集聚人才。为此,航运企业要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契机,积极培养、全面引进航运人才队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3.5以”两岸直航“为契机,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两岸直航“为两岸携手克服金融危机对航运业产生的影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两岸航运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不仅可降低两岸之间的运输成本,增加两地的海运量和经贸往来,也将吸4.结论。
世界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对航运业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对此,我国的航运企业可以采取措施,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在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大胆大步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刘文华。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外贸企业战略转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黄崇珍,杜蓉.电子商务下第三方物流研究[J]信息技术,2004年11月,第28卷第11期
[2]崔介何主编,《电子商务与物流》,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3]张晓燕.对中国B2C电子商务发展思路的探索[J]商场现代化.2005年9月(中),总第443期.
[4]张铎,林自葵.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谭清美,王子龙,城市物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研究——以江苏南京为例,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1期
[6]王健,方佳林,美、日、欧现代物流发展的比较与启示,东北亚论坛,2005年02期
[7]王淑琴,陈峻,王炜,城市现代物流系统布局规划研究——以扬州市为例,规划师,2005年02期
[8]梁燕君,《电子商务物流新旧模式之比较》,商品储运与养护,2009年第五期
[9]王文斌,马祖军,武振业,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01期
[10]李辉民,现代物流的形成趋势与对策,集装箱化,2009年04期
[11]汪鸣,冯浩,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及建议,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12]张林红,陈家源,新世纪我国航运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探讨,世界海运,2011年05期
[13]王成钢,陈登斌.B2C电子商务配送系统建设[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2008.
[14]仲岩,芦阳,李霞.电子商务实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5]常连玉,陈海燕.B2C电子商务配送模式的思考[J].物流技术.2010(8).
[16]孙勇.我国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0(7).
参考文献
[1]张洪斌,赵玉敏.我国快递业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J].中国物流.1999.
[2]李炎.当前形势下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的物流发展策略[J].中国商贸.2009.
[3]French,W.BetweenSilences.AVoicefromChina[N].AtlanticWeekly,1987-8-15(33).
[4]晏敬东,石银萍,李谦.我国快递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
[5]赵玉敏,张洪斌.中国快递市场发展研究报告[J].2006.
[6]常楠.中国民营快递业SWOT分析及选择[J].商业周刊.2010.
[7]Heider,E.R.D.C.Oliver.Thestructureofcolorspaceinnamingandmemoryoftwolanguages[J]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1999,
[8]李谦,吕利平,晏敬东.我国快递业的产业环境分析[J].商业经济.2010.
[9]Gill,R.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M].London:Macmillan,1985:42-45.
[10]周艳军.我国快递业品牌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J].财贸经济,2001,(05).
[11]沈玉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2001.
[12]罗德曼.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与控制[J].2006.
[13]WilliamBronchick.RayCooper.HowToSellAHouseFastInASlowRealEstateMarket:A30-DayPlanForMotivatedSellers[M].Wiley,2008-10-08.93-187.
[14]PorterErisman.ALIBABA’SWORLD[M].Macmillan,2015-05-07.27-83.
[15]吕晓慧.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瓶颈及解决方案[J].科技论坛.2008.
[16]谢勇,廖佑莲.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物流技术.2008.
[17]李善伟.电子商务下网购物流配送问题研究[J].企业导报.2000.
[18]魏斐翡.基于网上消费者风险的快递服务满意度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
[19]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J].2000年.
[20]朱闪闪,方威.我国农产品流通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探讨[J].湖南省市场学会会暨.2010.
[21]王艳玮,王拖拖,常莹莹.生鲜农产品网上超市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研究王艳玮[J].经济与管理.2013.
[22]于文静.我国将支持涉农电商推动农业跨越式发展[J].2015.
参考文献
[1]黄崇珍,杜蓉.电子商务下第三方物流研究[J]信息技术,2004年11月,第28卷第11期
[2]崔介何主编,《电子商务与物流》,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3]张晓燕.对中国B2C电子商务发展思路的探索[J]商场现代化.2005年9月(中),总第443期.
[4]张铎,林自葵.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谭清美,王子龙,城市物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研究——以江苏南京为例,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1期
[6]王健,方佳林,美、日、欧现代物流发展的比较与启示,东北亚论坛,2005年02期
[7]王淑琴,陈峻,王炜,城市现代物流系统布局规划研究——以扬州市为例,规划师,2005年02期
[8]梁燕君,《电子商务物流新旧模式之比较》,商品储运与养护,2009年第五期
[9]王文斌,马祖军,武振业,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01期
[10]李辉民,现代物流的形成趋势与对策,集装箱化,2009年04期
[11]汪鸣,冯浩,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及建议,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12]张林红,陈家源,新世纪我国航运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探讨,世界海运,2011年05期
[13]王成钢,陈登斌.B2C电子商务配送系统建设[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2008.
[14]仲岩,芦阳,李霞.电子商务实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