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校园篮球文化论文范文

校园篮球文化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校园篮球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校园篮球文化论文

第1篇

摘 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及对比分析法,分析了我国中学篮球文化的构成、现状及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如下建议:1.中学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重点在娱乐和教育;2.应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争取最广泛的参与和支持;3.制定详实、可行的计划,并定期自评。

关键词 中等学校 篮球文化 发展

篮球运动具有健身、娱乐、教育等功能,同时简便易行,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是当前我国各级、各类中学进行体育教育,推动健康、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之一,在我国各级、各类中学中得以广泛开展。本文拟从中学篮球文化的定义、构成,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着手分析并给出的建议,以期为我国中学篮球文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一、中学篮球文化的定义

中学篮球文化,是指在中学校园环境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通过丰富的校园篮球文化活动,以增进健康、娱乐生活、提高素质、学习知识等为主要目的,以促进校园和谐、有序发展为最终目标,由篮球文化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共同创造出的一切成果的总和。其构成包括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方法,精神文化是目标。

(一)中学篮球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基础,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主要包括场地、器材等,其质量、数量往往由中学所占有资源的多少所决定。由于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即便是同一地区,不同学校篮球硬件的质量、数量也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软件主要包括球服、标志等,相关的书籍、软件也包括在内。中学校园篮球爱好者的着装一般较为随意,大多自备;标志大体包括专用旗帜、徽章等,由于经济条件制约及使用次数较少,仅在个别篮球氛围极好的学校会存在。

(二)中学篮球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基本保障,包括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健全的制度文化,可以规范行为、明确责任,避免过于随意行为的出现。中学篮球文化活动大多由师生共同组织进行,组织机构简单却高效,反馈通道较为通畅。规章制度一般包括规则、赛制和管理等。当前,大多数中学并没有针对规章制度详尽文字材料,但一般都能参照现有规则或依照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及

时、顺利的开展,但随意性较大。

(三)中学篮球的行为文化

目前,我国中学篮球的行为文化主要包括“教学”和“竞赛”两部分,各部分紧密联系,通常以体育课、球队、比赛等形式存在。中学校园篮球运动的开展以健身和娱乐为主,参与者的水平高低并不是制约其参与篮球文化活动的主要因素。如能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必然能够推动中学校园篮球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四)中学篮球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居于中学篮球文化的主导地位,是中学篮球文化的核心所在和最终目标。其中篮球观念是体育精神文化层的本质和核心,它决定了中学篮球文化的发展目标。篮球观念就是人们对篮球运动在健身、娱乐、审美以及在心理素质、道德、智力培养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的认识态度。良好的篮球观念对人们采取怎样的体育行为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二、中学篮球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一)中学篮球文化的功能

篮球运动简便易行且对抗激烈,可促进身体的发育,改善心肺机能,增强耐力及身体协调性,提高机体免疫力,是符合中学生生理及心理需求的有效健身方式。良好的篮球文化,能够有效地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对美的追求,促进其对知识和技能的快速掌握,改善教学的效果和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同时,能够鞭策其产生奋发向上、拼搏进取、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积极向上的篮球文化,能够传播篮球知识、提高技战术水平,还能够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高尚道德品质,更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绝佳手段。

(二)中学篮球文化的作用

长期从事篮球运动能够有效改善中学生大脑的生理结构,对于想象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可以有效开发智力。同时,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加生活的乐趣,并促使中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进而培养勇敢、坚毅、进取、拼搏、互助和团结等优良的品质。此外,还可获得难以体验的满足感,放松神经,舒缓疲劳等。建设中学校园篮球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学生能够通过篮球文化活动得到满足,得到精神的放松和心情的愉悦,从而能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走出来,在体验、观赏和享受篮球的过程中,缓解焦虑、调节情绪并忘却烦恼,并能够展示自我和发挥潜能。

三、发现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器材购置不能满足需求

目前中学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向重点中学倾斜的力度过大,绝大多数中学均没有财力建设较高质量的篮球场、馆,导致中学篮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之后,不能满足中学校园发展校园篮球文化的需要。同时,相关器材(如篮球、记录台设备、相关书籍、软件)的绝对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正常教学、训练、竞赛和课余篮球活动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刻板、单一,不利于篮球相关知识的普及与提高

目前中学体育课程的主要为锻炼身体,应对相关考试为主要目的,专门以篮球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体育课程相对较少。即便有,也绝大多数集中在基本技术练习层面,有针对性的技战术演练相对较少,能够兼顾篮球裁判知识和篮球运动的发展演变过程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且内容相对刻板,单一,无法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无法真正满足中学生从事篮球活动的切实需要。

(三)相关篮球文化活动的数量及质量有所欠缺

中学校园篮球文化活动主要包括比赛、课程学习、知识讲座及业余训练队等。其中,课程学习能够改善中学生对篮球技战术的了解与掌握程度,知识讲座能够创造出良好的篮球文化气氛,训练能够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篮球技战术方法,竞赛则能够促使学生直接参与篮球运动。而现阶段,由于中学由于升学的压力,除比赛能够较多的开展外,其余活动均不能切实有效的开展。

四、对策

(一)加大经费投入,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

应加大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并尽可能将篮球塑造成为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体育项目,使之成为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应尽可能加强如篮球橱窗、宣传网页等的建设,在校园内悬挂相关的标语、画像、格言,以及适时的介绍相关的知识、动态等。这样的篮球氛围,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中学生对篮球的理解和认识,促使其篮球观念的转变。此外,还应加强对篮球器材、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充分利用有限的经费,使现有器材的使用率大幅提高。

(二)树立正确观念,改革教学内容

应改变教育观念,设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制定详尽的教学大纲和计划,并设立以篮球为主体的体育课程,并认真进行授课。还应将篮球基本技术作为基础的学习与练习内容,而后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逐步加大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同时应组织各种形式的对抗比赛,通过娱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实现从娱乐中学,从娱乐中锻炼身体的目标。

(三)加大校园篮球文化活动的开发力度

应积极筹建学生篮球社团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参与者的综合素质;建立完善的竞赛体系和制度,积极举办相关的趣味活动,并形成一定的传统;建立相关篮球文化宣传网页,实现信息的交流与传递。

参考文献:

[1] 李元伟.打造篮球文化,构建和谐篮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3-4.

[2] 孙民治,杨伯镛.关于我国篮球文化的一些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2):30-34.

[3] 张洁.普通高校篮球文化发展研究——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J].体育科技.2011.32(3):107-111.

[4] 何维民.高校体育社团的文化载体效用及其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5):39-41.

[5] 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5:35,157.

第2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3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16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近几年,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篮球成为重要组成部分,篮球教学模式、内容都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进步而得到了优化。而篮球文化建设成为体育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在高校建立科学、合理的篮球文化对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能让学生全面融入到和谐的篮球氛围中,对高校篮球运动队建设具有积极影响。通过对校园篮球文化内涵而不断深入.对校园篮球文化价值进行了深度的解读。

一、校园篮球文化概述

校园篮球文化是在一定的校园环境中,以教师和学生为对象开展篮球运动而产生一系列文化的总称,是校园文化与篮球文化的融合。校园篮球文化以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为主,是篮球文化的一种,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篮球文化与篮球文化存在一定的区别,校园篮球文化局限于校园领域,在篮球文化中加入了校园元素,而篮球文化的范围更广,像NBA、CBA等著名的篮球职业组织,是篮球文化的代表,代表着高度的精神价值、物质价值。加强校园篮球建设离不开篮球文化,是支撑篮球运动的重要支撑,对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篮球文化的出现,促使高校的校园文化又上升了一个层面,在篮球文化的影响下,对学生的教育不是通过书本内容,而是通过真实的看篮球运动,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增添了诸多的色彩,更具生机与活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我国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要目标,不再拘泥于对学生成绩的提升,让学生走出教室,真正的体会校园生活的乐趣。通过对篮球文化对高校文化的影响分析,对高校篮球运动队的建设也具有积极的影响,是不可忽视,我们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对象进行了分析。

二、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对高校篮球运动队建设的积极影响

对于高校篮球教学来说,应注重对篮球文化的灌输,积极灌输学生篮球文化的积极面,成立篮球运动队,加强高校的篮球运动队建设应立足于校园篮球文化之上。我们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对象,对校园篮球文化对高校篮球队建设的积极影响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以便为篮球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一)注重对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教学中重视篮球教学,将篮球课程列为教学的重点课程,该篮球队男生的篮球技术很高,跳投、弹跳力、远投等方面都比较出色。根据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调查,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对该校篮球队建设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团队协作方面。由于受到篮球文化的熏陶,该篮球队的队员之间配合默契、集体荣誉感很强,队员之间相互关爱,共同为篮球队建设而努力。篮球队队员之间的密切配合是篮球文化的升华,是受到篮球文化影响的后果,是典型的精神文化的象征。对于篮球运动队来说,对团结、配合的要求很高,也是篮球比赛的基础,每个队员都有其特殊的技术和功能,中锋、大前锋、小前锋、控球后卫和得分后卫,五者缺一不可,只有达到密切的配合才能提高比赛的成功率,是对五个队员的基本要求。篮球对抗不是一个人的比赛,而是五个人的比赛。从中可知,篮球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对篮球队的重要性,从中也实现对学生团结意识、集体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

(二)注重对篮球竞争意识的培养

篮球对抗是篮球运动开展的重要条件,无论是NBA、CBA级别的篮球职业组织还是高校的篮球队,篮球对抗和比赛是构成篮球运动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要求,进而就预示着竞争关系的确立。“无论在私下是朋友还是亲戚,在篮球场上都是对手。”这是成都职业学院篮球队队员的真实感受,从中可以解读出篮球文化下的竞争意识,是追随篮球运动而时刻存在的,只要有篮球的地方竞争就会存在。受到篮球文化的影响,增强了篮球运动队队员的竞争意识,激发了队员的上进心和好胜心,可适度的磨炼队员的意志,对日后的成长和社会立足具有重要意义。篮球队之间的比赛没有真正的输赢,对双方都有收获,虽然表现欠缺的队伍会存在遗憾,但是在竞争的过程中学会享受比赛,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会更有成就感,这样会使篮球队得到不断地完善,从中获取经验,促进篮球技术的成功,也使队员的综合素质得以完善和提高。

(三)有利于加强对篮球队的管理

制度文化是高校篮球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篮球队的建设离不开制度化的管理,以规范篮球队里每个成员的行为举止、思想等,应充分发挥其制度化特色,严格要求队员的个人道德素质和职责,不可出现纪律性的问题,一旦出现会严加处理。在篮球赛场上经常会出现互呛、打架斗殴的现象,对这部分应专门设定相关规章制度,以增强对队员的约束力,并在篮球队伍中选出篮球队长,为队员们做好表率,加强对队员的管理。另外,由于在篮球赛场上,每个人的职责不同,应各司其职,达成默契的配合,为篮球比赛的胜利而共同努力。以上种种都是篮球文化中制度化的体现,也是篮球文化建设对高校篮球运动队建设的积极影响。

三、高校篮球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篮球文化建设的现状了解到,该院校的篮球文化建设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完善。其一,该院校的篮球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部分设施已老化,对篮球运动队比赛的开展构成了安全威胁。其二,对篮球的认知还相对薄弱。由于篮球运动需要不同技术的球员,可在该院校的篮球队对每个人的分工不够明确,未注重对每个队员的特点与技术予以深度分析,致使篮球队人员技术出现混乱的现象,不利于高校篮球运动队水平的提高。其三,篮球文化的制度化存在问题。通过对成都职业学院的调查和分析,篮球赛场上的冲突、矛盾事件频发,篮球队成员素质有待提升,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四、优化校园篮球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高校篮球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进一步优化校园的篮球文化建设,应当完善校园篮球的基础设施建设,对老化的篮球设施进行更换,并具有足够的篮球场地和篮球服务中心,以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为高校篮球队的建设提供服务。篮球场地上的篮球支架、篮板等都更换成质量较高的器材,以避免由于器材的安全系数不高而导致多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对篮球队的制度化管理

作为篮球文化中的重要保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是必然选择。完善高校篮球文化的制度化管理,严格要求篮球队的每个成员,对其行为举止、言语等予以约束,并出台相关的保障条例,为篮球运动的开展奠定安全基础。例如,在篮球运动的过程中意外受伤或出现事故,应对其权责进行明确的划分,优化对篮球队的管理。由于在篮球运动中会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应将日常篮球运动中、竞赛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涉及其中,并给予明确的规定。同时,在高校中应建立多处篮球组织,以供在校学生参加,建立篮球Club,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三)建设校园篮球网络论坛

另外,高校为了进一步发扬篮球文化,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校园篮球网络论坛,将诸多的篮球知识以及学生们最为关注的NBA、CBA经典赛事的录像上传到篮球论坛上,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篮球的机会。通过建立篮球网络论坛,可极大的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兴趣,学生可轻松的了解最新的篮球咨询,随时掌握所崇拜的篮球明星的动态和赛场表现,会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学生会开始模仿,不断摸索,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篮球技术,有利于促进高校篮球文化的建设,为我国的体育事业贡献力量。

第3篇

一、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所谓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即为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而形成的一系列精神财富,其中主要包括体育观念、体育精神与体育知识等[1]。目前产生体育文化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必须具备产生体育文化的环境;第二,必须要有创造体育文化的主体;第三,要有形成体育文化的活动与过程。在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体育文化,并且这三条件很难被改变,要持续较长的时间。这种体育文化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等都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在校内表现为体育课程上的体育活动、课下的群体活动以及体育运动会等,在校外则表现为一些大型的体育比赛、社交体育活动以及郊游等等。

二、篮球运动的作用

篮球运动是高校常见的体育活动之一,其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以及学生自信心、意志力和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一)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由于篮球运动需要运动员有快速的反应能力,身体动作要敏捷连贯,奔跑速度要快。通过大量的篮球活动可以有效培养运动员的动作敏捷性、身体的灵活性、奔跑速度以及弹跳力等运动素质,因此经常参加篮球运动的运动员,往往会具有较强的体能、比较发达的肌肉,而且其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够获得良好的锻炼与发展。此外,由于篮球运动是一项具有较高强度的对抗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能够快速地进行身体代谢,从而可以有效增强运动者的消化道、心脏、呼吸道及其他脏器功能,有效协调运动者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而且可以有效提升运动者神经中枢的灵活性。因此,开展篮球运动可有效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由于篮球运动不仅是运动者身体素质与技术水平的对抗,而且是运动者聪明才智与意志力的对抗,篮球比赛的水平高低不仅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技术水平的高低有关,而且还取决于篮球运动员的聪明才智、创造能力以及勇气谋略等[2]。作为一项集体作战的项目,篮球运动中包括防御、转换以及进攻等多个环节与项目。在篮球运动中,需要运动员能够勇敢、智慧、果断地对赛况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够稳重冷静地应对任何情况,因此篮球运动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篮球运动需要各成员的积极配合、互相合作,所有的队员都要将整个球队看作一个集体,要顾全大局,团结一心,只有这样才可能取得比赛的最后胜利。因此,篮球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与能力。而且通过学生之间的共同学习与交流,通过对成败的共同体验,可以有效拉近学生间的距离,增进学生间的友谊,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篮球运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

三、篮球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一)篮球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影响

1.篮球运动对高校篮球体育设施建设的影响。目前,篮球运动是高校校园运动的主流体育项目之一,为了能够有效促进篮球体育运动的开展,各大高校都在积极配备篮球体育设施,这有效促进了高校篮球体育设施建设。

2.篮球运动对高校体育消费的影响。随着学生对篮球运动兴趣的不断提高,其就会更加迫切地想要获得更多的篮球运动相关知识,而且还会更加积极地购买更多的篮球体育用品,例如球鞋以及篮球等,这有效带动了高校的体育消费。而在购买之前学生还会更加积极地去了解各种体育用品的功能,了解体育用品对篮球运动的作用,而在此过程中也有效拓展了学生的体育知识面,增长了学生的见识。

3.篮球运动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篮球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体育素养都会影响到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3]。因此,为了保证高校篮球运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聘请更多具有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篮球体育教师,提高高校篮球教师队伍力量,而且要加强对现有篮球教师的培训,从而从整体上提高篮球师资队伍水平。

(二)篮球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影响

1.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影响。在篮球运动过程中,参赛者必须要根据赛况及时地调整战略战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各种状况,从而更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在此过程中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思考能力。

2.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与拼搏精神的影响。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化,学生在走上社会后也必须要面临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承受很多的压力。而良好的篮球运动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3.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的影响。由于篮球运动是一项需要多人配合的集体运动。为了能够赢得比赛的胜利,所有的队员都必须要积极配合,互相合作,而此过程也有效培养了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彼此间的默契。

4.篮球运动对大学生公平竞争意识与品质的影响。在篮球比赛中需要充分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良好的篮球运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精神与公平竞争品质。公平竞争不仅是指要敢于竞争,不怕困难,不畏强者,而且提倡公平公正的行为规范,要保证竞争的公平性与公正性[4]。在高校中开展篮球运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精神,使其能够更加勇敢,更加具有雄心壮志,同时也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其在任何的比赛或是活动中都能够充分遵循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

(三)篮球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行为文化的影响

校园体育行为文化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与学生生活关联最为密切的一种文化。其中主要包括体育运动会、体育竞赛及体育制度等多个方面的文化。其中所谓的体育制度文化即为在篮球运动中所制定的比赛规则,而这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中都包含了很多的教育内容,例如参赛者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运动道德品质,要保证篮球比赛的公平性与公正性等等,这不仅可以有效规范篮球比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而良好的篮球运动可以有效促进校园体育制度的建立与健全,从而规范高校的体育课堂规则,完善体育训练方法与教学方式。而且良好的篮球运动可以有助于校园体育传统的传承。作为一种体育行为方式,校园体育传统是在校园中逐渐形成并且长期流行的一种校园体育文化。良好的篮球传统可以促进篮球运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可以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第4篇

关键词:篮球 运动 啦啦操

1、前言

啦啦操就是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多名队员结合各种舞蹈动作,配合完成的展示表演。在全国很多赛事中都可以见到啦啦操的表演,尤其是中国大学生篮球运动会(CUBA)诞生以来,激情四射和富有激情的各高校啦啦操表演,已经成为篮球赛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是篮球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成为篮球运动中的一个亮点,为加强篮球运动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载体。

2、啦啦操运动与篮球运动

啦啦操运动是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队员身体动作的完美完成及高超的技能展示,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为运动竞技队加油及追求团队荣誉的最高境界。啦啦操可分为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啦啦操运动是由多种形式组成的综合艺术形式,其中的主体部分是身体运动,并结合舞蹈、口号、托举的难度动作、技巧、跳跃等动作技术。

篮球运动已由原来简单的运动游戏,发展演变为一种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打法流派各异,对抗激烈的现代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并深受现代人的喜爱。现代篮球运动也已完善成为一项融科技,文教和技艺为一体的国际性大众竞技体育运动。篮球运动风靡全球,正是因为其具有许多独到的文化内涵,这一文化迎合了现代人的运动与休闲需要。所以,是现代人类选择了这一杰出的文化范式。故而篮球运动不应被排除在文明与文化之外,它与文学,音乐,舞蹈等文化形式一样,是人类创造的,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其同样具备文化形式所具备的继承性,时代性,文化性,民族性,世界性等文化的基本特征。

3、啦啦操与篮球运动建设的互动

3.1、啦啦操对篮球运动的推动作用

3.1.1、为主队加油助威,激励队员积极向上

篮球比赛中,运动队员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当主场队比分领先时,啦啦队带领着全场球迷为之加油助威,让主场球队鼓足士气,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比分,锁定胜局;而当主场球队比分落后时,啦啦队的表演及现场球迷的呐喊与助威更加激烈,他们用自己的激情与行动来鼓励自己的球队,让他们不要轻言放弃,要坚持到最后一刻,让他们在逆境中感觉到前进的动力。通过热情洋溢的啦啦操表演,主场队员的激情与斗志也随之而带动起来,比赛又进入激烈的竞争和紧张的节奏中,这样不仅给主队加油助威,表演助兴,更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

3.1.2、增强比赛现场的文化氛围,活跃现场气氛

在竞技篮球的赛事中,吸引场内观众的积极加入和场外观众的关注是体现文化氛围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竞技篮球的比赛现场,赛事与球迷的互动,与球迷的交流特别重要。在美国NBA比赛中,啦啦操表演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是给主队加油助威,表演助兴,更是用感人至深的微笑,动感激情的身体动作来面对观众,感染观众,使得气氛异常活跃,充满激情。因此打造富有赛场亲和力,广泛吸引球迷的各种文艺表演,如啦啦操,篮球吉祥物的表演等,都可以让观众觉得其乐无穷,享受篮球运动所带来的视觉盛宴。

3.1.3、提高球迷观球的文明程度

现代的啦啦操已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而是体育与表演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讲究舞台舞蹈艺术,服饰,总体效果及观众效应等。无论是啦啦操的表演还是竞赛,人们都可以从中得到许多美的享受,如舞蹈动作的优美,体操的壮美,技巧动作的惊险,崇高,音乐与动作的和谐美,运动员的健康美、服饰美、道具美、形体美、道德美等。这种多维的美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球迷观球时的文明程度。

3.2、篮球运动对啦啦操的促进作用

啦啦操的发展阵地几乎都是以学校为主,这并非出于偶然,而是啦啦操本身的要求和学校的特点相一致的结果。因此,如果没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篮球文化活动作为支撑,啦啦操也将独木难支,也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在竞技篮球的赛事中,吸引场内观众的积极加入和场外观众的关注是体现篮球运动氛围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竞技篮球的比赛现场,赛事与球迷互动,与球迷的交流特别重要。篮球文化的发展建设对啦啦操运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各种篮球联赛都为啦啦操的表演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因此篮球文化的发展建设对啦啦操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篮球文化越发展,在篮球运动比赛中,对啦啦操表演的投入和要求都相对较高,这样就有利于啦啦操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4、结论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啦啦操表演者多半是在校大学生,他们表演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模仿西方国家,没有突出我们自己国家的特色。在篮球比赛中,她们只顾将动作做完做规范,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啦啦操所带来的动感与激情。她们缺少像NBA篮球宝贝那样具有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啦啦操运动对篮球运动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为球队加油助威,表演助兴;增加比赛现场文化氛围,活跃现场气氛;提高球迷观球的文明性等,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为了推动篮球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宪军,丘建刚.中国学生动感啦啦操竞赛平分规则[S].中国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 2004.

[2]王晓春.关于现代篮球运动多样性的社会学分析[J].南京体育学报.2007,21(4):57-60.

第5篇

刘 强

(赤峰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本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校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是浓厚的,但男、女生对篮球兴趣比例相差较大,女生对篮球运动兴趣现状令人担忧,而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主要是锻炼身体和热爱篮球.通过本研究可以对如何提高本校非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兴趣提出建议.

关键词 :非体育专业;篮球;兴趣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06-03

1 引言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参与体育活动的初始动机,也是使人们对体育活动倾注更多时间和精力的保证.如果一个人对体育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热心投入,并在其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篮球运动作为一项趣味性和观赏性较强的体育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但是有学生不喜欢上篮球课,每到上篮球课的时间,总会找出种种借口向老师请假不上课或根本不到课堂上课.而如果学生对篮球课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克服主观困难,把参与篮球运动作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加篮球运动.针对此现象,本人特选此题进行研究,了解本校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兴趣现状及对本校篮球运动的影响,并对如何培养和提高本校大学生篮球兴趣提出建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赤峰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设计了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的篮球运动兴趣进行了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90份,有效回收率98%.在有效问卷中,男生255名,女生235名.

2.2.2 文献资料法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为了全面客观的了解本课题的有关内容,通过知网查阅了大量有关篮球、篮球兴趣方面的文献资料.

2.2.3 访谈法

对有经验的老师及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了解真实情况,为论文的论证提供保障.

2.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常规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处理均用Excel2003统计分析软件由计算机完成.

3 结果与分析

3.1 参与运动项目的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各种球类运动中,男生喜欢篮球运动的占大多数,其次是羽毛球.而女生参与篮球运动占到了17.8%的比重.由此可以看出,篮球运动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而男生喜欢篮球运动的程度要明显高于女生.

3.2 篮球兴趣的现状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255名男生中,有25.5%的男生非常喜欢篮球,有49.8%的男生较喜欢篮球,有18.8%的男生一般喜欢篮球,只有5.9%的男生不喜欢篮球.而在被调查的235名女生中,有31%的女生不喜欢篮球,仅有7.7%的女生非常喜欢篮球.由此可以看出,男生占喜欢篮球运动的大多数,而女生不像男生那样对篮球运动感兴趣.兴趣是主动、积极参加篮球运动的动力,如果没有兴趣或对篮球运动持一般态度,就会参与其他运动或者不运动.

3.3 参与篮球运动的频率

由表3可以看出,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频率不高,有35.5%的学生选择不参加篮球运动.而选择参加篮球运动的学生里,大多数男生每周参与篮球运动的次数在2~3次,也有一部分男生选择每周4次以上的篮球运动,表现出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而女生对篮球运动热情不高,有54.5%的女生从不参加篮球运动.由此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喜欢篮球运动,但是却从来不参与篮球运动.

3.4 参与篮球运动的运动动机

体育动机是引起和维持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它决定着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倾向性、活动强度和坚持性,并对体育活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由表4可以看出,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运动动机影响因素有很多,55.7%是为了锻炼身体,54.7%是因为热爱篮球,37.1%是为了娱乐消遣,36.3%是其他情况,25.5%是为了消磨时间,16.3%是为了提高技术,还有13.5%是为了缓解压力参与到篮球运动中的.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是锻炼身体和对篮球的热爱,在很大程度上,兴趣是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主要动机.

3.5 参与篮球运动的影响因素

由表5可以看出,非体育专业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还受很多的因素的影响,男生和女生的情况也不同.在调查的男生中,学校场地器材不充足和缺乏参与的机会是影响他们参与篮球运动的主要因素.在调查的女生当中,篮球课内容难和身体素质差占65.6%的比重,由此可以看出,篮球课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是必要的.

3.6 篮球课教学方法对篮球兴趣的影响

由表6可以看出,篮球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对学生篮球兴趣的影响很大.常规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学生们的学习情况,由于大部分学生篮球基础差,且大学时期的学生心理和生理处在波动和变动之中,所以应该采用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们对篮球课的期望和要求.

3.7 篮球比赛对篮球兴趣的影响

篮球比赛可以增加学生们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也是学生们展示自我的方式,同时还有助于增强集体荣誉感.由表7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看篮球比赛,只有24%的学生对篮球比赛不感兴趣.而男生对篮球比赛的兴趣明显高于女生.由此可以看出,组织篮球比赛对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有很大的意义,这是开展篮球运动的保障.

3.8 篮球文化对参加篮球运动兴趣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77%的学生都受到篮球文化氛围的影响,只有23%的学生认为不受影响或者无所谓.由此可以知道,校园篮球文化氛围对赤峰学院非体育系大学生的影响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篮球文化氛围,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篮球文化环境.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4.1 本校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是浓厚的,但男、女生对篮球兴趣比例相差较大,篮球在男生中有广泛的兴趣基础,而女生对篮球运动兴趣的现状令人担忧.

4.4.2 本校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频率基本合理,且男生参加篮球运动的频率明显高于女生.

4.4.3 本校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主要是锻炼身体和对篮球的热爱,为了提高技术和缓解压力而参与篮球运动的学生较少.

4.4.4 本校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学校场地器材不充足和缺乏参与的机会是制约男生参与篮球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篮球课内容难和自身生理因素是制约女生参与篮球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4.4.5 本校非体育专业的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篮球课教学过程对篮球兴趣的影响很大,而篮球课的教学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篮球运动热情.

4.2 建议

4.2.1 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篮球运动,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和终身参与篮球体育运动的观念,更加要注重培养女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意识,提高学生们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

4.2.2 增加学校篮球运动兴趣的硬件投入.一方面加大篮球场地的投入和建设,以及更加合理的利用篮球场地;另一方面增加篮球数量,更新陈旧掉皮的篮球.为更好的开展篮球运动提供物质条件和保障.

4.2.3 充分利用学生们的竞争意识,组建篮球队,开展班级间的篮球友谊赛.还可以成立篮球协会,开展各式各样的篮球比赛.通过比赛,增强学生们的竞争意和为班级集体争光的意识.既培养了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培养了集体主义荣誉感.

4.2.4 改革篮球教育教学方法,针对男、女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发展针对女生的女子篮球运动,简化篮球规则,多采用趣味、游戏等形式进行篮球教学.

4.2.5 大力开展校园篮球文化活动,加大篮球运动的宣传力度,为赤峰学院的篮球运动开展营造一个浓厚的篮球氛围,促使广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去,体验篮球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郭伟,陈庆伟.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通报,2009,17(2):81-82.

〔2〕石磊.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篮球运动兴趣的调查和研究[J].才智,2011(11):288-289.

〔3〕孙华瑞.山东省普通高校学生篮球兴趣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1(30):576.

〔4〕吴建平,余小刚.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篮球兴趣与技术水平[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4,19(4):67-68.

〔5〕蔡德亮.高校大学生篮球兴趣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技文化通报,2010(1):89-90.

〔6〕郁俊.高校面向未来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

〔7〕杨钟瑜.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J].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8〕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易琼.体育教学中实施成功教学浅谈[J].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10〕范立仁,等.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2):7-24.

〔11〕孙志宏.石家庄市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状况调查与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3):54-56.

〔12〕王金枝.华北地区高师普通专业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6):10-12.

〔13〕刘晓.高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状况调查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3):21-22.

〔14〕郑乃春.试论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J].浙江体育科学,2004(3):72-74.

〔15〕胡春红.河南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1):11-20.

〔16〕郁俊.高校面向未来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

〔17〕于健.简析中专学生的篮球兴趣培养[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0(01).

〔18〕吴志超.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第6篇

关键词:篮球运动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篮球运动起源于学校,并且在学校中迅速普及,尤其是在滨州学院发展更为迅速。大学校园篮球运动氛围浓厚,有很多大学生都受当今篮球运动形势的影响,喜欢参加篮球运动,为篮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提供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也一步步的步入正规。而篮球运动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教育与锻炼价值,可以起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中还存在着一系列不和谐的场面。而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

刘博在对我国高校开展篮球运动的研究与探讨中谈到高校的大学生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高校体育事关重大,而篮球运动因其易普及和趣味性强的自身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是校园中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自 1998年开展以来,以独特的魅力迅速把学生、家长和学校融为一体,在大中小学校园内乃至整个社会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越来越多的人走到篮球场,加入到这一运动中来。篮球运动的进一步普及和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习、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胡本东在山东省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指出篮球选项课师资队伍建设是决定篮球选项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制约着高校篮球教学深化改革的步伐。系统研究篮球选项课教师的现状,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旨在建立一支既有高深的篮球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质量的篮球教师队伍。

张凌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谈到,在篮球选项课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理论课的授课时数,使学生掌握篮球选项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篮球规则、裁判法;在篮球选项课理论课中增加健身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篮球选项课的健身价值,对学生进行“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教育。

王荣森在高校普通系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上要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兴趣,对那些场地设施要求不太高、学生又喜欢的运动项目要大力开展,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课外活动的组织内容丰富,适应面要广。

陆红在《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中提到,体育场地和设施紧张曾是高校普遍面临的窘况,再加上高校急剧扩招,场馆面积却增长缓慢,设施更新缓慢,而学生们对场馆设施的要求却在不断地提高。在前不久刚刚公布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在我国现有的 850080 个体育场地中,教育系统有 558044 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 65.6%。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 28741 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 3.4%,这个比例在庞大的全国大学生数量面前显得太小。

金胜真在武汉市篮球消费现状与对策研究中指出篮球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篮球运动方面的需要而消耗物质资料和劳务的,具有社会性质的经济行为。一定量的经济支出,不仅是人们参与篮球运动的前提条件,也是篮球消费市场得以发展、壮大的社会和经济基础。

综上所述:

本文对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第7篇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对宁波地区6所高校(3所公办、3所民办)2400名在校大二学生进行体质与健康抽样监测。通过对学生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方面的检测指标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除身体形态和速度灵巧素质无显著差异外,在呼吸机能、有氧耐力指标及柔韧素质指标上,宁波普通高校的学生都要好于民办高校学生。

关键词普通高校民办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随民办高校在浙江沿海城市的快速崛起,宁波民办高校规模及办学质量都有了很大发展,而民办高校对大学生体质的不重视,师资力量配比等原因,使学生体质始终与公办普通高等院校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制约了民办高校培养一流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宁波地区6所高校(3所普通高校、3所民办高校)2400名在校的大二学生体质的抽样监测,分析学生体质差异现状的原因,提出解决宁波民办高校学生体质下降的可行性办法。

一、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宁波6所高校(3民办、3公立)各随机抽查400(男200、女200)名在校大二学生。

(二)分析指标

测试指标:身体形态(身高、体重),生理机能(肺活量、台阶实验),身体素质(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男),仰卧起坐(女))。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研读发表在中国电子期刊网和中国硕士学位论文集以及体育类核心期刊中关于大学生体质的相关文章,为搞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抽样调查法:宁波6所高校(3民办、3公立)各随机抽查400(男200、女200)名学生进行体质测试。

(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7.0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专家访谈法:根据研究需要对6所高校主管体育的领导进行访谈。

二、结果与分析

(一)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差异的现状

2011年宁波市6所高校(3所普通高校和3所民办高校)的2400名学生,就《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进行抽测(见表1、表2、表3、表4、表5),从抽测结果发现,身体形态方面,宁波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身高、体重指标无差异,但民办高校大学生中的肥胖学生多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生理机能方面,呼吸机能和有氧耐力指标,宁波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要高于民办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在速度灵巧素质上,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不存在明显差异,而在柔韧素质上,宁波普通高校要好于民办高校。

(1)身体形态方面

(2)生理机能方面:

(二)体质差异的原因分析

1.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意志力

在宁波民办高校中,部分学生缺乏在高校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他们的体育行为极少数为主动参与,主要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体育学分,顺利毕业。在意志力方面,民办高校学生远远不及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耐力项目测试上,无论在测试的态度还是重视程度上,普通高校学生要明显高于民办高校学生。

2.体育校园文化的差异

在公办的宁波高校往往走进校园你能感受到体育文化的底蕴。足球场排队等候,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基本没有多余的空场地。反观宁波民办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一流,人寥寥无几,场地空荡荡一片。

3.体育教师的主观性差异

同样身为高校教师,存在企事业编制待遇的巨大差距,加上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缺少必要监督和学习培训,课堂教学放养式,偶尔的一次正规的上课也是为了应付上级或学校评估检查。

4.学校重视程度差异

在宁波民办高校中,学校往往重视学生的就业、安全。师资配备存在很大差距,同样上俱乐部课,民办高校可能高出普通高校一倍甚至还要多的学生,这样势必影响教学。没有教学质量的保障怎么可能会出好的“产品”。

三、结论与建议

(一)加强学生锻炼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充分利用晨跑、校园特色项目(如健身跑、太极拳)推进阳光体育活动,从提高学生体质入手,分阶段地针对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技巧等方面加强练习。

(二)推进宁波民办高校体育校园文化的建设。定期的举行校园体育文化节;开展校园篮球、足球、排球联赛;以赛促进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丰富学生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三)加快推进教师企事业编制改革。随着民办高校在浙江沿海地区的快速成长,浙江已逐步开始落实民办教师企业转事业编制,增强民办体育教师的主观性,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监管,定期抽查。有关部门加强对宁波民办高校学生体质的监管,包括民办学校体育教师配备;不定期到学校抽查,如发现不合国家规定应给予严厉处罚。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S].

[2] 陈智勇.体育与健康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 刘栩林.辽宁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1):131-132.

第8篇

[论文摘 要]结合高等学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与消费行为探究校园营销的基本特点及其应用。 

 

一、引言 

校园市场是一个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市场,它是决胜于终端之外的企业竞争利器。正所谓“得校园者得天下”,校园营销已经开始登上营销的舞台,很多企业开始校园营销,有些企业做的很成功,有的却失败了。目前高校校园营销的发展过程还有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结合高等学校中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的个性心理特征需要进一步探究,以下首先对校园营销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对现实生活中校园营销运用比较成功的典型企业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提炼出校园营销应用的基本要领。 

二、高校的校园营销概念与特点 

1.校园营销概念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互联网、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为代表,以创造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新经济迅速发展,迫使企业在营销方面不断开拓创新,校园营销应运而生。校园营销就是企业通过采用针对校园市场的营销手段,在学校推广校园群体适用产品的一种营销方式。校园营销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营销方式由传统营销方式向个性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营销方式的创新与营销潜在规则的有机结合。企业在进行校园营销活动时,应该把握校园营销的特殊性和新颖性,制定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并做好每个方案的细节,力争获得良好的营销效果。大学生是一群具有高素质、追求个性,并且具有一定封闭性的群体,在校园生活中形成了自身相对稳定的文化。大学生对先进的、新潮的的事物具有广泛的认知性和接受性,等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将成为社会主要的消费力量。所以要求企业在开展校园营销活动的同时要以校园文化为基础,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适时的消费观念,树立企业在校园的品牌形象,是企业的文化与校园的文化想融合,深入大学生的心。 

2.校园营销特点 

(1)校园市场潜力巨大 

大学生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校大学生的总数以达到三千多万。据报道除去学杂费,大学生消费包括日常开支、娱乐休闲、交友费用平均每人每年5000元,那么3000万的大学生每年就有一千五百亿元的市场价值。这么大的潜力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2)开发成本低 

校园营销具有开发成本低的特点,主要原因如下:1)高校学生居住具有集中性,有利于企业降低开发校园的成本。高校是人口最为密集的环境之一。很多地方都建设了大学城,这使得高校学生的群体性,集中性变得更加巩固。因此,信息在高校中传递的快,影响大,有利于进行集中式的促销活动。企业进行校园营销活动,不仅受众广,而且信息接收程度高,影响力巨大,所以开发成本低。2)可以节省市场开发人员的费用。鉴于高校人才对工资要求比较低,对学校的环境比较熟悉,企业可以雇佣部分高校学生作为兼职营销人员。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拉近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便于销售,而且还可以节约雇佣人员的费用。 

(3)校园营销个性突出 

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消费群体,他们具有突出的个性,主要表现在: 1)对新事物理解能力强。大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对于企业新产品的特点能够很好的理解。2)对新事物接受的快,大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并且能够产生一定的兴趣,接受的比一般群体快,所以企业在推广产品时不用花太大的精力就能被大学生群体接受。3)信息传播速度快,由于大学生生活比较集中、喜欢交流、传播能力强、速度快,对于那些好的产品能够迅速的在同学之间传播开来,这就为企业做到了免费的宣传。 

三、高校的校园营销的典型应用分析 

高等学校的学生市场是一个广阔而具有潜力的市场,而对于学生市场而说,校园营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营销手段,因此很多企业都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校园市场的特点进行校园营销。 

1.李宁公司校园营销 

李宁公司是一家体育用品公司,李宁公司特别注重校园营销,成功的运用品牌策略、体验营销策略和校园网络营销策略为其产品做宣传,具体如下: 

(1)品牌策略。李宁公司在各高校举办了“李宁三对三 不服就单挑”校园篮球赛。这种创新的比赛与李宁“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定位十分贴切,“不服就单挑”的口号将“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李宁公司还赞助大学篮球赛事有cuba和大超联赛等相对专业的篮球赛事,赢得了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改变了谈到李宁这个品牌就联想到体操、羽毛球这些运动,建立了李宁品牌和篮球运动的密切关系。 

(2)体验营销策略。李宁公司在校园营销的时候特别注重用户的体验。2007年9月,李宁公司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里的学生活动中心门口,搭起了体验式的营销展台,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体验以及登记成为会员。为了让活动取得最好的效果,吸引更多人参与,李宁公司还很注意研究学生的日常起居,了解他们一般安排运动的时间习惯,以便更合理地安排比赛时间和场地。李宁公司还会在活动过程中设置一些体验新品的活动,采用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展示高科技产品的科学原理。这些都让学生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与魅力。 

(3)校园网络营销策略。随着各种虚拟的社区、社交网络、网络游戏成为大学生们经常光顾的网站,李宁公司不断加强校园网络营销。李宁公司不但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还和学生们经常光顾的一些网站合作,为公司的产品做宣传,使得同学们能够不用走出学校就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到李宁产品的信息。 

李宁公司这些校园营销策略让学生们参与到活动中来,是学生们在运动中获得了良好的运动体验,对李宁“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形象做了完美的诠释。 

2.中国移动校园营销 

中国移动非常重视校园市场,积极地进行校园营销,其策略如下: 

(1)校园公关策略。为了确保中国移动在校园市场中的超高市场份额,中国移动不惜一切代价对学校进行公关活动。为了封堵竞争对手,中国移动对某些学校支付封堵费,不让其它通讯企业进入校园。为了提高品牌形象中国移动对学校的电脑、投影仪等设备进行赞助,还对学校的活动进行赞助,如扩大勤工俭学基地、提供勤工俭学奖学金等。中国移动还与学校建立利益共同体,从学生话费中提取一定的数额给学校分成。在某些地方中国移动会在新生入学通知书中夹带中国移动通信的业务广告宣传册和手机卡,在学生还未进入大学校园是就是用中国移动的卡,为中国移动赢得了许多用户。 

(2)体验营销策略。中国移动把移动营业厅搬进了学校,建立学生自主经营的“动感地带”校园营业厅与体验厅。在体验厅里,学生们可以体验中国移动提供的各项服务,在体验中培养学生对服务的需求。为了拉近和年轻消费群的距离,中国移动移动通过频繁组织或赞助社团活动来扩大品牌影响,包括一些以“动感地带”冠名的高校音乐文化节、全明星音乐汇、大学生主持人大赛、短信俱乐部之校园争霸赛等来进行推广,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动感地带”品牌自由、向上、活力的品牌形象。中国移动的校园营销策略为中国移动进入校园市场,发展校园市场,维护校园市场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移动占据了校园市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份额,成为了校园电信市场的第一品牌。 

 

参考文献: 

第9篇

[论文摘 要]结合高等学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与消费行为探究校园营销的基本特点及其应用。

一、引言

校园市场是一个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市场,它是决胜于终端之外的企业竞争利器。正所谓“得校园者得天下”,校园营销已经开始登上营销的舞台,很多企业开始校园营销,有些企业做的很成功,有的却失败了。目前高校校园营销的发展过程还有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结合高等学校中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的个性心理特征需要进一步探究,以下首先对校园营销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对现实生活中校园营销运用比较成功的典型企业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提炼出校园营销应用的基本要领。

二、高校的校园营销概念与特点

1.校园营销概念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互联网、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为代表,以创造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新经济迅速发展,迫使企业在营销方面不断开拓创新,校园营销应运而生。校园营销就是企业通过采用针对校园市场的营销手段,在学校推广校园群体适用产品的一种营销方式。校园营销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营销方式由传统营销方式向个性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营销方式的创新与营销潜在规则的有机结合。企业在进行校园营销活动时,应该把握校园营销的特殊性和新颖性,制定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并做好每个方案的细节,力争获得良好的营销效果。大学生是一群具有高素质、追求个性,并且具有一定封闭性的群体,在校园生活中形成了自身相对稳定的文化。大学生对先进的、新潮的的事物具有广泛的认知性和接受性,等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将成为社会主要的消费力量。所以要求企业在开展校园营销活动的同时要以校园文化为基础,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适时的消费观念,树立企业在校园的品牌形象,是企业的文化与校园的文化想融合,深入大学生的心。

2.校园营销特点

(1)校园市场潜力巨大

大学生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校大学生的总数以达到三千多万。据报道除去学杂费,大学生消费包括日常开支、娱乐休闲、交友费用平均每人每年5000元,那么3000万的大学生每年就有一千五百亿元的市场价值。这么大的潜力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2)开发成本低

校园营销具有开发成本低的特点,主要原因如下:1)高校学生居住具有集中性,有利于企业降低开发校园的成本。高校是人口最为密集的环境之一。很多地方都建设了大学城,这使得高校学生的群体性,集中性变得更加巩固。因此,信息在高校中传递的快,影响大,有利于进行集中式的促销活动。企业进行校园营销活动,不仅受众广,而且信息接收程度高,影响力巨大,所以开发成本低。2)可以节省市场开发人员的费用。鉴于高校人才对工资要求比较低,对学校的环境比较熟悉,企业可以雇佣部分高校学生作为兼职营销人员。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拉近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便于销售,而且还可以节约雇佣人员的费用。

(3)校园营销个性突出

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消费群体,他们具有突出的个性,主要表现在: 1)对新事物理解能力强。大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对于企业新产品的特点能够很好的理解。2)对新事物接受的快,大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并且能够产生一定的兴趣,接受的比一般群体快,所以企业在推广产品时不用花太大的精力就能被大学生群体接受。3)信息传播速度快,由于大学生生活比较集中、喜欢交流、传播能力强、速度快,对于那些好的产品能够迅速的在同学之间传播开来,这就为企业做到了免费的宣传。

三、高校的校园营销的典型应用分析

高等学校的学生市场是一个广阔而具有潜力的市场,而对于学生市场而说,校园营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营销手段,因此很多企业都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校园市场的特点进行校园营销。

1.李宁公司校园营销

李宁公司是一家体育用品公司,李宁公司特别注重校园营销,成功的运用品牌策略、体验营销策略和校园网络营销策略为其产品做宣传,具体如下:

(1)品牌策略。李宁公司在各高校举办了“李宁三对三 不服就单挑”校园篮球赛。这种创新的比赛与李宁“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定位十分贴切,“不服就单挑”的口号将“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李宁公司还赞助大学篮球赛事有CUBA和大超联赛等相对专业的篮球赛事,赢得了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改变了谈到李宁这个品牌就联想到体操、羽毛球这些运动,建立了李宁品牌和篮球运动的密切关系。

(2)体验营销策略。李宁公司在校园营销的时候特别注重用户的体验。2007年9月,李宁公司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里的学生活动中心门口,搭起了体验式的营销展台,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体验以及登记成为会员。为了让活动取得最好的效果,吸引更多人参与,李宁公司还很注意研究学生的日常起居,了解他们一般安排运动的时间习惯,以便更合理地安排比赛时间和场地。李宁公司还会在活动过程中设置一些体验新品的活动,采用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展示高科技产品的科学原理。这些都让学生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与魅力。

(3)校园网络营销策略。随着各种虚拟的社区、社交网络、网络游戏成为大学生们经常光顾的网站,李宁公司不断加强校园网络营销。李宁公司不但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还和学生们经常光顾的一些网站合作,为公司的产品做宣传,使得同学们能够不用走出学校就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到李宁产品的信息。

李宁公司这些校园营销策略让学生们参与到活动中来,是学生们在运动中获得了良好的运动体验,对李宁“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形象做了完美的诠释。

2.中国移动校园营销

中国移动非常重视校园市场,积极地进行校园营销,其策略如下:

(1)校园公关策略。为了确保中国移动在校园市场中的超高市场份额,中国移动不惜一切代价对学校进行公关活动。为了封堵竞争对手,中国移动对某些学校支付封堵费,不让其它通讯企业进入校园。为了提高品牌形象中国移动对学校的电脑、投影仪等设备进行赞助,还对学校的活动进行赞助,如扩大勤工俭学基地、提供勤工俭学奖学金等。中国移动还与学校建立利益共同体,从学生话费中提取一定的数额给学校分成。在某些地方中国移动会在新生入学通知书中夹带中国移动通信的业务广告宣传册和手机卡,在学生还未进入大学校园是就是用中国移动的卡,为中国移动赢得了许多用户。

(2)体验营销策略。中国移动把移动营业厅搬进了学校,建立学生自主经营的“动感地带”校园营业厅与体验厅。在体验厅里,学生们可以体验中国移动提供的各项服务,在体验中培养学生对服务的需求。为了拉近和年轻消费群的距离,中国移动移动通过频繁组织或赞助社团活动来扩大品牌影响,包括一些以“动感地带”冠名的高校音乐文化节、全明星音乐汇、大学生主持人大赛、短信俱乐部之校园争霸赛等来进行推广,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动感地带”品牌自由、向上、活力的品牌形象。中国移动的校园营销策略为中国移动进入校园市场,发展校园市场,维护校园市场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移动占据了校园市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份额,成为了校园电信市场的第一品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