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机电一体化导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目的是培养拥有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结构框架,突出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中整体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功能;而活动程序则主要是为了突显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那么“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如图1所示。从图1的教学模式框架图,很明确的可以看出老师在整个的过程中只担当了指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学生通过老师布置的任务组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等过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任务完成过程中间的自查和互查的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2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专业课《电子技术基础》中的具体运用
下面介绍我校在机电专业课《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采用最适合我院学生的行为引导教学法中的项目教学法来进行教学。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通过项目的形式,将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内容融入到整个项目中,老师以指导和辅导为主,学生独立完成项目的方式来共同完成和达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目的。机电专业课《电子技术基础》项目教学法展示实例:(1)教师确定项目,设想制作一个八路抢答器。(2)学生制定设计计划,全班47名学生分成6组。学生根据教材《电子技术基础》课本中的八路抢答器电路原理图,经过抢答路径的分析,选择所需要的编码器、译码器、锁存器、数码管和蜂鸣器,将其焊接在印刷线路板上,得到所需要的八路抢答器。(3)具体的计划实施:Ⅶ教师在确定制作八路抢答器项目之后,首先介绍八路抢答器的电路组成以及电路中各个电子元器件所扮演的功能和工作原理;Ⅶ学生在开始制作抢答器之前,通过分析原理图中相关元器件的输入、输出和电压等参数,选择合适的编码器、译码器、锁存器、蜂鸣器、数码管、电阻、电容等;Ⅶ在实训室中给各个小组分发电子元器件、实验电路板、导线等材料;Ⅶ各小组先将小组内的成员进行分工,之后开始进行电子元器件的焊接,每焊接完一部分后,用万用表及时检测所焊接的原件,检验是否正确;Ⅶ八路抢答器焊接完成之后,各小组对其焊接的抢答器进行性能测试,是否能做到抢答锁存输出的要求。(4)评价总结,每个小组派代表将本组的设计思想、所用到的编码器、译码器、锁存器等元器件的选择以及最终的输出结果向全班说明,然后将本组的作品放置在展示台上,由各小组的代表和老师一起对所有的作品进行验证、评比,选出最优。评比完成之后,老师对所有小组的作品进行总结,同时解答学生在项目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将各小组的设计心得进行分享,发扬优点总结不足。
3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常用步骤
在上面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过程中,结合我院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我院机电教师上课特点,在经过多次的教学方式摸索之后,整理出了行为引导教学法在机电专业课课程教学中的常用步骤:
3.1教师布置项目任务教师在布置任务时,需要对该项目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预设,学生在仔细阅读项目信息之后,需要对教师预设的每一个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1)项目工作原理:班级按小组的形式分开进行讨论,各组内部成员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理解和分析,有困难的地方及时请教老师。(2)项目工作过程:小组成员需要清楚的知道整个项目的设计和制作过程,需要对项目整个实施过程的工作进行分工,让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参与,而且发挥自己的长处。(3)项目经验积累:在实施项目之前,各小组内部成员进行头脑风暴,每位成员都说出自己在之前的项目过程中所走的弯路和积累的经验。(4)项目材料准备:认真分析项目的电路原理图和工作原理,核对材料单上所列出的元件名称、数量、参数是否满足要求,并清楚每一个元件在整个项目中所发挥的作用。
3.2项目计划的制定学生在具体实施项目之前,需要做出完成的项目实施计划。(1)项目目标: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制定项目目标,同时解决本组成员完成项目所遇到的困难,小组内部无法解决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2)项目物料清单:创建实现完成该项目目标所要用到的元器件清单,列出完成该项目所需要用到的测量、焊接等工具清单。(3)项目工艺流程: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训室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操作实训设备,保证项目完成之后设备的完好无损。(4)项目时间表:制定详细的项目完成时间表,按照时间表的顺序让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其所承担的工作任务。(5)项目计划论证:项目计划制定完成之后,需要和教师一起讨论项目计划的可行性,在取得一致意见后开始项目实施。
3.3项目计划的实施项目论证通过之后,小组成员就可以对项目计划进行具体的实施操作。(1)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发现计划错误或者缺陷,要及时进行讨论和修正;(2)将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完整的记录下来。
3.4项目的评价总结根据公平、客观的标准进行评价总结。(1)评价: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在各小组成员代表的共同作用下,对每组作品进行结果和性能的测试评价,对作品的优点进行表扬,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原因分析。(2)总结:撰写总结报告,分析各小组作品的结果原因,肯定好的方法,对不良方法提出改进措施。
4实施行为引导教学法取得的成效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运用到高职的机电专业课教学中,在我院受到了机电组教师的积极响应,并积极参与此项课题探索和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教学成果。
4.1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学习意思和互助合作能力学生通过高度的参与到项目实施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从以往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为了完成项目而主动去学习获取新的知识,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性能力。项目实践中学生必须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4.2增强了学习经验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项目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寻求新的知识和技能,一方面可以通过老师获得间接的经验积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相互之间互助合作的形式获取直接的经验积累。现将机电专业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参与普通教学法和行为引导教学法的时间和成绩结果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表1的统计数据表明,行动导向教学的优良率明显高于普通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3提高了教师教科研能力及业务素质行为引导型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案”的教学模式,课堂呈现多方式、多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我院专业课教师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特点,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
5结语
1.微型化微型化兴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设备的体积逐渐的缩小。比如最原始的时候的计算机,由几立方米到现在的手掌大小,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各种机械的微型化都方便的运用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2.绿色化工业的逐渐兴起为生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与生活享受,却也带来了资源的减少、环境的破坏等一系列不可弥补的损害。人们都注意到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人们呼吁绿色的生活方式。绿色的产品在人们的需求下产生了。它能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人们身体的损伤,符合人们的发展目标。
3.系统化系统化的表现特征就是系统之间等够灵活地拆分并组合成一个新的系统,更加快速的地开发新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这样才能实现产品与人的有机结合。
二、道路压实机的应用
1、道路压实机的方向控制道路压实机通过自身的重量和震动,在路面上行走已达到压实的目地。压路机的设备体积非常大,这也增加了压路机的静载值,使压路机能够更加的实用。目前在国内有轮胎的压路机,这种压路机还是很落后的,他只能通过频繁的控制摇杆以实现压路机的控制。而现在比较普遍的则是液压变速机构,这种系统操作时只需单根手柄就可以完成压路机的前后运行,但是其他的震动以及洒水的功能则主要由机电一体化来完成,他并不需要手动的来操控,为了提高压路机的各项性能,在压路机上也同样装载了很多实用的系统比如收音机可以缓解操作者的疲劳、暖风能够提高操作者的冷热,这些都能够很好地提高压路机的使用性能。压路机的行走主要靠通过手柄来挑动液压装置,使液压中的液压油流动来为压路机调整方向。压路机的操作是枯燥与频繁的,操作人员需要聚精会神完成压路的工作,开发者们了解到了这一情况也做了相当大的改进。压路机中的方向控制改为了电液系统,电液系统的研制成功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性能,更加延长了压路机的使用寿命,这对压路机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福音。
2、道路压实机的计数碾压遍数显示装置也装备在显示装置中,路面的压实情况除了人为地判断,现在也可以通过机械的压实变数来确定,使工程质量能够有据可依。在以前的设备中,碾压的遍数只能够凭借操作者的记忆来记忆,出现错误的几率相当多,即对施工质量造成了影响,也增加了操作者的负担。这个装置装备在压路机上能够自动计数,通过压路机的前后操作来开始计数,通过压路机中的显示屏,明确的提供给操作者,让操作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路面上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处理。在网络信息化的今天,压路机中的数据也能够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指定的位置,使管理人员能够远距离操控,从而实现压路机作业管理的远程自动监控和实时管理。这种方式能够时时了解数据,确保工程中的质量,也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强有力的基础。以往的做法是利用已压实的路面采样,再进入实验室实验,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耽误了工期,是非常不合适的。
三、道路压实设备的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为了提高压路机的施工质量,机电一体化使必然的选择,但是在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中还是有很多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压路机的系统可靠性,压路机的工作环境非常的恶劣,压路机的系统是否能够满足各个施工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压路机只能适应一种作业环境将会浪费很大的设备资源,特别是对压路机的抗震性能是否能够适应。任何设备都会有故障的一天,系统是否能够检查出设备的故障性也是围为今一大难题。在现如今的压路机中的设备操作化也越来越简单,可谓是触一发二动全身,万一操作人员由于不正当的操作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这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在操作板上应当需要配置相应的联动措施,以增加设备的安全性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元件实现了机械化的量产,价格是十分便宜的,但是压路机不是像汽车一样人人所必需的产品,虽然能够可靠了量产,但是不能够供需量很大,这造成了设备的销售价格大幅度的提高。
论文关键词:文学理论教材,反本质主义,主体意识
一、从意识形态性到反本质主义:新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教材发展变化的过程
改革开放后,社会现状要求重建文化秩序,加上西方文学思潮纷纷涌入,文学理论教材也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开这一先河的当属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以下简称以本)和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以下简称蔡本)。与前期文学理论教材相比,以本和蔡本超越了文学工具论模式,把文学当做一种意识形态进行阐释。但是它们仅仅只强调政治经济作为文学的反映对象,而没有关注文学自身的内部规律。而随后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以下简称童本)最大的突破就在于它开始关注文学自身的内部规律,把文学本质界定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认为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但童本仍没有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即没有跳出本质主义的圈子。新世纪,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极大转变。南帆主编的《文学理论[新读本]》(以下简称南本)、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第三版)》(以下简称陶本)和王一川著的《文学理论》(以下简称王本)等教材应时而生。这三本教材都把反本质主义作为基本思维方式,“标示了现代性语境与后现代性语境之间深刻的分歧与追求目标的断裂”[1]。南本强调文学与文化的联系,以此来对本质主义思维进行反思与质疑。陶本最大的特点是将中西文论史上反复涉及的文学理论问题依次展开,最后不给出形而上的定义,培养学生开放的文学观念。王本则是让文学回到文学本身文学艺术论文,提出“感兴修辞诗学”,认为文学的主导属性是感性修辞性。
二、主体意识逐渐觉醒:中国文学理论教材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新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深受中西文化因素的双重影响,而在这双重因素中,人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才是关键。中国学界一直不乏反抗之人,“五四”自不用说,到新时期,文学思潮风起云涌,寻根、反思、先锋、朦胧等等,无不显示着强大个体的存在。马原、格非等人的小说,不只是追求叙事方法的转变,更多的是要“摆脱社会与历史文化对人的必然性支配,转而对作为个体的人的‘本真’存在状态的感知与书写”[2]。当文学创作日渐突出主体时,文学理论自然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当然,国内文学理论很大一部分是受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西方文学思潮,从早期卢梭、佛洛依德、尼采等人的反理性主义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直至如今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研究,无不对中国文学造成巨大冲击。
因此,综上所述,可以说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文学发展的关键,也是文学理论发展变化的关键。主体意识不强大,文学及文学理论亦不会有质的突破。
三、尊重个体、突显主体本真存在——文学理论教材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法国学者埃德加·莫兰认为“理论是一种方法的选择和观念的变化,……理论是随着客体的变化来深入对象与现实的过程,甚至一个开放的理论是一个接受自身死亡的观点的理论”[3]。因此,就现有理论来说,它还能在多大程度上阐释当代人的文化经验?我们到底该怎么阐释未来人类文学理论之路?面对这些疑问,我们必须做出自己的回答。
从九十年代年代身体写作、私人化写作的崛起,到现在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兴盛,“显然,‘主义’写作时代的‘圣像’已经颠覆,‘主义’塑造的文学‘神话’已经破灭,一个随着人的自觉和文化的自觉而来的文学自觉时代已经来临”[4]。文学理论必须随着“人的自觉和文化的自觉”来发展改变自己,这是当今也是将来文学理论发展的必由之路。“记住文学是‘人学’文学艺术论文,那么,我们在文艺方面所犯的许多错误,所招致的许多不健康的现象,或者就可以都避免了”[5]。如果把文学当成种种意识形态,那么文学为某种意识形态服务就会被当做很正当的道理,而当文学不再以人的主体存在给人以精神享受时,我们又怎能要求这样的文学有超越现实的表现?
因此,关于文学理论问题,我们并不需要寻求一个权威的定义,更不需要凭这个定义去解释别人的定义和其它文学现象。我们需要的只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探讨每一种定义背后的动机和目的,特别是作为教材,目的就是教导学生,而不是束缚学生。“虽然传统逻辑的‘定义方法’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规定存在者,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存在”[6]。无论是继承传统还是借鉴西方,关键都在于中国现代文学家的主体创造性。文学创作如此,文学理论亦如此。只有站在“人”的制高点上,只有人的主体意识得到整体性解决,中国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才会“少走弯路亦或避免错误”。
参考文献:
[1]方克强.后现代语境中的新世纪文学理论教材[J].文艺理论研究.2004(5):81.
[2]汤奇云.解码“先锋小说”[J].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8(4):45.
[3](法)埃德加·莫兰.方法:思想观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2.
[4]汤奇云.从“主义”写作到后“主义”写作——当代文学发展轨迹一瞥[J].天津文学.2010(8):108.
[5]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钱谷融论文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2.
[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