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论文题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目:论文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社会实践论文格式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团支部及作者名称:团支部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标题下方注明,社会实践论文格式团支部应用全称(例如:建筑工程系建工0901班团支部)。
3、摘要:论文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的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社会实践论文格式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进入前十名的项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社会实践论文要求有英文摘要,而且至少要有100个实词)
4、关键字:一般不少于三个
5、正文:正文是实践论文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社会实践论文格式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社会实践论文格式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社会实践论文格式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社会实践论文格式字通畅、精炼。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内。
6、结束语: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后的收获和感社会实践论文格式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7、谢辞: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和论文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社会实践论文格式帮助的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实践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论文的社会实践论文格式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9、附录: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社会实践论文格式论文的附录中。
二、撰写社会实践论文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的准备与主要步骤
实践论文的写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拟订论文提纲、起草、社会实践论文格式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资料,资料是撰写实践论文的基础。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从校内外图社会实践论文格式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
2、拟订论文提纲:拟订社会实践论文格式论文提纲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根据论文主题的需要拟订该文结构框架和体系。
3、起草:论文提纲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实践论文的初稿。在起草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4、修改、定稿:论文社会实践论文格式初稿写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点和错误,因此因反复推敲修改后,才能定稿。
关键词:本科教育;办学特色;职业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在本科教育层次上产生了不同的类型,形成了本科教育多样化的趋势。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教学型本科院校应如何确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科学定位,创造特色,是坚持学术取向还是职业取向,是必须认真思考与回答的问题。
职业化:本科教育论坛中的敏感话题
在精英教育时代,大学历来被认为是少数人才能涉足的圣地,大学教育总是与培养专家、学者联系在一起,强烈的学术取向是精英教育的显著特点与重要标志,因此,任何职业性考虑似乎都被排除在大学教育之外。只有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职业教育才有可能成为高等教育的任务。然而,即使在现在,人们还是认为职业教育是培养普通职业者的教育,是一种功利性教育。有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担心,倡导本科教育的职业取向会降低大学教育的价值和地位,削弱大学教育的学术性。因此,很多人只能容忍将“职业”二字冠在专科教育机构的前面,而在本科教育论坛上,职业教育依然是比较敏感的话题,在这个论坛上谈论职业教育“要敢冒群起而攻之的严重危险”。
令人不解的是,研究型大学坚持学术取向,而刚刚由专科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本科教学关尚未通过,就开始大谈通识教育,在厚基础、淡专业的口号下,片面追求学术性,大幅度压缩专业课课时,缩短实践教学时数,甚至完全取消毕业实习,好像这才叫本科教育。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学校优势的丧失与学生职业能力的下降。
在本科教育中,是强调学术取向,还是注重职业能力,实际上是国际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美国虽然是通识教育的始作俑者,但在美国也只有研究型大学以及少数财力雄厚的文理学院开展通识教育,全美接受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只占总数的15%。德国是极力推崇大学教育的最讲究学术化的国家,然而却建立了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应用科技大学(FH)成为其他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典范,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
学术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按照教育部的精神,新建本科院校属于教学型高校,应该说这种划分是实事求是的,是科学合理的。教学型本科院校就应该自安其位,在努力实现专科向本科转变的过程中,在谋求规模发展的同时,加强内涵建设,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认认真真地过好教学关。但遗憾的是,不少新建本科院校盲目追求学术性,过分淡化专业性,产生了严重的学术化倾向。
一是在办学理念上,现实定位不准,目标定位太高,不顾自身条件模仿老牌高校的教学计划、管理方法与发展模式。然而,根据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只能办20~30所,而进入211工程的大学也只有100所,这些大学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史,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雄厚的师资力量,巨大的资金投入,这是新建本科院校无法相比的,其学术水平也是一时难以企及的。
二是在课程设置上,公共基础课太多,专业课太少。很多学校在教学统考、计算机与外语通过率及各种评估的强大压力下,不是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及学生实际,而是按照统一标准和要求设置课程和安排课时,大部分工科专业公共基础课课时已经占总学时的50%以上,专业基础课占30%左右,而专业课(含专业必修课和任选课)仅占10%左右,而且还有继续压缩和减少的趋势。这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开设两个学期的专业课程,专业课时占总课时的25%以上相比差别太大了,10%的专业课时能培养什么样的职业本领呢?
三是在教学环节安排上,理论教学太多,实践教学太少。目前,教学型高校大部分实行大班上课,正常时是两个班合上,多的有4个班合上。由于学生人数太多,实验条件有限,实验教师缺乏,实践教学时间很难得到保证,常常是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实习时间更是太少,重要的毕业实习时间只有2~3周。名义上是为了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实际上由于学生接触实践太少,大部分只能是上网查查,杂志抄抄,论文质量可想而知。即使在美国,理论上强调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但实际上人们更注重的是与未来职业联系更为直接的专业教育,美国各地的文理学院近十五年来也较大幅度地减少了通识教育课程,说明在美国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争论中,专业教育赢得了胜利,尽管许多人推崇的是通才。
职业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重要思路
首先,职业化取向是由学校自身条件所决定的。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校生数年平均增长超过20%,形成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共存的局面。少数研究型大学招收成绩优异、智力突出的高考尖子,而众多的教学型高校大量招收成绩一般、智力普通的考生。同样是本科生,但是考分相差是悬殊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同样是本科院校,教育资源与教育质量是相差甚远的。为此,应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与学业要求,研究型大学应坚持学术定位,培养高、精、尖人才,而教学型高校只能坚持专业定位,在突出应用型上谋求自己的教育特色。
其次,职业化取向是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由于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科技的进步,社会对本科生的使用定位逐渐发生了变化。在精英教育阶段,研究生基本上集中在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很少分配到企业单位。生产企业能引进到本科生已属不易,本科生自然成为生产企业新产品研究开发与新技术推广的宝贵人才,而在生产一线从事管理与技术工作的大部分是专科或中专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很多研究生就业于生产企业,而一般高校的本科生大部分不可能聚集在企业上层机关从事研发工作,同时,由于企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需要本科生担任“现场工程师”,也就是说,一般院校的本科生从某种意义上接替了原来专科生甚至中专生的工作岗位。这种本科生作用的变化会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愈加明显。对此,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清醒的认识。今后,生产企业的用人标准会更加现实,要求本科生的工作适应期越短越好,不可能要求企业为学校承担过多的本科生后续培养的成本。而在通识教育中,学生学到的大部分知识不会对形成职业能力产生直接的影响,学生用到的没学到,该学的未学会,工程实践能力使用人单位越来越不满意,这在企业的人才招聘中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倡导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职业化,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是学生求职的需要,也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创造特色的需要。
鉴于以上分析,可以这样认为,大众的需求不同于精英,他们更多地为可见的功利所驱动。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大学学业主要还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性训练,以满足多数学生就业的需求。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必须在研究型与技能型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既不能模仿研究型本科教育的基础理论教育,因为95%以上的毕业生不可能攻读研究生,他们不适合、也不大可能成为学者、专家之类的精英人才,也不能简单比照高职教育针对岗位的教育,因为今天的专科生大多数已经成为高科技机器的操作者。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才能承担起产品研发与产品生产之间的桥梁作用。基础理论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训练,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往往是矛盾的,因而取得科学平衡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职业化:应该从实事求是入手
实事求是不仅是我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办好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以社会要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要根据不同专业的服务方向和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和生源情况,大力推进因材施教,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这是新形势下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针对本科教育实际作出的重要决策,为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的分类指导以及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遵循教育部《意见》的精神,任何高校的改革与发展都不能脱离学校的实际,不能无视学生的现状,更不能偏离社会需求。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特别是教学型本科教育的改革必须从实事求是入手。这个实事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大部分学生是考分不高、智力一般的普通群体;毕业生主要就业于生产企业,从事一线管理和技术工作。在认清现实的基础上,应该尊重求学者的意愿和选择,使我们的教育努力符合消费者的愿望与需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力求教育规律之是,力促办学水平的提高。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中明确指出,学生应有“接受广泛的普通教育和有适切性的职业教育的机会,注重技能与能力的培养”,为了贯彻这一思想,落实教育部《意见》的精神,笔者认为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特别是教学型本科教育教学的改革,创造办学特色,可以选择职业化的思路,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办“职业化大学”,在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中,补上本科教育层次,形成包括中职、高职、本科、工程硕士各个层次的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制定本科教育的共性质量标准与具体质量标准,使不同类型的学校在达到共性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按照具体质量标准办出特色,形成优势,使本科教育更好地承担起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刘凡丰.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
[2]陈洪捷.为学术还是为职业?[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
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转轨,价值取向多元,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物欲化思潮的影响下,很多新闻工作者迷失了,迷失在物欲横流的旋涡中。
于是,纸馅包子新闻、藏羚羊照片造假等事件和一些奇闻逸事、暴力犯罪新闻、耸人听闻的消息,以及种种软新闻、假新闻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报纸版面和电视画面上。
报业竞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新闻事业带来严峻考验与挑战的同时,也考量着新闻记者的职业操守。
记者队伍目前出现的不正常的职业现状,是因为记者专业水平出了问题吗?不是,是记者队伍中个别人的价值观,道德感和责任心出现了偏差。
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新时代、新经济,新语境下的记者的价值观,必须合乎社会发展的主流,必须具备正确而坚定的政治立场,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正确的价值观必然来自于正确的道德感。范长江在《通讯与论文》一书中写道:“有了健全的人格,才可以配做新闻记者。”当然,如果我们做到了刚刚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确定的7个方面的记者的基本准则,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发扬优良作风,坚持改革创新、遵纪守法、促进国际新闻同行的交流与合作等,自然就能够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要不断增强和提高思考力
思考力是一个人思考的能力,它是思维的基石、素质的支撑。机关干部一定要加强思考锻炼,提高思考能力。
一要养成思考的习惯。习惯影响思维、决定行为,提高思考能力首先要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一是学有所思。思考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学习越深刻,把握问题就越准确,思考认识问题的水平也就越高。只有不断把学习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感悟,才能不断积累思考的“资本”,真正成为思考的“主人”。作为机关干部,一定要养成多学多思多想的好习惯,无论学习什么,不学则已,学则深思,学则明理,举一反三,明辨是非,真正在学习中深入思考,在思考中悟出真知灼见。二是闻有所感。有时别人的几句闲谈,甚至零碎的话语,如果用心留意,加以系统化、理性化,都有可能变成一个好思路、好办法、好观点、好建议。特别是机关干部经常聆听首长的指示,这本身就是锻炼提高自己思考能力的最好渠道和捷径。首长的思想和指示,往往是站在制高点上、带全局性的思考,看问题的层次和认识问题的水平很高,有些甚至是其几十年工作经验的凝结。对这些思想和指示,只要联系实际用心去听、用心去悟,结合工作认真领会、全面把握,不仅会高标准贯彻落实好,久而久之也势必对增强自己的思考力大有益处。三是干有所悟。机关干部每打完“一仗”,都要坚持静下心把干过的工作再“拿”回来,认真进行“回头看”和“对表”,看看哪些完成得好,哪些还存在差距,哪些值得保持,哪些需要摒弃,得到一点启示,感悟一些东西,总结一下经验教训,这样无论是对干好下步工作,还是对提高思考能力、思维素质,都很有帮助。
二要讲求思考的质量。作为机关干部,要增强思想性,必须在提高思考质量上下功夫。一是角度要正。机关干部作为党委首长的“外脑”和智囊,把握思考问题的角度一旦发生错误和偏差,小则影响工作质量,大则会给单位建设造成无可挽回
的损失。考虑问题一定要着眼根本,看是否符合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策指示,决不能发生政治上的偏差;一定要着眼长远,始终把促进单位建设科学发展、长远发展作为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决不能一叶障目、只顾眼前;一定要着眼求实,以实为本、求真务实,思考问题、谋划工作和为首长出主意提建议,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决不能虚假漂浮。二是视野要宽。机关干部担负着上传下达、辅助决策、综合协调、内外沟通、工作指导等重任,思考问题视野的高低决定着工作的层次水平,影响着单位建设的发展大局。因此,想问题、办事情、抓落实,一定要像下棋一样,“走一看二想三”,眼光要放长,视野要宽广,尤其要注意延伸首长的意图,对某项工作怎么干,首长可能提一些原则性要求,但作为机关干部决不能领导讲到什么程度就干到什么程度,没讲的一点也不干,这样肯定干不好工作。三是站立点要高。机关干部是辅助首长协调处理问题的,任何时候都要站在首长的高度思考问题,只有把思考点放在关注党委意向、把握首长思考、抓住问题实质、符合单位实际上,才能站在思考问题的制高点上。
三要注重思考的积累。这种积累不仅仅是累积知识,更重要的是厚实思想、升华思维。我们常讲要提高思维素质、思维能力、思维层次,就需要在经常思考上下功夫。一是做到“三思而后行”。办一件事情要多想一想,力求慎重稳妥。比如,执行首长的指示和批示,如果多想几个“为什么”、“怎么办”,即使执行过程中遇到矛盾问题,由于已经想在前、心中有了底有了谱,往往会变被动为主动。久而久之,随着脑子里积累的东西越来越多,思想水平便会水涨船高。二是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要注意学习他人的经验和长处,向别人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丰富和提高自己思维层次的过程。特别是机关干部跟首长一起研究材料,还有参加会议记录,都是向首长们学习的好机会。每个首长都是一本教科书,他们的发言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经验和过人智慧,只要用心去学,善于消化吸收,都可以进入自己的大脑,用以丰富和提高自己的思维。三是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要经常回过头来检查反思一下自己,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要想让这个“失”失得少一点,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常自省,通过回头看更好地向前望,时间久了势必对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大有益处。
二、要努力追求和创造精品
精品是一种新的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追求精品既是一种责任心的表现,更是自我挑战,能够有效提高能力素质。机关干部一定要强化精品意识,努力追求和创造精品。
一要在保持高标准的工作姿态中出精品。高标准是个事业心问题,只要把本职工作当作事业干,把每天的工作当作事业干,把每件工作当作事业干,心中就会充满豪情和憧憬,干起工作来就会始终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工作质量就会高;高标准是一个工作习惯问题,平时习惯于应付差事,关键时候就很难顶上去,工作标准高、抓得细,就会出精品,以差不多的心态对待只能得到差得多的结果,这样永远也出不了精品;高标准也是一个人的品牌问题,领导交给的工作干不了或者干不好,就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就可能会砸了自己的牌子。
二要在干好繁重的工作中出精品。现在机关由于精简整编,人手越来越紧,而工作量却越来越大,节奏也越来越紧张,工作领域拓宽了,担负的任务更加繁重了,许多时候大项任务排着队,工作一件接着一件。繁忙的工作、紧张的节奏,是磨砺人的好时候,也是“出活”的好时机。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工作越不能乱了方寸;首长时间要求越急,心情越不能浮躁,越不能降低标准,否则只能是事与愿违、欲速而不达。特别是起草首长发言和讲话,不管受领任务时间多紧张,要求多高,都要坚持质量第一,把它当作“精神产品”去创造,做到精雕细刻、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干一项是一项,办一件是一件,确保高质量。
三要在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中出精品。机关干部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感到能力素质有提高的时候,往往就是工作由焦灼到突破的时候,往往就是自我加压取得新的成就的时候,也是出精品的时候。特别是写材料,就是要自己给自己上套,自己给自己过不去,想方设法、绞尽脑汁把老问题写新、把新问题写实,把领导强调的问题突出出来,把需要表达的思想更好地概括出来,甘愿在这个吃苦的过程中磨砺提高。只有把追求精品当成乐趣,勇于面对困难,坚持到底,就能不断实现突破和超越,收获更多的精品佳作。
四要在预有准备中出精品。实践证明,面对工作压力疲于应付只能更加疲惫,只有时时想在前、干在先,提前做好准备,才能自如地承受压力、多出精品,才能有效提高个人素质。要在思考上做好准备,对一个阶段的重大问题、首长思考的重点难点问题、单位建设的方向性问题、上级关注的问题等,要提前做些深入思考,切实把情况分析透、把措施想周全。要在学习上做好准备,坚持平时广泛学习,像传阅的各种简报、有价值的理论文章、经验材料等,在浏览之后,想一想将来有可能会在什么情况下用到,然后分类存放:坚持重要时期重点学习,比如今年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年份,就要重点地学习有关重要论述和报刊上的社论、评论、理论文章,认真进行精读深读,把握精神实质,提高思想层次;坚持重要资料反复研究,对带有全局性指导意义的材料和领导讲话,要反复学习研究,甚至对一些重要观点、重要精神、重要指示能够背记。要在资料上做好准备,对下一步要进行的工作尽可能早地做好资料的收集,提前进入情况,一旦展开这项工作,能够
准确把握上级意图,迅速作出反应,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三、要加强作风锤炼和养成
一个人的作风同他的思想品质是互相联系、互为表里的关系。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作风。机关工作的成效如何,与机关干部的作风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机关干部锤炼好的作风素养,起码要做到“四戒”。
一戒不诚实,始终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古代有一个叫包敏的县令,勤政清廉、为人诚实,深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一日,皇帝公开选相,条件是把皇帝事先准备好的花籽带回家栽培,来年谁种的花开得最好就选谁为相。期限一到,文武百官手捧盛开的鲜花上朝面君,而包敏却捧来一个空花盆。正当包敏请求皇帝对他给予重罚时,皇帝却把大印交给了他,原因是皇帝准备的花籽是用开水煮过的,根本就发不了芽。诚实无价,能够坚守诚实更是弥足珍贵。现在,机关干部中有一些不诚实的现象:有的不讲心里话,净讲一些“拜年话,,和吹捧的话;有的向领导反映情况、提供信息或汇报工作时,报喜不报忧;有的文过饰非,有了成绩归功于自己,有了错误则变着法诿过于别人,把责任推得一千二净。这些做法既不符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违背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仅败坏了机关风气,也损坏了领导机关的形象和威信,必须坚决摒弃。诚实为人、实事求是是机关干部必备的品质,机关干部处理任何工作,最重要的是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比如,起草文件,立论的依据和文件所引用的材料,务必认真核实,保证真实可靠,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胡乱编造;向领导反映情况,要出于公心、全面准确,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不能夸大或缩小,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也不能隐瞒情况;掌握和了解情况,要迈开双脚,到一线去,真正深入实际,认真倾听基层同志的意见和呼声,不能空穴来风、捕风捉影;给党委首长出主意、提建议,不能以个人感情和想象为出发点,不能出“馊主意”。
二戒浮躁之风,在脚踏实地中塑造形象。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试站官兵针对航天发射10多个阶段、100多个关节点,以及关键设备、关键程序、关键动作等,严格落实规章,官兵对测试厂房8000多个插头、火箭系统1100多个接口,逐一核查核对3遍以上,以科学高效的状态进行表格化、精密化整理,做到了不下错一个口令,不做错一个动作,不减少一个项目,不漏掉一个数据,不放过一个异常现象,不把一丝一毫问题带上天。正是这种脚踏实地、干锤百炼、精益求精的作风,才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现在,机关中一些同志或多或少地有一种浮躁之风,有的耐不住寂寞,交给一项任务,不愿动脑子做深入细致的思考研究,而是革草办完交差了事,总觉得上边有人把关;有的起草文电,懒得追求精品佳文,粗制滥造就出手,缺乏精雕细琢的精神;有的到基层调查研究,浮光掠影,跟在别人后头跑跑转转,缺乏深钻细研的精神;还有的总是坐不住,学不进去,缺乏潜心学点知识、提高素质的精神。这种浮躁现象,尽管表现在个别同志身上,但影响不好。工作上浮躁就会无所作为,学习上浮躁就会学无所成,办事上浮躁就会重速度轻效益。一个人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日积月累塑造出来的。作为一名机关干部,一定要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踏踏实实工作,专心致志地把每一项任务完成好,学习就要学出点成效,写材料要写出个样子来,办事情就要办扎实。
笔者认为,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方针,把促进人的发展放在首位,着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探索和创新,坚持为实务界和基层服务的方针;既要保持中国特色,又要借鉴国外优秀文化的成果;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现就会计文化建设目标中的几个核心的内容,以实务工作者的角度谈些个人的见解,并以此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坚持以人为本
这是因为“人”是会计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在会计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能把握住“会计人”思想观念的走向,就把握住了会计文化发展的走向。会计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是由文化的内涵所决定的。文化的内涵包括:理念、观念、信念、理想、认识、知识、习惯、道德……这些内涵都是以“人”的思想认识的形式来体现,脱离了人就失去思想认识的载体,会计文化就成了空中楼阁。人是会计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会计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这两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只讲根本目的,不讲根本动力,或者只讲根本动力,不讲根本目的,都不符合唯物史观(王友,2008)。
在会计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发挥会计人的创造性,尊重会计人的劳动成果;承认会计人对经济社会和市场稳定的贡献,赋予他们相应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才能充实会计文化的内容,增强会计文化的活力,推动会计文化的发展。
在会计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不能仅局限于会计人员,而应将“人本”的范围,延展至与会计科学和会计活动相关的所有方面。不仅应包括理论界、教育界、实务界的会计人,还应包括单位的负责人以及与社会经济活动有关的所有人。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会计,了解会计知识、会计法规和会计文化,扩大会计文化的社会影响,营造更加宽松的认识氛围,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会计文化和会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才能使所构建的会计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并充满活力,符合时代前进的方向,促进会计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坚持求真务实
这是坚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也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理所当然也是会计文化建设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才能确保所构建的会计文化有一个坚实的根基。
“求真”,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地探索和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务实”,就是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践、勇于实践。“求真”与“务实”的统一,是认识论的必然要求和本质体现。
在会计文化建设上的“求真”,还有另一层意义。那就是在会计的实际工作中,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维护社会正义,坚持真实地反映经济运行的客观面貌,不做假账;不为权势和经济利益所动,坚守底线不出卖原则,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不被动地虚构和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在会计文化建设上的“务实”,要求会计文化建设,坚持为基层服务,为实务界最广大的会计人员服务的方针。促使会计理论的研究及会计教育与会计实务的应用和融合,把研究和教育的成果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反映基层会计人的所思所想和需要,反映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营造一个积极务实的文化氛围。
三、坚持价值观
这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评价及看法,价值观反映一个人对是非判断的认知标准,通俗地讲是人对客观世界中真、善、美的判断标准。它表现在人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和价值的目标。它集中反映了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人的主观认知世界的指向和思维定势。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软实力,而人的价值观又是文化范畴中最深层和最核心的要素。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价值观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我们发展会计文化时,必须以会计人价值观的确立作为根本目标。
“核心价值观”是指导一个社会群体行为的共同准则,它反映一个社会群体追求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是社会群体的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理想,也是一个社会群体的行为指南。会计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是会计文化的核心,它集中反映了会计人的价值取向、职业理念、是非标准、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标准。会计人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诚信、奉公、守法、执著的理念;坚持维护社会正义、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职业操守,是会计人应有的品质,也是会计人的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会计文化的建设中,这些观念应该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
在会计文化建设中促进会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为破解会计信息“失真”的难题又找到了一个新的途径。以前对破解会计信息失真的着眼点,往往都集中在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检查、提高其违法成本、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都立足于“堵”,着眼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外因。在会计文化建设中我们应采取“堵疏结合”方针,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因上寻找出路。充分发挥会计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用疏导的办法化解难题。会计的核心价值观是以观念、信念、共同的目标、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角度,明辨事物的是非和行为的真善美,用潜移默化的方法感化人、引导人的行为。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氛围,促使会计主体和会计人,从内心敬畏法规的尊严,自觉地维护社会的正义,自觉地履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会计文化的发展战略和指导方针。其需要涵盖的内容很多,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设想。我们应该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动员各界同仁参加会计文化建设目标的大讨论,各抒己见,献计献策,为描绘会计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为总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九台市人民法院孙继龙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
××都说基层法院工作难,我觉得做为基层法院的研究室主任更难近十年的调研工作,我深深体会到,要做好法院研究室的工作就要有“四劲”的精神。
××学习上要有钻劲。研究室是审判业务综合部门,各项工作前期设计的任务都落在了研究室,具体体现在各种工作方案、计划、规划的起草工作,有的工作上级有文件可供参考,有的工作无任何参照文稿,这就需要调研人员有全新的思维,有改革的意识,有创新的精神。多年来,我为了使设计出的各种方案,计划或规划,既符合法院的工作实际,又能跟上改革的步伐,就不断刻苦学习,坚持学习法学基础理论和司法实践知识,学习最高院改革精神,学习法院管理理论。靠学习来独立思考,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开拓创新,使得起草的改革方案,能够统揽法院工作的全局,经实践检验,都是可行的。多年来认真研究审判方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多次起草审判方式改革方案,起草制定了《审判流程管理规则》、《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案件繁简分流规则》、《法律文书签发规则》等审判方式改革方面的规范文件,不仅促进了审判方式改革不断深入,而且促进了法院整体工作的发展。
××工作上要有实劲。调研人员在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针对审判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到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地方搞调研,在充分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司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最佳统一途径。为了解决法院“执行难”,我就不辞辛苦,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时间,随同执行人员下乡。在执行会战中,几次都是凌晨一点多钟,随执行人员深入到辖区,同执行人员一道现场执行,以便调查了解执行工作面临的困难,寻找解决执行难的对策。撰写了《涉及乡(镇)、村(街道)、企业案件执行难及对策的调查报告》,上报市委、市人大后,得到了上级机关领导对法院执行工作的高度重视,促使了上级机关领导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理解与关心,为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奠定了基础。
承担任务上要有韧劲。研究室工作职责是围绕对现行法律法规在法院贯彻执行情况和审判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为领导在审判工作方面的科学决策当好参谋。由于我院行政人员分工不够明确,再加之能承担文字材料的人不多,综合、文秘、信息、简报、案例、司法统计、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都在研究室,实际上就靠我和一个帮办人员支撑着,曾有一段时间就靠我一个人,加之宣传任务他由调研室负责沟通、协调,全院绝大多数行政文字材料都压在我一人身上,有时各分管院长汇报业务的材料也要由我起草,往往一件工作没有作完,就有好几件材料等着我去写,每天都在超负荷的工作。法院有些好心人曾劝我说,研究室工作又累、又苦、又清贫,让我找领导换个地方。我也未偿不想换个岗位,好好学点业务,有时也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尽管如此,靠着韧劲一干就是十年。
事业上要有苦劲。多年来,休假的概念对基层院研究室主任来讲是模糊的。由于法院特殊的工作,研究室特殊的岗位,决定了越是节假日,越难有轻松的时候。法院工作规律是每逢节假日过后,特别是春节、元旦、五一、十一之后,都要开大会,在节假日就得给领导准备会议材料,而且从来没有一次误过事。熟话说,台上几分钟,台下几天功。为了领导能在台上讲好那几分钟,这些年也不知熬了多少个通宵,有多少夜晚是在“爬格子”中渡过的。在办公室里,饿了就泡一碗方便面,困了就盖大衣在沙发上睡一觉,做研究室主任就得能耐得住清贫和寂寞,吃得下苦头。
做研究室主任的工作,尽管饱偿了苦辣酸甜,有得有失,但当想起收获,还是能安慰自己的。
调研工作提高了自我素质。近十年的调研工作,为领导起草各类材料,首要的要求就是要有一定的政治高度,符合审判规律,顺应时代的要求。我不是天才,头脑中也没有,调研工作迫使我利用一切时间学习政治理论、先进司法理念、审判管理知识和审判实践,这就使我的头脑逐步得到了充实,使自身的素质逐步与时代的要求相接近。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调研工作培养了我的服务意识。近十年来,除完成调研本职工作之外,应领导部署或同志们所求,还完成了部分宣传、创建、队伍建设材料乃至业务庭室和个人的经验材料。我知道这些调研职责之外的工作就是奉献,经验别人介绍了,荣誉别人得了,奖杯别人捧了。尽管如此,当我看到别人在台上赢得了掌声,我就觉得几个晚上的夜没有白熬;当我看到了法院赢得了荣誉,无论领导是否认为有我的一份付出,我都觉得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淡泊名利,甘于奉献,默默无闻的服务意识,我想这种意识正是一名法官所需要的。
调研工作积累了管理经验。从年开始的庭审方式改革到目前以流程管理为中心的审判机制改革,指导这些改革的规范性文件或规则,是我集中了党组领导的智慧,借鉴了外地法院的经验,在结合本院实际,有所创新的基础上完成的。这就使我对审判业务宏观管理形成了思路,对审判工作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找到了重点难点,这就为我今后工作奠定了基础。
××自我介绍:
关键词:哲学;唯物辩证法;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实践
哲学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有形式,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意识的概括和总结,对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启发、引导和指示的作用。马克思强调哲学思想应源于生产实践,指导生产实践,从而成为实践的哲学。而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更为人性、合理、科学和系统的设计方法,使之适应时展需要,从本质上去实现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设计理念。哲学思想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对立与统一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构成本质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体系中,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和统一,不断解决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将其应用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能有效的解决公共空间的功能性与视觉艺术性之间的矛盾,公共空间规划与旧有布局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时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以及地区性与城市发展的开放性之间的矛盾等问题。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所包涵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内在功能和外在形式、形式法则中的构成安排等内容,都体现了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设计师需要做的就是从这些对立的差异面中寻找它们的联系,去利用和化解矛盾,使之从对立走向统一,达到“和”的境界。
一方面,一切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功能与形式上的设计法则是普遍原理,而每个具体的设计实践又都具有各自的特殊性,设计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不同的环境与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构思和规划。
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为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统一。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中抓住重心,规划时主次明确,层次清晰。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所包含的信息往往是多元的、复杂的,多元的信息要围绕着主导信息有序地排列组合,否则必会导致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主题传达的模糊。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
唯物辩证法强调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现象都不能孤立存在,要求用联系、全面的观点观察、分析、处理问题。在中国,设计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设计中得到广泛体现,其设计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涉及到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随着网络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设计师不能仅仅局限在设计的某个局部看问题,而应将设计看作人与世界建立起来的某种关系而对其进行整体上的思想把握。设计是在使用目的与外观表现的统一中取得自身的审美价值的。
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构成形式上来分析,空间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设计师应从设计作品的内部与外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诸种联系中综合地把握设计对象,以实现公共空间的和谐统一。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关键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客观活动,只有我们正确的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才能够真正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人们对于自用空间的拥有和使用体验,逐渐形成成熟的空间意识,他们必定会更加关心涉及到自身体验感受的公共空间的设计工作,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合理建议,这些都是实践和使用经验的总结。公共空间设计应该更加重视人们实际使用,将民众意向和专家意见结合,充分考虑国内外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设计经验,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作为指导,进行经济合理、带有前瞻预见的创造性设计。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进行公共空间设计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可以调动广大市民的参与社会公共空间设计的积极性,体现出城市中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创造出能够体现出地域特点的,更具人文气息的公共空间。其次,可以减少设计规划失误,集思广益,综合多方面意见让设计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可以使各参与方有合理的途径交换意见,避免设计形式化、程式化。
四、发展的观点是进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规划目标
《周易》和现代物理学都把变化看成自然界最本质的现象。《周易》的“易”字,其基本含义就是运动,而且是发展的运动。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运动本身就是动态联系,联系和相互作用又是运动的原因,创造和创新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本源动力。现代设计的目的是要不断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因而设计形态的发展也是没有止境的。
同时,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综合性,需要设计师拥有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任何单一的思维方式都不能解决设计问题,设计思维要求理性和感性、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等辩证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总结起来就是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指导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一方面,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一定要从一个长期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既要考虑城市经济发展、面积扩张、人口增长、功能需求的复合性、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等客观情况的发展,又要考虑传统文化的延续、民俗的传承和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的变化等意识形态的发展。
另一方面,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认识和把握“度”(适当的比例、关系、结构)的范畴也是非常重要的。儒家思想的“中庸”反对“过”或“不及”,“过犹不及”即“中庸”之道的真谛。道家的阴阳转换、物极必反规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实际上也就是强调发展的适度与合理,应用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可以具体理解为功能种类的适度,规模大小的适宜,形式的变化和冲突适于大众的审美认同等,要求设计符合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综上所述,哲学的基本特点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主动地把握事物的变化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城市公共空间要求设计不仅要进行充分的实地勘察、调研和分析等实质性工作,还应遵循客观规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最重要的是处理好人与城市其他元素的融合,既要充分的满足它的功能需求,又要注重城市已有的基本格局、文化传承和未来发展的能动性,还要体现城市的性格和形象,符合公众的审美认同,以实现人与空间环境、物质与意识的完美和谐为最终的设计追求。
参考文献
[1]吕国欣.哲学原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2]聂锦芳.哲学原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3]吕红.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4.
[4]田银生,刘韶军.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5]钱达.浅论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硕士学位论文).江苏科技学院,2006.
[6]刘志国.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硕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6.
[7]李志中.谈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现存的问题及对策.山西建筑,2003,29(11).
[8]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9]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为了解北京基础教育“深综改”的价值取向、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本刊记者对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奕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李奕主任指出,学生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最终体验者和消费者,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要取得成效,必须将“以学生为本”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感。同时强调,把学生放在改革的中心,就是教育工作的群众路线,就是讲政治。
:2015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到2020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北京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词是什么?
:从北京这一轮改革来讲,我们深层次的思考是教育质量观。教育质量观在指向上,最终要聚焦于学生的实际获得。校长、教师以及政府部门的工作如果没有落在学生的实际获得上,那么,这个教育质量观是有问题的。因此,北京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词是实际获得。
群众路线的本质是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获得,2015年在新年贺词中指出,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基础教育领域的群众路线,就是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在考试招生、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学校治理等方面都要有变化。考试评价坚持群众路线的最明显标志,就是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考试招生让学生自主选科,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优势参与竞争。比如浙江、上海的高考改革,取消文理科,学校选两科,高校选一科①,虽然难度大,但是,这把学生放在了教育的正中央,让孩子用优势参与竞争,而不是绑在政府规定好、专家论证好的文综、理综上。
北京在落实考试评价方案改革上,没从高考方案入手,而是从中考入手。2014年以来,北京市整体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形成了一个以中高考考试改革和招生录取改革为龙头的环环相扣的改革链条。从2015年到2016年,新的考试方案带来新的变化:科目可以选择、赋分可选择、考题可以选择、答案具有开放性。最显著的是语文作文,比如今年高考作文有“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神奇的书签”两个题目可以选择,一个是议论文,一个是记叙文。两个文体离散度很大,这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学生。在这样的高考题当中,不同类型的孩子找到了自己展示的空间,真的让高考(决定学生12年基础教育知识、能力、方法积累运用的两个半小时)变成可选择、可发展的考试方式。我们看到不同类型的孩子,在两个题目中都有不同的表现,两种文体都可以出现满分作文。这样的大思路同样体现了群众路线,把学生放在正中央,让学生根据能力倾向爱好来选择。从考试评价到课程设置,基础的服务是支持学生成长的,而不是评判学生的弱项。
2015年,北京市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实际发生向实际获得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20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得到同等发展的机会,是后均衡发展时期的重要目标。我们认为,前均衡发展时期,包括教育部进行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验收,还都是以差异系数为基本标准来检测实际发生的。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是让不同类型的孩子,包括拔尖优秀人才、普通孩子和特殊群体的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公平的增长和同等的发展机会,这才是真正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群众路线。我们所说的实际获得,是每一个孩子的实际获得,是每一个类型孩子的实际获得;所谓优质,是对每一个孩子的优质,而不是对政府、对专家的优质。
:教育公平无疑是均衡发展的一个关键词,“择校”“共建生”等热词被“信息采集”“学区制”“九年一贯制”等新词所取代。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情况下,北京市如何解决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让老百姓切实感受改革的成果?
:北京这一轮落实十提出的学区制管理,其实根本用意不在于缓解择校矛盾,而是要形成一种新的供给方式,这种供给方式也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实际获得。一方面,以“学区制下的区域教育供给”替代和优化过去的“单一学校教育供给”。比方说,以前我是某所学校的孩子,这所学校是我的供给方,现在这所学校是在一个学区内,区域教育供给替代了单体学校供给;另一方面,“9年、12年一贯制”“普及高中教育”替代和优化了“对学生分段加工、层层选拔”。“一贯制”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持续的、稳定的、链条式的供给。对学生而言,真正的教育应是连续、稳定、可靠的,而不是一段一段割裂开的。与此相配套的措施是,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之间实行“锁区”,互不招生。锁区是为了进一步巩固“一贯制”,引导学生在本地完成9年、12年的消费。
学生的兴趣和素养积累是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的,甚至是从一年级开始的。因此,义务教育阶段要致力于保护学生的个性、爱好和特长,这个阶段学生的培养质量高,高中的改革和质量就水到渠成。基础教育阶段,要着重保护和培养孩子的探究欲望、质疑精神和批判能力,我们的真正着力点是在9年,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通过学区制和一贯制的改革调整教育供给,落脚在学生的实际获得。
那么,有人会问,在人大附中、中关村中学和在蓝靛厂中学,学生的实际获得没有差别吗?我们现在比较的不是单体学校之间的差异了,因为我们实行的是学区供给。海淀区和东城区现在学区供给的课程越来越多,学区供给优于单体学校供给,也顺带化解学校之间的不均衡。“9年、12年一贯制和普及高中教育”替代和优化了“对学生分段加工、层层选拔”,这是对学生兴趣爱好的最大保护。这种“一贯制”可以是学区间的“一贯制”,也可以是校际之间的“一
贯制”。
:当前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供给侧改革是关键。北京市在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方面有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北京市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2015年底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大行其道是在2016年初。教育的供给侧,是源于消费,是源于消费需求。教育里有很多低端的产能,需要腾笼换鸟。2014年、2015年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根据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学生成长的需求,调整基础教育领域服务的供给。这里的调整包括供给结构和供给端的质量。
一方面是结构调整,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的新供给侧结构。具体表现在用“学区制下的区域教育供给”替代和优化“单一学校教育供给”,用“9年、12年一贯制和普及高中教育”替代和优化“对学生分段加工层层选拔”,用“考试科目自主选择”替代和优化“文理分科统一科目的考试”等一系列改革着力点上。
另一方面是供给端的转型升级,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能力,使其更贴近学生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做到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对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具体落实在对教育领域原有供给、服务的改造和转型上,体现在培养方式、学段衔接、课程设置、考试评价等诸多领域。
在供给端的质量上,我们提倡“玩”“慢”“宽”“活”,即学前“玩”、小学“慢”、初中“宽”、高中“活”。这既是消费状态,也是供给节奏。我们以前的节奏不是这样,以前是往前赶,超学现象严重,而我们的供给也在支持这种超前。现在,我们努力去掉一些过剩的产能,为新的产能提供空间。比如英语,从2014年至今,英语考试的阅读、作文都与传统文化相关,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用英语介绍一个你喜欢的历史人物。英语与历史、语文等学科的边界被打破了,试题体现了教育的导向,也体现出消费和供给之间的关系。英语学科的供给应该回归英语学习的价值,应该基于学生的母语背景和中国孩子学英语的方向。再比如数学,有人说试题难度下降了,其实不然。我们让学生解释北京市的阶梯水价、介绍北京地铁票价的分段计价、考察阅兵中的大数据,目的在于让学有用的数学,题目本身不难,难的是把学过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中考、高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要成为服务于学生12年成长的平台,甚至是“助推器”。
: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对干部和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更高
要求?
:供给侧改革,从政府到区县到学校到教师,都存在结构调整的问题,挑战最大的、需要自我超越和调整的是干部和教师。从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到“两学一做”,重心越来越下降,对于每一位在岗在编的校长和教师来说,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其实才刚刚开始,真正的转变作风从现在才开始。
教师如果一味制造低效的课堂、无用的作业、多余的考试,浪费的是学生的生命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精力,这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给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很大。因此,教师必须转型升级,腾笼换鸟。围绕孩子的成长需求,主动贴近国家、中央和地方改革的措施,领会国家教育改革的精神,理解透北京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与设计。
回到群众路线和十之后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样的人。这里涉及人才体制机制管理问题,释放人才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是一脉相承的。中小学释放的活力就是批判性思维、独立意识和探究欲望。本科生的创新意识不是单靠大学的几门创新课程就能培养起来的,而是要靠义务教育阶段和基础教育阶段9到12年的积累。国家的政策是连贯的,需要各个阶段的教师共同努力,
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有一些牺牲。
比如说,以往我们的教师都是擅长加工的,但不擅长发现和保护。教师习惯面向课标、面向考纲进行教学,更多的是在意分数,而不在意人。但是,按照现在的考试方式,如果想让学生得高分的话,教师就必须特别在意每一个孩子,发现每个孩子的优势所在。教师应该是教人的,而不是教分的。真正的名师名校长,要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出有优势、有特色、身心健康的人才。分类加工正是这一轮考试评价改革要求的核心能力,让学生自主选科,考察的不是学校的优势学科,而是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学科。这对干部教师的挑战是特别大的,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
另外,对教师和校长的重要变化就是自我的成长方式,包括教师继续教育方式和自我成长方式的变革。2015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次的职称改革有两个显著的变化,一个是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中小学教师也可以评正高级了,这实际上是配套9年、12年的“一贯制”。再一个是取消英语、计算机,这是典型的去产能,以前许多教师都是因为英语、计算机不过关评不了职称,但其实这两项技能并没有那么重要。去掉低效产能之后,加进来新的产能是什么呢?说课讲课、面试答辩。可见,教师职称改革呼唤的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教师成长的供给侧结构也要开放。北京从今年开始,教师培训实行线上自主选择、线下自主执行,不再是办班请专家做培训,而是让教师自己选择骨干教师的实时公开课。政府的采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先服务,后付费。下一步,我们会把培训向社会开放,体制外的优质资源,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政府在教育供给侧改革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什么作用?
论文摘要:言必信,诺必诚。高校诚信教育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人手,从干部师生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抓起。要在校园内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气和强有力的舆论氛围,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意义,深刻领会诚信教育要求。诚实守信,重在实践,贵在积累。
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诚信既是一种义务,也是对自己每一项行为的承诺,更是对社会关注的回报。高校作为育人的重要阵地,加强对干部师生的诚信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意义
高校是实施诚信教育的主要场所,而且涉及千家万户。学校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应把诚信教育变成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全方位的工作中。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乃至大学生一生的成长。其身正,不令而行。学校开展诚信教育,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必须首先要有诚信的德行。他们的榜样和示范是引领大学生走进诚信道德大厦的路标。他们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不论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还是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都应当忠于职守,热爱本职,认真负责,老老实实,决不能敷衍失职,虚华浮夸,弄虚作假,得过且过。诚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高尚人格。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人格魅力是教育者不可或缺的素质。只有这样,才不会失信于大学生,才能在大学生心目中形成榜样人格。因为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主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的教育资源。每一个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决不能为了追逐名利而弄虚作假,而应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来教育大学生,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来感召大学生,以诚信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来启迪大学生,通过潜移默化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培养一批又-#tt具有诚信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的以身作则,身教比言传更为重要,身教重于言传,身教高于言传。
大学生在高校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懂得怎样做人,提高自身素质。《论语·子路》中强调,言必行,行必果,即讲话一定要有信用、不食言,行动一定要善始善终、践行诺言。许多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讲起来头头是道,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是另外一种状况。因此,在大学生中加强诚信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加强诚信教育,首先是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学校教育在努力增长他们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立身处世态度。讲诚信是人的一种道德品质,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塑造完美人格乃至成就一番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有了诚信,就能科学地对待自己和一切客观事物,成为一切力量之所在,对于他们人格的健全与升华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是有利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在历史与现实中,人们总是把诚信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与评价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在社会交往中,如果一个人缺乏应有的诚信品德,不讲信誉,也就意味着背离了做人的道德标准,也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人生价值也不可能真正得到实现。学校教育更应该对大学生进行诚信品德的教育,使他们懂得怎样做人,提高自身素质,明确诚信是大学生成人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第三是有利于满足大学生讲求个人信用的需要。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例如大学生向银行贷款是为了完成学业的需要,是保证学习生活的需要。道德需要是建筑在高度自觉的、完全自律的、依靠内心信念来满足的一种需要,也是为他人着想、为社会着想、认真履行合同的义务和责任来体现的一种需要,这正是我们在大学生中值得提倡的一种信用的需要。
二、深刻领会诚信教育要求
首先,各级领导于部要讲诚信,要做出表率,做事要做实,不要务虚名。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一言一行与社会诚信紧密相连,一定要提高素质、转变作风、改进工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要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真正落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把师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勤政为民,多为师生办好事、办实事、办得人心的事,为师生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坚决克服形式主义、。要使领导干部真正做到讲诚信,关键要在各级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和考核等环节上,把诚信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从制度上保证真正能发现和使用那些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政绩突出而不事张扬的人,认识和淘汰那些投机取巧、沽名钓誉、弄虚作假的人,真正做到绝不能让投机取巧、夸夸其谈的人如愿以偿,也绝不能让勤勤恳恳、踏实工作的人吃亏。
其次,广大教职工要讲诚信,要遵纪守法,廉洁从教,敬业爱生,教人求真,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教职工要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高尚的诚信人格魅力影响大学生,感染大学生,率先垂范,做好表率。教职工应当是诚信的典范,他们的工作以育人为本,而育人之本就是诚信。我们常说的为人师表,这不只是赞扬教职工,更是给教职工的一种责任,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责任。教职工必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大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只有这样,才不会失信于大学生,才能在大学生心目中形成榜样人格。教育大学生诚信是关系其健康成长的一辈子的大事,更是关系到能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促进社会进步、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使教职工真正做到讲诚信,关键要把诚信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认真制定《教职工行为准则》和《教师师德规范》,把教职工的诚信建设情况作为考核聘任、评优奖励、评聘晋级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
再次,大学生要讲诚信,要尊敬师长,遵章守纪,诚实学习,诚实做事,自尊自律,学做真人。树立较高的诚信意识,这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诚信是大学生成就事业的立身之本,也是其造福社会的一个基本前提。在校期间给大学生打下良好的诚信根基,不仅可以使之受益终身,更是我们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使大学生真正做到讲诚信,关键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表现出来的诚信问题,实际上是与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教育。
三、认真贯彻诚信教育原则
学校在开展诚信教育中,要认真领会以下原则:一是学校要把生动活泼的诚信教育活动与扎扎实实的日常工作相结合。要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和载体,努力营造出浓郁的活动氛围,才能对师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同时,活动的开展又要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要力求诚信教育活动的可持续性、渐进性和实效性。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既切实地提高师生的诚信素质,又能使学校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是要把诚信教育与基础道德教育相结合。要把诚信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为人民服务的教育结合起来,努力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三是要把诚信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和特色活动相结合。结合学校方方面面工作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形成诚信教育的特色和经验。四是要把学校教育和社区、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校内,还要通过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形式,与社会道德环境建设、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努力扩大诚信教育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力,提高诚信教育的整体效益。
四、切实把握诚信教育方法
第一,要营造舆论氛围。学校要大张旗鼓、广泛深入地对师生进行诚实守信、践诺守约的思想教育。要结合学校和师生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加强师生的诚信教育。例如,张贴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宣传诚信美德的故事,在学习上经常注意表扬那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平时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的学生,在评三好学生等问题上让老实人不吃亏等,引导大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形成讲诚信者人人夸、不讲诚信者遭鄙视的校园道德风尚,使大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以陶冶,诚信品质得到升华。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下,我们的学校教育就会更有实效,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就能得到更好的确立和巩固。
第二,要加强环境建设。一是要把诚和信作为学校行为的基本准则,规范学校管理部门自身的活动,特别是直接与大学生相关的工作绝对不能作假,对大学生的承诺要真正兑现,这是引导大学生诚实做人的基础。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学校就必须给大学生一种诚实待人的印象,除了规定的收费(例如物价部门核准的学费、住宿费等)要如实向学生公布外,其他的收费(例如体检费、军训费等)也应有规范明确的费用标准,学校在招生简章中的承诺一定要能够真正兑现。二是要注意解决教书育人环节中的具体问题。对于大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和要求,例如教学检查中大学生希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愿望,学校不能抱着敷衍的态度,而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改进。否则,就会失信于大学生。总之,要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从一点一滴做起,优化大学生成人成才的育人环境。
第三,要提供制度保障。学校在办学理念上要牢牢坚持诚信原则,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大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力度,在师德教育中要强化诚信的育人品格。要建立健全评优公示制度、奖项申报制度以及加强学术活动的舆论监督和建立举报奖励制度等,使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与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师生形成良好的诚信观念和学术道德。例如,在学校奖助贷补减等工作中,一律实行公示制度。学校可以实行个人发展综合考评制度,每年对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把考察大学生的诚实信用等资质作为其中重要指标。例如,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如实记载大学生诚信情况和诚信素质的发展情况。在大学生综合测评和各种评优中,要把诚信建设情况作为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同时,辅以污点消除制度,对大学生偶尔犯的小错误,可以将功补过,并在档案上消除,以体现学校管理上的人文关怀和宽容精神。
第四,要依靠思想教育。诚信教育应该纳入学校日常教育体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去小恶而从善,积小善成大德,这是提高公民诚信水平的必由之路。要努力建设一个从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全体教职工到每一名大学生都讲诚信的环境,首先要从领导干部、教职工做起,不因各种干扰因素而破坏规则,以制度而非会议决定有关工作,以制度化取代随意性。对大学生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从思想政治课到各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都要加强诚信教育。同时,通过各种方式,用社会上的一些失信败德现象及其造成的危害教育大学生,使大学生认识到诚信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本,信任透支总是要偿还的。这种偿还不仅包括道义上的深刻谴责,而且包括法律上的制裁。超级秘书网
所谓心得就是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亦可以称作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一种日常应用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一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比较简单。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出参观学习心得范文2020精选,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外出参观学习心得范文2020精选120_年10月20日上午,我们学校14名教师在李校长的带领下,有幸赴_县的一校和二校参观学习,初到一校和二校,首先整洁干净漂亮的校园映入我们的眼帘,这儿的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自然,富有生机。短短一上午的学习,让我们收益匪浅。
通过参观_县一校和二校,所见之处,所看之物都让所有人都感到耳目一新,从不同的方面得到很多收获。我们近距离地感受着教育理念的浓厚氛围,了解着学校管理、教学研究、新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成效与做法,虽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走过,但在感受和品味的过程中,感慨颇深,收获很大,受益匪浅。
文化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环境,是一种影响。校园文化建设是一块会说话的宣传牌。文化立校———扮靓自己,让人通过一眼认出文化立校。在汾西一校,我深深感受到这里追求和彰显的校园文化体系包括了静态文化、动态文化、教师追求和学生影响等多个层面,它涵盖着以校风校训为载体的浓郁积极的校园静态文化,涵盖着以学生活动为载体的生机勃勃的校园动态文化,同时包含着以教学方式、管理方式、评价方式、运行制度等为载体的教师层面的校园管理文化,和让学生能时时处处浸染其中,直接以学生为对象的校园育人文化。
参观学习后,我实实在在感觉到,这些学校把学校管理的很好,可以说达到了极致。我们通过与学校领导的交谈,把握清晰的学校办学思路(包括不同时期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规划,行动思路等),另外包括学校的办学条件、人文历史、社会背景、发展现状、人际关系,师资水平、学生特点等方面的情况。两所学校对教师的基本功抓的很扎实,通过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简笔画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的训练,使全体教师的基本功都能扎实。
第二方面感受学校的文化氛围,大到学校环境、教学大楼的设计,小到班级文化,细到一面墙、一个角的设计都尽力解读出文化的渗透程度。学校文化是于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因此对课程构建、学校管理、名言警句、教师言谈以及校训、校歌、校徽、校旗等也都细细感悟,从而全面理解学校文化途径,感受文化力量。观察学校所有成员的行动模式,学校文化应该深深印在每个成员的心中,体现在学校的每个成员对每一个行动的自觉意识和独特的认识中,并表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言行中,因此注意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个要求,每一项制度的落实进行认真的观察,从而感受学校文化视野中的行动质量,真正领悟文化。
在汾西一校主要参观了学校的档案室,从中看出学校的档案管理很规范,很细致,教师基本功展示笔记中,如果不细看,你不会知道就是用黑笔手工写出来的,非常协调;学校尤其在校本课程方面做的很细致,一点一滴,所见每一物都可以看出他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精细化管理。学习中我强烈感觉一校是用牛校长的人格魅力和精干的领导班子来饯行办学理念的。
这次学习真是不虚此行,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先进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成功学校的内在动力和源泉。这里的教师爱岗敬业,团结一致,才使这所学校充满生机。长期以来,他们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了领导老师们的共同努力,才塑造了一个优秀的学校。这让我再一次想起一句话“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完美的团队,
外出参观学习心得范文2020精选2我很荣幸来到_省_医院耳鼻喉科参观学习。通过这为期一天的学习,我觉得我此行收获很大。
对我感触最深的是_省_医院的层级管理,就像一个金字塔,层层向下递增。在病房管理中处于金字塔尖的是护士长,然后是四个护理组长,最后是护理组长下面的责任护士。除了完成本职护理工作以外,各位护士还负责相应的护理工作的检查如消毒隔离、急救车等。护理组长负责检查相应责任护士各项护理工作完成情况,对各位护士起到直接管理的作用。而护士长通过管理护理组长及抽查进行宏观管理。层级管理可以使护士人尽其才,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和岗位价值,激发了护士的进取心和成就感,有利于实习护土完成由院校教育向临床实践的过渡,使年资相对较高的护土快速成长,刚毕业的护士夯实专业基础,确保护理质量,使护理管理进一步满足病人对护理服务需求,护士成长与专业发展需求。医护配合与医疗安全需求,促进团队协作,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目标。
其次是_省_医院的“五常法”。在_省_医院耳鼻喉科,“五常法”的落实达到一种完美境界。在耳鼻喉科,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个格子盒和抽屉。每个格子盒和抽屉都有相应的标签纸,各种物品的摆放一目了然。不管是治疗室还是护理站,任何物品及资料都定位放置,摆放得整整整齐齐。并且,“五常法”有相应的护士及护理组长负责管理,各位护士严格执行。“五常法”应用于医疗护理工作,有效的提高了医疗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起到了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改善形象,提高竞争力的效果。也增加员工的自信心和患者的信任感。_省_医院是中国境内开展“五常法”最早的医院之一,的确很值得我们的学习和借鉴。
在耳鼻喉科,她们的健康宣教方面做得挺好的。在每一个病房,都放置了一本健康宣教资料。充分介绍了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病人入院后,在病房无聊的时候就可以看看与自己相关疾病的知识,既可以打发无聊的时间,又多了一个获得与自己疾病相关知识的机会。再加上护士的健康宣教,可以增强患者的健康行为,从而促使患者疾病的康复。出院宣教方面,她们科室分病种制定了的出院指导方面的健康宣教单,每个病人出院时,责任护士在进行相应的出院指导后会根据患者的疾病发放相应的健康宣教单。这样可以加强患者对出院后注意事项等知识的掌握。可以促使患者出院后采取健康行为,促使疾病的恢复。
在_省_医院参观学习,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天,但我觉得此行收获还是挺大的。在护理部的安排下,第一次有机会去其它三甲医院参观学习,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其它医院的护理工作。在护理工作方面,不同的医院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可以学习它们有的而我们没有的、好的方面的护理工作方法。参观学习,是医院与医院之间相互学习、互通有无的有效方法。希望以后护理部可能安排更多的参观学习的机会!
外出参观学习心得范文2020精选3一睹名师风采,走进名师课堂,现场观摩学习,聆听大师教诲,是每个新老师的心愿。20_年9月22日,我校16名年轻教师在刘主任的带领下,有幸到有名的乌鲁木齐实验小学进行了为期3天的观摩学习活动。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知能亲自到有名的学校去体会,去学习,应该是值得高兴和珍惜的事情。经过这短短几天的学习,应该说我是感触颇深,受益非浅。现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总结。
一、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
一走进校园,我们就被学校别致的环境所吸引,校园里新潮的迷你桌球、足球,独具匠心的生态园,得体醒目的运动器材室标语“自取、自放、自护”,贴有实验之星的笑脸墙,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却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被熏陶。教学楼里心理咨询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实验室等,设施齐全,条件优越。可给我感触最深的不是美丽的校园、现代化的设施和它这几年来所取得的骄人的教学成绩和各级各类荣誉。而是这里的领导、教师和学生身上所具有的一种精神和责任感,以及他们不求时尚但求高效的教育教学工作方式。
二、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
第一,独特的双语教学模式。英语是乌鲁木齐实验小学的特色,实验小学的年轻教师在上课时都会把英语贯穿在课堂内。语文、数学课上的评价性的语言会用英语,科学、音乐等课几乎是英语授课,学生也以简单的英语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水平,也能通过喜欢的课增加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第二,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力求让学生主动地学,课堂气氛活跃。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讲的非常少,大部分知识都是学生自己提出疑问,然后小组合作解决,老师在其中起一个引导、组织的作用。在陈博韬老师的数学公开课上,就有这样一个现象。老师只是让找桌面上的平行与垂直,同学们的思维特别活跃,就连桌腿之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都找到了。在科学课上,学生们用自己动手制作指南针在户外玩定向越野游戏,学生在这种自由的学习氛围中轻松学习。不管是在罗发君老师的公开课上还是在其他各科老师的常态课上,合作学习都是重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最后也以小组的方式一起回答问题。
第三,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乌鲁木齐实验小学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一进班级你就会看到由校长亲自设计的坐姿矫正仪,顾名思义它是用来纠正学生上课时的坐姿。有了这样的神器还不够,教师也会在上课过程中随时强调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不仅如此,实验小学还很注重学习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养成。学生都有一个作业记录本,他们每天都会把各科作业记录在本子上,本子内容有各科作业、日积月累、家长听写等。家长也会在这个本子上和老师交流学生的情况。注重习惯的养成还体现在他们的路队上,课间做操,他们不像我们学校按班级从教学楼里出来,但神奇的是队伍都能自觉按两队排好。习惯的养成常常在这样的细小之处得以体现。
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小学没有主课副课的说法,他们很重视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在教学楼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学生自己动手做的作品,有各种类型的航模、造型独特的陶瓷作品等等。科学课也不再是局限于教室,而是在校园里自己去发现、体会、学习。中国式教育缺少的就是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我觉得这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
第五,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楼的地下室,应该是学生最喜欢去的地方了,因为那里是他们兴趣班的根据地。每天学校都会有各种兴趣班供孩子们选择,那里设备齐全,有电钢室、唱游室、美术室、陶艺室……真真正正的做到了让孩子们学有所长。而且未来学校还会对兴趣班实行学分制,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爱好特长。
三、文明健康勤奋刻苦的学生
乌鲁木齐实验小学的学生个个阳光开朗,文明礼貌,勤奋好学,表现欲和表现能力极强,视野开阔,知识面广。在以“大容量、快节奏”为特点的课堂里,所有学生端坐静听,思维活跃,精力集中,课堂纪律相当好,学生的学习毅力非常强,从一大早起床便开始一天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活动,他们都是个个精力充沛,认真投入,你根本就看不到有上课睡觉或是做别的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的学生。令我很奇怪的是教师无论布置多少作业,他们似乎从来都不会抱怨一声,而且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将它完成,不能按时完成的也只有个别,而这个别学困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也能很快地补上。在这里,我第一次发现当教师虽然很辛苦却是这么快乐的事情,因为教学不再是“一厢情愿”的事,而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努力的行为。我深刻体会到这样的教学生活才是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从最终而言,并不取决于教师“教得怎样”,而是学生“学得怎样”!
这儿的学生不仅学习好,礼貌大方,其他行为习惯更好。在课间操和上下课路队都是高年级学生管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个个都像个小老师,做起事来认真负责。各年级各班的卫生、跑操等评比也都是学生会在负责,老师只起一个监督的作用。而且校园内树木郁郁葱葱,路面整洁,偌大的校园看不到任何的杂物和垃圾。总之,为了共同的目标,在这里,所有的人,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辛苦而快乐地忙着自己份内的事,没有太多的抱怨!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
总之,这次外出学习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教育需要一种可贵的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就是不平凡。虽然这次外出学习结束了,但人的学习是无止境的。我将继续努力地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将学习所得用以教学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书育人的水平。
外出参观学习心得范文2020精选48月26日至30日我随局考察团到达_、_、_、_等地有代表性的民政局、街道办事处、社区和新农村等地,透过听讲座、实地参观、交流座谈等形式,学习考察了他们在民政综合工作、街道社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老年公寓、社会福利院、殡仪馆、基层政权建设和婚姻登记工作等方面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充分感受了苏浙沿海地区的经济之发达、人气之旺盛、活力之强劲和城市化水平之高,其先进的人文理念、高速的经济发展、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人际交往给我留了很深的印象和启示。
透过考察学习,我认为学习苏浙等地的先进经验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思想路线,做到一以贯之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地调整思路,科学正确地走出一条适合县情特色的发展路子。
透过参观学习,我们下一步要大力倡导全局干部职工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和率先改革、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率先富民的精神,多在主观上找差距,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在困境中找出路,在挑战中抓机遇,脚踏实地,艰苦创业。
透过这次为期五天的考察学习,使我个人的思想认识经历了一次全面洗礼,倍感我们本地与苏浙一带存在的巨大差距,深感压力之大。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正视差距,变压力为动力,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理论素养与工作水平,为实现邹平民政的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外出参观学习心得范文2020精选5在医院的安排下,昨天我们对县内十家兄弟医院进行了参观学习,虽然时间很短,但却收获颇丰。
总体说来,每家医院都有自己的特点也包括我们自己的医院,比如说医院建设、精神风貌、医院文化、规范化管理、合理工作流程等都给人印象深刻。现结合各卫生院实地情况,谈一下在参观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医院建设方面:印象最深的就是_镇卫生院,虽说仅是一所乡镇卫生院,但一踏入院门给人的感觉却非同寻常,无论是外部设计还是内部科室设置,让人感到比县级医院都要好,这不仅是外表,也是一种积淀,让人感到非常舒心。
二、精神风貌方面:印象最深的是_医院,从公示栏中发现_医院职工的工资与我们相差无几,但从职工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精神面貌却是我们所不及的,出于工作需要,我专门看了_医院的公共卫生科,已进入公共卫生工作区,他们的硬件设施、规范化建设确实比我们要强,除此之外,无论是科室人员着装打扮,还是科室内的工作氛围,都让人感到非同一般。
三、医院文化方面:印象最深的是_x医院,医院不算大,却让人惊喜不断,医院接待室宽敞明亮,实事求是的讲,不管以医院发展的怎样,一个医院的文化首先是从待人接物体现出来的,更让人欣喜的是医院设有职工活动室,里面有台球桌、乒乓球桌,职工是医院的核心,是医院文化的体现者,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觉得他们做得比较好。
四、规范化管理方面:印象最深的是_x医院,身处县城驻地,有_医院、_x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与之竞争,如果说5年前,谁都想不到_x医院能在这种环境下很好的生存,不仅如此,而且人家还成长的非常茁壮,靠的是什么?就是规范化的管理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从公示栏上看到他们的绩效考核公示,条目清楚、是出有规、赏罚分明,可想而知他们的管理是多么的规范,规范化的管理不仅是医院而且是任何单位发展的根基,_x医院虽其貌不扬,但处处都是精华,角角落落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五、合理的工作流程,印象最深的是四十里卫生院,走近一看,医院也没有高楼大厦,甚至病房楼都没其他医院的漂亮,可他们的特点却非常鲜明,无论是药房药库、防保科与公共卫生科还是业务科室,一到跟前,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和谐,合理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在追求便民化服务的当前,可谓是其他医院学习的表率。
这次参观学习,让我们从整体角度更加全面的看到了兄弟医院的发展情况,充分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我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激发了我们努力拼搏、奋勇赶超的动力。
创新团队建设的意义
人才资源是高校科技工作的第一资源,大学的任务就是要尽可能地聚集各类高层次的人才,并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改善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只有当各类富于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大学的科技创新才会形成一种气候。
创新团队建设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
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更多地走向综合化、大型化,当代科学的内在发展趋势是学科间不断交叉、综合和相互渗透。这种趋势不断产生一些新的学科、新的领域。这些新的学科领域正是创新的前沿阵地,也是竞争最激烈、最能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域,往往需要多学科、跨学科合作,需要大兵团作战和合作攻关。
实现科技创新的核心是人,是队伍,是群体。没有人,没有队伍,没有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秀群体,要想实现科技创新是不可能的。
创新团队建设是兴校、强校的关键
只有通过科技团队建设,才能有效地组织起一支又一支学术队伍,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并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培养、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管理能力、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造就一批又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群体。这样才能有效地稳定科研队伍,凝练学术方向,使科学研究能够纵向深入。横向融合,得以可持续发展,建设出有特色的优势学科。
创新团队建设是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的根本措施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开展学校的建设工作。所谓一流的学科主要的标志就是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科研和成果,一流的科技创新水平,一流的队伍是核心、是关键,没有一流的队伍,不可能有一流的科研和成果,更不可能有一流的科技创新水平。因此可以说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的根本措施,也是促进科技工作发展的动力。
创新团队建设的重点在团队
人才问题,特别是尖子人才的极端重要性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分,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任何学科、任何研究工作仅靠一、两个人是很难发展的,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创新团队建设中要以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标,为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动给以公平的对待,形成由学科总带头人、学术方向带头人、骨干后备队组成的优秀科学家群体,在该群体中,必须注重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机制,是创新团队建设的保证
创新源于个性特色的充分发挥,成功在于团队的团结和密切合作。
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既需要有利于个性特色充分发挥,也需要团队合作的良好、宽松、和谐以及学术活跃、自由的氛围,更离不开规章制度所形成的机制和体制以及相应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
有了这样的环境和氛围,将有利于吸引和聚集更多的人才,而这些人才的聚集必将形成一个又一个科技创新的群体,形成一个重视人才、实施创新的大气候。在这样的良性循环状态下,学校的科技工作必将会与时俱进。持续发展。
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取得良好成效
中国医科大学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营建良好的政策和工作环境。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加大投入力度,调整结构和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引进、稳定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加强了创新团队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明确目标,统一认识,政策牵动,规范管理
学校明确提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国内一流的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分析学校校情,使全校教职工充分认识到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完成学校奋斗目标的重中之重,而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决定性因素。
学校相继出台了旨在加强科技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并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通过规范管理,保证学校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
(1)制定了“551人才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培养和引进5名国际知名学术带头人。50名国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和100名中青年学术骨干的目标。
(2)制定了引进人才实施办法。对引进人才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条件、范围、待遇及相关政策作了明确的规定。
提出引进人才以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优化队伍结构。加强队伍建设为目的,正确处理“引进”人才与“培养”、“稳定”现有人才关系的指导思想。
根据引进人才的不同层次,提供12万~60万元的住房补贴和安家费,10万~5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及良好的工作条件,在专业职务晋升中不占指标等。
(3)制定了破格晋升高级职称的有关规定,旨在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4)在科技奖励条例中,设立了学科建设突出贡献奖等六个奖项。对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者予以重奖,同时在《学科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特殊贡献奖励津贴实施办法》。《绩效津贴实施细则》等文件中,对承担科研课题、获奖科研成果以及发表学术论文等均予以相应的奖励或用以改善科研条件的经费支持。
(5)出台了支持、资助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留学的有关政策,利用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金,主要支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再次出国学习和创新团队的成组派出。
调整结构、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聚集人才
根据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学校对原有学科进行了调整。新组建了发育生物学、组织工程学、医学基因组学教研室或研究室。建立了肿瘤与血管病治疗中心,普通外科研究所,艾滋病研究所,实验动物转基因与基因敲除中心,器官移植研究所,生物芯片研究中心,医学影像研究中心等机构,为人才的集聚搭建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协作,学校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为依托,以重大项目牵引、凝聚,加强创新人才的汇聚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整合资源。加强基础学科间、临床学科间,特别是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普通基础学科与医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营造环境,延揽人才,加大投入,突出重点
创新团队的建设,在于以事业为核心去整合和组建,相关学科的专家只有在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团队才能够共同开展科技创新,才会有生命力。学校在整合和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工作中,工作的重点放在为他们营造良好、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学术活跃、自由的氛围,同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
重点做好组织和服务性工作。学校的科技创新团队都是在他们各自有意向的前提下由学校组织建设的。
在延揽人才方面,近年来,学校领导和科研处、人事处、国际交流处处长定期到日本、美国等学校在外留学校友较多的国家探望、拜访,宣传学校有关政策,吸引他们来校工作。
为使科技创新团队更好地开展工作,学校加大投入力度,投入的重点放在各团队建设中急需人才的引进和创新项目的开展。
几年来,学校用于引进人才的支出已达1000万元,用于创新项目开展的投入近千万元,同时学校每年用于学科建设经费每年不低于1 000万元。主要用于他们工作条件的改善和设备的购置。
对整合建设的科技创新团队,学校在各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并在申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项目方面予以倾斜。部分创新团队已经形成,促进学科建设科技工作水平提升
几年来。学校在一些研究领域的创新团队已经形成。对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目前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省教育厅创新团队10个。
(1)在皮肤病与性病学研究领域,融合皮肤病学教研室、卫生部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和临床免疫学研究室共同组建了皮肤病与性病学国家重点学科和创新团队,在今年的国家重点学科评估考核中顺利通过。并获得了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称号。该创新团队中既有院士,又有引进的长江学者课座教授。
(2)在普通外科学研究领域,整合了器官移植、甲状腺外科、肝胆外科、胃肠肿瘤外科、乳腺外科、胰腺外科、急重症外科、血管外科的资源,形成了以全国副主任委员为带头人的创新团队,在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增补中,面对国内普通外科强手如林的竞争局势,以90%的投票通过率新增补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近五年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辽宁省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获得“863”项目、全国公益类科技专项各1项。单项资助经费300万元。
(3)在劳动卫生和环境卫生学研究领域,整合了劳动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地球化学性疾病研究室等单位,形成了以全国副主任委员为学科带头人,以氟、砷中毒研究为特色的创新团队,在2007年通过了国家重点学科的增补,实现了学校预防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学科零的突破。该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近三年,平均每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
(4)在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整合了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医学基因组学和生物芯片研究中心等机构,组建了创新团队,被批准为辽宁省细胞生物学重点学科、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A级)和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该团队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细胞生物学》规划教材。
此外,在肿瘤学研究领域,干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实验动物转基因与基因敲除等领域的创新团队正在形成。
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科技创新成效斐然
通过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等措施,开创了学校科技工作新局面。科技创新成效斐然,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重点学科数量明显增加
“十五”期间,学校的国家、省重点学科数量成倍增长,分别由原来的1个、5个增至2个、10个;今年学校又有3个学科增补为国家重点学科,使学校的国家重点学科数量达到5个。无论是新增补数还是现有国家重点学科数均居辽宁省属高校前列。
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学校原只有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十五”以来。新增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26个,其中教育部1个、卫生部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个、辽宁省5个、辽宁省高校15个,沈阳市3个。
重大科研课题及经费取得突破
承担了7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项“863”项目和3项“863”项目子课题,6项“973”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公益类行业专项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都实现了零的突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逐年增加,由“九五”末期2000年的18项到2001年~2007年的21项、22项、30项、34项、44项、48项、54项,呈现了良好的上升态势。
全校科研经费在“九五”期间年均不足1000万的情况下。2001年~2003年均突破1000万元,2004年-2005年突破了2000万元,2006年~2007年突破了3000万元。仅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个渠道。研究经费近三年已连续突破1000万元,超过“九五”期间每年全部科研经费。
重大科研成果和高水平学术再创佳绩
继2000年学校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十五”以来,牵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参加5项,共9项。牵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3项。国家级和省部级一等奖奖项均居辽宁省属高校前列。
关键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实验教学;教学改革;方案研究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正在实现由机械制造大国向机械制造强国的转变,我们与发达国家在机械制造领域的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激烈,我国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培养知识广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还要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实践能力的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然而,我们的调研表明,培养制造业人才的工科院校,大多数院校所拥有的实验设备和条件,远远落后于制造企业所应用的设备和条件,专业实验教学内容不适应培养当代制造应用人才的培养要求,更难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导致了目前我国应用性人才匮乏,我国大多数自主产权的机械产品的科技含量低,技术附加值小,在国际市场上高端产品竞争力严重不足。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现实,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趋势的高度,重新审视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以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方案,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整合,特别要加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积极开展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的意义和目的毋庸质疑,但是,如何才能使我们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符合我校的校情,如何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下真正提高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进行我校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换言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方案的研究与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
一、我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笔者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为了做好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工作,除了对省内相关高校进行了调研,着重研究了近几十年来的我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情况,并重点研究了本项目立项时的实验教学现状,从而,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方案的确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机械工程学院是大连交通大学设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创立于1956年,1986年7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在教学研究与改革方面,“九五”以来,学校进行了按大类培养探索和教学改革。1995年,机械工程学院承担了铁道部和辽宁省面向21世纪的教改项目《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缩机扩电、淡化专业、宽口教育”的机械类人才培养教改总思路,1996年,根据教改思路制订了机械大类专业培养计划并在机械工程系进行改革试点。《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荣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可以说,办学五十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在校、厂、所合作,不断创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我校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与研究中取得了上述的成绩,然而,我校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1)拥有的实验设备和条件,远远落后于制造企业所应用的设备和条件。(2)实验课不是全面系统地统筹安排,而是把实验课当成理论课的附属,跟着理论课教学走,且各门理论课程按自己的要求安排实验,实验内容之间缺乏相互联系与协调,致使实验内容重复、脱节、遗漏、不系统。(3)实验的重心不在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只是加深有关理论课的理解和掌握。与欧美国家大学相比,我国传统的实验教学中不仅告诉学生实验项目、实验原理、使用仪器、实验步骤等,实际上还告诉了学生实验的全过程。学生只需按要求的过程去操作,用不着查资料、思考及创新,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抑制了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积极性。(4)实验教材滞后,实验内容与当代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学科的发展状况不相适应,实验技术、方法、手段未能跟上现代科技的发展,实验项目基本上是验证性实验,缺少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5)实验室运行机制为封闭式,管理手段落后,使得真正可用于购置实验教学设备和仪器的资金非常有限,严重制约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以上实验教学中的弊端有的极大影响了教师投入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积极性,有的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也在客观上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直接导致学生毕业后,所学知识不能迅速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难以适应企业的要求,达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二、我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方案分析与研究
近些年来,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新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口径更宽的专业,要求学生懂机、懂电、懂数控、懂液压、懂计算机,既能搞设计,也能搞实际操作,因此,要求设计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其实,国内高校,不同专业有许多教师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研究[1~8]。大连交通大学2003版本科培养方案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体现上述知识点的相关课程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等专业基础课,为配合课程的学习,每门课程各开设有4学时两个实验。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就是各门课程配置的实验仅仅反映本门课程的知识点,独立分割,没能体现机、电、液相互配合的综合效果,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已经无法满足培养应用人才和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鉴于此,在我校2006版的本科培养方案中,取消了上述三门课程的独立的实验,代之以16学时的“专业基础综合实验”这门实验课,改革的中心思想是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原则,希望该实验课程能够真正体现“综合”的特点,将机械、液压、电控、数控等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能让学生加深对相关课程内容的理解,又能够体会各门知识之间的交融贯通,从而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学生树立工程意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助推器。我校2006版四年本科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基础综合实验在于2008年9月前基本还属空白,急需规划与建设,本项目的实施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障,同时,项目的实验内容与以往相比具有综合性和一定难度,因此,本项目对我校不仅具有实价值,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在上述背景下,在本项目立项研讨之初,有的课题组成员提出为了不影响我校新的四年本科培养方案的如期实施,同时,彻底改变实验课内容独立分割、脱节、遗漏、不系统的问题,要求学校在财力、人力上加大投入,一步到位地改革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课的体系和内容。这一方案的可行性受到了质疑,项目组成员通过网上调研以及实地考察,调研了国内相关大学的情况,充分了解兄弟院校,尤其是省内的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工业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航空学院等院校的关于基础综合实验课程的做法,如实验学时的安排,实验内容的设置,实验内容包含的不同课程的知识点、综合程度,实验设备的状况,开设实验的具体做法,成绩的评定依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等等,为项目组设计规划自己的综合实验的内容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通过借鉴其他国内兄弟院校的做法,紧密结合我校实际,根据我们的机械工程学院院级教学研究项目的实践情况,经认真分析、充分讨论,提出先组合、后融合,循序渐进的改革思路。考虑到我校的实际实验条件存在的不足,综合实验内容的规划方案体现出发展的动态特点,即制订出“现在”、“近期”、“远期”三种不同的实验内容方案,以体现“利用现有条件,综合性稍差”“补充实验条件,综合性较好”“完善实验条件,综合性得到高度认同”的三个阶段发展脉络,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既要注重以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实践,更要注重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研究成果。最终提出该发展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基础综合实验提供一条可持续的发展近期和远景规划。具体实施方案是:①完成第一轮的初步实施专业基础综合实验,总结院级教学研究项目“专业基础综合实验的设计方案”的实施工作教训与经验,为进一步调研提出问题,做到有的放矢。②调研和实地考察,了解兄弟院校的实验设置情况,写出调研报告。③组织相关教研中心及实验中心的教职员工,摸底查清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等实验条件,设计现阶段可以开设的综合实验的内容;确定相对稳定的实验指导人员队伍,对实验主管人员进行必备的培训;具体实施第二轮专业综合实验。④根据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修改和完善近期和远期的综合实验的实验内容和方案,给出实现该两方案的途径和需解决的问题,对实验教学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创新进行探索与实践。⑤补充和完善实验设备与仪器,进一步加强相对稳定的实验指导人员队伍建设,编写相应的综合实验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⑥具体实施第三轮专业综合实验,完善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考核评定办法等相关教学文件。⑦对项目进行全面总结,完成结题报告。
根据所制订的实验方案,隶属于不同教研中心和实验中心的项目组多名成员,进行了多次的讨论与研究,编制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大纲》,开发了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实验内容,如:已经完成了《数控机床自动编程与加工操作》综合实验开发、《机电控制综合实训装置研制及实验开发》、《机电液控制综合课程设计》等实验和实践教学内容,并已经于2009年完成了首轮实施,2010年完成了第二轮实施,深受学生欢迎,并取得了预期效果,目前正在总结前期实施的经验,为下一轮研究与实施积极准备。有关综合实验的具体内容、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等内容的总结,将在第三轮教学实验改革后进行全面总结,并撰文汇报。
参考文献:
[1]廖桂华,顾申良.加强综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7,(1):111-112.
[2]廖桂华,顾申良.综合实验教学与学生动手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2):75-76
[3]谢伟,卢英林,白长敏,陈华.通过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5):73-74
[4]姚永亮.金相及热处理综合实验开发的探索[J].开封大学学报,2000,(4):58-61
[5]陈建华,潘群雄.加强综合实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1,(4).
[6]慕强.在综合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研究开发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10):8-9,44.
[7]刘易凡,陈绮丽.材料成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336-337
内容提要: 断言“苏联的犯罪构成体系是对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改造而来”,是依靠想象的力量所作出的伪判断;在苏联的犯罪构成体系中并不乏评价要素,也没有将事实要素与评价要素混为一谈,只不过同德国殊路而已;德国与苏联的犯罪构成体系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苏联的犯罪构成体系的特点在于便于司法操作,极具实践品格;社会危害性在我国刑法中仍有存在的价值,讨论它不能脱离刑法的规范。
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是从前苏联移植过来的,并被本土化了。最近,有的学者主张“刑法知识的去苏俄化”。这里所说的刑法知识去苏俄化,不是一般的刑法知识的去苏俄化,而是指作为我国犯罪论体系的核心内容的犯罪构成理论及其所依据的方法论的去苏俄化。这显然是要推倒重来。这决不是一时冲动地“呐喊”,而是严肃思考的结果。如何看待这一学术主张?笔者认为,该主张既反映出作者试图摆脱苏联犯罪构成理论模式的决心和引进“大陆法系的递进式的逻辑结构”体系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可以看出,该学者对苏俄犯罪构成理论有不少误解、误读的地方。在刑法科学中,最有希望的生长点之一就是同行之间产生的意见分歧。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愿意就这一理论问题与该文作者开展对话。
一、苏俄的犯罪构成理论是否是对大陆法系的“递进式的逻辑结构”理论改造而来
该文作者对此的回答是非常肯定的,“苏联刑法学中的犯罪构成体系是对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改造而来,两者之间存在渊源关系。”[1] “在这一改造过程中,存在着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倾向,同时也将大陆法系的递进式的逻辑结构改造成为耦合式的逻辑结构,这对犯罪构成体系的逻辑性造成的伤害是难以弥补的。”①
笔者认为,这个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合理想象”,并不成立。我们知道,德国的“递进式的逻辑结构”体系形成于20世纪初,它的创始人和奠基者是贝林格,其标志是1906年出版的犯罪的理论(贝林格在该书中首次提出他的构成要件理论)。而以主客观相统一为特征的“耦合式的逻辑结构”理论在这之前就业已存在。笔者的根据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俄国一些刑法学者的论述。A·特拉依宁在其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中写道:
不能不指出,在俄国的著作中,却把犯罪构成作为主、客观因素的总和,作了比较深刻的论述。如别洛格里茨·科特里亚列夫斯基教授在1883年到1903年期间讲课用的讲义中指出,“所谓犯罪构成,就是那些形成犯罪概念本身的、内部和外部的突出的特征或条件的总和。”在更早以前(1875年),A·季斯嘉科夫斯基教授就有这种看法[2](P.17)。
A·季斯嘉科夫斯基的这种看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A·特拉依宁没有讲,我想在这里作点不算多余的补白。A·季斯嘉科夫斯基在基辅大学的讲义中指出:“犯罪构成称之为极其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诸要件,缺少这些要件或缺少其中的一个要件就不能形成犯罪”[3](P.265)。依照季氏的看法,这些极其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要件包括:1.犯罪主体或者犯罪的实施者;2.实施犯罪所侵害的客体或对象;3.主体对犯罪行为所持的意志态度或者他的内心活动;4.行为本身及其结果或者主体的外在活动及活动结果。季氏认为,这四个要件作为类概念,是每个犯罪所固有的。其中,客体是指实施犯罪所指向或控制的对象。它包括人及其权利、社会上有生命的东西(人)所建立的规章制度;物,物成为客体是因为人对它拥有占有权或者对物的拥有,无主的物不能成为客体;动物或家畜,它们具有客体性质是因为其同人和人的需要有关;某种信仰、思想制度等[3](P.280-282)。看来,A·特拉依宁的描述是可信的。A·季斯嘉科夫斯基确实把犯罪构成看作是“主、客观因素的总和”,只不过他没有严格区分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在季氏那里,犯罪对象实际上也是犯罪客体。
20世纪初(1906年以前),俄国著名刑法学家H·塔甘采夫把犯罪构成界定为“犯罪行为所固有的要件的总和”。他所说的犯罪行为固有的要件,是指行为人(主体)、客体以及行为的外部方面和内部方面。不同于季氏,H·塔甘采夫对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已作了区分。他认为,“客体是准则或法的规范,即在主观权利范围内获得保护的生活利益所体现的准则或法的规范”;而犯罪对象则是犯罪行为指向的具体物,如钱包等[4](P.394-395)。
以上理论史实表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俄国的主流观点认为,犯罪构成是说明行为构成犯罪的主、客观要件的总和。对此日本学者上野达彦也予以承认,他说,“革命前俄国刑法学者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的观点,明显不同于德国刑事古典学派的构成要件的客观结构论……。”[5] 应当指出,这个时期的俄国犯罪构成理论尚处在形成阶段,与其说它已经成为一个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不如说还只是一个草案。而这一时期的德国,“递进式的逻辑结构”的犯罪论体系尚未确立,更谈不上占主导地位。
现在的问题是,为何俄国学者致力于建构主客观统一的犯罪构成的“耦合式的逻辑结构”理论体系呢?这需要从历史中寻找原因。从19世纪30年代起,俄国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俄国工业革命就始于该年代)。当时的沙皇政府特别是尼古拉一世政府不愿让自己的臣民到法国去,因为法国被认为是一个经常发生革命、处于混乱和无政府状态的国家。政府鼓励青年人去德国的大学学习,因为那个国家相对平静地处于专制主义传统的影响下,俄国青年会在那里被训练成更加忠实于沙皇的奴仆[6](P.127)。另一方面,德国的大学、科学和黑格尔所称的“思想的王国”已享有盛誉,对俄国的青年学者具有吸引力。其中,一些研习德国刑法理论的学者,日后成为传播德国早期构成要件理论和发展自己的犯罪构成理论的主力军。但我以为更重要的是,黑格尔学说特别是他的辩证法思想对俄国的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在让我们看看书中的描述:斯拉夫文化一书的作者写道,“19世纪上半期在农奴制俄国,唯心主义哲学占统治地位,黑格尔的学说被广泛介绍。”[7](P.249) 俄国的西方派“创办了望远镜、莫斯科观察家等刊物,宣传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提倡启蒙的人道主义理想。”[6](P.125) 作为俄罗斯哲学学派的奠基人的B·索洛维约夫“从黑格尔哲学中主要吸取了三段式的辩证法形式。”[8](P.11) “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次向列宁指明了黑格尔在发展哲学思想方面的作用。”[9](P.1621)
在刑法学领域内,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刑事黑格尔主义者”,如A·帕柳姆别茨基、P·希什金等。Γ·费列德什泰恩指出,在犯罪构成一章中,A·帕柳姆别茨基的“成果具有编纂性质,并且主要是直接借鉴凯斯特林的思想(德国刑法学中的黑格尔学派的主要代表),即“犯罪行为的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统一”[10](P.325)。(需要说明,德国刑法学中的黑格尔学派也不是铁板一块。凯斯特林强调的是犯罪行为的主观要件(特征)与客观要件(特征)的统一[2](P.17)。而另一位德国黑格尔学派学者伯尼尔则主张犯罪构成的主客观要件的统一。“由于受到承认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的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他不仅把客观要件——行为,而且也把主观要件——罪过列入犯罪构成。”② 这些描述说明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对19世纪的俄国的强大影响力,也表明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学者所建构的犯罪构成理论的方法论是黑格尔主客观相统一的辩证法思想。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康德的哲学思想及其二元论在俄国却不走运,他的著作曾一度被列为禁书[6](P.142),“因为当时的政治家对康德的著作感到害怕。”③
当新康德主义展现在历史舞台时,在俄国,工人革命运动此起彼伏,汹涌澎湃。伴随这一革命运动,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并成为最强有力的学说。因此,新康德主义哲学在俄国已无立足之地。在社会主义时期,哲学界对新康德主义哲学持否定态度,认为它是资本主义之帝国主义阶段开始与准备时期的情绪的表现,并且几乎成了第二国际的官方哲学[11](P.510)。
A·皮昂特科夫斯基、A·特拉依宁等著名刑法学者更是把以新康德主义的二元论为基础所建构的构成要件理论当作靶子加以批判。
十月革命后,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的初期,对资产阶级的东西持强烈的排斥态度。但也有例外的领域,即犯罪构成理论。从20世纪20年代起,苏维埃学者就坚持沿着主客观相统一的思路来构建、发展犯罪构成的理论体系,并承认犯罪构成是由四个要件组成的总和。例如,A·皮昂特科夫斯基在其1928年出版的苏俄刑法分论教科书中指出,“对任何犯罪的构成作法律分析,都必须以查明它的下列构成要件为条件: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行为的客观属性;犯罪行为的主观属性”[12](P.30)。1925年出版的A·特拉依宁著的刑法分则教科书也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A·皮昂特科夫斯基更加坚定地认为,“人们行为中的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乃是正确了解社会主义刑法上的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永远是犯罪行为必要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统一。”[13](P.132)
为什么苏维埃学者坚持主客观要件相统一的犯罪构成?我以为这涉及黑格尔的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问题。历史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的哲学及其辩证法的认识和评价经历了一个过程。19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经典作家对黑格尔的哲学总体上持否定态度,认为黑格尔的哲学是用想像的力量去构筑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
这样给哲学提出的任务,无非就是要求一个哲学家完成那只有全人类在其前进的发展中才能完成的事情,那么以往那种意义上的全部哲学也就完结了。我们把沿着这个途径达不到而且任何单个人都无法达到的‘绝对真理’撇在一边,而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去追求可以达到的相对真理[14](P.219)。
当时,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其辩证法的否定[15]。
这种情况在哲学的贫困(1847年出版)中有了变化。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指出,“两个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谁要给自己提出消除坏的方面的任务,就是立即使辩证运动终结。”[16](P.146) 这表明经典作家开始承认并肯定黑格尔辩证法的价值,但还没有对其作出原则性评价。20多年后,在资本论第1卷第2版跋中,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作出了原则性评价,即“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绝没有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为了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必须把它倒过来。”[17](P.112)
马克思在正面、积极评价作为“合理内核”的黑格尔辩证法的同时,也提出了对它进行唯物主义的改造,即使其立足于唯物主义基础上。恩格斯就曾为此努力过,他在反杜林论中说,“现代唯物主义本质上都是辩证的……。”[18](P.364) 这说明辩证法本身具有重大的认识价值,经过改造后,它完全可以成为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苏联哲学的实践就是证明。
在社会主义时期,苏联的刑法科学的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各种范畴的体系。在辩证唯物主义中,这就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这一发展源泉的学说,关于物质的质和量、现象和概念的形式和内容、主观和客观、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学说。”[19](P.8) 因此,苏维埃学者批判地继承发展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构成理论(“耦合式的逻辑结构”理论),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也不存在方法论上的障碍。
以上简要地回顾了苏俄犯罪构成理论发展的过程,从中找不出任何史实来支撑刑法知识去苏俄化作者关于“将大陆法系的递进式的逻辑结构改造成为耦合式的逻辑结构”的判断。由此,我的结论是:该学者的判断是依靠想像的力量所作的伪判断。当然,他所说的“改造”也确实存在,不过是对作为“草案”的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犯罪构成理论的改造,其表现为将主客观相统一的形式构成改造成为主客观相统一的实质构成,即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引入犯罪构成中。苏维埃著名学者B·契希克瓦节指出,“社会危害性乃是整个犯罪构成所固有的属性(特征),在人的作为中具有犯罪构成也就是这种行为有社会危害性……的证明。”[20] 另一位著名学者A·皮昂特科夫斯基也强调,“作为法律概念的犯罪构成应该表明犯罪的实质,揭示出它的政治内容,揭示出它对苏维埃制度基础和社会主义法律秩序的危害性。”[20] 我认为,这既是苏联犯罪构成理论与十月革命前的沙皇俄国的犯罪构成理论的最根本的区别,也是前者对后者改造的结果。
二、苏联的犯罪构成体系是否“将事实要素与评价要素混为一谈,未作区隔”?
该文作者认为,在犯罪认定过程中,事实与价值是存在区分的。而苏联的犯罪构成体系,将事实要素与评价要素混为一谈,未作区隔,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某一构成要件的性质难辨。例如,犯罪故意,是心理事实要素还是也包含规范评价要素?苏联学者虽然承认“故意罪过之成立,不仅以该人熟知形成这种犯罪构成的实际情况为前提,而且以熟知该行为之社会危险性为前提”。但由于犯罪故意中不包括非难的意蕴,从而不得不另创一个刑事责任的概念以解决主观上的可谴责性[1]。这是作者主张刑法知识去苏俄化的首要理由。
毫无疑问,事实与价值是不同的,该文作者主张将事实要素与评价要素加以区隔是正确的。现在的问题是,作者所说的犯罪故意是谁的犯罪故意?法律要求何人来评价?从作者引用的例子看,苏联学者说的两个“为前提”,显然是针对行为人的。因为依照苏俄刑法,只有行为人熟知形成该种犯罪构成的实际情况和熟知该行为之社会危害性,才成立犯罪的故意。第一个“熟知”是行为人对事实的认识,即事实要素;第二个“熟知”实际上是一种评价认识,即在对心理事实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危害社会的评价。这表明苏俄刑法中的犯罪故意既包括心理事实要素也包括评价要素,并且两者是加以区隔的。对此,作者也不否认。其实,这种意义上的区隔在德国也存在。例如,德国著名刑法学家李斯特指出,“从心理学角度看,对罪责责难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行为人至少(根据经验)可以认识到由其行为造成的符合构成要件适当性的结果,并同时明了不应当在社会生活中为这样的行为,亦即明了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21](P.257) 这里,李斯特将“认识到”与“明了”加以区隔,前者属于心理事实要素,后者则是评价要素。我国刑法学界关于明知内容的讨论,即行为人认识到犯罪构成事实的基础上,还应否对自己行为的违法性或社会危害性有认识表明,犯罪的故意包括事实要素和评价要素。
至于作者所说的“非难”、“可谴责性”(可责性),显然已不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性质的评价,而是行为人以外的他人(如法官等)根据规范命令支配的对心理事实的价值判断。将非难或有责性作为罪过的核心内容,是德国规范罪过理论(评价罪过理论)的特点。这一理论是由R·弗兰克提出的,从存在与价值的僵硬对立出发,他反对罪过是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行为表现为故意或过失的心理态度,并认为,这样的罪过概念不能说明,为什么同样的犯罪在一种场合,其罪过就重;而在另一种场合,行为人的罪过就轻。依照他的看法,罪过的实质在于行为人的意志与刑法的命令和禁止之间的对立,即行为人没有根据刑法规范的要求来运用自己的意志。对于故意来说,罪过表现为行为人希望实现他本不应该追求的东西;对于过失来说,罪过则表现为行为人没有预见到他本应预见到的事实。罪过并不是对结果的认识和认识可能性这种心理事实本身,而是反映了事实(心理事实)与规范(价值评价)的具体结合关系[22](P.306)。R·弗兰克认为,罪过就是可非难性。应当指出,R·弗兰克所说的罪过是一个集合概念,包括责任能力、故意和过失以及实施犯罪的各种附随情节,如行为人的人品等。其中,可非难性是把罪过诸要素连接起来的最重要的要素。
由于德国刑法典没有提供故意和过失的立法定义,这就为学者们的理论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同于德国,苏俄刑法典载有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立法定义,在这些定义中不包括可非难性。由于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原因,苏维埃学者对德国的规范罪过理论持否定态度。这主要体现在对Б·乌捷夫斯基的罪过评价理论的批判上。Б·乌捷夫斯基曾留学于德国,对规范罪过理论颇有研究。1950年,他在苏维埃刑法中的罪过一书中指出,不能将内容丰富的罪过问题简单地归结为作为犯罪构成主观方面的故意和过失。在将故意与过失作为犯罪构成因素及犯罪主观方面加以研究之前,必须先将罪过作为对社会主义国家应负刑事责任的一般根据来研究。所谓刑事责任一般根据的罪过,“是指苏维埃法院认为应以社会主义国家的名义对受审人作出否定的社会(道德—政治)评价并要求他承担刑事责任的各种情况的总和。”[23](P.74-75) 其主要特征是:“a.具备说明受审人及其实施的犯罪行为、犯罪的结果、实施犯罪的条件和动机的主观和客观情况的总和;b.以社会主义国家名义对所有这些情况作出否定的社会评价;c.苏维埃法院确认,根据这种评价,受审人的行为引起的是刑事责任[23]。与此同时,他也同意保留作为故意和过失的类概念,即狭义的罪过概念。Б·乌捷夫斯基的理论专著问世不久,便遭到了来自理论界的严肃批判。批判的主要内容有:其一,广义的罪过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其二,广义罪过概念的提出,冲击了作为故意和过失类概念的狭义罪过概念,使人们有理由对它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其三,若用评价罪过理论武装实际工作者,就可能使行为中具有具体犯罪构成的人逍遥法外,使行为中不存在犯罪构成的人被定罪判刑[23](P.76)。
显然,上述批判是严厉的,也是站在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构成理论立场上作出的,表明苏联学者对罪过评价理论持反对态度。作为局外人,笔者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罪过评价理论看作是苏联版的规范罪过理论。Б·乌捷夫斯基所提出的广义的罪过概念,确实与苏俄立法中关于故意和过失的规定相冲突,也与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相抵触。因此,受到批判也是不可避免的。
实践表明,各国对于犯罪及其行为人都要进行非难和否定性评价。问题是将非难和否定性评价归到何处?德国学者将其安置在有责性内。笔者认为,这种安排同递进式的逻辑结构理论体系相一致,同时也与其立法特点有关。如前所述,德国刑法典只是在故意和过失行为的标题下提到了故意和过失,并未对其作出界定。因此,理论诠释的空间很大。苏俄刑法典对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本身容纳不下法院的责难和否定性评价。将其归属于刑事责任内,从苏联的犯罪论体系看,大体是妥当的。依照苏俄刑法理论,所谓刑事责任,“是以刑事法律为根据,并在法院的有罪判决中体现以国家名义对实施犯罪的人的斥责(谴责)。这样的斥责表现出了社会方面对危害社会行为及犯罪人所给予的否定的、道义的和政治上的评价。”④ 由此看来,在苏联的犯罪论体系中,不仅存在着评价要素,而且也没有将事实要素与价值要素混为一谈,只不过同德国殊路而已。
此外,该文作者根据苏联学者对罪过评价理论的批判,得出“苏联学者将价值哲学斥责为唯心主义”[1]。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既不确切也不公正。因为价值哲学是多种多样的,如主体论的价值哲学、本体论的价值哲学、方法论的价值哲学等,苏联学者并没有将所有的价值哲学统统斥责为唯心主义。以文德尔班为代表的新康德主义者的价值哲学的特点在于,从主体的主观愿望出发去感受价值的本质和特征,将客观的价值对象予以主体化,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性意识在价值观中的作用,立足于价值内涵中的“主体需要”。这样的价值哲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价值哲学,是不争的事实。不仅苏联学者这样看,我国学者也是如此[24](P.4)。张明楷教授在法益初论中曾提到H·Mayer“对新康德主义的哲学影响下的精神化的法益概念(价值概念也存在精神化问题)进行批判……。”[25](P.84) 这从一个侧面也可以反衬出新康德主义哲学的浓厚主观色彩。因此,说苏联学者“将价值哲学斥责为唯心主义”,是一种无意或有意的混淆,是不公平的。
转贴于
三、犯罪构成平面化,是作者主张刑法知识去苏俄化的另一个理由
作者该文指出,在苏联的犯罪构成体系中,各个犯罪构成要件之间的位阶关系是不存在的,其顺序是可以根据不同标准随意分拆组合。尤其是各个犯罪构成要件是一种耦合的逻辑结构。作者还引用日本学者大塚仁的话说,“这样仅仅平板地对待犯罪的要素,既难以判定犯罪的成立与否,又难以具体的论及所成立的犯罪的轻重。”[26](P.54) 由此,作者的结论是:这里难以判定犯罪的成立与否,应当理解为不符合认定犯罪的司法逻辑。苏联的犯罪构成体系是在犯罪成立这一逻辑前提下对犯罪结构进行分析的理论,更合乎有罪推定的思维逻辑[1]。
实事求是地讲,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犯罪论体系,如果认为有那是一种乌托邦,并且是一种绝对的乌托邦。由于历史、国家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原因,德国的犯罪论体系与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适应各自的国情角度看,我认为,它们都是合格的犯罪论体系。但总体上德国的犯罪论体系似乎长处多了一些。德国的犯罪论体系是递进式的逻辑结构,它由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到有责性的逐步递进,各个犯罪构成要件之间存在明确的位阶关系,体现了从客观到主观的由表及里的判断过程和顺序。这是它的优势。但这一优势只有在与之相互作用的其他条件起促进作用时才会发挥出来,否则就会大打折扣。依照德国刑法理论,违法性、有责性处在构成要件之外,它们相互对立和相对独立,因此需要进行三个层次的判断。德国刑法理论的特点在于,将故意、过失和主体人为地加以割裂,分为构成要件上的故意与过失和有责性中的故意与过失以及将主体分为构成要件上的主体和有责性中的责任能力,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反复多次的判断,其繁琐性可想而知。由于德国刑法理论发达,学派林立,对于犯罪成立的三个条件,即对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解读也百家争鸣。这反而减弱了它们的价值判断功能,使各个犯罪构成要件之间的明确位阶关系变成黑白相间的灰土地带。我国台湾学者韩忠谟指出,构成要件随着理论的发展,其范围可谓越来越大,构成要件该当性(符合性)作为犯罪成立的第一要件,实际上已经包揽了绝大部分要素,反而失去了其分析犯罪成立要素的作用[27]。这说明理论上的优越性在受到制约时也会发生异化。
如前所述,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的主客观相统一的原理。该原理强调主客观的对立统一,于是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就形成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对偶结构(有人贬称为平面的或耦合式的犯罪构成)。在犯罪构成这个总和中,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并且认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就存在于四要件的相互联系之中。在考察犯罪时,坚持先客观、后主观的思想路线。在这一点与我国有的学者的看法不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一些学者从系统论或人的主体性出发,突出主体在犯罪构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将主体放到优先位置,即四要件之首。这种主张有其合理性一面,但从司法实践角度看,查办案件是否先从主体着手呢?看来是有问题的。
哲学上的原理虽然具有普遍性,但它不能具体地决定研究犯罪构成的实际过程。苏联学者在运用主客观相统一的原理说明构成要件时也出现一些偏差和失误。例如,对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相互关系方面,片面地强调它们的统一而忽视了它们的对立,苏联刑法理论中没有主观的超过要素、客观的超过要素这样的术语就是适例。又如,在审查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综合认定,这给人的印象是:层次感差,主次不突出并形成“循环辩证”。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虽然有其不足,但其优点在于,犯罪“构成要件的内容,直接就是犯罪成立的要素。这样的犯罪构成理论在逻辑上以立法为依托并对法律规范作明确的阐发”[28](P.11),有助于司法工作人员的理解和把握,凸现它的实践品格。至于作者所引用的大塚仁的论述以及他在此基础上所作出的推论,即这种理论“不符合认定犯罪的司法逻辑”,不知这些看法是对苏联司法实践调查的报告结论还是一种主观上的推论?如果是后者,将其作为推翻一种理论的根据,是否有些过分?在社会主义时期,苏联司法工作人员以其犯罪构成理论为指导来进行办案,但他们并没有对自己的理论发出抱怨,这说明什么呢……?我至少是否定了该文作者的前述推论。
此外,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以机械唯物论作为其哲学基础[1]。这样的判断和话语在该文中至少重复出现两次以上,但遗憾的是缺乏论证。从历史上看,20世纪20年代,在苏联曾发生过以A·谢德林为首的“辩证法派”与以A·季米里亚捷夫为代表的“机械论者”的著名论战[11](P.82)。论战的结果是“辩证法派”大获全胜,而“机械论者”从此一蹶不振,被边缘化了。苏联解体后,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如B·斯焦宾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T·奥伊则尔曼院士等人在总结发展中的历史教训时指出,苏联的哲学存在着意识形态化(指被奉为国家思维)和教条化的严重倾向,有的甚至夸张地将苏联版的辩证唯物主义称之为“黑格尔哲学的翻版”[29](P.28) (指研究对象的无所不包),但却没有人讲苏联哲学是机械唯物论。不知机械唯物论的说法有何根据?
四、规范判断的缺失,是作者主张刑法知识去苏俄化的最后一个理由
该文作者认为,在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中,引入了社会危害性这一概念,并以此成立犯罪构成的本质。由于社会危害性是一个非规范或超规范的概念,而社会危害性的判断又先于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判断,因而犯罪构成要件就沦为社会危害性的附属物,即在已经作出社会危害性这一实质判断以后,再去找犯罪构成要件证实这一结论。在这种情况下,犯罪认定过程中规范判断缺失,从而为破坏犯罪构成打开了方便之门[1]。把社会危害性引入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中始于苏联,是社会主义刑法的特点。在苏维埃时期,苏联学者从未怀疑过社会危害性理论,并认为该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刑法所固有的立场”[23](P.27)。对社会危害性提出“反思性检讨”和非难的是中国一些学者,他们从韦伯的形式理性出发,论证刑法中突出形式理性的正当性,主张形式理性的优先位置。显然,这是一个更中国的话题。
笔者认为,该文作者所非难的社会危害性,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危害性,即失德行为、一般的违法行为、犯罪行为所共有的属性。从这个视角上看,广义的社会危害性确实是一个非规范或者超法规的概念,说它是对行为所作的非法律评价也无可非议。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刑法领域内讨论的社会危害性,是否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危害性?是否可以置刑法上的规定而不顾?我国传统的刑法理论(也包括苏俄刑法理论)的一个不足在于“仅就社会危害性概念本身进行研究,而忽视了刑法规范的基础作用,使得社会危害性概念游离于刑法规范的范围之外,产生超法规的社会否定评价的嫌疑”。⑤ 其实,刑法所言的社会危害性是一种狭义的社会危害性,是依照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进行选择的结果。狭义的社会危害性虽然源于广义的社会危害性,但它已不同于后者,因为此时的社会危害性是通过刑法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并成为刑事违法性的实质内容。如果这样理解社会危害性,难道还是规范缺失吗?
基于此,笔者认为,社会危害性作为一个在理论与实务上已经深入人心的概念在刑法中仍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因为社会危害性是我们建构犯罪构成的价值基石,承担着对违反刑法规范的行为进行实质评价的功能,只有依据社会危害性理论才能正确理解刑法上的规定,对具体的犯罪构成作出合理的解释。由于刑法上的规定存有“原始的缺陷”和“事后的缺陷”(因社会发生变化而显现的缺陷),内容与形式发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形式上符合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而实质上缺乏可罚性的行为的存在就是例证。对于这样的行为,只有进行实质的评价才能将其排除在犯罪之外,而社会危害性就是这种评价的实质根据。“如果剔除这一实质内容,那么,所谓的犯罪就只是指违反刑法的规定这样一个空壳,无法说明犯罪的实质。”⑥ 李斯特也说,“谁把犯罪仅仅视为对国家的不服从,那么,谁就不会对谋杀罪或叛国罪的实质作出正确的评价。”[21](P.6)
在当今的德日犯罪论体系中,虽然将作为犯罪成立条件之一的违法性分为形式违法性和实质违法性,但主张违法性本身包含实质内容的价值判断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这里蕴含着对社会危害性的肯定。因此,不能把社会危害性“驱逐出境”。
此外,该文作者还认为,社会危害性的判断又先于具体构成要件的判断。这是一种说法,苏联学者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即“在人的作为中具备犯罪构成也就是这种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证明。”[20] 相比之下,笔者更相信后者。因为社会危害性的判断是一种否定的价值判断,它不能先入为主,必须立足于案件中的具体犯罪构成事实。
注释:
① 确切地讲,应指德日的递进式的逻辑结构理论体系,因为大陆法系有些国家(法国等)并不采用递进式的逻辑结构模式。
② [苏联]A·皮昂特科夫斯基:“资产阶级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载《外国刑法研究资料》,北京政法学院1982年,第152页。
③ 《环球时报》,2008年5月7日第7版。
④ [苏联]H·马茨涅夫:“刑事责任的概念”,载《外国刑法研究资料》第2辑,北京政法学院1982年,第87页。
⑤ 姚渂君:现代刑法思潮下的未遂犯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44页。
⑥ 张军:“刑事违法性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31页。
【参考文献】
[1] 陈兴良:“刑法知识的去苏俄化”,载《政法论坛》2006年第5期。
[2] [苏联]A·特拉依宁:《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薛秉忠,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
[3] [俄]A·季斯嘉科夫斯基:《普通刑法初级读本》,基辅1891年版。
[4] [俄]H·塔甘采夫:《俄国刑法》(总论两卷本)第1卷,图拉出版社2001年版。
[5] [日]上野达彦:“苏维埃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发展史”,载《国外法学》1979年第5期。
[6] 姚海:《俄罗斯文化之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 刘祖熙主编:《斯拉夫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 徐风林:《索洛维约夫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9] [苏联]B·叶甫拉弗夫:《苏联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莫斯科1978年版。
[10] [俄]Г·费列德什泰恩:《俄国刑法科学史中的主要学派》,雅罗斯拉夫尔1909年版。
[11] 贾泽林等编:《当代苏联哲学》(1945-1982),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2] [苏联]A·皮昂特科夫斯基:《苏俄刑法分论》,莫斯科1928年版。
[13] [苏联]A·皮昂特科夫斯基:“社会主义法制的巩固与犯罪构成学说的基本问题”,载《外国刑法研究资料》1982年第2辑。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 安启念:《俄罗斯向何处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 [俄]H·库兹涅佐娃等主编:《俄罗斯刑法教程》(总论),黄道秀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20] [苏联]B·契希克瓦节:“苏维埃刑法中犯罪构成的概念和意义”,载《苏维埃国家与法》1955年第4期。
[21] [德]冯·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2] 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上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23] [苏联]A·皮昂特科夫斯基主编:《苏联刑法科学史》,曹子丹等译,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
[24] 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 张明楷:《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 [日]大塚仁:《刑法概论》(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7] 韩忠谟:“构成要件与刑法理论之体系”,载台湾《刑事法杂志》第9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