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市场风险观念
建筑企业在日常运行中,往往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如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建筑材料市场供求变化、材料市场价格变化等。另外,建筑企业施工项目建设时间较长,材料采供工作量大,需要耗费的资金较大。如果材料采购之前未能对市场风险进行全面预测,忽视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可能会给建筑企业带来较大风险。为更好应对这种情况,建筑企业必须树立市场风险观念,时刻关注市场信息变化,把握材料供应和价格变化趋势,为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提供借鉴。
1.2货币时间价值观念
货币时间价值观念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概念,为衡量财富或者价值,要运用时间价值概念将项目成本和收益以现值形式表示。当收益现值大于成本现值,则接受项目,对建筑企业运行和发展有益,相反则拒绝。另外,建筑企业施工时间较长,安全风险大,因而项目货币时间成本对工程项目成本影响较大[1]。成本核算过程中,必须对货币时间价值全面考虑,正确评估建筑项目的成本和收益,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促进建筑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2新形势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
尽管新形势下,建筑企业普遍认识到财务管理呈现的新趋势,并采取了一定措施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但由于制度、人员等因素影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仍然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忽视财务监督管理
一些建筑企业将工作重心放在工程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对财务管理的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缺乏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对财务管理的流程、目的、工作要求等缺乏完善的规定,难以有效规范财务管理。即使一些建筑企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但是却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在日常工作中未能有效落实各项规定,存在执行力较差的情况。一些工作人员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未能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对相关业务的重视程度不够。例如,预算编制不规范、开支计划不明确、成本费用控制随意性较大、会计核算不规范等。由于存在这些不足,大大降低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甚至存在管理混乱局面,影响了建筑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2.2不重视财务预算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历来将进度控制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项目工程建设时,重视按时完成工程量。由此导致很多工作以施工进度为导向,注重采取措施完成施工建设任务。但是对财务预算控制不重视,一些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忽视资产控制、成本控制、费用控制;一些项目施工无预算、无计划,成本控制工作不到位,影响建筑企业资产有效运转[2]。新形势下,建筑企业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在重视进度控制的前提下,也必须加强财务管理,以促进建筑企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2.3资金使用控制力度不够
工程施工中,业主通常会拖欠建筑企业工程款,而建筑企业施工时往往需要先行垫付资金,从而增大企业资金风险,给建筑企业管理和掌控资金带来不便。由于难以估算业主还款时间,工程款容易形成应收呆账,进而导致建筑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情况。另外在这种形势下,建筑企业为缓解呆账、坏账所形成的资金压力,容易出现欠发工资、欠缴社保公积金、拖欠供应商账款等问题。时间一长,形成恶性循环,不仅影响建筑企业信誉度,降低其社会影响力,还会损坏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制约企业发展与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2.4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些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素质较低,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业务技能不熟练,其工作责任心不强,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另外,一些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影响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今后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素质,让他们为企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3新形势下推进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途径与方法
为满足新形式和新要求,更好应对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提高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本文结合建筑企业日常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财务管理工作创新。
3.1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首先,提高建筑企业领导对财务管理的思想认识,调动财务工作部门积极性,协调好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资产管理等各部门工作,确保各部门加强协调与配合,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提高。其次,完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结合建筑企业生产实际,考虑具体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工作目标,确保财务管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相关制度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方面,还应该涵盖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物资采购、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等各个环节。再次,要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严格按照规定开展财务管理各项工作,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提高。最后,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在做好财务管理日常工作基础之上,建筑企业还要结合财务管理工作经验,借鉴其他企业的先进做法,改进和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流程,推动财务管理创新发展。要注重互联网、电子银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3]。改进财务管理原有的运作模式和业务流程,拓展新的财务管理理念,促进管理工作水平提高。
3.2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增强预算控制水平
预算管理是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不可忽视的内容,包括销售、管理费用、目标利润、现金流量等预算。通过对各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安排,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促进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一方面,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建筑企业制定预算时,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获取相关数据资料,编制销售、费用、利润、现金流量等预算,将优质资源向利润高的项目倾斜,严格控制建筑项目材料、人工费用、机械费用等各项支出,促进资金利用效率提高。另一方面,严格执行预算。预算编制完成后,要严格遵循各项规定,按照量入为出原则,对各项资金支出进行统筹与合理安排。为促进预算目标顺利实现,要将收入、支出等目标分解,不仅要重视收入目标完成,还要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落实预算管理审批制度,财务集中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经费审批程序,确保各项资金支出符合规范要求[4]。最后,加强预算分析和预算结果利用。建筑企业要重视对预算结果完成情况的研究与分析,全面分析和掌握预算执行的影响因素,并将其与工作人员待遇、福利等结合起来,应用创新理念和创新思维,就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重视预算结果利用,将其作为建筑企业编制下一年预算的依据,进而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3加强资金使用控制工作,提高资金运转效率
一方面,重视存货管理。健全建筑企业材料、物资管理机制,合理控制库存物资数量,降低存储成本。合理利用库存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制定合理的物资库存量,建立库存预警机制,确保合适的库存,既满足生产需要,同时也避免库存过大而增加物资存储费用。做好物资采购,采用招投标或多家询价方式,节约物资采购成本,严格执行材料出库制度,材料使用定额管理制度,从而实现降低材料消耗,节约成本的目的[5]。另一方面,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承包工程时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进行可行性论证,促进工作水平提高。调查和评价项目资金来源、甲方资金和信用情况,降低投资风险。工程完工后要核对账款,及时催收应收账款,严格控制坏账、呆账。另外要加强固定资产、材料管理工作。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建立资产定期清查制度,对丢失、破损的财产应追究相关人员职责。尽量减少建筑企业损失,实现提高建筑企业效益的目的。
3.4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有效预防财务风险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包括合同签订、资金回笼、资金筹集、经营亏损风险等方面。为促进企业效益提高,应该综合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各种风险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建筑企业要对整体经营状况进行全面分析,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实现降低和分解风险的目的[6]。另外还可以对财务指标设置预警值,识别、评估财务风险,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防范和控制。
3.5重视工作人员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综合素质
引进既懂专业基础知识,又懂财务管理工作技能的高素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储备人才力量。同时要加强管理和培训,促进他们专业技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使其更好地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出色完成财务管理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水平。
4结语
(一)财务管理方法落后
难以适应发展需要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营业额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根据笔者的统计,在2000年至今,国有企业的营业额屡屡创出新高,净利润也持续增加,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可看出国有企业近4年的发展情况。国有企业的规模很大,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十分广泛,但是在如此巨大规模的背后,国有企业管理却存在着不足,财务管理的手段较为落后,一些管理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国企持续发展的需要,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改善,可能会影响到国企的利润增长,制约国有企业的发展。
(二)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一家公司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信息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彻底执行等,在公司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以及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和措施的总称,内部控制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方面。现代的公司是由一系列契约所组成,由于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多变性等、有限理性等影响,这组契约常常是不完备的。虽然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内部控制还很不健全,尤其是一些偏远地方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操作流程较为粗放,没有形成统一详尽且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操作流程。造成职责不清,一旦出现问题经常是互相推卸责任。还有一些国有企业即使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却不落实,使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无法真正发挥其制约、监督的作用。其次,国有企业内部监督不到位是由于其公司的运行体制决定的,国有企业虽然是进行企业化经营,但是受到行政干预较大,内部的一些管理人员也受到行政指令的影响,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等受到严重的制约,对于企业的经营业务按部就班,缺乏创新,或者完全按照上级的指令进行,没有自己的考虑,这就导致国有企业内部无法像市场中民营企业那样运行,负责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员工的积极性难以被调动,对于内部控制的监督也就自然不到位,很多的工作都是流于表面形式,为了完成上级的指令而工作,忽视了企业实际可能面临的情况,企业运行效率低下是影响内部控制监督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财务管理目标错位
在现阶段,很多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错位,很多国企把财务目标当作财务管理目标,没有清楚的明白财务财务管理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差别,在现阶段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更多的体现了其宏观财务目标即国企价值最大化,使得国企把这一目标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由于我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国企除了企业的职能之外,作为社会主体经济成分,还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能只是把目光放在盈利方面,还要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如提供社会就业岗位、维护社会稳定等,这些都是国有企业应用的责任,国有企业不能够完全按照民营企业那样紧紧把盈利为财务管理目标。
二、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建议
(一)强化财务管理意识
要强化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首先需要提高财务管理的意识,让国有企业财务人员了解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国有企业的领导在其中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只有领导足够的重视,才有可能让财务管理的工作得到单位其他人的重视。因此,需要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加以宣传,以具体的事例为基础,强调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财务管理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宣传教育,让工作人员了解到财务管理对于国有企业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意识,为发展、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打好基础。尤其是对于风险较高的方面,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财务管理工作,强化财务管理人员在这方面的意识。另一方面,对于国有企业中财务管理系统比较完善的分公司,做出相应的激励,并且给予一定的精神或者物质奖励,对于内部控制系统缺失或者存在明显缺陷的机构,进行相应的惩罚,如减少奖金发放的金额或者适当减少一些福利等,以此提高员工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充分的做好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让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员工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积极性。
(二)使用先进财务管理方法
随着市场的发展,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要借鉴现有的先进方式,不能还停留在在过去的财务管理体系中,国企过去的财务管理体系很多方面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需要进行改进。如企业的融资和投资方面,传统的国企融资主要是银行借款或者上市融资,而根据融资优序理论,较为理想的融资次序是借款、债券、股权融资,这国有企业中,对于债券发行融资很少,尤其是大型的国有企业,资金的筹集基本是依靠银行借贷,融资渠道狭窄,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情况下,难以适应外部变化的情况。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运营更加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法,强化国企的财务管理。
(三)强化内部控制健全
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制度,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从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这三方面进行,首先,国有企业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内控规章制度,包括《企业财务管理办法》、《企业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企业资金授权审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在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要合理设置职能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完善的财务控制和职能分离体系。充分考虑国有企业内部不兼容职务以及相互分离的制衡要求,形成内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格局。事中控制体现在保障资金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等方面,包括对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的控制。主要的包括账实盘点控制、库存限额控制等方法。在内部控制中,事后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每个会计期间或者每项重大经济活动完成之后,内审部门都必须按照监督程序,审计各项经营活动,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薄弱环节。各职能部门也要将本部门在该会计期间或该项经济活动之后的资金变动状况的信息及时地反馈到资金管理部门,及时发现资金的筹集与需求量是否一致,资金结构、比例是否与计划或预算相符,存货的控制是否与指标相一致,资金、材料的使用是否和预算相符,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根据计划合理进行安排等。通过以上措施,既保证了经营管理目标的适当性,也可根据生产经营中反馈的实际信息,及时的采取调整措施,以保公司的经营管理更为科学、合理、有效。此外,公司还需要将各部门的经营管理状况与部门的业绩考核指标进行联系,调动各管理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更好的进行内部控制。
(四)明确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人员专业素养普遍偏低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制度不规范、不健全等问题。由于企业管理者本身不重视财务管理,财务部门形同虚设,部门人员职责不清、日常处理程序混乱、资金管理不严等问题都非常严重。在资金使用上缺乏科学规划利用,在资金拨付上存在较大问题,直接导致资金周转利用率太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业务开展。在专业素养上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明显不如大企业的财务人员,不管是在专业知识还是个人能力方面都有所欠缺。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中小企业要自身加强融资能力,拓展融资渠道
融资难已经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资本投入少、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远远不及大企业。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条件能力科学规划资金投资,对现有资金进行合理分配,提高自身的信贷信誉,创造一个有利的融资条件。目前国家也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企业自身也要抓住机遇,在与金融机构合作沟通上要积极主动,以企业自身的发展前景和目前的财务管理情况向金融机构展示其在信用建设方面做出的努力。后期还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选择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合理降低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问题。
(二)加强中小企业的科学投资管理
中小企业在投资管理方面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要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从多个方面了解投资的详细情况,从而做出合理科学的判断,降低投资失误所带来的风险。并且在投资过程中也要充分了解投资情况,对于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企业的损失降至最低。
(三)加强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
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意味着什么,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意识非常重要。我国中小企业应该紧紧围绕财务管理这一核心,从资金管理、财务监控、人员配备等方面工作着手,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层次。并且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创新财务管理方法,不断学习新的财务管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