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范文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世界文化遗产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第1篇

庐山文化遗产主要分为有形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表达、民间科技、社会习俗、认识记录几个方面。有形物质文化遗产中又包括:遗址遗迹、建筑物、纪念性景观、地方土特产品、文献与遗物几方面,具体有形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下:庐山遗址遗迹中包括古人类生活遗址(如亭子墩新石器晚期村落遗址)、军事遗址、古战场(如庐山植物园内的日军轰炸弹坑)等。建筑物有宗教庙堂(如东林寺、罗汉寺、白龙坛、广佛寺、天王庙、太乙宫等一百多个)、佛塔(如舍利塔、天池塔、普超塔等十几个)、碑林(如白鹿洞碑刻等六处)、历史建筑小品(如琵琶亭、静观亭等几十处)、传统建筑(如匡庐诗社等)、桥梁(华封桥等十多处)、近现代建筑(如波黎公馆等十多处)等。纪念性景观包括洞穴(如莲花洞等十多处)、泉(如墨仙泉等十多处)、水井(如金井、修井炼丹井)、岩石(如刘仙石等)、潭池(如出木池等十多处)等。地方土特产品包括菜品饮食(如石鱼、云雾茶、石鸡、石耳)、手工艺品(如星子金星砚)等。文献与遗物包括古旧图书资料(《庐山志》等)、宗教典籍(《华严经》等)、书画(五百罗汉图、唐伯虎《庐山图》等)。

2庐山文化遗产保护

2.1庐山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2.1.1法律不健全。虽然2006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说明了我国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可是仍然没有达到法律高度。另外关于江西省下达的关于文物保护的文件,没有制定详细的符合当地现状和地方特点的措施,《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内也没有具体指出文化遗产的损坏惩罚及处理办法。

2.1.2管理体制混乱。从古至今,庐山在直属管辖范围方面一直比较混乱,近代以来,前前后后调整多达20次。“一山多治”的尴尬局面,把庐山从一个整体变得支离破碎,导致资源浪费,并且损害了人们对庐山的地理认知。

2.1.3人口压力问题。山上常住人口,加上外来人口和游客,给庐山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且人们的遗产保护意识薄弱,使得资源上的损耗及环境污染等方面都不容小视。庐山周边区域的城市化发展也在逐年提高,山上和周边人口数量带来的压力已经非常之大,人们生活用地比如农田菜地的开垦,工业上工厂的建立及污染物的排放都不同程度地给庐山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负面影响。

2.1.4旅游业的影响。旅游虽然在很多方面能为城市带来很大的正面影响,但是旅游业对于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也不容轻视,游客对于文物的直接破坏表现在:攀爬拍照、乱写乱涂鸦乱刻字、乱扔垃圾、折损植物等等方面;间接破坏表现在:汽车尾气污染、白色污染、水污染以及生态环境平衡被打破等。

2.1.5自然因素影响。如2005年9月受台风影响,庐山出现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暴雨,使得多处景点遭到洪水、泥石流的破坏。对于自然界来说一些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如风化现象、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的变化、风雨、湿度等等,但对于文化遗产而言可能是慢性毒药。

2.2庐山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针对上面谈到的关于遗产保护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对策:

2.2.1普查文化遗产。关于庐山世界文化遗产普查,是由主管部门组织对庐山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大调查运动。这样不仅能系统地认知,更可能深入发掘一些未知的文化遗产,甚至还能更加详细地获悉每个资源每件遗产的说明,统筹规划,查漏补缺。庐山遗产种类繁多,这样能使我们对它有一个通透的了解。

2.2.2完善法律法规。关于这点,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比较成功的案例。比如意大利,一直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早就颁布了许多法令来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不得不认真学习。从专业的角度来说,立法体系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两方面问题。首先国家层面上,我国对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相对落后,至今连一套完整的“国家文化遗产登录法”都没有定制。其次在地方层面上,可效仿四川省颁布的《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针对庐山区,江西省也可颁布类似“江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规,对庐山风景区的所有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保护。

2.2.3平衡各主体利益。文化遗产保护中利益相关群体很多,从政府各部门到当地居民、企业、个体经营户、游客等等,都是风景名胜区的利益关系者。各利益主体所关注的问题不同,他们有的注重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有的是关注旅游业带来的利润最大化,有的是关注自然风光,如何权衡各关系之间与文化遗产的利益关系,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2.2.4优化管理体制。庐山的管理是“一山多治”的混乱局面,必须统筹规划。从上级到下级系统的管理,从大局出发,摒弃私念,加大政府部门的管理力度,多方配合,一起共同创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和庐山风景区现状的合理的管理制度及体系,是当下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2.2.5研究保护技术。不光是从立法和管理体制上说,我们还应加强技术层面上的保护措施。技术保护的话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需要培养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利用教育资源优势,多方位培养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科技学科专业人才;其次要运用传统保护技术的同时开发新型现代的保护技术,比如在遗产保存方面互联网、3D立体模型、数字图像技术等等。

3结论

第2篇

即使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已经发展了相当一段时间以后,保护作为一种有专门人员从事的职业也并未立即形成。1950年成立的国际博物馆藏品保护学会聚集了最初的一批文物保护工作者,主要修复博物馆中的历史性、艺术性作品。1964年著名的《威尼斯》发表后,1965年国际古遗址理事会(ICOMOS)成立,涉及建筑、城市的文化遗产才正式得到独立机构与专业人员的关注。随后相关国际机构纷纷成立,为人才集聚和保护理念快速发展提供了土壤,世界遗产类型和范围也更加丰富起来:1931年《雅典》颁发时,所针对的是历史纪念物(historicmonuments)。而在1964年《威尼斯》中,则为纪念物和遗址(monumentsandsites)。到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时,则至少又增加了建筑群(groupsofbuildings)的类别。1976年的《内罗毕建议》提出了历史地区(historicareas)的概念,认为“历史地区及其周边应被视为不可替代的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1987年《华盛顿》将关注点落在了历史城镇与城市地区(historictownsandurbanareas)上。1992年,世界文化遗产体系中正式增加了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这一独立于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新类型,强调文化与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2000年以后又出现了更多新概念,比如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2005年《维也纳备忘录》中提出的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urbanlandscape)等。我国自1987年第一次申报世界遗产以来,一直追随响应国际保护理念并积极探索其在本土的适用性。国际上研究组织和专业人员的出现与世界遗产体系的形成无疑极大的推动了对更多类型文化遗产的认知,是人类有史以来遗产认知扩展最为迅速的几十年。

2.城市遗产

近几十年来,遗产认知的进步大多源于世界遗产的框架,其扩展却并不局限于世界遗产,一个重要案例就是“城市遗产”的扩展。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是在世界遗产的语境中产生出来,并被认为是同样适用于任何遗产的周边地区及文脉的。“城市遗产(urbanheritage)”的概念便是作为“城市历史景观”的关注对象逐渐产生的。顾名思义,城市遗产自然就是坐落于城市环境中的遗产,有时也可能是城市本身。在2005年维也纳“世界遗产与当代建筑”国际会议上城市历史景观概念首次提出时,其对象还集中于世界遗产中的历史城市类型,或市区内拥有建筑类世界遗产的城市,因为当时最主要的矛盾集中在受到保护的核心区域周边的高层或超高层新建筑对遗产地本体视觉上的重大影响,重点关注的是如何更好的处理这些城市中世界遗产与当代建筑的关系。然而在城市历史景观框架下,变化逐渐被接纳为传统,在相关认知深化与研究开展四年后,2009年城市历史景观的预备研究书发表时,“城市遗产”已经开始代替了以往“世界遗产”而成为其核心表述。2011年《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发表时则更加明确指出,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对象是所有的“城市遗产”,保护城市遗产的理念至此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我国,阮仪三很早就提出,城市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有四大原则要坚守,即真实性、整体性、可读性、可持续性,虽然彼时城市遗产的含义尚未有十分明确的共识,这些原则仍然不失为很先进的认识。实践方面,以上海的新天地、田子坊等早期的成功实例为榜样,很多拥有一定历史资源的城市争相效仿,后来到城市遗产的概念正式提出后,自然很快深得人心。如同当初建筑被纳入文化遗产的范围,城市遗产理念的产生是文化遗产在空间层面的认知历史上又一次重要扩展,同时,也是人们尝试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介入城市规划与设计问题的一次特别尝试。综上,相比于世界遗产,城市遗产强调的是在城市中较为普通的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以至于更大范围的城市历史景观所构成的整体性价值。一些原本并不具有为人所共知的突出普遍价值,但确为历史城市的有机构成部分的成片的一般遗产也因此被纳入保护的范畴,体现了保护工作的广泛性、完整性,甚至遗产本身的平民性。

3.小结

第3篇

1.综合性的体制管理模式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管理体制中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综合性组织模式。其中,历史苏格兰(HistoricScotland)是苏格兰政府的执行机构,6代表苏格兰部长7对苏格兰的历史环境进行相关的宣传、推广及保护活动。它不仅负责苏格兰所有的世界遗产地管理,同时也负责与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相应的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爱丁堡市政府(EdinburghCityCouncil)是国家、中央政府的延伸和代表,它主要负责规划开发、土地使用,直接管理、监督和协调各种遗产保护,颁布城市范围内建筑遗产以及世界遗产地的特殊法令等。在市政府机构内部有专门的世界遗产官员来处理与世界遗产相关的各项事务,并在进行城市规划系统的审批阶段起到关键的作用。8这两者作为主导,负责了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宏观层面的政策法规与大部分资金拨款。同时,爱丁堡老城新城还设有相对独立和专业的咨询执行机构爱丁堡世界遗产信托(EdinburghWorldHeritageTrust)9,它作为第三方中介,专门处理与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有关的具体性事务,其与行政机构的紧密联系,内部以职业专家学者为核心组建技术团队,确保可以对各项保护管理项目提供经费保障和实际的技术支持,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政府因缺乏专业经验而对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此外,还有科本协会(CockburnAssociation)10、苏格兰建筑遗产协会(ArchitecturalHeritageSocietyScotland)11、苏格兰城市信托(ScottishCivicTrust)12、苏格兰国家信托(NationalTrustforScotland)13等民间社团组织,共同对爱丁堡老城新城进行重要的监督、教育和推广作用。这种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专家咨询机构、民间私人团体同时参与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运作体系模式范围广泛、执行严格,且较为完善,确保了在爱丁堡老城新城保护管理过程中的相对开放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2完善具体的法律保护体系爱丁堡十分重视在规划系统和调控方面对老城新城的建筑、历史环境进行严格保护管理。其规划政策法令、古迹保护法令、历史环境政策条例主要来自国家、区域、地方三个不同的层级。在国家宏观层面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作为区域和地方的规划政策框架的基本法《1997年城市与乡村规划法(》苏格兰()TheTownandCountryPlanning(Scotland)Act1997)、《2006年规划法》(苏格兰)(ThePlanningetc(Scotland)Act2006);专门针对单体建筑、纪念物以及具有独特考古和历史价值地区的保护法律《1997年规划(登录建筑物及保护区)法令》(苏格兰)(ThePlanning(ListedBuildingandConservationAreas)(Scotland)Act1997)、《1979年古迹及考古地区法令》(1979AncientMonumentsandArchaeologicalAreasAct);苏格兰历史环境保护管理基本政策的指导文件《苏格兰历史环境政策》(ScottishHistoricEnvironmentPolicy)(SHEP)14(2008);苏格兰政府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政策法规《苏格兰规划政策》(ScottishPlanningPolic)(SPP)15。在区域层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发展规划》(TheDevelopmentPlan)、《爱丁堡与洛锡安区结构规划》(EdinburghandtheLothiansStructurePlan)。与苏格兰政府国家、区域政策法令相比,由爱丁堡市政府颁布实行的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法规则更为详细,如《爱丁堡城市地方规划》(EdinburghCityLocalPlan)(ECLP)16、《爱丁堡保护区特色评估》(ConservationAreaCharacterAppraisals)等,它们十分有效地对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建筑以及整体景观环境进行保护,同时也更具有实际操作性。由以上分析可见,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从国家、区域、城市的不同层面,构成相当完善具体的法律保护体系,从根本上保证对世界遗产地建筑环境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保护,法律内容较为细致、规范,并且具有量化标准,例如,在《规划法》中,不但明确规定了列入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四个要素“必须具有建筑学价值、历史学价值、普遍价值和与国家重要人物或重要时间相关”,而且还细分了相关的时间标准,因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17其次,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均将文化遗产纳入城市规划的范畴,通过对规划开发进行评估控制,来防止对区域内的历史文化遗产造成破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值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加以学习。此外,在其法律法规中“保护区”的特色评估政策也十分具有借鉴性,目前爱丁堡共有39个保护区,其中的中世纪旧城保护区、乔治亚新城保护区、迪恩村庄保护区(DeanVillage)以及西端保护区(WestEnd)构成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区域的大部分,对爱丁堡世界遗产地提供了较为完整的保护。一旦世界遗产地内有新开发项目进行申请,保护区的特色评估就可以与现有法定规划政策,具体导则以及特定场地的发展要求等一起,共同建立起框架,来严格评估和控制新项目对保护区特色和形象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对遗产地规划政策以及开发控制决定的建议提供了合理的基础。

3多元化的保护方法策略在完善的体制安排与法律体系基础上,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地还通过多元化的方法策略,积极保护老城新城的历史建筑及景观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遗产地投资、旅游环境,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寻求更大的空间。为了复兴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的历史价值和提高公共空间景观环境品质,爱丁堡进行了“首都街道”计划(CapitalStreetsProgramme),CastleStreet、St.AndrewSquare、Grassmarket以及RoyalMile、SouthBridge等世界文化遗产地老城新城中的街道广场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整治和改善(图2)。爱丁堡还进行了店面标志和广告视觉景观控制的项目尝试,即在爱丁堡老城新城最主要的街道RoyalMile沿街区域范围内,所有新店铺采用的标志都需要得到苏格兰政府的规划审批许可,而原有店铺如果会对保护区的特色和形象产生明显的破坏,政府也能够要求其进行去除。同时,爱丁堡也十分注重处理好城市建设发展和文物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取得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共赢。目前,爱丁堡老城新城中约有75%的建筑为A,B,C级登录建筑,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以及职业保护专家提供的建议保证了众多法定登录建筑在单体结构、建筑环境、庭院、建筑室内等方面进行整体性保护。18为确保保护工作与新建筑建设之间的协调共生,相关政策从原先登陆建筑以“最佳的使用方式是延续原建筑的设计功能”为主导过渡到以持续合理发展为标准的改建方式,改建中应尽量减少变化,并适应新的抗震、防火、卫生、结构规范等建筑标准,符合无障碍设计标准,使建筑利用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具有适应性。在老城区,一些新建建筑在尊重历史文脉的原则下,采用新技术、材料、建筑语汇反映时代特征,在设计中都很好地参考了老城传统建筑的形式与特色、保存了文化价值的理念,并有机融入其周围环境,保持与历史、景观的紧密联系。它们与老城区历史建筑相互辉映,共同构成爱丁堡独特的城市特色。比较成功的案例如苏格兰国家博物馆、Canongate112、苏格兰诗歌图书馆等(图3)。

4多方位互动式公众教育爱丁堡通过多方面资源的整合,确立了世界遗产层级化教育的原则,在大学、中小学、普通民众等不同年龄段、教育背景层面,构建起一个互动性强、立体多方位的世界文化遗产公众教育网络体系,以此推广世界文化遗产,提高城市历史遗产保护意识和价值观,增强城市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对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产生了十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在高校教育和学术研究方面,爱丁堡大学的苏格兰遗产保护中心(ScottishCenterforConservationStudies),设有专门的遗产保护硕士学位。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理论与研究是其中开设的必修课程之一。同时,有关爱丁堡遗产保护管理的研究不断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世界遗产历史、考古、环境监控报告、气候变化影响、项目保护报告、城市经济发展、游客分析等。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爱丁堡还针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每十年召开一次国际性的系列学术会议。以上研究为《爱丁堡世界遗产管理规划》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并正确有效地指导了爱丁堡世界遗产教育的实践。针对青少年为核心开展遗产教育也是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爱丁堡在中小学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课程、讲习会、设计竞赛等推广工作,例如CurriculumforExcellence、AuldReekiesession、LOOKINGuP!19等,以此来提升青少年对世界遗产及其价值的认知。这些项目目标鲜明、可操作性强、形式多样生动,通常以爱丁堡世界遗产地研究的某个特定主题为目标,在过程中不仅局限于建筑或历史单一细节内容的讲述,而是将世界遗产地的研究内容与学校实际课程内容相结合,丰富有趣的项目整体策划在读写、艺术、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均提供了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技巧的可能性。在普通大众层面上的教育则更为社会化和日常化。爱丁堡主要通过主题展览、大众传媒(电视节目、网站)、导游线路、城市活动、宣传出版物等多种方式途径,来提供多样化信息,增强民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度和热爱感,培养人们自觉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其中的“爱丁堡开门日”(EdinburghDoorsOpenDays)活动20已成为爱丁堡每年一度最盛大的建筑、遗产、文化节日,DOD其实是欧洲遗产日(EuropeanHeritageDays)21的一部分,在爱丁堡已举办20年,由科本协会组织,与爱丁堡市政府合作,每年向公众免费开放一些最好的,现代的或历史悠久的建筑,其中的许多建筑在平日是不向公众开放或是需要收费的。这些建筑遗产大部分位于爱丁堡的老城和新城,活动历时两天,包括导游、文化活动、展览、讲座等,大大增强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二、结语

第4篇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商标权 避暑山庄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保护与开发并重模式下物质文化遗产的商标权保护研究》,项目编号SQ137007。

作者简介:刘佩,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法政系,讲师。

一、商标权保护模式的优势

一般而言,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防御性保护,二是积极保护。防御性保护的立法模式主要目的是防止第三人通过申请专利、商标或再创作等方式将文化遗产据为己有;积极保护的立法模式是指不限制他人对文化遗产的使用但是要在使用后支付报酬。防御性保护模式的关注点是文化遗产所有人独有占有权;积极保护模式更具有开放性,其关注点是文化遗产的财产效应。在防御性保护模式下,第三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文化遗产的所有权人;而在积极保护的立法模式下,所有权人不禁止第三人使用,该使用也未必必须事先得到所有权人的同意,只要使用人支付报酬即可。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权的权利内容包含使用权和禁止权。所谓使用权,是指商标权人对其所持商标具有充分的支配权和完全的使用权;所谓禁止权是排他性权利,该权利具体表现为禁止他人非法使用商标及其他侵犯商标权行为。商标权的权利内容侧重于防御保护内容,但并不排斥积极保护内容。以商标权保护文化遗产的方式是将文化遗产作为商品或服务通过注册商标保护的方式。此种保护模式的关键点是以文化换效益、合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商标权保护模式开发与保护并重,能够有效解决世界文化遗产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一条值得推广的保护模式。与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相比较,其优势如下:

第一,有利于实现文化遗产内在的经济效益。市场经济下,理性人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经济利益是理性人行为的重要驱动力。以注册商标的方式保护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传承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特质, 而且可以促进世界文化遗产内在的经济利益的实现。商标权保护模式不改变古迹、建筑群、文物等文化遗产的原始样貌,而将静态的古迹、建筑群、文物等文化遗产形式转化为可以流通的商标形式,从而达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最佳方式。

第二,有利于保持文化遗产的特性。正如上文所述,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订立《保护世界文化和遗产公约》的一方面原因是:联合国注意到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对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所谓“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应当包括经济利益的冲击。商标权保护模式通过注册商标的方式使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得以发挥,同时,此种开发方式并不改变文化遗产本身的样态。所以,商标权保护模式有利于保持文化遗产的特性。

第三,有利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世界文化遗产的损害对世界文化而言是一种重大损失,国家对世界文化的保护工作并不是很完善,因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经济、科学和技术力量。注册商标权能够使世界文化遗产在不改变样态的前提下开发出经济效益,其产出的经济效益可以用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而形成开发与保护之间良性循环。

二、商标权保护存在的问题:以避暑山庄为例

以避暑山庄为例,避暑山庄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五A级景区,每年接待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目前,旅游商品的销售成为旅游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世界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有效形式。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旅游商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商标权的保护和品牌战略。以避暑山庄为例,其在旅游商品开发和品牌塑造上存在的问题如下:

第一,注册商标的品牌意识不足。避暑山庄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驰名中外。就其相关的注册商标而言,据笔者搜集的资料,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实业集团就白酒类注册了“山庄”商标,该集团生产的山庄老酒获得 “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称号。 除此之外,笔者没有发现与避暑山庄相关的其他商标。就避暑山庄实业集团注册山庄商标而言,其是企业自身行为,与避暑山庄管理部门无实际联系。避暑山庄作为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其可开发的商品肯定不仅仅是白酒品类。同时,大量的商品取材于避暑山庄却没有注册相关的商标,商标权保护意识不足。

第二,与避暑山庄相关的旅游品牌商标的关注不够。上文指出避暑山庄成为国家5A级风景区,其吸引大量的游客来承德。但是,笔者发现在承德售卖的旅游商品并没有体现出避暑山庄的特色。一言概之,旅游商品的开发并没有有效利用避暑山庄的品牌效应,即避暑山庄的品牌效应扩展不够充分。若将避暑山庄的品牌效应扩展到旅游商品,其必将带动旅游商品的销售,创造新的经济效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著名风景区的避暑山庄的品牌价值远未发挥出来。

三、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商标保护的建议

首先,要强化商标的注册申请。各国法律都要求注册商标申请人须具备一定的资格。在我国,申请商标注册的主体限定为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世界文化遗产虽然是属于世界遗产的一部分,但是《公约》亦提出应当充分尊重文化遗产所在国的主权并且不能使国家的财产权受到损害。同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属于国家,亦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其主体不仅仅包含当地的政府,亦应包括当地的民众。那么商标申请人应当是谁?根据公约的规定,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的国家应设立专门的结构进行管理。笔者认为,该机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申请人。以避暑山庄为例,避暑山庄管理委员会可以作为“避暑山庄”等相关商标的申请人,但应当注意的是申请人并不意味者其是注册商标的所有人。 其次,笔者认为,我们解决文化遗产注册商标存在的问题时,可以借鉴我国商标法关于地理标志的规定。根据我国《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申请人可就地理标志申请注册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某地区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等一系列条件早就与该地区紧密相连的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即标示商品来源地区。为保护特色产品,目前国际通行做法即是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可以合理、充分地利用与保存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地理遗产,可以有效地保护优质特色产品,促进特色行业的发展。就注册商标而言,世界文化遗产和地理标志存在两个主要相似的特征:

第一, 地域性。正如上文所述,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的,更是地方的。文化遗产代表着文化遗产所在地的文化资源,世界文化遗产与其所在地不能相分离。河北省承德市与避暑山庄紧密相连,在民众的意识中承德和避暑山庄之间几乎可以划等号,所以,通过申请“承德避暑山庄”等一系列地理标志商标,既可以合理、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又可以有效地保护承德相关的优质产品,促进相关特色产业的发展。

第二,主体不特定。正如上文所述,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一个地区的文化,其既属于世界,又属于国家,更属于地区民众。该特点决定了其所有权主体的不特定性,其与地理标志商标特点相似。因为特征的相似性,笔者认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商标申请可以借鉴地理标志的申请制度,申请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 证明商标注册人负有管理责任,管理责任包括检测、评定、监督等责任。

集体商标的封闭性决定了其只能被用于加入集体的成员。集体商标亦具有一定的品质证明功能。对文化遗产申请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有利于形成保护与开发文化遗产的良性循环。一方面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由专门的结构管理、监督,在向公众证明文化遗产来源及特定品质的同时,有效地防止某些因素对该文化遗产的侵害, 保护文化遗产地民众独占性的经济权利;另一方面,利益的获取可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更好的协调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

商标保护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挖掘文化遗产内在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不破坏文化遗产,从而形成开发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性循环。若将文化遗产注册为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注册人应该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机构,该机构对商标负有管理职责,不得将商标用于自己提供商品。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的使用人应为符合使用该地理标志条件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被许可人也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质量。因世界文化遗产商标注册而获得的利益应当专款专用,可以以设立基金的形式用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比如相关的科学研究等等。

第5篇

论文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商标权 避暑山庄

1994年12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避暑山庄以及周围寺庙既是世界文化遗产,又是国家5A级风景区,随着时代的发展,避暑山庄以及周围寺庙的双重身份使其的保护面临新课题。

一、商标权保护模式的优势

一般而言,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防御性保护,二是积极保护。防御性保护的立法模式主要目的是防止第三人通过申请专利、商标或再创作等方式将文化遗产据为己有;积极保护的立法模式是指不限制他人对文化遗产的使用但是要在使用后支付报酬。防御性保护模式的关注点是文化遗产所有人独有占有权;积极保护模式更具有开放性,其关注点是文化遗产的财产效应。在防御性保护模式下,第三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文化遗产的所有权人;而在积极保护的立法模式下,所有权人不禁止第三人使用,该使用也未必必须事先得到所有权人的同意,只要使用人支付报酬即可。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权的权利内容包含使用权和禁止权。所谓使用权,是指商标权人对其所持商标具有充分的支配权和完全的使用权;所谓禁止权是排他性权利,该权利具体表现为禁止他人非法使用商标及其他侵犯商标权行为。商标权的权利内容侧重于防御保护内容,但并不排斥积极保护内容。以商标权保护文化遗产的方式是将文化遗产作为商品或服务通过注册商标保护的方式。此种保护模式的关键点是以文化换效益、合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商标权保护模式开发与保护并重,能够有效解决世界文化遗产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一条值得推广的保护模式。与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相比较,其优势如下:

第一,有利于实现文化遗产内在的经济效益。市场经济下,理性人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经济利益是理性人行为的重要驱动力。以注册商标的方式保护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传承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特质, 而且可以促进世界文化遗产内在的经济利益的实现。商标权保护模式不改变古迹、建筑群、文物等文化遗产的原始样貌,而将静态的古迹、建筑群、文物等文化遗产形式转化为可以流通的商标形式,从而达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最佳方式。

第二,有利于保持文化遗产的特性。正如上文所述,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订立《保护世界文化和遗产公约》的一方面原因是:联合国注意到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对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所谓“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应当包括经济利益的冲击。商标权保护模式通过注册商标的方式使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得以发挥,同时,此种开发方式并不改变文化遗产本身的样态。所以,商标权保护模式有利于保持文化遗产的特性。

第三,有利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世界文化遗产的损害对世界文化而言是一种重大损失,国家对世界文化的保护工作并不是很完善,因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经济、科学和技术力量。注册商标权能够使世界文化遗产在不改变样态的前提下开发出经济效益,其产出的经济效益可以用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而形成开发与保护之间良性循环。

二、商标权保护存在的问题:以避暑山庄为例

以避暑山庄为例,避暑山庄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五A级景区,每年接待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目前,旅游商品的销售成为旅游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世界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有效形式。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旅游商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商标权的保护和品牌战略。以避暑山庄为例,其在旅游商品开发和品牌塑造上存在的问题如下:

第一,注册商标的品牌意识不足。避暑山庄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驰名中外。就其相关的注册商标而言,据笔者搜集的资料,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实业集团就白酒类注册了“山庄”商标,该集团生产的山庄老酒获得 “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称号。 除此之外,笔者没有发现与避暑山庄相关的其他商标。就避暑山庄实业集团注册山庄商标而言,其是企业自身行为,与避暑山庄管理部门无实际联系。避暑山庄作为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其可开发的商品肯定不仅仅是白酒品类。同时,大量的商品取材于避暑山庄却没有注册相关的商标,商标权保护意识不足。

第二,与避暑山庄相关的旅游品牌商标的关注不够。上文指出避暑山庄成为国家5A级风景区,其吸引大量的游客来承德。但是,笔者发现在承德售卖的旅游商品并没有体现出避暑山庄的特色。一言概之,旅游商品的开发并没有有效利用避暑山庄的品牌效应,即避暑山庄的品牌效应扩展不够充分。若将避暑山庄的品牌效应扩展到旅游商品,其必将带动旅游商品的销售,创造新的经济效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著名风景区的避暑山庄的品牌价值远未发挥出来。

三、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商标保护的建议

首先,要强化商标的注册申请。各国法律都要求注册商标申请人须具备一定的资格。在我国,申请商标注册的主体限定为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世界文化遗产虽然是属于世界遗产的一部分,但是《公约》亦提出应当充分尊重文化遗产所在国的主权并且不能使国家的财产权受到损害。同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属于国家,亦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其主体不仅仅包含当地的政府,亦应包括当地的民众。那么商标申请人应当是谁?根据公约的规定,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的国家应设立专门的结构进行管理。笔者认为,该机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申请人。以避暑山庄为例,避暑山庄管理委员会可以作为“避暑山庄”等相关商标的申请人,但应当注意的是申请人并不意味者其是注册商标的所有人。

其次,笔者认为,我们解决文化遗产注册商标存在的问题时,可以借鉴我国商标法关于地理标志的规定。根据我国《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申请人可就地理标志申请注册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某地区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等一系列条件早就与该地区紧密相连的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即标示商品来源地区。为保护特色产品,目前国际通行做法即是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可以合理、充分地利用与保存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地理遗产,可以有效地保护优质特色产品,促进特色行业的发展。就注册商标而言,世界文化遗产和地理标志存在两个主要相似的特征:

第一, 地域性。正如上文所述,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的,更是地方的。文化遗产代表着文化遗产所在地的文化资源,世界文化遗产与其所在地不能相分离。河北省承德市与避暑山庄紧密相连,在民众的意识中承德和避暑山庄之间几乎可以划等号,所以,通过申请“承德避暑山庄”等一系列地理标志商标,既可以合理、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又可以有效地保护承德相关的优质产品,促进相关特色产业的发展。

第二,主体不特定。正如上文所述,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一个地区的文化,其既属于世界,又属于国家,更属于地区民众。该特点决定了其所有权主体的不特定性,其与地理标志商标特点相似。因为特征的相似性,笔者认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商标申请可以借鉴地理标志的申请制度,申请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 证明商标注册人负有管理责任,管理责任包括检测、评定、监督等责任。

第6篇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申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二十四节气”(twenty-four solar terms)就是我国古人概括总结出的一套天文气象历法。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一种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补充历法,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距今有二千七百多年了,却仍在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生活。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围绕太阳运行情况来进行的,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因此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一、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划分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古人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日月运行的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的相互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表明了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到了西汉时期《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但却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来划分的。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从“春分”点(黄经0°,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运行一周(360°)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即为24个节气。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因此二十四节气每年在阳历中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在每月的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每月的8日、23日前后。

二、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含义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立”即开始的意思,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变化,是一年四个季节的开始,这样就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把它编成节气歌,歌诀如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三、二十四节气的现实意义

1.民俗文化的有效载体

“寒食春过半,花浓鸟复娇;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国,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地域广阔,各地因气候、地理和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一个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景象。我国的民俗文化,在整体保持中华特色的同时,各地各民族又有着极大的差异性,有关的国际专家认为,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文化多样性的国度,中国传统民俗与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每一节气因地区的不同,都会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从傣家新年的泼水,到黄河流域的清明禁火,从古代的帝王之家的迎春大典,到每一地每一族不同风俗的婚丧嫁娶,无不浸透着古朴的民风。在我国总结民俗活动的谚语更是多的不胜枚举,像“冬至饺子,夏至面”、“清明风筝谷雨花”等,都是非常恰当的总结。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又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清”表示百草发芽,“明”表示春光明媚。“清明”表示春末时节气候渐暖,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在气象上的应用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在每年的每一个节气到来之日,都会进行这一方面的气象与传统知识的普及。无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二十四节气在我国气象上的指导意义都不会降低。从中可以看出,有的表明季节,有的表明温度、降雨、露、霜等气候。

反映四季转换的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反映日照长短的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直接反映温度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直接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3.在农事活动上的应用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独有的伟大科技成果,在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谷雨节气,雨生百谷,故名“谷雨”。许多作物在此节气前后即开始种植。常言道:“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芒种节气,“芒”是指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开始收割;“种”是指晚谷、黍、稷等作物开始播种,正是最忙碌的农事季节。

虽然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我国各地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利用二十四节气,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如二十四节气农事歌就有“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等。

四、二十四节气申遗的重要意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从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来看,二十四节气完全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要求。

1.传统文化的有续继承

二十四节气将天文、物候、农事完美结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所沿用,至今仍在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生活,二十四节气与时光相伴时刻关照着我们,关照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衍。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将其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2.传统文化的有力保护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的国粹,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二十四节气,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走向世界的有力保障

第7篇

关键词:溱潼会船节 开发 现状

2004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等联合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国掀起了包括传统体育文化在内的一股非遗保护热潮。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错综复杂,不同自然生态环境和生存方式衍生了带有鲜明的区域性技术风格、素质特点、民族品格的体育文化特征。

当今时代,重视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的传统文化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使它成为全民健身的一部分,成为现代社会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对其保护、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溱潼会船节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近年来,当地政府本着以船会友,以节招商的基本思想,带动当地新农村建设,本文对会船节的一些保护和开发现状进行归纳,以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基础性研究。

1.会船节传承的来源和沿革

公元1131年,相传南宋时期岳飞的义军与金兵激战溱湖,金兵大败,义军伤亡惨重,当地百姓为了祭奠死亡将士,在清明节,自发组成篙子船争先祭扫。以后,每年的清明节第二天,来自四乡八镇的船只、船民来此聚会,会船成为习俗。

以溱潼会船节在组织模式上仍然采用生活风俗遗传,以“溱潼会船”为主要品牌的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影响力,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2.溱潼会船节开发现状

2.1扩大影响,形成品牌

会船的主要场所——溱湖,建成溱湖国家湿地公园,2010年7月开始进行创建5a风景区的准备。湿地公园内现有植物110多种,野生动物70多种,每年都有30多种近10万只候鸟在此栖息,风景区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形成以溱湖为主体的水环境景区,会船节为品牌的湿地人文景观。

每年会船节前夕,奔赴上海、南京等地召开新闻会,扩大会船节的影响。邀请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高密度、大容量的报道,到2010年,溱湖风景区已与长三角及周边省市1500多家旅行社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

“一湖、一地、一镇、一园”特色鲜明。一湖,即溱湖,一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一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溱潼,一园,江苏河横生态科技园,开发了百年牡丹观赏、千亩油菜花观光、循环经济园等农业旅游项目,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现代农业、接受环保教育、体验农家风情的基地。

“十一五”期间,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新兴产业、支柱产业来抓,形成了以“泰州华侨城、溱湖风景区、溱潼古镇”为重点的旅游核心区,促进了旅游业由“开发型”向“品牌型”转变。

2.2溱潼会船节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作为现代体育旅游的一个重要内容,溱潼会船节独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具有比现代体育项目的开发更为优势的地位。会船节拓展了当地的旅游文化空间, 成功培植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坚实基础。近年来,溱潼镇依托悠久的历史资源优势、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深厚的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让这个千年古镇赢得了越来越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以溱潼会船节为品牌,旅游业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旅游景区周边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在溱潼会船节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下,当地居民利用地域饮食文化和自然资源,在自家门前办起了农家乐,用自家美食招待五湖四海的宾朋。

2007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2.3溱潼会船节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溱潼会船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由于会船节的知名度在国内不断增强,会船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调查中发现仅篙船一项就达65条之多,参加会船人数达数千人。为了保证会船节的秩序及观赏性,大会不得不规定限制各乡镇参加比赛的船只数量。

近年来,会船节期间增加了群众体育节,溱潼镇因此获得了群众艺术之乡、体育强镇等殊荣。201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组委会评选为年度体育旅游精品。

2.4溱潼会船节对当地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

2005年以后形成以“会船节”为文化支撑的,实行产业联动通过品牌效应,实现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近年来更是在会船设计上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如2008年的时候有设计祥云、鸟巢等的会船,溱湖上出现天天有篙手,日日来会船的场面,促进了当地群众的参与程度,增加了就业机会,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增加知名度,打造品牌,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在历届会船节的活动安排中,文化活动由2004年的群众文化表演,民间艺人表演,到2010年的茶文化节、古茶花观赏节、中国湿地论坛等多项文化活动,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这里共展风华。

当地相关部门在拯救保护里下河这一水乡水上庙会,使其成为本地区特有风俗的活化石的同时,正极力拯救和保护一批与会船相关的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对其进行原汁原味的保存、传承。带动了当地一大批富有民俗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热潮。

农村传统体育文化是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发展具有鲜明娱乐性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r] 2008(19)

第8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小学教育

1.引言

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渐趋恶化,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严重的传承危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活态传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之道,探索多种传承方式显得尤为必要。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都突出强调了教育传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1]。民族地区的小学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文化空间,在保护传承本民族遗产文化中占据明显的地域优势[2]。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民族小学教育中,可以使少年儿童在其价值观形成的时候就将本土文化扎根于心灵,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觉性,逐渐树立起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由此利于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同时更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推进。

2.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的融合路径

2.1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认知教育的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内涵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知识,反映了民族地区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及精神面貌,对其进行保护对于维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的小学应挖掘当地民俗特色文化资源,积极参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主体的建议意见,组织专业教师团队编写出通俗易懂的地域民俗文化校本教材,将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传说故事、民俗节庆文化、民族服饰文化等以选修课、自修课的形式列入小学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能力,增强其民族文化认同感。

2.2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科学认知教育的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原生态地反映了各民族地区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实态、人类的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体现了民族地区群众对大自然、生产生活实践的科学探索,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价值。通过总结归纳本民族传统历法、传统工艺、民间医药等具有科学价值的遗产项目,为小学生的自然科学课程补充设计文字与图片生动结合的辅助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培养小学生对本民族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民族自豪感。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运动教育的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舞蹈、体育以及重大节庆活动都蕴含着丰富的体育运动教学资源。将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等项目渗透到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中,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加深少年儿童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感知。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小学教育的融合,民族小学一方面可以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发展的文化空间,通过在重大节日举办一些民族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体育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开设民族舞蹈和体育课程,使传承传统舞蹈、体育项目成为常规的教学活动。

2.4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审美教育的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等内容都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艺术内涵,形象地展示了各民族独特的艺术情趣和审美取向,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民间小学应定期组织小学生参观欣赏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民族服饰以及美术书法作品,从而培养其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审美情操。同时,可以开设民族音乐、舞蹈、美术和书法等特色艺术课程,加强特色民族文化艺术对少年儿童的艺术熏陶,培养小学生对民族特色艺术文化认知能力。

2.5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拥有丰富的伦理道德资源,形象生动地传扬着各族人民积极向善的伦理观念,为少年儿童的德育提供了鲜活的材料。民族小学可以将民间传说故事、传统礼仪和节庆仪式中的优秀道德文化资源编为儿童品德教育读本,为小学生的感恩、礼仪教育提供特色素材。另外,民族小学可以采用符合儿童无意识模仿和具体形象思维等心理特征的娱乐体验方式,如讲述民间传说故事,观看道德教育影片,欣赏传统音乐等,增强其受教育效果。通过将本民族道德文化资源应用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可以充分发挥民族优秀道德文化的示范作用,使民族精神在少年儿童中得到传承和弘扬。

3.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学对接的保障措施

3.1制定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对接的政策措施

制定合理的政策,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是民族小学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力保障,因此,民族地区的各级文化和教育部门要依据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拟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小学的项目推荐计划,并周密制定“非遗”进校园的实施方案。另外,各级文化、教育部门应加强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和师资培训,为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对接工作创造条件。最后,文化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保护传承“非遗”小学的监督和管理,对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绩突出的小学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考核与评价不合格的学校责令限期整改,从而规范和鼓励小学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3.2开发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对接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它规划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教育融合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同时为学校教师的教学提供方向指导,开发遗产保护对接小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对接的课程体系开发主要从小学教育中的拓展课程和探究课程入手。拓展课程的开发,要求学校首先挖掘发现本民族的民间传说、表演艺术、体育等项目,然后将其整理为可进入课堂的校本化的教学资源,最后依据这些教学资源设置反映民族地域特色的艺术欣赏、书法练习、民族体育等拓展课程。探究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重大民族节庆文化活动,定期参观民族工艺品展览等社会实践探索活动。

3.3引导传承人参与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对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的顺利对接,离不开民间艺人的支持与帮助。因此,政府和民族小学要积极引导民间艺人参与支持教育保护遗产的活动。一方面,政府通过对传承人的政策扶持和培训教育,增强其文化自觉性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鼓励其参与民族小学的遗产保护活动。另一方面,民族小学将传承人聘请到学校,担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教学,并鼓励其为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和校本教材编写建言献策,为民族小学的遗产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4.结语

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表演艺术、传统体育项目内容,通过采用参与互动和直观感受的方式将其应用在小学教育中,可以让少年儿童在感知、体验中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逐步培养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趣。民族小学与民间艺人应在政府政策引导下积极合作,落实学校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的顺利对接。

参考文献:

第9篇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后两个标题内容。本节内容是:体会聚落差异源自环境差异,认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聚落的发展表现,在变化中发现问题――传统聚落在消失,在探讨传统聚落价值中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应该以体验领悟、分析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发展,顺应学生心理发展趋势,深入浅出地突破学生学习的畏难心理,了解地理知识的现实和应用价值,在思想上获得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产生无限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创造力。为其合作学习、多元化学习、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理解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

(2)通过理解体会传统聚落的内涵与价值,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聚落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进一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体会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和思想实践上的智慧高度,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教学难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

【教学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运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问题引导法、交流合作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推陈出新,创设情境

展示课件中不同聚落的图片,启发学生分析:分出乡村还是城市,人们从事什么样的劳动生产活动,师生互动得出聚落的本质差异在于劳动生产方式。

转承:劳动生产方式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环境,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手段,所以必须立足于环境。因而,聚落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课件演示)

二、水到渠成,新知分布

1.聚落与环境

师:探究事物间的关系必须弄清两个方面:(1)弄清两者之间的作用与影响。(2)理解相互适应表现。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教材中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根据书上的图,还可以联系生活,活跃了思维并勇于探索发现和推断,使他们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自信,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师: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学生认同后继续)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不仅具有鲜明的环境特征,还深刻地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智慧和改造水平。

展示课件中东南亚热带雨林区的民居,西亚热带沙漠区的民居,学生讨论。

转承:民居建筑适应于环境,更适用于生活,它体现了环境更体现了人类的智慧。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可以说:传统聚落记录人类智慧的发展进程,它是浓缩了的历史,而现代民居则体现了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并在飞速发展中。

2.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师: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回望历史,农耕文明的发展,生态退化出现了;如辉煌的巴比伦古国就是在发展农耕中,生态恶化后过早陨落的;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污染随之而来。所以我们在发展与变革中,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权衡利弊,以保证进一步的发展。聚落的发展我们应如何面对呢?(课件演示)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总结聚落发展表现及出现的变化。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引发学生对消失中的传统聚落的关注,先抑后扬,牵引着学生的心。

生:总结传统聚落的价值。

师:全世界人民都已意识到这一点,并已经把在乡村和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作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了。

生:根据生活所见回答。

师:总结归纳:(1)立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圈建保护。(3)异地迁建保护。

转承:有些极其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已经不再是某国某地为保护自身特色和历史的珍宝,而成了全世界人民的文化瑰宝了,那就要把它们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了。

生:根据课件中图片回答,了解37处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中有6处属于传统聚落类的文化遗产。

三、开阔视野,迁移拓展

师:放眼世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聚落还有很多,这里是?(课件演示)

生: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师:真棒哦!我们了解一下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那么这里?(课件演示)

生:中国的威尼斯――苏州。

师:我们来谈谈你们对苏州的印象。

生:水乡,园林,人间天堂,苏州工业园区。

师:苏州是我们中国首批的历史文化名城,小桥流水、民居老街、大小园林,真可谓是移步易景啊!

四、晒晒收成,展我风采

师:展示课件中关于苏州的组图。

生:根据课件所展示的图片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与环境的适应,和对苏州发展的建议,让学生把本节所得的思想加以应用,实现内化。

五、归纳总结,收获累累

学生总结,教师点拨,强化重点难点。

第10篇

“世界的张骞,汉中的骄傲。”生于城固、归葬于城固的张骞,是汉中人心中最本土的英雄人物。

从有“汉人老家”美誉的汉中市区乘中巴到桔乡城固县,一路穿村而过,绿油油的稻秧还只有尺把长,南北分界线特有的风光,让人觉得一个小时的坐车时间一晃而过,意犹未尽。

走进城固县城,就会看到当地人对张骞表达敬意的多样形式:高速路口的仿古张骞亭,县城里以张骞为名的马路,“张骞通西域”群雕广场,还有居民楼院墙上展示的关于张骞故事的墙画……城固县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骞第67代后裔张利军告诉记者,除了城市建设规划,城固县从城市精神的概括、公民道德的要求及乡土产品的开发上,处处可以看到张骞的文化符号。“城固人以祖先张骞为豪是发自内心的,点点滴滴都体现出珍惜之情。”

八年申遗路

北京时间2014年6月22日15时49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项目“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正式通过大会投票表决,张骞墓作为“丝绸之路”陕西省7个遗产点之一,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汉中市第一处、陕西第二处世界文化遗产。

城固人内心苦苦追寻的根,终于找到了支撑。

这一天,他们整整等了八年。

张骞是西汉时期著名外交家,一生两次出使西域,开凿了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第一位使者。

公元前138年,受汉武帝派遣,张骞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历经十三年磨难,其间被匈奴扣押十年,后伺机逃脱,继续探访西域,最终返回长安。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历尽艰难险阻,开凿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不但带回了西方的音乐、舞蹈、杂技魔术等文化艺术形式,还带回了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胡萝卜和地毯等物产。他还将汉族的冶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了西域,促进了两地间的经济发展。

张骞出使西域被司马迁称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城固是中国北缘地区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优质柑桔生产基地。张骞墓位于城固县博望镇饶家营村,墓穴坐北朝南,南北长35.6米,东西宽20米,高5米,成覆斗形,据考证已经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

由南面进入张骞墓,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有两个墩座的仿汉阕楼。张利军说,汉代除帝王是三个墩座外,两个墩座已是王侯的最高荣誉了。墓地四周古柏参天,墓前一对细腰、昂首的石虎,艺术价值很高,传说他们是张骞得到的天宫织女的一对支机石。解放前,这对石虎一直是当地百姓求雨去灾病的神灵化身。

1983年,依托张骞墓而建的张骞纪念馆,占地面积24亩,是张骞墓的专门保护机构。全馆整体采用仿汉建筑风格,由我国古建大师张锦秋设计。馆内有著名书画家张重光所绘大型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和“凿空”图。在展室中,记者看到一幅被中学历史教材引用的插图:张骞即将出访西域,汉武帝带领群臣在郊外送别的情景。这幅敦煌壁画栩栩如生,是目前发现的以绘画形式表现张骞出使西域的最早作品。

2006年,“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始启动,张骞墓入选。但在初期,国内专家认为张骞墓文物遗存少,墓葬体量小,对其真实性和文化价值表示质疑,觉得入选申遗名单机会不大。

但城固县坚持申遗,相关工作人员加大了张骞墓文献、地方志、图书、论文、民间传说、图片等资料的收集,先后整理出与张骞有关的遗址遗迹、民间传说、神话典故等实物以及文字资料300余万字,拍摄视频460多分钟,为张骞墓入选联合申遗最后名单提供了详实丰富的资料,也打破了专家对张骞墓真实性和文化价值的质疑。

“申遗档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必查项目,档案翔实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申遗的成败。”作为研究张骞文化的本土专家,张利军告诉记者,城固县做了大量关于张骞墓历史沿革、出土文物、保护增修墓道的考证、调查和丰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关心你墓有多大,他们关心的是遗产原始风貌以及保护、监测,还有文物发挥的文化价值、影响力。”张利军说,“张骞墓本身规模并不大,但张骞作为‘华夏放眼看世界第一人’,开凿了丝绸之路,这是张骞墓能成为世界遗产的关键所在。”

申遗要看墓地的保护是否原封原样,论证墓地的真性。宋元明清的汉中府志、城固县志都有对张骞和张骞墓的记载。此外,1938年西北联大对张骞墓的考古发掘,资料保存完好。

1938年,迁移至城固县古路坝的国立西北联大师生,曾对张骞墓道进行了初步考古发掘,后因世代守候在此的张家人反对而停止,没有进入墓室。不过,师生们对已坍塌的墓道进行了修复。清理甬道时,出土了马骨、汉砖、陶片、五铢钱等文物。此次挖掘最重要的收获,是出土了一块刻有“博望造(或铭)”的墓穴封泥,这被认为是确认张骞墓所在的有力考古发现。

张骞曾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张利军说,封泥是墓穴完工的标志,封泥上“博望”两字清晰可辨。如今这块封泥保存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中,是国家一级文物。在西北大学博物馆,也有这块封泥的复制品。申遗时,联合国专家在考证时看到的也是这块复制品。不过,即使是复制品,封泥当时也由西北大学派人全程监护。

据张利军介绍,2014年,大型文物展览“丝绸之路”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这是迄今为止关于丝绸之路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展览。张骞墓封泥首次向中外来宾展示,这也是封泥在1938年出土之后,首次公开展览。

张利军说,张骞墓前现有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沅立碑一通,清光绪碑两通,1938年西北联大立碑一通。这也证明了从明清到现在人们对张骞墓的重视与保护从未间断过。

张骞墓四周柏树很粗壮,据推算有一千多年。西北联大曾拍有照片。如今比对照片可以发现,柏树的位置、形制都没有发生变化。

张骞墓前的一对石虎是镇墓兽。石虎与茂陵那些雕刻很形似,像虎符,简约大气,是西汉时期雕刻艺术的完美展现。这对石虎也能证明张骞墓由来已久。

后人的膜拜

三年前,得知张骞墓申遗成功的消息,整个城固县城都沸腾了,人们舞狮子、扭秧歌、踩高跷、敲腰鼓、吹鼓号……欢乐传遍了各个村镇。而张骞后裔们则用最传统的方式祷告先祖,第一时间赶到张骞祠堂,为祖先进香鞠躬。

张利军就是张骞后裔,他为此感到自豪,也为能从事祖先丰功伟业的研究而骄傲。他用虔诚的语调,向记者介绍了家族史中的张骞。

2014年7月,张利军曾随陕西卫视“丝绸之路万里行”采访团重走丝绸之路。一路上,因为张骞后裔身份,他的知名度超过名嘴王志,与国际友人合影总是有优先权。这一细节,被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记录在他的丝路行记当中,足可见张骞这位凿空西域、开启国门的英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张利军告诉记者,自己的任务就是保护好、管理好世界文化遗产,同时向外传播张骞精神,在张骞文化传承上多做一些努力,让世人更多了解祖先两次出使西域的伟大意义。

张利军介绍说,张骞墓所在地现在叫饶家营,但清代以前叫张家村。张家人世代守护着张骞墓,保护祖坟。后来因为一位饶姓大户看中此地,两方达成协议,要保护好张骞墓,张家人才回到距此5公里的汉江边的白崖村。这是张姓家族自己的村子,史料上记载张骞出生于白崖村。张骞的祠堂如今就在博望镇白崖村。张骞后裔的族谱一直延续着,这种来自民间的力量一直是张骞精神延续的一部分。在罗马,张利军曾展示过张骞后裔的家谱。

据张骞第65代后人张华忠介绍,张骞祠堂是2005至2006年重新修建的。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张骞诞辰)的祭拜、清明节的扫墓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

自2002年以来,城固县已连续十六年举行清明公祭张骞活动。今年4月4日,在张骞纪念馆内,张骞后裔子孙和特意从上海、北京、四川、西安等地赶来的数百名游客,奉上当地的特产和张骞从西域带回的大蒜、核桃、西瓜、黄瓜,冒雨祭奠祖先。

公元前114年,张骞病逝,归葬汉中故里。张利军分析,张骞归葬地没有选在白崖村,主要应该考虑是村子离汉江边太近,担心发大水。而现址饶家营地势平坦,位置也相对较高。

在张骞墓的东面,张利军指着齐腰高的两扇小门告诉记者,按照西北联大考古发现,张骞墓穴甬道是从东面进去的,墓穴实际是坐西朝东的。后人崇尚坐北朝南,一路延续了下来,所以碑也立在南面。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人员前来验收,当时就是从东面进到张骞纪念馆的。

张骞文化园

6月21日下午,记者赶到张骞纪念馆时,看到场馆还在扩建,一些中学生正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有序参观。张利军表示,要把张骞墓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地建成传统文化场所,成为大家汲取中华文华的载体。张骞纪念馆的使命是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好,成为面向全社会群众的宣传教育基地。

为此,汉中市启动重点文化旅游引擎项目――张骞文化园的建设。目前,张骞文化园旅游专项规划编制已完成,世界遗产观光区部分建设项目已经启动。城固县文广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已将原有的城固县博物馆和张骞纪念馆连为一体,正在做景区绿化、步道等基础工程。此外,博物馆的布展已在省文物厅审批,文化园一期工程相关拆迁工作也在进行中。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早在2012年,城固县就启动了张骞文化园项目,先后多次请各界专家论证。直到2016年7月,《张骞文化园旅游规划》终期评审获得通过。文广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虽几易其稿,但张骞文化园以张骞墓世界文化遗产和张骞故里为依托,紧扣独一无二的张骞故里文化、展现丝路风情等要素,始终都是不变的。

记者从城固县文广局提供的《张骞文化园招商手册》上看到,项目位于汉中市城固县博望街道办事处,距中心城区1.5公里,规划总面积355.4公顷,总投资约61.56亿元人民币。项目按照“一核、一轴、五片区”的空间布局,分为世界遗产观光区、文化融合体验区、探索世界游乐区、农业文明交流区、文化创意产业区五个片区,将张骞当年出使西域沿途国家的文化以微缩形式展现出来。

记者注意到,各片区下设张骞墓世界遗产公园、胡城文化旅游景区、博望小镇、张骞论坛永久会址、游客服务中心、西域探险主题乐园、青少年拓展训练营、农业文化博览园等十四个项目。

其中的胡城文化旅游景区以“张骞在匈奴的生活体验”为主线,以展现张骞西域生活见闻为主题。整个王庭则以西域建筑风格为主基调,结合匈奴帐篷式建筑和生态建筑,充分再现汉代西域风情和匈奴文化,全面展现了汉代匈奴王庭的生活画面。

张利军告诉记者,未来城固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诸多文化项目都会集中在这个片区。世界遗产将成为游客休闲后最后朝圣的地方,位于园区参观的最后一站,可以大家敬畏先贤,享受人文熏陶。

据悉,世界遗产的核心区、缓冲区都不能搞永久性建筑,但可以绿化。世界遗产重在内容监测和保护,所以每天要在合理承载范围内接待游客。游客过多会造成对文物本体的破坏。张利军说,目前,因城固交通位置原因,张骞墓的游客还没达到承载量,只是节假日偶有超量。

张利军告诉记者,县上对文化园的开发非常慎重。“这种遗产资源很宝贵,一旦出现偏颇,就不是简单的商业上的损失,这种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所以只有在充分保护基础上,才会考虑商业价值。”

校园乡土教材

在张利军的办公室里,有三本城固县乡土教材,名字都是《张骞和丝绸之路》,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版本,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张骞的功绩以及世界遗产名录方面的知识。

把世界遗产宣传教育的阵地扩展到学校课堂上,城固县做得非常成功。纪念馆与部队、院校联手,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让更多人了解世界遗产的知识和价值。

近几年,城固县教育体育局一直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与张骞墓有关的世界文化遗产知识进校园活动。在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和张骞纪念馆联合举办的“传承张骞精神,争做少年君子”主题活动中,由各班级选派的十余名“小小讲解员”现场讲解张骞生平及其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形成志存高远、刻苦磨砺、持之以恒的君子品质。活动还进行了汉服,汉礼展示。

1986年与1993年,两届“张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城固召开,城固人大力弘扬张骞“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进取精神,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自1994年开始,城固每年举办一次“张骞文化艺术节”。

2016年12月,张骞文化暨秦蜀古道学术研讨会在城固举行。据了解,这是继1986年和1993年之后,汉中市第三次高规格召开张骞学术研讨会。

记者还获悉,十集系列影片《张骞传奇》于2015年立项,将用三年时间完成拍摄,随后将登录央视六套黄金时段播出。

6月28日下午,汉中市委宣传部召开大型电视连续剧《丝路开拓者张骞》(暂定名)新闻会。该剧剧本由汉中本土作家张树岗撰写,剧目已于去年10月在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电子政务平台备案公示,于今年6月初在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取得电视剧制作许可证,拟摄制40集,预计投资2亿元人民币。

城固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孟乔凌在会上说,此次摄制大型电视连续剧《丝路开拓者张骞》,不仅填补了国内影视领域缺乏以张骞和丝路为题材的大型电视剧的空白,更利于进一步提升城固和汉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张利军说,两千多年来,城固人口口相传着张骞的传奇故事。张骞已不仅仅是文化符号,在城固人身上已成为一种印记,在血液中流淌。“弘扬张骞,敢为人先。宽大信人,文明和谐”,如今已成为城固县的城市精神。

第11篇

关键词:花山岩画;旅游衍生品;流香睡眠灯

花山岩画是中国境内现如今发现单体规模最大、图案内容、形式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岩画,是左江流域岩画群代表。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2016年7月15日“花山岩画”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花山岩画的绘制年代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战国、西汉、东汉等多个历史时期的不断完善,从而形成如今震撼人心的宏伟巨作。花山岩画不同于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岩画、法国的拉斯科岩画等史前岩画,它并不是史前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绘制完成的,所以花山岩画的发现有助于左江流域文明发展过程与其地域特殊性研究。本文首先概述花山岩画整体图案元素、造型特征、寓意特殊性三个方面,结合花山岩画图案特点衍生设计具有造型独特、功能实用、寓意美好的旅游产品,从而增加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在旅游产品领域的丰富性。

1花山岩画介绍

中国岩画史家陈兆复先生指出:“我国的祭祀岩画以广西左江流域崖壁为最,其中的花山崖壁画,以其人物之众多,气势之宏伟,堪称全国之冠。”花山岩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南14.5公里花山屯北明江东岸。花山,壮语名为“岜莱”,汉语译为“有画的石山”。[1]岩画临江,可根据崖壁高度与崖面的平整程度分为上、中、下三部分,花山岩画主体图案集中在崖壁下部,中部略有分布,而上部主要因为岩壁内斜陡峭、崖面不平整、海拔过高不利于攀爬绘制等因素分布极少。花山岩画的图案呈红色,红色涂料以赤铁矿、动物血混合调制而成,颜色相对单一;岩画整体造型简单,但大篇幅色调统一,图案画风相同的岩画具有宏大、庄严、热烈的视觉效果,整体氛围偏于奔放。

2花山岩画的形态造型

花山岩画距今年代为两千年左右,但由于古时宁明地处百越文化地区进入阶级社会较晚,人们的生活、意识等都明显的偏向原始和古朴,故在当时尽管中国中原地区社会生产力已相当发达了,宁明花山地区仍应处于生产力发展相对仍缓慢、生活相对较原始的状态,从而使得宁明花山岩画的造型能得以展现古朴、简洁、生动、自然、恢弘的风格,具有一种原始天真趣味。[2]本章将从图案元素、造型特征、文化特色三个方面对花山岩画进行论述,系统分析花山岩画的三个方面研究有利于提升旅游衍生产品的造型文化底蕴与产品造型地域独特性。2.1花山岩画图案元素。岩画的整体图案,以人物、物象的图像为主,造型图案丰富。在不了解其绘画目的前提下,能感知花山岩画绘制的图案与当时人们早期文化活动的联系。通过研究、调查了解到图案中所表达的表面含义,如图案中人群聚集能反应当时人们活动的情形,以头戴装饰物件的为首领开展各项祭祀、祈福、运动等活动;以鼓、剑、环首刀等兵器图案能够反应广西地区青铜文化的发展历程,从而验证铜鼓使用习俗在广西地区的长久得到重视和尊崇;太阳纹图案在花山岩画中多以星星状、圆点与圆饼状形式绘制,能考证广西百越民族古时集会开展活动对铜鼓器具使用情况。花山岩画的图案的装饰性正是我们在现代艺术创造中可以充分利用的元素图案。其平涂剪影效果的图案极具强烈程式化的装饰艺术特征,内涵着朴素的原始艺术审美情趣。[22.2花山岩画造型特征。在花山岩画记录当中能发现,图案造型有写实精细与概括抽象两种不同的形态风格极为简洁,这与不同时期画者对人物造型不同的理解有很大的主观见解。在人物造型的头部位置,有些能明显看出头部与颈部的连接有些头部为方形、更有些人物头部与躯干仅仅用线条一带而过,风格不同但是不同岩画组互相映衬整体趋于统一。花山岩画造型绘制总体特征抽象、概况,这与当时画者绘画技法,那个时代人们淳朴的天性有极大的关系,但行笔流畅寥寥几笔,造型却富有活力;彩色构成单一,驱使岩画整体统一,画面保存着不经过严谨的雕琢原始风貌。在相对艰苦的生活环境,当时人们为了生存、繁衍、发展、祈祷等原因在岩壁上留下造型简单、颜色单一的绘画艺术,饱含的是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统一的色调、粗犷的线条略带程序化审美情趣的艺术形态造型吸引着大众的眼光。2.3花山岩画寓意特殊性。壮族人民多聚集、生活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受夏季风影响多雨水天气,在古时的神话流传与对神明信仰,壮族人民把蛙当成是神的化身,认为它具有惩恶扬善和呼风唤雨之能,在多雨的生活地带护佑族人能免受洪涝灾害。壮族是稻作文化的代表之一,青蛙与稻作文化息息相关。因此,如图二人们把人的形象图画成蛙状,试图通过祷告、献祭、巫术、乐舞等活动表来寄托自己的感情,密切人蛙关系,求得自然的恩赐与垂怜,以利于自己的发展。[3]在坊间自古流传“青蛙舞”的舞蹈形式,花山岩画创作时人物造型都以“蛙”意向形态进行,在绘制岩画时,人们继承引用了具有特殊含义的蛙形传统姿态,将神明、先祖的形象以蛙形意向的图案绘制。在调查中了解到坊间流传的蛙意象舞蹈具有以下几种寓意:1.祈求消除水旱灾害;2.保佑人畜兴旺;3.护佑族群战争顺利等美好寓意。无论是何种寓意都表明壮民族对神明与先祖的敬意与崇拜。消逝已久的骆越社会活动情景,在花山岩画团中得以呈现。岩画造型、构图、营造出一幅幅意义深远、内容丰富的画面。通过岩画能清晰的展现给世人当时人们对神明、先祖的崇拜,对渴望人畜兴旺、生活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景。

3旅游产品设计

为了使花山岩画文化快速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就必须赋予花山岩画图案新的生命力。打破原有的图案寓意,大胆的进行产品功能改良,设计、开发系列功能实用,满足现代人需求,并且具有花山岩画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故本章将结合花山岩画的图案特征,从设计的旅游产品造型艺术、实用功能、寓意体现三个方面来描述。3.1产品造型。花山岩画图案造型简单、抽象,这对与旅游产品的设计来说不需要精细的工艺雕琢。在设计当中,笔者通过对岩画构成元素、色彩两个方面的研究,结合花山岩画造型独特、线条简单、色彩厚实的特点,在原有的造型特征增添了造型的“厚度”,在产品内部进行设计,结合花山岩画原有的色彩构成赋予岩画新的“生命力”。流香睡眠灯产品的功能主要是流香炉与睡眠灯的结合。如图四,倒流香的运用能使人物造型在后背产生“披风”,动物造型在底部“腾云驾雾”的视觉感受,这与花山岩画对神明的敬畏相互辉映。以此构建意境,将花山岩画人物造型与动物造型更为生动的展示给人们。利用玻璃材质透明的特点,衬托流香炉的盛香容器与灯体材质肌理,视觉上达到通透而不失细节,简练而又颇为意蕴的整体造型、功能特点,以此来满足消费者对纪念品的购买心理。3.2产品功能。在笔者调研过程中发现,市面上具有花山岩画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大多数都以平面形式展现,主要功能以装饰为主,缺乏实用功能。为增添花山岩画旅游产品的丰富性与实用性,笔者结合产品设计的要求、要点,结合花山岩画图案造型,设计了一组具有岩画特色、功能实用、造型优美的旅游产品。产品的功能主要是流香炉与睡眠灯的结合。产品内部如图五构建红色睡眠灯,充分利用花山岩画的原有色彩,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夜间的照明功能;流香炉的设立,能满足消费者在睡前使用流香对卧室进行香薰,以此净化空气、舒缓精神、提高睡眠质量。在产品的使用过程当中,人们能够体验来自花山岩画文化带来的视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感受,从而更好利用世界文化遗产资源创造富有历史韵味具有现代需求的作品。3.3产品寓意。旅游纪念品承载的是游客对一次旅游经历、景区特色文化、美好祝福寓意的留念,拥有祝福寓意的旅游产品能促进游客的消费。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了解绘制岩画是当时人们是对神明的敬意、对先祖的祭祀、对集会的纪念等。岩画中的太阳纹样的发现结合广西地区铜鼓的使用研究,能够得出岩画中人物的确是在开展某种祭祀、集会活动。结合图案中蛙形态的人物造型,能反映当时人们对蛙神的推崇与敬意,这有利于构建流香睡眠灯的良好寓意,从而满足游客的消费心理。

4结语

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旅游衍生产品设计研发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研究开发的课题,文化遗产的传承做的不仅仅做到保护好文化遗产不被损毁,更多的是应该对文化遗产的传承、流传与展示做系列文化活动。而实用的旅游产品研发有利于宣传、继承与发扬花山岩画文化,从而衍生更多具有花山岩画特色的文化产品,焕发花山岩画新的生命力。特别是在差异化为明显卖点的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挖掘花山岩画地方文化特色,传播花山岩画文化,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使花山岩画融入到当代的社会生活当中,从而为花山岩画的传承与发展打好基础工作。笔者将花山岩画图案特征融入到旅游产品的设计当中,尝试将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在设计中展现它赋予现代实用产品的新定义,从而更好的保护好世界文物遗产。

作者:徐嘉辉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黄建清,胡衡生,韦倩虹.广西花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7(6).

第12篇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原真性;安阳殷墟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4.015

1引言

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历史遗留下来的瑰宝,是一种无法替代和衡量的财富。本文从旅游体验视角出发,参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原真性原则(authenticity),对文化遗产问题进行研究。“原真性”概念始终是现代遗产保护的灵魂,追根溯源,它因20世纪50年代“文化和遗产旅游”的兴起而进入旅游领域,虽然文化遗产领域与旅游领域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一场有关原真性的争论,但正是文化遗产领域坚持批判的态度,促使原真性这一概念在旅游领域中生根发芽,旅游领域的学者用他们的哲学观丰富并完善着原真性概念。二者针对原真性的争论和批判会促进遗产旅游文化内涵和体验的提升。

本研究的难点主要是对原真性概念的界定及其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作用。文化遗产保护在原真性概念与旅游研究领域的认识上存在着矛盾。自20世纪50年代起,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开始向世界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文化遗产已成为旅游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基础之一。从保护世界遗产的角度来看,“原真性”的提出是对“非原真性”开发理论的批判,也是对遗产及其相关文化的保护。近年来,我国旅游的宣传口号渐渐向原真性靠拢,那也就意味着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正在逐步重视“原真性”的问题,表明了“原真性”在我国遗产保护与开发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了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及其旅游开发的研究是必然趋势。

2理论研究综述

2.1原真性相关研究

保持遗产的原真性是《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的核心原则之一。原真性原则既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遗产必须遵循的关键性依据。事实上,无论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在评定、认知、保护与评价等问题上,常常需要涉及原真性。“原真性”(authenticity)一词进入我国时,最先将其翻译为“真实性”,并且“真实性”这一概念在国内使用多年,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于“真实性”这一解释提出质疑:我国对于遗产旅游的原真性和开发的讨论并未完全达到原本的意义。因为真实性分为“真”与“实”两个方面,从遗产问题来看原真性表达的“原”与“真”更加贴近遗产问题的优化理念以及“原始的”和“最初的”涵义,因此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原真性”这一概念便应运而生。

2.2旅游体验相关研究

国内对旅游体验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谢彦君认为,旅游体验是处于旅游者内心的身心畅受,这种感官反应是借助于观赏、交流、体验和消费等方式实现的不可逆过程;周永广则以旅游的符号化过程为例,认为对该过程的理解不同将直接影响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其他旅游者和旅游从业者的交流,从而导致旅游体验的不同;陈兴从人类学角度切入,他认为旅游体验是一个“虚拟真实”的概念,旅游体验的本质在于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各种物质层面的感官接触来达到精神层面的审美愉悦与文化认知。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体验的界定和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两层次论学者们认为,旅游体验由支撑性的体验维度和高峰性(或关键性)的体验维度构成;而马斯洛层次论学者们认为,旅游体验自下而上分为感官体验、身体体验、情感体验、精神体验和心灵体验。总的来说,这些差异不影响旅游体验是旅游者旅游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感受或结果这一共识。

3研究设计与调查方法

3.1调查问卷设计

根据原真性的信息内容及部分前人研究成果进行讨论,筛选出多个原真性影响指标,将本次调查问卷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学问项。第二部分主体问项包括遗产开发的可持续性、遗产地景观和环境的和谐性、遗迹修复程度等原真性评价方面;多语种导游讲解的专业性、游客咨询中心便利度、标准化公共厕所等旅游体验评价方面;游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评价方面。共包含22个具体指标。调查问卷使用了李克特(Likert)5点量表(1=非常不满意,5=非常满意,N=不清楚),使得结果更具可量化、更容易分析。在初稿形成的情况下进行了预调查,讨论后对问卷的部分内容和措辞等进行了调整,最终形成了问卷定稿。

3.2调查方法设计

本次研究对殷墟遗址和王陵遗址内的游客进行抽样调查。经过前期的预调查后,讨论并修改了问卷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正式调查时间从2016年10月21日至22日。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与游客进行不同程度的交流,以深入了解游客对世界遗产殷墟保护与开发问题的真实想法。

3.3数据搜集与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先后在殷墟博物馆及王陵遗址遗产区、外延缓冲带区、居民区及部分商业区展开,期间共发放421份问卷,其中21份为无效卷,剔除后共收回400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5.01%;其中男性202人(50.5%),女性198人(49.5%)。调查显示(见表1),游客以青少年为主,15-24岁的游客共238人(59.5%),25-34岁的游客共88人(22.0%),其他年龄段的游客相对较少。客源市场主要以除安阳以外的省内其他地区居多,其游客数量共48人,占总体的12.0%,但国内其他省市游客也达到154人,占总体的38.5%,呈现以省内游客橹鳎省外游客为辅的特征。

4调研结果分析

本次调研的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4.1描述性分析

4.1.1游客满意度、重游意愿问项描述性分析

由表2得知,“本次游览的满意度”问项的评价均值为3.66,表明游客对殷墟游览过程的满意程度水平较高。重游意愿得分3.32,表示游客重游殷墟的意愿较好。

4.1.2原真性因素、旅游体验因素问项描述性分析

原真性因素问项中评价均值最高的是“遗产与文化的关联性”(3.92),而评价较低的问项是“周边商业化程度”(3.24),表现出殷墟遗址虽然与殷商文化的关联性较高,但周边商业化程度不尽人意,从实地调研中与游客沟通交流的情况来看,不少游客认为周边商业化水平和质量不高。

旅游体验因素问项中评价均值最高的是“多语种导游讲解的专业性”(3.83),而得分较低的问项是“交通通达度”(3.16),这说明在殷墟游览的过程中,多语种的导游讲解员的设置是非常符合游客市场需求的,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虽然中、韩、日、德、法、俄等多语种讲解服务的存在使得殷墟的服务水平和旅游形象在游客中有较高的评价,但交通通达度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4.2因子分析

本研究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16。一般而言,当α≥0.700时,认为其内部一致性较好,为高信度。故本次调查问卷内部一致性良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经剔除1个因子载荷不符标准的问项后,剩余15个问项参与因子分析,在因子分析前,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其中KMO=0.802,Bartlett=495.776,自由度达到36,Sig=0.000,说明样本总体的显著性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本研究为增加研究的显著性,所挑选出来的每项因子的载荷值均大于0.4。最终,共有15个描述项参与因子分析。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Method)提取公因子,获取初始分析结果;再使用方差最大法(Varimax rotation)旋转因子,使得公因子具有可解释性。按照常用的特征根值(Eign-value)大于1的标准,选择合适公因子的数量。根据数据结果,共提取五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文化内涵性,社区参与性,可持续性,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市场化水平。并且这5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620%,说明用这5个公因子代替原有的15个变量,可以解释原真性、旅游体验问项类别的15个测量项的62.620%的信息。

结合上表分析,公因子1说明样本重点关注殷墟的公共基础设施以及服务状况,并且认为它们与旅游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公因子2包含了两个关联度极高、也有所矛盾的问题:减少人为影响和增加合理的人为影响的矛盾问题,并且认为这两者所代表的市场化水平对遗产地而言至关重要;公因子3说明社区参与性中,一方面是社区参与管理,而另一方面则是注重减少人为影响的缓冲带建设;公因子4认为,遗产地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侧重景观和谐性、环境友好性,还包括开发行为的可持续问题;公因子5表明了遗产原真性评价因素最基础的要求,即遗迹修复与遗迹及其文化的同时发掘保护。

4.3回归分析

本研究为鉴定原真性、旅游体验与游客满意度和重游意愿间的关系,将原真性和旅游体验的5个因子作为自变量(Dependent),游客满意度和重游意愿的2个因子作为因变量(Independent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5中,YF1、YF3和TF1具有较好的显著性。其中的TF1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R21=0.345,R22=0300,模型拟合度较为理想,F1=20.458,说明TF1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对游客满意度具有@著的正向作用。TF1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对因变量满意度与重游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见表7)。从回归系数的大小来看,TF1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对游客满意度与重游意愿增益的正向影响最大,回归系数分别达0329和0440,说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是提高安阳殷墟游客满意度和重游意愿的最有效因素。

5结论与建议

5.1研究结论

殷墟与殷商文化的关联性较强,满足了游客获得知识、了解文化和博览众物的需求;虽然多语种讲解员的设置及其专业性迎合了游客的需求,提升了游览的可欣赏性,但殷墟周边商业化程度、交通通达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游客对殷墟的整体满意度较高,重游意愿较为中肯。

虽然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方面和文化内涵性方面对游客满意度以及重游意愿产生了较大的正向作用,但殷墟的文化内涵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且对满意度和重游意愿的正向作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5.2建议

5.2.1改善交通通达度

殷墟遗址距安阳市中心五公里,距安阳火车站八公里。火车站周边交通线密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市区醒目位置并没有设置通往殷墟的交通指示牌。因此应当努力完善市区交通基础设施,争取设置殷墟专线旅游观光巴士,在旅游旺季与出行高峰时段采取单向交通分流对向交通,必要时针对车流的不同目的地采取禁行和绕行管理调节交通,加强旅游集散中心体系建设等。

5.2.2深化旅游资源文化内容,创新景区活动内容,更新景区产品

单一的观光功能景区和产品很难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因此,在旅游资源适宜的条件下,殷墟可以通过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内容来吸引游客,在产品设计上考虑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需求的功能和项目表现形式。

5.2.3重视VFR市场的培育和保护

VFR市场是指那些以探亲访友为目的的旅游潜在客户市场,他们观光目的地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到城市主人的建议和推荐,而且大部分会在主人的陪同下完成游览活动。殷墟要高度重视当地的公关形象,处理好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关系并及时推出当地居民喜爱的特色服务和体验项目,才能达到培养居民信赖和重游意愿的目的。

5.2.4融合智慧载体

“互联网+”已成为当今众多行业的发展战略,越来越多的产业与互联网相互融合完成了质的飞跃,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也可与互联网+相结合进行智慧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因子对游客满意度与重游意愿的正向作用的显著程度较为理想。殷墟可以将优势化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增长极:增添殷墟博物馆电子语音讲解器,增设电子语音讲解音频的超链接与二维码,建设特色旅游纪念品电商服务窗口,完善虚拟博物馆工程,加入智慧旅游城市行列,突显殷墟的现代化技术和人性化特点等。这些举措不仅遵循了原真性的原则,而且还有利于提升游客的整体素质。

5.2.5提升公众与社区参与度,尊重缓冲带周边业态环境

殷墟通过文化演绎、现代化手段等方式呈现甲骨文的制作流程,展现商朝的历史发展、疆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习俗、科技等元素,提升展览要素的多元化水平,改善旅游环节的公众参与性,设置游客的互动体验部分,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参与度和重游意愿,形成原真性与游客旅游体验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

尊重殷墟缓冲带周边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分区及其职能。不做移民拆迁,保持当地人民固有的生活环境,向旅游者传递民生的静谧和历史的沧桑感,努力使游客从“局外人”向“局内人”转变。打破“千城一面”的城市规划格局,提升整个遗产地发展的层次和品味。

5.3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仅从《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的原真性原则出发,对其他概念和原则并未作深入研究和探讨,希望今后可以从整个公约的指导精神方面作全面细致的研究。同时,仅从旅游体验的满意度和重游意愿方面进行了切入,并未将重游意愿丰富完善成为忠诚度问题,希望今后能够对整个旅游体验环节作深入的剖析和理解,提升本研究的可应用性。

参考文献

[1]张朝枝.遗产旅游真实性理解差异与遗产地管理[J].旅游科学,2007,21(1):1334.

[2]张朝枝.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在二元冲突中前行[J].旅游学刊,2010,25(4):78.

[3]戴斌.中国旅游发展笔谈[J].旅游学刊,2001,16(2):5.

[4]徐嵩龄.遗产原真性旅游者价值观偏好遗产旅游原真性[J].旅游学刊,2008,23(4):3542.

[5]陈楠.入境游客对中国传统文化旅游产品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8,23(6):2429.

[6]赵悦.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三大矛盾探析[J].旅游学刊,2013,28(9):8493.

[7]汪宇明,马木兰.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路径研究――以大型天然溶洞实景舞台《夷水丽川》为例[J].旅游科学,2007,21(4):3135.

[8]张薇.世界文化遗产地殷墟旅游可持续吸引力提升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05(5).

[9]张成渝.原真性与完整性质疑、新知与启示[J].遗产保护,2011,1(1):2734.

[10]黄炜.游客环境态度对其环境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20160515.

[11]康永波.殷墟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12):11181121.

[12]谢凝高.“世界遗产”不等于旅游资源[J].北京规划建设,2001,6(1):5859.

[13]张成渝.世界遗产公约中两个重要概念的解析与引申――论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1):129138.

[14]卢松.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历时性分析――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9,28(2):536548.

[15]张雷.世界遗产地景区门票定价理论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60515.

[16]蒋莉莉.文化创意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国际经验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11(1):5254.

[17]王小利.我国世界遗产管理体制改革策略的思考[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18]王婧.遗产旅游真实性感知测量方法研究进展[J].现代城市研究,2014,4(1):110120.

[19]Russo A P,Borg J V D.Planning considerations for cultural tourism:A case study of four European cities[J].Tourism Management,2002,23(6):631637.

[20]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e and Nature Heritage) [Z].

[21]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Z].

[22]奈良原真性文件(The Nara Document on Authenticity)[Z].

[23]徐建国.云冈石窟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探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5581.

[24]吴晓.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原真性与完整性的保护与阐释[J].中国文化遗产,2016,3(1):1621.

[25]吕晓宁.遗产原真性感知在文化旅游中的获取路径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0.

[26]邹益民.自然旅游景区关于游客忠诚度培养的深层探讨[J].技术管理与管理研究,2004,5(1):111112.

第13篇

一、研究意义 

近年来,随着许多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成为旅游热点,在传统村落成为许多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后,旅游村落的物质形态发生了许多的变化,许多现象值得我们去研究。各学科对传统村落的研究也越发充分,在中国知网的检索中,与“传统村落”主题有关的文章达3074条,呈递增趋势, 2014、2015年论文成果猛增。相关成果主要分布在建筑学、地理学、旅游学等领域。 

二、建筑学科研究概述 

建筑学科对传统村落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1、从单体民居到整体村落的物质技术层面的研究,图文并茂,内容翔实,包括平面形式、房间布置、结构构造、装饰装修、总体布局、街巷里面等。代表性的研究有:秦鹤洋等(2015)基于空间意象的传统村落空间设计方法探讨;王勤煕等(2015)太谷县北洸村传统民居空间形态浅析;温天蓉、吴宁、俞婷(2015)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参数化规划方法初探等。2、研究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对民居、村落的影响的案例较多,内容丰富,使后来者能追根溯源,充分了解各地民居与村落的历史变迁及行程机制。这些研究偏重于对村落建国前或20世纪90年代前的变化过程的研究,这种变化过程反映了村落在受到当代外来经济活动影响之前的发展历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关研究偏重于城市化对村落形态的影响。例如,薛力(2001)以江苏为例,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聚落发展情况,指出在村落形态方面,江苏省的村落从北到南呈现从初期到晚期的空心村现象。靳明飞、文剑钢、施继、林炜强(2014)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汇中的江苏苏南地区乡村风貌。3、建筑学科对村落旅游的研究,以阮仪三在1986年周庄的总体规划中提出“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发展经济,开辟旅游”方针为代表,研究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并重问题。此后,许多建筑学者对村落旅游进行了相关研究,偏重于探讨传统村落如何既获得旅游业的发展,又带动村落保护与更新工作的开展。例如,张大玉(2014)以北京密云古北水镇民宿区为例,研究传统村落风貌特色保护传承与再生;王盈(2014)以海口博学村为例研究海南传统火山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段威等(2014)以浙江天台张家桐村为例研究基于微介入策略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 

三、地理学科研究概述 

地理学科对传统村落的研究主要体现在:1、自然地理环境对村落形态的影响。例如,杨立国等(2015)以侗族村寨为例,论述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在地方认同建构中的作用效应。2、农村生产活动对村落形态的影响。例如,杨振宇(2014)研究农村居民点整理中传统村落保护问题。3、文化对村落形态的影响。如刘沛林(1998):古村落——独特的人居文化空间;张燕清(2008)研究闽西传统村落妇女的神灵信仰。成果多集中于人文地理方面。国内学者对村落形态的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但是仅限于从地理环境、农村经济、生产活动等角度来分析。甘枝茂等(2004)论述了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村落具有规模小,密度小,分布不均匀,沿树枝状水系递减,且不多有向阳、向路、向沟等他点。 

四、旅游学科研究概述 

旅游学科对村落的研究涉及到生态旅游、遗产旅游等实践活动,偏重于对旅游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旅游对村落社会文化及经济的影响、旅游对村落物质环境的影响、村落发展与管理、游客市场与游客行为、旅游村落的规划等方面。在旅游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方面,很多学者结合村落案例,提出不同的对策和建议。例如,陶伟、戴光全(2002)以苏南三个水乡古镇为例,提出旅游资源相似的临近地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卢松等(2004)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例,研究古村落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李萍等(2012)以安慰齐云山为例,研究旅游对传统村落的影响;杨雯等(2015)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研究基于ArcGIS的传统村落最佳观景路线提取方法;陈开武(2015)以徐州市倪园东村村庄整治规划为例,研究特色乡村的规划塑造。 

第14篇

从时间上说,从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甲骨文算起,到现在已有三千多年时间。而且汉字的发展过程是延续的,中间改变的只是字形。传世的甲骨文字,绝大多数是可以解读的。此后演变成的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标准字体以外的俗体字、简体字都是可以识别解读的。汉字今天还在使用,人数有十多亿,流通的范围不仅包括中国的两岸四地,还遍及世界上的华人聚居区和历史上的汉字流通区。

在历史上,汉字的使用和流通范围并不限于中国历朝的统治区,也不限于汉族(华夏诸族)的聚居区。在历史中国的范围内,一些非汉族也使用汉字,如回族。有些民族虽有自己的文字,但也同时采用汉字,有的还以汉字为基础创造自己的文字。由于历史的原因,今天中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也曾全部或部分采用汉字,如朝鲜、韩国、越南、日本、琉球(今日本冲绳)等。在一些中国移民及其后裔聚居的国家,有的至今以汉字为官方文字之一,有的有很大的流通范围。至于受汉字影响的文化区,其范围更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量中国人移居世界各地,汉字已出现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除了由官方认可并得到大多数人使用的标准字形、字义外,也产生过各种阶段性的或区域性的变异,还创造出一些仅仅流通于特定区域或人群的新字或新义,有的后来消失了,有的还在使用,有的已成为标准汉字。

但无论有多少因时间或空间而发生的变化,也无论它们今天是否还在中国的范围,或者是否还在流通使用,全部汉字应该是一个整体。如果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当然也应整体上报。

台湾与大陆对传统汉字使用的不同形式,是不同的发展过程所决定的。繁体字是对简体字而言的,大陆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文字改革,制定了规范的简体字,并且通过法律的形式正式颁布和推行。既然有了简体字,未加简化的文字就成了繁体字。而台湾地区汉字没有进行过简化,不使用法定的简体字,自然也不存在相对的繁体字。在这种情况下,将长期使用的标准文字称为正体字也很正常。正体是对异体――也包括实际已流行但未得到官方认可的简体字――而言的。

实际上,在汉字发展过程中一向存在由繁趋简的过程。现在大陆通行的简体字,有的早在古代名家的书法作品中就已出现,宋代以来的印刷品,有的简体字的写法与今天并无二致。当初制定标准简化字时,除了少数文字是新制定的外,多数是在已有的简体字中择优采用和标准化。台湾虽未正式推行简体字,在书写中使用却相当普遍。另一方面,在大陆也有一些人提出了“认繁写简”的建议,即在使用简体字的同时,还是要识繁体字,以利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有人认为现在电脑普及,书写困难已不成问题,可以取消简体字,全面恢复繁体字。两岸在存异的同时也有趋同的一面,是不争的事实。不过无论如何,汉字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和发展趋势是主流,整体申遗有百利而无一弊。

第15篇

1.物质文化的遗存。目前,仅黄山市行政区划范围内已查明的至今保存完好的徽州古街镇、古村落、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等地面文物就达5000多处。这其中,黟县的西递、宏村2000年11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潜口民宅、许国石坊、棠樾石牌坊群等17处;属于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程大位故居、花山谜窟及摩崖石刻、程氏宗祠等63处;属于黄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老街古建筑群、戴震纪念馆和藏书楼、龙兴独对坊等73处。

2.非物质文化的遗存。2005年,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活动,之后黄山市展开了全市性的非物质文化遗存的普查、分类、立项和申报工作。目前,已经普查登记的项目有1305项,涉及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技艺等14类,其中,徽剧、万安罗盘制作技艺等16项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徽派版画、徽州篆刻等26项列入安徽省省级保护名录;徽州民谚、徽州毛豆腐等91项列入黄山市市级保护名录,另有黄山市各县(区)级保护名录184项。

3.文献文书的遗存。首先是徽州典籍文献。徽州历史上素有“东南邹鲁”、“文献之邦”之称,至今仍然遗存有大量的典籍文献,据目前已经完成的对数百种公私目录、藏书志及各种版本的府县志、正史、诗文集、笔记的普查,见诸于着录的徽州人经史子集类着作总数当在6000部以上,存世的尚有3000多部:未见诸着录而散存于徽州民间的家刻本和散落在海外的孤本、手稿还有很多,据笔者不完全的调查统计,数量当在1000部以上。此外,徽州还有大量的谱牒文献,《中国家谱联合目录》着录的徽州家谱仅有700余部,而据笔者的调查,目前已经发现且已经被各收藏单位和个人收藏尚未着录的至少有3000多部:散藏于民间属于尚待发现的至少还有3000—5000部。故目前还遗存的徽州典籍文献总数在10000种。

其次是徽州文书。它在今天遗存的数量甚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被大规模发现时就约有10万余件,当时就被誉为是20世纪继甲骨文、汉晋简帛、敦煌文书、明清档案发现之后中国历史文化上的第五大发现:至20世纪末,已知被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收藏的达25万件左右;之后,徽州文书还在不断发现。至2009年底,依笔者所见,已发现的徽州文书的数量当不下于40万份;而可资研究利用、目前还散落在民间、属于尚待发现的文书数量尚有10万份左右,两者相加就是50万份左右。这些徽州文书,上溯南宋,下至20世纪80年代,均是历史上微州人在具体的社会生产、生活、发展与交往过程中为各自切身利益形成的原始凭据、字据、纪录,是徽州历史、文化、社会发展以及生产、劳动、商业、社会交往、风俗习惯、等状况的最真实、(文史论文)具体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