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会现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关于就业方面过去,在就业问题上因为没有足够的保障,人们多数都在追求所谓的铁饭碗职业,公务员、教师等机关事业单位一直是人们拼力想要进入的职业。然而伴随着社会保险的出现,人们在就业、失业等问题上有了足够的保障,而不在一味的去追求公职类的职业,使得我们国家在每个行业内的竞争能达到一定的平衡,每个行业都有充足的生产力,有助于稳定社会的平衡。
2、关于医疗方面生老病死是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生病一直是人们所畏惧的事情,因为生病不仅是要花费掉很多的财力,同时还可能使人们面临死亡的威胁。俗话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就是这个意思。而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增长,现在一个家庭中四个老人的现象很普遍,医疗费用成为人们很大的一个负担。而医保及新农保的出现,恰恰解决了人们的这个问题。对于特殊的疾病给予免费质量,对于普通的疾病在很多程度上有国家来担负,这大大的缓解了人们的压力。
二、目前社保进行过程中的问题
尽管我国城乡居民参加社会保险的人数在不断的增长过程中,但是就参保比率而言较其他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很多人对社保仍是不了解。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尽管新农保的介入给到了普遍性的可能,但是由于新农保推进不够快,致使很多地区并没有享受到社保带给他们的好处。而且大多数人是因为新农保的强制性而参保,并不是真正意愿上的。因此在这方面,我们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1、居民应主动接受保险意识人只要活在世上,必然时时刻刻面临着风险。生病、老去、失业等问题我们虽然不可能避免,但是可以通过选择正确的方式将风险降低,得到最好的保障。而社保的出现就是为了更好的帮助人们解决面对此问题时的困扰。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社保的优势来服务于自身,居民应当积极的了解社保及新农保的信息,了解保险知识,了解保险涉及的内容及范围,以此来为以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做好保障。
2、社保机构应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社保改革和进步的动力。只有让人们充分的体会和意识到社保带给人们的实际意义,才会有效的提高我国居民的社保参保率。为此,国家及相关机构应当充分的发挥舆论的作用,增强对社保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新闻介绍、公益广告、社会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宣传,在广大群众中普及社保的知识。同时社保机构应当进一步的提高服务的质量,可以从我国相关的制度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展开各种各样的增值服务以及附加值服务,如开展免费体检、健康咨询、向客户提供再就业培训、就业、信息及教育咨询,这样可最直接最有效地提高国民的参保意识。
佛教伦理思想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其基本的原则或可涵盖大部分内容的纲要则不多。在笔者看来,可主要概括为三条,即:平等观念、克己观念和慈悲利他的观念。
(一)平等观念
佛教在印度不是产生最早的宗教,而且在印度历史上通常也不是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在印度历史上产生较早(早于佛教)的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及后来由其演变而成的印度教是印度历史上通常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婆罗门教反映了印度社会里四种姓中的婆罗门种姓阶层的意识形态。这种宗教主张:吠陀是天启的,祭祀是万能的,婆罗门种姓是至上的。在佛教产生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的思想界一直为婆罗门教所主宰。印度社会中流行的伦理思想是婆罗门教的伦理思想,它在总体上要维护种姓制度,坚持在诸种姓中婆罗门第一,下等种姓要服从上等种姓。这种状况一直到了佛教产生后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佛教在产生时主要代表了印度四种姓中属刹帝利和吠舍种姓的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政经利益和主张。佛教(特别是早期佛教)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观念。认为人的高低贵贱并不是由于人的出身,而是由于人的行为。出身卑贱的人一样能成为贤人。如《别译杂阿含经》卷第五中说:“不应问生处,宜问其所行,微木能生火,卑贱生贤达。”《长阿含经·小缘经》中说:“汝今当知,今我弟子,种姓不同,所出各异,于我法中出家修道,若有人问:汝谁种姓,当答彼言:我是沙门释种子也。”佛教在这里明显是主张一种平等的观念。即反对婆罗门教的四种姓不平等理论。不过,客观地说,佛教反对种姓间的不平等是有一定限度的,它主要强调无论种姓高低都毫无例外地有权利加入佛教组织,修习佛法。它的种姓平等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把佛教的影响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去。佛教并不是从根本上反对种姓制,它不可能真正开展一场消除种姓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尽管如此,佛教的这种在一定范围内反对种姓不平等的观点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它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对印度正统婆罗门教视为神圣的种姓制度有所触动。
早期佛教的这种在一定范围内的平等观念确定后,对佛教总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和该教在后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佛教的许多基本理论及教规与其在伦理思想上的平等观念是一致的。
例如,在基本理论方面,佛教(特别是早期佛教)反对在事物中有一最高的实体或主宰体。这和婆罗门教是完全不同的。婆罗门教认为在一切事物中有一最高的本体或主宰体——梵,认为万物以梵为根本,梵是不变的,永恒存在的。而佛教(特别是早期佛教)则认为,不存在一个万有的主宰体,事物是缘起的,是互为因果的,互为条件的。不仅一般的事物中没有这种主宰体,而且在人或人生现象中也没有这种主宰体。如佛教把人分析为“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这五种要素在佛教(小乘佛教)中无高低主次之分。佛教的这种无主体或“无我”的理论与其在伦理思想上的平等观念显然是相呼应的:既然万有中没有主宰体或一切的主体,又怎么可能会在社会中存在一个永远高于其他种姓的最高种姓呢?
再如,在佛教的教规方面,也体现了其在伦理思想中的平等精神。佛教教规中规定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等。无论是杀生还是偷盗或邪都是对他人的侵犯,其行为都是建立在一种别人与自己不平等观念的基础之上的。如婆罗门教中的一些派别虽然也讲不杀生和不任意拿走别人的东西等,但这主要是适用于相同种姓之间,而在上等种姓对待下等种姓时,则不受此限;上等种姓在许多场合可以任意处置下等种姓或其物品,包括伤害下等种姓的生命。佛教对于这种不平等的观念是坚决反对的。
(二)克己观念
这里所谓“克己”即克制自己,特别是克制自己的欲望、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意识。“克己”是我们在此处对佛教这方面伦理观念的概括。佛教学说中与克己观念直接相联系(或作为克己观念的直接表现形态)的理论有不少。例如佛教有关“三毒”的理论、有关“三学”的理论等都包含着克己的观念。
佛教认为,人之所以陷入生死轮回的痛苦之中,与人总是为“烦恼”所缠绕有关。烦恼有多种,但其中主要的有三种,即所谓“三毒”。三毒具体指“贪”、“瞋”、“痴”。解释三毒的佛典很多。如《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一中说:“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而生瞋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故是名为痴。三毒为一切烦恼根本。”不难看出,三毒的产生都与对“我”的执著有关。按照佛教的一般看法(特别是早期佛教),人生现象中是没有“我”的,但人由于无知或无明而认为“有我”。这样,对自认为世俗世界中有益于“我”的事情就贪恋并追求,对自认为世俗世界中不利于“我”或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包括与之相关的他人)就憎恨,贪和瞋的基础则是无知或无明,这也就是所谓“痴”。
三毒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消除三毒也就是消除烦恼。这也就是要“克己”。在三毒之中,灭除“贪”就是典型的克制自己。佛教要求信徒克制自己对外物的贪欲,克服自己对财富、权利、地位、名声等的贪欲。佛教的根本教义四谛中也涉及了“贪”的问题。如“集谛”是指认识到造成痛苦的原因是或贪欲,“灭谛”是指认识到应当消除这或贪欲。三毒之中的“瞋”与“贪”相关。自己的贪欲不能满足,自然就生愤恨之心,对阻碍实现自己欲望的人或事不满或憎恨。在佛教看来,必须克制或消除这种“瞋”。否则是不能摆脱轮回达到解脱的。三毒之中又以“痴”为根本。佛教的不少根本教义中都涉及到“痴”。如在“十二因缘”中,最初的环节是“无明”,无明引生其他十一个环节,如果消除了这无明,则人的生死轮转(轮回)也就消灭了。因而消除“痴”对“克己”具有重要的或根本性的意义。
在佛教理论中,关于如何克己的具体方法,直接论及较多的是所谓“三学”。三学即戒、定、慧。“戒”就是佛教的戒律或戒条,是信徒必须遵守的规则,佛教以此来约束信奉者的行为。凡是虔诚的佛教徒都把戒律作为克制自己贪欲、戒除不良行为的准则。佛教的戒有多种或不同阶段,如可以分为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佛教的戒一般收在各种“律藏”之中。如较重要的《四分律》中规定了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定”也可以说是一种克己的方法,主要是抑制自己的心作用,使身心安定,止息种种意念或思虑,将精神集中于事物的实相之上。“慧”实际也包含着克己的内容,即克制自己的错误的或无知的观念,学习并达到佛教的特殊智慧。由于佛教中有不同的分支或流派,因而戒、定、慧的具体内容在不同派别中会有所区别。大乘佛教中的“六度”或“十度”中有不少成分涵盖了小乘的“三学”,但具体解释或含义有很大区别。克制自己的方式有不同。
(三)慈悲利他观念
佛教讲“平等”,讲“克己”,就自然也要讲“慈悲利他”。在“慈悲利他”中,“慈悲”是佛教一直讲的,而“利他”则主要是在大乘佛教形成后才大力强调的。
慈悲也可分开讲,“慈”指使众生快乐,给他们幸福,“悲”指去除众生的苦恼,使之摆脱痛苦。《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七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慈悲在一些佛教典籍中被分为三种:一是众生缘慈悲心,以一慈悲心视十方五道众生,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侄,常思与乐拔苦之心。这种慈悲心多在凡夫或有学人未断烦恼之时产生。二是法缘慈悲心,已断烦恼之三乘圣人,达于法空,破吾我之相、一异之相等,但怜众生不知是法空,一心欲拔苦得乐,随其意而拔苦与乐。三是无缘慈悲心,这种慈悲只在诸佛之中,诸佛之心不住于有为无为性之中,不住于过去、现在、未来世之中,知诸缘不实,颠倒虚妄,故心无所缘,但佛以众生不知诸法实相,往来五道,心住诸法,取舍分别,故心无众生缘,使一切众生自然获得拔苦与乐之益。(参见《大智度论》卷第二十等;参见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4-1165页)
佛教的慈悲不仅指要对自己之外的他人慈悲,而且有时也指要对一切有生命之物慈悲佛教的不杀生等戒规就具有这方面的含义。
慈悲在佛教教义中也常被包摄在所谓“四无量心”之中。四无量心中除了慈和悲之外,还包括喜和舍。“喜”指看见他人快乐而随之欢喜。“舍”指内心保持不偏执的平衡,平等无差别(舍弃亲疏差别)地利益众生。
无论是慈悲,还是四无量中的喜舍,都包含“利他”的思想。但佛教的利他思想主要是在大乘佛教中才突出起来的。这需要联系原始和小乘佛教的有关学说或观念来论述。
小乘佛教在总体上说是重视所谓“自利”的,即主要追求自身的解脱。小乘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是证得“阿罗汉果”。阿罗汉果就是求取个人解脱,即所谓“自利”。修习的具体内容就是小乘的“三学”和“三十七道品”。而大乘佛教则一般修以“六度”(布施、持戒、忍、精进、定、智慧)为主要内容的菩萨戒,把成佛、普度众生(利他)作为最高目的。在小乘佛教看来,解脱境界(涅槃)与“世间”是两个不同的、有分别的境界,自己注重自身的修炼,摆脱外界的烦恼,就能达到一种脱离“世间”的解脱境界,至于别人的解脱或“世间”的苦难等,则与个人解脱没有多大关系。大乘佛教在这方面有很大变化,不仅讲“自利”,更强调“利他”。在大多数大乘佛教派别或信徒看来,解脱境界(涅槃)与“世间”不是绝对分离的,它们是“无分别”的。如中观派的主要典籍《中论》中就明确说:“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达到解脱并不是离开“世间”而去追求另一不同的境界。大乘佛教徒要“即世间即涅槃”。作为菩萨或成佛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利他”,菩萨或佛不是存在于“世间”之外,而是在“世间”救度众生。为了救度众生,菩萨或佛什么都能舍弃。也就是说,大乘佛教徒要真正成佛,就一定要慈悲利他。仅仅“自利”不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并不能真正达到涅槃。
佛教中的这种转变(由重自利到重利他)对佛教后来的发展极为重要。因为如果佛教仅仅是一个教个人如何修炼,达到个人解脱的宗教,他就没有后来佛教所具有的那种感召力,就不会产生后来那么大的社会影响。只有强调慈悲利他,只有把个人的真正解脱与“世间”的改变(别人的脱苦)联系起来,才能激发大量的佛教徒自觉地在世间利乐有情,造福众生。而这样做的结果则是佛教影响的扩大。因此,慈悲利他的观念后来成为佛教伦理思想的一个最基本的观念。
二、佛教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或作用
客观地说,佛教的伦理思想的基本观念在其主要经典中已经形成。随着佛教在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等地的传播,这种伦理思想也逐渐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发挥着影响。这种影响在现代社会中没有消失,而且在某些地区还有所发展。佛教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或作用至少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抑制现代社会中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
包括伦理思想在内的佛教各种理论的影响范围主要是在亚洲的许多国家或地区。在古代是如此,在现代,从总体上看仍是如此。佛教虽在不少亚洲外的国家或地区也有流传,但影响大的区域仍是在亚洲。亚洲受佛教影响较大的国家在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或是印度教(婆罗门教)文化系统(如印度等一些南亚国家和部分东南亚国家),或是儒家文化系统(如中国、朝鲜或韩国、日本等国家)。但发展到近现代,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巨大影响。而现代西方文化中确实存在着某种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成分。如果说这样讲不大准确或不大符合事实的话,至少可以说不少东方国家(上述国家或地区)的人对西方国家的文化这样看或这样理解。从总体上说,西方文化在欧洲文艺复兴后,特别重视个人的利益,强调实现个人价值,维护个人尊严,追求个人幸福。但在这种强调或追求的过程中,确实有某些走入极端的情况。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应当说为这种极端倾向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受西方这种文化的影响或受对这种文化理解的影响,现代的一些东方国家中流行着利己主义或享乐主义的思想或行为。如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只要对自己有利,哪怕损害他人利益,也毫无顾忌;一味追求当前的享乐,不考虑别人的利益,甚至也不考虑自己的长远利益。
在有这种利己主义或享乐主义思想或行为的人中,一部分是文化层次较高的人,他们的利己主义或享乐主义的行为或表现是较为隐秘的或通常不易被发现的。而大多数人是文化层次不太高的人,这部分人的利己主义或享乐主义的行为或表现则较为明显。对于这两部分人来说,儒家文化对他们所起的约束作用不是很大,因为这种文化显得对他们没有多少惩戒威力。而佛教的情况则不同。如上所述,佛教讲克己,特别强调抑制自己的贪欲;佛教还讲利他。即便是小乘佛教的“自利”,与现代社会中的利己主义也有很大不同。现代社会中的享乐主义与佛教的种种戒律或戒规也是完全对立的。对于现代社会中那些文化层次不高的人来说,佛教的教义对其思想和行为有较大的约束力,因为佛教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人在极端化地追求自身利益或享乐时,时常会顾忌到佛教教义中所说的个人行为所招致的结果。
在东方一些国家中,印度教(婆罗门教)的影响在古代根深蒂固(佛教也有一定影响)。但到了近现代,随着西方势力(政治和经济力量)的进入,在民众中,特别是在年轻人之中,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步扩大,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也开始流行。佛教的教义在这些国家中对抑制这种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那些印度教曾有重要影响,而后来佛教起主导作用的国家中更是如此。在这些国家中,严格来讲,是佛教的影响和印度教的影响交织在一起,对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起着抑制作用。因为印度教发展到后来吸收了不少佛教的学说,而佛教的许多思想,包括伦理思想,也是在吸收和改造古代婆罗门教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二者(佛教和婆罗门教)在其传统的宗教教义中,对于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都是反对的,而且都主张轮回业报或因果报应的思想。这种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对部分人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能起到其他一些类型的伦理观念所不能起到的抑制作用。
总之,佛教的伦理思想在现代东方国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它促使人们自律,反对损人利己,反对奢华。对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现象,儒家等文化传统虽然也起着抑制作用,但佛教的独特作用是其他文化形态所不能取代的。
(二)鼓励人们扶危济困,造福社会
佛教的许多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较好的作用。如上述佛教的慈悲利他观念就是如此。首先要指出的是,近现代的不少佛教著名僧侣或居士,自身就严格要求自己,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如中国近代著名的圆瑛(1873-1953)法师在1917年左右就曾创办了“宁波佛教孤儿院”,收容无依无靠的孤儿。在20年代初,他还组织成立了佛教赈灾会,救济因华北五省大旱而陷入苦难的灾民。在中国近代,许多佛教组织或佛教僧侣都能较好地借鉴历史上佛教思想家或流派所提出的涅槃与世间关系观念。他们一般不采取印度小乘佛教中存在的那种把涅槃与世间绝对化地对立起来的态度,而是吸取了印度佛教中中观派和中国佛教中禅宗(南宗系统)的思想。认识到个人的解脱(涅槃)是离不开世间的,而且应该把个人的解脱与众生的解脱联系起来,不仅要“自利”,而且要“利他”。不再一味追求那种离群索居式的远离尘世的修持方式,而是强调以佛教的慈悲精神为怀,积极投身于有益于民众的各种慈善活动。努力利乐有情,造福社会。把作各种这类善事看成修成正果,趋向涅槃的重要途径。
随着佛教影响在民间的深入和扩大,不少人虽然没有出家,甚至居士也不是,但对佛教的这种慈悲利他的精神十分赞赏,自觉或不自觉地按这种精神行事。在这类人中,有一些是知识分子,甚至是高级知识分子。但大多数人是民间文化水准不高的普通百姓。这些百姓谈不上对佛教的深奥教义有多少领悟,甚至连一些佛教的基本常识也不甚了了,但佛教的慈悲利他精神却深入到了他们的心灵之中,但凡遇到自己可能服务于他人,或能给他人带来好处的事情,即便是损害自己的利益也要努力去做。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在做这些好事时,确实觉得应该去做,觉得做了这种好事对自己是一种享受,或心灵安慰。也有一些人是深信佛教的轮回解脱或因果报应的学说,认为善行一定有善报,恶行一定有恶报。总之,在现代社会中,有相当多的人能依照佛教教义积极从事许多利国利民的“善事”。
佛教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这种影响不仅在中国有,在不少亚洲国家或一些受佛教影响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中也存在。如在日本和韩国等国的一些民众中,自觉按佛教的慈悲利他精神行事的人的数量不少,他们中有许多人已把按佛教的这种精神行事看成理所当然,许多人在作这些“善事”时已不再掺杂多少为自己谋求此世或来世好处的私人利益动机。因此可以说,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这种鼓励人们扶危济困,造福社会民众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三)鼓励人们追求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维持社会安宁
佛教的伦理思想在古代起着规范教徒行为的作用。在规范他们行为的同时,佛教也向教徒许诺,如果按照这种行为规范去做,将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而在这些教徒从事信教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也确实感到有所遵循,并相信遵循这些规范必定能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即起着一种鼓励教徒对宗教理想努力追求的作用。在近代和现代,佛教的伦理思想不仅依然对教徒起着这种作用,而且对不少一般的群众也起一种类似的作用。也就是说,佛教的伦理思想的影响远远不是限于佛教教团的内部,而是对许多民众有影响。这些人的情况不尽相同;有些人虽未出家,但非常信仰佛教(是居士或介于居士和出家人之间)。还有一些人既没有出家,也算不上居士,但对佛教的一些理论,特别是伦理观念十分赞赏。再有一些人,对佛教不明确表示信奉或赞赏,但在潜意识里却多少受一些佛教观念的影响。在上述不同类型的人中,佛教的伦理思想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人在从事一些活动或处理某些事情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佛教的伦理观念行事。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常常掺有佛教伦理思想的标准。在相当多的人的潜意识中,按照佛教的行为规范行事,是必定会有一种好的或理想的结果的。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佛教的伦理思想也确实起着一种激励人们去追求一种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的作用。
在当今一些国家中,不少传统意识形态的原有模式被打破。一些传统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意义被重新估价,人们的价值取向有了很大变化。在这一转变时期,有不少人茫然不知所措;有相当一部分人失去了对理想的追求,而佛教的伦理思想则对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这些人那里,佛教的理想被作为他们的人生理想,佛教的伦理观念成了他们的行为准则。这种情况当然不是也不应是政府部门或教育部门所希望出现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它却就是这样客观地存在着。然而,从另一角度看,民众中有人按佛教的行为规范去行事,有时却也能起到某种有利于安定团结的社会作用。这比那种没有任何理想、无道德、无纪律、肆意破坏社会安宁的状况要好得多。
三、佛教伦理思想对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人类的精神文明是不断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现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应当是在古代精神文明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吸收古代精神文明中有价值或有意义的成分。这样的成分有多种多样。佛教的一些伦理思想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它对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至少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在提倡为人民服务,提倡奉献精神时,佛教的伦理思想有借鉴意义
在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也有相当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在各个地区是不平衡的。而且在一些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的地区,却存在精神文明滑坡的现象。如上述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甚至损人利己等丑恶现象在不少地区抬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比较复杂,但其中较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伦理方面。究竟如何看待人生,用什么样的行为准则来规范自己,在许多人那里是不明确的。在中国,在对十年“”中“左”的说教批判的同时,不少人却把为人民服务的好传统也当成“左”的东西抛弃了。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只想别人对自己奉献,不想自己对别人奉献,实际上奉行着一种自私自利、一切以我为中心、一心为自己谋利的伦理思想。这使精神文明建设受到很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强正面的思想教育当然是政府或社会教育部门主要的应对之策。但也应当辅以其他的手法。如佛教的一些伦理思想就能起到一些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起不到的作用。有不少人对正面的思想教育有逆反心理,但对佛教的教理却很感兴趣,对佛教的伦理观念也很认同,并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如许多信佛教之人或受佛教影响较大的人能自觉用佛教的克己精神待人,在遇到自己利益与他人利益或民众利益相矛盾时,能本着佛教的“利他”精神先人后己,为他人或为社会牺牲自己的利益。佛教的一些伦理观念所引发的一些人的行为对社会是有正面作用的,所收到的社会效果有些是政府或社会教育部门的正面教育想收到但在现实中难以收到的。这一方面说明佛教的伦理思想确有其独到之处,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应当吸收借鉴一些佛教伦理思想中的有益成分。
(二)在提倡自觉遵纪守法、严于律己时,佛教的伦理思想有借鉴意义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存在人的个人欲望或需要与社会秩序或他人利益相冲突的情况。要想社会的秩序不被破坏,人们(包括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每一个人都应该对于自己的欲望有所克制。要受一定的社会法纪管束,也要受一定的伦理观念制约。
在当代,尽管人们的文明程度有很大提高,遵纪守法的观念普遍加强,但在这方面的问题仍然很多。扰乱民众安宁、破坏社会秩序的人依旧不少。因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在这方面,佛教的伦理思想也可起一些好的作用,有一定借鉴意义。
与上述情况类似,有些人对政府或一些社会机构的法规制度并不以为然。但却对佛教的教义十分看重,对佛教的教规非常赞赏。虽然并未出家甚至居士也算不上,但在许多场合却能自觉地遵守佛教的一些教规,用佛教的伦理思想约束自己。这些人从灭除佛教说的“三毒”的立场出发,从克己的观念出发,能够对自己严格要求。而这样做所起的社会作用,应当说有好的方面。它在客观上对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起了积极的作用。另外,佛教伦理思想中的一些成分(如利他观念、克己观念等)即便在理论上也确实有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值得吸收的成分和借鉴之处。
(三)在反对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特权思想、腐败现象时,佛教的伦理思想有借鉴意义
在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在法律上都确立了公民的平等地位。人们有分工或职务的不同,但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平等的,人人都平等地享有作为人的尊严,在这方面没有等级的划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在财产、职业、职务、种族等方面具有的差异,因而在社会上所具有的影响力或社会地位是不同的。在社会中实际存在着富人歧视穷人、职位高者歧视或虐待职位低者、一些种族歧视另外一些种族的情况。许多富人凭借财产胡作非为,有些当权者凭借权利鱼肉百姓、横行霸道,有些种族优越感较强的人鄙视其他种族。这些富人、职位高者、种族优越感强者一般都认为自己有一种“特权”。这种特权思想在当今世界是阻碍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也常常是产生社会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消除这种特权思想,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而佛教的伦理思想在这方面能起一些积极的作用。
首先商业保险能分担政府社会保障职能,减轻财政的压力。现代商业保险,尤其是人身保险如新型人寿保险和各种健康保险,可以实现社会保障功能,社会成员购买商业保险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社会保障压力,通过其实现社会保障职能比政府财政行为更具有经济优势,并且使政府受益。其次商业保险能满足各种社会保障需要。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以及医疗费用的逐年上涨更是激发了社会公众对保险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险险种少,可供选择的余地小,无法满足人们对未来经济保障不同需求,商业保险的特点是保险险种多,保障范围广,能满足各类人群对保险的特殊需求。最后商业保险能发挥社会稳定器的功能,对促进社会和谐与公正、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较好作用,有助于全体社会成员规避社会风险,获得生活保障。
二、湖湘地区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问题的制度管理
我省对社会保障体系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也制定了很多相关的规定和办法。如,为确保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制定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为推进我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工作而制定的《医疗费用结算暂行规定》、《门诊大病医疗管理暂行规定》、《参保缴费暂行规定》等规定。但是在不扣除价格指数的情况下,2008~2013年的5年中,湖南省人均居民消费支出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位也较为落后。因此,需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所以结合我省现状,探讨我省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情况下的制度安排与治理对策尤为重要。
(一)社会保险方面的制度管理
首先,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根据发展多层次社会保险制度的宏观要求,在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同时,要尽快完善对企业年金的扶持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国际上发达国家企业年金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政府给予很大的税收政策优惠与支持。就企业年金而言,在企业年金的缴费阶段,国外发达国家一般规定15%左右的保险缴费享受税收优惠,而我国仅为4%,湖南作为中部地区,结合近几年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加快的实际,有必要提高此优惠比例,以加快统一全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步伐。其次,推进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目前的新医保制度与传统医保相比,确实改革的力度加大了,但是仍存在个人比例负担还是过高、医患矛盾突出、监管与运营模糊等问题。今后的医保改革方向应做到医药分离、监管与运营分离、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二)商业保险方面的制度管理
应加大商业保险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力度。目前,商业保险公司经营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都面临一些政策性的困难,在部分地区还存在与社会保障局等有关政府部门在保障类别上有一定冲突,商业保险需要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充分的合作与沟通,各司其职,共同发挥作用。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尽可能地将商业保险的市场机制引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降低社会保险的营运成本与相关费用,提高社会保险的经办效率,从而使投保人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三、湖湘地区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问题的体系建设
西方推行社会保险的共同特点是利用行政手段,建立多层次的保险体系。以此为参照系,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参考湛江模式,可将商业保险引入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保险公司提供大额补充养老和医疗等保险险种,让群众得到更大的经济利益保障。首先,商业保险企业应做好社会保险缺陷的弥补工作,搞好险种开发和服务。根据我省地区区域、不同层次、不同人群对养老保险、健康保险产品的需求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保险险种,弥补社会保险的险种不足和金额不足之处,拟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使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各类保障型的产品能够被市场所接受,实现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双赢”。其次,参考湛江模式,实现二者保险在技术上和方法上的互相渗透。2009年湛江市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运行,为了进一步改善“并轨”后医保报销手续烦琐、医疗资源配置不均、政府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等状况,湛江市决定引入商业手段,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提供一体化管理和服务。保险公司向全市居民提供包括基本医疗、补充医疗、健康管理、商业健康保险等政策咨询服务。“湛江模式”在转变政府职能、借助第三方的专业优势、效率优势、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等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无疑将引导我省更加注重从制度、机制层面研究保险业在服务新医改中的积极作用,为推广“湛江模式”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在我省,社会保险应该借鉴运用商业保险的某些原理和技术手段来改变目前局面。如在养老保险方面,商业保险拥有经验丰富的精算师,可准确厘定缴费标准和给付水平,根据精算原理保证养老金的稳健运用和给付安全,这些都可供社会保险借鉴。最后,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保险体系,加强相关市场主体的建设。一是整合我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将现有分散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进行整合,凡达到退休年龄的,人人都应享有基础养老保险金。二是做好医疗保险制度的设计。对有固定职业的人群,其部分资金可用作家庭中小孩的参保费用;对城乡没有职业的群体家庭,采取政府补助为主、个人适当缴费的办法;对家庭条件特别困难的,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支持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推动医疗保险制度向健康保障制度方向转化。三是鼓励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保险。采取措施引导企业建立补充社会保险;鼓励个人购买商业保险;建立“养老社会保险+企业年金+商业保险+个人储蓄”等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以及“医疗社会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四是加强社会保障管理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尽快出台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行管理办法,理顺资本市场机制。开发全省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信息服务软件,加快建设项目齐全、功能完备、全省联网的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都遵循风险共担的目标,会更加重视风险控制,有效提高社会保险的管理水平,同时加强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各险种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减少财政支付的风险。
四、构建湖湘地区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的具体运行模式
(一)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生存保险、分红保险的互动模式
由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缺乏保值、增值的机制,而商业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日益完善,可以将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委托商业保险公司投资运营,因为商业保险可以利用其自身优势管理法定养老基金,与基金公司一同管理养老保险金。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增加,随着退休队伍的逐渐庞大和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商业生存保险和分红保险为退休金提供了除社会保险以外的重要资金来源。另外,社会养老保险费分担机制不合理,主要表现是用人单位缴纳比例过高,如果大力发展商业生存保险和分红保险,既会减轻企业的缴费负担,也会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因为商业养老保险补充优势在于:在养老保险的层面上,商业保险的生存保险和分红保险完全可以实现养老金的保障功能,在一定经济能力前提下,个人投保分红保险,除了定期收益外,还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分红收益,具有增值保值功能,在年老后按合同约定每月领取养老金。商业保险在缴纳与领取上比社会保险灵活很多,不受地域限制。作为年老有详细规划的人而言,社会养老保险只是一种基本保障,而商业保险则可以提供全面的保障。但是商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高,不是每人都能承受的,所以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两者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是完全有必要的。
(二)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的互动模式
由于社会公共医疗费用高涨导致看病难、看病贵,需要商业保险开发并推广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以补偿居民的医疗费用支出。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消费者更加注重日常的健康护理,因此,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险种成为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重要补充。另外,农民工异地医疗报销难,商业保险公司也可以据此推广出适合这一群体的保险品种。目前湖南新农合虽然参保人数众多,但是人均筹资标准还是比较低,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所有医疗费用报销的要求,特别是对高收入阶层和特别需要保障的人员来说,可能杯水车薪。因此,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和商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就是他们明智的选择,可以弥补社会医疗保险不足的缺陷。商业保险公司可以大力推广短期健康保险和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三)社会工伤保险与意外伤害保险、雇主责任保险等的互动模式
关键词:网络道德网络社会伦理
上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的精英电子学家出于为军事服务的考虑将几所大学的计算机用电缆连在了一起,起名为ARPANET,这就是我们今天称为INTERNET的鼻祖,网络的迅速发展超出了当初它的发明者的预见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我们的社会,从70年代的试点,到80年代的发展,再到90年代的普及,网络这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庞大物理实体以其不可取代的实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种渐进式的改变让许多科学家有些措手不及,由这种改变也出现了通过网络这一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网络人群,构成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出现不仅仅带来了科技上的新起点,也为社会学家们提出了全新的社会问题,人类社会进人了一个双重社会时代。不同于以往研究的人类社会,网络社会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实在,也没有相对固定的社会人群,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最大的区别在于每个个体的人在网络社会中都被转化为一个符号,一串代码,以机器的方式进行交流,除了ID地址之外没有什么可以验明正身,在网络这块面纱的掩饰之下,网络社会的活动准则与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之间出现了偏差。
综观现实社会,个人要想融人其中,接受、承认并且遵守社会道德是一个必备条件。举例来说,在一个健全的市场中信守承诺之类的现代商业道德法则,得到了绝大多数市场主体的广泛奉行,因为这是他们长期立足市场并自主活动的一种必要条件。马克思·韦伯在谈到“资本主义精神”时也曾指出只要个体涉足于市场关系之中,资本主义经济就会迫使其服从资本主义的活动准则。任何一个社会,不讲信用,恶意欺诈等不道德现象,主体活动空间必将受到压缩。然而在网络社会中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参与之时起,就已经开始了欺骗,作为现实存在的人在网络社会中变成了一个代码,一个符号,从姓名、性别到情感、心理等诸多方面的随心所欲,都成为遵守网络行为规则的一种表现。现实社会的不道德在这里反而成为大家都认同并且都付诸实践的一种道德行为,主体的活动空间也并不因为这种现实生活中认定的不道德行为而受到压缩,相反,其活动空间扩大到整个世界。这种与现实社会道德相左的道德现象大致分为三类:
一、网络社会中的无责任现象
在网络社会中,人是一种非现实的存在,人以数字化的方式出现,因而他在现实社会中的角色及其关系在网络社会中也会发生变化,形成与现实社会中不同的主体存在方式,“人在网络中就是非现实的虚拟方式,其活动也是非现实的虚拟活动,由于这种虚拟特性造成网络社会中的个体都具有“怀疑一切”,“批判一切”的倾向,自身的不真实性导致对所联系的对象的真实性的批判,成为怀疑论者”。而这种怀疑性也就使虚拟个体认为根本不用考虑从而放弃了对其相联系的另一个虚拟个体的责任感,同时在网络社会中又没有健全的社会关系、道德关系及客观的社会道德加以要求,这种不负责任的现象成为必然。只有这种行为上升到损害现实社会中具体的某一个体或某一群体的切身利益时,行为主体才会受到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乃至法律规范的制约和审判。同时,在网络面纱之下的非现实的虚拟个体代替现实社会中的具体存在的个体思维来批判现实社会,这种批判则作用于现实社会,对现实社会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这种批判则是以无责任为前提的有感而发,只要是无损现实社会的根本利益,行为主体都不用也不会考虑到现实社会的道德谴责。
二、网络杜会中的绝对自由现象
仅就自由这一要概念来说,自由是同受限制相对立的。“人只有摆脱了外在力量的限制才会感到无拘无束,才会感到自由,因此,自由就是对外在限制的摆脱”。哲学家们对于自由的这种一般含义是普遍认同的。哲学中则以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观点来说明自由的本质,自由与客观规律是相互依存的,人不能不受到外在客观必然性的限制,完全摆脱约束,不要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在网络中却有一种特殊情况我们不能不考虑,就是这个社会上的社会成员不是具体实在的人,而是代表具体实体的机器背后的数字符号。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个体,必然是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对客观规律性认识得越准确,人的自由程度越高,而在网络社会中,对规律认识的主体是虚拟的符号,获得自由的主体也是虚拟的符号。网络社会中的规律对现实社会中的个体的限制是间接的,因而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个体可以相对地摆脱网络中规律的限制,网络社会中的大部分人群认为网络社会是个大同社会,网络上的东西是共享的、无限的和自由的。网络信息是无限的,拷贝是自己的,拥有知识或信息是每一个网络个体的权利,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获取、修改、下载信息而不被限制;网络信息又是自由的、完全的不受到任何权力机构的制约。因为信息的共享无限和自由,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对计算机网络的访问是无限制的、完全的,对网络信息的修改、删除和窃取都是正当的,是自己的一项不可质疑的权利,是绝对自由的。由于这种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了现实社会的经济利益,在网络发展的初期有关版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论就已经开始了,庆幸的是现今已经出现了限制这种“绝对自由”的规范和法则,然而这些规范和法则只有在行为主体对现实社会利益有所触及的时候,才能对其有所制约。
三、网络社会中的价值观扭曲现象
(一)暗示效应人的大脑具有可暗示性的功能。这种功能能够唤起观念,使人将所接受的外来信息经过思维加工并付之于实践性的行动。而且,人的思维还具有这样一个特点:人对于某一见解、计划或目的具有强烈的信念和期待时,会对其进行多次的深思熟虑并深深地植于自己的潜意识中,最终变成自己积极行动的向导和源泉。这样,我们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所认为的个体行为就是一种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下,通过暗示能够引起他人的行为变化并产生的连锁反应。“跟风”最初是源于暗示的。这种暗示是这样传递的:“风”以一定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作出相应的心理乃至行为反应———“跟风”。例如,在我国,各种媒体长期以来宣传某某产品的效果如何如何好,老孺皆宜;某某做法有益于人们的健康,能够延年益寿,等等。这些不遗余力的宣传,对于“跟风”现象的形成自然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盲目从众和模仿从众是指在大众化行为或潮流的引导下,个体的观念与行为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对多数人而言,偏离的恐惧是其与群体融合的心理反应。所以,当个体看到很多人参与一件事时,可能会不由自主参与进去,因为他们唯恐因不参与而会被别人视为异端,受到排斥和打击。“跟风”方面的从众行为是这样产生的: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和暗示后,人们开始萌发从众心理。在此心理的驱动下,个人的认知、反应及言行等也逐渐向公众或多数人的舆论靠近,最后表现出与之相符合的行为。从众心理往往来自于人们不够充足的自信心。缺乏自信心而使得个体不能确定自己的思想行为的正确性,从而产生了转向群体寻找依据的心理,以期来支持或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或者是虽然能够肯定自己思想行为的正确性,但往往因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随大流思想,或者因个人的行为不能扭转大局而从众。因不能扭转大局而表现出的从众是屈从,尤其是这种屈从能给个体带来某些利益时,从众心理更容易产生。在我国,这种行为也是屡见不鲜的,而且是起落无常。从众的同时,还存在靠模仿讨好受众的行业通病。如大同小异的娱乐类节目的泛滥,小孩上兴趣班跟风等现象都程度不同地存有模仿的成分。
(三)特殊感染“跟风”得以扩展的另一重要“助推器”是特殊的感染。人具有主观能动的特质。这一特质使得人们在做决定时会反复思考,最后采用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或途径去行事。因此,在从众现象中,有些个体想以某种与群体不同的方式行动,但面临着脱离群体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个体便会处于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中。群体中人们的号召以及行动方式的感染是解除个体这一心理病痛的“一剂良药”,在其诱使之下,内心辗转、犹豫不决的个体最终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这种方式行动。这种感染的机理具体表现为:个体会观察并学习这种行动,内心不由自主地减少了阻止其以某种方式行动的限制,渐渐解除了思维方面的约束。即以榜样解除内心约束,在这里我们称其为行为的特殊感染。“跟风”者的“跟风”行为常常是在别人的影响下发生的。人们通过“跟风”解除了内心约束,尽情释放了内心的欲望。而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深层原因在于处于某种信息不对称的社会状态而使得人们缺少足够的用来做决策的信息。在这种趋势下,人们只好去参照周围大多数人的意见来做决策依据。
(四)去个性化去个性化是“跟风”得以扩展的人们心理变化的最高层次。去个性化主要体现在个体自身同一性意识的下降以及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的降低等方面。处于这一层次中的个体已经基本丧失了其同一性和责任感,在正常且单独的条件下不会做事情,只能依附于群体之中,让大众行为牵着鼻子行动。具体表现为:丧失其个体性的个体会不由自主或不得不融合于群体当中,在社会行动方面毫无自主性可言,几乎丧失其自控力,完全在群体行为的主导下行动。去个性化多出现在当中,主要表现为由群体中极少数人的社会行动引发整个群体的行动,一般都具有较大的破坏性,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但去个性化也适用于对“跟风”现象扩展的解释。因为,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具有较高的“唤醒水平”,容易对社会中的一些心理行为产生内部认同,而且即便是以后脱离了原群体,这种认同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社会行为或行动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留和维持。正是人们的这种去个性化,导致了“跟风”现象的延续和扩大。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对于“跟风”的扩展作用是相互关联,相互承接,互为因果和目的的。首先,“跟风”来源于暗示效应。人们由于对一些事物或现象或行为缺乏足够的认识能力和鉴别能力,因而对于能够引起其跟随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从而为“跟风”的扩展创造了条件;其次,人类所具有的他人取向是其盲目跟从的原动力,促使“跟风”不断出现;再次,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使得在其宣传下的许多事物极富感染力,为人们“跟风”的扩展创造了温床;最后,“跟风”导致人们去个性化,而去个性化更加剧了“跟风”思潮和行为。
二、“跟风”现象的社会影响
(一)“跟风”造成社会道德缺失“看样样儿”、“依猫画虎”、“跟着干”等词眼儿是人们对“跟风”的形容;跟“食品治病”之风,跟传销之风,跟“美容”之风乃至屡禁不止的抄袭和盗版现象等等,是“跟风”行为的真实表现。“跟风”的结果是:以食物治病耽误治疗;干传销之类的违法勾当;有的人更容易让虚假广告和骗子得逞;有些消费者因缺乏辨别能力而陷入整容、增高等圈套,而且还强迫子女或家人盲从,并使其受到严重的伤害,等等。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跟风”是一种愚昧的做法,会直接造成社会道德的缺失。这种道德缺失轻则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一定的误导,使社会秩序变得比较混乱;重则会出现因占有或者损害了国家、集体或个人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可见,“跟风”现象理当受到道德谴责或法律的惩治,否则会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极其不利。
(二)“跟风”导致人们理性缺失,影响创造力的发挥从“跟风”动机来看,“跟风”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好处。但这只是表象,“跟风”的结果往往或许连占点儿小便宜的好处都捞不到,近乎“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最后还会给自己或他人造成比较惨重的损失。所以说,在面对各种“风”时,“跟风”者大都是缺乏理性的。因为,不理性“跟风”的极致是无条件地盲从,一般跟的是歪风。个人因理性自主分析能力上的缺失而进行的盲目“跟风”会导致自己上当受骗,如盲目跟“食品治病”之风让虚假广告和骗子得逞等;集体缺乏理性思路而盲目“跟风”会使得集体利益受损,如行政上的缺乏治理监管而导致的地方政府盲目“跟风”的结果则是劳民伤财等。另外,“跟风”者不仅自身缺乏创造性思维,而且会对社会上真正的创造力的发挥也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因为,一方面,“跟风”带来的是盲目决策,这一点在政府官员行的政决策方面表现的较为突出,如看到部分官员盲目追求假大空的项目,自己也跟着上,给国家造成一定的浪费;另一方面,“跟风”中的仿制行为使那些具有创造力的人受到严重侵袭而不能充分发挥自己投入资源的真正作用,从而在竞争中失利,发展举步维艰。可见,“跟风”者不仅妨碍了他人创造的激情,而且使自己原本或许鲜活的创造力有可能永远被泯灭。
三、告别“跟风”,走向成熟
从以上研究不难看出,“跟风”是一种拙劣的模仿,结果必然是平庸的跟随、盲目的复制与可怕的同化,这是缺乏理性、丧失文化个性的行为,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人,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对个人而言,应当理性观察和思考各种不良社会之风,避免盲从;对社会而言,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克制“跟风”的有力之举;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建设独立自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民族自强之路,也是建设世界健康的文化生态的召唤。
(一)个人要认清“风”向,为自己树起一个不“跟风”的路标对个人来说,告别“跟风”,首先要能够辩清“风”向,并对“风”采取冷静的态度。努力做到不见“风”使舵,不“见”风盲从,更不迎“风”吹“风”。其次,要为自己树起一个不“跟风”的路标,坚决沿着自己树立的路标行事。要做到这两点,除了需要风清气正的社会舆论环境外,还需要我们灵活运用好自己的嘴巴、耳朵和眼睛,努力做到少说、多听、多看。对社会中的不良之风要多点思考,多点防范;要善于独立思考,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解析出闪光东西,从来自于媒体等方面的承诺中分辩出背后的残酷伪装。另外,还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分析、处理一切。具体可以以知识作依托,借助知识的力量为自己树起一个不跟风的路标。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能够观察到,且可以很好地运用到社会行动中的知识很多,如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传统美德、职业道德、生活美德等等,都是驱散不良社会风气的劲风。只要人们能够充分运用这些思想武器,相信无论是在打击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上,还是在避免自己盲目“跟风”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全社会要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倡导公民个性发展现代社会在诸多领域都推崇“标准化”的操作模式,常常以同一模式对许多事物或行动进行打造,给“跟风”极大的可乘之机。因此,对全社会来说,要告别“跟风”,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形成一股强劲的正气和正风,不给“跟风”留出任何可以滋生的环境和土壤。其次,要积极倡导公民的个性发展。随着商业化的全面推进,社会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信息化的强力渗透,“跟风”更有可能束缚人们的思维,扼杀人们的创造力,使我们在生活方式、文明习惯等方面缺乏个性。这就要求全社会要通过舆论和宣传等行之有效的途径,千方百计使构成社会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较高的素质,能够抵挡得住诱惑,守得住人生的宝贵价值,不给世俗化的思潮留下任何可以滋生的机会。
[关键词]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强镇扩权
一、问题的引出与概念的界定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由政府公共财政支出膨胀而引发了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为解决和处理对这些危机,理论界掀起了治理研究的热潮。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集中体现在城乡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农村社会稳定形势堪忧、农民上访事件不断,甚至形成了农民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对立。这些社会问题使得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难度加大,它所面对社会治理困境不容忽视。本文拟从前人研究的基础出发,全面分析我国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现状、问题和改革实践及启示,并进一步提出深化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改革的建议。
一般说,社会治理能力是指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具体来说,它是指公众对涉及社会管理的公共物品的需求与政府提供这些公共物品水平之间的持续平衡过程。社会治理也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治理泛指所有与乡镇政治、行政、经济、社会变迁有关的管理体制和变革模式,包括政治上的村民自治或乡镇自治;行政上的乡镇管理机构、体制和方式;经济上的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和城镇化建设;以及国家与社会(具体就是乡镇政府与农民和农民自治组织)的关系等。狭义的社会治理是指乡镇政府在社会管理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体制、机制、方式等各方面的改革与综合,其中关键的问题是乡镇政府能够有效发挥其治理能力。这是因为:首先,这是由我国农村社会管理的范畴决定的。虽然关于农村社会管理的范畴还处在争论之中,但至少包括上述列举的各种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都可以纳入公共物品的范畴,而政府对公共物品的供给是否满足社会需求就涉及到政府能力的问题,因为能力建设是政府提供高质量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基础。其次,这是由我国“三农”问题突出的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历史反复地表明,良好的政府不是一个奢侈品,而是非常必须的。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有效的政府——而不是小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笔者更倾向于在狭义上运用社会治理的概念。因此,从内涵来看,乡镇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可以转化为乡镇提供的涉及社会管理等公共物品的能力,而供给的过程即是其能力作用的过程,包括获取要提供的公共物品资源的能力、决定提供何种公共物品和如何分配这些公共物品的整合和配置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当然涉及到乡镇政府职能划分、行政权力运用等问题。
二、我国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现状
(一)乡镇政府公共财政能力较弱
影响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首要因素是政府的财政能力,分税制改革后,乡镇政府公共财政能力偏弱已经是一个明显的事实。目前我国乡镇政府财权的配置主要源于1994年后实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该体制基本划分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职权,同时地方各级政府比照这种方式,形成了地方政府之间包括与基层乡镇政府财政职权的基本配置。中央拥有财政税收的最大权力,而乡镇政府财权空间则被逐级压缩,财权逐层上移。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使这种状况更加明显。乡镇政府的巨额债务即是一典型的例证,据保守估计,我国县乡两级的债务已经高达5000多亿元,并且每年以200亿元的速度递增。乡镇政府财政能力不足,制约了其资源获取能力,而资源获取能力的强弱影响了乡镇政府公共物品的供给,直接表现在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和涉及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物品供给不足或低效供给。
(二)乡镇政府权力虚置,存在授权不足与越权并存
政府能力与行政权力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使行政部门能够强而有力,所需要的因素是:第一,统一;第二,稳定;第三,充分的法律支持;第四,足够的权力”可见,政府能力的强弱与行政权的大小有关。虽然宪法赋予了乡镇政府方方面面的权力,包括领导本乡镇的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建设,做好公安、民政、司法、文教、卫生和计划生育等工作,但实际上这些权力因没有实际的机构载体而被虚置。乡镇政府在形式上设有包括农经站、农机站、水利站、林业站、畜牧站、文化站等名目繁多的机构,然而这些“七站八所”并不为乡镇政府管理,形成对乡镇政府实际上的授权不足。另一方面,在“垂直型体制”的作用下,乡镇政府为完成上级分解的政绩指标,在没有法律明确授予权力的情况下又不得不采取强制性的措施,如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执法工作又有明显的越权行为。授权不足与越权并存使得乡镇政府很难有效地整合和配置现有资源,大部分资源被分配到实现政绩指标上,而与社会治理密切联系的公共物品难以提供。
(三)乡镇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单一,社会治理的有效性不足
目前,农村公共物品大多是由乡镇政府和部门自上而下来决策供给,供给的主体多来自于政府。主要的提供方式是:预算内的包括财政拨款、购买服务等;预算外的包括乡镇企业上缴利润、管理费、乡镇统筹、各种集资、罚没和捐款等。比如农村的主要公共物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农业水利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农机事业服务等都主要依靠政府的拨款,而预算外供给的公共物品范畴更加广泛,无论预算内还是预算外的供给主体始终是政府,且大多采取行政性的手段,甚至是计划性的方式,较少采用市场的方式。而治理理论和实践表明,政府并非是公共物品的唯一供给者,在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网络中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发挥着一定的功能,只是各参与者中“同辈中的长者”,公共物品提供方式要包括市场化、私营化或公私合作等多种模式。当前由于乡镇政府单一的供给方式与农村生产和生活中日益增长的公共物品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造成了社会治理有效性不足。
三、浙江“强镇扩权”改革的启示
从社会治理能力的现状分析,我国乡镇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的资源获取、整合配置和运用能力上都存在缺陷,影响了社会治理的有效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地方政府进行很多有益的探讨和实践。目前在浙江省刚刚推行的“强镇扩权”改革即是其中之一,其做法是直接从影响乡镇政府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因素人手改革。2005年9月,浙江省首先在绍兴市进行了改革的试点,2006年又将试点扩展到嘉兴市,2007年浙江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的若干意见》。这意味着“强镇扩权”在全省范围内展开,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启示有三个方面。(一)赋予乡镇政府一定的财政权用以支持其公共物品的自主供给
“强镇扩权”改革的原因之一是乡镇没有独立财权,其税收基本被上级(县、市)抽走,致使乡镇的公共财政无法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浙江省政府在支持中心镇发展的文件中明确规定将部分财政权力下移,如在中心镇范围内收取的规费和土地出让金,除上缴中央部分外,地方留成部分向中心镇倾斜。绍兴市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从2007年起除了上缴中央和省级财政的部分,增收部分不再由县镇两级共享,而是全部返还给乡镇。乡镇财权的扩大,能够促使基层政府将更多的支出应用到公共服务领域内,如嘉善县西塘镇原计划从2005年开始用3年的时间,每年从镇财政拿出420万元解决7个行政村的便民服务区的建设,但因为工程欠债不得不将原计划的每年7个行政村缩减为3个。“强镇扩权”使该镇具有了相当的财力,可以按照原计划实行了。可见,改革初步缓解了乡镇政府财政能力不足的矛盾,从而促进了其自主提供公共物品的积极性。
(二)通过权力下放赋予乡镇政府实际的社会管理权限
“强镇扩权”改革下放了县级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主要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的原则,赋予中心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按照创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强化了扩权镇政府农村科技、信息、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建设、公共文化、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法律援助等公共服务职能。权力下放的主要方式是县向乡镇委托授权。例如,为了填补乡镇政府在环保监管上的职能缺位,首先进行改革的绍兴县就通过书面授权的形式。在2006年底县委县政府与钱清镇等5镇签订委托行使管理职能协议书,明确规定了乡镇执法员可“对辖区企事业单位违法排污行为开展调查取证并提出处罚建议”。也就是说获得授权的乡镇环保执法员只要拿出相关执法证就可对发现的偷排污水行为进行及时处理,而不用再向上级汇报,由县级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处理。通过委托授权,理顺了乡镇与上级政府的权责关系,解决了其“有权管不了,无权不能管”的问题,化解了乡镇政府权能不符的矛盾。
(三)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合作,实现多样化的公共物品供给方式
《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的若干意见》确定了中心镇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一校(高标准的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二院(中心卫生院、综合性敬老院)、三中心(文化中心、科普中心、体育中心)”等设施,以及“一路(高标准的进镇道路)、二厂(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三网(自来水供水网、垃圾收集(处理)转运网、通村公交网)”等设施。当然这些公共物品的大量投入仅仅靠乡镇一级政府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改革过程中一些乡镇采取了市场运作的方式,通过走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道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如诸暨市店口镇采取了BOT方式,由政府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当地一家民营企业占投资额的51%,其余49%由店口集体资产经营公司出资,建立起国内第一个乡镇垃圾焚烧场。2006年该镇将一些道路、公交、公共区域广告经营权进行特许拍卖,当年即为政府筹措上千万元建设资金。乡镇政府通过BOT、特许拍卖等形式转变了其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即从原来的行政方式转变为市场方式,提供的主体也由政府单独提供转变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为以后发展成为多样化的公共物品提供方式奠定了基础。
“强镇扩权”改革以下放财权、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为核心,赋予乡镇政府一定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改革抓住了我国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不足的关键问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应该成为我国乡镇改革的可选路径。
四、进一步改革的路径选择
浙江的改革刚刚起步,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改革才能持续下去,实现乡镇政府权责对等、乡镇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才会真正得到提升。
(一)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
乡镇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是财政汲取能力不足。这源于我国现有不合理的财政分配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因此仅仅着眼于乡镇政府的财权配置并没有抓住改革的关键问题。在单一制国家,乡镇的财政配置是从属于整个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制度的,因此要建立合理的公共财政制度,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权和事权,不仅要明确县级政府对乡镇政府财政支持,而且还要明确市级、省级甚至中央政府对乡镇政府的财政支持,具体的可以从改革现有的转移支付制度人手,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性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在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的基础上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改变由上到下的转移支付制度,并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效益评估机制,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是乡镇政府具备应有社会治理能力的基础。
(二)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监督体系
拥有权力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为保证权力的有效合理运用,权力监督就成为关键。随着乡镇政府财政自主能力和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增强,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督体系,促使其权力不被滥用,发挥其应有的能力。目前学界比较一致的建议是,对乡镇建立起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应该定位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所以在绩效考核指标上应该淡化对经济指标的追求,而应该把农民增收、生态环境治理、污水垃圾处理、社会治安、乡风文明、教育文化、科技卫生和规划管理等公共物品供给列入指标内。但这些监督考评的方式还是行政性的,容易滋生长官意志。因此,从长远来看,应该转变上级政府对乡镇政府的监督方式,即从行政性的转向法律性的,主要是以法律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进行必要的监督与干预,将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责任纳入到法治轨道。即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政府具有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法定义务,必须通过合法的行政程序来积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接受来自权力机关、非政府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三)大力培育社会自治力量,发展非政府组织性质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乡镇政府对公共物品提供方式要由单一走向多元,不仅要培育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而且还要培育多元的自主社会自治力量。我国目前建立了一些存在政府背景的官方和半官方的经济合作组织,还难以独立发挥自治主体的作用,因而可以在此基础上,将这些经济合作组织转化为非政府组织性质,让农民根据自身需要建立和发展非政府组织性质的民办、民营的经济合作组织,不仅能够解决农民在发展农业、乡镇企业、拓展市场等方面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沟通了农民与政府的渠道,有利于他们参与到政府社会公共服务的管理中。
关键词:新化现象;打字复印;社会文化动因
“新化现象”是指以从事文印行业的湖南新化人为主体而形成的地缘性产业扩散经济现象。近年来,“沙县小吃”、“攸县的士”、“新化打字复印”等新型经济现象不断涌现。这类经济现象表现为“网状”、“裂变状”发展结构,极富地缘性,发展范围不拘泥于某一区域,而是以全国甚至全球为发展目标。这不仅与行业性质、起源地的地域特征有关,更与当地的文化特质有着密切联系,是地域文化、个体、市场、国家力量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本文通过梳理“新化现象”的形成过程及发展阶段并总结其特征,进而探讨这种地域扩散型经济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动力因素。
一、“新化现象”的形成
新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隶属娄底市,自然环境恶劣,历史上灾害频发。新化县2007年总人口为130万,人均耕地不足0.5亩。[1]这种地少人多的刚性结构使新化人不得不“以技补农”。此外,当地的村办企业以及乡镇企业起步较晚、相对贫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新化现象”最初是以流动维修机械打字机的形式出现的。邹联经是新化县洋溪镇做文印行业的第一人,正是他使这个行业发展壮大,遍布全国的。二十世纪60年代初,他在西湖地区认识了一个林姓女士,其丈夫是上海打字机厂的工程师,邹联经由此掌握了维修打字机技术。1970至1977年间,邹联经在新化洋溪地区共带了三个徒弟,徒弟又带徒弟,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维修打字机,“新化现象”初步形成。
1979年新化县洋溪公社打字机修备厂成立,学习打字机维修技术的人大量涌现。此外,邹联经继1980年到上海进修了维修打字机技术后,又在1985年到北京学习了四通打字机维修技术,回到襄樊后开办学习班,带徒弟形成了规模化、批量化。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新化现象”发展壮大形成规模的时期。
1992年,邹联敏在广州发现了二手复印机市场,揭开了新化打字复印从业者进行国际贸易的序幕。二手复印机市场的发现使复印店(2000年前后升级为图文店)在全国遍地开花,同时促使了国内的二手复印机产业以及相关耗材产业的蓬勃发展。至此,“新化现象”最终形成。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新化县共有12.8万多户家庭、20.6万人口从事文印产业,分别占全县总家庭和总人口的33.7%、15.5%。其中“新化现象”发祥地洋溪镇和槎溪镇有22 900余户、62 300余人从事文印行业,分别占两镇总家庭和总人口的71.9%、58.2%,分别占全县该行业从业家庭和人员的17.9%、30.2%。[2]
二、“新化现象”的特征
(一)师徒制
师徒制是“新化现象”中最为显著的特征。新化人有拜师学艺的传统,而且新化县被称为“中国武术之乡”。邹联经就曾拜师习武,这种师徒制被邹联经引进了文印产业中,成为“新化现象”裂变式发展的动力机制。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人拜师学习维修打字机,主要是因为这种区别于传统的农民生计方式具有更广阔的利润空间。师徒制为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技术与社会资本基础,为“新化现象”在全国扩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地缘扩散式发展
“新化现象”虽然起源地在新化县,但是其发展范围却没有局限在新化地区或其他某个地区,而是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发展,在国内呈现出省、市、县、镇逐级渗透的趋势,国际贸易方面呈现出由亚洲国家向欧美国家的扩散趋势。这种地缘扩散式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张巨大关系网络,使在外开店的新化人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同时这个网络也在随着业缘关系的卷入而不断扩展。
(三)在混乱中发展
“新化现象”初期,没有正式的制度规范和约束。新化县洋溪公社打字机修备厂成立之初,这个行业出现过短暂的正规化管理,可是随着邹联经的离开,混乱的局面出现了,而且一直延续至今。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人在外流动维修打字机时做了一些偷盗、欺诈等违法行为;“开复印店”阶段,混乱主要体现在价格战上,为了揽生意将价格一降再降,有的老乡之间相互拆台、污蔑,有的甚至通过暴力手段强行将对方挤垮;“做货柜”阶段,新化老乡之间诈骗、诽谤现象层出不穷,黑社会也在这个阶段卷入其中。
三、“新化现象”的社会文化动力因素
(一)亲缘、地缘关系与“新化现象”的关系
血缘、地缘关系认同对“新化现象”的兴起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化地区的宗族意识较强,重视房支与辈分的划分。改革开放后,很多村镇都重修了族谱与祠堂,有的人家还留有民国时期所修的族谱。大部分农户家在进门正对的地方都立有神祖牌,有的人家在上面摆放着祖先的遗像,每逢节日人们会对祖先进行祭拜,清明节时有大规模的祭祖仪式。此外,这一地区的人非常重视葬礼,以寨边村为例,一次葬礼最少要花费4万元左右,条件稍好一点的要花费5-8万元,最多的葬礼花销在10万元左右。这种对血缘与地缘关系的认同,促使了“新化现象”以“裂变式”结构不断发展与蔓延。血缘、地缘关系先组成初级的“链条”关系,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裂变,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关系网络。这个关系网络具有资金技术支持、社会保障支持、情感支持等正功能,使新化人在这个行业市场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二)婚姻制度嵌入行业发展
笔者在考察新化县寨边村的婚姻圈时发现,村民的婚姻范围大多没有超出洋溪、槎溪范围。在笔者访谈从事打字复印行业的家庭时发现,多数从业者配偶的家庭也是从事这一行业的。寨边村的一位村民说:“我们这相亲速度特别快,大概一两天,两三天。大家都在外面做生意,到年初的初三初四那样就相亲,这段时间可能马上就定下来,这个女孩可能就跟着这个男孩出去开店了!就是这么快!相亲主要看男方有没有打字复印店,店面有多大,有几个。”
村民们普遍认为,有无复印店之所以成为一项重要择偶标准是行业性质所致,因为一个人很难打理一个店,而雇人打理或请外人做打字员,自己就没有什么赚头了。所以当地人都说:“找老婆就是找打字员”,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有的从业者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找打字员比找老婆难!
在“洋溪信息港”网站的征婚广告中,大多数的征婚者都要求对方“是同行”、“最好是同行”,目标普遍是找一个帮自己打理店子或一起开店子的人。行业的性质促使了这种婚恋观念的形成,姻亲关系扩大了地缘群体范围,婚姻制度嵌入行业发展成为行业裂变式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
(三)地方政府间接推动和国家在场的作用
新化县政府对新化打字复印行业有过一次正式的管理,就是上文提到的新化县洋溪公社打字机修备厂的成立。厂子是县领导对邹联经个人的赏识,并且为了稳定当地社会秩序而使流动维修打字机合法化而设立。由于其初衷并非是使这个行业走向正规化发展道路,所以随着邹联经的离开,厂子变的越来越混乱,随意带徒弟、冒充其他正规打字机厂员工、买卖假证明假发票的现象层出不穷,这虽然在间接上使行业得到了地域扩散,但也为后来出现的种种乱象埋下了隐患。
很多新化文印从业者都对笔者提到过“打球”一词,其实就是利用改革开放时我国政治与经济环境相对宽松以及法律的不健全。以下案例可以说明新化人在行业发展过程中遭遇挫折时是如何利用国家机构的力量来度过难关的。在二手复印机阶段专业市场形成初期,新化人在广州遭遇到了强劲的竞争对手,台湾人将二手复印机大量地卖给广州当地商人而不卖给新化人。有人想请BZZ去帮忙。BZZ说:“台湾佬把4 000多台复印机卖给广东人,不卖给新化人。最后他们给我打电话,我从上海飞到了广州。我跟那个台湾佬说,你这些机器卖给哪里?他说卖给广东。我说不行,他们根本就不懂!我说你这个是走私物品,他不承认。我说好!我往海关打电话!我打国家海关,说我看到一个台湾佬走私。后来国家海关命令黄埔海关查这件事,没过十分钟,几十部警车开了过来。进来问,哪个是上海的师傅啊?我说是我。那个人和我说,来,我们协商协商。我说,这个是走私物品嘞!他说,我们知道,国家海关要我们查处的。我说那可不可以商量?他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我是湖南人。他就对那个台湾佬说,那就卖给湖南人吧!那台湾佬也不点数了,那天晚上,我们洋溪开店子的人,有钱没钱的人都去拉机器,最少的十几台!十台就够发财的了,一台3 000,十台就30 000,所以这些人也都发了财了。”
这个案例不仅说明了关键人物的作用,更体现出了个人、地域性关系群体、国家力量的交互作用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四)新化人的性格
新化人素以阳刚之性著世,俗有“新化蛮子”之称。县民生性强勇、剽悍,对事敢作敢为。“新化人保留着梅山蛮的遗风,耿直、勤俭、勇敢。”[3]这些是新化人性格中优秀的一面,也是行业范围迅速扩散重要因素之一。而当地人认为,这种性格也存在一定负面性,在行业发展中主要表现为自私、不团结。曾在郑州开店的一位村民对笔者说:“浙江人宁愿赔死丢掉也不卖给你。他们比如卖一个什么东西要十块钱,那么这个地方的人都卖十块钱,很多是不还价的,但是换成新化人,说不准6块钱就卖了。我们这个地方的人就是这样。比如你在这里生意很好,我看你生意好就在你旁边开一家,我看到没生意我就降价,你降价他也降,他跟你拼,把你挤垮。”
新化人的这种性格使新化人开的复印店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张,但同时也是新化人没能结成一个团结的群体并形成地缘产业群的影响因素之一。在“新化现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新化人既利用地缘与血缘关系进行业务往来,又对行业整体未能形成一致的看法。新化人的性格对文印行业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既是深层的激励因素又是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
四、小结
“新化现象”从初步形成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这种由村能人偶然掌握技术后带动起来的经济现象背后存在着一种必然性,那就是产业背后的社会文化动力。本文以描述“新化现象”的形成过程及产业特征为基础,来分析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对产业的形成、发展与扩散机制做了初步的解答。
“新化现象”代表了一类地缘性产业扩散的经济现象,其发展基础是师徒制,这种制度的源动力是新化地区的文化与传统习俗。新化地区的宗族、亲缘地缘观念是师徒制以原子裂变的形式不断向外扩张的主驱动力,嵌入到产业中的婚姻制度使产业呈地缘性扩散。强烈的方言认同强化了人们对行业以及地缘群体的整体性认同,而新化人的性格又使地缘认同与行业竞争之间产生了一种张力。在地缘关系网络基础上,业缘关系不断被纳入,为行业发展过程中能够利用地方政府与国家力量积累了一定的社会资本。这些社会文化因素与产业市场是一种互嵌关系,影响着产业的每一阶段的发展,也使当地文化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新化县志编纂委员会.新化县志[M].长沙:湖南出版 社,1996.
有利于群众心理健康的培养
合唱艺术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一种集体娱乐活动,通过歌唱这种形式能增进彼此间的交流。现在我国的合唱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社会上也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无论是群众合唱活动还是学校合唱活动,对不同人群都有积极的作用。合唱作品中优美的旋律、和谐的音色、真挚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人的情感得以愉悦地享受,还可以陶冶情操,塑造乐观的情绪,培养积极的心态。另一方面,在合唱活动中,演唱的曲目和作品,都具有深刻的内涵,歌唱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鼓舞大家对美好生活进行追求,不仅能够在情感上产生一定的共鸣,还能引导人民群众充满希望的面对生活。
另外,合唱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群众共同参与的活动,大家为了共同完成作品,需要互相协调、合作,共同鼓励和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必不可少,恰恰也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人际交往,使人与人之间更加信任。同时,它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广阔的艺术实践平台,不仅丰富了业余生活,还缓解了内心压力。由此看来,合唱艺术可以加深人的情感体验,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康的心理。
有利于国民音乐素质的普及
合唱活动是群体活动,它的形式决定了参与人数的多寡。一般的合唱活动少则数人,多则上百人。现在的合唱活动人数一般都在30-50人左右。对于合唱艺术来说,对参与者的音乐专业水平要求不是特别苛刻,对个人的音乐素质能力要求也比较宽松。所以合唱艺术更能吸引普通大众的参与,它对每个热爱艺术的人都敞开了大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传统的娱乐活动已经无法满足大家的需求,更多人希望自己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能够享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氛围。合唱艺术能够吸引大众的参与,它的优势在于形式简单。对于参与者来说,只要对歌唱有一定的兴趣,能够有简单的识谱能力就可以参与其中。合唱活动所要求的经济投入较少,非职业合唱团体也有能力补办活动,这部分人中尤其以中老年人合唱团体、大学合唱团体最为显著。这样一来,人们的踊跃参与,无形中促进了国民音乐素质的提高,从而也为我国国民音乐素质的推广和普及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合唱活动的日益红火,使得音乐教育得以广泛的传播。尤其是今天,无论是省市地区、还是街道社区都有合唱团体活动的踪迹。从全国范围来看,合唱团的人数是惊人的。这样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参与合唱活动,为我国并不发达的国民音乐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不仅提升了合唱团员个人的音乐素养,也提高了大众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对个人的音乐修养有深刻的意义。如果再深化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层面,任何形式都没有合唱活动这种形式能够鼓舞人心,尤其是近些年的唱红歌活动,为提高和普及人民大众音乐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有利于加强集体主义观念
合唱艺术最重视集体共同的利益,实现共同的目标。它是门集体的艺术,荣耀属于集体。合唱活动是培养团队集体观念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每个合唱队员不仅要明确自己所在声部的任务,还要兼顾到与其他声部成员之间互相合作;既要把握好自己声部的艺术处理,又要以整体的艺术作品为大局。合唱艺术追求的是音色、力度、情感等全方位的和谐统一,队员之间避免个人过分追求自我,而将作品的整体艺术表现要求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而且每个合唱队员,都是团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自己的声部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合唱活动使人们更注重集体利益,加强集体观念和意识。
合唱活动启发和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并能够从中感受到集体创造价值所带来的荣誉感,从而能够改变人们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意识。长期的参加合唱活动,不仅可以强化集体意识,还可以无形中培养协作精神。显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集体观念、协作精神是非常关键的,它可以使人民群众更加团结,更具有凝聚力。
有利于思想和意志的统一
合唱的“合”字,其本质在于整体的和谐统一,合唱以群体为单位,所以在歌唱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团队声音的和谐统一。只有每个成员注重团体的共性、思想统一,才能达到音色的高度和谐。另外,合唱需要与伴奏合作,达到音色饱满、速度适中、情感充沛以及表情丰富等方面的高度一致,达到默契的配合。在实际的合唱活动中,达到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有很大的难度,对合唱团员的意志力有极大的挑战,因此只有思想与意志力的和谐统一,群众的力量凝结在一起,才能完整的诠释音乐作品。
众所周知,成功的合唱作品需要参与者进行不断的配合,长期的、重复的曲目练习,对每个合唱队员的意志力有很高的要求,并且每个参与者要以大局为重,具有集体意识。所以在合唱活动中,演唱者的个性要无条件服从共性,每个人和每个声部都要以合唱队伍为核心,以合唱指挥为指导方向,为团队的共同目标和方向奋斗。另外,声部、音乐、队员之间只有相互联系、紧密而互补、相互配合和协调,才能达到艺术与情感的和谐统一。长久下来,每个合唱队伍成员之间的默契度加深,养成了从整体大局出发的观念,加强了团结合作的意识,这种观念和意识在合唱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同样,在我们国家共建和谐社会的历程中,依然需要思想和意识的高度一致和统一,这样才能指引人们向更美好的幸福生活努力进取。
有利于幸福感的产生
很多人都以国民收入来衡量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其实人民的幸福指数是包含多方面的。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而合唱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为民众带来了幸福感,它是一种有益身心的活动。参与过合唱演出的人都能够深刻体会到,每个人不仅是合唱作品的参与者、完成者,更是自己的欣赏者。合唱作品与个人作品相比,更追求和声美、和谐美,给人以丰富的精神享受,使人的内心得到满足。合唱作品中丰富的音乐语言与旋律,能给人以无限的美感,尤其歌词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境,更给人以心灵情感的体验,使每个人更加的投入到音乐作品当中。这个过程是美好而充满乐趣的,他们在享受艺术带来的神奇体验时,也在无形中加深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认识更加深刻,内心更为平和、纯净,对事物的追求境界更加高尚,从而会更加积极主动的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论文关键词:网络道德网络社会伦理
上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的精英电子学家出于为军事服务的考虑将几所大学的计算机用电缆连在了一起,起名为ARPANET,这就是我们今天称为INTERNET的鼻祖,网络的迅速发展超出了当初它的发明者的预见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我们的社会,从70年代的试点,到80年代的发展,再到90年代的普及,网络这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庞大物理实体以其不可取代的实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种渐进式的改变让许多科学家有些措手不及,由这种改变也出现了通过网络这一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网络人群,构成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出现不仅仅带来了科技上的新起点,也为社会学家们提出了全新的社会问题,人类社会进人了一个双重社会时代。不同于以往研究的人类社会,网络社会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实在,也没有相对固定的社会人群,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最大的区别在于每个个体的人在网络社会中都被转化为一个符号,一串代码,以机器的方式进行交流,除了ID地址之外没有什么可以验明正身,在网络这块面纱的掩饰之下,网络社会的活动准则与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之间出现了偏差。
综观现实社会,个人要想融人其中,接受、承认并且遵守社会道德是一个必备条件。举例来说,在一个健全的市场中信守承诺之类的现代商业道德法则,得到了绝大多数市场主体的广泛奉行,因为这是他们长期立足市场并自主活动的一种必要条件。马克思·韦伯在谈到“资本主义精神”时也曾指出只要个体涉足于市场关系之中,资本主义经济就会迫使其服从资本主义的活动准则。任何一个社会,不讲信用,恶意欺诈等不道德现象,主体活动空间必将受到压缩。然而在网络社会中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参与之时起,就已经开始了欺骗,作为现实存在的人在网络社会中变成了一个代码,一个符号,从姓名、性别到情感、心理等诸多方面的随心所欲,都成为遵守网络行为规则的一种表现。现实社会的不道德在这里反而成为大家都认同并且都付诸实践的一种道德行为,主体的活动空间也并不因为这种现实生活中认定的不道德行为而受到压缩,相反,其活动空间扩大到整个世界。这种与现实社会道德相左的道德现象大致分为三类:
一、网络社会中的无责任现象
在网络社会中,人是一种非现实的存在,人以数字化的方式出现,因而他在现实社会中的角色及其关系在网络社会中也会发生变化,形成与现实社会中不同的主体存在方式,“人在网络中就是非现实的虚拟方式,其活动也是非现实的虚拟活动,由于这种虚拟特性造成网络社会中的个体都具有“怀疑一切”,“批判一切”的倾向,自身的不真实性导致对所联系的对象的真实性的批判,成为怀疑论者”。而这种怀疑性也就使虚拟个体认为根本不用考虑从而放弃了对其相联系的另一个虚拟个体的责任感,同时在网络社会中又没有健全的社会关系、道德关系及客观的社会道德加以要求,这种不负责任的现象成为必然。只有这种行为上升到损害现实社会中具体的某一个体或某一群体的切身利益时,行为主体才会受到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乃至法律规范的制约和审判。同时,在网络面纱之下的非现实的虚拟个体代替现实社会中的具体存在的个体思维来批判现实社会,这种批判则作用于现实社会,对现实社会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这种批判则是以无责任为前提的有感而发,只要是无损现实社会的根本利益,行为主体都不用也不会考虑到现实社会的道德谴责。
二、网络杜会中的绝对自由现象
仅就自由这一要概念来说,自由是同受限制相对立的。“人只有摆脱了外在力量的限制才会感到无拘无束,才会感到自由,因此,自由就是对外在限制的摆脱”。哲学家们对于自由的这种一般含义是普遍认同的。哲学中则以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观点来说明自由的本质,自由与客观规律是相互依存的,人不能不受到外在客观必然性的限制,完全摆脱约束,不要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在网络中却有一种特殊情况我们不能不考虑,就是这个社会上的社会成员不是具体实在的人,而是代表具体实体的机器背后的数字符号。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个体,必然是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对客观规律性认识得越准确,人的自由程度越高,而在网络社会中,对规律认识的主体是虚拟的符号,获得自由的主体也是虚拟的符号。网络社会中的规律对现实社会中的个体的限制是间接的,因而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个体可以相对地摆脱网络中规律的限制,网络社会中的大部分人群认为网络社会是个大同社会,网络上的东西是共享的、无限的和自由的。网络信息是无限的,拷贝是自己的,拥有知识或信息是每一个网络个体的权利,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获取、修改、下载信息而不被限制;网络信息又是自由的、完全的不受到任何权力机构的制约。因为信息的共享无限和自由,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对计算机网络的访问是无限制的、完全的,对网络信息的修改、删除和窃取都是正当的,是自己的一项不可质疑的权利,是绝对自由的。由于这种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了现实社会的经济利益,在网络发展的初期有关版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论就已经开始了,庆幸的是现今已经出现了限制这种“绝对自由”的规范和法则,然而这些规范和法则只有在行为主体对现实社会利益有所触及的时候,才能对其有所制约。
三、网络社会中的价值观扭曲现象
1.教学重心要侧重对该形式文体的把握
学生从学习汉字到对一些句子的描绘,再到写作一些简单的记叙文,最终到写作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些写作阶段的演变其实是学生学习语文写作必须经历的重要过程,这些节点都是议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掌握的要素。但是针对不同形式的文体写作其实是有严格规范的,因此在学习议论文写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议论文的写作特征进行明确讲解,这也是语文教师必须给学生传递的教学要点。
2.议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明确的几个方面
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了解并且准确把握议论文的重要构成部分,比如整篇文章的议论主体、议论形式和中心思想等等,这些都是议论文写作开始前要格外注意的内容。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对于某一议题的选择是写作的前提,同时也是影响整个文章议论主体以及中心思想的首要内容。对于教师而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从选择议论文的主体出发加强学生对一些常见社会现象和人物行为的议论分析。这些分析不仅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辩证地思考一些社会问题,还能让学生对议论文的一般写作手法有一定的认识,同时还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长远来看也是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
二、如何加强和提升议论文写作水平
1.议论文的写作要具有辩证性思维模式
社会现象往往都是存在于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中,而对于一些影响较大的社会现象而言,往往会有不同的声音环绕在我们身边。比如前些时间讲到的我国旅游局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纳入到个人信用系统中去,针对这一轰动性新闻,就有了基本的议论分析素材。评价分析这种类型的社会现象时总会有一些解决途径或方法,我们在议论一些社会现象时总会从多个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作为学生也必须试着去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相应的见解。
新闻评论定义外延之辨析
目前学术界对于新闻评论的定义出现了这样几种不同的表述,笔者现搜罗展示于其下:
(1)“新闻为事实的客观记载,评论为基于事实而发表的意见。”①――林大椿
(2)“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确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②
――范荣康
(3)“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③――丁法章
(4)“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④――赵振宇
(5)“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中重要的一类,它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⑤
――马少华
(6)“新闻评论,顾名思义是相关新闻的评述、议论。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它是针对新闻报道中重要事实或社会现象及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等,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具有一定倾向的言论,是新闻传播媒体的各种言论的统称。”⑥
――薛中军
要想下定义,首先要找准它的属概念。从逻辑上讲,下定义就是要明确被定义概念的属概念(外延),同时揭示被定义概念与其同一属概念之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内涵)。因此学者们对新闻评论所下的定义,无非也就是从新闻评论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来加以概括把握,引申得之的。根据观察,学者们对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概括不外乎这样几种表述: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新闻文体、新闻体裁。我们把它们分为两组:1.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2.新闻文体、新闻体裁。然后逐组来进行分析。首先,第一组外延,根据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这些表述除了语词形式和语义范畴的一些差别外,实际语义是基本相同的,但是“论说形式”和“言论”的语义范畴明显大于“评论文章”和“论说文”。换言之,“评论文章”、“论说文”一定属于“论说形式”和“言论”,但“论说形式”、“言论”不一定都属于“评论文章”和“论说文”。胡乔木同志曾经指出:“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结构,也就是形式。”⑦既然是评论“文章”、论说“文”,自然具有内在的文体结构。而“论说形式”和“言论”语义则比较宽泛,它们可以仅仅只是一些零星的观点碎片,不必言之成文。因此,从概念限定的精确性方面来考量,“评论文章”、“论说文”更适合于作为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
其次,再来分析第二组外延。“新闻文体”和“新闻体裁”仅仅只是所适用的语境不同,语义也是基本相通的。在中外新闻史上,学者专家们曾相继提出过各自对报纸的定义,其中大多关涉新闻评论。比如,1818年英国的《报纸法》就指出:“报纸系指揭载公报新闻事件、注释及观察之纸片,因贩卖而印刷……”就把极富评论成分的“注释”与对事件的“观察”记载并列提出,初步表示了报纸两大基本文体样式的端倪。中国著名报业史专家戈公振为报纸所下的定义也很具代表性:“报纸者,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也。”⑧中国著名新闻学家甘惜分也表示:“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⑨由此可见,新闻评论早就是学者们公认的一种新闻体裁。而“新闻体裁作为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也是新闻内容最常用的分类方式,它往往依据新闻内容的基本性质对新闻进行分类,有消息、新闻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分析评论等”。⑩通过以上对历史和概念的梳理可以得知,把新闻评论归属于一种特定的新闻体裁或新闻文体,不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且也符合当代新闻评论实践的发展,因而以新闻体裁或新闻文体来定义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同样也是可行的。
再次,为了确保对新闻评论概念外延的精确限定,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评论文章”和“新闻体裁”之间的语义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交叉包含关系,相交领地就是:一切刊载在新闻媒体上的具有新闻价值的评论文章。因此,从新闻评论定义外延的层面上来考量,我们可以把那些不具备新闻文体特征的语录形式或碎片形式的言论意见拒之于新闻评论概念的门外。
新闻评论定义内涵之辨析
在这个限定的外延区域内,我们还能否对新闻评论概念的内涵做出更加精准的概括呢?为了便于具体分析,我们把学者们对新闻评论定义的内涵限定浓缩为这样几组关键词:
第二组评论客体:新闻事件、紧迫问题、社会现象、思想倾向
第三组表达形式:阐述观点立场、发议论讲道理、判断思考
第四组性质特征:政治倾向性、针对性、引导性
第五组传播载体:现代新闻传播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第六组服务对象:广大读者、广大受众
对于第一组、第五组、第六组关键词,学者们的观点比较统一,从学者们各自所下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他们所达成的共识。但是在第四组关键词“政治倾向性”的揭示上,就可以听到来自学界的不同声音,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政治倾向性应该属于政论文的特点,现代的新闻评论不必都具有政治倾向性。而且,随着当今新闻评论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专业评论基于从可读性方面考虑而自觉摒弃了政治性话语,如果我们再三强调以政治倾向性来统率新闻评论的话,就会画地为牢,扭曲新闻评论概念的本身,因此政治倾向性不应该成为拘囿现代新闻评论发展的枷锁。
分歧最大的当数第二组:评论客体。范荣康、丁法章、赵振宇先生认为,新闻评论的对象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而马少华先生则认为新闻评论的对象是新闻事件。讨论至此,相关问题也就浮出水面。既然“一切刊载在新闻媒体上的具有新闻价值的评论文章”是成为“新闻评论”的一个要件,可以推导出,任何的“新闻评论”都必须刊载在媒体上,而且还须具有新闻价值。由此派生出来的问题是:在长期的新闻评论业务实践中,那些刊载在媒体上的关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的评论文章,究竟具不具有新闻价值?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回顾一下学术界对“新闻”定义的探讨。“新闻”定义在20世纪末经过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广泛探讨后,目前被学界一致认可的有三种说法,即“事实说”、“报道说”、“信息说”,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语用学范畴。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者董天策经过分析后提出:“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只有信息才是新闻的属概念,也只有信息概念才能整合‘事实说’和‘报道说’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概念。”“完整的新闻定义应当是‘新闻是报道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11)如果以此认识基础来思考分析问题,那么“当前重大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都应该属于“新近变动事实信息”的范畴,或者说它们都是从“新近变动事实信息”的认识基础上推导或提炼出来的,因此也就天然地具备了新闻价值的某种要素,如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等,具备了新闻品格。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新闻评论客体当应包含“新闻事件”、“社会现象”、“思想倾向”、“社会问题”等这些包含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元素。
当然,学者们的观点产生分歧的还有第四组关键词,那就是“判断”是不是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我们知道,作为评论必须阐述观点、发议论讲道理、表达意见。但是,仅仅这几种表达形式还不能够揭示出新闻评论的本质规律。因为它们只是反映了论说文的一般规律,并没有揭示出新闻评论的特殊规律和特殊要求。任何一种显在的表达形式都对应着一种内在的思考路径,因而表达形式也是一个思考方式的问题。逻辑学告诉我们:思考的一个最有效的向度就是认识,新闻评论的表达形式应该也是一个合乎理性、合乎逻辑的认识过程,因此我们也就可以从认识论的层面上来把握新闻评论的特殊规律。
在认识论的层面上,“判断”这种表达形式,是否揭示了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呢?关于这一点,港台和大陆的不少学者都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比如郭步陶先生在讲到新闻评论的性质时说:“判断,‘这是评论最重要的部分’。”(12)台湾《联合报》的主笔王民先生写的《新闻评论写作》第七章的标准就是:“最重要的一课――判断。”他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新闻评论所讨论的问题,不外是真或伪的问题,是或非的问题,善或恶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判断问题。”(13)另一位台湾新闻学者林大椿在《新闻评论学》中把新闻评论的性能分为五种,其中第三种即为判断性,他说:“新闻评论对一切问题作评断,是一种最要紧的工作。”(14)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评论学者马少华也认为:“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新闻进行认识,判断是新闻评论的核心价值。”(15)既然新闻评论不同于任何宽泛意义上的公民言说,那么它就必须符合一种“内在的文体自觉”,而“判断”正好是新闻评论文体表达形式上的一个特殊标志。
为了满足广大受众的认识需求,任何新闻评论都必须表达判断。对于那些评价具体新闻事件的评论,不但需要作者做出有力的价值判断,还需要作者做出及时的事实判断;而对于那些评价社会现象、思想倾向、社会问题等宽泛意义上的评论,如果不能做出事实判断,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因而“判断”应该是新闻评论的立身之本。认准了这个基点,我们就可以把新闻评论和其他的边缘文体(如杂文)区分开来。新闻评论的结构遵循着严格的逻辑程序,有概念、有判断、有推理,有完整清晰的论证过程;而杂文的结构沿袭着形象思维的脉络,它不需要做出判断,也不需要完整清晰的论证过程。因此,在新闻评论定义内涵的层面上来考量,有无判断、有无内在论证结构则可以成为新闻评论和杂文等边缘文体的分水岭。
通过上述甄别分析,我们可以把在媒体上发表的这两种类型的评论文章纳入到新闻评论概念的范畴:1.针对具体新闻事件表达判断的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评论文章(如新闻时评、新闻述评)。2.针对当前重大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和思想倾向表达判断的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评论文章(如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等)。
结语
根据各位学者的观点,结合本文的语义学分析,笔者认为可以把新闻评论的定义概括为: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实、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表达判断、阐述自己观点、立场,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一种新闻体裁。
注释:
①③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范荣康:《新闻评论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④赵振宇:《论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新闻大学》,2006(1)。
⑤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⑥⑦⑧薛中军:《新编新闻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⑨⑩甘惜分:《新闻学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董天策:《新闻传播学论稿》,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12)(13)(14)(15)马少华:《时评的历史与规范》,《新闻大学》,2002(73)。
一、社科论文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论证方法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的论证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以说理的方式,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对研究问题进行层层梳理,提出明确的论点,并逐一予以阐释、 论证的研究方式。运用论证方法撰写的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属于论证型论文。论证型论文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部分组成。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因果法、反证法、引申法等。
(二)评述方法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的评述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对其研究领域的某一成果或具体观点进行褒贬不一的综合性评述的研究方法。根据评述对象的不同,评述通常分为文献评述和会议评述两种不同类别。运用评述研究方法所撰写的。论文通常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并钚- -味对已有观点或成果进行正面论证或反面驳斥,而是综合各方面观点以客观的态度对其进行评述。评述型论文通常包括前言、主题和总结三个部分,与运用论证方法撰写的论证型论文相比有明显区别。在评述型论文的撰写中应特别注意对评述对象资料的搜集要尽完整,使用的文献资源也应忠于事实,最大程度保证评述的客观性。
(三)调研方法
调研方法是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特别是社会科学类论文研究方法中较为重要的研究方法。运用调研方法撰写的论文就是通常所说的"调研报告".根据调研报告撰写的论文就是"调研型论文".调研方法是基于真实的社会实践调研,对搜集的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后,再开展客观分析的一种综合性学术研究方法。调研方法最常用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社会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开展实证研究的基础性方法。调研型论文通常包括调查和研究两个阶段,通过调查去研究某些社会现象,得出有关数据,归纳相关规律,为解决某些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或参考。
(四)考证方法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的考证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对学科领域或社会实践中的某- -问题 ,以直接或间接的材料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辨明是非的研究方法。通常意义上的"考证"多指对古籍、古证的考察或修订。现在的考证含义已有所延伸,不再仅局限于对古籍的考察,而是指对事实的考核和例证。
考证方法常用于历史学、语言学、文学等学科。考证型论文-般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与其他研究方式不同的是,考证型论文的研究方式需提出新的考证观点,否则只是延续前人的考证结论,考证的意义就大大削弱了。
二、适用社科论文的研究方法介绍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 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 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 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 问卷调查法 ,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 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 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 研究提纲或观察表, 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 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 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 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 发现其中的问题。 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 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 借助各种方法技术, 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 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3、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 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 从而全面地、 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 其作用有: 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 有助于观察和访问。 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 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 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 在自然条件下, 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 根据观察、 记录、 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 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4、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 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 理清关系, 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 的方面的分析。 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 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 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 从而能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 揭示内在规律。
5、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 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 2000 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 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 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6、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 加以调查分析, 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
(1) 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
(2) 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
(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7、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 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8、模拟法 (模型方法 )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 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 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 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 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9、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 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10、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 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 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 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11、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 使之系统化、 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12、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 它将已有的现象、 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 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 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 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 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 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13、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 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 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 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 ,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 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 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 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 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
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 模糊数学 分析方法。
14、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5、 系统科学方法
一、审题:妙笔生花因审题
1.主旨领悟法。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蕴涵着材料的主旨。因此,考生可将其作为把握材料以及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2.由果溯因法。很多事物都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考生审材料作文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根本原因,往往就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3.寓意揭示法。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考生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进而确定立意。
4.由物及人法。写材料作文时,考生要对叙述“物”的材料进行“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立意点。
二、立意:远近高低各不同
“意犹帅也”,文章讲求立意高远。考生立意时,要紧扣所给材料,多角度发散思维,同时要注意选材的新颖性。考生立意时要坚持下面的原则:时代社会是总纲,中心思想明(明确)深(深刻)康(健康)。考生可运用以下方法和技巧立意:一是明题依体凸中心,二是化大为小炼主旨,三是平中见奇出新意。高考作文立意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具有“过人之处”,这就要求考生必须从独特的角度揭示事物的特征和规律,注意透过生活中的表面现象,抓住其本质,发现其所蕴涵的真谛,反映生活的底蕴;同时也要勇于探索和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做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所言之”。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考虑:一是从实立意与从虚立意,二是肯定立意与否定立意,三是顺向立意与逆向立意,四是纵向立意与横向立意。
三、文体:文体不限出奇策
决定文体的主要因素是作文材料的倾向性,即文章的写作目的。考生在考场上选择文体之前,要先审准命题、话题或材料,弄清其自身所带有的文体倾向。文章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考生只有审准作文要求,分析材料中蕴涵的中心,准确立意,并考虑文体的特点和自身的实际能力,才能选择恰当的文体来表现立意。对于写作水平中等的考生来说,首选文体应该是议论文,因为议论文在体式上变化不多,主要以论理深刻、透辟取胜。把议论文作为主攻文体,考生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辩证思维能力。记叙文形式灵活,可表现丰富的内容,发挥余地大,易于感人,但这种文体对构思、语言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如果考生在思维和表达方面没有明显优势,最好不要写记叙文。散文最能体现考生的文化底蕴和才情,但要求考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联想、想象能力,深厚的文学功底,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建议考生一般不要选用散文文体。如果考生在具体写作时需要写作散文,也最好写记叙性散文或议论性散文。一般而言,不同文体对应着不同的表达方式、语言特点与结构方式,其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是结构。考生可以通过范文结构分析来学习如何安排结构,然后逐步达到灵活运用、自由写作的程度,最好能够对结构模式加以变化,有一定的创新。
论文摘要:体育社会学的方法论原则是与其主干学科社会学相一致的,目前在体育社会研究中广泛运用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体育社会学因果关系的本质存在于决定论与人的自由意志之中。数理统计是关于体育社会现象之间量的相关分析。而逻辑实证则足根据一定的程序和策略来分析变量关系的逻辑方法,它更能考察到体育社会现象中人的社会属性,帮助我们探索到因果关系的本质。这两种方法在体育社会研究的资料分析中各有其特点,在作用上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因此,探究体育社会现象产生、发展、变化中变量之间因果关系时,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的结合是必需的。
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体育社会学是在社会学发展的基础上,伴随着体育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育社会学是以社会学的理论观点为依据,来研究体育社会现象的一门学科。其具体研究领域包括体育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体育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体育和从事体育的主体—人的关系。体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因此它的研究方法论原则是与其主干学科—社会学相一致的。实证研究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主要观点和方法,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广泛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收集人们对体育的态度、行为、观念等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关体育社会现象的因果结论。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具有主观和客观的两个方面,因此在判断现象的因果关系时应充分认识统计分析与逻辑实证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学中因果关系的本质
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等其它科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解释现象。就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来看,它是用社会事实来指出构成一些社会现象的原因。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就在其自己的范围内进行研究,要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而不是用生理的、心理的来解释。
在自然科学中,一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是受自然界其它现象变化的影响,而不受人的意识支配的客观物质运动所决定的。其运动过程可以通过3种最基本的物理量纲—长度、时间、质量及其派生出来的速度、加速度、力等一系列指标体系加以准确的测量。对测量所获得的数据利用自然科学专业知识和数学的方法加以分析研究,认识和发现各种自然现象的本质、发展规律及其发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可以重复出现(有周期性)的自然现象做出准确的预测和预报。这种如马克思所说的学科与数学相结合所达到的完善程度,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所有自然科学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说自然科学所达到的完善程度是由自然现象的客观性,可用标准统一的纲量加以精确测量,以及大量自然现象的可重复性、同质性这样一些基本特征所决定的。
而在社会科学中,社会现象是由在社会历史领域活动着的有意识、有思维、凭激情行动并追求某种目标的人所支配的。由于有人的主观性,由人主观意志所支配的运动过程往往很难用统一标准的来测量。尽管社会学工作者提出并建立了一套社会现象的指标体系,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统一完善的程度。除此之外,很多社会指标本质上就是无法定量的,如性别的男、女差异就无法用定量来表达。从另一方面看,个人的活动带有极大的偶然性。但由有理性的个人的活动所支配的社会现象也可以呈现统计学的规律性。这就像大量无规则运动的分子运动所形成的热物理现象,可以用分子物理学、统计物理学的理论来认识一样。社会现象也可以用对大量个体的观测所获得的信息,来认识其内在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是用社会调查方法来认识社会现象,研究社会运动与发展条件和机制的一个基本思路。
从以上关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特征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科学研究比起自然科学研究来说要复杂得多。尤其在解释某一现象与其它现象的关系方面更是如此,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自然现象是客观的,是可以精确测量的,并具有重复的规律性。所以我们总能找到有关某一自然现象明确的原因与决定因素。如:植物生长这一自然现象是由于有“光合作用”的原因而引起的,而阳光、养分、水则决定了植物的生长。植物本身没有意志来控制其行为,吸收或不吸收阳光、养分和水来控制自己的生长。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也采用与自然科学同样的决定论模式。但是由于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有时候因果关系太隐晦了.我们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数理统计寻找出确切的因果关系。在因果关系研究中,社会学家希望发现哪些因素与哪些别的因素有关,哪些因素造成了别的因素发生变化,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第三个因素变化的影响等等。一般说来,社会学家总是用发生在后的因索去解释发生在前的因素。例如,在探究造成偏见的原因,就要探讨为什么一些人有偏见,另一些人却没有。可接受的原因包括:经济竞争、宗教意识、政治观点、童年经历、受教育类型和时间。如果我们知道受教育程度可以减少偏见,这种因果关系的解释,就是我们所能接受的社会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这种解释的逻辑,说明是否有偏见并不是研究对象自己选择或控制的,他们被一些力量,如童年经历、宗教信仰等无法控制的、甚至觉察不到的因素推到了有或没有偏见的其中一条路上。这就是说,造成是否有偏见的原因是人们无法控制的。有时候,人们对这种推理方式会感到不满,认为偏见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有些人之所以没有偏见是因为他们受过了教育。这就迫使我们对人们上学的原因作进一步的探讨,寻找原因背后的原因。使关于造成偏见的原因的研究进一步深人下去。从这一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本质存在于决定论与自由意志之中,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对引起一些社会现象的原因背后作深人的研究和解释。
2、体育社会学中数理统计和逻辑实证对资料分析的特点
体育社会学中,数理统计是用来证明体育社会现象与体育社会现象之间,或体育社会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之间的,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一个变量与多个变量或多个变量与多个变量的之间的某种关系。通过对按要求收集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我们可知道两个变量是否相关,但我们要进一步知道两个变量在总体中的相关程度,我们还必须进行相关系数统计意义的检验。一般而言,P
体育社会学研究中,我们常需要知道造成某一社会现象一些原因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使我们深人了解体育的社会学本质,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这就需要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上,对体育社会现象的产生或变化的原因进行逻辑实证,既要从决定论的社会视角,又要充分从人的自由意志支配和人的社会属性特点,赋予看似僵化、稳定、划一的数据以新的活力和内在的逻辑力量。如:有一关于经济收人与体育消费水平的研究,按数理统计的结果,人们的经济收入与体育消费水平呈相关(r=0.8186,P
3、体育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分析中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的结合
我国的体育社会学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较晚的学科。社会学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外来引人到中国化的过程。以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初级阶段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改革的实践为立足点,有鉴别地吸取西方符合中国国情的合理的东西,吸取现代科学发展的相关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成长中的中国社会学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这是当代社会学家的使命。这就注定了作为我国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体育社会学,同样也必须努力探求中国化的道路,以求解决中国体育社会的实际问题。从这方面讲,在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中将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解释中国体育社会现象的实际情况。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中,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与人们不参加体育活动相关性最高的是缺乏余暇时间。如果我们仅从数理统计的角度去解释,就会认为若有余暇时间,人们就会参加体育活动。但这种解释无法令人满意地说明人们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因为另一个相应的研究表明,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并没有因为他们有较多的余暇时间。有余暇时间当然是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如果我们结合逻辑实证进一步探讨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就可能作出更深一步的解释。首先,从决定论视角,是否参加体育活动并不是研究对象自己选择或控制的。人们是被一些力量推动而作出是否参加体育活动的选择,而所谓的力量可以是受教育的程度、童年的经历、周围其它人的影响等无法控制的、甚至觉察不到的因素。这就是说,造成是否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是人们无法控制的。然而这种解释往往还是不能令人满意。第二,从个人选择的视角。是否参加体育活动是研究对象自己选择或控制的,人们可以在余暇时间里安排固定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甚至在紧张的工作中抽出一些时间参加体育活动;也可以把余暇时间用于其它事情.而不参加体育活动。这就是说我们还应进一步探讨人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如何,是什么原因造成人们没有余暇时间。实际上中国的文化背景与欧美国家是不同的.人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也可能不如外国人那么强烈。由于中国目前的生产力、经济的发展水平限制,人们在余暇时间更需要做其它事情,如:做家务、学习进修等等。
关键词:美术教育;论文;实证研究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美术学论文历来多重视定性研究,较少采用实证研究。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大量抄袭,失去了毕业论文的根本作用。同时对实证研究的不重视亦导致教学研究的惰性和停滞不前,毕业论文选题毫无方向等等诸多问题。近三年来美术学专业对毕业论文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其中就包括研究方法的实证性研究。
一、实证研究方法
在教育研究中,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
(1)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被调研对象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系统地记录下来,这种研究方法叫观察法。
(2)谈话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调研对象直接面对面的交谈,获取第一手信息的方法。
(3)测验法:是指通过各种标准化的测量量表对被试者进行测验,以评定和了解被试者想法的方法,包括问卷测试。
(4)个案法:对所研究事物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方法称为个案法(个案研究)。
(5)实验法:研究者在严密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研究事务对象一定的刺激以引发其某种反应,并加以研究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实证性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产生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研究。法国哲学家孔多塞(1743-1794)、圣西门(1760-1825)、孔德(1798-1857)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他们主张从经验入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孔德1830到1842年《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出版,揭开了实证主义运动的序幕,在西方哲学史上形成实证主义思潮。实证主义所推崇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根据以上原则,实证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第一手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按照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nalReserarchCountil)关于“科学研究”定义,只有实证研究才属于“科学研究”。实证研究是主流的、科学的、重要的研究方法。而非实证研究最多只能称为“研究”,至于其结论是否科学则还有待于实践检验。
查找80年代――90年代研究论文、著作,可以发现国内高校研究采用最多、最广泛的方法就是定性研究,这大概是怕实证研究的麻烦和急于求成的追求功利的虚荣、浮躁心态,造成的后果是文章抄来抄去,引文出处缺乏规范。这是过去、现在和将来制约学生创新的一个最重要因素。
二、历年美术教育毕业论文研究方法统计(浙江外国语学院为例)见图1示
三、美术教育毕业论文中的实证研究
在历届最初交上来的开题报告中,我们发现学生犯的几大错误:
(一)选题过大、宽泛。如“浅析中学美术教育”
(二)没有创新如“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兴趣培养”
(三)没有观点如“中小学美术教育”“对中学美术教育的思考”等等。
(四)缺乏对实际问题研究
(五)缺乏方法论研究知识
针对以上问题,通过交谈改变综述性的选题,要求并指导学生就实习时所感受到的美术教育的实际问题进行选题研究,研究方法要求采用调查问卷、直接访谈的方式进行。定量分析的数据必须采用一手数据,即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得来的数据;研究中的二手数据,如引用各类统计年鉴、公报、报表以及他人论著中的数据时,必须要求被引用者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依据这样的数据得出的研究结论才有可信度。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四年制大学毕业论文除了考察毕业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之外,还要考查学生的认识能力,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1]而毕业论文的质量,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在校学习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个学校师资的水平,也反映了学校教学管理的水平。美术教育专业的毕业论文考察的是学生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如果综述性题目比例偏大,这样的毕业论文的选题就会相对缺乏实际应用价值。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选题为了达到研究的目的要尽可能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在我校历届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研究中,可以看到实证研究方法在近三年采用的愈来愈普遍。尤其在2005级、2006级毕业论文中,论文研究方法一律要求采用问卷、谈话调研方法,并要求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有效避免了学生论文抄袭现象,同时由于调研的可信性,论文研究结果也相应具有了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
四、结束语
确立好的选题是做好论文的前提,它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引导毕业生工作以后的研究,所以需要指导老师和学生重视起来。因为毕业论文同时也是对教与学四年结果的双向考察,它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学生对美术教育专业的认识程度,理解的范围,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而对于教师来说,则是检验指导教师本身对美术教育的研究与理论水平以及学术敏感。采用实证研究指导毕业论文有利于形成一套相对科学、系统、规范化的毕业论文指导方法,形成相对稳定的与社会实际密切结合的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另外通过严谨、科学的论文指导,学生将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以及严谨、正确的写作方法,对其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