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基础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基础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基础课程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基础课程教学论文

第1篇

1.1课程定位不准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定位不够准确、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院校认为学员在中学已学过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简单,学不学都无所谓。作为公共基础课,只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导致部分学员学习热情不高、兴趣不大。

1.2学员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员计算机水平有明显提高,但由于地区差异造成学员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通过对广州指挥学校2012级学员的调查,我们发现2%的学员未接触过计算机,51%的学员进行过网页浏览、即时通讯、网络购物,41%的学员使用过Word排版、Excel处理、PPT制作,6%的学员能进行Photoshop图片处理、Flas制作、程序设计。

1.3教材内容滞后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知识也随之更新,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的内容明显滞后。例如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Windows7操作系统和Office2010办公软件,而教材内容还是WindowsXP和Office2003。教材内容的滞后让学员感觉课程与现实脱节。同时,与部队联系紧密的计算机知识很难在市面上找到合适的教材,造成教材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

1.4专业结合不紧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不同学科对计算机的要求不同。计算机基础教学处于知识普及型向服务专业应用型的转型时期,多数院校沿用以“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为基本框架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在知识分层和专业分类教学方面体现专业应用需求的导向不够明确。部队院校对不同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基础公共课几乎与地方院校相同,教学内容设置上忽略了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的需求,造成教学缺乏针对性。

1.5教学模式陈旧

随着信息技术在部队院校的推广,虽然多媒体课件代替了传统板书,但教学模式改变不大,学员主动参与教学较少,教学效果不佳。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学时的关系,学员只是照搬教员讲授的方法,不能举一反三,缺乏自主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利于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不利于学员的可持续发展。

2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2.1明确课程地位

《基本要求》提出进一步强化“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正确认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明确课程地位,对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科学教育的前导课程,是培养学员实践动手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自然科学的素质教育课。其目标是培养学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员利用计算机查找、处理数据能力,培养学员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其他学科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对学员科学素质的培养起到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部队院校的校领导、系领导、任课教员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并引导学员认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2.2转变教学理念

“学习金字塔(ConeofLearning)”由美国著名的学习专家埃德加•戴尔(EdgarDale)1946年率先提出;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NationalTrainingLaboratories)做过类似研究,提出学习金字塔(LearningPyramid)理论,结论与戴尔相似;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用数字形象显示了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从“学习金字塔”模型可看出,用听讲的方式,学员两周后只记得5%,这是最被动的学习方式,学员的参与度也最低。从第一种到第四种都是被动的学习方式,学员参与度低,学习保持率无法超过30%。从第五种到第七种都是主动的学习方式,学员参与度高,学习保持率超过50%,最底端的学习方式保持率高达90%。从“学习金字塔”模型可看出,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让学员积极参与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果学员有机会把学习的知识立即应用,或让学员当小教员,效果非常明显。学员以小教员的身份对他人进行教学,不仅要对内容相当熟悉,同时也要通过语言的逻辑来进行沟通。学员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将内容转化为让他人能理解的表达形式,同时也提升了自身潜在智能的发展。

2.3差异性教学

《基本要求》提出不断探索“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由于专业差异,导致各专业对计算机的要求各不相同。如果在教学内容上不区分专业差异,容易让学员误解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万金油”,对自己的专业课程作用不大,导致学员学习动力不足。在课程规划上,通过对非计算机专业能力需求和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调研,按照“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知识普及型”课程和“专业应用型”课程。“知识普及型”课程是计算机文化基础,面向所有专业的学员,可安排在大一授课;“专业应用型”课程是根据专业特色量身定做,面向不同专业的学员,可安排在大二、大三授课。由于学员个体差异,在学习中会产生“吃不饱”和“吃不消”的现象。教员如果忽略这种情况,采用同一起点授课,造成基础好的学员不想听,产生厌学情绪,计算机水平无明显提高;基础差的学员跟不上,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学习动力。在教学安排上,参考新学员计算机水平问卷调查的结果、遵循自愿原则,利用课程测试将学员分为免修“知识普及型”课程和必修“知识普及型”课程两类。例如利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来测试免修“知识普及型”课程的学员,如果考试合格即可免修“知识普及型”课程;如果不合格则必修“知识普及型”课程。鼓励免修“知识普及型”课程的学员选修自己感兴趣或与专业相关的“专业应用型”课程来学习,激发这部分学员兴趣、让基础好的学员有新的学习动力。对不能免修的学员则认真地讲授“知识普及型”课程,通过测试后继续选修自己感兴趣或与专业相关的“专业应用型”课程。通过将课程分类来解决学员“吃不饱”和“吃不消”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员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采取兴趣小组、第二课堂的形式来开展差异性教学,既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又丰富课程内容,使学员对计算机课程保持浓厚兴趣。我们在2012年通过开展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提高了学员兴趣,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2.4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以教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极大约束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学习金字塔”模型中可以看出高效的教学模式应建构以学员为中心,由教员组织、指导教学过程的实施,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动力,让学员主动、积极、愉悦地学习。

2.4.1加强实践教学

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大实践教学比重。计算机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践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基本要求》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加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与教学环境建设”的要求。教员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的上机实践任务,让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开展以学员为主体的互动式实践教学,做到精讲精练。广州指挥学校2012年通过增加上机实践学时,同时在机房增加辅助教员,让学员能及时与教员交流上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4.2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以学员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教员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并提出任务,学员在教员的指导下,对提出的任务进行探索、分析、研究并设法完成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员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任务,要考虑学员的实际情况,只有学员在进行探索、分析、研究之后才能完成任务,这样才达到任务驱动的效果。例如在学习Word排版时,让学员设计一份个人简历;在学习Excel时,让学员用函数来统计打靶成绩。

2.5优化考核模式

计算机基础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传统考试不能体现学员真实水平,应侧重于动手实践能力考核。优化考核模式可进一步促进计算机教学改革,避免学员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注重培养学员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提高学员综合能力。我们将学员成绩评定分为4个部分:平时成绩、小组成绩、上机成绩、笔试成绩,比例为20%、20%、30%和30%。平时成绩体现对学员的严格要求,让学员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小组成绩体现学员的团队协作、创新和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员指导下,以小组的形式,综合运用和发挥所学知识,完成一份具有实际意义的小组作业设计;上机成绩体现学员上机操作技能;笔试成绩体现学员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

3结语

第2篇

1.1积极引导中职生快速切人设计主题在讲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设计时,要想确保中职生可以快速地领会设计教学的内容和思想,就要求教师要以最快的速度切人到设计课的主题上来,而在布置给中职生学习任务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对这些任务进行细化,如有可能,应量化成为中职生每天完成的工作程度和详细步骤。举例说明:对于减速器的课程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形式让中职生先参观减速器,以对它形成一个直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将设计的思路、方法以及步骤进行反复地讲解,同时充分地运用着课程的设计指导书这一辅助材料来帮助中职生逐步地完成前期化的设计工作,进人到设计的主题中来。中职生要严格地按照设计任务书当中的规定任务按时地完成。在后期的设计过程中,尽量确保时间的充裕,避免出现时间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更要防止因时间紧迫而出现剿窃、抄袭的情况,从而使设计质量得到全面保证。

1.2全面提高中职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整体设计过程当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地针对不同中职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分组设计的模式,在各个小组内部认定一名组长,这名组长组织本组学生相互讨论和学习,如果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给予解决,这种模式的优点就在于可以提升中职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并且能够将自我观念和认知全面融进到整个的设计当中,取长补短。小组当中无法得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拿到最后的大讨论当中来给予解决。这样,虽然学生人数多,但是在小组讨论中就能解决很多问题,教师指导起来针对性就会加强。在设计过程中,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高,为以后的机械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1.3鼓励创新,大胆设计中职生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激励他们进行大胆的想象,不怕想象错误,只怕中职生没有想法。教师在对中职生设计的评价过程中,时刻对于那些有着创新思想的学生给予积极性的鼓励,这些都是为了确保中职生能够真正地形成独立创新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养成对于他们未来的生存、工作和发展都具有实际化的帮助和意义。

2小结

第3篇

《远程教学系统》是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实现的,是典型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服务器以WindowsNT4/2000Server为操作系统平台,MicrosoftSQLServer7.0为RDBMS,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提供的服务。系统不允许匿名访问,它要求用户提供帐号/密码,通过验证后才能进入系统主页,以此追踪用户身份。本系统将用户分为三类: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他们都有各自的主页,访问系统的权限也不相同。其中权限最高的为管理员,其次为教师,最低为学生。权限高的能访问其下级所能访问的所有资源,反之则不然。例如教师能进入学生主页,而学生则不能访问教师主页所提供的功能(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等)。本系统可同时为不同课程的多组教师/学生(上一门课的教师及其学生为一组)提供服务,它们之间既有一定的隔离性(例如某个教师帐号不能批改属于另一个教师的学生的作业等),又有资源的共享性(例如公共作业、试题的共享等),很好地解决了本单位各个教师负责不同班级,课程也有所不同的问题。《远程教学系统》体系结构按用户角色的不同,划分如下:

图1《远程教学系统》体系结构

2.1管理员模块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可同时为多组教师/学生提供服务,各组间的课程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学生组间应具有一定的隔离性。例如一门课程的教师对其学生具有管理权,但不能对属于其它教师的学生进行管理、某个学生只能访问其教师的作业等。因此系统主页需要教师或学生均以帐号/密码登录后才能访问,以此追踪用户访问系统资源的身份。而用户帐号的开设与删除、教师与学生的对应关系、课程名称、学生人数等信息,由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这里,我们将系统资源访问帐号作为操作系统帐号开设,由WindowsNT和Web服务器IIS负责进行用户验证。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充分利用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使操作系统与数据库服务器(SQLServer)无缝集成;二是可同时为用户提供其它辅助服务,如:电子邮件、个人主页、FTP服务等。使系统应用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学生在应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可进一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2.2教师模块

教师模块中包含了教师授课所需的各种功能。如:网上实时授课广播、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出试卷、评卷、考试结果统计分析、网上答疑、课程资料(素材)制作、学生帐号管理(修改学生密码)、设置联机会议等。系统使用组件对象模型(COM)以及OfficeAutomation技术自动批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业并登记成绩。教师可对作业结果进行查询、统计。教师可利用OutLook向系统请求联机会议,以此进行网上答疑、群体或个别辅导。

2.3学生模块

学生模块包含查看教师布置的作业、(在网上或本地)做作业、测验(考试)、教师授课视频广播收看、点播、网上答疑、课程资源浏览、辅助服务等。学生使用浏览器访问系统主页时,需要提供帐号/密码进行用户验证,通过验证后,在浏览器关闭之前,均以该帐号身份访问系统资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作业可直接在浏览器中完成并提交,对于《C语言》课程作业,为学生提供Web界面,完成作业程序的编辑、编译、链接、运行,一气呵成。远程考试功能既提供选择题形式的传统笔试试题,也提供实际操作形式的试题。考试通过WWW界面进行,有时间限制。学生在规定时限之前完成考试内容时可通过"交卷"按钮提交试卷;若考试时限到达时学生仍未交卷,则系统自动将考生当前的考试结果提交。试卷的批改、考试结果的统计均由程序自动完成。自我测验功能则提供测验试卷,不限时间,由学生自主选择进行,测验完毕后系统立即评卷并给出成绩及学生测验时的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照表,以便学生查阅。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网络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本系统为每位使用《计算机公共课远程教学》系统的学生和教师提供Email、FTP、个人主页、BBS、联机会议(在线聊天Chat、应用程序共享、白板)、等功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另外,本系统还配备资源库,内置与教学内容相关或与网络应用相关的多媒体资料,供学生课外浏览、学习。

3《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的特点

《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功能涵盖了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用户界面完全由浏览器提供,维护方便。其中采用了多项现时多媒体和网络的最新技术,如下所述:

3.1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

组件对象模型(ComponentObjectModel,简称COM)是一个软件规范,它是基于对象的编程模型,只要遵循COM规范,应用程序和组件对象之间就可实现二进制代码级别上的重用,解决了对编程语言和环境的依赖。COM是Microsoft其它许多技术的核心,它允许用某种语言编写的位于二进制代码中的对象,为其它语言所访问(或称二进制兼容)。COM技术已经渗透到Microsoft的各个产品中,如:WindowsNT/2000、SQLServer、VisualStudio、Office97/2000、BackOffice等。《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使用C++或ASP脚本、Perl脚本作为编程语言,其中大量采用了基于COM的技术,例如:

3.1.1ADO(ActiveXDataObject)

ADO是数据库访问组件,应用程序通过ADO访问数据库的原理如下:

图2ADO存取数据示意图

上图中OLEDB是Microsoft继ODBC后新的数据访问机制,它不但可以访问数据库数据,而且还可以访问其它非数据库类型的数据,如Email、目录服务(LDAP)等。ADO是位于OLEDB上层的应用程序接口,操作较为简单。

《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中作业、试卷、考试结果等信息都是保存在SQLServer数据库中,系统使用ASP脚本通过ADO对象访问数据库以及电子邮件、进行全文索引,如下图所示:

图3《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数据存取示意图

3.1.2OfficeAutomation对象

《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利用OfficeAutomation对象,使教师利用程序自动批改学生提交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Word、Excel)的作业,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3.1.3ADSI

ADSI(ActiveDirectoryServiceInterface)是WindowNT/2000活动目录接口。利用该接口对象实现操作系统帐号的管理(开帐号、删除帐号、帐号属性设置)以及访问权限设置,简化帐号管理任务。

3.1.4DeveloperStudio对象

Microsoft的VisualStudio相信是广大程序员喜爱的开发工具,但大家都不太注意其中的DeveloperStudio对象:

ApplicationDebugger

BreakpointProject

使用他们,可以使程序的开发达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许多在VisualStudio集成环境下通过菜单完成的命令或功能,都可以用DeveloperStudio组件对象的属性或方法来实现,如程序的语法分析、编译、链接、调试、表达式求值等。而这些都是教师批改C语言作业所要进行的操作。我们使用这些对象辅助教师批改C语言作业,减轻教师负担。

3.2视频流技术

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文字、静态图像信息的传输是不成问题的。对于视频/音频信息的传送,则由于网络带宽等原因,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而远程教学系统中的授课功能就要求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传送大量视频/音频数据,以便实现教师授课的实时广播和视频点播(VOD)。在有限的网络带宽资源的限制下,视频/音频数据必须经压缩处理后才在网络中传输。以往多采用MPEGI等压缩技术,其特点是用户必须等待压缩文件完全下载到客户端后再播放,增加了客户等待的时间。目前,视频/音频数据采用经特殊算法处理的流技术,使视频/音频数据边下载边播放。流技术的典型代表是Microsoft的MediaTechnologies(Netshow)和RealNetwork的RealVideo/Audio。《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主要采用了MediaTechnologies压缩技术,使用其Multibit功能在一个流文件中压缩适合多种网络带宽(从28.8Kbps~3Mbps)的视频/音频流(最多6个)。由视频服务器根据客户访问时的实际网络传输能力选择其中一种带宽流向客户传输。另外,还根据Netshow和RealVideo/Audio支持多播(Multicast)的特点,在网上对教师授课场景进行直播(广播)。在授课功能中,单是教师的授课图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配有同步的教师授课演示文稿(Powerpoint或HTML网页),真正将课堂搬到网上。

图4同步视频点播

3.3网上实时交互

《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网络环境下通过文字、视频、音频的实时交互,以此实现课堂讨论、教师操作示范演示、学生个别辅导等功能。教师通过浏览器或Outlook向系统发出联机会议(OnlineConference)请求,在联机会议持续时间内,学生可通过浏览器加入会议,并使用系统提供的聊天(文本)、白板(图画)功能与与会者进行讨论;教师可通过应用程序共享功能向全体与会者演示某个程序的操作过程,或(通过语音)要求指定学生完成某个操作(个别辅导)。客户端使用NetMeeting,还可以实现一对一的视频/音频交互、聊天、白板、文件传输等。

4结束语

第4篇

1.1课程定位不准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定位不够准确、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院校认为学员在中学已学过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简单,学不学都无所谓。作为公共基础课,只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导致部分学员学习热情不高、兴趣不大。

1.2学员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员计算机水平有明显提高,但由于地区差异造成学员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通过对广州指挥学校2012级学员的调查,我们发现2%的学员未接触过计算机,51%的学员进行过网页浏览、即时通讯、网络购物,41%的学员使用过Word排版、Excel处理、PPT制作,6%的学员能进行Photoshop图片处理、Flas制作、程序设计。

1.3教材内容滞后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知识也随之更新,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的内容明显滞后。例如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Windows7操作系统和Office2010办公软件,而教材内容还是WindowsXP和Office2003。教材内容的滞后让学员感觉课程与现实脱节。同时,与部队联系紧密的计算机知识很难在市面上找到合适的教材,造成教材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

1.4专业结合不紧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不同学科对计算机的要求不同。计算机基础教学处于知识普及型向服务专业应用型的转型时期,多数院校沿用以“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为基本框架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在知识分层和专业分类教学方面体现专业应用需求的导向不够明确。部队院校对不同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基础公共课几乎与地方院校相同,教学内容设置上忽略了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的需求,造成教学缺乏针对性。

1.5教学模式陈旧

随着信息技术在部队院校的推广,虽然多媒体课件代替了传统板书,但教学模式改变不大,学员主动参与教学较少,教学效果不佳。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学时的关系,学员只是照搬教员讲授的方法,不能举一反三,缺乏自主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利于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不利于学员的可持续发展。

2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2.1明确课程地位

《基本要求》提出进一步强化“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正确认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明确课程地位,对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科学教育的前导课程,是培养学员实践动手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自然科学的素质教育课。其目标是培养学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员利用计算机查找、处理数据能力,培养学员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其他学科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对学员科学素质的培养起到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部队院校的校领导、系领导、任课教员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并引导学员认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2.2转变教学理念

“学习金字塔(ConeofLearning)”由美国著名的学习专家埃德加•戴尔(EdgarDale)1946年率先提出;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NationalTrainingLaboratories)做过类似研究,提出学习金字塔(LearningPyramid)理论,结论与戴尔相似;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用数字形象显示了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从“学习金字塔”模型可看出,用听讲的方式,学员两周后只记得5%,这是最被动的学习方式,学员的参与度也最低。从第一种到第四种都是被动的学习方式,学员参与度低,学习保持率无法超过30%。从第五种到第七种都是主动的学习方式,学员参与度高,学习保持率超过50%,最底端的学习方式保持率高达90%。从“学习金字塔”模型可看出,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让学员积极参与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果学员有机会把学习的知识立即应用,或让学员当小教员,效果非常明显。学员以小教员的身份对他人进行教学,不仅要对内容相当熟悉,同时也要通过语言的逻辑来进行沟通。学员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将内容转化为让他人能理解的表达形式,同时也提升了自身潜在智能的发展。

2.3差异性教学

《基本要求》提出不断探索“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由于专业差异,导致各专业对计算机的要求各不相同。如果在教学内容上不区分专业差异,容易让学员误解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万金油”,对自己的专业课程作用不大,导致学员学习动力不足。在课程规划上,通过对非计算机专业能力需求和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调研,按照“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知识普及型”课程和“专业应用型”课程。“知识普及型”课程是计算机文化基础,面向所有专业的学员,可安排在大一授课;“专业应用型”课程是根据专业特色量身定做,面向不同专业的学员,可安排在大二、大三授课。由于学员个体差异,在学习中会产生“吃不饱”和“吃不消”的现象。教员如果忽略这种情况,采用同一起点授课,造成基础好的学员不想听,产生厌学情绪,计算机水平无明显提高;基础差的学员跟不上,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学习动力。在教学安排上,参考新学员计算机水平问卷调查的结果、遵循自愿原则,利用课程测试将学员分为免修“知识普及型”课程和必修“知识普及型”课程两类。例如利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来测试免修“知识普及型”课程的学员,如果考试合格即可免修“知识普及型”课程;如果不合格则必修“知识普及型”课程。鼓励免修“知识普及型”课程的学员选修自己感兴趣或与专业相关的“专业应用型”课程来学习,激发这部分学员兴趣、让基础好的学员有新的学习动力。对不能免修的学员则认真地讲授“知识普及型”课程,通过测试后继续选修自己感兴趣或与专业相关的“专业应用型”课程。通过将课程分类来解决学员“吃不饱”和“吃不消”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员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采取兴趣小组、第二课堂的形式来开展差异性教学,既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又丰富课程内容,使学员对计算机课程保持浓厚兴趣。我们在2012年通过开展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提高了学员兴趣,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2.4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以教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极大约束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学习金字塔”模型中可以看出高效的教学模式应建构以学员为中心,由教员组织、指导教学过程的实施,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动力,让学员主动、积极、愉悦地学习。

2.4.1加强实践教学

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大实践教学比重。计算机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践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基本要求》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加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与教学环境建设”的要求。教员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的上机实践任务,让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开展以学员为主体的互动式实践教学,做到精讲精练。广州指挥学校2012年通过增加上机实践学时,同时在机房增加辅助教员,让学员能及时与教员交流上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4.2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以学员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教员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并提出任务,学员在教员的指导下,对提出的任务进行探索、分析、研究并设法完成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员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任务,要考虑学员的实际情况,只有学员在进行探索、分析、研究之后才能完成任务,这样才达到任务驱动的效果。例如在学习Word排版时,让学员设计一份个人简历;在学习Excel时,让学员用函数来统计打靶成绩。2.5优化考核模式计算机基础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传统考试不能体现学员真实水平,应侧重于动手实践能力考核。优化考核模式可进一步促进计算机教学改革,避免学员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注重培养学员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提高学员综合能力。我们将学员成绩评定分为4个部分:平时成绩、小组成绩、上机成绩、笔试成绩,比例为20%、20%、30%和30%。平时成绩体现对学员的严格要求,让学员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小组成绩体现学员的团队协作、创新和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员指导下,以小组的形式,综合运用和发挥所学知识,完成一份具有实际意义的小组作业设计;上机成绩体现学员上机操作技能;笔试成绩体现学员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

3结语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238-0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计算机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了,特别是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和操作已经是一种必备的能力了,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计算机文化基础》也就成为每个在校的学子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之一,但是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当中出现一些问题,使这门课程的教学没有得到完善。

一、教学现状分析

(一)在校大一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有差异

为了了解大一新生入学前计算机掌握水平,以便做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我针对我所代课的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本问卷共有4页、31个客观题、5个主观题。两个班级的人数为116人也就是说我的样本容量为116,实发116份收回116份,回收率为100%。通过调查问卷数据的收集与归类,发现一些问题:

1、通过分类发现城市、城镇、农村不同地区的学生最早接触计算机的阶段不同,在此数据当中城市人数为16人、城镇人数为32人、农村人数为68人。结果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农村学生在小学以前没人接触过计算机而大部分都在初中阶段;城镇学生有人在小学之前就接触过计算机并且在小学阶段接触过计算机人数比率和初中差不多;从这两幅图可以看出农村学生没有城镇学生接触计算机早。从第三幅图可以看出城市学生大部分都在小学就接触电脑,并且小学之前接触计算机的比率要比城镇大,而农村和城镇的学生有大部分学生在高中才接触过。

2、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一新生在入学前计算机水平存在着差距,导致这种差距的原因可能和学校、家庭、社会有关系,有的同学小学就开始学计算机而有的同学高中才学,由于接触计算机时间的早与晚都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息息相关;除此之外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还和他们的家庭背景、学习背景、社会背景有关以及和自己本身的兴趣、动手能力、学习风格有关,所以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由于生源所在地、学校、家庭背景的不同,导致大一新生在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时无论在计算机知识还是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过问卷数据表明,学生在计算机起点水平、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学习态度、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基于学生的差异水平来进行课程的设计。

(二)学生对基础课程不重视,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

由于当前电脑的普及程度比较高,使学生在中学或者小学都多少接触过这方面的学习,虽然不系统但是都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和原理。这就导致了在学生的意识当中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些基本东西,认为这门课程已经没必要在学了,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所以在老师上课的时候就不好好听课,认为可学可不学,以至于最后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三)对学生管理程度不够,硬件设施跟不上

由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布置的操做训练完成的质量不尽人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老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想尽办法激起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要如何做好学生的管理和监督,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另外,随着各个高校规模的扩大和招生力度的加大,原来的教学设备就显得相对不足,这也是影响教学方面的一个原因。

二、如何提高教学水平

(一)因材施教分组学习

由于学生前期的计算机水平不一样,采取统一的教课方式效果不明显。因此,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法”来因材施教。但是这种方法要求在老师讲课以前,采用测试,调查,问话等方法来了解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在这样的前提下,可以把学生分成“计算机基础水平优秀组,计算机基础水平一般组和计算机基础水平入门组”三个小组来对待。

在讲课的时候,不同组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学习内容。对计算机基础水平优秀的学生设置一些高级的练习内容。对计算机基础水平一般的学生,按照教材上的内容一步一步的教使其计算机基础知识扎实求精。对计算机水平入门阶段的学生,教一些初级知识使其操作水平更加熟练,让他努力练习赶上一般学员。这样的话就实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利用“责任分工,协作学习”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责任分工,协作学习”顾名思义是把学生分成小的团队,让他们为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相互协作,但是在协作的同时划分清明确的责任。

在这种学习方法中有四点要素是必须把握的:一是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二是在共同目标的情况下相互帮助;三是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让小组共同把关,以及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等;四是相互信任自己的组员,做到有问题是相互及时沟通。

“责任分工,协作学习”还要求学生会倾听、会质疑、会组织。会倾听既是努力倾听别人的发言重点,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以便最后对小组成员的发言作出正确的评价;会质疑是指,在别人发言时有听不懂或者需要对方解释的问题,在对方发言后马上提出并解决。会组织是指,在每个小组都要轮流担任小组学习的主持和组织者,认真听取组员的意见最后正确的进行总结发言。这样的话,学生不但在相互交流中可以学到真正的知识,还可以产生新的想法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并在活动中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共享知识等。

(三)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以此提高学习质量

为了全面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针对“责任分工,协作学习”可以采取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两种方式。

自我评价可以使学生在自我认识和自己反思上养成良好习惯。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全面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感受自己。从参与情况、交流合作、学习动机等方面对自己做出正确评价。

学生认识和了解同伴的过程可以采取“互评”形式。在相互评价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沟通和交流协作能力。学会客观公平的对自己的伙伴进行评价。同时也有利于形成互相学习和帮助的良好氛围。

(四)及时了解掌握最新的软件知识和版本使教学跟的上社会发展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在理论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计算机行业的故事,甚至某一名称来历的掌故等,都能达到很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如讲授Microsoft与IBM名词的时候,可讲授比尔盖茨的创业历程,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毕业后利用所学知识自主创业的积极性。而硬件、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是更新较快,尤其涉及硬件和网络运用时,更多的考虑到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实际运用的需要,及时为学生补充最新的知识和一些使用技巧。

总之,计算机文化基础虽然是一门计算机的入门基础课,但要教好这么课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总结经验把握教学技巧。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有一个最扎实的计算机基本功。

参考文献:

[1]马晓丹,关海鸥.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J].高师理科学刊,2009(3):95.

第6篇

由于计算机人才已经得到了社会舆论中的普遍认可,即便不从事计算机工作的毕业生,在工作中也得到了日常化的普及。不论是学者撰写的学术论文,还是会计财务人员的核算方式,抑或是教师在课堂上广泛使用的PPT技术,都显示出计算机基本技术在工作领域中的通用性[3]。然而在现实的高校中,由于课程地位的不是很高这一现实状况,使得教师少有从业的激情,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以混学分为目的,而认识不到计算机的应用基础技术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与无限制的发展空间。虽然和英语一样,计算机应用基础学问也存在着社会考级这一现象,省级二等与国家级二等的证书也是非专业的很多学员应该持有的证件。但是在具体的考级教育中,学生更感兴趣的依然是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一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方面的考试,校方也往往不把计算机等级证书作为学生毕业学分的参考标准,这就使得计算机在学生的意识和学习取舍中彻底边缘化。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改革方略及建设性思考

(一)提高公共课程的学科地位解决计算机用用基础教学的这一问题,首先还要遵循着“解铃还须系铃人”的策略方针,在高校公共教育体制之内践行深度化的改革方略。首先要在教学方针上,提高公共课程的学科地位。虽然高校是一个为学生谋求业务发展的平台,但是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毕竟仍然要以生存技能的重视为主要前提。不论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还是大学外语或者大学语文,都是每一个学员基本常识培训的重要学科,属于生存技能层面中需要掌握的知识。高校要在四年学制中,秉持并把握住“先求生存,后谋发展”的理念,在前一两年的教学进度中加强公共课的教学重视力度。

(二)扩大相关专业的招聘规模加强计算机课程内的师资力度是实现改革方略中的最重要一环,不论是企业单位还是机关、教育单位,任何改革都离不开人这个最活跃的因素。基于这种认识,计算机专业中的人才需要在社会价值的疏导过程中正确树立自身的择业倾向,要认识到理论教导高于实践应用的原则,一定程度上培养“君子不器”的价值理念。毕竟人才的衡量尺度是多元化的,教育的成功仍旧可冠之以人才的美名和称谓,而不仅仅局限于技术部门之内。高校也应当扩大计算机专业的招聘规模,并适当提高教师的待遇,以调动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三)宣传社会考级的重要价值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最重要改革过程中,与社会考级的重要地位紧密联系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略。社会考级的一度热门,正因为等级证书在具体的就业过程中具有非比寻常的重要价值。而在公共课的讲授中,通过刺激学生的考级目的而增强课堂流程中的活跃程度,不失也是一个很好的建议。鉴于当前英语考级体制发生的变革,计算机考级也应当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发展与人才市场行情的需要而适当调整原有体制。

三、结论

第7篇

(一)过度强化专业课程学习,弱化公共基础课作用在职业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由于对基础教学重要性认识缺失,加之就业形势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强化专业教学而忽视基础教学现象,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由压缩基础课,使学生原本薄弱的文化基础知识更加贫乏,人文素养缺失。基础知识对专业知识的铺垫与支撑力度不够,最终会影响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再提高,影响学生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更降低了社会对高职生的认可度,难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二)自成体系缺乏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公共基础课改革滞后,教学未脱离学科体系,没有真正把高职教育理念贯彻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如数学、计算机、英语不能与各专业的教学做有效衔接与扩展支撑,教学内容未及时删减更新,造成教育资源与教学时间的浪费。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相适应随着高职院校单招生比例不断增加,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普遍薄弱,而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定位较高,学生的接受程度与其的认知水平不相适应,影响高职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教学方法单一使学生缺乏学习动力随着WIFI全面覆盖,网络交流的更新与发展,反衬教学方式的单调,师生互动贫乏进一步加剧了讲台上与讲台下的距离。因此,教学方式与沟通手段的改革日益凸显。

二、公共基础课不同侧重点改革的思路与创新

(一)基础课程改革要有不同侧重点的结合专业任务需要做实践化教学以数学课教改为例,在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数学教改一直是难点。数学的教学体系应该由“理论系统”数学逐渐转化为“应用系统”数学,无论高等数学或初等数学,只要适应专业需求,就要结合专业特色与专业课老师作区别化的共同教学,以专业项目工作过程做背景,用数学建模的思想,结合数学软件优势,协助专业教师解决项目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使数学成为专业技术的支撑,既融入专业,又形成应用领域的实践教学,在应用中实现数学教学的价值。数学不仅在理论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型人才的实际工作中表现更为突出。一个只会焊接和调试线路的学生,与一个既会焊接调试,又能用数学软件快速解决必要计算,懂得其原理并能加以解释,甚至有创新想法的学生,质量和水平显然不在同一个档次。缺少了“必要的理论”“系统的知识”“必要的定量计算”,就不是高等教育。高层次的操作者和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数学水平。目前,高职院校间举办大量的技能操作竞赛,数学水平的高低是不可回避的内容。可以预见未来的高职院校一定会举行专业化的应用数学竞赛。因此,有条件、够水平的高职院校一定要率先重视数学课的改革与发展。

(二)基础课程改革要有专业特色、新颖实用,紧跟专业发展前沿领域以英语教改为例,针对职业院校的特色专业开展特色化行业英语教学,如汽车工程系做汽车行业英语,开阔汽车领域的国际视野,学习先进经验,先进销售策略等;经济管理系做涉外会计英语、国际贸易英语,紧跟专业领域世界发展变化。诸如此类,既可以锻炼学生专业学习的能力,又开阔专业领域的视野,学以致用。以计算机教改为例,计算机应用日新月异,但多数高职院校教学依然局限于基本操作及获取计算机等级证书的应试教育,教改严重滞后于其发展。因此,学生的职业背景来设计和规划计算机课程,依据专业领域前沿需求,讲授以应用为目的的计算机课程,如土木工程系需要学习的公路CAD,数学配合学习Math-CAD,结合专业课及就业岗位需求,做新颖实用的前沿化教学改革。

(三)基础课程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需求及岗位需要为出发点展开狭隘、陈旧的教育观点认为基础课只为“为专业学习服务”,忽视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变更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就业指导课多为高职院校的新开课,是一门引自于国外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辅导课。正如一位改革者所言,“学校生活应该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准备,而这种职业应该是经过认真选择的”,“学校必须帮助学生理智地选择职业,并使之有目的、有准备、有洞察力地开始其职业生涯”。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指导欠缺,开展较为零星,这一课程可作为基础课的延伸与实践,推进高职院校基础课的改革步伐,使课程建设趋于多元化。

三、结束语

第8篇

(一)过度强化专业课程学习,弱化公共基础课作用

在职业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由于对基础教学重要性认识缺失,加之就业形势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强化专业教学而忽视基础教学现象,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由压缩基础课,使学生原本薄弱的文化基础知识更加贫乏,人文素养缺失。基础知识对专业知识的铺垫与支撑力度不够,最终会影响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再提高,影响学生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更降低了社会对高职生的认可度,难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二)自成体系缺乏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

公共基础课改革滞后,教学未脱离学科体系,没有真正把高职教育理念贯彻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如数学、计算机、英语不能与各专业的教学做有效衔接与扩展支撑,教学内容未及时删减更新,造成教育资源与教学时间的浪费。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相适应

随着高职院校单招生比例不断增加,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普遍薄弱,而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定位较高,学生的接受程度与其的认知水平不相适应,影响高职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教学方法单一使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随着WIFI全面覆盖,网络交流的更新与发展,反衬教学方式的单调,师生互动贫乏进一步加剧了讲台上与讲台下的距离。因此,教学方式与沟通手段的改革日益凸显。

二、公共基础课不同侧重点改革的思路与创新

(一)基础课程改革要有不同侧重点的结合专业任务需要做实践化教学

以数学课教改为例,在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数学教改一直是难点。数学的教学体系应该由“理论系统”数学逐渐转化为“应用系统”数学,无论高等数学或初等数学,只要适应专业需求,就要结合专业特色与专业课老师作区别化的共同教学,以专业项目工作过程做背景,用数学建模的思想,结合数学软件优势,协助专业教师解决项目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使数学成为专业技术的支撑,既融入专业,又形成应用领域的实践教学,在应用中实现数学教学的价值。数学不仅在理论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型人才的实际工作中表现更为突出。一个只会焊接和调试线路的学生,与一个既会焊接调试,又能用数学软件快速解决必要计算,懂得其原理并能加以解释,甚至有创新想法的学生,质量和水平显然不在同一个档次。缺少了“必要的理论”“系统的知识”“必要的定量计算”,就不是高等教育。高层次的操作者和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数学水平。目前,高职院校间举办大量的技能操作竞赛,数学水平的高低是不可回避的内容。可以预见未来的高职院校一定会举行专业化的应用数学竞赛。因此,有条件、够水平的高职院校一定要率先重视数学课的改革与发展。

(二)基础课程改革要有专业特色、新颖实用,紧跟专业发展前沿领域

以英语教改为例,针对职业院校的特色专业开展特色化行业英语教学,如汽车工程系做汽车行业英语,开阔汽车领域的国际视野,学习先进经验,先进销售策略等;经济管理系做涉外会计英语、国际贸易英语,紧跟专业领域世界发展变化。诸如此类,既可以锻炼学生专业学习的能力,又开阔专业领域的视野,学以致用。以计算机教改为例,计算机应用日新月异,但多数高职院校教学依然局限于基本操作及获取计算机等级证书的应试教育,教改严重滞后于其发展。因此,学生的职业背景来设计和规划计算机课程,依据专业领域前沿需求,讲授以应用为目的的计算机课程,如土木工程系需要学习的公路CAD,数学配合学习Math-CAD,结合专业课及就业岗位需求,做新颖实用的前沿化教学改革。

(三)基础课程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需求及岗位需要为出发点展开

狭隘、陈旧的教育观点认为基础课只为“为专业学习服务”,忽视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变更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就业指导课多为高职院校的新开课,是一门引自于国外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辅导课。正如一位改革者所言,“学校生活应该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准备,而这种职业应该是经过认真选择的”,“学校必须帮助学生理智地选择职业,并使之有目的、有准备、有洞察力地开始其职业生涯”。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指导欠缺,开展较为零星,这一课程可作为基础课的延伸与实践,推进高职院校基础课的改革步伐,使课程建设趋于多元化。

三、结束语

第9篇

在非医专业设置之初,基础医学课程是分学科分学期进行的,学时较多,学生负担较大,对专业课学习影响较大。我校是在2009年后开始对基础医学课程进行整合,从原来200多学时的多门基础医学课程转变为72学时的一门基础医学概念课程。目前基础医学概论虽然已整合成为一门独立课程,但在很长时间内大部分中医药院校采用的仍是多个教研室的教师分学科独立进行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课程整合的教学,只是学时和内容上的大幅度删减,其问题日益凸显,比如:

①学科界限过于分明,常出现教学内容重复或者脱节等现象。

②由于学时缩减,而教学内容繁杂,每一学科教师为赶进度,多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难以理解消化;来自不同教研室的教师都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学生无法适应频繁更换教师的教学,也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③授课对象是基础相对薄弱的非医学专业学生,当面对繁杂而抽象枯燥的基础医学概论课程,学生常出现对课程不够重视、兴趣淡薄、学习方法欠缺等现象。

④授课教师来自不同教研室,各自为政,对于此门课程缺乏统一的管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是1952年美国西储大学医学院提出的,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按器官系统、形态与功能重新组合课程,可以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且根据专业需要,综合和重组基础医学各学科知识。该设置模式引入世界先进的医学教育理念,淡化了学科界限,提高了基础医学综合性,实现了形态与机能、微观与宏观、生理与病理、治疗与预防保健等多种综合。整合课程注重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符合认知和逻辑思维规律,避免了原来各门课程教学的时间顺序、结构和功能的脱节;对知识进行了融合优化,既节省课时减轻了学生负担,也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提高了学习效率。整合课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因此,课程整合教学势在必行。

2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

2.1建立专门教研室,便于统一管理

我校于2012年成立了基础医学概论教研室,抽调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教研室老教师形成相对固定的教学团队,由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教研室主任,统一进行协调管理。定期召开授课教师研讨会,制定授课计划,进行集体备课,加强教学过程的沟通,避免内容的重复与脱节,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总结适合整合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认识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2讨论制定整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编制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新的教学计划。该计划立足非医专业,突出专业特色,节省了大量学时,有利于创新能力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经过各学科教师讨论、经专家论证形成整合教学大纲,教学大纲遵循的原则:淡化学科意识;内容少而精,突出实用性;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注意知识系统性。

2.3重新编写实用型整合教材

教材是体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工具,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2008年,我校组织基础医学各学科教研室教师编写了适合我校非医专业的基础医学概论教材,自编教材仍是分学科独立编写的,基本就是对各学科内容进行压缩精简,在我校非医专业几年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如教材内容重叠、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等。基于此,2012年我校联合全国十余所中医药院校一线教师按器官系统重新编写与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相适应的实用型整合教材,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专业特点,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优化教学内容,将各学科知识进行高度融合,于2014年8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多家中医药院校已在2014年9月份教学中订购使用。该教材按照器官系统从正常-异常-疾病-治疗药物的原则,注重各课程内容的衔接、融合、渗透与联系,保证教学内容逻辑上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强化学生的“人体整体观”认识。教材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生命科学基础,主要介绍了细胞、遗传、生化、免疫、病原微生物和药理等内容;下篇是人体结构、功能与疾病,以人体9大系统为主线,融合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等内容,分器官系统进行编写,力求做到简明扼要、突出基础重点知识,通俗易懂,整体优化,利于学生系统整体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开拓学习的空间,便于其自学。

2.4选择实验班级,逐步实施整合教学

2.4.1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经过课题组人员研讨,将基础医学概论分为三个模块:正常人体器官系统结构、功能相关课程的整合模块;生物化学与免疫学的整合模块;人体疾病学相关课程的整合模块。根据重组后的课程体系和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计划,并由6个教师改为3个教师来执行教学计划,实现初步整合。

2.4.2本着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的整体观的原则,打破传统基础课程现行的(分学科教学)的课程设置体系,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按人体器官系统制定授课计划。引进既有临床医学学习和实践经历、又有药理学学习研究经历的医学博士,进行培训,作为整合课程的专门教学人员,逐渐实现由一个教师承担这门课程,从而避免了频繁的教师更换,有利于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衔接,避免重复内容的出现,以实现真正意义的整合。

3非医专业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整合教学实践的效果分析

3.1多途径掌握整合教学的效果

任课教师通过观察,发现整合授课模式的课堂气氛更活跃,有更多的师生互动;通过定期组织的教学交流会议,了解到整合计划实施情况和教材使用状况,并能及时作出调整;教学督导员和同行专家反馈整合教学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提高了到课率;通过定期座谈会、随访,了解到学生对该模式教学更认同,整合教学不仅可以优化课程结构,而且使基础医学知识更加系统条理化,更符合学习规律,使知识点的衔接顺畅,可以促进中医药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应用能力的提高以及完整基础医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整合教学更适合进行PBL教学改革和形成性测试,在整合教学过程中围绕各系统疾病阶段性实施的PBL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促进了文献查阅、总结归纳、病例分析、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整合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利用,能及时获得有关教学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提高了教学质量。

3.2对不同授课模式教学进行成绩比较

第10篇

中国美术学院的二维设计基础课程于2007年成为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成为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升级为国家视频公开课。课程教学定位于在对二维范围内的形态要素——形、色、质的基本概念,构成规律,形式法则等基础理论的学习和与此相关的创造性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应对新的时代环境重新构建的艺术设计本科一年级基础教学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中国美术学院二维设计基础课程由一名主讲教师宣讲教学大纲(占4课时),多名教师分班教学(占186课时)。每位教师可以根据大纲要求设定不同的作业。这样既可以保证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有让教师发挥的空间。其缺陷是在200课时内需要十几位教师同时分班上课,人力资源需求比较大,无法保证十几位教师的执教水平完全一致。课程结束后,由各班教师自行评分,缺少横向的评分比较,学生也无法看到全体同学的学习成果。二维设计基础课程没有采用网络教学管理,在许多教学环节上过于保守,局限了该课程的推广和发展。本课题研究提出设想,在教学中初步尝试网络教学管理。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学校主页上,每个注册学生凭ID可登录该课程专项网页,看到课程每个单元的具体作业要求、作业数量、上课时间、上课地点、交作业时间、交作业邮箱等信息。学生到教室上课后按要求完成作业,把手工作业扫描后在规定时间内发电子文件到指定邮箱。下节课教师讲评收到的作业,并把作业分为ABC三个等级。学生可以看到所有作业的情况,在教师的讲评下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作业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课程结束后,优秀作业会在网页上展出,学生可以随时点击下载。在课程网页上增加课程评价专栏,从单一的教师评价学生改革为教师评学生、学生评学生、评委评学生、评委评教师、学生评教师。课程设计在开放的平台中检验教与学,评分的结果较为公开透明。如在未来按此计划实施网络教学管理,就能够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师资力量集约、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成果公开、教学结果更加透明。一名教授和一名助教完成400名学生、200课时的教学任务也将在不远的未来实现,这将大大节约师资力量,突破实现学分制的瓶颈问题。同时,优秀的精品课程还可以通过网络得到传播和推广。

二、网络教学管理研究的操作措施

1.教学情况分析以及实行网络教学管理的可行性条件第一,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具拥有官方网站,但基本情况是,官网只有学校信息的功能,还没有把某一课程的网页纳入官网。需要进行网络教学管理的课程可以单独设计网页,合并在校园官网内。第二,目前我国高校普遍提供无线网络服务,但基本情况是,学校网络系统不成熟,网络信号覆盖率不高。而国外高校在图书馆和教室内可以保证高速上网。第三,国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普遍使用电子邮件。我国的基本情况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固定的信息传递工具,但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QQ等软件在师生的信息传递中起到很大作用,电子软件的信息传递将是大势所趋。2.寻找适合我国的网络教学管理体系(1)以二维设计基础课程为研究对象看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管理的关系第一,随着艺术类高校学分制改革的推进,选修某一门课程的权利将交给学生。学生修满足够的学分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而上网填报的选课方式目前已经实现。第二,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转向课堂和网络相结合。知识点的有课堂和网络两个阵地,学生在课前和课后都可以在网络上查阅相关知识点和作业要求。第三,学生递交作业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有利于教学成果的保存和。第四,教师转变批阅作业的形式,可以在网络上收取电子文件,分类打分。第五,教师公布作业成绩渠道的转变。学生在线查阅作业成绩,课程的过程和结果更加公开和透明,有利于教学。这种公开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际的。(2)二维设计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管理的具体方案目前,二维设计基础课程已经设计了专门的网页,设置了四大主要功能模块: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学习社区、课程点评。“视频公开课”模块录制了基本单元的教学视频。“资源共享”模块包括课程介绍、教学日历、考评方式与标准和学习指南,主要有五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为二维设计基础概论,第二单元为二维设计电脑基础,第三单元为形态的创造与构成,第四单元为色彩的感知与构成,第五单元为图文编排设计试验。“学习社区”模块主要展示学生的作业成果,以及提供与教师的交流平台。“课程点评”模块中有教师点评学生作业单元、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单元、特邀评委评学生作业单元、特邀评委评教师教学单元、学生评教师单元。

三、结语

第11篇

1.强化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趣味性与互动性。

在原有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提升实践教学的比重,如将主要的教学内容提前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做好准备,在课堂上带着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疑问进行探讨与研究,可以通过小组互动与案例分析的模式进行研究,拓展课程空间的同时促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增强与交往能力的提升,从而有利于课堂效果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2.变大班授课模式为小班授课,提升教学效率。

传统的法律基础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主导的大班授课为主要模式。变大班为小班授课模式,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甚至还可以实现每个学生与教师多频率互动,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小班授课也为多模式教学体系的开展提供条件,为多种形式的课堂选择、多方面内容的课程开展打下基础,尽可能维护课堂的独立性与灵活性。

3.变考试方式为考核方式,综合评定教学效果。

法律基础的学习,更多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法律观念,学习法律常识,并逐步养成严谨的法律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加强法律道德观念。高校需变考试方式为考核方式,进行法律知识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的评估。考核体系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随着课程的开展而进行,包括随堂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报告、案例分析情况等,注重作业的质量;二是最终的课程总结,包括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情况、对整个法律基础学习阶段个人的表现进行总结,通过以上两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和教学效果。

二、完善教学课程,推进教学内容改革

1.融合各专业相关内容,适应专业学习和就业要求。

作为各专业都要学习的基础必修课程,法律基础课程的设置必须满足各专业的教学要求,这项要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基础类法律知识教学,对于任何专业都教授同样的教学内容;二是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教育,能够满足各类专业的法律知识需求,如会计专业,需要加强包括审计、核算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如人力资源专业,需要强化劳动法等方面的学习,尤其是相关案例的研究。同一专业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需求也有分别,建议将高校法律基础的学习分为公共教育与专业教育两个阶段,在公共教育阶段,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在专业教育阶段,按照专业分班授课的形式进行,并根据各学科的不同特征与需求,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2.结合时事要闻进行讨论,活跃课堂氛围。

高校阶段,学习的目的是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日后工作、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在法律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时事要闻讨论环节,可以由教师引导,以法律的视角对时下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由学生发言互相交流进行;也可以由教师分配任务或学生自行寻找素材,以幻灯片或其他演示方式在课堂上展现,供大家探讨。可以用话题引出教学内容,并进行深入研究,也可以将话题留为作业,供学生自行研究,提交研究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等,并根据分析结果计入最终的成绩。

3.转变教材设定模式,将章节变为专题教学。

转变原有的章节式教材设置成为专题式设置,可以有效地促进法律课堂的教学改革。首先,专题式教学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资料搜集以及案例准备等工作,为课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其次,专题式教学模式对于课程内容的整体性与深入性研究提供便利条件,由此将相关研究内容拓宽或引申,为学生更全面掌握教学内容制造条件。最后,为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帮助,将整体的内容分散成相对独立的模块,并按模块分阶段进行考核,可以有效了解每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对某项内容不理解等问题并予以改进,为教学效果的实时评估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教师带动学生,结合相关知识进行案例分析。

法律知识的运用需要严谨的思维结构以及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单一的教材学习需要引入适当的案例加以匹配,通过运用法律相关知识和逻辑分析工具,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法律思考。在引入案例分析时,要注意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匹配程度,既不能过于简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也不能过于复杂,加重教师与学生的负担,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案例的梳理与讨论,反而影响教学效率与效果。可以将案例分析加入到期末考核阶段,由教师制定案例或由学生自行确定案例,分成小组或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案例分析,通过课堂演示或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评定考核结果。教师进行评定的指标包括案例选取与课程内容关联程度、思路清晰水平、法律视角分析能力与提出的建议符合实用性与法律性的程度等,以此作为评价依据。

2.运用多媒体教学,强化教学效果。

在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如视频、音频、图像等文件,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同时,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度。如通过多媒体体现某个案例,或通过某个模拟场景的展示,充分带入情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也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更频繁地使用多媒体设备,在期末或随时的测验中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丰富考试环节。如引入图片或视频考试系统,在学生输入姓名后进入考试状态,系统自行计时,每道题出现不同的场景或图像,考生根据给出的线索进行判断,选择或回答提出的问题,对于题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以及提出解决对策,考生自行选择交卷或考试时间结束系统自动交卷,由系统评定最终的分数。也可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的案例分析工作,并采用视频、图像等相关媒体文件的录制进行讲解等。

3.自我展示与团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高校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更需要进行独立性的培养,包括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而作为教师和学生非常集中的高校课堂,可以给学生的独立性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通过学习,将自己的理解展现给老师和其他同学,将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通过讨论,与其他同学交换意见,向其他人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是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完善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形成团队协作能力的基础。在进行法律基础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学习。如在进行案例分析中,在课下布置研究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在课堂上向教师与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这次的学习体验中,并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提升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在团队整体进步的基础上,学生个人的进步会更多。

四、多措并举,保障教学改革措施顺利实施

1.强化法律教学意识,有效开展教学相关活动。

高校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需要充分认识到法律的意义。首先,在课程开始前组织学生参与相关法律学习宣传活动,如聘请本专业的企业人士或已经迈入社会的毕业生,对于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在本专业内的应用情况作出简要介绍,让学生理解法律与专业、法律与工作、法律与社会的结合情况,为学习意向的形成打下基础。其次,在课程体系设立之初,在学生中展开问卷调研,掌握学生对于学习内容、课程开展模式以及教学形式等项目的偏好,并对学生已有的法律常识等情况进行了解,作为日后开展课堂教学或进行教学改革的依据。最后,将调研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全面了解学生对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需求,并以此需求为导向,进行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安排。法律知识的学习可以以课堂的讨论为阶段性总结,即在课下时间的学习成果,通过课堂的交流予以确认、保留或替换,大部分学习是在课堂之外的时间完成的。培养课堂之外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在法律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自主学习之外,学校可以聘请法律专家定期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学生可以自愿参加,形成以法律专家为核心的法律学习兴趣小组,集聚对法律感兴趣的学生,并定期组织相关的学习。

2.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法律素质。

法律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全面提升法律教师的素质作为前提。首先,需要对教师进行法律知识与法律素质的培训,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加强整体法律知识掌握的深度与广度。法律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法律兴趣的培养和法律思维的运用,只有具备较高法律素养的教师才能对学习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见解,并准确传达给学生,才能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给予完善的解答,强化学生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对于各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要以该专业的角度有侧重地进行法律内容的讲授,对于学生的专业领域也要有所涉及与了解,必要时可与专业教师配合进行课程设置。其次,需要加强教师对课程的研发能力,以及教学内容的把握能力。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直接进行交流,对于其法律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学习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有着最为直接与客观的了解,并根据教学效果,进行课堂教学体系的开发,可以聘请相关专家作为辅助,但是要以法律教师为主进行法律基础课程的研发与内容的设定。最后,加强对法律基础教师的考核工作。将课程研发能力纳入考核指标中,并提高教学效果的权重。需要注意的是,在校方统一安排法律基础教师的培训工作后,要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与评估,并将该评估结果计入最终的考核结果中,与教师的薪酬绩效相关联。

3.设立教学效果评估机构,对教学效果进行跟踪反馈。

在高校内部设立教学效果评估机构,由校长直接领导,成员包括教学主任、各专业教学负责人等,对包括法律基础在内的教学效果进行定期评估与审核。评估的数据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期末考试情况以及平时的测验情况,最重要的是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情况。二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抽查与验收,即不定期地进行听课或走访等,了解学生及教师在课堂中的状态与表现。三是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不定期地开展问卷调研,针对学生对于课程开展情况以及课堂内容与形式的接受程度、满意程度及学习需求满足程度等进行评估。通过三个方面的教学效果评估,评估机构将数据分析后的评估结果进行公示,对于评估效果较好的情况要充分给予肯定,对于评估不合格的情况要督促或帮助进行教学方法与形式的改进,完善教学过程。

4.构建法律实践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第12篇

一、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要注意的原则

(一)完整性

微课程虽然同普通的语文教学相比,有一定的科技性、灵活性,但它和普通的课程教学一样,也要遵循一定的完整性,也就是说它的内容要包括:目标的设立、内容的编排、过程的建立、情景的设定、后期判定与评价等设计流程,让整个课程显得更流畅、更合理、更科学。但微课程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还是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它更多的是借助网络科技实现教学目的。所以,在评价与判定方面相比传统课程要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学习后的测评系统,对于语文微课程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反馈,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

(二)规范性

虽然微课程比普通的课程要灵活多变,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在时间长短上却有严格的要求,不能为了讲清一个知识点或者加上外延的知识,讲上二十分钟甚至半个小时。微课程的优点是不需要在讲课过程中停下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只用短小的微课程视频,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在设计微课程时,选的背景图片和整体结构都要与所讲内容相适应,都要满足看和听这两个主要的功能,因为这些细微的差异可能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都会有所影响和干扰。当然,作为贯穿整个微课程的要点,微课程的语言设计标准也很重要,因为语言对整体构架起着支撑和连贯的作用。微课程中所应用的语言不但要流畅、规范的普通话,而且还要简短、精确,达到一针见血的效果。我们知道,优质的微课程,不但对知识的传授有一定推动作用,而且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挖掘也大有助益。

(三)系统性

微课程虽然有短小、针对性强等特点,但老师在设计微课程时还要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和细节进行仔细的推敲,让整个课程除了完整性还要有知识的系统性。所以,在对微课程进行设计时,无需像普通课程那样明确地划分出不同个体,微课程只要逻辑相依,把各个知识块之间的网状系统连接成有机的整体结构,使学生便于掌握和理解就好。这对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接受更多知识,对知识进行系统接纳很有帮助。

二、初中语文微课程应用的作用

初中语文不仅包含了较多的知识层面,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还能使学生很好地受到崇高品质的感染和熏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课内课外知识的吸收对提高语文综合成绩是非常关键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其交流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微课程就成了教学的新宠。确实,微课程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也改善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过程,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对初中语文高质量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提高了教师教学效果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传授知识完全依靠教师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进行传授,并且为了让学生易于理解,教师在讲解重点、难点、疑点前还要根据内容进行适当的铺垫,这无形中占去了宝贵的课堂时间。遗憾的是,有时候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微课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引入,不仅节约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完善,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教与学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对提高学生思维创造能力有很大帮助。

(二)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13篇

加强交流引导

学生入校后先进行3周的军训,然后就接触到“地质学基础”这门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如下情况:对课程学习的目的和作用不明白;课程的内容多,学生缺乏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许多知识掌握不了;由于以上因素影响,学生会有些迷茫,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会导致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影响课程教学和学习效果,甚至造成退学。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加强交流引导。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和好奇,对未来充满憧憬和迷茫。不少学生被动地选择了现在的专业,缺乏对专业的了解和兴趣,甚至还带有一丝失落和专业情绪。这时他们需要的是真诚的交流和正确的引导,需要被“领进门”。在交流过程中,他们可以逐渐认识到地理科学专业的内涵和作用,了解自己将来可以做什么,然后确立个人的奋斗目标,并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师生见面交流会是较为有效且可行的引导方式。课程学习之初召开以专业为单位的师生见面交流会,首先向学生总体介绍本专业的培养计划、课程安排、往届学生的学习和就业等情况,然后详细介绍专业课程及授课教师,最后学生与教师交流互动。通过见面会,可以让学生认识地理科学专业,确立奋斗目标,明白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各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好地学习。另外,“地质学基础”课程讲授时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了解地质学与地貌学、水文学、中国地理、土壤学、生物地理学、地球化学等后继学习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是有效方法。

精选授课内容

国家对大学本科教育要求之一是“厚基础”。在进行“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时,应根据地理科学专业特点和学习目的,从地质学课程丰富的内容中精选出主要内容,并着重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教学,把握主次,突出重点,让学生学习起来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由于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因此笔者认为在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以矿物、岩石、构造运动、地史为主要授课内容,拓展开来即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板块构造、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年代、地壳历史研究方法、地壳演化简史(表1)。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了青海省省情以及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实践了这一授课内容,表现为授课条理清晰,学生容易掌握这门课程的框架和主要内容,效果较好。目前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课堂教学选用了宋春青等编写的《地质学基础》作为教材[3]。该书特点是内容较为翔实,阅读材料较多,但学生学习时也抱怨阅读量大,抓不住重点,定价太高。考虑到授课内容顺序安排、编者的个人偏好、地质学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因素,笔者向学生介绍了教材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并推荐了夏邦栋主编的《普通地质学》,以及陶晓风和超主编的《普通地质学》作为参考教材,推荐了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中译本以及许靖华编著的图书等作为补充,推荐了国内著名的地学期刊编辑部的网站,如《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岩石学报》、《地质论评》、《第四纪研究》等作为学习的延伸。

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进度表是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和进度的一种表格,它的填写对于教学有一定意义。笔者主张将教学进度表电子化,即制成Excel表格形式,教师填写好后,通过网络发送给相关人员审核、打印并集中签字盖章。这样填写方便,更改容易,省时省力。虽然已经确定了授课的主要内容,也安排了教学进度,但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还会出现重点不突出,过于注重细枝末节的问题。作为年轻教师,精力充沛,责任感强,有实践“传道、授业、解惑”的强烈冲动,试图将自己所学对学生倾囊相授,知识面扩展得太大。另外由于经验缺乏,往往把握不好该讲多少讲多深,出现本该多花时间讲的没有讲透讲明白,而应该少讲的却讲多了。这可能造成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和知识点理解的困难,并导致自己面对的是一双双迷茫的眼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旁听了多位教师的课程讲授,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揣摩、体会、总结和积累,获得一套较为有效的方法,教学效果大为改观。笔者讲课中按照预先的方案开展,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适时调整,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发挥。在讲授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信息传达的技巧性和有效性[4]。多媒体是一项图、文、声、像结合的信息传递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5]。多媒体对于地质学课程教学的优势在于[6]:图片、动画和录像等使枯燥的地质现象更加生动、形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加深学生对复杂地质现象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减少教师在课堂上板书和画图的时间,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改善了教室的空气状况,减少了粉尘对人体的危害。鉴于此,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也采用了多媒体手段,将之前靠板书无法展示的大量图片、影像内容生动呈现在学生眼前。

目前许多课程的教学采用了多媒体手段,但部分教师或过于迷信多媒体,或产生了惰性,或缺乏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解和技巧。笔者认为:多媒体在形象展示图片动画的同时,主要起到提纲或展示主要授课内容的作用,幻灯片上不适宜出现大篇幅的文字;授课不是读幻灯片的过程,而是教师将幻灯片上展示的主要内容通过通俗形象的语言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使其被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教学不是授课的唯一手段,授课时除了用幻灯片展示图片和其他内容外,可灵活利用黑板边讲边画来讲授一些基本原理,还可利用实物,如典型的标本教学;课堂授课与作学术报告面对的对象不同,讲授方式也应有区别[4],不宜快速翻动幻灯片,要对许多重要内容强调和重复,慢下速度来让学生记笔记;可以让学生拷贝多媒体课件,便于学生学习。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教材依赖性强,一旦教师授课内容安排与教材不符,就觉得不正常,很不适应。这时要和学生沟通,改变他们对教材的看法,让学生不迷信书本,教材只是一本参考书,并告诉学生将怎样安排课程内容的学习。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也是基本目标之一,即所谓的“授之以渔”,毕竟大学四年不是其学习阶段的全部和终结,而仅仅是学习的开始。笔者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认真做到预习、听讲和笔记、复习、作业这四个步骤,然后根据个人情况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观看相关影视资料来开阔视野;要求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打牢基础;鼓励学生尽量用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方法;通过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地质实例,让学生领会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朝着能力培养和学以致用方向努力。鉴于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将来有学生从事中小学教育,笔者通过简单的例子说明很多问题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中小学教师应引导孩子们思想火花的迸发,以此让学生领会更为合适的教育理念。#p#分页标题#e#

重视实践教学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科学[7]。地质学课程的许多内容必须进行实践才能很好地理解,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掌握地质学的各种技能。因此,地质学课程不仅要讲授地质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而且也应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比如矿物、岩石、化石、构造等的鉴定和识别,地质图的阅读和编绘,偏光显微镜的使用,地质罗盘和放大镜的使用,地质剖面实测等。近年来,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积极协调增加了实验场地,利用国家支持地方高校建设资金购置了部分实验标本、器具和仪器,目前“地质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安排了室内实验和野外实习。室内实验内容包括矿物、岩石、化石以及构造的鉴定和识别(表1)。野外实习安排在四川峨眉山-都江堰地区,通过野外路线考察,实测地质剖面,让学生充分认识实习地区的岩石、地层、化石、构造和地质发展史,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地质图的阅读和偏光显微镜使用是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完成的课程训练和必须具备的能力,而对于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则没有安排专门的课程教学,在地质学课程中也没有相关知识内容,二则教学时间有限,三则可能缺乏开设这些实验的相关条件,导致许多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没能进行地质图的阅读和偏光显微镜使用训练。在本科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关训练,让他们掌握阅读地质图和使用偏光显微镜的技能非常有意义。为此,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购置了地质图、偏光显微镜和矿物岩石薄片,也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地质学课程实践教学的课时,拟将地质图的阅读和偏光显微镜使用纳入到室内实验中。革新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和效果也是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特色专业建设突破点之一。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施: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明确实验(实习)目的,熟悉实验(实习)内容,了解实验(实习)过程;分组实验实习,既可以减轻部分实验器材缺乏的矛盾,也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教学效果;突出每次实践课的重点,强化基本功训练;在实践教学、作业批改等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查漏补缺或纠正错误;对于对地质学较为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进入实验室学习,也可以视情况引导其参与相关科学研究工作。另外,在课堂和实践教学中可以借鉴王家生等[8]的建议,挖掘校园内部和校园周围存在的丰富多彩的地质素材和现象。

第14篇

论文摘要:在武警初级指挥院校《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中引入网络课程,并利用网络课程的资源及技术优势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电子技术基础》是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武警指挥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较系统地掌握电路和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主要电路和电子器件的技术特性与应用,具有对一般电路进行分析和应用的能力,具有严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为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新装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奠定必要的技术基础。我院于2003年在本科学员队首次开设《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并于2007年完成了《电子技术基础》网络课程的建设。该网络课程主要由网络教材、仿真实验、在线测验三部分组成。通过近年来在教学中引入网络课程的实践经验,我们总结出一些运用网络课程提高《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质量的做法。

一、发挥网络课程资源优势,促进相关课程知识前后连接

《电子技术基础》在武警指挥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需要《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的相关内容作为预备知识,并为《军事高科技》和《武警基层常用技术装备器材》等后续课程提供理论支持。为了提高《电子技术基础》及其后续课程的教学质量,可利用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共享方便、配置灵活的优势,加强前后相关课程的知识连接。

二、利用网络课程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结合,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

武警指挥专业开设《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要求学员除了掌握各种电路与器件工作原理以及简单的定量分析外,还应具有将理论知识与部队装备中典型电路相结合的能力,这与地方工科院校开设该课程主要强调理论知识和定量计算有一定差别。学员在学习中也普遍表现出对电路实际应用更感兴趣的现象。为了使学员学有所用,教员平时可以注意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部队装备的相关案例,然后将它们融入网络课程中,增强课堂讲授与部队实际的联系。电子技术在部队的应用日益广泛,教员应随时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删修补,吐故纳新。

三、运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将抽象的理论转化成学员易于接受的具体现象

网络课程区别于其他教学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将教学信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加载。其中常用的媒体有: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相对于传统教材的文字与静止图像,网络课程拓宽了教师对教学素材的选择,能有效加大教学过程中的信息量。特别是针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授课内容,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十分明显。例如第5章《半导体器件》中的二极管及三极管工作原理这个知识点,学员若只通过书本上的文字和几幅简单的原理图进行学习,要深刻理解和掌握其原理就显得比较困难。而网络教材内容如果只做书本的翻版,这也将丧失网络课程在技术上的先天优势。因此在这个知识点网络教材的设计中,我们利用动画制作软件Flash制作了相关演示动画,详细地描绘出电子器件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过程。通过动画的演示,学员普遍反映比书本教材理解更为直观形象。

四、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实验演示

实验作为理论知识的实践过程,可以使学员加深对课堂理论讲授的印象,提高学习效果。由于学时限制,我们只选取了6个实验内容: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动态电路RC充放电、单管放大电路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组合逻辑电路的测试与设计、集成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传统实验所需器材的价格较为昂贵,并且部分实验效果也不直观明显。基于这两个缺点,我们改革了实验课教学方式,通过利用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ElectronicsWorkbench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实验替代了传统实物实验。EWB软件界面形象直观、操作方便。运用图形界面可以很方便创建电路,并且还提供了多种虚拟仪器。使用该软件进行电路仿真,既解决了购置高档仪器以及大量元器件之难,又避免了仪器被损坏等不利因数,还使得实验结果形象直观,学员易于接受。

五、运用在线测验适时反馈教学效果

第15篇

论文关键词:自考机械过程控制基础,教学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独立本科)必考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并且是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工程控制论实质上是研究工程技术中广义系统的动力学问题[1]。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根据控制论的理论基础,研究机械工程技术中广义系统的动力学问题。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以动态、整体、联系的观点研究分析一个机械工程系统,运用控制论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解决机械工程领域中有关自动控制及系统动力学方面的问题。其特点是从信息的传递、转换和反馈角度来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为采用控制的观点和思想方法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了使系统按预定的规律运动,达到预定的技术指标,实现最佳控制打下基础;并且也可以为后续的机械类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2]。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研究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课程的开设对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原理的基本方法教育教学论文,提高分析和解决各种工程问题的能力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今后从事控制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本课程要求考生掌握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牢固掌握控制理论基本概念和典型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的基础上,具备对简单机电系统进行分析的能力,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典型系统(特别是一阶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能判别系统的稳定性;了解系统辨识的基本原理及相应的方法怎么写论文。

但是,由于该课程比较抽象,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也不理想,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本文针对自考生的这种现象,提出了与普通本科教学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针对非自学型自考学生,从教师的讲解思路和方法出发,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浅谈笔者的教学体会,以供同行商榷。

1、了解学生学习现状

自考学生普遍是,在高中时期学习相对较差,但是,又具有想学会心态。因此,这是最大的一个矛盾,本身的基础薄弱,又想学会教育教学论文,通过考试。这就需要教师的辛勤付出去帮助学生解决这一矛盾。

本门课程要求以物理,电工学,高等数学为基础,这些前期课程,学生本身可能就没有学精通,所以,学习气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就会更难。作为授课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不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了解的现状后,就应该吧学生不会的内容再给补充上。当然这里也存在一个课时的问题,不可能把前期的课程全部都再教一遍,能做到的只是,当本门课程用到哪部分内容后,就把那一部分内容补充上,绝不可能通篇全讲。

例如:在第二章讲授拉普拉斯变换时,就必须把高等数学中积分和求导的基本公式补充上,不然学生就会因为积分求导不会,而导致拉普拉斯变换学不会。

例如:在讲第三章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就必须把物理的受力分析教育教学论文,牛顿定律等补充上。这样学生才可以分析一个机械系统的受力,才可以建立微分方程。在这一章的内容中还要补充上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流定律,不然学生就很难建立电网络系统的微分方程。

在补充上述的内容时,主要是要注重对这些基础理论如何应用。可以通过多讲例题,讲简单的例题,来使得学生能会用这些基础理论。

2、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改变学生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的厌学心理,解除对这门课产生恐惧的精神压力,营造出一种比较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还应该排除心理障碍,尽快的熟悉本门课程中处理问题的方法,转变学习观念。

学生在学习时,刚刚开始学,就会觉得不会,因为,开始部分就是拉普拉斯变换。但是,这一章必须要让学生学会!这是磨刀不费砍材功。这里当然要用到较多的高数知识,用什么就补什么,这里即使用的课时较多,也必须学会怎么写论文。一方面这是整个课程的数学基础教育教学论文,另一方面如果开始学生就没学会,那么就会导致学生放弃这门课。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让学生感觉自己会做题,在心理上,学生就会慢慢的建立起信心来。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学生才可以不恐惧,也就不放弃了。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常常通过一些暗示给学生,这门课简单,易学会,易通过。这对于学生树立学会的信心和通过的信心,是很有帮助的。

每年都会有一部分考生在听课过程中或听完全课程后,进入复习阶段时感到心中没底,加之时间紧,就放弃了,很可惜。所以,进入复习阶段,教师更应多给学生鼓鼓劲,让学生树立“我能行” 的信心。树立考试成功的信心,不打 “退堂鼓”。

3、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一般这个阶段要放在全课程学完之后教育教学论文,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提分最快的方法。

首先,要掌握考试重点,不能通篇用劲。在全面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掌握重点章节内容,着重掌握系统传递函数、方块图、误差分析、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稳定性判别。从知识点分布来看,本课程试题覆盖了教材七章的全部内容。单选题覆盖面最广,基本上每章都能涉及。填空题覆盖面广,覆盖了教材的七章内容,主要是考查学生掌握基本概念的能力,也有少部分是计算的。简答题考查学生掌握基本概念,最近几年的简答题多数都是概述、识记基本概念。计算题分布很广,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从整体来看,教材七章内容知识点分布不均匀,重点章节主要是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而第1章、第2章和第7章是知识点考查较少的章节。

其次,全面分析历年考题教育教学论文,了解考试中的题型规范,试题难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种典型的例题。熟练掌握出现在历年考题中典型题型的解题思路,并多次练习,历年考题可以反复练习多次怎么写论文。

例如:劳斯稳定判据的题目,一部分题目为直接运用劳斯判据来判断稳定性,还有一部分题目为,求取系统中某参数的稳定范围。但是这类题目,只要多做练习,学生基本都可以掌握。

最后,学生在应试中总是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求学生要做到:1.排除一切思想杂念,一心一意答题。2.拿到试卷后,迅速浏览试卷。同时要快速浏览考题和相应的分值,按难易程度确定做题的顺序,首先做最熟悉的题目和内容;主观题中如有得心应手题,应先做,然后再按顺序答题,遇到一时难答的题果断跳过教育教学论文,答后面的题,以防在某道题上耽搁时间,影响后面的答题。3.答完卷后别忘记重新考虑最初没确定答案的那些题,另外要至少全部检查一遍看有没有因疏忽而出错的地方。4.不要盲目提前交卷,在确保没有漏题的情况下经过两遍检查方可交卷。

4、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学完本课程后,进入复习阶段,一般说来至少要留出一个月的总复习时间。在总复习期间,教师给学生鼓劲,教给学生复习方法,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来。要提醒学生注意:1.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按部就班地复习,提高效率。在复习时更应注意经常翻阅和回忆教材摘要认真领会,揣摩并加以熟练掌握。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五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2。

[2]陈康宁,机械工程控制基础(1999年版),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