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过度消费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本论文仅供参考,如需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原作者以及转载来源:论文图书馆 lwlib.com)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消费主义逐渐蔓延于世界各个角落。许多学者把消费主义当作金融危机的诱因进行反思,后危机时代重新审视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出现了反对消费主义扩大化现象,甚至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所提出的正常性刺激消费政策误解为在提倡消费主义。究竟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的区别标准是什么?本文试图理清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的区别,着重研究消费主义内涵与特征及消费主义与正常消费的区别标准。
关键词:消费主义 正常性消费 区别
消费主义(consumerism)始于19世纪,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使西方资本主义告别短缺经济进入了过剩时代,生产对消费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消费不仅决定着生产,而且更决定着生产循环和再生产。刺激消费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促销花样手段不断翻新,使得19世纪末以美国为代表的早期资本主义国家首先步入消费社会,作为一种主流价值取向,20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到登峰造极地步,遍及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消费主义逐渐蔓延于世界各个角落。20世纪80年代,随着各种西方思潮涌入,消费主义逐步开始影响我国,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论文下载。
消费主义的内涵与特征
(一)消费主义的内涵
消费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马克思说过“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的”。消费(consumption)长期以来理解为“用尽”、“耗费”。十八世纪中期后,成为与生产(production)相对而言的概念。如今,消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消费指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对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劳动力和劳务进行消耗的过程,它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程远,2003)。生产消费指生产过程中工具、原材料、燃料、人力等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消耗,是社会再生产的四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一,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个人消费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对各种物质生活资料、劳务和精神产品的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狭义消费指个人消费(江林,2007)。个人消费具有两重性,即具有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性质。一方面,人们消费各种消费资料和劳务来满足生理和心理需求,如消费食物来解除饥饿,消费衣物来预防寒冷等,这反映消费的自然过程。另一方面,人们消费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进行,它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地进行,因而人们的消费活动具有社会性,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
通常人们所讨论的“消费”指狭义上的消费,即个人消费。在个人消费中,生活消费是最终消费,也就是马克思说的“原来意义上的消费”,消费真正目的所在,即人们每天消费已经生产出来的消费资料(包含劳务资料)来满足自己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消费行为,它直接与劳动力再生产相联系。通常情况下“消费”指生活消费,这里所指的消费主要指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继续生产所进行的消费活动的总和,它是一种需求得以满足和实现的过程。
消费主义是一种崇尚和追求过度的占有和消费来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及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的行为实践。它既不是一种单纯的价值观念,也不是一种单纯的行为实践,而是两者的结合(卢嘉瑞等,2005)。作为一种推崇消费之上、享受之上的社会思潮,以追求过度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并在此价值观念支配下把无限占有物质财富、贪婪追求无度消费作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学者王宁(2001)认为,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中,消费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的需求与满足,消费主义代表了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激情。
现代消费社会中,消费与人的真实需求之间关系已经背离的越来越远,商品和形象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符号载体”,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欲望,实现着一种欲望的满足,而不再是单纯需求的实现。法国社会学家波德里亚认为,消费此时作为一种交流体系,承担着一定的“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功能。消费主义宣扬“消费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的文化思想,视消费为自我满足的根本途径,把自身愉悦建立在无节制地花钱、追求物质消费的奢华上,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新潮和前卫。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本身就是目的,因此它是自我推进的。
(二)消费主义的特征
一是鲜明的物质主义特征,物质主义把人的全部需要都建立在对物质的追求和渴望之上,表现为享乐主义和对物质的无限追求。特别重视对物的占有和消费。
二是突出的象征符号特征,消费主义除把物质商品看成“物质”外,更多把商品看作是一种代表身份或者地位象征符号。物质消费是自我表达和社会认同的主要形式,看作是高质量生活标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三是极强的感染特性。通过有形物质消费达到心理上的满足,这种外显行为很容易引起人模仿,且一旦接受了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人们就难以摆脱,容易失去理性判断力和批判力,把物质消费这种虚假的需求(desire)当作人类和个人的生存本质。
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
正常性消费是为需求而消费,是一种必需,是生产和生活得以延续的根本;而消费主义,已不仅仅是为了需求的消费,更侧重于为了消费而消费,以便通过这样的消费达到一种身份的彰显和虚荣的满足,是一种欲望膨胀的表达,消费不是一种生存和生活的必需,消费成为了一种手段,满足的是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激情。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关键看是否超过了“度”,消费中超过了 “度”就是消费主义,否则属于正常消费。怎样认识和把握消费主义中的“过度”,卢嘉瑞认为,就个体而言消费中的“过度”包括:超过本人或家庭支付能力(包括信贷力)的消费;浪费性消费,包括占用大量物质财富而不消费或很少消费和某些少数人侵犯了大多数人利益的消费;超过规定标准的消费;影响和危机到了人们正常工作和身心健康的消费。只要没有超过上述限度的消费,均属正常消费,理应得到支持和保护;而过度消费才是消费主义,必须反对。
笔者认为,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临界点的“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消费心理需求过度,另一方面消费行为过度。消费心理过度指消费心理超过实际的消费需求,即消费满足的已不仅是实际需求,而且是为了满足一种欲望的膨胀,一种虚荣心的增长,一种身份的彰显。“传统心理学把‘需求’界定为一种状态:一旦需要得以满足,这种紧张状态就会最终消灭。在消费社会中,社会成员的需要恰恰相反,它即使得以满足之后也不会消失—如果可能的话,它将变的更加强烈”。在消费社会中,消费目的已经不限于需求的满足,穿衣不仅仅为了御寒,吃饭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当丰衣足食之后,人的需求并没有得以实现,或者说人的消费需求已不再是这些,而已经膨胀到消费本身就是目的,消费成为了满足异化需求的手段。
消费行为过度指消费行为超过了自身实际消费力。马克思对消费力有两种解释,一是人们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和劳务的能力,称为绝对消费力;二是人们购买消费品的支付能力,称为社会消费力。绝对消费力指人的实际必要的需求,就像人必须穿衣遮体御寒,必须吃饭维持生命体的健康运行和劳动力的再生产。
社会消费力是符合个人购买力的消费,就是指与个人的收入水平相符的、在个人支付能力承受得起的范围内的消费。符合个人消费力的消费在合理消费的“度”之内,均属于正常性消费,必须同时满足绝对消费力和社会消费力两个条件。很多有钱人具有充足的社会消费力,但属于挥霍浪费的消费,这种消费导致社会资源闲置,造成了社会供需的结构失调,造成社会贫富悬殊之间矛盾的激化,是一种典型的消费主义,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予以杜绝。合理消费指在自己的支付能力或者信贷偿还能力承受得起的范围内,而且是自己的绝对需求或者真实所需,所占有的消费品不会闲置,也不至于挥霍浪费。
消费主义与消费行为分析
(一)消费主义与刺激消费
在我国,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09年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放缓,国家明确提出通过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方式带动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然而有人误认为,政府提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是在提倡消费主义。其实,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并不是提倡人们为了消费而消费,不是提倡人们不顾自身消费力(实际需求和消费力)盲目消费。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所采取的诸如“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惠民生、促消费政策,有效激发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促进了家电、汽车、住房、节能环保产品等行业的生产和结构调整,使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对我国经济稳步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出口没有明显回升前提下,扩大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对于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意义,这对解决生产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有着重要影响。可见,刺激消费实际是保障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障国家经济稳步回升的战略举措。
(二)消费主义与品牌消费
品牌消费在消费主义中的突出体现是以符号消费为载体的炫耀性消费和为追求品牌自不量力的盲目消费。符号消费是消费主义的本质内涵和特征之一,指在消费中忽视商品的实际效用,更多地把商品当作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这种符号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人的身份或社会经济地位。消费此时作为一种交流体系,承担着一定的“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的功能。而在实际消费中,这种符号的具体化身就是品牌。以符号为载体的炫耀性消费和为追求品牌自不量力的盲目消费都是消费主义的表现,是不合理消费。
通过正常性消费与消费主义的区分标准来衡量判断,前者属于消费需求的过度,而后者则是消费行为的过度。所以,这两种消费都是应该反对的。笔者并不是反对所有的品牌消费。品牌本身是一笔价值巨大的无形资产;品牌往往又是质量的象征,因而名牌产品特别是国际名牌都有着耀眼的光环,受到消费者趋之若鹜的追捧,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人们偏好或享用名牌产品,是一种社会进步,是社会发展、物质丰富、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体现。所以,品牌消费不是一种炫耀性消费,确实让人们感到放心和舒心的消费。在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都适度的情况下,消费者追逐名牌才是大势所趋,必须正确区分品牌消费与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与超前消费
超前消费是拿将来挣到的钱提前进行消费。借贷消费是最典型、最普遍的超前消费。超前消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是消费主义的显著特征之一。消费社会的符号性、物质性和享乐性的本质使得人们尽情陶醉于消费带给他们的虚荣心、攀比心理满足,人们通过符号消费彰显身份、地位和价值,在这种消费理念下,大多数人在透支、负债的情况下过着一种纸醉金迷、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这种消费方式就是应该反对的超前消费。
然而并不应该反对所有的超前消费,在经济繁荣时期,借贷消费有一定好处,在消费者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贷款提前享受自己所期望的生活,它又可以刺激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消费者一般也能通过固定收入来源还贷,因为经济增长了,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偿还贷款不成问题。但即便是在经济繁荣时期,也不能盲目提倡超前消费,必须把握政策消费与消费主义之间的“度”。除了满足消费需求的度外,更重要的要符合消费力方面的度,尤其是社会消费力的度,要量力而行。这个“力”就是收入约束和信贷约束下形成的购买力和信贷力,突破了购买力和信贷力的约束盲目追求高消费,这种超前消费会对个人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后果必须反对。而在符合收入约束和信贷约束下形成的购买力和信贷力并不应该反对这样的超前消费。
消费主义与高消费
消费主义宣扬“消费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的文化思想,视消费为自我满足的根本途径,把自身愉悦建立在无节制地花钱、追求物质消费的奢华上,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新潮和前卫。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往往通过消费的高低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大小。然而,高消费并不一概都是消费主义,不能一概反对和限制。高消费是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和继续扩大所产生的一种现象。由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然而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两级分化已是不争事实,社会分层因此而加剧。社会经济结构多层次化决定了消费群体的多层次化,而消费群体的多层次化又必然表现为消费水平、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的多层次化。
高收入阶层(这里指诚实劳动获得合法收入的高收入阶层)的收入高于中、低收入阶层,其消费水平自然也高于中、低收入阶层,他们的高消费是很正常的行为。对这种高消费不仅不应当反对和限制,而且要给以鼓励和支持,积极为他们拓宽高消费的领域和空间,根据他们的需要提高各种消费的档次。有需求就可以供给,要供给就必须生产、扩大再生产和生产创新。这样做,既增加了就业,又扩大了需求。必须区分高消费与消费主义,应该把握正常消费与消费主义“度”,在适度合理消费需求引导下,符合自身消费力情况下的消费,即使高于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平,只要属于正常性消费,而不应一味地反对和抵制。
参考文献
1.王宁.消费的欲望[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2.程远.大学生消费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3
3.江林.消费者行为学[M].科学出版社,2007
4.卢嘉瑞,吕志敏.消费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5
5.王宁.消费社会学[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 融资行为 行为金融
一、引言
Myers(1984)倡导的融资优序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是公司融资决策行为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当公司需要为投资项目筹集资金时,首先会考虑利用公司内部资金,其次才是外部资金,在外部资金中负债融资优先于权益融资。融资优序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考虑了成本的问题,认为发行股票进行权益融资会向市场传递不好的信号,因而需要支付更多的外部融资成本,所以企业融资一般会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这样的先后顺序。和后来的权衡理论(Trading-off Theory)、市场择时理论(Market Timing Theory)等传统的公司财务理论一样,都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之上。伴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发展,经济学家研究的深入,发现现实资本市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异象”或者“未解之谜”,这些都无法运用经典的公司金融理论来很好的解释。诸如阿莱悖论、羊群效应、偏好颠倒等。这些迫使学者们开始思考“理性经济人”的合理性,1956年先驱者赫伯特·西蒙将心理因素融入到经济研究中,提出个体“有限理性”的假设。之后,学者们开始了非理性决策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随着对公司金融的不断深入研究,行为金融学逐渐兴起,西方学者将心理学引入到对公司金融的研究,拓宽了公司财务学的研究视角,颠覆了之前的“理性人经济人”假设,假设行为人是非理性或者非完全理性的。这不仅有助于弥补财务理论与资本市场中的实际现象之间的鸿沟,同时也开创了一个新的角度来阐释市场中的“未解之谜”。过度自信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理论,由于心理因素原因,人们在进行财务活动、财务决策时往往存在一定的心理、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偏差;同时市场中的风险、噪声、套利等也会影响人们的财务决策。Debondt和Thaler(1995)提出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是决策心理学中最为稳健的发现之一。从Camerer和Lovallo(1999)和Moore和Kim(2003)的研究也能够看出,大部分企业家都相信自己的能力高于同行或竞争对手。目前的行为金融学大多研究投资者的非理,研究管理者的非理性也大多是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决策和并购行为的影响方面,很少从融资决策的资本结构方面研究。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成因及其度量指标
( 一 )管理者过度自信成因 企业的管理者面对的是复杂非常规的工作,学习效应的作用无法发挥,而管理者又几乎都是高学历的人,位于组织结构顶层,代表着企业处在闪光灯之下,因而他们的过度自信往往强于其他人。(1)自我归因偏差。在工作中,人们总是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贡献,相反当出现失误或达不到预期时,往往会认为是外部环境变化等客观原因造成的。这种自我归因的偏差会强化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2)难度效应。Lichtenstein和Fischhoff(1997)指出当面对相对复杂和困难的任务时,绝大多数人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过度自信。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对未来的估计预测,这些预测往往都是基于不确定性的情况,较为复杂。(3)竞争机制。从股东的角度来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低估公司的风险,那么相应的股东所需付出的成本也就相对较低;且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能够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机会。因而相对来说股东更愿意聘用自信的管理者,这种公司选拔制度相应的也助长了管理者的自信程度。(4)学习效应的缺失。学习效应是指人们的认知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得到修正。而管理者经营公司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情况,所做的投资、融资方面的决策也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反馈,所以学习效应的效用难以发挥。(5)企业的治理制度。董事会、监事会对管理者的监督程度也对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公司内部的监督机制较弱时,管理者就无法意识到自己行为上的认知偏差,从而相对强化了过度自信的心理。(6)控制幻觉。控制幻觉是指人们经常相信他们对某种无法控制的时间具有影响力或控制力。自我强化的机制使得他们倾向于高估预期的收益或者低估风险。公司的管理者能够影响公司的最终决策,这种权利和地位容易让他们过于高估和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够掌控公司的命运,过于低估其经营失败的风险。
( 二 )管理者过度自信度量指标 长期以来,有关管理者过度自信方面的研究一直是实证发展滞后于理论发展,主要是难以找到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最优指标。目前被学者们广为使用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1)管理者股票期权的行权状况和持股状况。Malmendier和Tate(2005a)首先提出,采用CEO个人投资组合的数据来度量过度自信。若管理者在面对很好的行权时机时,仍旧选择继续持有期权直到到期,或者在职期间持续买入本公司的股票,则定义为过度自信。国内郝颖等(2005)根据我国的情况采用任期内高管持股数量变化作为过度自信的衡量指标,若持股数量上升则判定为过度自信。(2)企业的盈利预测偏差。Lin、Hu和Chen(2005)收集台湾市场数据,提出用管理者的盈利预测来度量过度自信,如果CFO预测的向上偏差(预测盈余大于实际的盈余)的数量大于向下偏差(预测盈余小于实际盈余)的数量,则定义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我国的黄莲琴、傅元略(2010)、姜付秀(2009)都采用了这一方法。余桂明等(2006)也采用盈利预测偏差对实证分析进行了稳健性检验。(3)相关主流媒体对CEO的评价。Malmendier和Tate(2005b)在采用CEO个人投资组合的数据来度量过度自信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商业期刊杂志对CEO的描述评价来度量管理者过度自信。(4)消费者情绪指数或企业景气指数。消费者情绪指数是指由美国密西根大学通过对美国消费者进行持续电话调查,根据他们对于当前及预期经济状况的感受而编制的指数。Oliver(2005)采用了消费者情绪指数的高低这一方法来定义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企业景气指数是根据企业负责人对本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情况的判断与预期而编制的指数,用以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余桂明、夏新平和邹振松(2006)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企业景气指数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若指数大于100则定义为过度自信。(5)管理者的薪酬比例。研究表明,管理者在公司内的相对薪酬水平越高,就越显示出他们在公司的地位,也越容易滋生他们过度自信的心理。Hayward和Hambrick(1997)采用第一高的薪酬除以第二高的薪酬的比例来衡量。国内的黄莲琴、杨露露(2011)也以管理者的相对薪酬比例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来进行稳健性检验。(6)根据管理者的个人特征。江伟(2010)以总经理的年龄、任职时间、学历和教育背景作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认为总经理的年龄越大,任职时间越长,学历越高,拥有理工科背景时,多度自信行为越弱;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时,自信行为越强。(7)企业并购频数。曲春青(2010)在其博士论文中以并购频数作为替代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与金融决策之间的关系。尽管,现在国际上通行的度量方法有以上几种,但是至今没有一种公认的完美方法。例如,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和消费者掌握的信息可能不一致,他们对经济的预期相应的会存在一定的程度的差异,因而以消费者的情绪来衡量管理者的个人特征可能会造成研究结论的偏差。而企业景气指数虽容易获得,但是它所反映的是一个行业的整体状况,很难体现管理者对自身管理能力的认识。我国资本市场上期权发展较晚,存在诸多特殊情况,而高管的持股政策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以股票期权、持股数量度量过度自信需要考虑我国的特殊政策等等。所以,再确认度量方法时要综合考虑。
三、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融资行为的影响
( 一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 (1)融资顺序的影响。Myers(1984)引入信息不对称的概念,提出了融资优序理论,它认为当公司需要为投资项目筹集资金时,首先会考虑利用公司内部资金,当外部资金不足时才会考虑外部资金,在外部资金中负债融资优于权益融资。之后,学者们对优序融资从成本、信息不对称等视角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探讨、解释,结论却存在一定的分歧。Heaton(2002)开始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影响方面来解释融资优序理论。Heaton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自由现金流量结合,不考虑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得出自信的管理者需要为新项目进行融资时,会首先选择内源资金和无风险证券,然后才会选择风险证券,最后选择权益融资的结论。Malmendier和Tate(2007)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不情愿发行股票,相对于权益资本他们更喜欢债务资本。证实了Heaton的观点。Oliver(2005)以美国25年以上历史的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当需要外部融资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使用债务。Lin,Hu和Chen(2007)以台湾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角度检验了融资优序理论。由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容易高估项目的价值,低估风险,造成过度投资。过度投资就会使得项目所需资金远远超过实际应需要的资金,出现资金匮乏。因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认为外部投资者低估了本公司的股票价值,根据市场择时理论他们不愿意在股票被低估时进行股权融资,认为外部融资成本过高。所以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优先选择债务融资。另一方面,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发行股票会向市场传递不好的信息,股权融资的成本相对较高且相对敏感,相比而言,债务融资的成本低,且不具有敏感性。甚至在资金充裕时,会增加股票回购。但是,Hackbarth(2008)将非理性的管理者分为乐观和过度自信两种,认为虽然乐观或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都会选择较高的负债水平,发行更多的债务,但是他们却并以一定是遵循一样融资顺序。偏向于高估收益的认知偏差,会与融资优序理论一致。偏向于风险认知的偏差会导致相反的融资顺序,因为他们低估风险,认为股票被市场高估,而债券被市场低估。傅元略(2007)、姜付秀(2009)、江伟(2010)等都从管理着过度自信的角度对融资优序理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释。屈耀辉和傅元略(2007)中国上市公司的样本实证结果遵循融资优序理论。黄莲琴(2009)利用上市公司盈余预告偏差构建管理者过度自信度量指标,发现过度自信管理者的融资决策不仅遵循融资优序理论,而且相对于外部资金,他们更倾向于使用内部资金。黄莲琴、傅元略(2010)以沪深两市2002年至2007年期间A股上市公司为观测值,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考察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在公司内部存在现金流时,过度自信管理者偏好内源融资;当仍需要外部融资时,过度自信管理者比一般管理者使用更多的债务融资。江伟(2010)以总经理的年龄、任职时间、学历和教育背景来衡量过度自信,从公司投资的角度研究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上市公司内部或者外部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认为当总经理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时,总经理的过度自信行为越强,因此,总经理更少的利益利用外部融资,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越强。研究结果支持了Heaton(2002)对融资优序的新解释。但现有的很多研究也表明我国的上市公司具有较强的股权融资偏好。高晓红(2000)研究发现中国的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股权融资偏好。陆正飞(2004)研究进一步解释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邢光媚(2010)在其博士论文中从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政治动机对决策的影响、保持自身控制力对决策的影响、政府偏袒对决策的影响这几个方面讨论了由于我国独具特色的体质因素,使得管理者非理性的行为在融资上表现出明显的股权偏好。这是由于中国资本市场不完善,债券市场相对不够发达,发行债券手续复杂,审批困难,导致企业发行债券受到一定的波折。而股权融资则比较容易,相对来说,股权融资成本低,这与融资优序理论中的假设“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及风险都要高于债权融资”不符合。所以在研究中国市场具体的融资顺序时要综合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2)负债融资率的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负债融资率的影响,学者们之间的观点比较一致,都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公司拥有更高的负债水平。他们高估收益低估风险,认为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很小。Oliver(2005)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与债务融资比率正相关。Ben-David、Graham和Harvey(2007)把管理者定义为CFO,发现过度自信的CFO偏向于使用更多的债务。Barros和Silveira(2007)利用巴西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杠杆比率正相关。余明桂,夏新平和邹振松(2006)以企业景气指数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考察其与企业的负债水平及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认为过度自信与资产负债率尤其是短期负债率显著正相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采用激进的负债政策。
( 二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债务期限结构 Landier和Thesmar(2004)以法国公司为样本,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债务融资时更多的利用短期负债,而理性的管理者却偏好相对风险较低的长期负债。Hackbarth(2004)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选择更高的债务比例,更为频繁的发行负债,这样使得债务的期限结构变短。Lin、Hu和Chen(2007)发现与费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相比,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与发行债务和融资赤字具有显著的关系。这是因为一方面乐观主义者高估好的状态发生的可能性,高估公司的经营能力和项目的盈利能力,认为公司不会陷入财务危机,因而倾向于选择成本较低的短期负债。而理性现实主义者则会选择长期负债,这样可以缓解各期的还贷压力。另一方面,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投资项目的回收期限,期望的投资回收期一般比实际要短,因此他们选择短期负债。与Hackbarth等相反,Ben-David、Graham和Harvey(2007)却得出管理者过度自信会更多的采取长期负债作为债务融资方式的结论。国内有关债务期限结构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少,余桂明等(2006)的实证结论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债务期限结构(短期负债/总负债)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陈收、陈丽丽(2009)也得出了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采用短期负债作为融资手段。周明(2010)与Ben-David、Graham和Harvey的观点一致,通过实证检验得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上市公司更乐于发行长期负债。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依相信项目能够产生持续的现金流,长期负债的筹资额更大,能够更好的满足未来的投资需要。
四、结语
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快速发展,关于管理者非理性与公司融资决策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二者之间关系的文献,发现长期以来,关于二者之间的研究,实证研究一直滞后于理论的发展,大多数学者只是从理论或者模型上进行推论,原因在于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我们也只是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角度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有那些个人特征会影响管理者制定公司决策?这些影响过度自信的特征他们的作用程度,相互之间的影响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Besharov(2002)发展了一个模型,将过度自信、后悔厌恶、和双曲贴现结合起来,发现这偏差之间的作用可以相互抵消。另外绝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基于管理者代表股东的利益,没有考虑成本的影响,当管理者过度自信时,他们认为自己代表股东的利益。企业价值的损失也只是由于管理者对企业利益的曲解引起的。关于行为金融非理性人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假定管理者理性,而从投资者非理性,另一个是假定投资者理性理性,而管理者非理性。当前关于行为金融的研究都是基于投资者或者基于管理者分开研究的。但是二者之间可能会有相互作用,投资者的非理可能会影响管理者的个人特征。未来我们也可以考虑探讨二者非理共存时相互作用机制的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研究都是从投资、融资、并购等角度来进行的,很少具体探讨由此对公司价值造成的影响,或者武断的认为过度自信对投资、融资、并购的影响会造成企业价值的减损。但是最近已有研究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工作中会投入更多的努力,一定程度的过度自信对公司金融决策的影响,能够提升企业价值。那么,在正反作用都存在的情况下,最终过度自信会对企业价值造成何种影响呢?为此,未来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从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规范和防范。
参考文献:
[1]郝颖、刘星、林朝南:《我国上市公司管理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第5期。
[2]黄莲琴、傅元略:《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融资策略的选择》,《福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3]姜付秀、张敏、路正飞等:《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4]余明桂、夏新平、邹振松:《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激进负债行为》,《管理世界》2006年第8期。
[5]江伟:《管理者过度自信,融资偏好与公司投资》,《财贸研究》2010年第1期。
[6]傅强、方文俊:《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决策的实证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4期。
[7]曲春青:《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金融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8]屈耀辉、傅元略:《优序融资理论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验证——兼对股权融资偏好再检验》,《财经研究》2007年第33期。
[9]黄莲琴:《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融资行为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10]高晓红:《产权效率与市场效率: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投资研究》2000年第8期。
[11]陆正飞、叶康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解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12]邢光媚:《行为金融学视角下地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13]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融资关系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14]Modigliani,F.and M.H.Miller.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8.
[15]DebondtW,Thaler., Financial Decisional making in Market and Firms:A Behavioral Perspective. In Jarrow R A,Maksmi ovieV,ZiembaW T,(eds.)Finance Handbooks in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cience.Elsevier,New York,1995.
[16]Camerer,C.and D.Lovallo, Optimism and Excess Entry: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 [4]Moore D A,Kim T G.Myopic social prediction and the solo comparison effec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
[17]Fischhoff B,Slovic P,Lichtenstein S. Knowing with Certainty: the Appropriateness of Extreme Confide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ee, 1977.
[18]Lin,Y.,S.Hu and M.Chen, 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aiwan, Pacific-Basin FinanceJournal, 2005.
[19]Oliver,B.R., The Impact of Management Confidence on Capital Structure. Working Paper Series in Finance no.05-05,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2005.
[20]Hayward L.A.M. and Donald C.H., Explaining the premiums Paid for Large Acquisitions: Evidence of CEO Hubri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ly,1997.
[21]Barros and Silveira. Overconfidence,Managerial Optimism and 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eture.SSRN Working Paper. 2007.
[22]Malmendier,U.,and G.Tate., CEO Overconfidence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Journal of Finance,2005.
[23]Myers,Stewart C., The Capital Structure Puzzle.Journal of Finance,Papers and Proceedings,July, 1984.
[24]Heaton J.B. 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finance. Financial Management. Tampa, 2002.
[25]Lin Y., Hu S.and Chen M. Testing pecking order Predict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managerial optimism.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2008.
关键词 消费价值观 大五人格 大学生
1 问题提出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是全体人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6年我国正式实行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的人数一路攀升,①目前在校大专院校学生大致有7000万人。他们的消费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力,是社会消费行为的生力军,对未来消费文化的构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据调查,高达83%的大学生生活消费来源于父母,说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现在不具备独立的经济来源。②
由于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在不正确的消费观的误导下,容易在消费中出现以下问题:追求时尚名牌,消费结构不合理,过度“感情”投资,经济独立意识较差等。③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好,会扭曲校园人际关系,诱发犯罪,使家庭伦理道德建设产生不良后果,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增加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不利于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④因此对大学生消费价值观进行研究,并从人格方面进行相关分析是极其必要和有意义的。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随机选取西南大学本科学生400名。在删除不完整问卷后,共获有效样本396人,其中大一91人,大二96人,大三104人,大四105人;男生137人,女生259人;文科127人,理科188人,工科81人;生源地在大城市的37人,中小城市127人,乡镇79人,农村153人。
2.2 研究工具
消费价值观量表采用胡洁在2008年编制的大学生消费价值观量表。包含两个分量表:消费价值目标量表和消费价值手段量表。其中,消费价值目标量表共5个维度:象征性、体验性、情感性、经济性、功能性;消费价值手段量表共3个维度:超前性,谨慎性,保守性。问卷共31个项目,采用1~5级记分,从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本量表中,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60到0.80之间;重测信度系数介于0.68至0.92之间,且都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结构效度的考察结果是:总问卷与各因子的相关均在0.3以上,各因子之间相关在0.1~0.6之间,符合测量学要求,说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大五人格量表采用了John、Donahue 及 Kentle于1991年构建的“大五”人格量表中文版(BFI),该量表共有44个问题,分别测量五大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4 。
3 讨论
3.1 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一般特点
特点一,大学生消费价值观存在性别差异。通过在性别维度上的T检验显示,男女生在体验性、情感性和谨慎性维度上差异显著,且在这三个维度上,女生的得分均高于男生,说明女生在购物的原因上多追求新奇时尚的体验感,并希望通过购买的物品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情感和经历;但在购物手段上,女生还是属于谨慎性,讲究量入为出,从经济实际出发,既不过度消费,也不过度节俭苛求。
特点二,大学生消费价值观在年级上存在差异。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得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体验性和功能性维度上差异显著,且大一学生在此维度上的倾向均大于大二学生。
3.2 大五人格与大学生消费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本文选择对大学生的大五人格和消费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寻求学生人格对其消费价值观的影响,并通过对学生人格方面的锻炼为学生形成良好可持续的消费价值观提供可行的途径。
通过本研究的相关分析表明:(1)有外倾性人格倾向的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热情、乐群、自我肯定等人格因素使其在消费手段上更有超前意识,在消费目标上更倾向于新鲜个性的事物,对品质也有所要求,因此对价格是否低廉并不十分在意;所以,若过度消费,或许会出现奢侈消费的情况。(2)有宜人性人格倾向的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信任、坦诚等人格因素,使其在消费目标上更追求细节,对消费能否给自己带来好的心情,好的影响比较看重,并不看重是否能给自己带来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宜人性倾向明显的学生,不易出现过度消费的情况。(3)有责任心人格倾向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审慎、事业心等人格因素,使其在消费时,手段更倾向于保守,讲究收支平衡,甚至会有些节俭,有储蓄习惯。所以,具有责任心人格倾向的学生消费习惯更具有持续性。
逐步回归方程的结果表明,对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预测具有显著性的维度是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开放性和外倾性。这就说明,大学生在人格方面更倾向于冒险、热情、敏感,既追求新奇个性,也注重品质和享受,所以在消费时,消费目标和消费手段都易受人格中神经质,开放性,外倾性三因素的影响。
4 小结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了大学生的人格与消费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女学生在消费目标上具有追求个性新鲜的体验,在消费手段上谨慎、有计划性的特点,这些都与男学生有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在消费手段上更超前大胆,消费目标上更随意。大学生的人格和消费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越公正严谨的个体越追求保守、经济的消费,而开放、外向、神经质的个体更追求冒险、新奇、超前的消费。在大五人格模型中,开放性、外倾性、神经质对大学生消费价值观有更好的预测,能联合预测大学生消费价值观14.1%的变异量。
① 翟春艳,杨毅.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4):92-96.
② 朱存梅.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4):140-142.
论文关键词: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进展—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调查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现代流通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对于社会就业、国民福利及城市发展也有着重大贡献。[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服务业虽然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还不够快”,并且流通产业集中度低,流通费用高,流通方式陈旧,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普遍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流通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带来了全局性的不良后果,如制造业资本周转和经济节奏放缓,城乡居民消费受到非收入方面严重制约等。[2]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流通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外资在中国流通领域的加速扩张企业管理论文,已经使缺乏创新能力的本土流通服务业遭遇严重威胁,而且容易引发政府调控能力弱化、上游产业失控,导致国家经济安全等问题。[3]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流通服务业的发展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如何实现我国现代流通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七大高度重视自主创新,为我国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恰恰当前我国流通服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缺失,这和该领域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有密切关系,已经严重制约着流通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流通服务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打造并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砝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尝试着对国内学者在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梳理分析其理论脉络,以便更好的了解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指明方向。
“自主创新”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路风将“自主创新”界定为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坚持技术学习主导权,并且把发展技术能力作为竞争力或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源泉的行为倾向、战略原则和政策方针,但是他也指出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不自主”的创新。[4]事实上,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关于服务业创新的研究上。鉴于国内流通研究领域单纯以“自主创新”命名的研究成果非常罕见,我们在研究中将流通服务业及其所包含的四个子行业(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餐饮业)创新的研究成果均视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中国期刊网是我国最大的全文现刊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其收录的核心期刊对行业的研究现状很据代表性核心期刊目录。本文通过以下方式对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文献进行检索,具体包括:(1)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搜索篇名中含有“创新”,同时
摘要中含有“流通”、“零售”、“物流”、“批发”、“餐饮”“饭店”、“酒店”、“商业”、“商店”的文章,期刊年限选择2000-2009年,来源类别选择核心期刊。(2)剔除其中的书评、新闻、会议等非学术论文,并且剔除文章核心研究内容不是流通服务业创新的以及部分非代表性的期刊(如《特区经济》等)上的论文。按以上标准,共得到论文样本330篇。(3)分别按照三个标准对论文样本进行分类,即按研究主题进行分类、按年份进行分类、按流通服务业中零售、物流、批发和餐饮四个子行业进行分类。根据以上三种分类,本文从三个视角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图1)。
图1 分析框架图
三、文献回顾与分析
(一) 研究主题分析
以研究主题为标准,我们可以把研究样本划分为9个研究主题,分布结果显示研究最多的是综合创新,即涉及非单一创新维度的研究,共105篇;其次是流通模式创新,共55篇;再次是组织创新(以业态创新最多)企业管理论文,共40篇。
1. 综合创新。该部分共105篇文章,涉及流通服务业战略创新、价值创新或体系创新等许多摘要用时间消灭空间。[7]
2. 组织创新。该部分共40篇文章,很多文章在充分分析我国流通组织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流通组织措施的对策。关于我国流通组织的现状,主要观点认为我国流通组织规范化、组织化程度较低;管理手段、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增长模式仍属于粗放型;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各自盲目发展;流通组织间的竞争仍停留在低水平的过度竞争,且竞争不充分和过度竞争并存。[8]孟铁和张殿波总结了流通产业组织优化的政策选择,即坚决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制定适度市场壁垒政策;流通产业有效竞争政策;制定跨区域集团化的催化政策,以培育一批现代大型流通企业。[9]关于组织创新研究最多的是业态创新,如李飞认为零售业态的构成要素就是零售营销中产品、服务、价格、店址、环境和沟通6个组合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6个要素中24个细节维度的组合变化就是零售业态创新的具体内容。[10]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涉及了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创新,如冯邦彦和段晋苑提出通过建立专业运销合作组织改革现行的生猪流通制度的建议。[11]
3. 流通模式创新。该部分共55篇文章,研究内容比较分散,包括生产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物流模式创新和渠道模式创新等,表明我国的流通模式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于奎和文启湘分析了批发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批发商业发展模式创新可以通过推进供应链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电子商务批发交易,向现代物流中心过渡以及发展规模经济等途径来实现。[12]
4. 营销创新。该部分共29篇文章,主要集中在零售和批发上面,大都从企业营销手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入手,探讨了如何创新改进营销方式。很多学者强调零售企业营销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正确选择。[13]范增认为营销创新是连锁超市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能持续、稳定的发展的必然选择,营销方法的创新应包括绿色营销,情感营销和导入CIS推广形象营销等方面。[14]
5. 技术创新。该部分共24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技术创新对流通服务业的重要性,如何进行技术创新等。如张宏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改进的A—U模型,流通产业的升级可以是跳跃式的,发展具有可跨越性的,而这都是由又是由技术创新的跳跃性所决定的。发展我国流通产业应从宏观层面加强技术创新的政策地位,强化对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产业的政策支持,积极引导第一、第二产业参与流通技术创新,提高流通企业对流通技术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物质基础建设等角度进行改进。[15]
6. 制度创新。这部分有25篇文章,主要从政府企业管理论文,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健全我国流通市场的制度创新。如文启湘和赵玻指出流通产业天然就是低进入壁垒产业,要防止流通产业过度进入,今后我国必须加快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核心期刊目录。[16]
7. 观念创新。该部分共18篇文章,如宋则提出要确保流通产业的先导地位, 充分认识流通和流通创新在市场经济当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17]黄国雄认为流通是基础产业,并从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出发,对商业的本质、商业城市建设、商业信誉、商业市场、商业利润、商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18]
8. 服务创新。这部分共18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流通业服务中的不足,并提出了适应新时期流通业服务创新的若干措施。如许彩国和柳思维指出零售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完善服务设施,更新服务内容,通过服务创新才能实现顾客满意,培养顾客忠诚。[19]
9. 其他。以上的分类方法并不能涵盖所有流通创新论文,凡是不能归入以上类别的学术论文归入该类,合计共16篇学术论文。
(二) 时间序列分析
为了更好了解最近十年国内学者们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我们对论文样本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对总的样本论文以及不同研究主题的论文分别按时间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更好的得出学者们研究重点的变化。
图2 流通创新论文时间分布图
从图2可以看出,近十年里,国内学者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曲折式上升,在2003、2007年达到两个峰值。2001年末中国入世之后,外资流通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速度加快,此时的本土流通业迫切的需要创新理论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流通创新的研究持续增多,所以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在2003年流通创新达到一个相对峰值是符合实际的,但是这种研究态势并未持续。直到2004年底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以后,本土流通业面临外资的威胁和压力骤然增加到一个更高的程度,这使得通过创新提升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应需要而增多,同样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所以在2006-2007年间才达到另一个更高的峰值。但是随后流通创新的成果又出现了下滑的迹象,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流通服务业受到冲击的背景下,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才又再度受到关注。总之,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着波动,这表明学者们在该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企业管理论文,并未形成持续稳定的增长局面,同时也表明一直致力于该领域的学者有限,更多只是在某一段时间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发展。
(三)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研究文献分析
以下我们对流通服务业4个子行业即零售、物流、批发、餐饮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1. 零售业创新。零售行业的研究论文有79篇,研究的焦点集中在零售业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研究中大多数都是研究城市零售创新的,论文样本中仅有5篇是专门研究农村零售创新的,主要研究了农村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营销创新等。如汪旭晖和徐健从农民消费行为偏好视角对农村零售业态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究,通过探索农民消费行为得出了新型业态创新模式“农村现代综合商场”,这种业态与城市大型综合超市有显著差异,融合了农村现行传统业态——杂货店、集贸市场等的优势,并且摒弃了这些传统业态在商品品类少、假冒伪劣商品多、环境脏乱差等方面的缺陷,在零售组合要素各个方面具有典型的农村化特征。[20]张蓓从绿色营销、体验营销、定制营销、整合营销和关系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出发,对农产品超市的营销方式创新提出了若干建议。[21]
2. 物流业创新。物流行业的论文有106篇,研究内容包括物流服务模式创新,供应链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张光明认为物流服务创新模式主要包括跟随竞争创新、顾客需求主导创新、物流技术创新、物流网络创新、增值物流服务创新等,各种创新模式具有不同的优劣势及风险,选择何种模式取决于企业环境条件及诸多因素的考虑。[22]魏际刚提出物流技术创新涉及经营管理和工具、装备、设施等领域,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是先进性,信息化,多样性与专业性,标准化与模块化,系统性与可扩展性,智能性与人性化,绿色化与节能化。[23]总体来讲,我国物流也起步较晚,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创新方面都还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差异,关于这几方面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多数的设计和建议还都停留在纸面上,这需要我们一方面加大物流现代化的研究,同时也要结合国情逐步健全我国的还很不完善的物流系统。
3. 批发业创新。研究批发业的论文有27篇,具体包括了批发商业态模式的创新及批发市场的创新。如李芬儒研究了中国农村批发商业的业态创新问题,指出由于农村批发业存在着批发网点组织化程度低,批发商业功能萎缩,批发成本过高,流通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农村批发商业业态创新方向应该是产、供、销一体化,批零一体化企业管理论文,产销地一体化,批发与物流配送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等核心期刊目录。[24]谭本艳和赵晓飞提出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创新策略,即组建批发商群,扩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通过创新模式,实现批发市场间的横向整合;通过打造龙头,实现批发市场间的纵向整合。[25]
4. 餐饮业创新。检索到研究餐饮业创新的文章只有23篇,与其他几个流通子行业相比,餐饮业创新相对较少,这些论文集中在研究餐饮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上。如杨铭铎对餐饮企业产品创新体系进行了设计,认为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系统可分为菜点创新、服务创新、环境创新三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26]于干千从中国餐饮企业“集体创新动力缺失”的现状及成因出发,分析了不同餐饮企业对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及合作创新三种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27]
四、结论
本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对我国2000-2009年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检索,研究发现可归纳为以下方面:(1)通过研究主题内容分析,发现学者们对现代流通服务业发展的研究已积累了不少成果,但总体来说比较分散,而且大多侧重于流通业创新的某一方面,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科学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流通组织创新,流通服务方式创新,流通技术创新以及流通制度创新等有限方面。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用系统的理论统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整个全局,并深入探究现代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系统的构成及运作规律,这将成为流通服务业创新研究的重点。(2)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可以看到学者们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一种上升势态,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问题。但论文数量并不是一种持续上升,而是折线上升,表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对某一方面问题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某些时间段,如何全面,系统并且有层次的对流通服务业创新进行研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通过对4个子行业的研究,发现学者们对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侧重点差异很大,零售和物流领域创新的研究比较多,而批发和餐饮则较少。究其原因在于零售作为商流的终端企业管理论文,是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环节,理所应当的受到更多的关注。物流在节约流通成本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也得到了人们的不断关注,其创新研究也涉及到各个方面。而作为零售商背后的批发业,则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从商业发展的趋势看,多种现代流通组织的出现如工厂实行产销一体化,零售连锁公司实行批零一体化等抢占了批发业的经营空间,使许多人质疑批发业存在的价值,批发业的创新也未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至于餐饮业创新的论文最少,主要是因为高等院校对餐饮相关专业的设置起步较晚,从事餐饮研究的学者非常稀少,以及餐饮企业长期漠视创新所致,但是随着餐饮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餐饮业自主创新问题将会越来越被关注。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目前零售业创新的研究集聚在城市零售领域,但是随着城市零售业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的零售商进军农村市场,而对于农村零售创新的研究将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夏春玉.流通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宋则,李蕊.外资在流通业超速扩张值得警觉[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3).
[4]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徐从才,李颋.论流通创新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1).
[6]赵振民.价值创新:零售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5,(12).
[7]晏宗新.物流体系创新——从行政区域组织到经济区域组织[J].经济管理,2001,(11).
[8]宋羽.浅析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创新[J].商业时代,2007,(8).
[9]孟铁,张殿波.论我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创新[J].经济纵横,2008,(9).
[10]李飞.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
[11]冯邦彦,段晋苑.我国农产品流通制度的组织创新研究——猪肉涨价背后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学术研究,2008,(8).
[12]于奎,文启湘.谈批发商业的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05,(32).
[13]叶敏,兰昌贤.我国零售企业营销创新策略思考[J].江苏商论,2007,(10).
[14]范增.连锁超市的营销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6,(1).
[15]张宏.技术创新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9,(9).
[16]文启湘,赵玻.论我国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4).
[17]宋则.新世纪新主题:流通现代化——促进流通创新提高流通效能政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9).
[18]黄国雄.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J].商业时代,2008,(28).
[19]许彩国,柳思维.我国零售企业的服务创新浅论[J].中国流通经济,2004,(4).
[20]汪旭晖,徐健.农村零售业态创新:一个基于东北地区农民消费行为的探索性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9,(5).
[21]张蓓.论我国农产品超市的营销创新[J].经济纵横,2007,(7).
[22]张光明.物流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经济管理,2006,(18).
[23]魏际刚.物流技术的创新、选择和演进[J].中国流通经济,2006,(3).
[24]李芬儒.农村批发商业业态的创新与开拓农村市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
[25]谭本艳,赵晓飞.创新批发市场经营模式提高农副产品流通效率[J].宏观经济管理,2009,(11).
[26]杨铭铎.餐饮产品创新系统构建[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7, (4).
论文关键词: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进展—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调查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现代流通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对于社会就业、国民福利及城市发展也有着重大贡献。[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服务业虽然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还不够快”,并且流通产业集中度低,流通费用高,流通方式陈旧,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普遍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流通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带来了全局性的不良后果,如制造业资本周转和经济节奏放缓,城乡居民消费受到非收入方面严重制约等。[2]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流通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外资在中国流通领域的加速扩张企业管理论文,已经使缺乏创新能力的本土流通服务业遭遇严重威胁,而且容易引发政府调控能力弱化、上游产业失控,导致国家经济安全等问题。[3]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流通服务业的发展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如何实现我国现代流通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七大高度重视自主创新,为我国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恰恰当前我国流通服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缺失,这和该领域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有密切关系,已经严重制约着流通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流通服务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打造并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砝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尝试着对国内学者在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梳理分析其理论脉络,以便更好的了解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指明方向。
“自主创新”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路风将“自主创新”界定为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坚持技术学习主导权,并且把发展技术能力作为竞争力或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源泉的行为倾向、战略原则和政策方针,但是他也指出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不自主”的创新。[4]事实上,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关于服务业创新的研究上。鉴于国内流通研究领域单纯以“自主创新”命名的研究成果非常罕见,我们在研究中将流通服务业及其所包含的四个子行业(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餐饮业)创新的研究成果均视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中国期刊网是我国最大的全文现刊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其收录的核心期刊对行业的研究现状很据代表性核心期刊目录。本文通过以下方式对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文献进行检索,具体包括:(1)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搜索篇名中含有“创新”,同时
摘要中含有“流通”、“零售”、“物流”、“批发”、“餐饮”“饭店”、“酒店”、“商业”、“商店”的文章,期刊年限选择2000-2009年,来源类别选择核心期刊。(2)剔除其中的书评、新闻、会议等非学术论文,并且剔除文章核心研究内容不是流通服务业创新的以及部分非代表性的期刊(如《特区经济》等)上的论文。按以上标准,共得到论文样本330篇。(3)分别按照三个标准对论文样本进行分类,即按研究主题进行分类、按年份进行分类、按流通服务业中零售、物流、批发和餐饮四个子行业进行分类。根据以上三种分类,本文从三个视角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图1)。
图1 分析框架图
三、文献回顾与分析
(一) 研究主题分析
以研究主题为标准,我们可以把研究样本划分为9个研究主题,分布结果显示研究最多的是综合创新,即涉及非单一创新维度的研究,共105篇;其次是流通模式创新,共55篇;再次是组织创新(以业态创新最多)企业管理论文,共40篇。
1. 综合创新。该部分共105篇文章,涉及流通服务业战略创新、价值创新或体系创新等许多摘要用时间消灭空间。[7]
2. 组织创新。该部分共40篇文章,很多文章在充分分析我国流通组织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流通组织措施的对策。关于我国流通组织的现状,主要观点认为我国流通组织规范化、组织化程度较低;管理手段、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增长模式仍属于粗放型;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各自盲目发展;流通组织间的竞争仍停留在低水平的过度竞争,且竞争不充分和过度竞争并存。[8]孟铁和张殿波总结了流通产业组织优化的政策选择,即坚决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制定适度市场壁垒政策;流通产业有效竞争政策;制定跨区域集团化的催化政策,以培育一批现代大型流通企业。[9]关于组织创新研究最多的是业态创新,如李飞认为零售业态的构成要素就是零售营销中产品、服务、价格、店址、环境和沟通6个组合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6个要素中24个细节维度的组合变化就是零售业态创新的具体内容。[10]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涉及了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创新,如冯邦彦和段晋苑提出通过建立专业运销合作组织改革现行的生猪流通制度的建议。[11]
3. 流通模式创新。该部分共55篇文章,研究内容比较分散,包括生产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物流模式创新和渠道模式创新等,表明我国的流通模式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于奎和文启湘分析了批发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批发商业发展模式创新可以通过推进供应链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电子商务批发交易,向现代物流中心过渡以及发展规模经济等途径来实现。[12]
4. 营销创新。该部分共29篇文章,主要集中在零售和批发上面,大都从企业营销手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入手,探讨了如何创新改进营销方式。很多学者强调零售企业营销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正确选择。[13]范增认为营销创新是连锁超市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能持续、稳定的发展的必然选择,营销方法的创新应包括绿色营销,情感营销和导入CIS推广形象营销等方面。[14]
5. 技术创新。该部分共24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技术创新对流通服务业的重要性,如何进行技术创新等。如张宏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改进的A—U模型,流通产业的升级可以是跳跃式的,发展具有可跨越性的,而这都是由又是由技术创新的跳跃性所决定的。发展我国流通产业应从宏观层面加强技术创新的政策地位,强化对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产业的政策支持,积极引导第一、第二产业参与流通技术创新,提高流通企业对流通技术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物质基础建设等角度进行改进。[15]
6. 制度创新。这部分有25篇文章,主要从政府企业管理论文,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健全我国流通市场的制度创新。如文启湘和赵玻指出流通产业天然就是低进入壁垒产业,要防止流通产业过度进入,今后我国必须加快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核心期刊目录。[16]
7. 观念创新。该部分共18篇文章,如宋则提出要确保流通产业的先导地位, 充分认识流通和流通创新在市场经济当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17]黄国雄认为流通是基础产业,并从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出发,对商业的本质、商业城市建设、商业信誉、商业市场、商业利润、商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18]
8. 服务创新。这部分共18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流通业服务中的不足,并提出了适应新时期流通业服务创新的若干措施。如许彩国和柳思维指出零售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完善服务设施,更新服务内容,通过服务创新才能实现顾客满意,培养顾客忠诚。[19]
9. 其他。以上的分类方法并不能涵盖所有流通创新论文,凡是不能归入以上类别的学术论文归入该类,合计共16篇学术论文。
(二) 时间序列分析
为了更好了解最近十年国内学者们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我们对论文样本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对总的样本论文以及不同研究主题的论文分别按时间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更好的得出学者们研究重点的变化。
图2 流通创新论文时间分布图
从图2可以看出,近十年里,国内学者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曲折式上升,在2003、2007年达到两个峰值。2001年末中国入世之后,外资流通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速度加快,此时的本土流通业迫切的需要创新理论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流通创新的研究持续增多,所以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在2003年流通创新达到一个相对峰值是符合实际的,但是这种研究态势并未持续。直到2004年底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以后,本土流通业面临外资的威胁和压力骤然增加到一个更高的程度,这使得通过创新提升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应需要而增多,同样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所以在2006-2007年间才达到另一个更高的峰值。但是随后流通创新的成果又出现了下滑的迹象,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流通服务业受到冲击的背景下,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才又再度受到关注。总之,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着波动,这表明学者们在该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企业管理论文,并未形成持续稳定的增长局面,同时也表明一直致力于该领域的学者有限,更多只是在某一段时间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发展。
(三)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研究文献分析
以下我们对流通服务业4个子行业即零售、物流、批发、餐饮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1. 零售业创新。零售行业的研究论文有79篇,研究的焦点集中在零售业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研究中大多数都是研究城市零售创新的,论文样本中仅有5篇是专门研究农村零售创新的,主要研究了农村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营销创新等。如汪旭晖和徐健从农民消费行为偏好视角对农村零售业态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究,通过探索农民消费行为得出了新型业态创新模式“农村现代综合商场”,这种业态与城市大型综合超市有显著差异,融合了农村现行传统业态——杂货店、集贸市场等的优势,并且摒弃了这些传统业态在商品品类少、假冒伪劣商品多、环境脏乱差等方面的缺陷,在零售组合要素各个方面具有典型的农村化特征。[20]张蓓从绿色营销、体验营销、定制营销、整合营销和关系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出发,对农产品超市的营销方式创新提出了若干建议。[21]
2. 物流业创新。物流行业的论文有106篇,研究内容包括物流服务模式创新,供应链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张光明认为物流服务创新模式主要包括跟随竞争创新、顾客需求主导创新、物流技术创新、物流网络创新、增值物流服务创新等,各种创新模式具有不同的优劣势及风险,选择何种模式取决于企业环境条件及诸多因素的考虑。[22]魏际刚提出物流技术创新涉及经营管理和工具、装备、设施等领域,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是先进性,信息化,多样性与专业性,标准化与模块化,系统性与可扩展性,智能性与人性化,绿色化与节能化。[23]总体来讲,我国物流也起步较晚,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创新方面都还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差异,关于这几方面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多数的设计和建议还都停留在纸面上,这需要我们一方面加大物流现代化的研究,同时也要结合国情逐步健全我国的还很不完善的物流系统。
3. 批发业创新。研究批发业的论文有27篇,具体包括了批发商业态模式的创新及批发市场的创新。如李芬儒研究了中国农村批发商业的业态创新问题,指出由于农村批发业存在着批发网点组织化程度低,批发商业功能萎缩,批发成本过高,流通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农村批发商业业态创新方向应该是产、供、销一体化,批零一体化企业管理论文,产销地一体化,批发与物流配送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等核心期刊目录。[24]谭本艳和赵晓飞提出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创新策略,即组建批发商群,扩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通过创新模式,实现批发市场间的横向整合;通过打造龙头,实现批发市场间的纵向整合。[25]
4. 餐饮业创新。检索到研究餐饮业创新的文章只有23篇,与其他几个流通子行业相比,餐饮业创新相对较少,这些论文集中在研究餐饮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上。如杨铭铎对餐饮企业产品创新体系进行了设计,认为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系统可分为菜点创新、服务创新、环境创新三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26]于干千从中国餐饮企业“集体创新动力缺失”的现状及成因出发,分析了不同餐饮企业对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及合作创新三种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27]
四、结论
本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对我国2000-2009年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检索,研究发现可归纳为以下方面:(1)通过研究主题内容分析,发现学者们对现代流通服务业发展的研究已积累了不少成果,但总体来说比较分散,而且大多侧重于流通业创新的某一方面,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科学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流通组织创新,流通服务方式创新,流通技术创新以及流通制度创新等有限方面。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用系统的理论统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整个全局,并深入探究现代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系统的构成及运作规律,这将成为流通服务业创新研究的重点。(2)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可以看到学者们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一种上升势态,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问题。但论文数量并不是一种持续上升,而是折线上升,表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对某一方面问题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某些时间段,如何全面,系统并且有层次的对流通服务业创新进行研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通过对4个子行业的研究,发现学者们对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侧重点差异很大,零售和物流领域创新的研究比较多,而批发和餐饮则较少。究其原因在于零售作为商流的终端企业管理论文,是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环节,理所应当的受到更多的关注。物流在节约流通成本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也得到了人们的不断关注,其创新研究也涉及到各个方面。而作为零售商背后的批发业,则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从商业发展的趋势看,多种现代流通组织的出现如工厂实行产销一体化,零售连锁公司实行批零一体化等抢占了批发业的经营空间,使许多人质疑批发业存在的价值,批发业的创新也未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至于餐饮业创新的论文最少,主要是因为高等院校对餐饮相关专业的设置起步较晚,从事餐饮研究的学者非常稀少,以及餐饮企业长期漠视创新所致,但是随着餐饮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餐饮业自主创新问题将会越来越被关注。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目前零售业创新的研究集聚在城市零售领域,但是随着城市零售业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的零售商进军农村市场,而对于农村零售创新的研究将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夏春玉.流通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宋则,李蕊.外资在流通业超速扩张值得警觉[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3).
[4]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徐从才,李颋.论流通创新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1).
[6]赵振民.价值创新:零售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5,(12).
[7]晏宗新.物流体系创新——从行政区域组织到经济区域组织[J].经济管理,2001,(11).
[8]宋羽.浅析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创新[J].商业时代,2007,(8).
[9]孟铁,张殿波.论我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创新[J].经济纵横,2008,(9).
[10]李飞.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
[11]冯邦彦,段晋苑.我国农产品流通制度的组织创新研究——猪肉涨价背后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学术研究,2008,(8).
[12]于奎,文启湘.谈批发商业的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05,(32).
[13]叶敏,兰昌贤.我国零售企业营销创新策略思考[J].江苏商论,2007,(10).
[14]范增.连锁超市的营销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6,(1).
[15]张宏.技术创新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9,(9).
[16]文启湘,赵玻.论我国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4).
[17]宋则.新世纪新主题:流通现代化——促进流通创新提高流通效能政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9).
[18]黄国雄.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J].商业时代,2008,(28).
[19]许彩国,柳思维.我国零售企业的服务创新浅论[J].中国流通经济,2004,(4).
[20]汪旭晖,徐健.农村零售业态创新:一个基于东北地区农民消费行为的探索性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9,(5).
[21]张蓓.论我国农产品超市的营销创新[J].经济纵横,2007,(7).
[22]张光明.物流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经济管理,2006,(18).
[23]魏际刚.物流技术的创新、选择和演进[J].中国流通经济,2006,(3).
[24]李芬儒.农村批发商业业态的创新与开拓农村市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
[25]谭本艳,赵晓飞.创新批发市场经营模式提高农副产品流通效率[J].宏观经济管理,2009,(11).
关键词:物价上涨 CPI 恩格尔系数
中图分类号:F01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25-03
价格与消费是两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经济因素,价格水平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根据价格曲线也可看出,价格越高,消费需求越低,价格越低,消费需求越高。2007年以来我国物价涨速明显加快,成为经济运行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肉禽蛋、鲜菜、汽油、柴油、石油、液化气等商品价格均保持在高价位上运行,人们日常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价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与宏观经济运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价格作为一个现象,折射出的是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实质性问题。此外,价格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同时扮演着“市场调节器”与“宏观经济运行指示器”的双重角色。因此,物价波动一直是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物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物价这一关系到民生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认真研究、科学合理地分析物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我国物价水平的历史与现状
(一)我国历史各物价水平变动阶段
第一阶段:1953―1965年(共13年)。这一阶段,我国物价水平经历了一次剧烈的升降,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率出现了一次高耸的峰和深陷的谷。1959~1961的3年中,零售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于1961年到达顶峰,涨幅为16.2%。1962年,零售物价下跌,1963年跌至-5.9%的波谷,峰谷落差达22.1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1966―1976年(共11年)。在这一段时期内,我国物价水平的变动幅度极小。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率曲线几乎是一条水平直线,其涨幅从未超过1%,跌幅也仅有一年略微超过1%,最高点(1975年,0.6%)与最低点(1969年,-1.1%)之间的落差只有1.7个百分点。这一时期零售物价的高度稳定,是特定的历史条件造成的,当时的中央政府直接通过行政手段冻结价格。这样,尽管经济在剧烈地波动,而价格水平却“纹丝不动”。
第三阶段:1977―1999年(共23年)。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物价水平长期僵持不变的局面被彻底打破,零售物价开始持续上升。1999年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为1978年的359.8%。在这一时期,价格涨幅的波动性也变得非常明显。从1977年到1999年,我国物价涨幅可观测到4次明显的循环波动。
第四阶段:2000―2007年(共8年)。中国经济在经历了1991―2001年的完整波谷―波谷经济周期后,从2002年起重新进入本次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2003年与2004年实际GDP增长速度接近潜在GDP增长速度,而2005年实际GDP增长速度超过潜在GDP增长速度,其间通货膨胀却相对温和。在2006年中国经济继承了2005年的强劲扩张趋势,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保持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格局,在增长型经济周期的位势上,2006年将构成本次经济周期的波峰年度。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采取中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取向,兼顾经济稳定的内部平衡目标与外部平衡目标,进一步促进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以及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全面拉动,在总体经济景气进入本次经济周期收缩阶段后延续其繁荣形态。2007年实际GDP增长速度略低于潜在GDP增长速度平稳回复至潜在GDP水平。
(二)我国现阶段物价变动的状况及原因
物价上涨影响居民的生活,从2007年以来我国物价涨速明显加快,成为经济运行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2007年1―11月份CPI同比上涨4.6%,涨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尤其是11月份CPI同比上涨6.9%,环比上涨0.7%,创1996年底以来的新高。另外,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和央行公布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等均呈现加速上升的势头,已超出各方预期。
从统计数据来看,2007年的CPI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以11月份为例,当月以粮食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8.2%,推动CPI上涨了6.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88.6%,其中粮食价格同比上涨6.6%,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同比上涨38.8%油脂价格同比上涨35%,鲜菜价格同比上涨28.6%,鲜果价格上涨12.9%,鲜蛋价格同比上涨10%,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6.8%。而工业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扣除食品和能源项目后,前11个月的核心价格指数仅同比上涨1%左右。
物价上涨是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原因之一: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这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进而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上升,并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原因之二:成本推动。近10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一直低位运行,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现在的价格,多数低于10年前的水平,只有个别品种略高于10年前水平。但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
原因之三:供求结构失衡。由于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跌到谷底,导致生猪存栏下降,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开始进入周期性上涨阶段。部分地区出现的疫情,也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张。
民以食为天,粮食、肉、禽、蛋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今年以来食品和副食品价格的上涨过猛,波及面过大,猪肉的涨价带动了其他生活资料(如牛羊肉、蛋、奶)价格上涨。这是事关人民群众(特别是在校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城市低保人群等弱势群体)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事关全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势必影响到千家万户居民的生活质量。涨价使多数中低收入城乡居民的生活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但冲击最大的是城乡中低收入家庭,尤其对一些县城的民工生活冲击较大,感到压力沉重。
二、物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物价波动主要由市场中的商品供求状况所决定的,即供给小于需求是物价上涨,供给大于需求是物价下跌,供给等于需求时物价稳定。物价波动可以调整市场中商品供求关系,即供给小于需求时抬高物价可以使供求平衡,供给大于需求时降低物价可以促使供求平衡物价波动。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衡量一般家庭(不含共同事业户)实际购买各项消费性商品及劳务价格变动情形。所得税、购置土地、住宅及人寿保险等支出不属查价范围。
大多数国家都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动情况,并用它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从2001年起,我国采用国际通用做法,逐月编制并公布以2000年价格水平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定基指数,作为反映我国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主要指标。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负责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及相关工作,并组织、指导和管理各区市的消费价格调查统计工作。
我国编制价格指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根据全国城乡近11万户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资料和有关规定确定,目前共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251个基本分类,约700个代表品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是在对全国550个样本市县近3万个采价点进行价格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际规范的流程和公式算出来的。
CPI=(Pt1Q01+Pt2Q02+…+PtmQ0m)/(P01Q01+ P02Q02+…+P0mQ0m)*100
式中:P――商品价格;Q――商品数量;m――商品的种类;t――现期;0――基期。
公式中,分母表示在需要进行比较的基期里居民对有关商品的支出总额;分子表示居民在现期以现行价格购买相同种类、同样数量的商品支出总额。
把上述公式用文字简化表达就是:
CPI=现期购买商品支出总额/基期购买商品支出总额×100(商品是同类商品,与取样样本有关)
19世纪中叶,德国著名统计学家厄恩斯特・恩格尔(Ernst Engel)在研究英、法、德和比利时等国工人阶级不同阶层的家庭调查资料时,得到一系列数据,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他发现了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或个人收入越低,其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大,反之,其比重越小;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会逐渐减少。对国家而言,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平均支出中购买食品支出的比重越大,这一规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Engel's Law)。后来,人们把食品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称为恩格尔系数,用公式表示如下: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全部生活消费支出)×100%
恩格尔定律的原理非常简单:一个家庭或个人维持生命所必须的食品数量是基本不变的。在这个前提下,恩格尔系数值越小,即食品支出占家庭或个人支出的比重越小,自然就意味着家庭或个人的生活水平越高,反之则说明生活水平越低。因此,可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成就。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更是将恩格尔系数作为评价国家贫富和地区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绝对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在我国,恩格尔系数同样受到高度重视,无论是政府机关的工作报告,还是新闻媒体关于本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报道,都可以见到恩格尔系数踪影,使用频率极高:中国宣布“总体达到小康”所依据的一个重要指标便是“恩格尔系数”;政府机关很多工作计划的依据也是本地的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定律是在假定价格不变的前提下而提出的,其受影响较大除收入以外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物价水平:当食品消费数量不变时,物价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名义收入不变时实际收入的降低,即意味着在相同收入下食品支出的增加。因此,物价水平上升,恩格尔系数就会上升,反之则下降。而影响恩格尔系数的主要因素有收入状况、物价水平、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状况、福利政策和消费习惯等。其表现为:
1.近年来我国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服装支出、医疗保健支出、交通通讯支出和住房支出的不断增加造成的:当居民购置住房等耐用消费品时,在个人可支配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用于食品的支出就会减小,因此恩格尔系数会下降;当老百姓对医疗、住房、交通等方面的支出增加时,在个人可支配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就会挤占对食品的消费,从而导致恩格尔系数的下降。
2.随着家庭设备用品消费的增多,恩格尔系数是上升的:当居民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刚开始增多时,生活消费会从温饱型消费转向营养型消费时,谷物在食物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会不断减少,肉乳品及精细食品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因此,在生活刚刚开始好转的某段时间内,恩格尔系数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上升;家庭设备用品相对于一般消费品来说,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产品价格较高。居民为了购买耐用消费品,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储蓄,在维持基本生活的食品支出不变时,其它各项消费性支出就会减少,因此积累期的恩格尔系数会上升。
3.当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时,恩格尔系数是上升的:食品消费数量不变时,消费物价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名义收入不变时实际收入的降低,即意味着在相同收入下食品支出的增加,从而导致恩格尔系数的上升。
4.物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居民消费的水平。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因此,居民对食品价格非常敏感,稍有异动就会引起居民的广泛关注。由于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收入对生活的保障作用逐步减弱,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更难以承受。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必然带来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增加,因为食品这类生活必需品消费弹性小,替代效应不明显,不管价格是否上涨,必须得消费。价格上涨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欲望,通常物价上涨时,人们为了缓解这一压力,不得不降低消费档次,减少消费数量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也就造成了消费量的下降,生活质量的降低。
综合以上分析,消费品价格特别是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给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带来一定困难,其生活质量有所下降。具体表现在:一是采取买价廉质次的商品,来确保量的满足。二是提取存款或借钱应对急需。三是改变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减少非必需品的消费。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支出成为压缩对象。四是主要消费品价格的快速上涨,还给低收入居民家庭增添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心理压力和价格预期。
三、建议
综上所述,提出以下建议:要加强价格监控和调控,大力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时,积极促进居民消费。政府应坚决制止搭车涨价和哄抬物价的现象,维护市场的稳定;对房地产业等价格过高的行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抑制商品房价的过高过快上涨;对低收入阶层在扩大就业、提高低保水平、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等方面出台操作性强的政策;培育新的消费热点,鼓励和引导合理消费,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从而带动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大幅提高,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当前的宏观调控重点,既要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缓解资源瓶颈,加强对通胀的预警和疏导,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培育市场和有效扩大消费,缓解消费品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
主要解决方案:
1.应适当调整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我国投资增长速度过快,经济局部过热与多年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且投资结构欠合理无不关系,因此,为降低投资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的恶化,缓解经济结构的失衡,适度调整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很有必要的。
2.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缓解对生产资料的过度需求。一是坚决遏制某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人民银行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加强“窗口”指导,商业银行要增强风险意识,强化信贷审核。三是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制定限制性价格政策,控制这些行业的盲目扩张。同时,加强对煤、电、油、运的协调,缓解瓶颈制约。
3.努力促进粮食增产,增加粮食供给,使粮食价格回升到一个合理水平。由于以粮食为基础的食品类价格占居民消费价格的权重大,食品是居民生活必需品,在低收入群体中所占支出比重较大,所以,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合理回升至关重要。一是要搞好粮食总量平衡工作,引导粮价稳步回升,逐步达到一个合理区间。二是要加强农资价格监管,稳定农资价格,稳定粮食生产的物质成本。三是要在粮食生产方面给予税收、信贷、价格等政策优惠,减轻种粮农民负担,保护和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4.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首先,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快速上涨构成物价水平上涨的一个方面,而且对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和消费能力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其次,房地产业的产业关联度较大,对房地产的过度投资构成了能源、原材料供给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再次,从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的具体波动情况来看,土地价格和商品房价格上涨较快,而土地租金价格上涨有限。这说明,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以及与此相关的价格波动具有泡沫成分,这可能隐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因此,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是控制物价上涨和金融风险的良策。
5.对货币供应量的超速增长进行适当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超速增长是导致近期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所以今后一段时间,要对货币信贷过快增长进行调控:一是要加大公开市场业务力度,对冲因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二是对金融机构进行“窗口指导”,提高金融机构资产质量,适度控制贷款规模;三是要解决长期机制问题,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解决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刚性问题,使货币政策调控更加有效。但要注意,这种调控只能是微调,力度不宜过大。这是因为,一方面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固然可以在压缩投资需求方面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无助于结构性矛盾和供给瓶颈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需求增长必须通过增量货币才能实现,如果实际信贷规模出现大幅下降,在短期内对快速增长的经济会产生很大的扰动。一旦投入产出的链条被人为割断,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问题,甚至重新回到通货紧缩的泥潭里。
6.加强价格监测分析工作,建立价格异常波动应急机制。价格监测是价格决策和宏观调控的基础,要突出监测重点,完善有关制度,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和价格走势,善于发现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建立应对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急处理机制,及时提出控制价格上涨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王尔中.物价上涨对福建城镇居民生活的影响.2005
2.江学军,唐焕文.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会议论文,1997
3.刘宏宇.从宏观市场价格到市场“负熵”.会议论文,1996
4.蒋卫东.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学位论文,2007
5.王振龙,赵昌昌.统计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6.黄小雄.关于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指数反常规问题研究.学位论文,2006
7.南兰.我国物价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学位论文,2006
8.姚大鹏.对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现象的研究.学位论文,2005
9.盛阳.对当前中国物价波动分析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2005
10.刘飞.我国价格指数和经济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学位论文,2005
11.艾慧.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学位论文,2004
12.刘士宁.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学位论文,2003
13.孙武斌.1992~1996中国价格总水平上涨治理政策研究.学位论文,2000
14.中国进入物价较高时代.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
15.余丰慧.物价上涨中百姓生活不下降.期刊2007
16.农副产品涨价农民受益多少.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7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包装设计教育改革进行探讨。
【论文关键词】包装设计 创造能力 道德培养 实践能力
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迅速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包装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往来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不仅推动着相关工业的发展,而且丰富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包装设计教育对包装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人们享受工业文明为包装行业所带来的各项技术成果时.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存在着专业和专业覆盖面太窄、知识老化、教法陈旧.偏重技能性教学、不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人文精神、缺乏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教育师资力量存着因地域因素而分配不均等状况概括起来说是,重技术、轻创造、缺人文、师资力量分配不均;,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包装设计教学的质量。为了适应21世纪包装设计人才的需求,应面对我国的包装设计教育进行改革。
1、优化整合课程结构,开设跨学科课程
现有包装设计课程缺乏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人文性和创造性。了解和掌握新知识(品牌学、市场营销知识)、新信息(产品的定位、品牌战略、企业整体经营决策).遵循一定的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准确的调查与研究过程,进而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目标)等已成为包装设计的最终取向。重视和不断学习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注重调查和信息的搜集,同时以科学的工作态度遵循一定的有效的操作程序.是包装设计的重要基础、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包装设计教学应该重视和加强的。包装设计教育应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如设计心理学.社会学,文案写作、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材料学、设计管理及可持续设计方法等课程,并在课程中贯彻多学科、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做法,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推进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2、提高创造力,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当今信息时代.设计教育更呈现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一些设计师所熟悉的传统技艺已被当代的科技手段所替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特别多用电脑可以快速完成作业,时间大大缩短。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根据市场环境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复合能力.这是提高学生创造性的关键环节。当前,大量包装设计作品如出一辙,这跟我们在设计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原创设计有关。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思维活动,教师教学方向和学生的努力方向都要向从培养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及独创性方面去探索应改革传统教学内容和手段.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性的课题.比如:可持续包装设计:等新理念包装的探索、包装形式的突破与创新、包装材料的革新与重组、传统文化的借鉴与创新等等.提供一切可能条件让学生去做大胆的探索与实验,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模仿性设计为创造性设计。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设计项目和设计比赛活动,或者将一些前瞻性的课题和社会的具体项目结合起来做,可以逐渐培养起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3、加强人文修养,注重对学生伦理职业道德的培养
中国思想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较深厚的人文精神的传统,追求和体验人与自然契合无问的一种人生境界和精神状态。历史发展至今,人文思想发展不断完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加速走向现代化,因为设计与经济生活的密切联系.很多人都走入了工业文明的误区,包装设计以极大刺激消费为最终目的,一些追逐高利润.高附加值的现象不断出现。过度包装.用有毒有害材料包装.给社会、人类造成危害.只顾眼前小利,丧失了社会责任心和公共伦理道德.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危机。
虽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与我国的包装法规不完善,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和法律措旋有关,但也应该看到,设计师是创造合理适度的包装方案的源头,也是提供浮华过度包装的源头。这与高校设计教育不注重学生伦理职业道德培养有一定关系。每一个有良知的设计师的职责.就在于不断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为人们不断提供更合理新颖的生活方式.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保持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尊严。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应从教育人手.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将中国传统文化包装法制法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知识系统地纳入必修课程还可通过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一切为人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包装设计师在社会上的精英作用。
4、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企业是学生的最好的实习基地.从这里学生可以在生产~线得到更直接的实践知识和经验掌握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流程,设计程序,印刷工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认识时效及工作效率及是企业的生命.培养性情及工作兴趣,磨练吃苦耐劳的精神。
>> 2004年新闻侵权研究综述 2004年以来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综述 2004―2014年10年间蒙古栎胸径生长规律研究 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综述 2004年 2004年 2004年~2011年我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研究综述 2004年―2013年我国图书馆信息政策研究综述 景德镇市2004~2014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2004年以来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研究综述 灰色系统研究进展( 2004―2014) 2004年中国反腐热点综述 2004年世界军事形势综述 2004年台山市发展情况综述 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综述 知识型员工隐性激励研究综述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管理研究综述 2014年古希腊史研究综述 2004年进入视野 2004年考试月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梁宏. 2012年中国劳动力状况调查报告[M]//李培林,等,主编. 2014年中国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75-196.
[21]吴克明,赖德胜.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4(3):38-41.
[22]温海燕,陈平水. 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问题初探[J]. 生产力研究,2006(5):127-129.
[23]吴克明.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J]. 江苏高教,2004(2):40-42.
[24]Lanvin, B. & Evans, P. The 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 2013[R/OL].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Skills For Employment. (s.d.)[2014-03-16]. .
[32]刘维奇. 收入分配对我国教育消费的影响[C]//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5:150-156.
[33]杨卫军. 当前“知识失业”是过度教育还是教育深化?[J]. 教育与经济,2003(9):63.
[34]陈晓燕. 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 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55-58.
[35]杨竹节. 论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J]. 江苏高教,2003(3):52-53.
[36]吴回生. 知识失业现象、原因和对策[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8):19-22.
[37]杨青. 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91-92.
[38]郑文力. “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19-121.
[39]许林,许丽. 国外“过度教育”问题研究对我国解决“教育深化”问题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09(8):153-155.
[40]谭崇台. 发展经济学[M].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176-179.
[41]袁祖望. 走出高校扩招的认识误区[J]. 现代大学教育,2001(3):35-38.
[42]寇学臣,等. “知识失业”:从“教育过度”到结构调整[J]. 辽宁教育研究,2007(1):20-22.
[43]刘长亮. 从筛选假设理论浅析我国“知识失业”现象[J]. 学理论,2011(3):94-95.
[44]史越清,王效仿. 知识失业问题的总量性原因实证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94-98.
[45]牛风蕊. “教育过度”――知识失业的悖论[J]. 现代教育科学,2006(6):27-30.
[46]赖德胜,孟大虎. “知识失业”加剧凸显政府职责[J]. 人民论坛,2007(8):44-46.
[47]赖德胜,田永坡. 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J]. 经济研究,2005(11):111-119.
[48]贾晔楠,李仙娥. 对我国当前“知识失业”问题原因的经济学分析[J]. 教育探索,2006(7):34-36.
[49]盛,周玉龙.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知识失业――基于一个修正模型的分析[J]. 中国市场,2011(4):13-15.
[50]刘兰,肖利平. “知识失业”与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0-53.
[51]耿永志. 基于内外市场分割的大学生“知识失业”问题探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07(2):68-69.
[52]卢菲菲,黄建如. 我国大学生“知识失业”问题探析――基于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视角[J]. 湖北招生考试,2011(4):27-30.
[53]黄英良. 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分割与知识失业[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54]李薇辉. 对“知识失业”问题的理论探讨[J]. 上海经济研究,2005(3):75-82.
[55]冯浩. 知识失业凸显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J]. 青年教师学报,2007(11):99-102.
[56]冯浩. 知识失业与大学生创业教育[J]. 才智,2008(9):20-21.
[57]冯浩,李华香. 从知识失业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J]. 中国成人教育,2006(6):28-29.
[58]边文霞. 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面临困境动因研究成果综述[J]. 现代财经,2010(4):92-97.
[59]翟娟娟.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知识失业问题分析――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为例[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6-42.
[60]袁祖望. 大学生失业问题的辩证分析[J]. 江苏高教,2007(4):90-92.
[61]王永莲,吴忠平. 内部人控制视角的“知识失业”[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24-26.
[62]林霓裳. 企业短视行为对知识失业的影响――基于北京市用人市场的调查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10(1):44-47.
[63]杨卫军. 对当前“知识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 教育科学,2004(2):1-3.
[64]陆万军. 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治理――基于职业搜寻的理论视角[D]. 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67-78.
[65]陈迎明.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研究十年回顾: 2003-2013――基于 CNKI核心期刊文献的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2013(4):35-44.
[66]岳昌君. 中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综述[C]//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2004:23-32.
[67]王静珊. 当前青年“知识失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1-4.
[68]周鑫. 试论知识失业引发的社会心理效应及其对策[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202-204.
[69]郑元凯. 浅析我国知识型失业的成因与治理对策[J]. 华东经济管理,2007(4):74-76.
[70]杨冬民. 对人才资源中“知识失业”现象的探析[J]. 经济问题,2004(4):22-24.
[71]王志凌,石实. 知识失业者的就业激励-保障体系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2):196-198.
[72]王淑桢. 金融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对策之文献综述[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88-90.
[73]黄芳. 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兼谈知识失业问题[J].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53-56.
[74]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发展调查[J]. 教育研究,2010(9):107-36.
[75]陈依娜. 我国知识失业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3.
[76]田永坡. 高等教育扩展与“知识失业”:国外的研究和经验[J]. 高等教育研究,2006(7):103-108.
[77]林志强,祁琳. 知识失业时代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研究[J]. 河南社会科学,2010(9):215-217.
[78]常怿. 论媒介素养与大学生就业解困[J]. 云梦学刊,2007(12):84-85.
[79]梁清. 直面教育的“类发展困境”――对教育研究的社会学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5):5-8.
[80]张成武. 知识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策略[J]. 现代教育科学,2007(6):67-69.
[81]李豫黔. 从知识失业现象分析我国高校文科建设――兼论文科招生规模与教育教学质量的统一[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5):19-24.
[82]李豫黔. 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视野下的文科知识失业分析[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5):34-40.
[83]武向荣. 教育扩展中的过度教育现象及其收入效应――基于中国现状的经验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2-136.
[84]张京京,张原瑞. 高等教育最优规模探讨[C]//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1-9.
[85]尹希果,王燕飞,谭志雄. 中国高等教育深化问题及对策[J]. 教学研究, 2006(3):95-98.
[86]刘得扬,袁霁. 我国知识失业现象的“托达罗模式”解读[J]. 煤炭高等教育,2008(11):24-27.
[87]赵世奎,张彦通. 过度教育的预警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4):81-84.
[88]张源源,刘善槐. 大学生就业不公平问题探析[J]. 教育研究,2011(9):51-55.
[89]郑勤华. 印度的高等教育扩展与知识失业[J]. 教育与经济,2005(1):55-58.
[90]骆四铭,王小敏. 印度“学位与职位相分离”政策及其启示[J]. 复旦教育论坛,2012(1):88-92.
[91]吴军. 化解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之困的思考[N]. 贵州日报,2010-06-08(011).
[92]谢作诗,杨克瑞.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 教育研究,2007(4):45-48.
[93]付八军.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的相关性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5(3):12-16.
[94]毛亚庆. 高等教育发展的知识解读[J]. 教育研究,2006(7):24-29.
[95]张少雄. 学习的永恒维度与永恒评价指标[J]. 大学教育科学,2013(6):88-91.
关键词:产能过剩;结构性过剩;经济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拉动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然而,伴随着经济腾飞与社会进步,产能过剩问题也逐渐凸显。20世纪末,轻工业领域,如纺织业、家电行业最先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众多电视机生产企业由于生产过剩而引发的价格大战至今令人记忆犹新。进入21世纪以后,房地产、汽车、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纷纷受到产能过剩问题的波及,甚至在一些新兴领域该问题也渐露端倪。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产能过剩问题予以了高度重视,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能过剩问题成为党和政府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甚至提出,将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视为全年工作的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也会明确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转型和升级两大任务。由此可见,关于如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然而,这诸多问题始终绕不开一个话题――产能过剩。
一、 产能过剩的概念
在经济学领域,将产能过剩解释为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产能泛指生产能力,是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是反映企业生产可能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公布的产能过剩报告中给出的判断依据,现阶段或者最近一段时期内,有关行业的产能(包括潜在产能)超过了市场需求,超过的部分则属于过剩产能。
对“过剩”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起步较早,但由于社会性质的差异以及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他们的研究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过剩”问题逐渐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事实上,对于“过剩”的认知,学者们的观点有所不同。有些学者认为供大于求即为过剩,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供大于求存在两种状态:其一是供给略大于需求,其二是总供给不正常地超过总需求的状态。该观点认为只有上述第二种状态才可称之为过剩。
蒋和胜、邱小平、王德忠(1999),将我国的"过剩"问题描述为“生产过剩”,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全面过剩的一种较低水平的生产相对过剩。张保全(2006)将产能过剩解释为,由于社会总需求低于实际生产能力而引发的产品积压、竞争激烈以及价格下降等问题。王岳平(2006)认为,市场经济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之中,一定限度范围内的供给大于需求能够维持市场的良性竞争,而一旦这个限度被打破,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参与竞争,供过于求的负面作用凸显,此时超出限度的那部分产能才可能成为过剩的生产能力。何彬(2008)认为“产能过剩”,是指等产量线出现后弯的转折点连接而成的脊线以外非经济区域所反应的要素之间不再发生替代,而是表现为同时增减的要素配置状态。李平、李晓华、吕铁(2009)从需求的视角对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产能过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能力超过该时期内的实际有效需求。
笔者认为,生产能力适度的大于社会需求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正常现象,而所谓的产能过剩,是指现阶段或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相关行业的生产能力大于实际的有效需求,并且这种供过于求的水平已远超过维持市场良性运转的限度。而产能过剩会大大降低我国经济的运行效率,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不仅会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 产能过剩的成因
吕政和曹建海(2000)认为产能过剩是由低进入壁垒和高退出壁垒的结构性因素而导致的。梁金修(2006)认为,我国目前面临的是短期内的结构性过剩问题。导致该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不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以及不健全的投资体制,而部分行业投资过度、有效产品供给不足、即期消费乏力则是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国经文(2006)认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变动以及政府的过度干预是我国出现产能过剩问题的主要原因。王建(2006)认为,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与我国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密切相关。张红松(2008)试图通过不完全和非对称信息的相关理论对产能过剩的发生情景进行描述。王立国(2010)从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因素的视角对产能过剩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分析。此外,周其仁(2005)、王相林(2006)、国经文(2006)、付保宗(2011)等学者均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笔者通过对上述学者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认为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由某一因素简单引起的,而是涉及多方面,由众多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1. 宏观因素。从宏观视角分析,产能过剩的出现与我国制度政策设计缺陷、市场机制发育不良、出口乏力与内需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密不可分。
(1)制度政策设计缺陷。政府作为有形的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然而,政府对经济、市场甚至是企业的过度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例如,政府干预投资或出台刺激政策,增加了相关行业企业的投资预期,致使企业蜂拥而至,而增加的产能却远远超过社会的实际需求承载能力,从而造成部分行业内的产能过剩。再如,以往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考核制度,导致各级政府盲目投资,扩大生产,甚至出现地区间的恶性竞争,地方保护主义滋生,阻碍了商品在市场中的自由流通,使得产能过剩愈演愈烈。另外,我国不合理的税制结构也是导致产能过剩的重要因素。增值税、营业税作为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各地为了增加效益也热衷于扩大投资。
(2)市场机制发育不良。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尚不成熟,特别是涉及资本、原材料以及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不良、定价机制不合理致使企业过度投资、重复投资,最终导致产能过剩。其次,较低的市场准入条件使得企业能够相对轻易地进行投资生产,而与之相对的却是过高的市场退出成本,退出保障机制的缺失也是抑制产能过剩屡屡受挫的重要原因。此外,产能过剩与地区间、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也不无关联。信息的失衡易导致众多企业在某一区域或行业内的重复投资、集中投资,最终导致地区性或行业性的产能过剩。
(3)出口乏力与内需不足。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延续着投资主导的发展模式。但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受国内居民收入偏低及收入差距等问题的影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而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大大增加。然而,外部市场受到国际政治及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波动,一旦外部需求降低,国内则会陷入产能过剩的窘境。
2. 微观因素。
(1)企业发展水平滞后。从微观视角分析,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之一,是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我国企业的数量虽然庞大,但很多企业仍沿袭着粗放发展的模式。这些企业自主研发水平较低,生产及管理模式相对落后,而这些处于同一生产力水平的企业为了生存,一味地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妄图以量取胜却忽视了最为关键的产品质量。而质量低劣的低端产品,并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造成了大量积压,产能过剩也由此而来。
(2)个体缺乏理性消费观。伴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由单纯地追求物质消费到重视精神消费。这原本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在面对环境的巨变和众多的财富,一些人却奉行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扭曲的消费观念,炫耀消费、提前消费、面子消费行为屡见不鲜。马克思指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在当今社会,消费对生产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消费群体盲目追随或者过分追求享乐所产生的消费需求会对企业的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由于利益的驱使,往往将小群体的需求当作普遍性的需求而盲目追加生产,结果可想而知。
三、 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对策
产能过剩既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也是当前产业结构调整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会导致资源浪费,过剩的产能未能转为有效生产白白地占用了大量的能源、原材料、人力、资金等珍贵的社会资源,加剧了我国资源短缺的窘况。产能过剩会导致物价下跌,企业投资预期下降,有些企业由于利润骤降、入不敷出甚至破产倒闭,这不仅造成失业率的上升,也增加了银行的金融风险。此外,产能过剩虽然使得物价降低,但由于失业增加,收入下降,居民的消费意愿也大大降低。
总之,产能过剩既是当前产业结构调整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也是困扰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我们应有客观理性的认知,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能过剩问题只能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相对减小,而并不能彻底根除。
我国学者何立胜(2013)认为,解决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需要处理好调结构与稳增长、产业转型与产业锁定、政府与市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这四方面的关系。中国企业联合会“去产能化”调研组(2013)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以及电解铝四个行业的相关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后认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应重视对行业内民间资本的疏导,弱化地方政府的投资强度,要提高行业内环保与产品质量的准入门槛并切实加强该方面的执法监督力度,要大力支持过剩行业内企业的并购重组,建立基金以支持企业的转型发展,要在发觉国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开拓国外市场以转移部分过剩产能,要摒除企业退出壁垒并建立退出支援机制。此外,事实上,产能过剩问题已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自2008年以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特别突出对钢铁、水泥以及房地产等高投资、高消耗行业的调控;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摒弃了仅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体系,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民主建设的重要性。上述措施对产能过剩现象起到了一定的减缓作用。
从发达国家化解产能过剩的经验看,美国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管理经济,通过扩张需求来消化过剩产能并凭借充分的竞争实现产业内的优胜劣汰,而政府并没有过多的政策性或指令性干预。德国政府虽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但仅负责为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提供环境保障,并重视法律手段在克服垄断、不公平竞争等问题上重要作用。日本偏重供给管理,而韩国则通过产业政策、规划、立法、基金、政府采购等手段,对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重点产业进行引导和扶持。
基于上述分析,参照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解决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要推进市场要素改革,不断完善能源、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定价机制。要建立科学的市场准入条件,可从规模、技术、能耗以及污染排放等方面入手逐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特别是对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更应该严格控制。要加快完善市场退出机制,降低政策限制、提供金融支持,鼓励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妥善解决企业在兼并、破产以及重组时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建立高效的预警机制并优化市场信息渠道,加强区域间、行业间以及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建立综合性立体化的现代化市场信息网络。
2. 实施内需拉动战略。要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存度,转变以往以低端产品为主的出口产品结构,特别是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产品出口要严格实行出口限制,并不断开辟新的外部市场以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要不断提升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的认知度,以先进的技术和较高的质量为“中国制造”产品开拓更为广泛的国际市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大政府在社会公共事业方面的投入,健全收入分配制度,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消费环境、培育理性消费观念,建立并健全以消费引导机制、消费生成机制及消费保障机制为核心的和谐消费体系。
3. 推进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弱化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突出其监管及服务职能。要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全面的、立体的综合性考核指标。要重视法律手段对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作用,营造公平、公正、有法可依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改变投资结构,扩宽投资渠道,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要调整税制结构,扩大消费税的比重,抑制地方政府盲目投资追求效益的冲动。
4. 推动企业改革转型。要完善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使企业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权明晰、责任分明,不断引进和实践科学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及高效性。要强化创新驱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企业的技术升级,努力提升企业自主研发的水平,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不断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
5. 培育个体理性消费意识。要重视个体消费群体理性消费意识的建立,培育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以“绿色”、“可持续”的需求引导企业的良性生产。要充分发挥政府、媒体和教育部门在理性消费意识培育中的教育引导作用,建立和宣扬和谐消费伦理。要优化消费结构,建设和谐额消费环境,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消费伦理观念。
四、 结语
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是我国经济实现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双重重任的拦路石,对于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 我们应该结合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理性分析其内涵,系统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时,我们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由于周期性、结构性以及体制性而引起的产能过剩问题,要分类施策,避免一刀切的情况出现。
参考文献:
1. 张保全.产能过剩与宏观调控.商业现代化, 2006,(6):24-25.
2. 王岳平.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的特征分析及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06,(6):15-18.
3. 杨万东.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讨论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0):76-80.
4. 何彬.基于窖藏行为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及其波动性特征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5. 李平,李晓华,吕铁.如何看待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金融博览,2009,(11):18-19.
6. 吕政,曹建梅.竞争总足有效率的吗――兼论过度竞争的理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0,(6):4-11.
7. 张红松.产业升级、不完全信息和产能过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 周其仁.产能过剩的原因.招商周刊,2005,(52):8.
9. 付保宗.关于产能过剩问题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11,(5):90-93.
10. 周劲,付保宗.化解“产能过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宏观经济管理,2013,(7):36-37.
11. 冯梅,孔垂颖.国内外产能过剩问题研究综述.经济纵横,2013,(10):117-120.
12. 刘锡田.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制度基础与创新.江西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04.
13. 吴凡.全球化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07.
14. 于宝东.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研究.武汉大学学位论文,2005.
15. 祁杭峰.基于主导产业选择的无锡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10.
16. 汤艳文.地方政府:改革与转型的行动者.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12YJC630214);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项目号:20140418069FG);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号:2012BS042)。
当数字出版时代的帷幕刚刚拉开之际,爱思唯尔此举反映出诸多值得国内出版界警醒的问题。
应反思的问题
1.要重视数字出版产业的核心技术
对于出版业而言,它提供给消费者的最终产品都是内容,内容是超越载体属性的本质特征。因此,谁掌握了内容资源,谁就掌握了出版业的命脉。内容产业是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其核心生产要素(技术)是数据库技术。从技术的角度,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商,除了要掌握巨大的内容资源,掌握整合内容资源的数据库技术同样重要。
因此,从2002年至2004年间,爱思唯尔在科技领域投入3亿多美元,将纸质刊物转化为电子资源,同时进行产品更新以及新功能的研发,并且在2008年初卖出旗下励德商业信息业务(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出价4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风险管理及数据收集公司Choice Point,集中发展增长更快的网络订阅和信息服务业务,加快了向数字出版商的转型。
2.要进一步整合国内学术期刊资源
(1)数字出版时代的学术出版,内容资源的占有要以学术资源的整合为前提,而国内的学术期刊多以协会、学会刊物为主,很少有出版社参与出版,造成了学术资源的分割,再加上国内出版体制的约束,各个机构的利益纠葛,不利于学术期刊的内容整合。
(2)学术期刊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凡是科研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其学术期刊的出版也很发达。由于国内科研水平有限,缺乏能与《柳叶刀》、《细胞》等媲美的权威期刊。而对于科研人员而言,一方面为了使自己的科研水平获得国际认可,另一方面也为了掌握国际上最新科研动态,势必造成了对国际学术期刊的依赖。这次涨价的主力军ScienceDirect,仅2006年就向中国高校师生提供了3000多万篇论文的下载量,占全国高校全部外文科技论文下载量的59%,学术界对这家公司的依赖可见一斑。
对策设想
1.降低对发表SCI论文的鼓励
不可否认,SCI的数量以及影响因子的高低,代表着一所高校的研究水平,但科研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SCI论文。高校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例如国际学术论坛、会议等,加强国际交流,在交流中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同。
2.扶植国内数字出版商,增加市场主体
如果国内出版商能够抓住机遇,建立属于中国的学术资源数据库,那么在学术资源的掌握上就不会如此被动。同时,加强学术资源的国际交流,多吸收、采用国外的优秀论文,一方面可以提高数据库的综合学术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够掌握更多的学术资源,提高国内数字出版商的核心竞争力。
内容产业既然是企业群,就意味着存在激烈的竞争。而且根据市场法则,避免价格垄断的最好方法就是增加市场主体。此次涨价风波中爱思唯尔之所以如此强势,除了凭借其自身的内容优势外,其在学术期刊数据库市场的垄断地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扶植国内的数字出版商,同时引入其他国际竞争者,避免某些出版集团一家独大。
3.建立国内“开放获取”的学术资源系统
“开放获取”,即学术资源可以公开免费获取。面对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所导致的学术交流的障碍,以及某些出版集团的牟利行为,“开放获取”渐渐成为一种学术趋势。
鉴于此,国内高校可以组建一个联盟性质的资源共享的“开放获取”系统。系统内的高校可以共享各自的科研论文,一方面可以加强国内各高校的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国内高校的凝聚力,最大程度上避免国际出版巨头对我国学术论文的“出口转内销”。同时,吸取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失败教训以及台湾高校的成功经验,赋予该系统更大的权力,以便其在与国际出版巨头的谈判中取得更大的主动权。
【关键词】集群;宁波;家电产业;过度竞争
1.引言
产业集群的出现涉及到某个区域的自然禀赋、历史制度文化的传承、专业分工、外来投资、区域竞争等多方面的原因。产业集群的出现有着自身的偶然性和必然性,通过对此类现象的研究有利于预测经济发展的下一步模式,进而把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在过去10多年中当代西方经济学界出现的一些新理论和学说中,产业聚集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学说之一,包括一些负有盛名的经济学家都对产业聚集的理论抱有浓厚的兴趣。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首先提到了集群一词。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则第一个比较系统研究产业集群现象[1],提出了其经典的三要素说。阿尔弗雷德·韦伯又从工业区位的理论对产业聚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产业集聚可以使得各工厂能量耗散最低,符合自然界物质团聚的本性(总表面能降低使得物质更加稳定存在),这种一般的自然属性和规律正是产业集聚的最大动力。产业聚集的理论随后有相当长的时间(20世纪40-80年代)游离于主流经济学之外,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迈克尔·波特1990年的《论国家的竞争优势》、保罗·克鲁格曼1991年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第99卷,第3期)两篇重要和具代表性文献的发表。
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产业聚集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特征,能产生一些积极影响,如增进规模经济,促进创新和技术扩散,构建地区分工等。能否提升和进一步利用产业聚集的效应,以规避集群内企业易形成的战略盲点、集群发展中的路径依赖、战略协同、过度竞争导致的“柠檬市场”、区域锁定等风险,推动集群内企业间紧密合作和对外交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危机和挑战,即该区域相关产业及政府部门作为一个整体,在同一产业价值链上能否整合、创造出更高效率和更多财富;探讨并推动产业聚集未来发展模式的出现,使得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可循环的发展,是该地区竞争力在未来几十年是否占优的决定性因素[6,7,8]。
2.宁波家电产业的现状及其过度竞争问题
2.1 宁波家电产业的现状与过度竞争
家电行业是中国市场众多行业中开放时间最早、发展最迅速、竞争最充分、市场要素最完备、走向国际化也最早的产业。2007年总资产规模达到5800亿元,成为中国制造驰名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行业[9,10]。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完成了集群化,在国内形成了山东青岛、广东顺德、江苏宁波三大家电产业群,构筑起了我国家电产业的主要制造基地,形成了明显的区域竞争优势。
2007年中国家电行业出口呈现除了两个最大的特点,加工贸易在出口中仍占有较大比重,但所占比重呈逐年缓慢下降的趋势(如表1所示),这说明企业出口的自主出口意识在逐渐增强;空调器和电冰箱两产品占家电产品出口净增加值的36%,这表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大家电产品仍是我国家电出口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同时更加说明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具备成熟管理是家电行业应该尽快具备的素养。
2008年前3季度,一方面,消费升级、奥运经济刺激、家电企业对渠道话语权的加强等有利因素,为家电行业业绩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危机深化,出口受阻;人民币持续升值,成本增加;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需求下降;楼市不景气,导致配套消费不理想,反倾销调查、贸易壁垒、国外知名品牌的强势竞争等不利因素,也是众多家电制造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11月12日,国家统计局的家电行业景气指数报告指出,我国家电业将在未来2至3年内遭受到巨大冲击。中国家电业也从超高速增长转向低速增长,短期内家电行业的景气度会继续下滑。值得指出的是,2008年第四季度家电业的利润在前三季逐季回落之下,仍将持续下滑,预计同比增速会降至百分之五,利润增速逐步趋于零。
宁波(慈溪)家电业尽管拥有高密集性的小家电和零配件生产的自然优势和产业资源,以及整个浙江家电在配件物流、原材料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日见凸显,但与中国家电产业类似同样也面临反倾销调查、贸易壁垒、国外知名品牌的强势竞争等不利因素,尤其在资金链紧张、利润趋零、过度竞争、资本单一、研发(系统)滞后和供应链短路、企业战略定位模糊、政府职能意识深化和多元化等问题上更加突出,使得本地企业抗各种冲击能力普遍不强。其中产业内企业间的过度竞争尤其突出[11]。
在上述条件的综合影响下,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大批中小企业生存维艰,随着民工的“返乡潮”出现,中小企业的“倒闭潮”再也掩饰不住。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继进入类似于香港当年产业升级的阵痛阶段。尽管这种倒闭不排除企业主个人在面临危机时转嫁风险故意的可能,但是反映出的却是企业、政府、消费者(姑妄称之)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不同阶段面临不同问题时如何面对、理顺以及发展的复杂问题。金融危机带来的最大思考还在于,仅仅靠企业的自我管理和创新很难抵御大规模的信用危机和资金断流困难,第三方尤其是政府组织的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监督管理以及建议必不可少。
以冰箱业为例,2005年开始进入销售旺期,宁波慈溪很多企业投产冰箱行业,“完全靠低价来做市场的冰箱制造行业”,“只顾着投身去赚钱,根本不会想到企业的发展前景”;2007年,这种盲目投资达到顶峰,有老板在饭桌上谈着谈着就拍板,要去进军冰箱产业,甚至于“连养兔子a的都去上了冰箱生产线”。在宁波慈溪市经济发展局曾经公开的数据中,慈溪冰箱2007年的产量突破500多万台,到2007年年底为止,慈溪从事冰箱生产的企业约50家,设备投资超过1亿元,此外还有10余家企业有涉入该领域的意向。这种盲目投资而导致了资金过于分散、企业规模过小、订单议价能力差、市场恶化的后果。2008年,能接到单的冰箱生产企业不超过10家。这种过度竞争说明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国内的一些学者在完成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市场结构—绩效的实证研究,研究的结论或者隐含结论大都对我国低集中度市场结构的绩效不太乐观,认为表现出了过度竞争的倾向,低集中度的市场结构被视为主要原因。这与国外经济学家的讨论是颇为一致的[11-16]。
2.2 宁波家电产业过度竞争的后果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在许多产业如汽车、钢铁、家电、建材、煤炭、纺织,商品零售业等领域出现了产业过度竟争的间题,而且呈愈演愈烈的趋势,背离了竞争的基本原则,扰乱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这已引起决策层和经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12]。
由于粗放经营造成市场准入门槛低,当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出现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力图挤进来,使得竞争愈演愈烈,各企业唯有降低产品价格来获得生存。产品的低价格虽然可以受市场一时欢迎,但对产品的换代和企业的发展却大大不利。
具体来说,宁波家电产业的过度竞争造成了以下结果:
(1)过度竞争加剧了资源的平行使用,同质化竞争产生大量的内耗,加大了强势名牌诞生的难度,限制了名牌数量与规模的发展。与广东顺德、山东青岛相比,宁波(慈溪)家电名牌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价值上,都处于明显的落后地位,仅有“三A"、“方太”2个驰名商标和方太吸油烟机、先锋电风扇、泌园饮水机、奇上迪饮水机、浪木饮水机5种中国名牌产品,名牌产品只是限于小家电,且名牌的价值较低,每个驰名商标仅仅有1种中国名牌产品[4]。
(2)过度竞争加大了企业走出去的难度。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全球对华反倾销案子中,浙江占到了一半以上;2007年前三季度,全球对华反倾销案共53件,浙江就占到了32件。与此相关的西班牙烧鞋案、温州打火机遭遇CR法则,以及欧美频频设立的贸易壁垒、高额严厉的反倾销税等,都或多或少可归咎于曾被我们认为是制胜法宝的低价竞争[17]。
(3)过度竞争降低了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企业小,议价能力差,就无法讲究必要的采购和获取订单的策略,导致成本提高和利润下降;企业小,获取外部资金、信息情报等资源的能力弱,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当金融危机来临时,银行更倾向于支持安全边际较高的大企业,中小企业贷款难以实现,轻的靠高利率借贷度日,重的资金链断裂关门大吉,难以维持生产、获得效益和发展。
(4)过度竞争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工业迁移,但导致了地方利益冲突,集群升级难度加大,影响国家发展的整体布局。
3.宁波家电产业过度竞争的对策
宁波家电市场过度竞争的形成,既有企业缺乏战略管理能力方面的原因,也有国家宏观调控不力、政府干预偏差的责任,更与经济学术研究与具体实际联系偏弱、指导不力有关。产业升级和地区经济结构的发展,需要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发力。解决过度竞争的出路就在于将宏观经济体制与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与企业战略与策略的创新协调统一起来,使学术研究、政府、企业三者之间充分互动互补、共同发展,走有宁波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3.1 适度加强政府干预,深化政府服务意识和职能,促进政府向智能专业型服务机构转化
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落后企业被淘汰是正常现象,但如果过度竞争导致中小企业出现持续大面积发展停滞,就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外出口企业目前还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小企业更是技术创新、增加就业的经济增长后劲所在。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减缓的形势下,国家的相关宏观调控应保持适当的节奏,并辅之以一定的“减震”措施,地方政府也应对中小企业给以资金、资源、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
宁波现在的发展形态已经开始由模仿走向创新。全球经济危机说明了西方经济制度的不尽合理性,而我国各地发展又不尽相同。宁波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特色和超前性,这些都决定了发展各个方面只能靠自己来摸索。
地方政府应该完善经济管理和监督体制,协调不同企业对家电行业的投资,防止大量盲目投资和抽逃型倒闭,逐步改善地方经济结构;总结有益的干预举措,建立有效干预体制,着眼地区经济未来发展,制定地方发展战略,协调企业、地方与国家利益。
地方政府应充分调研政府部门未来的发展形态,完善企业服务体制,针对企业投资、生产、营销、战略规划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完善服务职能,充当企业与高校或研究所之间的活跃的中间角色,探讨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企业、政府、学术研究相结合具备地方特色的新路子,促进政府向智能专业型服务机构转化,孵化和培育大规模或超大规模的跨国企业。
地方政府应依托本地高校或研究部门成立地方性的智囊组织,对本地区的发展进行开拓性的思考和规划,建立危机预测预警机制,对贸易出口的管理和治理进行卓有成效监督与促进,定期对企业主进行经营培训和世界先进企业(如诺基亚和三星)的师范,并成立可能的以政府信用做依托的动态公共基金,防止危机来临时具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倒闭,保证本地区的健康良续发展。
政府还应该相关政策,缩小本地区城市农村和贫富差距,提高居民富裕程度,培育差异化的本地市场,满足企业对产品属性差异化改进的愿望。
3.2 大力推动经济学术研究与实际相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研与产业化的结合程度
针对本地区的产业升级、科研与生产脱节等问题,应定期召开不同领域不同形式的研讨会,群策群力,解决问题,降低本地区发展的经济和智力成本。促进上述三者有力的互动互补,既是地区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肇始。
参考文献
[1]Marshall A:Principles of Economics,London:Macmillan,1920(1890).
[2]Krugman P:Geography and Trade.Cambridge,MA:MIT Prcs,1991.
[3]周春兵.中国三大家电产业群的演变、剖析与发展思考[J].
[4]孙莉莉,韩福荣.我国三大家电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现状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33-36.
[5]谯薇.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6(6):49-51.
[6]徐康宁.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的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
[7]朱智文.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7.
[8]刘芹,产业集群升级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2007(3):57-62.
[9]中国家电产业还缺什么[OL].http://.cn,2007-12-20.
[10]家电行业部.2008年家电行业行业分析[R].
[11]慈溪.家电小镇的冬天[J].北京:中国企业家,2008.
[12]史天林,温瑶.我国产业过度竞争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4):36-37.
[13]罗云辉.过度竞争:经济学分析与治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29-132.
[14]李志强.过度竞争的现实与理论[J].经济与管理,2008 (2):44-47.
[15]申力.中国制造业过度竞争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7.
关键词: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9月3日
一、引言
医疗服务过程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活动,医疗保险一经出现,传统医疗服务的参与者由原先简单的医患关系转变为医疗机构、被保险人和医疗保险机构的三方关系,医疗保险机构在被保险患者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充当了“买单”的角色,即被保险人接受的(或者说是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是由医患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医疗保险机构支付的。由于医疗保险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和保险机构风险管理机制的不完善,被保险人和医疗机构极易在接受(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联合起来对付保险机构,从而产生道德风险。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是医疗保险机构所面临的最重要风险之一,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道德风险的存在扭曲了正常的医患医疗行为,不仅会引起了医疗费用的增长和浪费,也会直接导致医疗保险的赔付率处于较高水平,严重影响了保险机构的稳健经营。
在我国,医疗保险起步较晚,医疗保险体制也存在诸多的缺陷,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就表现得更为严重。因此,如何有效地对我国医疗保险中存在的道德风险加以识别、管理和控制,提高对有限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医疗费用的过度膨胀和浪费,促进我国医疗保险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去探讨与研究的问题。
二、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产生途径
(一)患方。在参加医疗保险的情况下,人们将面临较低的医疗价格,当消费者只需支付其医疗费用的一小部分且他们的消费行为又难以观察时,过度消费医疗服务的需求就不可避免。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膨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被保险人的过度消费。由于医疗保险减免了个人所需支付的全部或部分医疗费用,所以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量就会比个人自负全部医疗费用时的消费量大。一般说来,疾病发生后可以有许多治疗方案,人们往往认为越昂贵的方案效果越好,因此有医疗保险的患者,通常选择更昂贵的治疗方案,从而影响了医疗保险机构的成本控制函数,当患者接受成本超过其期望收益的护理时,过度消费就产生了。
第二,被保险人的欺诈行为。在医疗保险领域,保险欺诈率一直居高不下。社会上,有许多人购买了医疗保险,他们为了骗取保险赔付,通常会使用冒名顶替,即未投保的冒用投保人姓名住院,或是隐瞒既往健康状况,对病史做虚假陈述等手段。被保险人利用这些虚假手段,骗取个人医疗保险赔付,从而给医疗保险机构造成巨大损失,极大地损害了保险机构的利益。并且此类欺诈行为常见于亲属之间,如兄弟、姐妹、父子、母女或朋友之间。在保险理赔过程中,保险机构很难得到医疗机构的配合,取证调查困难,难以参与到医疗过程中,不能通过直接管理医疗服务来杜绝被保险人的欺诈行为。
(二)医方
首先,医疗机构对医疗服务具有垄断性。医生在其提供医疗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掌握着主动权,对医疗技术又拥有足够多的信息,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不能讨价还价,难以控制医疗消费的种类与数量,加上疾病具有突发性和需求缺乏弹性的特点,患者的被动地位非常明显。
其次,医疗服务的过度供给创造了需求。在传统的按服务付费制度的情况下,医疗服务提供方因其提供服务越多,得到的收益就会越大,医生的收入与其提供服务量的多少是成正比的,这种经济利益上的好处往往鼓励医疗服务提供者提供过多的或昂贵的医疗服务,从而诱发了需求。
再次,以药养医的体制。这种体制使得医疗机构的收入与医疗费用的高低成正相关关系,因此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医疗机构有动力促使医疗费用的上升。
(三)医疗保险机构。尽管近年来我国保险机构在医疗保险方面已经开始了大胆的探索和积极创新,并进行了一些试点,但总体说来,仍然存在风险控制能力薄弱等问题,如在核保核赔方面,一些公司尚未建立专门的医疗险核保核赔制度,缺乏医疗保险的核保核赔资料认证体系,难以控制道德风险的发生。
现阶段,由于医、保、患三方权利义务的不对等,医患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可能联合起来对付保险机构,而保险机构与医院和患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控制关系,难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保险机构难以介入到医疗服务选择的过程中,无法针对医疗服务内容进行合理性认定,难以控制医疗费用的支出。
三、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控制
(一)患方道德风险的控制。被保险人道德风险的表现主要是产生额外的医疗服务,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事实证明,被保险人与保险机构之间合理分担医疗费用风险,可以降低投保人产生道德风险的程度。
第一,合理设计免赔条款。即被保险人对于发生的医疗费用,必须自己首先承担一笔小额费用,超过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才由医疗保险机构承担。合理的免赔额不仅可以减少赔付审核时的管理费用,还可以抑制一部分被保险人的服务需求,从而降低医疗保险的支付。
第二,实行共保条款。实行该条款可使被保险人和医疗保险机构都承担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这样被保险人就有减少额外医疗服务的动机。因为在共保条款下,被保险人要承担额外医疗服务的部分成本,提高了被保险人的自付水平。
第三,实施保单限额。由于一些疾病治疗费用非常高,而且很难估测该疾病最终的花费,为了降低道德风险,医疗保险保单通常采取规定上限来限定保险的总额。该办法是对被保险人的医疗花费规定费用或服务量设立封顶线,限额以内的由医疗保险机构支付,限额以外的部分由被保险人自己支付,按服务项目分项规定的一般称为限额,总的支付限制一般称为最高限额。这样做虽然可以降低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但不适合大病和重病患者。
(二)医方道德风险的控制。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方式从付费的时间上来看,可分为后付制和预付制两种。目前,医疗保险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费用结算主要是后付制,这种付费方式使得医疗机构的收入与提供的服务量直接相关,极易诱导医疗机构向被保险人提供过度的医疗服务,导致保险机构的利益受损。要防范或降低医疗机构的道德风险,必须改变医疗费用的补偿方式,实行医疗费用预付制下的费用偿付方式。这种偿付方式使得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数量与医疗机构的收入不直接挂钩,医疗机构和保险机构目标效用函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吻合,医疗机构才有动机控制医疗费用的盲目增长,有利于降低医疗机构的道德风险。虽然预付制可以降低医疗机构的道德风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对于医疗费用的补偿方式,应以总额预付制为基础,进行预付制与后付制的有机组合,根据医疗服务的多样性综合运用多种支付方式。同时,应建立质量评估监测体系,结合质量校正系数调整给付费用。
(三)保险机构风险管理水平的加强
第一,建立医疗保险业务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与一般的保险业务相比,医疗保险经营设计风险类型更复杂、种类更多,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要结合医疗保险业务的经营特点,分析不同环节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从而逐步积累医疗保险业务经验数据,完善商业医疗风险控制的指标体系。
第二,规范医疗保险的条款设计。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通过保险机构的核保程序不可能完全消除投保人(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保险机构也不能准确地了解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因此逆向选择的风险依然存在。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条款不是很严谨、完善,存在着许多漏洞,为逆选择风险提供了可乘之机。要确保医疗保险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对现行的医疗保险条款加以规范,并使之符合国际惯例。
第三,引进复合型人才,提高业务水平。医疗保险的市场定位、风险评估、保险类型的设计和保障范围的确定均是专业性很强的经营项目,建立一支有掌握保险、医学、法律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组成的专业队伍,才是提高医疗保险业务水平、控制道德风险的关键所在。
第四,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是防范产生道德风险的重要保障,它可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一点蛛丝马迹,就可以采取断然措施,纠正偏差,从而能够规范医方的行为,减少信息成本,降低不确定性,把阻碍医、保、患三者合作得以进行的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
主要参考文献:
[1]丁爱华,杨芳.借鉴管理式医疗,降低商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J].金融纵横,2010.1.
[2]刘晔.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问题的博弈分析及对策探讨[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8.
论文摘 要: 对于女性消费者而言,补偿性消费行为时而发生,分析女性补偿性消费行为之心理为企业在环境不断变化,新产品、新通路不断繁殖的今天制定营销战略和策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1 补偿理论概述
阿德勒对补偿是这样定义的:补偿(compensation)指个人所追求的目标、理想受到挫折,或由于本身的某种缺陷而不能达到既定目标时,改变活动 方向,以其他可能成功的活动来代替,从而弥补或减轻心理上的不适感,这就称为补偿。阿德勒认为,许多在身体上有残疾的人,常采用这种方式来弥补与正常人的 差距。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希望加以改进的。——没有人能够长期地忍受自卑之感,这种自卑 感一定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在阿德勒看来,一个人不管处在多么有利、多么优势的情况下,他总会渴求更完美、更理想的状态。现实和 理想的差距使自卑感成为人类心理上的一种普遍的负荷。然而,自卑感并不是心理上的变态现象,它是人类不断增进自己的内驱力。
2 补偿性消费相关概念
2.1 强制性消费
强制性消费(compulsive consumption)是指反复的,而且经常是过度购物行为,作为压力、焦虑、沮丧或无聊的解毒剂。在某些情况下这样的消费者与吸毒者没有什么两样,他 们对消费行为无乎没什么控制能力,并且在消费完后,个人会体验到强烈的遗憾或负罪感。它是一个“非正常”消费者的消费活动,是一种极端形式的补偿性消费的 病态形式(Woodruffe,1997)。O’Guinn和Faber提到的这一现象的其他方面也支持了这一假设。比如他们强对于很对人而言,强制性购 买与消费者对情感和他人帮助的的需求紧密相关。
2.2 上瘾性消费
Elliott(1994)将上瘾性消费行为 (addictive consumption)与强制性消费行为区别开来,他认为这种行为应该被称之为嗜好,因为它是一种正常行为想一种病态行为的延伸,而不仅仅是一种由于某 种不情愿的压力而违背本人意愿去做某事的强制性行为。上瘾性消费行为是采用各种各样的补偿性行为来弥补感知到的不足或情感需求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应付焦 虑状态和压力以及自尊和自我的缺乏,它是正常消费行为的“非正常”延伸(Elliott,1994),是补偿性消费的一种“非正常”表现形式 (Woodruffe,1997),这中论调更加证实了补偿性消费是一种“正常”的,普遍的消费行为。
3 女性补偿性消费行为心理
女性作为人类社会的半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来都是不容忽视的。女性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可以说,认识女性,确定女性的地位,维护女性的权益和尊严,给女性的生存发展一个无限广阔的自由空间,这不仅仅是对女性的认识问题,更是对整个人类的认识问题。马克思曾经高度评价过女性的历史作 用,认为“没有女性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和联合 国1995年《世界女性报告》也分别指出:“女性参与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女性的贡献以及女性的权利已成为社会和经济改革的中心”。历史经验证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对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女性社会地位一直是西方女权主义者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当今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已得到极大的提高,但远未达到她们想要的水平。
Adam Galinsky和Derek Rucker在其论文《Desire to Acquire:Powerlessness and Compensatory Consumption》中提出并验证了如下假设:
(1)人们想要极力避免缺乏权力。(2)地位是权力的来源之一。(3)消费者可以藉由拥有地位,来补偿缺乏权力的无力感。
Adam Galinsky和Derek Rucker的研究显示,对现状感到无力的消费者,倾向花更多钱买相同功能或被广告暗示与社会地位有连接的商品。在当今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已得到极大的 提高,但远未达到她们想要的水平。社会一方面女性要继续传统的角色,照顾好家庭和小孩,成为贤妻良母;另一方面希望她们同男人一样干事业。因此女性的社会 地位是极其不平等的,必然存在心理不平衡,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来弥补(江贵松,陈文容,2004)。在购物的过程,能体会到如上帝般的感觉,受到贵宾样的待 遇。如走进商场时受到营业员的热情的招呼、问候,这些都是女性消费者在家里和单位里很难体会的。特别是如果营业员是男性的时候,能充分让女性体会到与男性 平等或超过男性的感觉(Woodruffe,1997)。刘仪伟主持的电视节目《天天饮食》之所以能成为女性喜爱的节目,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从中能够学到很 多烹饪技巧,但更大一部分原因来自男性下厨弥补了女性再社会地位上企图超越男性得补偿性心理动机。《我的野蛮女友》能红遍大江南北,也归功于其在很大程度 上满足了女性要求在社会地位超过了男性的要求,弥补了其失衡的状态。所以购物能充分补偿女性在社地位的不平等(Woodruffe,1997)。
内容摘要:笔者认为以“以小博大”这一指导思想进行的营销策划应该成为营销策划时代的新里程碑,笔者将这一时代称为策划后时代。本文论证了策划时代划分的依据和后时代产生背景,以期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进入21世纪,中国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在金融危机、高科技及企业的过度营销等因素的影响下,在营销策划上的以小博大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普遍追求。
中国营销策划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走过了近30年,笔者依据策划思想的变化,将其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策划前时代、策划时代、策划后时代。
中国营销策划的时代划分
策划前时代是中国策划界刚刚开始萌芽状态,中国经济正由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具体时间为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该阶段是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期,虽然高校开设了市场营销课程,但由于中国企业缺乏足够的营销实践导致营销缺乏系统的研究。该阶段主要代表人物为何阳,主要特征为“点子热销”。
策划时代是中国策划界以提高销量为导向的系统的营销策划的研究,具体时间为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0年,该阶段中国市场经济正逐渐走向成熟,中国企业竞争白炽化,各种最新的营销理念在中国逐渐得到广泛的实践。以叶茂中、王海鹰为代表的策划人,凭着其对营销理念的运用能力,帮助企业获得了销量与品牌的全面提升。
到了21世纪,中国的营销策划由于过度地使用营销手段,企业销量上升的同时,营销成本也大幅度增加了,营销策划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将营销成本的降低与营销手段的联系起来达到以小博大的效果已经成为这一时期营销策划发展的重要趋势。
笔者通过对众多策划个案的共性规律提炼,收集许多以小博大的具体营销手段,试图通过理论研究体系构建一种新的营销策划理论,这有别于以前的营销策划思想,笔者将该理论命名为策划后时代。笔者将策划后时代内涵描述为:在防止过度营销的前提下,强化对市场的量化分析,运用非常规的营销手段以小博大,集中有限的营销费用解决营销关键点而获得超常营销效果的一种理性营销模式,该理性营销模式因企业与行业的不同而不同,它将快速提高企业的品牌与销量。
本论文将介绍策划后时代产生背景及研究方法,以小博大的营销受到企业欢迎,然而之前却没有任何一个营销理论体系正式提出来,笔者在现阶段提出来具有其现实的意义,这主要来源于产生的背景。
策划后时代的产生背景
新的营销策划理论的产生必然有其经济社会文化背景,进入21世纪,中国营销策划受到如下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着中国的营销环境
2008年全球的金融危机席卷中国,在企业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营销成本相对降低,在营销成本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策划一种以小博大的营销方法已经成为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行业的寡头垄断加大了企业进入行业的壁垒
众所周知中国的电器、日化、洗涤等行业已经形成寡头垄断;饮料、服装、化装品等行业也比较成熟,进入成熟行业参与竞争,搏弈中营销成本的加大成为了企业进入这些行业的壁垒。
(三)避免过度营销使企业进入营销运作的二难推理
中国企业在营销上面临着许多挑战:在渠道上,费用大。科学的管理能将产品推向消费者可以看到的每个角落,但广告费的支出必然少了,这样会造成品牌缺乏影响力,使消费者对终端的产品视而不见。这就是所谓的“做渠道不一定得天下,不做渠道是肯定得不了天下”。广告费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广告费多了而渠道费用少了,消费者在接到广告信息到产生购买行为本身就是复杂的心理过程,更何况还不一定能方便购买。所以“做了广告未必能行,不做广告肯定不行”。如果二者都投入大量的费用,事必加大营销成本,引起过度营销,严重威胁企业生存和发展。
(四)媒体信息到达率受到质疑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及媒体产业化的呼声不断上升,中国媒体的数量陡然增加,消费者每天供选择的媒体越来越多,在信息包围的时代,受众强烈地要求具有“不知情权”,单一媒体的信息到达率受到质疑。比如广东某企业在2006年在广东某一电视频道投放广告,结果在年底针对目标人群的品牌广告信息到达率的调查中发现,该广告的信息到达率仅有3.72%。因此,要引起消费者对某个品牌的注意力就需要有更多的媒体组合。如何使媒体成为与消费者个性化互动、体验的平台,并与公关活动、软广告结合,将某些媒体缺乏影响力的弱点降至最低点甚至消失,已经成为企业媒体营销必须考虑的问题。
(五)消费者理性的加强
消费者理性的加强除了受主观追求消费效用的最大化影响以外,在客观上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
1.中国的广告缺乏扎根在消费者心灵的创意表达。中国的广告创意人员缺乏对目标顾客的调查,导致大多数创意表达落入了除了画面唯美,就是表达情节的俗套。画面唯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但除了给消费者艺术欣赏以外,并不能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正如奥格威所说:“消费者并不会因为昨天晚上在歌剧院看了一个美好的歌剧而第二天产生购买行为”。创意人员不懂营销的结果导致消费者对品牌叫好不叫座。表达情节的俗套充斥着整个中国所有的品牌广告,比如洗发水的广告总是美女对着镜头甩头发,其俗气已经让消费者见到这类广告就调台,就更谈不上购买行为的产生。品牌广告的实质是让消费者从理性购买变为感性购买,但广告创意的上述现象不但没有达到这种实质而且让消费者理性进一步加强。
2.品牌信用发生危机。例如,前几年的雀巢咖啡的含碘超标及肯德基苏丹红事件,近年来的三鹿奶粉事件都使消费者对使用品牌产品的安全性产生了警惕。
3.产品知识的增长及品牌偏好的形成。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对消费者进行直接和间接产品知识的教育,比如保健品行业通过会议营销的方式教授消费者有关健康的知识,IT行业通过广告及产品展示的方式也在教授消费者有关电脑的知识。与此同时在同行业里,竞争品牌通过数据库营销、售后服务等多种方式构建了消费者对自己的品牌偏好。
上述的三种因素是构成消费者理性消费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潘小珍.新营销策划.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2.秦宗槐.营销策划困境及对策.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2(2)
3.AndrewGriffiths.低成本快营销.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
4.夏武.市场营销策划.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关键词:植入式广告;非诚勿扰;群体满意度
植入式广告,又称植入式营销、“隐性广告”或“嵌入式广告”。它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地融入电影、电视剧或其他电视节目内容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不自觉地接受到商品或品牌信息,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继而达到最终的营销目的。
从2005年的《天下无贼》到2009年的《非诚勿扰》,植入式广告的巨大收益,广泛性和持久性的影响等,都显示出一种全新广告传播模式的冲击力,同时也显示传统广告的发展开始显现出瓶颈,影视广告新的营销时代已经来临。
一、《非诚勿扰》系列电影广告植入分析
《非诚勿扰》系列电影将植入式广告再次推向了,片中大量的、品类繁多的商品广告,可谓是植入式广告的登峰造极之作。下面我们将对两部影片中植入广告概况进行探究。
1)手机产品:《非诚勿扰》影片中主要演员使用的都是Motorola手机,利用画面和手机铃声向观众提示品牌。特别是当女主角写完遗书后,随手拿起Moto―Aurarl向观众们展示了这部豪华手机的绚丽外表,在人物内心独白的同时,镜头给了这款手机15秒的特写。虽然这些植入方式缺乏创意和创新,但对于像摩托罗拉这样的大品牌而言,足以延续与观众的交流。
2)酒类产品:酒作为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产品,植入电影之中理所当然。
片中植入的酒类有2种―――“剑南春15年”和“温莎威士忌”。这两种酒在剧中的植入手法遭到了许多观众的诟病。例如,剧中“剑南春15年”摆放在男女主角之间,无论镜头怎么切换,精美的剑南春酒瓶都能从各个角度被拍摄。但由于对细节的把握不够,光线、瓶身颜色等问题,品牌曝光度不够。“温莎威士忌”的“加冰块不加绿茶”植入广告虽略显“粗鲁生硬”,但在该品牌的广告语已被传播的基础上,该则植入广告效果明显,这在后面会有研究。
3)汽车产品:影片中出现的所有车辆均为斯巴鲁赞助。影片中葛优与好友在北海道之旅结束道别时,车内GPRS上闪烁的商标引人注目。电影充分展示了斯巴鲁汽车的安全、舒适和先进的导航系统,充裕的车内空间和在野外行驶中优越的操控性。斯巴鲁公司随着电影的公映迅速跟进公关活动,扩大声势,一时间品牌随着电影的情节与日本北海道美景一起为中国观众津津乐道。
《非诚勿扰Ⅱ》中的植入式广告
1)汽车产品:奔驰汽车。《非诚勿扰Ⅱ》影片中主角所使用道具全为奔驰,典型的道具植入手法,且姚晨头顶的车厢上出现硕大的GMC汽车logo,由于植入手法粗俗和出现场合频数太高,很多观众调侃其为“最抢眼”和“最刺眼”的植入。
2)手机产品:朵唯手机。舒淇在剧中所使用的一款新品牌手机,影片中笑笑就是拿着朵唯手机与秦奋保持联络,传达她的关心,爱护,问候。这些道具或场景的植入是剧情不能规避的,表现方式相对自然流畅,朵唯的植入式广告也收到很好的广告效果。在得知影片开拍之后,朵唯手机斥资上百万资助《非诚勿扰Ⅱ》全球推行宣传,力捧品牌代言人舒淇。据说,自从上映以来,朵唯手机销量大幅增长,销量也爆增30%以上。
3)酒类:剑南春。李香山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为了借酒消愁,居然花50万元在拍卖会上拍得一瓶酒,并请秦奋一起品尝,这瓶天价酒就是剑南春,与剧情的脱节及无厘头的植入让观众大跌眼镜。
二、《非诚勿扰》系列电影中植入式广告效果调查
《非诚勿扰》两部电影不长的剧情中却通过镜头特写、角色口述等方式植入大量直白浅显的广告,电影虽然取得了票房上的巨大成功,整体广告植入观众记忆最深刻,但两部影片中每则植入广告效果却大不相同。对两部影片中植入数量惊人的广告,但通过研究发现最有可能很快获得知名度的产品是快速消费品,像保险、理财品种以及豪华酒店,太过高端和昂贵消费人群有限,这样的植入不一定有效果。
植入式广告的大小影响观众对品牌的认知和记忆,但对购买意向没有影响。植入式广告的位置影响观众对品牌的记忆,但对品牌认知和购买意向没有影响。观众对植入式广告的态度,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对他们的品牌认知、记忆和购买意向都没有显著影响,植入广告对提升消费者的好感度和购买意向都没有体现很大作用。
通过研究学习消费者心理相关论文发现,参与程度高的消费者群心理、实体行为以及情感上的付出要比参与程度低的消费者群高;又由于他们对产品或服务本身可能较感兴趣,且对植入产品或企业理念较有认同感,因此他们会有更强的决策控制和认知控制感,容易产生较高的满意度。
三、从《非诚勿扰》系列电影看我国植入式广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非诚勿扰》系列电影植入效果来看就存在如植入过度,生硬,失当等等问题。集中体现以下在四个方面:广告植入过多,在影视剧或节目中,可供植入广告的容量有限,过度使用会引起受众反感;广告植入生硬,植入的手法生硬,故事情节与植入品牌牵强,品牌与情节不能无声胜有声的,只能制造一种分离,造成两张皮,严重影响了影片的美感;广告植入失当,电影是具有一定艺术表现力的,影片中有好坏、对错、美丑等价值评判的内容,广告则没有这么多是非的区分,只是向大众介绍产品。
冯小刚系列电影开创了中国电影内嵌软广告的商业模式先河。植入式广告也是一个复杂的操作过程,不是“想植就植”,一植就‘入’,成功是需要策略,通过影片的成功与失败品牌植入对比研究,我们得出以下建议:要充分考虑目标人群。广告主的目标消费者与影视剧或节目的目标受众分析有没有交集,这一点是采用植入式广告时优先考虑的问题;植入式广告要考虑品牌或产品自身的特点。虽然植入式广告是一种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但是并不是任何一种产品使用此种方式都会取得良好的信息传播效果。因此要先从产品自身的特点出发,来判断其是否适用于植入式广告。(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史庭飞.电影《非诚勿扰》中的植入式广告分析[D],2009年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论文.
[2]周黎明.植入广告,奥秘何在[J].看电影, 2009.(19).
[3]廖秉宜.从广告形态变迁看植入式广告的未来发展[J].《广告大观》,2010.(2).
[4]方怿.浅析冯小刚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J].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2009年第12期.
[5]张珊珊.影视植入式广告的策略化研究[J].影视传播,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第16期.